手机阅读

2023年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2:21:27 页码:13
2023年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通用13篇)
2023-11-12 12:21:27    小编:ZTFB

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顾和总结,通过总结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总结的前提是要对自己的所学所得进行充分的回顾和思考。这些是修辞手法的具体例子和运用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一

光与色彩是大自然馈赠于人类的礼物,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学会与自然友好相处,并且善于发现大自然当中的美好,则是文艺美学当中最为推崇的。创作者们热爱表现自然之美,并且认为这是最为直白、完美的选择。在创作当中,创作者们喜欢融合自己家乡的美景与回忆,以此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以这种方式来唤起更多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实现生态美学的真正意义。

文艺美学作品中的色彩搭配会直接改变其表达效果。创作者在构思设计的过程中,会以敏锐的色彩视觉来寻求最为恰当的色彩搭配,从而完美呈现出自身的创作思想。创作者们认为色彩是具有生命力的,是人类能够共通的语言。因此,文艺美学能够通过色彩搭配来诠释出自身的设计思想。与此同时,色彩搭配还需要和光线相结合,进一步地提升作品的完整性与空间性。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选定一个主色调,然后再将其他的色彩进行呼应搭配。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呈现出作品的效果,而且突出了重点。

在美术创作中,创作者采用了大量的色彩语言描述出了一幅具有丰富色彩单位的自然景象,使得欣赏者在阅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融入到美术创作的背景氛围当中,并在脑海中创建立体的画面。翠绿的树林、红砖瓦房、黄土绿草、黑狗黄鸡、蓝天白云、绿湖红花,五彩斑斓地映照在欣赏者的脑海当中。

在文艺美学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对光线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在与色彩进行完美搭配的同时,还需要关注重点。因此,对光线的掌握非常关键,会直接影响到文艺美学创作的效果。从文艺美学创作的光线处理角度来看,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为显性光线的表达。显性光线为文艺美学创作当中直观表现出来的光线艺术,例如丁达尔效应、戒指反光、小院中、马路上、窗台边等,都是显性光线的表现内容。想要完美呈现出大自然的美,就需要对日常生活当中的显性光线加以全面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诠释,这样才能加强其美术作品的生动性、仿真性等特点,并且让欣赏者能够更为直观地理解文艺美学所要表达的内容,迅速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画面。

另一种为隐性光线的表达。在文艺美学的创作过程中,隐性光线为大自然中的隐藏光线,必须通过色彩搭配来加以完善。例如:火光、虚拟影像等,都需要创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来加以修饰。每个人心中的定位与欣赏重点都是不同的,创作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而这种创新化的思想就构成了隐性光线的表达。

光线处理的两种方式表现出创作者在美术创作中是非常重视光线与色彩的运用的。而在美术作品中,也因为光线与色彩的运用,使得美术创作整体的立体感更为清晰。协调的光线处理与色彩搭配使得美术创作整体的色彩基调更为突出,画面感构建得更为斑斓有序。在创作者的美术创作中,欣赏者总能体会到各种各样的美景,其色彩的搭配与光线的处理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马上就能够融入其中一般。这种独到的色彩搭配与光线处理风格也成为了创作者的创作特点之一,其不仅能够丰富美术创作整体的风格,而且还能够帮助创作者更多地传递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体验。生命其实很简单,一草一木、一虫一蚁都是生命的象征,而这些生命与大自然的所有物质都是紧密相连的,小到一粒尘埃,大到河流山川,都与生命息息相关。创作者的美术创作一直都以平易近人的绘画特点为主线,加之光线与色彩的丰富描述,使得美术创作整体的背景氛围更显立体,并且让美术创作更具生命力。创作者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内心最想表达的情感,与万千欣赏者一起分享和交流。

在文艺美学当中,其光线与色彩的搭配非常关键,需要呈现出形象化的状态,才能全面提升文艺美学的质感与空间性。如何提升文艺美学创作中的形象颜色化也成为创作者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对于创作者而言,在构思与设计的过程中,在自己的内心已经拥有了一幅影像,而在创作过程中,只是在不断地将自己的影像还原为真实。这个过程非常关键,需要创作者拥有熟练的绘画技巧与色彩敏感度,才能全面地反映出自身所想。创作者经常会因为一种特别的颜色无法调制妥当而冥思苦想很长时间。由此可见,文艺美学创作中的形象颜色化状态的呈现并不容易,需要长年的绘画练习积累。在文艺美学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以自身的见解与技巧来合理化、创新化地表现自己的构思,以独到的形象颜色化特点来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从而提升文艺美学创作的大众化效果。以特别的形象颜色化方式阐述日常生活当中的自然之景,也可以烘托出创作者自身的思想态度及价值取向。

在文艺美学创作中,创作者的灵感大多都来自日常生活当中,并且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人类有一个共通点,便是对家乡的特殊情感。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着不同的情感,或快乐,或悲伤,但都是独属于自己的一份珍贵回忆。因此,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希望将自己的家乡情怀充分地展现出来,并且希望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这种创作起点也是文艺美学当中非常推崇的自然美学,其不仅能够全面地表现出自然生活当中的特别之美,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强欣赏者对于自然的保护意识。对于文艺美学的创作而言,开放性的创作思想非常关键,只有拥有发散性、创新性的创作空间,才能发挥出文艺美学的最佳创作效果。

文艺美学创作在开始之际,就显示出充分的色彩元素。映入视野的黄色槐树叶、锈迹斑斑的大钟、秋意盎然的乡村景象等,类似于这一类型的色彩语言在美术创作中随处可见。不仅如此,创作者还在原有的色彩语言的基础上,对其描绘形象进行颜色化。美术创作中的每一章节几乎都有色彩融合的描述形式,色彩语言更是数不胜数。除了人物形象的色彩化,在文艺美学创作背景环境描述中,也少不了色彩描述。背景色的搭配需要与主题相呼应,突出主要内容,避免喧宾夺主。因此,在作品的背景处理过程中,需要选取层次分明、色调一致的主色系,与主题内容相对应,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出创作者的真实情感,实现文艺美学创作的最初意义。

光线与颜色的描述是文艺生态美学的特色所在,色彩与光线的结合运用使得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宛如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作。本文以文艺生态美学创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对颜色与光线的运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运用颜色与光线的文艺生态美学的真正需求以及创作者想要表现出来的真实情感,以强烈的颜色对比来强化自身的思想呈现,从而缩短欣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让欣赏者能够快速进入到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当中,并且与创作者产生共鸣,真正理解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文艺美学内容,为整幅作品赋予新的意义。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二

一个理论的意义空间也就是它的局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植根于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语境,是现代性实现自身的具体方式。所谓现代性是相对于前现代性而言的:前现代性将人性置于对自然性和神性的从属地位,而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性则使人从世界体系中凸现出来,把人当作征服—认知—观照着的主体,所以,现代性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性乃是现代性理论家族的共同特征。从文艺复兴时期起,现代性便成为西方现代文化的灵魂,笛卡儿、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大思想家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完成了主体性理论的建构。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之日起,现代性也正式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弘扬主体性的文艺学思想在五四时期的文艺家那里就已获得了鲜明的表述,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都曾是阐释和歌颂主体性的主将。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三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承担着重新建构自身的使命。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一个时代也应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学。要建构真正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就必须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学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在二十世纪中国本土学者所提出的文艺学体系中,主体论文艺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的诞生使中国文艺学的主流形态由自然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论,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在中国学术界渐成潮流,主体论文艺学作为现代性理论家族的成员也成为反思的对象,在更广阔的理论视野中显露出其局限。本文将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来证明超越它的必要性,并探讨新的文艺学体系的可能形态。

[1][2][3]。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四

在文学艺术领域,文艺批评是一个独立的行当还是附属、陪衬、装饰、可有可无呢?文艺批评当然是独立的门类,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在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中不是很重要,而是相当重要。文联设立了文艺理论家协会,就是为了加强这方面工作。

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大道理。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特征等大问题,不是搞形象思维的作家、艺术家能够深入研究的问题,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是“站在高坡上,挥手指方向”的角色,要承担起为整个文艺界举旗引路的作用。

关于批评家的舞台站位。

批评家应该是作家、艺术家的先生,而不是“后声”,先生是能够帮助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后声”是跟在人家后面说三道四。目前看来,先生不多,为人家摇旗呐喊,刷色捧场的不少。当然,一部作品问世、某些艺术家走红,批评家站出来,以先生的身份为其把脉诊病,帮助他们完善提高也有必要。可是,当前更多的“歌颂派”,看红包有多厚就给人家说多少好话,拍马屁、捧臭脚、马后放炮似的所谓批评,有了不多,缺了不少。尤其是拿了人家的好处,就无原则地为人家高唱赞歌,把差的说成好的,把丑的说成美的,明明是红肿之处,偏说是艳若桃花,不但讨嫌而且丑恶,有损批评界的形象。

关于^v^提出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批评标准是时代的产物,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为了文艺更好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而提出来的。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v^提出“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是为了避免对文艺创作的横加干涉,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批评也不能脱离开政治环境来开展。不讲政治以什么为标准来开展批评呢?“以艺术标准”,哪一种艺术标准?是西方的艺术标准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标准?所以要明确新的批评标准是什么?不能将西方的某些文艺思潮搬来,作成格式化来衡量我们民族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也不能完全以市场化为标准,用票房或收视率衡量一部作品或某些艺术家的价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要在马克思经典作家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创新。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批评标准,在一片“杂学唱”似的批评中,主旋律不可能清晰。为什么批评?怎样批评?大家随心所欲就等于没有标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文艺理论,我认为要按照^v^^v^在^v^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为理论指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文艺批评标准,是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基础。

关于批评的大众化问题。

那么文艺批评能够大众化吗?

我们换个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五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承担着重新建构自身的使命。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一个时代也应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学。要建构真正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就必须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学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在二十世纪中国本土学者所提出的文艺学体系中,主体论文艺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的诞生使中国文艺学的主流形态由自然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论,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社会文化论文《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在中国学术界渐成潮流,主体论文艺学作为现代性理论家族的成员也成为反思的对象,在更广阔的理论视野中显露出其局限。本文将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来证明超越它的必要性,并探讨新的文艺学体系的可能形态。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六

随着知识产权法的宣传,人们的权利保护意识在逐渐增强,在逐步加强无形资产的保护。但是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于其存在的长久性而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多的是作为传统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人们未能发现其存在的巨大价值,而并没有形成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保护的意识。而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大多分散存在于民间,其中尤其以少数民族地区为多,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信息相对闭塞,经济也相对落后,相较而言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观念更为落后。而总体上来说,中国国内相对于国外而言,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都比较弱,典型的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端午节,中国没有保护意识最终却使得他国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注册为域名,最后中国花去3万美元买回当时韩国仅用几百美元注册的“”。

2.2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模式不科学。

从宏观上来讲,首先,在采取直接保护模式还是间接保护模式上,所谓直接保护模式是指通过立法对其保护予以明确的法律规定,而间接保护是指通过惩罚性赔偿等形式对各种侵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益的行为予以规制,以减少其发生率。我国采取的主要是直接立法模式,即《著作权法》保护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可以保证有法可依,但是相关的法律却没有具体的运作规定,欠缺可实施性;其次,在直接保护模式中,又区分为单一保护模式和特别保护模式上,特别保护模式就是在《著作权法》之外重新编纂一部专门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法律。我国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仅仅在《著作权法》第六条中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采取的是单一立法模式,而在著作权法之外没有相关的特别立法。再次,在公法和私法保护模式上,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仅依靠私法主要是《著作权法》赋予创作主体民事权利;另一种是通过公法手段如行政制裁手段来制裁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侵权行为。而我国目前主要是采取的私法手段,公法领域对此种侵权行为欠缺相关规定,而作为私法的《著作权法》中的规定虽然表明我国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重视加强,但是也仅仅指出当需要相关法律时有一个总纲式的规定,对于解决相关保护问题无具体的措施。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于它的特殊性,其具体制度上应该是与著作权法相区别的,他们之间存在以下冲突:第一,权利主体以及权利归属上,《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作者、以及依据《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于其延续性,经历多年,期间可能有许多人进行加工改进,使得其创作主体呈现出群体性特征,其创作主体往往是一个民族、种族,这与《著作权法》的权利主体存在区别;第二,客体上,《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是具有独创性或者原创性的作品,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于它的群体性特征,所要它一般都不是独创作品,并且其具有的多样性特征也使得其区别于《著作权法》的保护客体;第三,保护期限上,《著作权法》规定的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后五十年,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于其作者的不确定性所以根本不可能确定所谓的有生之年,同时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多代人智慧的结晶,如果保护期限过短则不利于其价值的开发;第四,许可使用制度上,《著作权法》中除了合理使用对著作权人权利进行限制之外,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一般可以享有处分权,对待许可使用的情形可依权利人意思自治,如果他不同意则不能强制,法律也不会予以干涉。但是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中,由于许多作品都是出于保护状态,所以它更多的是鼓励人们加以传播利用防止其濒于消灭,其强制性更明显,这与《著作权法》的规定相矛盾。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七

本文以文艺心理学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首先简明扼要的概括了文艺和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然后又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以马克思、恩格斯以及普列汉诺夫获得的研究成果为切入点,针对“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确立”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希望可以在某些方面为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提供帮助。

随着社会的进步,沉睡在人类内心深处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现阶段所开展的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逐渐开始对人类的心灵空间进行探索,文艺心理学也由此而成为了构成文艺学的重要部分。对我国而言,针对文艺心理所开展的研究,大部分是以西方国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作为基础,西方心理学又往往过于简化人类的心理,这一现象的存在制约了文艺心理学的发展,因此,基于社会心理分析法对文艺心理学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如果文学艺术开始通过不同形式对人类的心理现象加以反映,那么人们关注的重点就应当放在审美主体所具有的社会心理方面,当然,这里说的审美主体包括群体和个体,所以研究的主体心理也包括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两个方向。对文艺心理学来说,属于宏观角度的群体心理和属于微观角度的个体心理均在研究过程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并且呈现出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状态。对上文所提及内容具有独特见解的人主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但是对群体和个体而言,能够产生心理现象的前提都是实践活动,作为在社会环境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实践活动的社会性决定了心理的社会性。以艺术创作为代表对其进行分析,艺术家能够进行艺术创造的前提在于其自身固有的生理特性,但并不代表只要具有生理特性,就可以进行相关的艺术创造活动,想要完成由“可能”向“现实”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则是艺术家的社会生活条件。可以说艺术家身处于所生活社会的关系和生活条件,决定了其所具有的创造潜能能否转变成为现实,以及能够转变成为怎样的现实。当然,对主要用于刻画人物心理的文学作品而言,作家在对其进行创造的过程中,应当借由所创作的作品对自己想要揭示的社会关系、人物性格、心理和种种行为加以呈现,因此,作者如果无法对不同人物所对应的社会关系和心理变化历程进行准确的了解,也就无法对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物的心理加以掌握,那么自然无法创作出直击人心、富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在恩格斯晚年的时光里,曾经就自己与马克思论战一事多次指出,他与马克思在对唯物史观进行阐发的过程中,往往出于反驳论敌的目的,而重复强调已经被他们明确否认的多项原则,从而将论述的重点向经济作用方向进行转移,用恩格斯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过于关注“以经济事实为基础,对法权、政治和其他所涉及的思想观念进行探讨,并延伸至由于上述观念的存在而被制约的种种行动”,却由此而忽略了“对这些观念的产生方式进行探究”。恩格斯始终为自己与马克思二人“并没有将关注的重点始终放在对参预到交互作用过程中的其他因素进行探究的方面”而感觉到遗憾,也正是因为如此,恩格斯才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时刻提醒人们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唯物史观作为参考指南,就是说不仅需要对经济因素和社会中存在的各种思想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还需要将关注的侧重点放在对“参预到交互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所对应的“中间环节”方面。虽然上文所叙述的内容到目前为止仍旧没有得到清晰、具体的研究成果,但是恩格斯还是认为“仍旧有大量与理论相关的工作需要去完成,尤其是经济史,以及经济史和文学史、法律史、文化史和宗教史之间存在的关系,只有对这部分内容具有清晰、科学的理论分析,才能保证在极其复杂的事件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上文提出了一个理论,即“中间环节”的理论,该理论的问世可以被看做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补充,普列汉诺夫则在此基础上将“中间环节”进行了具象化,并形成了“社会心理中介”理论,这一理论主要说明的内容是:社会心理存在的主要作用在于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思想体系的沟通搭建桥梁,也就是说对社会信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基础,而对社会心理具有间接影响的因素是政治制度,除此之外,社会心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思想体系产生影响。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心理中介”主要讲的是能够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具有的相互作用。

通过对普列汉诺夫的生平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普列汉诺夫始终将研究的重心放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展研究工作尚未涉足的领域,因此,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对“中间环节”的内容进行了延伸,并随之形成了“社会心理中介”理论,普列汉诺夫指出,“中间环节”作为存在于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互相适应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从本质上来说是对处于某种特定政治制度以及经济环境中的人类心理所呈现出的一种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文艺和社会心理之间具有的关系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普列汉诺夫所进行的研究中,曾就“文艺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并得出“在讨论文艺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对中间环节加以考虑,保证对通过文艺作品所反映出的社会生活进行准确揭示”的最终结论。可以说,作为第一位对文艺和社会心理学具有的关系加以明确的人,普列汉诺夫通过对文艺问题考察过程中适时参考社会心理因素具有的实际意义进行阐述的方式,真正实现了文艺领域和社会心理学的结合,并且为社会心理分析法的提出和确立提供了便利,从“社会心理中介”理论提出至今,人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对社会心理分析法进行了完善,针对文艺心理学展开的研究工作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上文所论述的重点始终落在“文艺心理学”方面,通过对文艺和社会心理之间存在的关系可以看出,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均无法离开社会心理而独自存在,因此,在对文艺心理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当对社会心理分析法的应用引起足够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工作取得应有的进展,也才能为文艺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张娟娟.创作与接受:文艺心理学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汉译[d].兰州大学,2012.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八

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数基础设施是在“一五”计划时期形成的,蕴含其中的文化底蕴、思维方法及活动方式类似于当时的农业社会的文化模式,即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建立初期我国实行的又是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仍然按照传统文化的模式构建。虽然曾经历过几番改造,仍无法彻底消除传统体制弊端的影响,也无法从原则上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实际上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转型,而文化转型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影响东北人民的命运和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转型是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文化精神逐渐传入了我国。工业文明的两种文化精神——人本精神和科技精神如果能够和谐发展,就能促进现代工业文明的进步。但自从20世纪以来,二者之间发生了冲突,并且在当今社会出现了种种弊端。西方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文化模式就是在陷入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入我国的。与此同时,东北老工业地区的文化是典型的移民文化,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政策才导致大量山东、河北移民涌入这一地区。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再加上网络的迅速蔓延,加速了这几种文化精神的相互碰撞,正是这一系列的文化精神的冲突下,使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人们时时会感到困惑和迷茫。

二、东北老工业地区文化转型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近几年我国政府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而东北地区的文化转型主要在于思维观念的转变。因此,要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则来经营本土文化,而不是僵化固守地去搞历史的传承。今后应更加注重挖掘东北地区的.文化资源,着力文化创新,开拓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通过文化的重新建构,催生新的文化形态,这是东北老工业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本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在不断创新中保持和巩固自己的过程。文化创新既要克服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东西,又要赋予其适应社会发展的崭新内容。根据东北老工业地区现有基础和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在产业发展的具体规划中应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多元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等领域重点加以考虑,使本地区有限的人力、物力及产业政策等资源有明确的投入目标。发展黑龙江地区现代化的同时,还需要教育的振兴,否则经济的振兴就会成为失去赖以实现的基础。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因此,我们在关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的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区域文化建设。毫无疑问,文化是经济振兴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推动东北老工业地区文化的顺利转型,我们必须客观分析这一地区文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对当前东北老工业地区文化的研究和建构,为实现东北地区文化的顺利转型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九

一个理论的`意义空间也就是它的局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植根于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语境,是现代性实现自身的具体方式。所谓现代性是相对于前现代性而言的:前现代性将人性置于对自然性和神性的从属地位,而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性则使人从世界体系中凸现出来,把人当作征服—认知—观照着的主体,所以,现代性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性乃是现代性理论家族的共同特征。从文艺复兴时期起,现代性便成为西方现代文化的灵魂,笛卡儿、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大思想家经过数百年的努力完成了主体性理论的建构。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之日起,现代性也正式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弘扬主体性的文艺学思想在五四时期的文艺家那里就已获得了鲜明的表述,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都曾是阐释和歌颂主体性的主将。

内容提要。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诞生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然而,由于以生态危机和人文危机为主要表征的现代性危机的加剧,主体论文艺学所隶属的现代性理论家族成为反思和超越的对象。本文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诸多欠缺后认为其根本局限在于它所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未能意识到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天—地—人三元运动的产物。主体论文艺学的根本欠缺注定了它是必须被超越的文艺学样式,代替它的将是三种形态的新整体论文艺学:生态文艺学,新道论文艺学,存在论文艺学。因此,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学家承担着重写文艺学的使命。

关键词。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十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承担着重新建构自身的使命。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一个时代也应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学。要建构真正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就必须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学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在二十世纪中国本土学者所提出的文艺学体系中,主体论文艺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的诞生使中国文艺学的主流形态由自然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论,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在中国学术界渐成潮流,主体论文艺学作为现代性理论家族的成员也成为反思的对象,在更广阔的理论视野中显露出其局限。本文将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来证明超越它的必要性,并探讨新的文艺学体系的可能形态。

[1][2][3][4]。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十一

摘要: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深受“读书无用”价值观的冲击,社会影响力逐渐下降,地位日趋边缘化。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农村学校对社会中“读书无用论”不合理的应对方式,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矛盾,甚至演变成反学校文化。如何重拾大众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信心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发展的关键。为此,农村中小学校应正视“读书无用”再次抬头的外部生存环境,并在贫困文化理论的指导下,转变办学观念,重新定位学校的生存发展目标,科学合理地规划学校的发展方向,改革课程和教学管理模式,摆脱学校发展的桎梏。

关键词:城镇化;读书无用论;反学校文化;贫困文化理论。

学界多从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角度解释“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强调农村人口对高等教育的失望,却忽视了读书无用论引导下农村地区居高不下的中学辍学问题。据媒体报道,农村地区中学阶段累计辍学率高达63%[1],这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文化氛围,也严重阻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贫困文化理论由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首次提出,旨在从社会文化学视角去解读贫困群体的整体形象。该理论认为“贫困文化”是一种有别于主流文化的亚文化,是一套穷人共享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具有代际传递性,一旦形成,便会代代相传,甚至演变为“反文化”[2]。因此,贫困文化理论常被用来解释贫困人口消极的精神态度如何影响他们摆脱贫困,以及这种消极的态度何以维持和繁衍。

一、读书无用:基于贫困文化理论的农村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李涛等人通过对雍村的调查发现四成农户家庭认为读书无用[3]。其中家庭收益对土地依赖程度越高,越认同“读书无用”,相反农户越富裕,越认为“读书有用”[4]。可见,“读书无用”是贫困群体所共同接受的价值理念。因此,为了改善农村中小学校的生存状况,重拾村民对基础教育的信心,就要知晓其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我国学者多从教育公平角度解释基础教育阶段的“读书无用论”,认为这一思潮是底层人民对教育不公平的表达[5]。但任何教育方面的问题都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在教育中的表现。因此,本文跳出教育领域,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分析城镇化对新读书无用论滋生的作用路径。

1.城镇化导致新“读书无用”价值观的滋生。

(1)城镇化加速了农村教育水平流动功能的弱化。在二元制约束的过去,教育是农门子弟走出农村的主要渠道,但“跳出农门”必须接受多年基础教育才可能实现。如今,城镇化打破了过去教育流动的唯一性,消除了人口流动的门槛,极大地促进了人口在城乡和不同地区的迁移流动。这意味着农村子弟无须通过多年的教育便可实现地区间的横向流动,发挥个人所长,实现其人生抱负。因此,村民越来越忽视教育促进人口流动的功能,教育的垂直流动作用便在农村地区出现弱化,为新“读书无用”价值观的滋生提供了条件。(2)城镇化凸显了教育垂直流动功能的弱化。“寒门再难出贵子”等话题被持续热议便是学校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的表现[6]。各种资本的运作使得中下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难度增加,无形中复制了已有的社会等级,减弱了基础教育的社会分层流动作用。加之,高等教育与就业间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教育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政治权力或更优质的生活方式[7]。因此,底层人们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逐渐破碎,索性早早放弃教育。在日渐弱化的教育垂直流动功能与外出打工者收入日益提高的鲜明对比之下,“读书无用”的价值观在部分群体中悄然滋生,并在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在整体贫困群体中催生出“读书无用论”的亚文化。(3)城镇化过程中大量撤并中小学校导致农村地区文化荒漠化。社会流动带来农村地区学龄人口大幅下降,生源日益减少,导致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于是旨在通过撤点并校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和提高办学质量的政策应运而生。但是撤点并校过程中过分关注经济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将农村教育和农村学校置于城镇化发展的边缘地位,异化撤点并校的本质要求,物化学校资源特性而忽略其育人的功能。不仅造成了一系列教育和社会问题,更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学校主流文化的辐射作用而出现主流文化荒漠化,使农村“读书无用”的贫困亚文化成为当地唯一的文化。(4)城镇化深化城乡交往,也深化了农村地区急功近利的心态。城镇化使城乡交往趋于频繁,但农村地区仍以农业和劳动力输出为主,生产方式还未发生实质性转变[8]。经济建设水平和村民价值观的不协调冲击了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使得是否富有成为农村地区对他人唯一的评价标准,从而漠视教育对人格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读书无用”便在当地得到进一步深化,逐渐为村民接受,甚至上升为当地的主流文化。

2.“读书无用”的价值观转变为“反学校”文化。

在读书无用价值观的趋势下,底层人民逐渐失去对学校教育的信心,甚至变异为与学校文化对抗的'“反学校文化”。“反学校文化”主要指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一种文化现象,出现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旨在反对学校威权体制的“反学校运动”。我国的相关研究则是始于张人杰的《校园文化与反学校文化》一文[9],他指出“反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校园文化根本价值观之异化。主要表现为对正统的学校教育文化及其精神的反叛、挑战以及抵抗[9]。具体体现为对教师的反抗和对学校制度的挑衅。读书无用的价值观引发对农村教师的反抗。“读书无用”成为农村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极大地影响着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尤其是中学生。中学阶段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父母亲人的价值渗透、学校同伴的观念影响、务工群体的行为示范都加深了农村中学生对读书无用的认同。此外,农村老师的社会配置结构、收入待遇、身份地位无疑使农村中学生确认读书的无用性。这种源于学生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的读书无用的价值观,便引发了学生对作为“知识权威”的农村教师的轻视和反抗,发生师生间的顶撞、冲突。读书无用的价值观导致对学校制度的挑衅。大量撤点并校使得寄宿制学校成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办学的主要形式。大规模的寄宿制学校通常制度规范全面严苛,管理手段缺乏人性化理念,易导致学生的反抗情绪。加之农村学生对读书无用的深信不疑,导致其对学校制度的挑衅,反映在行为上是对包括学校形成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内的一切学校文化的反抗,具体表现为偏激对抗、消极逃避和阳奉阴违三种形式。偏激对抗是学生不满学校规则而表现出的不服态度,并以偏激的方式对抗学校管理的行为。学生反对班级纪律的约束,有意破坏课堂纪律,造成课堂混乱;反对学校规章制度,故意违反校规校纪,严重破坏学校的秩序和规范。消极逃避是指学生采取冷漠消极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不认同的学校文化价值和管理手段的反抗的行为。拒绝参加学校、班级的集体活动;逃避家长、教师、学校的压力,易为偏激对抗埋下隐患。阳奉阴违的对抗行为是对校园人际文化的反抗,是学生为了避免受到谴责,表面认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但通常敷衍了事,甚至私下对抗的行为,助长反学校文化传播。

二、态度极端:基于贫困文化理论的农村学校内部问题探析。

根据贫困文化理论,贫困亚文化的产生是穷人对其边缘地位的适应或反应。基于此可发现,中小学校往往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应对。

1.适应:降低教育教学标准的自我放弃。

贫困亚文化的存在是穷人在社会主流价值规范下无法获得成功,而采取的种种应对挫折和失望的不得已选择。一旦产生贫困亚文化,一部分穷人便心甘情愿地生活于自己的文化圈中,不愿意接受可以改变生活的机会,从而加深贫困。农村学校处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中。一方面城镇化的深入使得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逐渐涌入农村,受城市市场经济的冲击,村民更加关注物质追求和实际效益,农村社会充斥着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和浮躁心态。相比之下,学校教育的地位迅速下降,逐渐失去运转的外部文化支持力量。另一方面,学校兼并浪潮过后,寄宿制成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学校普遍的办学形式,巨大的学生规模不仅直接带来学校经营成本急速上升和管理难度急剧增加,也加剧了文化的冲突和对抗。但政府有限的财政投入不足以弥补学校配套资金缺口,学校规章制度难以规限每个学校成员,学校内部管理难度极大,运转艰难。因此,部分学校领导者选择适应农村办学边缘化倾向。面对内外交困的生存环境,部分学校深受贫困文化的影响,已失去自身发展的自觉性。学校领导者办学态度消极,将自己视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的弱势群体,降低办学标准,将实际办学目标定位于“维稳”。在具体工作中倾向于通过机械保守的管理方式保证学生安全而非提高教育质量[10],更不愿、不敢做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尝试。

2.摒弃乡土文化而迎合分数的功利主义。

一些农村中小学的学校管理者认识到落后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对个人发展和学校改进的阻碍,积极破除贫困文化的影响。但急于摆脱贫困文化的影响,完全摈弃乡土文化,盲目复制城市学校经验,导致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发展偏离培养目标,加深了社会和学校的矛盾。(1)强化管理,紧抓分数。一些学校领导者认识到自己处于贫困乡村文化的氛围下,但偏激地认为农村社会的文化氛围是学生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为消除贫困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改变当地落后的经济状况,大部分寄宿制学校强势地隔绝了农村学生原来的文化,简单地复制工业革命时期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传播城市文化,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城市远远优于农村的理念。这样一来学校其实是复制了社会中急躁的心态,并未改善其外部生存环境,反而催生了学生反学校情绪。(2)盲目借鉴,疲于应付。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学习借鉴了城市优质中学的办学经验,培养目标虽然在形式上看似丰富多彩,但实际上学校在运行过程中仍主要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特色学校和特色课程的构建大都是响应国家和政府政策的号召,而学生最终能否顺利结业和考上更理想的学校才是农村中小学领导者最真实的诉求。反映在学校培养目标上,一方面要应付上级领导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顾全自身发展的前景和实际需求。体现在学校的日常运作中,表现为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特色学校创建检查,临时挑选了一些学生成立特长班并设立专门的特长教室,偶尔练习以供领导检查。

三、多重角色:基于贫困文化理论的农村学校理想定位。

受市场经济和城市文化的冲击,农村的传统文明逐渐被非理性地解构。逐渐丧失自身坚定立场和优良传统而失去乡土文化的根基,走向“空心化”,最终导致村民从精神上处于危机的边缘[12]。农村学校作为农村主要的文化中心,应主动寻求自身发展,并切实融入到乡村生活中,与当地建立广泛的文化对话,成为维系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明的纽带,充分发挥在两种文化碰撞和交融过程中的助推作用,引导农村地区社会文化氛围走向良性道路。

1.学校发展的自我塑造者。

学校发展的目的是培养人,但在单一学校评价标准和“读书无用”盛行的内外环境下,农村中小学很容易接受自己落后的现实而自怨自艾,失去自身摆脱贫困的动力而依赖外界。但学校领导者应明确学校自身的发展动力和欲望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旨在改进学校的外部力量只有通过学校内部的自我努力才能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实际动力。因此,农村学校首先应树立自我摆脱贫困文化的自觉性。主动嵌入并充分利用农村社会,深刻挖掘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弥补硬件条件、信息环境与城市学校的差距,实现自我特色发展。其次,农村学校还应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农村学校是农村社会的文化前沿阵地,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的作用。最后,农村学校应不怕困难,敢于改革,树立教育先行的理念[13],在相互矛盾的文化中,选择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先进部分,抵制“读书无用”的意识侵袭。

2.城乡文化融合的助推者。

城市前卫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席卷农村大地,也使农村传统的生存价值观边缘化,结果导致学校不愿接受新文化和全面摈弃传统文化两种极端结果。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而城市文明是乡村发展建设的目标,二者不可偏废。因此,农村学校首先应明确其城乡文化融合助推者的角色,在传承当地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传播城市文明。一方面应把乡村传统和技能作为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乡村青少年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促进乡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实践优势,在保护乡土文化的同时,引入城市先进文化,在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统一中实现城乡文化理性融合。其次,农村中小学校作为城乡文化融合的助推者,除探索城乡文化协调共进道路之外,还应打破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加强对其“子代”的培养和教育,用现代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头脑,通过后喻文化影响社会整体的价值观,阻止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以此化解贫困阶层“读书无用”的价值理念,重拾对教育的信心。

3.社会文化氛围的引领者。

农村学校,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文化中心,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识输出端。同时,“撤点并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文化缺失和失落,那么农村学校就必须发挥其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做好农村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衔接,传播主流文化并引领正确价值观。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素质,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思想传播和价值引领;改造农民价值观,与时俱进地融入当代主流文化价值,走出文化贫困,离不开农村学校的文化引领。因此,学校必须通过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相渗透的方式为村民传播主流的价值观,并让村民认识到受教育的重要性。应通过改善管理手段等方式完善对学生的培养,防止学生因文化冲突、不满学校的管理手段而滋生不正确的思想。还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农民对孩子的教育需求,防止所培养的人既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也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四、农村学校重新定位的措施。

1.结合农村文化特色,拓宽文化辐射范围。

学校应认识到农村有其显著区别于城市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农村的孩子不仅可以通过学校、家庭获得间接经验和知识,还因为亲近自然而更有机会从自身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和知识。因此,农村学校采取教育手段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复制城市学校的教学手段,使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应自觉利用乡村社会的教化功能。通过加大舆论宣传和增强家校合作等形式,积极构建农村开放的教育系统,从而打破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相隔离的封闭状态。在开放互动的环境中,用学校主流文化价值辐射带动乡村文化健康发展,努力形成农村学校依靠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助推农村学校发展的目标。

2.满足学生教育需求,提升文化辐射内涵。

农村学校应更新教育内容,以培养适应城镇化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吸引农村学生到学校学习。一般来说,人们乐意参加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或者有益的事情。因此,如果学校的教育内容值得学,学生就乐意到学校来学习。要使学生感到学校的教育内容值得学,要做到两方面:一方面,学校应该精心安排课程及具体内容,使这些内容对学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乃至他们的生活都有用处。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的价值。只要使学生认识到了所学东西的价值,学生就愿意上学。

3.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文化辐射效果。

乡村教师在村庄里不仅决定着科学知识的传播质量,更影响着学校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乡村学校的管理者不仅维护着学校日常运作,更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和行为。只有学生乐于上学,才能发挥其文化的辐射作用。因此,努力提高学校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和端正教学态度,不仅是农村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破解“读书无用”思想的关键。城镇化导致农村人口的生活重心向城市转移,冲击着乡土文化传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和社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新时期城镇化的带动。因此,农村学校一定要在社会转型时期把握好发展的方向,发挥其文化引领作用,促进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史耀疆.中国农村中学辍学调查[j/ol].中国改革,2016(2).

[2]奥斯卡刘易斯.桑切斯的孩子们[m].李雪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4]李涛,邬志辉.“乡土中国”中的新“读书无用论”———基于社会分层视角下的雍村调查[j].探索与争鸣,2015(6).

[6]黄梦颖,明庆华.基础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现象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5).

[7]李涛.底层社会与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8]秦莹.论当前我国城郊农村中学生文化价值观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教育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4).

[9]屈育霞.初中生反学校文化现象探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0]周晓燕.青少年“反学校文化”:问题、意义与对策[j].教育学报,2006(2).

[11]余必健,谭诤.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学校发展困境与出路[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6).

[12]吴惠青,王丽燕.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村学校的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十二

内容提要。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诞生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然而,由于以生态危机和人文危机为主要表征的现代性危机的加剧,主体论文艺学所隶属的现代性理论家族成为反思和超越的对象。本文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诸多欠缺后认为其根本局限在于它所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未能意识到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天―地―人三元运动的产物。主体论文艺学的根本欠缺注定了它是必须被超越的文艺学样式,代替它的将是三种形态的新整体论文艺学:生态文艺学,新道论文艺学,存在论文艺学。因此,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学家承担着重写文艺学的`使命。

关键词。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承担着重新建构自身的使命。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一个时代也应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学。要建构真正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就必须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学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在二十世纪中国本土学者所提出的文艺学体系中,主体论文艺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的诞生使中国文艺学的主流形态由自然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论,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在中国学术界渐成潮流,主体论文艺学作为现代性理论家族的成员也成为反思的对象,在更广阔的理论视野中显露出其局限。本文将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来证明超越它的必要性,并探讨新的文艺学体系的可能形态。

(篇幅:11000余字)。

文艺论文模板范文通用篇十三

优秀之作的被发现、被挖掘得益于同它产生契合的真正能够读懂它的心灵。因此,准确把握文本真正的内涵就成为考验读者阅读心智、阅读能力乃至诠释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然而,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无论是在文艺作品的阅读中,还是在理论作品的阅读中,都普遍存在着误读现象。误读也称为误解,分为正误与反误两种。最可怕的是后者。“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5]列维-布留尔说“:不管怎样,读者的误解是应当避免的。我的补充说明迄今未能阻止误解的出现,不论我怎样解释,误解总是层出不穷。”[6]误读现象的产生,笼统说来是因语言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语境,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社会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泛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7]从大的方面讲,是由于处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信仰等因素影响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的组织与书写。作为一个阅读者,他不可能完全与创作者在以上诸多方面达到吻合。从小的方面讲,作者的构思、布局、语言的运思、字词的选择、表达方式的确定乃至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是造成阅读障碍的诸多因素。布莱说:“读者意识,尤其是典型读者即批评家意识的特征是和与自己的思想不同的另一种思想认同。”[8]一般来说,最宽泛意义上的阅读并不需要特别的能力,只要具备基础性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惯常的思维能力就可以对文艺作品进行阅读了。然而,对于能够给我们以真正启迪并对现在乃至未来的生活有较为重要作用的阅读,却必须要有一颗敏感、睿智且深广的心灵。这就要求读者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具备超常的理解能力以及缜密细腻的表达能力。

二、解读的权限。

很多人认为,从作品出发是阅读和诠释的基础和前提。但是,解读作品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对作品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解释。在创作时,创作者要通过对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关系或生活中的种种现象的深刻领悟,再以精心挑选的语言文字将其置换为文艺作品或理论作品。而语言本身具有准确性与模糊性双重性质。作为解读者,我们如何凭借具有双重性的语言文字去揭示出作品的真实面目?如何将作品的真实意图还原出来并呈示给人们?比较正确的解释仍得益于阅读。有论者指出“:在纯粹消极的阅读中,人们没有试图理解它们(引注:句子及其投射的对象),特别是没有综合地构成它们,所以在消极阅读中没有发生同虚构对象的.任何交流。”“在积极阅读中,人们不仅理解句子意义,而且理解它们的对象并同它们发生交流。”[9]在这里,英伽登针对读者仅仅对作品的字面意义的阅读与解释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他指出,这种消极的阅读并不会给理解作品带来本质上的变化。只有真正地既理解了作品的字面意义,同时又通过对作品字面意义的深层次的领悟,并将字面意义指向其应当指向的对象,阅读才会发生质的变化与飞跃。在我看来,我们不可能完全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作品的全部内涵,作品只能对我们敞开它可以敞开的心灵。正如戈德曼所说:“我只能解释我所理解的东西。相反地,如果我不能解释某种东西,那是因为我没能理解它。”[10]当我们面对作品时,尽管作品不会如现实中的人那样产生敌对情况,但语言文字本身也会具有一种阻拒感。正是这种阻拒感让我们不能顺利进入它的深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来解释作品。原因主要在于字与字组合成词、词与词组合成句、句子与句子组成段落与篇章,是一个按照某种规则与序列进行的排列。我们可以先从表面去考察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含义,继而探讨句子的内涵。当然,对词语的理解不能拘泥于词语的本义,而要联系词语所出现的语境来进行解释。因此,我们在阅读乃至诠释任何作品时,不能仅仅将作品中所出现的词语作为一种孤立状态去解释它的意义。除了对具体的作品及其语言文字的处理进行正确的理解和解释之外,我们还要将特定作品由语言文字所构建的艺术世界以及理论阐释与创作作品时的历史时期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要放弃自己的思想,即抛却个人的经验去理解作品,这样会更接近作品的真实面貌。我们在诠释作品时,不应掺杂过多的个人的经验之见,而应当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并与作者共同来思考。

三、结语。

然而现实中对作品的过度解读已经泛滥成灾。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在“拿”别人的理论来进行研究和创新的时候,要么是望文生义,要么是肢解文意,要么就是生搬硬套。既不理会作品内部的语境,也不理会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但是我们在进行理论创新时,也应当是基于对原有理论的正确理解。有些理论,如果我们没有弄懂它或者说没有基本掌握其中应有之义,就去任意解释,并任由这种解释泛滥,那么我们的理论建设乃至文化建设是没有益处的。因此,无论是阅读,还是诠释,都要尊重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为了阅读而阅读,或为了诠释而诠释,更重要的是通过针对现实的阅读或解释生成客观而准确的理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