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7:06:34 页码:14
最新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优质14篇)
2023-11-21 17:06:34    小编:ZTFB

不同类型的作文要采用不同的写作方式和结构。总结要简明扼要,而又能准确地反映出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表现。请大家参考以下范文,自己动手写一篇总结,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评析。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一

围绕市委政府“一化三基”、“五百工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中心工作,市质监部门充分履行职能职责,主动将质监工作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去,积极服务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现就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济腾飞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围绕全市大宗、特色、优势农产品,先后制订了江永香柚技术规程、永州金叶等省、市农业地方标准120多项。同时,通过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推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效载体,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目前,全市共有32家企业通过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据统计,农业标准化实施以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新增效益2个多亿。二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我市特色农业、规模农业、效益农业特点,通过以龙头企业连接农户的纽带,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发展模式,精心筛选农业标准化项目,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先后完成了江永香柚、天龙米业、熙可罐头等六批35家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项目的建设,其中江永香柚项目获得承担制定国家标准资格,今年又有7个农业标准化争取了国家立项,使我市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在前列。

(三)、加强强制认证工作促进节能环保工作。一是通过生产许可强制认证限制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首先在项目引进上,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的引进,同时通过生产许可证、计量认证、3c认证等国家强制认证制度,整顿淘汰了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小水泥、小水电、小冶炼企业。二是通过强化计量节能工作,推动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我市有湘江纸业等6家企业列为“省百家”节能降耗企业名单,市里认定的重点能耗企业30家,市质监部门针对这36家高能耗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国家强制性标准,积极帮助企业建立能源计量制度,配置能源计量器具,完善能源计量数据分析手段,为企业培训考核能源计量人员。通过计量节能工作,有效降低了高能耗企业的能耗指标。据统计,通过开展节能降耗活动,企业节能增效近300多万元。

理,有效地维护了全市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全市没有发生质量安全责任事故。

(五)、强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意识促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一是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重点,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今年来,我们把企业服务年活动与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三大安全保障行动等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先后开展了多项面向企业、服务企业的免费检测活动,共出动800多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将技术服务开展到车间班组,深入到田间地头,为300多家企业和单位免费检测特种设备162台件,检测农资化肥产品560多批次,检测食品850多批次,累计减免企业各类规费300多万元。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扎实开展“三服务三争当”活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服务企业办1—2件实事,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以优化经济环境为目标,主动服务服从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在特别保护期政策实施以来,我局按照企业特别保护期工作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专门下发了文件,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市质监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市政府、省局关于对企业实施“特别保护期”有关精神,坚决做到两个取消、三个调整、四个延期,依法依规开展六个方面的工作。同时在工作措施上做到“三个严禁”,即:严禁乱检查、严禁乱收费、严禁乱执法。

二、下步工作打算和措施。

结合永州质监工作实际,质监部门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便更好地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等机制,制定名牌培育计划,有针对情地开展培育工作。二是制定我市名牌产品培育规划。有序推进名牌培育工作,市局与县局要按照培育一批、储存一批、申报一批的要求,掌握重点企业和地方优势特色产品情况,摸清企业主导产品和市场占有水平、出口创汇水平、技术开发等主面的具体情况,梳理排队,形成规划。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在名牌培育中的实际问题。三是落实鼓励企业发展名牌产品的政策措施。市局与县局促请当地政府出台针对名牌产品的扶持和奖励政策措施,并使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让名牌产品企业切实感受到政府优惠政策,使名牌战略的实施能获得更强劲的动力。四是建立完善保护机制,维护名牌产品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监督和行政执法,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坚持创牌与保牌并举,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等“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

示范区建设工作。四是推动农产品认证,促进外向型农业发展。积极推动天龙米业、江永香柚实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理配备能源计量仪器设备,提高企业计量检测能力,积极推广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系统,做好测量过程的动态控制,用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指导生产,促进企业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使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能源物料核算及安全生产等过程得到有效的计量保证,充分发挥计量检测数据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针对能源计量器具往往要等到大修时才能拆卸检定,按周期进行量值溯源有很大困难等情况,给企业提出解决方案。五是推行“用能单位实施《通则》合格认可”制度。加大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宣传,推行重点耗能企业“实施《通则》合格认可制度,坚持重点耗能企业器具配备率、准确度等级符合率和设备运行合格率满足规定要求的原则。争取“十一五”期间,列为重点耗能企业中的80%通过合格认可,确保节能减排方面的统计、监测、考核、审计、认证工作所使用的计量数据准确可靠。六是强化能源计量执法检查。依据《节约能源法》、《计量法》、《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及有关重点耗能行业的管理要求,组织计量、稽查执法机构加强对年综合能耗1万吨以上标煤重点用能单位执行国家强制标准和计量法律行规情况的检查。通过执法检查促进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达到“3个百分之百”的目标:即进出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重点耗能企业所属的主要次级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达到100%。

(四)在维护食品、特种设备和烟花爆竹安全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专项整治等行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充分发挥12365投诉举报平台的作用,坚持有诉必接,有举报及时查处,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三是加强全市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严格落实批批检和监督抽查计划,确保质量安全。四是认真监督产品质量定期检验计划的组织实施,督促产检机构做到按周期抽样,不以抽代检,不以收代检,严格按照省物价局、财政厅制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检验费用。五是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管理,督促产检机构严格按照标准、法规进行检测,对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的产品积极协助企业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积极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实行“阳光办案”,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人员对质监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切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二

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促进安徽加速崛起的战略举措,对于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合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是安徽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在承接产业转移、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下,如何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结合合肥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在区域发展中的优势,抓住机遇,以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优化为主线,打造具有区域乃至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及总体趋势。

——1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等),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重点发展自身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通过三轮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主要生产要素实现优化组合,生产链条上下游紧密联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市场进一步融合。

——2外包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

(二)国内产业转移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良好机会,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阶段,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拓展阶段,加之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趋紧,企业商务成本升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趋明显。国家大力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出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使中部地区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进一步增大。据专家分析预测,今后3-5年,仍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重要时期,到2010年,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

——3部地区产业转移指向不仅仅是中西部,还包括国外(如东南亚地区),同时,在东部地区政府导向下,向本区域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影响不可小视。另外,传统产业转移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

二、合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及优劣势。

——4增幅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位。目前,全市新增就业的70%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量的70%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95%来自招商引资来的企业。

(二)合肥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和不足。

合肥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合肥地处江淮之间,居皖之中,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紧邻长三角,承接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合肥是中部地区距离长三角最近的省会城市,是长三角向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接近区域。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的范围涵盖了中、东部7省1市,拥有5亿多人口,是全国消费市场最广、消费能力最强、消费潜力最大、消费层次最高的区域,具有吸引产业转移的强大市场吸引力。

——5“1小时通勤圈”,合肥交通优势日益显现,城市承载力和产业支撑力大幅提升。

3、成本优势。合肥综合商务成本约为沿海地区的75%。劳动力丰富,而且成本较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当于长三角的77.8%,相当于珠三角的91.6%。合肥职业教育发达,拥有各类职业学校109所,在校生19.2万人,各级专业技工22.8万人,能够保障产业转移的用工需求。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是长三角的1.2倍,是珠三角的1.6倍,投资成本较低。水资源、能源供应较为充足,具备为产业转移提供各种要素保障的条件。合肥经济圈内资源丰富,淮南是国家级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六安霍邱20亿吨的铁矿资源在华东地区位于首位。

——6有率居国内前列。合肥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载体,现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产业承载和配套能力较强。

5、科教优势。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中西部科教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51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各类科研机构275家,国家及部级重点实验室20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20家,两院院士31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59人,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近年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试点市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初步形成产学研有效结合的运行机制,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实现主导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学科、科技研发的互动融合,科技对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7家外资银行东亚银行合肥分行正式开业,建设银行总行入股兴泰信托公司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25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679亿元,新增贷款551亿元,占全省当年增量的45.6%。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融资服务条件。

7、环境优势。近年来,合肥强化“环境比投资更重要”的理念,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深入推进效能建设,以营造合法高效的政务环境为核心,真正把合肥打造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的地区之一。通过坚持不懈地抓效能建设,全市各级服务意识普遍增强,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合肥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浙商投资最佳服务城市”、“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及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作为国家首批命名的园林城市,近年来,合肥积极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城市绿地率达到38.91%、绿化覆盖率达到43.9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44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超过300天,城市绿化三项指标均接近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基本形成宜居宜业的良好城市生态环境。

当前,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强化,但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现代物流、金融、——8社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还明显滞后。二是区域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明晰。尽管经过这几年来的发展,我市产业分布逐渐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但还有待进一步明晰,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三是城市经济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在全市的各类园区中,有的园区已无土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有的区内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园内企业集群趋势不很明显,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不是很强。四是产业配套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市产业整体实力仍然较弱,缺乏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特别是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五是重点领域的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服务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推进。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产业布局。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优化空间布局,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大力承接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合肥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合肥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开放程度最大、体制机制最优、产业集中度最高、生态环境最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9——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充分利用合肥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环境等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降低生产要素配置成本,使合肥成为环境最佳的产业转移承接地。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承接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

——安徽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契机,增强合肥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优势,提升合肥综合竞争力,使合肥成为合肥经济圈的“发动机”、安徽加速崛起的“增长极”,引领和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创新示范区。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使合肥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区。

通过大规模承接国际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到2015年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0美元;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24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00亿元。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基本建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电子信息、新材料、冶金、化工等产业,形成一批集聚度高、带动力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3、体制机制日趋完善。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利用国内外资金年均增长50%以上。与长三角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对接,形成良好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形成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4、生态环境更加良好。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巢湖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产业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城市综合环境。

——11区总体布局,基本形成与合肥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1、优化提升城市功能核心区。

在以老城区、政务文化新区为核心的主城区,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结合老城区改造,打造国内知名的商业服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若干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景观为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龙头,大力承接发展商务、金融、教育、卫生、休闲、文化传媒、中介服务等产业,形成商务服务发达、功能齐备的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

在滨湖新区,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大力承接发展金融、会展、商务、旅游、中介服务等产业,逐步形成区域金融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会展中心和总部经济集中区。

2、完善拓展四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在主城区西南、西部、北部和东部产业集聚区延伸和拓展地带,打造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和东部重化工业新区四大承接产业转移新区,成为体现合肥产业优势,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战略增长极。

——12南拓展,建设北接经开区、东至宿松路、南至丰乐河、西至合九铁路(复线)的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电等产业。

——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以高新区、蜀山经济开发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等为依托,沿长江西路、宁西铁路向西拓展,建设北至长江西路、东接科技示范区、南至合九线、西至外环高速的高技术产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

——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以新站区、瑶海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为依托,建设北至外环高速、东至铜陵北路、南至淮南线、西接双凤经济开发区,位于合淮工业走廊南端的新型重工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铝材深加工、光电产业、输变电设备、汽车零部件、钢结构件等产业。

——东部重化工业新区。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以循环经济示范园、肥东新城开发区为依托,沿合巢芜高速、合宁高速向东拓展,建设东至合徐高速—芳兴大道一线、南至方兴大道、西至外环高速—店埠河一线、北至合六叶高速的重化工业特色产业新区。重点承接发展新型化工、钢材深加工等产业。

3、延伸发展四大产业带。

结合合肥经济圈建设,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中心,四大承。

——13接产业转移新区为支点,依托交通干线,向城市外围延伸拓展,联动周边市县打造四条产业带。

——合铜安产业带。以派河南岸先进制造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安、合铜高速公路,合九铁路(复线),形成合铜安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冶金产业。

——合六叶产业带。以西部高技术产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六叶高速公路形成合六叶产业带。重点发展汽车及配件、高新技术产业。

——合淮产业带。以合淮新型重工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淮阜、合徐高速公路,合淮铁路,形成合淮产业带。重点发展新型重工业。

——合巢芜产业带。以东部重化工业新区为支点,依托合巢芜高速公路、合巢铁路形成合巢芜产业带,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和新型化工产业。

抢抓国际国内大规模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合肥的产业基础、交通枢纽、资源条件等优势,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按照“高端带动、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功能提升、进退有序”的原则,高起点、大规模、有针对性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加快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高技术产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基地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构建特色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

——14。

1、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

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冶金和化工产业,鼓励发展其他先进制造业,提高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到2015年,先进制造业实现产值6000亿元以上。

装备制造业。依托合力叉车、日立建机、熔安动力、合锻集团、天威合变、合肥abb、东华工程等骨干龙头企业和通用机械研究院、水泥研究院,延伸产业链,提升系统集成能力。重点承接发展挖掘机、叉车、装载机、压路机、吊车等整机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积极引进发动机、电池及驱动控制系统、变速箱、减速机、液压系统、电子电器等配套企业,承接发展特高压和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低损耗低噪音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和新型干式变压器等输变电设备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承接船用动力系统、大型工业动力装置、大型快速液压设备和水泥、化工、环保等成套装备的集成制造技术及生产环节,吸引相关配套企业集群发展。

2015年前,重点推进熔安年产1000万匹马力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及配套件、合力叉车和日立建机年产30万台工程机械、天威合变和abb年产2亿千伏安变压器、合肥锻压集团年产2000台大型机床设备、东华工程公司、合肥通用所、六方深冷公司大型煤化工和化肥成套设备生产基地、水泥研究院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巨一公司大型工业机器人、38所军用和民用雷达、安徽联华公司atr涡浆支线飞机生产及配套件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15汽车产业。以汽车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大型客车、新能源汽车、低排量轿车,加大整车制造技术的引进和自主研发,提高载货车、客车及客车底盘、商务车、低排量轿车等优势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加强工程车、消防车等特种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技术储备,重点承接自动变速箱、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形成较大规模整车和成套自动传动装置生产能力。

2015年前,重点推进江汽和昌河集团年产200万辆汽车整车生产(其中轿车及多功能乘用车150万辆,卡车、客车50万辆)、5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年产发动机100万台、变速器50万台、动力模组50万套、车桥100万套、轮胎5000万条、汽车电子等的配套能力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家用电器制造业。以美的-荣事达、海尔、长虹-美菱、格力、三洋-荣事达、欧力、尊贵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家电研发机构,重点在冰洗产品嫁接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上实现突破,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家电核心制造技术,保持家电主导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主动承接国内外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及其他家电整机和龙头配套企业,承接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生产,提高核心配套件本地配套率,建成国际知名的家电产业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海尔、美菱、格力、荣事达等年产。

——166000万台家电综合生产能力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冶金产业。结合国家已经批准的马钢(合肥)公司搬迁改造规划,对合肥市区的钢铁冶炼能力实施迁建,形成1000万吨优特钢生产基地。推进中铝100万吨电解铝项目,实现煤电铝联营,承接形成电解铝—铝板材—铝制品深加工产业链。以热交换器用冷凝管、换位导线及组合线、电解铜箔、特种线缆等产品为重点,承接发展铜加工业。发展金属冶炼设备。

化工产业。支持联合利华整合全球生产基地,支持佳通轮胎公司做大做强,推进德国大陆公司合肥高档乘用车轮胎项目建设。围绕盐化工、化肥和精细化工三大板块,加快推进中盐项目,承接发展碱、化肥、氯碱及下游产业。围绕石油化工,加快桑铌科技项目建设,承接发展焦化、炼化等系列石油化工产品,特别是大力发展工程塑料等本地急需化工产品。鼓励发展化工装备研发制造。

2015年前,重点推进德国大陆公司1000万套高档轮胎、桑铌500万吨延迟焦化和500万吨重油深加工、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中盐合肥化工、煤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2、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17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合肥京东方、芯硕半导体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信息家电、基础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光电显示和智能语音产业,重点承接发展等离子(pdp)、光学投影(dlp)和反射式微液晶(lcos)等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和纳米级集成电路、数字化音视频产业、高密度激光视盘机等产业及相应的上下游配套行业,加快形成集群分布、分工明确、互相支持的完整产业链。同时瞄准国际it产业发展的最新前沿,不断引进最先进的研发技术和高端制造行业,加快承接发展软件外包,打造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努力使合肥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八代和十代线、8和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4-6英寸第二、三代新型半导体生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线、有机电子发光显示器(oled)、汽车电子、合肥中国高清显示产业基地、中国(合肥)光电产业基地和等离子体技术机电产业园、微电子工程基地、高亮度led产业园和等离子显示产业园、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园、新型电子元器件、军事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新材料产业。围绕信息、生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杰事杰、合肥乐凯、国风集团、开尔纳米、桑铌科技等骨干企业为龙头,重点承接发展特种功能材料、——18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大规模集成电路外延材料和封装材料。鼓励企业利用技术优势向下游产品延伸,通过引进战略伙伴、技术入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建设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在更多新材料领域争得主导地位。

2015年前,重点推进安徽国风木塑年产60万吨木塑环保新材料、杰事杰和海尔毅昌年产100万吨高性能工程塑料生产基地、马钢100万吨冷轧薄板、铜陵有色电子铜箔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节能环保产业。以光伏和生物能源产业、建筑节能产业、燃料电池和高能电源产业、新型化工产业为重点,以易能生物、阳光电源、国轩高科、国祯环保、罗宝建材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积极承接太阳能光伏、生物能源、燃料电池、高能电源、建筑节能、精细化工领域的骨干企业来肥发展,支持锂离子动力电池、大功率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组、光伏电池控制系统及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

2015年前,重点推进经开区新能源(节能科技)产业基地、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合肥发电厂6#机扩建工程、合肥二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长丰皖能电厂2×800mw机组、100兆瓦大型光伏电站及设备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承接发展基因药物、合成药物、生。

——19物医学工程产品、现代中药等。集中开发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疫苗、生物试剂和基因工程药物。开发和推动生物农业产品产业化,发展超级杂交稻、优质高产小麦、转基因棉花以及畜、禽、水产等育种业,推进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动物新型疫苗的规模化生产。以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应用为重点,推广应用生物制造技术。发展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生物基材料。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同路生物、神鹿双鹤、金大陆、安科生物、华威药业、桑尼生物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公共安全产业。以应急救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火灾监控、信息安全产业为指引,依托电子科技集团38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研究院和应急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公共安全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承接发展应急装备产业、食品安全检测产业、大空间火灾安全监控系统、自主消防灭火系统、微型自动扫描灭火系统、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制造环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建成国家公共安全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人防指挥所信息系统、机场信息化、一体化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抓住当前国际和东部沿海服务业加速转移机遇,大力承接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房地产、——20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具有区域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和商贸等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旅游会展、现代物流、文化休闲和中介服务等潜力产业。

金融服务业。以资源集聚和金融创新为重点,着力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合肥,重点开发面向高技术企业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城市基础设施和开发园区建设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等金融创新服务品种,建设辐射全省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金融服务中心、中国建行后台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迁建及其他金融能力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现代物流业。围绕新桥机场空港、合肥新港、铁路枢纽,加快申报合肥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在合肥东部、西南部、北部和西部(空港)建立四大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发展专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支持物流企业通过重组转型、整合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加速融入长三角大物流圈,逐步形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物流园、新桥临空物流园、安徽保税物流中心(b型)、合肥新港物流园、合肥现代物流园区、马钢(合肥)现代物流、宝供综合物流基地、中外运合肥物流园、合肥铁路北货场、合肥北站集装箱、江汽物流配送基地、合肥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合——21肥30万吨粮油储备库、周谷堆(大兴)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旅游会展业。深度挖掘、整合、开发各种旅游资源,承接发展旅游相关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一批有牵动性、有影响力的旅游大项目,形成若干个特色明显、吸引力强的休闲旅游集聚区。充分利用全省旅游资源,加速融入长三角旅游网络,逐步形成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和长三角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依托合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加强与全国行业协会、国际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承办各类国际国内会议,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会展和会展公司,形成一批具有产业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化会展品牌,使合肥成为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会展城市。

2015年前,重点推进渡江战役纪念馆、李鸿章故居、包公故居、安徽名人馆、淮军纪念馆、三国故地纪念馆、安徽博物馆、安徽艺术馆、合肥博物馆、合肥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中国中部花木城二期、会展中心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22水平,推进中介服务向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具备涉外高端服务功能的中介服务机构,为我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国际化提供支撑。

2015年前,重点推进安徽新徽商总部基地、合肥国际总部园区、安徽决策大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4、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积极吸引长三角等沿海龙头企业投资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冷链物流系统、配送中心和连锁农家店,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抓好高科技农业示范区、现代设施农业区、绿色园艺区、集约种养区、名特优水产养殖区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承接发展种业、蔬菜园艺业、苗木花卉业、特色种植业、畜禽加工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构筑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2015年前,重点推进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合肥国家棉花交易中心、巢湖百公里水生蔬菜和特种水产种养特色产业带、肥西合铜路15公里蔬菜园艺特色产业带、长丰合白路20公里雪山草鸡养殖产业带、沿北环高速40公里经济林木产业带和肥东店白路高效种养一体化产业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可口可乐、联合利华、台湾统一企业、——23娃哈哈、华泰、小刘瓜子、真心食品、蒙牛、伊利、鄂尔多斯、丰乐种业、隆平高科、华仁生物等一批骨干企业。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成立高规格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协调和联络、调度工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解决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落户问题,及时协商解决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和实施《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实施方案》,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建立重大招商项目协调制度,加快编制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选准承接的重点产业和承接点。三是充分利用中博会、世博会、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等各类投资贸易活动平台,建立与拟承接的国际国内500强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企业到我市投资发展。

(二)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

——24心。强力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大建设,加快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增强园区吸纳和承接大产业、大项目的能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按市场运作方式,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公司,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推进园区上规模、上等级、上水平。探索与发达国家和沿海先发地区在我市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鼓励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建立完善项目进入与退出机制,实行“腾笼换鸟”,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开发园区转型升级。

(三)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

——25设。鼓励转移企业整体收购我市国有企业,被收购企业原有的不良资产,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予以核销,非经营性资产准予剥离。

(四)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全方位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现代交通网络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接。积极推进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和高铁站、合蚌客运专线、西合线增建二线及既有线电气化改造、京福高铁(合肥段)、商杭客运专线(合肥段)等重大项目建设,使合肥成为7条国家铁路干线交汇的铁路枢纽。围绕四大产业带,重点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连接淮南、六安、巢湖、芜湖、安庆、铜陵等周边城市的一级公路网,加快形成由合宁高速、合徐高速、合芜高速、合淮阜高速、合安高速、合六叶高速和环城高速构成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体系。加快合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规划建设连接周边城市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打造合肥经济圈内城市主城区“1小时通勤圈”。

积极推进合宁高速扩建工程、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工程、淮南能源城至合肥煤炭外运通道、合淮阜高速公路至长丰县城连接线、合六高速公路至肥东县县城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合肥港综合码头、派河码头、裕溪和巢湖复线船闸建设,实施合裕线航道、派河航道以及店埠河、丰乐河航道升级改造,打造合肥江淮流域内河航道中心。

——26加快新桥国际机场及配套工程建设,建设合肥航空枢纽。结合合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空港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区域内的口岸通关一体化,加快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体系。

(五)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建立协调机制,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转移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对牵动性强的重大转移项目,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凡转移落户企业在原属地的资信评级结果和信用记录,各商业银行应给予参照和使用,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依据原有的资信评级结果和信用记录给予相应的信贷支持。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积极指导和帮助转移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有实力的转移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允许转移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对鼓励类产业转移企业工业知识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对积极为产业转移项目承贷、并达到一定额度的金融机构,政府将给予奖励。

(六)确保产业转移项目用地。

——27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转移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并优先安排用电、用气、用水计划和指标。对于列入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的产业转移项目,确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法及时予以调整。创新工业用地计划分配方式,实行差别供地机制,确保成长前景好、投入强度大的企业以及低能耗、低污染、效益好的转移企业用地。鼓励企业提高项目容积率,对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的,给予一定的配套设施补偿费。深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工作,完善土地使用“双向约束”机制,确保企业用地合法合规,促进按时开竣工、按期投产增效。

(七)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28建设,建设一批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中小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共性与关键性技术的综合性、专业性公共技术平台,提高培育高技术企业能力。

(八)提供转移企业用工和人才保障。

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不断延伸就业服务,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围绕转移企业的用工需求,制定鼓励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到转移企业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合肥职教城建设,针对合肥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及时拓展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开展订单和定向培训,为转移企业提供数量足够、技能熟练的劳动用工。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编制完善《合肥市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结合重大产业项目转移,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来肥创新创业。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消除人才引进特别是境外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

(九)建设宜居宜业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精心做好“水文章”、“绿文章”,努力使合肥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空气更清新,成为一座宜居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组织实施“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水系治理、截污治污、调水补水、监控调度和生态重建。

——29以争创全国生态园林城市为抓手,加快构建“翠环绕城、园林楔入、绿带分隔、点线穿插”的大绿化格局,真正让市民出门500米见绿、1000米见公园广场。加强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贯彻实施《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建立环巢湖城市联动协作机制,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水治理、生态修复与保护、湖泊污染应急工程、节水减排建设等方面,联手申报、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力争2010年基本不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加快推进环巢湖生态湿地保护工程、巢湖沿岸“生物多样性”工程、沿巢湖绿化防护林工程、环巢湖“退圩还湖”工程,促进巢湖水质不断改善。引江济巢工程是根本改善巢湖水质的关键工程,加快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工程完成后,巢湖每年可实现安全自流引江水10亿立方米以上。组织实施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引响(洪甸)入肥工程。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加强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把污染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30政务环境。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财税体制以及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清理面向企业的行政和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取消和降低收费项目和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建立健全全方位的投资环境监督体系,加大对投资投诉案件的协调查处力度,对影响投资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依纪处理。

——31。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三

为充分体现我项目部日常精细化管理水*和全体管理人员的精神面貌,现特制订我项目部“关于迎接各级领导检查工作接待方案”,此方案就接待检查中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的任务分工做出了明确。期望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在今后的接待工作中严格按照此办法执行,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

(一)针对具体状况,魏友斌及时做迎接检查工作任务部署和安排,并在迎接任务部署中进行全面动态跟踪,确保各项迎接准备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二)根据工作部署和安排,杭晓光负责落实现场安全礼貌施工工作部署,确保现场施工道路通畅、整洁、无积水,施工现场整洁,材料堆码整齐,临边防护、安全防护到位,现场标识标牌、迎接检查横幅挂设到位,确保施工现场贴合《重庆市安全礼貌施工工地检查标准》的要求。此项工作由安全部门负责人李来华及材料部门负责人杜玮协助实施完成。

(三)针对工作部署和安排,强安鹏负责落实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对于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要求进行必要的整改和补救措施(如爆模、漏浆、蜂窝麻面等混凝土外观成型质量)。同时,将工程实际实施状况构成书面文字汇报材料。此项工作由郑时春、杨*协助实施。

(四)根据工程实际状况,由吴锐负责将合同履约状况构成书面汇报材料,此项工作由田雯协助实施。

(五)由吴建松负责迎接检查的后勤保障及相关行政工作,具体包括:办公区清洁卫生,会议室迎接检查横幅挂设,会议室摆放鲜花、水果、香烟、矿泉水,茶水等。此项工作由李晓明协助实施。

(六)迎接活动中:

1、全体管理人员统一着项目工作服,佩戴胸牌及安全帽成两列队伍列队欢迎。强安鹏负责领导到场后的迎宾工作,黄忠文、杜玮负责摄像,田雯、施洪鑫、李晓明负责分发安全帽。

2、进入施工现场后由魏友斌陪同,其余管理人员跟随,陪同人员务必从始至终陪到底,中途不得离开结合现场实际状况,魏友斌介绍工程概况并对检查中的提问做回答。检查过程中针对工程实体,强安鹏对工程实体质量和施工过程新工艺新标准做补充介绍。

3、现场检查后,全体管理人员参加现场会议。魏友斌主持会议并首先做工作汇报。汇报材料应包括工程概况、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合同履约状况。汇报后恳请给予意见和推荐。会议中,由李晓明负责会议服务工作,吴建松做会议纪要。

上述方案根据项目部实际状况制定,期望各部门及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此方案执行。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四

通过进一步对他店周边的情况了解,我发现他门店附近有很多餐饮店,商家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生意好的店没几家,有家火锅店环境还算可以,顾客群体和足疗店相似可以合作,但是他们生意也很一般,如果和他合作,从他店里面往足疗店引流,估计效果也很一般。

但是我之前帮很多家餐饮店做过活动策划,我知道餐饮行业的产品比养生类的产品好卖的多,如果把餐饮行业的产品和足疗店的产品捆绑在一起卖,那不就是很好卖了吗!

于是我便指导足疗店和这家火锅店达成了合作,火锅店愿意免费提供一份88元的基础套餐作为引流产品,足疗店拿出59元的中药足疗作为活动产品,但我觉得内容还可以再丰富一些,产品再贴近生活一些,这样一来会更好卖!

什么样的产品贴近生活呢,其实也很好找,别的不说,就说理发基本上每个人都需要吧,现在很多地方理发价格最低都是二三十了,如果10块钱能够理发一次,肯定还是能够吸引到很多人的。

于是我们又找到理发店谈了合作,顺利的整合到了一些优惠券,顾客凭券来理发仅需元,价格很有吸引力。

这样一来算是把3家店的产品撮合在一起了,3样产品加起来总价值245元,然后打包在一起卖,活动价仅需39元!

这个价格其实是很容易打动顾客的,而且火锅的美味很诱人,理发又是刚需,对于普通人来说,剪个头发差不多要30块钱,买了这个套餐相当于加九块钱就能够享受一次足疗,还能再吃一顿火锅,那多划算啊!

所以后面在开始销售套餐的时候,基本上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成交率还是比较高的,活动搞了3天,卖出去将近了300份,其实还可以卖的更多,但是因为店小人手不够,接待不过来,所以活动就暂停了。

而且为了帮足疗店锁客,我还给他们设计了充值方案,足疗师需要认真服务好每一个顾客,后面的充值活动才会顺利,服务一个顾客的时间比平时要长一点,一下子进来太多顾客根本没有办法按照计划执行,所以必须要及时终止活动!

通过这个案例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一点: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五

生产部运输组甲班共11人,长期以来,该班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全体工作的核心,积极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会议精神。坚持体现“团结、协作、安全、奉献”的管理及工作理念,做到从我做起,从细节入手,树立零违章理念,坚持团结与协作相结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人人都以控制差错为切入点,该班组自xxx年xx月至今,共xx个月份零工伤,零投诉,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榜样。

该班组全体员工在以安全为指导的前提条件下,团结拼搏,想方设法地完成生产任务。特别是多次面临临时性或突击任务时,他们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公司员工面前树立了“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的良好形象。

今年5月份,为了完成公司制定的生产任务,即:轧制xx0t,镀锌10000t的任务,面对车辆不足,人员不足(当时该组只有9人)的不利条件,全班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方设法排除困难,与公司生产主体车间同步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及时按照流程转运物料,有效地缓解了仓储空间不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工作主动性,为其他班组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什么叫吃苦,什么叫爱岗敬业,在该班组员工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上周,运输组的大平板车与整理头尾料用的东风车坏掉,小平板车也不能很好的运行,时不时出现小故障,然而销售这里有些货又是赶时间完成交期,在这种情况下,该班组的几个员工找到运输组的领导协商,讨论结果是提高全部的轨道车的利用率,可以有效地缓解车辆不足的现状。然后又分析了生产情况,设计了运输路线,尽量做到节约时间,节约能源(燃油、耗电等),尽可能做到轨道车与汽车交叉使用,可以用轨道车完成的,就尽可能不使用汽车,充分发挥汽车灵活、迅速的特点,该班组主动找主管领导出谋划策,把集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值得生产部及公司全体员工学习。

运输组作为公司生产的辅助服务部门,虽然不是生产工作的中心,但很大程度上影响与制约生产工作这个中心工作,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运输组也打算着重把推行类似的好的工作方法,与发扬好的工作作风,学习先进事迹作为一项主要工作长期来抓,要想把工作做好,光治标不行,要治本。

生产部运输组。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六

推动中部崛起、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战略构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化。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规格高,意义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对于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承接是一种手段,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首要的是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坚持高起点引进、高水平承接,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软硬环境营造等,可以有效避免产业承接和转移中的无序无度,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让企业成为产业转移的主体。

“承接”和“示范”,是未来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规划中的示范区,应当是深化泛长三角分工合作的重要板块,努力实现以区域对接促产业转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它将开辟科学承接的新路径,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当前东部地区存在的“区域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存在的无序承接、低水平重复承接等问题;它将成为产业承接的平台,增强产业承载力,它要在着力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它将是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和谐新区,亦是民生得到极大改善和保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先行区。

准确定位是确立整个地区发展战略方向的基础。“立足安徽、融入长三角、联结中西部”的区域定位,以及“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的功能定位,决定了示范区当建设成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战略定位。

“一轴双核两翼”,创意空前的产业空间格局构想,铺展了皖江发展的宏大篇幅,彰显出安徽人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量。综合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主轴”串联安庆、池州、铜陵等6个沿江城市,发挥合肥、芜湖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核”带动作用,舞动滁州、宣城“两翼”,使之成为承接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沿江发展轴”的定位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产业基础,发挥其沿江岸线优质资源;合肥、芜湖两大中心城市的发展,则以提升其产业集聚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增强其产业辐射力和服务功能,带动示范区产业加快发展;滁州和宣城两市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矿产和农产品丰富,将依靠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舞动腾飞的双翼。

“皖江”飞跃,承载的是一份期待和心愿,人们在规划蓝图时,审时度势,贴合实际,定性定量,一笔笔勾画美好的图景。

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工业化率提高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力争建成汽车、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优势产业,形成8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开放合作不断加强,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到2015年,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外向度将大幅提高,外来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年均增速不低于50%,外贸进出口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承接产业转移,警惕成本陷阱。

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向获利最大化的地方流动。

中国吸收的外资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从历史上看,国际制造业基地已发生了五次转移。第一次是在19世纪末,由于美国的崛起,使得欧洲尤其是英国的工业基地向美国转移。第二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向日本转移,战后的日本把自己重建为一个低成本制造业基地。从六十年代初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了两大趋向,一是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和信息时代,制造业面临转移;二是发展中国家全面启动工业化进程,需要新的产业支撑。因此,在七八十年代,出现了制造业基地向发展中国家的第三次转移。即日本制造业向韩国转移,韩国在七八十年代就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八十年代后期,东南亚国家包括中国的台湾又承接了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从九十年代开始至今,正在发生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这就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

国际产业之所以大量向中国转移,归根到底是由国际产业以低成本为核心的竞争愈演愈烈的格局决定的。由于国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商品价格日益走低,国际资本为了生存和提升竞争力,被迫转移竞争方式,由原来依靠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效益,转而依靠降低成本实现收益提高并加强竞争力。这样一种竞争方式的选择,就意味着国际制造业基本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具体看,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成本因素。中国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价格低廉,所以国际上的小五金、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将向中国转移,这些产业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家电、电脑、造船、建材等产业也在向中国大量转移。二是市场因素。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就拿汽车来说,据国发中心的研究报告,在20年内我国不仅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同时也会成为第一大汽车生产国。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包括通用、丰田、大众、日产、本田等都已进入中国,中国的几大汽车集团全部与外商合资生产。三是周期因素。就是某一产业的升级使其生产出现周期性转移。最典型的就是it产业。20世纪80年代,it产业靠垄断技术就可以控制世界市场并获得超额利润,但是90年代之后,由于技术日益成熟与扩散,高频率的创新阶段已经结束,靠垄断技术获得超额利润已不可能。it产业的竞争也转入成本竞争的阶段,随着研发与生产的分开,制造肯定要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目前,江苏省形成了从昆山至南京的200公里的信息产业带,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近2000亿元。四是外部因素。由于法律等原因,有的国家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比如化学工业。大量的化工行业也在向中国转移,当然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长三角等地区采取建立化工区的办法,目前,从上海到南京已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化工生产带。五是竞争因素。即国际竞争带来的转移。国际资本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向产业基础和配套条件好的地方转移投资。我国东部沿海之所以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就是因为它的某些产业,特别是一些中间体加工业水平相当高,配套能力相当强。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形式和组织方式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从产业转移的重点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更高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化。过去转移的产业主要是纺织服装、鞋、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活动,现在转向电子、化学、汽车、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这几个产业是全球零部件和中间产品贸易中的最重要部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1997年就达到了43%。据世行官员分析,从2003年开始,发达国家的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为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也加快了向中国等国家转移的步伐,向这些国家转移更具附加值的服务性工作平台,并认为这是新一轮全球化最显著的特点。从产业转移形式看,在直接投资继续增长的同时,非股权参与的外包形式被普遍采用。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去完成,这样不仅减少了固定投入成本,而且达到了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从产业转移的组织方式上看,产业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在国际生产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通过这些国际生产网络或体系,国际产业转移的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链和供应链。波音是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商,而他的零部件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70多个国家生产的,也就是说,波音飞机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已遍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样的情况在福特、丰田、ge等大的汽车、飞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制造商都是一样。这样,市场竞争的性质就发生了新的变化,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生产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从而使竞争的程度和影响范围大大增强。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我省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及工业化水平较低,政府服务及法制环境不尽如人意,以及产业配套条件较差,由此造成区域性商务成本过高所致。但是更深一步看,在这些背后起作用的是人,尤其是人的思想观念。

把创新投资环境的基点放在降低商务成本上:。

投资环境是指能影响投资资本有效运行的一切外部条件或因素的有机综合。吸引外来投资归根到底要靠环境优势,而投资环境的优劣则直接表现为商务成本的高低,所以降低商务成本是改善投资环境的出发点和主要目的。

一般而言,一地的商务成本主要包括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获取要素和组织生产的成本,以及产业配套成本三个方面。一地的生产要素价格低,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成本就低;一地政府服务效率高,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成本就低;一地的产业基础好,企业的产品配套成本就低。降低商务成本,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同时着力。

对外来投资实行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外资进入成本或企业生产要素的支出成本,这不是我国的特例,世界各国都将此视为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就连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是如此。美国国内各州、市政府之间“优惠政策”的比拼历来也是十分激烈的,有的是直接降低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价格,有的给予税率、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支持。芝加哥市政府曾经以每亩一美元的地价,将土地出让给日本的三菱公司。

放宽政策,进一步降低外资进入成本。(1)降低投资项目土地成本。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耕地开垦费、征地管理费等收费项目外,不得向外来企业征收其他费用。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城镇工业园用地,征用新地应以征地费和上缴费等征地成本为基础,合理确定地价,并可视情况实行更优惠的地价。(2)采取更加灵活的供地方式。鼓励实行多元化的土地出让方式,除国家法律规定的可用划拨供地的方式外,均采取租赁、出让、作价出资、入股等市场方式供地。投资者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获取土地使用权。(3)实行鼓励投资的电价政策。坚决清理影响供电价格的不合理因素,合理调整供电价格,降低整体电价水平。鼓励工业用电大户和高耗能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电源项目开发,以直接获得稳定和廉价电能,过网费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4)降低综合运价。按照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区的要求,全面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增强综合功能,提高流通效率。进一步规范铁路、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港口等交通运输行业的价格行为,适当降低综合运价。同时,要坚决取消对企业和投资者的一切不合理收费,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依法允许将资产整体或部分无偿划转的方式,鼓励外来战略投资者购并重组国有企业。

建设法治政府,降低企业生产组织成本:。

从区域商务成本的总体情况看,我们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在要素的价格成本,而是在要素的组织成本上,即由于政府服务、法制及诚信等方面的欠缺,导致了投资者在获取生产要素和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了更大的成本。因此,以落实行政许可法等法律为契机,建设法治政府,就成为我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商务成本的关键所在。

依法行政。国家机关各部门在行使权力时,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是可以自我授权、自定规章、自己执行,出现了所谓“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的怪现象,有的借“自我授权”之机,打着维护国家利益、强化行业管理的旗号,从中夹带“私货”,为部门的权力和利益“跑马圈地”,扩大收费、处罚和许可权。这种自我授权的观念或做法,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将被废弃。根据新法律规定:要通过法律法规授权才能设行政许可,部门自定的规章不能作为行政管理依据。而行政许可的设置权只有三个层次的国家机关可以行使,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省级人大及常委会、省级人民政府。其他任何机关、部门都不能设定行政许可,不能自我授权,自己又参与执法。

规则导向。长期以来,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及在管理方式上的权力导向,往往使规则容易受到破坏,使可以通过规则解决的问题仍需通过上级批示才能落实,权大于法,权力导向的观念比较盛行。新法通过对权力的约束,将促进按规则办事的观念逐步确立,行政许可也将从权力导向转向规则导向,否则将是违法。这样就能达到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公开透明。政府行政机关有保密制度,然而一般的行政管理措施都与企业、公民的实际利益相联系,健康的市场经济要求行政管理行为有透明性和公开度。行政许可法就提出“有关行政许可决定”、“行政机关作的准予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等,都应公开。我们应通过学习和落实行政许可法建立这样的观念:对政府,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对百姓,保密是原则,公开是例外。个人的隐私权是应依法得到保护的,而政府的工作应公开、透明,因为“封闭必然产生腐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权责挂钩。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谁发证,谁监督,谁负责。这就特别告诉我们,权力与责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联的,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应建立起权责统一的观念。权力要与责任挂钩,而与利益脱钩,从法律上解决了有些人偏好权力而不愿承担责任的问题。曾有外商对中国市场管理发表看法,认为进入难,进来了就比较自由了;也有专家对某些政府部门在管理中的一些“颠倒”行为感到诧异,说该用“市场办法”管的事用“计划办法”管,该用“计划办法”管的事却用“市场办法”管。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政府部门在权责统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至于那些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权责脱节、各自为政的行为就更是有违权责统一原则的。

走产业集群之路,降低企业产业配套成本:产业集群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一个世纪前提出,它是指产品价值链相关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聚集。具体表现是在一个适当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若干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中间服务业高度密集地集中在一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显著地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它的巨大作用曾经在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地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从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的“块状经济”的现状来看,我国也已进入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阶段。

产业集群的最大威力就在于它能使专业化分工获得空前发展,直接带动整个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极大地提高当地吸引资本的能力。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产业集群的情况下,则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而是几个主机厂(总装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一个零部件厂可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很容易达到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厂来讲,有多个供货商可供选择,有利于通过他们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珠三角地区it、家电产业集群后,在一百公里左右的范围内,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部件、将近100%的彩电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可见,在高度专业化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也是招商引资最重要的优势。因此,要把加快产业集群提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其经济发展阶段特征与以前有所不同,同时区域之间产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区域之间的产业对接转移不是一个简单复制的过程。

没有竞争门槛,谁都可以进入,只要运输距离不断增加,利润就不断摊薄,而利润摊薄就不可转移。由于多年来形成对地租分配的惯性,而没有用于积累,没有作产业升级的准备,导致珠三角一带至今没有完成从一般商品生产向设备制造业的过渡。

除去地租,还有一个利润的来源,在于打工者的低工资。近年来,南方的“民工荒”不是因为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而是在于打工者收益太低,没有基本福利,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供给的所需没有给足。我国《劳动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将成为压垮这种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它并不值得学习。

国际产业分工有五个层次,最低端是供应资源,其上是一般商品生产、重化制造工业、金融服务业,最高层次是技术创新。

30年前改革开放时,基本上是进入第四层次。目前,正向第三层次升级。升级阶段,涉及几个工业核心点,一是东北老工业基地,二是长三角,三是以大武汉为中心的产业布局圈。

以苏南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发展,曾在我国红火一时,它解决了农民就业,带动了农民收入增长,但后来在面对市场竞争的道路上,失去了政策扶持,乡镇企业纷纷走下坡路。在这种情势下,苏南难以向重化工业和社会制造业升级。

在工业发展到一般商品生产阶段,浙江把作坊加工业变成场地型加工业,把一般商品生产的多个环节以地域型方式集中起来,形成产业集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银行的官员考察浙江模式时说,其实这是重复着西方早期的工业原始积累,只不过在作坊小工业上增加了一些现代简单机械。

从经济规律来讲,一个第三层次产业形成并相对集中的城市,必定具备某种地缘经济要素优势。怎么利用结构差异形成竞争优势,如何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协作布局并实现集约发展。

当产业转移时,也就是利润摊薄到不能维持时,企业不外乎是破产或转移。

中部与东部对接的内容是什么?按珠三角模式,不顾环境代价和土地限制行不通。一般制造业既无技术含量又无资本门槛,现在主要是向越南转移。

目前,我国中西部招商引资热情高涨,需要提醒的是,有的转移投资短平快,捞一把以后丢下一个烂摊子。我们认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必有产业提升带来的巨大成本,这个成本必然向某些可能承担的地方或领域转嫁,地方不要做成本的承担者,而要争取成为收益的获取者。

由于长三角的产业基础、经济优势和文化底蕴,台资由珠三角向长三角延伸也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随着我省发展环境的改善及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升高,经过艰苦努力,台湾制造业向中部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也是大有可能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为香港产业向大陆转移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观念“瓶颈”是承接转移的重大障碍: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思考如何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中部和西部的欠发达省份除了要积极接受发达国家的国际产业转移外,还要盯住东部的资金和产业转移。接受产业转移就如打篮球一样,球传给谁,要看谁的位置抢得好,同时看谁的球技高。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七

为接待领导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领导接待方案如下。

2、拟订接待方案。(含用车、食宿、座谈会地点及参加人员、考察线路、陪同接待领导等)。

3、报审及签发方案。(经相关部门领导审核后,报与最高身份客人分管工作的主管校领导审批后,确实接待方案)。

4、相关细节落实。(与相关部门落实用车、就餐、住宿、会议室,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记者落实电子屏幕欢迎字幕,书写路牌,照录相等)。

5、打印台签,印制接待手册。(视具体情况,请示领导后再定是否印制)。

6、预告参与接待的领导及有关人员,做好召开座谈会或陪同就餐等的准备。

1、材料的准备。起草汇报材料、座谈会主持词、先由起草。针对具体分块的,并由具体联系部门负责拟稿。

2、公文签发程序。公文拟稿后,完整程序如下:由专门负责公文的业务科室初审,送办公室主任复审,再送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分管机关常务工作的领导审签,最后送领导签发。

1、接机或接站(到车站、高速路口迎接客人,并及时告知有关领导动态)。

2、住宿(接到客人后,如无特殊情况,先安排客人住下)。

3、就餐(尽可能安排客人就餐,并通知所有陪同领导就餐时间地点,就餐标准及酒水按规定或领导指示执行)。

4、召开座谈会(至少提前半天布置好会场)。

5、参观考察(视具体情况,安排并陪同客人考察)。

1、赠送客人纪念品(根据来访客人情况,如有必要提出赠送客人礼物的建议,经领导批示后再购买)。

2、送客人到车站或离开。(告知有关领导具体的离校时间)。

1、开支财务报帐等工作。

2、保存客人有关资料。

3、保存接待安排、汇报材料等有关资料。

4、统一整理,存档备查。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八

确保各项会议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会议方案如下:

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

xxx酒店。

(一)会场外区域布置。

酒店外围环境:灯杆棋画面、led屏宣传、灯箱画面、空飘。

(二)会场内主要区域布置。

1、机场、火车站相关资料横幅、接机牌及鲜花。

2、下榻酒店(酒店大堂、入住房间、会议室、用餐餐厅)布置主题喷绘、水牌、导示牌、桌签、插花及横幅。

第一板块会议。

(一)会议时间:20xx年x月x日、x日、x日。

(二)会议地点:待定(200人会议厅)。

(三)会议资料:待定。

(四)会议布置:1)课桌摆放:围桌式或者课桌式摆放。

2)会议鲜花:讲台花、胸花、桌花。

3)会议用品:白纸、签字笔、茶杯、纸巾。

4)会场氛围:水牌制作、背景喷绘画面(x日、x日)无线麦若干、背景音乐、x展架。

(五)会后合影:时间:在会议结束前,告知大家不要急于离场,按序下楼,在指定地点合影留念。

地点:凯宾斯基酒店外的阶梯上(阶梯代替椅子)。

能够给领导安排座椅,座椅上有贴领导的名字,能够对号入座。

第二板块晚宴。

(一)晚宴时间:20xx年x月x日晚(具体时间待定)。

(二)晚宴地点:餐厅待定。

(三)晚宴方式:围桌形式或者自助餐形式。

(四)晚宴布置:室外:空飘(8个)(空飘资料:)、悬挂彩旗、灯笼若干、大型喷绘展板(酒店外及圆形大厅内)。

室内:舞台搭建、舞台背景喷绘画面、舞台装饰、冷焰安装、灯光音响、特效。

餐桌布置:餐桌桌花、台签(晚宴安排资料介绍)。

第三板块会议接待。

(一)工作资料。

1、会议流程策划;。

2、编撰、印刷会议接待手册;。

3、机场、火车站等埠供给窗口接送机服务;。

4、会议前期报名的接待、物品分发等;。

6、协助酒店住宿、餐食服务等工作;。

7、供给会议期间车辆的调配、服务工作;。

8、供给机(车)票的订购服务工作;。

9、供给专业接待人员服务工作;。

10、根据需要,供给其他公务活动服务工作;。

11、供给物流、土特产品代购等其他服务工作;。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综合协调组工作职责:

(1)负责总体接待方案的制定等文件编制工作;。

(2)负责与会代表团信息收集、整理等对外联系工作;。

(3)负责与组委会内部的全应对接工作;。

(4)负责落实省市、组委会领导的接机(车)安排;。

(5)负责组织、牵头一切有关接待工作的参与人员沟通、协调工作;。

(6)负责接待服务手册的编制工作;。

2、接待服务组。

工作职责:

(1)负责嘉宾的接机工作,配有专业的大唐礼宾队员手捧鲜花接机。

(2)负责对外具体联系落实与会代表的初步行程、人数、往返时间、与会具体意向;。

(5)负责协助嘉宾入住酒店之前的登记。(在接到嘉宾后,将事先准备好的房间钥匙登记名称后,交给入住嘉宾,并送嘉宾进入房间,房间内布置鲜花、茶歇、会议流程等)。

(6)负责会同综合协调组完成接待服务手册的编制工作;。

3、服务保障组。

工作职责:

(1)负责接待服务组的有关活动安排,如:会议现场拍照、会前投影仪调试、检查对方资料(ppt)是否统一拷贝、播放是否正常、速记安排、会议位置安排。

(2)负责本组工作人员的一切后勤保障工作。

第四板块会后考察。

一、会后考察:

1、如果会议结束后,该会组委会有安排会议考察,请提前确认人数和线路。我们会将出发时间、乘车地点及线路安排发放到每位嘉宾手里。

2、如果会后考察属于自愿报名,酒店大厅将设有会后考察线路报名咨询点。(费用自理)。

二、当地游览服务(20人或以上车)(淡季报价)。

以上报价包含门票、车费、导游服务费及三酒店住宿一晚30元标准正餐三次,20元标准早餐一次。

二、其他服务:

如果您还有其他服务需要帮忙,我们将为您供给更好的服务。

1、专业礼仪接待:按照规格供给专业礼仪或者大唐礼宾卫队员。

2、可供给代订餐饮3、订票服务:将提前收集各位参会嘉宾的返程信息,做以记录后,将机票定好后,通知各位订票嘉宾,告知可持身份证直接随送机人员前往机场。接送机收费标准。

备注:会根据客户航班到达时间进行统筹接机安排。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九

有媒体报道,2014年一年,德清民宿共接待游客万人,实现直接营业收入亿元,。

仅仅两年时间,莫干山民宿所带来的巨大成功效应,就让各地政府纷纷效仿,然而与如今的火热相比,十多年前莫干山镇却是另一副模样。

2004年,南非商人高天成(granthorsfield)在游玩时发现,。高天成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在一个村里租下六间破败不堪的老房子,通过精心设计,改造成「洋家乐」。

高天成认为莫干山的农舍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浑然一体,通过旧物利用和空间设计,就能满足中高端人群的休闲度假需求。之后,他又相继租用老屋,打造了「裸心乡」等一干既有设计美感,又保留了乡土元素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很多游客入住。

图3:裸心乡民宿。

高天成的试验,为莫干山开启了一个新的产业,许多投资者纷纷效仿,在此打造精品民宿,曾经被空置或遗弃的破败老宅,重新焕发了生机。而近年来在的,则让越来越多的人拥进莫干山。

在民宿产业的带动下,莫干山农房的租金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上涨。而当地村民除了房租收入,有的还在民宿做起了服务员。此外,村民栽种的蔬菜和水果,每年都会以略微高出市场的价格供应给民宿。

在整个民宿产业发展中,当地政府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不断以积极的政策方式支持着莫干山民宿的发展。

德清县政府认定精品民宿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旧屋改造上给予了相对宽松的政策。2015年五月,德清县发布全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有规划地引导民宿差异化发展,并通过成立莫干山民宿学院,为从业者提供专业化的民宿课程培训。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十

市xxx会主任会议将来我校视察职业教育发展,为做好迎接视察工作,按照市人大、市*、市教育局工作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此次人大领导视察,对学校发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以本次视察为契机,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听取领导专家的建议,加快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促进职教中心建设和全国示范校创建工作的开展。

为做好市人大主任会议视察工作,学校成立由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1、教学服务组。

组长:xxx。

2、接待服务组。

2组长:xxx。

副组长:xx职责:负责人员接待、会议室布置。

(会标、座签、扩音、播放、解说、茶水、果盘、材料)等工作准备。

3、后勤服务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职责:负责横幅、展牌、展板及餐厅环境等准备工作。

4、环境卫生组。

组长:xxx。

负责人:xxxx。

职责:负责学校环境卫生及学生秩序的维持。

5、安全保卫组。

组长:xx。

负责人:xx。

职责:负责出入校园人员、车辆秩序管理。

参加视察人员于8:30。

全程陪同人员:市*:

市教育局:xxx。

市高职校:xxx。

学校迎接人员:校领导班子成员、有关科室负责人、工作人员。

1、汇报会(在小会议室)。

参加人员:李登华校长等(视情况而定)。

会场布置、记录,茶水、座签、擦面纸等事项(王三发何烈琴钟玉美),拍照华悠昌负责。

烟酒茶王三发负责购买。

1.迎检的汇报工作(李登华校长)。

2.迎检的资料及佐证材料(肖红胜曾广伟华悠昌负责)。

1、观看学校宣传片。

2、听取校长关于学校工作汇报。

3、听取局长关于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汇报。

4、市人大各位主任发言。

5、市人大第一副主任同志作重要讲话。

制作欢迎横幅共5面。镇*接待室内一幅,镇*前一幅,中心校校门口一幅,街道和大布村入口各一幅。(华悠昌刘林松刘嘉海李伟负责)。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十一

1.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热情接待,周到服务,为专家组顺利完成评估工作创造条件。

2.实事求是,重点突出,充分展示体育学院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务求通过评估。

二、组织领导。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各科室主要负责人。

主要工作:全面负责,抽调人员,统筹、指导迎接评估各项工作;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检查各项工作,领导各项工作小组。

三、评估专项工作小组。

1.会务组。

组长:z。

成员:z。

主要工作:会场布置;会场服务;会场多媒体;摄像摄影;展板布置(考虑刮风、下雨);盆花布置。准备雨伞。

2.材料组。

组长:z。

成员:各功能室负责人。

主要工作:校长汇报材料;自评报告ppt;“十个一”;材料袋;准备和调配备查材料,为专家查阅、调阅相关材料提供服务,随时准备解答专家提出的问题。

3.宣传报道组。

组长:z。

成员:z。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十二

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践证明,要推进“四化”协调同步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一、铜陵职业教育的现状:

“身手不凡—职业技能pk赛”,将职业学校办学成果、学生才艺、专业技能和人才成长过程,通过电视画面向全社会展现,将彻底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片面认知和误解。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全面发展的天空。这种电视专栏方式宣传学校,在我们铜陵市是第一次,在全省乃至全国职业院校也是第一次,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二、铜陵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1996年颁布的《职教法》明确规定,政府要制定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但却没有落实执行这项规定,主要按照事业单位标准对职业院校拨款。世界银行研究表明,职业院校生均经费为同级普通教育的2.53倍,实验实习设备设施的成本更高。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没有制定明确的中、高职学校生均经费拨付标准,所以学校从没获得过生均经费。投入不足造成职业教育举步维艰,实训基地建设及专业设备配置水平整体不高。

(二)职校生源急剧萎缩。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提出,“十一五”末实现职高普高招生大体相当的目标。近年来我市虽然对职普教的发展制定了规划,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上做了一些努力,但缺乏具体的执行标准和刚性要求,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近年来全市每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为基数,我市的职教、普高录生比例严重失调。职教普教发展极不协调,一方面,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过大,另一方面,职业学校生源急剧萎缩。职普教育呈现的两极发展衍生出了许多“反教育”现象。比如普通高中出现了许多6000人以上超大规模学校和百人以上超大班级,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多数职教学校门可罗雀。为了增加生源,一些学校采用常年招生、全员招生、有偿招生、将招生与评优树模、职称评定等挂钩,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三)师资力量匮乏。职业教育特殊的师资结构,要求职业教育不单要有文化课教师,更需要大量的专业理论课、技能操作课及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而且许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是学校自行认定的,并没有真正获得双证。无奈之下,学校只能“自掏腰包”聘任兼职教师,这对本来就经费不足、在投入上“捉襟见肘”的职教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兼职教师不聘不行,聘又聘不起的两难境地,着实让职业教育的领导们大伤脑筋。

三、铜陵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职教院校,都坐落在开发新区,交通出行不方便,公交班次仅有23路、12路,上学放学高峰期乘车困难,而且不方便外地学生到达学校,现有的17路公交,完全可将铜陵学院新区的终点站延生到职教中心。

(二)加大政府化解高校债务力度。高校债务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扩建高职院校而形成的历史问题,高职教育是准公共事业,政府投入是主体。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建立债务达近5个亿。因此,高职院校的债务不应由高职院校及其教职工负担,而应由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加大经费投入,要建立新型的职业教育拨款机制。制定各类教育投入的分配原则,明确职业教育投入占总体经费的比例,落实按照生均拨款的规定。

(三)应完善校企合作制度,规避职业教育发展的“孤立问题”。职业教育要贯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宗旨,加快生产服务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职教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坚持就业导向,加强对职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职教与生产实践、职教与社会服务的密切联系;重视教育中的实践和实训环节,每所职业院校,乃至每个专业,均有定点企业或单位作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基地,定点培训、定向培养、定员培养,协调好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学校、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企业不仅有享用职业技术人才的权利,同时负有参与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义务。凡是认定为有资格参与校企合作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企业,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减免税收或抵扣一部分税收;就是要在全市造成一种尊重职业教育、支持职业教育、做强职业教育的可贵氛围。

(四)支持职业学校扩大招生。一是实施招生调控政策。市、县两级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初中毕业生中考报名人数为基数,按比例合理安排职高普高招生计划,逐步扭转普通高中无限制扩招的局面。二是对初三毕业生实行职业倾向测定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家长、社会理性选择学校,促使初中毕业生向职校合理分流。三是要加大劳动稽查力度,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大力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制度,凡未经职业技术培训的技术工人一律不得上岗。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关键。给“双师型”教师上浮一级工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核心,也是目前我市职教师资的薄弱环节。上浮一级工资将会对“双师型”教师产生有效激励的作用。

同时,职业学校也可向社会聘请高级技工来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切实加强职业院校的各方面管理,从严治教,规范办学,创新举措,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高级技工,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再上台阶提供人力后盾,也为职业院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充分开发学生的技能潜能,真正实施家长满意工程。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十三

天柱山旅游度假区于2007年4月挂牌成立,2008年11。

月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度假区位于县城西部,紧邻县城老城区,是县城通往天柱山风景区的必经之路,以潜水和天柱山大道为两条主轴线。度假区总体规划面积16.1平方公里,东起县城古塔路接南岳路、西邻天柱山风景区区界、南抵潜水河南岸、北至凤凰路向北推移200米。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皖文化园等项目均为省“861”重点项目。

水清荷、凤湾魅影、皖国遗韵、太平夕照、后溪烟树、潜河画廊和火台流霞。

二、发展方向。

1、国内一流的休闲养生度假区。度假区将坚定不移地把天柱山“养生气功”这张牌打响、打亮。加速推进天柱山国际旅游保健中心项目建设,深入持久开展中国天柱山养生旅游推介会,以俄罗斯为突破点,逐步走向世界。着力挖掘“潜厚朴”、“安茯苓”、“瓜蒌”等著名皖药的养生市场潜力,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近期,度假区将全力推进温泉养生中心项目建设,丰富天柱山养生内涵。

2、中国知名的山地运动基地。度假区将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新建山地运动训练基地,定期组织专业队伍的训练或比赛。目前,知名企业雨润集团对该项目有较强的投资意向,预计用地8000亩,拟投资30亿元。拟建设三个18洞高尔夫训练场、四座五星级酒店以及商业地产等配套设施,是集旅游、度假、休闲、会展、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该项目工程分三期建设:第一期高尔夫训练场建设,第二期星级酒店建设,第三期商业地产等配套设施建设。

乔公园、程长庚园、张恨水文化园等,在度假区形成考古、文学、戏曲竞相绽放的文化大观园。

4、皖西南旅游交通枢纽和集散中心。度假区依托自身旅游资源丰富、游客量大的优势,结合东香高速的出入口和风景区南部上山道路,根据地形设置立体交通换乘中心,着力将度假区打造为连接花亭湖、司空山等旅游区的皖西南旅游交通枢纽。

1、以发掘和展示皖文化为载体,承接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在度假区建造皖文化展演区,其项目主要设置为太平塔文化展示区、旅游配套服务区、郊野实景剧场、七仙女影视城和薛家岗遗址展示区等,迎接国内外文化产业集团来区投资。

2、以打造生态养生世界为目标,丰富生态保健体系。根据自身优势,在度假区建立休闲养生世界城。除承接南方香江集团投资30亿元天柱山风景区茶庄接待区以下七条山冲内投资建设休闲养生世界城外,还将进一步吸纳国内外知名企业在生态养生保健领域投资建设内容丰富的具体项目。

网球运动员来该基地比赛或举办其他大型活动外,还将承接国家、省级体育产业在山地运动基地组织乒乓球、沙滩排球、山地自行车、高尔夫等大型专业比赛和训练。这些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度假区承接体育产业建设与发展。

4、以构建参与性乐园为引导,承接休闲娱乐产业建设和发展。游乐园的建立有利于承接休闲娱乐产业建设和发展。为吸引与留住游客,让游客能在“山上游、山下玩”,将在度假区建设游乐园。度假区将积极承接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建设参与性娱乐中心,如以bot方式建设主题乐园、博彩业等。

5、以创建服务中心为支撑,承接现代服务业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撑,同样度假区的发展与壮大需要服务业的支持。度假区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现代服务业。

6、以建设交通枢纽为基础,承接市政交通产业建设和发展。度假区的总体规划把建设旅游交通枢纽放在了重要位置,另外,区域内“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度假区将承接国内外大型市政交通产业来区采取bot、bt等灵活形式建设基础设施。

7、牢固树立承接产业转移意识。首先,要牢固树立开放意识,抢抓加快发展的大好良机。我们将成立专门班子,应对形式变化,抓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认真研究经济发展形式,分析现状条件拟定承接思路和对策,以应对形式变化及产业政策变化。我们坚信承接来的产业将为度假区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其次,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灵活选择承接形式,充分发挥度假区承接转移产业的优势。第三,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争做承接转移产业的先兵。

8、主动出击,做好对外联系与交流工作,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和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发达地区招商引资。一方面要推动与沿海地区企业间的合作。在招商引资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共同招商的局面;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开展招商活动,推行专业化招商;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推行信息化招商,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建议与要求。

1、建议市、县组织编制产业转移专项规划与计划。科学规划是项目建设的基础与前提,承接产业转移也须科学规划。市、县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综合产业、环境、交通、资源、物流等各种因素,在全县一盘棋的前提下,统筹度假项目规划布点,达到土地、资源及产业的最优化分配利用,并产生最大的效益。

2、谋划储备一批产业转移项目。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前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为项目落户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建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基金。度假区刚刚起步,建设资金有限,设立度假区投融资公司,解决度假区资金瓶颈问题,以便更好为承接产业转移服务。

4、进一步优化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环境。

服务产业创新案例范文范本篇十四

回首过去的20____年,心里有不少的感慨,也有不少的酸楚。有哭有笑,有酸有甜,这才是人生。20____年也是我在________足浴的第三个年头,虽然有些坎坷,但工作还是要继续,那颗火热的心还在燃烧。________足浴显然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它像一艘巨轮载着我在人生的航程里搏击风雨,锤炼自己。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乘着天足这艘巨轮到达成功的彼岸,迎接我生命最美的太阳。20____年我在________足浴的工作主要在____路,由于工作的调动,七月份来到七一路任职店长。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完全按照总部的各项指示方针开展工作,努力提高业绩,证明存在价值。通过认真的反思和总结,结合数据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下是详细内容:

一、20____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管理团队的纪律意识,目标意识不是太强:

作为自身来说,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太严格太过放松,导致管理人员没有紧迫感,没有危机意识,没有最大限度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凡事尽力而为,并没有做到全力以赴。

2.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太弱,日常管理制度执行不坚决:反思管理工作效率一直没有提高?原因就是执行力不强,安排的没有做到第一时间完成。连日常管理制度都不能很好的去执行。3.迎宾团队的纪律意识业务能力有很大的缺陷。

4.前厅的培训不够正规,服务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没有做到专业服务,服务理念缺失。

5.技师部管理工作不够细致,定期培训工作不够坚持。技术为本,服务至上。技术手法是赢得客户满意的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从技师学员开始必须严格要求,定期开展技术手法加强练习活动。让每个技师从心里重视技术。

6.对后勤的管理,成本控制方面经验不足,有些地方没有第一时间有效的做出调整,导致成本流失。

二、20____年____路数据目标:

三、20____年____路店管理目标:

1.各岗位人员配臵情况:

店长:1人店助:1人技师部主管兼培训老师:1人前厅主管:1人。

前厅督导:2人行政:1人采购:1人库管:1人出纳:1人财务:1人厨师:3人搓澡工:1人迎宾:6人收银:4人服务员:10人保洁工:7人技师:45人(目前38人,还需招聘6人)。

年主要管理工作:。

(1)强化整个团队的风气,以身作则,为所有的管理人员做好一个表率。对安排的事情及时的检查并讲评,让每个管理人员养成雷厉风行,执行有力的作风。不断的给其压力,定其目标,让其有紧迫感,危机感。定期的开展一些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2)规范前厅的培训工作:前厅的每一名入职人员必须进行三天的岗前培训(行政负责)。四天的岗位技能培训,经考核后方能上岗,品质必须从源头抓起。定期对各岗位的服务人员进行岗位技能,服务理念进行培训。前厅主管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店助严格监督执行。

(3)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成效,上级的指示执行的是否有力,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否激情,跟基层管理人员有很大的关系。让督导不要仅限与带一个班、点个名,检查个卫生这些日常的工作。让他们真正的管理起来,多处理一些问题,多协调一些工作,多丰富一些管理经验。更好的起到管理的作用。

(4)技师部培训,管理必须全面升级:

新进技师的培训工作培训老师必须严格要求,时时监督。保证服务质量。

1、经考核不过关,培训老师必须接受处罚。

2、必须制定每周的技术加强重点,让技师对技术一直保持高度重视。

3、每天检查回访,对技师问题技师的解决。

4、不断的引进新的优秀保健技师,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

5、作为技师部主管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技师管理工作中去,做到有方法,有耐心,有魄力,无软肋。

(5)把营销工作坚持贯彻执行好:。

1、代金卷每天必须发放。保证数量和质量,增加客流。

2、对迎宾的推销不间断的培训,刺激欲望传授技巧,让他们从心里重视营销理念。

(6)控制成本,争取更大的利润:

对浪费现象必须及时处罚并通报,严格控制人工成本,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充实起来。每天多观察多发现问题,把预防工作做到最好。

以上是我的20____年工作总结及20____年工作计划,如有不足之处,请领导指正。

我相信20____年____路全体家人在总部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创造业绩,用业绩证明我们的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