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校保密制度范文汇总(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7:11:12 页码:7
学校保密制度范文汇总(实用8篇)
2023-11-12 07:11:12    小编:ZTFB

每个人的经历都值得总结,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总结应该突出重点,将观点和结论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出来。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总结范文进行参考。

学校保密制度范文汇总篇一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所称办公设备是指计算机及存储介质、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碎纸机、照相机、摄像机等具有信息存储和处理功能的设备。

第二十九条未经加密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均不得传输、储存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信息、文件、资料。

第三十条涉密计算机必须与互联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物理隔离,并设置开机密码、用户密码、屏幕保护密码。严禁在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第三十一条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电子载体,应按所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密级的文件进行管理。存储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内的国家秘密信息应当采取保护措施。存储涉密信息的便携式计算机应同涉密文件一样管理。

第三十二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应实行单位领导负责制。各单位建立网络信息发布审查机制,遵循涉密不公开、公开不涉密、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

第三十三条存储或存储过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修应以不泄露国家秘密为原则。当计算机出现故障,厂家上门维修时,管理人员必须在场监督。如需送出维修,必须对硬盘拆卸进行封存保管后,方可送出维修。

第三十四条存储过国家秘密信息的电子载体不能降低密级使用,不再使用的电子载体应及时销毁,严禁将涉密办公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维修涉密计算机、制作涉密光盘、销毁涉密电子载体必须在本单位内部进行或到四川省国家保密局指定单位,非定点单位不得承担上述三项工作。

第三十五条各单位要严格敏感资料数据信息在线传输管理,加强手机使用保密管理,严禁通过各类网络传媒、论坛,互联网电子邮箱,qq、微博、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网盘、云盘等网络存储服务,普通手机、固定电话等谈论、处理、传输国家秘密或内部敏感资料数据信息,防止发生失泄密现象。

学校保密制度范文汇总篇二

学校保密制度的心得体会的连贯的五段式文章,将分别从学校保密制度的必要性、学校保密制度的实施情况、学生对学校保密制度的认同、我对学校保密制度的理解和对学校保密制度的建议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学校保密制度的必要性不可忽视。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拥有大量的学生信息和教师信息,保密制度是保护这些信息安全的基础。信息泄露可能导致学生成绩被篡改、个人隐私被泄露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学校的保密制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保密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社会协定。

其次,学校保密制度的实施情况是需要重视的。根据我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确实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密制度,并且能够得到较好的执行。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和相关政策,对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保护措施。同时,学校还进行了相关保密意识培训,提高了师生的保密意识和技能。这些举措一方面能够保护学生和教师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然而,尽管学校保密制度的实施情况较好,但是学生对学校保密制度的认同程度还有待提高。在我的观察中,一些学生对于保密制度持漠视态度,甚至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保密制度的重要性和影响不够理解,也有可能是因为学校对于保密制度的宣传和教育不够到位。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保密教育,提高他们对保密制度的认同和遵守。

对于我个人来说,学校保密制度给了我一次宝贵的机会去理解和认识社会的保密规定。我深刻认识到保密制度的重要性,它关系到个人的隐私和权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同时,通过学校的保密制度,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保密的内涵和方法。我明白了保密不仅仅是不泄露他人的秘密,还需要在不违反法律和伦理等原则的前提下,妥善处理自己的信息和隐私。

最后,对于学校保密制度的建议,我认为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的保密教育力度。这包括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向学生介绍保密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他们的保密意识和技能。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保密管理机制,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对教师和工作人员的保密培训和监督。只有这样,学校的保密制度才能更好地得到贯彻和执行。

总之,学校保密制度的必要性不可忽视,在实施和执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学生对于保密制度的认同程度还有待提高,需要学校加大对学生的保密教育力度。通过学校保密制度的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保密的重要性,并对保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最后,我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保密教育,并建立健全的保密管理机制。只有如此,学校的保密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学校保密制度范文汇总篇三

第十六条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是指记录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载体(以下简称涉密文件)。内部件是指不属于国家秘密,但不宜公开的内部资料和文件。

第十七条学校党政涉密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阅、保管、归档、销毁等工作,由学校保密办直接管理。各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涉密文件、资料的收发、登记、保管、传递、移交等工作。内部件应当作为内部事项管理,不得擅自公开。

第十八条涉密文件的制作、收发、传递、承办、借阅、复制、保管、清退、移交、销毁等各个环节,均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携带绝密级文件、资料时必须两人以上;

不准携带涉密文件、密品出入公共场所和办理私事。

第二十条承办涉密文件必须及时办理,工作调动或退休时,个人承办的涉密文件必须及时清退。涉密文件阅读需要在机要文件阅文室进行,阅文时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第二十一条密级文件、资料原则上不准复制,确因工作需要,经批准后复印,复印件视同原件一样管理。

第二十二条保密办负责全校密件以及内部件的销毁工作。由保密办具体组织实施,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销毁,更不得当作废品出售。涉密文件的销毁由保密办直接送成都市涉密载体销毁中心统一销毁。

第二十三条通过非公开渠道或特殊手段获得的涉密文件,其密级、保密期限和接触范围,按提供该密件的部门的要求确定,或由最初使用该密件的部门、单位确定。

学校保密制度范文汇总篇四

第二十四条各项涉外活动,应在批准的范围内进行。对尚未批准对外开放的部位或项目确需对外开放时,应报保密办审核,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方可开放。

第二十五条在对外交往和合作中涉及到国家秘密事项时,有关业务部门应会同保密办事先拟订安全保密方案,规定保密纪律。保密办应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六条参加外事活动不准携带涉密文件、密品。确因工作需要携带时,须经学校保密委员会主任批准,保密办备案,并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涉密人员因私出境,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学校保密制度范文汇总篇五

第九条定密工作是指学校依法对工作中所产生或派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限定接触范围,对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变更密级、变更保密期限和变更接触范围或者解密工作的总称。

第十条凡学校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产生或派生的各种属于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图片资料、音像等,或属于国家秘密但尚未形成一定载体的事项,均应纳入定密范围。

第十一条凡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单位和个人,应及时根据定密工作程序规定,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部门主管领导同意,报学校保密委审批,确定涉密事项的保密等级、保密期限和接触范围。

学校保密制度范文汇总篇六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流通变得更加迅速方便,信息的保密问题也愈发重要。为了保护学生、老师和学校利益的安全,学校保密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就读的学校,实施了严格的保密制度,我对此有着许多的心得体会。

首先,学校保密制度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安全。学校要求学生在校园内、校外都要遵守保密制度。这就要求学生不得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不被他人知晓。对于身处网络时代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有些不法分子可能通过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非法活动。更重要的是,校园内外人员不得擅自靠近学生,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其次,学校保密制度保护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教育的正常进行。在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的保密制度不仅要求学生对老师保密,同时也要求老师对学生遵守保密。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更加放心地与老师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惑。同时,学生的隐私也能够得到尊重,不受到老师的揭露和批评。在这样的信任关系下,教学活动可以更加顺利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得到提高。

再次,学校保密制度保护了学校的商业机密和竞争优势。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也存在着商业运作的一面。保密制度限制了学校内部人员随意传播学校的商业机密,比如招生计划、经费收支等。这样做,能够保护学校的利益,防止其他学校或机构窥视学校的竞争优势。学校的商业机密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信息保密的前提下,学校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最后,学校保密制度培养了学生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感。在学校的保密制度下,学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让个人信息泄露给外界。这既是对自己隐私的保护,也是对学校形象的维护。在这样的制度约束下,学生会逐渐养成保护自身信息的好习惯,增强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作为学校的一份子,学生有责任保护学校形象,不得随意泄露学校的商业机密。通过遵守保密制度,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能够增强,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学校保密制度在学生、学校和社会各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它保护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和安全,维护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保护了学校的商业机密和竞争优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感。只有在保密制度的约束下,学校的教育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生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深刻体会到保密制度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保密制度,积极维护学校利益和自身权益。

学校保密制度范文汇总篇七

第一条为保守学校秘密,维护学校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秘密是关系公司权力和利益,依照特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三条学校保密工作,实行既确保秘密又便利工作的方针。

第四条对保守、保护学校秘密以及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部门或职员实行奖励。

二、保密范围和密级确定

第五条学校秘密包括本制度第二条规定的下列秘密事项:

(一)学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学校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项目及经营决策等。

(三)学校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见书及可行性报告、主要会议记录。

(四)学校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报表、统计报表。

(五)学校所掌握的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

(六)学校职员人事档案,工资性、劳务性收入及资料。

(七)其它经学校确定应当保密的.事项。

一般性决定、决议、通告、通知、行政管理资料等内部文件不属于保密范围。

第六条学校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是最重要的学校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学校的权益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学校秘密,泄露会使学校权益和利益遭受到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学校秘密,泄露会使学校的权力和利益遭受损害。

第七条学校秘级的确定:

(一)学校经营发展过程中,直接影响学校权益和利益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为绝密级;

(二)学校的规划、财务报表、统计资料、重要会议记录、学校经营情况为机密级;

(二)学校人事档案、合同、协议、职员工资性收入、尚未进入市场或尚未公开的各类信息为秘密级。

第八条属于学校秘密的文件、资料,应当依据本制度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标明密级,并确定保密期限。保密期限届满,自行解密。

三、保密措施

第九条属于学校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由董事会或校长委托专人执行;采用电脑技术存取、处理、传递的学校秘密由校务办负责保密。

第十条对于密级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一)非经董事会或校长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二)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三)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第十一条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要提供学校秘密事项的,应当事先经董事会或校长批准。

第十二条具有属于学校秘密内容的会议和其它活动,主办部门应采取下列保密措施:

(一)选择具备保密条件的会议场所;

(三)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和管理会议文件。

(四)确定会议内容是否传达及传达范围。

第十三条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学校秘密,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学校秘密,不准通过其它方式传递学校秘密。

第十四条学校工作人员发现学校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校务办公室;校务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校长,并即时作出处理。

四、责任与处罚

第十五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给予警告,并扣发工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

(一)泄露学校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

(二)违反本制度第九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秘密内容的;

(三)已泄露学校秘密但采取补救措施的。

第十六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辞退并酌情赔偿经济损失。

(一)故意或过失泄露学校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二)违反本保密制度规定,为他人窃取、刺探、收买或违章提供学校秘密的;

(三)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

五、附则

第十七条本制度规定的泄密是指下列行为之一:

(一)使学校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二)使学校秘密超出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学校保密制度范文汇总篇八

凡能及时纠正他人违反保密制度行为,堵塞失、泄密漏洞,避免党和国家利益遭受损失者;

凡坚决同出卖党和国家秘密的行为作斗争,为保护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做出突出贡献者,学校对单位及个人给予先进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七条各单位发现、发生失泄密事件,应立即采取补救及防范措施,将损失限制在最小,并第一时间向学校保密委员会报告。学校保密委员会发现失泄密事件,应立即调查处理,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和相关保密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及时评估失泄密影响及后果,积极采取补救、防范措施,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失泄密责任。

第四十八条保密工作纳入各单位以及教职工年终考核内容之中。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本规定,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的,不严格执行失泄密报告制度或故意隐匿不报,以致影响查处工作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并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