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8:10:51 页码:11
最新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优秀15篇)
2023-11-21 18:10:51    小编:ZTFB

记录是记录重要事项、规划未来的重要手段。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时,我们要注意语言的精炼和表达的准确性。探寻历史背后的故事,了解历史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一

3月16日下午,作为“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启动大会”四场专题对接活动之一的“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座谈会暨文旅项目推介活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项活动由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山西省文化厅承办。

山西省人民政府张复明副省长和山西省文化、旅游、体育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11个市分管旅游的副市长、旅游部门负责人以及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北岳恒山、壶口瀑布等20个重点景区负责人参会。来自全国知名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旅游互联网企业、金融投资机构负责人、旅游专家以及新闻媒体负责人等共230余人出席。

在座谈会主旨推介讲话中,山西省政府张复明副省长指出,全国“两会”刚刚闭幕,山西省委、省政府继上午举办晋商晋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启动大会后,今天下午又以文化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座谈会,充分表明了山西坚定转型创新、实现振兴崛起的信心和决心,强烈释放出了文化旅游业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定位和迫切要求。他说山西将秉承全方位开放发展战略,敞开大门,欢迎有眼光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投资山西,建设山西,共同发展;期望各位专家与山西开展深度合作,参与景区景点的规划设计、策划包装、内容开发,一起推动山西文化旅游的再发现、再开发;希望新闻工作者一如暨往地关注山西、推介山西、体验山西、宣传山西,做山西文化旅游发展的同行者、同盟者、传播者,讲好山西故事。

山西省旅发委主任盛佃清、文化厅厅长刘润民、体育局局长苏亚君分别就山西省旅游、文化、体育资源和招商项目进行推介。忻州市市长郑连生、临汾市市长刘予强分别推介本市文化旅游资源和招商项目。与会的全国知名文旅集团、金融机构、新闻媒体负责人和文旅领域知名专家就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招商项目、景区建设和品牌形象提升进行交流发言,同时开展了文旅项目对接交流活动。

2016年10月31日召开的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文化旅游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旅游强省。

2016年11月,山西省旅游局更名为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列入政府组成部门。之后,又密集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2017年全省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发布了全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同时,山西选择了149家重点景区景点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此破除体制障碍,盘活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引进一批战略合作者,激发旅游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提升景区(景点)市场开放程度和市场化水平,增强旅游景区(景点)的核心竞争力。

山西省旅发委副主任操学诚对记者说,本次活动既是一次山西文化旅游的推介会和项目对接会,又是一次推动山西文旅产业发展的群英会和推进会,我们就是要搭建一个文旅大平台,努力让项目、资本和人才有效合理配置,让各路英才干事创业,大显身手,为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光添彩;让八面来客各显神通,合作共赢,为山西文化旅游转型升级汇智聚力。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二

为推动我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1月下旬起,在区xxx副主席陈忠尧的牵头下,区xxx城建人资环委组成专题调研组,围绕我区旅游业发展,采取听取汇报、交流座谈、现场视察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区旅游局、区旅游发展公司及有关镇街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5年,全区接待国内外狭义游客1511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狭义总收入15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85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均高于全区gdp增幅。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超过7万人。

纵观我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目前,全区在建旅游项目36只,总投资283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亿元。金沙·东方山水欢乐岛完成主体和外部装修,正在内部精装修和设备安装调试,部分场馆可望在5月份试运行。大香林·兜率天景区已完工并开放运营。若航直升机场进展顺利。天马汽车休闲广场项目施工进度过半。鉴湖江沿岸环境改造基本完成,正在配套建设慢行道和骑行道。

2015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发展南部山区乡村休闲旅游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南部山区全域“景区化”的目标和要求。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341万元,创建1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民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汽车营地、台门旅馆、工业旅游等新业态逐步培育。

各镇街制定了有特色小镇创建计划,其中湖塘黄酒小镇、兰亭书法小镇、柯岩酷玩小镇已被列入省级创建名单,平水养生小镇、安昌明清街区文化小镇、漓渚春兰小镇、滨海蓝印时尚小镇、福全创客小镇、杨汛桥智小镇等正在探索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乡结合乡域特色产业,积极探索“旅游+电商”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以农带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的农旅电商融合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立足当地优势。利用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造文信荷园休闲旅游基地,以万亩荷花带为依托,流转土地1000余亩,发展莲藕种植,打造集观光、休闲、养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在发展水产养殖、杂果采摘、经济林木培育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现代旅游观光农业。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围绕电商与特色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这一主线,建立健全“东森电商+文信荷园”的电商与特色旅游融合发展体系规划,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农产品上行和品牌打造,构建市场共拓、资源共享、产业共同优化升级的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强化平台建设。依托东森产业园,打造电商基地,内设展销中心、网商孵化中心、电商运营中心、培训中心、宣传中心等功能区域,建设集咨询、展示、预订、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特色旅游乡村”综合服务平台。

一是擦亮“大美**”公共品牌。将“大美**”作为本地特色公共品牌进行大力推进,利用东森电商基地网络优势,依托濮渠路特色产业示范带建设廊道,将文信荷园周边的刘吕邱村、前康庄村、后康庄村、沙堌堆村等村连片进行旅游开发,加快推进“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旅游”融合发展。

二是拓展“大美**”系列产品。以建设“大美**”乡域公共品牌为抓手,大力开发系列产品,优化产品供应链,拓宽产品营销渠道,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目前,围绕“大美**”区域公共品牌,已打造出康庄稻米、锦鲤养殖、核桃种植、莲藕种植等多个特色农业产品,将“大美**”这一公共品牌打造成全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对外宣传交流的新名片、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载体、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抓手。

三是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利用东森电商产业园大平台、大流量的资源优势,强化线上推广,整合乡域内分散的旅游资源,强化线上推广,打造“互联网+智慧旅游”发展新模式,将**乡的旅游产品推上线,将文信荷园宣传资料通过中国搜索、河南卫视等媒体进行推广。同时,邀请本地直播“网红”参与农旅产品宣传,通过直播带货、拍摄短视频、发布旅游攻略等方式,多方位进行立体式宣传,不断刺激游客消费的欲望。

一是用短视频推介好景色。邀请本地“网红”,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对文信荷园、锦鲤小镇等独特自然风光进行录制推广,让一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乡村美景为天下所知。

二是用电商销售好产品。对乡域内农副产品及当地企业生产、销售工作进行全面调研摸底,建立全乡主要农产品种类和特色产品产量数据库,利用东森电商产业园进行网络销售。目前,产业园共拥有专职技术直播人员80余人,对接电商专业服务机构34家,并与网红主播、带货达人开展深度合作,为优秀特色农产品销售插上了“翅膀”。

三是用服务提供好保障。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返乡人员抱团发展、集群创业,进一步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电商技能培训,向返乡青年、种养大户传授电商知识和销售技巧,让他们会经营网店、能直播带货。同时,通过提供技术扶持,调整优化种植区域布局,指导农户采用绿色技术模式,摒弃大肥大水大药的传统种植习惯,倡导科学种植,推广轮作间作模式,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四

海南建省以来,始终把旅游业作为龙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此,我们对海南旅游业发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希望能对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

海南旅游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88年至1991年,以中央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为契机,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以建设旅游景点和旅游饭店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开发热潮,旅游业随之迅速崛起。

2、1992至1994年,是以xxx南巡讲话为契机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国内外投资海南十分涌跃,房地产业高度放开,海南的旅游业进入了发展和快车道。

3、1995至1998年,是由数量扩张型向结构优化型转变的调整提高阶段。这一时期,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所谓“阵痛期”。对盲目性投资、开发进行了遏制,对旅游业进行了调整和规范,使旅游业的发展稳步提高,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海南旅游业起步晚发展快。据了解,自1988年建省办特区以来至1998年,涉外宾馆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0倍,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近10倍。因此,从海南发展旅游业的几个阶段来看,短短十年间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海南省委省政府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省借鉴。

1、超前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以尽快提高海南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占有率。海南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特点是港澳同胞构成最大的客源市场,因此,在1993年初颁布的《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大纲》中,明确了海外旅游市场开发的方针、战略重点和目标。1994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又和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院合作完成了《海南旅游业战略行动纲领》。同年,该院在考察美国夏威夷的基础上,形成了“海南发展绿色道路”的调查报告,对同处相同纬度的两地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都为海南旅游业超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寻找了论证,为省领导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海南旅游业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

2、按国际惯例办事,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特区特办,为海南的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是在政府积极参与、宏观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在规划、开发、投资、经营、管理上和国际旅游市场接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海南省政府已经颁布实施了《海南省旅游发展战略及风景区域规划》、《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大纲》、《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海南省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违规处罚规定》、《海口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施方案》等若干地方性法规、条例。98年又颁布了《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对旅行社的管理,旅游用品购物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以法治旅”,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这是海南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用巨大代价换来的经验。

3、确立“一省两地”符合海南经济发展规律的产业发展战略,使旅游业发展成为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才能保证这一地区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在建设休闲度假胜地中,针对游客停留时间短的`问题,提出了把旅游通道变成旅游基地的设想,一手抓旅游景点、景区项目建设,一手抓旅游服务水平,突出市场营销,旅游收入占国民经济总量的份额逐年上升。

4、实施全社会共办大旅游,外引内联,使海南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海南在全国范围内,最早提出并大力推行全社会共办大旅游的发展方针,创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提供了高效优质服务,积极引导和扶持海内外,岛内外和省内各种经济成分及各行各业投资,介入海南的旅游业。十年中,海南累计外商直接投资54亿美元,另外,利用国外贷款等间接利用外资20亿美元。

通过对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调研,对山东、海南两省旅游业发展和现状进行比较,对发展山东旅游业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行业管理,建立和完善我省地方旅游业法规、条例,努力营造文明、健康、有序的旅游环境。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尤其是在旅游市场的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有关的法规、条例建设尚不及时、不完备,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省旅游业的发展。

2、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大力推行“全社会共办大旅游”的发展方针,外引内联,增强我省旅游业的整体实力。海南旅游业发展值得推广的经验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调控、约束作用,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权限;二是充分利用海内海外、岛内岛外的一切力量,吸引外资,动员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共办大旅游。值得注意的是,全社会共办大旅游,会给旅游业发展带来生机活力,同时也会出现众多小企业各自为政,削价竞争以及经营上的短期行为,导致旅游业效益低等诸多问题的产生。对这些中小旅游企业,政府部门应鼓励其以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兼并,变各自为政、分散经营为统一促销、统一报价、统一服务标准,从联合中出产品品牌,出经济效益。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五

2011年11月30日14:21来源:《宁夏日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五比五看”争先进位主题教育,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跨越,意义重大。

比学习,在解放思想、争先进位中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要认真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等的论述,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有力的措施,找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点,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兴区”战略深入实施。要以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为先导,在加快文化事业方面下工夫,在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方面下工夫,在促进文化旅游大发展上有新突破。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引进外力,激活内力,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优势特色产业,增强竞争水平,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色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充分体现民族、区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的新路子,打造出一批具有西夏古都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比干劲,在攻坚克难、重点工作突破中加快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在重点领域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以影视创意文化、酒庄文化和旅游三产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的影视创意企业合作,更广泛地传播西夏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着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企业,将基础建设、旅游发展、文化项目、体育赛事等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带动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公共设施等资源融合,创新开发模式,推动各类文化旅游要素集聚发展,不断催生新的文化旅游消费形态;推进文化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化,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

娱乐项目,积极发展会展旅游、赛事旅游和宿营地等特色旅游,构建文化旅。

游融合发展格局,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形成以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提升具有西夏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比奉献,在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发展中加快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不断巩固“五比五看”争先进位活动成果,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五大工程”。大力开展巩固“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等活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引领文化前进方向,为建设宜业怡游逸生活和谐幸福新西夏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规划实施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和休闲娱乐场所,继续打造自治区“周末社区欢乐大舞台”等广场文化品牌,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六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旅游系,琼海海南571400。

摘要:为适应新形势发展,海南省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职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对海南省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现状做了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基于“工学结合”模式对其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以期对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海南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工学结合。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稳步前进,海南省旅游市场不断向外拓展。为适应旅游业发展,满足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海南省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旅游英语专业。目前,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在摸索中不断改革,然而从实际需求来看,我们的课堂教学并未能真正从学生从事的岗位出发,实践教学制度不完善,“工”、“学”未能有效结合,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区域旅游资源,在旅游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将“工”与“学”有机、有效结合无疑意义重大。

一、海南省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自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以来,海南省各大高职院校立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目前,活跃在海南旅游市场上的多数毕业生无疑都是这些教学改革的受惠者。然而,通过调研,多数同学反映工作期间适应岗位能力差,工作辛苦。他们普遍认为在校期间所用教材选材太过空泛,与实际所需知识联系不紧密;课堂讲授太多,实践过少。仔细思考,虽然从宏观上而言,我们的教学改革走对了方向,已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若从微观处着眼,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首先,虽然我们采用的是全国统一规划教材,保证了教材质量,但是因缺乏对海南省特色旅游项目的介绍以及海南特色旅游文化的渗透,这些教材无法满足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对海南省区域性知识储备的需要;其次,我们的课堂教学并没有真正从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在实际工作工程中所需的英语应用技能,也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建构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各种素质能力进行开发与拓展;最后,目前我们的校企合作在合作内容、弹性学制等方面缺乏深度,形式上仅限于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并没有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内涵进行深度的交流,导致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立足区域特征,深化工学结合的旅游英语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由规模扩张全面转入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1]换言之,当前形势下,靠规模扩张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已为难事,如何开展内涵建设才是重点。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旅游英语教学而言,立足区域特征,强化特色,将“工”与“学”有机、有效结合,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1.深化特色教材开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旅游行业区域特征极强。各地区之间旅游景点、旅游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及旅游业发展情况等各个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各地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各不相同。编写一本适合本地区的教材,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更多,而且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该地区更具个性的地方文化。就海南而言,椰子树、槟榔、竹竿舞、船形屋、白切鸡等词汇彰显了该地区的独特魅力,是海南向中外游客出示的一张张最美丽的“名片”。相对于接机、住宿等日常用语,这些彰显文化特色的词汇对学生无疑更加重要。因此,这些在全国统一规划教材中鲜少出现的词汇无疑应成为海南地区旅游英语教材的重中之重。同时,我们认为,在教材的编写阶段可充分利用资源,发动学生搜集一切可采用的材料。我们知道,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游,肯定要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导游词,更要学会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完善。为了培养学生对海南特色景点的深刻理解,同时更深入地了解海南独到的、更具个性的地方文化,我们认为,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要结合工作实际,搜集资料,撰写适合自己的导游词,争取能原汁原味且地地道道地展示海南的风貌。这样,我们一方面得到了一些难能可贵的材料,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学生的文化层次并感受到了他们的兴趣所在,从而为编写灵活实用的教材打下很好的基础。

2.高仿真工作场景,基于岗位核心能力多模块进行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增强学生的工作意识,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高科技成果的运用不可或缺。运用现代化科技建设导游实训室,高仿真导游工作场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课堂学习中时刻感受工作的氛围。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影视资源及网络资源,将最新最实用的资料转化为教学素材运用于课堂,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际场景和沟通情境。除了为学生提供高仿真的工作环境,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也至关重要。旅游英语专业作为一门与旅游业联系紧密的专业,只有通过加强与行业联系,了解涉外旅游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然后针对行业的具体岗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与实践,才能培养出既懂一定旅游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毕业后能直接服务于一线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学生。[2]为此,我们可以基于岗位核心能力多模块、分阶段进行教学。如英语导游工作岗位,我们可将其分为四个模块,即景点导游、地陪导游、全陪导游和领队。这四个模块从简单到复杂,后一个模块是以前一个模块为基础的叠加。这四个模块的技能就是英语导游工作的核心技能。这样,我们就以导游工作岗位为主,设置景区景点导游服务、地陪导游服务、全陪导游服务、领队服务四个学习情境。以模拟和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以导游岗位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将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解到每个学习情境中。通过这样多模块、分阶段的学习,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导游岗位的核心能力。

3.根据市场引导,项目实战带动实践教学。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任何一个专业的建设都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只有专业和职业紧密结合,校企联动,主动地跟踪市场,我们的人才培养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旅游英语专业应根据市场引导,顺应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将教学工作置于行业发展之中,进行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旅游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质量的科技服务。[3]在此过程当中,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校企合作,开发合理的实践项目,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以我院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为例,我校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区,与博鳌亚洲论坛会址所在地——博鳌镇,仅相隔约二十千米。博鳌镇集椰林、沙滩、奇石、温泉、田园等资源精华于一身。自亚洲论坛落户后焕发着前所未有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关注,成为举世瞩目的天堂小镇。基于此,我系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在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中设计了博鳌亚洲论坛综合实训与旅游景点英语导游、博鳌亚洲论坛综合实训与旅行社经营管理等实践项目。随着博鳌小镇的快速发展,我们拟与相关旅游部门深度合作,开发小镇旅游线路设计等项目,进一步促进我专业实践教学。以博鳌小镇为基地,开发以上相关项目带动实践教学对我系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无疑意义重大。简言之,根据市场引导,充分利用区域优势,项目实战带动实践教学不失为我们进行旅游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良策。

三、结语。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稳步前进,海南的旅游业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与挑战,这也对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顺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旅游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2院级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hr201113)。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七

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是当前旅游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融合体现在战略融合、产业融合、文化融合、硬件建设融合等多个方面。成都市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从成都市的整体情况来看,不管是城市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功能的推进抑或是城市服务配套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均实现了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良好互动。

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的统一。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建设,根据旅游发展形式调整城市用地布局和功能板块,这些都体现了成都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的高度一致性。

软硬件建设与旅游开发协调。成都市在城市设施的建设上很好地融合了旅游开发的理念,双流机场第二跑道使用、新国际航班开通、市内地铁和城际铁路建设等不仅使得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步确立,而且使旅游进入性和便捷性大大增强,同时城市设施的功能与旅游开发实现了有效结合,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速度保持协调发展。

旅游产业与城市其他产业融合。成都的乡村旅游集种植、观光、体验、休闲、加工、采购于一体,形成了郫县农科村、锦江区三圣花乡等知名旅游地;旅游与会展融合发展,使成都成为“中国会展第四城”;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在成都形成了温江时尚运动体验、龙泉赛车运动和西岭雪山冰雪运动等体育休闲集聚区;此外,还有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公园、休闲商务城等旅游业与创意产业、金融商贸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城市文化内涵在旅游业中渗透。成都历来就有文化名城之称,文化资源丰富,形成了以“蜀文化”为代表,三国文化、水文化、道教文化、川剧等各类型文化并存的城市文化。成都通过将历史文化、休闲文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大大丰富了成都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同时使旅游活动成为传承和发扬成都文化的重要载体。

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新一轮加速发展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和高速增长期,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成都市制定了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战略,这些为成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成都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未来一段时期成都将以“领先发展”的姿态,深入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建设,将成都打造成为西部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文化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亚洲国际航空枢纽,同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区域合作,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这些战略举措不仅有利于为成都旅游业发展提供市场基础,而且有利于拓展成都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空间。

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契合了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将促进成都旅游业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丰富旅游业发展的科技、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成都实施的“五大兴市战略”是旅游业大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成都立足新的发展起点,全面部署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等“五大兴市战略”,成为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在交通先行方面,通过构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传输系统,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进入性和便捷性;在产业倍增战略方面,旅游业对于加快成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在立城优城方面,通过城市升级和新区建设,有助于成都旅游环境和整体形象的提升,提高旅游吸引力;在三圈一体方面,通过推动三圈层融合为完整的“一极”,可以使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在空间上形成合力;在全域开放方面,有利于多向拓展成都旅游业开放合作的空间领域。

成都作为首批唯一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副省级城市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首批唯一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副省级城市,通过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着力破除约束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可以有效盘活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先导作用和产业融合功能,不断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中国旅游研究院提出,为促进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建议成都实施以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为总体目标,以旅游改革创新为支撑,以旅游产业融合、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旅游文化提升为重点的综合工程。

合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国际旅游城市是成都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也应当是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国际旅游城市同时也是宜人城市的应有之义,后者关于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目标定位,明确了前者的战略取向。围绕城乡一体化,成都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在城镇化的动态过程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全面现代化,成都要加快改革创新,推动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和新业态发展;围绕充分国际化,成都要继续扩大开放,以国际品质来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加快旅游改革创新。旅游业所涉及产业和行业门类较多,呈现出“大旅游、大市场、大综合”的产业特征,目前单一部门管理的统筹协调能力有限,难以实现“综合产业综合抓”的格局,改革现有的旅游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建立符合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已成为成都当前旅游工作中的重大任务。成都是国家确立的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唯一副省级城市,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组织机构、行业管理、营销机制、投融资机制、公共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着力破除约束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盘活各种社会资源,全面促进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场秩序,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和市场融合等路径,着力推动旅游业与农业、会议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等的深入融合发展,构建一批乡村旅游、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等的知名品牌,努力将旅游业培育为成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继续推动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以旅游发展深入推进农村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在实施路径方面,主要是通过积极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形成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规范引导和错位发展,以乡村旅游为纽带,促进成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加速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大力提升旅游文化。提升旅游文化既是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需要。要借助旅游平台,加强旅游项目策划,通过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节庆活动等手段,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硬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层次逐步升级,在传统文化产业融入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八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xx位于xx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历史悠久,资源富集,区位优越,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1994年,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文化旅游、开放带动“四大战略”,培植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国际型旅游业“三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季风气候,让xx成为红河州乃至xx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县市之一。

xx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经过xx省旅游“一次创业”时期及近年来的不懈努力,xx旅游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不断配套发展。目前,全县有旅行社7家,各类酒店、宾馆、招待所132家(其中:星级饭店7家、待评5星级饭店l家),床位9109个;景区景点由90年代初的燕子洞“一枝独秀”发展到现在的文庙、朱家花园、学政考棚、团山古村、曲江温泉等“百花齐放”(其中:国家4a级景区2处、国家3a级景区1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xx被授予中国最令人向往的50大旅游胜地、xx最具吸引力的景区、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和最具活力的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临安镇荣获xx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团山村荣获全国特色景观名村、xx省首批旅游特色村称号,新房村、苍台村荣获xx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2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3.89亿元,同比增长17%;接待游客276.62万人次,同比增长15%。

(一)理清发展思路。

机,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围绕“打基础、强宣传、拓市场、创品牌”的旅游发展思路,以“景区打造、酒店配套、特色商品、名特小吃、提升服务”为重点,以“一心、四区、十景”规划布局,大力实施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发展战略,把城市作为一个大景区,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经营管理,促进旅游发展与产业建设紧密融合、同城乡建设统筹协调,全力推动xx旅游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竭力打造xx大旅游品牌。

(二)完善发展规划。

完成了《xx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形成“一城四区、四湖三河、构建大临安”的城镇发展格局,完成《xx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4个集镇总体规划、1200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及古城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建筑控制指标体系编制,初步完成泸江河景观保护控制性详规、朝阳北路立面整治专项规划等一批旅游项目规划编制,临安生态城正在开展深度规划设计。

(三)推动项目建设。

设,已投入资金86224万元。二是全力打造新景区。投入资金8600万元完成学政考棚、天君庙片区风貌保护与恢复工程;小桂湖、沙拉河、临安府衙、西门古镇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分别完成投资34700万元、13387万元、3722万元、5000万元;启动了南城门片区和武庙片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投入资金11038万元完成泸江烟柳节点景观河道、交通、绿化工程,曲江红园山片区温泉大道项目正式开工,团山、新房、碗窑村提质工程积极推进。

(四)加强基础建设。

不断完善提升旅游接待设施。统一规划文化娱乐场所、购物点、餐饮街区,重点做好旅游交通标识、厕所、特色客栈、中高低端酒店等设施建设。临安五星级酒店于去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小桂湖五星级酒店正在积极推进,金临安民俗文化体验项目成功实现改版升级,古城区标杆性示范旅游客栈和旅游特色餐饮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强化城乡旅游交通路网建设,泸江烟柳景观大道、云龙山大道已全线贯通。积极抓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城区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外来游客对xx的好感进一步提升。

(五)创新体制机制。

旅游局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景区经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强化行业监管、提升服务质量为主。旅投公司的组建,为增强xx旅游业的总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全力招商引资。

为破解财政资金紧缺的瓶颈,县委、县政府把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建设作为加快xx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大事来抓,积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对重大旅游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征地、拆迁、落地建设,实行全程挂牌服务,使投资商引得进、落得下、能发展。目前已成功引入旅游投资项目12个,协议投资157亿元。

(一)下一步工作打算。

整体推进。

22.进一步加快龙头项目建设。目前,全县在建及储备的大型旅游龙头项目达23个,概算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优化投融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破解融资瓶颈,做好古城传统风貌保护恢复工作,全力推进古城5a级景区建设;积极推进泸江烟柳景观带、紫陶创意产业园、红河文化产业大观园、三村风貌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临安生态城、临安湖景观工程;加快融康体、休闲、山地运动、东南亚风情于一体的燕子洞旅游小镇,以温泉spa、薰衣草庄园、现代农业观光、候鸟式养老基地为主的曲江温泉旅游小镇建设;推进黄草坝、苍台、回新、龙岔、孟曼、培德等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建设;抓好高星级酒店、特色客栈建设和重点景区提质工程,以旅游龙头项目带动xx旅游提速跨越发展。

特色客栈建设力度,规范xx风味小吃和旅游餐饮市场,加快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建设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进度,发挥xx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娱乐品牌。四是构建完整的旅游产业链。通盘考虑旅游产业链各个环节,引领xx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向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建设较为完备的旅游产业链,推动xx旅游提质跨越发展。五是全面促进产业的升级融合。把旅游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全面考虑,通盘谋划,推进产业联动,开发新型业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和综合优势,提高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请求帮助解决的困难。

1.请求给予一定的旅游项目用地指标。

2.请求给予补助一定的旅游项目前期经费。

3.请求帮助协调把江川至通海或研和至通海的公路改造为全封闭的高速公路;帮助协调尽快启动xx至元阳高等级公路项目建设。

4.请求帮助协调将xx古城国家5a级景区、燕子洞山地运动休闲度假区和曲江温泉休闲度假区列入省级重点旅游龙头项目。

联手滇东南旅游区、融入省内大市场”,把xx建设成为昆玉旅游文化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在xx省旅游“二次创业”中再创佳绩。

“公司运行人员每天零点要及时准确计算、统计、上报的各类电量报表,不容丝毫差错。以前的方法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我编写的电站电量计算报送程序,简化了填报、复核,让各类报表一键生成,不仅节约时间,还降低了差错率……”

7月15日,国电新疆开都河公司团委举办首届“五小”创新创效成果展示会,14名“五小”项目负责人用生动的讲解,展现出践行集团公司“永无止境、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打造“五个国电”的智慧和风采。

“机组推力油槽加装吸油雾装置,大坝面板水位变化区接缝止水优化,废旧盘柜改造为仿真培训机,柳树沟水电站值班房设计……”发布会上,开都河公司的“五小”项目负责人走上讲台,用“ppt展示+演讲”的方式,把原本枯燥、生僻的专业技术变成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了现场公司领导和员工的目光。

“圆柱销偏心销铜套拆装专用工具设计,体现了一线技术人员的扎实功底,可以说是‘有一手’。”“机械式手动液压泵改造,项目负责人主动思考降低风险,做到了安全在我手中,‘高压’不危险”……面对一项又一项青年员工立足本职,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五小”成果,公司总经理进行了精准、风趣的点评。

据了解,今年以来,开都河公司团委在“效益国电”、“创新国电”上做文章,打造创新创效型团组织。本次“五小”活动,从前期策划、出台制度,到项目征集、初选、评审,历时近半年,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从18个生产、基建、管理类的初选项目,到14个入围项目,再到开都河公司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对每个项目进行投票,评选出7项“五小”创新创效优秀成果奖,鼓励引导公司青年员工追求卓越、逐日求新,让这场成果展示会成为了公司青年员工展示自我的舞台。

近年来,孟津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探索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四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叫响了“来孟津耍吧”乡村旅游品牌,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一、规划先行,政策引导。坚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发展,在整合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特色产业等资源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孟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孟津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推动区域要素系统化、集合化、动力化。出台了孟津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意见》,每年设立1500万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引导文化旅游转型升级。强化“去门票”经营理念,2018年底除小浪底景区外,主要景区将实现节假日“零门票”。树立“政府做品牌、企业做产品、镇区做特色、委局做服务”发展理念,积极营造“政府重视、部门联动、企业发展”多元发展模式。

二、精准营销,营造“热点”。加强对孟津历史文化、自然山水、休闲农业等整体宣传,推动形成城市品牌和旅游形象有机结合、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持续叫响“来孟津耍吧”营销口号,策划实施草莓、漫步花海、瓜果飘香、春华秋实4个贯穿全年的嘉年华系列节会活动,持续“炒热”洛阳北线旅游新亮点。投入5000万元营销资金,精心打造休闲采摘游、古镇古村游、民俗风情游3条精品线路,持续营造旅游宣传“热点”。不断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投资5亿元提升3条旅游通道,更新完善200余块标识牌,新建改建90座3a级旅游公厕,实施4处大型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全力创建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全县获批国家五星级经营单位1家、省四星级经营单位4家、三星级11家。

三、产业带动,融合发展。创新“旅游+扶贫”模式。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多彩长廊”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特色小镇朝阳镇,初步选定小寨、平乐、卫坡、南石山、寺院坡5个村为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以此为突破口带动高端精品民宿游发展、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创新“文化+”模式。认真落实“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的思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朝阳三彩小镇、伏羲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荣获“河南省杂技之乡”“全市文化产业先进县”称号。创新“旅游+研学”模式。把文化旅游融入儿童教育过程,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等形式,在宣传孟津文化旅游资源中增进文化自信。目前,全县中小学共开展研学游活动2万余人次。

一、基本情况。

盐津,自秦开“五尺道”以来,即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境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景观雄奇。人文资源有:豆沙关唐袁兹摩崖、秦开五尺道、隋古城堡、夷都山乌蒙王遗址、僰人悬棺、东汉岩墓群等历史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劳作民歌“打鼓草”、古朴独特的草龙、独具匠心的牛灯、扣人心弦的高杆狮舞、气壮山河的关河号子等民俗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有:雄镇滇川的石门关、巍峨俊美的老黎山、百态千姿的长胜溶洞、飞流直下的三股水瀑布、古树参天的大佛山、延绵百里的方竹等奇观绝景。

近年来,盐津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提升旅游的思想文化内涵,使文化繁荣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中国·桢楠之乡”、“云南旅游强县”、“云南省生态文明县”等称号。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09.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66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抓规划促融合。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景点具体规划,按照“规划引领、优化布局”的工作思路,编制完成《盐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盐津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盐津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长期发展目标确定了“两核引爆、一带延伸、四片联动、一环串联”的文化旅游发展布局,近三年目标确定了豆沙特色小镇、牛寨田园综合体和黄草美食小镇项目。统筹编制完善豆沙关5a级景区、落雁龙塘峡谷湿地4a级景区、夷都山乌蒙迷城景区、安农村农文旅兼容示范项目等专项规划,形成了县、乡、村较为完善的旅游规划体系。

(二)抓项目促融合。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成果化的“四化”管理要求。结合盐津县育好“黑凤凰”、养好“致富牛”、种好“摇钱竹”的三大富民产业发展,加上沿河沿路种植槐花,竹子套种槐花等项目,最终实现半县槐花满县香,在产业发展中讲好文化故事,做好全域旅游面上的工作。围绕“两核引爆”,用“第一景区”的理念重点打造水田新区和豆沙关旅游特色小镇;围绕“一带延伸”,以乌蒙峡国家地质公园为引领,以大佛山、夷都山文化体验带作为补充进行整体打造进行延展;围绕“四片联动”,以特色集镇、特色村庄,并结合优势产业和人文资源进行联动打造,用“乡村驿站”的理念打造农村;围绕“一环串联”,用“景观长廊”的理念打造主干线,着力提升全县景区品质;在景观节点打造中挖掘好文化资源,全面做好全域旅游点上的工作。

通过推进豆沙关景区、水淹池花乡酒谷、云药花乡小镇、盐碘温泉旅游度假中心、牛寨安家村“农文旅兼容”示范项目、落雁万亩农业主题公园、兴隆万亩茶花等骨架支撑性景区建设。相继建成豆沙关3a级国家旅游景区1处及南丝路特色小镇1个,花乡酒谷3a级景区1个,牛寨安家村“农文旅兼容”示范项目和落雁万亩农业主题公园乡村振兴示范项目2个,省级旅游特色村2个(豆沙万古、中和上村),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寨1处(兴隆大坪),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1处(滩头生基),三星级旅游酒店1个,二星级旅游酒店2个,县级旅游定点接待单位11家,旅游要素企业43家,旅游分社1家,旅行社门市部3家。

(三)抓资本促融合。全县旅游发展在一张蓝图描绘,多项规划融合,项目全面布局下。为解决政府建设资金不足,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政府配置资源辅助,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分节点分项目引进社会资本逐一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正在与昭通航旅集团进行合作将豆沙关提挡升级。

(四)抓产品促融合。深入挖掘全县历史文化特色和文旅产业特色,实施“旅游+”“文化+”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着力于文创产品打造。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打造金丽剪纸、王青烙画创意产品,编排《背山的女人》《关河船工号子》《雄关倩影》等一批反映盐津特色舞台艺术作品,深受观众喜欢。其中《背山的女人》获省群众文化“彩云奖”并在省内巡回演出,《背山的女人》《关河船工号子》还参加cctv-3大型群众文艺展示栏目《群英汇》展演。二是着力于活动品牌打造。结合传统节日和法定节假日,积极打造盐津文化旅游活动品牌。先后组织开展“五尺道杯”全国象棋公开赛、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庙坝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牛寨玫瑰花文化旅游节、兴隆茶花文化旅游节、豆沙美食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盐津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得到有效提升。三是着力于特色产品开发。立足于盐津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打造茶叶、乌骨鸡、竹笋、白酒、石门三粑等文化旅游商品,召开旅游商品推介认定会议,认定旅游商品11种。着眼于盐津特色饮食文化,举办盐津厨艺大赛,评选出花生豆花、清炖乌骨鸡、酸菜米豆汤等“盐津十大名菜”。

(五)抓服务促融合。协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为居民服务和为游客服务,发挥好综合效益,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一是统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景区景点,加大停车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旅游厕所、书店(书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到在建设中增加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有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建成景区停车场4个、游客接待服务中心1个(在建4个)、旅游厕所24个、书店32个、豆沙乡愁书院1个,文化活动广场20余个。二是统筹公共服务功能设置。开通“盐津旅游”微信公众号、“盐津全域旅游”微博公众号。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步伐,大力宣传推介“一部手机游云南”app服务平台,上线百度地图app旅游厕所24个,旅游特色商品店4家。

(六)抓管理促融合。县委政府按照“三个一”工作法,在全县一盘棋布局,一根指挥棒指挥下,选派86名副科级以上的优秀年轻干部驻村指挥。坚持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监管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是推动市场执法队伍整合。深入推动《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整合成立盐津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全面落实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领域的行政执法职能。二是推动市场主体联合。鼓励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三推动市场监管融合。加大融合发展新业态的关注、引导,不断更新监管理念。建设信用体系,上传涉旅企业诚信评价500余家,畅通文化和旅游市场“12315”举报电话,积极开展重大案件评选、举报投诉受理、证件管理等工作,切实做到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一并考虑、一并研究。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文旅服务基础薄弱。全县旅游公路数量不足、等级不高,通达条件较差,在建旅游公路推进缓慢;停车场、旅游厕所、标示牌匾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缺乏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景区免费wifi覆盖不足,大数据平台建设迟缓,缺乏旅游信息公共服务网上咨询平台,旅游公共服务不健全。

二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学术引导,舞台化、表演化、拼装化、肤浅化的文化现象盛行,导致游客缺少对民俗文化价值进一步探究的兴致。

三是文旅融合程度较低。对各旅游景区景点文化内涵的挖掘还不够,还没有形成以各文化类型为主导的旅游线路。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多样化、多层次,特别是较高层次文化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中心小学始建于1991年,现有在职教师38人,16个教学班,学生726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先后创建成滨州市教学示范化学校,滨州市红领巾示范化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滨州市仪器管理先进学校,滨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年年代表李庄镇接受惠民县教育局及教研室对我镇的各项评估检查,均获得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近几年来,学校以艺术教育创建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艺术教育方面,我校按照“为每个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的办学宗旨和“合格+特长”的人才标准,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潜能得到挖掘,特长得到发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全面、和谐、快乐、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现将我校艺术教育开展的工作汇报如下:

1、健全机制,为艺术教育保驾护航。学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并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长远规划中。教务处、德育处、少先队、总务处等部门定期研究艺术教育计划、组织检查、指导艺术教育工作,并保证奖金、物资到位,保障艺术教育工作有序进行。领导小组成员定期进行艺术课检查和指导,每学期听艺术课均在10节以上。

2、完善制度,为艺术教育提供保障。

2为加强对全校艺术教育的规范管理,我校先后制定了十多项艺术教育工作制度,如:《李庄镇中心小学艺术教育管理制度》、《李庄镇中心小学艺术教育先进班级评估标准》、《李庄镇中心小学兴趣小组活动制度》、《李庄镇中心小学艺术特长生培养制度》、《音乐室管理制度》、《美术室管理制度》等,每项制度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从而保障了艺术活动的顺利开展。

1、保证艺术课程落实,提高艺术课程课堂教学质量。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设置,开足开齐美术、音乐及其他艺术类兴趣课;重视艺术教育在相关学科中的渗透,在语文、数学、英语、品生品社的学科中有目的的进行小品排演、课本剧表演、英语故事表演、英语演讲、朗诵等的尝试,着力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每学期每人要上一节汇报课进行交流。校领导定期检查音美课教学工作,并开展教研活动,在制定学校考核奖惩规定时,设立艺术活动奖。

2、学校成立音乐、美术教研组,立足教材实际,定期研讨单元教材。间周一次开展集体备课,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各班级的艺术科抽测活动,并将成绩纳入学生总成绩。并规定艺术学科单科及格率在95%以下的班级不能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1、依托走班选课活动,开展校级兴趣小组活动。

为综合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结合我校房屋紧张这一现实,我们从2011年9月开始探索实施走班选课活动。“走班”就是学生打破原来常态下的年级和班级组织,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3选择辅导老师和活动的内容、形式,教师与学生通过自由选择和双向选择,建立新的班集体后统一管理。活动模式坚持“以兴趣为主,以兴趣为纽带,以兴趣为起点,以兴趣为终点,以兴趣为标准”的原则,充分挖掘教师的专项特长,设置各种活动提供“菜单式”服务供学生选择。学校先后成立了声乐组、器乐组、书法组、绘画组、科技制作组、舞蹈组、合唱组、棋类组、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小组19个,全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兴趣小组。

学校根据教师自身的特长,综合考虑各艺术教师后,将合唱队作为艺术特色项目,从各年级学生中选拔对声乐有兴趣的学生,组建了一支有100余人参与的合唱队,每周坚持训练。各小组都能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按时开展活动。在充分挖掘本校有特长教师的基础上,我们还聘请了一部分有一定知名度的社会志愿者担任兼职辅导员。例如,我镇62岁的退休老教师刘秉银有音乐特长,对合唱的组织与训练颇有经验,而且吹拉弹唱样样拿得起来,刘老师经常不顾年迈亲自示范教孩子们如何练声,如何运用体态语言。

走班选课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学生个性特长,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这些做法,得到了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2、结合传统节假日,开展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每一学年,我们都扎实开展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和“读书节”活动,结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慰问演出等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4动健康活泼地发展。要求人人参与,班班发动,在以班级为单位展示活动的基础上选拔优秀节目参加学校的汇演,对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进行表彰奖励,为争创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工作奠定了基础。

学校现有专职美术教师1人,兼职美术教师2人,专职音乐教师2人,均为本科学历。我们一是要求这些教师除注重上好专业知识课外,自己要有一技之长,要具有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的能力和意识。二是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拜师结队,互帮互助。三是学校领导经常组织听课评课,引导青年教师尽快在教学上入格、升格,让教师逐步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四是带领艺术教师走出去,到外校交流学习,取人之长,不断提升自己业务水平。五是制定艺术教师考核条例,把指导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和取得成绩作为重要的评定项目,有力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近年来,我校艺术教师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李霞获市小学美术优质课评选二等奖、县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李敏获滨州市音乐优质课评选二等奖,惠民县优质课评选一等奖;王艳获惠民县美术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在惠民县艺术节活动中获奖;李婷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谦虚好学,多次参加市县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并迅速成长起来。

1.加大艺教设施建设,改善艺教教学条件。近几年来,学校陆续出资3万余元购买大量演出服装,配备了音响设备、电子琴等乐器和美术、舞蹈器材,用于艺术教育社团活动和宣传活动的经费约1万余元,较好地改善了艺术课堂教学条件。

2、艺术教育专项经费逐年提高。学校加大艺教经费投入,近几年以来,艺教经费逐年增加。学校鼓励艺术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全额报销培训费用,逐步提高了艺术教师的奖励力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我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正逐步迈向正规化,在参加县、市级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1年合唱队演唱的《红星歌》、《唱支山歌给党听》参加滨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荣获农村组二等奖;2012年在惠民县教育局组织的“落实课程改革,提高办学水平”督导现场观摩活动中,合唱队演唱的《我的祖国》、《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获得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舞蹈《赵钱孙李》在惠民县第十三届艺术节活动中获二等奖;在“青春中国——第五届全国校园文艺选拔活动”山东赛区比赛中,我校的高祥伟同学的诵读、王建同学的戏曲均获得二等奖,我校也被授予“特殊贡献奖”;闫锡格、牛瑞琪等同学在滨州市青少年才艺大赛中获优秀选手奖;孔唯。

艺术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今后,我们将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深化艺术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把加强艺术教育,6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系统工程来抓,以此推进我校艺术教育向纵深发展。

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1、加强对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艺术教育规划、实施方案和艺教工作规章制度,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加强对艺术特色项目工作的定期研究和检查,逐步增大对艺术特色项目的投入,加快对艺术专用教室的改造,充实艺术教学的器材、设备和资料。

3、加强对艺术学科教师的培训,逐步形成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能适应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稳定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4、继续聘请专家、校外辅导员来校进行专业指导。加强与其它学校、各专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各方共建,资源共享,打造特色品牌,创建独具特色的未成年人艺术教育建设体系,为农村学生撑开一片蔚蓝的天空。

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展示个人才能,在企业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建功立业的有效途径。机械厂团委在油田公司团委的引领下,将创新创效活动作为基层团组织的核心工作融入到全厂的生产经营活动,组织优秀团员青年积极为机械厂的生产需要开展项目攻关,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些青年创新创效成果,确立了团员青年建功成才的正确导向,促进了机械厂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得到厂党委、厂部的认可,受到团员青年的欢迎。

三年来,机械厂133名团员青年在“千人千元创百万青春建功促发展”活动中共实施创新创效项目20项,产生经济效益1633.19万元。

在“千人千元创百万青春建功促发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中,机械厂团委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活动;使创新创效的各项目组在人员结构、文化层次搭配和专业互补方面都形成整体优势,充分发挥每个团员青年的个体优势和基层团组织的协调能力。三是与各个团支部实际状况相结合。创新创效活动是一项领域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的实践活动,为使各团支部能够有效开展,厂团委定期对各团支部进行指导,引导团员青年结合生产实际解决难题、攻克难关。在机关青年支部重点开展了新产品研发方面的创新;在压力容器车间团支部重点了开展了压力容器制造工艺改进、提高焊接质量的创新;在机械加工车间重点开展了刀具的重复利用、车床的加工能力拓展方面的创新;套管加工车间重点开展了设备管理、数控车床的工效提高的创新;抽油机车间重点开展了工装机具制作方面的创新;在综合青年支部重点开展了油改气项目的攻关;在花土沟维修中心重点开展了野外安装抽油机方面的创新。通过重点攻关方向的明确,各个团支部全面调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尽其所能,攻其所及,一步一个脚印,把活动落到实处。

青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处于安全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熟悉生产流程,了解管理实际,在推动生产创新中具有不容置疑的发言权。为了使创新创效活动在每个岗位上能有体现,厂团委就把每个岗位作为创新的基点,把厂内的安全生产、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青年最广泛地动员起来,鼓励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加强团员青年的技能水平,厂团委组织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结合厂里的培训参加了数控车床知识培训、安全员培训、起重工培训等多个工种的培训。结合生产实际,各支部通过开展小培训、小讲座、现场示范等活动开展了埋弧焊、氩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焊条电弧向下焊等焊接培训;开展了滚板机、铣边机、剪板机等设备操作培训,开展了钳工、装配工、车工、绿化工等专业工种的培训,参加培训的团员青年达140多人次。通过参加培训,使团员青年取得了焊工、起重工等有关资质,提高了团员青年的业务、技术能力,提高了创新创效的本领。同时厂团委把过去经常搞的行之有效的青工技术比武、名师带徒、青年岗位能手、“五小”活动等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干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工作,大搞技术创新,真正使创新创效活动成为青工全员参与的群众性创新实践活动。使一大批青工在小改小革中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才干,业务上得到了提高和锻炼,成为了技术和管理上的能工巧匠。其中任武化被评为20xx年集团公司劳模、获得青海省青年技术能手,吕强、孙东、谢伟超、苗志勇获得青海省青年技术能手称号,其中吕强还被评为油田公司“绝技绝活”个人。

涌现的先进个人进行大力宣传,以榜样的力量带动更多的青年投入创新创效活动。“千人千元创百万青春建功促发展”项目金奖获得者薛多山被厂党委、厂部作为油田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推荐,并在年初的激励疗养中派往海南考察。

(二)完善机制。首先,我们建立健全了考核机制。把创新活动纳入团支部的考核内容中,要求各团支部立足自己单位实际,每半年开展一项创新活动,并直接和单位的效益奖金挂钩。通过严考核、硬兑现的作法推动了各团支部创新创效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青工创新的积极性。其次,及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每个季度对项目是否达到进度进行考核,并对出现的难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帮助各团支部的创新创效活动顺利开展。

“千人千元创百万青春建功促发展”活动实施三年来,在团员青年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从开始的不知如何入手到现在的创新处处可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遇到难题,大家都积极想办法,对创新不在畏惧,创新理念和创新意识在团员青年中已深入人心。现在,党政领导对团员青年的创新创效活动十分重视和支持,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为创新工作提供了保障,使团组织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有了抓手。活动的开展,为团员青年快速成长成才搭建了发展舞台,提高了企业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镇中心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教学环境优雅,总占地面积18860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75人,入学率、巩固率皆达100%;。

教职工62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建有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正式批复的襄阳市申报的1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之一。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国家级书法先进单位”、“襄阳市文明单位”、“襄阳市远程教育建设和应用先进单位”、“襄阳市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襄州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襄州区中小学教师大比武、大练兵优胜单位”等称号。近年来,在区教体局教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课间体育艺术活动特色学校创建,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体育、艺术融合在一起,创编出独具特色的体艺结合课间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奠定基础,逐步凸显出以课间体艺活动载体的学校办学特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创建工作的需要,适时聘请体育、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教师、学生进行项目短期培训,并有计划地派出体育艺术教师和学校领导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此外,我校还充分发挥新招聘教师的特长,聘请民间体育专家和艺人为兼职教师,与社会各界体育艺术团体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课内外体育艺术活动。

可以是自己的一项体育特长,可以是一项自己很满意的模仿秀,可以是自己一项艺术欣赏及感悟,可以是有情感的诵读一首诗、一篇文等等。“运动小健将”、“十佳小球星”、“十佳小棋手”“书画小能手”、“歌舞小明星”……,班级特长生每月评比一次,校级特长生每学期评比一次,两次获得班级特长生荣誉称号的拥有校级特长生评比资格,并将评比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

我校按照国家标准,开足开齐体育与艺术类课程,在完成教育部安排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将学校特色项目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为使校园体育艺术活动能够惠及于学校每一个学生,我校充分挖掘并发挥学校体、艺教育优势,将体育艺术活动校本化,即按照校本课程管理模式,使全校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一项或几项校园体育艺术活动,每项体育艺术活动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近年来我校在原有《书法》校本课程基础上,又形成了《中国象棋》校本教材。

学校、班级均组建了象棋、兵乓球、拉丁舞、绘画、科技、动漫、阅读、书法、合唱等兴趣小组,力求“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特长”。为使活动不流于形式,少年宫活动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放,课外活动时间有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少先队大队部经常开展各种特色文体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针对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还经常开展主题班队会、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和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我校跳绳有单人跳、双人跳、花样跳、跑着跳、跳长绳等各种活动特色班级,踢毽子有单脚踢、双脚踢、花样踢、双人踢等各种活动特色班级,接力跑有传接棒、传接球、跳绳接力、迎面接力、往返接力、单跳接力、双跳接力等各种活动特色班级。

近年来,课间体育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凸显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学生的体艺兴趣、技能和特长得到了一定的彰显。

1、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稳居全区前列,学生课业负担轻,学生综合素质高,办学水平在@@镇百姓心中享有很高的荣誉。在多彩的活动中教师的职业定位也正由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2014年区教研室举行的省级骨干教师优质课评选中,@@镇有6位教师参加,我校有就有3位。朱小华、刘丽佳教师在全国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晋林敏在全省科学教师操作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罗冬香被评为襄阳市“隆中名校长”,刘丽佳被评为襄州名班主任,晋林敏、朱小华被评为襄州区名师。

2、学生体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前些年升旗活动时间较长时就有学生晕倒的现象已不存在,肥胖率和近视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体艺2+1”活动,学生项目达标率100%。学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优秀率均明显上升。3、体艺教育成果斐然。近年来,我校共有200多名学生在上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获奖,课本剧《鸟儿的侦察报告》获市级三等奖区一等奖,红领巾讲故事获区一等奖。全镇广播操比赛我校获得第一名。连续两届的象棋比赛,我校五年级学生张斯涵、龚禛阳以及关山川、潘霖晞、张展翔代表@@镇参加全区竞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三年级学生唐艺轩参加“长江杯”少儿钢琴比赛获全区第一名,市三十四名。多名学生在各级组织的拉丁舞比赛中获得了金、银、铜奖牌。

以上是我校开展课间体育艺术活动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以来的一点经验。在创建课间体育艺术活动特色学校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去研究,我们相信,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打造课间体艺活动特色,塑造体艺活动学校品牌一定能实现。

3月29日,广济药业召开20xx年职工创新创效工作表彰交流暨总结推进会,公司创新创效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劳模工作室成员、工作评审小组成员、工会委员、获奖单位代表参会,公司副总经理xxx、郭韶智、卢正东等出席会议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会议由xxx主持。

会议共六项议程:一是公司工会副主席、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宋菊仙同志介绍公司20xx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活动情况;二是劳模工作室大师戴益朋同志宣读关于20xx职工创新创效活动评奖结果的通报;三是公司领导为获奖项目颁奖;四是获奖单位代表发言作经验分享;五是劳模工作室代表、“荆楚工匠”李伟宏同志发言;六是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xxx同志作总结讲话。

xxx在讲话中强调:20xx年公司开展“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创新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催生了大量高价值的创新成果,创新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全员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人才得到挖掘,为持续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会议受表彰的60多个项目创新范围广、专业性强、实用性高,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能,攻克了技术难点,优化了生产工艺,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公司节能降本作出了较大贡献。xxx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深刻领会“五小”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握重点,推动“五小”创新工作落到实处,为“五小”创新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2019年要持续深入推广“五小”创新活动,要以双体系建设为基础在全公司范围内掀起一个精细化管理高潮,继续发挥职工智慧、潜能。三是要广泛开展“五小”职工劳动竞赛活动,掀起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热潮。四是要优化提案管理活动,开展合理化建议提案活动,营造出良好创新氛围。五是要推动“五小”创新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为推进广济药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最后,xxx号召全员要充分弘扬主人翁精神,以“五小”创新工作为抓手,践行工匠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为推动广药高质量发展、提升广药品牌形象做出贡献。

**。

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1994年8月建成,地处开发区海南路69号,学校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29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1012名在校生,40名专任教师,其中专职体育教师2名。学校操场面积7200平方米,全部水泥硬化,300米跑道保证了小学生正常体育课;小学生篮球场两个,成人篮球场一个,小学生五人制足球场一个,并铺设了草坪安装了围栏,乒乓球案4块,为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奠定基础。

大课间活动是师生运动的最好平台,是师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中的一种积极性休息,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反映。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性、科学性、全体性原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操活动,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我们坚信体育承载着学校精神、学校文化,凝聚人心,表现学校气质和灵魂的办学思路,坚持“把健康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学生”的原则,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的体育工作理念,开展了以传统项目抖空竹和快乐足球为主题的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实现学生全面素质提升。

我们本着安全健康的精神,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结合学校活动空间、大课30分时间,一年级开展了韵律操和武术;六年级抖空竹;二---五年级普及校园足球。列出了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和友爱精神具体活动目标,制定了具体活动方案,实现了突出特色,动静结合,全员参与的阳光体育。

具体活动流程(1)自由活动:第二节下课铃一响,当音乐响起《课间十分钟》时,学生与老师迅速到达各人指定位置。(2)整队,入场:当响起《口哨战歌》时,各班在活动场指定位置排好队,跟操教师就位。伴着音乐做准备活动,音乐声中愉快地做各种准备活动。足球方阵:(慢跑、跑跳、后踢跑、侧身跑)再伴着《我相信》的音乐做各项足球基本技能练习。(揉球、拉球、四个方向踩球、倒球、大腿颠球、带球、脚内侧传球)(3)足球韵律操:音乐响起,百名学生做足球韵律操。

1、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和中层领导分包年级的的“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李宗敏校长包二年级组,段力敏主任包三年级组,岳军霞主任包四年级组,李新副校长包五年级组,夏秀娜主任包六年级组。完善并制定有关制度,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班级全力支持,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老师具体实施,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的五级管理工作格局,这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2、快乐运动,享受健康。

为了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男女生分组活动,女生随着《燃烧的卡路里》音乐响起在教室门前舞动起来,这节奏鲜明,动感性强的韵律操,让小女孩找到了自信、快乐,找到了柔与刚,力与美结合,可以陶冶身心,沁人心脾,也可激发和维持小学生注意的动机,引导注意的方向,提高注意集中的水平。男生们认真练习“武术操”,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习武提升了学生精气神,校园处处昂然向上,活力四射。

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抖起来,一齐抖动婉如飞机起飞的轰鸣声。通过抖、捞、盘,促进四肢的协调,随着小小空竹在空中不断变换着花样,学生心情得到彻底地放松,学生身体各部分得到很好的锻炼,增强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眼睛和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六1班姚一涵,六2班靳正宽,五3班何天畅上课不专心,好动不爱学习,通过抖空竹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上课精神集中了,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一年来,同学们基本掌握了一些抖空竹的技术和花样组合,并能穿插表演,空竹项目深受师生的喜爱,掀起了一股空竹热。学生在空竹活动中不断进步,老师在空竹活动中强身健体,学校在空竹活动中充满和谐,小小空竹让学校到处洋溢着运动快乐的气氛。2018年11月我校抖空竹项目获藁城区少儿才艺展一等奖,也得到市区文明办领导赞扬。

为了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特点增强学生体质普及校园足球。首先开齐开足了体育课、足球课,每周共4节。把足球训练计划、课堂教学、课外训练,均纳入常规教学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让足球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每学期组织足球题材的书法、绘画、摄影展、班级宣传栏展、高年级足球班级联赛等。以足球课为基础,以大课间活动时间为补充,校内三个层次的训练与比赛分别是:班级足球队、学校男女足球队;从各班足球队中选拔优秀苗子成立年级足球队,分年龄段训练,培养学校足球队的后备队员,今年的四年级队,等五年级队毕业后,就是明年的校队,年级队重点是规范和提高;每个年级队经过至少3年的训练,变成了校队,校队由外聘的专业教练有计划、系统的带队训练,校队代表学校寻找一切可能参加的各种训练和比赛,走出校门参加足球活动。例如:学区内与北邑、马村、南席足球联赛;区外时常与通安小学、八中小学部、化工园区乐乡小学、岗上小学等友谊联赛,大大促进了校队的成长。通过普及孩子们享受到了足球的快乐,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我校体育队自2013年以来代表开发区参加历界藁城区中小学运动会,总成绩均在前八名之列,学区总成绩第一名、第二名,受到领导一致好评。2017、2018年部分队员代表藁城区参加石家庄市运会,并取得优异成绩,受到上级奖赏。

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既保证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不仅增强学生体质缓解疲劳,还能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训练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严密组织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民族进取心和奋发向上精神,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2018年我校获藁城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藁城区先进家长学校,藁城区优秀少先队组织,石家庄市家长学校先进集体。

回顾大课间活动经历,有一份感动,那是因为我们全校上下同心同德,付出的艰辛劳动才有了今天的收获;也有一份激动,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更有一份深深的感激,那是因为我们的活动得到了领导、全体教师、学生家长的支持帮助。

我校的大课间活动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创新,让北席小学全体师生在这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九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示范区推进文化创新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结合示范区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根本任务,围绕文化强区战略,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培育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历史特点、地域特色的创新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精品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x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按照“园区化承载、一体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思路,规划建设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园,组建x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以“三农”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中心、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体育中心、以x水景为特色的旅游(民俗游、农科游、周边游)中心,形成西部知名的特色文化体育旅游品牌。

到x年,培育出一批示范效应强、带动作用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形成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游客集散中心和体育健身及赛事活动中心。示范区旅游、体育产业的文化含量显著提升,力争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以上。

三、主要任务。

以x文体旅产业园区为载体,坚持公司化运作、专业化招商、集群化发展,全力打造健身休闲旅游基地、体育运动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产业基地等三大基地。

(一)扎实推进健身休闲旅游基地建设。按照“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思路,在x建设水上公园,在主堤和子堤之间建设湿地公园及休闲性体育运动公园,形成独具特色的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

1.x水上公园(x水上娱乐世界)。依托x段湖心岛,建设相应体育设施和文化演艺场所,大力普及体验性、娱乐性、休闲性、大众式消费的群众水上运动,打造“动感水城”。

2.x休闲健身公园。建设健身广场,开发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篮球场、网球场、多功能健身场地(单杠、双杠、健步机、休憩区)、儿童运动场、户外拓展场地等,增强x的城市吸引力。

3.x西线游客集散中心。与法门寺、太白山、楼观台、乾陵等知名旅游景区紧密联接,建设高标准的游客中心,力争使x成为x西线游客集散中心。

(二)规划建设体育运动产业基地。全力打造体育健康产业集群,发挥体育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大体育、大产业,使体育经济成为x特色经济新的增长点。

1.体育赛事活动中心。建设一批可以承接区域性、行业性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以及能够吸引专业团体和体育俱乐部进行高标准训练的体育场地,重点建设网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场馆,逐步形成可承办专业体育比赛、在西部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中心。利用水面资源发展赛艇、皮划艇等比赛项目,使水上运动成为x特色体育符号。

2.体育运动训练(人才培养)中心。支持区内民办院校转型发展体育专业培训机构。争取挂牌成立x省足球、网球、羽毛球等培训中心。吸引有关体育院校在x设立足球学院等分院系。吸引高水平的体育专业团队在x设立培训基地。

3.体育医疗康体中心。支持区内的医科学校、民办医院发展体育医疗康复专业,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理疗康复医疗机构。引进和培育一批康体服务品牌项目,延伸体育产业链。充分利用x北岸丰富的地热水资源,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的露天浴场,大力发展健康养老、水疗康复等服务性产业。

4.体育用品制售中心。吸引国内外品牌体育用品制造商在区内设立研发机构,争取体育器材、器具、服装、体育功能食品等体育用品生产制造企业入驻x凌,建设西部有影响力的体育用品展销市场(集散地),逐步形成体育用品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基地。

(三)筹备建设“三农”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基地。以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为基础,发挥x科技优势,建设中国民居民俗展示区、“三农”题材文学艺术创作、拍摄和评奖基地、农业科技馆等特色文化项目,促进文化旅游融合,打造国内知名的“三农”特色文化产业品牌。

1.中国民居民俗展示区。模拟仿建长江、x、x、长城等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及鲜明区域特征为主要内容的地理景观,形成“浓缩版”的中国地形地貌实景图。以省(区)、市为单元布局建设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在各地民居中融入相应的地方名优特色小吃、特色产品、民间工艺品、民俗文化等。

2.“三农”题材文学艺术创作、拍摄区。建设具有x特色的“三农”文学艺术智库,文学艺术采风、创作、展示基地,吸引优秀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在x创作、拍摄和制作。设立“后稷”文学艺术奖、中国“三农”影视文化创投基金。建设具有优美田园风光、浓郁文化特色的住宅区或田园村落,定期举行“三农”文学艺术创作采风、电影节、乡村民谣音乐节等活动,打造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影视拍摄、文艺创作为一体的多元化影视文化创意基地。

3.文学艺术作品涉农经典场景复原区。对中外文学名著中涉及农村题材的故事情节进行场景再造,在复原场景中穿插人物塑像、经典场景雕刻、经典语录篆刻。开发富有鲜明x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创意参与互动体验式活动,不断加深对x和涉农文学艺术的烙印。

四、保障措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工作力量,成立x区文体旅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和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文投公司”)。由示范区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文投公司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形成分工合理、任务明确、协同联动的文化体育旅游工作推动机制。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园区规划的审批、重大项目的入区决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年度计划的审定,以及对文投公司领导班子建设和人员调配提出建议等。文投公司作为管委会的直属国有独资企业,全面负责文体旅产业园区的整体开发和运营,主要负责编制园区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对园区土地的开发利用、招商引资、项目运作及相关服务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认真落实中、省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文化与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文体旅产业项目纳入示范区“x”重点专项规划,积极争取省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补助的办法,吸引外地文艺团体来x开展特色优秀剧目演出活动。设立文体旅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启动建设;设立x文体旅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入园企业发展。积极鼓励引导风险投资、股权资本进入文体旅产业领域,扶持有实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三)支持人才开发。积极探索人才引进和培养新模式,加大重点领域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引进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高端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自主研发、创意设计、运营管理等人才给予奖励和资助。加快培养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各类人才,开展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校企合作,多渠道培养文化、旅游、体育复合型人才。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纳入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具有文化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十

摘要: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近尾洲镇位于湘江河畔,与常宁市隔河相望。近尾洲水域区内怪石林立,千姿百态,不仅适宜水产养殖,而且风景优美,并且交通非常方便。该文就近尾洲旅游业现状进行调研,并对近尾洲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近尾洲,旅游,莲湖湾,荷花,生态环境。

调研时间:20xx年12月29日-20xx年2月。

调研地点:湖南省衡南县近尾州莲湖湾。

调研对象:近尾州莲湖湾居民、游客。

调研目的:如何发展近尾州莲湖湾的旅游业。

调研方向:近尾洲莲湖湾的生态环境、旅游、日地形地貌。

调研方法:访问法、观察法。

调研人员:李有粮。

近尾州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

近尾洲水域区风景秀丽,尤其以石头的奇形怪状,婀娜多姿出名,是近尾洲的风景名胜区,水域区内水质优良,水产养殖条件极佳,是投资水产养殖与休闲综合开发的宝地。现已5000万元人民币项目投资,兴建了度假村,以及其他部分配套设施。近尾州镇的莲湖湾是湘江上游依托近尾洲水电站而形成的美丽河湾。水域面积4000亩,其中荷花种植面积1800亩,岩石1500亩,砂土1000亩,河滩500亩。该区域内空气清新,夏季“莲动下渔舟”的胜景,被誉为湘江上最美的乡村。

通过调研分析,近尾洲具有如下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一是水域面积庞大,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近尾洲水坝抬高后,莲湖湾就成了水淹区、库区,居民身份也变成了移民,但老乡们的生存能力很强,身份从以往的农民变成了现在的渔民,水给了近尾洲库区活路和财路。近几年的库区开发,莲湖湾有6000亩水面,已种1800亩荷花,生态养殖大闸蟹10万只,有100条渔船。到了赏荷的季节,一队队渔舟载着游客去采莲,场面很是壮观。

二是气候独特,生态环境资源丰富。近尾洲冬季降雪充足,夏季凉爽多雨,年均气温18℃,昼夜温差不大,日照充足。全乡林地面积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6%,更有庞大的荷花群。近尾洲春天有桃有李有油菜花,夏秋观荷,冬天近尾洲虽没有景,可是画家、摄影家、诗人却可三五成群而来,划着乌篷船,守在残荷边寻找着他们的禅境诗意,便如我等偶尔下乡,泡一壶茶,蹲在屋檐树下或江岸水边,晒晒,打个盹,做个闲人。

近年来,随着投资项目的增加,境内已拥有生态农庄、农耕文化馆、十里莲荷、xxx、纱帽岭夕照、管山洲渔歌、牛皮滩月桥等诸多环境优美的自然景区,景区内林木葱郁,草甸丛生,花卉锦簇,每年吸引众多登山、野外探险旅游爱好者。

近尾州生态环境的保护现状。

如今,很多人在巨大的经济价值背后容易忽视甚至是漠视其生态环境的恶化,所以在开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使旅游业能否长期发展的挑战。近年来,社会各界在对近尾洲加大开发力度的同时,对于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样也得到了重视。

(1)人口。人是自然界的过客,是风景区的客体,也是生态环境的最大破坏者。规划区内村民居住点应限制规模扩大及人口增长,尤其应限制人口机械增长。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景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以规划的环境容量为依据,严格控制风景旅游区的建设规模。根据景点容量控制,对人流进行合理疏导和分流,避免客流在某一景点的过多集中。

(2)水域。水是整个风景区的灵魂所在,水量和水质直接影响到风景区的景观质量,系统的保护水域是维持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有着庞大水域的近尾洲更是重中之重,养殖业以及荷花的规模和数量都得加大力量控制。采取积极保护措施,并结合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管理,对流域内造成环境污染的村民居住点进行治理、搬迁。景区服务中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污水应经污水处理厂处理集中排放,定点、定区、定向排放,不得违反排污规范。同时严格控制产生新的污染点。

(3)动植物资源。景区现状植被覆盖较好,规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封山育林工作,丰富植物类,加强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有效地保存植物物种资源,保证风景区绿化的多样性。建立绿色走廊,搞好防护林带建设,做好防火工作。防治景区内竹木的病虫害,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4)政府支持力度。衡南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历年来缺少资金投入,旅游业在当地还没有形成气候。近两年来,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旅游开发的投资和宣传力度,昔日鲜为人知的衡南风光逐步引起旅客和投资商的注目,投资开发近尾洲库区已成为众多投资商明智之举。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总收入1600万元,可实现年利税400万元。

在综合分析近尾州区位、交通及自然资源的基础上,2005年以来,当地政府审时度势,对近尾洲地区进行了生态农业的开发。由于景区景色迷人,原始韵味浓烈,很快便闻名遐迩,成了衡阳周边地区夏日旅游度假、休闲活动的理想场所。据不完全统计,景区年接待游客万余人次,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0余万元。目前为止,通过自筹和招商引资,旅游区累计投入投资800余万元,其中:建设8000平方米停车场一处,直径40米蒙古包(餐厅)一座,木制别墅11座,欧式别墅32座,水泥旅游路公里,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均全部配套,为下一步招商引资,全面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环境保护,完善景区管理。

近尾洲风景区建立环境监测中心,随时监景区的环境质量,以便采取相应对策,同时强化管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环保宣传工作,指定近尾洲风景区的环境治理技术措施并指导实施、监督执行。按照环境保护目标对策一致的原则,对近尾洲景区划定若干级环境保护区进行管理。建设垃圾处理场、垃圾转运站、公厕,健全环卫机构,完善环卫设施。因地制宜修建相应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严格控制排放标准。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形象。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十一

围绕临沂市旅游业发展课题,对20xx年我县的旅游业发展情况作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县旅游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动力,以“作好山水文章,实现红绿结合,挖掘文化底蕴,打造休闲乐园”为总体目标,以苍马山旅游度假区、冠山仙境旅游区、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三个旅游开发项目为工作重点,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一)临沭旅游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已形成苍马山、冠山、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等骨干景区(点)。20xx年7月24日,苍马山旅游度假区盛装开业,冠山风景旅游区试营业,目前滨海红色旅游文化园布展工作接近尾声。沭河古道、金滩栗海、蚩尤部落文化园、红石地质园等旅游景区(点)已进入规划招商阶段。今年2月份,新发现的恐龙遗迹、构造遗迹等稀有地质资源,都已逐步得到保护和利用。临沭街道和苍隆居分别顺利通过省旅游强乡镇和特色村检查验收;朱仓乡和月庄村分别顺利通过市级旅游强乡镇和特色村检查验收。

(二)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街)1处;新开工建设4星级酒店(临沭国际大酒店)和地方特色小吃一条街各1家;新增花卉旅游示范点1个;20xx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旅游总收入万元,占gdp比重,全县旅游从业人员增加至3000余人,旅游相关从业人员近万人,其中持证导游20人。旅行社20xx年以前全部是向外地发团业务,20xx年实现地接业务“零突破”,今年已地接游客218个团队,8000余人,其中首个最大团队500余人。

(三)营销促旅逐步升温。苍马山景区和冠山景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临沭京鲁新春文化庙会”、“冠山旅游区新年祈福”等活动;特别是近期成功举办了“日照、连云港—临沭一日游”旅游推介会,为临沭引来大批游客;县旅游局制作了《临沭旅游》专刊,目前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报道,策划并实施的《沂蒙晚报》沂蒙湖专栏“临沭旅游文化”系列报道,已连续9个月刊登文章40余篇,对宣传临沭、促进临沭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全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打品牌是“滨海根据地,少奇沂蒙情”。目前,布展工作已接近尾声,争取六月底开园。

(二)稳步加大产业招商和资金投入力度。

20xx年2月份与临沂客商签订冠山景区旅游开发协议书,目前,总投资已达6000万元。浙江森禾集团分别投资8000万元和亿元建设森禾花卉旅游示范园区和临沭国际大酒店。启动红石湖景区开发,已拆迁60户,房屋还建和红石湖景区建设共计划投资10亿元。规划实施苍源河休闲旅游区开发,目前已投资2000万元。督促香港合众国际旅游投资公司对苍马山开发新到位资金3000万元。

(三)积极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工作。

业中形成浓厚的好客山东氛围;积极组织苍马山旅游区申报山东省自驾游示范单位;切实做好旅行社地接业务和租用车统计上报工作;全县旅游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虽然全县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点成效,但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开发起步晚,差距大。临沭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与全市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不明显。

(二)景区建设速度相对缓慢。由于旅游开发建设及经营管理工作在临沭尚属新生事物,在景区的建设推进速度上还不够快。

(三)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景区的建设打造和管理方面,缺少专业性人才,旅游系统的管理执法队伍还需进一步壮大。

(四)旅游宣传经费不足。与其他兄弟县区相比,政府纳入预算的旅游宣传和管理经费还有差距;重点景区还没能融合到全市乃至全省的大旅游市场中,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场宣传营销机制。

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纲领,认真贯彻学习xxx《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旅游产业“从小做大,从大做强”,膨胀壮大临沭城市体系,真正成为临沂城市的后花园,成为鲁南苏北旅游名县。

“十二五”为全县旅游产业的快速提升阶段。到20xx年,全县a级景区达到8家,其中4a级2家,3a级3家,2a级3家;三星级以上饭店达到6家,星级农家乐达到20家;旅游购物街区和商店达到10家以上。全县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达到100万人次,旅游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亿元。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实现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比重以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高。20xx年争创省级旅游强县,20xx年争创国家旅游强县。

(三)发展措施:

一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多渠道,全方位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保障重点旅游项目顺利实施;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景区景点的建设,用市场手段整合全县旅游资源;继续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走出去,请进来,使招商引资工作在景点打造、星级酒店建设和旅游商品开发中实现更大的突破。

二是切实保护有限的旅游资源。继续贯彻实施沭政发200944号文件《关于公布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范围的通知》,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对沭河栗海、红石地质园、岌山地质园等旅游稀缺资源的保护力度,坚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中开发,在保护中发展,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确保临沭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十二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无疑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国内外有关于乡村旅游的界定都源于这个思路。在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阶段,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解各有不同。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乡村特有的农耕文化、人居环境、田园风光及其自然本色为基础,以城镇居民为主要消费市场,以满足居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需求为目的,以农民通过不同形式参与经营和服务为运营模式的旅游产品旅游方式。

基于毕业对乡村旅游的理解,认为乡村旅游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以独一无二的乡村民俗文化及景观为基础,丰富和提高乡村旅游的内容内涵;二是以农民为经营服务的主体,通过让游客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享农家乐融入农家民俗生活,来体现乡村民俗特色;三是以城镇居民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市场,满足城镇居民贴近自然,回归自然,感受田园风光,感触乡村民俗文化的愿望。

20世纪90年代末,海南的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其乡村旅游业也蹒跚起步。海南早期的多数乡村旅游商品都是以自然生态风光和生活体验为主,如海口的绿枫农庄、澄迈万嘉果园、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文昌的渔家乐等,到了2000年9月,海南正式启动了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开始有计划有方向的发展海南乡村旅游。至2007年,海南省已有6个市县、30余个村庄开展乡村旅游,海南省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使得其乡村旅游由点及线、由线及面逐步发展。现如今,乡村旅游资源点共有440个,在遵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共分为5个大类、26个亚类、62个基本类。其中,乡村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点54个,占12.27%,乡村田园景观资源点75个,占17.05%;乡村遗产与建筑景观资源点221个,占50.23%;乡村人文活动与民俗文化类资源点60个,占13.64%;乡村旅游商品资源点30个,占6.82%。

近年来,海南省为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很多努力,成绩显著。不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明确了发展乡村旅游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还编制了《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乡村旅游科学开发建设提供保障,这些政策支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大力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不断加大乡村旅游教育培训力度,省旅游委、省农业厅等部门多次组织行业管理人员和乡村旅游点管理人员到内地和台湾考察学习,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乡村旅游业务培训,提升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素质。

但是海南省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几个方面:一是缺乏高水平规划和策划,致使不少乡村旅游点在原资源上稍加改造就接待游客,没有形成规模;二是市场定位和对接不够,有些乡村旅游点不景气,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农民积极性;三是乡村旅游精品不多,主题不突出,缺乏地方特色,吸引力不强;四是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缺乏,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全面提升。总的来说,就是乡村旅游资源欠缺独特性和文化性。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乡土社会环境中孕育、滋长,经过几千年的自然调适,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因而人们习惯于将传统文化赋予农耕文化,那么乡村自然而然就成文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能够较好保留这些传统文化的地方也只有乡村,所以从村落建筑到农田果园,从生产方式到生活习俗,从传统意识到行为准则均构成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旅游资源。这种资源本身的文化含量较高,转化为旅游产品也必然具有其突出的文化特性。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文化含义其实就是其与城市的差别之处。乡村良好的自然风光、质朴的农耕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自然也是乡村旅游的文化灵魂所在。原生态的乡村环境孕育出淳朴的民风民情,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庆典、传统服饰、传统饮食、民间文艺、礼仪应当都是传统乡村文化的体现。现如今,乡村文化也不仅仅体现在传统的民俗文化景观上,还应该包括现代的文化科技精神,比如乡村高新科技类旅游、康体疗养类、知识教育类等。总的来说,乡村文化内涵不仅在于的民俗景观,而且在于科技进步,不仅在于传统文化,而且在于时代精神。

当前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城市化”倾向,海南也不例外,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酒吧、商场,与城市基本无异,违背了乡村本身的文化特点,也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无疑,旅游开发的过度商业化不仅破坏了农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也侵蚀了乡村的文化性和村民的思想。乡村质朴的民俗风气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利益化。过度的商业化和城市化倾向大大降低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是乡村旅游健康蓬勃的发展,就必须将商业开发与其乡村文化完美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乡村文化的吸引力。

要使海南省乡村旅游的商业性与文化性完美结合,应当充分重视对海南省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深度挖掘海南各地历史传承和特色文化。海南省有不少少数民族自治县,黎族、苗族、回族各有分布,各族人民无论是从居住饮食、服装服饰,节日习俗都各不相同,这些都是宝贵的乡村旅游资源,也都是乡村旅游文化的根基所在。世界旅游组织把乡村旅游解释为以乡村文化为产品核心的旅游。而当前海南省各地旅游景点纪念品千篇一律,贝壳、椰壳工艺品、沙滩帽、防晒披肩等泛滥,无论到哪个景点都可以见到同样的商品,毫无文化性和个性可言。一方山水,一方人文,旅游如果离开本土文化,是不完整的。乡村旅游的产品应当具有不同于城市商业的特色,比如融合海南当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歌曲舞蹈等表演艺术、民族服饰等工艺品、美术品,这些才是最有垄断性和无法复制的旅游资源。三亚的宋城千古情实景演出深受游客的亲睐和钟情,就是将自然与人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们一方面应当认识乡村文化在旅游当中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发扬和继承。只有我们重视对传统乡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才能更好的提高,提高乡村知名度,增加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促进乡村旅游行业的规范。

发挥乡村旅游的文化性,还需要加强服务教育,培训村民组织旅游业的专业技能,引导理解发展与保护的平衡关系。乡村旅游的魅力就在于真实而质朴的旅游服务,村民由于受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价值的影响,对以服务为导向的旅游业非常陌生。政府一方面需要加大投入扶植乡村旅游发展,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处境,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宣传教育,真正树立农民的环保意识、运营管理和服务能力,从根本上保障村庄原生态环境,提高乡村旅游品质。在坚持乡村旅游生态性和有限性的基础上,重视经济性。只有提高农民经营管理的能力,才能切实借农强旅,把握机遇,扎实开展乡村旅游工作。海南乡村旅游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海南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是发展海南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是建设海南“度假天堂、幸福家园”的重要举措。对于海南省乡村旅游而言,文化性是其灵魂所在,必须坚持西乡村旅游去城市化,运用文化来发展商业,只有这样,乡村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2]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3]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地理科学发展,2010,(2).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十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xx县,全称xx自治县,位于xx省xx市南部,xx三省区通衢之地,县域面积xx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万。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xx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x处、国家水利风景区x处、省级旅游度假区x处。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xx省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县、xx省魅力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这里环境宜居宜业宜游,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xx县以“打造全景xx发展全域旅游”为思路,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各类文旅项目、乡村旅游点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兴盛的旅游业对县内经济结构的调整、精准扶贫及解决就业等多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助推作用。我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原xx县旅发局局长,曾从事旅游发展工作五年,历经了xx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做强”的发展历程。我曾多次跟随市、县人大代表团赴xx、xx等地考察学习当地旅游发展经验及做法,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职责与义务,为全域旅游发展献智献力。xx县山水资源极其丰富,20xx年率先在xx省内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20xx年创建了xx省首家以城市景观为核心的开放式国家4a级景区龙源旅游区,使全域旅游理念的创新与实践完美结合。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小县办大旅游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形成了“景城融合全民共建构筑美丽幸福家园”的旅游发展模式。

xx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挂帅,旅游部门牵头、发改、财政、水利等xx个部门组成的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级领导亲自抓、旅游部门具体抓、要素部门合力抓的领导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连续五年召开全域旅游发展大会,明确发展目标,落实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全域旅游全域抓、全民建的良好局面。

编制了《xx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明确了“重点景区为支撑、xx景观带为串联、全域旅游大环路为主导”的整体布局。出台《关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发展意见》《旅游市场开发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以旅游产业“六要素”为中心,统筹谋划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美丽乡村等工作,将财力物力人力向旅游产业倾斜,把旅游元素融入到各类专项工作之中。

充分利用好京沈客专、喀赤高铁开通契机,结合城乡公交“村村通”优势,开通旅游专线,打通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建有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大数据中心、智慧中心、游客服务中心,联通xx个旅游功能服务区(点)。建设生态停车场、设置全域旅游全景图、旅游交通及引导标识、旅游公厕数量充足分布合理。开发xx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景区智能导游系统,构建网络全覆盖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

持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以“旅游+”为核心,带动农业、林业、工业、文化、体育及康养、研学、乡村旅游、冰雪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形成综合新产能。创建旅游产业小镇、特色旅游村寨、百个主题庄园,乡村旅游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支撑。紫砂工业体验游、休闲度假康体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民族民俗特色餐饮、文化演出和节庆活动自成体系,星级宾馆+特色民宿的接待能力显著提升。

xx县构建了由x个县旅游发展委员会辅以县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市场监管分局、旅游巡回法庭x支执法队伍,以及若干个职能部门组成的“x+x+x”旅游管理模式。加强导游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定期开展常态化旅游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建立旅游投诉体系,建立“红黑榜”信用制度,杜绝了黑车、黑导、黑社等现象,游客投诉处理率xxx%、满意率xxx%,打造一流的旅游服务市场。

xx县始终坚守资源保护底线,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整合xx亿元的大凌河综合整治工程形成沿河xx公里生态景观廊道,水域面积超万亩,形成“一弯碧水、两岸秀色”壮美景观;出台《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实施方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等生态保护文件,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形成了全域覆盖,主客共享的休闲空间。以xx、xx、x沟为示范典型,深入推进旅游扶贫富民工程,直接或间接带动超过x万名农村人口受益。

xx县政府设立旅游宣传营销专项资金,打造“塞外水城龙源xx”品牌形象;搭建从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到新媒体再到融媒体的全媒体矩阵,面向全国推介全域旅游资源;依托国际自行车大赛、全国紫砂文化艺术节、工匠艺术节,本地全域赏花节、金秋采摘节、风车节、四季文化旅游节、那达慕大会、黄河灯会、冰雪节等覆盖国家和区域性节事活动,持续扩大xx旅游对外影响力。

近年来,xx县以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为主线,走出了一条独具地域特色的示范引领之路。

xx县立足山水资源优势,整合各类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出台强有力优惠政策,促成县域经济“巨头”喀建集团全面接手“旅游盘”,国有景区全部实施企业托管运营,走上了集群式发展之路。

xx立足“城中有景、景中有城、城景融合”的发展思路,通过改造老城、开发新区、沿河发展,将县城周边10多个分散景区,连珠成串,建成山水生态与城市文明情景交融的龙源旅游区,实现景城完美融合。

xx县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通过“景区带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贫困户”等方式实现“村庄变景区、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的转变,真正践行了全域旅游的共享理念。

抢抓高铁开通契机,依托高铁站和县城主城区,布局县乡村交通网络,实现了以高铁、高速公路为大通道,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村道为脉络的大交通格局,路网把各景区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条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十四

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下面我就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情况做一简单交流,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概况。

大通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境内有明长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广惠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文物点156个,有“舞蹈纹饰彩陶盆”、汉代木简等馆藏文物1060件,现有景区(点)16个,其中国家级景区(点)2个,省级3个。我县人文景观底蕴深厚,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具有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灿烂古代文明和以回族土族为特色的民族文化、以老爷山花儿会、朝山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皮影戏为代表的河湟农耕文化、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明长城为代表的古遗址文化,奠定了大通文化旅游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目前列入县级非遗保护项目50项,省级7项,国家级2项。全县有109名县级传承人,16名省级传承人,1名国家级传承人。

二、主要做法。

(一)以战略化的高度促进文旅产业融合一是把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县委、县政府将此课题作为大通县2012年调研重点课题,成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课题组,采取实地考察、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大通文化旅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三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起草制定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实施方案。

(二)以品牌化的打造促进文旅产业融合(一)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实现金名片效应。老爷山“花儿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数之多,闻名于西北乃至国内外。为进一步打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爷山“花儿会”为龙头的民俗文化艺术品牌,大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了以老爷山花儿会品牌工程,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建成了一个“花儿文化”主题公园,编辑出版了一部花儿词曲专集《花儿大通》、编排了一部花儿风情剧《花儿唱红老爷山》、创作了脍炙人口、讴歌纯朴生活的《花海放歌》、《欢迎您到大通来》、《彩陶故里》等歌曲,培养了一批花儿专业人才,我县9名花儿歌手进入青海省电视花儿大赛并获奖。向外界展示了以老爷山“花儿会”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了文化品牌。2011年第二届老爷山花儿会活动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9.1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634.75万元,品牌效应日益彰显。2012年7月将举行中国〃青海第三届老爷山花儿会,6月3日已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此次活动以“大通世界花儿之乡”为主题,进行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策划设计,高水平准备大型文艺演出,高规格举办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央视乡村大世界走进大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走品牌之路。

2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得到了国家、省、市部门的高度重视,明长城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抢险加固工程项目,目前项目勘探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已完成。该项目总投资1.766亿,已完成投资1780万元。拟建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以明长城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使明长城遗址公园迅速融入到“中国夏都”旅游圈之中。

(三)河湟皮影产业初见成效。河湟皮影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抢救、保护和传承这一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挖掘其潜在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我县及时成立了大通皮影艺术协会,设立皮影表演厅、展览厅,并结合我县实际,对《大通皮影》进行商标注册、产品设计,精心包装,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大型文化活动平台和“大通皮影”艺术展演等活动进行推介。参加了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节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等各类国内外博览会,把大通皮影作为纪念品用于全县各类重大活动,使之逐步实现开发小皮影,带动大产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积极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舞蹈纹饰彩陶盆出土于我县上孙家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物,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开发彩陶盆纪念品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展示了大通悠久的历史文化。

(三)以精细化的调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为给大通文化旅游融合把脉,找出大通文旅融合的制约因素,提供有效途径,一是成立文旅产业融合调研组,成员单位涉及面广,以县人大、科技文化体育局、旅游局、林业局、住房保障建设局、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县委党校、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景阳镇、塔尔镇、东峡镇、青山乡组成。

3二是调研工作扎实有序,召开了涵盖企业、文化、旅游、乡镇、景区、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10余次,实地考察了大通四大景区及四个乡镇,赴互助县、甘肃省永靖县学习考察,完成调研问卷300份(县内100份,县外旅游行业200份),完成调研信息报送工作。

(四)以坚实化的基础建设促进文旅产业融合一是夯实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长足发展。共投资469万元修建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城乡。投资144.5万元全面完成289个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广泛。十支电影放映队在全县289个村委会放映电影3468余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为130个村农家书屋发放了价值260万元的图书、书柜等设备。文化进社区工程有序实施。投资210万元为全县21个社区文化室配套文化设施,投资90万元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文化设施。文物普查工作稳步开展。全面完成了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开展“非遗”保护调查基础上正式公布了我县“非遗”保护传承项目。开展了省、县级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督查工作。二是“三下乡”活动广泛化、惠民化。在全县20个乡镇组织开展了20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参与群众达十万余人。两节活动规模化、特色化。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两节”群众文化活动,组队参加西宁市2011年春节优秀社火巡演活动,举行了县2011年社火巡游活动,举办了第十七届元宵节灯展及迎春书画展、建国62周年书画展,参加了全省庆国庆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花儿专场演出。

(四)以产业化的开发促进文旅产业融合4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一是开发大通皮影雕件,大通文化馆皮影传习所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大通皮影雕刻为手工制作,造型古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进行了精包装,形成高、中、低档的皮影产品,深受各界人士欢迎。产品开发采用“个体户+园区”模式,目前皮影收入达20万元。二是开发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仿制舞蹈纹饰彩陶盆纪念品1000套,制作明信片2000张。使游客能够近距离观看到这件珍贵历史文物,充分体现大通璀璨古代文化的神奇。三是扶持农民画产品,大通农民画粗犷直白、色彩浓烈,目前大通近2000多幅作品参加了省、市、县书画展览获奖,具有开发的潜力。四是扶持开发砂罐产品,大通桥尔沟砂罐工艺独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远销省内外及各地。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扶持资金,开发桥尔沟砂罐产品,取得了一定效益。

5国十佳城市慢游地”称号,并积极做好前期宣传、品牌打造及后续相关产业开发工作。

(六)以无缝的对接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凭借大通自然风光、民族民间文化及特色民族文化体育资源,依靠鹞子沟优美景色,积极申报建设鹞子沟国家健身步道,建成康乐山庄户外拓展训练基地,集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一体,分为户外拓展训练设施和室内“团体辅导”训练基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文化旅游双赢。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及思路。

在今后文化旅游融合工作中,我县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一是突出一个主题,即:大通世界,花儿之乡。二是树立一个世界性品牌,即:老爷山花儿会。三是实施文化旅游融合“六个一”工程:一只碗——舞蹈纹饰彩陶盆;一段墙——明长城文化公园遗址;一座山——老爷山风景名胜区;一条沟——大通国家国家森林公园鹞子沟景区;一朵花——老爷山花儿会;一口泉——黑泉水库察汗河景区。四是建设六大文化旅游功能区,即: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河湟农耕文化功能区;清真餐饮文化功能区;花儿文化河湟皮影传承区;以北川健身大道、鹞子沟健身步道为主户外健身旅游区;次级旅游服务功能区;农家乐服务功能区。五是以舞蹈纹饰彩陶盆为主题,在宁张公路沿线、街区、广场建设塑立一组反映大通历史、人文、民族特色的城市雕塑群。

(一)突出文化主题,加快文化旅游区建设。

6发展。

2、以文化遗产为主题,充分发挥大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以香山文化公园、明长城遗址公园和苏家堡古城为依托,建设大通文化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民族民间文化旅游。

4、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发展生态旅游文化,建设鹞子沟生态休闲产业集聚区。依托广惠寺、东部新城文化体育园区等资源,把鹞子沟建设成为绿色生态、环保宜居、森林休闲、健康养生、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休闲度假产业区。

(二)突出文化元素,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构建以大通“彩陶舞韵、丝路通衢、朔山雄峙、花海揽胜”为特点的多元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全面挖掘整理打造以老爷山花儿会为重点的系列文化旅游品牌。

4、充分利用后子河、塔尔镇回族饮食资源,打造清真餐饮文化旅游品牌;

6、充分利用老爷山、鹞子沟、察罕河自然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品牌;

7、充分利用大通皮影、大通农民画、砂罐、刺绣、盘绣、根雕、剪纸、铜器、剁口袋等民间工艺资源,打造民俗民间工艺文化旅游品牌。

8、充分利用国际长跑赛、国际徒步赛、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鹞子沟体育拓展项目、鹞子沟、察汗河穿越赛等项目,打造文化体育旅游创意旅游品牌。

(三)突出文化聚合,加速旅游要素整合大通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加快旅游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下大力气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文化中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中的文化含量,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确立大通旅游优势地位的根本途径。

8国〃青海第三届老爷山花儿会在前两届花儿会成功基础上,以大型综艺节目及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走进大通”等活动为重点,通过民俗文化展演,现代农业建设特色农村“大通模式”高层论坛、地方特色产品展示会、大通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大通的文化旅游资源。大通皮影,进一步开发皮影艺术,推进大通皮影原生态手工雕刻艺术产业的发展,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2、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通过设立非物质文遗产展示区,让非物质文遗产进景区,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

3、引导和支持各乡镇规划建设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名村,推进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区。

4、完善文化功能区,精心设计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餐饮一条街、特色小吃一条街、民俗表演一条街、文化一条街等文化功能区,为大通文化旅游增添亮点。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民间业余剧团优势,开发文艺创作和演艺人才资源,重点打造独具大通特色的文化精品剧目。

6、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的科技含量,全面加强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使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使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形成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

7、精心开发文化旅游商品。大通皮影、舞蹈纹饰彩陶盆、农民画、民间手工艺品是我县有特色四大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大通皮影保持着原生态的古朴风貌,被称为“河湟老皮影”,形成了造型优美、刻工精致、色彩浓艳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舞蹈纹饰彩陶盆是大通最有代表的文化象征,以此设计研发适合旅游商品,其开发潜力巨大。

9大通农民画有色彩艳丽、明快简洁、风格粗犷、装饰性强,非常适合于装饰。大通黑陶、砂罐、铜器制作等民间工艺品是民间艺人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具有收藏、馈赠、装饰作用,非常适合用于旅游商品的开发。

8、推进六大文化旅游产业链:统筹规划全县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整合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推进六大文化产业链聚集发展。一是大力支持民营文艺演出团体,拓展演出市场,盘活文化市场经济。二是加快发展民族民间风情歌舞演出,努力开拓创新农民文化增收、文化脱贫、文化致富的途径和手段。三是大力扶持演艺中介机构,鼓励和引社会资本投资大通文化旅游节目策划、创作和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四是积极引导旅游投资者建成一批集风情民俗、民族餐饮、休闲娱乐、特色购物于一体的高档次、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度假基地。五是提升农家乐的文化档次和服务水平,开成地域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吸引力强的文化娱乐休闲产业基地。六是加快建设大通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

四、意见建议。

1、经费投入不足,需要相关项目大力支持;

2、缺少国家级知名文化旅游品牌,目前我县有“老爷山花儿会”和“大通皮影”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品牌,其他文化有待深度挖掘和精深打造开发。该活动应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文化活动之中。

3、旅游和文化结合力不够强,彰显不突出,有待于整合资源和和进一步理顺管理和发展体系。

旅游发展推介材料范文汇总篇十五

旅游是一种商业模式,是由开发者或经营者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位置,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因地制宜开发的一种特殊产品。贵州省与海南省是两个自然特征差别很大的区域,接下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一、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贵州——由于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以碳酸盐岩为主,加上亚热带温湿气候的影响,喀斯特地貌发育,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贵州的旅游特色之一——奇山异水。贵州气候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省会城市贵阳则有中国“第二春城”之称,夏天是很好的避暑之地。

海南岛——位于中国雷州半岛的南部,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条件特殊,成为越冬胜地。五指山横空出世,周围丘陵、台地和平原围绕着山地,南部沿海,山地直逼海岸,气势十分雄伟。

二、旅游资源特色。

贵州——山川秀丽,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是构成贵州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岩溶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等,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高品味景观,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

海南——海南岛地处热带,四面环海,降水充沛,是以个水上天堂,碧海蓝天,水清沙白。水上运动花样繁多,如垂钓、游艇等等,都可以在海边尽情享受,最主要特色还是潜水。这里的旅游以热带风光为主,各种公园风景秀丽,以自然生态为主,进入其中,能感受淳朴的自然和远离城市的喧嚣。沙滩也是一道很好的风光,给人以浪漫、坦然的情怀。海南岛还是情侣必去的地方,最著名的就是天涯海角,那是个富有爱情的地方。

三、景区概况。

总体来说,两个地区的旅游景点都很多,但4a级以上的都到十个,同一个地区景区的相似度都比较大,但海南的景点要比贵州的多得多。其中贵州以水景——黄果树瀑布、岩溶景观——织金洞以及红色旅游为主;而海南以展示热带自然风光、海滨等旅游为主。两个地区的旅游高峰不同,贵州是避暑之都,夏季最受欢迎;海南岛是越冬胜地,游客大大胜于贵州。

四、文化历史。

贵州——红色旅游资源的显赫性。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在贵州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如遵义会议会址,镇远青龙洞、息烽集中营旧址、从江增冲鼓楼、普定穿洞遗址等等。

海南——海南也是个历史最悠久的风景名胜,三亚大小洞天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始创于南宋(公元1187年),是海南省历史最悠久的风景名胜,但其历史还是逊于贵州。

五、旅游交通、商品。

贵州——贵州由于地形的影响,大多数地方没有通高速,所以很多游客不喜欢来这种山路十八弯的地方,而且发展又比较落后。贵州旅游景区的商品以民族特色(如服装、工艺品等)、地方特产(名烟)为主,由于气候因素,贵州小吃以酸辣和麻辣居首。

海南——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起伏不大,总体海拔不高,所以交通很便利且畅通无阻。这里四面环海,所以最不缺的就是海产品,如海贝、珊瑚等。由于这处于热带气候区,长夏无冬,天气很炎热,他们食物以清淡、甜食为主。

总之,贵州旅游以山水和红色旅游为主,高峰期在夏季。但目前全省侧重开发的名山、民族风情、红色旅游、森林旅游、溶洞、气候、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存量还很大,有较大的可持续开发潜力。海南也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以其独特的阳光、海洋、沙滩以及独特的彝族风情等为支撑,可以带动其它产业链的发展,尤其在房地产方面的发展潜力也是很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