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阳江二中学校住宿申请书范本 阳江市两阳中学宿舍(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4:14:31 页码:8
阳江二中学校住宿申请书范本 阳江市两阳中学宿舍(8篇)
2023-01-11 14:14:31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阳江二中学校住宿申请书范本一

青洲岛在沙扒湾的对面,西北距澳门19公里。面积0.189平方公里。因林木、杂草茂密、四季常青,故名。花岗岩构成,地表为黄沙粘土,有少量露岩。顶部为中国台湾相思树,西北部高草丛生,南部多灌木。地势中部高,四周渐低,呈东西走向。主峰青洲顶有巨石矗立,位于岛中央,可瞰视全岛。四周坡度陡峭,有山洞六处。全岛大部分为磊石岸,西部有少量岩岸,坡度多在30—42度。有码头湾和前湾,岛南和东北距岸水域分别有干出礁和暗礁。岛两侧为青洲水道,北侧为澳港水上航线。

青洲岛风平浪静,海产资源丰富,是浅海作业的理想场所,每年春秋月黑时分,照鱼小艇便云集这里进行"照火"作业。渔灯一亮,那些尤鱼仔、钢针等趋光鱼类就集合到小艇周围,打鱼人用网兜就把它们兜上来。幸运者,一晚可以兜到一至二百斤鱼。这闪烁的渔灯,呈现出毛宁《涛声依旧》的景映,构成了这南国小岛独特的"青洲渔火"奇观。

青洲岛在沙扒湾的对面,须乘豪华游艇前往。青洲岛周围生态保存得非常好,海水清澈、海产丰富。在这里可以畅游清澈的海水,抓海胆、海参,还可以捡五彩的鹅卵石。傍晚坐在沙滩边上的餐厅,吹着海风,看着日落,品着真正的海鲜,写意非常。晚饭后漫步往古朴的渔村,看着坐在家门织网的渔家妇女,感受粤西渔村的祥和生活。散步后返回沙滩上,又看到另一番热闹:当地村民三五知己地坐在沙滩上喝着啤酒,听着涛声,数着星星,欣赏着远处阳西新八景之一的“青洲渔火”,还有偶尔天空上璀璨的烟花……。

青州岛上主要景点有“青洲渔火”、“神泉叠翠”、“牛鼻观涛”、“古台仙踪”等,岛上增设有望海亭、观潮小径、士多店、休闲小筑、垂钓平台,可供游客、泳友弄潮垂钓、潜水猎奇、驾舟拾贝。

月亮湾位于阳西,旅游资源丰富,除了海湾沙滩外,还有一处罕见的具有极高医疗价值的咸水温泉——儒洞温泉,是一处兼具医疗保健与休闲娱乐的高级海滨温泉。

海中5公里处33万平方米的青洲岛,奇石、森林、贝壳、珊瑚、玲珑沙滩;阳西八景之一的青洲渔火;温泉与海滩完美结合。

泡温泉、观大海、构成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看过"

最新阳江二中学校住宿申请书范本二

各位游客,穿过大岭埂隧道,就是闸坡镇了。

关于闸坡名字来历,有人说是从前男人出海了,家里的妇女常站在高坡上眺望,等待丈夫回来,所以叫“站坡”;阳江淦民发音“站”、“闸”不分,所以又叫“闸坡”;又有人说,闸坡原来是建立在一个很杂乱的山坡上,所以叫“杂坡”……凡此种.种都是望文生义,其实闸坡名字的来历,源于马援庙门的楹联。

古时候,阳江沿海的岛上,渔民乐天知命,过着祥和的日子。

传说不知什么时候起,海上游来了一条孽龙,经常兴风作浪,渔家的日子从此就不太平了。

海啸一来,家破人亡,满目疮痍。

后来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途径阳江,知道这种情况,就从海上吆喝调来一块大石头,把波浪镇住。

这块大石头就是现在闸坡镇前面的“蝴蝶洲”。

从此,海不扬波,渔民也纷纷迁来,便成了一个新渔港。

为了纪念这位伏波将军马援,人们就在海边山上建了一座马援庙,庙门口撰写这样一副对联:“叱石默佑舳舻稳,闸波维持海陵平”意思是:马援将军把大石头移到这里,保佑了渔船的安全;大石把波涛闸住了,从此风平浪静,维持了海陵岛的安宁。

后来,当地渔民感激、怀念马援将军“叱石闸坡”之恩,便把这新港命名为“闸坡”。

最新阳江二中学校住宿申请书范本三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初步推算,“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整艘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

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国。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同时,它也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整船文物

瓷器:不少瓷器极具异域风格

“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宋瓷成群,举国罕见。……惜哉!彩云易散,宝瓷易碎。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国。南宋,乃狼主爪中之釉瓶……”

《遂宁赋》魏明伦

“南海一号”现已出水20_多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出水瓷器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对着“南海i号”上出水的瓷器连呼惊叹:“搞了一辈子的瓷器研究,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瓷类珍宝,很多连听都没听说过!”

宋代是中国瓷器第一个鼎盛时代,出现了定、钧、官、哥、汝五大名窑。对比明清时期华丽的珐琅彩,宋瓷以优雅的单色釉著称,被不少瓷器爱好者们奉为中华瓷器中的“大家闺秀”。

宋代各地烧瓷名窑迭出,官窑首屈一指。宋徽宗登基在河南禹州神垕镇建立钧瓷官窑,专门为皇宫烧造花盆、盆奁等陈设贡瓷。在他的主持下,钧瓷表面烧制出异常奇丽、变幻无常的线条,由于后人难以仿制,故有“钧瓷无双”之说。

宋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恒命昌南进御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因其精美绝伦,遂以“景德镇”之名久久风行。随着宋室的南渡,北方许多著名窑场能工巧匠纷纷赶赴景德镇,带来了当时北方先进的制瓷工艺,使景德镇的制瓷技术迅速发展。宋代,景德镇因出产“影青瓷器”、“青白釉瓷器”而闻名于世,并通过泉州、广州两大商港通达海外,成为当时风靡世界的名牌货。据说,荷兰、葡萄牙商人最早将瓷器贩运到欧洲时,瓷的卖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据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被运往全球50多个国家,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

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下,宋代的泉州、广州、杭州等著名对外贸易的港口附近出现了不少瓷窑,如“南海i号”上发现的福建德化窑、泉州附近的磁灶窑瓷器等就是当年著名的外销瓷。考古学家曾在磁灶窑发现过一些瓷雕塑,人物形象高鼻深目,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贸易口岸“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景象。

宋代,广东瓷业进入一个空前的兴旺期,出现了广州西村窑、潮州笔架山窑等著名窑场,计有窑址80多处,年产瓷器达1.3亿件,比唐代增加近22倍。南宋朱彧《萍洲可谈》记载北宋末年广州商船大量出口瓷器的情况时说:“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有专家称,目前在东南亚各地发现的宋瓷,大部分都是当年广州的外贸商品。

随着宋瓷的光芒远播海外,外国人对宋瓷趋之若鹜。在国外,宋瓷的使用成为阶级和身份的象征,甚至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俗。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作为食物器皿。如今在印尼国家博物馆,还依然摆放有许多产自宋代德化的“喇叭口”大瓷碗。

金器:统一的特点是粗大

金器是“南海一号”上目前出水最惹眼、最气派的一类文物。到目前为止,南海一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没有生锈,闪闪发亮。它们比较统一的特点是粗大。鎏金腰带长1.7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足足四两不止。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饰品的人体格粗壮,身材高大。

铜钱:“海上丝路”的硬通货

目前“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绍兴元宝。

这么多的货币一方面可能表明当时中国的国力之盛,中国货币可以成为“海上丝路”的硬通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船主的富裕。

铁器:宋朝就出口广东铁器

除了陶瓷这类人们熟知的中国特产,那时科技领先的中国,还向世界输出铁器,800多年后,它们已经面目全非。“南海一号”船仓里面还有两样比较大宗的东西,就是铁锅跟铁钉,铁锅跟海水发生作用后,一摞一摞地变成了铁疙瘩;铁钉个体较大,二十多厘米长,铁钉都是拿竹篾进行包扎的,数量非常多。而在宋朝,广东正是铁器盛产地。

铜环:“半成品”出口深加工?

在“南海一号”装载的货品当中,除铁锅外,现在出水的还有不少金属制造的商品,如铜环、铜珠等。对两者的用途,考古人员表示目前铜珠的用途还不好推测。

在出水文物展示时,专家分析说,从这些制品的外观看,只是经过初步的铸造或打磨,像铜环等上面并无花纹等装饰的痕迹,有可能是“南海一号”的船主将中国造的半成品运往海外进行深加工。

最新阳江二中学校住宿申请书范本四

阳江市传统手工业产品久负盛名,五金刀剪生产历史悠久,是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阳江现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日用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全国的80%。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阳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阳江刀剪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两阳,在阳江地区制作兵器,清《冯氏族谱》载:“……冯大将军之墓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鹅眉锦大刀纳于冢中”。冯大将军即冼夫人孙子冯盎,曾任宋康令,公元646年病死,葬于阳江北山。这“鹅眉宣锦大刀”即阳江俗称的“大杀刀”。其后,制刀工艺传至民间,生产各种民用刀,奠定了阳江制刀业的悠久基础。

清初,阳江刀一直以小作坊(打铁铺)形式生产,县城形成了大规模的制刀作坊,其生产基地即现在的打铁巷。打铁巷附近一带集中了十数间这类打铁铺,打出的产品时时供不应求,打铁铺除生产菜刀外,同时还生产禾镰、镰刀、布剪、日用小刀、剪等,产品多是木柄的低档产品。从那时开始,阳江刀逐渐被人认识推崇,知名度日益提高。

至此,阳江小刀闻名海内外,推动了阳江制刀业的迅猛发展。1949年,全县约有300多名个体小刀生产者,年产小刀60多万把。

目前,阳江刀剪企业达1500多家,成为阳江工业的重要支柱和优势行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进步,阳江刀剪已经成为集小刀、菜刀、剪刀、套刀、多用钳以及与刀剪生产相配套的特种钢、塑料、电镀、机械设备生产的五金刀剪产业,涌现出“十八子”、“银鹰”、“永光”、“盛达”、“厨乐”、“巧媳妇”、“美惠子”等一批知名品牌,进一步提高了“阳江刀剪”的知名度,有力地提升了阳江刀剪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1998年,“中国菜刀中心”落户阳江市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中国剪刀中心”落户广东宏鹰集团公司。20__年10月,“中国小刀中心”又落户阳江市阳西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日用五金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授予阳江市“中国刀剪之都”。20__年6月,阳江市在中国(阳江)刀具城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阳江)国际刀剪博览会。成为举世公认的刀剪之都。

阳江建市以来,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发展,水陆交通日新月异,成为链接粤中与粤西的交通走廊。阳江地处广州和湛江两城市之间,毗邻港澳,距广州247公里,距湛江230公里,距珠海160公里,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是连接粤中与粤西的交通走廊。325国道、广湛高速公里、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三茂铁路横贯市境。阳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航空:阳江在合山建有民航机场,已开通阳江──广州、阳江──珠海等直升机航线。交通已形成立体网络。

阳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是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辖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江城区;东与江门市相邻,西与茂名市交界,北与云浮市相接,南临南海。市区距广州219公里,距湛江220公里,距香港165公里。325国道(广湛公路)和广茂铁路横贯全市,面积7813平方公里,人口240多万人。

阳江市是广东省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滨海沙滩、峰林溶洞、温泉瀑布、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其中,海陵岛、阳春春湾——凌霄岩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海陵岛的大角湾于20__年又被评为4a级国家旅游区。目前,全市已开辟五大旅游组团线路,两大特色旅游专线:一是“千年国粹”——东水造纸景观再现东汉时期蔡伦造纸术;二是程村海滩吊桩养蚝,可现场摘蚝尝试,别有一番情趣。

最新阳江二中学校住宿申请书范本五

阳江市传统手工业产品久负盛名,五金刀剪生产历史悠久,是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阳江现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日用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全国的80%。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阳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阳江刀剪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两阳,在阳江地区制作兵器,清《冯氏族谱》载:“……冯大将军之墓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鹅眉锦大刀纳于冢中”。冯大将军即冼夫人孙子冯盎,曾任宋康令,公元646年病死,葬于阳江北山。这“鹅眉宣锦大刀”即阳江俗称的“大杀刀”。其后,制刀工艺传至民间,生产各种民用刀,奠定了阳江制刀业的悠久基础。

清初,阳江刀一直以小作坊(打铁铺)形式生产,县城形成了大规模的制刀作坊,其生产基地即现在的打铁巷。打铁巷附近一带集中了十数间这类打铁铺,打出的产品时时供不应求,打铁铺除生产菜刀外,同时还生产禾镰、镰刀、布剪、日用小刀、剪等,产品多是木柄的低档产品。从那时开始,阳江刀逐渐被人认识推崇,知名度日益提高。

至此,阳江小刀闻名海内外,推动了阳江制刀业的迅猛发展。1949年,全县约有300多名个体小刀生产者,年产小刀60多万把。

目前,阳江刀剪企业达1500多家,成为阳江工业的重要支柱和优势行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进步,阳江刀剪已经成为集小刀、菜刀、剪刀、套刀、多用钳以及与刀剪生产相配套的特种钢、塑料、电镀、机械设备生产的五金刀剪产业,涌现出“十八子”、“银鹰”、“永光”、“盛达”、“厨乐”、“巧媳妇”、“美惠子”等一批知名品牌,进一步提高了“阳江刀剪”的知名度,有力地提升了阳江刀剪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1998年,“中国菜刀中心”落户阳江市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中国剪刀中心”落户广东宏鹰集团公司。20xx年10月,“中国小刀中心”又落户阳江市阳西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日用五金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授予阳江市“中国刀剪之都”。20xx年6月,阳江市在中国(阳江)刀具城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阳江)国际刀剪博览会。成为举世公认的刀剪之都。

阳江建市以来,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发展,水陆交通日新月异,成为链接粤中与粤西的交通走廊。阳江地处广州和湛江两城市之间,毗邻港澳,距广州247公里,距湛江230公里,距珠海160公里,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是连接粤中与粤西的交通走廊。325国道、广湛高速公里、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三茂铁路横贯市境。阳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航空:阳江在合山建有民航机场,已开通阳江──广州、阳江──珠海等直升机航线。交通已形成立体网络。

阳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是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辖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江城区;东与江门市相邻,西与茂名市交界,北与云浮市相接,南临南海。市区距广州219公里,距湛江220公里,距香港165公里。325国道(广湛公路)和广茂铁路横贯全市,面积7813平方公里,人口240多万人。

阳江市是广东省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滨海沙滩、峰林溶洞、温泉瀑布、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其中,海陵岛、阳春春湾——凌霄岩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海陵岛的大角湾于20xx年又被评为4a级国家旅游区。目前,全市已开辟五大旅游组团线路,两大特色旅游专线:一是“千年国粹”——东水造纸景观再现东汉时期蔡伦造纸术;二是程村海滩吊桩养蚝,可现场摘蚝尝试,别有一番情趣。

最新阳江二中学校住宿申请书范本六

闸坡镇紧靠大角湾,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古镇,位于海陵岛,海陵岛位于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大角湾位于闸坡镇东南,是岛上最吸引人的景观。滩长2.45公里,宽50至60米,以阳光、沙滩、海浪、海鲜驰名于世。

闸坡镇餐膳以生猛海鲜、海味为主,龙虾、鲍鱼、螃蟹等应有尽有。此外,还有著名的闸坡镇地方风味小食:鱼丸、鱼面、马鲛鱼饭,特选马鲛鱼、门鳝鱼、九棍鱼三种鱼为主,一定不能错过。本地渔民特制的虾饼、烧烤海味也别有风味。

闸坡“帮记饭店”最拿手的是“鸡饭”,以选料精细,烹出香、爽、滑的口感而出名;而“新乐大排档”,以烹调各种海鲜出名,价格经济合理。同时以经营地方特色饭菜出名的还有“新城大排档”。如果在银海城用餐的话,可以到南海渔村点海鲜,价钱不贵,基本用于白灼,味道极鲜美,饭后还可以卡拉ok。

闸坡镇有大、小宾馆近200家,豪华舒适的南方假日酒店、银波酒店、金峰大酒店、金沙湾酒店均是星级酒店装修、服务,别墅区有龙苑别墅、银都别墅等,平时价格在二三百元左右,如果是周五、周六的话,可能会升到五六百元。比较适合青年学生们的有龙翔宾馆等,价格为100多元。此外,岛上还有沙滩屋、沙滩帐篷出租。

自驾车:由广州北环高速公路经沙贝立交上广佛高速公路,再经324国道可至阳江,车程需3个多小时。阳江至闸坡镇长45公里,半小时车程。

省汽车站与阳江汽车站有豪华大巴对开,基本上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一班,车程3个半小时,车费75元。流花车站以及广州市汽车站也有车到阳江。

闸坡镇与阳江市汽车站有旅游专线车对开,每15分钟一班,半小时车程,车费12元。岛内交通便利。闸坡镇有车抵达广州,但非直达车,速度较慢,需4个多小时。

在闸坡镇能得到完全的放松,充分的刺激,游乐项目包括冲浪、橡皮艇、摩托艇、沙滩赛马、骑骆驼、沙滩排球、逐浪溜冰、激光射击、钓鱼、烧烤等。闸坡镇每到入夜异常热闹,夜市通宵营业。

最新阳江二中学校住宿申请书范本七

阳江市传统手工业产品久负盛名,五金刀剪生产历史悠久,是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阳江现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日用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全国的80%。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阳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阳江刀剪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两阳,在阳江地区制作兵器,清《冯氏族谱》载:“……冯大将军之墓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鹅眉锦大刀纳于冢中”。冯大将军即冼夫人孙子冯盎,曾任宋康令,公元646年病死,葬于阳江北山。这“鹅眉宣锦大刀”即阳江俗称的“大杀刀”。其后,制刀工艺传至民间,生产各种民用刀,奠定了阳江制刀业的悠久基础。

清初,阳江刀一直以小作坊(打铁铺)形式生产,县城形成了大规模的制刀作坊,其生产基地即现在的打铁巷。打铁巷附近一带集中了十数间这类打铁铺,打出的产品时时供不应求,打铁铺除生产菜刀外,同时还生产禾镰、镰刀、布剪、日用小刀、剪等,产品多是木柄的低档产品。从那时开始,阳江刀逐渐被人认识推崇,知名度日益提高。

至此,阳江小刀闻名海内外,推动了阳江制刀业的迅猛发展。1949年,全县约有300多名个体小刀生产者,年产小刀60多万把。

目前,阳江刀剪企业达1500多家,成为阳江工业的重要支柱和优势行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进步,阳江刀剪已经成为集小刀、菜刀、剪刀、套刀、多用钳以及与刀剪生产相配套的特种钢、塑料、电镀、机械设备生产的五金刀剪产业,涌现出“十八子”、“银鹰”、“永光”、“盛达”、“厨乐”、“巧媳妇”、“美惠子”等一批知名品牌,进一步提高了“阳江刀剪”的知名度,有力地提升了阳江刀剪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1998年,“中国菜刀中心”落户阳江市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中国剪刀中心”落户广东宏鹰集团公司。20xx年10月,“中国小刀中心”又落户阳江市阳西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日用五金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授予阳江市“中国刀剪之都”。20xx年6月,阳江市在中国(阳江)刀具城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阳江)国际刀剪博览会。成为举世公认的刀剪之都。

阳江建市以来,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发展,水陆交通日新月异,成为链接粤中与粤西的交通走廊。阳江地处广州和湛江两城市之间,毗邻港澳,距广州247公里,距湛江230公里,距珠海160公里,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是连接粤中与粤西的交通走廊。325国道、广湛高速公里、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三茂铁路横贯市境。阳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航空:阳江在合山建有民航机场,已开通阳江──广州、阳江──珠海等直升机航线。交通已形成立体网络。

阳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是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辖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江城区;东与江门市相邻,西与茂名市交界,北与云浮市相接,南临南海。市区距广州219公里,距湛江220公里,距香港165公里。325国道(广湛公路)和广茂铁路横贯全市,面积7813平方公里,人口240多万人。

阳江市是广东省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滨海沙滩、峰林溶洞、温泉瀑布、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其中,海陵岛、阳春春湾——凌霄岩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海陵岛的大角湾于20xx年又被评为4a级国家旅游区。目前,全市已开辟五大旅游组团线路,两大特色旅游专线:一是“千年国粹”——东水造纸景观再现东汉时期蔡伦造纸术;二是程村海滩吊桩养蚝,可现场摘蚝尝试,别有一番情趣。

最新阳江二中学校住宿申请书范本八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初步推算,“南海一号”古船是尖头船,整艘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

专家从船头位置推测,当时这艘古船是从中国驶出,赴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或中东地区进行海外贸易国。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近千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敲起来铛铛作响。这艘沉船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研究以及木质文物长久保存的科学规律研究,提供了最典型标本。同时,它也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甚至可以获得文献和陆上考古无法提供的信息。

整船文物

瓷器:不少瓷器极具异域风格

“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宋瓷成群,举国罕见。……惜哉!彩云易散,宝瓷易碎。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国。南宋,乃狼主爪中之釉瓶……”

《遂宁赋》魏明伦

“南海一号”现已出水20_多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出水瓷器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中国古陶瓷协会会长、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对着“南海i号”上出水的瓷器连呼惊叹:“搞了一辈子的瓷器研究,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瓷类珍宝,很多连听都没听说过!”

宋代是中国瓷器第一个鼎盛时代,出现了定、钧、官、哥、汝五大名窑。对比明清时期华丽的珐琅彩,宋瓷以优雅的单色釉著称,被不少瓷器爱好者们奉为中华瓷器中的“大家闺秀”。

宋代各地烧瓷名窑迭出,官窑首屈一指。宋徽宗登基在河南禹州神垕镇建立钧瓷官窑,专门为皇宫烧造花盆、盆奁等陈设贡瓷。在他的主持下,钧瓷表面烧制出异常奇丽、变幻无常的线条,由于后人难以仿制,故有“钧瓷无双”之说。

宋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恒命昌南进御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因其精美绝伦,遂以“景德镇”之名久久风行。随着宋室的南渡,北方许多著名窑场能工巧匠纷纷赶赴景德镇,带来了当时北方先进的制瓷工艺,使景德镇的制瓷技术迅速发展。宋代,景德镇因出产“影青瓷器”、“青白釉瓷器”而闻名于世,并通过泉州、广州两大商港通达海外,成为当时风靡世界的名牌货。据说,荷兰、葡萄牙商人最早将瓷器贩运到欧洲时,瓷的卖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据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被运往全球50多个国家,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地。

巨大经济利益驱使下,宋代的泉州、广州、杭州等著名对外贸易的港口附近出现了不少瓷窑,如“南海i号”上发现的福建德化窑、泉州附近的磁灶窑瓷器等就是当年著名的外销瓷。考古学家曾在磁灶窑发现过一些瓷雕塑,人物形象高鼻深目,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贸易口岸“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景象。

宋代,广东瓷业进入一个空前的兴旺期,出现了广州西村窑、潮州笔架山窑等著名窑场,计有窑址80多处,年产瓷器达1.3亿件,比唐代增加近22倍。南宋朱彧《萍洲可谈》记载北宋末年广州商船大量出口瓷器的情况时说:“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有专家称,目前在东南亚各地发现的宋瓷,大部分都是当年广州的外贸商品。

随着宋瓷的光芒远播海外,外国人对宋瓷趋之若鹜。在国外,宋瓷的使用成为阶级和身份的象征,甚至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俗。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作为食物器皿。如今在印尼国家博物馆,还依然摆放有许多产自宋代德化的“喇叭口”大瓷碗。

金器:统一的特点是粗大

金器是“南海一号”上目前出水最惹眼、最气派的一类文物。到目前为止,南海一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没有生锈,闪闪发亮。它们比较统一的特点是粗大。鎏金腰带长1.7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足足四两不止。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饰品的人体格粗壮,身材高大。

铜钱:“海上丝路”的硬通货

目前“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绍兴元宝。

这么多的货币一方面可能表明当时中国的国力之盛,中国货币可以成为“海上丝路”的硬通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船主的富裕。

铁器:宋朝就出口广东铁器

除了陶瓷这类人们熟知的中国特产,那时科技领先的中国,还向世界输出铁器,800多年后,它们已经面目全非。“南海一号”船仓里面还有两样比较大宗的东西,就是铁锅跟铁钉,铁锅跟海水发生作用后,一摞一摞地变成了铁疙瘩;铁钉个体较大,二十多厘米长,铁钉都是拿竹篾进行包扎的,数量非常多。而在宋朝,广东正是铁器盛产地。

铜环:“半成品”出口深加工?

在“南海一号”装载的货品当中,除铁锅外,现在出水的还有不少金属制造的商品,如铜环、铜珠等。对两者的用途,考古人员表示目前铜珠的用途还不好推测。

在出水文物展示时,专家分析说,从这些制品的外观看,只是经过初步的铸造或打磨,像铜环等上面并无花纹等装饰的痕迹,有可能是“南海一号”的船主将中国造的半成品运往海外进行深加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