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术志趣范文范本 学术兴趣怎么写(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06 20:32:52 页码:14
学术志趣范文范本 学术兴趣怎么写(3篇)
2024-04-06 20:32:52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术志趣范文范本一

家事法是民法典的“两大主要基石”之一,具有浓郁的身份性和伦理性、地域性和民族性,既要承载中华文明特有的处事哲学与思维方式,又要展现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崭新气象,其立法备受社会关注、其实践必将影响深远。

法理研究行动计划决定以“家事法中的法理”为主题召开学术研讨会,并作为“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第十一次例会,以深刻法理审视家事法律制度,以精细讨论推动家事法学的转型升级。

一、会议组织

本次会议由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法理研究中心、“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秘书处、《法制与社会发展》编辑部、《当代法学》编辑部主办,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作为支持单位。

二、会议参考议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婚姻法的法理身份法的基本法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立法理念夫妻人身关系的法理夫妻财产制的法理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法理逻辑亲子关系中的法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继承法的法理民法典继承编的立法理念继承法基本原则中的法理遗嘱继承的法理法定继承的法理遗产债务清偿中的法理婚姻家庭与继承中其他制度或规则的法理

三、会议召开时间与地点

1本次会议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召开,预计一天半议程,8月30日为报到日;

2.会议召开地点:长春市华美达大酒店(长春市南关区自由大路3158号),联系电话:;

3.本次会议往返交通费由与会人员自己承担,其他费用由主办方负担。

四、投稿信息及回执要求

1.会议投稿与回执截止日期:20__年8月20日;

2.投稿及回执请发送至信箱:

论文以“姓名:文章名”作为稿件名称与邮件名称;回执以“姓名+回执”作为邮件或文件名称。

3.论文格式请参照《法制与社会发展》发文要求。

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学术志趣范文范本二

尊敬的 先生/女士:

为贯彻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系列讲话精神,助推少数民族典籍、文学、文献的对外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由西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主办,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中心承办的“20xx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将于20xx年11月15-17日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鉴于您是本领域的专家,大会组委会特邀您拨冗莅会,发表高见。

一、主要议题包括:

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策略与方法

2. 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自觉与自信

3. 少数民族文库外译:选题与译介

4. 少数民族文库对外传播:路径与方式

5. 少数民族文化域外接受:交流与互鉴

6. 高素质民族翻译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

另:欢迎提交与研讨会主要议题相关的论文。

二、研讨会相关事项:

1. 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11月15日报到,11月16日会议,11月17日离会。

地点:西南民族大学 (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四段16号)

2. 交通食宿

本次会议不收取会务费,但与会者交通食宿敬请自理。

3. 回执

如您能拔冗参加本次研讨会,请于20xx年10月10日前填好回执,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

联系人: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术志趣范文范本三

x月x日,_市教科院侯_科长来我校给我们做了“实施根基教育,奠基美好人生”的专题学术报告。侯_科长针对根基教育的价值和幸福人生的标准结合大量的实例向我们作了详细的讲述,指出在小学基础教育中要落实新的育人理念——优秀的品格,良好的习惯,广泛的兴趣,科学的方法。随着侯科长话题的逐步深入,我感到了他教育思想的深邃。这次讲座着实让我受益匪浅,有种期待已久的感觉。因为侯老师谈到的教育状况和理念能够与自己的想法产生很大的共鸣,更有很多东西鞭策着我今后要不断的反思自己,提升自己。下面就以下几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处理好角色的转变。

侯老师的讲座是从根基教育开始谈起,分析了当前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道德基础。按说这些东西离我们基层的老师很遥远,我们当老师的从来就没有思考过此类问题。说实在话,我们在网络上、书刊上、闲谈中等很多场合都听人抱怨过我们国民的素质问题,往往都是人人意识到,但又做不到。这不得不扯到我们的基础教育问题,或许在国民素质这样一个“沧海”面前,我们小学教师的思想和做法也不过是“一粟”而已,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拯救不了所有浅水洼里的小鱼而放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或许有些东西就因为我们的努力正发生一点点的改变,我们应该了解这些还有更多的信息,因为这是一种责任。侯老师提出我们的根基教育要培养孩子有:优秀的品格、良好的习惯、浓厚的兴趣、科学的方法。更是说到“不要让你的技能胜过你的品格”的肺腑之言。今天,听了侯老师的讲座,真所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侯老师正是在我们困惑的问题上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使我们茅塞顿开,那些心里被“束之高阁”的东西,真该拿出来翻一翻了。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

二、教师要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要有博大的知识储备。

从教十余年了,在从教的历程中,我最初的感觉是简单,而现在的感觉是越来越难。一个优秀的老师绝不是单纯的唱一支歌或者讲一道题。你需要的东西越多,你就得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只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服务课堂。说实在的最近几年的课堂较自己以前的课堂进步了很多,挖掘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充实了,但是我也同时意识到自己欠缺的东西更多。侯老师的思想在这一方面给我了很多启示,尤其是从教学目标到课堂细节的启示。他说:“教学中要理清一个层次问题,那就是:知识---思维---方法。通过学习知识,训练孩子的思维,总结学习的方法,最终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作为学生内心世界的窥探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老师又该如何修炼?“作为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会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学生需要学习,老师也需要通过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只有多读,多想,多交流,多实践才能丰富自身底蕴。这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之道,因为丰厚的底蕴是靠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个人素养。大量的阅读是我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不断思考才能将知识化为己有;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别人交流探讨,是对自己的又一次提升;最后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传播给我们的学生。这便是真正意义上教学!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的重要品质,其实,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三、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上,把握好一个“度”字。

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上,我们真应该好好思考一个“度”字。看看我们现在的课堂上,往往忽视了孩子亲身体验和探索的过程,生怕课堂上乱而老师的思维放不开,引领不到位,孩子也就放不开,也就不到位。更是因为教条思想,束缚着自己,不敢在课堂上讲太多,而耗费了很多时间。特别是当孩子知识水平以及表达还不到位时,我们就不知道改怎么办了。我想这种感觉的产生就是因为现在老师一味教条的不敢“教”造成的,生怕自己讲多了听课老师会提意见,课堂走了很多弯路。我觉着侯老师说的很对,当老师的必要的时候还是要讲的。只是要揣摩好一个“度”字,我们不能代替学生体验和探索,但当孩子现有的水平表达不到位时,老师可以讲授,引导他们总结。

总之,要将学生的学习化为一种内在的动力,一种乐趣。老师在这中间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为之加倍努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