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8:24:01 页码:11
2023年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通用10篇)
2023-11-23 08:24:01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某个时期的表现和成就。同时,不可忽视的是阅读以下总结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总结的要点。

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篇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家长要做到在生活中不抱怨,不患得患失,以感恩之心面对自己的生活。

首先,我们要珍视孩子的付出,并及时感谢孩子。例如,当孩子帮我们倒水、拿拖鞋、买东西、给爷爷捶背时,我们要对孩子说一声谢谢。

其次,要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人的付出。家长对帮过自己的人充满感激,真诚地感谢生活和身边的人,孩子心领神会,自然也就懂得感谢爸爸妈妈的付出了。例如,生活中因为感谢清洁工人把街道打扫干净,所以我们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不随手丢弃;因为感谢农民伯伯辛劳播种蔬菜和瓜果,所以我们吃饭绝不浪费;因为感谢交警叔叔辛苦指挥交通,所以我们更要遵守交规……感恩的心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被传承。

另外,当孩子对我们表达感谢的时候,我们应该坦然接受,并且表达自己听到孩子的感谢之后,感觉到的快乐。

比如:爸爸出差回来为妈妈和孩子都带了礼物,拿到礼物之后,妈妈可以带着孩子给爸爸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者甜甜的吻,并对爸爸说:“谢谢爸爸的礼物。”那爸爸就可以对孩子说:“不客气,看到你喜欢这个礼物爸爸非常开心。”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舍得“用”孩子,是我们为人父母要学的第一课,要让孩子在付出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学会感恩父母,更要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培养出适用一生的能力和责任感。学会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体验越多,感悟越深,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尽可能不要替孩子做。

父母爱孩子,要有分寸,应该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不包办一切,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同时在家庭事务中承担起一部分责任;不无底线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鼓励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拿筷子、扫地、整理自己的的玩具等,让孩子感受到这个家的一切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爸爸妈妈认真经营的结果。当孩子能够共情父母的辛苦,自然也会感激父母的付出。

当孩子对别人表达感谢时,我们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感觉到这样做是正确的,是快乐的,是会得到鼓励的。那么,这样的.行为就会逐渐增加,慢慢变成一种习惯。

这个感恩仪式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发现身边的美,怀着满足和感恩的心情进入梦乡。同时,我们会发现,哪怕一天大部分的事情都很糟糕,但至少还有三件小事是暖的,那么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

和孩子一起共读有关感恩和爱的绘本也是很好的感恩教育方式。通过阅读绘本,聆听故事,一起感受来自家人、老师、朋友、生活和自然的爱,在浓浓的爱意中体验快乐与温暖,也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希望”和“善良”的种子。

这几本关于感恩和表达爱主题的绘本,例如,《艾薇的礼物》《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我爱妈妈》《奶奶的护身符》《感谢的味道》等,通过一个个温馨动人的小故事代替正面的说教,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感恩并学会感恩。它会告诉你,如何才能找到寻常生活里的那些令人感到幸福和满足的小细节。在生活中,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感恩的心,你就能遇到幸福,拥有快乐和满足。

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篇二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对于这种良好品质的形成和提高需要教育来实现,感恩教育也是一个科学体系,他需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途径,主要从学校、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修养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家长作为子女人生的第一位导师,他们的'教育及自身的言行对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家范》中说,为人祖者,要“以义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为人父者,要“爱子教之以义”;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为人子者,则应以孝为天经地义,为行动之准则。

学校是学生感恩教育的中枢环节,对于提升学生对感恩的理性认识,升华学生感恩情感,促进学生养成理性感恩行为习惯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作用。“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不能仅停留在亲情层面,而要深化为一种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高校要充分利用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提高学生的感恩观,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增强感恩教育的理性引导作用,挖掘感恩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理性感恩意识。其次,高校在全面利用专业课程教学,使每一个教师,每一门课程都渗入感恩教育,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让学生意识到感恩的价值所在。最后,高校要利用开展主题教育,培育校园感恩文化。

3.3加强社会导向,营造感恩教育社会氛围。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具有良好的熏陶作用。社会上应营造一种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倡导、弘扬感恩文化,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感恩风尚和环境。我们应增强在社会环境领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对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孝敬父母、无私助人、见义勇为、报效祖国的先进典型,给予大力宣传,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感恩情感和行为习惯。同时要充分利用新的媒介,如互联网,宣传的及时性、普遍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开辟感恩教育新的阵地,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营造感恩教育良好的社会氛围。

感恩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感恩教育的效果离不开他们自身主动性、能动性。人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主动践行感恩,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父母、老师、学校、友人,感恩哺育自己祖国、自然和社会等,体现自己无私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自立、自信和自强意识,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感受一分收获、一分辛劳的意义,能够理解他人给予自己帮助是多么珍贵,从而产生感恩之心、报恩之意,增强感恩意识,完善自己的人格。

总之,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同时也要互相协作,形成感恩教育有效机制,使感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里和实际生活,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激发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增强责任心,使大学生能够知恩、感恩、报恩,从而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7.

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篇三

(一)感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感恩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德行养成的过程。感恩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孝心爱心,唤醒其亲情良知,唤起其感恩父母之情,激起其报答父母之为。这种感恩品质形成之后就会“迁移”到其他优良品质上,从小爱到大爱,懂得对爱心的回报,报答他人的帮助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国家的培育之恩;懂得爱国报国,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领悟人生的真谛,实现真善美的追求,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可以说,一个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不可能会关心他人,更不可能有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他的道德人格必定是有缺陷的。当一个人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他人、面对生活,就会多一份宽厚、友善和快乐,就会情愿付出,对别人施以爱心,对社会予以回报,就会对生活寄予希望,懂得相互关爱,树立坚强的意志,为道德的成长奠定基础。因此,我们认为感恩教育是产生“道德移情”的动力源,从感恩父母这一最基础的道德起步,唤起个体心存感恩情感,能驱使个体从感恩父母有孝心“迁移”到感恩他人施关心、感恩社会献爱心、感恩祖国效忠心,升华了感恩的情感,从而完美个体道德人格。感恩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基础、一个行之有效的切入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二)感恩教育能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具有辐射效应感恩是社会和谐的催化剂。感恩能够通过亲情恩情的传播在群体间和社会中产生辐射效应,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递,有利于社会和谐文化建设。道德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好比各细胞与有机体间的关系,相互促进与相互依存。个体感恩意识的提高能带动社会成员感恩意识的提高,形成人人懂得感恩的风尚。感恩能够引导社会成员多一些爱心,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友善,少一些对抗;用感恩的心对待社会中的人或事,缓解矛盾冲突。只有树立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整个社会才能处于和谐的氛围之中。一个缺乏感恩的社会必定是冷漠的、彼此缺乏信任的社会,更谈不上幸福与和谐。因此,个体感恩意识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感恩能够促进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提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情愿付出,才会认为自己有责任去回馈社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胸怀忠君报国的信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和马革裹尸的壮举激励着代代中华儿女,守护了国家尊严,铸造了不朽的民族之魂。在当今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时期,更需要加强感恩教育,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大学生心怀一颗感恩的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忠心报效祖国,积极回馈社会,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二、感恩品质的形成机理。

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形成不仅受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感恩又是一种心理品质,它的形成同样遵循心理发展规律,是知、情、意、行的交互作用与内化过程,必须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着眼于主体的内化,引导他们识感恩之理、激感恩之情、践感恩之行,最终促使知恩图报成为主体的自我需要,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一个完整的感恩教育过程应包含认知层次、情感层次、实践层次。感恩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人德行养成的过程,感恩教育必须遵循道德教育规律。根据“道德移情理论”,道德移情与个体移情、情感的唤起有关、与个体的认知能力有关,因此,必须激情、明理并施之以行,以求情通理达,促进内化。

(一)识感恩之理———对感恩的理性认识是产生感恩之情的基础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和意志是受认知的调解和支配的。个体只有对感恩的意义有充分领会,对施恩者的爱心行动有充分的认可,才能产生感动和感激的情绪。因此,在感恩教育实践中,要让学生认知感恩之理,开设识恩的基础理论教育课,引导学生懂得“为何要感恩”等基本道理,强化其对感恩的理性认识,促进施恩理念的确立。个体只有树立正确的感恩理念,掌握正确的感恩方法,才能指导自己的施恩行为。

(二)激感恩之情———情感的激发是产生感恩行为的前提动力感恩教育作为一种情感的启迪和引导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它不仅是理性的、逻辑感恩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陶冶过程,是一种化育。感恩情感的产生是实施感恩行为的前提。感恩是从内心深处发出的一种真挚的情感,它通过逐步感染和熏陶,唤起受教育主体的心灵共鸣,从而激发起主体自觉的感恩行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仅靠呆板的说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没有情感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甚至会使之产生逆反心理。必须通过情感的疏导来排除其对外部教育的心理阻力。在感恩教育实践中,作为教育者自身必须拥有健康的情感,坚持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把脉学生的情感,运用好情感沟通的桥梁,通过榜样教育法、情感教育法,设计各种活动平台等来开启他们的心扉,见贤思齐,使情感转化为信念和动力。

(三)践感恩之行———引导个体施恩实践是形成感恩品质的关键感恩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从“感”到“恩”的启发引导过程。其中,人的知恩、识恩之后的“感动”是初始阶段,“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行为模式的养成是感恩教育追求的最终结果,即感恩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个体的感恩认知、感恩之情内化为感恩行为习惯,升华为自身的品质。而感恩品质的形成过程是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内含情感体验的生活实践过程。如果不经历生活化的情感体验过程,就无法完成向施恩和报恩的转变,对感恩的认知也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可见,情感体验的生活实践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实践能让921学生体验高尚行为的愉悦、获得正确的经验、砥砺坚强的意志,从而固化行为习惯。显然,只有感恩认知、情感激发是不够的,缺少实践环节的感恩教育只能是隔靴搔痒。因此,在感恩教育实践中,要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回归实践,回归生活,要重视让学生付诸施恩的反复实践,可设立“感恩日”,要求学生以各种方式向有恩于自己的人行感谢之为。

我们把感恩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以孝亲教育为突破口,以情感教育为主轴,引导大学生践行感恩,培养学生感恩品质,从而健全大学生道德人格。实践证明,感恩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为他们的人生奠基,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成效的长期机制,促进高校德育良性发展。

(一)以感恩课程为教育主阵地,以求学生情通理达感恩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依据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4]。其中,让受教育者识恩、知恩尤为紧要。我们编写《感恩教育读本》校本教材,按照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思路编排内容,分为知恩篇、感恩篇、报恩篇三大块。同时,创造性地开设感恩课程,以求学生情通理达。感恩课程安排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德育自身特点,规范各年级教育内容,使之形成有机联系的序列。大一时,立足于明理,讲授《知恩篇———认知感恩理》,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感恩教育思想,系统领悟感恩基本道理,强化学生对感恩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大二时,致力于育情,讲授《感恩篇———悠悠感恩心》,用古今中外“感恩典范”感染学生,让学生品味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诲之恩、他人帮助之恩、社会关心之恩、国家培育之恩,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确立感恩的信念,激发学生施恩欲望;大三时,着眼于导行,讲授《报恩篇———践行感恩为》,循着“感恩父母有孝心、感恩他人施关心、感恩社会献爱心、感恩祖国效忠心”道德提升的路径,进行相关内容讲授,让学生懂得“要怎样报恩”,升华感恩情感。

(二)以孝亲教育为突破口,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孝为仁之本,仁为德之本。只有首先做到孝敬父母,才谈得上其他社会道德。同样,感恩教育必须以“感恩父母有孝心”为突破口,促使感恩品质升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感恩课程中,我们安排“难忘父母恩”这一教育内容,让学生走进父母之爱,体味父母生养之恩,激起他们孝亲报恩之情。在感恩父母中,我们具体要求学生做到“四心”:多沟通不耍脾气,主动向父母问好,让父母舒心;自尊自爱,心态健康,心胸豁达,让父母放心;勤俭节约,减轻家庭负担,主动承担责任,让父母省心;笃学修身走正道,学有所成早立业,让父母称心。在孝亲教育的基础上,着眼于移情,把对父母的感恩推广到对朋友、老师和社会的感恩,拓展感恩教育的内涵,共分三个维度:一是感恩老师教育我,增强尊师意识,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和创造;二是感恩朋友帮助我,增强关爱互助意识,促进人际关系的良性031发展,增强感情交流能力,形成和谐愉悦的心境;三是感恩社会温暖我,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报于社会;四是感恩祖国培育我,树立振兴中华、报效国家的理想,升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三)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创设学会感恩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情感体验的教育功能。通过情感体验,使得情感与认知相协调,达到内化为感恩信念和感恩行为的目的。我们充分尊重主体,以情感教育为主线,精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感恩的校园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第一,榜样激励,催化感恩。情感的相互影响,更多的靠感染,而不是说教。信息化的时代使得学生有了更强的独立意识,更多的学生热衷于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去对待榜样。感恩教育的主阵地中,我们充分利用榜样素材,创设一种促使学生“学会感恩”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催化学生的感恩之情。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挖掘古今中外的感恩榜样。我们用古今中外“感恩典范”的事迹感染学生,还可组织学生集中观看《道德模范》视频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等节目,诠释着道德的真谛,激起他们道德体验的共鸣,引导学生热衷于做感恩模范的粉丝。二是树立教师的感恩榜样。我们通过树立教师中的孝亲典范,发挥教育者自身的感染力,言传身教,增强感恩教育的说服力。三是树立学生身边的感恩榜样。我们通过“校园十大感恩之星”的评选,树立同龄人的感恩典型,让其“现身说法”,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感恩氛围中,从校园的感恩环境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第二,创设载体,体验感恩。要使感恩教育达到潜移默化,必须讲究教育载体。

我们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多渠道进行感恩教育活动。一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感恩宣传与交流。通过qq群、网站、微博活动平台宣传社会上的感人事迹和校园的典型事迹,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道德正能量的传递。二是利用主题活动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感恩主题文艺晚会、“家书传真情”“爱心祝福语传递”等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刻体认父母的恩情,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通过师生互位体验、师生座谈会等形式,让师生平等交流,懂得尊师重教;通过“朋辈沙龙”“新老生爱心接力”活动、困难帮扶活动等让学生懂得感恩朋友,增强学生关爱互助意识;通过开设“感恩论坛”,引发学生情感的激荡。三是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母亲节、中秋节等感恩父母养育之情;通过教师节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利用清明节、国庆节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为了感恩教育的常态化和持续性,我们规定每周六为“感恩日”,通过持续的活动体验,促使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强化,为报恩和施恩积蓄了情感力量。第三,社会实践,深化感恩。实践是联结知与行的桥梁。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感恩教育必须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通过关爱空巢老人行动、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参与公共服务等志愿者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我们通过与敬老院、民工子弟学校、社区居委会等合作建立了十多个日常志愿者服务基地;在各地贫困乡镇或村建立了二十多个长期的暑期“三下乡”服务基地;与当地四十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顶岗实习服务基地。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假期参与家庭所在社区的服务活动。这些都为学生的感恩实践提供了充足的平台,让学生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这些平台的构建,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报恩与施恩的乐趣,并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下反复修整,深刻领会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促进人生观的完善。

(四)以评价导向为引擎,把感恩品质纳入德育评价体系为了发挥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固化感恩教育的效果,我们把学生的感恩品质纳入德育评价体系中,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感恩教育属于隐性教育,它的教育效果也具有隐形性,无法用一般学科的考核方式进行评估。我们在遵循客观性、主体性和公平性原则的前提下,采用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和纵向评价,建立和健全感恩品质评价体系。一是依托实践活动进行过程评价,关注个体的参与程度。我们编制了《大学生感恩成长记录册》,对学生的感恩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每周一登记,每月一汇总,结合活动项目进行量化;二是采用学生自主评价和互相评价的办法,鼓励学生客观主动地总结和评价自己和同学,找到差距与不足,督促自我完善;三是建立家、校、社会反馈评价制度。我们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在学校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家长意见反馈和企业社会实践的评价反馈,进行评价。在全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每年评选出“校园十大感恩之星”“校园微感动人物”。总之,在综合评价时,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全面看待,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刘锦霞。

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篇四

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感恩意识不仅是道德层面的内容,其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于“感戴”这一个体心理加工过程,即个体倾向于以感恩情绪来回应他人帮助的一种稳定、跨情境的特质性情感。感戴水平高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许多人的努力”,更能够领悟到他人的帮助与支持,也会有更多的感戴情绪,对社会有更加积极正向的认知。相反,感戴水平低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自身,对于社会支持的体认与感戴情绪就会较少。国内感恩教育的相关研究多以综合类大学生为对象,研究方向多从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文化建设、感恩教育载体等理论角度出发,对于感恩教育实操性工作模式的研究鲜有涉及,以艺术类大学生为对象的感恩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艺术创作工作,影响的是社会群体的精神层面,如果创作者本身不具备感恩品质,其作品也只能是冷漠理念的传递。目前,大学感恩教育尚未课程化,因此班级就成了此项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而班级因对学生具有特殊意义,也有着开展感恩教育工作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艺术类大学班级化感恩教育的模式是必要、可行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对于大学感恩教育的研究也是一项重要补充。本研究选用国外相关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感戴问卷,选择性别、生源、民族、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多个背景变量,以浙江某艺术高校学生为样本,考察大学生在各个背景变量上呈现的感戴特点,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感戴心理加工过程的特点,从提升个体感戴水平的角度来探索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造型学院、设计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建筑学院等四个二级分院抽取被试,共获得有效被试652名,其中男生204名,女生448名;大一学生182名,大二学生219名,大三学生150名,大四学生101名;造型专业学生220名,设计专业学生232名,建筑专业学生168名,传媒专业学生32名;汉族学生626名,少数民族学生26名;城镇学生496名,农村学生156名;独生子女416名,非独生子女236名;学生为单亲家庭的有43名,为非单亲家庭的有603名;学生干部188名,非学生干部464名;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423名,未参加过志愿者服务的学生229名。

(二)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为感戴量表(gratitudequestionnaire)。感戴问卷共6个题项,经本研究翻译、试测、修改后修订成的5个题项的中文版。每题项采用“1.极不同意”至“7.极同意”的形式分级计分,第3题反向计分,总分越高,感戴状况越好。经翻译修订后,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三)测评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测试,对回答问卷的要求进行了测前说明,以保证大学生的积极配合,被试约在10分钟内完成问卷,对全部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

经统计,大学生感戴得分的均数为34.36。经差异检验发现:在性别、年级、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几个背景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民族、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四个背景变量上,感戴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女生的感戴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完整家庭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担任过或正在担任的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于未担任过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不同年级学生间差异显著,大一、大二、大三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均高于大四学生。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具有这样的特点:获得社会支持多的(女生、双亲家庭学生)、有较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有助人体验的(志愿者)群体,他们的感戴水平较高,而“班级”正是个体获得社会支持、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他人最直接、最容易的途径。数据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进行班级化感恩教育途径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根据感戴的心理影响机制来看,感戴水平高的个体能够对现实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能够看到个人的“积极结果”来自许多人的努力,而这些正向积极的认知让个体产生更多的感恩情绪和行为。所以如何通过环境去影响个体的认知,成为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研究的落脚点。结合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的调研数据,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班级支持系统。

数据显示,女生及来自非单亲家庭的学生,其感戴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女性在社会群体中相对弱势,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他人的帮助也会相对多于男性。而双亲家庭在物质与精神上所给予个体的支持也会比单亲家庭多,两个群体具备一个共性,即更多的社会支持。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应该成为班级成员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班级支持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针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等群体的帮助型支持;针对有特定需求的服务型支持。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成立由教师、班委、学生组成的各类“支持小组”,独立开展工作,具体分类为:班级经济困难生支持小组,可以由班主任、生活委员、困难生代表、普通学生等几类人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掌握班级困难生的家庭情况,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资助信息并协助申请,审批班级困难生资格申请及资助额度审定等。班级学业支持小组,由专业教师、学习委员、成绩优秀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组织班级学习经验交流;邀请教师或研究生举办读书会;针对特定课程举办师生沟通会;掌握班级后进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学业落后的原因,提供一对一的帮扶等。服务型支持小组如:班级就业与实习信息小组,由辅导员、班委、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就业信息发布;实习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等。班级文娱小组,由班级文体委员、特长生、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各类文娱活动的组织策划;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丰富班级课余生活等。以上是对部分“支持小组”的例举,班级可以视自身的情况来设立,鼓励班级成员根据自己某一方面所长或兴趣为大家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得到大家为他提供的资源,形成“助人自助”的班级支持系统,让每一个成员在需要时首先可以从班级——这个离自己最近的“家”里获得支持。

(二)建立“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

本研究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p=0.0070.01),而大四学生的得分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学生干部的感戴得分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p=0.0020.01),这个结果提示我们,社会活动的增加能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随着年级的递增,社会化活动逐渐增多,从社团活动到校园文化,从行业竞赛到实习就业,学生在这些社会行为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自尊,学习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因此,也能更多体认到他人给与的帮助。而对于大四学生的感戴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的结果,本研究分析,这和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双重压力有关:每一个人都希望为自己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倾尽全力投入毕业创作,学生之间竞争氛围浓郁;同时,毕业生需要独立面对毕业后去向、就业单位、就业地域等人生重要选择,个体的自身价值凸显,对外界的关注力相对减弱,从而影响其感戴得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社会活动对于个体感戴水平的影响。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体验人际互动、提升社会活动能力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班级是组成大学校园的独立细胞,每一项学校的举措都会折射到班级,其既要适应大环境的循环,也有完成自身的代谢,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传统的班级管理一般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委(3-5人)来完成,容易出现大量工作积压在少数人身上、管理权利过于集中等问题。如果将班级工作分成不同的各个板块,对应每个板块成立负责小组,每个班委负责督导1-2个小组的工作,班主任督导班委的工作。班级成员根据自身情况来申报不同的小组,双向选择,最后将每一个成员都纳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建立一个“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鼓励班级成员共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个体的社会活动,提升感戴水平,又有益于形成一个民主、透明的班级氛围。

(三)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

本研究中,曾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未参与过的学生(p=0.0000.001)。这一结果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感戴特质分高的个体有更多亲社会行为;第二,助人行为、体验他人对自己的感激之情等可以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笔者认为,感戴特质的确存在个体差异,但公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也会进一步强化这种特质。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服务社会的热情,自从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称号以来,大学生公益组织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高校内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公益的重要群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班级的志愿服务氛围就有了生长的土壤。而“氛围”的营造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存在形式”,即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搭建班级志愿者活动平台,以此作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展现志愿者风采、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的载体。一个平台的生存有赖于四个重要因素,即项目、团队、宣传与发展方向。首先是项目。不同于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公益平台输出的资源主要是专业,因此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是重点。同时,学校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岗位。如果是长期项目,那么在项目策划时,首先考虑能发挥学生自身专业特长的长期项目,如针对特殊群体的艺术类支教服务、针对普通群体的艺术推广普及活动等。其次,团队是平台生存发展的保证。引导有志愿服务意向的学生成立核心团队并明确分工,制订科学、合理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同时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培训,比如支教类项目需要的教学经验、义卖类活动需要的市场活动经验等,可以通过教案展示、经验交流、资深成员带新成员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再次,有了好的项目与团队,就需要提升这个平台在班级中的知名度。志愿团队氛围的营造与宣传密不可分。面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平台可以选择qq群、微博、微信平台等网络载体,发布志愿岗位信息,招募志愿者,及时跟进最新的志愿活动动态以及展现志愿者的风采,让志愿服务信息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是发展方向。班级志愿服务可以有两个维度,对内以服务学生为方向,逐渐成长为“班级互助平台”,实现公益生活化;对外则以公益创业为目标,面向社会需求,寻找公益创业品牌,向公益专业化发展。

(四)开好“班会”

研究结果显示,来自完整家庭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p=0.0000.001),这说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得到的关爱、支持与温暖也是影响其感戴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逐渐成型期,而在此过程中,其所得到的引导、关爱、支持和温暖很大程度上来自班级。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而言,班级就是他们大学生涯中的“家庭”,同学就是“兄弟姐妹”,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班级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班级是一个“大家庭”,那么班会就是重要的“家庭聚会”,其既是班级教育特有的形式,也是体现班级“家氛围”的重要载体。就像每个家庭在一年中特定的时期都会有特定家庭日一样,班会也可以结合特定节日来开展,具体分为:家庭日班会:家庭通过家庭会议来制定重大决策、举行庆祝活动。班级在重要事务决策(班委选举、活动策划、班费使用等)以及班级重大荣誉获得时,都可以通过班会让每位“家庭成员”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感恩主题的班会:结合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感恩节等节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向父母、教师、长辈表达感激之情:如画一幅全家福,或是制作一张贺卡;或是一通问候的电话,在此过程中学习怎样表达对他人的感恩之情。温暖主题的班会:一年中总有一些节日是要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他乡的学子到了此时,总是格外思念家人。此时的班会要以温暖为主旋律,可选择踏青、烧烤、烛火晚会、厨艺大赛等轻松的形式,全班一起过节,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特殊时期班会:班级中偶尔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学生罹患重病;家中遭受重大变故;学生发生意外等。此时,正是体现班级大家庭温暖的时候,学生要承担起“家庭成员”的责任,通过班会,群策群力,为帮助他人渡过难关贡献一份力量。所谓“实践出真知”,每一个“认知”的产生必然要经过一定的心理加工过程。没有身体力行的实践,任何形式的灌输都难以真正成为个体的“认知”。因此,在对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的探索中,本文始终立足于对实践形式的思考,以期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改变个体的认知,从而提升感戴水平,为感恩教育研究提供操作性建议。而针对不同年级群体的特点形成完整的感恩教育体系、量化感恩教育的实效等,都可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篇五

当前,许多大学生已经没有什么感恩意识了,他们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多大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在家含辛茹苦,而孩子们却挥金如土。某些受助大学生很坦然接受他人的帮助,之后却一点感激的心情都没有。有的大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才得以上学,但是在学校学习并不努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我们一定要传播感恩意识,使之让更多的学生们接受。

1.家庭教育对感恩观缺失的原因。家庭是人生的出发点,父母给孩子上的第一课。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一个孩子受益匪浅。但是由于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导致孩子们的感恩观有所不同。它包括很多方面。

2.社会对感恩观缺失的原因。大学就是校园与社会的桥梁。大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各种能力水平都比较高,但新的竞争也很大。首先,自我意识方面。青年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追求内心世界的自我,并把焦点聚集在自己的身上。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什么事情都不考虑别人,从而变得自私,往往是他人对自己付出,而自己却不以为然。其次是各方面压力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他们担心找不到好的工作,以后的婚姻问题,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和父母的交流问题等。所以在他们的内心中就很难有一种感恩的情怀。

3.学校教育对感恩观缺失的原因。学校是大学几年生活的必须场所。因而它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学校的影响有几个主要方面:首先,人文教育不是很好。学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地方,它包含学生的德体美。他也教会了学生们知识和在社会上生活的方法。但它现在更注重智的教育了。它却少了一种传统观念的教育,所以他导致学生们内心的侧重点不同了。它使学生能很好的在社会上生存,却使学生们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理念忘却了。导致了学生们感恩情怀的下降。使彼此之间的信任下降了。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们的一种方法,他们通过对内心的认知,从而从多方面对被教育者进行教育。使他们对社会有识恩、知恩、感恩、的心理。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关联着各种教育要素。并使这些要素能够稳定的并存。它也是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所以,在大学推行感恩教育十分重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感恩的人能在社会中很好的发展。因为他们心地善良,他们知道吃水不忘打井人的理念。所以,感恩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迫在眉睫的教育。只有学会了感恩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更上一层楼。学生胸怀感恩,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才体谅父母的辛苦和他人的善意,感激社会的恩惠,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会感恩,有利于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是他们能更好的更刻苦地学习。是他们能更好的做人。感恩教育进校园,能够使整个校园变得超尘脱俗。是校园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学生们也各个斗志昂扬,很好地学习。精神面貌得到全面提升。

1.加大感恩教育的宣传力度,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高等学校要利用校内各种宣传文化方式,加大对“感恩教育”的宣传,使学生们从内心意识到这种教育。大力地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们的认知度。使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们。高等院校应该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大力向学生家长宣传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要帮助学生家长们充分认识良好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帮助家长们认识教育的重要性。

2.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应,所以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爱的校园。要大力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德育功能。首先就要培养“爱心文化”,我们的师生都应有一种爱的精神。老师爱学生,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对孩子们的一种关爱,对他们负责。老师们之间应该精诚合作,同学们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学校还应该积极地开展一些老师与同学之间共同协作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是师生间感情更好,也为将来开展工作做铺垫。这些活动还能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彼此间相互了解,以后也能够互相帮助。还应该多开一些总结会,通过活动有什么认知,有什么不足。使同学们互相学习,这样同学们自然而然的就有了感恩情怀。

五、结语。

感恩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高等学校应该把感恩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以他为基本点,构造一个完美的校园。把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共同构建感恩型教育。只有抓好了感恩教育,才能创造良好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为学生们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也能为建设感恩型社会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篇六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第一,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不要为孩子打理一切事务。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过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习惯父母的包办代替,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再感谢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了。

从小让孩子吃“独食”,会让他觉得他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孩子习惯了被给予,只知道索取,便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一个不懂得关爱别人、关爱父母的人将来很难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应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坚决拒绝,并且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合理,给孩子一些经受挫折的机会。不要孩子想星星就一定给他星星,想月亮就一定给他月亮,应该让孩子自己去争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很不容易,但父母们却爱给孩子一张笑脸,给孩子一些超脱的环境,怕艰难的现实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其实,如果父母们能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那么孩子就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如果家中有老人,有好吃的要先给老人吃,逢年过节给老人送礼物;如果老人离得较远,应该经常给老人打打电话。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对长辈也有爱。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教。

当宝宝想要帮助你做事情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再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因为父母最大的责任不是让孩子学会读书,而是让他首先学习做人,这是他能好好读书、把书读好的基础。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报”,他才会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篇七

我在中心幼儿园开始了为期某某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某某市某某中心幼儿园是一所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的民办幼儿园,包括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四个阶段的小朋友。目前已有十年办学经验。

幼儿园把我安排在了大三(2)班进行为期九天的假期锻炼,他们都是一些即将进入小学读书的孩子。胡老师是这个班级的授课老师,可是小朋友们却都亲切地叫她妈妈。这让我感到了这个辛苦岗位背后的一丝幸福,刹那,我觉得胡老师脸上绽放的笑容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活力,最让人羡慕的;那些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也是最幸福的孩子。

第一天,我一方面通过听课初步了解胡老师的教学方式,大致掌握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受课特点。胡老师介绍说幼儿园重点培养了学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我觉得较有特色较为精彩的是在他们在上课前的八点到八点二十分的聊天时间,也就是培养语言方面。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有机会说并能拿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重要特殊意义。这里,胡老师首先引出小朋友感兴趣的一个话题,然后由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发言,围绕这个话题说说他们的看法。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举手都极为踊跃,恨不得把手伸到半空好让老师知道他举手了。举手踊跃,上课气氛异常活跃,在大家都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胡老师再向他们阐释她的看法,这样既及时纠正了有些小朋友的一些不太正确的观点,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进行了很好的交流,语言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不少,可谓是一举多得。

刚开始到幼儿园几天,由于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学习方面不熟悉,我只是协助胡老师进行一些较常规的工作,比如在点心、午餐时间分发餐点、饮料;午睡时一起维持午睡纪律;定时给带药小朋友吃药。后来随着对该班幼儿受课特点的了解,八月五日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试教。当天的课上午是思维训练,《乌鸦喝水》截句拼读,画《吹泡泡》,下午是《暑假乐园》,学写字宝宝一共五堂课。思维训练是我觉得最难上的一节课,它需要较全面地掌握该年龄段孩子的思维状态,而这恰恰是我最欠缺的。于是我详详细细地看了他们的思维训练作业本,回忆了前些天胡老师此课的上课方式,前一天晚上我还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终于觉得有了一些上课的把握。接下来是《乌鸦喝水》,为了提高孩子们的上课兴趣,我首先找了一些有关《乌鸦喝水》的图片,让孩子们在脑海里能先去想象一下那个场景。趁热打铁,然后我马上就在黑板上写了接下来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一句话,注上拼音,他们拼读的兴趣很浓,这样也就达到了这个课读拼音讲故事的目的。最后我还用开火车的形式让他们一个个拼下来,课堂气氛一直比较积极活跃。

一天下来,不用说这是我几天以来最累的一天,其中只要是某一个环节没衔接好,或者课没讲好小朋友们就会马上吵闹起来,因为是第一次,有好几次我都控制不下来孩子们“激动”的情绪。我用他们的专用铃铛,他们没安静下来,我用嗓子喊,刚开始还好可是马上就烦起来了。幸亏有胡老师在旁边听课,在我实在控制不住时她就出来帮我控制课堂纪律。课后我提出嗓子受不了时,胡老师告诉我在适当时候得用些身体语言,比如用眼神。孩子们都很聪明,一看见老师在盯他马上会停下来。而后我又提出了一些我在课堂上遇到的较多难题比如:在有些环节还不能控制住,原因在哪?怎样对待有些小朋友的奇怪问题?胡老师都一一很耐心地对我进行了解释。

九天的社会实践很快就结束了,不知不觉,我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小孙老师,也成了他们的大姐姐,有时候他们会跑过来告诉我很多他们心中的小秘密;有时候他们会拉着我让我陪他们做游戏;又有时候他们会突然给你一个小小的惊喜——捧过你的头给你一个轻轻的吻……我想这就是快乐,这种快乐中夹杂这淡淡的幸福,让人回味无穷。

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篇八

1、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弘扬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唱响主旋律,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组织“科技文化艺术节”、“青年创业论坛”、“校园营销精英挑战赛”等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成为校园文化、校园精神的重要内容。

2、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与最初的职业指导相比,生涯教育已不只是指导学生选择职业或就业,而是重在以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和职业观引导学生,让他们能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掌握合理选择职业方向的能力。生涯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追求以创新创业为自我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

(二)搭建创新创业素质训练平台,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1、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意识。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的有效途径,并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体系。南通大学就逐步形成了“3+3+x”的多级竞赛体系。第一个“3”是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等3 个在全国影响较大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科技创新创业类竞赛;第二个“3”是指南通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园营销精英挑战赛;“x”是指除上述3 个主要竞赛以外,有选择性参加的竞赛,如电子设计竞赛、电子商务竞赛等不具有普遍 意义的竞赛。在竞赛过程中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趣,增强青年学生的创业主动性。

2、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共青团通过组织暑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力争在实践中不断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强化创业内驱力。在高年级团员青年中开展“学业、就业、创业、事业”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创业培训,锻炼其执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有效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以勤工助学为纽带,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随着高校勤工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从事经营型、管理型勤工助学工作,甚至有部分同学从事科研型勤工 助学工作,创办勤工助学企业,提前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参与勤工助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提升创业动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参与“智力型”、“管理型”、“经营型”、“服务型”等类型的勤工助学活动,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知识能力,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敢于和愿意承担风险,尝试做一些具有创新性质的事情,感受创业的艰难和快乐,在这过程中,创新创业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创新动力在不断实践中得到增强。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程,积攒创业案例,丰富创业教学经验。高校在政策上鼓励有能力的教师进行创业,成就一批创业者兼学者,同时在政策上也吸引成功的创业者成为高校教师。在师资队伍的结构上,学习美国的经验,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相搭配,主动吸纳社会优秀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成功人士、政府官员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给学生开设课程,这样既弥补了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数量的不足,也实现了创业教师个性、能力、学识和经验的互补,优化了师资结构。

2、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技能。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还要增加投入和改善软硬环境,组建坚实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基地。其一是共青团组织主动 与企业联姻,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校企联合的模式,创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基地,实行“真项目、真操作、真环境” 的见习模式,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其二是共青团组织牵头建立创新创业基金会、创新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战演习场所,以项目化的运作手段,保证学生实践训练活动的开展,促进大学生与创业企业、创业者建立互动关系, 体验创业过程, 开展创业实践, 提升创业企业的运行管理能力。其三是通过其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参与科研,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将来的创新创业积累有益经验。

3、培育一群团员青年创新创业典型,打造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完善创新创业激励和扶持机制,积极筹措资金,通过“青年成才发展基金”、小额担保贷款等渠道,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促动机制,促进学生的职业自立,塑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培育出一批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逐步提升大学生整体创新创业的水平。

二、专业课教学要积极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引导作用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创业思想教育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但这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开展者,绝大多数是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学工处教师、就业指导老师、辅导员等,专业课教师参与的程度不高,甚至少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那不是自己的工作范围。实际上,从普通的基础教育进入到高等职业教育再到今后的从业,专业课教师作用非常关键,有无可替代性。专业课教师是将学生从学习生涯领入到职业生涯的领路人,是社会和学校沟通的一个桥梁,是大学生今后工作的引导者和示范者。从现实的经验来看,专业课教师的思想和认识对学生从业观念和今后成长的过程,影响巨大。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对今后从业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些信息获得的第一个来源就是他们的专业课教师,都是由专业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点点滴滴灌输给他们。

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模式上还采用传统的三段式学科式教育模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方式上还是采用理论课加实训课的模式,表现出的现象是:理论课上老师满堂灌,技能实践课上学生拼命练,理论和实践缺乏有机融合;毕业找工作时,学生背了很多书,抱了大堆证,面对各类职业岗位提出的要求,还是茫然不知所措,更不论去创业了。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融入创业教育思想的教学方法必须具有新思维、新突破,打破以往教学方式的束缚。各门专业课教师都应该根据其专业的内容和教学特点,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有机渗透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将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同步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业课教师要更新课程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传达给学生,专业教学所采用的项目、案例和载体要来自于真实的生产实践,专业教师要跟踪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把生产一线正在使用和短期将推广的技术以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引进课程教学中。

其次,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实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集体讨论式”、“优秀生示范式”、“合作式教与学”等,借助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手段,引入师生互动的平台,使教学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知识中心逐步向学生中心、实践中心、能力中心转移。

再者,考核评价学生方式要全面立体,不要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唯一标准。例如专业课程成绩的构成:可采取考试50%+ 上课10%+ 作业20%+ 创新20%的模式,作业多以综合性分析、调研报告、信息搜寻、构思方案等形式布置,把创新能力纳入考核中,使只会机械记忆书本知识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最高不超过良,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除了专业课程教学要采用灵活有效的多种形式外,教师要把专业教学的活动场所延伸到课堂外、实验室外和学校外。

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来保障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学校教务不断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高校应在原有的多学科公共选修课基础上,结合专业基础知识,组织骨干教师增设学术科技类系列选修课程,广泛调动学生的科技兴趣,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环节。清华科技园就在清华大学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系列创新创业课程。与此同时,清华科技园启迪在线网专门开辟“创业辅导”栏目,提供课堂教学的视频录像,供学生在线观看学习。除了“未来企业家之路”,“创业机会识别与商业计划”课程采用国际创业教育中最佳的授课方式——互动式、参与式和体验式的方式。

四、不断完善学生科研管理制度,争取制度保障

导和评审工作。同时出台相关制度,如《高校关于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和课外科技作品等竞赛的实施办法》和《高校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等,各院系成立相应的学生科技学术竞赛组织机构,形成党政重视,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同时要解放思想,拓宽学生科研基金申请对象,拓展基金来源渠道,形成相应的完整的项目推荐、申请、经费发放、评审和奖励制度,把学生科研基金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来认真对待。

1 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高校党政领导都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以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力量为支撑,以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创业创新大赛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勇于探索、扎实工作、注重实效、积累经验,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

2 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创业教育各项规章制度

为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开展好,各高校应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创业教育领导机构,同时应设有办公室并配备专业人员,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组织机构。为了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并吸引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高校应该逐步完善创业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促进学校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运行。

3 设立专项经费作为保障

各高校应该按照各级领导机构的要求,切实加大对创业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将创业教育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设立创业教育专项经费。

4 加紧建设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

各高校应出台一系列的办法和举措,积极引导任课教师在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渗透和强化对学生的创业启发和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努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和水平。各高校应立足于本校的传统优势和特色,结合学校开设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5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

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篇九

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感恩意识不仅是道德层面的内容,其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在于“感戴”这一个体心理加工过程,即个体倾向于以感恩情绪来回应他人帮助的一种稳定、跨情境的特质性情感。感戴水平高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许多人的努力”,更能够领悟到他人的帮助与支持,也会有更多的感戴情绪,对社会有更加积极正向的认知。相反,感戴水平低的个体倾向于将积极结果归因于自身,对于社会支持的体认与感戴情绪就会较少。国内感恩教育的相关研究多以综合类大学生为对象,研究方向多从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文化建设、感恩教育载体等理论角度出发,对于感恩教育实操性工作模式的研究鲜有涉及,以艺术类大学生为对象的感恩教育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艺术创作工作,影响的是社会群体的精神层面,如果创作者本身不具备感恩品质,其作品也只能是冷漠理念的传递。目前,大学感恩教育尚未课程化,因此班级就成了此项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而班级因对学生具有特殊意义,也有着开展感恩教育工作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艺术类大学班级化感恩教育的模式是必要、可行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对于大学感恩教育的研究也是一项重要补充。本研究选用国外相关研究中较为成熟的感戴问卷,选择性别、生源、民族、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多个背景变量,以浙江某艺术高校学生为样本,考察大学生在各个背景变量上呈现的感戴特点,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感戴心理加工过程的特点,从提升个体感戴水平的角度来探索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造型学院、设计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建筑学院等四个二级分院抽取被试,共获得有效被试652名,其中男生204名,女生448名;大一学生182名,大二学生219名,大三学生150名,大四学生101名;造型专业学生220名,设计专业学生232名,建筑专业学生168名,传媒专业学生32名;汉族学生626名,少数民族学生26名;城镇学生496名,农村学生156名;独生子女416名,非独生子女236名;学生为单亲家庭的有43名,为非单亲家庭的有603名;学生干部188名,非学生干部464名;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423名,未参加过志愿者服务的学生229名。

(二)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为感戴量表(gratitudequestionnaire)。感戴问卷共6个题项,经本研究翻译、试测、修改后修订成的5个题项的中文版。每题项采用“1.极不同意”至“7.极同意”的形式分级计分,第3题反向计分,总分越高,感戴状况越好。经翻译修订后,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三)测评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测试,对回答问卷的要求进行了测前说明,以保证大学生的积极配合,被试约在10分钟内完成问卷,对全部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

经统计,大学生感戴得分的均数为34.36。经差异检验发现:在性别、年级、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几个背景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民族、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四个背景变量上,感戴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女生的感戴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完整家庭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担任过或正在担任的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于未担任过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不同年级学生间差异显著,大一、大二、大三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均高于大四学生。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具有这样的特点:获得社会支持多的(女生、双亲家庭学生)、有较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有助人体验的(志愿者)群体,他们的感戴水平较高,而“班级”正是个体获得社会支持、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他人最直接、最容易的途径。数据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进行班级化感恩教育途径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根据感戴的心理影响机制来看,感戴水平高的个体能够对现实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能够看到个人的“积极结果”来自许多人的努力,而这些正向积极的认知让个体产生更多的感恩情绪和行为。所以如何通过环境去影响个体的认知,成为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研究的落脚点。结合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的调研数据,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班级支持系统。

数据显示,女生及来自非单亲家庭的学生,其感戴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女性在社会群体中相对弱势,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他人的帮助也会相对多于男性。而双亲家庭在物质与精神上所给予个体的支持也会比单亲家庭多,两个群体具备一个共性,即更多的社会支持。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应该成为班级成员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班级支持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针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等群体的帮助型支持;针对有特定需求的服务型支持。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成立由教师、班委、学生组成的各类“支持小组”,独立开展工作,具体分类为:班级经济困难生支持小组,可以由班主任、生活委员、困难生代表、普通学生等几类人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掌握班级困难生的家庭情况,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资助信息并协助申请,审批班级困难生资格申请及资助额度审定等。班级学业支持小组,由专业教师、学习委员、成绩优秀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组织班级学习经验交流;邀请教师或研究生举办读书会;针对特定课程举办师生沟通会;掌握班级后进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学业落后的原因,提供一对一的帮扶等。服务型支持小组如:班级就业与实习信息小组,由辅导员、班委、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就业信息发布;实习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等。班级文娱小组,由班级文体委员、特长生、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各类文娱活动的组织策划;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丰富班级课余生活等。以上是对部分“支持小组”的例举,班级可以视自身的情况来设立,鼓励班级成员根据自己某一方面所长或兴趣为大家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得到大家为他提供的资源,形成“助人自助”的班级支持系统,让每一个成员在需要时首先可以从班级——这个离自己最近的“家”里获得支持。

(二)建立“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

本研究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p=0.0070.01),而大四学生的得分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学生干部的感戴得分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p=0.0020.01),这个结果提示我们,社会活动的增加能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随着年级的递增,社会化活动逐渐增多,从社团活动到校园文化,从行业竞赛到实习就业,学生在这些社会行为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自尊,学习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因此,也能更多体认到他人给与的帮助。而对于大四学生的感戴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的结果,本研究分析,这和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双重压力有关:每一个人都希望为自己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倾尽全力投入毕业创作,学生之间竞争氛围浓郁;同时,毕业生需要独立面对毕业后去向、就业单位、就业地域等人生重要选择,个体的自身价值凸显,对外界的关注力相对减弱,从而影响其感戴得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社会活动对于个体感戴水平的影响。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体验人际互动、提升社会活动能力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班级是组成大学校园的独立细胞,每一项学校的举措都会折射到班级,其既要适应大环境的循环,也有完成自身的代谢,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传统的班级管理一般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委(3-5人)来完成,容易出现大量工作积压在少数人身上、管理权利过于集中等问题。如果将班级工作分成不同的各个板块,对应每个板块成立负责小组,每个班委负责督导1-2个小组的工作,班主任督导班委的工作。班级成员根据自身情况来申报不同的小组,双向选择,最后将每一个成员都纳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建立一个“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鼓励班级成员共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个体的社会活动,提升感戴水平,又有益于形成一个民主、透明的班级氛围。

(三)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

本研究中,曾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未参与过的学生(p=0.0000.001)。这一结果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感戴特质分高的个体有更多亲社会行为;第二,助人行为、体验他人对自己的感激之情等可以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笔者认为,感戴特质的确存在个体差异,但公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也会进一步强化这种特质。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服务社会的热情,自从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称号以来,大学生公益组织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高校内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公益的重要群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班级的志愿服务氛围就有了生长的土壤。而“氛围”的营造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存在形式”,即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搭建班级志愿者活动平台,以此作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展现志愿者风采、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的载体。一个平台的生存有赖于四个重要因素,即项目、团队、宣传与发展方向。首先是项目。不同于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公益平台输出的资源主要是专业,因此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是重点。同时,学校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岗位。如果是长期项目,那么在项目策划时,首先考虑能发挥学生自身专业特长的长期项目,如针对特殊群体的艺术类支教服务、针对普通群体的艺术推广普及活动等。其次,团队是平台生存发展的保证。引导有志愿服务意向的学生成立核心团队并明确分工,制订科学、合理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同时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培训,比如支教类项目需要的教学经验、义卖类活动需要的市场活动经验等,可以通过教案展示、经验交流、资深成员带新成员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再次,有了好的项目与团队,就需要提升这个平台在班级中的知名度。志愿团队氛围的营造与宣传密不可分。面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平台可以选择qq群、微博、微信平台等网络载体,发布志愿岗位信息,招募志愿者,及时跟进最新的志愿活动动态以及展现志愿者的风采,让志愿服务信息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是发展方向。班级志愿服务可以有两个维度,对内以服务学生为方向,逐渐成长为“班级互助平台”,实现公益生活化;对外则以公益创业为目标,面向社会需求,寻找公益创业品牌,向公益专业化发展。

(四)开好“班会”

研究结果显示,来自完整家庭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p=0.0000.001),这说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得到的关爱、支持与温暖也是影响其感戴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逐渐成型期,而在此过程中,其所得到的引导、关爱、支持和温暖很大程度上来自班级。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而言,班级就是他们大学生涯中的“家庭”,同学就是“兄弟姐妹”,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班级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班级是一个“大家庭”,那么班会就是重要的“家庭聚会”,其既是班级教育特有的形式,也是体现班级“家氛围”的重要载体。就像每个家庭在一年中特定的时期都会有特定家庭日一样,班会也可以结合特定节日来开展,具体分为:家庭日班会:家庭通过家庭会议来制定重大决策、举行庆祝活动。班级在重要事务决策(班委选举、活动策划、班费使用等)以及班级重大荣誉获得时,都可以通过班会让每位“家庭成员”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感恩主题的班会:结合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感恩节等节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向父母、教师、长辈表达感激之情:如画一幅全家福,或是制作一张贺卡;或是一通问候的电话,在此过程中学习怎样表达对他人的感恩之情。温暖主题的班会:一年中总有一些节日是要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在他乡的学子到了此时,总是格外思念家人。此时的班会要以温暖为主旋律,可选择踏青、烧烤、烛火晚会、厨艺大赛等轻松的形式,全班一起过节,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特殊时期班会:班级中偶尔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学生罹患重病;家中遭受重大变故;学生发生意外等。此时,正是体现班级大家庭温暖的时候,学生要承担起“家庭成员”的责任,通过班会,群策群力,为帮助他人渡过难关贡献一份力量。所谓“实践出真知”,每一个“认知”的产生必然要经过一定的心理加工过程。没有身体力行的实践,任何形式的灌输都难以真正成为个体的“认知”。因此,在对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的探索中,本文始终立足于对实践形式的思考,以期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改变个体的认知,从而提升感戴水平,为感恩教育研究提供操作性建议。而针对不同年级群体的特点形成完整的感恩教育体系、量化感恩教育的实效等,都可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大学生感恩教育范文如何写篇十

泰戈尔说,蜜蜂从花丛啜蜜,离开时连连道谢。蜜蜂对提供花粉的花丛尚且如此感恩,我们作为这个世界最有灵性的人,如何感恩造物主给我们阳光空气水等一切恩典?我们如何感恩含辛茹苦生养我们的父母?我们如何感恩生命中那些帮助我们的人?鲁迅说,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是的,我们需要有感恩之心,还要有感恩之行。

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感恩教育也刻不容缓。因为表达感恩的能力不仅是社交礼貌,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因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能继续向前,把收获的东西传递给他人,回报所得到的恩惠,这样的'人才能走得更远。不懂感恩的人,必然会到处碰壁,结局悲惨!

曾经轰动一时让人唏嘘不已的海归弑母事件的主角叫汪佳晶,留日五年,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的收入支出。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25岁的青年本应自立,本应感恩母亲辛苦辛劳,完全可以靠自己打工解决留学费用。但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含辛茹苦提供的一切,当母亲拿不出钱,他不念亲恩,那满腔怨恨化作9刀。这个案件让所有父母警醒,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更可怕!!教导孩子学会负责、懂得感恩有多么重要!

有圣言说,教养孩童,让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离。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就是一辈子都心存善念常留爱心爱人如己彼此相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