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敦煌壁画范文汇总(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9:19:07 页码:10
敦煌壁画范文汇总(汇总8篇)
2023-11-12 09:19:07    小编:ZTFB

沉淀下来的智慧和经验,值得写成一篇总结。总结应该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使人一目了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敦煌壁画范文汇总篇一

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所有这些又都随着时代的不问而不断变化。

与造型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灾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变形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一以人物原形进行合乎规律的变化,即拉长成加灾。

如北魏晚期或西魏时期的菩萨,大大增加了服、手指和颈项的长度,濒骨显露,用日之间的距离牧觅,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变形彻成为风流潇洒的“秀骨治像”。全刚力士则多在横向夸张,加粗肢体,缩短脖项,头圆肚大,棱眉鼓眼,强调体魄的健硕和超人们力量。这两种人物形象都是夸张的结果。

敦煌壁画范文汇总篇二

敦煌壁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雄奇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世人的喜爱。在亲身走过敦煌那道古老的门扉、步入千年前人们生活的古城、观赏百年前艺术家留下的壁画,我对这些壁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也受到了启发。

敦煌壁画以其形象鲜明、线条流畅、构图平衡等艺术特点,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壁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其清晰准确的景物描绘、恰到好处的颜色运用,让我不禁为古代艺术家的才华所折服。

敦煌壁画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历史,为今日的人们提供了一扇回溯历史的窗口。从壁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政治、宗教、社会风俗等方面的情况,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敦煌壁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但它的独特性也对当代艺术产生了启迪。壁画的艺术构图、色彩运用等都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更何况,敦煌壁画所表现的人文情怀和生命力,也是当代艺术所追求和表现的。

第五段:结语。

在敦煌壁画中,我发现了千年岁月的沧桑和积淀,也深刻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敦煌壁画的价值和意义不止是艺术层面,更是人文层面。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敦煌壁画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和追求。

敦煌壁画范文汇总篇三

敦煌是我国著名历史古城。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篇略读课文就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表现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创造精神。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我是精心创设情境的,为的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使学生真正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根据我班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敦煌壁画特点的句子比较容易,但是要让理解这些壁画的特点肯定有难度。我应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自己做一个引导者,让学生亲自去理解,这种自主读书的体验应该更容易引起的学习兴趣。

1.指导学生独立默读课文,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凹、璀、璨、孜”,读读记记“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等词语。

理解重点语段,认识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价值,体会我国古代艺术家卓越才能和顽强意志。

理解重点语段以及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3、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4、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板书:壁画)。

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哪些情况?(注意生字读音。)。

1、学习生词。齐读,说说词语意思,在文中指什么?

(翩翩起舞、历历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夺目……)。

2、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交流。

(1)敦煌壁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课文介绍了敦煌壁画的三个特点。第二自然段讲第一个特点: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第3、4自然段讲第二个特点: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点面结合地先介绍了壁画的种类,后介绍了壁画的内容。第5自然段讲第三个特点:巧夺天工,技艺精湛。)。

引导学生读书: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为什么?

(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内容深入学习,学生的学习主动,才能够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2)画师们是怎样创造、传承敦煌壁画的?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张大千的话,展开想象:当年的画师在创作时的苦与乐。)。

3、总结:正是一代代伟大艺术家凭着自己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创造了这人间的奇迹和瑰宝——敦煌壁画。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永远散发迷人的魅力!

2、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

1、比一比,组词。

璀()孜()。

催()玫()。

摧()枚()。

2、抄写喜欢的语句。

从这个句子,你感受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板书设计:

敦规模宏大风格各异。

煌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人类创造精神文明的象征。

壁巧夺天工技艺精湛中华文化的瑰宝。

画为了永久流传,耗尽心血。

敦煌壁画范文汇总篇四

画(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域外或新疆的绘画风格。西魏(249窟、285窟等)在吸收传统形式并把更多的生活情节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画创造中。通常这个时期的壁画为白粉铺底,以遒劲潇洒的线描和明快的赋色进行绘制。整体上,看来传统画风在敦煌佛教艺术中已得到进一步发展。北周(290、428、299等窟)通常为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连环画,皆以白壁为底,用流畅的线描勾勒,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虽有的肌肤略作立体晕染,尚存西域绘画遗风,但整体而言,从形象到艺术风格已是汉族传统绘画面貌了。

敦煌壁画各个窟的时代都是不同的,所以风格也不是很一致。

较早之十六国和北魏各窟壁画(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域外或新疆的绘画风格。

西魏(249窟、285窟等)在吸收传统形式并把更多的生活情节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画创造中。通常这个时期的壁画为白粉铺底,以遒劲潇洒的线描和明快的赋色进行绘制。整体上,看来传统画风在敦煌佛教艺术中已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周(290、428、299等窟)通常为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连环画,皆以白壁为底,用流畅的线描勾勒,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虽有的肌肤略作立体晕染,尚存西域绘画遗风,但整体而言,从形象到艺术风格已是汉族传统绘画面貌了。

敦煌壁画范文汇总篇五

《乘象入胎》壁画,描绘其母摩耶夫人梦见一位菩萨乘白象而有身孕的画面:古代印度波罗奈国,疆域辽阔,兵强马壮。国王净饭王,年老无子。一日,国王的夫人摩耶在睡梦中梦见天空中有一人坐乘白象,周围大放光明,普照天下,并有天人散花奏乐,由空中飞下,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夫人从梦中惊醒,告之净饭王,国王不知此梦是否吉祥,便请相师占梦,相师说:“此梦预示圣神已来府降胎。太子以后,在家当为转轮圣王,出家学道当得作佛,度脱十方。”表示能仁(或护明)菩萨化乘白象,投入摩耶夫人胎中。乘象入胎是佛传故事中最流行的题材之一,在壁画中多有表现。

夜半逾城。

《夜半逾城》壁画的故事情节生动:释迦牟尼涅槃图太子在出外游观后更欲出家。太子二十九岁那年的四月七日夜里,太子决心离世出家,急命马夫车匿为他备马,白马不忍太子离去,前后跳踏,不愿让太子接近,太子扶拍马背,口说颂偈,才得以上马。骑上白马,离宫而去。此时国中人均昏睡不醒,为了不使马蹄踏地时发出声响,天神托起马蹄,腾空而起。行至城门,在诸天的帮助下城门无声而开,太子乘犍陟马逾城而出,开始了漫长的苦行生活。这一故事是莫高窟佛传故事中最流行的题材,早期画面构图简单仅绘出太子骑白马一情节,之后情节及画面有了进一步的丰富。

涅槃图。

《涅槃图》是敦煌故事壁画的重要内容,涅槃指灭尽烦恼解脱生死。早期《涅槃图》用色简捷,笔触强烈,人物分布排列简单。隋以后,《涅槃图》形成规模较大的独立涅磐经变故事,强化叙事情节,突出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整个画面趋于写实。除《涅槃图》外,还有表现各国哀悼释迦牟尼涅槃的故事壁画,如第158窟中的《举哀图》,画工们用线描方式准确把握各国人物形象特征,不仅鲜明生动地刻画出当时各国的人情风貌,还以写实方式准确记录不同的哀悼习俗,是十分珍贵的民俗画史和历史人文艺术史资料。画面中人物完全写实,嚎啕悲泣和捶胸顿足等情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第158窟的涅槃像。长16米,枕右手侧身而卧,比例度,姿态自然,似睡非睡,心境恬静;出神入化地刻画出释迦牟尼涅槃时安详自信、泰然而往的形象。与四周充满哀悼的壁画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佛的弟子们和各国王子们中间,修行功德圆满,果位很高的神态自然,心境平静,而果位不高的尚未脱离尘俗情思,以为佛陀真的死了,就嚎啕大哭,击头捶胸,切鼻、割耳、穿胸、刺腹,痛不欲生,表现了世俗的柔子之情。佛床下还有奏乐跳舞、翻筋斗者,他们都是佛的反对派,以为佛是真的死了。当然,佛教徒不是真的表现他们高兴,而是讽刺他们愚昧无知。这尊优美的巨型卧佛,体现了佛教只有美的身体,才能主载美的心灵。

敦煌壁画范文汇总篇六

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那么你对敦煌壁画了解多少呢?下面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敦煌壁画简介,欢迎阅读。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

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还被称为千佛洞。也是我国四大古窟之一,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所有这些又都随着时代的不问而不断变化。

与造型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灾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变形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一以人物原形进行合乎规律的变化,即拉长成加灾。

如北魏晚期或西魏时期的菩萨,大大增加了服、手指和颈项的长度,濒骨显露,用日之间的距离牧觅,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变形彻成为风流潇洒的“秀骨治像”。全刚力士则多在横向夸张,加粗肢体,缩短脖项,头圆肚大,棱眉鼓眼,强调体魄的健硕和超人们力量。这两种人物形象都是夸张的结果。

敦煌壁画各个窟的时代都是不同的,所以风格也不是很一致。较早之十六国和北魏各窟壁。

画(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域外或新疆的绘画风格。西魏(249窟、285窟等)在吸收传统形式并把更多的生活情节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画创造中。通常这个时期的壁画为白粉铺底,以遒劲潇洒的线描和明快的赋色进行绘制。整体上,看来传统画风在敦煌佛教艺术中已得到进一步发展。北周(290、428、299等窟)通常为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连环画,皆以白壁为底,用流畅的线描勾勒,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虽有的肌肤略作立体晕染,尚存西域绘画遗风,但整体而言,从形象到艺术风格已是汉族传统绘画面貌了。

敦煌壁画各个窟的时代都是不同的,所以风格也不是很一致。

较早之十六国和北魏各窟壁画(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强烈外露、动态明显夸张的人物造型,以劲细线条勾勒并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以及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域外或新疆的绘画风格。

西魏(249窟、285窟等)在吸收传统形式并把更多的生活情节和形象融入佛教壁画创造中。通常这个时期的壁画为白粉铺底,以遒劲潇洒的线描和明快的赋色进行绘制。整体上,看来传统画风在敦煌佛教艺术中已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周(290、428、299等窟)通常为大型本生及佛法故事连环画,皆以白壁为底,用流畅的线描勾勒,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淡雅丽,虽有的肌肤略作立体晕染,尚存西域绘画遗风,但整体而言,从形象到艺术风格已是汉族传统绘画面貌了。

敦煌壁画范文汇总篇七

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曾经为学者及艺术家提供了一个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独特途径,也为许多游客提供了一个重温历史之美的机会。在我的敦煌之旅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敦煌壁画的魅力和意义,下面我将就此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敦煌壁画呈现的文化与历史。

敦煌壁画的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几十朝代的大型绘画艺术。这些壁画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极富研究价值。我在敦煌莫高窟参观时,对壁画所呈现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像《舍利塔经》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毛一十方,一尘一三千”、“六根清明,六根染污,六根正定,六根增长”等描绘佛教文化内涵的壁画,以及《仙女和野人》,《萧何月下追飞仙》,《马照夜白图》等描绘历史故事的壁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古代历史文化的底蕴和博大精深之处。

第二段:敦煌壁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敦煌壁画在艺术表现上非常独特和丰富多彩。它采用了线描法、干挂法和湿溉法等多种技法,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它继承了中原和西域、印度和伊朗等多个文化的艺术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特色,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敦煌壁画对当代的艺术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敦煌壁画演变出的中国绘画艺术,既具有“中国性”,同时又寓言着世界性的文化内涵,这种跨国际的文化共融,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和融合。

敦煌壁画是世界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保护工作也倍受关注。敦煌壁画因其所处环境、文化底蕴的传承等原因,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保护工作的难度及压力非常大。深入挖掘敦煌壁画的内涵和价值是我们坚实保护工作的基础,让世人真正了解和认识敦煌壁画的独特之处也是我们保护敦煌壁画的重要任务。

第五段:我的收获与感悟。

在敦煌之旅中,我对敦煌壁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深入地观赏和研究,我对敦煌壁画文化及其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敦煌壁画对当代艺术的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也让我受益匪浅。我认为,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来努力吧。

敦煌壁画范文汇总篇八

1、知道敦煌莫高库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在词语中正确认识读多音字“佛”;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3、能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按照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能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莫高窟的历史。

(一)揭示课题。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二)了解自学情况。

1、标自然段、圈生字、划新词。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概意思。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第二自然段,简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第三、四、五自然段,有面、有点地具体描写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和栩栩如生。全文结构是:总写——分述。)。

3、学习生字、新词。

a、容易错的字:尊——遵。

奏——揍、凑。

b、多音字:佛(佛像)、(仿佛)。

c、词语:亭台楼阁——亭子、平台、楼房、高阁(四周开窗可凭高远眺望的楼),泛指风景区或庭园里的各种建筑物。

舒展——伸展。

(三)作业指导。

1、抄写生字;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各段的主要内容。

(一)第一自然段。总写“莫高窟”。

重点词语:世界闻名。艺术宝库。

具体写法:用数字说明。

(二)第二自然段。简要地介绍莫高窟的佛像。

抓“最大的佛像”“最小的佛像”印证第一句“每一尊佛像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三)学习第3——5自然段。

1、第3自然段。用概括的语言总的写了壁画的内容:劳动、艺术表演。

2、第4自然段。重点段。

着重描写了一幅画。

重点词:艳丽多姿。

这一段哪些句子写出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

用“有的……有的……”句式表现内容。

重点句:“其中一个……”比较下列句子:

a、她提起腿,伸出两臂,把琵琶举到脑后拨琴弦。

b、她轻提着腿,舒展两臂,把琵琶高高地举到脑后,拨动琴弦。

3、第五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感受。比较句子:

眼前的一切都是活的。

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

(二)作业指导:

1、《练习册》作业。

2、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