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2:22:42 页码:14
2023年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汇总11篇)
2023-11-12 22:22:42    小编:ZTFB

商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对于商业方面的总结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进商业策略。需要有明确的总结的主题;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这是每个学生都要探索的课题。以下是专家给出的提高学习效果的十个建议,请大家参考。

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篇一

2021年3月,xxx中央办公厅、xxx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向社会公布,这是我国税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该《意见》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税收工作的重视,描绘了“十四五”时期税收征管改革和税收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框架,将推动税收征管从合作、合并到合成,税收服务、执法和监管深度融合,税收治理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税收改革创新从渐进式到体系性集成的“四个突破”。

税收征管改革的工作并不是从2021年才开始,早在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指出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要坚持依法治税、便民办税、科学效能、协同共治、有序推进的原则,发挥国税、地税各自优势,推动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着力解决征管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而这只是改革的开始,为了进一步提高征管水平,2017年4月,国家xxx发布了《国家xxx关于转变税收征管方式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征管方式由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固定管户向分级分类管户、无差别管理向风险管理、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的“四个转变”。从征管方式上进行了一次大变革,打破了原有的固定征管模式,将大数据应用和风险管理模式融入日常征管之中。2018年7月20日,中央办公厅、xxx办公厅印发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这是xxx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该方案通过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合并省级和省级以下的国税地税机构,划转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构建了高效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机构合并之后,总局快马加鞭,发布了《全国税务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五年工作方案(2018-2022)》,该工作方案是以xxx、xxx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神为指引,以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为新起点,旨在形成征纳双方权责清晰、政策更加透明、办税更加便捷、合法权益更有保障、诚信纳税意识明显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意愿和遵从能力不断提高,自主遵从、优质便捷的纳税服务体系。

在税务系统上下齐心,6年不间断的创新改革,砥砺前行之下,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和征管方式等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从xxx、xxx的总体要求上看,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从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上看,日趋复杂的新业态新模式对税务监管服务提出了更高挑战和新的征管需求;从纳税人缴费人的期待诉求上看,税费服务时效性、便利度、精细化有待提高。因此,我们仍需要继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推动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1年3月,xxx中央办公厅、xxx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该文件作为引领2021年至2025年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文件,通过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落实三大板块,对今后5年税务系统的深化征管改革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说明。该文件的核心要义为一个主题,两大主业,四新体系,六类重点。

一个主题重点在于“合成”。就是要通过征管技术变革、征管业务变革、征管组织变革,来推进达成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的“八大集成”即,经济交易信息“一票式”集成、个人税费信息“一人式”集成、法人税费信息“一户式”集成、税务人员履责信息“一员式”集成、税务机关信息“一局式”集成、税务系统信息“一揽式”集成、执法服务监管“一体式”集成、内外协同共治“一并式”集成。让税收工作和相关信息简约化,集成化,提高信息利用的便捷性,实用性。

两大主业分别为“带好队伍”和“干好税务”。要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通过以数治税、依法治税,建立一个“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屏障,践行为民治税,廉洁从税的干部作风;《意见》对于新时期的税费征管服务思维、业务制度、技术平台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做出了具体部署,为做好税收工作指明了方向。

六类重点指的是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不断完善税务执法制度和机制、大力推行优质高效智能税费服务、精准实施税务监管、持续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强化税务组织保障。六类重点工作是在四个新体系基础上更加细化的重点工作,国家xxx根据这六类重点,制定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任务分工》,在这六项重点的基础上,又细化为了24个类别,100项工作任务,全面覆盖了5年内本次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工作安排。

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篇二

面对矛盾难题,要敢于化解。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尤其是在人的问题上。一定要充分认识问题存在的现实性,在改革中敢于较真碰硬,勇于逐个击破,以问题的不断解决推进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面对争论僵持,要敢于拍板。改革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选择,必须果断作出决策。很多事情一时看不出对错,这个时候,争论和讨论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应该有的。但是不能在争论和讨论中僵持下去,讨论之后该决定的必须要决定。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在改革中要大胆工作,要有魄力、善决断,说了算、定了干,发挥好主导作用。

面对阻力堵点,要敢于撑腰。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本级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支持下级单位完成好改革任务,从而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破除阻力,全力解决好基层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对改革有利,只要符合原则立场,就要在基层需要时当好后盾。

改革既是领导干部自觉自律的主动践行,更是对干部职工公心公道的积极引领。改革必然会涉及职责的调整、岗位的轮换,也必然会带来个人的进退留转,触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各级领导要主动自觉地服从改革大局、服从组织安排、服从任务要求,不仅要做改革的参与者,更要做改革的支持者、引领者。

要以用人之公,使干部对组织肯信服。改革时期干部的选用,不仅关乎干部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组织在干部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各级领导在干部选用上要将公心贯穿于全过程和各环节,做到标准科学、纪律严格、程序规范、结果公正,真正通过用人让干部对组织信服、对结果满意,从而增强对改革的认同感。

要以识人之明,使干部对领导能信赖。各级领导要多了解干部的特点和能力,多对干部加强疏导和引导,做到用人所长、人岗相适,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对各级领导班子和每一个领导干部,既是公道公心的考验,也是能力水平素质的考验。

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篇三

税收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物质前提是社会有剩余产品,社会前提是有经济化的公共需要,经济前提是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上层条件是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中国的税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时代鲁宣公实行“初税亩”从而确立土地私有制时才出现的。

精选税务自查报告范文一:

某某国税局:

我公司是某某食品有限公司在新疆登记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属于食品加工企业,经营范围为方便面、挂面、粉丝、调味品的生产与销售。注册资金1000万元。

我公司用于抵扣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真实合法的,没有开票单位与收款单位不一致或票面所记载货物与实际入库货物不一致的发票用于抵扣。

用于抵扣进项的运费发票是真实合法的,没有与购进和销售货物无关的运费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没有以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运费或销售免纳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运费抵扣进项税额;没有以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发票和国际货物运输发票抵扣进项;不存在以开票方与承运方不一致的运输发票抵扣进项;不存在以项目填写不齐全的运输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等情况。

不存在购进房屋建筑类固定资产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

不存在购进材料、电、汽等货物用于在建工程、集体福利等非应税项目等未按规定转出进项税额的情况。

发生退货或取得折让已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

用于非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非正常损失的货物按照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

不存在开具不符合规定的红字发票冲减应税收入的情况:发生销货退回、销售折扣或折让,开具的红字发票和账务处理符合税法规定。

营业收入完整及时入账,现金收入按规定入账;给客户开具发票,相应的收入按规定入账。按《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时间确认收入,准时完成纳税义务。

不存在各种减免流转税及各项补贴、收到政府奖励,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不存在利用虚开发票或虚列人工费等虚增成本、使用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发票及凭证,列支成本费用、在成本费用中一次性列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未作纳税调整;达到无形资产标准的管理系统软件,在营业费用中一次性列支,未进行纳税调整。

不存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计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职工住房公积金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计提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年金等超过计税标准,未进行纳税调整。

不存在擅自改变成本计价方法,调节利润。

不存在超标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计提折旧时固定资产残值率低于税法规定的残值率或电子类设备折旧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未进行纳税调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与税收规定有差异的部分,已进行了纳税调整。

不存在超标准列支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擅自扩大技术开发费用的列支范围,享受税收优惠。

企业以各种形式向职工发放的工薪收入已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

我公司将在税收专项检查纳税自查中,及时、准确的完成我公司税收自查工作。

以上报告!

精选税务自查报告范文二:

近日,根据国家_工作部署,为了有序开展20xx年税收专项检查,厦门市国税局决定以企业自查为先导、以税务机关抽查和重点检查为保障,组织该市电子、服装、家具类产品的出口企业及外贸供货企业开展税收自查。

此次自查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在20xx年度和20xx年度办理电子、服装、家具类产品出口退(免)税的外贸企业与生产企业,电子、服装、家具类产品的外贸出口供货企业。以电子、服装、家具类产品出口及供货源为自查重点,对照检查是否存在税收违法与违规事项。如有涉及税收违法行为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本次自查实施“阳光稽查”,鼓励自查自纠。税务机关将筛选出口退税企业自查名单,告知企业出口退税相关法规政策、税收检查重点及企业自查自纠的法律责任与权益,根据企业自查报告审查情况,确定抽查和重点检查对象。企业自查出的.税收问题,可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自查阶段隐瞒问题不报告,或不按规定如实报告的,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将依法处理。企业还应逐条对照税收检查问题,如实填写自查报告,若违规应逐笔列示;应缴(收回)税款的,需说明税款的所属期间,经所属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后解缴入库。

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篇四

在省局、市委分别召开“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动员部署大会之后,国家_运城市税务局第一时间召开全市税务系统“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动员部署会议,确定了“把握一个方向、树立三个导向、协调三个关系、落实五项安排”工作总思路。2月21日、22日,市局派出机构、各县(市、区)税务局、开发区税务局陆续召开大讨论部署会议,学习传达省局、市局动员会议精神特别是郭开立局长的讲话精神,全市税务系统上下迅速进入实战状态,掀起大讨论的热潮,确保大讨论开展好、实施好、落实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万荣)会议强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此次大讨论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改革创新和担当作为两个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实践导向。会议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障碍,不折不扣落实好十项工作:一是紧紧围绕党建置顶这一主题,要酝酿出台高质量、高标准的党建规范,力争在全国打响万荣党建工作品牌;二是着力聚焦减税降费这一主题,在减税降费上加力提效,真正展现出税收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实实在在的成效;三是切实抓好社保费征缴工作,着力打造“站得住、立得响、推的开”的工作模式;四是切实抓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工作,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违法行为“露头就打、靶向整治”;五是切实抓好数字人事工作,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激发干部活力;六是切实抓好内控建设,引导干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干部在干事的基础上不出事;七是切实抓好风险管理,着力构建横向协调、纵向联动的数据和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八是切实强化税费管理手册运用;九是切实强化纳税服务质效,设立流动税费宣传车,打通纳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十是切实抓好“三基建设”工作,提升税务机关新形象。

(运开)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大讨论的重要意义、现实背景和时代要求,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开展大讨论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二要把握正确方向。严格按照上级党委部署安排,看齐紧跟、对表落实,分毫不差地完成好规定动作,不折不扣地把每个环节的要求落实到位。要围绕上级会议精神和部署要求,认真开展学习讨论,严格对照“六个破除”找差距、明方向,开展对标一流述职评议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在全局营造解放思想、对标一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三要紧扣讨论主题。把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贯穿大讨论始终,积极围绕省委“六个坚持、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围绕省局“十个为什么、十个怎么办”,围绕市局“五个不够,五个怎么办”,围绕开发区“人、钱、地、业”15件实事,深刻反思税务部门如何办。以开展大讨论为契机,在全局来一场学习的革命、思想的革命、工作的革命,强力促改、主动求新,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四要落实工作措施。把开展大讨论与做好今年税收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创造性地抓好从严治党、减税降费、税费收入、风险防控、营商环境、队伍建设六项工作,全面焕发税务部门服务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强劲动力,向上级党委交出一份优异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税务答卷。

(稷山)一是高点站位。以一级力度、一级举措扎实开展。严格按照市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开立提出的“看齐紧跟对标落实”要求,不打折扣,坚决落实。二是紧跟导向。围绕省委“六个破除”、省局“十个为什么、十个怎么办”以及市局“五个不够、五个怎么办”等问题,直面稷山县局的“八个不够、八个如何干”问题,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三方面聚力破题,开拓新局面。三是全力进发。当前,“减税降费”“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等工作接踵而来,基层税干必须要紧紧抓牢“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感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六事型”干部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卯足干劲,奋发有为。

(绛县)一是上下联动、层层落实。要把开展大讨论作为开年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加强大讨论的组织领导,党委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开展大讨论切实增强标杆意识、表率意识,既要当好组织者、推动者,也要当好示范者、带动者。二是对表对标,深耕细作。严格按照省市局及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深查细照6个方面突出问题,做实做细12项动作,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做到有破有立,表彰一批担当作为的好干部,形成一批制度性成果,使大讨论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过程。三是知行合一,落地见效。把开展大讨论作为推动工作、改进工作、提升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把立足点放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把大讨论与全年落实降税减费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征管改革与加强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确保“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取得实效。

(第一税务分局)会议指出,“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是一场思想觉醒、革故鼎新的学习实践,是一场求真务实、开拓新局的学习实践,是一场守住底线、勇攀高峰的学习实践。会议要求,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这次“大讨论”的重要意义。二是把握工作方向,认真完成这次“大讨论”的各项要求。完成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加强责任落实。三是履职担当作为,确保大讨论取得实效。坚持落细落小,增强政治、思想、行动自觉;坚持以上率下,坚决贯彻落实大讨论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实现大讨论活动主要目标。以实际行动服务大企业纳税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运城税务发展。

(第三稽查局)会议根据市局党委提出的“五个不够”“五个怎么办”,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提出“四个如何”——“如何加强跨区域稽查党建工作”“如何打造规范有序、集约高效的稽查队伍”“如何提升稽查干部工作能力”“如何应对跨区域稽查面临的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解放思想破除障碍。会议要求,认真学习上级单位关于此次大讨论工作部署和要求,把握重点内容,对照主题查摆问题,以真查狠改的态度,推动思想解放,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肩负起稽查重任。

(盐工)一是坚持落细落小,全面把握活动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思想、行动自觉。二是坚持以上率下,强化组织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大讨论活动部署。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刀刃向内,努力实现大讨论活动目标。四是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做到发现问题要准、解决问题要实。通过破除僵化保守,树立改革意识;破除因循守旧,增强创新活力;破除封闭狭隘,坚持扩大开放;破除资源依赖,树立市场理念;破除随遇而安,提高标准定位;破除慵懒散漫,强化担当作为等“六破六立”,把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全体税干活力激发出来,整体带动分局工作迈向新台阶。

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篇五

2013年3月,经过反复酝酿研究的《全省地税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方案》正式下发,全省地税系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湖北地税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启动,揭开了湖北地税发展新的篇章。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省地税局为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湖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顺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潮流,应对税源状况深刻变化,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制约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的深层次矛盾,而作出的一次战略抉择。其主要内容包括规范税收征管基本程序、优化纳税服务、实施税源分类分级专业化管理、夯实税源管理基础、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强化纳税评估、加强税务稽查、健全税收执法监督机制、完善征管质量与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信息化支撑体系等十大方面。

新的改革是一场涵盖全省地税系统各个层级、每个岗位、所有业务的一次革命。这是一次治税理念的革命,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将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评价、过程监督的风险管理闭环系统与征管基本程序相融合,把有限的征管资源用于风险较高的纳税人;这是一次治税方法的革命,实现业务工作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积极利用第三方信息,打造覆盖税收征管和内部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化平台,全面迈进信息管税时代;这是一次征管方式的革命,按照申报纳税、税收评定、税务稽查、税收征收和法律救济再造税收征管新流程,特别是风险控制和评定将成为整个新税收征管流程的核心和中枢;这是一次部门权益的革命,按照征管流程需要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做实机关、重组税源管理机构、改革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对原税收征管部门的权益进行再分配;这是一次队伍建设的革命,新的征管体制在岗位分工上体现出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特征,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干部在税收业务上、信息化操作上、工作责任心上要求更高,需要地税干部具备更高的政治、业务和作风素质。

我们常常把税政、稽查与征管一起并称税务三大业务部门,三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税政和稽查既是本轮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参与者,更是实践者和促进者。2013年3月12日召开的全省地税稽查工作会议、3月28日召开的全省税政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全省地税税政和稽查工作必须按照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需要,融入征管大格局,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服从、服务于深化征管改革的顺利推进。

税政管理工作就本质来看,就是法的规定性在税收上的综合体现,是国家意志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化、明确化和系统化。税政和征管,一个是实体,一个是程序,实体需要程序去实现,程序就是为了实现实体而存在。即税收制度是税收征管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税收征管是税收法律法规实施的唯一载体和平台。税政管理工作服从、服务于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深化税制改革,促进新征管体制发挥作用。税收征管改革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征管质效,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税收征管执行的就是税收政策,因此税收政策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直接决定了改革目的能否实现。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这就要求税政部门按照国家_统一部署,在税法框架内,根据湖北经济发展需要,认真做好“营改增”、资源税、房地产行业税收和环境保护税等税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严格执行支持高新企业、现代服务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鼓励自主创新、扶持企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在运用税收政策服务经济发展上取得实效。

二是要抓住税政管理的薄弱环节,夯实管理基础,促进新征管体制顺利实施。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提升税收征管质效的一次全方位革命。对包括基础数据、税政管理、税源管理等各方面的基础工作要求很高。税政管理部门必须找准政策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夯实地方税种的管理基础,积极推进行之有效的营业税行业管理方法,进一步抓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不断规范财产行为税管理,强化非居民税收和反避税管理,多方寻找和核实第三方涉税信息,为征管改革提供更加翔实的数据支撑和更扎实的管理基础,促进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是要拓展税政管理的职能范围,参与风险评估,促进新征管体制提升质效。新的征管体制赋予税政管理部门建立分税种分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对税政管理中发现的税收风险提出应对意见、参与具有普遍性的风险和重大复杂事项的纳税评估、为纳税评估提供业务指导等多项新的职能。

税政部门要积极履行上述新职能,针对各税种特点,认真梳理现行税收政策,加快建立税收征管风险评估模型,积极开展和指导全省纳税评估试点工作,促进新征管体制运行质效的提升。

税务稽查既是新征管流程的终点,又是新征管体制的起点。说是终点,是因为新征管体制赋予稽查部门查处高风险纳税人的重大职责,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环节。说是起点,是因为税务稽查成果是风险监控部门确定监控重点的重要参考,是纳税评估部门开展评估的主要参照,是检验征管改革成效的有效手段。税务稽查工作要真正实现服从、服务于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化,必须进一步提升稽查工作质效,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重点上全面适应新征管体制的要求和需要。具体来讲,核心就是要实现稽查现代化。

一是稽查理论现代化。现代化稽查理论要求确定稽查部门在新时期的主要职能,即主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税收违法行为,使恶意不遵从者依法及时受到法律惩处,维护税法严肃性,营造公平正义的税收征管环境;要确定稽查部门的主要任务,即将纳税评估部门推送的高等级风险纳税人作为必查对象,开展案件查办等风险应对工作,主动选择税收流失风险较高的行业和区域开展税收专项检查。

二是稽查体制集约化。要按照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税源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继续完善“重点税源省局查、大中税源市州局查、小散税源县局查”的分级分类稽查模式。要稳步推进一级稽查体制改革,提升执法层次,规范执法程序、统一执法尺度,优化稽查资源配置,集中稽查力量监控重点税源,使稽查工作的法治水平和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

三是稽查队伍专业化。要按照专业化要求,配齐配强稽查队伍,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切实抓好稽查人员的培训工作,大力提升稽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稽查处(科、股)的查案范围按专业化进行分工,培养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点税源的专业化稽查队伍,为完成好稽查工作任务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方法,拓展稽查信息来源,有效利用第三方信息,提高稽查质量。

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篇六

大家好,我叫***,_员,现年36岁,已在财税战线上辛勤耕耘,辛勤奋斗十六个春秋。现任**地税所所长。记得小的时候,我常把雷锋当作学习的榜样,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孔繁森、焦裕禄又成为我新的人生目标。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_员,讲得是一种责任――求真务实,要得是一份奉献――服务于民。我所在的大交地税所地处偏远山区,所管辖人口有三万七千多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乡镇企业几乎为零,税源贫乏。在这样艰苦的工作条件下,我勇挑重担,不畏困难,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依法治税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时刻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时刻让自己无愧一个_员的称号。

一、抓学习,树行风;抓廉政,树形象。

社会在发展,我们党也要跟着社会与时俱进,特别是做为一名税收战线上的_员,更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每年每月,每时每刻,我都坚持政治学习不放松。按照年初的学习计划,利用政治学习时间,集中学习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读有笔记,学有体会,不走过程,不流于形式,行动中我以党的路线和各项税收政策为指针,坚持事实求是的工作方法,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以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思想,武装个人的头脑,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行风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地税部门经常与企业和纳税户打交道,加强税干的廉政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为了端正行风,杜绝人情税、关系税,刹住偷税、骗税、逃税之风。我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加强廉政建设,促进行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在具体的作法上首先深入细致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以反面教材为警钟来反思,并且通过民主生活会的形式,进行自我剖析,身心接受同志之间的帮助,以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为榜样,各尽职守。对同志们身上的缺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打动其心,使之心悦诚服,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再次是因势利导,抓住所里带有普遍性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症下药”,循序渐进地解决同志们思想上的问题,把反腐倡廉活动,不仅是写在了纸上,写在墙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对于行风建设,每年我都积极行动,定方案抓落实,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认识到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落实_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优化税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之策,我在日常税收工作中,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努力去做,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走访调查等方式。主动征求纳税人的意见,自觉接受纳税人、职能部门及人大代表的监督,自查自纠,找准本单位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行限期整改,在整改中敢动真的,来实的,不走过场,为以后的行风建设开了个好头,赢得了群众的赞誉,树立了良好的地税形象。

二、立足税收,讲服务;献身税收,求奉献。

说句心里话,自从走上税收工作这条道路以来,我就决心为国家税收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力求自己的每一个脚印走得坚定,走得踏实,无愧于党和领导对我的栽培与关怀,无愧于人民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初到大交所任职时,面临着交通闭塞,税源缺乏的问题,于是我便带着所里的同志多方探寻,四处寻找,每天跑几十里的山路下乡找税源,想方设法完成国家的税收任务,最让我难忘的是在一次税源普查中,家中突然打来电话说是母亲病重要我速回,当时所里的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我实在无法抽身。会计听到后,把我推到门外说:给母亲看病要紧,要我先回,而此时我的脑子里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心里想所里人员紧张,我一走工作无法开展,于是我对他说:“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大,咱们赶快到村里去,村干部还等着我们”。一阵沉默,我俩又走上了下乡之路,直到工作结束后,我骤然想起了母亲还在病中,我顾不上吃饭,急匆匆地赶到家里,一看没人,原来母亲已被邻居送到了医院。我跑到医院看到病床上母亲苍白的样子,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有自责、有懊悔、有内疚,但更多的是坦然……在优质服务方面,我着重放在搞好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上。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我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搞好宣传工作,一是利用黑板报,二是发放宣传材料,三是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上门服务,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我们是有凝必释,有问必答,对群众做耐心细致的宣传工作,给群众一个明白,还群众一个公道。当然,我的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正如下岗职工_所说,你们税务干部,不但依法征税,而且能够及时落实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亲自上门宣传,搞优质服务,心里真是过意不去,税收优惠到期后,我一定要主动地按时到税务所缴税,尽我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以党风促宣传,以党风促征管。

1、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税法宣传。_曾说过“责任重于泰山”,做为一名_员,是应最讲责任的。在抓税收征管时,我主要是通过宣传税法,让纳税人进一步了解税收政策,理解税收,支持税收,自觉履行纳税义务,营造成一个良好的税收氛围。一年来,我把税法宣传贯穿到整个工作始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交通要道刷写税法标语,各村张贴宣传材料,设立税法咨询台,征税期内,直接把税法宣传材料,送到纳税人手中,还组织了企业单位的财会人员对“一法一则”进行了宣传和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税收的宣传活动中,我们坚持了四个结合:一是集中培训与到纳税户实地讲解相结合;二是宣传与新开业户的税额核定相结合;三是宣传与税款征收相结合;四是宣传与税收征管相结合。通过大力宣传税法,进一步增强了公民的纳税意识,税收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

2、从严治税,狠抓税收征管。我深深明白,税收联系着千万家纳税人的利益,在税收征管上,我突出一个“严”字,严考核、严把关,严审计。首先抓征期入库,堵塞各种漏洞,在征期入库期间,各负其责,严把审核关,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对个体户的停歇业,不定期检查,对假停真营业的纳税户,除照章纳税外,还要进行罚款处理,对于造册户也实行纳税手册管理,对不主动申报纳税的,就亲自上门征收,同时宣传税法,不断提高他们自觉的纳税意识。其次,以票控税,促进税收任务的完成,除正常申报税收外,还抓了各类发票的税款,特别是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试行办法实施以来,严格按照规定征收税款,做到了以票控税,为税收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成绩已定格在了昨天,未来的道路上我还将以只讲贡献,不求回报;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为坐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争抒写新的辉煌。

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篇七

20xx年3月,经过反复研究的全省地税系统深化税收征收管理改革方案正式发行,召开了全省地税系统深化税收征收管理改革工作会议。湖北地税新税收征收管理改革开始,揭开了湖北地税发展的新篇章。

深化税收征收管理改革,省地税局为更好地发挥税收功能作用,服务湖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应对税收情况的深刻变化,从体制机制解决征收管理质量和效率提高的深层矛盾,进行战略选择。其主要内容包括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基本程序、优化纳税服务、实施税收分类等级专业化管理、巩固税收管理基础、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加强纳税评价、加强税务检查、健全税收执法监督机制、完善征收管理质量和业绩评价体系、建设信息化支持体系等十个方面。

新的改革是一场涵盖全省地税系统各个层级、每个岗位、所有业务的一次革命。这是一次治税理念的革命,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将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绩效评价、过程监督的风险管理闭环系统与征管基本程序相融合,把有限的征管资源用于风险较高的纳税人;这是一次治税方法的革命,实现业务工作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积极利用第三方信息,打造覆盖税收征管和内部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化平台,全面迈进信息管税时代;这是一次征管方式的革命,按照申报纳税、税收评定、税务稽查、税收征收和法律救济再造税收征管新流程,特别是风险控制和评定将成为整个新税收征管流程的核心和中枢;这是一次部门权益的革命,按照征管流程需要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做实机关、重组税源管理机构。

改革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对原税收征管部门的权益进行再分配;这是一次队伍建设的革命,新的征管体制在岗位分工上体现出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特征,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干部在税收业务上、信息化操作上、工作责任心上要求更高,需要地税干部具备更高的政治、业务和作风素质。

我们常常把税政、稽查与征管一起并称税务三大业务部门,三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税政和稽查既是本轮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参与者,更是实践者和促进者。2013年3月12日召开的全省地税稽查工作会议、3月28日召开的全省税政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全省地税税政和稽查工作必须按照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需要,融入征管大格局,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服从、服务于深化征管改革的顺利推进。

税政管理工作就本质来看,就是法的规定性在税收上的综合体现,是国家意志在税收工作中的具体化、明确化和系统化。税政和征管,一个是实体,一个是程序,实体需要程序去实现,程序就是为了实现实体而存在。即税收制度是税收征管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税收征管是税收法律法规实施的唯一载体和平台。税政管理工作服从、服务于深化征管体制改革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站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深化税制改革,促进新征管体制发挥作用。税收征管改革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征管质效,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税收征管执行的就是税收政策,因此税收政策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直接决定了改革目的能否实现。十八大提出,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这就要求税政部门按照国家_统一部署,在税法框架内,根据湖北经济发展需要,认真做好“营改增”、资源税、房地产行业税收和环境保护税等税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严格执行支持高新企业、现代服务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鼓励自主创新、扶持企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在运用税收政策服务经济发展上取得实效。

二是要抓住税政管理的薄弱环节,夯实管理基础,促进新征管体制顺利实施。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是提升税收征管质效的一次全方位革命。对包括基础数据、税政管理、税源管理等各方面的基础工作要求很高。税政管理部门必须找准政策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夯实地方税种的管理基础,积极推进行之有效的营业税行业管理方法,进一步抓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不断规范财产行为税管理,强化非居民税收和反避税管理,多方寻找和核实第三方涉税信息,为征管改革提供更加翔实的数据支撑和更扎实的管理基础,促进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是要拓展税政管理的职能范围,参与风险评估,促进新征管体制提升质效。新的征管体制赋予税政管理部门建立分税种分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对税政管理中发现的税收风险提出应对意见、参与具有普遍性的风险和重大复杂事项的纳税评估、为纳税评估提供业务指导等多项新的职能。

税政部门要积极履行上述新职能,针对各税种特点,认真梳理现行税收政策,加快建立税收征管风险评估模型,积极开展和指导全省纳税评估试点工作,促进新征管体制运行质效的提升。

税务稽查既是新征管流程的终点,又是新征管体制的起点。说是终点,是因为新征管体制赋予稽查部门查处高风险纳税人的重大职责,是税收征管的最后一道环节。说是起点,是因为税务稽查成果是风险监控部门确定监控重点的重要参考,是纳税评估部门开展评估的主要参照,是检验征管改革成效的有效手段。税务稽查工作要真正实现服从、服务于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化,必须进一步提升稽查工作质效,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重点上全面适应新征管体制的要求和需要。具体来讲,核心就是要实现稽查现代化。

一是稽查理论现代化。现代化稽查理论要求确定稽查部门在新时期的主要职能,即主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税收违法行为,使恶意不遵从者依法及时受到法律惩处,维护税法严肃性,营造公平正义的税收征管环境;要确定稽查部门的主要任务,即将纳税评估部门推送的高等级风险纳税人作为必查对象,开展案件查办等风险应对工作,主动选择税收流失风险较高的行业和区域开展税收专项检查。

二是稽查体制集约化。要按照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税源分级分类管理的要求,继续完善“重点税源省局查、大中税源市州局查、小散税源县局查”的分级分类稽查模式。要稳步推进一级稽查体制改革,提升执法层次,规范执法程序、统一执法尺度,优化稽查资源配置,集中稽查力量监控重点税源,使稽查工作的法治水平和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

三是稽查队伍专业化。要按照专业化要求,配齐配强稽查队伍,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切实抓好稽查人员的培训工作,大力提升稽查队伍的整体素质。对稽查处(科、股)的查案范围按专业化进行分工,培养重点行业、重点税种、重点税源的专业化稽查队伍,为完成好稽查工作任务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方法,拓展稽查信息来源,有效利用第三方信息,提高稽查质量。

五是成果运用反哺化。要认真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稽查成果反哺征管,全面提升稽查“以查促管”职能的发挥。通过完善征管联席会议、搭建信息化成果传递平台等征稽协作渠道,及时向税政、征管、风险监控和纳税评估部门传递稽查成果,通报涉税违法行为特点、手段和基本规律,提出科学合理的强化征管建议,为风控部门确定下一步监控重点行业和区域、完善风险分析数据模型,为税源管理部门加强日常征管,为纳税评估部门开展评估,提供可靠的资料、数据、案例参考。

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篇八

许多国家的中央税务部门在下设区域性的税务机构时,并不受制于已有的行政区划,而主要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集程度、税源分布情况以及其他社会情况来划分经济区域,并相应设置税务机构。例如,在加拿大,不仅大区税务局的设置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而且大区税务局下属的税收征收中心也是按照经济区域来设置的。荷兰1988年以前按行政区设置基层征收分局,在本行政区内各类纳税人均由该区税务征收分局管理。因此,一个实体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立的若干分公司往往分别由各行政区税务征收分局管理。1988年以后,荷兰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把全国划分为5个税区,在每个税区内设若干税务征收分局。按照经济区域设置税务机构一方面使机构管理摆脱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更符合“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也使一些资源包括硬件设备、信息资料等能够突破行政区划实现共享,后者在税收信息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更具实践意义。

(二)围绕纳税人需求设置并整合税务部门内设机构。

按纳税人需求设置税务管理机构就是根据纳税人的经营规模、所有制形式或经济部门把税务工作人员分配到不同的部门,为特定的纳税人群体提供全面的管理服务。这种模式的运用最初是为了确保对重点税源实行严密监控。最近几年,这种模式的应用逐步发生了改变,发达国家在税务管理中开始把纳税人看作是他们的“顾客”,并努力使税务管理工作适应不同的纳税人。

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irs逐渐意识到,在完成征集收入的使命之外,还应更好地理解纳税人的需要,进一步改革既有的组织机构,运用更加高效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改进自身的服务。于是,9月,美国irs在组织结构重组上一改以往以地区和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做法,围绕纳税者的需求建立组织结构。新的美国irs根据不同的纳税人类型设立了四个主要执行部门,每个部门负责向有相似需求的一组纳税者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这四个部门是:服务于仅取得工资和投资收入纳税人的工资和投资部,服务于全职或兼职的独立劳动者和小企业的小企业和独立劳动者部,服务于大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大中型企业部,服务于参与私人和公共退休计划的雇员、免税组织以及政府团体的免税者和政府实体部。由于新的irs的组织机构是按纳税人需求建立的,因而必须保证纳税人的信息准确、完整。为此,irs运用大量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了十一个系统项目,支持新的业务运作,被称为与irs组织机构重整相配套的“现代化工程”。

美国税务部门的做法,反映了国际上围绕纳税人需求设置和整合税务部门内设机构的一种思路。实际上,许多国家虽然没有按纳税人类别来设置税务机构,但也相应设置了一些为纳税人服务的部门,如加拿大的诉讼事务司、日本的国税申诉审判所、韩国的纳税人服务处等,这些都反映了为纳税人服务越来越受到各国税务机构的重视。

(三)设置专门的税务司法或准司法机构。

许多国家在税收征管中都设有专门的税务司法机构。这些国家的专门税务司法机构一般被赋予了较高的司法权威,具有较强的司法独立性。例如,美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韩国专门设立了税务法院。在美国,税务法院有19名法官,在全国各地巡回视察、处理案件。对税务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上诉法院直至最高法院。在加拿大,税务民事案件必须首先交由税务法院审理,对该法院判决不服的,可上诉至联邦法院,直至最高法院。税务法院作为联邦司法审判体系的一部分,独立行使职权,与联邦上诉法院、最高法院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对纳税人而言,选择税务法院的好处在于一方面纳税人可以不必先缴纳税款;另一方面,可以将案件交给精通税收事务的法官进行判决。

此外,一些国家,如意大利、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还建立了专门的税务警察队伍。从世界各国的实践上看,税务警察的设置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偏重于执行上的强制性和偏重于对涉税案件的调查和侦破。前者的典型国家是意大利和俄罗斯,后者的代表是德国和日本。

意大利是最早设立税务警察的国家。该国的税务警察由财政部直接领导,和平时期接受内政部协调,战时则归_指挥。俄罗斯的税务警察独立于公安和税务机关之外,在组织构架上由联邦税务警察总局――各联邦主体税务警察局――地方税务警察分局三级构成。俄罗斯《联邦税务警察机关法》赋予税警武装执法的权力。偏重于执行上的强制性的税务警察优点在于威慑力强、反应迅速、对犯罪行为打击力度较大。

德国采用税务违法案件调查局制度。税务违法案件调查局负责对税务稽查局移送和群众举报的涉税犯罪案件进行刑事侦察,对触犯刑法的案件向法院提起公诉,对于未构成犯罪的案件则移交税务征收局处理。德国税务违法案件调查局兼具警察、检查和行政执法的职能,既有税务检查权又有税务违法刑事案件的侦察权和起诉权。与德国相似,日本也在税务机关内部设立调查监督部,对涉税违法犯罪进行调查和起诉。偏重于对涉税案件的调查和侦破的税务警察优点在于对税法的掌握全面完整,能够准确地判断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有利于把握执法尺度,缓解征纳矛盾。

(四)注重税务机构职能的分离和制约。

目前,世界各国税务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极少采用单一模式,大都采用混合模式。混合模式的.特征是在整个税收征管体制中,既有垂直分级体制模式,也有按税种类型、职能分工、纳税人类型设置税务管理机构的模式。例如,韩国国家税收管理局内既设有征收和申诉局、调查局,又设有直接税局、财产税局、间接税局等。日本则在国税厅和国税局按征管工作流程设置了课税部(负责税政管理)、征收部、调查稽查部等,而在税务署则按税种类别设置了个人课税部、法人课税部、酒类指导官等。

混合模式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在尽量减少征税成本的前提下设置税务管理机构,但增加了税务组织机构设置的复杂性。对税务机关而言,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是按照混合模式设置税务管理组织机构必须解决的问题。税务管理者应在各职能部门间正确划分职权,建立起劳动分工制度,以避免职能的重叠、分隔。各职能部门在工作中要相互合作、协调。此外,税务机关的设置还要随着技术进步、经济环境的变化、复杂因素的增加而不断调整。机构设置应符合外部条件的客观要求,能灵活适应外部条件的变化。在采用混合模式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税务管理机构职能和权限的划分以及税务管理机构职能的分离和制约。

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篇九

各位领导、同志们:

规范权力运行,是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主要切入点。我局在规范行_力运行工作中,其基本作法是“统一一个认识,把握三个步骤、突出五项工作”,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腐败现象,为交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下面,就我局规范行_力运行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统一一个认识。

这个认识就是:制度建设是权力运行的机制和程序。要确保权力公正运行,重在建立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制度和程序,舍此别无他途。因此,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我们重点推行和完善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制度,畅通民意和投诉通道,强化和完善行政问责机制,规范业务流程,规范行政审批、许可和执法的自由裁量权,规范行政收费和公共服务行为,从微观操作层面规范岗位权力运行,把明确的制度约束和严密的程序约束作为规范公共权力微观运行的重要手段,加强权力运行微观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是切实预防腐败的基本途径,也是制度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二、把握三个步骤在权力运行工作中,我们重点把握三个步骤,使权力运行工作处于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之中,确保权力运行的公开化、透明化、政策化。

一是动员部署。通过召开交通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对规范权力运行工作进行总动员,具体分工、明确责任、提出要求。组建规范行_力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从制度上完善机制。

二是组织实施。首先是清理登记。对本单位的行_力进行清理,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每项权力运行流程图,建立行_力公开透明运行相关制度,并将清理结果上报办公室,报送内容和资料包括“一表、一图、一据、一盘”;其次是初审初定。组织人员对各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清理结果全面、真实、合法、准确;再次是审核确认。召开党组会议、班子会议,对清理结果进行研究确认、签署意见。然后进行申报审定;最后是公开执行。经县_审定的行政职权目录、运行流程图、相关制度汇编成册,并向社会公布施行,从程序上完善流程。

三是改进完善。首先对本单位规范行_力运行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促进该项工作抓到位、出实效;其次是积极做好迎接督促检查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从监督、整改上全面落实。

三、突出五项工作。

一是清理行_力。重点对行政执法权(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监督检查、非行政许可审批等行_力、行政事业性收费权)、重大事项决策权(包括重大项目、资金分配、资产处置等重要事项决策权)、内部管理权(包括部门内部人员录用、调动、任免、奖惩权,财务支配、物资采购分配等管理权)和其他依法实施的行_力等“五权”进行分类,并逐项登记造册。

二是绘制运行流程。按照减少层级、理顺分工、提高效率、方便办事的原则,依法绘制覆盖行_力运行全过程的流程图。并详细载明行_力的条件、承办岗位、运行程序及相关接口、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和投诉举报途径与方式等7个关键要素。

三是明确行政责任。围绕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明确每项权力运行的责任,将法定职权特别是行政许可、资金分配、干部选任等容易发生腐败的权力进行合理分权,分解到具体股室、岗位。并根据有权必有责的要求,确定不同股室、人员的具体责任。

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篇十

税收征管改革同其他任何一项改革一样,总是需要不断完善的。目前征管工作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机构设置和内部分工欠合理,对纳税户缺乏有效的动态控管,管理相对薄弱,进而导致征管查链条脱节、计算机依托职能难以完全奏效、税务稽查基本未能实现原定目标。

(一)管理被动,基础不实。

目前的征管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由管户变为管事,往往因更多地强调为纳税人服务和加强稽查而忽略了对纳税户的日常管理,税务机关有些承诺服务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以牺牲管理为代价的,放弃了必要的检查、执法职责。一些地方经济形势较好,经济发展较快,收入任务完成相对较为轻松,从而也掩盖了征管中一些漏洞和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征收人员与纳税户之间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税源监控管理乏力,基本上处于被动受理的状态,只是坐在办税服务厅依据纳税人申报的资料进行审核征税,企业申报什么就受理什么、申报多少就受理多少,基本上收的是“自来税”。管事与管户脱节,导致基础资料不全,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对纳税人申报的基本资料是否完整和准确没有进行核实,也无法进行核实,税收基础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由于征收和管理基本上都是柜台式服务,税务机关与企业日常联系断档,征收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纳税人的户籍资料缺乏动态的跟踪调查,管理只是被动接受资料,没有控制税源的有效手段,一些地方通过停供发票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目前审核评税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对纳税人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很少结合实地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难以发现纳税人申报中存在的问题。税务管理人员不掌握纳税企业的实情,在征管过程中不能随时发现问题,税务机关不能掌握收入主动权,对纳税人的控管难以到位,从而导致漏征漏管户增多,出现较多的零申报、失踪户、漏管户,助长了偷逃税的蔓延。

(二)分工过细,协作不够,衔接不畅,忙闲不均。

征收、管理、稽查专业化分工,分权制衡,有利于提高效能,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在目前情况下,单独就某一项业务来看,工作效率也确有提高。但由于目前三大系列职能分工还没有完全理顺,存在协作不够、衔接不畅的问题。税收管理的职能分解到征管查不同的机构,机构间职责范围难以划分清楚,有些工作交叉重叠,有些又相互脱节,征收环节与管理环节职责既独立又交叉,职责界定划分有一定困难,征管查3个环节之间协调配合能力弱,信息传递不畅。管理环节的信息不是进行加工分析后及时、准确传递到征收环节,而是原封不动地将所受理的资料反馈给征收环节;征收环节也未及时准确传递到稽查环节,相互衔接不够。征、管、查分离的原意是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稽查,实践中却变成征管与稽查相互脱节,征收环节录入的基础数据、资料不完整,不足以作为稽查选案的依据;而稽查查出的问题,责令调整账面留抵税款,往往也由于与征管脱节而导致征、管、查3个环节均未对调账事项进行督促检查,造成税收流失。

现行机构设置和内部岗责分工与改革前相比,内部制约有所强化,但由于分工过细,效能也有所降低。办事程序增多,一方面使纳税企业办税需到几个窗口,另一方面也使税务机关工作量增大,每个分局都觉得很忙。与分工过细相联系,征收与管理主要忙于事务性工作,未能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征收与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虽越来越规范,但由于缺乏“管户”的要素,规范却不实用,工作量增加较多。征收与管理的不少工作流于形式,责任不明,征管不到位,存在漏征漏管问题。一般纳税人年检工作量大,多的地方每月年检达400来户,且集中在中下旬,工作不可能深入,由于年审不严格,这项工作也只是流于形式。发票购销工作量太大,纳税人在办税相对集中的时间购_有时需排队等候;税务机关在发票验旧售新时只是审查是否用完、开具是否规范、是否单页填写等表面错误,至于已开具的发票是否已做账计算销项税金则未审核,未能整体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因而也就不可能发现虚开、代开等问题。

分工过细、缺乏协作,必然导致忙闲不均,包括不同人之间的忙闲不均和同一个人不同时段的忙闲不均。一个人只做自己份内事情而不管别人的事情,结果同量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员。

(三)信息不真,依托不住。

现行征管模式依托计算机进行税收管理,而计算机的运用是以信息准确、全面为基础的,涉税信息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按理应该成为整个征管活动的基础。管理分局相当于信息中心,前承征收分局,后联稽查分局,办理税务登记等管理事项按理应深入企业调查核实所附资料是否属实后方能审批,目前由于人手少,征收分局和管理分局的窗口服务实际上是登记制而非审核制,企业申报的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很成问题。企业发生变更事项,一些重要事项如法人代表变更、经营地址变化等有时会来办理变更登记,其他信息发生变化则往往不来变更,导致信息不准;有的企业几年都不来换证、年检;有的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后,只是停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对已发售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则未下户清理,也难以清理;有的企业需要发票时才到税务机关联系申购,平时很少与税务机关打交道,企业通信地址变化后就失去了联系,税务机关无法调查,税务机关与企业的联系只能通过登报、公告等形式,缺乏一对一的税企联系。税务机关征税与纳税企业逃税构成一种博奔关系,在税收征管基础不实、纳税人的准确信息不为税务机关所掌握的情况下,税务机关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博奔时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

税收征管改革案例材料范文简短篇十一

税收征管模式的涵义等主观原因,新建立的税收征管机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在某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

(二)税收征管的业务组合衔接不畅。机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税收管理权被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机构间职责范围难以划分清楚,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工作分配环节多,无增值的管理环节多,造成信息传导不畅,信息衰减和失真;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系列之间界限明显,信息相对封闭,协调配合能力弱,衔接不畅。

(三)税源监控管理乏力。新的征管模式最大的特征是由管户变为管事。集中征收后,并未根据信息化要求,采取现代化的税源管理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征收人员与纳税户之间的直接接触大大减少,基本上处于被动受理的状态,税收信息来源渠道窄,且对有限的税源信息利用不够,致使税务部门对纳税户数、纳税人基本情况、税源结构及变化趋势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税源监控管理乏力,弱化了税收征管基础。

(四)税收的服务功效有所削弱。现行税收征管机制运行中既有缺乏管理力度、税源不清的问题,也存在对纳税人服务不到位的问题。税务机关的优质服务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表面的微笑迎送上,没有从实质上方便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简化办税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最突出的就是纳税人到税务部门办理涉税事项环节过多,程序复杂,要多头跑、多次跑,重复报送资料,呈单点对多点的状态;税务部门需要调查核实的事项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岗位,要多头找、多次找,呈多点对单点的状态。

(五)税收征管流程缺乏制约化管理。现行征管流程,存在制约不够、监督不力的问题,未能有效地对征管流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征管模式在运行中往往会出现偏差。主要原因是,基层分局虽已把征收和稽查分离出来,但仍然是综合管理,专业化分工深度不够;对管理环节的制约仍然靠层级审批,没有形成过程控制。

(六)重点稽查达不到预期效果。新的征管模式强调重点稽查、以查促管,实际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由于管理缺位,征、管、查协调不力,至使对纳税人情况不能全面掌握,税务稽查部门仅靠报表的表面数据和举报提供的情况,很难抓住重点,查案的针对性和准确性都相对降低。二是目前各种管理措施不到位,纳税人违法风险成本低,再加上纳税人对税法的自觉遵从度还较低,造成偷税面很广,稽查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处于被动局面,达不到稽查的威慑作用。三是稽查体系内部的“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环节存在相互扯皮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稽查的工作效率。

(七)征管质量考核还不能真实反映征管水平。有些征管考核指标标准制定过高,超越了税收工作的实际,科学的征管质量考核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基层征管部门在考核中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为取得好的考核成绩,对列入考核的工作内容较为重视,没有列入考核的则不问不管,表面性工作做得多,加上受税收任务压力大等原因的影响,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全面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新征管模式效用的充分发挥,影响着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亟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在征管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新的征管运行机制尚未有效运转起来的情况下,需要继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进一步提高新征管机制的运行质量和效率,确保税收征管改革整体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的思考。

改革的目标。

(一)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提高税收征管的科技含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