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教学职称论文范文(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1:19:41 页码:14
2023年教学职称论文范文(汇总14篇)
2023-11-12 11:19:41    小编:ZTFB

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写总结时,要注意结构的清晰,逻辑的严密,表达的准确。总结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必要环节,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希望能激发你的总结能力。

教学职称论文篇一

谈体育教师“教学美”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美。

“教学美”就是美的艺术在教学上的运用,具有精湛教学艺术的教师是给学生以智慧、以美的享受。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如何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以美感实行美育呢?下面就自己在多年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谈一下。

1、心灵美。作为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首先要心灵美。要做到心灵美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有崇高的信仰。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xxx,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有敬业精神。体育教师工作的动力来自于他对教育事业热烈的爱和执着的追求,爱学生正是体育教师强烈事业心的表现。

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技能基本功。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既要有德还要有才,要不知疲倦地寻求知识,不断开拓知识领域,开阔视野,不断提高技能基本功,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诱发健身欲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塑造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使人们变得聪慧而有才智,高尚而有美德。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只有这样,才能在体育教学的同时给学生以德育。

2、仪表美。体育教师由于职业的要求,在上室外体育课时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以利于运动和做示范动作。体育课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体育教师身上,体育教师的衣着如何,精神面貌如何,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体育教师必须使自己的着装和仪表与体育课堂气氛相符,与体育教学的特点相符,与体育教师的气质相符,讲究体育教师的仪表美――整洁、庄重、精神、大方、素雅、自然,从而体现了体育教师的修养、尊严、文明、正直而朴实的风格。

3、教态美。教态包括体育教师的表情、举动和教学风度。象演员要有好的台风一样,作为一个体育教师也应有自然、端庄、得体,富有亲切感的教态美。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做到不拘谨、不流俗、不古板、不做作、不夸张,微笑中见热情,严肃中显慈祥。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无声的语言。在体育课开始,体育教师目视全班,学生便从这一瞬的目光里,感到了温暖,感到了兴奋,也感到了严肃。机智的体育教师,对于调皮的学生只要使个眼色,就能毫不费力地制止他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使他们时刻感到体育教师的眼神在监视着他、督促他。因此,体育教师应具有明察秋毫的眼睛,它能引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体育教师要有乐观的情绪、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要热爱学生而不迁怒学生,对体质差的学生在教学中更应关心备至;对于学生的错误和缺点,不能感情用事,不严词指责,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反,如果体育教师把消极情绪带到体育课上,会引起学生各种猜测和不安,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体育教师的烦躁、冷漠、鄙视,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情绪和自卑感,以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进而禁锢学生的智力活动和技术练习,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语言美。美的教学语言能播下知识的种子,催开灿烂的花朵,能收获金色的硕果,它象一把火炬点燃起智慧的明灯,从而闪出奇光异彩;它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锁,打开体能禁锢的枷锁,使他们成为天之骄子、祖国栋梁。

体育教师首先要将书本上的动作要求、理论知识化成易懂理透的语言,讲解要用普通话,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措辞精当、惜话如金,富有精确性;通俗流畅、真挚感人,富有感染性;穿插事例、比喻新颖,富有趣味性。教学语言的美,必须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使学生情动神移,自觉地进入理性思考,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变成运动技能的体现。

5、教法美。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并不是象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学方法应力求多样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方法的精髓,它能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这个“艺术舞台”的主导,而导演的艺术是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使其对所学的知识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能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同时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要设法制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要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要教得情思横溢、趣味盎然。要根据体育课的特点,使体育课的内容、教学手段、组织方法适应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从生理学观点看,长时间的单一刺激,容易引起超限抑制;单调、枯燥的练习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因此,教学手段的新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不违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突出游戏性、对抗性、韵律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体育课上得既紧张又轻松愉快,既严肃又生动活泼。

6、示范美。体育课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体育教师必须做技术动作示范,使学生对动作要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学生直接模仿打下良好的基础。

体育教师的技术示范要准确、自然、轻松、优美、舒展大方。精湛的技术示范,对技术动作的结构、顺序、要点、难点有深刻的揭示。轻松自如的示范还可以引起学生要求练习的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7、环境美。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进行,易受环境的影响,环境对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心理状态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但影响学生的情趣,更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体育教师必须在课前搞好环境美。环境美包括场地整洁,布局合理,器材准备好。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创造锻炼身体的气氛和提供较多的体育器材。在安排布局场地时,要有利于安全教学,消除学生恐惧心理;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要有利于体育教师观察指导;在循环练习时各项目之间要紧凑合理。

总之,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只有时刻将自己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化激励学生,才能使学生由喜欢体育教师到喜欢体育教师所教的体育课。

教学职称论文篇二

对语言的运用能够将个人想法表达出来并实现交流目的,所以,语言的工具性特点十分明显。所谓的教学语言则是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与教学特点相结合所采用的课堂问题交流方式。

语言是人类独有,且能够表达内心想法并实现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其中涉及到了语音和词汇以及语法。教学语言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设计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教学语言的合理应用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起到师范性作用,使学生语文修养不断提高。

2.1教学用语口语化严重。

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用语十分口语化,而且并不规范。其中,部分区域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时候,因为自身普通话不标准,所以,普通话经常夹杂地方口音…。长期以来,会对学生语音发音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得学生难以掌握准确的发音,也无法鉴赏文学作品的意蕴,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速或快或慢,经常在教学中运用”比如”、”那个”等口语词汇,亦或是使用学生难以理解的语言词汇,就难以实现教学语言作用的充分发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语言艺术美不足。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繁多,所以,语文教师需要面对多样化的`体裁与题材,如果在教学中始终采用相同方法讲述课文,就很容易导致教学语言与内容之间的联系脱节,而教学语言单一枯燥,艺术美严重缺乏,难以引起学生情感方面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代入感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联想效果。基于此,学生在课文理解方面也不深入,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2.3教学语言对话沟通不完善。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然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难以充分体现出来。特别是部分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知识讲解方面,所以,对于课堂提问环节,也只是采用了单一方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严重不足,难以对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影响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学职称论文篇三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新课程标准得实施,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凸显出来。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开展好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合理利用好教学资源。如何提高素质教育理论下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专业音乐人才是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首要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音乐教学资源;重置与整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素质教育也得到更大的推广和普及。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得新模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深化音乐教学思想,同时还要不断探索音乐教育的时间过程。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音乐教学资源重置及整合的策略。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高校对音乐课并不重视,部分学校将音乐课设置为选修课程。根本没有意识到音乐课程的价值,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做不到合理、科学的安排。

2、单一的教学手段。

在我国音乐教学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教师讲解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听讲和课本内容,简单的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意境。这样根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地完成教学任务。单一的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知识了解作品表面,根本无法真正了解音乐的含义,进而也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3、音乐教师的综合水平和素质不足。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绝地教学质量的好坏。但是当前很多高校音乐师资力量薄弱,根本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4、学校不够重视。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普遍忽视音乐教学。音乐教育硬件设施配备不足。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同时音乐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可是学校往往为了节约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很少开展或者就不开展。这样对于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音乐教学资源重置与整合。

1、明确素质教育目标,重新定位音乐教学资源。

1)根据大学生的审美特点和兴趣,结合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新的媒介产生,颠覆了传统的交流模式,诞生了新媒体概念。同时人们对媒体的利用也多元化、深层次起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程度日益重视,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将媒体与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平台收集、积累、整理和融合教育资源。教师、学生都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查找各种资料,最大限度的扩充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增加更多的乐趣。凡是都有两面性,媒体教育资源在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筛选出最优价值的资源,正确而科学的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在选择教育资源时要符合大学生兴趣和审美观,在传授基础音乐知识的同时,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形成大学生自身特色的音乐审美观。2)发现和挖掘音乐教育资源的来源,深入到生活中去音乐来源于生活,音乐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课本和网络并不是获取音乐的全部途径。将音乐生活化,走进生活,重新思考音乐的来源,体验音乐教学的真正价值。音乐是带给人们换了的,好的音乐是可以被任何阶层所接受的,它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教师在重置和整合音乐资源的过程中,要深度理解音乐概念,将实际生活中的音乐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农村,走进社区。用心聆听乡土音乐,将人们耳熟能详的古朴民谣等民俗音乐搬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触到最实在的音乐,这是教学实践最直接的目的。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大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我国教师的普遍认知里,教学资源是指音乐教学材料或者音乐教学视频,但是其实人的因素尤其是学生因素是最重要的资源。大学生是高校音乐学习的主体,是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是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在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高校的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日趋成熟。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喜爱和接受程度也比较高,同时他们紧跟时代潮流,对新型的音乐比较有求知欲和创造力。同时,学生也会想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规律,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对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作出正确的指导,不断地提升音乐教学效果,进而充分整合学生资源。

2、发挥教师队伍正能量,整合教师队伍资源。

1)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业务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高校音乐教学资源中,音乐教师是第一资源,直接影响学生的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教师资源的现状是教师资源匮乏,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积极性低。作为一年月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音乐专业知识,深层次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带领学生解读音乐的文化性和生活性,减少师生间的隔阂,拉近师生关系,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时代潮流,了解当下音乐发展的趋势,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转变教学理念,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和经验创新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保障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严把音乐教师的资质观是发挥音乐教师正能量的关键。2)转变传统的教学,秉承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水平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教师的行为和教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专业的音乐教师首先具备扎实的专业乐理知识,了解音乐文化,可以将音乐理论知识与音乐作品融合起来,从而准确分析中外音乐作品的背景、情感因素、音乐特征和文化内涵等。为了更好地教学,音乐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可以演奏多种不同的乐器。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必须搞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热爱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学习和情感交流,对于学生要一视同仁,多一份鼓励和支持,发挥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音乐教学课堂的主体。3)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师生互动,提高教师的素质。新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除了传授学生知识外,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动听的音乐和传统音乐美的力量,幽默的授课方式,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传授音乐知识,还应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音乐鉴赏力和辨别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使得道德情感、文化积淀和正确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音乐文化素质。教师要意识到高校音乐课堂必须建立在情感和道德基础。高校音乐教学要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音乐教学的理念,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将自身定位为音乐教学的引导者,将学生摆在音乐教学的主体位置,以人性化教育为基础,灵活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在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3、丰富和创新高校音乐教学方式。

1)积极开展文艺汇演,增加实践活动。将音乐回归到生活中去,是音乐教学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的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教师可以联系当地的文化馆,社区文化站,定期为他们带去文艺汇演,增加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基层,寻找民间的音乐素材,向长辈、民间艺人身上学到大量的民间小调、地方戏曲等,将我国民间艺术传承下去。2)开发挖掘音乐教学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组一个与音乐相关的命题。使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查询、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可以将一些有争议的音乐知识在课堂上提出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且让学生为自己的观点寻找支撑的依据,并在课堂上进行辩论,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性。4)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增加教学资源的积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早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现在很多高校也加大了网络设备的配置,很多地方都有线网络的端口,无线网络的覆盖面也特别大,学生都将可以随时随地的上网。音乐教师应该利用互联网教学,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化,以此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挖掘校外音乐教学资源,借助音乐宣扬素质教育精神。

1)注重交流沟通,使教育多样化。音乐是全球的,哪怕是语言不通,通过音乐也可以进行情感的交流。在每个大学校校园都有和音乐相关的社团,每个社团中成员的音乐风格也是大不一样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定期进行与其他高校的社团进行交流。通过高校之间音乐人才的交流与切磋,学生可以见识到更多的音乐类型和音乐文化,有利于加强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能够推动音乐人才的培养,加速音乐教育的共同发展。此外,学校可以聘请知名的音乐专家学着在校内设立讲座,通过他们的讲解,引导学生更加全面了解音乐,完善音乐体系。2)增加音乐实践活动的量,锻炼学生音乐能力。音乐来源于生活,也要为生活服务。学生学好音乐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将音乐融入到生活中去,增加生活的多样性。想要将音乐更好地生活化,前提就是深入到生活中去,了解什么样的音乐可以被打击所喜欢及接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学校现有资料了解当地的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等,了解人们对音乐喜好的侧重点。也可以了解当地是否定期都会开展文艺活动,需要哪方面的才艺,是否可以提供给高校学生经常参加文艺演出的机会,这样通过实际的现场表演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恩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积累学生的舞台表演经验。3)学习乡土音乐资源特色,弘扬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国发展千年,音乐也伴随至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要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师。可以查询资料,或者直接深入到当地进行地方戏和民歌的了解和学习。但是在我国这种乡土音乐都面临将要失传的困境,这也是我国音乐教学需要解决的。如果能深入挖掘这些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音乐资源带到课堂,使学生加以学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出稀有的地方音乐人才,对于民间音乐资源能起到良好的传承作用,这些音乐资源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华将得到弘扬。4)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学更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单纯知识讲授不能满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因此教师探索和开发新的教育方式,从不同的方面加大对学生素质的培养。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微信、报纸、新媒体已经开始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中去,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介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和新媒介收集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进行学习,掌握音乐知识与技巧,紧跟当下音乐发展的新潮流。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知识化的发展,如何更好地综合利用资源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的质量。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思维方式,重视综合利用教学资源,转变传统的应试教学理念,坚持素质教育,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自身的学习,紧跟时代潮流,以高等教育规律为基础,重置教学资源,利用优势资源,将资源利用做到极致,进一步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充满热情,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做出扎实的贡献。

参考文献:。

教学职称论文篇四

摘要:国家设立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现在的职称制度已经达到了这个目的。职称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荣誉,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工作态度的一种肯定,想晋级的教师,没有一个不努力的,从职称设立初衷来看,是达到了这个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对职称制度却非常反感甚至抱怨,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是职称制度的定位不明确,也就是行政、学校及个人要职称干什么,行政管理对这个定位太多,希望用一个东西解决所有的问题,然而事实却很难达到希望的效果,该文试分析在行政管理视阈下如何破解职称评定这一难题。

关键词:行政管理职称评定难题初探。

1现状调研。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系列职称评审管理工作由于群体量大且有特殊性显得尤为重要、复杂、敏感,在评审工作的管理方面存在相互矛盾的倾向,凸显教师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很棘手。倾向一,由行政部门主导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工作,导致职称评审本身属于行政评审的倾向性,评价标准固定,评审管理统一;倾向二,由用人单位主导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工作,导致职称评审带有人为色彩的倾向,评价标准易变,评审管理灵活。

2评审管理职责定位。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完善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放管结合措施。各级主管机关在职称评聘工作中要起到宏观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基层单位对职称评审中行使权,合理下放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权限,建立健全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管理责任清单与权力清单,指导市州逐步向县(市、区)及企业下放技术人员初级职称与中级评聘权力。

简政放权。

各级领导部门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中实行宏观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减少审批事项,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管理责任清单与权力清单,合理下放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权限。

加强监管。

加强职称的评审监管。建立健全职称年度评审考核聘用授权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专家评委遴选机制。严肃评审纪律,完善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规则与工作程序,明确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责任和工作人员职责[1]。

强化服务认识。

教学职称论文篇五

随着信息化教学、网络教学的不断增多,好的实用的教学资源成为急需,学校曾花钱甚至是老师自己花钱买了大量的书籍、图册、光盘。很多老师根据教学问题制作和开发了一些很好的课件、课例,同时还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挖掘的物理教学素材,生活中诸如照相机、遥控器、自动复位的水龙头、电饭锅、电视机等都能成为教学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直接来源于生活,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一些老师创造性地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制作了一些简易的实验器材。如:让学生收集了几十个“喜之郎”果冻杯,用杯装水模拟眼睛的成像过程;用废可乐瓶做罩子、驱蚊香制造烟雾,成功显示了光的传播路径等。再如讲大气压强时如果没有马德堡半球可以找一个医用针筒,用眼药水瓶上的小橡皮帽把针头堵塞起来针筒活塞下而拉不下来,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在引导学生认识磁化现象时,可以在一个试管内装满铁屑,塞上胶塞,用蹄形磁铁的一个极在试管壁上沿同一个方向轻轻滑动,使试管内的铁屑被磁化,便可以吸引铁钉、铁片,振动试管后磁性便消失,从而直观地演示铁磁性物质被磁化和退磁现象等等。

教学资源需要教师不断创造性开发和整合。要精心制作、整合一个好课件,从构思到收集素材到制作到修改到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时间有限;同一课题多人赶制、质量不高,没有统一部署,教师的保贵时间和精力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为了合理使用宝贵的人力资源,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物理教研组应该把教师组织起来,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把这些小规模、零散的宝贵教学资源保留、优化并加以利用,共同享用这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物理资源的开发、整合过程中,除了需要发挥专家、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外,还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及学生家长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要学会自觉、自发地利用可用资源,为自身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家长由于与社会接触面广,有其自身优势,他们可以带领孩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学生家长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实践。如:让学生分组收集生活中的声现象、声音的利用、噪声的危害;让学生调查、分析马路灯为什么用红、绿、黄三种颜色;让学生自制照相机等。为配合浮力、弹簧测力计、杠杆原理、电磁等教学,可以让学生制作土密度计、橡皮筋测力计、杆秤、指南针电铃等。教师也可以结合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调查、探究活动。如学习《功能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后,可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活动,学习《生活用电》后,可开展农村照明问题的调查活动;学习《压力和压强》后,可开展农村公路损坏原因的调查活动。学生在资料的收集、归类、重组、优化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现有资源,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和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从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来说,都迫切要求强化教师的课程资源整合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的能力。

[1] [2]。

教学职称论文篇六

自国家为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而实施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在我校实施以来,已经有二年的时间。这次良好的发展机遇给我校的诸多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状况明显改观。现就本人实际开展的教学情况谈谈农远资源在物理教学方面的整合和应用,为今后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和提高应用水平提供借鉴。

我国农村中小学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必要教学设施缺乏等现象,导致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单调等诸多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采用一灌到底的线性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依靠机械、枯燥的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这必然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使农远资源与具体学科教学合理整合,从而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势在必行!

所谓整合,其含义是指不同资源或要素间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彼此促进、实现一体化和整体化、形成良好的增值效应。物理学是中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农远资源与物理教学之间具有良好的整合条件,也具有特别明显的整合效应和极为重要的意义。

教师是人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技能等,这些对物理教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运用扩展资源,提高业务水平。

农远资源库的扩展资料,含有大量的有价值的专业知识,是许多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这些资源对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掌握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非常有益。这又是一种互动性的学习,每个教师都在不断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同时又把物理教学实践中效果好的成果充实到资源库中。在资源共享中,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与整合,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物理教学。

2、应用软件与农远多媒体设备的使用。

在物理教学中,常用软件的使用是物理教师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利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利用flash制作演示动画,利用会声会影对下载的农远资源在剪辑后进行教学视频的合成等等,这些软件的使用可以为物理教学构建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的特点,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教师利用农远工程多媒体设备把可视化的教学情境展示给学生,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并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声音的特性》一节中,可以利用会声会影把下载的蜜蜂飞行视频进行适当编辑,也可以利用flash制作蜜蜂飞行时振动翅膀而发生的flash动画,学生被可爱的小蜜蜂吸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认识。

1、利用农远资源,建立校园及教师个人网页。

利用因特网建立学校、个人网页,开通师生交流信箱,可以拓展教与学、师与生的空间。农远工程的实施,为我们农村中学提供了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我们利用这些设备架设校园局域网,并接入广域网,建立了校园网站,实现了网络通信,从而使农远资源充分应用于物理教学。首先,学校可以把从农远资源库中下载的资源和本校在教育教学中收获的优秀或有特色的学习资料放置在校园网页中,教师也可以结合物理学科教学特点有选择地在个人网页中放置学习资料,可供学生上网时进行浏览、查询、下载,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学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与教师、学校进行交流,使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物理教学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也将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堂。

2、利用学生“操作”兴趣,形成学习乐趣。

农远工程为我们农村中学提供了30台学生电脑,安装了教学软件,建立电子教室,我们应充分利用设备和资源实施教学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自主进行学习、复习、模拟实验、自我检测等操作,改变了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建立了开放式学生学堂,转变了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形成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3、提供研究性试验,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物理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思考力和创造力。农远资源库中提供了大量的能够体现课标精神的研究性素材,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大量的资源支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及网络资源查找所需信息,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相应的物理技能。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宜于课外。

1、播放示范课例。

农村中学教学物质条件差,往往存在着教具、实验器材等设备的缺乏。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因缺乏某些必要的教具、器材而导致教学内容上的不完整。利用ip资源下载示范课例并刻录成教学光盘,进行分类保存,以便在某些内容的教学中播放示范课例光盘进行教学。可以采用“光盘教学—教师辅助”和“教师上课—光盘辅助”的方式进行物理教学,以弥补教学内容上的不完整。

2、提供感性材料,充实教学内容。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总是在台上不停的讲解和举例说明,学生也在努力的去体会教师所描述的内容。可这样的传统教学下,学生因缺乏感性材料,概念的形成是很困难的。如果教师可以利用农远资源库中提供的大量备课素材,精心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展示形、声、色等感性材料并结合教师的讲述,那么概念很容易在学生大脑中形成。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农远资源和物理教学的有机整合,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物理教学资源,形成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了物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课堂内外的教学质量,满足了农村学生对物理知识极大的渴望。要实现农远资源与物理教学的完美整合,还需要我们多花时间,多从实际出发,结合教与学的效果情况,不断探索与研究。

教学职称论文篇七

论文摘要:国家自起在全国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旨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素质。目的就是要使农远工程真正成为教师们的良师益友,能让农村的学生和城市的学生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现代农村小学远程教育系统是以中央电教馆为中心、利用卫星传递教育资源,以各学校计算机为终端接受资源,以多媒体设备应用资源于学校教育的教学体系。自起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走进我校,远教资源便成了教师们的良师益友,它能让农村的学生和城市的学生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农村远程教育技术是一种新出现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它并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种新授知识点、练习题、提高题、复习题都能找到。这样多的内容极大地增加了课堂知识面,用于教学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由于农村教师已经习惯了“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陈旧的教育模式,同时人们对新生事物都要有一定时间适应、熟悉的过程,所以就容易在农村教师当中形成一种认为在课堂上加入远程资源的多媒体应用是一种教学负担的错误思想,使远程教育资源形同虚设,丧失了应有的作用。其实根本的原因是教师们还不是很了解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方法和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这时首先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们多观摩一些利用远程资源组织课堂的研究课、观摩课,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确实认识到在课堂上加入远程资源的好处,从内心产生一种向往感,使其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使用远程资源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其次学校要组织教师们学习使用远程资源加入课堂的方法,使教师们克服惰性心理,积极地去学习教育资源的应用。一旦掌握了使用方法,那么,在课堂上使用远程资源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会变成一种享受。所以,更新观念在前,学习紧随其后,这是农远工程能否真正在农村遍地开花、很好地服务于农村教育教学的根本所在。

二、合理选择,整合资源。

由于远程资源的应用,使得同一教学内容会找到很多可供选择的资源,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前一定要系统地看完本节相应资源的内容,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上课用的资源,做好学习笔记,写好详案,提前备好课,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一单元时,在传授什么是平移的知识点时,其中有一个远程资源是用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来演示什么是平移,但这在我们农村,笔者调查了一下,有很多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火车、电梯、缆车,学生由于没有亲身的体验,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于是笔者摒弃了这个资源,而是另外选择了一个远程资源,这个远程资源是用拉抽屉、擦黑板、升国旗等学生熟悉的活动进行知识的构建,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另外,备课一定要进行单元备课,这一步是很重要的,不然你就会错过很多优质资源,就不会最大程度发挥资源的作用。

三、遵循规律,科学运用。

远程教育资源是一种教辅手段,教师运用远程资源进行教学,要遵循教育学规律,认真处理好讲授与使用资源的关系,我们不能当一个资源放映员,要成为资源应用的组织者、学生参与的引导者、师生合作的倡导者。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远程教育资源有关这一章节的课件有几十个,每一个都制作得很棒,很显然我们不能在一节课上一一采用,笔者只是精选了其中的两个资源:一个是用来构建新知的“分蛋糕”,通过把一个蛋糕分成不同的几等份,让学生充分讨论不同的分法,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每一份的大小是否一样,进而理解分数的含义。一个是用来巩固练习的“纸的对折”,先让学生自己拿一张纸对折一下,看有多少种方法可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不同的几等份,然后再放映资源课件,看一下这里面有没有跟你一样的分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使用远程资源的成功与否,不只看资源应用了多少,更要看应用得如何,时间分配如何,能不能和教学活动有机地融合,能不能有力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施。所以,只有做到科学地应用教育资源,才能为教学增添光彩。

四、适时反馈,总结经验。

教师在应用远程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适时反馈,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多关心一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学习效果如何、学生有什么好的建议。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由于教师们还没有做到对远程资源的应用得心应手,经验还很不足,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在课堂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理想情况,这就要求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开座谈会,谈谈各自在使用远程资源过程中的得与失,互相交流一下,取长补短,并及时做好记录、总结,以便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尽量避短扬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合理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善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使抽象难懂的各种公式、几何知识、逻辑思维等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也可以使枯燥无味的题海式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教学是一个充满了趣味和开创性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利用广泛的资源信息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总结经验,将远程资源合理地融入数学教学之中,为农村教育做出贡献。

教学职称论文篇八

根据《教育部职称评审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导全国高等学校职务职称资格评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应在各地职称改革工作小组领导下进行,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在本地的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所属高等学校某些专业的特殊需要和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可设立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所属高等学校的某些专业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这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的直接依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称评定分为四级体制:

第一,国家教委负责总体指导;

第二,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制定各地的评审政策;

第四,具备一定条件的高职院校成立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本校教师的相关职称评审工作。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中,第一步是由学院按一定名额比例,学校组织职称评审委员会对本校教师的职称进行评审,将评审结果报省职称评审行政部门审核,最后由省教育厅职称评审行政部门进行职称授予。这里先分析一下高职院校职称评审委员会这一职称评审主体的问题,如果其权力来源是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那么其评审主体就是行政主体,其行使的就是行政权,职称评定就是行政职能的完全实施过程。

由于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职院校的主体性质是自治团体组织,但实际上是直接受教育行政机关管理和指导的。这里的委托行为实际意义就是行政授权行为,正是中国的这种特殊性才是造成法律混乱运用的根源。但是从法律上认定这种评审委员会评审主体的权力来源,不难判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行为是实际意义上行政主体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那么由教育部或省教育厅评审部门或评审委员会对“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更明确的就是行政行为。教师职称的评定实质就是明确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管理,它不是第三方组织或高校自治团体对教师资质的一种认定。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行为属性分析。

判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要根据职称评定行为的整个评审过程和这个过程中评审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来鉴定。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程序属性。

从各级职称名额的确定、评审申报条件,被评审“双师型”教师资格条件的认定,学院行政人员对被评审人员相关材料的审查、评审专家学科结构构成、学术委员会的人员组成程序,学校中级评委、高级评委的民主投票权、最后院务会对选出人员的确定、合格人员上报省教育厅评定、职称授予和认定。这一系列流程都是严格按照省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给高职院校职称评审条例来操作的,其实质是高职院校行政部门代表省教育厅行使行政管理权,行使的是一种行政法规、规章授予的权力。有明确的授权机关、授权方式和授权范围,脱离了指导的属性。

评审主体做出的是明确的具体行政行为,对象是“双师型”教师,是一种国家统治层自上而下的管理行为,具有公共管理性,其性质是一种行政公务。行政主体依评审条例或省级会议精神将其行政意志通过语言、网站公告、文字、符号等具体的行动来告知相对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一旦取得相对应的职称,一旦授予不可依个人的意志随意变更,如果变更要有相应的法定或行政程序。因此判定获取职称的这一行为具有法定的确定力。因此高职院校“双师型”职称评审的性质是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结果属性。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程序结束后,评审结果都会按时地公示,授予相应的职称聘书,因而具有因教育部门授予而产生与此对应的授权、行为能力和与职称相对应的相关待遇。该教师在高职院校工作中其工作行为都与其职称的高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因行政部门授予的职称具有证明力,是整个教师群体中明显的身份认知。如果教师在职称行为受侵害时受国家教育行政权力保护,同样职称一旦授予,该教师也承担义务,服从行政部门和学校行政部门对其与职称有关的行为的管理,职称不可依个人的意志随意变更,如果变更要有相应的法定或行政程序,职称的变更或消灭都要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因此判定这获取职称的行为具有法定的确定力。

三、影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师权利保障实现的因素。

(一)法律受案范围的不明确性。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纠纷受案范围分析,那么哪些纠纷属于这类纠纷?在这里从“双师”、“职称评定中的纠纷”、“高职院校”三个关键词方向来界定。也就是只有同时符合这三方面的纠纷才是研究的受案范围。界定厘清哪些纠纷是属于“双师型”教师被侵权的行为类别可以节约法律成本,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

(二)适用法律的不确定性。

法律适用方面上,宪法、教师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中都有涉及对教师权力的维护,但具体可依据的相应法条缺失,试用准则模糊、混乱。例如《教师法》和相关规定,教师权益遭到侵害后其法律救济途径只有申诉和仲裁两种,但《教师法》没有对申诉的受理机构做出明确规定,教育部也没有对申诉的受理机关—当地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明确规定,当教师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其申诉、仲裁、行政争议和行政诉讼等维权途径不畅通。

(三)现有维权的方式滞后性。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时,具有自身特殊性,这里包括“双师”身份的认同,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的独特性,要求此类教师职称评定时要有专门的适用标准,既要在同专业“双师型”教师之间评定时有区别,又要在全校的各专业教师职称评定时有其合适的区分标准。“双师型”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发展,属于新事物,教师职称评定中由于评定条例自身的落后、维权途径的单一滞后,都给“双师型”教师遇到不公正待遇时的维权设置了障碍,因此这些新问题需要救济途径、救济方法和评定规则能够与时俱进、协调发展。

(四)科学救济程序设计的缺失。

救济的横向和纵向的程序设置混乱。在横向程序上,由于对教师权利保障的救济途径具体权限的划定不清,具体法律适用不清等原因,造成申诉、仲裁、诉讼等救济程序设置的现行法律法规对教育行政部门或人民政府在处理教师申诉时的受理、调查、答辩等事项时,缺乏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实践中,教育行政系统内部救济仍然多采用行政方式,对事件的调查粗糙,不公开进行,对教师申诉的处理往往掺杂领导的个人感情和主观判断。另外,对提起申诉控告的缘由,受理机关、时限要求、处理结果的送达和执行等,具体事宜也仍未制定出明确的单项法规或相应的实施细则。教育行政部门或人民政府受理申诉或控告后,由于缺乏受理、审理、申诉、答辩、调查、处理的严格程序,势必存在随意性,难以保障教师的申辩权利。而且教育行政部门或人民政府在处理教师申诉过程中,教师和被申诉机构完全是“背靠背”。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受理纠纷,实施救济的横向和纵向的程序设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纠纷救济的程序设计。

(一)明确受案范围。

在此要解决纠纷的类型是针对“双师型”教师这一主体的,所以要明确“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的纠纷类型,也就是受案范围。

1、“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的程序性类型纠纷。

教师在职称评定中,对评审的资格审核程序不满;评审委员会组建的专家组成员构成制度不合理;利益相关评审专家、服务人员回避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和提出异议制度;评审程序中出现选票公布程序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对科研成果评判送审程序不透明、不科学;对“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条件与其他教师项目没有评审制度上的明确区分;不同学科评审程序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参与评审专家专业资质不够或不同学科专家比例不科学;公示时间没有按规定执行;选票制度不科学造成人为操作可能;对同等情况下教师的评审硬件提出特殊苛刻的要求,超出规定以外;变相限制教师的申报职称人数;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师申报名额比例分配不科学;高职院校学院内部评审程序未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的,直接由行政部门以发文形式确定等。

2、“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实体性类型纠纷。

“双师型”教师发表的核心论文、非核心论文、论文影响因子等有关论文评价认定引起的纠纷;学校设置门槛限制“双师型”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双师型”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分配的比例不科学;“双师型”教师年终考核、学期考核引起的纠纷;对不同国家机构组织的奖项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对有关出版专著、合著、创作作品、专利、规划教材、精品课程等级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对“双师型”教师进企业做访问工程师时所产出成果的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对“双师型”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级、院级教科研项目及课题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不同系部”双师型“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等级引起的纠纷;学术报告水平层次认定引起的纠纷;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级评定引起的纠纷;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年度和考核优秀评定中不公引起的纠纷;教师带学生参赛不同等级的成绩评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教师做访问工程师、指导社团数量的判定标准不同引起的纠纷。

(二)程序设计。

1、申诉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内部申诉制度。设置申诉救济渠道、申诉委员会的建立和制定申诉程序,并在学院的教代会上审议、通过,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确保这个通道常规化、合理化。当教师在职称评定中有纠纷存在,可以依程序向教师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诉。在教师申诉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上,应明确各部分人员的比例,保证教师代表数量、由教师代表提名相关专业的异校“双师型”评审专家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人员监督,确保纠纷解决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重视校内申诉制度的具体程序性规定,在有效的信息平台上明确申诉程序的详细步骤、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细化各个程序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纠纷当事人向教育行政机构的申诉。

各级教育行政机构都应该设立相对应的受理部门和处理机制,目前教育行政部门都设有这样的部门,但是不乏存在公正受理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受理部门和人员与高职院校是否存在利益关系的问题,领导和领导之间是否有默契,因为高职院校的管理和运行也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指导,两者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受理程序科学设置,公开、透明和回避利益方就显得相当重要。因此建议现有的机构的人员设置应选择第三方辅助机构构成,应该从教育行政各部门抽掉各负责人与本地区或异地相关专业的教育专家共同组建,对纠纷进行民主合议,全程采用公开旁听制度。这里为了维持解决纠纷成本,纠纷提起人应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并且将保证金制度化。

2、行政复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复议法中的“行政机关”这一主体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而高职院校是由国家和法律授权,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力,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具有行政主体资格。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带有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高职院校享有授权执法主体资格,在法律上处于行政主体地位。因此,当“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中权利受到学校有关行政裁定行为侵犯时,可依法向学校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请求撤销行政裁定或重新裁定等,这也是解决纠纷的一条有效出路。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范围包括,教师的申诉行政机关不作为或行政裁定不公正、行政程序有问题的纠纷和申诉机关已经进行了处理但教师仍对处理结果不满的案件等。

3、仲裁制度与司法救济两选一。

作为最终救济方式的设计,采用了仲裁制度与司法救济两选一的方式,即无论行政相对方采用了哪种方式都是对此最终的裁定。

第一、仲裁是仲裁机关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协议或有关法律规定,对当事人双方发生的争议,以第三者身份进行调解,做出判定或者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应该是解决职称评审类纠纷的首选,职称评审要求的专业比较强,涉及方面多,中国教育方面的法官也是稀缺资源,仲裁的优势在于其程序简便、结案较快,能独立、公正、迅速地解决争议。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建议组建教育仲裁组织,其性质应该是第三方非营利性组织,具有自主性、非营利性、非官方性质。其运营的方式通过供应政府教育行政机关教育仲裁服务、机构自身向高校等相关市场需要者提供服务以及通过社会或企业募捐、赞助等方式来维持运营。做到财务和服务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双师型”教师在进行职称评定向该组织申请仲裁时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保障金,防止发生乱申述、无理申诉等现象。

在非营利性组织建立纠纷专家库制度,每次处理纠纷时都给予相应的经济费用和根据每次纠纷解决的情况建立解决纠纷专家信用等级制度,建立透明的监督体系,相关专家一经被举报,情况属实便追究其法律责任并终身不得采用。同时在这个仲裁委员会中要建立一个辅助机构,其性质应该是第三方中立的。人员构成应该由两部分人组成,第一部分是,同级别教育行政机关的代表,起到监督仲裁作用;第二部分,是各学科的同行专家组成。起到对相关专业性仲裁提出专业指导意见的作用。仲裁专家和工作人员应实行回避制度,以保证仲裁的公平、公正。仲裁委员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内民主合议迅速处理纠纷;当教师未能或不愿通过申诉解决纠纷时,可以在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之间进行选择,除非有法定的事由,本次仲裁是一裁终局。

第二、司法救济制度。

将调解制度作为司法救济的前置程序,如果调解无效就按案件的性质进入正常的诉讼程序。针对“双师型”教师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形,司法救济在法律层面上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依照《宪法》《行政诉讼法》《劳动法》《教师法》《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等来作为纠纷适用法律法源提起维权诉讼。特别指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针对高校不合法的行政行为,如果只是不合理,而不违法的话”,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且还必须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对于抽象的行政行为,比如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其性质属于抽象行政行为,法院也不予受理。

教学职称论文篇九

智力障碍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都低于正常儿童,而数学又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他们学习数学比学习其它的学科还要难,但是由于数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的工具,也是补偿和矫正其思维缺陷的重要途径,所以要想办法让这类学生学好数学,喜欢数学。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这类学生的特点力求应用新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教育行为,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数学的学习,使数学课的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由于我面对的是一些智力残疾的学生他们的感知范围小,他们只会对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感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从这类学生的感性经验出发,寻找贴近他们生活的切入点进行创设情景,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他们那些不太丰富的生活经验进行再现。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是一个局外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我在教学时间的认识的时候,我考虑到这个内容比较的抽象,它看不到,摸不着,就根据智力残疾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和他们接受的特点创设了“我的一天”这样的一个情景。在教学的时候我按照从早晨到晚上的顺序,让学生把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例如什么时候起床的,什么时候到校的,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的,什么时候吃中饭的,什么时候放学的,什么时候吃晚饭的,什么时候睡觉的。虽然这些学生可能说得不合实际,但他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然后我再以情景中主人公的一天来教学生学习认识整点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和普通学生一样,智力残疾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所教的内容通过拟人的方法进行编故事“投其好而行之”。例如我在教学大小比较的时候(大小比较的各种符号已学),我就将情景创设在一个收获的季节,让学生帮助小山羊和小白兔这对邻居比比谁的收获大。我利用课件将它们的收获用图片放出来,让学生说说它们都收获了什么,然后在这些图片的下面将它们的数量标示出来,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比较数的大小,通过这样的一个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了数的大小比较。

智力残疾学生的判断能力比较差,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判断是非对错,所以不宜将各种学科分割开进行教育,而应该进行整合教育,要在所教内容的基础上巧妙地渗透一些与之相关连的其它的内容,可以是思想道德方面的,也可以是爱国主义方面的。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个内容时,我在其中就穿插了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做个爱惜时间、守时的人。在教学人民币的时候我就教育学生要节约用钱,爱护钱币等等。

1、情景的创设要有针对性。智力残疾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差,他们往往要经过多次的练习才能熟悉所学的内容,所以在创设情景的时候,要使所列的情景能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教学数数的时候,能数清物体的个数并说出物体的个数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就创设了“我是班级的小管家”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数数班级里的笤帚等各种物品的数量。

2、情境的创设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对智力残疾学生进行情景教学的时候,情景的创设要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个完整的情景中学习,而不光只是在引入的时候用。例如在复习加法应用题的时候我就以小熊请客这样的一个故事情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先让学生练习小熊请了多少个朋友的应用题,然后练习小熊用了多少钱买东西的应用题,最后出示小熊共收到多少个礼物的应用题,这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贯穿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

3、创设情境要进行小结。由于智力残疾学生的自控能力、概括能力都比较差,虽然已经到了快结束的时候,他们可能还沉浸在刚才的情景中,所以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的将学生从情景中拉出来,把教材的知识点归纳一下,并对所创设的情景结合教材加以概括,使“落脚点”回到教材中,让学生明确的认识所学的内容。

总之,要精心创设好情景,让智力残疾学生能在轻松快乐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尽可能地补偿他们的缺陷,逐渐缩小他们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差距,为他们最终适应社会做好这第一步。

教学职称论文篇十

摘要:教师的内涵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一个学校师资力量的程度。要想把握好教师质量的提升,作为小学校长、领导者应该将内涵作为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和追求。那么,如何来提升小学教师的内涵呢?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特殊的活动,培养三种精神;二是另类的阅读,打造两种意识;三是小课题研究,立足学生主体。

关键词:提升内涵三种精神两种意识小学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社会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素质。在该公式中,教师的分值越大,乘积就越大,教学质量也就越高。教师的内涵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代表了一个学校师资力量的程度。教师内涵的发展建设应该作为基础建设抓起,作为学校发展的前提保证。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决策者应该将内涵作为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和追求。

一、特殊的活动,培养三种精神。

第一个活动是“铸师魂,练师功,强师能”。即以“铸师魂,练师功,强师能”为主题,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平台,以育人一得、身教一例、格言一条、建议一点等“四个一”为内容,广泛开展教育活动。在当今物质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时候,精神文化的需求慢慢体现,作为推动教育发展和进步的内在动力,其需求一个正确的引领方向,形成学校精神的凝聚者,学生的潜移默化者,让一届又一届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受到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第二个活动是“相约星期五”教师读书活动。第三个活动是“薪火相传,传帮带”老教师传经验,新教师带理念。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教师如下三种精神。

(一)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

我们的教师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很好的创造机遇。每个人都有理想,有追求,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愿望,作为学校管理者,需要认识到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是环环相扣的,引导教师的内涵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学校的精神内涵。现在,小学教师是一个紧缺人才的职业,在职教师容易产生压力不大、安于现状的自我满足,不仅仅影响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更是影响祖国下一代的发展。要让教师不断地自我寻求进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同时,还应该引导他们在学校的大方向中设置目标。设置目标时,不能盲目:首先要注意,个人目标与学校集体目标的统一。其次,设置的目标要适中,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目标过高,教师可能会因为目标遥不可及,自动放弃;目标过低,容易引起教师自负自满的心理,同样达不到激励的效果。因此,只有目标设置的合理且有吸引力,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二)先公后己的牺牲精神。

教师在工作中追求人格的尊严,追求教育教学工作的完美,对学校有强烈的认同感,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对教学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工作积极向上,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吃苦耐劳的奉献品质。

“用艺术提高小学生素质”是大多数农村小学的难点、弱点,主要困难在于经费紧张、人才短缺。如何缩小与城市小学生在才艺发展上的差距,我校选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即“多方面多层次引领,多交流多帮助培养”。“多方面多层次引导”是指利用课余时间或在自由学习课程当中,引领小学生参加学习和观看音乐欣赏、电影欣赏、舞蹈排练等等,让他们了解艺术、欣赏艺术,从中选择性地培养小学生的才艺发展。“多交流多帮助培养”是指定期组织开展家长交流活动,建议或督促家长培养小学生的才艺。这样不仅开阔了小学生的视野,还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

我们应把特色教育装在心中,落到实处,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教育中敢于独树创新,敢于挑战现况,不断刷新的现有成绩,创造在小学教育上昂首翘楚的成绩。

二、另类的阅读,打造两种意识。

(一)打造精品的质量意识。

去除浮在教育表面的种种乱象,埋头读书修炼内功,教育才能实现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深情呼唤。教师读书不能是盲目的,要有选择。尤其是年轻教师,存在对儿童教育认识不足的缺陷,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应多读《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韩国小学教育考察》等包括人文类、实践类等多方面书籍,以丰富自身阅历。同时,老教师应该不断适应新文化的发展,紧跟小学教育发展的步伐。

(二)打造精品的改革意识。

另类阅读,不仅仅是读书本,一位优秀的教育骨干、一堂丰富的教学案例、一个知名的教育团队以及一个春天的小学校园都可以成为我们阅读的对象。首先应该让教师认识到,我们为什么要读,即“读他人,钻学问”。所谓“读他人”就是选择一个优秀的阅读对象,通过寻找他、阅读他、学习他和探讨他的步骤,深究其先进的文化思想、教学思路、办学理念,发掘其文化与自己的改革关联,探讨其不足和可以进一步完善的方法。“钻学问”就是要在整个群体中进行交流和研讨,把读到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探讨,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意识文化,形成自己的内涵思路,并且能够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用实践来证实理论的合理性和创新性。读的多了,读的深了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教学质量,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称之为优秀的小学教师呢?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渊博的知识和优秀的沟通能力,做到引领小学教育发展方向,与各个性格和年龄阶段的学生交友。我们教师都应该朝着这个方面努力。

三、小课题研究,立足学生主体。

教学职称论文篇十一

作为一个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教师我来说,既是欣喜也是忧虑。欣喜自己快如愿以偿当上一名人民教师,朝着我的梦想更迈一步。但此时更多是忧虑,更是质疑: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的任重道远,并非如我以前肤浅的以为的只要书读得好,就能当老师。

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言”。这揭示了语言艺术与内部修养的密切关系。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再如何强调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时代精神,审美情趣和教学理论等方面的修养都不过份。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老师内部修养的日积月累,就没有一批又一批满足时代需要的人才。

教学语言,是一个教师要完成“传道,受业,解惑”这个任务所离不开的有力手段。深知加强教师内部修养至关重要,而自己在这方面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因此,对于教学语言的运用与规范,我想从自身的经历体验方面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讲课的对象感。

课堂上的授课,并非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知识经验的传递,需要彼此双方的交流。这交流,除了嘴巴上的交流,更有眼神上的交流。老师简单的一个眼神问候,在学生眼里,是一种莫大的关怀,表示自己被重视着,即使成绩不好,老师依然没有放弃我。这一点之所以让我感触深刻,那是高中的时候。从小我语文功底就不是很好,我始终觉得自己不是学文科的料。到了高中二年级,我的语文成绩还是一直在及格线徘徊。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一个阳光有活力的女老师,上课经常处于自我娱乐状态,这种情绪也让整个课堂氛围轻松不少。但久了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上老师的课,因为每次上课老师从不正眼看我,甚至连回答问题也从来没考虑过我。我有种很深很深的挫败感,深得连我内心对语文的微小期盼也彻底抹杀。

教师与学生之间最直接的交流便是言语的交流。教师要完成授业解惑的任务,首先必须让学生清晰地听到教师所说的是什么。这就要求老师能够说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以及把握适当的语速语调。传统教学方式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形式,所以教师的语言是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的关键。如果老师表达的信息学生连听都听不清,很大程度上也会造成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而开小差,从而影响到教师的整个教学效果。记得大一的物理老师是一位已退休的广州籍老师,他和蔼可亲的面孔让我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他,但却因为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加上地方口音重,我们每节课几乎都要侧着头,拉长脖子耳朵努力听清楚老师讲了什么知识点,而且越讲到后面,同学们越没有那个耐心听下去。

教学是一个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先有教师讲授知识点,接着学生通过吸收内化这些知识点从而达到学的目的。而学生要理解知识内容,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表达的条理性,科学性以及生活化。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立场,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来组织所要表达的内容,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的学习变得简单化。

我对教学语言的可理解感之所以感触更深刻,来源于我的家教经历。大学期间我接了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奥数辅导兼职,我深深体会到自身教学语言的无力感。小学生的逻辑思维,知识储备与我们存在很大的差异,原本一个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的奥数问题,在他们眼中却是难于上青天。一开始,我根据题目的解题思路有逻辑地为学生讲解整个解题过程,原以为如此清晰的讲解,学生必定能立马掌握,但事实却是学生完全听不懂我的整个讲解过程。后来我才悟到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并未完全建构,即使教师看来是条理清晰的流程,学生也未毕能理解。悟到这一点之后,我尝试把奥数问题转换成学生生活中比较常遇到的事件,比如分水果,找位置,比大小等例子重新表达整个问题,再加上实物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易于接受。不过如何组织提炼教学语言,让学生更简单明了地接受新知识,我需要进一步思考与学习。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富有意义的挑战。

教学职称论文篇十二

在讨论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一个流传甚广的有关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教授的故事。

1968年,我在芝加哥大学做助理教授,问大教授d.galejohnson关于升级的衡量准则。我问:“文章要有多少才可升级?”答曰:“据我所知,从来不计多少。”再问:“发表的学报声望计多少?”答曰:“从来没有想过。”再问:“多取几个名衔怎么样?”答曰:“没有谁管你的名衔。”“没有博士也可升级?”“当然可以。”我再问:“一篇文章也没有发表过,可以升级吗?”答曰:“可以的。”我又逼问:“连文稿也没有一篇,也可以升级吗?”答曰:“那会比较困难,但要是你能多说话,表达你的思想,若够分量,升级单靠口述是可以的。”

作为经济学研究重镇的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在这种教师职称评审模式下,迄今培养了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这种教师职称评审模式可以被称为“能力最大模式”,即是以被评审者在评审期内的最大能力为测量对象,若评审期内的最大能力达到或超过职称晋升的能力标准,被评审者获得职称晋升,否则,被评审者的职称保持不变。这种模式看重的是被评审者在评审期内的最高绩效水平。

而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则呈现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我国高校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过程中,对于教师在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表现均有规定,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对教学工作量有明确要求,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工作上规定得甚为含糊。在一个“教授不愿上讲台”的潜规则下,完成教学量对于那些想晋升的教师来说实在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其要求则是一种硬约束:一是规定了认定期刊的范围;二是规定了在认定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不能达到在认定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最低数量要求的教师,则不具有参加学校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即使达到在认定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最低数量要求的教师,也只意味着他取得参加学校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最终能否实现晋升,还要看他发表的论文、获得的科技奖励通过量化后所得到的分数是否比别人高。

事实上,在科研方面的量化要求构成了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模式的内核。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模式可以被称为“以科研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即是以被评审者在评审期内的以科研为主的能力总和为测量对象,若评审期内的能力总和达到或超过职称晋升的能力标准,则被评审者获得职称晋升,否则,被评审者的职称保持不变。这种模式认可不同水平绩效之间的相互替代性。

也不知何时,我国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演变成目前的以科研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在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演变进程中,以科研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或许是一开始被采纳是因为其他的原因,甚或完全是出于偶然,尔后这种模式之所以得以持续,乃是因为它能使它产生于其间的组织能够胜过其他组织。我国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奉行的以科研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促进了我国科研论文的生产力,使得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科研论文大国。但是,最初的制度发明者们对于这种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是始料未及的。这也正如哈耶克所言,制度是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亦即无数独立的决策和行动的非意图的结果。这种模式也给我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界带来严重内伤。

1、冲击了教学。

2、污染了学术。

二、低效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长期存续的内在机理。

1、共享的认知系统。

在一种认知下,再怎么强调科研的重要性都不为过,这种认知就是“科研能促进教学”。因为在这种认知下,强调科研也就是强调高校的存在合法性根基———教学。自洪堡引入“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后,学界一直基于良好意愿不停地做出误读性演绎。似乎没有哪个例子能比下面这条经典引文更能代表长期以来学界对教学与科研之间良好互动的深信不疑了。“一方面,因与知识前沿的难题搏斗兴致勃勃来到课堂的教师,能够为学生带来第二手材料不可能给予的某种东西;另一方面,对一个探索真理的人来说,迫使他用可以理解的术语向一个聪慧的外行阐述他的发现,这是一种有益的训练”。

随着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后,科学研究成为国家意志和商业需求,政府和企业通过给予丰厚的经费资助和奖励措施诱导大学利用自身的人才、学科、实验室以及平台优势开展国家和商业所鼓励的科学研究。由于科学研究相比人才培养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教师带来巨额经济回报,且在学术声誉的积累和传播上比人才培养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大学教师为了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会配置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科学研究上。但是,教学是大学的原生功能。可以存在没有科研的大学,但是大学没有教学就不能被称之为大学了。因此,教学是大学作为制度性存在的最基础的合法性来源。

但是,正如前所述,科研对于政府、大学和教师个人而言,具有见效快、回报高的优势,基于科研可量化性的科研强激励机制所导致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就司空见惯了。显然“轻教学”行为有损大学的合法性基础。帕森斯(parsons)强调,“一个组织想要获得合法性,并因此使自己的社会资源诉求能够得到认可,那么这个组织所奉行的价值观就必须与更宽泛的社会价值观相一致”。因此,大学面临着严重的人格分裂,一方面要努力向社会呈现自己重视教学的良好形象,比如,“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等这些组织话语为大学提供了审慎的、理性的正式组织结构,是大学捍卫自身合法性的自我标榜,但另一方面基于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却在实践中将科研置于超越教学的地位。这种“组织结构与活动的脱耦”反映了大学合法性和绩效之间的冲突,解决这种冲突的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用“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观点来进行制度化灌输。

任何观念在持久性灌输且缺乏外界积极干预和自由批判环境的境遇下,这种观点就会成为共享的认知系统且日益信念化与制度化,以至于偏重科研的行为被视为一种自然的和合法的现象,人们也不再把它们与替代性的选择进行比较,从而严重束缚了人们对科研与教学关系的反思与重新评估。倒是国外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了“皇帝的新装”。

2、组织目标的模糊性。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并且总是被一系列的评估者所评估(或者是同一个评估者评估不同的方面),并且这些评估者倾向于运用不同类型的、通常不相容的标准或准绳。由于评估意味着竞争稀缺资源的机会,因此,这些稀缺资源的价值,对于高校整体而言,可能是经费的增加,而对于高校领导而言,可能是政治晋升。

当一个组织向另一个更有权力的组织主动表现出这样的行为时,人们往往称之为预期从属或依附()这种预期从属或依附行为会传递给高校内部相关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并在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中体现出维持和扩散这种制度的积极因素。

3、制度非中性。

制度非中性是指同一制度对不同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在同一制度下不同的人或人群所获得的往往是各异的东西,而那些已经从既定制度中获益的个人或集团,无疑会竭力去维护之。目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对于教授而言,或许只是一个已逝的梦魇,而对于还需要晋升的教师而言,那才是现实的煎熬。在高校中,尽管学术权力受到行xxx力的干扰,但教授比还没有获得教授学衔的教师更具有地位和话语权,前者在学校的有关学术事务中还是具有很大的参与权的,比如在教师职称晋升方面,教授就发挥着很大作用。由于他们是这种激励制度的成功者,维护其正常运行自然符合他们自身的偏好和既得利益。目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维系,一方面有利于教授群体心理平衡,因为这些教授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艰难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他们既定的利益资源不被耗散,而这种利益资源更主要的来自于对规则的控制以及在学术事务中的话语权。因此,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没有强烈意愿去支持制度变迁。而对于那些需要晋升职称的非教授教师群体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话语权,他们没有足够能力去促进制度变迁。

4、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的状态。当一个新的制度被创造出来后,由于制度并不能获得专利,其他人可以模仿这种创新并大大降低他们组织和设计新制度的费用,因此,创新者的报酬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报酬。这个问题暗含的意思是,正式制度创新的密度和频率,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最佳量,因此,可能会持续地出现制度不均衡。改革目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不仅需要花费组织和设计成本,并且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因为当以科研为主的能力累加模式已被高等教育管理者、高校领导和教师个人“视若当然而接受的现象学过程”的时候,颠覆这种传统在短期内有可能导致科研数量绩效下降,高校和高校领导都将承担预算下降和考核等级降低的不利后果,并且这种后果也会传递给教师个人,毕竟教师的利益和所在高校的声誉密切相关。即便改革成功,新制度所带来的收益又并非为首创高校所独享,在承担全部成本而又不比别人享受更多收益的情况下,高校领导的改革创新意愿就会受到抑制。如何消除这种外部性并弱化“搭便车”问题?这种外部性是不可能消除的,这恐怕一方面是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也许更为根本的,恐怕还是因为逻辑上的困难,因为消除外部性的办法,即制度设立本身,就是外部性产生的一个根源。

5、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

拉坦(ruttan)观察到制度变化的供给依赖于两个因素:知识基础和创新成本。拉坦断言,我们拥有的社会科学知识越多,我们设计和实施制度变迁就会干得越好。林毅夫也认为,制度安排选择集合受到社会科学知识储备的束缚。即使组织有心建立新制度安排以使制度从不均衡恢复到均衡,但由于社会科学知识不足,也不可能建立一个正确的制度安排。

正如当科学和技术知识进步时,技术变迁的供给曲线会向右移一样,当社会科学知识和有关的商业、计划、法律和社会公共管理专业的知识进步时,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也会右移。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知识的进步降低了制度发展的成本,正如自然科学及工程知识的进步降低了技术变迁的成本一样。

由于我们社会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社会科学知识来设计一项相对完美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因此,我国目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一种无奈选择的结果。在一种可以替代现有制度的更有效率的制度出现之前,“一旦制度得以确立,即使它们是集体次优的,也会持续存在下去”。但是目前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具有自我强加的趋势,因为当初对该制度的选择抑制了知识创造和积累的速率,进而造成了有关制度发展的社会科学知识的短缺,从而阻碍了制度变迁的步伐。

三、结语。

我国高校财政拨款方式为“基本支出加项目支出”,而对于高校科研而言,主要是项目制拨款方式。这种拨款方式的主要缺陷在于立项标准的模糊性以及程序的阙如。其后果是高校往往把科研论文数量作为自己获得项目拨款的一项竞争性指标,因为在科研能力方面,科研论文水平往往在同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内被同质化了,能说明问题的就剩下在该评价指标体系下的数字的差别,也就是说,数字成了能力的重要表征。虽然上级主管部门已经逐渐意识到量化学术的弊端,并且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比如,2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2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但是,上级主管部门对高校评价、经费支持、干部选拔考核等方面的指标化倾向已然形成了一种心智模式。“尽管人们不(总是)完全遵照自己口头‘声称的理论’(他们所说的)去行事,但是他们一定会完全遵照自己实际‘实行的理论’(他们的心智模式)去做”。

因此,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政策并不能在实践中得到遵守,而与此同时,高校也宁愿相信上级主管部门的心智模式而不是政策文本。因此,政府首先要改变和重塑的是自己的心智模式,对于高校的评估考核以及基于其上的经费支持、干部选拔等管理方式要尽量去指标化,并且让这种心智模式在政策文本中得到真实表达,以换取高校对政府相关政策的真心支持和信任。而作为高校改革的真正主体,各高校要敢于在合法框架下进行制度创新,创造出符合学术生产规律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并契合学校实际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尽管制度创新会有风险,但至少一所高校的失败会让其他高校吸取教训,降低其他高校进行创新的成本;倘若创新成功了,也不必在意自己的制度创新成果被其他高校所模仿,这同样能够降低其他高校的创新成本,也就是说,任何一所高校进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不管成功与否,其组织收益都小于社会收益,但这也正是高等教育公益性的一种具体体现。

所以任何一所高校及其领导者都要有一种超脱的姿态以及成为制度创新的关键行动者的意识和准备。总而言之,要想改变高校低效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长期存在的现状,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以高校个体为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有机结合是基本路径选择。

教学职称论文篇十三

个体性意味着教学智慧是在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的,其形成受教师的思维、知识、经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它体现了教师独特的生活史及心理存在,正因为其客观存在性,使得教师的生活史和心理存在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并且体现在教师对课堂中所有教学事项的处理上,正是这些独特性,影响着教师教学智慧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对教学的感悟、情感体验、反思和实践等方式逐步形成的,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教师个体的.独一无二的教学魅力。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学智慧集中体现了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教学智慧是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的,因此,其根本属性在于实践性。教育教学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不断的反思与体悟,逐步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反过来又会指导教师后续的教学实践活动。

(三)情境性。

教学智慧的情境性是指教学智慧的形成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离不开特定的教学情境,脱离开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学智慧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与具体的教学事件相联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四)缄默性。

缄默性指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通常是以内隐的、不明显的方式存在而起作用的。教学智慧的形成需要教师在常年的教学中逐步积累经验,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与感悟,在自己的教学中以独特的方式来处理教学实践活动的。它不能用语言、文字、或者其他符号很明确地进行阐述与说明,很多时候就连拥有教学智慧的教师也难很清晰地意识到。因此,教学智慧就正如人们通常所讲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教学职称论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2、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特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通过改诗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改诗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少年情怀都是诗”系列活动课共四次:读诗——赏诗——写诗——改诗,分别渗透诗歌意象、诗歌抒情方式、细节描写及诗歌语言鉴赏四个方面的知识。在这一节课前,已经进行了前三个活动,学生对诗歌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

2、全班同学自选一张照片,为照片配一首短诗。

3、预习扩展阅读《中国现代诗歌四首》,划出诗歌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在旁边写上感悟或理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二、结合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发言:

你最喜欢四首诗歌中的那个句子或词语,为什么?

三、大家齐来改。

以一首学生的诗歌作品为例,请大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引出诗歌在语言上的四个特点:抒情性、形象性、凝练性、音乐性。

四、改诗活动。

把课后为相片配的短诗交错发到小组,以诗歌语言的四个特点为标准,小组讨论,对诗歌进行修改。小组展示修改后的诗歌,讲出修改的理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