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遗产协议书的版本如何写 遗产简单协议书可以自己写吗(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05:02:53 页码:9
遗产协议书的版本如何写 遗产简单协议书可以自己写吗(5篇)
2023-01-12 05:02:53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遗产协议书的版本如何写一

上午好!

在这骄阳似火,激-情四溢的日子,我们聚在一起,共同纪念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举办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向关心支持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重视、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完成了第一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采集信息一万五千余条,录入数据库普查信息五千余条,受到了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表扬;建立了较

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项;加强了传承人的申报,我市有6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出版了《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晋城民间面塑》、《晋城民俗》等一系列8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阳城县皇城村和泽州县珏山成功申报为山西省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和中秋节)保护示范地。这些成绩的取得对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我市将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继续挖掘和保护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并依法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传习所,开展传习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新阶段,这对于加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充分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被动保护向主

动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全面保护,从静态保护向“活态”整体性保护转变。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全体公民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构建起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

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个崭新的起点,我坚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同志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以更加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更加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自觉地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宏伟大业中来,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遗产协议书的版本如何写二

原告:_________________张某,女,汉族,年月日出生

地址: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___李某,女,汉族,年月日出生

地址: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___姜某,女,汉族,年月日出生

地址: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

诉讼请求:_________________

1、请求判决原告和两被告共同继承被继承人_______________遗产(总价约110万元)。

2、请求判决被继承人_______________遗产的三分之一归原告继承所有。(包括__________路235弄14号305-306室房屋1/6产权,__________路680弄28号702室房屋1/9产权,其他遗产价值7万元)。

3、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

被继承人_______________于1964年12月4日出生,于20__年1月19日因病死亡。原告是被继承人的母亲(原告丈夫_______________于20__年12月8日死亡)。被告李某是被继承人的妻子,姜某是被继承人的女儿。

被继承人死亡时留下遗产为:_________________路235弄14号305-306室房屋1/2产权,__________路680弄28号702室房屋1/3产权,现金以及其他遗产共约20万元。

被继承人死亡后,其遗产全部由被告李某占有,原告曾多次和被告协商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事项,但是被告均以各种理由拒绝和原告分割被继承人的遗产。被告的行为已经严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故特向法院起诉,请求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谢谢!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具状人: ___________

____ 年 _____ 月 _____ 日

推荐遗产协议书的版本如何写三

原告:

住址:

身份证号:

被告一:

住址:

身份证号:

被告二:

住址:

身份证号:

判准原、被告三人将共同所有之坐落_______区_____街____号房屋十四间半、________胡同_____号房屋六间(总计二十间半)按现居住情况予以析产。

被告_____系原告之兄,_____系原告之嫂。原、被告三人共同所有私产房屋二十间半,该房系祖遗房产,曾于解放初连同其他遗产分割析产。当时原告分得__________胡同___号房屋六间(其中四间出租)、__________街_____号北房二间;被告_____分得__________街北_____号楼房七间半,被告_____之夫_____(已故)分得十字街北房屋五间,但产权系三人按份共有(_____学所有份额已由被告人_____继承)。多年来,原、被告各自使用析产确定的房屋,并尽纳税和修缮之义务。_____年私房换证工作开始后,原告即提出将共同所有之房屋按份额分割,被告_____以种种借口阻挠,至今未能解决。

综上所述,讼争之房系原、被告三人按份共有。按份共有人对自己的份额有权要求分出。原告已年过花甲,二被告均已年过古稀。为了不给子孙后代遗留房产纠纷,原告提出析产分割系合理合法之要求。被告借口阻止,实属违法悖理。为此,诉请贵院,依法判如所请,以维权益。

此致

__________人民法院

原告人:________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附:

起诉状副本____份;

证据材料副本____份。

推荐遗产协议书的版本如何写四

文物古迹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遗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用实物书写的历史,是刻划一个民族岁月的书,在它的身上记载着许多历史故事。我国有一句老话“见了故物,如见故人”。文物古迹,不仅反映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同样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继承、发展、创造先进文化之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见证, 反映了历史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通过对文物古迹的研究探索,我们可以窥见人类自诞生以来的生活面貌。文物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是人类过去生活的反映,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循环的特点,一旦消失就可能永远不能再现。因此,对文物古迹实施保护意义极其重大。

1 文物古迹保护的必要性

文物古迹是特殊的文物,其特殊性体现在:整体而言,文物古迹作为文物的一种,是不可以人为移动的。如果移动了, 其价值必然受到巨大贬损甚至丧失原有价值。因此,《文物保护法》 在制定条文规范诸如古遗址、古城址、古窑址、古地道、古墓葬、古建筑群、石窟寺等文物古迹的时候,使用了“不可移动文物”的概念,并规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过去单纯追求物质生活向寻求精神享受转变,不少人开始追求寻根问底,从历史文化古迹中,从民族民间文化、宗教文化和神奇的大自然中吸取教益,陶冶性情,抒发情怀。因而旅游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综合效益,并成为各地经济最具潜力的新的增长点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有些地方的个别单位、个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文物古迹之间的关系,在国家级、省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区内大兴土木工程,或兴建商店、摊点,或兴建餐厅、旅店,对这些单位和个人来讲,是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其结果严重违反了《文物保护法》,破坏了文物保护景点的环境风貌,打破了其整体的完美性;有些地方以开发旅游资源的名义违章违规修建堂馆等,与当地政府的大量干涉不无关系,有的政府不能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业与文物古迹保护之间的关系,片面的认为,“保护是为了利用,只有利用好了,赚了钱,才能做到有效保护”, “改革开放,核心是发展经济,在建设中的一些破坏是难以避免的,保护是次要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演化成了破坏性的建设行为。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因此,加强对文物古迹的合理保护,加大对文物古迹知识的宣传工作就显得及其迫切和重要。

2 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

文物古迹首先是文物,一切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都依托于文物本身,失去或破坏了文物本身,所有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永远把保护放在首位。但是,如果说保护就是纯粹意义上的保护,就是为了保护而保护,则失去了保护的意义。任何奇珍异宝,一旦束之高阁,外人难睹其貌,也就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试想,假如将一些文物古迹圈禁起来,将一些著名的文物如三星堆两坑文物出土后就藏于库房,仅供专家学者研究,那么,今天世人恐怕绝大部分不知其为何物。而正是这些文物古迹的建成开放和各类出土文物的频繁出展,才使各文物古迹名扬四海,文物古迹的保护才愈来愈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视。所以,在加强保护的基础和前提下,应该对文物本体进行充分展示,以彰显其文化特质,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新世纪以来,文物保护工作者要抓住机遇,立足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按照文物遗址保护规划的要求,科学、系统地实施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通过展示重要遗迹、整治遗址环境,使文物遗址成为遗迹景点众多、环境优美宜人、有机相融的大遗址景区,成为彰显古代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最具吸引力的人文景观。所以,要加强重要文物遗迹的保护,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文物古迹对于我国旅游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探古求知是广大旅游者的共同心理,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有所了解,对自己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所体会。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学习书本知识;二是,观览文物古迹。作为人类文化载体、 反映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古迹给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此外,文物中大量的人类各发展阶段的绝世之作,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由于文物能满足人们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 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文物古迹比比皆是,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世界上古今体量最大的封土陵墓秦始皇陵,世界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北京故宫,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的敦煌莫高窟等。文物丰富、文化古老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要重点开发以历史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始终以观光型文化旅游为主。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中国旅游业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即体现于东方特色的文物古迹,国际游客到中国来旅游,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东方文化体系的一种神秘感。

因此,较之其他国家来说,文物对于我国旅游事业,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我们应充分利用文物优势,以文物古迹为主题,开发系列产品,着重发展文物古迹旅游,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发掘历史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景区品位。文物古迹、风景名胜都有它本身的价值,也有其历史渊源和传说,各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景区景点中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形成特色和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只有打造出旅游“品牌”才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人来观赏旅游。忽视历史文化、民族民间和神奇大自然自身所蕴含的科学文化的发展和整理提炼,名景名点就会缺乏文化主导和精神支柱,失去持续发展活力。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掘历史文化、文物内涵,发掘其中的史迹、人物、政事、神话,用历史名人、名事、名诗、名篇来包装旅游业中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增强旅游业的吸引力,提高旅游业的生命力。旅游部门培养一大批既是教师、教授,又是表演艺术家,又有渊博的知识的导游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先进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内涵之上的旅游业才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

发展旅游业,一定要搞好整体的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创出自己的特色,而且把旅游资源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把规划搞好了,合理、科学地安排好、保护、建设好各种吃、游、娱乐、购物等基础设施建设,一定会对许多国内外旅游者观光开阔眼界产生极强的吸引力。这样,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就可以做到两全其美、相互促进。

推荐遗产协议书的版本如何写五

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下面我将要带你们去游览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重点文物,在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毛主席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啊,我们身为中华的儿女们怎么能不来游览一番呢!

大家请看,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下面我来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古时候有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勤劳聪明的孟姜女为了寻找被官兵捉去修长城的丈夫,千里迢迢来到长城,经过打听,却知丈夫已被活活累死了!听到了这样的话,孟姜女伤心地在长城吓哭了三天三夜,只听“轰隆”一声,八百里长城倒下了。游客们,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故事呀!

万里长城凝结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血汗,它像巨龙一样盘旋在群山中,闻名世界!

我们此时站在长城上,我们脚下踩得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你们知道是怎么搬上来的吗?就是靠无数人民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抬上来的……

这万里长城很美很美,说也说不尽,下面请大家慢慢游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