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河南黄河旅游论文范文(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2:18:11 页码:11
最新河南黄河旅游论文范文(优秀9篇)
2023-11-12 22:18:11    小编:ZTFB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总结是记录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总结范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河南黄河旅游论文篇一

今年国庆,我只去了一趟黄河滩。

虽然已不是第一次来了,但是我始终有着一种新鲜感。

黄河是一条古老的河,犹如一条巨龙,贯穿在新中国之中;它又像一条拥挤的街道,而那咆哮的波涛好像在埋怨街道的拥挤。

过了一会儿,水坝开始放水了,带着金黄,绕着两旁的大山。唱起了生命的壮歌。此时,下游的河流已变成了脱缰的野马--到处乱闯。那情景可真雄伟、壮观呀!

不一会儿,黄河便平静了下来。海风轻轻拂过面颊,带着淡淡的咸味,清新而又凉爽。

一层层的波浪在清爽的海风伴奏下,轻轻地哼起了它的《小夜曲》。

黄河可真变化无常呀!

黄河,它浩浩荡荡、滚滚滔滔、天水相接、万里奔腾;它冲破山谷、横贯中国、映着日月、载着轮帆;有时平静温柔,有时如怒如吼。彷佛每一朵浪花都要告诉人们,在这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可歌可赞的故事。它蜿蜒曲折,但终究朝东奔流,倾注入海。

河南黄河旅游论文篇二

清明节那天,我和诸多博友去了黄河滩玩,并且在那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黄河滩“修坝”战。

刚到黄河滩,我们这些小博友一见清清的黄河水,一个一个像小鸭子看到水一样,兴奋地来到河边,找个水流缓慢的地方,脱掉鞋子,河边戏水。也不知是谁起头,大家又开始了“修坝”。我和云笛儿等人一组,我主动负责去河里挖泥。我很快在挖泥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新方法:河里的泥由于长时间被河水浸泡,分成了上下两层。我用脚一跺,跺出一个小坑来。然后双手用劲,将两层泥分离,如同揭东西一样,一下就“挖”到了许多黏在一起的泥土。因此,我们修建的大坝工程是材料充足,一个大坝正在渐渐成形。

这时,我们队的云笛儿看着对方姚坤升队的成形大坝,眉头紧锁。然后,她眼睛一亮,不知又想到了什么鬼主意。云笛儿走了过来,对我耳语一阵,我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由得赞叹道:“高,高,真是高人!”

原来,她想到了水淹汴梁的方法。我走到对方坝前,装作挖泥的样子,两手发力,猛往后泼水。对方的大坝可惨喽,虽说容水量很大,但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很快,大坝就被泡在了水中,成了一团泥浆。姚坤升发现了异样,连忙进行泥球防御,我也就暂时撤退。

什么,队伍里出现一顿惊呼,我扭头一看,就是对方一个人溜了过来,捧了一大滩经过“深加工”的泥土,并跑回了自己的基地。我方人员冲过去和对方讲理,没想到对手立刻用泥球做防御,使我们的人有理说不清。哎,这招明抢豪夺真是厉害。我方人员一个个火冒三丈,眼珠子都瞪圆了,恨不能冲过去,几脚踹了那大坝。我呢,也是苦思冥想,想办法制服对手。

对方又想进行偷泥活动,我方一位高人马上把不少河里的稀泥泥放到旁边。结果人家,趁我们没注意,就跑了过来。连看都不看,直接就拿走一大捧稀泥,和到了自己队伍的大坝上。没过一会儿,泥因为含水量很大,就又散到了河水中,他也就白忙活了一趟,还得继续修补大坝。这招“李代桃僵”真是成功啊。

很快,我就想到了用“暗度陈仓”的办法。我还是外甥打灯——照旧装作挖泥的样子,一点点的靠近对手的大坝,然后用脚在河里暗暗跺泥。泥土因为不断地打击,变得非常柔软,旁边的大坝因为受到影响,也在一点点走向灭亡……可惜,对方的修坝人员很快就发现了我的图谋不轨。我的“暗度陈仓”没有完全成功。

一个个奇才们广出招数,这边用借尸还魂,派人来这里打着帮忙的旗号捣乱;那边用了趁火打劫,趁大坝进水之时,还悄悄地来捣乱……人的潜力,还真是无限的啊。

双方的火拼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那边拿着石头加强大坝,这边也把“墙壁”增厚了一倍。三十六计无一不用,一个个人都成了“小诸葛”,集体的智慧进行着战斗。双方在一次次“战斗中”互有胜败,大家的计谋也是越来越新奇。

最终,这场黄河滩修坝战,因为大家都该回家了,才告一段落。这场“修坝战”不但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大家的智力也是大大开发,真希望这样的游戏多来几次。

河南黄河旅游论文篇三

8月1日上午,小叔开车带我和爸爸一起到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游玩(小叔家住郑州)。车行40分钟,我们到达景区。在景区大门口,竖着一块褐色的大石头,上刻“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我们来到炎黄二帝广场,首先看到远处的山上矗立着炎黄二帝的巨型塑像,整个塑像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的母亲像高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雕塑之一。

整个炎黄广场长500米,宽300米,总面积15万平方米,相当于2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广场两边各有四个青铜鼎,一共八个。沿广场再往前走,广场两边竖着好多石头,有的上面刻着“情系中华”,有的刻着“炎黄子孙,不忘始祖”等字样。再往前走,广场左边有一个很大的青铜钟,上面系一个木棒,游人用木棒撞钟,钟声悠扬悦耳,十里之内都可以听见。广场右边有一个巨大的青铜鼓。

从广场南端向右走,我们来到了黄河民俗风情苑,里面竖着很多石碑,这就是黄河碑林,我估计有一千多个石碑。石碑上有的刻着“神州摇篮”,有的刻着“黄河向东去,英雄自古来”等字样。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来到陡峭的石阶前。

在石阶的右边,山坡上有8根粗大的绿色铁管子,我迷惑不解地问爸爸:“这些粗管子是干什么用的?”爸爸说:“这是引黄入郑的提水管道。”沿石阶上到五龙峰景区,果然看到8根铁管把黄河水抽到半山腰的水渠里,犹如8条巨龙盘绕在半山腰。这个现代化的中型提灌站每天从黄河提取40万吨河水,除供给郑州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外,还灌溉着附近的10万亩农田。

在五龙峰景区,有一尊名为“哺育”的白色雕像,安坐在梅花形的水池中,雕像造型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怀抱着甜睡的婴儿,栩栩如生,象征着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骨肉之情。

从五龙峰景区到骆驼岭景区,我们选择坐索道。看着吊椅在半山腰来来往往,我的心像怀揣着一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开始坐索道了,我和爸爸站在一个红毯子上,一个吊椅转过来,我们看准时机,一屁股坐在吊椅上,再把后面的安全护栏拉到前面,用脚踏住护栏下面的脚凳。吊椅开始向前运行,俯视山下,一排排松树把腰杆挺得直直的,像一个个神气的士兵,站在那里保卫黄河。满山遍野都是绿色,一阵微风吹过,半山腰的花草向我们点头微笑,先前的胆战心惊早已无影无踪。观赏着如画的美景,我们来到了骆驼岭景区。

在骆驼岭景区,有一位老爷爷养了一群鸽子,专供游人照相。老爷爷在我的两个手里各放了一些鸽子食,几只鸽子都来抢食吃,我的左手上有一只白的一只黑的,我的右手上有两只黑的,它们吃得可真香啊。食物已吃完,有一只白色的鸽子站在我的左手上,迟迟不肯下来,嗨,原来它是想和我合影呢。

沿景区再往前走,是一尊大禹的塑像,坐西朝东,大禹头戴斗笠,身穿粗衣,左手挥扬,右手持耒,形象朴实庄重,充满智慧和力量。他眉头紧皱,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黄河水,像是在思考如何治理黄河泛滥之水。

坐索道下了骆驼岭,我们步行到黄河边。路上,有一尊雕塑很有趣,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孙女抬着一条黄河大鲤鱼,老爷爷弯着腰,看他们抬得挺累,我赶忙站在中间帮他们抬,也顺便合个影作留念。

我来到黄河边,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触景生情,不禁想到了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河南黄河旅游论文篇四

每天早上起来,生活在陕西省潼关县黄河里的小鲇鱼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清理身上的垃圾,跟妈妈一起准备当天的食物,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是摘下角膜塑型镜。嘿,还是因为小鲇鱼爱上了手机,每天总喜欢抱着手机看。鲇鱼妈妈特意带小鲇鱼看医生,角膜塑型镜也是医生建议戴的。现在,因为黄河水太浑,根本就看不清前方的物体,小鲇鱼近视度数与日俱增。戴这种眼镜是一件顶顶麻烦的事,要不是因为眼睛的问题,小鲇鱼本可以参加学校的运动会选拔。

也不知道是谁说的,黄河源头的鱼都不为近视眼所烦恼,小鲇鱼打算一探究竟。

小鲇鱼来到这瀑布,也被这美景所叹服,大自然真了不起!“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话在小鲇鱼的耳边响起。还真是这么回事!可是,小鲇鱼又开始犯难了,想到要到达黄河源头,必须得跨越这壶口瀑布,这,这如何是好啊?!正当小鲇鱼为此事一筹莫展时,鲤鱼小姐游了过来,问小鲇鱼为何这样愁苦?小鲇鱼就把自己西行要到黄河源头的原因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鲤鱼小姐一听,噗呲一声笑了出来。小鲇鱼急了,小姐姐,你为什么笑话我?我可是真的要寻找不近视的原因。我也知道这一路上会有很多困难,但我有这个决心!鲤鱼小姐忙摆手说:我不是笑你,我是笑,你现在有办法过这瀑布吗?小鲇鱼一头黑线,这还不是笑话我?明明知道这壶口瀑布难以逾越!就反问道:姐姐,可有什么好办法?鲤鱼小姐笑而不语,一个飞跃就轻轻松松跳过瀑布。小鲇鱼一看急了,姐姐,你等等我!因为着急,它几次都从瀑布顶上跌落入瀑布底部。反复几次,小鲇鱼也掌握了技巧,便也跃过瀑布。再去寻鲤鱼小姐的身影,哪里还能看的见啊!不免有些失望,但想到自己身负任务又急急向前游去。

太阳从东升起,又向西落下。不知过了多久,小鲇鱼来到了四川境内。都说黄河有九十九道湾。当小鲇鱼从奔腾汹涌的中原来到黄河第一湾时,它都不敢睁开眼睛。因为这里小流平静温婉,水清澈而缓慢。小鲇鱼偶尔从小中跃起看看周围,茫茫苏草海包围着黄河两岸,牛羊在河边悠闲的漫步。这真是黄河吗?难道我来到了“假黄河”!不都说“跳过黄河洗不清”,但到这儿,这句话怎么也名不符实了!

小鲇鱼感叹到,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黄河源头的鱼都没有近视眼了。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太优质了!

河南黄河旅游论文篇五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好,欢迎来到黄河风景名胜区。这里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二十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已开放景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有炎黄景区、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星海湖等五大景区,分布着炎黄二帝巨塑、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哺育、黄河碑林、浮天阁、极目阁、黄河第一桥等40余处景点,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告诉您哦,黄河风景名胜区的特点在于它有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是地上“悬河”的起点,亦是黄土高原的终点。

她处于中华民族发源地的核心部位,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寻根祭祖、弘扬华夏文明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之魂”----黄河之旅的龙头景区,是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十四条黄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区之一,每年接待上百万中外游客,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话不多说,现在就跟着一起走进黄河风景名胜区吧!

(报国亭)。

亲爱的游客朋友,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报国亭。报国亭由六柱撑起,上覆灰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亭子主体为红色,加上周围密布的柏树,尽显庄重肃穆。您看,这“报国亭”匾额下是一副楹联,上面写道“铁骑摧强敌碧血愿浇华夏土,丹心报祖国豪情当化大河涛”,读起来简直是浩气顿生啊有没有?您知道吗,黄河南岸是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四十年代,著名的38路军新编35师,曾在此和侵华日军殊死鏖战,直至决战胜利。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1990年10月在小顶山东南隅建起了xxx报国亭xxx,这里即是纪念xxx人士的地方,也是对后人,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教育的极好教材,在这里,您不妨放慢脚步,感受下这报国亭所要传递的精神!

(xxx视察黄河纪念地)。

游客朋友您好,您现在所在的地方是xxx视察黄河纪念地!在1952年10月31日,伟大领袖xxx视察黄河,信步登上小顶山,坐在土坎上凝神良久,发出了xxx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xxx的伟大号召。现在,在xxx登山途经的一所农家小院,还建起了xxx光荣洞xxx,小顶山上,也建起了xxx视察黄河的大型纪念铜像供人们观瞻缅怀,您请自由参观。

(浮天阁)。

浮天阁欢迎游客朋友您的到来。这里位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内,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是三层塔式建筑,告诉您哦,站在浮天阁的顶端,俯视黄河,一览无余的壮丽将尽收眼底,您可以感受一下哦。

阁内壁雕彩绘,阁顶还系一古钟,据说,这厚重沉稳的古钟始铸于明代,象征着国泰民安,原悬置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乔庙历史上的“三官庙”中,1958年运于黄河大堤武陟县的詹店段上,用于筑堤防汛鸣警,之后失落在黄河南岸,现就悬挂在这“浮天阁”顶。古钟上面的铸字清晰地记载着为铸钟筹划资金的各村人名,钟上方铸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八字,钟中央铸有“大明国河南怀庆府武陟东三十五里乔家庙大钟”等字样。好啦,关于浮天阁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我们下个景点再见!

(中国黄河第一铁路桥遗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中国黄河第一铁路桥遗址,现为郑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了解到,中国黄河第一座铁路大桥兴建于1920xx年9月,1920xx年4月通车,工程造价库平银265万两。桥长3015米,102孔,其中26孔位于北端,24孔位于南端,中间浅滩部分有跨长米的上承钢板梁52孔。桥梁基础用内径30厘米、外径35厘米、下端带有直径120厘米螺旋翼的铸钢管桩,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南北的钢体结构铁路大桥,也是xxx成立以前最长的桥。1952年10月31日,xxx主席视察大桥,1958年新建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为防止老桥阻水,以利防洪,1987年7月拆除桥上部钢梁,保存南端5孔160米。好啦,关于铁路桥遗址就讲到这啦,请前往下一个景点!

河南黄河旅游论文篇六

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大家都知道,黄河流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在黄河母亲的怀抱中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而开创中华文明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被敬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今天,海内外中华儿女仍以炎黄子孙自称,以炎黄子孙为荣。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她位于郑州西北20公里处,处于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是黄土高原的终点,华北大平原的起点。在这里,可以欣赏黄河的“悬、险、浊、荡、阔”等特征景区以中原第一岭——邙山为依托,北靠莽莽黄河,东临京广铁路,西望著名楚汉争霸古战场。景区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现已开放景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汉霸二王城、星海湖、炎黄二帝等六大景区,分布着“炎黄二帝”“哺育”、“大禹”、黄河碑林、万里黄河第一桥、浮天阁、极目阁等景点。这里被誉为万里黄河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现在大家参观的是景区的第一景观——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炎黄巨塑景点包括炎黄二帝塑像、广场和纪念坛三部分。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采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中国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创作,巨塑以黄河岸边的黄土为根基,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在我们身后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整个塑像融黄河、黄土、炎黄文化三者为一体,体现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齐辉,气势磅礴、雄浑、博大的艺术效果。今天大家看到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在1987年经海内外各界人士倡议和反复论证下修建的,从1987年倡议至开工建设,历经20xx年。对方案的设计五易其稿,先后召开了11次论证会,由国内1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中华文化的高度浓缩,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开拓和创业的化身。

整个塑像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其中毛石7万多方,景石3万多吨。巨塑内部为双子座楼东侧10层,西侧11层,实用面积8000平方米。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的母亲像高2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并肩矗立的二帝像是名副其实的巨人,眼长3米、鼻长8米,两张巨大的脸合在一起就有1000多平方米.山体右下方是范曾教授为炎黄二帝塑像亲笔手书长达485字的长33米,宽米《炎黄赋》碑刻。

河南黄河旅游论文篇七

1.生态固本———建设黄河绿色生态廊道生态是黄河流域保护治理的底色。黄河文化的弘扬与发展要坚持把生态文明放在首要地位。生态廊道是连接生态斑块的桥梁,生态廊道能实现区域生态系统成为有机整体,避免景观破碎化。建设具有河南地域特色的黄河绿色生态廊道是最直观的宣传黄河文化的渠道。

黄河河南段在地理环境方面拥有独特优势。河南是黄河流域唯一拥有峡谷河道、过渡河道、游荡型河道、悬河、中下游分界线、大河平湖的区域[1]。根据河南沿黄区域地形地貌、景观特征,可以规划为“一廊、四段”。“一廊”,打造黄河绿色生态廊道;“四段”,是以黄河绿色生态廊道为基础,结合沿线现状,将黄河绿色生态廊道划分为四段。第一段生态廊道:灵宝—三门峡大坝。第二段生态廊道:三门峡大坝—孟津渡口段,该段为低山地貌;第三段生态廊道:孟津渡口—桃花峪段,该段是山地向平原过渡地带;第四段生态廊道:桃花峪—台前。该段是冲击平原区,属于典型的游荡型河段,这一段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地上悬河和兰考湾。

2.文化铸魂—建设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走廊。以重大考古发现和标志性遗址遗迹为载体,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其点缀在黄河文化旅游带上,展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规划“一核两翼”中华文明溯源遗址公园,“一核”是郑汴洛遗址走廊,“两翼”是三门峡仰韶文化和安阳殷商文化。串联起仰韶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双槐树遗址、大河村遗址、安阳殷墟等。

3.建设黄河文化地标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梳理河南文化特征,提炼黄河文化精神,建设河南黄河文化地标。黄河文化地标是黄河文化的浓缩与精神。选择河南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载体,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黄河文化地标。

以仰韶文化遗址为重点,建设中华文明根脉标识。围绕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悬河、兰考湾等自然生态,联动伏牛山、太行山,建设中华地理自然标识,依托三门峡大坝、小浪底、嘉应观、人民胜利渠,建设中华治黄文化标识。

河南黄河旅游论文篇八

今天下午,我们举行了一次“拥进黄河——母亲的怀抱”活动。

我们来了个“背后偷袭”,抓了两个人。刘凯睿冲着xxx然走去,我跑到一棵树的后边给xxx然打了个手势,等他快到“地牢”时,我和xxx然向前一跳,抓住了他,再把他一推又有一个俘虏诞生了。

这时,老师的哨声响了,我们抓了3个人,蛟龙队抓了2个人,我们胜利了!老师说:“第二轮开始!”我们又开始当反间谍了。

我们躲在草丛中,等着敌人上钩,有几个同学竟然潜伏在小沟里,我们发现了他们,把他们全都抓获了。最后,我们抓了七个人,雄狮队抓的比我们少,所以我们大获全胜了。

接着我们又举行了吊床活动,有几个人掉下去了,逗得大家开怀大笑,还有共享野餐……。

“拥进黄河——母亲的怀抱活动”真好玩,它能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增长了不少见识。

河南黄河旅游论文篇九

去年刚放暑假,爸爸说带我去黄河游玩,我乐得直蹦高。

7月19日上午,我们乘车来到托县河口的黄河边。一下车,一座大型雕塑映入我的眼帘。只见足有一间房子那么大的一个长方形石台,石台上面书写着几行大字:“黄河中上游分界碑”;下边写着“黄河——母亲”。大石台的上面是一尊白色的塑像,一位慈祥的母亲躺在浪花飞卷的水面上,眼望远方,右手托着头,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在母亲的腿上趴着一个裸露着身体的小男孩,双手托着下巴,向着太阳微笑,整个雕塑栩栩如生。我被这雕塑吸引住了。此时,我感到黄河就是那温柔、慈祥的母亲,我就是那天真可爱的孩子。也许这就是塑像的意义所在吧。

向前走去,便看到了气势磅礴的黄河。黄河河面约有200多米宽,放眼向上游望去,云雾迷濛、天水相接、天河一色。黄河之水仿佛是从天而来,奔流而下,从我面前一泻千里,激流勇进地向下流去,望不到边际。这时,河里发出“咚……咚”的声音,原来是由于黄河水的冲刷,大块大块的河堤被冲入河里发出的响声。河中心一条大游船在运送着两岸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因为有黄河水的灌溉,两岸到处是绿油油的庄稼和繁茂的树林,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

走到黄河边,爸爸和同行的叔叔们都跳入黄河里游泳了。我在爸爸的“鼓动”下,带上救生圈也跳入了黄河。黄河水很温暖,我在爸爸的保护下,任凭黄河水的涌动把我顺流推下。在黄河里游泳,毫不费力,顺流而下,好玩极了!再看我的皮肤和黄河水是同一颜色。黑头发,黄皮肤,我不就是黄河的儿女吗?我有一种回到黄河母亲怀抱的感觉,这种感受使我无法忘记。

游完泳,已是中午,大家肚子饿得“咕咕”叫,于是我们分头去挖野菜。河岸上遍地是野菜,不一会就挖了一大袋。爸爸在黄河里把野菜洗干净,大伙围成一圈吃起了野餐。大馒头和野菜蘸酱别有风味,我吃得真香,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野餐呢。

太阳已经西斜到天边,在夕阳的映照下,黄河和周围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闪闪的金黄色,显得格外壮丽。

啊!黄河真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