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受灾害储备协议书 救灾储备库建设标准(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1:32:21 页码:11
受灾害储备协议书 救灾储备库建设标准(二篇)
2023-01-12 11:32:21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精选受灾害储备协议书一

1、应急工作组:在乡镇政府防灾抢险指挥部的领导下,村成立应急工作组,组长由×××(村主任或村书记)担任,成员有×××…(村两委、各村民小组组长和国土资源协管员)。应急工作小组的职责是:向村民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基本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各项措施;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

(1)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本村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负责向村民公布本预案。

(2)民兵营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地质灾害临灾抢险、排险。抢险小分队由××组成。

(3)村国土资源协管员:负责发布本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监督监测点监测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人做好监测和巡查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点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

(4)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村民小组范围地质灾害点监测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地质灾害灾情。

(5)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工作各村根据实际进行分工。

2、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村两委、村民小组长、基于民兵和受影响的村民分别组成村(组)级巡查小组。巡查范围见村(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表。

1、汛期值班人员表

值班人姓名

电话

值班人姓名

电话

注:值班采取一人一班制,具体以当时安排为准。

2、地质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见附表一、二]。

3、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本村遇大雨以上强降雨和接上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密地质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特别是要加强房前屋后高陡边坡、房前屋后大于25°以上的土质斜坡、沟口及沟边低洼地带的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地质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4、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监测、巡查一次。汛期4月1日,10月15日每15天量测、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地质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村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5、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村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自救。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应急工作组成员、抢险小分队成员、村(组)两级巡查小组成员于每年3月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村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村民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地质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村民的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地质灾害点“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位;地质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并向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村民小组购锣一面、锣锤一把、雨衣一套、手电一把、应急灯一盏、铲两把(具体数量由村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并由×××(专人)保管。

社区在街道办事处防灾抢险指挥部的领导下,成立社区应急工作组,并按本提纲制定相应预案。

精选受灾害储备协议书二

(一)编制目的

有效开展低温雨雪冰冻气候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强降温降雪天气对师生员工生活工作的影响和财产损失,保持学校的平安和稳定。

(二)适用范围

凡在我校发生低温雨雪冰冻气候灾害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行动实行分级负责,由学校校长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联动,共同完成救灾抢险应急任务。

(一)指挥机构

成立学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全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决策指挥。

指挥长:宋仕才

副指挥长:简吉武,

成员:总务室黄英本;教导室田景旺、杨宗强;后勤处杨文彪;办公室简吉武;工会秦银翠。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简吉武同志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校强降温降雪灾害救灾抢险应急工作;收集、汇总灾情,及时上报;随时通报灾害预警信息;负责通讯保障,及时联系有关部门。

卫生室:组织人员送受灾伤员到医院救治,负责疫情监测和防疫。负责组组织抢修队伍,尽快恢复灾害损坏的设施。

后勤组:负责筹集落实救灾应急经费,组织核查报告灾情损失;申请、管理、分配救灾救济款物,组织救灾物资的调拨和供应;组织指导救灾捐赠;负责应急救灾抢险物资、救援人员的运输工作。

总务室:负责社会治安工作,参加抢险救灾。

教导室:组织转移安置受灾人员,疏散师生员工。

党支部: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各部门履职到位和政府、社会救助资金、物资公开、公正、合理使用。

(一)资金准备

学校根据强降温降雪灾害情况,做好救灾资金储备,并保证足额到位。

(二)物资准备

后勤储备必需的救灾物资;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紧急调拨和运输制度、救灾物资应急采购和调拨制度。

(三)救灾装备准备

各有关部门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

(一)灾害信息共享

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汇总各类灾害信息,向中心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单位通报信息。

(二)灾情信息管理

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救灾抢险应急救援的需求。

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气象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发布的强降温降雪冰冻灾害预报和预警级别,及时传达预警信息。

(一)响应级别

根据突发性强降温降雪冰冻灾害的程度,设定三个响应等级,即发生严重灾害为ⅰ级响应,发生较重灾害为ⅱ级响应,发生一般灾害为ⅲ级响应。

ⅰ级响应:学校停课,并疏散师生员工回家。

ⅱ级响应:实施受灾人员安全取暖等措施。

ⅲ级响应:师生员工多带一点衣服御寒。

(二)启动程序

发生灾情后,指挥部办公室在第一时间启动预案。

(三)组织领导

由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抗灾救灾工作。

(四)具体措施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各有关部门和要按照相关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工作,做好因灾伤亡人员的医治和善后工作,做好因灾损坏设施的抢修,确保生活、工作秩序正常,社会稳定;并做好灾情调查、评估和报告工作。

(五)响应终止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学校决定终止响应。

(一)善后处置

善后处置工作以受灾实情为主,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进行,必要时报区教育局协调。

(二)调查与评估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学校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调查处理和总结评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由后勤部门组织核查灾情,形成书面报告经指挥部办公室审核后向区教育局报告。

(三)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由学校后勤组负责组织实施,需要区教育局援助的,由受灾学校提出请求,上级有关部门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受灾恢复重建计划提出解决建议或意见,按有关规定报批后组织实施。

(一)有下列事迹之一的部门和个人,由学校指挥部建议上级给予表彰和奖励:

1、处置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急事件工作中,组织严密,指挥得当,出色完成任务的;

2、及时准确报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警信息和动态信息,为应急处置赢得时间,成效显著的;

3、为处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急事件出谋献策,成效显著的;

4、其它有特殊贡献,成效显著的。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行政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急事件发生前后,没有按预案要求,及时提供情报,玩忽职守,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情况,延误贻误处置时机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2、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急事件发生后玩忽职守,没有按预案规定及时采取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

3、截留、挪用救灾资金、物资的;

4、在处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的损害事件中,不听从指挥,或在紧要关头临阵脱逃的;

5、对因信息沟通不及时、组织协调不力和工作不负责任等原因,造成重大社会负面影响或严重后果的;

6、阻碍救援工作的;

7、其它失职渎职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一)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本预案由新中学校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