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日出景色的范文 日出的景色怎么写(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14:46:15 页码:12
日出景色的范文 日出的景色怎么写(二篇)
2023-01-12 14:46:15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日出景色的范文(推荐)一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1、课前自己有可能观察日出景象,观察要求:

(1)从日出之前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天空和太阳有什么变化;

(2)太阳升起前后周围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2、收集有关巴金的生平、文章等相关资料;

3、收集有关描写日出的诗或文;

两学时。

第一课时有感情地朗读、品评13自然段课文;

第二课时诵读46自然段,质疑及交流收集的资料。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范、刹、镶的读音);

3、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体会出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以机帆船的机器声衬托周围很静;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得益于作者常常不懈的观察);

4、诵读、品评二、三自然段,体会出:

(1)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先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这一句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2)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景象,既得益于作者不懈的观察,又与其观察的认真专注分不开,文中体现为目不转睛。

(3)可结合两幅插图理解领会重点的句子: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先将太阳升起的过程形象地比作负着重担,又用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具体描述如何上升,具体的动态又和负着重担的感觉极吻合,强调了上升的缓慢和吃力。朗读时可想象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使自己的语速语调和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从慢慢开始速度要慢,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儿三个词语气加重一些。

2)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可结合上句太阳升起时的艰难来理解:太阳尽管很吃力,可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一旦冲出海面便发出夺目的光芒。读这句话时语速稍快,在刹那、夺目、突然三个词上要加重语气。)

5、诵读、背诵13自然段。可以先在同座或小组里练读、练背,再和他人赛一赛。

6、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巩固13自然段的背诵、体会;收集的资料自己相互交流。

1、听老师报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1)目不转睛;

(2)转眼间一会儿一刹那间;

(3)浅蓝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光。

2、自由练读第4、5自然段,抓住透、镶、染来体会太阳的光芒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3、品评最后一节,体会出:既赞美了奇妙的自然景观,更惊叹于光明的伟大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光明、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这句话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赞美之情,朗读时语调稍平,语气上体现出赞叹的感情。

4、质疑。

5、练习背诵全文,可按无云微云厚云的顺序背;也可一边背一边想象画面。

6、相互讨论思考-练习3。

7、交流收集的资料。

2023年日出景色的范文(推荐)二

《海上日出》介绍了在天气晴朗的情景下海上日出的壮丽奇特,在有云的情景下海上日出的瑰伟壮丽。从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来看:有面——日出时海面的美景;有点——具体介绍有云和没有云的情景下日出的景象。课文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生朗读。

回顾这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重点抓住“读”这一方法,安排自读和范读两种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本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篇文章。其中,我先指出一名学生读读课文中的某些段落,之后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安排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朗读互评,并推荐其中读得好的同学范读,整堂课有学生自由地读,有学生尝试地读,有学生合作地读,有教师指导性地读,有音乐配合下带感情地读。一个“读”字贯串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繁琐的分析,有的只是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经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力,去领略大自然的完美景象。我觉得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不觉得累,孩子们觉得简便,让他们不自觉地跟着教师走进文本的情景,赏其景,享其美,悟其情。我们要力求营造这样一种简便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爱上学习。

读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第一遍读,要求读正确,读后验收过程中要有指导和修改。本课教学时我把要认的字拿出来,由字形、字音到字义,认识这些字,要求学生会读会写,然后结合句意进一步理解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要求读文章的相应段落。第二遍是指名按自然段读,这次读就要读得流利。第三遍读就是默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思考文章哪些部分是写海上日出的。这次读的目的就是要孩子们逐渐学会理清文章的层次。如果说前三次读是基础,那么后面的读就是深化和升华了。经过这次教学,我发现,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确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后王校长耐心地给予我指导,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为了赶快完成教学任务,怕耽误时间而忽略了教学中的某个生成,让学生练读得不够多。十分感激王校长及课题组的指导,以后我要多学习,不放过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说完整的话,说有条理的话。

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的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这是当今语文教学所倡导的。教师做到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情感到达共鸣,心灵开始交汇,是作为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尤其注重这些方面的锻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