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1:59:34 页码:12
最新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优质15篇)
2023-11-23 01:59:34    小编:ZTFB

总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的表现,以便更好地认清现状和面对挑战。写总结时,可以采用分段式的写作结构,每段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展开。看看以下的总结范文,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示,帮助你更好地撰写总结。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一

《条例》明确了红色文化的概念。《条例》所称红色文化,是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团结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为突出保护重点、增强保护实效,创设了两项保护制度,适用于包含相关文物、烈士纪念设施在内的所有红色文化遗存。一是名录管理制度。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调查、收集、建档、认定,建立红色文化遗存数据库,实行名录管理,编制各级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名录并分级分类向社会公布。二是保护责任人制度。明确保护责任人按照红色文化遗存的产权归属来确定,保护责任人应当履行巡查、保养、维护、重大险情或者隐患报告、配合等职责。

《条例》规定每年七月为山东省的红色文化主题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集中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等活动,讲好“山东红色故事”。国家工作人员新入职时和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小学校的学生在清明节和重要纪念日前后,应当到英雄烈士纪念场所开展具有庄严感和教育意义的祭扫纪念活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制定红色文化保护单位标志制作标准。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廷琦在会上说,“省文化和旅游、文物系统是《条例》的重点贯彻落实部门,近期,我们将联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委-研究院尽快制定红色文化遗存认定办法,依据办法尽快提出建议名单,按程序进行公布。同时会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制定红色文化保护单位标志制作标准,指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列入保护名录的不可移动红色文化遗存设立红色文化保护单位标志。”

王廷琦表示,将强化规划引领,在推动连片保护上求发展。在前期革命文物普查和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编制山东革命片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三年片区建设的具体项目,串点连线成片,形成规模效益,打造全国革命片区建设的示范区。以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为重点,打破文物级别、行政区划限制,谋划打造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典范和精神传承高地。

常态化开展“为无名烈士寻亲”

针对《条例》,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廖发银表示,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将贯彻落实好条例规定。加强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有序推进全省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五年行动”计划,对济南战役纪念馆等220多家纪念馆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建、维护、提升。每年隆重举行公祭活动,举办《烈士光荣证》颁授仪式。深化“齐鲁英烈谱”宣传,持续推进英烈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公共场所。常态化开展“为无名烈士寻亲”,积极倡导新婚夫妇向英雄烈士致敬献花,弘扬传承好英烈精神。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二

梅南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的所在地。梅南境内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存,坐落在的背坪岗的梅南中学,前身就是1914年创办于梅南苏区的“龙文公学”。近年来,梅南中学始终把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培养老区崭新新一代作为办学宗旨,历任校长都把都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使得梅南中学充满了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在创建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中,梅南中学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打造老区特色校园,使梅南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现将学校的目前的一些做法简单汇报如下:

一、用老区优良的革命精神引领学校发展。

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革命传统教育。革命先辈在老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梅南中学作为老苏区教育的纪念性学校,始终把突出革命传统教育的特色作为学校立校指导思想;始终把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用老区精神办教育,用老区精神教育下一代,作为办学策略;始终把着力培养既具有时代素养,又有革命先辈优良品质的老区新一代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用红色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是梅南中学与生俱来的本质特征。

(五)年发展规划时,学校都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工作计划中,革命传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互为载体。在创建红色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活动中,学校成立了“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由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室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组成。德育处、团队、少队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和具体实施细则,制订了《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将弘扬老区革命传统,彰显红色文化特色作为学校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明晰了工作思路,确保了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能得到长期、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让红色文化渗透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梅南中学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大量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历史的一间学校。红色文化是梅南中学与生俱来的特征。为了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和红色文化亲密接触,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3、加强文明之花校园广播台建设,在广播台中广播红色故事,传唱红色歌曲;

4、积极办好学校文化墙、宣传栏,黑板报、班级黑板报,加大红色文化在其中的分量;

5、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老苏区丰富的革命遗存,把烈士陵园、梅南革命斗争历史陈列室、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亭作为学校红色教育基地,6、编写《为了心中的那一抹红色》、《乡土之春》等校本教材,作为活动的辅助读物。

7、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课题研究。

8、在学校网站上开设红色文化进校园专题网页。等等。这些措施浓厚了学校红色文化氛围,通过一系列“红色”教育,使红色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全方位浸润红色文化。同学们在信念、理想、意志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他们会更懂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更能从容面对人生。

三、把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经常化。

活动是德育的主要形式,只有开展经常性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才能使革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质。梅南中学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已形成内容上的系列化,目标上的层次化,时间上的常态化特征。内容的系列化是指梅南中学已经形成了校史教育、伟人事迹、苏区革命斗争故事等一系列的丰富的传统教育内涵,使红色文化建设显得深厚而又浅显可触。目标上的层次化是指梅南中学的传统教育针对低中高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具有层次的教育要求,如初一年级要求学生记住一两位梅南地区的烈士名字及其事迹,二年级学生能讲梅南地区的革命故事,三年级学生的就梅南革命斗争历史写出自己的感想等,目标要求上的层次化,使红色文化的传承环环相扣而又层层深入。时间上的常态化是指梅南中学每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已经形成惯例,如清明节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的活动,“五四”青年节的红歌比赛歌咏活动等。这些活动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且成效显著,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能掀起梅南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小高潮。如学校于2011年清明节在剑英公园内梅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隆重举行了“红色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对年级活动进行全面部署,仪式上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梅县电视台对此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学校网站制作了专门网页栏目进行跟踪宣传,我校“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了。

在优质教育需求日益高涨,学校质量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每一所学校都必须思考的课题。自我校启动“红色文化进校园”系列教育活动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梅南中学以弘扬红色传统文化,打造老区特色校园为抓手,大力推进红色校园文化建设,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传承革命传统为主线,以激发爱国情怀为核心,以激励进取精神为宗旨,逐步开展和完善独具南中特色的励志教育,成功闯出一条德育治校、文化铸校、特色立校、红色强校之路。促进了学校不断向前发展。梅南中学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必将在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活动中焕发出更新的光彩。相信我校的扬帆远航定能给如何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带来千帆竞发的喜人局面。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三

民族民间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依托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这一载体,开展校本教研,立足本土实际,努力推动并形成厚重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化风尚。在感受民族民间文化无尚魅力的过程中,陶冶师生情操,结合读书活动,丰富师生课余生活,营造读书氛围,构建书香校园,培养好学博学之人,使我校教学工作凸现苗族的民族特色。

二、民族、民间文化的核心。

1、整理、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

2、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工作有机地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校本教研,构建书香校园,培养学生。

三、开展民族、民间文化的方式。

1、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具有民族、民间特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

2、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每日下午放学、例假日等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开设民族风情课,将苗族文化、风俗和节日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四、采取的措施。

2、明确工作职责,作好工作分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各项活动;

5、做好各类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筛选,找准切入点,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作好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根据需要配备好必须的器具、乐具以及服饰、道具等;

9、设置专门办公室开展此项工作,建立专门档案,陈列相关资料;

10、组建一支合适、稳定的师资队伍,根据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学校将从专项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对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中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

11、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学校从专项经费中拨出部分资金给每个小组作为活动经费,由组长灵活安排使用。

12、成立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小组。最大限度的确保课题研究出成果。

六、具体工作安排。

1、工作分工。

(1)王开国:负责全面指导工作,上下协调和统筹安排,划拨资金。负责校际交流,资金监督管理,调配使用及人员安排。

(2)何定宇:负责读书活动,校本教研,课程配置、督促、检查等各项工作。根据课程计划,每周安排一节民族文化课,确保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做好各相关学科的统筹工作,为在校园开展民间文化活动提供发展空间。

(3)罗丹:负责校园艺术方面工作(4)杨玉发:负责校园仪仗队。

2、资料搜集整理。

(1)资料搜集组:负责更深入的搜集苗族历史文化、区域文化及各类文化中极富民族风情特色的歌、舞、戏曲、游艺体育等方面的资料。(2)民族风情、历史人物、民族服饰、图片、自然风光等资料的搜集由兰国顺老师负责。

(3)实践活动资料由每个小组在实践活动当中总结整理。

3、民族民间文化与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利用活动课及其他活动时间,介绍民族民间文化特点,参照校本读物挖掘传承优秀民间文化资源,结合常规教学活动,转变观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进行校本教研。成员为全体教师。

4、校园民间文化实践活动安排。

(1)加强科技创新培训和科普宣传,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制定相关培训方案,对师生进行科普知识训练,电脑绘画与制作,组织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竞赛活动和科技创新大赛。

(2)图书室管理员每天认真查阅相关资料,积极向师生推荐阅读材料,协助少先队大队部做好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结合“德行龙里”模范先进事迹开展生动活泼的主题实践活动。具体责任人徐光祥以及各班主任。

(3)因地制宜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强健身心,结合学校的场地设施,遵照“一校一品牌,一班一特色,一人一爱好”的宗旨,各班主任,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个人兴趣爱好,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体育教学训练活动和课外训练活动,了解相关体育知识,达到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的目的。

(4)开展美育教学活动,加强艺术教育学习培训,培养师生艺术情趣,提高和发展师生审美能力,每周不低于1节的“民族民间文化—平坡农民画”创作培训,接受艺术熏陶。

(5)活动时间安排:每周四下午4:00---5:00点。

5、场地安排:

多媒体教室、农民画创作室、各班教室、学校操场等。

龙里县平坡小学2014年9月2日。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养成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特色。针对我校所处地区民族民间文化底蕴丰厚,地域分布较广,民族文化异彩实际和学校情况,将学校教师分成三个组,重点围绕苗族的历史文化,本土民族中较为久远文化教育,人情风俗,文化活动内容及开展的形式等方面内容,重点搜集了散落在四村八寨的民间歌谣、民间戏曲、民间风俗、民族饮食、民族英雄人物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

几年来,我校为了传承发展我本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培养和提高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紧紧围绕项目学校要求,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学习宣传积极性,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全体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搜集资料,查缺补漏,用好每周一节民族文化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扎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我校民族特色,为深层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气氛,为学校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申报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积累了很多经验,积累了很多资料,为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现对我校这几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紧紧围绕县传统文化,并在教学中去传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不脱离人民群众,真正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通过几年的努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各级领导以及民间艺人都深刻认识到,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校根据实际,结合上级部门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进行宣传发动工作。2012年4月,由我校兰开心老师组织学生自编自导的《苗乡等你来》获州“二等奖”。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文艺表演再次受到思南县内各地来宾和各级领导以及全乡民众的高度评价。我校以才艺汇演的方式三次成功地向县人民展示了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成果,为深入开展此项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校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同时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贫困户进行对口帮扶。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许多民间艺人积极主动献计献策。为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部门的资金投入,弥补了开展此项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每个,根据活动需要,我们都通过精心预算,购置了活动所需的一系列乐器、服装。这项投入,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中,为开展此项活动保障了物质基础,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校本教材开发组,这两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为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

5、地方党政全力支持,几年来,县委宣传部、政协、团县委、县民宗局等部门领导多次到我校调研,观看了我校农民画创作,充分肯定了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取得的成绩。为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特色创建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和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多数老人行动不方便,很多民间文化内容掌握在脑海当中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全收集到手。

3、师资不到位。

尽管在教师中,有多数是少数民族,但经岁月的洗礼,都已汉化,对深入了解,研究,传承保护带来很大困难。

三、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舞蹈,体育与制作,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民间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民族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民族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舞蹈的编排,体育的开发和工艺制作的传承,使其有机地与学校各项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除了争取县委、县民宗局等部门的支持指导外,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除了将少数教师派出进行专门的短期培训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5、加强后勤保障,确保活动开展。

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是一项费力费时而又花钱的工程,对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将所需经费进行科学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和工作开展实际情况,确保资金到位。

6、成立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研机构,加强课题申报和研究确保民间文化进校园出成果。

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获得很多的殊荣,但离上级的要求差值甚远,按学校的规划和领导的要求还没有圆满完成任务,所以我们在不断的总结和回顾。如今,虽然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包括学生的泄气,一些老师的埋怨等,但相信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我校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做得更好,逐步提高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绝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校的信任和厚爱,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更优秀的成绩。

龙里县平坡小学2014年12月29日。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四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让我们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震惊的是现在的孩子能够吟诵红色经典诗词的少之又少,会唱红色歌曲的学生呢,可谓“百里挑一”,《闪闪的红星》《地道战》等影片孩子们也大多是闻所未闻……为了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了让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校园,在新学期伊始,在市区教育局和学校的号召下,铁岭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现将小学部、中学部活动情况做以小结:

一、吟诵《弟子规》,指引行为。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如果学生能记忆下这些礼仪与规范,并内化为其行为习惯,必将使其受益一生。

在新学期初始,学校政教处为进一处步弘扬传统文化,结合教育局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学校“读书、学礼”的校训,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提升师生的文明形象,推动学校文明校园建设、师德教风建设工作进程,根据市区教育局力行弟子规学习的要求,开展了《弟子规》学习渗透课堂教学的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1.班主任教师利用晨读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并讲解其含义,使学生理解性背诵《弟子规》。

3.开展“古人教我懂规范”活动。通过从古文中找事例,从古人身上学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分年级开展有关“弟子规”的“背诵”和“读书心得”交流等多种竞赛活动。

二、开展五个一,历练品行。

九月末,将红色文化与国庆节有机结合,开展了“做好五个一,品行更积极”活动,主要内容有:

1.观看一部红色电影。

全校师生利用午休及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欣赏了《飘扬的红领巾》《英雄王二小》《地道战》《黄埔军人》这四部老电影,电影中人物机智勇敢深深鼓舞了学生。

2.写一篇观后感。

学生在观看红色影片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影片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而这次学生亲眼目睹了战争时期革命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场景,感受更深,非常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3.写一篇征文。

国庆节前夕,学校政教处号召学生利用国庆长假读一本红色书籍或者《魅力铁岭》、《弟子规》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传统经典文学特色的书籍。学生们长假归来,将自己品读这些书籍的感想晒给大家,学校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选送一等奖的作品参加区市的征文比赛。

4.做一幅手抄报。

喜迎国庆,学生纷纷拿出画笔,抒发爱国热情,查找资料,制作手抄报。

5.举行一次演讲比赛。

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召开演讲比赛。中小学每班选一名学生参加学校演讲比赛,中小学选派两名学生参加铁岭市的“爱祖国、爱家乡”演讲比赛,分别获奖。

三、举办一期“爱祖国,喜迎十八大”书画艺术展。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增强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意识,同时,也对祖国欣欣向荣的变化所感染,增强了爱祖国、爱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月6日上午,为隆重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77周年,弘扬一二·九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继承和发扬青年热爱祖国的光荣传统,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丰富校园生活,弘扬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展示铁岭经济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青少年学生、教职工的精神风貌,我校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75周年系列活动之阳光体育环校”长跑活动,并开展了纪念“一二.九”运动手抄报作品展。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勿忘国耻,牢记在抗日救国中先辈们所做出的贡献,让全校同学切实受到了一次深刻爱国教育。活动的成功举办强烈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清脆悦耳的口号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们奋发向上的顽强斗志。

六、网上寄语活动。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热情抒发对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和谐富强的衷心祝愿,励志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目前全校学生的参与率达到了100%。

七、让红色歌曲响满校园。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传授知识,艺术的熏陶也尤为重要。我校以《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我爱你,中国》《我爱北京天安门》《红星照我去战斗》等优秀歌曲为载体,让学生广泛传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根据我校特点和实际小学部又开展了“向国旗敬礼,洗涤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及庆祝“建队日”活动,洗礼学生的心性。

总之,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学生的灵魂得到了净化,学生的思想觉悟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我校愿以此项活动为载体,把学生打造成思想过硬的、品德优良的、作风正派的、学业有成的、合格的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五

2019年以来,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宜牧地乡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中,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核心,努力铸造“红色加油站”党建品牌,加快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发动“红色引擎”,激活“红色动力”。一是打造“红色课堂”。利用学习交流会、凉山大讲堂、学习强国app等多种形式、多种平台,通过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学习领会__。

党的__。

精神、____。

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和扶贫论述、省委十一届三次和四次全会、州委八届五次和六次全会、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等,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全面熟悉掌握脱贫攻坚安排部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二是学习“红色榜样”。通过收看四川卫视电视纪录片《第一书记(第二季度)》和昭觉党建“最美声音”等形式,认真学习优秀典型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精准发力攻坚、甘于牺牲奉献的先进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凝神举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三是接受“红色洗礼”。结合党员活动日、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瞻仰一次英雄纪念碑、观看一部党性教育片、聆听一个红色故事、撰写一篇感悟体会的“五个一”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发挥“红色功能”,做优“红色服务”。一是亮出“红色身份”。党员干部在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时,通过佩戴党员徽章和工作吊牌的方式主动亮出身份,强化党员干部身份意识、干事意识和为民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二是树立“红色旗帜”。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采取第一书记示范带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联系领导定期上党课的方式,着力提升贫困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选树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三是建强“红色队伍”。通过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和谈心谈话会,了解党员干部思想动态,营造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探索实践组织专题培训学、引导读书自主学、交流互动分享学、考察调研实践学的“四学”活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

丰富“红色载体”,筑牢“红色阵地”。一是争当“红色先锋”。推行“四比四看”创先争优机制,比作风看执行力,比担当看有作为,比创新看创造力,比实干看主观能动性,做到创有平台、争有目标、党内有活动、党员有行动、工作有推动。二是结对“红色帮扶”。立米地村党支部与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飞行器制造系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结对帮扶”活动,明确各党员干部的帮扶任务,建立帮扶长效机制,从身边事做起,从贫困群众需要着手,切实帮助贫困户从“艰苦创业、安居乐业、完成学业、转变思想”等方面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三是弘扬“红色文化”。规划建设好村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坝子等基础设施,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行党风、家风、村风教育,以党风带家风淳民风。组织基层党员群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大力移风易俗,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观念,抵制、消除封建迷信等不良影响,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带动广大群众牢树文明新风,提高文明程度。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六

“5+1”打造“红色教育集群”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紧紧围绕中心,结合区域特色,采取升级红色基地,打造红色场馆,拍摄红色影视,构筑红色商圈,培育红色产业,创建网络阵地的“5+1”模式,打造一批有特点、有亮点、有看点的党员群众“红色教育集群”,有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升级红色基地,增强党员学习教育的“使命感”。该区茅塔乡东沟村红色教育基地陈列馆内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战争遗留的实物,生动再现了红三军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斗智斗勇英勇奋战的壮举,东沟村等因地制宜,升级建起革命烈士陵园、革命文物陈列馆、__。

陈列室、茅箭区国防教育展示厅、电教厅、戏楼、东沟学堂等,先后被列为市、区“德育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并成为全区乃至全省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通过参观学习并继承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使广大党员深刻体会到先辈们矢志不渝、鞠躬尽瘁、为国奋斗的革命情怀,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东沟教育基地已接待参观学习110批,教育党员群众9200余人次,增强党员学习的“使命感”。

打造红色场馆,增强党员学习教育的“光荣感”。该区倾心打造了茅箭区党员政治生活馆暨武当路街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发挥其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深化党员干部教育内涵,拓展党员干部教育空间,发挥党员政治生活馆优势,助力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使其成为增强党性教育、爱国情感、学习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课堂;集党组织活动场所、党性教育课堂、红色加油站、成果展示窗口、廉政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功能于一体,是规范党员组织生活,促进全区党员教育常态长效的重要阵地,是组织活动的“红色阵地”、党员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既创新了党员教育的新模式和党员交流的新平台,也增强了党性教育的体现性、生动性。其中“图说茅箭”通过一系列图片展示茅箭曾因昔日茅草得名,而今发展一一名列前茅,飞速如箭,短短大半个世纪,茅箭已成为十堰重要的工业基地,展示了人文茅箭、活力茅箭、实力茅箭、美丽茅箭、幸福茅箭,增强了全区广大党员的“光荣感”。

拍摄红色影视,增强党员学习教育的“获得感”。该区创新红色教育模式,拍摄红色影视作品《情映东沟红》,影片内容与当前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过程中,使之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有效补充,将红色故事搬上荧屏,使红色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理论与实践共融让党员学习教育更有新意,从榜样的力量,到抗战英雄故事,对革命历史的再翻阅,对红色精神的再发掘,更是对__。

报告中提出的——“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积极响应,通过一个个精彩的场景,一个个感人的细节,一段段经典的台词,让党员群众跨越时空与那些革命先驱形象和那段历史岁月深情对望,从而获得对红色教育的沉思和现实的启示,增强了党员学习教育的“获得感”。

构筑红色商圈,增强党员学习教育的“认同感”。该区为更好地服务商圈企业,促进经济发展,以构建区域化党建为核心,着力打造“红色商圈共同体”,依托二堰、五堰经济中心的地域优势,打造“一丢红色书屋”商圈党建,搭建了一个红色文化传承、党员免费借阅、打折、积分兑换等制度,夯实了__。

展示、红色实践、党员服务、区域党建交流基地等为一体的红色新阵地,截至目前,已举办“一丢红色读书分享会”“一丢红色精品书屋”“红色文创工艺区”等活动40余场次,吸引党员群众1200余人参与其中,好评率达100%,走出一条“阅读引领、精神引领、红色引领”的特色之路,下阶段重点在五堰华悦城、大洋百货等地段开展“企业+楼宇+商圈”工作,使“红色商圈党建”成为一个个“微型服务点”,公益活动、便民服务、驻点联系群众、形成一个商圈党建综合体,进一步促进区域党组织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打造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红色商圈,增强了党员的“认同感”。

培育红色产业,增强党员学习教育的“责任感”。该区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返乡创业人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融人产业链、产业项目以及新兴农业经济组织中,目前全区有22个农村合作社负责人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印发了《茅箭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1年)》,各乡镇街道、各村均制订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产业结合,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了东沟学堂、五茅路、山里猫居·躲猫猫民宿、杜鹃岭、和念情谷猕猴园,开展红色文化体验、传统文化表演、太极演出等,吸引了游客目光,使红色资源成为茅箭区发展的底色。截至目前,茅箭全区村集体经济全部超过10万元。培育红色产业促进全区经济发展,成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强大动力,增强了党员学习教育的“责任感”。

创建网络阵地,增强党员学习教育的“时代感”。该区通过宣传基层党建工作的“茅箭党建”网站,利用现代传播手段,组织党员制作微党课、美篇等,建立党建工作学习微信群,组织开展场景式党务知识培训,切实增强学习效果,打造“指尖上的学习园地”,推动党员教育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信息化平台的下载、上线、使用和平台各板块功能、维护、审核等进行专题辅导、现场演示和实际操练,不断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下载覆盖面和使用覆盖面。通过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在“茅箭党建”信息化平台主动参与文章阅读、视频学习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增强学习教育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增强了党员学习教育的“时代感”。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七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2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征永远在路上。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1935年4月16日至19日,红军过望谟境内,共经过31个自然寨,行程130公里,短短4天时间,却在望谟西北角边饶镇播东村、翁道村(原坎边乡)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张贴标语宣传《中国工农红军十大政纲》,纪律严明,爱护群众秋毫无犯,打富济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坏群众一草一木,并还留下许多珍贵遗物。很好的展示和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优秀优良形象,为争取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革命的支持创造了深厚的基础条件。

为时三天,与敌人发生大小战斗3次,牺牲26人,病故1人。关文战斗中(今翁道村关文组),年仅17岁的红军战士小马在观文战斗中身负重伤,失血昏迷倒于草丛中,时村民韦正贤发现并以草药止血抢救,小马因伤势过重,七日后离开人世。这场革命斗争,反映了三四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动荡情况,它是中国革命力量崛起的一个是缩影,是中国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大革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图为葬于今坎边乡关文村附近的红军烈士之墓。

在播东洞宿营,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据悉在村民家住的小红军晚上点蜡烛看书,不慎将账子烧坏,硬是要赔,村民不收小红军的钱,最后小红军走的时候,将钱悄悄的放在农户家种的菜里,农户将菜摘回家,洗菜时发现小红军藏在菜里的铜钱。

为再现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宏伟经历,缅怀革命先烈,讲述红军故事,歌颂中国共产党、同时,以红色之旅为由头。_____年中央电视台“重走长征路”摄制组路过望谟县边饶镇,充分展示边饶镇独特的民风民情和旅游资源。以崭新的视角来体现当年的红军路。重走长征路,不仅是路线上的重复,更是意志上的深刻与提炼,它让我们懂得了,无论处于哪一个年代的中华儿女,都是经得起风浪,勇于向前的英雄豪杰,在祖国大地上,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更好地引导中国走向未来。

当年的革命前辈与今天的挑战长征路勇士们,都是历史长河上的弄潮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让更多的人有责任去——重走长征路。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八

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____。

精辟概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并以“爱人利物之谓仁”为提挈,深刻阐释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爱人利物之谓仁”,出自《庄子·天地》,原文为:“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文字中流露出道家道法自然、宽厚广博的志趣,其中“爱人利物之谓仁”指“德泽广被,力求有利于人民,并施万物以利泽”。

“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处于核心地位,其将“仁”与“德”有机结合,认为好“仁”之人是至高无上的,正所谓“好仁者,无以尚之”。孟子则把人与人之间的“仁”推加给万物,并在“仁”的思想中融合了“爱”的概念,提出“仁者爱人”“仁者无敌”等观点,形成了“爱亲、爱民、爱万物”三个层次,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思想提倡“仁”,道家思想亦讲求“仁”,这正是儒、道思想的契合之处。在前两者思想的认知基础上,庄子将“仁”凝练隽永为“爱人利物之谓仁”,后世赓续传承,始终把“爱人利物之谓仁”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之柱、应世之迹和治世之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党始终遵循的最高标准。____。

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以“爱人利物之谓仁”为提挈,向全党发出了号召:“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

人心向背,是____。

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他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党群关系的深刻理解,告诫党员干部勿忘为民初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如何正确看待权力、规范使用权力,可以说是考验领导干部的第一道“门槛”。____。

对领导干部权力观的问题有许多重要论述。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他把“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为“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他提出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要求。这些重要论述,为领导干部校正权力观指明了方向。

心中有党,牢记初心使命。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从延安整风运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记载着我们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知之非艰,行之惟艰。____。

指出,“因为我们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是一个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是一个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党”,所以“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心中有民,常怀敬畏之心。“心中有民”是为政一方的根本,是心中有党的顺延,是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前提。____。

强调,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时刻意识到民心与执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把人民当作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动力之本和智慧之源,这样才能凝聚起千百万大众,汇聚起建设国家、复兴民族的强大力量。只有心中有民,常怀敬畏之心,才能更加忠诚于党,更好地履职尽责,慎用权力。

心中有责,方能笃行担当。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如果不把人民群众当“主人”,不愿躬身做“仆人”,就会割裂党和人民群众保持的血肉联系。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更不能忽略了那些所谓的“小事”。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关乎群众利益的大事小情时刻铭记于心,将过去没看清的问题看清,将过去没引起重视的问题重视起来,才能更好地做利民之事、去厉民之病。

心中有戒,必定行有所止。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人民群众,常常被比作能载舟的水,喻为能播种的土地。对于执政者而言,人民非常重要,所以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主动让群众参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批评。只有心中有戒、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做人。领导干部不能懒政、怠政,要学会亲民、爱民、为民着想,更好地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智慧奉献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汇于人民。

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九

xx县xx镇不断发挥“红色引擎”作用,引领xx文化繁荣发展,着重在突出政治“牵引力”、强化思想引领力、增强文化供给力、坚定文化自信力上下功夫、做文章,不断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切实厚植城市精神,提高xx能级品质。

(一)突出政治功能,打造文化阵地新高地。

厚植组织优势,着力加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xx,叠加党群阵地和文化阵地功能,整合党建、文体、社会等资源,构建镇、片区、社区、园区(街区)“1+5+n”党群服务阵地体系,让党群服务无死角、无遗漏。做深做实党群服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比如北桥党群服务中心老灶头桶蒸糕文化,金榜党群服务中心农耕文化和城市变迁展示,君莲党群服务中心市民终身学习创益手工体验基地等。基层党群服务阵地结合各自特色,每月推出“文化菜单”,不断丰富党群服务阵地的“文化底蕴”。

(二)深度融合党建与文体,以“服务、凝聚、引领、发展”为硬核功能,规划布局党群服务中心的文化功能,以镇级中心为圆心、区块功能中心为半径,以“x”片区、村居为直径,打造“1+3+x”党群服务文化功能体系。推进君莲党群服务圈、都市片区复地北桥城党群服务圈和龙湖天街三个区域文化功能阵地xx,改造完成9个文化广场,更新3个社区运动场及24个社区健身苑点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

(三)打造xx历史文化长廊,推出“xx十景”,建成约3公里集健身休闲、观赏教育于一体的文体新空间。建造xx首个近20000平方米剪纸文化公园,成为xx地区一个很好的文化休闲场所和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基地。建造吴颐人艺术馆,推进方世聪艺术空间项目落地xx,促进艺术与教育相结合、高雅艺术与群众艺术共存,用艺术阐释文化,不仅为市民提供高水平视觉享受空间,培育了“家门口”的好去处,还提升了xx城区颜值、城市内涵。

(四)突出思想引领,打造文化品牌新亮点。

由书记工作室组成的“传帮带”讲习团;

由退休党员干部组成的奉献社区宣讲团。培育全方位、多维度的师资力量,讲好xx故事,更好为广大党员培根铸魂、滋养初心提供源头活水。开发多元精品党课。将党性教育同“非遗文化”、法律文化等相结合,开设公益剪纸党课,以动一动、说一说、讲一讲等方式,在教学相长中传承非遗文化,讲述引起思想共鸣的示范党课。聚焦百姓关注法律热点,推出“学点民法典”云上课堂,带百姓走近民法典,学习民法知识,让民法护航我们的生活。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出“百年辉煌”情景党课,打造u字型“党史学习廊”,引导党员群众在真实场景中感悟初心力量。

(五)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培育戏剧文化,打造浸润式话剧党课。推出《从1949走来的我们》《老街》,采取“讲述+话剧表演”的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对话、情景等多种互动性之中,增强党性教育感染力和吸引力。用好身边红色故事,打造“党性教育+沪语传承”系列,推出坐上“颛”车温初心班车红播报、“颛声回响”沪语党课等,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用乡音传党音”的学习模式,传播沪语文化,传承红色文化。

(六)突出文化“赋能”,打造地区发展新优势。

推出“文化春雨润xx”十大文化项目,做强“九九xx重阳糕会”xx省重阳民俗文化活动,连续成功举办十三届“九九重阳·xx糕会”,以“孝、乐、寿”三大主题,九大活动,弘扬“孝”文化。不断推动xx省非物质文化遗产———xx桶蒸糕“糕”文化,乃至于“重阳节,到xx买糕去”,成为很多市民的期盼。将文化自信外化于文化消费,扶持xx桶蒸糕制作,助推民俗文化产品走向市场,提高重阳民俗文化活动的溢出效益。跨界融合,让剪纸来跳舞、影人来演戏,推出剪纸影戏,活态传承xx剪纸艺术。原创红色xx剪纸影戏《铜钟传奇》、《奇袭沪闵路》。举办全国剪纸艺术技能大赛。

持续培育光华创意文化,发挥光华创意街区党委主导作用,依托光华星部落党群联盟,构建党群一体组织网络,将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为推进街区前进的发展优势,打造越界丝腾光华酷、79意库等一批区级特色的文创产业名园,建立“创意设计教师工作室”,形成一批文创产业集群。加大对地区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化名人、优质的文创企业前来光华街区“筑巢”,绘制xx文化创意产业的一张名片。持续深化话剧文化,建立百姓剧社,开展培训四期,培养110余人次党员群众戏剧爱好者。推出原创话剧《三味一生》,大型地方文史话剧《1949·人民代表》、聚焦“老小旧远”的话剧《老街》。

xx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引领下的多网融合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体系xx为契机,以服务群众为中心,推进五大功能片区党群功能体系xx,充分发挥党群服务阵地、文化服务阵地作用,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精准化的文化服务,进一步引领非遗文化、民俗文化、高雅文化、创意文化根植于xx沃土。坚持守正创创新,进一步繁荣发展群众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十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前辈英勇斗争的结晶。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铭记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进一步弘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红色文化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受触动,获得了宝贵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它的成立和发展不仅带领中国人民打败了国内外的侵略势力,还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无论是在长征中毛泽东的智慧和勇气,还是在抗日战争中周恩来的坚毅和决心,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坚强后盾。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我深受到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感染,对中国共产党抱持着由衷的敬佩之情。

其次,学习红色文化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艰辛与牺牲。民国时期,中国正深受内外敌人侵略之苦,人民饱受苦难。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事业,不畏艰难险阻,他们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毅然踏上了革命之路。例如在长征中,面对艰险的路途和敌人的追击,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顶着风雨,途经草地、河流等各种极其恶劣的地形。红军前辈不怕生死,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向敌人发起了英勇的进攻。他们以牺牲为代价,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让我深深感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此外,学习红色文化让我懂得了人民群众的力量。革命前辈在长征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群众,进行群众工作和宣传工作。正因为他们深入了解群众疾苦,把群众思想引向革命正确方向,才得以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大规模的革命力量。红军前辈在长征中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赢得了人民的深厚感情和支持。学习红色文化,我深刻理解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与人民心连心,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

最后,学习红色文化让我懂得了红色精神的重要性。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前辈为了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红色精神包括爱国主义、革命热忱、无私奉献等方面,它既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也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指引。学习红色文化,我倍加珍视这种精神,同时也要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了解了中国革命的艰辛与牺牲,明白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以及红色精神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弘扬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十一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源泉。我参加了一次红色文化学习活动,深深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思想深度和教育意义。在这次活动中,我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它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首先,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在活动中,我们了解了党的历史,学习了党的纲领和党的精神。我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是这个党凭借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艰苦卓绝的斗争和顽强的精神,在最困难的时刻都没有丧失信仰,坚守走向胜利的道路的惊人精神力量。正是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直奋斗到现在。

其次,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源泉。在活动中,我们学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故事。我们深深感受到红色文化是砥砺奋进的力量,是团结一致的精神,是激发人民群众奋发向前的信仰。红色文化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智慧,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坚持共产主义道路的精神力量。

再次,红色文化对培养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活动中,我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思想理念在青年一代身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共产主义理想融入到红色文化中,培养青年一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它对于我们这些当代青年来说,是一种前进的方向,是我们打造美好未来的灵魂坐标。

最后,红色文化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它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更好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红色文化不仅对中国有意义,对其他国家和民族也是有启示力的。在全球化的今天,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红色文化总结心得体会,我深深感受到红色文化对于我们党和国家的深远影响和重要作用。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更是我们每个党员和全国人民的精神寄托。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和理解红色文化的同时,不断发扬红色文化的精神,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十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叫任柯松,是来至六年级的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红色文化,争当新小好少年》。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书店,找到一本书,书名叫《红军过草地》,便有滋有味地看起来。红军为了完成任务,连野草都吃,一个手掌大的青稞饼,几个人推让来推让去,谁都舍不得吃,这是什么样的精神?他们团结一致,越过千山万水,宁可饿死,也不愿做敌人的俘虏,这是什么样的精神?看到最后,我泪如雨下,红色文化,令人感动。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常兴烈士陵园。跨进大门,红色的枫叶像染上了血,鲜红鲜红的血!难道这是红军烈士的鲜血吗?我抬头一看,青灰色的红军将领塑像整齐地排列着。我走进展览大厅,倾听讲解员的解说:革命烈士浴血奋战,数万优秀儿女用鲜血、用生命换来了解放!

什么是红色文化?虽然我还只是一个孩子,但我多少能感悟到一些:崇高的理想、坚韧的毅力、团结的力量、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终生奋斗!

我们是新小好少年,今天,我们踏着红色的足迹,传承着红军文化,努力争当祖国的好少年:热爱祖国、理想远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向前。祖国是耀眼的太阳,我们将是灿烂夺目的光环。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答祖国。我们要有自己的理想,向着理想而前进,为祖国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争当新小好少年:勤奋学习、追求上进,丰富的知识是我们翱翔的翅膀,飞向蓝天。祖国是和谐的家园,每个人享受着幸福和温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是每个学生的座右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每个少年时刻不忘的真理。为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努力,就是上进。

我们争当新小好少年:品德优良、团结友爱,挽起我们友谊的双手向着未来,勇敢登攀。祖国是广阔的舞台,我们将成为未来的中坚。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人的心灵美才是最美的。品德思想最重要,它是唤使你去做每一件事的方向盘。所以大家要心灵美,知道感恩。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与人要互相帮助,要互相团结,团结力量才会大。

我们争当新小好少年: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国建设的重任扛在双肩。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未来的路还很长,只有学会创新,学会开拓才会取得进步。我们用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一起去传承红色文化,争当新小好少年吧!少年强,则国强,我坚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十三

1、自从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有效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提高。

2、制定方案,建立机构。为全面贯彻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精神,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在接到上级文件后,立即召开会议,就我校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部署。同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我们还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我校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工作思路,从而保证了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3、广泛动员,全体参与。我们利用升国旗时间开展动员,使全体师生认清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的意义。各班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时间,对教育活动进行具体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读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

4、积极推进,纵深拓展。为促使教育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我们分层进行比赛,首先是班上以小组为单位比赛,小组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班级比赛,各班再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学校比赛。这样我们做到了人人都参加了比赛,个个都得到了锻炼。

5、内容丰富,扎实有效。

1、开展了讲“红色故事”活动。学生在讲故事时,做到了故事完整、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动作大方、普通话标准、声音宏亮。展示了学生讲故事的才能,红色教育让学生再一次受到了心灵的震憾。

2、开展了以“歌颂英雄、歌颂党”为主题的歌颂活动。各位选手在演讲时,通过演讲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和感受,讲自已以及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歌颂了祖国的变化和对党的热爱,把“歌颂英雄、歌颂党”在教育活动中掀起了新的高潮,也让全体学生对党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精彩的演讲,使听众感受到了党的伟大,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3、我们开展了以“诵读名篇佳作”为内容的展示活动。活动中,各班学生各显其能,形式多样,将平时的`读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情感化,让师生用心灵感悟到了名篇佳作的思想精髓和灵魂魅力。我们采用新颖多样的形式,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多听多读,反复呤诵,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轻松地把名篇佳作文化思想精髓注入到学生的脑海,从而滋生出美好品质、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开展“英雄人物激励我成长”的主题手抄报活动。

发出内心的情感。这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活动形式,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先辈光荣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生动课堂。

5、开展“唱红色歌曲”活动。我们要求全体师生人人会唱1到2首红色歌曲。音乐课我们要求老师要教会学生会唱红色歌曲。同时我们还举办了唱红歌比赛。在歌唱中唱出了对党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6、开展观看“红色电影”活动。我校先后组织学生共同观看了《建党伟业》、《建国大业》、《辛亥革命》、《狼牙山五壮士》、《太行山上》等爱国主义影片,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同时要求学生在利用电视、电脑等观看红色电影,接受革命教育,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十四

岁月如歌,可歌可泣。河南信阳革命老区,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峥嵘岁月,看望慰问红军后代。一个政党之所以伟大,在于对历史的铭记和认同,在于对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信念如铁”。百年传承,初心不变。从浙江红船起航,行过危机四伏的草地,翻过人迹罕至的雪山,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令人敬佩的故事。在那个苦难的年代,革命先烈经历的困苦程度是当下我们这代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支撑他们前赴后继、死而后已的力量,就是坚信革命会胜利的信念。革命理想大于天,信念如铁关键是要勤修内外功,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多学党的历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斗争精神”。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还是艰苦卓绝的建设时期,再是改革开放高歌猛进书写中国奇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当前,外部环境云谲波诡,国内社会深刻转型,需要新时代党员干部一脉相承斗争精神,牢牢把握伟大斗争的方向、立场、原则,直面各种考验风险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拿出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底气方能“乱云飞渡仍从容”。

从红色记忆中传承“无我之境”。“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积贫积弱的状况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初心和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艰苦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平凡之中见伟大,正是一个又一个像张富清、像雷锋、像黄秀文这样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无我之奉献,行国之大业。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总结范文范本篇十五

致力打造党员教育“三学堂”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注重党员教育平台建设,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产业资源和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党员教育“红色学堂”“致富学堂”和“廉政学堂”等基地,让党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依托“红”的资源,打造党员教育“红色学堂”。注重挖掘本县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围绕“挖掘好、保护好、宣传好、用得好”的目标,把修建红色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和打造区域特色红色党员教育基地结合起立,重点修建打造凤山第一个苏维埃纪念馆、红七军二十一师秘密兵工厂遗址、八龙革命遗址、姜茂生将军故居和中亭乡“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基地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把“红色地标”建成党员家门口的“红色学堂”,让广大党员有地方聆听特色党课、铭记红色历史、汲取前行力量。如:中亭乡中亭村依托当地红色历史资源,建成自治区级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2017年以来,有县内外各级党组织158个7900多名党员到基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立足“山”的实际,打造党员教育“致富学堂”。坚持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以“党建+产业”为抓手,立足丰富的山林资源,把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相融合,注重在核桃、茶油、林下养殖等产业链上建基地,累计建立特色产业党员教育示范基地10个。通过党员教育教学与现场观摩、教学实践、示范带动、技术推广有机结合的方式,注重把党员示范教育基地打造成党员致富能人的“孵化基地”、贫困党员群众的“致富学堂”,累计培育党员能人118人,不断提高党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发展能力。如:中亭乡陇弄村立足半土半石山地的实际,大力发展茶油、核桃产业,采取“支部+党员+农户”的模式,打造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邀请党员技术专家到现场指导,为党员群众传授种植技术,带动贫困户199户921人脱贫致富。

用好“廉”的文化,打造党员教育“廉政学堂”。深入挖掘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的廉政文化资源,把廉政文化与本地民俗文化结合起来,通过展示老前辈的廉政事迹、家训家规等内容,进一步发挥家风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党性修养中的作用,丰富党性教育内容。同时,注重扩大廉政教育的覆盖面,把各基层党组织的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前移到“廉政学堂”,建立体验式、互动式的廉政教育“实践点”,让党员干部“零距离”接受廉政教育。截至目前,全县各基层党组织累计在“廉政学堂”实践点开展“情牵老党员、共享基层党建新成果”敬老爱老、“传承优秀家风、助推乡村振兴”等主题活动约105场5200人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