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9:32:50 页码:13
2023年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优秀15篇)
2023-11-24 09:32:50    小编:ZTFB

友情如同花朵般绚烂多彩,需要我们用真心去呵护和培养。写总结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但也要保持独立思考和个性化。今年的工作总结,让我深思与反思;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一

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基础版修订本,倪文锦主编)1-4册中的基础模块内容(课本中不标任何记号部分)和与之配套的《语文学习与训练》(包含修订本补充练习)以及语文补充教材《应用文的学习与写作》中第一部分“日常应用文”、第二部分“公文”、第三部分“会议应用文”、第六部分“自荐应用文”和第八部分“新闻报道”以及第十部分中的“书写格式体例”等为主要范围。

考试内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重点考核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鉴于职业高中的结业会考系合格考试,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为主要目的,因此考试内容的要求为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阶段最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语汇、标点、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和书写格式体例等。

1.语音。(1)学习并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2)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按照汉字拼音写出汉字或选择汉字;(3)能正确辨别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容易读错的字和常见常用的多音字的字音。

2.文字。(1)了解汉字构字法,掌握形声字构字规律;(2)了解汉字笔画特点,掌握汉字书写笔顺,书写规范汉字,不写错别字;(3)能正确辨析常见的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音义相近等字形。

3.语汇。(1)了解词的构成、词的分类;(2)懂得词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3)懂得近义词、等义词和反义词及其在文中的运用;(4)能辨析词的感情色彩;(5)学习课文中涉及的某些重要典故、格言、谚语,能正确使用和辨析常见成语,能根据句意概括出成语。

4.标点符号。(1)懂得各种标点符号的用途,并正确使用各种标点符号;(2)了解“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各自特点,并能说出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不同用法;(3)能辨析和改正误用的标点符号。

5.语法。(1)能懂得各类短语在句子中的用途;(2)能正确划分复杂单句的句子成分,压缩或扩展语句;(3)能识别并运用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条件、假设等常见复句,分析二重以内的复句,并理解分句间的关系;(4)辨识并能修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颠倒、重复累赘、结构混乱、词类误用、自相矛盾、指代不明、虚词使用不当等常见语病及概念不明、判断有误、理解有歧等逻辑病句;(5)理解并能熟练运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不同用途的句式;(6)能变换句式(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双重否定句等)。

所给的语言环境或例句进行仿写;(3)能辨析语意、语气衔接是否连贯、协调、得体等语言现象。

7.文学常识。了解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8.书写格式体例。要求书写笔画正确、端正规范,用笔有提、按、顿、挫变化;结构比例适当,大小匀称;能写一幅完整的硬笔书法作品,行款格式摆布得当,标点使用正确,书写符合规范。

(二)现代文阅读。

要求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能够正确把握词语、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正确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正确分析、概括、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掌握各类文体知识。具体是:

1.记叙文。(1)能正确地理解和分析所记叙的主要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概括篇章或段落的记叙中心;(2)把握文章的脉络,理清文章的层次;(3)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和叙述方法;(4)辨识文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2.说明文。(1)能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概括篇章或段落的说明中心;(2)领会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能正确划分段落层次;(3)辨析文中出现的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据、打比方、引用等说明方法;(4)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明和周密的.特点。

3.议论文。(1)了解议论文中立论和驳论的各自特点,懂得引论、本论、结论这些议论文的基本结构;(2)把握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概括篇章或段落的中心意思;(3)了解议论文中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

4.文学作品。(1)阅读一些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懂得小说的情节线索、典型环境、人物形象以及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等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了解戏剧的一般结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和形象、凝练、富有音乐性的语言特点;(2)具有初步评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文言(诗)文阅读。

(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用法;(2)能背诵和默写必学课文中规定的篇章或段落;(3)弄通“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活用”等文言词法和“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常见文言句式;(4)能熟练地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中重要、精彩的句子;(5)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行文特点。

(四)写作。

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考纲》规定的几种常用应用文,要求做到观点正确、感情健康、语言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书写规范清楚、不写错别字,有一定创意。具体是:

康;(2)选材得当,线索清楚,段落层次合理,结构完整;(3)用词恰当,语句通顺,在记叙过程中恰当运用描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

2.说明文。(1)能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2)说明顺序合理,条理清楚,结构完整;(3)能恰当地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4)用词准确、简明,并注意科学性。

3.议论文。(1)论述的观点正确,论证充分,具有一定的说服力;(2)能紧扣中心论点,恰当地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3)用词恰当,语言严密。

4.应用文。(1)内容清楚、明白,无歧义;(2)格式正确,语言准确、简明;(3)能正确使用各种应用文的习惯用语。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成绩以120分计: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应用文常识)及运用占20%,现代文阅读占35%(部分与语文基础知识重合),文言文阅读占15%;应用文写作占15%;其他文体的写作占30%,硬笔字书写占5%。

试卷结构大体包括六部分:

1、基础知识及运用,要求见(一)中的前7个项目。

2、现代文阅读,要求见(二)。

3、文言(诗)文阅读,要求见(三)。

4、应用文写作,提供材料进行写作,或对格式、内容有错漏、语言运用欠妥当的应用文进行修改,范围见必学课文和前面所规定的《应用文的学习与写作》中的内容。

5、其他文体写作,命题作文或提供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等。

6、硬笔字书写,字数100个左右,要求见(一)中的第8项。

试卷的题型有选择、填空、简答、解释、修改、仿写、翻译、写作等。

试题难易程度之比为7:2:1,即:基本题约占70%,有一定难度的题约占20%,较难题约占10%。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二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古代文化常识。以下是“高中语文会考文学常识复习”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和散文《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和《松堂游记》等。

2、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左联发起人之一。代表作小说《沉沦》。还有著名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3、梁实秋(1903-1987),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等。

4、汪曾祺(1920-),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5、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我与地坛》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6、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鲁迅是他在19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等。

7、肖伯纳。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8、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曾与郑振铎、王统照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主办刊物《小说月报》,提倡为人生而艺术(文学反映人生、关心人民疾苦)。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他的代表作。他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

9、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主编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10、清冈卓行(略)。

11、达尔文(略)。

12、毛泽东(略)。

13、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14、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被称为雨巷诗人。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15、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短篇小说巨匠之称,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和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16、契诃夫(1860-1904),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樱桃园》和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17、曹雪芹(?—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我国清代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并通过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灭亡的历史趋势。

18、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长篇章回小说,它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合称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

19、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历史剧《王昭君》等。

20、老舍(1899-1966),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21、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

22、王实甫,元戏曲作家。著作《西厢记》是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在元杂剧中有天下夺魁的艺术成就。

23、孟轲(约前372-前289),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24、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法后王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25、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

26、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8、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等。

29、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30、魏徵(略)。

31、李密(略)。

34、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朝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35、归有光(1507-1571),人称震川先生,明代著名古文家、散文家。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代表作《项脊轩志》。有《震川文集》。

37、龚自珍(1792—1841)字瑟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著有《龚自珍全集》。

39、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县)人。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诗作有诗史美称,其诗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著有《杜少陵集》。

40、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4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名的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为主,词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三

(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着重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学段学时安排。

课程以模块为基本的结构单位,用学分进行调节和管理。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段,每一学段(约10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

评价建议。

必修课程的评价。

必修课的评价应立足于“共同基础”。

模块学业成绩评价包括终结性的学业测验成绩和过程性评价两个方面。终结性学业成绩主要采用以纸笔测试为主的封闭式书面测试来评定。测试内容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方面,注重能力的考查。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包括成长记录和各种质性评价。

建议两种评价都采用等级计分的方式。终结性学业成绩与过程性评价不宜简单相加,应分开报告,两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能获得模块学分。模块学业成绩由学校认定,并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控。

选修课程的评价。

选修课的评价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发展性,要注意各类选修课本身的特点和要求。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四

福建省教育厅今日公布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语文等10个科目考试大纲。据悉,新出台的考试大纲是我省教育部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高中新课程专家、教师编写的,此举将可更好地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确保我省高中课改的顺利推进。

语文。

语文会考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写作方面,要求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写作时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试题易中难比例为8:1:1。容易题(0.80以上)占80%,中难题(0.60―0.80)占10%,稍难题(0.40―0.60)占10%。全卷难度为0.80―0.85之间。

数学。

数学考试的主要考查方面包括: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三种题型所占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占45%,填空题占15%,解答题占40%。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档题和稍难题。其中难度值为0.8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约占80%;难度值为0.6―0.8之间的试题为中档题,约占10%;难度值为0.4―0.6之间的试题为较难题,约占10%;不出现难度值为0.3以下的试题。试卷的总体难度控制在0.8左右。

英语。

英语学科命题原则主要有导向性、基础性、科学性、时代性原则。要求学生学习完1―5必修模块后,达到七级的目标要求。考试形式采取闭卷、笔试。试卷包括选择题、正误判断题、单词拼写、书面表达等题型。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以中等题为主,三类试题比例为8:1:1。容易题难度值为0.80以上,约占80%;中等难度题难度值为0.60―0.80,约占10%;较难题难度值为0.40―0.60,约占10%;全卷难度值:0.80―0.85。听力测试部分由各设区普通高中学校自行组织考试。

(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五

1917年,时年24岁的_于《新青年》公开发文,阐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期望国人借此由弱变强。事实上,对体育的重视贯穿了_的一生,年轻时在湘江划船,“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年过花甲,“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他的身体力行成为后人的榜样,他的大力号召则已融入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教育方针。

_如此重视体育,源于对中国近代以来国民身体素质下降的忧虑。由于满清的腐朽统治,晚清以降,众多国人无论在身体还是精神上都非常孱弱,甚至有不少国民沉溺于_,身体由强转弱,直至骨瘦如柴。从中英之战到中日甲午战争,满清王朝节节败退,摇摇欲坠,“_”贻笑列强。在此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重倡尚武精神,梁启超于《新民说》中大力鼓吹,秋瑾女侠等前仆后继,付诸实践,一些民间的武林高手如霍元甲等原本从小体弱多病,通过辛勤习武,成长为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可以说,从晚清到民初,社会上流淌着尚武精神和与之相关的英雄崇拜。_对体育的提倡,即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而他更大的贡献在于,将民间的习武导入各级学校的体育锻炼,经由教育体制的保障,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

然而,令人不无遗憾的是,当前几乎所有人都能认识到体育的重要,却不一定能在实践中坚持。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不少学校盲目追求应试教育,分数至上,刷题盛行,留给学生锻炼的时间十分不足。于是,身体肥胖、动作笨拙、免疫力差、近视高发等不健康的现象随处可见,在经济、科技、文化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青少年体质反而不如十年二十年之前了。虽然教育部门本着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态度,一直强调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几年更是通过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对此加以保障,但仍有不少学校和家长执迷不悟,难以落实。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使人健康。这是极为朴素简单的道理。为了让我们的生命臻于完满,让我们的民族在创造未来的征程上充满活力,动起来吧,中国人!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六

高中会考,相当于毕业考,是否应该取消?日前的福建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来自教育界的省政协委员刘卫平提出《关于改革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的建议》。

刘卫平委员来自厦门六中。他认为,实行会考制度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从级开始执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以来,出现了一些问题,应该改革。

刘卫平委员认为,高中会考违背高中新课程实验要求,还干扰教学秩序。会考做为达标学校和其他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导致有些学校考前停课,专门进行会考复习,严重干扰教学秩序。会考也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根据福建的高中会考《方案》,每一名普通高中毕业生要参加四门会考科目和三门的实验考查,学生在完成规定学分的基础上还必须参加会考,等于一门学科要通过两次考试。

为此,刘卫平委员提出两个高中会考改革方案,一个是取消会考,改由教育部门采用抽考方式,如:每年抽查某地区或学校,某学科或多个学科,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另一个,如果担心取消会考后教育质量的监控有问题,可以取消一级达标中学的高中会考制度,教育部门对一级达标中学采用抽考方式进行质量监控。

对此,福建省高招办人士称,以前国家教育部曾经提出在高招中要求考生的毕业会考成绩几门过关,但是后面也都放宽了,只要求同等学力即可。这样看,高招对高中会考成绩没有硬性要求。也有熟悉教育的人士称,高中会考还是必要的,否则怎么评估一个孩子是否可以毕业?(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七

记者梳理发现,这并非传统武术首次在校园内引发讨论,由于武术兼具文化与体育的双重基因,在国家层面上也一直在积极推行“武术进校园”工作,2010年8月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向全国中小学推广实施武术健身操。由于简单易学,便于大面积推广,深受孩子们喜欢,效果非常好。武术健身操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爱武术,投身武术。

此后,随着教材的逐步完善、师资的大力培养,武术健身操在全国中小学的大面积推广实施已渐成趋势。

2016年以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组织国内专家,依据《中国武术段位制手册》(增订本)及相应管理办法,结合武术散打项目特点,编写了《武术散打段位晋级考评手册》。该手册确立了段前3级加9段的武术散打段位制体系。在填补了武术段位制无散打空白的同时,也将为武术进学校开辟又一个新的选项。

此外,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武术传统校有140多所,自2013年起每年都举办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武术比赛,已经成为一项体教结合的武术品牌赛事。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提出,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是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让青少年亲近传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儿童青少年心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这也是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下一步的学校体育改革,要把在足球方面取得的经验尽快地推广到武术、篮球、排球等项目上去。将参照校园足球的模式,建立校园武术、校园篮球等的特色学校。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八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2.之。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5)倚歌而和之古义:循,依。3.一词多义(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5)歌a扣舷而歌之(动词,唱)。

b歌曰(名词歌词)。

c倚歌而和之(名词曲调)。

(6)长a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b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4.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

南)。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九

此次将太极拳列入高中必考科目,能否为武术进校园提供新的探索?00后中学生能否和传统武术产生更多“化学反应”?在部分专家和从业者看来,传统武术进校园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福建省易道太极拳研究院院长郭宇钊表示,尽管传统武术兼具强身健体和传承文脉的功能,各地也都开展了一定规模的“进校园”工作,但实际推广中,“遇冷”的情况频频发生。他介绍,去年,其所在机构为推广太极拳文化,曾到福建多所学校提出半年的免费开班教学工作,但最终都被婉拒。

“过去,武术作为一门防身技能而存在,到了和平年代,其防身作用被逐渐削弱,也慢慢被家长和学生冷落。”郭宇钊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愿意静下心来学习一门传统武术的人越来越少,在他开设的太极拳培训班中,中老年人占了多数,年轻人则寥寥无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传统武术走进学校,首先要走进年轻人的心里。目前年轻人对传统武术普遍缺少兴趣,在这种背景下,将武术与考试挂钩,容易触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难以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

“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自然规律,针对传统武术开设不同的兴趣班,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否则即使学得快,忘得也快。”他说。

率先提出并将武术纳入教学的天津理工大学教授苏长来曾提出,武术进校园师资方面的问题是阻碍学校开展武术项目的最大障碍,解决这个问题要和解决学校体育教师师资不足的问题放在一起考虑。

苏长来说,与我国不同,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学体育老师配备比大学体育老师要更多,这其实非常合理,因为中学生自立能力稍微弱些,为他们多配备体育老师才能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能力,普及和扩大体育项目传播范围,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来源:法制晚报。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十

3、古今异义现象:a.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c.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今有“故意”之意。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古义:对待。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十一

1弄清楚学业水平测试卷的题型。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试卷明显比平时考试试卷简单,它不是150满分,而是100分算满分。题型也有较大不同:第一卷,选择题也就是基础知识部分是30分,这些与从小的基础有关系,暂时不会有太大进步,可以少用点功夫。

2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0分,文言文阅读分两部分:卷面未学过的一部分,考查断句知识,翻译句子来自课本。因此,应该在短期时间去复习课本,精力主要集中在文言文上,翻译,背诵,文言基础知识,实虚词,句式等等,重点文言文全面复习,古诗抓背诵。

3翻译古文题:出自课本的比较容易,如果没有学过的,要抓住选择题的最后一道题,略读原文,精看要翻译的句子,完成翻译后,要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4默写题,分值比平时高不少,10分,平时6分。。备考时,重点抓自己感觉容易写错的字,不必字字都写,可以节省时间,同样取得不错的效果。做题时,要格外注意,题型和平时有不同,是6道题选5道题做,千万不要看着个别句子自己会就盲目去填写。6道题,如果道道题都写,阅卷老师就只看前5道,有时,自己会吃亏的。不要小看1分,往往也决定命运。

5现代文阅读:一定看一遍原文,然后去看题目,理解透要求是什么,也就是审好题,一定注意答题既要简略,又要条目清晰,这样才会得到高分。最后一题,往往回扣全文理解,要慎重答,切不可十几个字就结束,要写到五十字左右,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分。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十二

(1)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6)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8)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1)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17)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马上。

5、文言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2)省略句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献(于)秦王(省略介词)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3)被动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倒装句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十三

文言句式(例)。

1)判断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是寡人之过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被动词。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吾属今为之虏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省略句。

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亦以(之)明死生之大。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大王见臣(于)列观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拔剑撞(之)而破之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4)特殊句式。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句)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

将崇极天之峻(定语后置句)设九宾于廷(状语后置句)。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十四

从小就接触汉语,对于汉语的句子非常熟悉,这就使得我们对汉语有着较强的语感,这是我们辨析语病的优势。做题时,首先通读句子,借助于语感初步判断,然后再根据语法或逻辑知识进行检验,从而得出准确答案。考生判断不准是因为只是跟着感觉走,忽视了用语法或逻辑去检验。

2.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分分类。

扩展语句可分为以下几种:单句的扩展;复句的扩展;综合扩展,这类扩展可以是由单句到单句,也可以是由单句到复句,总之是使句子生动形象、丰满具体起来;语段的扩展,给定一个话题或提供一个情境,让考生加以阐释、发挥、引申,从而使话题或情境明确、具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或语段。

3.高考语文命题主要有3个特点。

(1)考查运用能力。不考查对修辞方法的辨认,考查修辞方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2)选材具有时代气息。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往往涉及社会热点问题。

(3)考查具有综合性。高考考修辞,往往与语言表达准确、生动、连贯、得体等结合起来考查,即使是单纯考修辞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往往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查。

4.高考语文偷分技巧。

高考语文偷分技巧1.写作时间掌握在50分钟内。

写作文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在50分钟内,并且要写完,宁可结尾很短也不要没有,否则会扣分。

想一个新颖的标题,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千万别照搬话题当成标题。

语文基础不好的同学可尝试些短点的句子,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多多调动脑中的文章库,使文章文采飞扬,但切不可堆积辞藻,要把握好度。

高考语文偷分技巧2.整体阅读,搜索提取。

高考语文阅读题,不单考查对段落和某些主旨句、关键句、关键词的理解阐释,还要考查对整个全文内容的总体把握。包举万象,驾驭全局,这是一种更高的思维要求,也是阅读能力的一种最高境界,也是高考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

高中福建语文会考范文范本篇十五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正:培育;误:树木)

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