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核酸检测人员招聘公告范文 公开招聘核酸检测人员(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21:46:16 页码:13
核酸检测人员招聘公告范文 公开招聘核酸检测人员(9篇)
2023-01-12 21:46:16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选核酸检测人员招聘公告范文(推荐)一

进一步提升大规模社区核酸筛查检测能力和效率,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要求,为可能出现的冬春季疫情做好应对准备,确保及时完成全街道范围内的大规模人群核酸筛查检测任务,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建立网格化的核酸筛查检测工作组织和网格管理专班。

街道层面建立大规模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由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科室、村(社区)和派出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村、社区建立由村、社区主要领导任组长,村、社区班子、网格管理员、片区民警、片区医务人员等为成员的大规模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小组,结合辖区人口及地理情况,划分网格化的核酸检测片区。联系村、社区街道领导为督导责任人。

各网格建立大规模社区核酸筛查检测网格管理专班(见附件1),每个网格按照“1+x”标准配备工作人员,即1名村(社区)班子成员任组长,以及片区民警、片区医务人员、联络员、网格管理员、引导员、秩序维护员、信息登记员、采样人员等组成。专班人数按网格内需检测人员数量合理确定,采样人员按网格内需检测人员数量统筹安排。

街道、村、社区、网格分级负责本级核酸筛查检测组织管理工作,包括人员动员、组织、告知、样本采集、送检等工作,建立核酸采样操作流程制度、确定具体采样流程,包括信息核对、登记、采样、送检、结果告知等。

规模企业由企业法人代表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以车间、宿舍、办公楼层等为单元划分网格,指定网格长,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联络员、1名网格员、1名信息登记员、2名引导员、2名秩序维护员;网格管理实行工作人员挂钩联系制度,原则上以100人为单位实行挂钩联系。

(二)合理设置核酸检测采样点。

各村、社区应以网格为单位,根据地理条件和人员数量、分布情况,以小区、自然村为单位,预先准备若干个核酸筛查检测采样点(见附件2、附件3)。

街道应提前储备好采样点所需帐篷、电脑、桌椅、身份证读卡器等设施设备,并同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物资保障组保持沟通联系,确保收到指令后能够快速布置采样点。

(三)做好被采样人员安排准备。

各村、社区、各网格提前梳理收集辖区内居住人员名单(见附件4),报送街道大规模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领导小组。需实施检测时,街道根据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令,统筹安排采样时间;村、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小组、网格管理专班应根据指令做好被采样人员的安排,迅速有序地组织片区内的人群按5-10人一组到采样点进行采样,采样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根据疫情发生情形,按照“属地为主、街道统筹、区域协作、部门联动”策略,按照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分区域、分级别、差异化组织实施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并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及时评估、动态调整(见附件5)。

(一)情景一:单个村(社区、规模企业)。

原则上由街道的采样队伍负责采样;调集辖区专用车辆转运标本;海尔施医学检验所负责检测;1日内完成采样、转运、检测工作,24小时内报告结果。

组织领导方面:由街道大规模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村(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小组、网格管理专班组织被采样人员到指定采样点采样;区卫生健康局指导辖区内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采样工作,必要时统筹调配区域内的其他采样队伍协助采样。

(二)情景二:同一街道多个村(社区)。

原则上由街道的采样队伍及同一医共体内的其他采样队伍共同负责采样;调集辖区和医共体内专用车辆转运标本;海尔施医学检验所负责检测;1—5日内完成采样、转运、检测工作,标本接收后24小时内报告结果。

组织领导方面:由街道大规模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村(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小组、网格管理专班组织被采样人员到指定采样点采样;区卫生健康局组织指导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开展采样工作,必要时统筹调配区域内的其他采样队伍协助采样。

(三)情景三:单个街道全人群。

区级应急采样队伍会同辖区内采样队伍共同负责采样;调集全区专用车辆转运标本;海尔施医学检验所负责检测;3—7日内完成采样、转运、检测工作,标本接收后24小时内报告结果。

组织领导方面:由街道大规模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村(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小组、网格管理专班组织被采样人员到指定采样点采样;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班指导街道开展采样;区卫生健康局组织指导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开展采样工作,必要时统筹调配全区力量协助采样;必要时合理调配其他核酸检验实验室参与检测。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各项准备工作。

(二)落实应急准备。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方案工作要求,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人员、场所、物资准备,开展应急演练,保障大规模社区核酸筛查检测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同时加强新冠肺炎知识的科普宣传,做好辖区内群众的宣传动员和引导工作。

精选核酸检测人员招聘公告范文(推荐)二

为贯彻落实省、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关于核酸检测工作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好平战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在必要时间内快速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有效控制疫情扩大蔓延的风险,整体提高应急和处理能力,根据《xx区镇街和机构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工作指南(试行)》有关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处置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实现辖区居民核酸检测,排除可能存在的发病风险,确保人民身体健康。辖区内一旦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或接上级有关筛查任务要求,在x-x小时内完成区域内全员核酸采样、x小时内基本完成检测工作任务,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推动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坚强保障。

为确保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成立街道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指挥部。

总指挥:xx

常务副总指挥:xx

副总指挥:xx

成员:各驻村(社)组组长、各科室科室长、各部门站所负责人、各村(社)书记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xx担任办公室主任,xx、xx、xx担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落实核酸检测工作,切实承担起疫情防控指挥部交办的相关工作任务。

1.检测基数。根据公安户籍和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为准。xx街道共有常住人口x万人。此方案全员检测按照该基数,以x万人为目标实施。

2.根据《瓯海区镇街和机构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工作指南(试行)》以及《区防控办关于工作指南解读》有关要求,按照x-x小时内基本完成全员采样、x小时内基本完成检测执行。

根据xx街道人口分布情况,共设置采样点x处,确保全面覆盖xx辖区全境范围。

1.各村社提前做好筛查对象的摸底工作,并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人员统计表》和《全员核酸检测对象采样分配计划表》(注:该项工作建议现在就先行开展,做好基础人员信息准备,其中因病或其他原因无法行动的特殊人群,需单列成表上报)。全员核酸筛查指令下达后x小时内,各村社将上述两表报至街道防控办。全员核酸检测正式启动前x小时,街道防控办将附件x发放到各采样点领队处,由信息核对人员做好筛查对象的核对登记。

2.各村社要根据确定的采样点,配合街道提前按规范布局,配备采样所需的电源、照明、防雨降温等基本设施。全员核酸筛查指令下达后一天内,各村社配合采样点管理组立即封锁采样点,粘贴公告、做好场地布置。

3.各村社要在筛查启动x小时前,根据各采样点辐射村居和四至范围,将所有筛查对象按不同采样时间段(建议每x小时每采样单元x人次)划分到各采样点,并通知对象具体的筛查地点和筛查时间,提醒携带身份证、手机、佩戴口罩等注意事项,按时参与筛查。

(一)人员配备安排

1.采样人员组:全员检测共设置x个采样单元,x条“流水线”、每条“流水线”3+1名采样人员配置,共需x人(每条采样“流水线”设置“信息登记区”x名,负责信息录入和发放采样;“核酸采样区”x名,x人负责采样,x人负责辅助封管打包,x人轮替休息。设采样总组长x人)。该组人员由xx卫生院向区卫健局提出需求,在全区范围调配落实,人员调配完成后,调配采样组进驻前于采样点领队联系后进驻场地。

2.配合工作人员组:按采样团队人数x倍配置,共需x人,具体人员调配由领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配。

3.警务保障组:按每采样点安排至少x名警务人员配置,共需x人。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和安全保障,重点负责采样点总入口和采样现场总秩序。该组人员由派出所所长负责统筹安排后向采样点领队报到。

4.应急医疗处置组:按照每个采样点各配备x名应急医护人员、x辆应急医疗转运车、x名驾驶员要求,共需x名应急医护人员、x辆应急医疗转运车、x名驾驶员。负责发现红码或发热等症状的特殊人员的处置与转运。该组人员及车辆由xx卫生院向区防控办申请调配,负责统筹安排,后向采样点领队报到。

5.数据核对组:由街道防控办数据管控中心安排x人在街道防控办,负责做好面上核酸筛查人员总体数据核对。

上述五组人员在筛查启动前x小时,要全部到岗到位,配齐相应防护物品。

(二)物资准备

1.采样点设施:每个采样点配备:帐篷、桌椅、隔离护栏(硬隔离)、1米线地贴(设置信息录入二维码,二维码由街道卫生院提供)、指示牌、照明光源、网络设施(宽带接入或5g路由器)、空调、其他降温防寒等设施。具体由街道党政办负责准备,于筛查启动前一天配置到位。

2.采样设备:按每个采样单元x条“流水线”要求配齐(每条采样“流水线”上配齐至少x台非接触式测温仪、x台电脑、x个长线多口电源插板,电脑需配w7以上系统),共需x台非接触式测温仪、x台电脑、x个长线多口电源插板,由各点领队负责、街道党政办配合准备;按每条“流水线”设备配齐要求(x个“信息登记区”x台身份证读卡器、x台扫码设备),共需x台身份证读卡器、x台扫码设备,由街道党政办向区防控办信息技术组申领,于筛查启动前x小时配置到位。

3.防护物资:按照采样单元配齐要求(每个采样单元需500ml速干手消毒剂x瓶、医用外科口罩按实际需求领取),共计需要500ml速干手消毒剂x瓶、医用外科口罩x个。同时按照采样人员和工作人员总量配齐要求,准备相关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防护面屏)、一次性医用帽子、乳胶手套、防护鞋套等,上述物资由街道党政办向区防控办物资组申领,于筛查前一天配置到位。在采样过程中,各采样点物资管理员要做好物资数量评估,当剩余物资仅剩x%时,要做出缺口预判,仍需补给的,应立即将缺口数量上报区防控办物资组,由物资调配机动队派送。

4.检测物资:①核酸检测采样管、咽拭子、压舌板、采样条码(1比2)由xx卫生院根据需求上报向区防控办申领落实,于筛查前一天配置到位,筛查前x小时各采样点领队派员领取。在采样过程中的检测物资的补给评估,参考防护物资,一并测算配备。②按每条“流水线”配x个冷链转运箱要求,共需冷链转运箱x个,由xx卫生院负责准备,筛查前一天配置到位;其中每个冷链箱中所需的冰块包(维持4小时以上低温),由街道党政办负责准备,于筛查前两小时配置到位。

5.消杀物资:采样点医废垃圾桶和医废垃圾袋由xx卫生院提供,筛查启动前x小时要配备到位。每日环境消杀由第三方消杀公司派员开展,消杀标准对照《xx省大规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个人防护及消毒指引》,由xx卫生院对接落实。

6.转运车辆:按照每个采样点配齐要求,共需配备x辆标本收集转运车和x名驾驶员,负责将标本从采样点送至街道选定的“标本汇集点”。上述人员与车辆由街道党政办负责将点位信息梳理成表,在检测指令下达后第一时间上报区防控办,由区防控办统一交区交通运输局负责统筹落实到位。

精选核酸检测人员招聘公告范文(推荐)三

**年1月15日下午一点,我镇在市政府疫情防控会议上接到**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后,镇政府领导及卫生院相关人员立即回到镇政府,于下午3时召开**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部署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包括:

1、制定**镇居民全员检测工作方案;

2、成立**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领导组织:

3、确定各工作小组工作职责分工:

4、对所有参与现场工作的人员进行穿脱防护物品培训;

5、向各村发放核酸采集信息卡,对信息卡填写人员和核酸混采登记表录入人员培训;

6、确定采集点位置,准备采样工作所需物品;

在镇卫生院人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镇政府及卫生院与嫩江市卫健局沟通,申请支援专业技术人员。在卫健局的协调下,鹤山农场医院、海江镇中心卫生院和前进镇卫生院共计派出21名精干技术人员支援我镇核酸检测工作。全镇共设置采样点15个,投入采样医务人员共30人。镇政府抽调**镇小学和中学教师15名,作为信息录入人员。派出所出动警员4人。包村领导带领各村工作人员及志愿者178人负责采样现场维持秩序、引导村民和信息卡填写等工作。此项工作参与人员共计228人。出动车辆50台。

1月16日早七点整,**镇村民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正式启动,15个采集点同时开展采样工作,现场利用有限条件设置了进、出双通道,村民在现场工作人员带领下,按照采样工作程序配合采样工作,避免了人员聚集,各个采集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每个采集点工作完成后,又对行动不便人员进行入户采样。

到1月16日15时,**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顺利结束。卫生院收集整理所有采集点的医疗废物,按规定进行处理。采集点所属单位对场所进行全面的消杀。

卫生院对全镇7409份采集样本、采集信息卡存根及采集登记表进行核对后,按规定流程送到九三农垦医院检验室,在当日18时,完成全部样本送检工作。

本次**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共计消耗防护服178套、防护面屏220个、手消毒液20瓶、一次性乳胶手套450付,医用外科口罩600个、医用防护口罩(n95)360个,一次性靴套256个。

1月17日下午,卫生院接到九三农垦医院检验室通知,**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样本7409份,结果全部为阴性。至此,**镇居民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圆满完成。

精选核酸检测人员招聘公告范文(推荐)四

一、指导原则

深入学习贯彻各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决策部署,提高政治站位、着眼有备无患,按照“县级统筹、属地负责、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分级分类、科学研判、网格管理、全员动员、机动支援、规范高效”的原则,组织开展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及时快速控制疫情。

二、方案准备

综合考虑辖区人口数量、行政区划、人力资源、应急保障等因素,立足于3天基本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一)18核酸检测工作小组

按照“18”标准准备工作人员,即有一名镇(园)班子成员,并设置8人专门小组(1名联络员、1名医务人员、1名信息登记员、1名网格员、2名引导员、1名民警、1名村居工作者)负责现场采样的动员、组织、公告、标本采样送检等工作。

根据分工和职位职责,18核酸检测工作小组成员:

班子成员:xxx;

联络员:xxx;

医务人员:xxx;

信息登记员:xxx;

网格员:xxx;

引导员:各包村队长、队员;民警(1名):xxx、xxx(居委会);村居工作者(1名):各村卫生防疫员。

(二)划分检测片区

第一天:xx村、xx村、幼儿园

检测地点:xx村部、xx村部、幼儿园

村居民检测顺序:第一组:一片区xx支部1-4组;第二组:二片区xx支部5-8组;第三组:三片区xx支部9-12组;第四组:四片区xx支部13-16组;第五组:xx支部17组-23组

村居民检测顺序:第一组:第一小组;第二组:第二小组;第三组:第三小组;第四组:第四小组

幼儿园学生检测顺序:第一组小班;第二组中班;第三组大班;第四组教职工及学校工勤人员

第二天:居委会、xx中学、xx区中心小学

检测地点:居委会、xx中学、xx中心小学

1.居委会居民检测顺序:第一组汇xx小区;第二组xx小区;第三组廉租房;第四组xx小区;第五组xx小区

中学学生检测顺序:第一组初中部;第二组高中部;第三组教职工及学校工勤人员

中心小学学生检测顺序:

第一组低年级;第二组中年级;第三组高年级;第四组教职工及学校工勤人员

第三天:xx村、xx村

检测地点:xx村村部、xx村村部

村检查顺序:第一组:一片区xxx;第二组:二片区xx社;第三组:三片区xx社;第四组:四片xx社;第五组:五片区xxx新村

村检查顺序:第一组:一片区红厅;第二组:二片区棋盘;第三组:三片区村部至安置房;第四组:四片区林碑;第五组:五片区新村

(二)合理配置采样队

除县级统筹调配的应急采样队外,要立足3天完成本辖区全员核酸检测目标,卫生院要统筹医务人员,结合辖区人口数量,按照每位采样人员每小时采样45人份测算,进一步科学配置采样队,确保规定时间内完成采样任务。同时要充分考虑部分乡镇农村人口少、分布散等实际,配置移动式机动采样队,提高采样工作效率。

(三)加强培训演练和报备所需物资

卫生院要积极参与县总医院组织的登记员、采样员、检测操作员“三员”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操作训练;核酸采样检测各环节的实战处置培训演练,做到全覆盖、全熟练,确保具备应对疫情实战处置能力。科学合理储备相应医疗、防护物资,重点加强核酸检测试剂、采样管(单人管、5混1管、10混1管)和登记员、采样人员、检测操作人员的防护物资(隔离衣、防护服等)的储备和使用轮换,报备相关物资储备量须满足在5天内完成辖区内常住人口全员核酸检测所需。

三、应急响应

发现本地疫情时,要依托日常应对疫情指挥体系,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一时间启动各职能组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加强调度、指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村(居)为单位,迅速启动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各职能工作组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组织落实大规模人群核酸采样的各项工作。

四、组织实施

(一)确定检测人群

我镇结合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根据不同区域的疫情风险等级,精准确定重点人群、普通人群,制定相应的检测策略。按照涉疫地人员、14天内到过涉疫地人员、高风险地区人员、中风险地区人员、重点人群、低风险地区人员等圈层,分类分层检测,逐步扩大检测范围,确定检测人员名单。低风险地区按照10:1、中风险地区可按照5:1的方式进行混样检测,高风险地区及重点人群要按照1:1的方式进行单样检测。对隔离人员和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应根据防控策略进行多次检测,最大程度避免漏管失控。

(二)迅速宣传动员

根据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的信息,向所属辖区民众及时发布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防控措施等信息,通告检测区域、对象和要求,以及采样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各村(居)按照划分的网格化片区,迅速动员组织核酸采样检测。以村(居)、学校、企业单位为网格,开展宣传动员和引导,提前入户到人,摸底造册,准确登记人员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现住址等信息。媒体、通信、网络同步推送。

受检人员原则上在居住地接受检测,服从居住地行政管理。按“谁用人、谁负责”、“谁主管、谁指导”,辖区内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成立工作专班,发动本单位人员主动配合,服从社区管理。学校要落实住宿学生封闭管理并组织检测。宗教及民间信仰场所等工作人员,由镇统战办负责组织,就近检测。交通运输业、物流快递业、服务性规模企业等从业人员,由镇行业主管部门负责部署、督促所属企业组织就近检测。

离开管控区域人员,应主动向现住地所在社区报告,就近检测。滞留管控区域的流入人员由管控区域社区管理、核酸检测。

镇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组织干部职工下沉到各村(居)、学校及企业支持参与检测发动、组织管理工作。

(三)组织现场采样

村(居)接到指令后,要根据事先确定的地点,原则上2-4小时内规范设置采样点。各村(居)、学校要根据划分检测片区和安排的检测统筹安排人群采样的时段、次序,分批有序组织,避免人群聚集。

(四)信息发布

根据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建立疫情例行新闻发布机制,及时向民众发布疫情相关信息;重点发布新增病例及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检查结果、保供稳价、核酸检测、防控政策、科普知识等信息。

精选核酸检测人员招聘公告范文(推荐)五

为进一步落实“四早”防控措施,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新冠病毒检测需求,全力配合复工复学,满足市民工作学习等需要,现对我市核酸检测受理点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按照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转发省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办公室的通知》(疫控办〔2020〕88号)文件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设立7个核酸检测受理点(具体信息见附件),遵循自愿自费原则,为“愿检尽检”人群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送检、出具报告等服务。

按照安徽省医疗保障局有关文件执行,检测费用由个人承担。

1、核酸检测需提前预约,并按预约时间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前往核酸检测点采集标本。

2、检测途中检测者要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标本采集后至检测结果报告出具前,暂不要外出,避免与公众接触。

3、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各检测医疗机构要及时通知本人,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同时上报120,由120统筹调派“发热”专用救护车接到定点医院就诊。

精选核酸检测人员招聘公告范文(推荐)六

为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时,能够迅速排查感染人员,防止疫情在校园内扩散和传播,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县域范围内发生不明来源新冠病毒肺炎本土病例,需开展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情形。

检测区:教学楼前

全员核酸检测分两组同时进行,先检测全体教师(共计xx人),再检测其他工作人员(含门卫xx人,食堂工作人员xx人,共xx人),最后检测学生(xx个教学班,共计xx人)。

1、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检测时,在教学楼前,从东向西分两列,分别站在硬化路两侧依次检测,检测完成后,除门卫直接向南返回门口保卫室外,其余人员从门厅返回工作岗位。

2、学生检测时,按照楼层,从一楼开始,从东向西依次检测,每次两个班级。

3、各班站一路纵队,由教学楼西门出,同批次的两个班级分别站在硬化路两侧,由班主任带领带到教学楼前检测区。

4、检测完成后,从门厅返回班级。

1、做好检测期间教学工作。(责任科室:教导处)

2、做好检测物质准备、食堂人员检测工作;做好场地清洁和消毒工作。(责任科室:总务处)

3、做好教师检测和宣传报道工作。(责任科室:校办)

4、做好保安人员和学生检测工作;场地布置和维持秩序工作;做好检测数据统计工作。(责任科室:政教处)

5、做好学生检测培训、引导和思想疏导工作。(责任人:各班班主任)

1、在登记等候区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明确采样步骤和注意事项。

2、采样前30分钟请勿嚼口香糖,饮用大量水等。

3、请佩戴好口罩,同时准备一个备用口罩。

4、请所有参检人员携带居民身份证或有效证件参加检测。(学生身份证号由班主任提供)

5、所有参检人员进入校门前须核验身份(健康码+测量体温,并遵守学校外来人员入校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好口罩。

6、采样时可能会有咽部不适,请带好纸巾,有痰吐在纸巾内投入指定垃圾桶。

7、请严格遵守现场秩序,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指引,保持1米以上间隔有序排队候检,完成检测后迅速离场,不逗留、不聚集、不交谈。

8、采样点完成采样任务后要进行彻底消毒。

1、请各口负责人及时通知并有序组织参检人员按时检测,严格遵守检测工作和纪律。

2、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做好应急协调工作。

3、对无法到达采样点采样的受检者,应安排就近采样或流动人员上门采样,采样过程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精选核酸检测人员招聘公告范文(推荐)七

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重要手段。为指导各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划定区域范围内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制定本指南。

一、总体要求

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快速高效管控疫情,规范全员核酸检测组织、采样、检测、报告等工作流程,统筹调配核酸检测资源,提高核酸检测质量。500万人口以内的城市,应当在2天内完成全员核酸筛查检测任务,必要时可通过省(区、市)内统筹保障。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当在3-5天内完成全员核酸筛查检测任务,必要时可申请全国支援。

二、组织实施

按照“省级统筹、市县负责、突出重点、组织有序、确保安全”的原则,科学划分责任网格至最小单元,全面摸清动态掌握网格全员底数,根据疫情涉及范围和严重程度,落实市域、县(市、区)域、中高风险网格内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各项措施。

(一)党委政府负总责。各级党委政府对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工作负总责,统筹各级各相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二)统一调度指挥。成立大规模核酸筛查检测指挥中心,对全员核酸筛查检测工作进行统一调度,科学划分责任网格,规范筛查流程。以居民小区楼宇、自然村组、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市场、宾馆等为最小单元,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做好全员核酸筛查检测物资的统一购买和统一调配。

(三)组建工作队伍。组建各级核酸采样、样本运送、核酸检测、信息平台技术保障和相应的应急等队伍,明确采样和检测责任区域,全省任一地方启动全员核酸筛查检测时,能立即投入开展工作。各应急队伍保证24小时在岗待命,做好随时出发的各项准备。

(四)统筹调配资源。建立省内核酸采样和筛查检测片区支援机制,动态全面掌握各地各核酸检测机构基本情况和日(24小时)检测能力,根据全员核酸检测启动地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调配。必要时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申请支援。

(五)制定应急预案。各乡镇、社区组建工作专班,配足配齐工作人员,全面摸清、动态掌握网格全员底数,做好采样场所的合理规划和物资准备,明确采样点布局及人员配备等。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保证一旦启动,能够迅速组织到位,有序开展现场采样。

三、工作准备

(一)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各地要以公安户籍和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采取信息化手段预登记,摸清辖区人口数量和分布,准确掌握特殊人群情况、检测机构能力、核酸检测物资储备、区域采样和检测队伍、样本运送人员和车辆需求等相关情况,建立工作台帐,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根据核酸检测任务量,对照现有储备,及时查漏补缺,保证出现突发疫情时,可及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二)合理划片,科学布点。各地应当综合人口数量、地缘交通、核酸检测机构分布等情况,科学规划采样点布局。参照2000-2500人设1个采样点的标准(各地可按照社区、街道、乡镇、农村、城郊实际人口数量统筹设定),明确采样点位置。在固定检测点的基础上,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社区采样为主,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形式细化完善布局,方便市民采样、提高采样效率,采样点应当在4-6小时内完成规范建设和启用。根据疫情实际,加强研判,第一时间科学划定风险地区并动态调整,第一轮检测可以全部采用10混1检测技术,尽可能快速筛出感染人员。之后的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可以按照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地区单采检测,中低风险地区混采检测的方案进行。混采检测可以采取10混1或者5混1混采检测技术。根据筛查结果综合研判,确定筛查检测轮次,必要时可对局部地区和重点人群采取多轮次筛查检测。各地要完善采样、运输、检测、结果报告、阳性样本跟踪等全环节的信息化建设,保证指挥调度高效、畅通,确保阳性病例得到及时监控和治疗。

(三)配齐人员,备足物资。各地要根据采样人员数量需求,强化对辖区内所有医护人员的核酸采样培训,确保随时执行采样任务。根据采样点的设置,建立包括采样人员、公安民警、机关干部、志愿者等若干采样工作小组,提前划分到采样点。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在充分考虑雨雪、低温、高热等特殊天气情况的基础上,储备全员核酸采样检测所需的各类物资,就近就便保管。

四、工作内容

(一)完善信息登记。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准备阶段,以社区(村)为工作单元,通过多种方式提前对辖区内居民采样信息进行收集、登记,至少包括居民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具体到门牌号)和联系电话。同时,要做好居民信息安全保护。

(二)规范设置采样点。一个采样点可由多个采样单元组成,一个采样单元应包含采样人员、信息采集员、志愿者等相关工作人员及相关必要物资。

1.人员准备。

(1)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负责前期采集人员信息录入,引导人员分组、分时段有序采样,避免人员聚集,严格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严控人员密度。合理设置等待采样区域或人员通道,加强现场秩序维护,采样区域中每个采样单元每次进入人员不超过10人。

(2)每个采样单元应当配备1-2名采样人员。合理安排采样人员轮替,原则上每2-4小时轮岗休息1次。

2.空间准备。采样点应当为独立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相应的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手卫生设施或装置。采样点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设立独立的等候区域,保证人员单向流动。

3.物资准备。

(1)基本设施:帐篷、桌、椅或凳等保障采样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物资。

(2)采样物资:专用的采样拭子、合格的采集管、足量的试管架、运输车辆和运输箱(b类包装)以及采样人员防护物资。

(3)信息采集系统:各地应当建立专用信息采集系统,提高采样效率,加强核酸采样信息化管理,避免出现人工填报的情形。

4.采集方法:按照《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0〕313号)执行。

5.相关要求:

(1)人员要求。从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样本采集的人员应当为医生或护士,熟悉样本种类和采集方法,熟练掌握样本采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做好样本信息的记录,确保样本质量符合要求、样本及相关信息可追溯。

(2)采集管要求。管帽和管体应当为聚丙烯材质,螺旋口可密封,松紧适度,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管体透明,可视度好。试管外径(14.8±0.2)mm×(100.5±0.4)mm,管帽外(15.8±0.15)mm,高度(12.5±0.5)mm。容量企业定标10ml,内含3ml(单采和5合1混采)或6ml(10合1混采)胍盐(异硫氰酸胍或盐酸胍等)或其他有效病毒灭活剂的保存液,首选含胍盐的采样管。保存液应当带有易于观察、辨识的颜色(如粉红色),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方便取样。

(3)采集拭子要求。宜选用聚酯、尼龙等非棉质、非藻酸钙材质的拭子,且柄部为非木质材料。折断点位于距拭子头顶端3cm左右,易于折断。

(4)采样人员防护装备要求。按照《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0〕313号)执行。

(5)信息采集系统要求。样本采集前,采样人员应当对受检者身份信息进行核对。信息采集系统应当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信息和功能:

①受检者信息:受检者(患者)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居住地址、联系电话。

②采样信息:采样点名称、样本编号,样本采集的日期、时间、采集部位、类型、数量等。

③信息反馈:对接检测单位和疫情信息上报单位的信息系统,尽快反馈疑似阳性样本的受检者信息。

(三)采样人员配比。采样点因故需采用手工登记信息时,采样工作人员、服务保障人员、待检人员配备比为“1:4:100”,即每100个待检人员,需要配备1组采样工作人员、4个服务保障人员。在采样点采用信息化扫码方式登记信息时,采样工作人员、服务保障人员、待检人员人员配比为“1:3:130”。

(四)样本保存与转运。样本原则上应当低温(2-8℃)保存,如不具备低温保存条件的,在采样点放置时间不超过4小时。样本采集后应当在4小时内按批转运,6小时内上机检测。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样本,应当采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存。非灭活样本按照who《感染性物质运输规章指导》中un2814的a类感染性物质以pi602进行规范包装,灭活样本按照un3373的b类感染性物质以pi650进行规范包装。样本转运箱封闭前,须使用75%酒精或0.2%含氯消毒剂消毒容器表面。

指挥中心应当准确掌握采样情况和检测能力,精准匹配采检量,要配备足够的车辆和专业人员,保证专人专车对样本进行转运。承担转运任务的车辆应办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准运证书。车辆承担转运任务期间,不得用于其他用途,转运时做好生物安全防护。要协调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运输安全保障工作。

样本如需送往外省(区、市)检测的,应当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申请,根据回复意见实施。

(五)规范样本接收。实验室建立样本接收专业队伍,并制定科学、规范、高效的收样流程,开展培训。

(六)保障检测能力与质量。各省(区、市)应当加强统筹,根据人口数、医疗资源分布等实际情况,做好人员和仪器测算和配备,在此基础上增加20%人员、设备配置作为检测能力储备,并指导辖区内市级政府制定完成全员检测任务时限以及样本采样策略。每日检测1万管(单管为1万人份、5混1为5万人份,10混1为10万人份)所需要准备的检测能力如下:

1.检测人员和设备:新冠核酸检测人员24-25人,相关辅助人员15人,96孔核酸提取仪器4-6台,96孔pcr扩增仪器10-12台,a2型双人生物安全柜3个。配套使用的八通道移液器、板式离心机、涡旋混匀仪。

2.检测试剂和耗材:按照混采或单采准备相应数量的试剂。除常规检测试剂外,还应当准备有1-2种灵敏度更高的与常规检测的扩增靶点不同的其他试剂用于结果复核。配备相应数量的耗材,如pcr扩增板、加长型吸头、试管架等。

3.防护用品:医用防护口罩(头戴式)、外科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无粉乳胶手套,鞋套,面屏或护目镜,帽子、洗手液等,按每人每天一套配置2-3天用量。应按人员体型配置不同型号防护用品。

4.相关要求:

(1)人员要求。按照《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相关要求执行。

(2)提取仪和扩增仪器要求。若使用核酸提取仪,核酸提取试剂应与核酸提取仪配套使用,选用扩增检测试剂盒指定的核酸提取试剂和扩增仪。所有设备应经过必要的检定/校准,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检定校准的程序文件,并按照程序文件严格执行。

(3)试剂要求。试剂要与检测仪器相匹配。推荐选用包含针对新冠病毒开放读码框1ab(openreadingframe1ab,orf1ab)和核壳蛋白(nucleocapsidprotein,n)基因区域的试剂。扩增试剂盒应当选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有注册文号的试剂盒。建议选择检测限低、灵敏度高的检测试剂盒(检测限≤500拷贝/ml)。所有试剂应当严格按照要求条件妥善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七)规范检测、及时上报结果。

1.样本检测。实验室接收样本后,应当立即进行检测。检测前进行充分震荡洗脱,之后进行核酸提取及扩增实验。

2.质量控制。性能验证、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等按照《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相关要求执行。

3.检测报告。新冠病毒核酸定性检测报告应当包括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未检出/阴性)、方法学及其检测限、检测时间等。依据所用扩增试剂说明书,判断检测结果为未检出/阴性或者检出/阳性。

4.明确时限。检测结果应当及时上报,重点地区重点人群6小时、其他人群12小时,原则上不得超过24小时。

(八)规范阳性病例报告处置程序。

1.单采检测样本结果阳性报告处置程序。检测样本结果为阳性的,检测机构应当立即上报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并由法定报告机构在2小时内将相关信息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第一时间派出负压救护车将阳性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组织开展流调、环境消杀和密接追踪。

2.混采检测样本结果阳性报告处置程序。混采检测结果为阳性、灰区或单个靶标阳性的,由检测机构立即上报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混采数量第一时间派出相应数量应急采样队(如5混1同时派出5支应急采样队,10混1同时派出10支应急采样队),同时对样本涉及人员进行复采,并通知疾控部门对该采样管所涉人员暂时单独隔离。复核单管核酸检测如均为阴性,则按照阴性结果回报,暂时隔离人员即解除隔离;如检测结果阳性,锁定阳性人员,其余人员解除隔离。同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在第一时间派出负压救护车将阳性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组织开展流调、环境消杀和密接追踪。

3.应急保障措施。各区县应当成立至少10支应急采样队,对混采阳性结果及时进行复采复检。应急采样队应当由采样人员、信息采集人员、司机组成,并配备车辆。公安、社区(村委)等相关人员应当配合应急采样人员入户采样,采用鼻咽拭子方式,所采样本送原检测机构检测。

(九)医疗废物处理。核酸检测各环节均产生医疗废物,做好医疗废物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理、暂存、交接和转运等工作,使用双层包装袋盛装医疗废物,有效封口,确保封口严密,确保医疗废物包装无破损、无渗漏。

1.基本要求。新冠病毒样本采集场所和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应当制定医疗废物处置流程。所有的危险性医疗废物必须按照统一规格化的容器和标示方式,完整且合规地标示废物内容。应当由经过适当培训的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处理危险性医疗废物。

2.医疗废物的处理措施。医疗废物的处理是控制采集场所和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必须充分掌握生物安全废弃物的分类,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

(1)在采样场所,应设置医疗废弃物收集装置,做到及时清运,对场地定时消毒,杜绝环境污染。由各街道(乡镇)组织人员,按每个采样场所3-5人配备,负责采样场所的终末消毒和医疗废弃物转运。

(2)实验室废液、固体废物的处理按照《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第二版)》相关要求执行。

(3)样本检测完成后,检测结果为阳性时,需将生物安全柜和实验核心区的医疗废物在产生地点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按照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如检测结果为阴性,确认检测结果无误后可立即将阴性样本检测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包装,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进行处置,可不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4)基因扩增检测结束后,扩增后反应管不要开盖,直接放于垃圾袋中,封好袋口,不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按一般医疗废物转移出实验室处理。

(5)实验室每次高压均需采用化学法进行消毒效果验证并保存消毒和验证记录。根据生物风险评估,可以每月或每季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一次高压灭菌效果的生物监测。

3.医疗废物清运。

(1)确定管理单位。核酸检测机构(实验室)可以自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单位承担医疗废物的清运、无害化处置任务。但当卫生健康部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大量增加核酸检测任务,导致医废运输能力与产废量发生矛盾时,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可以根据辖区医疗废物收运企业现行收运路线按照就近便利原则,合理分配收运任务,提高收运效率。

(2)核酸检测机构(实验室)应当与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单位协商签订服务合同,服务价格执行发改部门指导价。若未能与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单位签订合同的,由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指定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单位负责收运医疗废物并与检验机构签订合同。

(3)确保及时清运。核酸检测机构(实验室)应根据暂存场所医疗废物贮存情况与收运单位预约清运时间,清运应避免大风、雷雨天气。收运单位要优化运输车辆调度,合理安排收运路线,做好医疗废物清运保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当大量增加核酸检测任务时,应适当增加清运频次。

(4)强化清运防护。核酸检测机构(实验室)应划定医疗废物搬运专用通道,使用专用货(楼)梯。医疗废物清运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搬运普通医疗废物前应穿戴工作服,搬运涉疫情医疗废物前应穿戴防护服),并正确佩戴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搬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其他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清运人员按约定时间将医疗废物沿专用通道送至指定场所,应确保医疗废物不落地,不得丢弃、遗漏医疗废物。清运交接过程中要明确告知该批次医疗废物是否属于“涉疫情医疗废物”。

每次医疗废物清运工作结束后,应对清运人员的防护用品进行消毒后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且应对门把手等清运人员接触部位、转运区域环境(如搬运专用通道、货(楼)梯、暂存场所清空处)、设施、转运车及容器等进行全面消毒。

(5)落实台账与联单制度。核酸检测机构(实验室)应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台账制度,及时登记医疗废物的产生量、清运量、清运单位等情况。医疗废物转移应填写《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并按要求存档备查。

六、核酸检测支援队有关要求

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可根据本省份情况,至少成立10支核酸检测支援队,每支核酸检测队按照日检测能力1万管储备相关物资,以承担支援本地区或其他省份的全员检测任务。核酸检测支援队所需物资应当单独配备,不得占用核酸检测支援队派出单位物资储备。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核酸检测能力建设的工作部署,可将国家公共实验室、城市核酸检测基地优先确认为核酸检测支援队,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其他核酸检测支援队。

每支核酸检测支援队应当至少配备以下人员及物资:

(一)人员。

1.数量。26人(按三班倒,每班8人,检测能力1万管/24小时计算)。

2.基本要求。具有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岗位培训证书,职称不限,有2年以上病原体核酸扩增检测经验,并有新冠核酸检测经验,身体健康。其中领队1名,要求有团队管理经验,综合素质好,具有较强的领导、组织协调、沟通能力。领队助理(兼联络员及检测机动)1名。其中至少有1-2名队员具备仪器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及校准和信息网络调试能力;至少有4-6名熟悉核酸检测质量控制以及检测结果分析报告人员。至少有1名队员具备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及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的知识和能力。至少有1名队员接受过高压灭菌容器使用培训并具有资质。

(二)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包装尽量选择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包装。以备仪器设备的多次打包运输。

1.核酸提取仪(96孔):6台。

2.荧光pcr扩增仪(96孔):12台。

3.微量可调加样器:单通道(1-10μl、5-50μl、10-200μl、200-1000μl)4-5套;8通道3-4支。

4.辅助设备:单管掌式离心机2-3台;8联管和/或96孔板离心机各2-3台;小涡旋混匀仪2-3台;多管旋涡混合仪1-2台(用于采样管的整板振荡混匀);加样器架5个。

5.仪器备用配件:一定数量的易损耗配件如提取仪磁力棒、保险丝、灯泡等。

(三)试剂。

1.核酸提取试剂。可供2-3万份样本检测。核酸提取试剂应当与核酸提取仪配套。

2.扩增检测试剂。至少两种,其中一种日常检测用试剂应当与提取试剂配套,分析敏感性(检测下限)≤500拷贝/ml,可供2-3万份样本检测。另外1-2种试剂应与日常检测试剂的扩增区域不同,且分析敏感性应当较日常检测用试剂敏感,如100-300拷贝/ml,用于日常检测试剂出现阳性时的复检确认。扩增试剂应当使用冷链运输箱运输。

3.其他。仪器校准用试剂盒;用于检测系统性能验证和室内质控的假病毒颗粒质控品等。

(四)耗材。

1.加长型带滤芯吸头。规格10μl,100μl,1000μl,无dna和rna酶,数量与检测试剂对应。

2.八联排管、配套的96孔板及封膜、封口袋、加样槽。与检测试剂数量对应,并与扩增仪配套。排枪配套的加样槽10个、八连管用板架20-30个。

3.试管架。4*8或8*12试管架50-100个(大孔,能放下5合1及10合1混采的核酸采集管)。

4.防护用品。医用防护口罩(头戴式)、外科口罩、隔离衣、防护服,无粉乳胶手套,鞋套,面屏或护目镜,帽子、洗手液等,按每个队员每天一套配置2-3天用量。应按队员体型配置不同型号防护用品。

5.其他。

(1)对讲机4-5部,用于实验室各区和实验室外部沟通。

(2)智能手机一个。用于实验室内及时向外部传达图像信息和结果及时上报。

(3)电脑1台。除扩增仪配套电脑外,额外配置电脑一台用于实验室外部数据处理。

(4)移动硬盘或大容量u盘1-2个。

(5)共享软件。有条件的可在所有电脑上预先安装共享软件,如:teamviewer等,便于领队或质量负责人在实验室外可随时查看、审核阳性结果。

(6)急救箱一个,配置常用药品和急救用品。

七、核酸检测实验室储备及保障

5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应当储备2处以上可供核酸检测支援队使用的实验室或可改建的区域;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当储备5处以上可供核酸检测支援队使用的实验室或可改建的区域。每个实验室或可改建的区域应当至少可容纳5支检测队(每支队伍日检测量按1万管计算),并储备相关检测设备、试剂和耗材。每处支援核酸检测实验室应当配备的人员、场地和物资具体如下:

(一)人员。

1.样本接收、灭活及整理样本人员:20-25人。

2.清洁及医疗废物处理人员:4人。

3.医院联络人:1人,负责核酸检测支援队与对口医疗机构的沟通联络。

4.政府联络人:1人,负责核酸检测支援队的当地政府的沟通联络。

(二)场地准备。

1.样本接收及灭活(适用时)处理。样本接收空间应当在50平方米左右,配备双人a2生物安全柜2-3台,人员四班倒,每班次5-6人。前处理室至少要配备大号样本转运箱、冰柜、空气消毒机、空调、大量试管架、货架等。大批量样本不能在生物安全柜内灭活的,可选择通风、宽敞、相对偏僻且方便样本转运车辆通行到达的场所接收样本并灭活处理及编号。

2.核酸扩增检测实验室。应当至少有试剂准备区(大于20平方米)、样本制备区(大于40平方米)和扩增及产物分析区(大于40平方米)等三个在物理上处于完全分隔状态的工作区域。如实验室有机械通风系统,各区域通风换气应当大于10次/小时;如无通风系统,则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及产物分析区必须有通向外面的窗户,可在窗户上安装1-2个向外的强力排风扇。相应各实验室区域内应当有足够摆放提取仪和扩增仪等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台。同时,实验室的用电量负荷应达到摆放仪器数量的负荷。

3.休息室。应当为每支核酸检测支援队配备一间清洁的房间,供人员办公及休息使用。

4.库房。应当为每支核酸检测支援队配备专用库房,放置所携带的各种耗材、仪器设备包装等。

(三)仪器设备。

1.生物安全柜:a2型,双人,4-5个。前端样本接收及灭活(适用时)处区2台;样本制备区2-3台。

2.灭活用温箱:3-4台。

3.超净工作台:1台。放置于试剂准备区。

4.-20℃冰柜2台,放置于试剂准备区。2-8℃冰箱2台,放置于样本制备区。

5.可移动紫外灯:8个。

6.空调:各区域应有良好的空调,室内温度维持在18-20℃。

7.内排式高压灭菌器:≥80立升,2-3台。

8.空气消毒机:3-5台。

(四)试剂。

1.核酸提取试剂:与拟筛查检测人数相应的检测量想匹配的数量。

2.扩增检测试剂:与拟筛查检测人数相应的检测量想匹配的数量。

(五)耗材。

1.加长型带滤芯吸头(盒装,无dnase和rnase,要与所用加样器配套)(10μl、200μl,1000μl)。

2.锐器盒:中号。

3.个人防护用品:n95口罩、外科口罩,帽子,隔离衣,防护服,无粉乳胶长手套,无粉乳胶手套,鞋套,靴套,护目镜,面屏,防起雾的喷剂、分体衣、长筒胶靴。

(六)消杀用品。75%酒精(500ml规格,6箱)、84消毒片(1箱)、喷壶(大中号10个)、垃圾桶(大中号各6个)、带桶拖把(5套)、抑菌洗手液、免洗手消、医用垃圾袋(大中小号)、捆扎带、医疗废物标签、1250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干手纸、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片。

(七)办公用品。对讲机5部、电脑1台、打印机1台、a4纸、剪刀、镊子、记号笔、中性笔、宽胶带、长尾文件夹。

精选核酸检测人员招聘公告范文(推荐)八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81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进一步排查漏洞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新冠防指〔2020〕147 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更加快速、准确检测筛查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和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从源头切断“传染源”,确保全市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特制定本方案。

       各县(区)要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本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核酸检测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本地疾控、医疗机构建设具备生物安全二级标准、能够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pcr 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明确责任,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对本级疾控、医疗机构实验室建设和检测设备配备予以经费支持,对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要采取新建、改造实验室用房,配备相关检验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提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在 6 月 30 日前每个县(区)均要建成 1个以上符合标准要求的实验室。

       全市所有县级以上疾控机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均要具备达到二级生物安全标准、能够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 pcr实验室的基本开设条件,尽快形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要按照相关要求加快实验室备案登记,加强对医技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每个实验室至少配备一名具备 pcr 上岗资格的检测人员,确保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核酸采样和检测结果的准确。要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应知应会知识培训,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政策解读,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管理和医疗废弃物等内容培训,全面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技能。

       各县(区)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国卫办疾控函〔2020〕156 号)要求,加强对新冠病毒检测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做到本地开展新冠病毒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检测技术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医护人员要熟练掌握鼻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血液或血清标本、便标本的规范采集方法,实验室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标本处理、相关试剂使用和检测方法,减少技术操作问题对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的影响,实现标本采集、保存、运输、实验室检测等各个环节全流程规范化操作。

       各县(区)要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24 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的通知》(国卫办科教函〔2020〕70 号)的要求,切实加强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压实责任、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科学、安全开展新冠病毒检测工作,并严格做好检测剩余样本的安全处理,杜绝出现病毒从实验室泄露,造成二次感染的情况发生。

        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需开展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含基因测序和染色体芯片技术)的,必须向广西临床检验中心提出申请,在该中心官网“下载”专区栏下载、填报《广西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和能力审核申请表》,加盖公章扫描后与相关支撑材料的电子版一并发送至广西临床检验中心邮箱:[email protected] 和 市 卫 生 健 康 委 医 政 医 管 体 改 科 邮 箱 :[email protected]。由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工作导则》对医疗机构进行技术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广西临床检验中心,审核合格后,医疗机构持《广西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和能力审核合格证书》并填写《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备案表》,报市卫生健康委备案。

      (一)检测的对象范围。各县(区)在优先做好重点人群“应检尽检”的前提下,可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开展其他人群的检测工作,做到“愿检尽检”。“应检尽检”的重点人群为:1.密切接触者;2.境外入境人员;3.发热门诊患者;4.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5.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监所工作人员;7.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人员。

      (二)检测机构及费用。检测机构为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以及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批准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及后续新增的本市医疗机构。其中,第 1、2、6、7 类人员由属地疾控中心负责采样、检测,暂无条件的县(区)送市疾控中心检测;第 3、4、5 类人员由各相关医疗机构负责采样并由本级具备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其他人群由各相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自主联系具备检测能力的机构进行检测。其中“应检尽检”人员的核酸检测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人员的核酸检测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

精选核酸检测人员招聘公告范文(推荐)九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持预防为主,发挥核酸检测支撑作用, 积极应对可能新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避免因局部疫情出现甚至暴发时,医疗资源挤兑导致检测能力严重滞后,给疫情防控和群众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为进一步提高我镇新冠病毒全员核酸检测能力,强化核酸检测能力储备,做好大规模采样和核酸检测准备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持预防为主,将加快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尽力扩大核酸 检测范围作为常态化防控落实“四早”措施的首要举措。应急预案启动时,能够加快提升检测能力所需的人员、设备

和个人责任,完善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机制。

二、工作目标

规范我镇全员核酸检测组织、采样、检测、报告等工作流程,统筹调配全镇核酸检测资源。由镇指挥部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检测范围和检测区域,按照及时、高效、科学、精准的原则,开展局部或区域全员检测。

三、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成立南通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林宙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孔德任常务副组长;潘依椿、林玉峰、黄艳珠、林善东、林佑昇、施宏燕、陈显惠、程章龙、徐海、肖宗鑫、张建伟(借调)、陈汉成、李维连、陈祥钦、陈展、畅玉燕、林登佑、黄善强、陈英标、程文钧、杨启煌同志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组成人员,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应对出现新疫情时需要进行(较)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建立网格化核酸采样机制

1.科学确定网格化检测区域划分。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南通镇辖区17个村居实际人口52646人,以镇为单位设为一级网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17个村居划分为二级网格,共17个;二级网格管辖的小区、村居划分为三级网格,共计 131个;三级网格管辖的小区每栋楼、村居每座房子划分为四级网格,共计 259个。

2.建立网格化工作小组。全镇总指挥长党委书记林宙,副总指挥长镇长张孔德,统筹负责社区管控、全员核酸采样工作。现场总指挥长施宏燕,负责现场总调度、总协调。

四、狠抓落实

1.开会部署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各组工作开展情况。

2.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3.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召开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做好被采样人员安排准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小组应根据指令做好被采样人员的安排,迅速有序地组织网格内的人群按每小时100人流量做好采样准备,采样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五、加强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加强检测工作和提高检测能力作为当前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镇指挥部要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应对新冠疫情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预案,按规范流程开展疫情处置和新冠病毒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2.做好物资储备。做好所需物资的采购工作,备齐口罩、消毒水、体温枪。做好物资台账登记。

3.加大宣传引导。要加强组织领导,主动谋划、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每个网格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做好辖区内、网格内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有序组织机关干部及群众分片区进行核酸采样工作,避免出现混乱、恐慌和人员聚集等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