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西藏植物保护通告范文怎么写 西藏的保护植物(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21:52:01 页码:7
西藏植物保护通告范文怎么写 西藏的保护植物(6篇)
2023-01-12 21:52:01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西藏植物保护通告范文怎么写一

我们来到了罗布林卡,知道了那是喇嘛修建的夏宫。去了色拉寺,听了喇嘛们的辩经。接下来到了西藏博物馆,看了各种各样的唐卡、乐器、法器。最后来到了著名的布达拉宫,它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建于公元七世纪中叶,它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

在西藏,使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自然风光。

西藏的蓝天白云是最美丽的。每天早上,太阳升起来时,天蓝蓝的,云白白的。上午,白云飘到了山头,下午,白云又在半山腰间飘荡。此外,我还和藏民小朋友学了几句藏语。你好就是“故康桑”,对不起就是“贡巴玛聪”。这次西藏之行,我不仅看到了西藏美丽的风景,还了解了许多知识以及西藏的民俗风情。

关于西藏游记优秀作文2

飞机前面是驾驶舱,旅客止步。驾驶舱后是头等舱,每排有四个座位,宽敞舒适头等舱后是普通舱,普通舱密封的窗户在飞机两侧,透过窗户可以欣赏外面的风景,普通舱每排六个座位,左右各三个,中间是通道,座位的上方就是行李架,中间是各种功能台,有照明设备,叫服务设备和供氧设备及视频设备。每个座位背部还有一块就餐板,是方便乘客在飞机上吃饭用的。另外还有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有乘机资料和垃圾袋,最后飞机尾部就是空姐们的工作区和卫生间。

飞机准备起飞了,在视屏提示的演示下我们系上安全带,收好就餐板,兴奋的等待着起飞。飞机沿着跑道慢慢的向前滑行。准备就绪,发动机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突然一下飞机冲出地面,腾空而起。我赶紧往下望去,只见宽阔的公路像丝带一样细,高达的楼房像指甲盖儿,汽车和人不见了踪影。不久后,我再一次感到失重,原来飞机又往上爬行了。这时窗外一片白茫茫的云海,好像毛茸茸的棉花,美丽极了。最后,飞机冲出了云层,飞到了云层的上方,云都在我们的脚下啦!

飞机平稳时,空姐们为大家送来了可口的早餐和香甜的饮料。

一个半小时后,视频提示我们目的地就要到了,飞机准备降落了。这时连绵不断的贡嘎山脉清晰可见,山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终于安全的飞到了贡嘎机场。

美丽的西藏,我来啦!

关于西藏游记优秀作文3

这个暑假我和外公、外婆和爸爸去了西藏,听说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神秘的地方。

我们第一天去了著名的布达拉宫。听藏族的导游阿姨介绍,宫殿里有好多好多的珍宝,还有许多雕塑和灵位,他们都是为西藏做过贡献的伟人。布达拉宫里面很大,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大花园。宫殿里面没有电梯,我们是一层一层爬上去的。我们爬到倒数第二层,发现墙壁地板都被人修整一新了,导游阿姨说每年西藏的青年人都会踊跃报名参加,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唱歌。

第二天我们乘着小巴车去了林芝,途中经过了巴松措湖。那里的湖水好绿好绿,景色好美。那里还有一棵巨大的千年古树,我用手摸了摸,也照了相。遗憾的是那天下了小雨,我们没有能乘坐小船环湖观光。晚上我们住在林芝附近的索松村藏式庄园,旁边就是雅鲁藏布江和南咖巴瓦峰。我们在江边的沙滩上散了散步,风很凉爽很舒服,还看到了几只休息的牦牛。晚上我还参加了篝火晚会,随着音乐大家唱着歌跳着舞,我也跟着他们跳了几下。

最后我们去了纳木错,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一路很颠簸很不好走。路上我认识了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学生,还有一位上海来的老师。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就像一家人一样。终于到了纳木错湖,那里的阳光非常刺眼,我带着墨镜骑着牦牛照了相,好开心呀!

关于西藏游记优秀作文4

8月13日,我和爸爸,还有阳阳哥哥坐上飞机,途径成都来到了西藏的拉萨。

到了那里,已经是下午了,但是热情好客的谢毅叔叔早就在机场的门口等我们了,晚上带我们吃了好吃的菌菇煲,吃完后,爸爸说要早点休息,防止高原反应,我们就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先到了大昭寺,大昭寺是文成公主在公园7世纪,也就是在唐朝的时候建造的,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物,大昭寺坐东向西,殿高四层,上覆金顶,辉煌壮观。我们进入了大昭寺,因为西藏信仰佛教,我看到很多人在低头叩拜,在大昭寺里面参观后,我们来到了大昭寺的最顶上,一上去就看到了雄伟的布达拉宫,非常壮观,据说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吃完中饭后,我们去了西藏博物馆,进了大门。看到了很多古文物,其中有一个陶器,导游阿姨说距今已经有8000多年历史了,是在阿里地区的玛旁雍错旁边挖掘出来的。

天色已晚,吃完晚饭,我们就回宾馆休息了,我非常期待明天去布达拉宫参观,真希望明天早点来。

关于西藏游记优秀作文5

今天,我们从西宁到拉萨坐了一天的火车。

在车上,我们看到了昆仑山上千年不化的雪,在可可西里看到了可爱的藏羚羊,在路上,我们看到了满地的梭梭。最后还看到了牦牛、羊和马过马路呢!

今天,我去了两个地方(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南伊沟)。

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吧,雪山有好多啊!最高的就是南迦巴瓦峰了,它高7782米,是世界最高山排名第十五的一座大雪峰。他还有两个名字:"木桌巴尔山" "羞女山",还是世界上最美的山呢!

南伊沟的湖水很蓝很清。但小鱼可不少,不过水草很少,它们找不到吃的,好多鱼一年才长一斤,虽然小,但很好吃。山上的树上挂着龙须草,它是一种会飞的植物,靠风把自己吹走,然后吸掉树的养分,他还能做枕头和药呢!

明天就要回家了,要早点睡了,不然明天就起不来了。

有些天的日记没写是因为只有8天时间,又是11点睡觉6点起的。

关于西藏游记优秀作文6

我们西藏的第二站是南迦巴瓦大峡谷。在这里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和云雾笼罩的山脉,据说南迦巴瓦峰终年被云雾挡着真面目,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带着面纱。这里还有沙山,不可思议的是,它竟然是天然形成的,大自然的力量真强大!

中午,我们去了一户西藏当地的人家作客。主人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但他们不太会说普通话,我们是用手势沟通的。他们还特地给我们准备了西藏的特色奶茶呢。可是我有点喝不惯,好咸!我们在主人家吃了中饭,还品尝了藏香猪,味道不错,就是皮硬了一点。

下午,我们来到了下滩本宾馆。这个宾馆真是太酷了,由八个小宾馆组成,每个宾馆有20个房间,而且每个房间都能看到远处的群山呢,太漂亮了!

今天我过得很愉快,期待明天精彩的旅行。

关于西藏游记优秀作文7

“纳木错”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

一路上风景美丽无比,线条粗旷的雪山,清澈见底的小溪,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围绕在山腰,漂浮在山顶,格外多姿。白白的绵羊,黑黑的牦牛,散布在肥美的草场,星星点点的华美藏包更是锦上添花呀!轻快、悠美的藏歌伴我们翻越了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远远的就看见了美丽的纳木错。大家不约而同地叫到:“哇!太美啦!”

天湖像一面巨大的宝镜,镶嵌在西藏北边的草原上。它的东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峰顶白雪皑皑,如一个威武的战士守护着纳木错湖。北侧依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山丘,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

我们来到湖边的一片草地上,像竹子一样的草地上点缀着白的、紫的、黄的野花。在一个藏族小姑娘的带领下,我们跳过一片沼泽地来到了湖边,更近距离地接触了纳木错;海天交融,湛蓝的湖水,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清新的空气,仿佛是人间仙镜,真是令人心旷神怡。这时,我感觉到:画家笔下的湖、大海,蓝得都不够夸张。

纳木错太美了!

西藏植物保护通告范文怎么写二

(一)教材解读

《藏戏》一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二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中华民风民俗”,通过本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与略读课文《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两课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感受到了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了作者怎样谋篇布局。

《藏戏》一课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它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了解藏戏的特点以及艺术特色。教师还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资料帮助学生感受藏戏的艺术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藏戏的喜爱与赞叹之情。

(2)激发学生对祖国戏剧艺术、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四)教具准备:中国各种地方戏剧的录音片段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备课前我仔细阅读了教材和教参,对本课的情知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在教学时,我努力尝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课文中蕴含的内容、表达的思想。以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运用已有学习经验、方法,去独立、自主学习略读课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在这节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发挥小组的合作性,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读书、思考、说话时间。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了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

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预设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课堂朗读的方法愈多,学生越能得到不同形式的练习,朗读水平亦就更高。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有一点需注意,低年级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的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

个别读,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及内容掌握情况,在读后进行纠正、讲评。 在《藏戏》一课教学时我准备主要运用了默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齐读等朗读形式。

默读,有助于学生的思考。这种朗读方式最适宜略读课文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藏戏》一课时,我根据本篇课文的课型特点及学生学情情况,引入本课课题后,让学生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然后带着课前导语中的要求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学生在默读中最易集中思考问题,很快学生就交流出了问题的答案,自学了文中的字词,学生在默读中放飞了阅读理解的思维,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男女生读,在《藏戏》一课教学中,我就是将师生合作读穿插了教师与男生合作读1自然段和8——16自然段,教师与女生合作读2自然段和17—18自然段,教师与男生一齐合作读3自然段和20自然段,师生共同合作读21自然段。师生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这样的朗读方式不但让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还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合作中增强了竞争意识。

齐读。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能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齐读则可在课的收尾阶段,细心品味课文内容时进行。如《藏戏》一课,课文开头前三个自然段用反问和排比句式概括强调了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点,表达方法新颖独特。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学生交流理解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后,播放一段藏戏视频让学生欣赏到了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之后,我又让学生齐读课文开头三个自然段、结尾21自然段,用这样的朗读气势再次感受藏戏的无穷魅力和中华文化的悠久。

二、创设情境,注重课堂气氛的渲染提倡开放性朗读。

指导学生朗读必须"入情入境"。叶圣陶曾说:" 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朗读教学十分注重创设情境,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使学生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与文本中的主人公融为一体,去亲近人物,感知事物,为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如教学藏戏一课时,当我让学生自主研读了课文4—7自然段阅读了藏戏的传奇形成,了解了一个年轻的僧人唐东杰步带着仅有七位姑娘组成的班子劝人行善积德,为民修桥造福,没想到竟然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藏戏的感人故事后,孩子们被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和七位姑娘的义举深深的打动了,借此良机,我在此教学环节,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促进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时孩子们兴趣浓厚, 在愉悦中积极朗读,都朗读出了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的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朗读出了七位姑娘的善举,教师根本不需做过多的人文内涵的挖掘,学生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已非常到位。用心、用情去读,这种情境会让学生永难忘记,文中人物也会让学生长久记忆。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了实处。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摹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也就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教师的范读可以让学生知道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高昂的,还是平缓的,低沉的,给学生以遵循。再加上儿童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学生读书的能力也便逐步形成了。最后再让学生一遍遍入情入境地朗读创设出良好的情境,就能根据课文内容激发情感,宣染课堂气氛,从而把教师的心传递给学生,使作者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情交融在一起,进而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示范朗读,能够创设意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面对一首首优美的诗文,教师若能入情入境地范读,学生定会如沐春风,陶醉其中;如若一篇篇感人的故事,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就会激发情感,如临现场。我在教学《藏戏》一课的重点部分8—20自然段,学生在教师的激励点拨、释疑解惑中交流体会了藏戏的艺术特色和课文中作者所采用的相呼应的有详有略的表达方式,我让学生在前面的多种形式的默读、快速读、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齐读……之后,又采用了师生合作读的朗读方式,教师读1、2、3自然段,学生朗读与1、2、3自然段相对应的段落,即:师读第1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师读第2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生读17—18自然段。师读第3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的呢?生读20自然段。学生在教师抑扬顿挫的反问语气及强烈的排比句式朗读中受到了感染,教师表帅的作用创设出良好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特色和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在此教学环节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读,敢于取舍以使长文短读,突出重点,凸显了略读课文的课型特点,让学生随着教师朗读,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详有略的描述,想象出了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观看资料,感受丰富多样的戏曲种类。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

2.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黑格尔曾经说过:“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堪称相当成熟的民族。她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之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正好印证了世界智者有关民族成熟与否的论述。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艺术,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xx》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可作范读)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四、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①( )的面具;②( )的舞台;③( )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①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3.补充阅读短文,感受藏戏的地域文化特点。

阅读材料如下: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

藏戏的形式也大有可说之处,仅面具就多样而且表意丰富,这有点象京剧,借助脸谱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过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脸上,藏戏佩带的面具造型粗犷、抽象。从形状上分,藏戏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体的,而质地则多为皮革、绒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于颜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阴险,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智慧……传统悠久,博大精深,这就是藏戏得以传世的根本所在了。

尽管短暂的接触,使得我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欣赏过一场藏戏。但是以采访为机缘,在视听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戏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经注入了额外的意义,它也将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

(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

4、教师读1、2、3自然段,学生朗读与1、2、3自然段相对应的段落,即:师读第1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师读第二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生读17—18自然段。师读第三自然段: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的呢?生读20自然段。

5.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5.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

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6、作业:试着编广告词,向人们宣传藏戏。

7、藏戏

戴面具表演

不用舞台

历史悠久 程式固定

唱腔、动作丰富

演三五天毫不稀奇

西藏植物保护通告范文怎么写三

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自1980年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既在顶层设计上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又从西藏的实际出发,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战略举措,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我简单谈几点认识。

一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为着眼点。

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西藏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必须放到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上来,必须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上来,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继续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强化各级各类学校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教育。

二要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着力点。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同西藏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无论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改革开放,都要从国家的大局和西藏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认真谋划“十四五”规划,聚焦西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精准谋划一批大项目,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

抓住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重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促进农牧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加快融入“一带一路”。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坚决破阻碍、降门槛、优服务,吸引区外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各类要素更多汇聚高原。

三要坚持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出发点。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要大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补短板上用全劲、使全力,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让资金和项目进一步向农牧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致力于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要注重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多元化投资等方式,内挖潜力、善借外力,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投身西藏发展,。要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聚焦农牧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财产性收入。完善就业促进政策,加强企业吸纳、公招考录、就业援藏、自主创业,开发合作社、幼教和乡村科技岗位,持续完善路网、电网、通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四要坚持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落脚点。青藏高原被称为“中华水塔”,生态十分脆弱,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在开发和保护、建设和吃饭的问题上,必须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要不遗余力地保护好源头生态,让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我们发展的血脉,全面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管,抓好江河源头区、草原、湿地、天然林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健全长效机制。要科学编制实施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扎实推进生态综合补偿、绿色金融等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策研究。扩大森林、草原生态效益补助面积。要强化生态环境约束。让净土永葆纯净,让群众更加幸福。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西藏植物保护通告范文怎么写四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于2020年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____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校党总支于近期组织全体教职工集中学习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会上,学校党总支书记首先传达了区党委、市委及局党组关于深入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指示精神,并领学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____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____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科学把握了当前西藏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形势,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未来发展绘制了宏图,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把会议精神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研讨,要认认真真学习、反反复复思考,深刻理解、准确掌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工作实际把握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和魂,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以_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____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____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部署上来,按照____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十个必须”工作要求,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增强能力、锤炼作风,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今后一定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为西藏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党员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2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从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全面部署新时代西藏工作,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学习贯彻好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____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两次提及“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一重要论断,该论断不仅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一条成功经验,更是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守正和创新。

____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前一处出现在治藏方略“十个必须”的总论部分;后一处在分论第一部分提出。在不长的篇幅中二次提及该论断,说明了涉藏地区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的地位和作用,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着力于民族团结事业,强调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大价值意义。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作为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提出的“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的论断,不仅有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内涵的坚守,更有创新,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治藏方略的创造性发展。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一论断的重视度更高,论述更丰富、系统,具有更大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从第六次座谈会的“六个必须”到现在的“十个必须”,不但丰富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也深化、细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知与实践,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指明了方向,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中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____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上和在少数民族地区调研、视察工作时强调民族团结,并发表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体现了对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和少数民族的关心,在总书记心中,只要各民族“家”与“家”连在一起,“国”这个大“家”便牢不可破。

2015年8月,____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他强调,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要大力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

2016年3月____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深化创建活动,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2018年10月,____致信祝贺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中强调,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2019年8月____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公共服务项目优先安排,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问题,关心关爱受灾群众和城乡困难群众,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9年9月____在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创新方式载体,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要坚决反对。

2020年1月____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以上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说明,民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____总书记对这一要求始终如一。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有关“民族”词汇共计出现12次。其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观”“民族的走向和未来”各1次;“民族团结”2次;具有复合意义的“各民族”出现3次,其表述为“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出现4次,有“增强中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等。除了“中华民族”“各民族”这种涵盖民族整体性概念外,还有“各族”这一整体性概念,其中“各族干部群众”1处,“各族群众”4处。以上词汇基本涵盖了民族理论与实践从制度、观念、方法、目标及价值趋向等基本内容,而相关词汇的搭配与运用也体现了对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路径的坚守。

座谈会还提出通过“五史”教育、“五观”教育以及“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以及“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的目标;同时,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还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现结合的角度,提出“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任务与目标,“六要”对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细化和精准化,还体现在对主体性的明确方面,将“各族群众”、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员工、相关科研人员以及僧俗信众均纳入其中,体现参与主体的全面性和广泛性。

____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导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认真学习座谈会精神,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作为各项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工作融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在“融合发展、全面发展、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整体效能。在巩固深化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要切实把握好一个“高”字,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把握好一个“统”字,统筹兼顾,统筹规划;把握好一个“融”字,融入中心,融合发展;把握好一个“特”字,突出主线,突出特色;把握好一个“悟”字,悟原理,悟门道,全面推进我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加快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甘南。

党员学习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心得体会3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____总书记亲自为西藏发展谋划未来,绘制蓝图。消息传来,正如“秋风日日望归装,忽报来期喜欲狂”,雪域高原的干部群众欢歌曼舞,共咏新时代,同庆西藏梦。

笔者作为西藏的一名普通干部,欣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胜利召开,挑定在这“与世隔绝”和“宁静祥和”的星期日,用一首“小诗儿”来表达自己按捺不住且无以言表的激动心情。

“雨幕风丝荡秋寒”——以苦为乐,鞭策前行。九月的林芝大地提前进入秋季,阴雨绵绵,格外宁静。秋日的寒凉已悄然来临,短暂的温暖正挥手告别。众所周知,西藏海拔高,氧气少,尤其是在那曲、阿里等地,常年只有“秋冬”,“六月飘雪”乃为常态,经受身体之苦和思乡之苦已成为西藏干部的必修课。但是西藏追求“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依然十分迫切,维护“两个屏障”的时代任务仍然相当紧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仍然艰巨。____总书记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这就需要广大的西藏干部群众头顶压力,肩扛使命,攻坚克难,手拉手,心连心,同甘共苦,携手前行。

“粼粼波光缀尼曲”——以小积大,融入潮流。在西藏工作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西藏的公务员既要上得了厅堂,还要下得了厨房”,意思就是既要练就制定方针、贯彻政策的能力,还要练就挑水担粪、维修水电的能力。其实,这并不夸张,对西藏第一书记或是驻村干部来说,这是工作常态。俗话说,“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党员干部应当保持“心细如麻,体恤民情”的优良品质,时刻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战斗精神,积极传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务实作风,坚信做好人民群众的大事小事都是在为人民服务,相信“小水滴”终究会凝聚成“大海”,牢固把个人利益融入国家利益,不断增强责任感和自豪感。

“丹心建业新时代”——以人为镜,坚定方向。西藏事业的阔步前进,涌现出了两袖清风、鞠躬尽瘁的孔繁森同志,奉献毕生、殉职西藏的王喜贵同志,十年如一日、爱国守边的“卓嘎、央宗”姐妹。盘旋于这屋脊之上、云霞之间的“最美318”浸染了一批又一批老一辈革命家的鲜血和生命;遍布于这雪域高原、沟山河湖之间的“最美足迹”融入了一批又一批共产党员的智慧和汗水。他们是“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新时代的西藏党员干部应该向先进看齐,向优秀靠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道路上贡献力量。

“寄梦东方当作为”——以梦为舟,笃定未来。____总书记曾说,“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远大的志向是激励前行的“涡轮增压器”,党员干部尤其是西藏的党员干部要牢牢锁定个人志向与国家航向,将个人梦想嵌入国家梦想。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契机,牢记____总书记的嘱托,用“十个必须”指引前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投身西藏事业发展的火热实践中。那曲精神总结道,“与其苦煞消耗生命,不如苦干燃烧青春”,我们更要立足工作岗位,强化理论武装,练就过硬本领,锻造坚不可摧的意志品质。不忘来时初心,牢记时代使命,用青春和汗水浇灌这片圣洁而又美丽的土地。

“雨幕风丝荡秋寒,粼粼波光缀尼曲;丹心建业新时代,寄梦东方当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_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优良作风,为西藏社会事业发展献策献力。

西藏植物保护通告范文怎么写五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可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式,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深刻分析新时代西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提出并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西藏工作的内在规律,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对我们党治藏稳藏兴藏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西藏工作的集中体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做好西藏工作,关键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统领,将“十个必须”贯穿到西藏工作各方面各环节。

加强党对西藏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凸显了党的领导在西藏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几十年来,正是在党的领导下,西藏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实现了由贫穷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完成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脱贫壮举。历史充分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就没有西藏各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新时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西藏各族人民才能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和荣耀,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加强党对西藏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使“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在党员、干部内心深处扎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为支撑,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多渠道培养、多地区交流、多岗位锻炼,让对党忠诚、反分裂斗争立场坚定、作风正派、熟悉民族宗教政策、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干部不断涌现。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让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愿意进藏、长期建藏。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严守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的底线,教育广大党员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反分裂斗争的桥头堡、民族团结的工作队、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深入排查各种风险隐患,坚决把影响稳定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西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必须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推动出台地方性法规,善于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举措办法用法治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健全符合西藏实际、好用管用的社会治理模式和制度保障体系。深化正面宣传教育,进一步向各族群众讲清楚“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凝聚维护团结稳定、反对分裂的思想共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反分裂斗争,自觉通过合理合法方式主张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以实际行动践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着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有序扩大对外开放,让更多的外国政商人士、专家学者认识和了解真实的西藏,增进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当前,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深入,与内地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共同性、一致性日益增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应着力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各种方式让各族群众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认识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优秀文化都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得到尊重、传承、发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推动西藏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到内地就业生活,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典型,在全社会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

不断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宗教工作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论断。藏传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藏传佛教领域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寺庙和僧尼遵法守戒、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某些方面还未完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要以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进“五个认同”、有利于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有利于藏传佛教健康传承、有利于减轻信教群众负担为标准,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要加强“导”的工作力度,增强“导”的工作本领,加强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藏传佛教知识学习培训。引导信教群众移风易俗,普及现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打开群众视野,帮助群众树立美好生活信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支持深化教规教义阐释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中华文化的浸润,深入挖掘教规教义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健全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坚持独立自主自办、不受境外势力操控,牢牢掌握寺庙管理领导权。完善寺庙僧尼入寺、学经管理、财税监管等制度,探索建立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机制,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强宗教人才培养,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创新培养模式,完善藏传佛教三级学衔制度,优化宗教人才的层次和结构,既培养一支规模适当、质量过硬、梯次合理的基层教职人员队伍,也培养一些大德高僧。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新发展理念与西藏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加快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引。对于西藏发展,中央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没有硬性要求,但对经济发展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有明确要求,这就是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巩固脱贫成果。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特别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帮扶。重点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围绕川藏铁路建设等项目,推动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关键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实行15年免费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底线是不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准确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的影响,促进生态保护同民生改善相结合,更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共建良好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把建设生态文明转化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西藏植物保护通告范文怎么写六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并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激励着广大“奋斗者”迎难而上,也为众多“迷茫者”照亮了前方。

“缺氧不缺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边关战士选择了驻扎边境,西部志愿者选择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而“老西藏”选择了扎根雪域高原。他们之所以放弃了常人所拥有和享受的,只因他们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他们都是“老西藏精神”的真实写照。干部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才能够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才能经得起人民的考验。广大干部要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克服艰难险阻,埋头苦干,努力干出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干出中国发展的新辉煌。

“艰苦不怕吃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畏难苟安则难,知难而上则易”,如果想享受成功的阳光就必须接受风雨的磨炼。战争年代,彭德怀元帅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曾说过:“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党给我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而这也是我们党取得胜利和长期发展的精神特质、致胜法宝。我们要传承共产党人不怕吃苦的精神,要常怀为民之心,懂得吃苦、勇于吃苦、勤于吃苦,俯首甘为孺子牛,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添砖加瓦。

“海拔高境界更高”,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忆往昔,从以往的风雨飘零到如今的繁荣昌盛,我们党和国家走过了一段艰难的风雨历程,我们的前辈先烈历经了无数的辛酸苦楚。他们在枪林弹火中用血肉之躯为我们开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他们在满目疮痍中用双手双脚为我们建造了一个全新的中国,他们向我们证明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广大干部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保持初心,永葆本色,做一个有格局、有情怀、有追求之人,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奋斗目标,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凝聚强大力量。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应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传承下去,特别是要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老西藏精神”,不畏艰苦、努力奋斗,攻坚克难、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增强使命意识,做脱贫攻坚的坚定实践者。过去,“老西藏”们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战胜了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敌人。今天,面对“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庄严承诺,党员干部要继续传承“老西藏”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自觉将实现人生价值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主动把创业热情融入脱贫攻坚事业,努力将干事动力注入为民解困中。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思想淬炼的“磨刀石”,坚定理想信念,磨砺吃苦品质;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政治历练的“试金石”,强化为民之志,铸就铁肩担当;要积极将脱贫攻坚作为实践锻炼的“主战场”,内强服务才干,擦亮脱贫成色。

锻造过硬本领,做脱贫攻坚的坚强破冰者。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打铁必须自身硬”,完成剩余任务,决胜脱贫攻坚,依然要发挥“老西藏”精神,首先就要铸造“特别能战斗”的实干本领,练好“绣花功夫”,“一针一线”补好“贫困之洞”“落后窟窿”,不折不扣地把党的各项扶贫政策落到位;其次要增强“特别能吃苦”的苦干本领,立下愚公志,将扶贫的事一步一个脚印落细,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将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实;还要提升“特别能创业”的巧干本领,敢于“打破砂锅”找症结、探贫因,大胆创新开妙方、治穷根,以四两拔千斤之巧力破难题,让“老西藏”精神在扶贫实践中开出绚丽之花。

强化矢志奋斗,做脱贫攻坚的坚实站岗者。“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发扬“老西藏”精神,虽胜利在望,但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持续铆足冲锋之劲,克制松懈心态,用“特别能忍耐”之坚韧做好挂点帮扶、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工作,不达目标决不收兵。脱贫攻坚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党员干部要自觉以“老西藏”精神为魂,以实干为墨,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求真务实将“巩固成效,防止返贫”这篇文章写扎实写深厚,特别是要将“上篇”脱贫攻坚与“下篇”乡村振兴衔接好,着力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踢”走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绊脚石”,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稳步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切实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站好“守护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