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19:08:34 页码:14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通用14篇)
2023-11-17 19:08:34    小编:ZTFB

就业问题是指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境。总结不仅关乎事实的陈述,更需要我们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音乐推荐和乐器学习资源,供大家借鉴和学习。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一

被告人陶某,系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于20xx年9月30日被达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3日经本院批准逮捕。

被告人黄某,系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于20xx年10月1日被达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1月3日经本院批准逮捕。

本案由达茂公安局侦查终结,以被告人陶、黄涉嫌诈骗罪,于20xx年11月14日向本院移送审查起诉。本院受理后,于20xx年11月15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已告知被害人法定代表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依法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被害人法定代表人和辩护人的意见,审查了全部案件材料。20xx年11月30日因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退回达茂公安局补充侦查完毕,于20xx年12月5日重新移送审查起诉。

经依法审查查明:

20xx年9月,被告人陶、黄以非法占有公司财产为目的,由被告人陶指使他人伪造内容为宇宏公司收到包头海岩公司预付铁粉款200万元假收条,自己制作诉前财产保全担保承诺书。被告人黄伪造了包头市海岩矿产有限责任公司购买宇宏公司200万元铁精粉假合同一份,及海岩公司假财产保全申请书一份,骗取海岩公司法人代表郁某加盖海岩公司公章并复制海岩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告人黄将假合同、假申请书、海岩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父亲的房证交给被告人陶。20xx年9月12、13日陶带着假收条、假合同、假申请书、以及海岩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担保承诺书和担保财产相关证件,骗取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信任,在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办理诉前财产保全法律手续,并交5000元费用,包头市中院于20xx年9月29日下达(20xx)包立—保字第61号民事裁定书,扣押宇宏公司铁精粉500吨。

认上述事实的证据如下:

(一)报案材料;。

(二)证人证言。

(三)被告人陶、黄的供诉材料;。

(四)书证材料;。

(五)二被告人的户籍证明。

本院认为,被告人陶、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二人共同故意,合伙制作、伪造假合同等手续,骗取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信任,通过诉前保全措施,非法占有公司财务,数额特别巨大,二被告人的行为已触犯了《^v^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诈骗罪追究二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因二被告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诈骗未得逞,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属诈骗未遂。根据〈^v^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之规定,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二

合同诈骗在经济犯罪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下面专门讲解一下合同诈骗报案书的书写。

: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护照、所在单位及职务、所有联系方式(电话、qq、微信、电子邮箱等);单位报案的要写明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法人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护照、所在单位及职务、所有联系方式(电话、qq、微信、电子邮箱等);被举报为单位的要写明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法人的基本情况。

xx人(xx单位)涉嫌合同诈骗犯罪。

客观描述与被举报人或单位接触往来的前后经过情况。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被举报人(被举报单位)于何时、何地,用何种方法,骗取举报人(举报单位)货款(财物)xx元(价值xx元)。

5、双方约定的资金结算方式?

6、先后做了多长时间业务?总共涉及多少金额?

7、业务往来的前后经过情况?

8、供货或支付资金情况?

9、收到货款或返还资金情况?

10、目前还欠多少货款或本金情况?

11、对于借款,利息如何约定?支付给借款方的总金额?

12、什么时间依据什么发现被骗?发现被骗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13、发现被骗后调查了哪些情况?收集到什么证据?

14、有无到其他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其他公安机关是怎公处理的?

15、有无到法院进行民事诉讼或到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民事诉讼、仲裁的情况如何?

16、结尾部分:综合上述情况,被举报人或单位的行为涉嫌触犯了《xxx刑事》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涉嫌合同诈骗犯罪,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只要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三

企业自身发展资金不够,需要对外举债才能完成某项出资、投资项目,但是所有的经营都是带有风险的,市场经济的规则就是,有利润存在的地方就存在风险,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能够那么幸运的成为盈利的宠儿,而一旦投资失败,项目失败,这个债务就是不可避免带给企业的第一个纠纷。

第二:遭遇合同诈骗。

企业在与他方正常经济合同来往中,遭遇对方的合同诈骗,导致自己的资金损失。有些合同诈骗犯罪分子,利用收取企业预付款、定金、订金、保证金等形式,诱使企业签下一个前景可观的合同,合同签订以后,这些犯罪分子卷款潜逃,虽然说企业最后可以报案通过刑事立案途径追究该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及要求退还款项、赔偿损失,但是现实中存在很多人去楼空的现象,如果是卷款潜逃一去不复返的人物,这个民事上的债权,就变成一个数据,企业的这个债权就变成了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难以实现的权利。

第三:合同签订不明确。

合同双方因为货物数量、质量、规格、履行方式等发生纠纷,导致一方明确表示不愿意付款的行为,这时的债权债务虽然真实的存在,但是需要通过诉讼或者仲裁程序才能实现,这个实现债权的时间是漫长的,实现的成本和代价是昂贵的,而且最后的结果能不能胜诉都不一定,因此,这种因为合同签订不谨慎、合同履行不规范,给企业造成的债权债务纠纷。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四

申请人:汪某,男,汉族,198x年9月6日出生,住x省x市x县x镇x村民委员会海子组13号。现实际居住地:x市x镇(居住一年以上)。

委托代理人:xx,律师事务所律师,电话:

案由和申请权依据。

案由离婚纠纷。因贵院立案庭口头答复汪某与离婚案不属于贵院管辖,代理人认为该答复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一百零八条、一百一十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和第十二条规定,特此申请。立案申请书。

请求事项。

贵院依法纠正,并予以受理。

事实与理由。

受原告委托,代理人于xx年6月21日向贵院邮件了汪某与周离婚案的起诉材料,xx年7月2日,贵院口头告知:该案被告系xx省x市x县x镇x村人,根据原告就被告原则,受诉法院应为x省x市x县法院,故贵院无管辖权,口头答复不予受理。代理人认为贵院该口头答复有以下不当之处:本案被告确为x省x市x县x镇x村人,但是,被告于20xx年8月外出不知去向,至今未回过家,邮寄的起诉材料中含有被告原住所地x镇x村委会对此开具的证明,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第二项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原告汪某自20xx年至今一直在贵院所在地x打工,并办理暂住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的规定。故贵院依法有管辖权。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和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贵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特此贵院依法纠正。此致!

通知人:

日期: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五

政府:

近日,有限公司已将位于产业园区面积为平方米的出让土地摘牌,并全额交付土地出让价款元。

该款项中需缴纳区财政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元,上缴省财政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元。

由于园区建设资金非常紧张,恳请区政府将缴纳财政的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元借给产业园区管委会,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请予审批。

x公司。

201x年xx月xx日。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六

报案人:xxx,法定代表人:xxx,地址:xxx,电话:xxx被举报人:xxx,性别,出生年月,居住地,身份证号案由:被举报人涉嫌职务侵占罪,数额个性巨大(50万)事实经过:

xxx是我公司业务员,负责我公司销售业务。因我公司客户xxx公司欠我公司业务款xxxx万元,xxxx年xx月xx日我公司委托xxx为我公司代理人,负责xxx公司代为签收、领取银行承兑汇票事宜。xxxx年xx月xx日xxx公司支付给我方汇票价值人民币100万元。但xxx于xxxx年xx月xx日只支付我公司50万元,将其中50万元据为己有,至今未交付我公司。经我公司多次催要、劝说无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271条第1款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能够并处没收财产”)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七十五条职务侵占案立案标准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被举报人作为我公司的'委托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占公司的公款,数额个性巨大,其行为已经构成职务侵占犯罪。

被举报人的上述行为不仅仅严重侵害举报人的合法利益,更严重的是,已经侵害了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安全,构成了严重的经济犯罪,故举报人特请求公安机关能够依法予以立案,追究被举报人的刑事职责,维护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安全。

特此报案。

以上本公司带给材料完全属实,并愿承担一切法律职责。

报案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七

法定代表人张德芬,主任。

电话:6534354665311849。

被控告人唐某某,重庆市某某区北城农村合作基金会主任。

被控告人张某,重庆市某某区兴源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案由和控告目的。

被控告人涉嫌诈骗,要求公安机关对本案立案侦查。

事实与理由。

证人姓名和住址、其他证据名称和来源。

1.歌乐山镇基金会与张国顺签订的借款合同1份;

2.江北基金会向歌乐山镇基金会出具的存款单(折)质押借款证明1份。

此致

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

控告人: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农村合作基金会。

法定代表人:张德芬。

1999年7月日。

(四)例文评析。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八

我就在(地方)用电话(手机或固定电话或小灵通或ic卡号码)打电话与其联系,其叫我将钱汇入其指定的帐户,我于x(时间)在x(银行)用x(姓名)身份证的存入xx元,然后与卖主联系,其(或关机或者别的情况)。这时我知道自己被骗了。

特此报案。

以上本人(本公司)提供材料完全属实,并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报案人:(签名,捺印,公司或单位报案需加盖公章)。

时间:xx年x月x日。

附:汇款凭证复印件、本人及汇款人身份证复印件:

对方帐户名:

帐号:x银行,号码。

卖家电话号码为: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九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1、冒充学校老师收取培训费、资料费诈骗。事主王某儿子的班级群里面混入一名冒充老师的人,并且在群内发布了一则收学费提醒。看到群内通知,王某也没有多想,就直接根据群内提供的二维码信息,扫码支付了学费198元,并且在群内晒出了支付截图,用来给儿子登记。然而2小时后,群里的老师看到信息立刻澄清,刚刚发送收费通知的人并不是学校老师,是冒充老师的骗子。此时,王某和群内其他家长才意识到上当受骗。

2、声称孩子出事受伤诈骗。事主接到陌生电话,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玩耍时摔伤了,现在需要跟“班主任”联系并提供一个电话号码。事主拨通电话联系上“班主任”,“班主任”称需要转账缴纳医疗费用,事主直接转账给“班主任”后被骗。

3、电话绑架类诈骗。事主李某接到一男子电话,对方称其子被绑架,让其马上汇5万元人民币,事主惊慌之下立即给骗子提供的账号进行汇款。汇款后事主与孩子取得联系,其子无事,事主发现被骗。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十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

(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而第三点“承诺还本付息”,才是判断某个ico项目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关键条件。

早在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定义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通知》并未提及除比特币外的其他虚拟货币,但其将比特币定义为受限制的商品。

如果虚拟货币跟《通知》里比特币的定义一样,被视为特殊商品,那么ico就很难以非法集资入罪。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十一

原告:

男,文化程度:初中。

住址:

工作单位:

诉讼代理人:原告儿子。

被告:

法定代表:

地址:

电话:

诉讼起因:

原告因被告的保险业务员推销误导欺诈,于20xx年1月25日“购买”了被告的保险产品,险种为:,已有一年时间。在今年被告催交保费时,才于近期发现该保险产品的事实真相。原告认为被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蓄意实施保险合同欺诈。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诉讼案。

诉讼请求:

1、原告与被告的保险合同不是依法签订,保险合同不成立,请求确认保险合同无效。

2、判令被告依据无效保险合同占有原告“保费”的行为侵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被告在提供服务或推销产品(泰康永利两全保险b款(分红型)保险产品)时,通过在订立、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隐瞒保险真实情况,告诉虚假情况,实施保险合同欺诈,骗取原告保费人民币万元。

3、判令被告承担民事欺诈的法律责任,既双倍返还赔偿。

4、由于骗取的数额巨大,已构成刑事诈骗犯罪,请求移交公安机关追究违法刑事责任。

5,判令被告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事实及理由:

20xx年1月前后,被告的保险推销员多次找到原告,谎称其“保险产品”:泰康永利两全保险b款(分红型),非常适合原告目前的身体状况,建议投保。听了推销员的介绍,原告表示愿意投保。由于原告年龄已近60,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就由推销员代笔填写了投保单,原告在投保单上的签名处签了名。涉及到被保险人及投保人,即原告的告知栏及健康告知书的有关状况,均由推销员按可以顺利通过审查的要求进行了打勾(投保单填写日期:20xx年1月25日),并让我提前交纳了保费万元。

两个月后,保险推销员送来了保单合同(保险单制作日:20xx年3月20日),说是公司已经批准了审查。原告没有多想,直到今年2月份,推销员来催交保费,经核实才发觉跟他告诉我的情况不一样,才发现是上当受骗,于是要求返还已经交纳的保费万元。他说保险合同已经生效,只能按退保处理,结果被告知要损失10多万元,这才发现事态严重。依据法律规定,原告根本没有签订保险合同,那来的合同生效?后经过仔细研究保单合同条款,才发现这是保险公司恶意设置的圈套。为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不受无效保险合同的绑架侵犯,经争议无果后,才向人民法院提起本案侵权诉讼!

诉讼的法律依据:

一、根据《合同法》及《保险法》,保险合同必须依法订立。

《合同法》第二章合同的订立。

第十条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三条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保险法》第二章保险合同。

第十一条投保人和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十四条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第十七条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依据上述的法律规定,本案中被告与原告签订保险合同的过程违法,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投保单是表示投保人愿意投保的资格说明,其主要内容为投保人的身体状况,其作用是用于保险公司审查投保人是否有签订保险合同的主体资格。本案原告在保险公司的“投保单”上的签名,其真实意思的表示是愿意投保,是“签定合同”的意向表示。

2、如果保险公司审查后认为投保人有资格和条件可以签订保险合同,其保险推销员应该向投保人说明保险条款的真实内容,即要约。如果投保人对保险条款的真实意思搞清楚后,没有异议,就可以书面订立保险合同了,而签名就是对合同要约的承诺。什么叫签订合同?没有“签”名,就不可能“订”立合同。3、原告与被告没有签订该保险合同。保险公司推销的是保险产品,合同条款是保险公司制作的格式条款,是保险人的合同要约,如果被保险人对此合同进行承诺,在保单上签名才是对该合同要约的承诺方式。但本案中,保单上没有投保人的签名。订立任何合同,双方都要在合同上签字是常识,保险合同当然也不例外,只有那一方的签字,合同是不成立的。

由此可见,原告与被告没有签订保险合同,只是表达了愿意签订,但没有实际签订,合同不成立,当然就没有法律效力。

二、证据证明。

证据一:“投保单”-----原告签字的意思表示是愿意投保;证明的事项是投保“意向”。

证据二、“保单及保险产品合同条款”----证明的事项:一方面是没有签订,找不到原告的任何签名,至始至终合同不成立,当然也没有法律效力;而另一方面,同时证明了被告用无效保险合同占有原告交纳的保费违法。

证据三、缴费凭证----证明事项:一方面证明了被告收到保费万元的事实;另一方面证明了合同没有成立就收取保费的欺诈事实(使用欺骗手段,造成既成原告钱财被事实上的违法占有)。依据:《保险法》第十四条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保险公司将订立保险合同的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业务员或者第三人的花言巧语骗取投保人的信任,说得天花乱坠,骗取受害人的投保申请书,也就是所谓“投保单”上的签名,并实际交费---建立在告知虚假情况的基础上,违背职业道德和《保险法》的规定第第十一条、第十七条;第二阶段冒用投保人的名义自己订立保险合同,将受害人的名字打印在保单上,从而将不平等保险合同强加给受害人,用掠夺性的不公平条款绑架受害者进行抢夺,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建立在合同条款书面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已经撤除了包装,露出本来的真实面目。

第一阶段装扮成“天使”,第二阶段才展露其魔鬼的本性!是现代版的.聊斋《画皮》:精心设计的保险合同欺诈步骤和模式,根本性违反了《合同法》关于合同订立的法律规定,不知坑害了多少消费保险产品的消费者。

在本案中,原告只是表达了投保的意愿,而且是在保险推销员虚假宣传,隐瞒真实情况的条件下,“签名”提交了愿意“投保”的申请,是被告业务员侵犯原告知情权的结果,并骗取的“保费”。可惜原告并没有实际“签订”所谓的“保险合同”,被告浑水摸鱼,偷梁换柱,并不能在法律的立场得逞。

“保险合同”的正本及“保单”,没有原告的签字,所谓合同根本始终就不成立,不成立的合同也就始终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对原告是没有约束力的,原告不认。而对于非法侵占,已经事实上侵犯了原告的财产权!被告用不成立也没有法律效力的“保险合同”对原告被欺骗所交纳的“保费”进行占有是不合法的,是非法占有。被告在签订、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隐瞒保险产品真实情况,告诉虚假情况,骗取原告保费人民币万元,必须承担合同欺诈,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原告是要消费保险产品,但却受到了被告的欺诈,侵犯了原告的知情权和财产权,被告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有道是,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三、要求法院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xxx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四条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消费者的权利。

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六章争议的解决。

第三十四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依据《消费者保护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侵权、扰乱保险正常秩序的被告受到应有的法律的严惩!

原告(签名):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十二

公安局:

x年底,我公司对财务进行正常核算时,发现存在短款问题,随后公司即请会计事务所进行财务审计,发现短款元,银行帐少元。这些问题均出现在x年期间,且为出纳工作范围内的问题,事发时我公司出纳为。

男汉族x年x月xx日出生x年底被公司聘为财务人员岗位为出纳。事发后公司要求其退赔但其离开公司后不知去向。我公司认为域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公司财产其行为已构成刑事犯罪。为维护公司财产不受侵害我公司特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赔偿公司损失。

此致!

x有限公司。

x年x月xx日。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十三

西安市公安局:

2、xxx,男,汉族,任xxx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系本公司法人代表,联系电话:xxxx。报案请求事项:

请求依法追被举报人涉嫌集资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以挽回报案人的经济损失。

案情事实与经过:

被举报人在xxx年x月x日,xxx年x月x日,xxx年x月x日,先后三次以资金周转名义向报案人借款,出具借款担保合同,承诺借款利率执行年利率20%,借款期限:三个月,息,借款到期,利随本清,并以银行转账和其他形式向报案人非法募集资金人民币:肆佰陆拾万元,到期后不能还款,给报案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事件发生后,报案人寻找被举报人xxx未果,电话停机,另一举报人xxx否认与此事件有关,那么被举报人xxx及其投资公司就成了本事件的主要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被举报人违法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虚假借款人以借款为名,骗取钱财进行诈骗,仅从报案人处就募集到资金人民币肆佰陆拾万元。被举报人虚构事实,以高息为诱,设置骗局,虚拟借款人,公司做担保人,将诈骗款收取,使用诈骗方式集资,数额巨大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涉嫌集资诈骗罪。

综上所述,被举报人涉嫌犯罪的行为触犯我国刑法,为使报案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报案人决定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公安机关依法立案,追回受害人蒙受的经济损失,并追究被举报人的刑事责任。

报案人:

诈骗的报案书范文汇总篇十四

据《^v^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v^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四十九条对“数额较大”进行了规定,即个人10万元,单位50万以上的可以集资诈骗罪立案追诉。

该罪同时具备客观要件及主观要件,这也是认定是否构成此罪的关键。客观上,行为人实施编造谎言、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对于主观上的“非法占有”,最高法、最高检、^v^是这样解释的:“虽然非法集资,但是用于生产经营,没有想着骗来归自己的,一般不会触犯本罪。

如果还有足够的证据证实ico融资资金“未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携带集资款逃匿的;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等情形”,则有理由认为该ico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简单地说,项目虚假、跑路的发行方均涉嫌利用ico进行集资诈骗。

根据公开资料,截至一审时,已追缴部分资金、购买的公司股权,以及房产、机动车、黄金制品、玉石等财物。后续追赃挽损工作仍在进行中。追缴到案的资产将移送执行机关,最终按比例发还集资参与人。

换句话说,e租宝从2015年12月3日被立案调查,时隔近2年才等来审判,而受害人至今仍未收回退赔数额(每个受害投资者的经济损失总金额x退赔比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