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智慧作业教学论文范文(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2:20:27 页码:12
2023年智慧作业教学论文范文(优质11篇)
2023-11-17 22:20:27    小编:ZTFB

回顾过去的一段时间,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写总结要注意不要泛泛而谈,要具体、有深度。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微笑就能改变一切,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智慧作业教学论文篇一

近年来,各地继续规范办学行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师们所殷切期盼的,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后,教师们反映出很多不适应:由于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各学科课时大量减少,但总的要求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教学任务依旧,升学压力依旧。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总感觉捉襟见肘,一些本应该拓展的内容不能拓展了,一些本应该加深的难度不能加深了。

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幸福快乐地学习,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关注发展,真正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即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下打造“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总起来说必须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一、明快。

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要适合课堂教学内容。

二、融洽。

融洽是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三、投入少,产出多。

这就是效益。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

(2)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4)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后进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肃处理。

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教师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2.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与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学生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座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教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教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宏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写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巩固习惯。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3.师生结合。

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就是教练。每一节课就象一次训练,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能产生刘翔、王军霞这样的世界冠军。同时,没有足够的训练强度,也不会出现中国女排。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

如果每位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课堂教学想要不高效都不可能。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投入情感、激发智慧,才能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也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全面健康成长。“高效课堂”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智慧作业教学论文篇二

摘要:对于学校而言,好的班集体是整个学校校风发展的基石,是让学生家长能够放心将学生交给学校的保障,是每位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和健康成长的乐园,在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对于班级而言处于重要地位。班主任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呢?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得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智慧。

一、作为班主任,最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作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学生,在这个时候更需要教师的帮助,在面对各种困难时教师能够给予学生帮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1.多多关注有个性的学生。

在每一个班级中,总会有学生是非常有个性的,这类学生往往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在思想上有些许的偏激,班主任应该及时了解这类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及时分析学生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快速走出思想的误区。通常可以采用暗中观察的方式,在众多学生中寻找有个性的目标,再通过平时的交流深入了解情况,最后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采用鼓励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其进行沟通,劝导学生努力学习,改变现有阶段存在的问题。

2.将学生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

作为班主任,学生发生的任何小事都要努力处理好,无论是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同学之间的交往上,只要学生在这些方面有疑惑和问题,班主任都应该尽力与他们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都没有未完成的问题,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同时对于老师的尊敬也会“更上一层楼”。

二、与同学们做朋友,让学生不再觉得老师很远,而是值得信赖的。

1.塑造多方面的形象,利用自身技能吸引学生。

作为班主任,除了教好自己所授课的学科之外,还需要对班风进行整顿,带领学生走向学习的大道,向学生传授技能,除了学科中的,还有生活中的,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榜样;除此以外,还需要加强自身的知识技能培养,提高自身的修养。班主任应在教学之余多多学习课外知识,注重技能的累积,博览群书,这样在授课中能够很好地运用各种案例,为学生讲解知识,利用知识技能吸引学生和感染学生。

2.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学生交流分享。

善于倾听学生心里的声音,让同学们谈谈理想和抱负,对于他们的一些困惑及时排解,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谈心,重新认识他们,并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心理有障碍的同学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减少学生的抑郁情绪,让他们能够愉快地学习。班主任的人生经历比较多,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各方面的知识可能不太了解,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手段,对其进行教导,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快乐地成长。

三、狠抓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为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多开班会。

开班会是一个了解学生的好机会,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同学们踊跃发言,在不同的阶段确立不同的班会主题。班主任要做到灵活地选取主题,同时在班会的`形式上可以较为开放,让学生放开自我,积极踊跃地参与到班会中。除此以外,多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对公共财产要做到爱护,呼吁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2.通过讲解名人故事和名言警句等进行道德熏陶。

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各种名人故事陶冶学生的情操,再利用各种格言和警句鼓励学生学习,从课外阅读中寻找精美的文章进行赏析。可以要求同学在书桌上贴一条名言警句,在日常的学习中鼓励自己奋发上进,多向伟人学习。

四、对日常的班级管理进行总结,提升管理水平。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会发生各种现象,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总结经验,通过不断的累积来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再者,班主任日常的事情较多,如果不及时地记录会遗忘,在工作簿中记载各种案例,掌握学生信息的一手资料,方便在日后的管理中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同时,还能起到调节同学关系的作用,在不断地积累中提高自己,在多种案例中积累经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方法。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是班级管理形象的象征,这就需要我们各位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多关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个同学,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无私的爱,同时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奉献给每一位学生,创造班级的辉煌。

参考文献:

黄志平.论新时期班主任的道德修养[j].甘肃教育督导,2012.

智慧作业教学论文篇三

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认为:“在情境中,儿童的视觉、听觉、感受和思维是同时进行的,在儿童的意识里就形成一种情绪记忆,这样儿童记忆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感受。所有这些,使儿童的形象思维活动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中进行。”然而对于“耳目口手之无用”的特殊儿童来说,由于其一种或几种感官功能的部分缺陷或完全丧失,很难自然地形成“一种向着教师创设目标推进的动力”。因此对于他们而言,课堂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其身心特点,站在全人发展的立场,聚焦大写的儿童,顺应残障儿童的天性与特征,创设最适切的“学习场”,实现特殊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一、为听障生创设“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境。

在特殊教育界,聋、聋哑、听力障碍、听力残疾的概念内涵基本一致,经常通用,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使得患者难以与一般人进行正常语言交往活动。另外,听障学生由于“听不见”,早期听力障碍使之无法听到和辨别语言,以致失去了模仿学习的可能性,错过了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最终失去了“说”的能力,所以民间素有“十聋九哑”的说法。因而,如何让听障学生深入体验“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情境,是特校教师要研究的问题。钱钟书在《通感》一文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受钱钟书通感(移觉)理论的启发,一位教师在为听障学生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2》一课时,利用信息技术,将春雷“轰隆隆”、春雨“哗啦啦”、小鸟“啾啾啾”、青蛙“呱呱呱”、小朋友“哈哈哈”等视频剪辑成一段“默片”,营造“春在身边,春在眼前”的情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春雨在伞面上跳动、柳枝在春风中摆动、蜜蜂的翅膀振动、小鸟的尖喙翕动、青蛙的声囊鼓动等动感细节,将听障学生视觉的体验转换成听觉的想象,从而获得了对“春天”这一意境的生动感知和丰富体验。

二、为视障生营造“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情境。

由于各种原因,视障学生的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导致他们对事物的整体形象把握存在天生的缺陷,只能根据感受和体验进行自我理解与解读,难免会犯“盲人摸象,各言其是”的错误。从大家所熟悉的案例———沙利文老师教海伦•凯勒拼写“水”这一简单单词的艰辛过程,可以想见,对于视障学生特别是先天全盲的学生来说,色彩、明暗、光泽、状态、品质等概念都是比较抽象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诗词,形象地说,学生应该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那么,如何培养视障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语言敏感度,让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呢?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结合视障学生身心结构中的已有经验,通过经验的重组和改造,让学生从“近”(贴近生活的情境)走向“亲”(亲身经历的经验),从“真”(真实的内心情感体验)走向“正”(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是盲人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一位教师在为视障学生执教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名作《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时,为了让视障学生理解“洁白、晶莹、秀挺、深沉、艰辛、坚定、自信”等词语,把孩子们从课堂中带到了学校的假山旁,让他们触摸假山的岩石和从岩石缝隙里生长出来的花草和小树。在孩子们触摸的同时,老师深情地朗读:“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中,欣赏、感受、体验、品味和领悟,虽然不一定能“说得出”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但他们“体验到”并“意会到”这些词语的情感、温度、色彩和分量,进入了马克思所说的“艺术地把握世界”的境界和状态。

三、为智障生提供“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境。

近些年,培智学校学生的残障程度越来越严重,残障类型也呈现多样化,包括了智障、脑瘫、自闭症、多重障碍等。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较低,认知能力较差,教学效果往往不令人满意。基于“场论”理念的情境是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一个多向折射的心理场。情境的创设可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对儿童的知识、能力、智慧、情感、意志全面地产生影响。在培智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亲、助、和”的师生人际情境和“美、智、趣”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学生与教师、与同伴、与教材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启迪者、激励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补偿功能缺陷,开发潜在技能,促使残障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自动参与、主动投入,获得自我的发展。在培智课堂教学中,一位老师在执教《快乐生活•生活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0和10》一课时,在个别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智障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了一个“小猫钓鱼”的游戏情境。具体做法是,教师将课桌围成一个“口”字框作为“池塘”,学生在扮演“小猫”。教师根据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肢体功能发展情况,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了不同长短、粗细的钓竿,设计了磁铁、钓钩等不同形式的“鱼钩”,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钓鱼”比赛,最后通过填写一张统计表,看看谁钓的“鱼”多。为了确保其中一名学生钓不到鱼,从而引出“0”这一新知,教师在这名学生的钓竿上做了一番手脚,将这位学生钓竿上的磁铁“鱼钩”换成了没有磁性的塑料积木。可想而知,任凭这位同学如何努力,他也不会钓上任何一条鱼来,从而顺理成章地“生成”(其实质是一种预设)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失败的活动经历与情感体验也是一种教学资源)。这种充满挑战与趣味性的情境,既是对学生“认识1~9的数字”这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是“统计”这一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濡染,更是对学习新知的铺垫与导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形式,可以帮助智障学生进行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相结合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实现意志与毅力等心理品质培养和数理知识与方法的习得,让他们在趣味激励、情感驱动下,在“践行”中“善思”,从“乐学”中“多识”。

四、最后的思考。

在特殊教育领域内,虽然学生的残障类型和程度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带来了诸多不便与缺憾,但是只要教师善于创设与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切的教学情境,并巧妙规避残障儿童的身心缺陷,让特殊儿童自觉、主动地进入富有美感的、充满智慧的、洋溢童趣的情境时,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些孩子已经无意识地、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向教育目标无限接近的正能量与诱发力,进而在顿悟中改变认知结构和心理结构。他们尽管不甚完美,却个性鲜明、自由成长、充满生命的活力。

智慧作业教学论文篇四

先哲和学者们关于实践智慧的论述,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再到后来的奥迪、以里弗、邓恩等,还有我国学者关于实践智慧的探析,无论是哲学范畴的思辨,还是教育范畴的追问,实践智慧总的来说它是来源于人类实践,超越于人类实践、服务于人类实践的。具体指向于人类实践领域中主体人的能力品格,具有知识性、价值性、主体性、情境性和综合性等特性。

教师教育实践智慧概说。我国教育界关注和研究教师教育实践智慧起步比较晚,可查的资料应从1995年始,且以谈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文章居多。如教学实践智慧是既不同于理性智慧,又不同于实践知识的二者有机结合;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对教育的合理性追求,涵盖教师的智能素养和人文素养。综合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与教育实践智慧的论述,本文所持有的关于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观点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教师个体在解决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处理各种教育关系和矛盾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能力和职业品行,具有个体独特性。它来源于教师知识、经验的积累,蕴含、表现于教师的职业品行、教育能力、教育艺术中,在教育机智中彰显教师的教育魅力。特定的教育情景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赖以生发的客观环境,教育情境中,教师知识的建构、经验的积累是教师生成教育实践智慧的基础,职业品行、教育能力、教育智慧、教育艺术、教育机智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表现。

因此,教师没有知识的建构、经验的积累,便没有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知识的建构、经验的积累,在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过程中、在量上遵循递加的法则。而实践智慧一旦形成,在智慧运行的原理中、在量上知识又遵循递减的法则。实用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曾经指出:“教育上应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信息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二手知识,这些知识非但无助于其经验、智慧的生长,反而有可能阻滞其基本的冲动、钝化其天然的敏感性;后者则是机智的、消息灵通的,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睿智的人’,这就需要把信息与个体的积极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并把信息应用于个体的直接活动”。杜威这里所说的“拥有许多信息的人”,就是拥有大量教育知识、经验的人,“睿智的人”就是具有教育实践智慧的人,二者是对立中的统一。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智慧必然来源、生成于知识,超越于知识的另类表达方式和表征方式,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追求的现实理想和境界。

二、教师个体知识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生成的基础。

关于教师知识是什么,本文不作繁杂的概念界定。通常意义上讲,教师知识就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所应具备的全部知识,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生成的基础。虽然农民种田、工人做工也需要知识,但都没有教师教育实践活动对知识的依从度高,尽管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也需要大量的知识,但教师拥有和使用的知识和科学家是不一样的。正如杜威所说的那样,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所拥有和使用的知识,目的是使其心理学化为学生可理解的东西。在这里,所运用的教师概念作特别逻辑上的说明,文章中所使用的教师概念,是“个”概念,不是“类”概念,因此教师知识是指教师个体知识,而不是指教师群体知识,其品质具有个体独特性。

(一)教师教育知识概说。

人们在日常生活或社会活动中,谈起教师总是把教师与知识文化联系起来,冠以“学富五车”的美名,无论其气质、行为还是所从事的职业。气质:“你看那人,文质彬彬的像个老师”;行为:“你看人家到底是老师,举手投足多斯文,说话多有文化,看问题透彻到位”;职业:“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我们某某老师真有文化,知识特别渊博,讲课旁征博引、幽默诙谐、游刃有余”。教师俨然成了知识、文化的载体和符号。

世界教师教育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往后,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国家竞争,延伸到教育当中,教师素质要求开始由重视知识学历转向重专业化追求。教师专业化发展追求的境界是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有智慧的教师。教师教育不仅要培养有理性智慧的教师,更要培养在理性的光辉照耀下,具有实践智慧的教师。因为教师的劳动总是指向和服务于特定的实践领域的。回眸中国百余年师范教育的沧桑岁月,我们也曾经自豪地培养出了不少教育名家大师,如陈鹤琴、陶行知、蔡元培、斯霞、魏书生等。审视现实,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教师素养水平整体比较低下,专业化程度不高,教育缺少智慧或者干脆无智慧。以至于2007年7月,xxx惊呼地发出“师范毕业生为何站不稳三尺讲台”呐喊声。推究根源,既有客观原因历史、也有价值选择因素,还有认识上的误区。

1.客观历史原因。教师职业的产生和现代教育制度的确立,教师尽管被冠以知识文化的载体和符号,但对教师道德标准的追求始终高于对知识的追寻。教师固然需要有较高的道德标准,立身垂范,“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但对教师到底是一个有“什么样”知识、文化的人、应该具备“何种”知识结构追问的很少。对教师知识的追问和研究,西方仅始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只是近10多年的事。上过师范教育的人都知道,尽管教育学教材当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即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其实,深究起来,谈的太抽象、概括和类化,缺乏个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师教育实践中,表现为行之无效或行之效少。

2.价值选择的因素。制度化教育发展进入20世纪后,由于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盛行和影响,教师的培养和训练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操练,企图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寻找有效教学的普适性标准和教学技能。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教师外在行为简单的“刺激———反应”强化,掩盖了教师内在知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今天的学校教育、教学还留有深重的胎记。因此,当时光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日渐没落和认知心理学的兴盛,人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教师的教学过程,认为教学为作为人类特有的作一种认知过程,更多的是教师内部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外显行为的模仿、学习。由此,教师教育的历史,终于掀开了对教师知识的关注与系统研究。

3.认识上的误区。人们在追问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教育实践缺乏智慧的时候,总是善于、也习惯于把目光漂浮在内容和方法的适切性、教师教育措施不得力等问题上,很少关注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知识基础问题.好像忘记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同样是智慧的基础,教师个人的技能、态度、意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都是以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为基础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受他所拥有的知识支配。

一个教师有什么样的知识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师的知识是教学行为的基础。正如教育哲学家石中英所指出的“人们所有目的的实践行为,都是受知识支配的,或者说,是由知识建构的.一种有目的的实践行为的背后,就有一套系统知识基础的存在。不存在没有任何知识基础的有目的的实践行为”。“教师的知识对其教学有广泛的影响,教师的知识和认知,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对教科书作用的认识、对学生的看法、与学生的关系等”。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教师有‘什么样’的知识,以及‘怎么样’表达他们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二)教师知识类型。

1.教师知识名实不符。在我国,有关教师知识的问题,既被高度重视又被高度忽视。“高度重视,是因为千百年来一直强调教师所拥有知识的重要性,所谓‘学富五车’、‘学高为师’,是古代社会对教师的最主要要求,而‘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则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主要要求;高度忽视,是因为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教师的学科文化知识,理所当然地以为学科文化知识就是教师知识的全部,甚至认为专业知识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很少思考除了学科文化知识之外是否还应该有其他的什么知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版的《教育学》、《教学论》等著作,几乎都把教师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作为教师知识结构的全部组成部分。这种对教师知识结构概括、抽象、机械、片面、空洞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完全解释和揭示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类型,在教师教育实践中也难以操作把握。2.国内外部分知名学者关于教师知识分类及启示(1)国内外学者关于教师知识结构分类(见表1-表3)。(2)上述列表中得到的启示。第一,国外学者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观点具有多样性;第二,教师个体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类型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第三,学科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等这几类知识几乎受到学者们的一致关注。同时,教育管理知识、了解学生的知识、教育情景和环境知识等知识备受关照;第四,凸显教师个体知识,即关于教师隐性知识即缄默知识的获得,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生成的重要知识基础,教师全部的教育能力、教育机制、教育艺术蕴含其中;第五,舒尔曼关于教师知识的分类,开创了教师教育对教师知识的研究和重视,注重学科教学法的知识范畴,带给我们研究教师知识问题以全新的研究领域和启示;第六,我国港台地区和大陆部分学者,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是20世纪90年代末,而且研究成果还比较传统和落后,基本停留在“老三篇”的思路上,即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师教育,难以构建较为完整、全面、立体化的教师个体知识体系,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生成的关键知识缺项,必然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其实践智慧的生成。

知识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个体知识的结构和类型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科学合理地建构立体化的教师个体知识,不仅要关注教师知识,还要关注教师是如何“识知”和“出知”的,教师教育能做到了这些,我想人类教育的美好家园,定会处处闪烁智慧的光芒。

智慧作业教学论文篇五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该理论在心理教育方面具有较高的声望,多元智能强调人的智力千差万别,并且个体的发展包含很多不同的智能组合,因此,该理论崇尚“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人才智能开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遗传、社会、环境、家庭、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在综合考虑社会和文化要求的背景与培养方向一致性的前提下,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当前国际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发挥人才整合创新的功能,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发展的新型培养模式。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的情况具有较大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组织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教学,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以及较高的职业技能,通过实施个性化教学,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推动多媒体、数字媒体、课外实操等形式,能够深入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发挥多元智能的潜能及优势。

1900年,法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莱德·比奈发明的智商测试和中国几千年前流传至今的卷面考试成为当前我国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这种传统的评价模式基本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作为智力考查的核心。而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能够为我们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开拓思路,其主张的评价原则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和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物质产品的能力的评价。在进行教育评价过程中,综合考量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给予学生公正评价,更帮助学生发现本身的智能优势。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为更好地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需要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深邃的朋友,从简单的教学执行者转变为教学的探索者,通过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探索,更好地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提供有益的环境,发挥学生的智能特长,实现师生双方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自1950年我国实现旅游经济活动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从最初的商务外事接待,到拉动国内经济创汇,最后实现快速迅猛发展,旅游业已逐渐取代工商业经济,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市场越来越广阔,旅游需求越来越旺盛。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取代法国和美国成为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面对如此膨胀的旅游需求,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炙手可热。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已经形成了符合自身特色的“3+1”“2+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国内学习专业理论,语言对象国学习语言文化的培养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接触到语言对象国的经济市场环境。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为例,自学院建成以来,我院先后与泰国坎查纳布里皇家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泰国清迈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泰国博乐大学、日本熊本学园大学、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等诸多小语种对象国家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每年派出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主的学生前往对象国进行语言及实践学习,为进一步夯实语言基础,强化语言交流平台,提升语言熟练程度提供了丰富的环境。

同时,很多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前的社会实践,发挥专业才能。目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已与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酒店、深圳观澜湖高尔夫国际俱乐部、南宁金紫荆酒店、南宁万达文化酒店、南宁红林大酒店等知名酒店以及中国青年旅行社、中国旅行社等著名旅游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每年派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前往这些单位进行为期4—6个月的实习,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的重要机遇,更好地帮助学生发挥专业特长。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日趋国际化,使得高校在旅游人才培养方式上势必要跟随国际发展的要求。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舞台上最活跃的产业之一,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在这个特殊的产业中,发挥着联系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关键作用。但从目前的高校培养模式来看,国际旅游专业人才数量明显不足,人才质量有待提高,突出问题依然存在。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需要整合相关各类理论资源,纵观目前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大多针对专业领域内部的课程,并且很多课程设置课时不够,教师讲授知识不够系统,部分仅从简单的课程理论进行灌输,没有联系市场实际进行渗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仅仅掌握表面的理论,知识拓展程度严重不足。当前,高校学生在进行课程选择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针对课程的适用性质,而对纯理论的课程选择率较低。由此可见,高校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更加能吸引学生。

随着旅游活动的日趋频繁,旅游管理专业在各高校也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但目前专业需求强、师资储备不足成为当前高校主要问题。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授课老师本身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课堂讲授也仅仅是以固定课本为教本,无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很多专业教师不善于联系校外资源,带领学生进行见习教学,教学手段单一,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旅游讯息,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当前,教育界普遍推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闭门造车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很多高校目前还无法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平台,甚至在校内没有相应的实践基地,学生没有能力展示的空间,无法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高校的封闭式办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基于我国当前迅猛发展的社会形势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针对旅游市场人才短缺、旅游人才就业困难这一现状,从多元智能这一新的视角,以市场需求为准则,培养适合就业市场且具备发展潜力的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势在必行。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运用在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较新理论,在模式构建上有其自身的优势,能够为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供新方向。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高校调整旅游专业学生的智能结构,为学生毕业发展合理配置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语言运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作实战能力,有效缓解当前智力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智慧作业教学论文篇六

摘要:教育智慧是人们在认识教育活动和从事教育实践时所表现出的心灵活动的一种整体存在状态,其核心表现是教师对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和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教育智慧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迫切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因而,教育智慧是教师教育的必然选择。基于教育智慧的特性和生成规律,构建以教育智慧为目的的教师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引导教师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人格修炼”的“智慧型”生活方式,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育智慧;以人为本;“智慧型”生活方式。

教师教育是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过程。基于时展的要求和教育实践中的困境,走向教育智慧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何谓教育智慧。

深入地认识教育智慧的内涵是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关于教育智慧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教育智慧是人的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如教育智慧是教师感受的敏感性、教学机智、与学生沟通等能力的综合[1]。二是教育智慧是一种基于能力而达到的境界。如教育智慧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质深刻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完善自身的教育认知、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教育直觉等,体悟生成的教育适切性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教育境界”[2]。三是教育智慧是一种心智思维品质。如教育智慧是指教师在其专业领域深刻体验与执着思考的基础上,对教育本质与教育过程所持有的的一种深刻洞察、精确理解、迅速判断等成熟完善的心智思维品质[3]。四是教育智慧表现为一种教育机智。范梅南认为,教育智慧“不是一种行为准则、技术或方法”,因而不能够传授,是“一种以儿童为指向的多方面的、复杂的关心品质”[4],它表现为教育机智。这种教育机智是对儿童体验的理解,尊重儿童的主体性,“打动”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采取适切的教育行动,与儿童结成一种教育关系,从而促进儿童的成长。这些观点主要是运用知性思维的方式对教育智慧的内涵进行揭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没有从根本上把握教育智慧的内涵。知识和能力都是形成教育智慧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是知识和能力并不是教育智慧本身。从存在论的思维方式来看,教育智慧是人们在认识教育活动和从事教育实践时所表现出的心灵活动(知、情、意)的一种整体存在状态,它以观念的形式内在于人,并作用于教育过程,指向学生的成长,其中既凝结着体现价值取向的德性,又包含了教育活动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二者融合于人的教育能力中,其核心表现是教师对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和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教育事理深广的理解力意味着对宇宙万物、社会百态、人类心灵的深刻洞见和领悟,以及对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学生的本质特征、教育情境中学生的真实状态的深刻认识,它标识着教师对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的丰富知识、观念和经验的自由链接和合理创造。教育意义敏锐的觉察力是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师能够真诚地关心学生、聆听学生和自己内心的声音,迅速地察觉到学生内外部的各种细微变化,并理解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学意义,从而有效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开启学生的智慧。教育实践有效的决断力是建立在教育理解力和觉察力的基础之上,将人们内在的教育智识外化为处理现实问题的教育能力的关键环节,是顺利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解决教育问题和处理教育事务的根本保证。

二、教师教育为何要走向教育智慧。

三、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之建构。

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是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基于教育智慧的特性和生成规律,构建以教育智慧为目的的教师教育是实现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径。1.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因而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生的幸福,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乃是教师教育的根本要义,理应成为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教师教育所确立的“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教师教育要尊重教师作为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既是指“人之为人”的类本性,也指每个人的个性。人的类本性最重要的体现是人的主体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个性表现为个体的差异性。教育所面对的是每个鲜活的个体,每个个体身上是人的类本性和个性的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师教育就是要尊重和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激发教师求知的天性和创造性,将教师教育的目标指向教师本身的发展,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尊重教师生命的多样性,呵护每个教师的独特性,基于教师的个性差异,实现个性化的教育,以充分发展教师的个性。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要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它主要表现为关注教师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增进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促进教师的人生幸福。教育智慧是内在于人的,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必然要指向教师本身,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可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智慧生成的内在要求,理应成为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2.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合理的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师教育目标的关键。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学科教育、教师专业教育、实习这四大模块是不可或缺的”[1]。围绕教育智慧的生成,教育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注重形成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多方面的能力。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高与智慧涵养更为相关的诸如哲学、文学和艺术等人文课程的地位,适当增加它们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西方哲学和中国的“性道之学”以有别于知识、技术、器物之学的方式把握世界,构成了智慧之思的实质内容。哲学是“爱智慧之学”。哲学类课程包含了对宇宙、人生、思维和教育的根本看法,揭示了它们普遍的规律。学习哲学可以培养人对真理的不断追问、反思的习惯和方法,因而学习哲学的过程就是涵养人的智慧的过程。文学和艺术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或优美的文字,可以培养人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智慧的基础。二是突出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科学课程,如语言学、数学、逻辑学等课程的重要地位。形式科学具有重要的思维训练价值,更具有迁移性,而发达的思维能力是智慧生成的基础和核心。三是设置名著研读课程,尤其是将哲学、心理学、文学、教育学名著列入课程内容。名著都出自伟大的知识分子之手,包含了对人类永恒主题和普遍真理的探求,揭示了共同的人性,蕴含了人类的智慧之光,因而加强名著的学习与交流,可以增进教师的教育智慧。四是必须格外重视教育实践类课程。因为教育能力是在掌握教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的实践而得到提升的。另外,从其现实表现上看,教育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教育的实践智慧只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体悟、追问和反思,将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和具体情境的实践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有效生成。因而,要加大实践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比例,通过教育实践涵养教师的教育智慧。3.引导教师形成“理论学习。人格修炼”的“智慧型”生活方式教育是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是蕴含在教师的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之中的。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要引导教师形成以教育智慧的生成为根本目的、以“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人格修炼”为途径的“智慧型”的生活方式。深入的理论学习和长期的生活实践经历,以及基于二者的追问和反思是涵养教育智慧的主要途径。自古以来,凡有教育大智慧者如孔子、荀子等都非常重视“好学”。孔子关于“六言六弊”的论述突出地表达了“好学”与智慧的关联性[8]。荀子的《劝学篇》开篇即说“学不可以已”;惟好学的君子才可以“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加拿大学者康奈利认为,教师通过自传、日记以及个人叙事等自我反思的方法,可以促进教育实践智慧的生成[9]。人格修炼应贯穿于人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过程之中,为教育智慧的生成提供动力和保障,理应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佛家和儒家都认为,人格的修炼可以增进人的智慧。《大学》中也讲到,心“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静就是要不为名利和各种欲望所累而理性地行动。教师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坚守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充满对教育事业的爱,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每日精进,形成“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人格修炼”的“智慧型”的生活方式,就可实现教育智慧的生成。4.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教育知识、能力和经验都不是教育智慧本身,但传统的教师教育评价方式总是立足于对教师各种知识和能力的考察,因而难以实现考察教育智慧的目的。教育智慧的生成固然离不开教师教育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和思考而慢慢地涵养出来。因此,教师教育应该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方式,以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教师教育注重过程性评价,就是要将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贯通起来,通过教育智慧生成的日常途径来考察和评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从职前教育开始,建立每个老师的专业成长记录档案,以此为依据对教师的教育智慧进行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过程评价。成长记录档案由教师的日常生活所构成,主要包括教师日常的教育实践与反思、教学案例分析、课堂实录、理论学习的心得、教师之间学习交流的记录以及教师的教育研究记录等内容。以教师的专业成长记录作为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依据,目的在于使教师将教育智慧的涵养落实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之中,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教师形成一种智慧型的生活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顺应时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建构走向教育智慧的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路径。只有立足于教师自身,体现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引导教师过一种“智慧型”的生活,才能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从而实现教师教育的最终目的。

智慧作业教学论文篇七

以mm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理论为指导,运用swot等分析工具,针对mm公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mm公司电子商务时代营销策略的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下面是电子商务的论文大纲。

1.绪论。

2.电子商务及市场营销概述。

2.1电子商务概述。

2.2营销理论概述。

2.3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

3.mm公司环境分析及营销战略分析。

3.1mm公司基本情况综述。

3.2宏观环境分析。

3.3微观环境分析。

3.4swot分析。

4.mm公司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4.1产品策略。

4.2价格策略。

4.3渠道策略。

4.4促销策略。

4.5服务策略。

智慧作业教学论文篇八

早前的会计教育体系以运输知识为主,教学过程里教师是中心,灌输型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缺乏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和参与性,促使教学分成“教”与“学”两个方面,上课学生的积极和主动性不高,教学的效果较差,导致学生在毕业后也缺乏创造性和在工作上的适应性。就教学方法来讲,利用启发式的提问、研讨式的教学、模拟试验、案例教学及针对教学中的内容不同,进行角色互换模拟、小组成员讨论、图形解读等办法,开启学生的大脑思考体系、科学的进行判断、去探索,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来真正成为自己可以利用的东西,成为学生自己受益的学习模式和方法。

例如:校企合作教学法。结合企业共同研究生产虚拟化、工艺虚拟化和流程虚拟化等教学体系,搭建学校和企业课堂模式,把企业中生产流程等信息运送到课堂,促使在企业中的兼职老师在生产和工作实践中开展较专业教学体系,达到学校与企业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学习购销业务的核算时,首先是通过多媒体等影像和实物来开启学生大脑的思考,体现这单元的重点,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分别进行担任销货方和购货方的销售、库管、出纳和会计等职务,让小组里成员结合采购与销售方面信息和预期准备的业务的空白凭据相互讨论,根据其中业务的相关流程或者取得发票,其次收取付款的凭证,最后对账务进行处理。

二、全面推行“双证制”,促进学校与企业对接,实践中育人的体现。

对于专业的人才教育培养的方案要与企业进行共同探究,达到企业上高技能与教学更专业要一致,推广“双证书”措施,使“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珠算技术等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证书)相关联。达到课程上专业知识和职业教育标准相对接;同时,还要对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坚持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制度,达到圆满完成学校的任务。研究“厂中校”、“校中厂”等形式的实践基地,促进教学在实践中体现。加强学校创建一些岗位的真实性、企业的文化和职场上的氛围;把课堂推广到生产前线,促进教学的质量。

三、实现高职会计教育主体—“双师”教师队伍的变革。

培养一支适应高职会计教育发展需要,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知识更新快,既有比较扎实的会计理论,又具有过硬实践技能以及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具有“双师”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双证”会计人才的基础保障,是实施会计教育目标的关键。实现教师团队创新的目标,就要把较专业的教师进入企业,切实实践,使专业的知识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培养专业的高素质,能力的专业性,练就好本领。除此之外,还要把企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实践专家走进教室,传播经验。这是培养高能力、强素质会计上人才的前提,也是高职会计教育得以生存的关键所在。

智慧作业教学论文篇九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论文大纲的格式。

编写提纲的步骤。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智慧作业教学论文篇十

以mm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理论为指导,运用swot等分析工具,针对mm公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mm公司电子商务时代营销策略的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下面是电子商务的论文大纲。

1.绪论。

2.电子商务及市场营销概述。

2.1电子商务概述。

2.2营销理论概述。

2.3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

3.mm公司环境分析及营销战略分析。

3.1mm公司基本情况综述。

3.2宏观环境分析。

3.3微观环境分析。

3.4swot分析。

4.mm公司的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4.1产品策略。

4.2价格策略。

4.3渠道策略。

4.4促销策略。

4.5服务策略。

文档为doc格式。

智慧作业教学论文篇十一

综合性是指从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出发,充分反映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科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实践性是指从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和电子商务系统管理实践出发,题目要有很强的实际背景,从而在实际的科研课题研究,工程项目或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以以下几个方面为主:

1.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与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电子商务中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3.电子商务中的预测,决策技术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4.电子商务系统的建模,仿真,优化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毕业论文选题的参考题目如下:

商场的电子商务系统方案研究;商场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客户管理;。

商场电子商务系统中的供应商管理;。

网上书店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改进;。

网上拍卖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改进;。

网上鲜花店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公司网上售车(或其他网上销售)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商场(公司)电子商务系统的支付研究;。

商场(公司)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问题研究;。

10.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问题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