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范文(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22:56:09 页码:13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范文(大全17篇)
2023-11-17 22:56:09    小编:ZTFB

报告的质量关系到工作或学习成果的认可和评估。在写报告之前,我们可以进行大致的草稿,以整理和组织我们的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的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报告的写作方式和格式要求。通过借鉴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并且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希望这些范文能够对大家的报告写作有所帮助。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一

2022。

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xx。

区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各行各业加快复苏,经济增长实现扭负为正,整体经济回暖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

2022。

1

12。

xx。

区生产总值为。

33.74。

亿元,同比增长。

5.5。

%,比一季度提高。

3.6。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2.18。

亿元,同比增长。

4.3。

%;第二产业为。

17.34。

亿元,同比增长。

4.8。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14.22。

亿元,同比增长。

6.7。

%。三次产业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高。

4.3。

2.6。

4.3。

个百分点。

1

12。

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

0.3。

%;财政收入。

11.8。

亿元,同比下降。

1.6。

%;限额以上批发业同比下降。

14.1。

%;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

3.5。

%;限额以上住宿业同比下降-。

21.1。

%;限额以上餐饮业同比增长。

72.8。

%。预计,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4.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45.4。

%;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

1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同比增长。

41.8。

%;

农林牧渔业增速加快,预计,我区。

1

12。

月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4.2。

%。

10.2。

%、

17.5。

%、

8.7。

%、

7.6。

二是受去年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去年。

3

季度的生猪出栏已降到最低水平。

200。

头,预计。

3

季度生猪出栏同比增长。

750。

%,明年二季度恢复疫情前的水平。三是消费结构改变,预计家禽出栏同比增长。

21.3。

%。

不利因素:无。

1

工业生产扭负为正,带动经济向好发展。

9

月份规模上工业产值。

49515。

万元,同比增长。

10.8。

%,

1

12。

月规模上工业产值。

339965。

万元,同比增长。

0.3。

%。

xx。

啤酒有限公司发展持续向好,增速持续走高;三是我区农副食品加工业保持较快增长,

xx。

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产品开始积极为旺季备货,企业加大生产,产值增速进一步增长。

不利因素:一是小型企业发展形势严峻,其中。

xx。

xx。

xx。

食品有限公司仍处于负增长状态,虽然企业当前生产情况良好,但因前期疫情造成的影响仍未消除,所以产值比去年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2

建筑业高速增长,牛气拉升。预计今年。

1

12。

月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678.5。

%。

有利因素:建筑业产值增速大幅上涨。建筑业企业今年入统。

5

家。其中,具有总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

2

家,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

3

家,去年同期仅。

1

家专业承包资质企业,今年新增的入统企业带动我区建筑业总产值大幅增长。

不利因素:无。

1

批发和住宿业降幅收窄,但仍影响经济放缓。

1

12。

月累计完成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

11.13。

亿元,同比下降。

4.4。

%,其中:批发额。

5.03。

亿元,同比下降。

14.1。

%;零售额。

6.63。

亿元,同比增长。

3.5。

%。限额以上住宿餐饮营业额。

0.55。

亿元,同比下降。

13.8。

%,其中住宿业。

4610.1。

万元,同比下降。

21.1。

%,餐饮业。

851.5。

万元,同比增长。

72.8。

%。

47.63。

%,同比增长。

13.6。

%,该企业为医院供货企业,业务较为稳定,医院储备药物比上年增加,销售额单月增长。

1089.5。

万元,同比增长。

39.8。

%,拉动了批发行业的增长。二是零售业增速转负为正:我区零售业以汽车行业为主,

4

5

月份在一系列的优惠推广政策刺激下,限上零售企业销售额已经大部分逐步回暖,

xx。

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xx。

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这。

2

家企业。

1

8

月合计销售额。

3.06。

亿元,跟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已经弥补了由于疫情停工的缺口。三是新开业入库的大企业拉动:

xx。

骏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兴霖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xx。

商贸公司这。

3

家新入库企业。

1

12。

月合计销售额。

0.8。

亿元,占全区限上零售业销售额的。

13.23。

xx。

酒店客房收入累计同比增长了。

9.4。

个百分点,餐饮单月同比增长。

14。

个百分点。五是餐饮增速较高:餐饮业受疫情影响较重,但我区餐饮业为新增入库大个体,

xx。

xx。

火锅店,

xx。

xx。

餐饮店,

xx。

xx。

串串火锅店,由于去年。

5

25。

号才开始营业,

5

6

天,因此今年同比增数较高。

不利因素:一批发企业由于建材行业数据下降的缘故,导致批发数据增益下滑:

xx。

商贸有限公司去年合作商在税改前大量开票冲账导致营业额上涨异常,去年该企业。

1

12。

月增长速度高达。

223.69。

%,占批发额的。

59.71。

%,因此去年批发行业累计增长。

101.66。

10202.3。

万元,累计下跌。

32.7。

%,只占批发额的。

41.84。

%;且由于建筑市场的疲软,工地拖款严重,供应商对合作商信心不足,新增企业双航商贸业务停滞导致业务量萎缩,未能拉动数据的增长,因此整个批发业呈下降状态。

二是零售业虽然回暖,从二季度开始单月数据都已经转负为正,比一季度增长了。

32.1。

79.6。

72.8。

%,但也仅是由于去年。

5

25。

号才开始营业,

5

6

天,同期数偏低的缘故,增速跟二季度相比已经减少了。

117.4。

个百分点,因此经营状态如果没有新的突破,增长幅度会逐渐下滑。

2.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在万达广场拉动下仍维持高速增长。

预计。

1

12。

月,参与核算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6

家营业收入同比增。

41.8。

%。

100。

%。其中。

xx。

投资受疫情影响电影院截止。

6

月底未开放,但去年年底新增食糖销售业务,该企业同比增。

90。

%以上;二是万达广场。

2021。

年五月开业,同期数据较低,且。

2022。

1

月新增承租万达广场和停车场费用两项收入,营业收入大幅度增加,该企业同比增长超。

100。

%。整个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上半年因。

xx。

和万达两家企业的大幅增长,从而拉动了整个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高速增长。

不利因素:上半年疫情给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其中。

xx。

乐园自疫情发生以来都闭馆,于。

5

1

号才开馆,但游客比较少,严重影响企业收入,同比增。

3

%;

xx。

生态观光旅游区和展览馆闭馆,

5

月开馆后人流量极少,营业收入严重受到影响,同比下降。

80。

%左右,现企业资金相对紧缺;

xx。

因减免租金和物业费,同比下降。

30。

%以上。

3.

房地产销售面积扭负为正。

预计。

1

12。

月,房地产完成投资。

37.64。

亿元,同比下降。

17.1。

%,销售面积。

80.7。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

%。

有利因素:一是房地产投资仍是拉动投资的主要力量。预计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完成。

37.64。

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

76.7。

%,同比下降。

17.1。

3.52。

亿元,在库项目仍保存有部分的土地款还未分摊上报完毕。

不利因素: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低迷,地产板块的新增项目减少,投资量同比下降也较大。

预计。

1

12。

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45.4。

%,其中。

5000。

万元以上项目同比下降。

71.5。

%,房地产项目同比下降。

17.1。

%,

500。

5000。

万元项目同比下降。

92.2。

%;工业投资同比下降。

83。

%,技改投资同比下降。

51.8。

%;民间投资同比下降。

34.7。

%。

有利因素:

xx。

区重大项目建设攻坚提速活动”的深入推进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切实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落实专人负责紧盯项目入库,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

不利因素:一是项目入库条件规范化,申报入库门槛逐步提高。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区有些项目存在先实行开工建设,后补手续的情况,使得项目实际施工而缺乏入库材料而无法纳入统计,进而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二是投资分类结构不平衡。目前,我区固定资产完成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投资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投资因新入库项目少,库存不足,投资占比小,且呈下降趋势,工业投资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短板。

1

12。

月,预计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5。

%,比一季度提高。

8.1。

个百分点。但回升基础有待夯实,持续回升仍存困难。一是部分重点行业依然负增长。

36。

个行业大类中依然有。

13。

个行业负增长。二是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受生产成本提升、市场需求未完全恢复、产品库存积压等因素影响,部分重点企业产值降幅较大,甚至有多家企业停产半停产。

一是住宿业仍呈现。

20。

%以上负增长。一方面,展会、会议、旅游等行业仍未完全恢复,多数限上住宿业企业营业额负增长。另一方面,团餐、宴席等餐饮活动恢复较为缓慢。二是零售业受疫情影响未完全消除,有待挖掘潜力。在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各种促消费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我区消费需求缓慢释放,但居民线下消费恢复缓慢,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为全面落实促使经济加快增长,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压实粮食生产工作。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完成产量目标任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二是尽快恢复生猪产能。落实生猪生产政策措施,鼓励新建猪场的建成投产,加快在建猪场的施工进度,帮助防疫设施较完善的企业扩产扩能,全力恢复生猪产能,同时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争取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三是抓好果蔬作物和林下经济产品的种植、采收和销售工作。强化技术服务,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同时积极拓展营销市场,确保果蔬作物和林下经济产品产得出、销得去。

“三企入桂”部署。一方面,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简化审批流程。另一方面,收集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信息,精准对接、精准招商。四是抓好入规工作,培育强优企业。在政策上、资源上突出扶优扶强导向,重点做好新建入规企业培育工作,加快推进企业建设投产进程,充分发挥新增企业对工业增长拉动作用。

一是重点企业。

“一企一策”,稳住发展势头。全面梳理企业问题,深入研究分析,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渡难关、稳经营。二是开展消费升级行动,促进住宿、餐饮、零售全面良性恢复。结合疫情后反弹性消费需求,鼓励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通过打造消费节、发放消费券、充值卡优惠等方式创造消费热点,刺激居民消费,助推企业创收。三是落实企业减税降费等优惠措施,助力服务业企业加速恢复。精准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住宿、餐饮、商务服务业等行业,降低企业融资、房租、用工等成本,切实减轻企业经营生产负担。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为从总体上把握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为今后工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我们深入农业、财政、果业、中小企业促进局等部门,走访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基地,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和听取基层意见等形式,对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

近年来,我县按照“稳粮强果促牧,发展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牢固树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民、扶持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村”的观念,用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产业化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1.

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迅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13。

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

2

家),果品冷气藏库。

19。

座,冷气储藏能力。

3

万吨,储藏量在。

5000。

吨以上的有。

2

4

家,粮油加工厂。

3

家;规模养殖企业有千头养猪场。

3

家,万只养鸡场。

4

户。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

2848。

万元(其中龙头企业。

1610。

万元),带动农户。

5400。

户,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302。

万元,净利润。

22。

万元。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78。

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

31。

2.

优势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区域化优势得到发挥。

农业产业化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粮食作物稳定在

15。

万亩左右,年产。

5

万吨以上。苹果种植面积。

19。

万亩,现有。

14。

万亩挂果面积,年产量。

20。

4462。

元。沼畜产业发展后劲强劲,沼气池“万池县”目标即将实现,建成畜牧养殖示范小区。

9

个,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户。

128。

户,建成标准化圈舍。

156。

个。

3.

各级重视,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引导扶持氛围基本形成。

县委、县政府把农业产业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川道地区产业开发的意见》、《关于沼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

年川道产业开发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和《黄陵县川道产业开发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农业产业化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制订了鼓励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4.

龙头引领,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在产业化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尤其是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中稳定市场行情、辐射带动标准化生产作用显著增强黄矿集团生态果蔬中心发挥营销中的导向作用,使果园精细化管理成为周边群众的迫切愿望富洋公司成立果业合作总社辐射带动

7

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渐成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新平台,农业生产正在由单户松散型向集约组织化逐步转变作为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示范合作社的阿党镇苹果专业合作社,通过自身近两年的发展,现有成员

146。

户,成员出资额。

140。

万元,

2009。

年合作社投资。

115。

万元,建成年生产能力。

1000。

吨选果厂,

2009。

5

2009。

年底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达。

6800。

元,高于非成员人均纯收入。

1300。

元。辐射带动周边。

5

个村组。

468。

户农民从事果业生产经营,其产品“桥山红”牌苹果已进入全国各大超市,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5.

一是科技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全县农业科技单位以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了我县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断完善。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特色、无公害和绿色为主的农产品生产要求,我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全面开展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农民培训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实施了一系列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民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建立健全了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

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不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

表现在产业基础设施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内部各产业规模偏小,水平还不是很高,苹果规模还未达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最佳配置,特别是以棚栽业为主的川道产业开发规模还远不能满足农民持续增收和我县市场需求农业产业化的层次和水平亟待提升

2.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全县仅成立注册了

31。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47。

家农民专业协会有名无实,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县农户总数。

21.9%。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

3.

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我县农业、畜牧、果业、农技等部门是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主要部门,但这些部门由于受体制的制约,技术人员缺乏,负责全县农业产业技术指导存在很大的困难各乡镇在指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方面的技术力量就更加薄弱,示范村除个别农民已全面掌握了设施蔬菜、食用菌养殖技能外,大部分农民科技技能较低,还在用传统农业的经验搞种植新技术推广仍处于较低的层次

4.

龙头企业带动增收的能力不强。

我县龙头企业与外地企业相比,规模和实力都相对较弱,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农户增收能力不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同时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还不高,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还是比较低,只能进行简单的初加工,开展精深加工的不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产品加工深度不够,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包装差,质量档次不高,加工转化和增值不高全县虽已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证,申请注册了一批商标,但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几乎没有,市场和消费者对黄陵苹果等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还相对较低

5.

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民在思想观念上,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市场意识、竞争创新意识不强,对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不高,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风险意识,特别是距矿区、城区较近的农民,普遍认为打零工、搞服务挣现钱比较容易,对发展产业认识不到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传统农业改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壮大苹果、蔬菜、沼畜三大主导产业,组织适度规模生产,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主要对策有:

1.

实施五大工程,夯实产业基础。

一是狠抓苹果提质增效工程。

强力推行绿色有机食品苹果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进产业化建设,努力实现果业富民目标到

2010。

年底全县苹果面积达到。

20。

万亩,总产达到。

23。

万吨,果区人均果业收入。

8000。

元。

二是狠抓设施蔬菜工程。

结合川道产业开发,全力抓好设施蔬菜生产,到。

2010。

年底,蔬菜面积稳定在。

1

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

3000。

亩。

三是抓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

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前提下,加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在提高粮食单产上下功夫,并重点抓好双龙、腰坪两个千亩玉米、水稻高产示范建设。

四是抓好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

以生猪养殖为重点,在抓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基础上,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思路,抓好沼畜配套产业发展到。

2010。

年底。

全县沼气池建设累计达到。

1

万口,生猪饲养量达到。

10。

3

万人次,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

500。

人。

2.

一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加大投资力度,进行重点扶持二是组建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中心,搞好政策落实、业务指导、宣传培训等工作三是推进合作创新,推进农户之间的生产和资金互助合作,缓解农户投入资金问题四是积极指导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支持参加各类农产品的营销推介活动,促进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对接五是鼓励各类科研、农技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任职、兼职,提高管理队伍水平六是落实扶持政策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大项目扶持和财政补助力度

3.

一是推进板块发展。

加快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步伐,推动一村一品向一乡一业转型,加大实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力度,使示范村和示范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其他村组和乡镇的

20%。

带动全县。

100。

个推进村和其他乡镇跨越发展。

二是提升发展水平。

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标准化进程。

三是加强目标管理。

坚持乡镇抓落实、县上抓考核的原则,将目标任务纳入年度考核管理中统一考核,坚持“县乡抓示范村”的原则,对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成效显著的乡镇、村组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4.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一是实施实力提升工程,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实力。

围绕果品与农户关系紧密的龙头企业,进行财政重点扶持,提升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

二是建立信贷担保机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额度。

探索建立由政府出资启动、企业自愿入股,按市场规律为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缓解企业贷款难问题。

三是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加强对企业及关键岗位管理员的继续教育。

四是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加强品牌的打造和宣传。

按照“产业发展集群化、集群发展园区化”的思路,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区域、产业集群基地集中,加快形成集群式、园区化发展的新格局。

六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坚持政府支持、企业带动,实现农业生产基地化,基地生产标准化,标准生产普遍化,为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同时开展“龙头企业

+

中介组织。

+

农户”试点工作,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开展订单合同、股份合作,促进二者合作关系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过渡,提高增收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

5.

落实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

切实贯彻落实中、省、市制定的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对兴办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建立商品基地等给予资金、信贷和税收上的支持;鼓励企业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基地规模,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6.

通过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并逐年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集中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改善农村水利、交通等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扶持龙头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良种工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示范等环节;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集中投入协调机制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三

近年来,我市汽车运输业蓬勃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县市级领先水平。**年,全市拥有*个汽运集团、**家公司、长途营运汽车***多辆,运力总量达**万吨(含驻外地运力),市内外有信息部**多家,完成养路费、运管费、工商费、车购税**亿元,贡献地方财政税收***万元,整个产业吸纳从业人员近**余万人。汽运产业作为**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市政协法制社团专委会组织部分委员就我市汽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调研,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我市汽运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1、政策环境优势弱化。周边地区采取了比我市更为优惠的措施发展运输业,通过“引”、“诱”、“挖”等手段,挖走我市部分车辆,对我市汽运产业发展产生较大冲击。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外挂流失车辆现象较为严重,地方税收同比减少**多万元。

2、运力结构不合理,市场跟踪能力不强。我市车辆主要以中型普通敞蓬货车为主,重型货车、拖挂车和各类特种专用运输车辆所占比重低。一些老旧车型由于营运成本高,基本丧失市场竞争力,货运市场出现边缘化倾向。

3、市场经营主体过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不规范。全市**家汽运公司平均资产不到***万元,缺少规模化、网络化经营的大型名牌企业或集团,各公司之间恶性竞争现象较普遍。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公司资金积累不足,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社会融资进行运作,财务成本较高,影响企业效益。

4、部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差,诚信意识不强。存在少数驾驶员恶意逃债,拐货、扣货、骗货现象。一方面严重影响**汽车运输业的形象,另一方面也造成公司疲于追债和纠纷处理,制约**汽运产业的发展。

5、经营理念过于传统,物流发展进展缓慢。汽运产业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还较低,货运企业分散经营,运输货源信息不畅,车辆空驶和超载现象并存。专业化运输分工不细,缺少高质量运输服务,快件货运、城市配送、现代物流等服务近于空白。

二、对策及构想。

要使**汽运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整合现有汽运产业资源,逐步规范管理,最终整合上市,实现由传统运输产业向现代物流产业转型。(一)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规范公司经营,通过上市融资促进产业升级当前,要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三大集团的`基础上整合成立一家紧密型、不损害现有公司获利模式的“**汽运集团总公司”,思想汇报专题下辖三大集团和“物流信息服务公司”,对外统一品牌形象,对内统一主营业务经营模式。通过上市融资,解决公司资金紧张的矛盾,降低公司财务成本,创新盈利模式,不断提升公司效益,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运产业。第一步是建立合作经销商制度,整合保险、新车购买、旧车交易等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在不损害子公司利益的原则下,为集团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二步是集团总公司成立后,由总经理负责进行资源的深度挖掘,如流动媒体广告等增值业务,寻求更高层次的利润增长点。第三步就是在总公司的带领下,实现产业向“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现代物流转型。

(二)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壮大企业规模,以规模优势促进产业发展通过总公司将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较大规模,以规模换取政策和效益。

1、市场运作,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总公司将车辆保险、汽车修理、汽车配件等可以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进行公开招标,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对养路费等通过规模化优势争取政策优势,以政策促发展。

2、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发展合力。由总公司出面,一是与杨圩、祥符收费站协调,解决**籍车辆按最低标准购买通过月票的问题;二是与瑞州超限运输检查站协调,对**籍车辆超限行为控制处罚金额数;三是督促三检站人员文明检测,不做“拦车虎”;四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减轻产业发展压力。同时,政府要强化督促检查机制,对产业政策不贯彻、不落实、办事推诿、拖拉的涉运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处罚。

3、范文写作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运力结构调整。重点要通过规费税收和通行优惠政策措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货运车主加快车型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运输效率高、能耗低的重型货车、集装箱车,降低单位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益。

4、大力整顿货运市场秩序。围绕净化发展环境,成立“产业办综合执法大队”,整顿公司内部经济环境,清理公司债务,打击车主恶意逃欠行为,解决公司经营者的后顾之忧;大力开展税务清查,全力扼制车辆外挂行为;严厉查处偷货、骗货等不法行为,维护货运企业声誉。

(三)大力构筑物流仓储平台,为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以服务优势促进产业发展由于**不是物资的集散地,货源不够充足,要做大做强**汽运产业,必须由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发展转型。当前,结合我市汽运城的完备综合服务体系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可在汽运城东侧征地***亩投资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将货运信息部整合为物流信息服务公司,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构筑物流仓储平台。同时加强与大中型企业的联系合作,广辟货源信息,在全国各中心城市和重要港口设立一级物流网络,与公司其它网站联网,构筑强大物流平台,延伸服务功能,及时为公司车辆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其主要做法是:通过招商引资,按股份合作制的要求,建立以电子化配送中心为基础,以设施完备的现代物流组织为纽带,以电子商务物流平台为核心,横向联合运输网络系统,纵向连接行业分销系统,布局合理,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配送和分销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同时,根据客户物流需求,为客户专业设计物流方案,组织全程物流代理,实行“一站式、门到门”的配送服务。开展全国性及区域性的仓储、通关、报检、配送、信息等综合物流服务。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四

5.蔬菜加工初具规模,出口创汇初显端倪。

6.营销体系建设加快,中介组织稳步发展。

7.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1.生产大大超前,加工、营销环节滞后。

2.集约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

3.部分蔬菜基础配套设施差。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五

井龙村位于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坐落在六万山脚下,是自治区“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全村辖11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有耕地3880亩,有1854户农户,共有6546人,其中贫困户111户338人,贫困发生率为5.16%。村民以种植水稻、甘蔗、香蕉、中草药,养殖猪、鸡、鸭、白鸽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福绵区通过调查研究找准“贫根”,因地制宜制订帮扶规划,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井龙村实际,能增加农民收入、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和经济发展后劲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井龙村“两委”引进玉林市大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井龙村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观光、采摘核心示范基地项目。项目以公司投资为主、区产业扶贫资金为辅,充分利用公司的收入作为发展精准扶贫现代农业产业的资金支撑平台,与深圳海吉星农批市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搭建“肥料一种植一销售”一条龙产业链,摸索创建新型现代农业种植模式,助力精准扶贫,真正起到了造血功能。20xx年,通过这种模式,带动了井龙村61户贫困户增收,实现户均增收1000多元。

一是开展跨区服务。发挥公司与外地农批市场的联合作用,提髙贫困户及村集体经济收益,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使其思想由“要我脱贫”转变到“我要脱贫”上来。二是扶贫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以资本为纽带,以产业做带动,让企业和贫困户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通过利益将公司和贫困户紧紧连在一起。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六

荔宝禽畜养殖公司位于北流镇六行村,是集荔枝种植、养猪和养鱼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拥有万头养猪场、1800亩水面养殖场和2300亩荔枝种植基地。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依托本地民营企业的产业优势,重点对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收入进行帮扶,打造脱贫攻坚示范点,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一)公司助力村集体增收六行村委会以为荔宝禽畜养殖公司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支持为条件,与荔宝禽畜养殖公司签订帮扶协议。公司每年向六行村委会提供3000元的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解决村委会办公、会议经费紧张难题。

(二)肉猪认养帮扶。荔宝禽畜养殖公司与六行村66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其中与有劳动能力的20户贫困户签订肉猪领养协议并资助300元启动资金,这期间肉猪的日常管理、动物防疫、词料成本等各项开支由企业负担,出栏后,以每头肉猪净利润不少于1000元的价格保价收购。对于无劳力领养肉猪的46户贫困户,公司则与贫困户签订分红协议,提供300元/户的分红,促成贫困户稳定增收。

(三)企收用工帮扶。公司优先聘用贫困户劳力到荔宝禽畜养殖公司工作,除了按公司聘用的工资标准发放工资,每人每月多补助100元。

(四)荔枝品改帮扶。贫困户中有荔枝品改意向的,荔宝禽畜养殖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支持。

北流镇坚持以“一村一案”“一户一策”作为探索脱贫攻坚的路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六行村以荔宝果场申报自治区级特色农业示范区为契机,正申报中国特色村。全村3200多亩荔枝全部改良为鸡嘴荔,带动全村722户荔枝种植户脱贫致富。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七

“产业贷”等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县被省办确定为金融扶贫。

400。

万元风险补偿金进行了研究安排。扶贫办在县领导的支持下,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进行了协商,并达成了合作意向。

3

月下旬,县扶贫办和县财政局主要领导和主管人员赴扶贫办专题学习金融扶贫工作。并重点学习了“产业贷”,实地参观了产业贷项目区,带回了大量资料,对“产业贷”工作开展有了基本的了解。目前,省级、县级风险补偿金已全部到位,正在等待省《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等规定的出台,同时筛选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文件出台后迅速开展工作做准备。

1

2014。

年度减贫人口已落实到具体人员;做到县有减贫人员台账,乡村有减贫人员登记册;减贫户帮扶手册体现了帮扶和增收情况。

2

2015。

年减贫计划实施情况:

2015。

年项目实施计划正在收集编制,因此减贫任务分解到村到户和帮扶计划制定工作正在进行。贫困户落实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专项扶贫项目、行业扶贫项目,社会扶贫项目落实到户工作正在进行。

1

2014。

年项目已审批正在实施,已报账。

556.5。

万元,

2015。

年资金项目编制工作已启动,完成收集各村上报计划。

2

集中力量解决。

1000。

个贫困村特色产业问题情况:

14。

个村的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情况。

2014。

年度已完成,正在实施当中。

14。

个重点村共在。

2014。

年安排财政扶贫资金。

491。

万元。

2012。

年以前资金由政府收回,统筹安排,重新用于我县扶贫工作;对。

2013。

年的滞留资金。

303.465。

万元,调整了项目,截至目前已发放。

112.825。

万元,还有。

190.64。

万元项目正在实施;

2014。

年共有资金。

1621。

万元,已报账。

556.532。

万元,还有。

1064.468。

万元项目正在加快实施。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八

设施蔬菜产业现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沙坡头区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4.56万亩,占全市20.83万亩的70%,占全区84.5万亩的17.2%。建成了以番茄、茄子、黄瓜、西瓜等特色品种为主的日光温室示范基地66个,小拱棚瓜菜示范基地6个,建成沙漠日光温室1200座、0.2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65万吨,产值达到9亿元,农民人均来自设施蔬菜的收入达2204元,占沙坡头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4%,主产区设施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设施蔬菜不仅成为农民投资回收最快、效益最为明显的支柱产业,而且解决了3.6万余人的就业,有效带动了流通、运输、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日光温室以冬春一大茬,秋冬茬接早春茬,秋茬接冬春茬三种栽培模式为主,面积分别占30%、40%和30%;小拱棚以冬春茬韭菜和早春茬西瓜两种栽培模式为主。品种布局上,番茄占50%,茄子占10%,辣椒占15%,黄瓜占5%,瓜类占10%,设施园艺及其它占10%,产品的外销量占90%以上。制订推广了12项提质增效措施,平衡施肥、无土育苗、小气候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co2气肥、反光幕、新型覆盖材料、阴阳棚及热风炉等技术开始示范使用。

1、流通体系不够健全。一是没有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蔬菜交易在园区内直接进行,相互压价时有发生。二是缺乏流通销售龙头企业,现有的流通企业经济实力、带动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对市场调节和操控的有效手段。

2、科技力量不足,技术服务滞后。现有市、镇(乡)两级农业科技人员50多人,不仅断档老化、总量严重不足,而且大部分专业不对口,真正的内行更不多,指导千家万户和几万座大棚的生产,不仅力不从心,碰到技术难题更是束手无策。由于技术服务跟不上,造成地区间、农户间的生产水平很不平衡,相当一部分日光温室的产量和效益不到平均水平的一半。

3、标准化监控机制不完善,品牌保护意识不强。超市等生产流通环节的监测不够严格,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品的价位优势得不到体现;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时有发生,病虫害重治轻防、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现象比较普遍,食品安全生产的意识亟待提高。在销售上虽然一再强调统一包装,但部分运销企业为节省成本而使用其他废旧包装箱的现象仍有发生;在蔬菜畅销时,部分农户对产品不分类,以次充好,对“沙坡头”蔬菜品牌造成不利影响。

4、种苗生产销售管理有待加强。个别种苗公司引进的蔬菜新品种不按程序严格进行试验示范就批量生产销售,造成部分品种稳定性差,品性下降;有的种苗公司有销售过期苗,病苗的现象;有的种苗公司技术力量薄弱,售后服务不及时。

5、基础设施不够配套,部分园区生产条件较差。一是老灌区设施蔬菜园区现有电路普遍为单相电,无法满足卷帘机三相用电需求,影响了农民投资安装使用卷帘机的积极性。二是沙漠农业园区大棚保温性能差,冬季棚内平均温度比老灌区低2—3℃,外界温度零下14℃时,棚内温度普遍不到10℃,不能满足蔬菜正常生长的温度需求,遇到极端低温天气,就会造成严重冻害;同时,风沙危害较重。

1、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一是采取招商引资、项目扶持、股份合作等方式,内引外联,尽早建设集蔬菜展销、检测、收购、保鲜、加工、交易、外销为一体的功能齐全、设备先进、辐射面广的国家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形成一个高效、畅通、可调控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产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物流配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沙坡头蔬菜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组织有关部门尽快研究蔬菜龙头企业的发展问题,整合有关农业发展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扶持现有的蔬菜流通公司和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民经纪人,通过联合、重组,形成流通集团或大型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走龙头带产业、产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2、多策并举,强化技术服务。一是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建设,适当增加市镇(乡)农技服务中心人员编制,面向区内外聘用一批具有蔬菜生产特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促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对农民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技术操作水平和市场经济观念,真正把广大农民群众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充分发挥种苗公司技术力量的作用,通过销售种苗,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报务。四是加大聘用山东农民技术员的力度,充分发挥当地“土专家”、“种植能手”的作用,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

3、强化监控,狠抓标准化生产和品牌保护。一是把好蔬菜生产环节关,坚决堵住农药残留。继续完善无公害蔬菜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强化无公害蔬菜知识的宣传,开展无公害知识培训,教育引导农民认真汲取青岛毒韭菜、海南毒豇豆的教训,积极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杀虫灯、遮阳网、防虫网、生物农药等无公害控制性设施,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从源头上保证蔬菜的质量。二是健全完善监测体系。现有的产地(田头)市场要建立健全检测机构,配备一定的人员和设备,对进入市场的蔬菜要加强检测,避免有毒蔬菜混入市场,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要对农民种植的蔬菜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地进行抽检,积极探索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三是继续实施统一品牌、分级包装、统一标识和对包装箱进行适当补助的措施,加大我市蔬菜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把“沙坡头”蔬菜打造成宁夏、中国的名牌农产品。

4、狠抓种苗质量和供应管理。严格程序,规范品种引进。所有种苗公司引进的新品种必须按照有关法规严格进行试验、示范,经有关部门评审鉴定,登记备案后方可推广。加大对种苗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向农户销售过期苗和弱病苗的现象。建立奖惩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对种苗质量高,技术服务好的企业,应给予相关项目优先申报及政策扶持;对育苗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无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种苗公司应限期整改或劝其退出种苗市场。

5、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改善生产条件。一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园区供电线路改造,为提质增效提供基本保证。二是加强沙漠园区科研攻关,通过增设保温裙、防寒沟、双膜覆盖,增温火墙(炉)等,千方百计提高大棚保温性能;加快造林绿化,草、灌、乔和草方格相结合,在园区外围和主干路两侧建设防护林带,减少风沙侵袭。

20xx年广东省蔬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种植面积达130.7万hm2,种植效益也较往年有较大提高,生产区域布局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总产量占全省的38%,但仍存在价格波动大、技术人员紧缺、基地不稳定等问题.从蔬菜生产、区域分布、进出口、市场供给、价格动态等方面,对广东省20xx年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做出具体分析,并建议在制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蔬菜产业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构建蔬菜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科技研发实力,完善蔬菜技术支持体系,加强加工流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化生产水平,促进广东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围绕推动石灰石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对全县石灰石资源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石灰石产业发展前景及现状,分析石灰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石灰石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石灰石资源基本情况。

大理石主要分布在通州、大塘、克度等地,储量为1.36亿立方米以上;

变质高岭石岩分布在大塘镇旧司开花寨一带,储量为217万立方米,其色泽鲜艳、质地细腻平滑、硬度低、工艺性良好。硅石主要分布在大塘、卡罗及苗二河的马坡等地,其质地较好。二氧化硅含量在95%。电石灰主要布在牙舟、甘寨等地。陶瓷土主要分布在平舟镇的更登、平寨,牙舟镇的冗坪、长寨,通州镇的打角冲、油火、党振、刺竹关机打塘镇、克度镇的部分地区。紫砂陶士主要分布在克度镇的九根树等地。高岭土分布在通州镇的金桥粑叶洞和原鼠场乡油岜鸡窝凼等。石灰石俗称青石、灰岩,是矿物的集合体,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其次常含有白云石,菱镁矿及其它碳酸盐类矿物。纯石灰岩的化学成分接近caco3理论成分,cao占56.04%,co2占43.97%。xx县石灰石矿储量1500万吨以上,分布广泛,品质优良,碳酸钙含量达96.37—99.9%之间,其中氧化钙含量达到55.35%,矿石白度95.6%,氧化镁和氧化硅含量均小于0.5%。目前我县石灰石原矿均为露天开采,原材料的开采成本较低、安全风险较低。

石灰石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矿,是用途极广的宝贵资源,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可分为直接应用和间接应用。

(一)石灰石的直接应用。

1.制造水泥。石灰石是水泥的主要原料,占原料组成的70%-90%。它在水泥生产中为水泥工业增加产量,降低消耗,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2.制备玻璃。玻璃的制作材料是石灰石、石英砂、纯碱等,这些材料在高温熔炼之后就可以获得。

3.制备电石。石灰石是制造电石的主要原料,而电石与水作用发生的乙炔气体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的重要基本原料。

4.制造纯碱。纯碱是使用石灰石、食盐、氨等材料使用索尔维法,经过多步反应而得到的,通过纯净消石灰与氯气的化学反应实现漂白。而纯碱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

5.建筑材料。石灰石可以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碎石料,用作建筑材料。石灰石的吸水性较强,可作地面铺设材料。此外,石灰石还可用作混凝土和沥青的集料。

(二)石灰石的间接应用。

其次,熟石灰可以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改善土壤的内部构成,补充土壤中的钙质;

然后,石灰浆可以用来粉刷树干,保护树木;

另外,石灰石可用于生产饲料,作为补钙剂,增加饲料的含钙量;

炼钢用生石灰做造渣材料,除去硫、磷等有害杂质;

另外,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加入石灰可进行催化。在建筑工业方面,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石灰砂浆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灰钙粉可生产成ok粉,乳胶漆专用粉、瓷光粉等系列产品。在制作钙盐方面,石灰石在经过化学加工之后,可以变成氯化钙、硝酸钙、亚硫酸钙等钙盐。在环境保方面,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石灰石由于具有良好的化学活性及低廉的价格成为脱硫剂制备原料,so2与石灰石浆液反应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经石膏排出泵泵入脱水机脱出石膏,净烟气外排。另外,工业废水处理时可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钙离子以及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而石灰法是其中一种。

2.碳酸钙。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经机械粉碎及超细研磨等可制取重质碳酸钙,经锻烧、消化、碳酸化、分离、干燥分级等可制取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而碳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填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塑料、橡胶、造纸、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橡胶工业上,添加碳酸钙可提高橡胶制品的分散性、硫化伸长率、抗撕裂性能、压缩变形、耐屈挠性能和耐龟裂性能等。塑料工业上,碳酸钙可增加塑料体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塑料的尺寸稳定性、硬度和刚性,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耐热性和散光性能等。造纸工业上,碳酸钙可提高纸张白度高、光散射性、纸张表面细腻程度,且添加后的纸张有较高的松密度,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柔软性。油墨工业上,碳酸钙经表面处理后,应用于油墨具有较高的屈服值,能形成一定强度的胶质结构,可控制油墨渗入纸张纤维中,从而使较多树脂留在纸张表面,所形成的墨膜光泽度高、透明性好。涂料工业上,用纳米碳酸钙填充涂料可以提高涂料的柔韧性、硬度、流平性及光学性能。将其添加到胶乳中,能对涂料形成屏蔽作用,达到抗紫外线和防热老化的作用,增加涂料的隔热性。同时,纳米碳酸钙具有空间位阻效应,在制漆中,可以使配方中密度较大的立德粉悬浮,起防沉作用。制漆后,漆膜白度增加,光泽好,而且遮盖力不降低。在其他应用方面,碳酸钙还可用在保健品、饲料、日化(化妆品、香皂、洗面奶、牙膏)、陶瓷等行业。石灰石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原料,石灰石市场需求量也正逐年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纳米技术的发展,石灰石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宽。

从2009年引进第一家石材企业以来,2011年我县提出“石土经济”发展战略,我县举全县之力大力扶持石材产业发展,为项目入驻提供“五通一平”建设条件,尤其是在用地上积极兑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给石材产业项目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10年多来,我县先后引进规模石材企业10家,签约总投资25.87亿元,在项目建设上直接或间接对石材产业发展投入约1.58亿元,但石灰石产业开发力度明显落后于其他县市,石灰石原料价格便宜,除去开采和运输成本,企业在石灰石原料开采上缺乏能动性。在石灰石加工上,仅停留在煅烧制取生石灰的简单工艺上,受到能耗和污染等限制较多。以腾翔钙业综合利用立窑活性石灰20万吨年生产线投资建设项目为例,目前采用的活性氧化钙竖窑主要有并流蓄热式双膛竖窑、环形套筒窑、双梁式竖窑等三种类型。其中,环形套筒竖窑由德国贝肯巴赫炉窑公司于1960年发明,在生产技术的创新上仍存较大差距。

目前,我县引进的由福建南安威力石材、锦翰石材等拥有石材精细加工和国内外成熟销售市场组成的投资主体,正在我县三棵树产业园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建材产业园,将充分整合优质石材资源,引领全县石材企业及周边县市石材企业入园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抱团发展,力争吸引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石材到园区展示、加工和交易,推动产品向石材集散地福建水头、广东云浮及海外市场拓展,形成区域地理标识。该产业园主要建设加工区、精品展示区、异形石材厂、纳米级碳酸钙加工区、仓储物流区等,重点建设石材工程板车间、水刀拼花车间、圆柱板车间、弧形板车间、雕刻车间,开发边角余料精研纳米级钙粉、油漆涂料等,总规划用地面积280亩,建设厂房114000平方米,建设设计、研究等办公配套设施28800平方米。为加快推动该园区建设,项目签约后我县立即成立了工作专班专门协调推动项目建设,指定专人为企业全程提供“代办领办”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该项目正在开展前期手续办理及场地清表等工作。

(一)矿权申报难、资源不稳定,企业经营风险较大。一是受保护“中国天眼”影响,我县矿山空间受到较大程度挤压,在新矿山选址过程中,受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限制(生态红线、基本农田、水源地、国家公益林等)导致新矿山配置推进缓慢,加之当前矿山配置指标不足,办证时间长,个别企业矿权配置较难。二是因“中国天眼”矿山关闭后,企业经济一蹶不振,大部分企业由于资金有限,前期投入已消耗大量资金,在矿山选址前期资源勘查方面投入不足,对矿产资源品质、储量等勘查不清,导致后期开采效果不佳,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三是我县石材企业大部分为家族式管理,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加上企业实力不强,对外市场拓展能力不足,小的订单利润薄,大的订单无力承接,尤其在开采、生产、销售等众多环节存在短板,且各企业间相互竞争,各自为战,企业经营风险较大。

(二)建设规模小、产业配套不足,企业经营成本较高。一是我县多数石材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融资出现困难,或在某个生产、销售环节出问题,容易造成毁灭性的连锁反应,企业抗风险能力十分薄弱。二是石材产业因销售市场非本地化、设备生产及维护在本地尚未形成产业,产业配套不足,导致我县石材企业经营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园区外的石材企业在环保设施、安全生产等方面减少投入,加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打压产品价格,导致大量石材资源贱卖,扰乱市场,压缩正规企业经营市场。

(三)工艺落后、高污染能耗,产业转型发展较难。近年来,国家从石灰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角度上,出台了《非金属矿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石灰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对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增大,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利用率的落后生产工艺,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行业向低污染、低能耗、资源利用率高、技术水平强且具备深加工能力的企业集中,引导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倾斜。受产品工艺限制,产业难以转型。

(四)依赖性较强、产品市场下滑,扩能达产压力较大。受新冠疫情及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影响,钢铁、建材、化工行业市场增长放缓,对依赖石灰石的产业遭受冲击较大,企业市场拓展能力不足,难以接到大宗产品订单扭转不利经营局面,企业扩能达产面临较大压力。

四、对策建议。

(一)着力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格履行职责,做好全县石材企业摸排,进一步梳理各企业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采矿许可等证件,对达不到环保、安全等要求的小石材企业进行关停整合,规范石材产业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二)着力加强管理服务。充分发挥石材协会的作用,建立石材产业行业管理制度、检测制度、定价机制及行业标准,共同探讨石材开发技术、企业融资、品牌打造、石材文化及创意理念等经验,共同联合宣传,降低市场推广成本,增强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如由县内石材企业和政府平台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石材贸易公司,推动石灰石产品销售贸易规范化,形成龙头企业、大企业、中小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前后配套、上下联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格局。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对“小、散、乱”石材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机构、资源重组,使资源配置与企业的投资相挂钩,与企业的生产规模相挂钩,使企业所生产的品种、控制的矿山与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最合理的配置,逐步建成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三)着力规范矿山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推动矿山规范、专业化建设,形成证照齐全、安全规范、环保绿色建设标准。鼓励国有平台公司申报矿权,掌握核心资源,引导石材产业合理健康发展。鼓励延伸产业链项目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结合国发〔2022〕2号文件新一轮政策支撑,发展碳酸钙、氧化钙等大理石边角料尾矿利用项目,在大理石边角料、石浆综合利用等环保投入及产品运输物流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支持。

(四)着力加强品牌培育。加快xx县新型建材产业园项目建设进度,引导全县的石材企业进行整合,推动大理石矿山的协调、有序、合理、高效开采,进一步扩大产能,提升加工设备水平,改进加工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产品的深入开发,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同时配套开发上下游的设计、营销、努力延伸产业链。

(五)着力整合资源优势。把充分整合全县优质石材资源,引领全县石材企业及周边县市石材企业进入新型建材产业园集中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抱团发展,把新型建材产业园建成集展示、加工和交易等全产业链发展基地,推动产品向石材集散地福建水头、广东云浮及海外市场拓展。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十

(一)发展目标。

(二)主攻方向。

二是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争取五年内规模基地全面实现无公害化。

四是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初级加工与精深并举,围绕特色产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三)对策和建议。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蔬菜产业化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2.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蔬菜产业化。

3.提高蔬菜产品的科技含量,创国内外市场知名品牌 。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十一

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xx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的提出为我们发展工业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大力推动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不断拓宽信息化应用领域,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提升工业信息化水平,为全市工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遵照王大虎市长指示,我局认真总结了全市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情况,并深入华北石化公司就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汇报如下:

一、全市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80%的大中型企业、50%的小型企业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全市石油化工、管道装备、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大部分企业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管理,开发建立了数据库,已将生产、技术、财务等实现管理控制一体化。

沧州大化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近几年来,化肥、tdi、烧碱等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屡创新高;沧运集团每年节约管理费用约500万元,增加企业效益300万元;好日子超市通过信息化物流配送,已发展了675家连锁店,2019年完成销售额4.1亿元。

华北石化公司已成功上线应用安全信息、项目管理、员工业绩和考勤等82套信息系统,并有358个流程在网上运行,实现了经营管理规范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工作流程最优化、安全隐患治理常态化和员工全面量化考核自动化。通过信息化建设,经测算,近5年华北石化公司节约管理费用4.5亿元以上,公司工作效率提升5倍以上。华北石化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做到了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从“人治”到“数治”的转变,成功实现了从传统企业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型。

二、当前全市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市长为组长的沧州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国家、省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以信息化服务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工作重点,研究制定了《沧州市“”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方向和措施,指导全市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重点推进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

(二)树立示范典型。目前,我市拥有全省“百家两化融合重点企业”16家、“百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企业2家,“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1家,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为我们提供了示范典型,对于推动全市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大培训力度。为提高企业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调动企业发展信息化的积极性,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我们举办了“沧州市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高峰论坛”、“信息化创建幸福企业”、“北京用友软件园参观座谈”等各种形式的信息化经验交流会、培训会、观摩会。

(四)强力实施“特色产业示范网站工程”。根据沧州产业集群众多、中小企业量多面广、信息化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我局强力实施“特色产业示范网站工程”。截至目前,全市涌现出了河北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河北鑫农大宗商品现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中国管道交易网等一批b2b信息服务平台,年交易额在500亿元以上。

(五)积极开展“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为推动信息化强企工程,我局在各个县(市、区)组织专场活动,2019年为全市100多家企业进行“巡诊”,对40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了信息化现状调研及业务梳理工作,并提出了两化融合“对标”建议及解决方案,促进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

三、全市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虽然大部分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并不到位,缺乏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自发状态,主动性不强,动力不足,发展过程不协调,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二)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时间长、投入大,多数企业更注重眼前利益,对有益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目前,我市企业应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占投资额的比例偏低,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三)人才资源短缺。人才不仅仅是指信息化建设人才,还包括有效使用信息系统的管理人才。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it部门或it部门力量薄弱,尤其是缺少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给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与应用带来了障碍。

(四)应用水平偏低。我市大多数大中型企业虽已在财务管理、关键工序等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但信息化应用水平偏低,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通过信息化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作用还不明显。

四、进一步加快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出台鼓励政策。根据《河北省政府关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河北省信息化条例》,研究制定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优惠政策,在项目用地、财税减免、投融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工业技术改造资金要对两化深度融合项目予以特殊支持。

(二)加强培训力度。举办各种形式的企业信息化经验交流会、培训会、观摩会等,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化认识水平,促其增强发展信息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尽快设立我市信息化专项资金,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投融资机制。

(四)大力开展对标示范活动。认真开展对标活动,积极组织分行业、分区域的两化深度融合试点示范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加强宣传,以点带面,实现重点产业、重要环节和重点区域的突破。

(五)深入开展“两化融合深度行”活动。一是在产品设计中,推广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信息技术,实现产品的智能化改造;二是在制造和生产过程中,推广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及其单元技术为重点的自动控制技术,完成生产过程自动化改造,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推广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覆盖主要业务流程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益;四是在企业供销管理中,推广电子商务应用,全面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文档为doc格式。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十二

5.加快蔬菜批发市场建设的力度,切实优化流通环境。

6.积极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农民销售队伍建设。

7.加强信息体系建设,为蔬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8.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为发展蔬菜产业化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十三

本世纪初以来,我市经编产业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通过几年的积累和发展,经编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生产领域不断扩展,产业结构日趋完善,目前已经形成服饰、广告、工业用布等三大类经编产品,整个产业的经济总量以年均30%左右的幅度增长。2xxx年我市经编自营出口额已经达到19125万美元,自营出口企业112家,产品主要出口印度、美国、墨西哥、香港、巴西等国家和地区。

(1)经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20xx年,我市经编产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及利润的增长速度均高于纺织品产业的平均水平,经编产品的出口保持了较大增幅。20xx--20xx年间我市经编自营出口额年均增幅达到35%,其中20xx年经编出口达到亿美元,同比增幅60%。

(2)产业集群优势突出。

我市经编产业集群化优势在于配套完整、产品丰富、规格齐全,生产成本较低,具有竞争优势。我市的经编企业主要集中在马桥经编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经编产品生产、加工、研发和销售基地,产值约占全国经编产业集群地总量的20%,在行业内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3)科技含量较高,发展潜力巨大。

经编以其较高的科技含量、卓越的生产效率、独特的产品性能,在纺织工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市经编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产业链趋于完善,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三大类产品协调发展,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各种档次的经编产品的竞争力正稳步增强,为经编产品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产业的优势。

1、技术装备基础良好。

我市经编产业技术装备总体水平和研发水平在针织行业处于领先地位,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我市经编生产设备三分之二以上是来自德国卡尔迈耶、利巴公司生产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ks高速经编机和双轴向经编机。目前我市有高档ks、双轴向、多轴向等经编机及相关设备1500多台(套),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双轴向经编机约占全国拥有量的70%。

2、经编产业集群优势凸现。

据调研,海宁经编产业集群地区经济运行明显好于针织产业平均水平。截止2xxx年底我市共有规模以上经编企业186余家,其中出口超过500万美元的有12家。经编产业人均利润、销售产值、产品附加值均保持较高水平。产业链上下游的化纤、印染、服装等产业也正在得到相应发展,形成了结合紧密的经编产业链,产业链上下游间的互动效应正在逐步形成。三大类产品的开发都拥有较成熟的技术,不断推出新产品,较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各种档次产品的竞争力稳步增强,在一定时期保持较高的销售利润水平。

(2)产业的劣势。

1、设计能力弱,产品同质化趋势明显。

经编产业目前仍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即低档产品加工能力已出现剩余,而产品设计研发能力仍然不足,营销环节薄弱。从国际价值链角度来看,我市经编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小,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较为明显。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自主知识产权。在材料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而设备的雷同与产品的复制,造成低档产品供过于求。一些企业原材料与生产成本的提高,产品开发的资金投入减少,为获取有限的市场份额,竞相压价,最终造成效益下降。由于竞争加剧,许多企业常规品种单价下降,利润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2、人才缺乏制约产业发展。

人才培养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设计人才、操作人才、营销人才、国际贸易人才日趋缺乏。不少企业缺少技术人才的长期积淀,对先进的生产装备认知度不高,无法进行充分消化吸收,对新产品、新工艺难以形成有效的研发。设计是提高经编产品附加值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经编产业的薄弱环节。

3、品牌意识淡薄,营销手段单一。

经编产业中普遍存在重视产品生产忽视品牌建设的现象。经编产业的先进装备使产品的档次与质量有所提升,部分产品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是品牌和市场仍被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掌握着。目前我市较多中小经编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是自产自销、以内销为主,出口绝大多数以加工和间接出口为主,销售渠道相对窄小。经编产业产品信息获取渠道狭窄,主要信息来源于客户和同行,这是造成经编产品同质化的主要原因。品牌缺失,很难在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出口退税降低以及环保成本提高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压力下获取较高的利润。

(1)潜在的贸易摩擦风险。

我市纺织品质量与档次的逐步提升,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的同时,也使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日益明显。部分中高档次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逐步增大,引起失去优势的发达国家的企业的恐慌,容易产生贸易摩擦。过去靠低价竞争国际市场的时代将宣告结束,那些产品技术含量少、附加值低、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

(2)劳动力成本提高。

我市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减弱,随着社会保险、劳动聘用等制度的完善,产业集群内劳动力成本正在逐年上升。我国纺织行业劳动力成本比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高出近一倍。虽然一些企业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降低生产成本,仍难以消化劳动力费用支出的增加。

(3)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基础上的长期积累而具备的潜在能力。我市经编产业中多数企业偏重新设备的投资,忽视技术开发的投入,缺少日常的技术积累,先进设备的生产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受到企业创新能力的制约,创新能力的不足已成为经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加大技术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对新型优质原料在经编产业生产中的试制与应用。加速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推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经编复合材料、服饰面料的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品,使经编产业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

(2)壮大龙头,扶持中小企业。

我市经编产业中一批龙头企业的产销率、利润率等各方面指标均处于产业中的前列,企业极具竞争实力。但是从产业整体来看,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略显不足。要提高龙头企业品牌意识,加大在研发的投入,提升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产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技术与产品在某一领域有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和企业群体。中小规模的企业产品专业化较强,往往具有较大活力,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企业在信息收集、市场推广、研发投入上往往不遗余力,是最具潜力的团体,要对之加强引导,找准市场定位,不求大求全,要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成为支撑经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3)向上下游延伸,完善经编产业链。

充分利用产业迅速崛起的优势,加大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向成品延伸,满足市场要求,确保使用性能,使得经编产业步入上下游配套良性发展的轨道,壮大产业链优势。重点发展产业用纺织品的后整理及其终端产品。在后整理方面,引进贴合、压延、涂层等先进工艺和设备,掌控产业用纺织品开发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发产业用纺织品的终端产品。在现有产业用经编设备基础上适当增加系列、配套设备,丰富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和使用功能性化纤原料,开发功能性产品。

(4)加快专业市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专业市场是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快产业专业市场的建立,为企业搭建展示、洽谈、销售、物流、结算等服务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与推介活动,吸引国内外的采购商在这里采购,提升产业集群的品牌效应,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对经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5)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要积极鼓励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参展,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利用不同市场和不同客户对产品需求的差,推进企业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十四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加快林果业发展不仅是林业建设的需要,更是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加快我县林业发展步伐,拉长林果产业链,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促进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结合我县“十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林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优化区域布局和林业产业、产品、品质结构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和外向带动为动力,以拉长林果产业链、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和实现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加快林果产业结构调整,实施重点工程带动战略,走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产业化带动现代化的路子,全面提高林业三大效益,逐步实现林纸林板一体化、果品加工经营一体化、苗木生产经营一体化、花卉药材生产销售一体化、森林生态旅游服务经营一体化,推进林果业跨越式发展。

(二)遵循原则:一是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则。一手抓造林绿化,增加林木资源,建设生态屏障;一手抓产业发展,实现高产高效,促进协调发展。二是市场导向的原则。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依照市场需求确定产业目标和产品发展方向。三是改革的原则。全面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利益驱动机制,确保群众植树造林的合法权益。四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放手发展民营林业,实施林业招商引资,“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五是科技兴林的原则。坚持科研、引进与生产开发相结合,应用先进技术,开发新品种。六是依法治林的原则。坚持依法保护和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根据我县林业发展的方向和总体目标,林业建设布局按落实林权制度改革,发展六大产业进行规划。

(一)林权制度改革。

实施林权制度改革是加快林业发展、推进林业产业化、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分期分批,先易后难,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对全县境内所有宜林地、沟、路、渠占压地、河堤、村镇隙地、小片林、四旁空闲地等,采取公开拍卖、租赁、返租倒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落实林权制度改革。签订合同,明确权属,依法公证,发放《林权证》,解决群众的后顾虑之忧。

(二)林果六大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设,优化产业产品结构,逐步建成门类齐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产业体系。

1、林下种养业。以卜集乡林牧型速生丰产林和肖云镇林药间作模式为重点,大力推广林果、林菜、林菌、林牧等各种间作形式,使林业长期效益和牧业等短期收益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到××年,在全县万亩绿色通道下全部间作药材;以卜集乡、胡集镇、羊山镇为重点建设2万亩的林牧型林下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以肖云镇、司马镇、兴隆乡为重点的3万亩林药间作基地。同时建设以北大溜、新万福河、老万福河、大沙河、新西沟等河堤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带。

2、果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和时令果品以及错季果品;调整树种结构,稳定梨、苹果等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沙果、樱桃等优质小水果、干杂果,压缩中熟品种,增加早、晚熟品种比例。同时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等增效新技术,提高果品品质。到××年建成2万亩优质小水果、干杂果基地和以××镇、兴隆乡为主的桃、杏、葡萄等万亩保护地栽培基地。通过抓典型、建精品、树样板,促进果品生产上档次、上水平,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

3、种苗业。按照道路和城镇绿化的需求,以乡镇道路、城市绿色为方向,抓好名优稀特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形成速生、常绿、灌木多元化发展。到××年发展苗木万亩,逐步形成以三个国有林场、苗圃为依托,集中连片、初具规模的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4、花卉药材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对外开放,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坚持基地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品种齐全、特色鲜明、名牌高档,跨地区、跨季节,花卉药材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生产模式,花、鸟、鱼、虫、草、根雕、药材全面发展,逐步缩小同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发展布局上,以国有林场、苗圃为主优先发展盆花和鲜切花;以华裕制药集团为龙头带动药材基地发展。到××年,建成5万亩药材基地和以盆花、鲜切花、盆景、相结合的花卉基地。

5、林果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是延长林业产业化链条、增加林木附加值的关键环节,下步逐步调整林产品加工企业数量,限小扶大、优扶劣汰,提高技术、设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大力开发拼板加工、高密度板、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工艺品、木浆、家具、果品贮藏、果汁果脯等多种产品,逐步形成以鸡黍镇刘楼、张寨村为主,沿枣曹线发展的木材加工基地和以金德果蔬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果蔬加工基地。规划建设全县木材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木材销售专业村、专业户,积极发展各种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逐步形成集产加销、内外贸、林科教于一体的多层次加工增值产业化体系。

6、森林旅游业。以国有林场、苗圃为重点,在坚持以林为主,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的基础上,立足土地资源、林木资源优势,进一步搞好规划设计,改善林场生态环境,创造有利条件,扩大种植、养殖能力,开发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加快交通、通讯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独具特色的森林旅游产业。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把苗木、花卉基地建设与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结合起来,尝试开展“农家乐”经营活动,探索新的农业经营模式。

(一)提高认识,加强林业工作的领导。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抓好林果产业化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是贯彻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争创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需要。××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创汇农业,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县、创建绿色××、人文××,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业,通过林业改善现有生态环境、改变××的对外形象、营造新的生态优势。全县上下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市的指示和要求,从长远的、战略的、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发展林果产业化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坚持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把发展林果产业、生态环境建设任务逐级分解,层层落实责任,作为考核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严格奖惩,对完成年度任务和规划目标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责任心不中,措施不力,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二)政策引导,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按照“明晰所有权、搞活使用权、放开经营权、保护受益权”的要求,全面落实林权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推行新的管理模式,用政策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宜卖则卖,宜包则包,宜统则统。把握好先易后难、适度规模、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并建立树权林权档案,发放林权证,把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大力推广订单林业、民营林业等发展模式,加大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打坡区域界限,通过招商引资,外引内联的方式,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投资兴林致富,实现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

(三)抓好基地,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以市场为导向,在发展林果六大产业的基础上,抓好林下种养、经济林、种苗、花卉药材四大基地建设,发展专项林果产业区,坚持把规模调大、结构调优,品种调新,档次调高,突出特色,成为品牌,形成××优势。鼓励林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原料林基地,以满足生产加工需要,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林产品基地为依托,资源培育、加工、利用相衔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的林果产业。

(四)培育龙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多方扶持壮大一批、改制重组联合一批、内引外联新建一批”的思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步伐。重点扶持金德果蔬、华裕制药、亚龙木业集团和安利木业等一批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加强技术改造、加快规模扩张,打造林果产品加工企业的“旗舰”。聚合新的生产要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选择一些有市场、技术有保证的新项目,及时立项,加大资金扶持,以项目为载体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适应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增强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强化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办好林果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林果产业体系建设息息相关,是龙头带基地、联农户的重要纽带,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形式,是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必由之路,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推行“苗圃+农户”、“苗圃+公司+农户”、“苗圃+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使林业产业的产加销逐步达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越来越多的贸工林一体化的经济组织。

(五)强化科技,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积极引进利用高新技术,重点抓好林果良种组培快繁、速生丰产栽培、果品增色提质、加工保鲜、林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好的林业科技成果示范样板,以点带面,示范辐射带动群众,推进林业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林农,提高技术素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提高林业科技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

(六)依法治林,确保林业的健康发展。强化林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施依法治林,是维护造林绿化成果的根本保证。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大力营造“爱树光荣,毁林可耻”的良好氛围。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审批制度和木材采伐、运输、经营加工以及林地使用许可证制度,实行林木采伐全额管理。要建立健全护林组织和护林队伍,明确职责,合理解决报酬,调动护林员的积极性。公安、林政、公路、交通等部门相互配合,对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占林地、故意毁坏幼树的案件,从快从严从重查处,确保林业生产秩序的正常发展。要加强林木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依法防治工作,把病虫害树林木的危害减轻到最低限度,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十五

枸杞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国内130多个大中城市,享誉中外,对宣传宁夏、提高宁夏知名度产生了积极影响。枸杞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把枸杞产业做为我区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导产业,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扶持。自治区政府决定不定期举办枸杞节,并支持中宁县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为枸杞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各地特别是枸杞主产区充分发挥枸杞产业的品牌、科技、种植、加工和市场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枸杞产业。目前全区枸杞面积达到万亩,约占全国的30%。20xx年总产量达到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产值达15亿元,其中原果收入6亿元,加工产值9亿元。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60%,出口创汇最多年份达500多万美元。全区枸杞加工、营销企业100多家,其中枸杞规模加工流通企业52家,形成了以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为主体的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40多种产品,枸杞加工转化率达到了总产量的15%。主产区中宁县已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

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迅速,枸杞产品产销两旺,突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产业布局上取得了突破。在全区推行“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枸杞南移工程”,建设万亩枸杞园区4个,千亩园区30个,500亩以上联片种植区近百个,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区、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产业带。

二是在科技服务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在发展枸杞产业中都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宁夏枸杞研究所和中宁等主产区建立了优质枸杞育苗基地,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全面淘汰了落后的传统繁育方式,以“宁杞1号”、“大的麻叶优系”等枸杞优良品种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同时积极推广日光烘干、热风烘干等技术,加大了硫磺薰蒸枸杞的查处力度,使枸杞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有了明显提高,较好地维护了“中宁枸杞”品牌乃至“宁夏枸杞”的良好声誉。

三是在标准化生产上取得了突破。各地加大了枸杞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统防统治力度,仅中宁全县统防统治面积达到万亩,占全县种植面积万亩的40%,已有8万亩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3万亩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分别占全县种植面积的和26%。

四是在品牌创新上取得了突破。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培育出了“宁夏红”、“杞浓”、“早康”、“杞王”等枸杞产品系列品牌,尤其是“宁夏红”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枸杞品牌的培育和提升,对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注重对“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品牌的保护,注册使用了“中宁枸杞”证明商标,对其进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枸杞品牌的培育和提升,对我区枸杞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是枸杞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据我们调查,枸杞主产区亩纯收入一般都在2000—3000元,收益很高。中宁县农民收入1/3以上来自枸杞产业,惠农、原州区、同心等发展重点县、区枸杞集中乡镇或村农民来自枸杞的收入在40-80%以上。全区有10万农户依靠枸杞产业增收致富。全区农民纯收入中枸杞收入人均380元。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枸杞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有:

一是枸杞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枸杞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型的新兴产业。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正常情况下枸杞亩均投入过千元,按我区目前的枸杞种植规模,仅生产环节每年需要投入资金4-5亿元,加之加工、流通和研发等环节,枸杞产业每年需要资金(主要是周转资金)约8亿元,如此巨额的`资金仅靠政府的少量补贴和茨农的有限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每年的资金缺口约2-3亿元。资金不足制约着产业的扩张和升级。

二是枸杞标准化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茨农的分散种植给统种统管、统防统治造成了障碍;部分茨农片面追求产量,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制干技术落后、统防统治以及检测工作滞后、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较大;无公害标准远远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绿色和有机产品发展较慢,有些产区还存在化学药物熏蒸加色等危害消费者安全的不法行为,这些现象都对“宁夏枸杞”的品牌、声誉乃至茨农的收益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是枸杞产业化水平较低。由于缺乏行业协会自律和社会化优质服务,受资金短缺、烘干储存手段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广大茨农无法摆脱受制于营销商的被动局面。特别是枸杞加工龙头企业与多数基地、农户缺乏有机结合,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四是枸杞深加工转化能力有限。随着枸杞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逐年增长,全区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转化能力弱的问题日益凸现,目前的加工转化率仅为15%,85%的枸杞仍以干果形式出售,影响了枸杞产业整体效益的增长。

五是枸杞科技服务相对滞后。科技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工作滞后。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的综合研发不够。枸杞的烘干、储藏技术还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枸杞采用落后的人工手段采摘,生产成本提高,劳动力资源约束严重。

总之,从资源支撑、市场容量和产业递进规律来看,枸杞产业已基本完成了产业初级阶段即扩张阶段的发展,逐步进入中级阶段即内涵式发展阶段,需要适时调整发展指导思想,促进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1、完善枸杞发展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四是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拔千金”的作用,采取“以奖代补”等措施,撬动社会资本大量进入枸杞产业,促进枸杞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十六

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其本身性质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

2003。

9

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2004。

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方针,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达州地处西南,是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被誉为“川东明珠”。家乡历史悠久,红色文化独特动人,同时,家乡山水也灵秀怡人。在政策的指引下,结合客观实际,起步较晚的达州文化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契机。

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不仅仅有着物质消费需求,也期待体验到丰富健康的文化服务,他们为新兴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市场和空间,也对其有着崭新的要求。

呈现出以下特点。

2006。

6

20。

日,

xx。

市委、市政府为打造“名人、名山、名节”的城市名片,尊重市民习俗,顺应民意,经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正式设立“中国达州元九登高节”,既缅怀先贤元稹,又作为展示达州特色文化魅力、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拓展达州旅游空间的重要窗口,促进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登高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文艺演出、万人登山比赛、趣味运动会、美术书法摄影展、广场赛诗会、参观红军文化、风景游等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元九”登高节已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商标局注册,成为达州的城市文化节日品牌。

2011。

年,逐渐开始着力打造以巴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红军战斗遗迹、将军故里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产业带;以石桥火龙、马渡民歌、三汇彩亭、巴山背二哥、竹唢呐、拗棒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民间文化产业带。

传统的文化见证着城市的发展,铭刻着家乡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中,它们是有着不竭活力的主力军。

目前达州正在打造凤凰山——莲花湖风景区、賨人谷风景区、八台山——龙潭河风景区等,这些地区的开发模式兼具了商业性和文化性风景区的迷人之处不只是景色的独特,更多了一份文化的涵养例如,賨人谷风景区中,游客既能欣赏秀美山川、神奇岩洞,也能感知川东賨人的古老生活方式文化旅游产业激活了老旧的经济发展模式,解决了当地许多问题,也为消费者提供了精致的休闲环境

近年来,达州文艺创作和文艺展演硕果累累,连续

14。

800。

余场,观众达。

600。

余万人(次)。

市本级新建了广电大楼、演艺中心、凤凰楼、六相广场、人民广场、塔沱广场,重塑了《巴山魂》群雕,改建了红军亭、元稹纪念馆,达州博物馆已向市民免费开放。全市文化研究与文化社团服务、社会人文科学研究等机构基本齐全。

xx。

市文化发展研究会常年开展的“中华·巴渠文化千里行”大型文化采风活动影响甚大。

全市公开发行报纸有《达州日报》、《达州晚报》、《达州广播电视报》等

3

种,《四川文理学院报》学报。

1

种,《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学刊。

1

种;有报型内部资料。

6

刊型内部资料。

11。

每年办理一次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

200。

余种,报刊社驻达记者站。

16。

家。目前全市共有国有书店。

9

个、民营零售书店。

300。

余家,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出版物的需求。全市现有。

112。

家印刷企业,其中书刊印刷企业。

5

家、内资专项许可企业。

22。

家、其他印刷品企业。

77。

2000。

余人,全年工业总产值。

11603。

万元,创利润。

1268。

万元。全市印刷产业正在形成秦巴地区包装印刷的相对集中区。

在凤凰山下论坛参与讨论、去达州传媒网浏览资讯……这些已成为了市民们的习惯。随着网络的普及,政府门户网站、达州文艺网等也大力推动了达州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提升了达州的影响力。一年一度的“中华·达州网络写作交流会”,正确引导和培育了网民。

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艺术干部学校等文化培训组织以及众多社会培训机构,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积极举办以中小学生为主的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以老年人为主的舞蹈、声乐、器乐、绘画、川(京)剧票友联谊交流等培训班,将青少年素质教育和老年人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全市有各类社会文化艺术培训机构

500。

余家,年培训。

1

万余人(次),创收。

5000。

余万元。

通过调研,

xx。

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图景呈现在眼前。发展的事物总是在不断革新,不断自我超越。所以,发展中的达州文化产业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

文化产业是新型的产业形式,具有很大的潜力

xx。

市地处西南,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识萌芽较晚。现在虽已有四川刘氏竹编工艺有限责任公司列入了首批重点文化企业骨干企业,巴渠文化产业园、达州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点)列入了建设计划,但整个文化产业的起步滞后,导致后续缓慢。

家乡达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既有湖广填川的历史,也有巴人文明的灿烂当下的文化产业与传统的结合较浅一座城市的发展中,其古老文化会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当然,老旧的东西里面可能含有一丝落后的痕迹,不过作为现代人,我们要去粗取精,正确选取

市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乡村消费必将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新亮点,然而家乡的文化产业仍然还是忽略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市场。这样的发展模式既丢弃了市场,又让农村居民失去了接触文化产品的机会。

州文化产业存在着管理交叉、分工模糊的问题,更缺乏一个清晰、明确、高规格的整体发展规划。这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不能有全局效应,只能是小范围的动作。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文化创意人才、营销人才、公关人才等大批人才,而现在我市急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策划人员、公关人士等。人才的缺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

文化产业是与人类意识形态相关系的行业,与工业生产不同,但也并不意味着它与科技无关。文化产业发展中运用科学运营模式,可在市场经济中谋得一席之地;文化产品生产环节,加入科技成分,能够让产品既有价值又时尚好用;文化产业的市场公关中,运用科学的公关技法,能达到最佳的公关效果。

文化产业要通过媒体、自身公关等方式,向人们传递信息。之前,很多人认为,文化产业将文化市场化,是对文化的不尊重,甚至认为违背了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现在,文化产业部门要努力纠正认识,让起步较晚的该产业在文化的滋润下焕发无穷的活力,使得全民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不仅仅要在当地发展,更要有走出去的观念。达州有着丰富的本地文化资源,作为当代达州人,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传承优秀文化,并将它发扬光大。将文化产业与本地传统文化、当地特色文化深入融合,既能在当地市场站稳脚跟,在全国的广阔市场也才有独特的竞争力。

文化产业建立政府引导、部门管理、企业配合的高效管理机制,尤其要强化战略规划、政策指导、产业协调、配套服务以及外部环境建设,努力保持文化市场的活力。制定长远发展目标。

农村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并不是两条道上的车,在实践中,农村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中国“杂技之乡”

xx。

48%。

xx。

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可借鉴以上实例,从农村、城市两方面发展。

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完整篇十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根据我县生态立县的战略定位,探寻高质量发展路径,人大常委会成立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组,以*县康养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剖析存在的问题,找准高质量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实现把我县打造成康养胜地的目标。调研组由县人大常委会分管主任带队,财经工委、县发改委、民政局、卫健委、县医院、*文化集团等单位参加,实地察看了*镇敬老院、*镇养老中心、*公司、*温泉小镇,考察学习了*医养中心的成功经验,并与*负责人深入座谈交流。现综合调研组成员的意见,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县康养产业发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县大气候四季分明,小气候丰富多样。区位优越,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华东地区的绿肺,长三角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良好,千米以上高峰69座,平均海拔6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76%,动植物2160余种,空气质量高。

有机食品物产丰饶,认证面积超3.5万亩,*翠兰、茭白、蚕桑、有机黑猪国内有名;

特色农林基地达84万亩,中药材种类1136种,其中茯苓、天麻等出口国外。

(三)*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长三角“后花园”区位凸显。*县位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五大战略的核心叠加区域,处于武汉经济圈、合肥经济圈、鄱阳湖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地带。*县成为长三角“后花园”的功能定位顺势而成。

(一)康养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县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县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意见》《关于加快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若干政策》《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从规划到落实,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二)康养产业已从起步到加速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县列入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天悦湾温泉幸福小镇已成为中国中部康养旅居胜地之一,明堂山、天悦湾、明山寨等森林氧吧、中医药康养基地已相继投入使用。大别山彩虹谷入选省“512”重点旅游项目计划,*国际养生文化产业园入围全国优选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道元古村获批省级首批森林康养基地。观光休闲、生物制药、健康养老、温泉养生等渐成规模。康养旅游方面,全县有乡村旅游集聚区6处,省级旅游小镇1家,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1家,民宿11家,各类农家乐、采摘园800余家,鹞落坪、石关农家乐已初具集聚规模。中医养生、健康运动、健康养生等各类新业态旅游呈现丰富多彩姿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养康养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大品牌影响。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包括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和品牌区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反映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我县叫得响的品牌,乏善可陈。

(二)缺龙头企业带动。就当下而言,不论是旅游还是休闲养生等产业,我县还没有对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具有很深影响、号召力和一定的示范、引导作用企业。创新创意不够,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强,牵动性的重大项目不多。

(三)缺核心产品支撑。尽管我县中药材、温泉、森林等资源丰富,相关企业较多,但在资源转化为优质项目、推出优质业态、吸收优质客源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规上大项目不多,大部分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结构单一,精加工、高附加值的原创产品少,有些健康食品企业如中药材加工、休闲农业等企业仍处于初级产品生产和供给阶段,企业品牌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

(四)服务业产品低端。服务业缺少统一的服务规范、服务标准,行业自律能力弱,发展各行其是,良莠不齐。

(五)要素保障不足。最核心的是土地资源,根据资规局提供的资料,目前全县文旅康养类项目41个,用地需求4420.83亩。这些项目选址均不符合《土地管理法》第45条列举的6种情形,无法开展征收报批,文旅康养类项目存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的严重困难。

(一)摸清康养产业资源底数,完善康养产业规划。

可供发展康养产业资源的指标要用数字说话,包括面积、海拔、水源水质、空气质量、森林覆盖率、交通条件等等,一键查询。以《*县“十四五”规划纲要》为引领,统一规划全县康养产业发展的思路、路径和布局,特别是将健康养老、医养康养、休闲养生等领域纳入规划统筹考虑。在规划中体现以下理念和思路:一是凸显*是长三角“后花园”定位,按照花园设计理念,从文化、审美、习惯、情趣等各个方面,最大限度迎合沪、浙、苏等主要地区目标人群的喜好。二是确定“康+”产业形态,如康+游、康+居、康+养、康+体(育)、康+禅……根据县内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规划设计相应项目,引导不同形态产业错位发展,体现核心引领、轴线延展、带状集聚、多点支撑发展格局。三是重视开发与保护的有机统一。要始终把绿水青山好空气作为康养产业发展的最大资本和最大优势,坚持在保护基础上绿色开发、科学利用,实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统一,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二)实施品牌战略工程。

县政府要高度重视*区域品牌建设,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展示*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诱人的食品,突出“花园*”品牌概念。

支持行业创立行业品牌,鼓励企业打造产品品牌,可利用自然资源中的空气、水、磁场、植物或综合生态环境要素等来设计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温泉、水疗(spa)、森林浴、药膳、茶道等拥有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康养旅游产品,争取打造3至5个效益口碑俱佳,市场广受欢迎,世界级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产业业态和旗舰企业品牌。

(三)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强化头部引领,促进链式发展。

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对重点产业链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通过头部企业的配套集成能力、共生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建立健全安全稳定的产业链。根据我县康养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瞄准重点地区、突出重点产业、引进重点企业,推动康养产业集群发展。把握主攻方向,绘制长三角产业招商地图,针对康养产业延伸环节、缺失环节和高价值链环节,争取引进现代医疗、体育运动、健康养老、康养服务等大项目落地,打造一批有发展前景有核心竞争力的康养领域龙头企业。推进招商引资由单向承接向双方互动发展转变,突出龙头型、生态型、高成长性、产业链型项目引进。

(四)完善政府公共服务。

一是基本医疗保障服务。合理布局卫生院以上规模的医疗机构,并具备急救应急响应条件。应在交通枢纽、旅游活动场所等游客相对密集地方,设专职安全保卫人员与医疗救护点,确保旅游者人身和财产安全。应对区域内从业人员进行卫生健康知识和救护技能培训,建立具有一定健康护理知识并受过培训的志愿者服务机构。

二是开放文化体育设施场所。县内所有文化体育设施都要开放,本地居民外地游客一视同仁,而且要根据外地长居客人的需求,合理增加相应设施。

三是支持引导行业协会发挥作用。产业的末端,千头万绪,只有协会才能发挥最佳的管理协调作用。政府要充分支持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制度,包括自我治理、自我考核、自我评价等等。

四是引导跨界融合,最大可能留住客人。能否吸引客人和最大可能留住客人是检验我们发展质量核心指标。建立康养旅游业态与观光、度假、体育旅游、职工疗养、研修旅游等旅游业态的产业联动机制,与本地相关产业如医疗业、绿色有机农业、养老产业等融合发展。宜同时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长中短期相结合的康养服务系列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差异化需求,让客人居得安心、游得开心、玩得舒心、吃得放心。

五是加强诚信治理。将各商家行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检检查结果等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从业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完善以执业准入注册、不良执业行为记录为基础的行业信用记录数据库。

(五)强化要素保障。

尽快寻求我县康养产业用地报批政策和路径。推动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增加康养产业用地供给。鼓励合理利用存量用地,探索转型开发、节余土地分割转让、政府收储等方式,盘活土地资源。对已占用未开发以及低效无效开发的资源,通过法律手段收回,妥善处置,充分利用。

(六)搭建数字平台,通过平台管理和引导产业发展。

引用如“淘宝”的平台管理模式,将全县健康产业从业主体纳入平台,通过平台实施管理。平台智慧服务系统通过网站或手机app客户端服务,并提供二维码扫描服务。可实时查询的相关公共信息,以及商家的产品、商誉等基本情况。

(七)狠抓康养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康养服务水平。

引导大学生村官、返乡优秀人才,从事康养产业,注重管理人才储备。支持县内大别山科技学校开办旅游、医疗、护理、康复、健康管理等康养服务相关专业或者开设相关课程。建立健全相关培训机制,组织开展康养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努力提高康养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保障水平、社会地位,建议探索开展专业技术资格的评聘。重视社会化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加快培育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倡导社会各界志愿者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结对活动,鼓励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加入志愿者队伍,以便健康老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

大健康办要进行职能定位,明确职责,实质运作,发挥应有作用。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相信在新的、年轻的县政府领导班子积极作为下,未来的*应是这样一个青山绿水画卷:有炊烟袅袅的田园风光、也有车水马龙的繁华,有鸟鸣山更幽的清静、更有百姓共同富裕的欢声笑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