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活动奖励申请书如何写 活动奖励申请书如何写范文(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8:09:40 页码:8
活动奖励申请书如何写 活动奖励申请书如何写范文(四篇)
2023-01-13 08:09:40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活动奖励申请书如何写一

一、体育活动

(一)团体体育比赛奖励标准

第一名(冠军):奖励标准100-150元/人,颁发团体荣誉证书。

第二名(亚军):奖励标准90-130元/人,颁发团体荣誉证书。

第三名(季军):奖励标准80-110元/人,颁发团体荣誉证书。

第四名:奖励标准75-90元/人。

第五名:奖励标准70-80元/人。

第六名:奖励标准60-70元/人。

第七名以后的名次为鼓励奖,标准50元/人。

不足七个队的比赛实行减一录取。

(二)个人或单项体育比赛奖励标准

第一名(冠军):奖励标准100-150元/人,荣誉证书一个。

第二名(亚军):奖励标准90-130元/人,荣誉证书一个。

第三名(季军):奖励标准80-110元/人,荣誉证书一个。

第四名:奖励标准75-90元/人。

第五名:奖励标准70-80元/人。

第六名:奖励标准60-70元/人。

第七名以后的名次为鼓励奖,标准50元/人。

不足九个人的比赛实行减一录取。

(三)总裁判、裁判员、工作人员奖励标准

总裁判奖励标准150-200元/人。

裁判员、工作人员奖励标准100-130元/人。

学生裁判员奖励标准50-70元/人。

(四)体育活动领队、教练奖励标准

领队、教练奖励标准100-130元/人。

二、文艺活动

(一)教职工大合唱比赛奖励标准

一等奖:颁发团体荣誉证书,奖金标准3000元/参赛队。

二等奖:颁发团体荣誉证书,奖金标准2500元/参赛队。

三等奖:颁发团体荣誉证书,奖金标准20xx元/参赛队。

优秀奖:颁发团体荣誉证书,奖金标准1500元/参赛队。

鼓励奖:颁发团体荣誉证书,奖金标准1000元/参赛队。

(二)个人或单项文艺比赛奖励标准

一等奖:荣誉证书或奖杯一个,奖励标准100-150元/人。

二等奖:荣誉证书或奖杯一个,奖励标准90-120元/人。

三等奖:荣誉证书或奖杯一个,奖励标准80-100元/人。

优秀奖:荣誉证书或奖杯一个,奖励标准70-80元/人。

鼓励奖:奖励标准50元/人。

(三)评委奖励标准

评委奖励标准300—500元/人。

(四)领队、工作人员奖励标准

领队、工作人员奖励标准200—300元/人。

三、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文体赛事

凡代表学校参加市级及以上单位组织的文艺或体育比赛,获得奖项者,按学校高一级奖励标准给予奖励;学校发放演出服装、运动衣者不再另行奖励。

每年学校工会开展文体活动项目多少,要根据当年工会经费预算情况确定,以不突破预算为原则;并做到各类文体活动支出发票齐全、有领取奖品(奖金)人员名单、支出明细等。

有关活动奖励申请书如何写二

尊敬的学院领导:

您好!

我班学生于20xx年5月19日至5月30日期间以两人为一个小组,分别对xxxx学院12个二级学院共24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4份,此次调查主题为“大学生旅游状况”,并于5月31日在主教学楼b305教室进行了调查分析交流会。现附上收回的234份有效调查问卷和1份大学生旅游状况调查综合分析报告,提供此真实材料供学院参考,并借此向学院提出申请12份内容为“大学生公共关系实践调研优秀奖”的奖励证书的要求,以奖励我班学生日后继续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高我班学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感。此次申请已征得我班公共关系课程指导老师(张xx,电话:186xxxxxxxx)的同意,望学院领导认真核实并作出决定,我班学生定将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努力拼搏的精神,再创佳绩!

特此申请,为谢!

此致

敬礼!

申请班级:xxx

申请日期:20xx年6月1日

有关活动奖励申请书如何写三

1.通过参加活动会,培养孩子踊跃进取、英勇刚强的精良品德。

2.通过发展亲子运动会,增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交换,增添孩子之间、家长之间、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机遇。

3.发展孩子动作的和谐性和机动性,增进身材全面发展。

4.通过体育活动,造就孩子与父母或错误独特战胜艰苦夺得成功的精力,培育孩子加入体育运动的兴致,亲自休会体育活动的魅力。

xx年3月22 日下战书1:00

一(1)班全部学生跟家长,特邀校长、钱老师、戴老师及一(1)班所有任课老师参加。

集云试验学校操场

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四组,每组13人(家长和本人的孩子分在统一组),每一组选出家长和小孩组长各一名。根据每一个比赛项目标游戏规则进行比赛,每一个项目取前三名,分别加30、20、10分,所有的项目得分进行累积记入集团总分,最后按团体总分高下来评定名次。设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一组,三等奖两组。

1.主持揭幕;

2.家长和孩子在韵律操音乐中自在施展做准备动作;

3.按竞赛名目顺序依次进行比赛;

4.颁奖、结束。

音响装备(蔡文骥家长负责);

横幅(叶奕帆家长负责);

红黄蓝紫胸牌、拍照(陈池浩然家长负责) ;

记分牌、盘算器、剪刀、勾线笔、矿泉水、四种色彩气球(红黄蓝紫)、啦啦队材料(叶晨阳家长负责);

摄像(陈破翰家长负责);

桌子、椅子、

有关活动奖励申请书如何写四

为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家、校、社的良性互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办实际,现就我办开展“校长教师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经常性联系,及时通报学生在家校的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二)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优势,配合社区(或村,下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教师进社区活动方案。

(三)弘扬教育优良传统,塑造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

(一)校长进社区活动

1、活动内容与形式

主动走访社区,协商学校与社区教育合作事项,采取联办家长学校、爱心网吧,科技、音乐等活动室以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家庭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介绍学校的发展情况、办学理念,听取群众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接受社会监督,改进教育工作。

2、活动步骤

——调查准备阶段

各校根据社区设置与学校片区划分情况,每所学校都要就近与所在片区一个以上的社区或村建立结对共建关系,各校校长要带头深入走访结对共建的社区,了解社区家庭的总体特征、主要需求,与社区探讨合作共建教育平台的方式和途径;对共建项目做好师资和设施方面的准备工作。

——活动实施阶段

在建立结对共建关系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学校与社区的合作项目,原则上每所学校与社区要有一项以上的合作项目;要利用好学校的优势资源辐射社区教育,同时要利用社区组织优势和合作平台,组织家长进行科学教育观和教育方法的学习辅导;选择合适时机召开学校教育征询意见会,广泛听取群众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总结阶段

及时上报提供学校与社区教育合作的做法,规划方案《教师进社区活动方案》。年底前,总结校社教育结合取得明显成效和有特色的做法,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相关学校领导进行观摩学习。开展学校与社区教育合作的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探索创建长期合作的工作机制。

3、具体要求

(1)校社合作项目要因地制宜,切合社区情况和居民需求,针对性强,不强求一致,不搞形式主义。

(2)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和征求意见会要侧重于沟通情况,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得责备、训斥家长。

(二)教师进家庭活动

1、活动内容与形式

各学校要组织校级领导、中层领导、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师实施全员家访。家访时,要注重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安全文明规章;通报学校发展情况和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共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措施;了解掌握特殊家庭生(含贫困生、单亲生、农民工子女和城乡结合部家庭等)和行为偏差生(学困生和其他行为失范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

2、活动安排和要求:

——准备阶段。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全员家访的方案,合理安排好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家访任务和时间,在落实特殊家庭生和行为偏差生作为重点家访对象的同时,避免重复家访或者漏访。

——实施阶段。每所学校相对集中时间实行全员家访。家访过程中,要严格做到“四要四不得”:要全面通报学生在校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和在家表现情况;要共同探讨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访情况记录。不得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不得随意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责怪训斥;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和赠礼;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各学校要建立家访登记制度,记录教师家访简要过程、学生家庭和个人情况以及下步的随访建议,以及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等。

——规范阶段。在总结全员家访做法的基础上,着手建立制度规范,长期坚持做好家访工作。要以班级为单位,全面了解家庭特殊生和行为偏差生的情况,形成档案,建立随访工作机制,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制定落实具体的辅导补习和矫正措施。

(一)加强领导,务求实效。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全员动员,合理安排,注重规范,务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开展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加大宣传力度,主动联系新闻单位并通过其他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活动取得的成效、社会各界对这一活动的评价,宣传勇于创新、取得明显实效的事例和典范经验。

(三)完善机制,确保长效。

要着眼于构建家校社教育网络的长效机制,将通过实践证明有效的做法和措施作为制度长期坚持,并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此项活动的进展和总体情况,各校要做好记录(包括原始记录)并整理归档,以备检查。(四)加强交流,反馈信息。各校要及时反馈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或存在的问题等信息,并认真填《中小学校长教师进社区进家庭活动阶段情况反馈表》。并上报办事处未成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