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 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模板(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8:39:53 页码:10
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 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模板(九篇)
2023-01-13 08:39:53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选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推荐)一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转化创新载体,发扬优秀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在重视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依托宗祠资源建设文化活动平台,弘扬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和家睦邻、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先进文化融入农村传统的习俗阵地,构建新型城乡文化体系,倡导农村文明健康的新风尚,推动步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充分利用宗祠文化资源,挖掘祠堂家谱文化积淀和传统道德积淀,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祠堂打造成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阵地,成为传承文化、崇德向善的精神家园,扬正气,树新风,讲文明,助发展,促和谐,让宗祠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光彩。

(一)部署阶段(2016年1月-4月)

1、下发《步文镇弘扬宗祠优秀传统、构建新型农村文化的实施方案》,各村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并上报,细化分工,落实责任,抓好宗祠转化创新工作。

2、镇宣传办负责摸清全镇辖区内的所有祠堂,调查清楚祠堂历史、现有规模、发展情况等基本信息,汇集成册。

3、组织各村主干、村老人协会长、宗祠理事会长等到本市内的先进示范宗祠进行学习交流。

(二)实施阶段(2016年4月-7月)

1、试点先行示范。选出1-2个具备先进示范条件的祠堂作为试点,在5月前打造成;文化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

2、集中推广转化。在祠堂示范点的基础上,召开弘扬祠堂优秀文化现场会,总结经验后在全镇全面推行实施。

(三)总结阶段(2016年8月)

各村上报开展活动照片等材料,全镇对祠堂优秀文化弘扬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注重规范建设。在现有宗祠房屋、场地设施的基础上,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原则下,按照;两个榜;、;八个一;的标准进行合理规划建设。

;两个榜;,即孝子榜、成才榜。孝子榜要评选表彰上榜一批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道德楷模和孝子。成才榜要将2014年以来考上大专或本科以上学校的学子姓名、学校、专业、个人感悟等上榜,并将村助学奖学制度张榜。

;八个一;,即成立一个自治机构,制定一套管理制度(包括祖训族规、村规民约),开设一个道德讲堂,每年举行一次成年礼,设立一个棋牌活动室(处)、一个图书阅览室(处)、一个宣传栏,组建一批文艺队。各村要挖掘、研究辖区内祠堂祖先开基创业、兴旺家族、帮亲助邻、爱国爱乡等优秀品德和事迹,并加以总结归纳,形成条例、图文,编进祖训、堂规、谱牒。宣传栏要重点宣传爱党爱国内容,以及宣传法制、环保、创城创卫、科普知识等。

(二)真正发挥作用。运用好祠堂文化中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1、充分发挥宗祠的道德教化作用。以家风家训为核心,深入挖掘整理祠堂文化中;家训;;族规;的文化精髓,广泛开展;讲家训·倡新风;活动。定期举行成人礼仪式。凡是村、社年满18岁的青年男女集体祭拜祖先、奉茶跪拜父母、集体拜圣人孔子、喝成人酒、面对国旗进行成人宣誓,安排成人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发言,然后祠堂给成人对象送;书;,向成人家庭送;福;等形式,把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让青年们接受一次身心洗礼,懂得感恩,学会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励志成才、回报社会。利用宗祠平台开展宣传教育,传播正能量,引导老人发挥余热和爱心,积极支持村两委会的工作,主动参与、配合、支持创城创卫、征地拆迁、综治维稳等工作。

2、充分发挥宗祠的文明宣讲作用。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为契机,邀请村觉悟高的族长或年长者等人员,定期在祠堂的道德讲堂组织;先祖先贤追思会;、;家训族规诵读会;、;家风故事分享会;、;爱党爱国爱家乡宣讲会;等活动。以新风新俗为导向,在祠堂内深入开展;文明环保、文明上网、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及新风良俗。举行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面对面;宣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重大方针、便民惠民政策。邀请返乡大学生、教师到祠堂进行经济、法律、科技、卫生等专业知识培训讲座,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

3、充分发挥宗祠的文化服务作用。以宗祠文化广场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休闲文体活动,每年举办全村的文体活动两次以上,使之成为人气最旺、吸引力最强的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祠堂的重要节会,组织家族成员参加才艺展示、运动比赛、亲子游戏、纳凉晚会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家族荣誉感,增进家族凝聚力,融洽家族邻里情。

(三)切实加强管理。对于作为文化活动中心的祠堂,各村要落实专门的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开放管理制度,坚持天天开放,方便群众,真正使祠堂成为村民读书看报、学习科学文化、开展文化活动、自娱自乐的好去处。

(一)强化创建意识。发扬宗祠优秀文化,构建新型农村文化,是创新发展城乡文化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各村要深刻认识开展宗祠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的重要意义,着力解决闲置祠堂资源与文化活动场所紧缺的矛盾,切实把祠堂文化作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强化工作措施。镇、村要从实际出发,选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精心策划,坚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按照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拓展的工作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引导各类祠堂逐步开展祠堂建设文化中心的活动。

(三)强化经费保障。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政府奖励一点,群众筹集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要发动社会各界多捐助,对捐助多、贡献大的热心人士,建议立碑纪念,以激发其积极性。后续的活动管理费用,也以能人、热心人士、群众筹集为主。

(四)强化正面引导。要正确处理好构建新型农村文化与宗祠宗族的关系,既要重视传统,又要防止有失偏颇,做到引导得当,把握好方向。注意引导宗族革除陋习,移风易俗,对违背或与法律法规不符的族中事务、族规族约、落后观念,要坚决摒弃,把优良的家风、堂风贯穿于祠堂各种活动之中,防止不良势力抬头。

(五)强化宣传推动。各村要对建设工作的意义、进展情况进行宣传,发挥祠堂文化;以德育人;功能,培育时代道德风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健康乐观的典型人物,激发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的热情,促进工作的开展和推广。镇宣传办、科教文卫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要善于动员与组织各类祠堂积极参与创建活动,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站、微信等渠道,大张旗鼓地宣传祠堂文化,及时宣传推广典型做法和经验,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全盘工作,真正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德,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切实推动富美步文建设。

(六)强化组织领导。各村党支部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具体负责,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落实好专门的工作人员,制定好相应的工作措施,精心制定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和工作要求,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村老人协会、祠堂理事会要积极主动,认真发动老人踊跃参与,形成工作合力。镇宣传办、科教文卫服务中心等部门,要做好试点的宗祠文化规划设计和建设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精选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推荐)二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厅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20xx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

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的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的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

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20xx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20xx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的梅苑与原草堂寺)。

由于它既是诗人的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的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了这两者的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的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精选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推荐)三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游览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

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的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的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它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的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的百花潭公园,现在的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大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厅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2019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的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的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2019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2019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的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的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的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了这两者的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的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诗史堂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水槛和柴门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 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的呢!

碑亭

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的手迹。

“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前面已经说过,杜甫的茅屋早已毁坏。

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的。杜甫离去后,草堂破败,经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纪念祠宇,再难觅“茅屋”踪迹,而建造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发人们对昔日那简朴自然的草堂的联想。看来这个目的是达到了,许多游览草堂的人都要在这里摄影留念,就是最好的证明。

茅屋景区

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那座名扬古今的茅屋,怎么讲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使大家更好地领略当年杜甫的生活环境,杜甫草堂博物馆于近年重建了一个“茅屋景区”。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依据杜甫诗歌的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的格局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景区内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的郊野景象。推开咿呀作响的柴门,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绵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药栏郁郁,诗人的老妻所画的棋盘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儿女垂钓的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的田园情趣。而依川西乡间民居风格建造的简朴茅屋,又印证了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的描写,令不觉间吟诵出杜甫的《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参观杜甫草堂,值得一游的地方还有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花径,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以及风景秀丽、独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体会,就不用我一一介绍了。

谢谢大家!

精选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推荐)四

宗祠是供奉祖先、家族议事、继承传统、团结家族的重要聚集场所。宗祠文化具有敦亲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维护家庭、宗族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步文文化繁荣发展,弘扬宗祠文化、乡规民约、祖训家规等优秀传统文化,我镇着力将祠堂建设成农村基层的文化宣传阵地,培育成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场所,培育农村群众爱党爱国爱乡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步文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转化创新载体,发扬优秀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在重视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依托宗祠资源建设文化活动平台,弘扬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和家睦邻、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先进文化融入农村传统的习俗阵地,构建新型城乡文化体系,倡导农村文明健康的新风尚,推动步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充分利用宗祠文化资源,挖掘祠堂家谱文化积淀和传统道德积淀,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祠堂打造成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阵地,成为传承文化、崇德向善的精神家园,扬正气,树新风,讲文明,助发展,促和谐,让宗祠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光彩。

1、下发《步文镇弘扬宗祠优秀传统、构建新型农村文化的实施方案》,各村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并上报,细化分工,落实责任,抓好宗祠转化创新工作。

2、镇宣传办负责摸清全镇辖区内的所有祠堂,调查清楚祠堂历史、现有规模、发展情况等基本信息,汇集成册。

3、组织各村主干、村老人协会长、宗祠理事会长等到本市内的先进示范宗祠进行学习交流。

选出1-2个具备先进示范条件的祠堂作为试点,在5月前打造成“文化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

在祠堂示范点的基础上,召开弘扬祠堂优秀文化现场会,总结经验后在全镇全面推行实施。

各村上报开展活动照片等材料,全镇对祠堂优秀文化弘扬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现有宗祠房屋、场地设施的基础上,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原则下,按照“两个榜”、“八个一”的标准进行合理规划建设。

即孝子榜、成才榜。要评选表彰上榜一批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道德楷模和孝子。要将2014年以来考上大专或本科以上学校的学子姓名、学校、专业、个人感悟等上榜,并将村助学奖学制度张榜。

即成立一个自治机构,制定一套管理制度(包括祖训族规、村规民约),开设一个道德讲堂,每年举行一次成年礼,设立一个棋牌活动室(处)、一个图书阅览室(处)、一个宣传栏,组建一批文艺队。各村要挖掘、研究辖区内祠堂祖先开基创业、兴旺家族、帮亲助邻、爱国爱乡等优秀品德和事迹,并加以总结归纳,形成条例、图文,编进祖训、堂规、谱牒。宣传栏要重点宣传爱党爱国内容,以及宣传法制、环保、创城创卫、科普知识等。

运用好祠堂文化中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以家风家训为核心,深入挖掘整理祠堂文化中“家训”“族规”的文化精髓,广泛开展 “讲家训·倡新风”活动。定期举行成人礼仪式。凡是村、社年满18岁的青年男女集体祭拜祖先、奉茶跪拜父母、集体拜圣人孔子、喝成人酒、面对国旗进行成人宣誓,安排成人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发言,然后祠堂给成人对象送“书”,向成人家庭送“福” 等形式,把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让青年们接受一次身心洗礼,懂得感恩,学会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励志成才、回报社会。利用宗祠平台开展宣传教育,传播正能量,引导老人发挥余热和爱心,积极支持村两委会的工作,主动参与、配合、支持创城创卫、征地拆迁、综治维稳等工作。

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为契机,邀请村觉悟高的族长或年长者等人员,定期在祠堂的道德讲堂组织“先祖先贤追思会”、“家训族规诵读会”、“家风故事分享会”、 “爱党爱国爱家乡宣讲会”等活动。以新风新俗为导向,在祠堂内深入开展“文明环保、文明上网、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及新风良俗。举行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面对面”宣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重大方针、便民惠民政策。邀请返乡大学生、教师到祠堂进行经济、法律、科技、卫生等专业知识培训讲座,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

以宗祠文化广场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休闲文体活动,每年举办全村的文体活动两次以上,使之成为人气最旺、吸引力最强的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祠堂的重要节会,组织家族成员参加才艺展示、运动比赛、亲子游戏、纳凉晚会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家族荣誉感,增进家族凝聚力,融洽家族邻里情。

对于作为文化活动中心的祠堂,各村要落实专门的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开放管理制度,坚持天天开放,方便群众,真正使祠堂成为村民读书看报、学习科学文化、开展文化活动、自娱自乐的好去处。

发扬宗祠优秀文化,构建新型农村文化,是创新发展城乡文化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各村要深刻认识开展宗祠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的重要意义,着力解决闲置祠堂资源与文化活动场所紧缺的矛盾,切实把祠堂文化作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镇、村要从实际出发,选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精心策划,坚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按照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拓展的工作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引导各类祠堂逐步开展祠堂建设文化中心的活动。

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政府奖励一点,群众筹集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要发动社会各界多捐助,对捐助多、贡献大的热心人士,建议立碑纪念,以激发其积极性。后续的活动管理费用,也以能人、热心人士、群众筹集为主。

要正确处理好构建新型农村文化与宗祠宗族的关系,既要重视传统,又要防止有失偏颇,做到引导得当,把握好方向。注意引导宗族革除陋习,移风易俗,对违背或与法律法规不符的族中事务、族规族约、落后观念,要坚决摒弃,把优良的家风、堂风贯穿于祠堂各种活动之中,防止不良势力抬头。

各村要对建设工作的意义、进展情况进行宣传,发挥祠堂文化“以德育人”功能,培育时代道德风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健康乐观的典型人物,激发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的热情,促进工作的开展和推广。镇宣传办、科教文卫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要善于动员与组织各类祠堂积极参与创建活动,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站、微信等渠道,大张旗鼓地宣传祠堂文化,及时宣传推广典型做法和经验,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全盘工作,真正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德,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切实推动富美步文建设。

各村党支部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具体负责,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落实好专门的工作人员,制定好相应的工作措施,精心制定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和工作要求,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村老人协会、祠堂理事会要积极主动,认真发动老人踊跃参与,形成工作合力。镇宣传办、科教文卫服务中心等部门,要做好试点的宗祠文化规划设计和建设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精选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推荐)五

祠堂是百家姓氏的形象代表和礼教圣地。我孙氏一族自始祖孙守仁和孙守忠兄弟二人自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来到束鹿(今辛集市),历经600余载,传25世。这期间,我族中的前辈人曾几度建祠,至今仍有人记得原来的前营家堂和后营家堂,但是都因为其它原故而不复存,今已经成为了民宅,想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家堂已经不可能,但建祠孝义尚在,名垂史册,人所共知。当今逢盛世,富而思源、重礼、存孝、布德。我族人念及我偌大一个孙氏家族,祖宗亡灵无栖息之所,子孙祭祀无拜谒之堂,族中议事无聚集中心,曾几次研究建祠之事。幸蒙我族中企业家孙运起会长顾念根本,开明绅士。顶力资助。这可是难逢的机遇,随成立了“修建小章孙氏家族祠堂理事会”决定:号召全族的人们,前、后营合并,重新修建孙氏祠堂,重新购买庄基地。按照一般建筑风格构造,重新修建“孙氏祠堂”既用于祭祀先祖,敬孝执礼之场所,又用于亲情联谊聚会、传播科技文化信息、移风移俗、建设精神文明的社区文化中心。结合打造人文景观,创新旅游发展环境,既有利于家族,亦有益于社会。但是工程较大,所需时间会很长,耗资也会很多,用人之多,难度之大,非我族中之人合力不能解决。

为此,特作倡议如下:

1、坚持家族事业至高无尚原则。凡族中人员不分男女,人人有责,均有义务为家族建祠捐资尽力,排忧解难,奉献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2、坚持殷实富裕家庭重举原则。族中率先勤劳致富的重点大户或个人,应思知恩图报,效仿先贤,大孝举义,重金赞助,彰显功德,流芳百世。钱多的多出。钱少的少出。

3、坚持族中骨干模范带头原则。凡理事会、各支族长,及社会各界公职人员和工商企业知名人士,在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的同时,应以身垂范,带头捐赠资助,真情奉献。

4、坚持贡献大小分类表彰原则。凡为建祠捐资奉献者,均永久记档、刻碑表彰。家族同胞:光前裕后,人子之责;积德行善,人生快事;扬名千古,丈夫作为!切勿错失良机,愧对先祖,贻笑后人,为一时之不决而抱憾终身!

顺祝康安幸福,万事如意!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精选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推荐)六

宗祠是供奉祖先、家族议事、继承传统、团结家族的重要聚集场所。宗祠文化具有敦亲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维护家庭、宗族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步文文化繁荣发展,弘扬宗祠文化、乡规民约、祖训家规等优秀传统文化,我镇着力将祠堂建设成农村基层的文化宣传阵地,培育成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场所,培育农村群众爱党爱国爱乡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步文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转化创新载体,发扬优秀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在重视保护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依托宗祠资源建设文化活动平台,弘扬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和家睦邻、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先进文化融入农村传统的习俗阵地,构建新型城乡文化体系,倡导农村文明健康的新风尚,推动步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充分利用宗祠文化资源,挖掘祠堂家谱文化积淀和传统道德积淀,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祠堂打造成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阵地,成为传承文化、崇德向善的精神家园,扬正气,树新风,讲文明,助发展,促和谐,让宗祠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新的光彩。

1、下发《步文镇弘扬宗祠优秀传统、构建新型农村文化的实施方案》,各村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并上报,细化分工,落实责任,抓好宗祠转化创新工作。

2、镇宣传办负责摸清全镇辖区内的所有祠堂,调查清楚祠堂历史、现有规模、发展情况等基本信息,汇集成册。

3、组织各村主干、村老人协会长、宗祠理事会长等到本市内的先进示范宗祠进行学习交流。

选出1-2个具备先进示范条件的祠堂作为试点,在5月前打造成“文化中心”,进行规范化建设。

在祠堂示范点的基础上,召开弘扬祠堂优秀文化现场会,总结经验后在全镇全面推行实施。

各村上报开展活动照片等材料,全镇对祠堂优秀文化弘扬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现有宗祠房屋、场地设施的基础上,在保护传统风貌的原则下,按照“两个榜”、“八个一”的标准进行合理规划建设。

即孝子榜、成才榜。要评选表彰上榜一批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道德楷模和孝子。要将2014年以来考上大专或本科以上学校的学子姓名、学校、专业、个人感悟等上榜,并将村助学奖学制度张榜。

即成立一个自治机构,制定一套管理制度(包括祖训族规、村规民约),开设一个道德讲堂,每年举行一次成年礼,设立一个棋牌活动室(处)、一个图书阅览室(处)、一个宣传栏,组建一批文艺队。各村要挖掘、研究辖区内祠堂祖先开基创业、兴旺家族、帮亲助邻、爱国爱乡等优秀品德和事迹,并加以总结归纳,形成条例、图文,编进祖训、堂规、谱牒。宣传栏要重点宣传爱党爱国内容,以及宣传法制、环保、创城创卫、科普知识等。

运用好祠堂文化中心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以家风家训为核心,深入挖掘整理祠堂文化中“家训”“族规”的文化精髓,广泛开展 “讲家训·倡新风”活动。定期举行成人礼仪式。凡是村、社年满18岁的青年男女集体祭拜祖先、奉茶跪拜父母、集体拜圣人孔子、喝成人酒、面对国旗进行成人宣誓,安排成人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发言,然后祠堂给成人对象送“书”,向成人家庭送“福” 等形式,把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让青年们接受一次身心洗礼,懂得感恩,学会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励志成才、回报社会。利用宗祠平台开展宣传教育,传播正能量,引导老人发挥余热和爱心,积极支持村两委会的工作,主动参与、配合、支持创城创卫、征地拆迁、综治维稳等工作。

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为契机,邀请村觉悟高的族长或年长者等人员,定期在祠堂的道德讲堂组织“先祖先贤追思会”、“家训族规诵读会”、“家风故事分享会”、 “爱党爱国爱家乡宣讲会”等活动。以新风新俗为导向,在祠堂内深入开展“文明环保、文明上网、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新生活及新风良俗。举行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面对面”宣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重大方针、便民惠民政策。邀请返乡大学生、教师到祠堂进行经济、法律、科技、卫生等专业知识培训讲座,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

以宗祠文化广场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休闲文体活动,每年举办全村的文体活动两次以上,使之成为人气最旺、吸引力最强的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或祠堂的重要节会,组织家族成员参加才艺展示、运动比赛、亲子游戏、纳凉晚会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家族荣誉感,增进家族凝聚力,融洽家族邻里情。

对于作为文化活动中心的祠堂,各村要落实专门的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开放管理制度,坚持天天开放,方便群众,真正使祠堂成为村民读书看报、学习科学文化、开展文化活动、自娱自乐的好去处。

发扬宗祠优秀文化,构建新型农村文化,是创新发展城乡文化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各村要深刻认识开展宗祠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的重要意义,着力解决闲置祠堂资源与文化活动场所紧缺的矛盾,切实把祠堂文化作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镇、村要从实际出发,选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精心策划,坚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按照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拓展的工作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引导各类祠堂逐步开展祠堂建设文化中心的活动。

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政府奖励一点,群众筹集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要发动社会各界多捐助,对捐助多、贡献大的热心人士,建议立碑纪念,以激发其积极性。后续的活动管理费用,也以能人、热心人士、群众筹集为主。

要正确处理好构建新型农村文化与宗祠宗族的关系,既要重视传统,又要防止有失偏颇,做到引导得当,把握好方向。注意引导宗族革除陋习,移风易俗,对违背或与法律法规不符的族中事务、族规族约、落后观念,要坚决摒弃,把优良的家风、堂风贯穿于祠堂各种活动之中,防止不良势力抬头。

各村要对建设工作的意义、进展情况进行宣传,发挥祠堂文化“以德育人”功能,培育时代道德风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勤劳致富、诚实守信、健康乐观的典型人物,激发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的热情,促进工作的开展和推广。镇宣传办、科教文卫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要善于动员与组织各类祠堂积极参与创建活动,把握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站、微信等渠道,大张旗鼓地宣传祠堂文化,及时宣传推广典型做法和经验,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全盘工作,真正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德,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切实推动富美步文建设。

各村党支部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具体负责,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落实好专门的工作人员,制定好相应的工作措施,精心制定活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和工作要求,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村老人协会、祠堂理事会要积极主动,认真发动老人踊跃参与,形成工作合力。镇宣传办、科教文卫服务中心等部门,要做好试点的宗祠文化规划设计和建设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精选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推荐)七

       中和潘氏宗祠重建工程,从筹建到竣工,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在潘氏子孙大力拥护和无私奉献下,在筹委会精心策划下,如今已顺利完工,这是我潘氏子孙的无量功德。祭拜先祖,慎终追远,弘扬祖德,绳其武祖,忠孝传家,溯本正源,传承民族文化和家族文化,再振家声,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尊祖敬宗,忠党爱国,建设好潘氏宗祠是广大潘氏宗亲共同的光荣责任,经潘氏代表大会和筹委会研究,定于 2017年 4月15 日农历三月十九日(星期六)举办潘氏宗祠落成暨开祠祭祖大典。

一、大典指导原则

1.大典仪式应本着隆重、节俭、安全、有序之原则进行。

2. 与会人员:构洞村潘氏所有宗亲,分支到外地居住的所有潘氏宗亲,构洞村其他姓氏亲朋戚友及关心我潘氏宗祠建设的社会各界朋友们。

3.筹委会希望多金有爱心的宗亲对本次庆典活动进行友情赞助,多能有情的宗亲适度调用社会资源寻求赞助,以便庆典活动保质保量。

4.经费主要项目:

(1)祠堂落成庆典的相关活动,餐饮;

(2)购置纪念品和庆典活动所需用品;

(3).前期筹备工作经费。

二、大典时间安排

4月8日派人将邀请书送达各寨以及各贵宾人员。

4月 13日13点全体组委会人员在祠堂集中做好准备工作安排,人员分工;

4月14日上午8.00分全体工作人员和参加执事的工作人员集中到祠堂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杀猪和布置会场等。

4月 14日 上午10.00分 由潘秀刍带队(各地代表)到先祖坟祭拜;

4月14日下午,召开全家族代表扩大会议,选举新一届族委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新一届族委会领导;

4月15日上午

10:00—11:30迎接前来参加庆典的嘉宾,举行拦路歌;

11.30分至12.30分举行典礼仪式

12:00 中餐;

1.30分召开全家族座谈会

下午3.00分,盘歌对唱,侗戏表演,猜迷语,玩游戏等。

下午5.30分晚餐;

晚上8.00分竣工典礼文艺晚会

三、大典地点

中和潘氏宗祠。

四、参加大典人员(约1200人)

1、组委会(包括筹委会)全体男丁人员(约300人)

2.潘氏女丁,潘氏媳妇400人,

3,各寨参会人员含出嫁姑爹姑妈,社会友好人士(约500人)

五、大典程序

(一)宗祠落成典礼暨入祠仪式

1、主持人:各位特邀嘉宾,各位宗亲,大家上午好!

潘氏宗祠落成暨祭祖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为了展现我潘氏族人的文明素质,请交通安保组维持好秩序,请大家自觉遵守纪律,不要随便走动,一切行动听指挥,保证大典顺利进行。

2、主持人:现在请潘氏宗亲按辈份大小在大门前站立;

3、主持人:请各位特邀嘉宾到大门前站立;

4、主持人:请全体参加大典的女丁宗亲在指定区站立;

由主持人带队入祠

5、主持人:潘氏宗祠落成典礼揭牌暨入祠仪式开始。

请潘秀球,潘士席宗亲为宗祠落成揭牌;

6、主持人:工作人员开大门、鸣炮、奏乐(播放“开门红”音乐);

7、主持人:现在举行入祠仪式:

首先,请各位执事人员入祠(音乐《迎宾曲》小声;

其次请各位特邀嘉宾入祠;

再次请参加大典的全体宗亲按字辈大小依次排队入祠(音乐《百鸟朝凤》大声,入祠结束后,音乐停止)。

(二)点祖仪式

(前期准备工作:放置猪头,果品,香茶,毛笔、朱砂、笔架等。

主持人:现在举行祭祖仪式。

主持人:现在举行祭祖仪式。各位来宾,各位宗亲,祭祖是一项庄严、肃穆的活动,请大家务必原地肃立,保持安静。

请主祭人 宗亲,陪祭 宗亲、站立神位两旁,

请主祭、陪祭净手(专人捧脸盆,主祭、陪祭象征性地盥手)

请主祭敬香(像前一次;同时导引主祭、陪祭至祠堂祭台前,主祭居中,陪祭立于主祭两边,专人将檀香三支点燃递交主祭手中,主祭拿着大香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作一辑后面对南方说:(声音要洪亮)今逢黄道吉日,我潘氏始祖先祖之子孙,举行祭祖仪式,恭迎列祖列宗前来入座,享用子孙香烛祀物。主祭转身将香插入供案香炉内,陪祭同时转身)。

1、主持人: 请主祭敬酒(正堂像前,过程如前,主祭用一小瓷壶将酒斟入供案上3只酒杯内)

2、主持人:请主祭敬茶饭(先敬三碗饭,再用一小茶壶将茶斟入供案上三只茶杯中)三行献礼毕;

3、主持人、请主祭、陪祭行跪拜礼,(主祭居中,陪祭居左右)。

4、一叩首,拜,兴,拜,兴,拜,兴。

5、再叩首,拜,兴,拜,兴,拜,兴。

6、三叩首,拜,兴,拜,兴,拜,兴。礼毕,平身,复位。

7、请众宗亲行鞠躬礼(包括所有执事人员)。

一鞠躬; 再鞠躬; 三鞠躬,跪。

8、请潘士奇宗亲 恭读祭文。

9、请 潘秀刍宗亲 宣读族训。

10、奏終献乐,《商颂》

(三)安排就餐

六、祭典组织机构

1、顾问:潘秀刍

2、大典组委会

总指挥:潘秀荣

副总指挥:潘起高,潘起敏

主要负责:大典计划安排、组织实施、检查落实,并分工负责承担具体事务。

3、组委会下设秘书组、宣传组、接待组、交通安保组、后勤财务组,生活保障组。

(一)秘书组:

1、组成人员:

组长:潘士奇

副组长;潘磊

成员:潘起高,潘隆斌

2、职责: (1)组织撰写并印制大典有关文字材料暨祭祀大典程序、祭文、讲话稿。

(2)置办参加大典人员和执事的工作证以及贵宾证。

(3)布置宗祠内外环境,制作并升挂彩带和带有潘氏图腾的黄旗20面;拟定大典标语,制作并悬挂庆祝横幅2幅(中和桥头入口、宗祠大门各一幅)。

(4)拟定参加庆典人员、特邀嘉宾名单、印制名册、邀请函,对特邀嘉宾发邀请函,并电话核实是否参加;

(5)向村委会,政府,和民宗局等单位报告,备案邀请参加庆典。

(5)主持大典并承办组委会交办事宜。

(二)宣传文艺组:

组长:潘起萌

副组长:潘起旭

成员:潘起敏,潘磊,潘一平,潘美红,潘隆丹,潘隆佳,潘隆婉

(1)借用两部摄像机,负责摄影、摄相、制作光盘存档。

(2)租借、管理、使用音响设备(专人负责播放),借手携式话筒三只(一只交安保组、一只交接待组、一只交秘书组)。

(3)邀请县电视台记者,记者站记者,鼓励有数码设备的宗亲,手机,相机,dv均可,抓拍庆典活动中所有精彩瞬间,并通过网络进行分享:

(4)负责收集庆典活动的所有报道及照片进行汇总,存档。

(4)指导各支宗亲自带鞭炮在仪式后定点燃放。

(5)在宗祠旁设立接待处(设标牌),负责接待参加大典人员签到,迎送特邀嘉宾,发放庆典材料,接受相关贺品。

(6)设立庆典舞台,主持庆典晚会。

(三)迎宾接待组:

职务:负责迎接和接待客亲,负责外地宗亲的住宿安排。

1.寨门迎宾组长:起睦母

副组长:叶青母

成员:

(2)安排入座组:

组长:潘士票

副组长:潘士栋

成员:

(四)交通安保组:

组长:潘士武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派员维持交通安全秩序。

(2)借中和小学球场和公路边为临时停车场(设标牌),安排3人指挥来宾车辆有序停放。

(3)安排2人在宗祠大门前维持秩序,守住大门,确保参加庆典人员有序进入会场。

(4)安排1人在宗祠上面巡查,维护秩序,防止损坏宗祠建筑。

(5)设置警示牌。

(6)大典结束后,组织宗亲参观宗祠,并维持秩序。

(五)财务后勤组:

组长:潘士瞻

副组长:潘起智

成员:潘起高,潘士锋,潘起佳

职责:(1)有关生活的一切事项。

( 2)在宗祠大门口接待处接受捐款,填写捐资登记表,开具收据。

(3)为会场准备适量矿泉水。

(4)对大典所有费用进行结算、审批、入帐。

(六)生活保障组

1.司厨组组长:潘士堪

副组长:潘军

成员:潘士钊,潘士平,潘起昌,潘士勇

(1)负责对本次活动生活方面的物资采购。

(2)负责加工,上桌,收捡。

2.后勤组组长:礼斌母

副组长:起光母

成员:

职责:负责洗菜,上桌,收捡。

中和潘氏宗祠落成暨祭祖大典筹委会编制

二0一七年4月15 日

精选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推荐)八

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观光游览。它位于成都西郊花溪公园旁。这里虽不是杜甫的诞生地,但是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却在这里创造诗歌240余首,成就了杜甫“诗史”的文坛地位。近代冯至先生在他所著《杜甫传》中这样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杜甫草堂。”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百分之三十,其中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传世名作。他的许多著名诗句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云真士俱欢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只可惜好景不长,大历五年冬,杜南在返乡途中的岳阳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我们看到的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仍然完整地只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和明嘉靖十六年修缮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它的造型古朴典雅,园林渚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博物馆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他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工部祠,它是五重主体建筑中最重要的一重,因为杜甫在成都时,曾被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将纪念他的祠称为工祠部,祠由此得名。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阶,花窗格门,肃穆庄重。祠内有明、清两代石刻杜甫像,其中明万历三十年(1602)石刻杜甫半身像是草堂遗存最早的石刻像。宋代诗人黄作上都推崇杜甫,以杜诗为宗,所以清代将黄庭坚、陆游配祀于杜甫像两侧,故又称三贤堂。堂中有“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的联语。壁间还嵌有清乾隆、嘉庆年间石刻“少陵草堂图”,刻工精细,解放后即是据此图恢复草堂旧貌。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与思想。杜甫(712年一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人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就像孔庆翔说的一样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公元10世纪初,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找到了草堂遗址,重新修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这一个时期,中国刮起了“新乐府运动”的狂潮,杜甫作为这一次现实主义诗歌运动的启发者备受推崇。到了宋朝,杜甫的声名达到了顶峰,黄庭坚、陈师道等,专门探究杜诗奇峭的一面,形成了:“江西诗派”,之后的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在狱中作了200首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请跟随我来到浣花祠,浣花祠又名冀国夫人祠。从草堂的诗史堂北往东行,在花径红墙的中部有一门楼,门内一厅两厢独院,粉墙青瓦,花木散布,古色古香,小巧雅净。是为纪念唐代成都的一位女杰冀国夫人而于清光绪十二年(1866)修建。正厅塑冀国夫人和两仕女像。据传,杜甫离成都后,冀国公崔宁将杜甫旧居的一部分辟为别墅让其妻冀国夫人(又称浣花夫人)居住,后冀国夫人舍宅为寺。冀国夫人死后,寺中立专祠并绘像纪念她。祠几经变化,到明末已不存。直到清光绪年间,才建造成现在所见的浣花祠。

各位游客朋友,杜甫草堂景区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诗人虽逝,但却给我们留下些气雄天下的诗歌,还有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进。

精选祠堂重建承包协议书(推荐)九

各位父老宗亲、兄弟姐妹们、各位来宾:

大家好!

在这春和景明、鲜花盛开的季节,在这缅怀先贤、祭祀祖宗的清明时节,我们满怀激动的心情,欢聚在一起,参加玉浦金氏祠堂的初次庆典,对此,我表示热烈的祝贺!新建祠堂,是我玉浦金氏族人盼望已久的心愿,现在终于就要实现了!

“追根溯源修家谱,继往开来建宗祠”。修建祠堂,不单是为了拜祭、缅怀先祖,颂扬先祖功德,同时它也将是我们玉浦金氏家族文明友孝,兴旺发达的象征。有了祠堂,就有了供奉祖先,祭祀祖宗的场所,有了祠堂,也就有了团结宗族和联络亲情的纽带。祠堂的落成是我们金家人的共识,也是我们亲如一家、血脉相连的象征。今天,我们借祠堂庆典之机相聚一堂,既是祭祀祖宗,更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宗亲聚集谈心、交流沟通的好机会,我们今后在百忙之中常回家看看,为宗族兴旺献计献策。

在这里我谨代表我们金氏已出嫁的女儿们,向修建祠堂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兴建祠堂从动议到初步建成历时二载,其间,设计、拆迁、募资、建设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心智和汗水。同时,我也向建设祠堂出资出力,添砖加瓦的所有宗亲族人们表示感谢!各位宗亲的热心支持,积极出资才是建设祠堂的根本所在。

祠堂主体、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全部完工,预计需要150多万元。我玉浦金氏一族群策群力,各家各户积极响应集资,无私奉献,捐资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目前统计已达60多万元。要完成本族的建祠大业,资金尚有很大缺口,仍需广大宗亲慷慨解囊!我们作为金氏儿女一员,责无旁贷,也决心投入其中,共同集资捐款,为祠堂建设出一份力!在此,我愿捐出人民币_元,敬献我绵薄之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尊敬的各位长辈、亲爱的各位兄弟姑爷、各位姐妹们。今天,我族续谱建祠的大幕已经拉开,在这个舞台上,人人是主角,个个是英雄。让我们团结起来,以蓬勃之气,进取之志,奉献之心,创新之举,务实之风,把这项追本溯源,弘扬祖德,凝聚族亲,扬我族威,展我风采,激励后人的大事做实做好。

可以预见不久之后,就在蕴育我玉浦金氏世代宗族的这片富饶美丽的沃土之上,一座古朴大方、气势恢宏的金氏宗祠,拔地而起,金碧辉煌,光耀于天地之间,重聚亲族之力,再畅和顺之风,福延后代,庇佑子孙,惠泽乡里。而这一部玉浦金氏全体

宗亲共同建设祠堂的奋斗史,也将在我们金氏家史上,写上最辉煌的一页,流传百世!最后,衷心祝愿玉浦金氏建祠大业圆满成功!

衷心祝福玉浦金氏子孙兴旺发达!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