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黄河项目申请书如何写 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如何写(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2:47:26 页码:11
黄河项目申请书如何写 项目申请书研究内容如何写(八篇)
2023-01-13 12:47:26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黄河项目申请书如何写一

古诗云:“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说的就是黄河这种魄力雄伟,一泻千里的壮景。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沿途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河成千上万条溪川,形成每年平均480亿立方米水量的滚滚洪流,滋润着两岸土地,养育着各族人民,书写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征程,建立了一个个众所周知的里程碑,是十三亿中华人民的摇篮。

也许在我们昂首挺胸跨入新世纪时,母亲河正感叹“岁月不饶人” ,以泪洗面,匆匆告退历史金碧辉煌的殿堂。是的,我们亏欠你太多了,母亲河!再你春风得意之时,滚滚黄沙从天而降,无情地侵入了你纯洁的体液里;青翠的树木呀,伴着“嗞嗞”的切除声,在您的哭诉中一排排地倒下,巨大机械的铁蹄对您不住蹂躏。“我体内可爱的生灵们呢?”您问,当我们在历史的大树中填上“生灵们已在大河中孤独地离去”这样一笔,您是否背着我们痛苦流涕?

“我该退出这个世俗了吧?”您苦笑着面对世人。“不不!不会!您将永葆青春!”这是我们坚定的声音。

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倡议:

1.注意“思想”宣传,并制定《环境保护宪法》让保护环境的这个念头,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扎根。

2上级部门能够在各个“关口”设置“环保袋”,便于垃圾投放。

3.能够培养出植树造林方面的精英,奔赴长江黄河施行“绿色”计划,进行园林种植。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关于黄河项目申请书如何写二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1920xx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20xx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清光绪33年(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1954年,整修加固了铁桥,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梁,使铁桥显得坚固耐用,气势雄浑。

中山桥位于兰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黄河铁桥。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桥的前身系黄河浮桥。黄河浮桥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在兰州城西7里处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此桥移至城西10里处。称为[镇远桥"。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现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兰州还存有建桥时所遗的重10吨。长5。8米的铸铁浮桥柱3根。人称[将军柱"。柱上铸有[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司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的字样。

当年的黄河浮桥。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有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则又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银30。669万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将浮桥改建为长233。3米。宽7。5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改为[中山桥"。

铁桥承建时。喀佑劳动保护曾保证保固80年。但历时仅42年。即1949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夜。后经抢修虽恢复了通行。但人行桥上桥面晃动不定。已难以担负日益繁忙的运输任务。1954年。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钢架拱梁。使这座古老的铁桥不仅变得坚固耐用。而且还威风凛凛。绚丽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

关于黄河项目申请书如何写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8个生字。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搜集黄河资料,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1、了解黄河的变化,变化原因及治理黄河的办法。

2、懂得黄河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树立环保意识。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2、教师准备课件。

一、分享资料,导入新课。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有关黄河的资料,谁来分享一下。

2、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黄河的图片。【课件】看,在中国地图上这条像“几”一样的河流就是黄河。黄河是多么的蜿蜒曲折,气势磅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黄河,看看它是怎样变化的。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课文很有帮助。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阅读提示,想一想它向我们提出了哪几个问题,

1、指名汇报。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变化 原因 治理 启示

四、自读自悟

接下来,请孩子们带着阅读提示里提出的这四个问题【课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拿出笔来在书上画一画,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写写自己的体会。开始吧!(小组交流)

五、反馈交流

(一)、感悟黄河的变化过程

1、哪些自然段写黄河的变化过程,黄河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是怎样的?

2、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孩子们看,这就是昔日的黄河【课件】向往吗?谁来试着读读这段话?难怪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摇篮)作者把黄河比喻成摇篮,可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我们的民族就像小孩一样在黄河这个温馨、舒适的摇篮里逐渐壮大起来的。

4、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5、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变得怎样了?

6、你觉得此时的黄河像什么?他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7、“黄河在近20xx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孩子们,从这些数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8、【课件】你们看,黄河发大水了,洪水冲毁了人们的房屋,使得人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想象一下,此时此刻的人们会怎样诉说心中的苦楚?像这样人们不停地诉说心中的苦楚,就叫叫苦不迭。

9、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灾难不仅令我们震惊更令我们心痛。此时的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板书:忧患)。

10、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了?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课件】

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二)、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黄河变成这样,是为什么?谁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有几方面?

1、学生汇报(这两个原因我们可以归纳为什么?)(板书:自然原因 社会原因)

2、对这两个原因,你怎么看?谁是主要原因?【课件】

3、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就像课文里说的(最后一句)。你的心情如何?

(三)、畅谈体会

【课件】黄河,曾经是摇篮,如今是忧患。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孩子们,你们意识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们也都意识到了,保护黄河迫在眉睫,需要我们行动起来。(板书:保护环境)

(四)、知黄河的治理方案

1、请大家看看课本41页的资料袋,还有课文的第七自然段都是写治理黄河的办法。要想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什么?(板书:管住泥沙)

2、小结。

六、拓展延伸

1、小练笔: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我们的学校、小区、木兰溪等。请你选择一处,写写它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两三点建议。

2、小结:这节课,我们读懂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也懂得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

2、搜集描写黄河的诗句,读读背背。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变化 摇篮 忧患

原因 自然 社会

治理 管住泥沙

启示 保护环境

关于黄河项目申请书如何写四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相聚在我们金城——兰州。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得好:前世几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或许相聚就是一场缘分,既然有缘就让我们彼此来认识一下吧!在我旁边的这位是司机林师父、,他有着丰富的驾车经验,在他的护航下大家进可将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交给我们的护航大使林师父,另一颗呢是“开心”就交给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郭、郭导、小导都可以,怎么顺口怎么叫吧!

其实旅游是件很开心的事,话说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时的心情,所以希望兰州的好山好水能给各位带来一份好心情,那么在整个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请尽管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地为大家服务,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在此预祝大家在兰州玩的开心!希望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样,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然后玩的欢欢快快,吃的欢欢欣欣,享受的欢欢畅畅……,总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谢谢~

兰州作为西出阳关中的丝路之重镇,其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构成了兰州旅游的核心内容,而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正是集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中国最长的室外滨河公园——百里黄河风情线,他分布在黄河南北两岸、市区的西部也在南北两山之间,是兰州的名片和窗口,同时也被称为“兰州的小外滩”。

黄河风情线是有着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反差之美的绿色长廊,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花草树木都发芽了柳絮飘香,一切都像刚苏醒的样子可爱极了;夏天的时候这里又是人们乘凉观景的好地方;金秋时节这里有果实累累,落叶纷飞;冬天呀这里就更美了!两边的松柏树跟战士一样穿着绿色的军装挺立着,那场面相当壮观!

黄河风情线呢,可谓是我们金城兰州最出彩发旅游线路之一了。大家都知道,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几个省区,但在全国大型城镇中,兰州得天独厚,被黄河穿城而过,所以这里肯定有你想不到的独特与惊喜。我们还有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那我就先用这段时间给大家解开一点迷吧!

风情线也是兰州的咽喉,东西通车,南北通桥,为此也是交通长廊,风情线上首屈一指的是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的中山桥。中山桥跨在黄河上,桥长233.33米,宽7.5米,4墩5孔,桥上飞架了5道弧形钢梁,俗称“黄河铁桥”。到20xx年6月,就是黄河铁桥的百岁诞辰了。在很早很早以前,每年冬天,黄河上都会结一层厚厚的冰,河对岸的许多东西都由马车通过“冰桥”驮运到河的另一边,但冰桥毕竟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消融,当然这种景观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并不是应为大型的桥梁替代了它,而是现在的黄河冬天不会结冰,后来人们有发明了一种新的漂渡工具——羊皮筏子,顾名思义是用羊皮做的,但这些羊皮必须小心并且不留任何刀口的从羊的身上剥下来,然后固定在木制的框架之下,形成筏子。如果我们的风情线游览完了以后,时间允许的话大家不妨去体验一下坐羊皮筏子的刺激感……

再后来啊,就是1372年了,卫国公冯胜将24只大船用铁链排成排并用四根柱子固定,然后在船上铺上木板,就是所谓的“浮桥”。直到1385年杨廉命人将浮桥移到现在中山桥的位置,然而随交往的日益频繁与发展,固定的桥梁的修建也应用而生,当然,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桥建于公元1920xx年,它是由彭英甲提议,征得甘肃总督府升允的同意,德国喀佑斯承建,美国的满宝本、德国的德罗负责具体施工,天津刘永起负责功底操作,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建起了黄河上第一座永久性的铁桥——“天下黄河第一桥”,1920xx年由于战火导致中山桥中断了11个昼夜,1942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天下黄河第一桥”改名为“中山桥”,1954年由4墩5孔梯形变为弧形、桥面由木板改成钢筋铁皮,20xx年将公路桥改为步行桥。

接下来呢就是滨河路中断、黄河南岸、小西湖北侧,呈现在各位眼前的是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黄河母亲”,她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她是何鄂女士设计创作的,北京雕塑厂于1986年雕塑而成的,整个雕塑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孩子、基座三部分组成,母亲象征着哺育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黄河;孩子象征华夏子孙;基座象征着甘肃悠久的历史及彩陶文化。那么大家都来

说说看,母亲怀中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呵呵~其实各位说的都有道理!如果说他是男孩,则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果说她是女孩吧,又显得我们华夏儿女娇柔可欺,所以何鄂女士专门将孩子设计成爬着的,这也正是这尊雕塑的设计精华所在。

当然,一路上大家还会看到很多雕塑,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很有文化色彩的雕塑,我们风情线又被称为雕塑长廊。同时,风情线也是园林长廊,因为有很多的公元可以供人们游玩,如:老年人晨练的最佳场所体育公园;每当傍晚的时候,很多情侣们手挽手肩并肩漫步在我们的寓言故事园、水上公园等感受着属于他们的浪漫;尽管中午相对来说是比较炎热的,但是在我们的水车博览园里仍人有很多的观光者…… 风情线有这么多别称,但是最名副其实的是文化长廊,众所周知道教是我们中国的本土教,而大家现在所看到的“白云观”正是甘肃省道教协会所在地,同时这里也是八仙中的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中国九大区管之一的省图、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书刊杂志——读者编辑部、敦煌研究院等,这些都是兰州历史文化的见证。

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可以用一副对联来说明:兰州好!景物胜当年,昔日无风三尺土,而今万里碧晴天,爽气沁心田;兰州好!好景在滨河,万里笼阴遮天路,长天涟水剪鳞波,两两踏青歌!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马上就到达目的地,就先给大家讲到这,到达景点再给大家细讲,大家也可自己亲临境地的细细品味兰州独有的风韵!

好,大家准备一下,检查一下自己随身的贵重物品,我们就准备下车!

关于黄河项目申请书如何写五

兰州市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 ,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

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20xx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xx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关于黄河项目申请书如何写六

黄河

你流经辽阔的土地

绕过高山,穿过峡谷

九曲百折汇入大海

你成功地造就了一片

浩瀚的海洋

今天

生活在你土地上的人民

他们也一样成功地走在

世界前列

他们把五星红旗

飘扬在神秘而浩渺的太空

飘扬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

飘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再也没有人敢说

“噫,东亚病夫”

“狗和中国人不能入内”

他们不悔是中华英雄战

士的子孙

中国团结世界各族人民

中国为暴力燃烧的土地

带去金色的橄榄

中国为贫穷和疾病的荒原

送去上帝的恩赐

走出国门

带去永恒而神圣的拯救

是光荣伟大的中国

我们收获了

和平的微笑

和天使的荣誉

我们高举盾牌的尊严

并把盔甲和宝剑

敲得铮铮响

我们回到祖国的土地上

一切都和从前一样

青山、绿水

操场、营房

鲜花点缀在草地上

关于黄河项目申请书如何写七

黄河之水,磅礴难挡;黄河之水,浩荡难挡;黄河之水,永不干涸。

黄河,这条看着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兴盛衰败的中国第二大河,气势如以往一样惊人于心。光未然的《黄河颂》,歌颂了黄河的伟大,歌颂了黄河的重要,歌颂了黄河母爱似的精神光辉,许多英雄的故事都在她的身边扮演,是那样的感人,那样的悲壮。

当我亲身临于黄河之上下时,那气势,那力量,那颜色,是这样触目惊心,让我深陷其中。站在壶口瀑布下,抬头仰望这条流了上千甚至上万年的大河,我的内心受到了震撼,黄河流过的区域,烙下的似乎不只是泥沙,烙下的还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气魄,是如此的夺目。又是多少的支流,多少的泥沙,多少的聚汇,才汇成了让世人惊讶又赞许的黄河!

黄河水,永长驻!

也不知怎的,看见黄河,就想起岳飞,想起中华民族,想起“精忠报国”这四个血红大字。似乎从未有人提起岳飞和黄河的关联,但我却一说到黄河就会想起岳飞,想到报国。他们太像太像,你问我哪像,气势像,精神像,寄予的厚望也如此像。精忠报国?何尝不呢。

黄河在世人眼中是有英雄模样的,是有母亲模样的,有侠客模样的,不管黄河怎样,她总是特立独行。你想想,她会因为一场暴雨吞噬一大半国土吗?她会因几个月不下雨就干涸吗?她会因有障碍而停止流动吗?她和普通的河湖不一样,她总是特立独行一些。

而特立独行的黄河从历史深处走来,那磅礴的气势,有着排山倒海的力量,却又如母亲一般将中国环抱于心头。傲岸坚贞的风骨,坚持不懈的精神,早已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魄,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

黄河水,永独行!

黄河水,永不干;报国心,永不灭!

关于黄河项目申请书如何写八

这是一条古老伟大的大河

滔滔血流吞食多少古今悲欢

是一把锋利之剑

斩断无数思想与躯体的锁链

翻滚多少洪潮雷怒,震撼新生与死亡

人群,牲队踏过的地方

春天的步履又响起火光的号角

并在号角激越的旋律中跃向新高度

这是一条诗的大河

浩浩诗魂使世界洗目凝视

桑梓娇影,幽径曲巷

疏梅清月,人们腰杆铮锵

一肩家园,一肩人生

一手旗帜,一手历史

青春的胴体与碑石相辉映

黄河,你的意志与品质走向岩石与花朵

这是一条千古敬仰的大河

滚滚悲泪,人们梦中的爱与恨

梦中的巍巍山岳,莽莽草原

永映黄肤色之魂

世纪倾斜一座蓝天下的陵墓

意识风化成六月雨

黄河滔滔,烫手的光芒

如雨花石照耀一个个燃烧的时代

生命是狂飙,梦想是狂飙

我们岂能抛弃狂飙作书案上风景妖妖

风平浪静的时代

就意味沉入枯寂的化石

像青春的芬芳透过云雾

像皓月的圣洁浸染扭曲的天空

黄河,飞奔

向前

红色血脉推动步伐如雷

将懦弱枯叶一般摇落

将陈腐乌鸦一般坠入凄惶

将恶念私欲

淹没于没有皱纹的咒言

若虚废的生满藓苔的土墙

在鸟雀的长啼中

在孩子们的欢呼中

在阳光的抚夷中

轰然倒塌

我们便在那激励的回声里

走向脚印开花的旅途

春天到了,春天是我们情感奔放的季节

看见你,黄河

最激动的中国大地上无可阻挡的潮流

充满活力少年遍地竹笋爆爆

黄河浪涛构成灵魂星空

以光的速度追逐

时代

啊,南来北往的鸟雀

背叛后艰辛开拓的行者

支起夜色,点起野炊

悲壮呼啸,星光垂下的疆场

抽泣哀叹的僻土,遥远的梦乡

瞬间直立起来

忘记所有的恶欲私念

尽情欢呼歌唱已到来的节日

黄河啊,飞奔

向前

听,远方沉思洗练的横笛

滚荡起千军万马的战场

黄河,我们在你怀里每动一步

就触动鲜花围困双眼

这样动情的时候

这样不可多得的昂扬季节

跑步,黄河

双脚所拌飞的每一块石头

都突兀起一座座山峰

伟岸,肃穆

无声地屹立在我们心间

黄河在前进中开花,前进不可拌勒

呵呵在心胸里起飞,心胸不可污浊

开拓者的背影

比鹰翅还要威猛百倍呀

当共和国

升起火烈烈的鲜红大旗与日月相辉映

足迹便是

历史的基石,生命的舞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