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春节慰问少数民族范文(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1:10:44 页码:13
最新春节慰问少数民族范文(精选18篇)
2023-11-18 21:10:44    小编:ZTFB

总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还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总结时,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做到独具一格。参考他人的总结范文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一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你知道少数民族春节习俗吗?下面本站小编就告诉你少数民族春节习俗,一起看看吧!

藏族。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傈僳族。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1、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春节文化。

2、扫尘。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春节文化。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3、贴。

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文化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

对联。

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4、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5、除夕守岁踩岁。

除夕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首尾相连,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穷岁尽”,表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除夕之夜是年节的第一个高潮。守岁,俗称“熬年”,是从吃年夜饭开始。年夜饭是一年中最具家庭亲情、充满温馨祥和的家宴,此时,人们不仅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年夜饭之后,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开始守岁,共同辞旧迎新。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如今踩岁习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

比如苏州一带,餐桌上必有青菜(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

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皖中、皖南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

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合肥的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

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二

赫哲族:大年初一这天,姑娘、妇女及小孩穿上节日盛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被拜访的主人要摆出丰盛的“鱼宴”款待客人。

壮族:各家煮的年饭要够初一吃,叫吃“压年饭”,意思是预祝来年五谷丰收。

苗族:大年初一爱吃棕子,饮甜酒,意味日子年年美好。初二、初三全家老小过乡串寨去拜年。

白族:初一凌晨,全家老幼要喝泡花糖水,祝愿日子在新的一年里象糖一样甜蜜。

普米族:初一凌晨,各家要祭房头,祈祷吉祥安康,五谷丰收。青年男女蜂涌到泉边取新水,以最先取得净水为吉祥,大家分享,以求新年安然无恙,然后吃年饭(酥油茶、糯米饭〉。在这之前,要给狗喂食三个大小不等的饭团,以感谢狗对人类带来的贡献。

独龙族:白天要与进寨客人共饮一筒水酒。入夜,男子在火塘边饮酒相敬,然后将碗抛向水塘边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利。另外,还要进行“剽牛祭天”活动,凡参加者均可分得一份牛肉,大家围着火塘烤而食之。

仫佬族:首先要祭祖和敬奉山神,然后才一起吃年饭。年饭是把十只鸡炖熟,再将各家拿来的菜混放在一口锅中而成。此外,在过年前,家家都要做一个大糯米粑粑,放在簸箕里供奉,初三才能食用。

满族: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包饺子时,不能捏成光边的“和尚头”,忌日子过“秃“了,放饺子时要横竖成行,意保来年财路四通八达。子时煮饺子时,主人家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家人答:“起来了,起来了!”除夕的饺子里还要包上铜钱,谁吃着了谁就有好运气。

羌族:亲邻好友互相邀请同饮“咂酒“。饮酒方式别具一格,大家轮流用竹管吸引,边饮边向坛内添加清水,等其味淡后连渣一起分而食之。

基诺族:各家将烹调好的野兽、飞禽、蔬菜、野果等佳肴分别用竹筒盛载,插上鲜花,然后集中到“卓巴“家聚餐,尽情欢乐,开怀畅饮。节日最后一天,“卓巴“家杀一只狗、两只鸡为客人饯行。

藏族:除夕晚上,藏胞喜吃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初一早晨,妇女们到河边或井旁“吸新水“,象征全家吉祥。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团聚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洒,吃年饭,长达两小时之久。席间,青年要给长者敬洒,叩头请安,祝他们健康长寿。

鄂温克族:放开肚皮地品尝鹿、犴、野猪等山珍,大碗喝洒,又喝又跳,庆祝美好生活。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三

今天,我来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那就是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达斡尔族、蒙古族、……长话短说,下面就来给你讲讲吧!

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白族:“放高升”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挺有意思的吧!下次你也可以考考别人的哦!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四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开始拜年。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彝族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条和炖肉,初二方食饺子;白斩鸡、酿豆腐、粽子、油堆等则是壮族人的春节食品。

在春节期间,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汉人民群众有表演社火习俗,表演队将太平鼓、威风锣鼓、安塞腰鼓敲得如响雷,滚过六盘山上空,当地老百姓夹道欢迎奔走相告,耍社火啦!一派喜庆的节日气氛。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五

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春节,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作成饼子,同时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杀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六

今天,我来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少数民族春节习俗作文。那就是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达斡尔族、蒙古族、……长话短说,下面就来给你讲讲吧!

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白族:“放高升”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挺有意思的吧!下次你也可以考考别人的哦!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七

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相似。过节时,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饭菜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过节那天晚上,当畜群从牧场上回来的时候,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从上面跳过,接着牲畜从上面跳过,预示消灾解难,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

布依族――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正月三十还要过“小年”。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征富富有余,还吃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家家都要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

独龙族――居住在云南怒江贡山县的独龙族,将每年11月12日之间第一次大雪封地为岁首,因无固定时间,由族长择日而定,一般3到5天。节日期间,各家各户互相邀请,友好往来,同时举行娱乐活动。

哈尼族――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卡多人,过年时间在农历正月初六。传说古时勇敢的卡多青年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出征应战,临行时留下话,他们哪天还乡,新的生活就从哪天开始。战争结束后,因征途遥远,直到新年初六日他们才回家。家乡人就把这一天定为新的一年开始。过年时,他们杀猪宰羊,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并吹海螺。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

勒墨人(白族的称谓)――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碧江县,他们有自己的推算节令的方法,春节日期也有差异。如桃花发苞时称三月,漆树发叶到五寸左右称五月,这样的推算结果,一年是十三个月,三月称三月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基诺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群众把公历六月称作过年月,歌手们轮番互相对歌,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时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鼓舞,男女青年们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情侣。

仡佬族――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因他们居住在气温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开始发芽,春天才开始。在这即将春耕大忙之际,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年,共同祈祷祖宗、山神保佑,诸事如意,五谷丰登。又因清明节常在三月初左右,这样两个节一起过,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仡佬年,也就是春节。

瑶族――每年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和欢笑声。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八

纳西族:尊重妇女,爱护儿童,关系老人,热爱父母,是纳西族的传统美德;注重礼节,讲究信义,谨慎行事,是纳西族人的处世方法。在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视对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和生态的保护,凡践踏庄稼、毁坏森林、污秽水源等,都会遭到公众舆论的反对,并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惩罚。

东乡族:尊敬老人,晚辈出门归来,见老人需躬身问安;对老人无论倒茶、递食都要双手呈送;老人坐炕必居中,食必先。客人来访,请其到炕上就坐(男客上炕须脱鞋,女客可不脱),用家中最好的茶饭招待;如用鸡肉待客,则必将鸡尾让首席客人吃,表示尊敬;男客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女客可与男客同吃同坐;主人陪客时,一般是站在桌旁给客人盛饭、拈菜,自己不坐也不吃。

景颇族:对客人来访,无论生人或熟人,都要热情的留食留宿;若客人来访,而主人又不在家,客人只要把自己的挂包等物挂在客房里便可先去办事,主人回家看见客人的东西就会备上丰盛的酒饭,等客人回来享用。与人见面,尤其是亲朋好友相遇,必将自己筒帕里装的酒、沙枝、草烟等相互传递,请对方品尝,表示敬重和亲热;在农闲时或节日里,人们通常带一些礼物互相拜访,以示团结祝贺友好往来。对孤儿寡母或生产生活上有困难的,大家都会关心和帮助。

柯尔克孜族:好客,讲礼貌。凡有客人来访,不论相互与否,都要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热情招待,而以羊头待客为最尊敬;在请客人吃羊肉时,先请吃羊尾油,在请吃胛骨肉和羊头肉,客人也要分出一些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表示回敬。在迁居时,邻里之间要相互招待,以示告别好迎送。

土族:尊老敬长,在路上遇到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好,对朋友忠实守信;热情好客,对来访和登门投宿的客人都热情招待,常说:“客来了,福来了!”客人临门,主人要先敬酒三杯,叫“临门三杯酒”;席上,主人要向客人先敬酒三杯,叫“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告别起程时,主人在门口还要向客人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若客人不能喝酒,只要用中指蘸酒三滴,对空弹三下,稍稍喝一点即可。对贵客来访,主人还再席上加摆一个插着酥油花的炒面盆,端上大盘手抓肉块,上插一把五寸刀子,酒壶上系一撮白羊毛,以示尊敬。

达斡尔族:以敬老、互助和好客为佳风。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儿女外出归来,要给老人请安;凡有好吃的或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部分。客人来访,主人都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待,若是贵客临门,还要添做“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九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傈僳族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拉祜族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达斡尔族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十

今天,我来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那就是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达斡尔族、蒙古族、……长话短说,下面就来给你讲讲吧!

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小学四年级作文《少数民族春节习俗作文》。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白族:“放高升”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挺有意思的吧!下次你也可以考考别人的哦!

【相关阅读】。

藏族特色。

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和汉族农历相近。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的几天内来临的。在除夕前一天,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脏水污物往西边倒掉,让那些脏东西跟着太阳落山而除掉,以示辞旧迎新,盼望人丁兴旺,万物生长。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等。大年初一早晨,妇女们僦先去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象征全家吉祥,健康长寿。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在一头装满麦粒,另一头装满用白糖、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的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祝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欢乐的人们在摆着“竹素其玛”的屋子里,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广场上和原野中更是热闹非常,青年们聚在一起举行赛骊和射击比赛,歌声和喝彩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后,大家围在一起,点起篝火,弹唱团结祝福歌,跳起“锅庄”、弦子舞,狂欢入夜。

彝族特色。

彝族称过年为“库史”。“库”是年或岁之意。“史”即是“新”。“库史”就是过新年。每当深山初雪,秋山红叶,太阳回归时,谷黄米熟,庄稼收进粮仓,便到了彝族过年的时候。彝族一年一度的年节是在农历十月底,有的地方是把过年日固定在农历十月三十日为除夕之日,冬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始。

在凉山大部分地区是按区域选择吉日过年,但都在农历十月之内。

过年的日子临近了,孩子们搬着指头数天日,盼望新年早日到来,过年弯弯猪脚是属于孩子的,孩子们还要各自带肉集体去野餐。过年是一年的终点,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是新旧年间的界限。除旧迎新,庆祝一年的丰收、康乐,并憧憬未来,预祝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清净平安。祝愿一年更比一年幸福康乐。

旧年若遇有不幸灾祸,疾病临身的,通过过年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莫大的依托和安慰。在新旧时日交替的时节,时运转换,祝贺新禧临门。以过年时间为界定,一切从新开始,只要开好了头,时运昌达。以过年时间为准,隔绝不幸命运于逝去之年。

若过了年,年成不好,多灾多难,瘟疫疾病漫延,中途人们要重新过年。让孩子们手持棍棒为武器,向一座搭建在村口的象征性的魔宫进攻,似为同邪魔进行撕战,最后孩子们要捣毁魔宫。通过这一举动,让人们精神上获得新的寄托。

过年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在日常生活中,吃饱穿暖就有了如过年时的幸福感。“过年三天尽情地吃,没有吃错的道理。”过年是恭贺新禧、全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丰衣足食、生活甜蜜美满的时刻,过年活动内容容喜庆吉祥、祈求福禄、驱邪避魔、拜祭祖宗等含意。

彝族“库史”源远流长,据彝族民间文学里记载:“彝族过年是一个名叫俄布科萨的人开的头。”由于历史冗长形成了一整套风俗习惯,如祭祖、堆柴垛、守岁、掸尘、串酒乐、拜年等许多丰富的内容。

彝族过年地板上要铺一层草。选割岩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纯洁的草、干净的草,羊嘴没有沾过的草;是兽蹄没有踏过的草;是丰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荣,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如绿毡铺地,象征子孙的荣华富贵。

壮族特色。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布依族特色。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特色。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白族。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对你的祝福应为傣族信奉小城佛教水是最纯洁的,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分,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僳僳族。

僳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拉祜族。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别重视糯米粑粑,除食用外,总要给牛吃一点,关在犁、锄、砍刀等农具上摆上一点,以酬其一年来与主人合作,祝愿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财富。

达斡尔族。

居住在东北嫩江两岸的达斡尔族,农历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妆打扮,先向长辈请安、敬酒、行礼,然后逐户拜年,每家都准备有蒸糕,拜年的人一进门就抢吃蒸糕,据说吃了之后,生产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几十人、几百人,乃至几千人聚会在山坡上或赛场里唱山歌,尽情歌唱劳动、生活和爱情。

独龙族。

唯一的节日就是先在冬腊月的“卡雀哇”节。最隆重的仪式是牛祭天。这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青年妇女将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此刻,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然后分吃牛肉。

鄂伦春族。

在东北的鄂伦春同胞,春节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辈份大小斟酒,幼者给长者叩头,平辈则互相请安,初二、初三进行赛马。正月十五美味佳肴。正月十六的早上,要进行相互抹黑脸的活动。青年人给老年人抹黑时要先叩头。

赫哲族。

春节,赫哲语为“佛额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们穿上在帽耳、衣领、袖口、裤腿、围裙、鞋面上绣着美丽的花纹、几何图案和花鸟等花边的兽皮等服装。在年节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种野生果“稠李子”制作成饼子,同时摆满鱼、兽类肉等食品。对待贵客,则用杀活鱼,或把鱼条烤熟,用这种“塔拉哈”招待。

基诺族。

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哈尼族。

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高山族。

“围炉”,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景颇族。

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瑶族。

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鄂温克族。

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羌族。

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东乡族。

人们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京族。

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苗族。

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纳西族。

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蒙古族。

水族。

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省,不数散居在广西族自治区。与许多民族一样,水族每年农正月初一至十五也过春节。节日前夕,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庭院,收拾房屋,缝制新衣,贴年画、春联,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来迎接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人们最重果的活动就是祭祀祖先,鱼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祭祀的习俗,有的地方在家门口临时放桌,摆上酒席。有的地方摆上箩筐,一头盛着各种生产工具,冀盼来年生产丰收。祭祀时,燃香烧纸,全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节期间,水族小孩儿会挨家串门向大人讨糖果吃,谁要得最多,谁就被认为福气最好,将来聪明健康。除此之外,人们还穿着节日盛装,相互走访庆贺新年。男女青年则汇集在村头寨尾,吹笙,击铜鼓,随着鼓点跳起各种铜鼓舞。节日期间往往鼓声昼夜不停,整个水族山寨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十一

2022年10月17日是全国第9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30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际,为全面加深社会对于扶贫工作的认识,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提振全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化巩固提升我镇脱贫攻坚工作成果,近日,xx镇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多举措、多方位、多形式,扎实开展第9个“国家扶贫日”系列活动。

我镇组织机关干部对全镇贫困群众开展逐户遍访,详细了解“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各项扶贫政策落实等情况。

镇妇联组织爱心大姐到贫困户家中开展“众筹清洁”活动,帮助贫困户打扫庭院卫生、收拾个人卫生。

镇团委组织金晖助老志愿者看望贫困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与他们话家常。

xx镇卫生院在镇文体广场设立扶贫义诊台,开展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医疗咨询与服务,免费发放保健材料和扶贫政策明白纸。

结合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实现全镇12个省市定贫困村文化惠民演出全覆盖,为贫困群众送上精彩的'文化大餐。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最后关头,越到关键时刻,越要增强敬畏之心;越到收官时刻,越要常葆“赶考”心态。xx镇将继续保持好攻坚态势,一鼓作气,善始善终,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交上一份圆满脱贫“答卷”!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十二

壮族:各家煮的年饭要够初一吃,叫吃“压年饭”,意思是预祝来年五谷丰收。

白族:初一凌晨,全家老幼要喝泡花糖水,祝愿日子在新的一年里象糖一样甜蜜。

鄂温克族:放开肚皮地品尝鹿、犴、野猪等山珍,大碗喝洒,又喝又跳,庆祝美好生活。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十三

俚濮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操彝语中部方言的彝族的自称,彝语“俚”义“山”“山箐”,“濮”义“人”“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主要集中分布在楚雄州的大姚县、永仁县、姚安县及牟定县、元谋县和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的部分地区。由于俚濮地处“南方丝绸之路”之沿线,受外来文化(包括汉文化)影响较早、较深。俚濮的春节,就是一个既吸纳了汉文化元素,又保持自己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俚濮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俚濮习惯把春节叫“大过年”,他们认为春节是汉族叫的,但俚濮何时开始过春节,笔者访问过许多俚濮老人,都没有说得清楚的,只认为是从汉族那里学来的。

俚濮的春节从进入农历冬月就开始准备了。农历冬月,天气寒冷,又处于农闲时节,家家户户杀年猪,腌腊肉,把春节时吃的特殊部位的猪肉刻意留下,做好米酒,以备春节期间祭祖及食用。腊月二十日后,各家男女老少人背马驮,把砍晒在山上的柴薪搬回家垒好。二十三日扫尘,各家男子砍回堆栗树枝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大扫除,特别要清扫厨房和堂屋的灰尘,准备干干净净过年。二十四日送灶君,先用饭、肉、酒及3炷香敬献供奉在灶头上方的灶君像,念诵“灶君老爷上天空,三十晚上请回来。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最后取下画像与钱纸一起烧掉。

俚濮的大过年一般分为3天,即农历腊月三十日至次年正月初二日。农历腊月三十日天亮后,各户的男女就忙开了,男子上山砍“天地树”、搴松毛,妇女生火做饭、蒸糯米,把刀、链、锄、绳子等理顺放好。男子回来,全家人围着石臼舂糯米粑。中午饭一般都比较简单,但酒、肉少不了,因为饭前要在堂屋的家堂前祭祖,告之祖先过年了。

午饭后晚饭前,男人们把砍回的“天地树”在庭院中栽插好。“天地树”一般为一棵幼树,一个枝节代表一代人。若有4个枝节代表这家人四世同堂。在“天地树”下,铺几枝青香树叶和少许松毛,插3炷香为神坛,以后过年时用的羊、鸡都要在“天地树”前宰杀,淋少许血在神坛上,表示献祭给天地祖先。“年三十”祭祖的鸡需要用红公鸡,宰杀前先要给鸡洗脚、洗嘴,杀死后淋少许鸡血于神坛,拔几根鸡毛蘸血后沾在树杆上。

然后,男人们贴春联和封门钱。贴春联要从堂屋门开始,依次是厨房、厢房、大门,而封门钱是从大门开始,插3炷香,烧些纸钱,将“封门钱”贴于门头上,一般为7张或9张,贴完磕三个头,然后依次封堂屋、侧房、厢房、厨房和畜厩门,最后在扁担、背箩、锄头、犁耙、马鞍、粮仓等生产生活用具上贴一张“封门钱”,表示把这些东西封好,初二之前不能使用。把所有的背索、绳子、刀具收藏起来,初一不能见到,否则来年不吉。大门一旦封起,就只准家人进出,外人不能进来。因此,大年三十和初一不能串门。堂屋内铺松毛,但不能铺太多,因为以后每天都要铺上一些,直至正月十四日。

俚濮年三十最重要的事是祭祖。祭祖有3样肉不能少,即猪舌头、猪前胛肉和猪头肉。这是杀年猪就留下专用来过年祭祖的。男主人用竹筛子盛上猪肉、羊肉、鸡肉、豆腐、米饭各一碗,以及一个烧糯米粑、一杯酒、一杯茶、一摞纸钱和一大把香,先祭献“天地树”,然后依次大门外、大门内、灶台、畜厩,最后到家堂前,将祭品供献上,全家人依次给祖先磕3个头。再用一个葫芦瓢泼“江水饭”(内有少许肉、汤菜、米饭及焚烧的钱纸),边念咒语边向大门外四方泼洒,意为泼给那些没有主的亡灵和鬼魂江水饭过年。年三十晚饭前先喂狗,传说彝族最早的食物荞种是狗尾巴带来的,为感激狗的功劳,故年三十晚饭前要先喂狗。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按传统习惯正月初一不做饭,吃年三十晚的剩饭、剩菜。吃饭的时候先敬长辈,猪舌、鸡肝等敬给长辈。饭后不收碗筷,都放在松毛上摆着,据说这样表示来年有饭吃。

按风俗,俚濮年三十碗晚上要用热水洗脚,据说洗了脚到什么地方作客都赶得着饭。老人的洗脚水由儿媳妇端给,从男到女。过去年三十晚堂屋的火塘里要烧青香树疙瘩,家中老人在火塘边铺一床稻草席,整日守夜,表示陪家族中去世的先辈过年。青年人及儿童则在村边空地上围着箐火打跳,通宵达旦。

正月初一,忙活了一年家务活计的妇女不用干任何事情,由男人承担所有的家务活。这天男人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带上香火、钱纸,到水井旁祭水井、挑新水。回家后,将除夕夜供的祭品全部换掉,抱着松毛从大门外撒进来,边撒边喊六畜的名字,表示把六畜的魂叫回来。这一天不能动刀宰牲。男主人还要带些酒、肉、饭和香火参加村寨里的祭土主、祭山神活动,但时间不会太长,各户带祭品到土主庙祭献后返家。午饭前,男主人用竹筛子端一个盘壶(一块四方猪肉),一个烧糯米粑、一碗豆腐、一杯酒、一杯茶,先在家堂前插香烧纸、磕头,然后依次祭畜厩、灶台、大门内、大门外,即年三十晚从大门外祭祀到家堂,初一上午从家堂祭到门外,表示把回家过年的祖先送走。

午饭后,青年男女聚集到村头的空地吹笛打跳,小孩们到村中燃放鞭炮、玩耍,中老年人则在空地上晒太阳、唠家常。约下午三四点钟男主人回家准备晚饭。晚饭也是剩饭菜,回热即可。祭祖也较简单。夜晚,全村男女老幼在村旁空地围火打跳,直到深夜方散。

初二凌晨,男主人很早就起床,备好祭拜祖坟的祭品。祭拜祖坟多数是各户前往祖坟山祭拜,也有的几户(多为兄弟姐妹)相约一起祭拜。祭品必用一只红公鸡,以及一个盘壶、米、酒、肉、水果、香火、钱纸等,全家人带着祭品到祖坟地,挖坑烧水煮饭,在坟山后的山神树前杀鸡生祭山神,将整鸡煮熟后在端到山神前熟祭。由男主人开始,在祖坟前逐一祭献、磕头。祭毕,全家人在祖坟前席地而坐,喝酒吃肉,表示与祖先一起过年。

按俚濮的习惯,祭拜祖坟后就算过完大年了。初二起,人们开始互相串门、拜年,走亲访友,也有的开始农事活动。初二,嫁出去不满3年的姑娘要回娘家拜年。初三以后,各户根据自家情况都有一些祭祖活动,直至正月十五日。但在一般情况下,初三的晚饭要杀一只公鸡祭祖,从自家房头的“小土主”处祭到大门外;正月初七的晚饭要煮猪耳朵祭祖灵,据说按十二属相,初七是人过年,必须祭祖。正月十五日,一般人家要杀一只山羊,嫁出去的女儿均带着夫婿、儿女回娘家,吃一顿团圆饭。有的人家在这一天请阴阳先生看门向,预测新的一年是否吉利。年三十铺的松毛,这一天也该扫出去了。祭献完祖先后,扫尽松毛,用3炷香、钱纸到村边一并烧掉。正月十五日后,俚濮的春节就全部结束了,所以正月十五日又叫“过小年”。

具有彝汉两种文化元素的俚濮春节,在滇中彝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明清以来彝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但是,彝族传统文化在现代也在适应社会发展而转型,特别是近30年来,俚濮春节期间的繁杂礼俗都已被简化,如铺松毛、栽天地树、挑新水、为六畜叫魂等,按传统仪程过年的已不多见,即便是祭祖、拜祖坟等神圣的祭祖活动,也较简单了。

三江侗族群众:摆百家宴办婚事。

广西侗族百家宴。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交界地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因榕江、浔江、苗江在此汇合得名)是一个以侗族为主(占全县人口56%)的26个民族集聚的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境内拥有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以鼓楼、风雨桥、侗族民居等侗族特色木制建筑群。

三江侗族人民在庆祝春节时,除保留有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为常见的庆祝春节的方式外,还具有浓厚侗族特色的春节庆祝形式,主要有宰杀土猪、祭祀、芦笙表演、腰鼓、舞狮、舞龙、放烟花、游园、农民画展、百家宴、送新娘回门、坡会节(包括芦笙比赛、芦笙踩堂、斗牛、斗鸟、侗族情歌对唱等)等活动。这些庆祝活动有的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有的是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不管哪种庆祝春节的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实现了群众自办、官方主办、形式多样、人数众多、中外游客参与的有效契合,体现出了侗族人民勤劳、好客、团结、包容、开放的民族特性。其中,百家宴、娶亲和送新娘回门两大习俗最能反映侗族春节的浓郁民族风情。

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三江“侗族百家宴”在三江侗族地区已流传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发源地是当地的林溪、八江、独峒、同乐等村寨。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内广泛流传着“吃百家饭,联百家心,驱百种邪,成百样事”的一句话,这就是意含团结与友谊、欢乐与祝福的侗族“百家宴”的形象表达。在春节期间,当地一般以村寨为单位举办盛大的“百家宴”欢度新年,由各家各户自备酒菜饭并派出1至3名代表一起到鼓楼坪集中参加宴席活动,其宴席桌呈长排形状,由若干张长方形桌子拼接而成,摆开的长桌呈现出“一”字型,一般长为20米,大型宴席桌可长达40—50米,少则几十家、百余家,多则数百家、上千家共同设宴集体宴请招待客人。宴席少则几十桌,多则几百桌。在“百家宴”宴席上,各村各户吃百家饭菜、喝百家米酒、享百家福气。前来三江的游客和走亲访友的客人可从第一桌吃到最后一桌,饭桌上,众人从干杯、敬酒、换酒再到团圆酒,通过各项程序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大伙拉着家常,唱着酒歌,场面热闹非凡,场面盛为壮观。

以来,随着三江旅游业的兴盛,为吸引更多当地群众和中外游客参加,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村民每年春节在县城民族广场举行“百家宴”迎春活动,增加了“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情歌”“油灯照芦苼”等民俗表演节目,又把传统的捶糍粑、捶布、纺纱等侗族传统技艺和传统“换杯”和吹“地筒”等具有侗族风情的接待仪式纳入“百家宴”活动内容。这一方面丰富了节日内容,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当地居民与游客的互动,给当地侗族人们和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难忘的节日体验经历。

在广西侗族大部分地区,青年男女结婚多选择在春节期间举行,特别是当地程阳侗族的婚礼更是简朴而神秘,其婚礼形式的奇异让人惊叹和诧异。

程阳八寨的许多男青年都选择在大年三十晚上12时以后的某个良好时辰到自己中意的女方家里去,在征得女方父母同意以后偷偷地把女孩接走,到男方家门口后就放一串鞭炮,表示男方迎娶新娘成功,四邻八方亲朋好友听到鞭炮声就会半夜起身前往男方家里去喝油茶祝贺。大年初一清晨,刚被娶回男方家的新娘起床生火后,就在男方家一大帮姊妹的陪同下,接过婆婆递过的扁挑和水桶到寨上的井水去挑水游寨子,预示着从此以后自己将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将要挑起这个家的重担。

大年初三,夫家送新娘回门是广西侗族的婚礼中最奇特、最隆重的环节,这也是中外游客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过春节可以欣赏到的一道别具侗族特色的精致风景,游客在征得主人同意后也可加入到迎亲队伍中去感受浓烈的.喜庆气氛。

初三这一天大早,男方岳母娘就会委派出自家身强力壮的的亲朋好友带上金银首饰、崭新的新娘服前往男方家,把新娘打扮得漂漂亮亮。之后,由新郎家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组成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挑着彩礼按时从新郎家出发(新郎不得随行)。送亲的队伍越多越长,表示新郎家的家业越雄厚。送亲途中,为了向他人展现出新郎家的家大业大,送亲队伍不一定走直道,而往往故意绕道选择人群密集的地方行走,沿途每经过村寨,都要燃放炮竹。送新娘的礼物有糯米和糯米粑数担,酸肉、酸鸭、酸草鱼各一两担,一坛酒,一头大红猪等。最为抢眼的是几个年轻男子用粗大青竹竿抬着的那头大红猪,只见猪的身上涂满了红红的猪血和张贴了大红剪纸的双喜字,扛着大红猪的青年们时不时大声吆喝。新郎寨上的年轻姑娘作为伴娘也在送亲的队伍中。在一长溜漂亮姑娘中,新娘是哪一个呢?队伍的最末那位脚穿绣花鞋,手中紧握一小块布,无论多大风雨也不打伞的女子就是了。

新娘被送回娘家后,伴娘不得进新娘家门,要立即返回新郎家。娘家人随即给每个客人端上一碗加了糖的油茶,称为“喜茶”。当天晚上,送亲队伍中的未婚青年和新娘所在村寨的未婚姑娘聚在一起聊天,相互寻找自己的意中人,谓之为“坐夜”。男女青年因此结识,部分有缘分的青年男女还借此机会结成终身伴侣,组成幸福家庭。

通辽宝龙山蒙古族:祭灶神“七天假”

蒙古族人家祭灶神。

宝龙山镇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工业重镇及农副产品集散地。全镇辖15个嘎查(村),蒙古族约占89%。

当地过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前后22天。年前准备工作从腊月开始。人们采购大米、白面、蔬菜、水果、烟酒糖茶等食品,用的如对联、爆竹,年轻家庭给小孩准备新衣,但不会特意为新年准备新衣服。年三十前几天再采买蔬菜、水果,和其他需要的东西。

腊月二十三为小年。主要活动是打扫房子、刷墙、祭灶神。祭灶神要准备三炷香、七个枣、黄米粥、灶神的画像、芦苇或榆树枝,还有果子、白糖、炒米等,不能炒菜。将灶神的画像贴在灶台边的墙上。祭灶神时将画像同其他东西一起烧给灶神,来年再请一个新的。傍晚落太阳到晚上9点之前为祭灶神的时间,由家里的男性成员司祭,也有的家庭成员全部参加。祭祀时用芦苇或榆树枝点火(据说灶神是坐在芦苇上升天),祭词为:“灶神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也可以根据家庭各自的情况增加一些祭祀词,求得灶神的保佑。

当地人的“七天假”是指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一的7天时间。他们认为,平时凡间有佛爷、神仙等守护着,其他的妖魔鬼怪不能骚扰破坏,到了腊月二十三至初一,众神到天上开会去了,那些鬼怪就会出来捣乱。这几天全家人一定要和和美美,快快乐乐,更不能吵架拌嘴。人们要晚上少出门,小心说话、谨慎行动。如果不得已外出回来,进屋后点一根火柴朝门口扔,以避邪。大年三十晚零点以后,也就是初一凌晨,3点或5点为最佳时间,每家每户都要接神下凡。之前看日历等算好哪个是吉向,接神时,敞开家里所有的门,在庭院当中放上桌子,摆上从早饭和晚饭里分出来的一些饭菜,如果有晚上12点吃饺子习惯的人家会摆上几个饺子,还有香、糖果、枣等食物。接神词说:家里的老小来接神,众神要保佑全家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当当,这时财神也会给家里带来大量的金银财宝。接神只是家里的男性参加,特别忌讳女性站在门口,认为女人会妨碍神进家门。

过去,春节期间的食品只有少量的白面或荞面、粘豆包、炒米、萝卜、猪肉等,现在是鸡鸭鱼肉、各种蔬菜水果饮料样样俱备。其中,特色饮食有煳大骨头。年猪是年前2个月左右杀好的,烤猪油、煮猪肠、煎猪血,把肉连带骨头切块后冷冻收藏。除夕前一天,将猪肉如肘子和排骨放在大锅里用温火慢慢煮。第二天早晨,把煮好的骨头从锅里取出来,把上面的肉剔干净,切好后盛到大盘子里,加上葱花、酱油、醋等调味品再蒸一次,另外在骨头汤里放入切好的酸菜或干豆角加点调味品,继续煮好,这道菜才算完成。

大年三十太阳落山、星星出全之时,全家老小要祭祖。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如果太晚祭品会被其他鬼魂抢吃。祭祖的地点要选择平整的地形或十字路口。先在地上画个圆圈,朝祖坟的方向开个口,意思是:划了圈就有了一层保护,给的东西只有自家的列祖列宗才可以吃到和收到,别人抢不去。再往圈里投从早饭和晚饭里分出来的饭菜、枣、烟酒糖茶、白蓝黑色花旗布条、纸钱,不能给面条、鸡蛋、韭菜、蒜之类的食物,边投边说祖先保佑我们家人安康、五畜兴旺、子孙满堂、发家致富等。然后,全家人磕头。投的东西也要留出一点,待祭祖完毕后扔向圈外,供给那些没有人祭祀的冤魂、孤魂们。

人们认为,天上的神仙、佛爷夜间与天和太阳一起过年,大年初一凌晨才回到人间与世人一起过年,所以人人都想初一起个大早赶在别人之前与神一起早点过年,这样,这一年就好运当头,心想事成了。

早上五六点钟,人们普遍要吃水饺。饺子出锅后向东南西北方向各扔1个(给各路神仙和各路孤魂吃),房顶1个,锅台上2个,窗台上2个、灶台口1个。饺子上桌,先给家里供的佛爷磕头,再从长辈开始依次磕头,这时长辈们说吉利话,祝福晚辈。一切礼仪完毕后开始吃饭。

初一出院门前先“murgargana”(译为“出足迹”)在好的、吉利的方向出足迹,这样一年来不管去哪个方向办事都会好运当头、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出足迹”时先算出哪个是大吉大利、鸿运当头的方向,到庭院中朝那个方向走几步,再拿个东西进来,挑一桶水也可以。

初一这天不出远门,家里要和谐不能吵架,不能打碎东西,人们不太注重穿新衣,穿得整洁漂亮就行。初一还要观测天象。如:这天吹北风则对庄稼好;破晓时无云晴朗,则怀孕的女人能平安生产;出太阳时天气暖和又晴朗则对家里婴儿好;中午天气晴朗对中年人好;如果阴天或是下雪,则战争爆发,税收加重。

旧时,人们从正月初二就开始工作了。女人做针线活,男人去放牧打柴,喇嘛开始念经。家里有新过门的媳妇,今天出家门给亲人拜年。这一天洗头则一年不头疼。

正月初三被认为是“angarahaiudur”(译为有裂口的日子),一般呆在家里不外出。为了图吉利,人们吃封口的食物,如饺子、馅饼,意思是将裂口修补完整。

初二和初三,不管多远,只要家里的老人在世,儿女们都聚集到一起给老人拜年,一大家人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天求医问药,效果奇好。除了这件事,其他的事情都不能做。

俗称“猪五羊六、人七马八”,正月初七是人日子,这天要吃饸饹。因为饸饹又圆又长,象征长命百岁。宜办喜事,如老人做寿通常选这个日子。另外,“七不出,八不进”,即初七不能外出远门,初八出门的人不能回家,否则不吉利。

正月初十是“黑日子”(haraudur),即不吉利的日子。大概是与“arbanharanigul”(译为十恶不赦)相关联的缘故。因为黑有时是邪恶、终结的象征。这天必须要做好事积德行善。这一天作的善事和造的孽,都会比平时回报加重几倍。为了压制“黑”,人们吃白食,炒米、奶油、奶豆腐等。

正月十三为“杨公忌”日子。传说正月十三是宋朝大将军杨伶工(杨家将佘太君丈夫)兵败蒙古人自绝而亡的日子,是个坏日子,没有特别要紧的事情千万不能出门,就算是迫不得已出门办事也不会办成功。

到了正月十五,过年的热闹劲逐渐结束了。大家热热闹闹地吃饺子,放爆竹,为过年收尾。有条件的家庭去城里赏花灯,算是比较新潮的娱乐方式。

永宁摩梭人:抬凤凰水办成人礼。

摩梭少女赵向东摄。

永宁乡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北部,川、滇两省三县的交汇处,是纳西族摩梭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级风景名胜泸沽湖景区所在地,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人类母系文化的活化石”和“东方女儿国”。

“年”是摩梭人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摩梭人“年”分为大年和小年。每年农历的十一月十二日为小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饮酒食肉,歌舞狂欢,尤其对放牧人员尊宠有加,每户人家都会将猪膘肉、香肠、鸡蛋、粑粑赠送给放牧人。放牧人则聚集在山上野炊并祭山神,祈求福佑来年水草肥美、六畜兴旺。

摩梭人称大年(春节)为“库史”,意思是指崭新的年份。摩梭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时间大约要从腊月的第一个礼拜开始到正月十五。

进入腊月,摩梭人就要忙着备齐库史时所需各种用品,如吃的苏里玛酒、猪膘肉、鸡、鱼、蛋以及印花的饵块粑粑和油炸粉片、酥油、清油、糌粑、大米、面粉、蔬菜、松明、柴火、对联、经幡等等。

腊月二十四日这天是摩梭人的家庭打扫节(汉人称小年),打扫院落、清除拉圾都事前要请达巴(摩梭人本主教巫师)或喇嘛(藏传佛教僧人)念经送鬼,并由喇嘛算出垃圾堆放的方位,用青稞炒面揉一个似鬼状的塑像,同垃圾一起放在相应地方烧干尽,摩梭人称这一过程为“扎纳鸟木启”,以示将家中鬼邪之物驱逐出去。然后将灶台火铺重新粉刷一新(过去每年都要重新砌灶)。腊月二十八日,摩梭人杀年猪,剃头,洗衣被。腊月二十九日称“姑妮”即不能杀牲,全村的主妇们准备好肉和其他好吃的东西,慰劳上山砍松枝搭秋千、梦梦秋的小伙子们。

除夕一大早,青年男子从山上砍回两棵葱绿茂盛的幼松栽于自家经堂正面的天井院坝里,用柏香、黄杨木或万年青树枝扎于屋柱及插在门窗上,并装饰家屋的每一个角落,还采摘梅花、桃花、报春花装饰“斯托”(家庭祭祀中心)、火塘和经堂。佛龛用具揩擦晶亮,龛前点燃酥油灯,敬上香,供上各种糖果,祖母屋顶正中插上“甲次字木”(经幡),摆一砂锅水以示震灾,屋脊换上印有祝贺吉祥的新“甲次字木”,迎风飘扬。所有门框贴上对联,房屋木摞子墙上贴有象征吉祥的图腾画、神像宝瓶画和其他年画,牲畜圈门也贴上红纸,吉祥的海螺声悠悠扬扬,一片喜气洋洋。

这天,全家人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随后,全家人洗头、洗脚,摩梭人认为,头脚洗干净了,来年样样顺,样样好。送岁之时家中所有的磨、碓、升、筒、簸箕等家用器具里装满,寓意年年有余的粮食。一直到初三,都不推磨、不舂碓、不劈柴、不筛米,预示来年安宁祥和。

一切准备就序,当同一“斯日”(血亲家族)的成员都回到“阿窝尔”(血亲大家族本家)团圆时,喇嘛(或达巴)就在堂屋中央用鲜杜鹃叶“煨桑”(烟火祭祀),以烟驱邪,全家族人围跪于火塘前,烧香点灯,聆听喇嘛念诵辞旧迎新的祝词,以敬祖先和火铺神,并请祖先回家团圆,共度春节,达布(当家人)各取一点菜肴及鸡头祭献灶神菩萨。家人把食用油摸于牛脖上,并给牲畜喂油喂食,犒劳与人相伴的家畜。完毕,全家人才围坐在一起共享年夜饭(摩梭人平时实行分食制,年节时才共餐)。宴席上,老人念诵家谱,致送岁词,大家颂唱送岁歌,向老人祝福,为孩子祈福,祝兄弟姊妹吉祥平安。

吃罢年夜饭,年轻人去参加村里组织的打跳,小孩也随同去嬉戏,中年妇女在家为老人、小孩准备新衣裳和宵夜,守岁迎接新年。

摩梭人在正月初一凌晨有抬凤凰水的习俗。家家户户在鸡叫头遍前或一男一女、或二女轻手轻脚地点着香,拿着米花糖等果品供在河边或井边,等鸡鸣啼时,在“祈神、架柯(大吉大得)”的高呼声中舀起凤凰水抬回家食用。这时家家鸣枪放炮,吹海螺,用烧鲜松叶“煨桑”,迎接新年到来。

正月初一清早,天蒙蒙亮,就要放火花炮,迎请喇嘛念吉祥经,吹响罗布加神。吃罢早点,小孩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依次到经堂、祖母屋点油灯,磕头,拜菩萨。然后给家用中每一位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晚辈馈赠压岁钱,祈福晚辈平安吉祥,茁壮成长。

这一天,各“斯日”要携晚辈儿女,带着丰厚的礼物,到“阿窝尔”拜年;长辈给拜年的晚辈馈赠拜年礼,或衣物首饰、或金银钱币,之后男女阿夏(异居婚伴侣)的儿女们也要到父亲家拜年磕头。

大年初一,凡有年满13虚岁的孩子家庭,都要举行成人礼。摩梭人称“哩给”(男孩子举行的仪式)或“毯给”(女孩子举行的仪式),即“穿裤子”或“穿裙子”。曙光初露,达巴用面粉揉制各种动物面偶,将其放在一个装有五谷杂食的簸箕里,中间呈三角型放上一个称为“都嘎拉”的形似小寺庙的木偶,一个小铧犁,一个抹有酥油象征雪山的面偶,插上青枝绿叶,供在祖先牌位下,再点亮酥油灯,供上酒肉食物,用酒敬献灶神,吹响罗布加神螺号。达巴或喇嘛手持松香枝,蘸着净水不断洒向四方,口念祭祖经。之后,女成人者在祖母屋右柱旁(男成人者在祖母屋左柱旁),一脚踏在猪膘上,一脚踏在粮袋上,手中拿着意为今后吃用不完的银元。母亲帮女孩换去旧衣,穿上漂亮的新衣和百褶裙,系上艳丽的腰带,并盘缠发辫,佩上耳环、项链、手镯等饰物。男孩则由舅舅脱去旧衣,穿上楚巴和长裤,佩上腰刀。达巴或喇嘛念经祈祝,祝成丁者:“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寿命像江河一样绵长,身体像高山一样壮美,福寿像松柏一样常青”。成人者在舅舅或母亲的引导下向祖母屋祭祀中心“斯托”、火塘、经堂顶礼膜拜,磕头、敬酒,祈求神灵庇护,向长辈磕头致敬。长辈赠以首饰衣物,或金银钱财。在成人者所居村寨以及毗邻村寨,每个家庭都会带着礼品前来祝贺。成人者家会办宴请宾客,晚上举行盛大的“甲搓”(篝火晚会,俗称打跳)。举行过成人礼的男女便可以作为成年人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在社会或居家生活中受到尊重和礼遇,更重要的是从此便要承担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泸沽湖。

摩梭人相传大年初一是狗年,初二是猪年,初三才是人过年,所以,初一和初二亲戚朋友相互拜年,从初三开始整个村子邻里间相互请客。

正月初五是摩梭人祭祀太阳神的日子,祭祀活动由几个相邻的村落集中在相应的地点举行。祭祀前一天下午,喇嘛就用青稞炒面捏出许多神像,念经作法。初五早晨,旭日东升,随着隆隆的炮声、锣鼓声、海螺声、诵经声,隆重的祭太阳神仪式开始了。男女老幼朝着东升的太阳和太阳神布画像磕头祭拜,仪式庄重而肃穆,香烟缭绕,人们争先恐后地去触摸神像,喇嘛们边念经祷告边端着“圣水”,让朝拜的人们洗头浴脸,以求神灵保佑。祭毕共餐,当晚还跳甲搓舞,纵情欢歌。

正月十二是摩梭人的“任旦”祭牧神节,这天,摩梭人家都要做丰盛美味的早餐,煮好之前腌制的猪心(必有)、猪舌、猪胸骨、香肠、猪膘肉等,备齐各种油炸粑粑和用稗子、大米、麦粒等揉成的若干个锥形祭祀物。先烧香“煨桑”祭供牧神,再由“达布”分食。这一天放牧人受到特殊的礼遇,猪心是专为其准备的,还能分得香肠、猪腿等足够五六天食用的食物。他们穿上新衣,结伴上山祭祀野炊,可见摩梭人的游牧遗风。

摩梭人的春节,不仅气氛祥瑞、热闹,而且整个过程因其古老又独特的文化习俗而呈现出隽永的魅力。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十四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忌东张西望或站起.

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吃馕,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

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信仰喇嘛教,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头上戴帽或缠布,腰带上挂着鼻烟壶,脚穿皮靴,多住蒙古包.

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是贵客,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表示主人对的尊敬.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送客的时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

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

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办,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小年在腊月二十三).

回族约有1/3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他们信奉伊斯兰教.

回族人尊敬长者,禁止居室里面忌放猪皮、猪鬃等制品.

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顾全别人面子,不喊外号.

“阿訇”是清真寺教务主持,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在接待工作中,如果他们在祈祷,不能被打扰.忌用左手递送物品.

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

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在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他人短处,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一般实行族内通婚,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

茶叶和红糖是回族人的节日佳品.

壮族是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壮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有的还信奉佛教.

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壮族刺绣、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爱吃胡罗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

满族非常重礼节.平时见面都要行请安礼;如果遇到长辈,要请安后才能说话,以示尊敬.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也就是抱腰接面礼.一般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这个礼,表示亲昵.家里一般都有“万字炕”(即一房西、南、北三面都是土炕),西炕最尊贵,用来供奉祖宗,不能随意去坐.挂旗也是满族盛行的一种风俗.旗也叫门笺、窗笺.春节时每家都要在门楣上、窗户上贴上挂旗,有的还贴上。

对联。

增加节日气氛.

满族以稻米面粉为主食,肉食以猪肉为主,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如满族名菜“白肉血肠”.冬季寒冷,没有新鲜蔬菜,常以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

过节的时候吃“艾吉格悖”(饺子),农历除夕时,要吃手扒肉等.他们还保留了饽饽、汤子、萨其玛等有民族特殊风味的食品.

满族接待客人,不避内眷,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就必须喝干,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满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准杀狗,禁吃狗肉,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

满族信仰萨满教.祭天,祭神,祭祖先时,以猪和猪头为祭品.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以接受,就可以宰杀了,俗称“领牲”.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多聚居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他们在服饰妆扮、生活起居、文体活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假日和喜庆日,朝鲜族群众就会载歌载舞,欢腾雀跃.不论男女老少,不仅都能唱会跳,而且还都十分酷爱传统体育活动.

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上处处受到尊敬,儿孙晚辈都以照顾体贴祖辈为荣.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

喜欢食米饭,擅长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

有吃狗肉的习俗.常用一种叫“麻格里”的家酿米酒来招待客人.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禁过年七天内推磨,不然会使家境贫困;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更不能从男子身上,头上跨过.忌讳女客上楼.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衣物给别人,否则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女性不准随便乱抓男性的头发,男性不能触女性的脚;忌讳别人摸自己的头和耳朵.

:做客的时候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肝、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忌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喝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忌用脚踏火炉撑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伞”,言及“雨伞”时,要说“雨遮”,因“伞”与“散”谐音;遇人伐木时,忌说“吃肉”、“死”之类不祥之语等.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瑶族祭神,忌用狗、蛇、猫、蛙肉.

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

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十五

云南省傣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代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哀”、“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采,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音乐、午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物产丰富。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

傣族春节习俗: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云南省白族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

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龙画凤,坚固结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远近闻名。

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要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等。

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十六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你知道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吗?下面本站小编精心整理了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二.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三.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四.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五.傣族:

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六.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七.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也拜年的习俗,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八.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九.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满族。

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壮族。

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

蒙古族。

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拉祜族。

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对做得特别大,据说象征太阳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侗族。

初一清早,从塘里弄几条又大又鲜灵的鲤鱼,煎、炸、烧、炖、摆上桌,再加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黎族。

过春节,家家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年饭”,席间唱“贺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们集体狩猎,猎物的来先分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怀孕妇女可以获得两份猎物。

景颇族。

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土家族。

在全家的团圆饭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

维吾尔族。

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藏族。

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达斡尔族。

生活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岸。除夕年饭是黄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们一进门就抢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

佤族。

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黑龙江:吃带硬币饺子交好运。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吉林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江苏:处处聚财寻“元宝”

苏州人除夕在年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有“恭喜发财”之意。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浙江:大年初一“庆田蚕”

浙江乌程县在大年初一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

宁波初一要吃豆粥。晚上要在关门前,再放一次“关门炮”。

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橘,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广东:拜年是一场换橘运动。

广东潮汕地区人,出门拜年前,都会带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户亲戚,就要送上大橘,无论多少,一定要是复数,然后说一些祝福的话。落座后,亲戚会以潮汕功夫茶招待,临走时,回送大橘。

老北京:吃法讲究最多。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尤其讲究过年的吃法。昔日老北京曾有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期间老北京的美食。而在今天,这些都已经是人们的家常便饭,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却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十七

20xx年xx月xx日上午,xxx市民政局副局长小元、市福彩中心主任xxx,带领市福彩中心全体干部到xx县xxx镇xxx村开展扶贫慰问活动,并探望驻村工作队,为其送去了大米白面等慰问物资。

活动中,xxx市福彩中心与xxx村“两委”班子开展了扶贫物资捐助仪式,并由姜局长、揣主任带队下户,进行了一对一结对帮扶,为全村56户建档立卡,每户发放了大米、白面等物资。

慰问活动结束后,姜局长、揣主任与驻村工作队、xxx村“两委”共同召开了座谈会。会上,镇长韩军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市民政局、市福彩中心的驻村帮扶工作表达了极大地肯定和由衷的'感谢。

多年来,xxx市福彩一直秉承着“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累计投入各项扶贫款物合计超过百万元,为xxx的民生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贡献了一份力量。

春节慰问少数民族篇十八

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发布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备受关注的春节假期将从2015年2月18日(除夕)开始,至2月24日(初六)结束,2月25日(初七)上班。此外,2月15日(星期日)和2月28日(星期六)两天将因调休上班。2015年春节即将到来,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习俗有哪些?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关于春节习俗有来自不同城市不同民族的欢庆方式。下面来看春节习俗大全。

春节习俗: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春节习俗: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春节习俗: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贴春联,是重要的年节民俗。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