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讲课费劳务协议书如何写 聘请老师讲课 劳务费标准(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7:03:41 页码:13
讲课费劳务协议书如何写 聘请老师讲课 劳务费标准(4篇)
2023-01-13 17:03:41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讲课费劳务协议书如何写一

为了提升律师办理企业并购与重组业务的技能,提高企业并购与重组律师服务的品质,我们决定开办一期“并购与重组律师专业技能高级研修班”。该班拟聘请国内资深并购与重组律师、高校知名并购重组学者、政府主管部门专家以及并购重组纠纷审判专家联袂授课。 鉴于您在业界的学术地位、成就和影响,我们真诚地聘请您为“点睛网高级培训师”,并邀请您在百忙之中拨冗前来为本班授课。现就本班的有关情况向您报告如下:

一、本班名称

本班名称:“并购与重组律师专业技能高级研修班”。 二、时间安排

1、20xx年3月26至20xx年 月 日之间,共授课8-10天。 2、授课时间为上午9.00时-12.00时,下午1.30时-4.30时,晚上(如有)6.30时-9.30时。

3、每天面授上课共6个小时,即8节课(45分钟/课)。 三、授课方式

1、本课程开设“面授班”和“远程班”,采取“面授、网络、光盘”等立体覆盖教学模式。即北京学员在现场听课(同时录制网络课件);外地学员在网上听课;不能或不愿上网的学员,通过课件光盘、

讲课录音和教材讲义等方式学习。

2、特别敬请各位老师理解本班的“立体教学”模式,并许可我们在面授的同时以网络视频、光盘课件或讲义教材等方式使用本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使用,并取得相应回报与收益。

3、如无特殊约定,每位老师每次授课安排半天(即3小时,4节课),每次详细讲授1-2个实务技能专题。

四、听课对象

1、“面授班”即在现场听课的对象为北京市及周边地区执业在二年以上的律师,计划招收70人。

2、“远程班”即在网上听课的对象为全国各地的执业在二年以上的律师,每班计划招收学员100人。

五、授课内容

1、详见附件一(课程单元表)。

2、我们建议您的授课方向为《并购与重组律师业务概论》。具体内容请老师确定大纲,填入回执表反馈我们。我们收到您的反馈意见后进行统一协调平衡,最终确定您的讲课内容。

3、重要建议:选题尽量考虑律师业务的实用性、不宜太大,“小题大作”为好;以案例教学;课后可留15-20分钟互动;尽量每20分钟左右讲完一个章节,以方便网络课件的分集制作。

六、授课时间

我们希望您20xx年 月 日上午(或在此后至20xx年 月 日间的周六或周日,预选一个半天)前来授课,并填写回执告诉我

们,或者电话商量具体授课时间。 七、课酬回报

1、课酬:授课老师每小时课酬标准为1000元,讲课半天为3小时计3000元整。如果您认为以上课酬太低,请将您所期待的数额反馈我们再行商定。

2、杂费:授课老师的交通费、住宿费由我们安排报销,中午工作餐或晚餐我们负责招待。

八、确认邀请

授课老师如果同意接受我们的聘请,可以下列方式反馈意见: 1、填写以下回执(见附件),通过email或传真发回我们。 2、直接在电话中确定讲课时间和讲课内容。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 卫(主编)

王红霞(教务)

北京法政教育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点睛政法网络学堂

20xx年2月16日

推荐讲课费劳务协议书如何写二

各兄弟班级:

兹有xx级教育讲课系列活动,旨在提高同学们的讲课、授课能力,展现教师风采,切实增强师范生技能,为将来的教师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邀请您来参加我班活动,为本次讲课活动提供您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名称:x班讲课show

活动时间:周x第x大节(10:10——12:00)

活动地点:教室

您的到来将使本次活动更加精彩,欢迎没课的同学前来参加活动,期待您的参与!!!

xx级教育x班

x年xx月xx日

推荐讲课费劳务协议书如何写三

初中语文《钱塘湖春行》讲课稿

【教材分析】

钱塘湖是我国杭州西湖的别名,自古以来钱塘湖就为文人墨客所称颂。《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是白居易作于长庆三年(823年)春。

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西湖充满了向往之情。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的七月白居易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年底抵达杭州上任。第二年(823年)春天刚刚来临,大地稍露些许春的气息,早就仰慕杭州美景的白居易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西湖边游赏,终于实现少年时的心愿。漫步西湖堤上,面对早春的西湖景色,白居易不禁为西湖的美景所感染,兴笔而作《钱塘湖春行》这首传颂千古的西湖名诗。这首诗一方面描绘了西湖美丽春光和勃勃生机,同时还体现出作者对春天的欣悦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重点】

1、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准备】ppt课件 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描绘西湖的诗文,体会西湖的美。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投影西湖春景图,然后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由图片及音乐营造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入课题。

2、简介作者白居易。

3、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二、初读诗,知诗意

1、给生字注音:啄、没、堤

2、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a、关于朗读的节奏

b、细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4、请个别学生作示范性朗读,然后让学生互相点评。

5、学生解释标题中提示了哪些方面的信息?(地点:钱塘湖、季节:春、事情:出游)

推荐讲课费劳务协议书如何写四

《钱塘湖春行》讲课稿及反思

各位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钱塘湖春行》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 钱塘湖春行 》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三章第15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本节内容是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据 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2、了解诗歌描写的主要内容。

3、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准确朗读并默写。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 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2、揣摩诗歌的思想感情。

3、准确朗读并默写。

(2)能力目标: 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情感目标: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突出重点 。

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突破难点。

关键: 诵读和想象。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首先,采用范读和反复朗读的方式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鼓励学生参与对诗歌内容的热烈讨论,加深诗歌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最后,课堂提问和名句赏析的方式,进一步加深诗歌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使学生达到能够基本吃透诗歌的内容和韵味。已达到深刻感受诗歌意境美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朗读法、联想和想象法、讨论点拨法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语文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在学习本首诗歌的时候,同时采用互动的方式使其回忆以前所学的是相关知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诗歌意蕴深刻,学生不易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就完全了解诗歌中的意境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努力带领学生融入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当中,使之能切身感受到是个所描绘的意境和感情。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感受和经历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用播放范读和学生朗读的方法加深诗歌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便于进行后面的内容讲解。也有利于学生对诗歌产生初步的见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