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智慧社区汇报范文(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20:05:00 页码:8
最新智慧社区汇报范文(模板14篇)
2023-11-19 20:05:00    小编:ZTFB

总结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成长轨迹。总结的写作风格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式。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相信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总结的写作技巧与要点。

智慧社区汇报篇一

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活动。

1、一场露天环保科教电影。

利用露天电影这一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休闲形式,精选环保科教片和环保主题电影,八月份开始,各社区组织在居民区广场进行放映。同时利用义工俱乐部和周边学校共同组织青少年进行观后感征文竞赛。

2、一次市民学校环保课堂。

各社区充分利用市民学校,聘请专家进社区,给居民进行节能环保教育,给生产生活节能支招,倡导节能环保的健康生活方式。

智慧社区汇报篇二

1.尽享居家智慧生活,就找智慧我家。

2.想家事无忧,找智慧我家。

3.智慧我家,私人定制生活管家。

4.智汇我家,精彩未来。

5.智慧我家您身边的大管家!

6.智慧我家,智慧生活。

7.慧聚我家,智胜未来。

8.智慧铸就幸福,爱心连接你我。

9.我家因智慧而不同。

10.智慧我家以最快捷的服务,给您最明亮的心情。

11.享品质生活,找智慧我家。

12.智慧情系你我,有爱关怀承家。

13.家事代理,品质生活。

14.智慧我家,品质生活倡导者。

15.龙城管家有智慧,我家幸福爱长存。

16.智慧服务传爱,亲情关怀承家。

17.建设智慧城市,共享美好生活。

18.智慧我家您身边的好帮手!

19.智慧我家24小时解决琐有问题。

20.智慧铸家,服务龙城,管家有爱,成就幸福。

21.让生活多些智慧,少些烦恼。

22.人事家事,事事管家,幸福从管家开始,一切为了家。

23.家事交给慧管家,智者的选择。

24.智慧生活、品质生活,这很智慧我家。

25.智领社区,慧满中国。

26.贴心生活,智慧管家;智慧我家,从管家开始。

27.家事无小事,智慧大管家;生活各种事,家事大管家;管家出手,家事全包。

智慧社区汇报篇三

智慧社区是指在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各种智能设备和网络连接,将社区内的居民、设施和服务进行智能化管理和运营的社区。在过去的几年,智慧社区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幸参与了一些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通过这些经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智慧社区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也有了一些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首先,智慧社区的建设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在传统社区中,居民往往需要对一些公共事务进行等待和排队,例如办理物业缴费、报修等问题。而在智慧社区中,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查询和办理。居民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应用程序,随时随地查看物业费用,以及物业公司提供的各种服务。另外,智慧社区还可以通过智能门禁系统,实现刷脸、刷指纹等无感式进出小区,提高了居民的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其次,智慧社区的建设促进了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传统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往往是手工纸质化的,容易出现信息丢失和不准确的问题。而在智慧社区中,社区管理员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终端管理系统,轻松地进行各类信息化的工作,例如住户信息的录入和统计、设备维修的报修和跟踪等。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减少了人为疏漏和错误。同时,居民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时查看社区的公告、活动和服务,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参与感。

然而,智慧社区的建设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智能设备和网络的稳定性对智慧社区的顺利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智慧社区需要依赖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和网络连接,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者网络不稳定,可能会导致智能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影响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其次,智慧社区的建设还需要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一些老年人可能不熟悉智能设备的使用,或者对智慧社区抱有一定的疑虑和恐惧。因此,在智慧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居民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居民对智慧社区的信任和认同。

综上所述,智慧社区的建设给居民带来了诸多便利和舒适,提高了社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然而,智慧社区的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未来,智慧社区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我认为,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中,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文关怀的结合,兼顾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只有这样,智慧社区才能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美好家园。

智慧社区汇报篇四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慧社区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智慧社区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了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的便捷化、高效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创新和改变。在我居住的智慧社区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智慧社区的优势和便利性,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体会,谈一下关于智慧社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社区信息化建设。

智慧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是智慧社区的基础和核心。通过在社区内建设高速网络和传感器,实现房屋、人员、设备等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为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支撑。在我所居住的智慧社区中,每个房屋都安装有智能电表和智能门锁,居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对家中的电器进行监控和控制,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用电安全性和便利度。此外,社区还建有信息化服务中心,居民可以在中心办理各类业务,如缴费、办证等,不需要亲自去相关机构排队等候,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第三段:社区管理智能化。

智慧社区的管理也变得更加智能便捷。在我所居住的社区,居民通过桌面可视化系统可以实时了解社区的各项管理和服务情况,可以随时查看社区公告、活动、报修等信息,提前了解和参与社区的各项事务。此外,社区也通过智能化的弱电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社区设备的监控和运维,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同时,社区还通过人脸识别和门禁系统,实现了对居民的智能识别和出入录像,有效提升了社区的安全性。

第四段: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智慧社区的建设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社区配备了智能化的垃圾分类系统,有效推动了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动,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境的整洁度。其次,社区配备了智能停车系统,实现了对停车位的智能预约和定位,解决了传统社区停车位不足和停车难的问题。另外,社区还推出了智慧健身系统,通过智能终端记录居民的运动数据和健康习惯,并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服务,促进了居民的健康生活。

第五段:总结。

智慧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无疑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便利。信息化的社区建设让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实现了智能化、便捷化和高效化,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居民,我们应加强对智慧社区的理解和学习,充分利用智慧社区的各项优势和便利服务,共同努力打造智慧社区的美好生活。

智慧社区汇报篇五

智慧社区制定相关的项目策划书有利于提升社区氛围的建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智慧社区项目策划书,欢迎大家阅读。

情系中秋节,爱驻光荣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关爱老人,共度中秋。

光荣院入住老人及工作人员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老人们热切盼望与家人团聚,欢度佳节。由于各种原因,老人们不能够与家人团聚,缺少慰藉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理使老人们在生活上感到更加孤单寂寞。

光荣院有入住老人7名,都在60岁以上有四名工作人员。其中大部分是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少部分老人因为各种病症需卧床休养。除了给予老人生理上的照顾,还要更多的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现实情况,我们小组成员决定在中秋节开展一次活动。

本次项目秉承“情系中秋节,爱驻敬老院”的理念,通过慰问活动,

为光荣院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服务,给他们带去温暖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我们的同学们也可以利用本次机会,在活动中充实自己。

老年人像夕阳一样,虽然逐渐隐去,但仍然散发着自己的光辉,在社会生活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体现着自己的价值,也表达了对老年人的希望,希望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活动,能够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以积极的心态思考生命的意义、体验晚年的全新生活。

服务对象需求分析:大多数老年人通过政府救助和儿女的支持,基本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他们同时又受到其他许多问题的困扰。首先一个比较突出的是生理健康问题。

人到老年,或多或少有些病痛,许多老人更受到慢性疾病的长期困扰,加上平时缺少锻炼或无力照顾自己,如何加强自我保健、多获取一些有关保健方面的信息成为许多老人急需了解的问题。

其次是心理健康或情绪健康方面的问题,儿女由于生活或工作方面的`压力,大多很难做到天天到老人面前探望、嘘寒问暖或听老人说话,加上很多老人丧偶独居,或是交往多年的老友一个个故去,他们由此缺乏与人分享交流的机会以及亲友的心理支持,许多老人“留守”

在家里面对“空巢”,倍感生活空虚、情绪低落和孤独寂寞。

再次是精神健康问题,这主要是指许多老人对晚年生活不习惯或不适应,觉得失去生活目标和希望或感到自卑,开始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些问题和需要都要求我们小组工作能有所作为,能为这些老人提供帮助。

结合以上问题与小组与活动的实际情况,我们将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开展相关服务。

目标:减轻老人的孤独感,让老人感受到节日快乐的气氛。增强养老机构对机构老人的人文关怀。

目的:

1.引导养老机构加强组织老人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

2.帮助老人通过分享消除孤独,加强老人与老人之间和老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3.引导养老机构增强对老人的人文关怀,提高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度。

小组(社会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分享和支持的场所,同时比个案工作更经济,其成果更加明显,适用于小群体中开展。

智慧社区汇报篇六

智慧社区就是连接互联网,把社区的与互联网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一)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二、工作任务。

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强化流程监督。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开展全程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为主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区服务创新模式。支持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商业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验。(牵头部门:市网信办;配合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实施步骤。

口式办理。通过“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标准化社区事务事项。初步完成试点社区的一口式办理标准化改造和基础信息化设备配套。初步完成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采集试点社区网格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xx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网信办、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市网信办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三)建立长效机制。将智慧社区建设中需政府投入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社区基础信息化专项经费保障,确保社区网络、数据采集、硬件和耗材等专项经费及时到位。完善区县(市)、街道、社区的智慧社区应用考核体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将“全科社工”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名社区工作者全年接受智慧社区有关培训不少于30学时。社区内各类平台、系统和网络实行准入机制。加强社区的数据管理,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安全性。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二)根据《关于加快智慧南京建设的意见》、《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完成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整合社区网络,结合政务外网提升扩容工程,实现区、镇、社区(村)三级联网。提高社区用户互联网宽带,加快推进公益免费wifi网络建设,部署信息显示屏等自助设备。(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工信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计生局、区残联、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6、拓展社区信息惠民综合应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应用如拼车、二手物品交换等符合社区特点的居民互助信息服务。建设社区公益捐助系统,组织和引导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xx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形成智慧社区建设长效协调推进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平台尽快上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

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智慧社区汇报篇七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二、工作任务。

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20xx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3.推进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数据支撑,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各种资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实行定向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各地区以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和依托,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2.完善“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微信服务平台运营所形成的社区服务、党政服务、媒体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整体服务框架,进一步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手机应用,按照智慧沈阳建设要求,打造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平台;同步拓展“社区智慧屋”线上到线下服务模式,到20xx年建成300个智慧屋,并以智慧屋为节点,实现“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社区安全、智慧家居、便民服务等线上功能的线下落地和体验。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实施步骤。

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xx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行准入机制。加强社区的数据管理,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安全性。

根据《关于加快智慧南京建设的意见》、《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4、建设社区事务支持系统。建设智慧党建,规范综治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投票)、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社区事务跟踪管理、社区内部协同工作平台及社区日志、台账等应用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综治等业务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部件和事件信息的三维、可视、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综治办、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8、推进社区商业增值服务。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规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建设生活信息发布、搜索、交易平台,提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xx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智慧社区汇报篇八

智慧社区是一种借助先进技术将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中的新型社区。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社区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这一新颖的管理模式给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我深切感受到了智慧社区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智慧社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生活。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智能家居的功能。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家中的温度、照明和电器等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和定时开关。此外,居民可以在小区的网络平台上线上购物、在线缴费等,省去了排队等待的时间和麻烦。这些便利的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和高效。

其次,智慧社区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智慧社区的安防系统可以监控小区内外的安全状况。例如,小区的出口和公共区域配备了智能监控摄像头,能够及时发现和报警不法行为。并且,居民入住时需要通过身份验证和指纹识别等系统,确保安全。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小区的安全性,让居民有更强的安全感。

第三,智慧社区增强了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智慧社区的网络平台提供了各种社区活动和论坛,居民可以在其中交流心得和分享生活,在社区中建立更多的连结。而且,小区管理使用的微信群和公众号等工具也可以及时发布小区信息,让居民了解最新的消息。这些互动和交流让居民更加融入社区,感觉到更多的归属感。

第四,智慧社区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效率。传统的社区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智慧社区通过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方式节省了很多资源。例如,小区的保洁、维修和报修可以通过App在线提交和处理,让管理变得更加高效。此外,小区的垃圾分类和安全检查等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和系统自动完成,提高了管理的精确度。

第五,智慧社区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智慧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注重环保和节能的理念。通过智能用电和节水设备的应用,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此外,智慧社区还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活动,提高了居民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智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智慧社区的建设和参与过程中,我深感智慧社区给我们的生活和社区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通过智慧社区,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安全和快捷,社区管理更加高效和精细。同时,智慧社区也加强了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我们感受到更浓厚的社区归属感。此外,智慧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引发了居民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智慧社区无疑是现代社会解决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问题的有效模式,我相信未来智慧社区的发展会更加广泛和深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智慧社区汇报篇九

智慧社区就是连接互联网,把社区的与互联网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下面是由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二、工作任务。

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20xx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为目标,健全完善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于确需通过社区受理的便民服务事项,要精简手续、优化流程,强化协同办理,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落实社区办理事项准入制度,公开具体事项名称、设立依据、内容、申报材料、程序和办理时限,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强化流程监督。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开展全程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3.推进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数据支撑,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各种资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实行定向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各地区以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和依托,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为主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区服务创新模式。支持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商业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2.完善“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微信服务平台运营所形成的社区服务、党政服务、媒体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整体服务框架,进一步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手机应用,按照智慧沈阳建设要求,打造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平台;同步拓展“社区智慧屋”线上到线下服务模式,到20xx年建成300个智慧屋,并以智慧屋为节点,实现“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社区安全、智慧家居、便民服务等线上功能的线下落地和体验。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实施步骤。

(一)夯实基础阶段(20xx年1月-8月)。在全市选择部分社区作为智慧社区试点。以推进重点项目试点运行为主要目标,梳理各类数据和业务,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建成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率先实现民政、残疾事业、就业创业类事项的一口式办理。通过“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标准化社区事务事项。初步完成试点社区的一口式办理标准化改造和基础信息化设备配套。初步完成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采集试点社区网格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xx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三)建立长效机制。将智慧社区建设中需政府投入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社区基础信息化专项经费保障,确保社区网络、数据采集、硬件和耗材等专项经费及时到位。完善区县(市)、街道、社区的智慧社区应用考核体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将“全科社工”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名社区工作者全年接受智慧社区有关培训不少于30学时。社区内各类平台、系统和网络实行准入机制。加强社区的数据管理,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安全性。

根据《关于加快智慧南京建设的意见》、《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完成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整合社区网络,结合政务外网提升扩容工程,实现区、镇、社区(村)三级联网。提高社区用户互联网宽带,加快推进公益免费wifi网络建设,部署信息显示屏等自助设备。(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工信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4、建设社区事务支持系统。建设智慧党建,规范综治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投票)、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社区事务跟踪管理、社区内部协同工作平台及社区日志、台账等应用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综治等业务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部件和事件信息的三维、可视、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综治办、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6、拓展社区信息惠民综合应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应用如拼车、二手物品交换等符合社区特点的居民互助信息服务。建设社区公益捐助系统,组织和引导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8、推进社区商业增值服务。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规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建设生活信息发布、搜索、交易平台,提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xx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形成智慧社区建设长效协调推进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平台尽快上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智慧社区汇报篇十

3、智慧佛山文明家园。

4、建智慧佛山做文明市民。

5、文明每一天快乐伴身边。

6、知荣辱、树新风、创文明。

7、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8、南昌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9、创文明城市你我生活更美好。

10、文明始于足下礼让从我开始。

11、给力文明城市共创幸福家园。

12、智慧佛山文明家园从我做起。

13、一个文明举止,一张佛山名片。

14、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

15、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16、创建文明城市,实现民富市强。

17、文明赢得尊重,礼让从我做起。

18、规范文明行为,塑造文明形象。

19、以文明求发展,以发展促文明!

20、创全国文明城,做文明南昌人!

21、携手奉献爱心,共铸南昌文明!

22、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

23、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24、文明城市大家创文明成果人人享。

25、创建文明城市,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26、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自你我做起。

27、言一行讲文明,做人做事讲诚信!

28、让文明成为习惯,让城市有序和谐。

29、文明每一分温馨每一时快乐每一天。

30、人人文明一小步,佛山文明一大步。

31、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

32、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33、我为创建添砖瓦,文明惠及你我他。

34、手牵手共建和谐,心连心同讲文明!

35、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从你我做起!

36、文明是一盏灯,照亮别人,温暖自己。

37、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38、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现代文明都会。

39、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个个争当文明市民。

40、人人都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智慧社区汇报篇十一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运城市“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现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立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的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为原则,以建设为基础,应用为支柱,以促进教育改革和质量提高为中心,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校园环境为目标,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老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

教学。

质量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组长。

副组长:

成员:三、学校概况。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我校信息化起步较早,1997年电教工作专题片《一枝红杏出墙来》被山西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教育专题片”二等奖。1998年被山西省电教馆认定为首批电教示范校,曾经的两机一幕到现在的电子白板,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在向前发展,虽然中间因配备不充分,导致发展较缓,但也都在逐步向前。现在,我们有多媒体教室43间,建有监控中心,教师人均一台一体机,校园网络用100m光纤接入因特网。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

四、存在不足。

当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缺乏系统性的校园信息化体系,没有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软件环境也不尽人意,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信息化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五、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

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建成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校本资源库和共建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学科资源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课件、试题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教师考勤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逐步实现多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多处室部分信息共享。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尝试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尝试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

(三)重点工作。

1、成立智慧校园创客工作室,由校长杜建勋任组长,校长助理程小龙为副组长,全权负责智慧校园的创立工作。

2、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环境,达到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求。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智慧校园云平台的建设,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系统,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资产、科研等智能化管理。

4、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抽调二、三年级8名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创客工作,率先尝试开设智慧校园创新实验班,借助平板师生开展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5、高标准录播室和微机室的建设。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平陆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处室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立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智慧社区汇报篇十二

智慧社区是当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实现社区内部的信息共享、环境优化和居民服务提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个智慧社区的建设项目,并深入了解了智慧社区的运行模式和优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中体会到了智慧社区的好处和它对居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本文将通过五个方面来总结和述评我的这次智慧社区心得体会。

首先,智慧社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居民服务。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信息系统,社区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测和统计社区内的各项指标,如环境质量、能源消耗等。这使得社区管理者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并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居民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获得各种信息和服务,如天气预报、交通信息、社区活动等。在智慧社区中,居民不再需要到物业或其他部门排队办理业务,只需在家中点击几下,就能完成各种任务。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提高了居民享受服务的质量。

其次,智慧社区改善了社区居住环境。智慧社区在环境监测和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社区内安装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及时收集各种环境污染指标,如噪音、空气质量、水质等,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样,社区管理者就能够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如加强噪音隔离、增加绿化面积、优化垃圾处理等。通过智慧社区的环境改善举措,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清洁、宜居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智慧社区增强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传统社区中,由于信息不畅通,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相对较少。但在智慧社区中,通过信息系统和社区应用软件,居民之间可以方便地共享信息、交流心得,并参与到社区活动当中。比如,社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信息和公告,居民可以通过微信群参与讨论和提出建议。这样的互动和交流不仅增强了居民之间的彼此了解和凝聚力,也促进了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智慧社区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能。智慧社区通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将社区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和高效。例如,社区安防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和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社区的安全状况并及时报警;停车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车辆,避免泊位浪费和交通拥堵;垃圾分类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自动识别垃圾种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这些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不仅提高了社区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加强了社区治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为社区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智慧社区促进了居民的参与和共治。智慧社区不仅是社区管理者为居民提供的服务平台,更是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平台。社区可以通过居民的参与,共同制定社区规划、制定治安措施、开展文化活动等。通过居民的共同参与,可以形成社区自治的良好氛围和精神风貌,提高社区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智慧社区的建设对于改善居民生活和推动社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智慧社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改善了居住环境,增强了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了社区治理的效能,并鼓励居民的参与和共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日益发展,智慧社区的建设将会更加完善和普及,为人们创造更加便利和美好的居住环境。

智慧社区汇报篇十三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运城市“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现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的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为原则,以建设为基础,应用为支柱,以促进教育改革和质量提高为中心,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校园环境为目标,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老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起步较早,1997年电教工作专题片《一枝红杏出墙来》被山西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教育专题片”二等奖。1998年被山西省电教馆认定为首批电教示范校,曾经的两机一幕到现在的电子白板,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在向前发展,虽然中间因配备不充分,导致发展较缓,但也都在逐步向前。现在,我们有多媒体教室43间,建有监控中心,教师人均一台一体机,校园网络用100m光纤接入因特网。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缺乏系统性的校园信息化体系,没有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软件环境也不尽人意,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信息化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建成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校本资源库和共建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学科资源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课件、试题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教师考勤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逐步实现多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多处室部分信息共享。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尝试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尝试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

(三)重点工作。

1、成立智慧校园创客工作室,由校长杜建勋任组长,校长助理程小龙为副组长,全权负责智慧校园的创建工作。

2、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环境,达到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求。

3、智慧校园云平台的建设,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系统,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资产、科研等智能化管理。

4、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抽调。

二、三年级8名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创客工作,率先尝试开设智慧校园创新实验班,借助平板师生开展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5、高标准录播室和微机室的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平陆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处室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6年12月。

智慧社区汇报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慧社区概念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智慧社区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致力于提供更便捷、安全、智能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智慧社区的居民,我深感智慧社区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改变。在与智慧社区的互动中,我得到了一些宝贵的体会。

首先,智慧社区为我们提供了更高效的服务。在智慧社区中,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络平台完成诸如投诉报修、生活缴费、社区活动预约等事务。这大大节省了我们排队等候的时间,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沟通。我记得有一次我家的水管爆裂了,我通过APP提交了报修申请,不到半小时就有工作人员前来处理。整个过程非常迅速和顺畅,让我深感智慧社区的高效运作。

其次,智慧社区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传统社区中,居民之间的交流往往是有限的,大多只是简单地招呼和寒暄。而在智慧社区中,我们可以通过社区论坛、在线活动等渠道,与邻居们更加方便地交流和分享信息。我曾经在论坛上发起了一次小区篮球比赛的活动,不仅得到了热烈的响应,还让我结识了很多和我一样喜欢篮球的邻居。这种交流与互动的模式,增强了居民之间的联系和感情,使社区变得更加融洽和友好。

再次,智慧社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智慧社区提供了更便捷和安全的居住环境。例如,我曾经在智慧社区的停车场里体验过车位导航系统,只需在手机上输入车牌号码,系统就能迅速帮我找到空余的车位,避免了长时间寻找停车位的烦恼。此外,智慧社区还引入了智能门禁系统,只有住户和相关人员才能进入社区,增加了社区的安全性。这些便捷而安全的设施,使我们的居住更加舒适和放心。

最后,智慧社区提供了更多的便民服务。通过智慧社区的平台,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就能办理各种生活服务,如快递代收、家政服务、便利店购物等。在我家住了智慧社区后,我发现更多的服务商开始进驻社区,为我们提供更加贴心和便利的服务。例如,我之前遇到忙于工作无法去超市购物,但通过智慧社区的便利店购物功能,我可以在下班后预定商品,第二天直接送到家门口。这种便民服务的引入,让我感受到智慧社区对生活的真正改变。

总之,智慧社区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改变。通过高效的服务、有效的交流、智能化设备和更多的便民服务,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作为一个智慧社区的居民,我深感这种智慧社区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我也希望更多的社区能够引入智慧化管理,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慧、便捷、舒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