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广东对外开放申论范文题目 广东申论参考答案(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4 08:20:33 页码:12
广东对外开放申论范文题目 广东申论参考答案(四篇)
2023-01-14 08:20:33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广东对外开放申论范文题目(推荐)一

在进园之前,我先简略给大家先容清晖园的建造历史。

明万历35年即1620xx年顺德杏坛右滩村人黄土俊高中状元。相传这位黄状元入仕三十年中曾三次辞官归故里,旁边一次为侍奉病中老父,另两次因看不惯官场倾轧(ga)而独善其身。期间于明朝天启元年即1620xx年,在原太艮城(今大良)南郊建筑了黄家祠和天章阁、灵阿之阁,这些祠、阁四周都有花园,这便是清晖园最大的踪影了。所以算来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

到了清乾隆年间,黄氏家道衰败,庭园修建日渐荒废,庭园废址由由顺德进士曾出任山西灵石知县的龙应时购得。到嘉庆十年即1820xx年,龙应时将所购得的黄家祠等物业析产给其儿子龙廷槐、龙廷梓改建为庄园寓居。龙廷槐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诞生,自幼伶俐好学,于乾隆五十三年丁未(1788年)考中进士,他初授翰林院编修,未几授监察御史之职,后入值上书房,官至太常卿。到嘉庆五年(1820xx年)龙应时病逝,廷槐获准回乡守孝三年,后见皇亲和坤弄权,无心复出,但在乡中权威颇高。到嘉庆十年(1820xx年)龙廷槐将父亲生前购得工业的中部拓建成庄园,侍奉母亲栖身。一年后,龙廷槐请同榜进士、江苏武进的书法家李兆洛题写“清晖”的园名,意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示筑园奉母是为了回报父母如日光和熙普照之恩。这也是清晖园名的由来。从应时、廷槐、元任、景灿到渚惠,清晖园阅历了五代人,屡经修理,特殊是龙渚惠,他曾带领设计师和工匠到苏州一带参观著名庭院,回来后对原修筑物作了一番大规模的修整,逐步造成了格式完全的岭南园林风貌。取得左右两局部庭院的龙廷梓,将它们建成以居室为主的庭院,另成一格,称为“龙太常花园”和“楚芗园”。后来龙太常花园的园主衰落,卖给一位商人经营蚕种生意,挂上“广大”的招牌,故又称为“宽大园”。由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跟龙渚惠,清晖园经历了五代人,屡经修葺,特别是龙渚惠,他曾率领设计师和工匠到姑苏一带参观有名庭院,回来后对原建筑物任作了一番大范围的整修,逐渐构成了格局完事的岭南园林风貌。因为上世纪初海内战乱,加上龙家世道末落,庭园又两次旷废了。建国后,1959年3月,当时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来顺德检讨工作时顺便观察了清晖园,对这座古代庭园给予了调度主人和器重,唆使应将作为文物加以维护、重修,并特别拨专款予以补贴。重修后的清晖园把左邻的楚香园,右邻的广大园以及邻近的建筑复合为一,面积到达6600平方米。近来,顺德区委为了进一步开发顺德的游览资源,投入了了巨匠的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的修复扩建清晖园,使清晖园的旅行面积至220xx平方米。新扩建的庭院,充分接收铁精粹,能够讲是集四大名园一身,更鉴戒了江南和北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使之成为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步移景换,充足体现了我国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色。

好了,友人们听完我一番讲授之后,就会明白地晓得,清晖园不正式建造前是状元、礼部尚书黄士俊的园林原址,距今360年;而它真正的主人是清代进士龙廷槐的曾孙龙渚惠,于160年前营建的。龙家是顺德人,在顺德能建筑这么一座颇具岭南特色的园林,肯有明媚奇丽、淡雅朴实、波折出深的特点,是很值得大家观赏的。当初就让我去细心观赏清晖园的美。

咱们来到的清晖园是扩建后的新园大门,门楼的建造式样是参照原清晖园正门而放大两倍,门楼上的金漆木精雕是由潮汕工匠所造,潮汕一带的木雕、灰塑工艺是广东省内最著名气的,全部清晖园所有的木雕、灰塑匀是出版潮汕工匠之巧手。门楼后按中国古典园林“欲扬先抑”的伎俩,设置了“暗八仙堂”,入门第一眼看到的是不太起眼的起屏风作用的蓝色陶瓷制品,它是清晖园收藏已久的清代石湾陶瓷“八仙法器图”,大家可能辨别出八仙的法器吗?此物现已被列为文物,因而这个堂也就称为“暗八仙堂”。

穿过门堂,前面是一座晶莹通盘,没有砖墙,只用满洲窗装潢的玻璃屋建筑,叫“红蕖书屋”,其装饰用色鲜亮,给人安闲脱俗之感,是冲破中国传统园林色泽风格的杰作。由于通透光明,宜于读书写画,所以“书屋”名之。“蕖”指“芙蕖”,是莲花的别称,象征品德高洁,中国文人常以之自喻,屋前一泓碧水,遍植红莲,更与书屋的名字相应。

这座建筑台基成t字形,没有砖墙,十多根赭红石石柱收嵌于破面之中,内部空间宽阔大气,整体晶莹剔透,五彩缤纷。由于四周均是彩色玻璃门窗,所以又称“玻璃屋”。

书屋前边一池碧水,水畔用黄石和本地的龙江石堆砌出五百罗汉群石,其间遍种品种动物,奇伟勃郁,禅意与野趣共治一炉。

有关广东对外开放申论范文题目(推荐)二

阳江市传统手工业产品久负盛名,五金刀剪生产历史悠久,是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阳江现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日用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全国的80%。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阳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阳江刀剪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两阳,在阳江地区制作兵器,清《冯氏族谱》载:冯大将军之墓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鹅眉锦大刀纳于冢中。冯大将军即冼夫人孙子冯盎,曾任宋康令,公元646年病死,葬于阳江北山。这鹅眉宣锦大刀即阳江俗称的大杀刀。其后,制刀工艺传至民间,生产各种民用刀,奠定了阳江制刀业的悠久基础。

清初,阳江刀一直以小作坊(打铁铺)形式生产,县城形成了大规模的制刀作坊,其生产基地即现在的打铁巷。打铁巷附近一带集中了十数间这类打铁铺,打出的产品时时供不应求,打铁铺除生产菜刀外,同时还生产禾镰、镰刀、布剪、日用小刀、剪等,产品多是木柄的低档产品。从那时开始,阳江刀逐渐被人认识推崇,知名度日益提高。

至此,阳江小刀闻名海内外,推动了阳江制刀业的迅猛发展。1949年,全县约有300多名个体小刀生产者,年产小刀60多万把。

目前,阳江刀剪企业达1500多家,成为阳江工业的重要支柱和优势行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进步,阳江刀剪已经成为集小刀、菜刀、剪刀、套刀、多用钳以及与刀剪生产相配套的特种钢、塑料、电镀、机械设备生产的五金刀剪产业,涌现出十八子、银鹰、永光、盛达、厨乐、巧媳妇、美惠子等一批知名品牌,进一步提高了阳江刀剪的知名度,有力地提升了阳江刀剪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1998年,中国菜刀中心落户阳江市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中国剪刀中心落户广东宏鹰集团公司。20xx年10月,中国小刀中心又落户阳江市阳西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日用五金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授予阳江市中国刀剪之都。20xx年6月,阳江市在中国(阳江)刀具城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阳江)国际刀剪博览会。成为举世公认的刀剪之都。

阳江建市以来,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发展,水陆交通日新月异,成为链接粤中与粤西的交通走廊。阳江地处广州和湛江两城市之间,毗邻港澳,距广州247公里,距湛江230公里,距珠海160公里,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是连接粤中与粤西的交通走廊。325国道、广湛高速公里、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三茂铁路横贯市境。阳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航空:阳江在合山建有民航机场,已开通阳江——广州、阳江——珠海等直升机航线。交通已形成立体网络。

阳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是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辖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江城区;东与江门市相邻,西与茂名市交界,北与云浮市相接,南临南海。市区距广州219公里,距湛江220公里,距香港165公里。325国道(广湛公路)和广茂铁路横贯全市,面积7813平方公里,人口240多万人。

阳江市是广东省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滨海沙滩、峰林溶洞、温泉瀑布、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其中,海陵岛、阳春春湾凌霄岩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海陵岛的大角湾于20xx年又被评为4a级国家旅游区。目前,全市已开辟五大旅游组团线路,两大特色旅游专线:一是千年国粹东水造纸景观再现东汉时期蔡伦造纸术;二是程村海滩吊桩养蚝,可现场摘蚝尝试,别有一番情趣。

有关广东对外开放申论范文题目(推荐)三

由谢导组织我们的模拟导游阳江海陵岛两天一夜,本来一开始我是不想去,当时谢导也有布置作业给我们就是阳江海陵岛的导游词,还有简单介绍一下阳江海陵岛,那时候对于我不想去的人,所以我就简单在电脑上搜索一下阳江海陵岛导游词,所以最后我决定去了,俗话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当时我还记得那天我是满怀兴奋的很早就起床了,随后就去了学校集合,准备前往享有" 南方北戴河" 和" 东方夏威夷" 之美称的海陵岛,在车上由谢导开头简单说一下阳江海陵岛的行程,去往阳江需要三个多小时在车上,谢导让我们在车上开麦,本来一开始我是没有勇气上前讲解,但我还是鼓起勇气到车头前面讲解,当我讲解完之后,就到了服务区,谢导让我们休息一下,之后便继续踏上前往阳江海陵岛的旅程,到了阳江,你会发现阳江的公路一边是黑,一边是白,这就是海陵岛的神秘之处!到了海陵岛,我们先吃了一顿午餐,然后回到酒店休息,休息到下午3点,是我们的第一个景点――牛唐山

牛塘山文化览胜公园又叫汤显祖文化览胜公园,在闸坡镇南边,西南与马尾山相连,侧携旧澳,东抱北洛后滨台地,北连蝴蝶洲岛,整个景区半抱闸坡渔港,是闸坡镇南面的天然屏障,牛塘山文化览胜公园,听名字就知道是以景色和文化为特色的啦。了解一下景区建筑面积2.9公顷,投资总额2100万元,于20xx年6月30日完工,上到公园顶有一个牡丹亭,望下去就是闸坡渔港,真成了一道美景,之后我们到山顶往就可以看到汤显祖的像和一些简介,然后我们自由活动后,之后前往第二个景点――马尾岛

马尾岛位于广东阳江市海陵岛西南端,与闸坡镇山岭相连,海岸线曲折多湾,最长沙环为1公里,三面环海,实为半岛总面积1.3平方公里,海滩长约1.25公里。值得一提的是“马尾夕照”,这里是海岛的最西角,观日落的最佳地点,傍晚在马尾岛看落日简直美得让人迷醉。

又是我们大家吃晚饭的时候了,吃完晚饭我们又回到酒店休息到八点钟,去小吃街吃东西自由活动,然后十点多集合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早上我八点多就起床了,收拾好自己的物品,8点半在楼下集合前往好日子吃早餐,吃完早餐,之后是我们第二天的第一个景点――放生台

南海放生台位于国家aaaa 级滨海旅游度假区――闸坡大角湾东部的小港湾区域, 背靠大角嘴, 面临南海, 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相近。该项目根据该处水文资料设计标高, 既可让人们亲水又能保证安全。建设工程包括景观改造、放生台建筑、啤酒广场等。放生台周边设施有放生文化商业设施、十二生肖头像石刻柱、放生滑道、亲水石阶、莲花池及石座凳等,之后第二个景点――妈祖庙

参拜当地人最为崇敬的" 妈祖庙" ,妈祖庙,又称“天后宫”,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闸坡镇,原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63年拆除,1999年由村民集资重建。新修的妈祖庙仍继承中国庙宇建筑的传统风格,雕梁画栋,造工精致。尤其是大门两根蟠龙廊柱,采用全石通雕的工艺,颇有气势;屋脊和飞檐上装饰着各种石雕鸟兽,富有民族特色。由于海峡两岸都信奉“妈祖”,每当祭祀妈祖大典,两岸同胞信众都一起参加,因此被称为“海峡和平女神”;许多海外华人也信奉妈祖,不少华人聚居之地都建有妈祖庙,外国人称妈祖为“中国的海上女神”,之后第三个景点是――十里银滩

被记入" 吉尼斯记录" 的中国最长沙滩--十里银滩尽情享受阳光、沙滩、海浪。" 南海i 号" ,这艘为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所载文物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沉船,从八百多年前的宋朝走来,从南海的二十米下深处走来,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灿烂,承载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光荣与梦想。中间最大椭圆体为" 水晶宫"--海水环境密闭展厅," 南海i 号" 沉船打捞出水后将完整陈列其间。此种保护和陈列设计方案,在世界范围的考古类主题博物馆中前所未有,之后第四个景点――红树林。

红树林是海陵岛靓丽的生态名片,为保护好这片珍贵的红树林,增加当地的旅游元素,阳江市在海陵岛规划建设红树林湿地公园项目,阳江市海陵区旅游文体局红树林湿地公园位于海陵岛东部神前湾,远处眺望,活像浮在海上的绿洲,与灵猴山遥望相映。游客可在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木栈道徒步,走在海面上,观赏一丛丛红树林,十分奇妙。由于本地浅海海产丰富,常有白鹭等海鸟在此觅食,它们时而停靠海边,时而在空中飞翔,在红霞与红林衬托下,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

看完红树林后,我们就去往饭店吃中午饭,吃完又随便逛了一下当地的特产店,买了一些当地特产后就坐上回家湛江的旅游车,阳江两日游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

有关广东对外开放申论范文题目(推荐)四

各位团友、朋友们:

你们好!现在我跟大家一起参观浏览增城市标志性城市广场--挂绿广场。

挂绿广场位于荔城镇的商业中心。挂绿广场所在地据增城县记等广献记载原名叫“西园”,闻名于世的“增城挂绿”母树就生长在这里。“西园挂绿”是增城市知名度极高的传统文化产物,也是增城市旅游观光的一个重要景观。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于20xx年市政部门拆除了原有全部旧建筑物,重新规划建设成城市广场,并命名为“挂绿广场”。整个广场规划总用地面积459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建成后的挂绿广场分为三大功能区:商业广场区、城市标志性雕塑区和“西园挂绿”母树观赏区。构成一个动静分区合理,空间错落有致,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体现增城蓬勃发展的标志广场,为广大游人和市民提供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和消费购物的理想场所。

现在我们要到的是挂绿广场第一期工程的建设。请大家随我一道参观。

【西园挂绿母树观赏园】位于挂绿广场的东南端,以驰名中外的“西园挂绿”母树为主体,为种植园,护园河和观荔廊三个部分,构成一个开放式的观党园。由此可以近距离看到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西园挂绿母树。这挂绿母树历经三个多世纪,几经沧桑,见证增城的历史文化。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人为因素的及日军侵华战乱的影响,挂绿古树得不到精心照料,到了1946年,原有的三桠树枯萎两桠,树势萎颓。1948年结果仅140余颗。解放后古树焕发生机,1955年取得丰收,收果37公斤,一部分上送北京给国家领导人,一部分则在广州南方大厦和增城戏院向群众公开发售,一时成为佳话。随后由于种种因素,古树逐年渐弱,果颗无收,到1979年最后一桠树干亦枯萎,现仍可看到枯桠遗迹。幸好在枯萎前经科技人员采取措施使树头萌发新芽才得以保存。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国运昌盛,家科人员精心管理栽培,新长的树体更生复壮,树冠不断扩大。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已有结果,近几年更是挂果不断,得丰收。现古树已达4米多高,树冠东西与南北延伸近20平方米,老树焕发生机,如同国运一样,年年昌盛。增城挂绿以西园挂绿母树为宗,现在已发展成一个系列品种,分布于全市各镇。品质优良而且产量比较稳定的有20~30棵。丰年产量有1500多公斤,经剔除次果后能供应市场的约为1250公斤。由于慕名求果人多而果源有限,供不应求状况仍很突出。近年市农林部门正引导各地农民大力发展优质荔枝种植,挂绿是重点品种。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挂绿荔枝会越来越多供应市场,满足人们对增城名果的需要。我们看过“西园挂绿”母树后,相信大家也会事业蒸蒸日上,勃勃生机。

【西园挂绿与何仙姑的故事】相传,八仙中的何仙姑是增城小楼仙桂村人。一天,她云游到西园,见西园风光绮丽,荔林葱茏,便坐在一棵荔枝树上,就看月色,在手帕上描绣家乡秀美风光。绣呀、绣呀,不知不觉残月西沉,天将通晓,何仙姑便乘风归去,无意中留下一缕绿色丝线悬挂枝头。此后,这棵荔枝的果身,便有了一条绿线萦绕,故名“挂绿”。可见“挂绿”荔枝是充满神仙灵气。

【西园挂绿碑记】挂绿是增城最名贵的荔枝品种,享誉国内外300余年。

挂绿正式见于历史文献是在明末清初。广东文学家屈大均(1630-1696)曾写诗赞咏:“端阳是处子离离,火齐如山入市时。一树增城名挂绿,冰融雪沃少人知。”当时有人记述挂绿果实“坚莹似玉,脆如霜梨,津液内敛,剥而怀之,三日不变。其色微红带绿,因名挂绿。味之香美,冠于群荔”。

西园挂绿以树在原城西西园寺荔枝园(即今挂绿广场)得名,系由荔枝实生苗得水土灵气变异而成。清代乾隆、嘉庆之后,挂绿已盛名中外,但因产量稀少而价值奇高,有“挂绿玉栏金井,如夜光无价”之誉。地方官员,皆以此进奉皇室、嘉宾为荣。

自清代至民国期间,增城官民皆视西园挂绿为奇珍异宝,悉心保护。间有采西园母树繁育新树获得成功,迄今挂绿名果已不独产于西园,而以西园挂绿为宗。

新中国成立后,西园挂绿为县人民政府接管。70年代,因生态环境变化和树龄久远,树身枯萎。幸科学工作者奋力抢救,于老树萎前育成新枝。如今古荔现新颜,生机勃勃。而以西园挂绿为宗的增城挂绿,亦已形成系列品种。

西园挂绿现为市级古树名木保护单位,也是增城新八景之一。

【城市标志性广场】位于整个挂绿广场的中部,由标志性的雕塑、花坛、旗坛等建筑级成,采用下沉式的建筑风格,可作为商业宣传及城市节日庆典的表演区,也可提休憩的理想场所。

好了,挂绿广场的景观介绍到这里,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小时后到×地集中。祝大家参观愉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