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树叶找朋友活动反思范文简短 中班树叶找朋友活动反思(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4 08:22:30 页码:11
小树叶找朋友活动反思范文简短 中班树叶找朋友活动反思(5篇)
2023-01-14 08:22:30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选小树叶找朋友活动反思范文简短一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确,彩虹总是在大风雨后出现的,而它那绚丽的色彩总会赢得人们的`心。我看着这七彩的桥梁,不禁联想起了我的成长历程。

这彩虹的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我的不同的历程。

绿色,是一种希望的寄托,春天,当我把一棵幼小的绿树种下土地时,我便对这棵树儿充满了希望,对我的人生充满了希望。

紫色,一种灰淡淡的感觉,是一种困难、挫折与考验。夏天,烈日炎炎,这未尝不是对这棵幼小的树的考验,但是我对它充满信心,我相信,它能够完全地挺过去的——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会咬紧牙关,去冲刺,去冲破他。

黄色,是一种丰收的喜悦。秋天,秋高气爽,这棵小树已经结满了硕大的果实,可真让人馋眼欲滴——一个学期下来,我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收获颇丰。

红色,是一团燃烧着的圣火,象征着胜利的欢乐。这棵小树挺过了严冬的寒冷,它胜利了,真正地胜利了,成为一棵挺拔而又高大的树,我为它而感到高兴——我也成功了,我也胜利了,我也为自己而感到高兴。

“你快乐吗?我很快乐……”这是一首活泼的儿歌,但是他却唱出了我的心声。

精选小树叶找朋友活动反思范文简短二

俗话说:一叶知秋。“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天,许多树的叶子换上了新的色彩。组织一次秋游,到野外、山上、公园或植物园里去,观察一些植物的叶子,看看它们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注意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色彩,还可将它们搜集起来,制成“树叶册”或“树叶书签”。在作文课上,先给同学们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然后围绕“秋天的树叶”,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习作指导以观察和体验为突破口,让学生走进秋天,走近树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累素材。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等习作指导过程中,启发学生做有心人,写出自己的发现,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想象,自己心目中“秋天的树叶”,那些“我”独有的东西。教学应为人而文,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悟性,焕发学生的灵性,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1、引领学生走进如诗如画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2、组织学生到公园、野外、山区等处去秋游,着重观察秋天的树叶,搞清它们的形状、色彩。

3、着力提高学生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指导学生制作“树叶书签”、“树叶册”等。

4、引导学生互相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各种树叶,培养它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5、以说促写,努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水平。

1、组织学生秋游,观察树叶,搜集自己喜爱的各种植物的落叶。

2、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如树叶颜色变化的原因及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等。

3、教师拍摄一段录像,包括秋天的景色全景,秋天树叶的特写镜头,同学们观察、搜集树叶的活动。

一、在回味中亲近。

1、唤醒回忆。(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

(1)师描述:前天,我们去秋游,感受到了浓浓的秋天的气息,特别是与秋天的树叶进行了亲密的接触。那么,你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生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简要谈一谈真实的感受)

(2)老师眼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呢?(教师也谈一谈,与学生真诚交流。)

(3)古代诗人眼中秋天的树叶又是什么样的呢?

(4)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展出: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唐、白居易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

(通过师生交流,谈对秋天树叶的印象,虽寥寥数语,却勾起了学生的回忆,和着那一曲《秋日的私语》,使学生不知不觉又一次走进秋的天地,走近秋天的叶子,流连其间。学生把搜集的与秋天树叶有关的古诗词展示出来,营造出浓浓的诗的意境,与秋天的树叶的神韵相契合。)

(5)师:是呀,古人对秋天的树叶既有“一叶知秋”“榈庭多落叶”的感慨,又有“红于二月花”“霜干片片轻”的喜爱。看来,秋叶真是秋日一道靓丽的风景。边出示边朗诵:

写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写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写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写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精彩回放。

播放录像,体会秋雨秋夜秋色秋声中的叶,录像中可以加话外音,然后播放同学们观察、搜集树叶的活动情景。在展示秋色红遍山野的时候,加入秋天树叶的`特写镜头,从整体到局部,由漫山遍野到一棵树,再从一簇树叶到一片树叶。

(播放录像与展示学生搜集的叶子,进一步使学生亲近树叶。学生只有“情意”萌动时才有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在作文指导时努力通过创设情境撩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习作激情,产生“我要写”的愿望。)

3、展示分享。

秋游的时候,同学们都做有心人,不仅搜集了许多树叶,而且不少同学回去还进行了加工,制成了书签,绘成了“树叶画”,给大家展示一下吧。(学生争先恐后,展示自己的“杰作”。)

4、小结。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树叶把秋天装扮得如诗如画,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秋叶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美。

二、在发现中体验。

1、教师引导:所谓观察,就是仔细察看。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一片秋叶呢?(随着学生的发言板书:颜色、形状、姿态……)

2、指导观察。

(1)观叶色。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缤纷。)如果是黄色的,是金黄、橘黄,还是绿中泛黄?即便松柏等四季常青的树叶,只要细心地去观察,也会发现它们有细微的变化。

(2)辨叶形。秋天的树叶是什么形状?是圆形的、扇形的,还是爪形的、针形的……再瞧瞧它们叶柄的形状、叶脉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树叶形状不一,但都精致奇丽。

(3)摸叶片。在看的过程中,提醒学生伸出小手摸摸叶片,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进一步感知秋天树叶的特点。

(4)嗅叶味。观察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鼻子凑近叶片嗅一嗅,感受叶子透出的秋的味道。

(观察力最可贵的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指导学生观察开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叶色、辨叶形、摸叶片、嗅叶味,从观察一枚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及至漫山遍野的树叶。指导学生观察有层次,有方法,循序渐进,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知秋叶,为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语句是可以模仿的,但活生生的体验是无法用文字来克隆的。教师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看、闻、摸,静静地想,细细地品,分享发现,分享体验,分享快乐。)

3、启发回忆。

(1)我们刚刚观察的是一片树叶。一簇树叶,一株树叶,满山树叶,又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习作时可以由点到面,或由面到点,既写单片的树叶,又写整体的树叶。)

(2)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风中的树叶是怎样的姿态呢?(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在枝头颤抖的树叶、在空中飘舞的树叶的姿态,以及它们发出的声音,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3)提示学生还可以写写雨中的秋叶等等。

4、小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学们只要仔细观察,就一定会发现秋叶的不同特点,发现秋叶的细微差别,就会有一份收获,有一份惊喜,笔下的秋叶一定会栩栩如生。

三、在想象中张扬。

1、播放录像。看到这些色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树叶,你联想到什么呢?请把你联想到的写在你搜集的树叶上,或写在准备好的各种树叶形状的纸片上。

2、集体交流。请学生读写在叶子上或叶形纸上的句子,教师及时点拨,对写出自己真实感受和富有个性的想象给予赞扬,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3、出示课件。课件上出现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树叶,上面写着一些句子,请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孩子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一旦他们的思维打开,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鼓励学生率性而为,张扬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童心为秋天涂抹色彩。)

写在树叶上的句子有:

(1)一片秋叶就是一首诗,几声虫鸣就是一曲歌。

(2)秋天停在一片树叶上面……

(3)飘飞的树叶是风的语言。

(4)一阵秋风使树叶变成黄金一般的玫瑰。

(5)风走后不久,那片树叶的脸红了。

(6)大树,是撑开的伞,现在,叶子落了,是伞漏了吗?

(7)秋意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风掠过山谷离开。

4、小结。生动的想象有一种魅力,就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产生奇特的变化,读后常常令人长久难忘。只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物也能产生无穷的美感与诗意。

四、在表达中成长。

1、自主拟题。我们围绕“秋天的树叶”写一篇习作。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打算拟一个什么题目呢?(请部分学生把拟定的题目写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

写在黑板上的题目有:《落叶的旅行》《秋天的“鬼精灵”》《秋叶抒怀》《秋叶赋》《霜叶红于二月花》《小树叶的秋天舞会》《漫天红叶》《百变秋叶》《秋天的“信件”》……

2、下笔成文。下面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描绘眼中的秋天的树叶吧。学生习作。(略)

精选小树叶找朋友活动反思范文简短三

早春三月,草长鹰飞,春风吹绿了枝头上的嫩芽,吹绿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动了孩子们的热情。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使孩子们能够参与植树节的相关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激发爱护环境、热爱温州的情感,将在3月14日,通过都市报组织孩子们开展“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的植树节爱树护树活动。

1.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发挥主人翁和团队合作精神。遇到挫折要相互体谅,相互帮助。

2.能力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每名孩子要体现出各自自信勇敢的一面,发挥出绿色小卫士的自豪与自律,从小锻炼身体。

3.知识目标:了解“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向大自然学习,并能向周围的人宣传。

1、植树的铁锹

2、水桶一个

安排

1、活动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向赵奕凯妈妈报名。活动由旅行社全权负责,费用大人151元,小孩133元

2、日早上8点30分体育馆西大门(奥林匹克大酒店)集合

1号车 车牌11405

2号车 车牌18289

3、抵达泽雅寨下堂青少年活动基地

活动安排:植树 拔萝卜 抓田鱼 造纸

捣年糕 参观私塾(模拟学堂上课)

4、下午3点30返回,结束愉快旅程

八、温馨提示

1、运动装备,带好雨具。

2、如遇雨天,活动照常。

一班家委会

精选小树叶找朋友活动反思范文简短四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秋天树叶的美。

2、指导幼儿学习用手掌印画,表现秋天美丽的树叶。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美感创作的精神。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1、秋天树叶的视频

2、红、黄、橘黄、绿颜料

3、秋天树叶的图片(红色、橘黄色、黄色、绿色)

4、抹布

5、美术练习册

一、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谈话,说说秋天是什么样子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二、基础部分

1、播放视频让幼儿欣赏秋天的树叶美

2、提问:在视频里看到的小树是什么样子?都有什么颜色?

3、认识红色、橘黄色、黄色、绿色4、出示老师制作的范画,引出手掌印画,并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大树上的小树叶到了秋天就会离开妈妈像什么一样飘下来?(蝴蝶)怎么飞的?

5、讲解手指印画的方法,重点讲解两手都要沾上颜色,才能使“树叶”丰满。

6、老师示范一遍,强调绘画时注意事项。

7、让幼儿练习。

8、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作品进行欣赏、评价。

本活动为“秋天的树叶”老师注重创设学习情景,让幼儿开心、有趣地学幼儿肢体动作,参与学习特别适合幼儿的动作思维特点。如让幼儿学习上下、左右、摇摆。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孩子加深理解。孩子们边玩边学掌握所画的内容,表现出来的画面更活泼大胆,线条丰富流畅。收到较好的效果,幼儿积极情绪得以体验。

精选小树叶找朋友活动反思范文简短五

这几天,天公不作美,动不动就大发脾气,苦了那些小花小草了,刚出生就要承受暴风雨的洗礼。我猜想,暴风雨之后,定是一番花折草落的场景吧!

雨后,果然如我想的那样,月季花树再没了以往的风采,耷拉着枝条,为满地的残瓣悼念;青草被沉重的雨珠压得抬不起头,许多小树苗上的叶子落了一半,只有那笔直的树干挺立着。到处是一片凄凉、无助的美,让人顿时心生怜惜。

就在这时,我却发现了一簇三叶草,在被雨水压倒了枝叶的草坪里,它们很显眼。那一片片心形的叶子,就像一个个微笑,在微风的吹拂下,随风摇曳,与同伴们轻轻地依偎在一起。

我很奇怪,三叶草是怎么做到的?它们分明与那些小花小草一样脆弱啊!

下午,又下雨了,我来到它们旁边,看到它们把叶片轻轻折起来。这样,雨就不会那么容易淋到它们,即使淋到了,也会顺着折痕流下,三叶草因此不会受到伤害。

有些愣神的我看着三叶草,心里却有所悟。

原来,三叶草是这样避雨的从而保存住了自己的性命。那么我们做人是不是也可以像三叶草一样在必要的时候收敛锋芒呢?

花儿在雨中挺立,不自量力地搏斗,保持着自己的孤傲;青草在雨中挺立,以示自己的坚强。可是雨本来就不是要伤害它们的啊,而是要帮它们生长,何苦如此呢?

有时,适度的弯腰,忍一下,就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忍让不是软弱,不是耻辱,而是一种大智慧。所以,我们何不也做一颗三叶草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