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历史解说词范文怎么写 解说词怎么写 范例(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4 11:16:13 页码:7
历史解说词范文怎么写 解说词怎么写 范例(三篇)
2023-01-14 11:16:13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历史解说词范文怎么写一

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纵观全院,从外面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完全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大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以后有两次扩建,一次增修。第一次扩建约在清同治年间,由乔致庸主持,第二次扩建为光绪中、晚期,由乔景仪、乔最俨经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国十年后,由乔映霞、乔映奎分别完成。从始建到最后建成现在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乔家大院依照传统的叫法,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南北六个大院的称谓,表现了乔家大院中各个院落的建筑顺序。

清乾隆年间,现乔家大院坐落的地方,一部分正好是乔家堡村的大街与小巷交叉的十字口。乔全美和他的两个兄长分家后,买下了十字口东北角的几处宅地,起建楼房。主楼为硬山顶砖瓦房,砖木结构,有窗棂而无门户,在室内筑楼梯上楼。特点是墙壁厚,窗户小,坚实牢固,为里五外三院。主楼的东面是原先的宅院,也进行了翻修,作为偏院。还把偏院中的二进门改建为书塾,这是乔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传说偏院外原来有个五道祠,祠前有两株槐树,长的奇离古怪,人们称为“神树”。乔家取得这块地皮的使用权后,原打算移庙不移树。后来乔全美在夜间做了一梦,梦见金甲神告他说:“树移活,祠移富,若要两相宜,祠树一齐移。往东四五步,便是树活处。如果移祠不移树,树死人不富……。”没有多久,此树便奄奄一息。乔全美恐怕得罪了神灵,便照梦中指示的地方,把树移了过去,树真的复活了,而且枝叶繁茂如初。这好象是“真神显灵”,真有其神,于是又在侧院前修了个五道祠,直至今天依然存在。同时主院与侧院间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衔灵芝的鹿等。土地祠额有四个砖雕狮子和一柄如意,隐喻“四时如意”。祠壁上还有梧桐和松树,六对鹿双双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顺”。

乔致庸当家后,为光大门庭,继续大兴土木。他在老院西侧隔小巷置买了一大片宅基地,又盖了一座楼房院,也是里五外三,形成两楼对峙,主楼为悬山顶露明柱结构。通天棂门,门楼的卡口是南极星骑鹿和百子图木雕。上有阳台走廊。上得走廊,前沿有砖雕扶栏,正中为葡萄百子图,往东是奎龙和喜鹊儿登海;西面为鹭丝戏莲花和麻雀戏菊花,最上面为木雕,刻有奎龙博古图。站在阳台上可观全院。由于两楼院隔小巷并列,且南北楼翘起,故叫做“双元宝”式。

明楼竣工后,乔致庸又在与两楼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筑了两个横五竖五的四合斗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后来连成一体的格局。

光绪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稳,乔家的景仪、景俨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危,费了不少周折,花了很多银两,买下了当时街巷的占用权。乔家取得占用权后,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侧院;东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门;西面建了祠堂;北面两楼院外又扩建成两个外跨院,新建两个芜廊大门。跨院间有栅栏通过,并以拱形大门顶为过桥,把南北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城堡式的建筑群。

民国初年,乔家人口增多,住房显得不足,因而又购买地皮,向西扩张延伸。民国十年后,乔映霞、乔映奎又在紧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东南院相似。但窗户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装饰,朱光效果也很好,显然在式样上有了改观。就是院内迎门掩壁雕刻也十分细致。与此同时,西北院也由乔映霞设计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连同原来的灶房,改建为客厅。还在客厅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厕”,增添了异国风情。

靠西北院,原来有一小院,为乔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书房院。分家后,乔健打算建内花园,从太谷县一个破落大户家买回了全套假山。正待兴建时,“七七事变”爆发,日军侵华,工程停止。日军侵占时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处,只留部分家人看护。延续至今,乔家大院成了北方民居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乔家大院大门座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

2023年历史解说词范文怎么写二

各位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大美青海,欢乐夏都——西宁市。我是你们接下来的西宁两日游中的导游。

翻开世界地图,在亚欧大陆的中南部,一块棕褐色彩的高地尤为引人注目,那就是高亢海拔,辽阔面积,年轻历史和独特位置与一体的,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相信每一位中国人对此都耳熟能详,但对于青藏高原的门户——西宁,却都不甚了解吧!

中国汉字讲究同音异形,琪的同性异形字之一就是神奇,奇特的“奇”,那今天呢,我就用五个“奇”,带您走入欢乐夏都——西宁。西宁第一奇就奇在“气候奇特复杂”。西宁是青海省省会,寓意“西陲安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青藏高原的门户,“右通海藏,左引甘凉”,虽然是平地升天的第一步,但它的海拔已经达到2250米,比东岳泰山顶峰还高出600多米。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最高气温34.6摄氏度,最低气温—18.9摄氏度。也正是由于高海拔,西宁夏季日平均气温只有15——17度左右,素有“西宁无夏日”之称,相对于内地火炉般的盛夏,这里的确是天然的避暑胜地,为此,西宁市特意打出“中国夏都”品牌。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西宁的夏日更加迷人“夏都”的旅游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旅游者更是络绎不绝。。此外,由于西宁西北部有祁连山,日月山等天然屏障,冬季冷空气很难入侵,一月平均气温约—10度,加之,暖气普及率相当高,使得滴水成冰的日子也成了暖冬。用“夏无炎暑,冬无酷寒,阳光灿烂,碧空如洗”来形容西宁的气候在合适不过了。西宁的气候不仅奇特,而且复杂。

其实,西宁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高寒缺氧,人烟稀少,常年冰封的不毛之地,它确实有亘古连绵的冰山雪峰,但它也有葱葱郁郁的森林,深切低下的炎热河谷和温泉,加之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绚丽多次的民俗风情,使得西宁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如果说西宁第一期归功于自然的鬼斧神工,那西宁第二奇就非人类奇迹莫属。

由于自然,历史,区位等因素,青藏高原的面积虽占全国总面积的25%,然而人口却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青藏高原因此也一度被世界认为是“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然而,素有“中国最安静城市”之称的西宁市却最先打破缄默,成为青藏高原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人口破百万的城市。西宁作为古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枢纽,商业交往频繁,古羌人在此游牧生息的同时吸收了汉族先进生产技术,开始定居农耕,并逐渐形成了以日月山为界的青海东部农业区,加之,较青藏高原腹地更为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使得西宁市人口密度居整个青藏高原之首,20xx末西宁市7665平方千米的土地却拥有222.87万人口,被联合国称为“世界屋脊上的奇迹”,在这222.87万人口中,西宁将“和谐,包容,多元”演绎的淋漓尽致,这里聚居的汉,藏,回,蒙,撒拉,满,土等37个少数民族和谐共生,这里被世代信奉的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天主教,道教交汇繁荣,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象。

初到西宁,给人的印象是新兴城市,其实不然,他是青藏高原上最最古老的城市,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古称“‘西平亭”,是汉后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地方,南凉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丝绸南路的要道,西海的锁钥,青藏高原通往中原的门户,河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的西宁是一个人口和民族不断变迁的地区,而今日的西宁仍然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漫步西宁街头,每一个异乡客都能听到熟悉的乡音,这里接纳了无数的移民者和五湖四海的创业者,20xx年末,移民人口达到100多万之多,这别样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风情,在其他省份并不多见。

西宁第三奇,必属天路。地势险峻,高山连绵的地势造成青藏高原地区的交通极其不便,解放前,青藏高原地区流传着这么一段顺口溜“正三月,雪封山,四五六,泥没足,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皮开拆”,极言其交通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西北边疆,在解放军和广大民工的共同努力下,一条条公路通上了“世界屋脊”,青藏公路是世界上首例在高寒冻土区全部铺设黑色等级路面的公路,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它像一条纽带连接着西宁和拉萨并于祖国西北相通,在青海西宁经日月山,格尔木,越过昆仑山,横跨青南高原,经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直达拉萨,全长2122公里,全线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唐古拉山口更是高达海拔5220米,在青藏铁路为通车以前,曾担负着80%的进藏物质和90%一闪的出藏物质的运输工作,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

从此,高原人民结束了“茶贵如银,盐贵似金”的苦难生活,满怀希望的称赞这条公路是通往首都北京的“金桥”,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幸福大道”。如果你热爱公路漫游,那么可以让西南方的果洛,玉树那漫无边际的草原来迎接你。他们想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又像波浪翻滚的大海,覆盖所有生命,爱从高处俯瞰草原的鹰和岩羊,喜欢在开阔平地上急速奔跑的藏羚羊和黄羊,迁徙时鱼贯而入的藏野驴,匆匆穿行其间的狼……远处炊烟袅袅,牧歌回荡,人世间的一切奇迹都在这里发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青藏高原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东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所经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其技术之复杂,施工难度之大在世界铁路史上实属罕见。

它的建成也创造了多项世界铁路建筑的新记录: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达960千米,穿过连续多年的冻土带达550千米,海拔最高的唐古拉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海拔4905米火车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全长186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隧道。曾经红极一时的歌曲《天路》,大家一定不陌生,那是对青藏铁路的真实描述,“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哟,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青藏铁路自高原贯穿而过,它不仅改变了沿途人民的生活,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片土地。青藏铁路沿线有一大批地貌景观,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等优质旅游资源,沿着这条世界顶级旅游风景线,你可以在列车上欣赏美丽的青海湖,由中国死海之称的察尔汗盐湖,以及博大的昆仑雄姿,雪山,高海拔草原,丹霞地貌和贫瘠的戈壁沙滩……多变的地貌特征会让你着迷。

最近,有档名为“花儿与少年”的综艺节目很是红火,其实西宁也有花儿,这是一种发源于青海,流行于青,甘,宁,新的山歌,被誉为“西北之魂”,这也是西宁第四奇。原汁原味,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花儿不仅深受当地群众的喜欢,还是群众单调生活的调剂品,青年男女相爱的“红娘”,作为记性编唱的山歌型情歌,花儿历来就有“三禁”之说,一是村子里不能唱,二是亲属间不能唱,三是亲戚间不能唱。

花儿热情奔放,直抒胸臆,曲调高亢悠扬,句式不等,语言诙谐生动,大胆“比”“兴”。青海又被誉为花儿和故乡和海洋,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口头文化形式,春暖花开之际,劳动人民无论是田间耕作,山野放牧,还有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依山傍水,敞开歌喉,“不唱花儿心不甘”,可以说“劳者能其歌,饥者能其事”,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儿,漫少年”的好嗓子,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花儿会,大家穿戴一新,偕老扶幼,带着对大自然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从四面八方相聚而来,男女老少随心所欲,自由发挥,将心中的情感一泄而出,此时,人人都是歌手,人人都是观众,你方唱罢我来接,

于是,山在唱,水在吟,漫山遍野,花香四溢,歌声飞扬,花儿会成了青海各族人民的狂欢节。

西宁第五奇,奇在独一无二的城市魅力。作为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通讯中心,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西宁获得了不少城市殊荣,树立起独特的城市名片。西宁先后获得“世界旅游名城,全球避暑名城,中国十大避暑城市,中国十大安静城市,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中国十大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休闲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城市荣誉。如果你觉得这些所谓的荣耀都不足为奇的话,那“中国最幸福的城市”这个殊荣会不会让您眼前一亮呢?没错,您没有听错,西宁曾被评为“全国最幸福的城市”,没有之一!

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20xx年青海省gdp总值为2103亿元,远远落后于全国大部分省份!很多人不解,闭塞落后的西北边陲靠什么成为全国最幸福?但幸福一直都不是一个只靠经济来衡量一切的生硬的指数,不是吗?这里的人民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洁净清新的,阳光灿烂,碧空如洗,永远不必担忧厚重的雾霾和pm2.5,这里的孩子饮用的每一滴水都来自最纯洁的三江源头,他们甚至不知px为何物。雄伟辽阔的自然哺育了淳朴善良的青海人民,而青海人民时时刻刻都对自然保存这一颗敬仰与谦卑的心,他们转湖,转山,感恩自然的馈赠;他们分季转场,保护草场草皮的再生长;他们拒绝有毒工厂,保护了众多雪山,湖泊,森林和稀有动物;他们虔诚衷一信奉宗教和神明,心明几净,感恩众生;他们选择休闲豁达的生活态度,偕老持幼,其乐融融;他们头顶蓝天,脚踏清泉,站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不忘净化心灵!

有人说,如果拉萨是人们精神的人间圣地,香格里拉是人们梦想中的世外桃源,那么西宁就是人,神,自然在源头交汇的一片净土。当然,我说的再好,也不如大家身临其境的去体会,在接下来的西宁两日游中,将带领大家走入西宁的每一条古巷,每一宗庙宇,切身感受欢乐夏都的最幸福!

2023年历史解说词范文怎么写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到黑龙江省来观光旅游。黑龙江省地域辽阔,资源富饶,风光独特,并因境内最大的河流而得名。全省面积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800万,辖13地市,65个县区(或县级市),省会设在哈尔滨。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黑龙江省经历了曲折发展和振兴腾飞的历史进程。目前,全省粮食产量突破800亿斤,绿色食品产量占全国1/6,均位居全国首位。黑龙江省还是我国传统的装备工业大省,工业体系完善,包括右油、石化、能源、食品、医药、森工等六大基地,石油化工、电站成套设备、微型汽车、支线客机生产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正在建设中的哈大齐工业走廊是黑龙江省的一大亮点。

独特的区位优势

黑龙江省位于祖国的东北边陲,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太阳升起最早的省份。最北端的漠河县北极村,北纬52° 33'30",是我国最靠近北极圈的地方。 农历夏至和冬至时,在这里会有极昼或极夜现象,有幸者还能一睹北极光的风采, 被称为中国的“北极”。东端的极点在抚远县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汇流处的黑瞎子岛,是我国太阳升起最早的地方,有中国"东极"之称。黑龙江省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壌。与俄罗斯之间的陆地、水域边界线长3038公里,与俄五个州、区相接壌,有得天独厚的边境 贸易和边境旅游优势。

多姿多彩的山川地貌

黑龙江省地势北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大兴安岭山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 部和黑龙江省北部,总面积32.7万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省境内面积8.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00?1000米,最高海拔1528米。由于受远古地质冰川作用,山体浑圆,为低山丘陵地貌,森林覆盖79.83%,被称为"绿色宝库”、"金鸡冠上的 绿宝石”和“松嫩平原的天然屏障”。

小兴安岭山地同大兴安岭毗邻,东南部连接三江平原,东北部紧抵黑龙江边, 面积13万平方公里,海拔500?800米,最高海拔1439米,它是黑龙江与松花 江的分水岭,山势北低南高,地貌差异明显。

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由松花江、嫩江侵蚀冲击而成,黑龙江省境内面 积10.32万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00米左右。有大片宜耕地、沼泽、湖泊和风沙地,是黑龙江省主要农耕区和湿地旅游区。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击而成,面积 7.5万平方公里,现已大面积垦荒,建有50多个大型机械化农场,成为黑龙江省主 要商品粮基地和农业旅游、湿地旅游观光带。

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

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主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嫩江和绥芬河等水系,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18条。有大小湖泊 640个、在册水库630座,水面达80多万公顷。

黑龙江是我国第三大河流,其长度在世界河流中排名第8位,流经中国、蒙古、 俄罗斯三个国家,在黑龙江省境内流经1890公里。松花江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 全长1900公里,在黑龙江省流经831公里。牡丹江源于长白山脉牡丹岭,全长 725公里,在黒龙江省境内流经382公里。乌苏里江上游有两个源头,西源兴凯湖, 东源俄罗斯境内的锡赫特岭,全长950公里。绥芬河源于老爷岭附近,流长258 公里,上游75%在黑龙江省境内。此外,还有嫩江、呼玛河、拉林河、乌裕尔河、 呼兰河、挠力河等主要河流。

黑龙江省主要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和五大连池。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中俄边境,面积4380平方公里,特产大白鱼,属于我国境内的面积约1068平方公里。镜泊湖是我国第一大山地堰塞湖,面积37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盛 产“湖鲫鱼”。五大连池是世界三大著名冷矿泉之一,由200多年前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堰塞湖,有“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之称。

四季分明的气候

黑龙江省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全省年平均气温4°c?5°c。夏季凉爽宜人,春秋时间较短,午晚温差大。全年有5个月平 均气温在0°c以下,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11°c ;7月是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26°c,昼无酷暑,夜有清凉,每年6到9月是黑龙江养生避暑旅游的黄金季节。

丰富的物产资源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1/10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境内生态条件优越,植被类型多样,共有 高等植物183科2200多种。植被类型以森林为主,面积占全省的42.9%,其中原 始森林占2/3,木材蓄积量居全国第一,是我国主要的商品材基地。林中食用、药 用植物有1000多种,其中龙胆草、人参、剌五加、黄芪等16种名贵药材被列为国 家保护资源,产量和质量都居全国首位。

全省有矿产资源133种,石油、石墨、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三省第一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除此之外,还有大量 的钼、铅、锌、铜、石墨、耐火黏土等矿藏。在动物资源中,有陆栖脊椎动物498 种,鸟类374种。这些动物,既有驰名中外的东北虎、丹顶鹤,也有马鹿、棕熊、 紫貂、猞猁等国家重点保护类野生动物。

灿烂曲折的历史沿革

黑龙江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现已发现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处。我国古代文献对黑龙江地区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西周年间,居住在这里的肃慎民族就已经开始臣服并纳贡于中原王朝。战国、秦、汉时期,在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以宁安 为中心建立了真番郡。肃慎,汉代时称为挹娄,北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 辽、金时称女真,清代起改称满族。自唐代以后,历代王朝均派官员在黑龙江地区任职。

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入侵黑龙江流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沙皇俄国通过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据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黑龙江省又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长达20xx年之久。17世纪以来/黑龙江人民在同沙俄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留下了漠河古城岛(雅克萨之战古战场)、依兰靖边营要塞和泰来江桥等多处抗战、抗联遗址。1946年,黑龙江省获得解放,是全国解放 最早的省份之一。

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多元的文化形态

黑龙江省为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3个少数民族,人□近200万人。 主要有满、回、朝鲜、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 10个民族。

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居住上呈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全省各市县都有分布,多数在农村小片聚居。目前全省建有1个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1个民族区(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69个民族乡镇,680个民族村。各少数民族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其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汉族比较接近,但各民族在饮食、居住、服饰、节庆婚俗、娱乐、禁忌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区别。

灿烂曲折的历史沿革,与众不同的多民族聚居,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g然生 态的北疆特色,形成了黑龙江省鲜明独特的北方多元文化形态。

独具特色的旅游优势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地理区位与物候条件,决定了这里成为四季分 明的“四重世界”:春天是活力世界,夏天是清凉世界,秋天是多彩世界,冬天是 冰雪世界,呈现出“八大”旅游资源特色:

大冰雪 黑龙江省降雪充沛,雪期长,雪质好,山体坡度适中,非常适合滑雪 旅游活动。1998年,黑龙江省率先举办了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开拓了滑雪旅 游市场,使黑龙江滑雪旅游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当您脚踏雪板从高山而降,或穿行 于林海之中,就会感受到征服自然、融入自然、回归自然的无穷乐趣。

“冰城”哈尔滨荟萃了世界一流的冰雕和雪雕艺术精华,使之成为我国冰雪 艺术的摇篮。“中国雪乡”——大海林双峰旅游区,景区被深达2米的大雪覆盖, 高挂的红灯笼以及窗花、红福字和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雪屋构成了雪乡独有的景观。

全省众多的林海雪原与冰河树挂等景观,构成了黑龙江极具魅力的冰雪旅游资源。

大森林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具有苍阔、雄伟、粗犷等寒温带森林的鲜明个性。高大挺拔的原始红松林,亭亭玉立的白桦林,奇特的高山偃松, 以及百余种针、阔叶树种,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植被,形成了天然的氧吧和绿 色的生态屏障,景色十分壮观。其中,伊春丰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松母树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网络成员,伊春汤旺河国家公园是中国首个国家公园。

黑龙江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97个,是拥有森林公园最多的省份,也是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最好的省份之一。纯净的空气、良好的森林植被,使黑龙江省成为全国森林养生、避暑度假、森林旅游的首选地。游客可以去大、小兴 安岭参加健康之旅,在观赏北国森林景色的同时,还能得到健康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

秋季是黑龙江省最具色彩的季节,枫树的鲜红,松树的浓绿,桦树的洁白…… 广袤的林海形成了五彩缤纷的“五花山”景观,如同一束束鲜花堆起的大山,铺天 盖地,接霞连宇,置身其中,仿佛游走在无框的油画之中。

大湿地

黑龙江省有全国面积最大的湿地旅游资源,总面积434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8,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其中扎 龙、三江、兴凯湖、洪河等四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62万 多公顷。

乌裕尔河流域的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21万公顷,是全国最著名的湿地之一,有鸟类296种,被誉为“鸟的天堂”、"丹顶鹤的故乡”。当您置身 于一望无际的湿地苇荡,望着飞起的一群群丹顶鹤,仿佛回到了远古,能体味到原 始自然的纯朴与亲切。

大界江

黑龙江是世界上最长的界江,中俄界江段长1890公里。几千年来,这里没有被大面积开发。因此两岸植被完好,江水纯净,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无污染河流之一。由于中俄两国四百年来的复杂历史,使它成为一条神秘的界江。一位游历过世界众多著名江河的水利专家这样评价它:黑龙江就像一位没有浓妆打扮的少女,给人的感觉是淳朴自然的原始美。远望黑龙江,有如艺术大师纵情泼墨的写意画,大气镑礴,自然壮阔。

大湖泊

黑龙江省湖泊星罗祺布。兴凯湖堪称亚洲最大的界湖,有“北方绿宝 石”之称,水域浩渺,气势磅礴,它既有湖泊的宁静,又有大海的气魄。湖水纯净,沙滩细软,走入湖中200米水深才及腰,是理想的湖滨度假好去处。大庆市有“百湖之城”的美誉,共有湖泊154个,其中连环湖5.8万公顷,芦苇丛生,湖湾密布,栖息野鸭等水禽240多种,是天然的水禽狩猎场。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山地 堰塞湖,也是世界地质公园和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奇、美、秀、绝的镜泊湖又被 誉为“塞北明珠”和"北国西湖”。

大熔岩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五大连池是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最大的火山地貌 景观。五大连池火山地貌令人震撼,冷却的岩浆千姿百态,像凝固的海浪、封冻的 江河,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火山□、熔岩锥、熔岩盆地、熔岩河谷、熔岩洞、喷 气碟、喷气锥等,地貌之集中、种类之弁全、景观之典型,被国内外地质学家称为 "打开的地质教科书’’,有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之称。与火山成因有密切联系的五大连池碳酸冷矿泉,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具有独特的保健疗效,所以五大连池又是 疗养度假、休闲避暑的胜地。

大油田

大庆是全国最大的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也是工业旅游的 重要品牌。大庆到处都是“磕头机”,堪称是_道道风景。松基三井、现代化的石 化生产设施、油田历史博物馆、铁人纪念馆等工业旅游景点,可以让您了解油田 的历史、油气的勘探、采掘、加工过程,感受“铁入精神”和“大庆精神”的全部内涵。

大农场

黑龙江省垦区面积5.43万平方公里,横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有110多个农牧场。一望无际的大农田,大机械生产作业,现代化的农牧产品加工生产线、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等都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参观现代化大农业 景观会让您感受到黑土地给人心灵的震撼。

黑龙江省除了是体验现代大农业的最佳旅游地,还有许多重工、军工等特色工 业旅游项目,工农业旅游景区特色鲜明。黑龙江省还有“江桥抗战”、"抗联遗址”、 “二战终结地”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全省边境口岸众多,已开放对俄一日游和多日游旅游项目,成为对俄旅游的热点,年入出境旅游者超过百万人次。

日臻完善的接待设施

近年来,黑龙江省旅游接待能力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渐成规模。全省立体交通网络初步成形,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漠河、大庆、鸡西、伊春等民航机场,每周有600多个航班飞往国际、国内50多个 城市。全省水运通航里程5528公里,可达日本、韩国等国家。全省高速公路 "三年会战工程”正在收尾,以公路为主的全省综合性现代化交通网络建设四 通八达。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黑龙江省着力进行“有好看的景、有好奇的事、有好住的房、有好吃的饭、有好走的路和有好带的物”等“六个好” 工程,使黑龙江省的旅游产业全面提档升级,实现了让游客玩得高兴、住得舒心、行得便捷。

目前,黑龙江省共有9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各类旅游景区(点)1000余个。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175处、s级以上滑雪场29家、达标漂流场所12家、国家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6个。截至20xx年年底,全省共有旅行社549家、 星级饭店309家、家庭旅馆500余家,香格里拉、假日、雅高等国际品牌前十位的饭店集团均进入黑龙江市场。全省共有旅游培训中心13家,另有30多所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设有旅游专业。20xx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08亿人次,同比增长 29.84%;国内旅游收入606.23亿元,同比增长20.76%。全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 649.85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7.84%。

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战略部署,全省旅游城镇建 设力度不断加大,产业拉动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正在举全省之力打造的五大连池、镜泊湖、北极村、亚布力等12个重点旅游名镇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高立意、高起点、高水平的策划,完善的配套体系建设,全面的市场化运作,使旅游名镇创建工作真正成为推进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