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美国数字健康研究报告范文汇总 美国数字健康研究报告范文汇总图片(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4 11:17:39 页码:14
美国数字健康研究报告范文汇总 美国数字健康研究报告范文汇总图片(二篇)
2023-01-14 11:17:39    小编:ZTFB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美国数字健康研究报告范文汇总一

美国白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典型的杂食性食叶害虫,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在我国危害的寄主植物种类多达49科108属175种,主要危害行道树、观赏树木和果树,尤以阔叶树为重,也危害农作物和蔬菜,是国家林业局2013年公布的14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一旦爆发,就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生态污染及负面影响。

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全面维护生态安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及时有效地做好美国白蛾防控工作,保护本区绿化林业建设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2021年青浦区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方案。

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突出重点、分区治理、联防联治”的原则,严格落实“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预防和除治并重,切实加强疫情监测、科学精准防治,扩大社会宣传,营造“全民动员、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推进监测预警智能化、检疫御灾信息化、防治减灾社会化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坚决遏制美国白蛾疫情发生和扩散蔓延的势头。

(一)监测要求

1.监测时间

成虫期: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在全区范围内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测报灯监测诱虫数量。

幼虫期:网幕危害盛期分别为5月上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三个阶段。

卵期:4月下旬到至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

蛹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

各虫期监测时间因气候、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存在一定偏差,以野外实际监测结果为准。

2.监测重点

监测区域:新造林地、新建(改造)道路、景观、小区绿化、农田林网、主要交通干道、河道、美丽乡村建设的村级道路、村级绿化等。重点区域:练塘镇永利村、东庄村,金泽镇西宋水闸、莲西公路两侧、青西郊野公园,朱家角张马村、沈太公路两侧、珠溪路两侧,青浦城区夏阳湖周边等区域。

重点寄主:墨西哥落羽杉、水杉、池杉、喜树、红叶李、樱花、枫香、悬铃木、杨树、臭椿、白蜡、紫荆、桑、桃等喜食树种。

3.监测方法

依托各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充分发挥街镇林业管理部门、养护单位、村居委和广大群众力量,做到美国白蛾疫情监测全覆盖,确保无死角、无遗漏,有效遏制美国白蛾疫情发生和扩散蔓延。

(1)性引诱剂监测

在重点区域布设美国白蛾性引诱剂诱捕成虫,诱捕器挂设林地以杉类树种为主,其他阔叶树种为辅,挂设高度:越冬代成虫以树冠下层枝条 (2.0-2.5米)为宜,第一、二代成虫以树冠中上层枝条(5-6米)为宜,每100米挂设一个,诱集半径为50米。诱捕器挂设完成后及时统计监测点的地址、gps位置、周边树种等信息。

(2)测报灯监测

以各测报点测报灯为主,安排测报人员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测报灯下诱虫的数量。

(3)人工监测

根据美国白蛾生活史特性,全面开展美国白蛾疫情调查,每个街镇安排人员定期对重点路段、重点树种进行踏巡查,开展美国白蛾幼虫、网幕调查工作。

(二)防治要求

美国白蛾防治按照“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属地负责、联防联治”的要求进行,在美国白蛾疫情发生时,采取以物理、生物、仿生等无公害防治方法为主的综合除治措施。

1.防治时间

美国白蛾幼虫发生期如下

第一代幼虫:5月上旬~6月中旬。第二代幼虫:7月下旬~8月上旬。第三代幼虫:9月上旬~10月上旬。

重点查治第一代,严密查防第二代,全面监控第三代。具体防治时间以区林业部门通知为准。

2.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喷雾防治:喷雾防治要抓住关键时期,在幼虫发育初期、破网前进行防治,即在5月中下旬第一代(2次)、7月中下旬第二代(1次)和9月第三代(1-2次)幼虫期进行4-5次防治。若在高龄幼虫期防治时要适当加大药量、增加防治次数;重点区域适当进行补防。药剂必须选择登记注册在美国白蛾防治上的农药品种。

除卵防治:以街镇为单位,在诱捕到美国白蛾成虫、发生过美国白蛾幼虫危害的林地,于美国白蛾产卵期组织人员开展产卵情况调查和人工摘除卵块工作,达到降低美国白蛾虫口基数目的。人工摘除带有卵块的叶片、枝桠要集中无害化处理(焚烧或深埋)。

围草诱蛹:利用老熟幼虫有沿树干下树寻找潜伏场所进行结茧的习性,在发生严重林地、河道林网、交通干道等区域,在树干离地1-1.5米处,按照上松下紧围绑草帘诱集幼虫化蛹,第1、2代蛹每隔5-7天更换一次草帘;第3代蛹于越冬蛹调查结束后统一收集,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剪除网幕:根据美国白蛾幼虫4龄前结网危害的习性,组织力量进行人工摘网作业,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用黑色塑料袋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剪网时要尽量避免幼虫外溢,剪下的网幕必须做到就地喷药、烧毁或深埋处理。网幕越小,剪网防治效果越好。

蛹期除治:11月至次年3月,美国白蛾幼虫已完全化蛹,进入越冬状态。相比第一、第二代化蛹及孵化时间,越冬代化蛹孵化时间长达三个月,是开展除蛹工作的最佳时机。美国白蛾越冬蛹化蛹有趋暖的特性,化蛹场所较为分散,除少数在老树皮下化蛹外,大部分幼虫爬到背风、向阳的树干围草、杉木支撑桩(竹制)孔隙、秸秆、枯死树树皮裂缝、树洞、屋檐缝隙中、树冠下的石头、瓦块下或地表枯枝落叶中化蛹。

清理林地:及时清理疫情严重地块的枯死树木、枯枝落叶,能部分杀灭未入地在树皮缝隙、树下草叶中化蛹的虫蛹。清理出的枯枝落叶进行集中处理,避免扩散。

(2)无人机防治

针对虫口密度较大的廊道、片林、林带等可采用无人机防治。开展无人机喷药防治前要提前做好飞防区域内绿色作物种植、林下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场所的安全告知和避让、迁移防护工作。

(三)植物检疫要求

从美国白蛾的习性及特征来看,人为传播在美国白蛾扩散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即随物资及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蔓延,加强检疫环节的工作是防止美国白蛾扩散的一个重要手段。对辖区内苗圃地,严把植物检疫关,定期开展日常巡查、风险排摸和监督管理;对造林、绿化建设项目,建立造林绿化工程普查制度,有效降低外来入侵的风险。

1.建立健全组织保障。美国白蛾预防和防治是一项重要职责,区绿化市容局专门成立美国白蛾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各街镇和相关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层层分解任务,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确保美国白蛾监测和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2.争取物资资金保障。美国白蛾危害性极大,一旦疫情暴发,在短时间内威胁到林业建设成果和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各街镇和相关单位要根据区域林地、绿化面积,争取财政支持,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必要的应急防治设备、药剂储备,做好突发疫情的应急救灾经费保障。各街镇和相关单位要结合防治工作实际,开展好美国白蛾普查、专业防治和群防群治工作,确保疫情除治和防控工作需要。

3.强化宣传培训保障。强化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普及美国白蛾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简易识别和监测办法,使社会公众了解美国白蛾的危害与基本知识,增强忧患意识,自觉遵守有关规定,支持并参与防治工作。同时层层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监测、检疫、除治和管理水平,提高应对林业和绿化有害生物突发事件能力。

4.全面推进联防联治。美国白蛾扩散速度快,寄主对象杂,发生范围广,要推进区域、部门联动,加强沟通协作,多途径、多形式与本辖区绿化、农业、水务、交通、房管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实现数据共享、联合监测预警、联动防控治理。同时,积极开展村与村、镇与镇、区与区之间的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工作,有效遏制美国白蛾疫情发生和扩散蔓延。

5.落实信息畅通渠道。建立疫情和重大信息报告制度,每日疫情上报制和发现疫情即刻报告制,一旦监测到疑似美国白蛾,要第一时间上报林业植物检疫部门和绿化林业主管部门,数据务必真实、准确,切勿瞒报、漏报。各街镇、相关单位可通过建立微信联系群,加强联系沟通,交流学习,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打好美国白蛾防控战。

有关美国数字健康研究报告范文汇总二

为了全面完成我县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建设任务,做到防灾减灾,确保国土安全、生态安全。按照《吉林省松材线虫病防控方案》、《吉林省美国白蛾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吉林省松毛虫特大灾情应急防控实施方案》以及森林鼠害防治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县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松毛虫、森林鼠害监测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时间、地点 

1、项目建设时间为2021年3月10日至2021年12月10日。 

2、项目建设地点为全县12个国有林场,14个乡镇。 

(二)建设内容 

1、全面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工作 

一是全面实行调入松木及其制品复检告知制度,加强检疫巡查,确保复检率达到100%,努力降低松材线虫病调运传播风险。二是全面开展春秋两季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确保监测调查覆盖率达到100%,做到防控无死角,一旦发现疫情能做到迅速防控。三是做好松材线虫病疫情日常巡查制度,做好100%无死角月报制度。 

2、切实做好美国白蛾疫情综合防控工作 

一是集中采购美国白蛾成虫性信息素诱捕器100套,周氏啮小蜂10000卡,并在全县各乡镇的“四旁”、景观带、住宅小区、道路两侧等阔叶林分中悬挂,用于美国白蛾发生量监测和防治。二是全面开展美国白蛾疫情普查工作。三是发现美国白蛾疫情,按照“随发现、随除治”的原则,组织人员进行综合防治,并跟踪监测,做到控制新疫点,拔出老疫点。 

3、落叶松毛虫灾害防治 

一是在4~5月份,对1.2万亩落叶松毛虫预测发生林分进行全面监测。二是5~7月份,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化学防治需采购1%苦参碱2000公斤(另有专项贷红松生态经济林建设项目15000亩红松球果螟一并防治),进行无公害防治,生物防治需采购赤眼蜂卡30000个,物理防治需支付一定数量人工费以人工捕捉为主。 

4、林鼠灾害防治 

在2021年秋冬林鼠防治期,采购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2000公斤,防治面积约为7500亩(另有专项贷红松生态经济林建设项目15000亩一并防治)。 

1、完成全县79.6万亩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监测任务,监测覆盖率达到100%,一旦发现疫情,自疫情发现之日起,一年内彻底根除。 

2、完成全县4000亩美国白蛾寄主林分调查、监测和防控工作。压缩美国白蛾发生面积50%以上,寄主叶片保存率85%以上,成灾面积不超过发生面积的1%。  

3、完成1.2万亩落叶松毛虫灾害防治任务,对年度灾情发生林分全面实施无公害防治,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 

4、完成22500亩林鼠灾害防治任务,全县新造林鼠害致死率不超过15%,中幼龄林不超过10%。 

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预算资金35万元。 

15万元来源于2020年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020年结转):吉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0年省级林业保护与发展补助资金的通知》吉财资环指【2020】321号文件精神。 

20万元来源于2021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吉林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吉财资环指【2020】1241号文件精神。 

资金主要用于:购置美国白蛾诱捕器、周氏啮小蜂卡、1%苦参碱、赤眼蜂卡、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等药械、药剂;剩余资金用于支付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日常监测等人工工资;美国白蛾疫情监测、防治等人工工资;松毛虫、森林鼠害防治人工工资。 

因受自然生态条件及人为等诸多因素影响,年度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随时有突发某种灾害的可能。因此,在上述防治补助资金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某种突发性灾害或拟防治的某种类危害程度极度增强,县局森防站根据灾害调查结果,提出“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资金调整使用申请”,经局党组会议审批后,执行调整使用资金。 

(一)实施方案制定 

由县林业局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同时上报省林草局备案。 

(二)实施方法 

一是各国有林场、林业站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建项目实施专业队,责任到人,任务到地块。二是采取向社会购买劳务服务,签订劳务合同等形式来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三)巡检、验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县林业局组建项目巡检组,及时巡检项目组织开展情况、项目执行进度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等,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项目建设结束后,县林业局抽调森防、保护、财会等方面专家、技术人员,组成项目验收组,深入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任务完成数量、质量、达标及补助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形成验收报告,真实记录项目建设内容。 

1、各建设单位项目资金,需严格按照中央、省《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专款专用,杜绝违规、违法使用,县林业局会同县财政局定期开展项目督导检查。 

2、县林业局分别同各国有林场、乡镇林业站签订《东丰县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建设责任书》,确保各项目建设单位保质保量、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实现项目绩效目标。 

3、各乡镇林业站、各国有林场要将本单位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建设任务,具体分解,制定岗位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人头、小班,并按规定时间逐级上报监测调查结果。 

4、各场、站兼职检疫员,要对本施业区内调入的松木及其制品,要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并登记调入使用单位名称、地点及联系方式,对来自松材线虫病疫区无《植物检疫证书》和无热处理标记的松木及其制品,一律依法扣留,并及时交由县森防检疫站依法查处,严防疫情人为调运传入。 

5、各乡镇林业站、各国有林场要进一步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等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掌握疫情防控的基本常识,公布疫情举报电话,方便群众发现疫情并及时举报,为群防群治奠定坚实基础。 

在项目建设实施前,县林业局组织森防站、财务科等相关人员,根据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等因素,确定项目建设任务、质量及绩效目标,填报“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并呈报主管部门备案。在项目实施结束后,由县林业局会同县财政局,按照省绩效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组织开展绩效评价报告工作。 

东丰县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补助资金的拨付,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经县林业局检查验收后,县财政局根据县林业局提出的资金使用申请,将中央及省财政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资金,通过财政集中支付系统直接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或劳务人员,县林业局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1、东丰县林业局成立“东丰县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林业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林业局主管局长担任。成员由县林业局项目办、计财科、森防站、县财政局自然资源科等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森防站。联系人:刘志军,联系电话:04376213466,18604371595。 

2、县林业局为项目建设单位,森防站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包括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资金使用方案,确定并上报绩效目标、绩效自评报告、项目督导检查、项目验收报告、项目总结、项目实施图片、媒体宣传等,局计财科负责项目的审核、申报、备案、会计核算、政策信息公开公示公告,制定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资金拨付申请文件等。 

3、县内各国有林场、各乡镇政府负责项目建设启动资金的筹备,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