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实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5:57:55 页码:9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实用17篇)
2023-11-18 15:57:55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顾,对未来的规划。科技领域如何进行总结?有没有一些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最后希望大家在总结的过程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写出优秀的总结成果。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一

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新的教学流派、课堂风格纷纷涌现。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等一大批名师,高擎着“诗意语文”、“情智语文”、“主题语文”、“深度语文”等一面面鲜明旗帜,在全国小语界掀起了语文研究的热潮。他们在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大型展示活动中频频作课,其经典名课的精妙构思、亮点处理和精彩迭出的激情演绎、高超手法、巧妙对话,犹如一朵朵芬芳四溢的奇葩,为广大一线教师啧啧称奇,争相仿效。

披文入情,还是情感倾销?

——王崧舟《一夜的工作》例谈。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章本是情的产物,语文课堂更是情的课堂。引领学生披文入情,使得师情、生情、文情三情共振,一直是语文教师们探究的热点领域。

诗意语文倡导者、著名特级王崧舟老师素为我所敬仰。9月18日,他曾在《小学语文教师》创刊200期纪念大会上作过一个轰动全场的名课:《一夜的工作》。《一夜的工作》是著名诗人何其芳描写自己亲眼所见周恩来总理工作至天明的情景,文章很朴素,字里行间无不勾画了总理生活的清苦和工作的劳苦。课文的时代背景与人物形象离学生的距离较远。

这么一篇平实的文章,王老师浓墨重彩,却演绎出了“华美丰赡”的课堂,课堂流程简记如下:

1、激情导入:播放歌曲《你是这样的人》。

2、初读感悟:用一个词概括自己对总理一夜工作的印象。

3、聚焦文眼:反复摩诘、品读“极其简单”

4、感悟“劳苦”,想象练笔。

5、抒发情思,朗读抒情。

6、拓展资料,走近伟人;播放影片,结束全文。

王老师的课感动了全场。学生泣不成声了,语不成句了;教师热泪盈眶了,心潮澎湃了。毫无疑问,这是一堂凝聚了王老师高超教学艺术的好课!

很遗憾,我们发现,这堂课的第一主角是王老师。课堂上,最鲜明的印记是始终不衰的教师喷薄的'激情,是大段大段流畅精致的过渡语,是直抵灵魂的音乐、画面、语言交织的情感渲染。王老师犹如设下了一张“激情”织就的“天罗地网”,在“网”里,学生很少能冷静地思考,激动和感动始终支配着他们的情绪。

诚如课程专家、博士生导师张华教授的现场评价:“王老师是主持人的语言,每个地方都是非常优美、流畅、充满激情的。所以,我在想,假如我们不用这种主持人的语言来上,而是用一种自然的语言,就像我们平时谈话的语言来上课,又会是什么效果?就是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究竟是要把它‘做出来’,做得尽善尽美的那么好呢?还是让它自然流畅?”

诚哉斯言。语文课堂需要情,但情感的过于浓重,也许会造成理性的迟钝与缺席。周恩来总理为什么能如此感动我们?人们又为什么那么爱戴他?文本深层始终闪烁着的一代伟人的人格光芒,也许更需要孩子们超越感动,在自主探究中披文入情,探究学理,生成观点。

反哺文本,还是喧宾夺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二

在素质教育观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注重以数学基础知识为教学重点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体会到数学推理的乐趣,能真正的进入数学世界,体验数学的趣味与魅力,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握数学的本质,而不是把数学当成一门机械的、枯燥的学科。因此,以下将以《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一节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一种自我探索的动力,并通过反思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法。

一、教学知识要点的分析。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一课是七年级第二章《图形和变换》章节中的最后一节,本单元中,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相似变换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因此,《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相似变换或它们的组合,解释简单图案的设计思路,设计创作一些简单的图案。此外,还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图形变换来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能力要求方面,教学此章节要求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图形变换和设计创作图案的过程,发展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运动变换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对图形的审美意识。

二、构建活动型教学课堂的案例研究。

本节内容的教学,我设计了以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因为,在新课题教学思路的指导下,要变被动教学成为主动教学,活动则是最好的嫁接桥梁,所谓活动教学,主要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形成课题活动小组,分小组来完成教学任务,并合作探讨问题,各抒己见,广纳意见。

例如,先让学生观察此图形一,然后让学生找出基础图形是什么?

徐邦珊通过以上的动手实践,学生对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等内容都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了,同时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多动脑、多动手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初中数学的学习实践中,主动学习既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主体性得以确立和实现的一种基本形式,它从根本上体现了活动教学所主张的“以活动促发展”的精神实质,保证了学生主体活动、主动发展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落实,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加工分析、体验论证中获得知识。

徐邦珊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结合生活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活动,如目前我们学校的花园中,有一块正方形的花池,在学校的规划设计中,打算将它的面积分为八等份,分别种上八种花草,现在,请同学们帮学校的.美化设计出出主意,利用我们学习过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知识设计几个方案,供校方选择。(至少三种)。于是学生们纷纷动手拿起笔墨来画图设计,并在小组中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经过大家的商量与设计,终于将规划图展示了出来:

除此以外,教师还应继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让学生利用曲线、不规则多变形或者多种线条图案,将花园再做复杂一点的设计,在学生们苦思冥想和老师的点拨之后,新的图形又出现了:

这种多样化求解的数学解题思路,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到数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数学的魅力正在于利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样的目的,并在设计过程中,学生也能体验和欣赏到图形变化的美丽。

三、教学反思与总结。

以上的教学案例分析,我们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活动为形式的教学过程,教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都应该是行动多于口训,”“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是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杜威则更加明确地指出:“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设计问题与悬疑,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

文档为doc格式。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三

经过一段时间的“名师”学习,为我了解“名师”、感悟“名师”,学习“名师”提供了一份非常珍贵的资料,使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听了朱乐平老师的报告。使我对名师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个名师既要学会追求--首先要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因为有了这样的追求,才会有既定的目标,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来对待,才能把“一切为了学生”当作自己应尽的职责。在专业上也要有所追求,那就要找准“小目标”,坚持不懈地脚踏实地地虚心学习,不断钻研,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一、感受名师的教学风采。

走进名师的课堂,看学生那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的学习场景,如同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们给我带来了激动和兴奋让我时常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追踪名师的成长足迹,纵观名师人生发展的过程,我们看到了真诚与友善,我们听到了爱与美和谐的乐章。力经艰辛终不悔,幸运之神的天平倾向了勤奋者,荣誉和成功频频与他们结缘,一项项桂冠真让人羡慕。大凡成功者多是智慧与勤奋的结晶,他们走的是一条艰苦拼搏的道路。他们成功的背后,是十几万字的教学笔记的心得体会,是几十年辛勤求索的汗水。凭着他们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对孩子们深深的爱,真挚的情,他们在这条漫长而曲折的数学教改之路上,留下了一串扎实而稳妥的脚印。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他们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使他们在探索数学教学规律的广阔天地自由翱翔。

二、感受名师的教学艺术特色。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不强迫学生去认同,总是以热情的鼓励、殷勤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用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的情,贴近了孩子们的心,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下,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形成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

三、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

在欣赏名师的睿智时,也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主要感悟是:

1、要经常学习,及时反思。

成功源于勤奋,成功是与辛勤的汗水分不开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专家型的教师,在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才能按新课标要求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此外,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为人师,应该养成反思精神,在一个工作日或一个阶段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工作中的优点和失误,这样才能不断激励自己,取得进步。

2、爱即“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是师德的核心。教师不仅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正直的工作作风,厚积薄发的工作效率,更需要的是对学生倾注爱。心中有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牵挂。教师对学生必须具有普遍的爱,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它兼具有父亲的严格,母亲的温柔,朋友的平等,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服务于全体,不厚此薄彼,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所有学生在思想品质、学习成绩以及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3、责任重于泰山。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依靠教育来承担,这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对未来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因此,教师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己任,有责任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以名师们为楷模,及时反思,用一个人民教师的执著、爱心和责任,用我们的全部热情去续写无悔的人生。

沙市实验小学郑蓉。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四

湖北省黄石市第五中学孔祥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科学、更高远的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出了更为鲜明的教学要求,湖北教学专家余映潮老师说:“教学中没有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就没有语文教学的改革。”“学生的活动是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语文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生活的课堂和语文的课堂结合起来。美国教育学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天地,语文教学要走出封闭课堂,就要尽可能多的走向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事事洞明皆学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活动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

走进大自然的作文教学。古人治学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要不是遍访名山大川,就不会有史家绝唱、无韵离骚的《史记》问世;李白如果不是“一生好入名山游”,则不会写出那么多气壮山河的浪漫诗篇;苏轼要不是亲游黄州,则断不会有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及《赤壁赋》闪耀文坛;陶潜王维孟浩然若不是钟情山水,则不会诞生清新淡雅的山水田园诗派。大自然是我们最博学的老师,她可教你怡情,教你增知,教你感悟,教你提高审美情趣。

花开花落,草长莺飞,滑冰玩雪,爬山越野,都会激发学生无穷的兴趣与写作冲动。如果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学生的收获远比听几节课的写作指导大。12月,我将高一(5)班的学生带到汉朝名士东方朔先生曾隐居过的地方--黄石东方山脚下的水库边野炊,在恰当的时机提醒他们仔细观察此时同学们的行动与表情与在学校时的不同,怎样抓住重点描写野炊的过程,如何注意不要忘了周围的山水景色,如何选择合适的词句来表达,等等。回来后几乎每个同学都在周记里作了各种精彩纷呈的描述。有个叫刘福强的同学这样写:“蓝色的火焰已欢快地舔着锅底,舔得锅里咕嘟咕嘟地响;大家叮叮当当拨弄着炊具,演奏着欢快的交响曲,引得肚子里的馋虫与之里应外合。……一位嘴巴并不比别人小的女生(喝汤时)将上下唇撮成一颗樱桃大小,以匙尖触及口边,徐徐吮吸。古人以樱桃小嘴为美,此女认为也许如此用餐,一定楚楚动人。--这样子却着实牵动着掌勺人的心,他惴惴地问:‘不好喝吗?’女生答曰:‘it'slastwell!’掌勺人心中石头落了地,说:‘好喝干吗用这样子!’众人大笑,该女只好以正常方式喝起来。”如果没有切身的生活体验,学生断难写出如此气息浓厚、妙趣横生的语句来。

20元月,几年难得一遇的大雪正值上课时纷纷扬扬的下起来,看着学生们频频将眼球投向窗外,我索性搁下正讲的内容,引导学生搜索已学过的、知道的前人描写雪的诗句,老师适时扩展,以巩固和增加文化积累。然后将他们带到操场上、植物园里,让他们去疯狂。第二天,地上已铺了一层厚厚的雪。--干脆玩个尽兴,带他们去打雪仗!看着学生们东奔西窜、大呼小叫的高兴样儿,自己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他们这个年龄,也加入他们的行列。当然,老师要有多挨雪球的.准备,因为时时有“冷弹”从背后袭来。此后,我布置了一篇《雪》的文章,让学生随便写来。结果,诸多文化气息浓厚的美文呈上案来。

走进大自然的散文教学。一篇好的散文,是一首诗、一幅画,具有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又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教学散文就是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析文明理,了解托物抒情散文的文体特点,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尤其那些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是大自然的浓缩画,置身于自然,或许可以窥出那些风景画的色彩水墨与运笔技法甚至情感脉络。

《荷塘月色》堪称文质相称、形神俱美的艺术品,司空见惯的荷塘上的淡淡月色和月色下淡淡的荷景,经朱自清先生的妙笔渲染,便成了生动传神、浓郁深邃、寓意深刻的风景。许多同学并不能真正认识到本文的美学价值,我将学生在某天带到班上一个同学家的藕池边,让他们七嘴八舌的谈论,怎么样将藕池描写得美,然后开始学习这篇散文。通过与自身的比较与对文章的品味分析,学生逐步明白本文的美在于对描写对象从荷叶、荷花、荷香、荷下的水、荷塘的四周等作了立体的描绘;还调动了视、听、嗅等感官,运用了新奇的比拟及精妙的通感,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及特殊的词语(如叠词)婉约地传达内心的情感。如此,本文的构思美、语言美、意境美则默化于心。

许多散文,含有深刻的道理、哲理,哲理源于作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如果学生能有相关的生活体验,能发现或理解了其中的“理趣”,那我们就找到了理解、分析、鉴赏这些文章的契机。有一次,我将学生带到湖北黄石市与鄂州市的分水岭--海拔400多米的白雉山去爬山,当学生们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爬到山顶的小庙“一览众山小”后,许多人不由背出了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一段充满哲理的论述:“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我适时点拨《雨中登泰山》中“人生如登山,一级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等有理趣的句子,在共同的玩味中,师生对文章内涵的挖掘更深了。

走进大自然的诗词教学。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几千年的“诗教”传统,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的诗歌传统一脉相承。可以说,诗是中华文化精华中的精华,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光辉灿烂的宝石。那么,新课标提高了中学对古诗文的教学要求亦是情理之中了。

学诗最重要的是在落实背诵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因为诗的主题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师者引导学诗,就是要借助诗句的表层语言(意象)来领会诗人所传达的真意(意境)。譬如你问月亮在哪里?有人用手指着月亮说:“那就是月亮。”你不能认为手指头就是月亮,而应沿着手指头的方向去看月亮。诗的语言即手指头,诗的意境即月亮。寻找“月亮”的方法就是要抓住诗歌中的画面和气氛,借助想象和联想,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想象和联想是需要生活积累的,大自然就是我们想象和联想的酵母。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以朴实的语言和淡远的色调描绘了一幅清纯、幽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图景。其实所谓“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实为平常之景,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的郊游中均能见到却熟视无睹,而《归》诗何以就表现出不平常之意呢?原来,即便是这样司空见惯的农村风光也让陶渊明宠爱有加,则正是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依恋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弃。这种淡远的文风,与诗人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是完全一致的,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高尚情操。通过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隐匿于云层后的“月亮”就容易找到了。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五

说起阅读,大家一定会认为,那是语文课的事情,与我们政治课没有多大关系。殊不知,从政治中考实行开放性考试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就越来越高。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应用。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通过阅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教材。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强调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感悟。而让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就能很好地达到这一理念要求。

一读教材,自构知识结构。这一环节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先把本框题的内容浏览一遍,然后根据本框题标题的主框架(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常规思路,自行整理出本框题的知识结构图,并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多思善疑,找出不懂的地方,以便下一环节讨论。二读教材,共建知识结构。这一环节主要以讨论交流为主。上一环节学生的自我归纳,难免有疏漏和不完整,通过本环节的四人小组的讨论交流,总结出本框题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为内化教材奠定基础。三读教材,落实知识结构。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明确知识点在书中的坐标,对知识点作出直线、浪线、打圈点等标记,同时在知识点旁写上相应的问题。四读教材,拓展知识面。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各自的疑难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作讲解和点拨。如本框题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中华文化为何影响深远。此问题的提出、探讨和解决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从宏观知识体系中把握、理解教材,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从而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通过上述的四步阅读,既能训练学生的主动思考、分析、归纳等能力,又可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既对教材进行了加工处理,为日后考试理解答案、查找答案提供了便利,又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探究合作的兴趣,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从心理上、情感上达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完美转化。

二、训练学生阅读考题,抓住题眼,力求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考试成绩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审题不清,出现了很多无谓失误,甚至还有漏题的现象。这些都暴露出其阅读试题的技巧不够强。针对这一现状,我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要求学生三“读”而后写。

一读考题,找出关键词,避免低级失误。这一点在做选择和简答题时尤为重要。二读考题,抓住重点,避免答非所问。有些学生在做材料分析题和辨析题时往往就材料谈材料,找不到重点,故而失分率较高。如果能引导他们通过阅读找出关键词,把握住题目重点,便能使其快捷地找到答案的切入点,同时使答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例:有“遥望中原怀故土,静观落叶总归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两句诗共同体现了什么情怀?此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这两句诗,通过阅读体现诗人的情感,然后再结合教材内容作出回答: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三读考题,把握内在联系,避免偏离书本。不少学生在做材料题时往往就材料谈材料,脱离了书本,这也是考试之大忌。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去感受。

“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生活才是学生的真实世界”。正如此话所言,每个人最关注、最熟悉的是自己每天经历的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从吃饭穿衣到交通出行,从电影电视到网络文化,从爱情亲情到友情真情……可谓包罗万象,缤纷多彩。然而只要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是课堂。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中国电影网络的繁荣,不同时代爱情方式的变化……生活的变迁岂不正好验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所以,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课堂会与生活一样缤纷多彩。

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恰恰也是每种生活经验的获取方式,初中生的感性认知能力较好,所以我们的政治课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生活情境,在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方式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明晰价值取向。第一,克服传统的“灌输”方式,创设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尤其需要学生在情境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道德认同。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概念,把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寓于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之中,用生活化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的认知转变和德智发展。第二,相信学生,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探究学习。生活本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生活经验的获得也多是对群体经验的分享,所以政治课教学也要关注学生群体的教育价值。正如马卡连柯曾说:“对个人进行工作最实际的方式是将个人保留在集体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而课堂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所以教师应该努力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中,无论是生活情境的创设、调查数据的展示,还是学生的自立宣言以及最后的实践演练,都有意识地把学生置于一定的群体中,这既能够发挥群体的力量,弥补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从而引导学生在群体的活动中学会学习。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六

摘要: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生活逻辑贯穿始终。本文从“感知生活----时政热点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探索生活--巧用问题教学,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参与生活---综合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个维度阐述生活化思想政治教学的实现。

关键词: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感知;探索;参与。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基础。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生活逻辑贯穿始终。无论是从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还是从课程目标中的“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生活逻辑成为提升学生素养,体现教育目标的直接落脚点。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如何让生活这一大课堂走进政治小课堂,让政治课堂教学摆脱纯知识教学的樊篱,还原课堂教学的真本,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索的问题。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感悟,从如何实现生活化思想政治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感知生活--时政热点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要感知生活,就需要利用引入的素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起内心的思想共鸣,进而为课堂内容的展开作好感性铺垫。

关心社会热点是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时政热点的引入,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增强教学的时效性,体现教学的时代感。那么,什么是社会热点呢?社会热点是指社会生活中能引起广泛关注,并在学生中产生较大影响或争议的问题,是学生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比如在“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播放3.15晚会视频。视频中“明星的虚假代言”、“卫生筷不卫生”、“手机中的诈骗”……这些就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强烈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唤起学生的生活共鸣,也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在这样的铺垫中教师趁势而上引出“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当然,引入时政热点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把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融合到教材中,使现实社会生活与书本知识相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知识的角色转变为使用教材的决策者和创造者。

二、探索生活--巧用问题教学,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就我们每一个人的主观感受而言,生活世界“感性而又庞杂无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通过理性思考去探索生活内容,解剖生活过程,透过生活现象认识生活的本质。

根据认知心理学,学生是否愿意学是教学过程是否有效的首要条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源于他们认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发了学生对原有认知和当前问题的冲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也搭建了沟通生活素材和教学目标的桥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

4.这种以市场价格、供求因素为基础来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属于什么经济形态?

通过结合漫画、生活中的素材所设计的问题,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以及市场如何配置资源的。

当然,在问题的设计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本身的逻辑结构,寻找生活与教材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参与生活--综合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目标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层次的革命。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有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健康的情感和科学的价值观,才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和途径获取鲜活的知识,更好地发展自己,贡献社会。

结合教材的逻辑结构,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综合探究”实现这一目标。“综合探究”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参与生活的实践中积极探究和体验。例如在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中,学生就“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以及体现各种金钱观的具体事例”上网收集材料;以高一全年段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就“金钱是魔鬼还是天使”,“钱应该怎么用?用到什么地方?”分组进行辩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综合探究活动,为教师开展教学、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一块广阔的舞台。通过综合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多种活动形式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接触社会、参与生活进行问卷调查,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活是一大课堂,它满是宝藏也多姿多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像寻宝人一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灵活、创新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相信我们的课堂将化被动为主动,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2】李昌营、刘东林《“主题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课教学20xx年第10期)。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七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意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说”引向政治课堂恰似一剂良药。

关键词:说素质教育中学政治。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虽然也有学生感到“说”挺重要,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怕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怕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是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到“能说会道”到“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的。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本文简述几种方法: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

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是一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在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相互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

二、新闻发布活动。

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两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发布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发布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发布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三、乡情国情教育活动。

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

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为了夺取高分,许多学生演讲前会在家里对着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成为一个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

五、辩论活动。

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的训练形式,是在前几种“说”的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辩论时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的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

在政治课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后,学生既学到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可指导和实现人生价值,又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过政治课“说”的训练的学生在大小场合的说话胆大了,气壮了,声亮了,音不抖了,嘴会讲了;学生的知识面宽,思维敏捷,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据测试表明,“说”在人的素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说最为基本。”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八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进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教学资源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相关资料。而乡土资源是一个地区历史的沿革,人文的表现,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社会风俗等。乡土资源更具有本土特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提高课堂实效。生活资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应注重生活性、时代性、合理性、参与性。

一、生活性。

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思想品德教学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遵循知识来自生活的规律,尽可能地运用生活化的资源。离开了社会生活,思想品德教育就失去了实效性和生活意义,变成空洞的说教,难以引发学生的认同和共鸣。社会生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资源,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材的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一知识点,引用了泉州本地的独特民俗。正月初五这天,或曰“吃大顿”,或曰“做大岁”,或曰:“无头节”,其由来各有个大同小异的民间传说,都称是明宗靖某年春节前,因倭寇偷袭,人们纷纷外逃,至次年的正月初五前,才先后回乡,于是就于正月初五这天补做“年兜”节(除夕),祭奠来不及逃难而惨遭倭寇杀害的亲人和抗倭捐躯的将士。“吃大顿”、“做大岁”、“无头节”的节俗文化内涵加以认真的研究,在今天仍不失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又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课“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针对学生起绰号的'现象非常普遍,我改编了一个情景剧。

故事发生在教室里。“黑鸭,快来帮帮我扫一下这里。”“你个懒猪,我这忙着。”“豌豆,来擦一下这。”“你这个豆芽这么高,还擦不到。”“面粉,过来一下。”“你个矮冬瓜,叫谁呢?”……教师里硝烟弥漫。

教师引导:是什么使大家都感受到了伤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从中,你获得哪些启发?学生在笑声中感悟到:相互取绰号,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我们对其他地区的人的一些习以为常的称谓,如“山佬”“山怂”,也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少用甚至不用。

“生活大课堂,课堂小社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感悟践行。

二、时代性。

教学资源以社会热点为载体,尤其是以学生所熟知的社会热点为载体,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时事热点是思想品德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本课程的优势与独特性。

例如,教学九年级第二课“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我引导学生关注街边的店铺商家“中国银行”“鸿裕百货”“供销合作社”“农业银行”“小丫精品”“宏达雨具厂”。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其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让学生体会到经济就在我们身边。

又如,教学九年级第三课“坚持改革开放”,引导学生关注“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港口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和创新的过程,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尽量选取当地的典型事例,新近发生的素材,引出学生关注的话题,增强教材的说服力。否则,会出现空间距离远,感受性差,不易激发学生兴趣,实际教学效果会减弱。

三、合理性。

教学资源是为课堂的教与学服务的。因此,所选择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要贴切与合理,要明确指向相应的知识,要能推动相应的知识。任何牵强附会或模棱两可都收不到教学效果。例如:在九年级第三课“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这一知识点时,引用了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叶飞将军故居)的相关材料,无数的革命志士,包括华侨革命的成功贡献的青春,血汗,甚至是年轻的生命。那一张张图片及沉痛的记忆深深地震撼了学生,切实的感悟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今天金淘镇面貌发生的巨变、产业的提升、文化教育的发展更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六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我引用了今年本校的演讲视频,材料讲诉了该同学在遭受失去父亲,母亲的悲痛,升学的压力,仍勇于面对人生。实例取材于身边的真人真事,延伸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四、参与性。

乡土资源就在学生的身边,就是学生的生活。初中生对乡土资源有着真切的感受,探究的欲望。教师可适时引入乡土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才艺比拼,课堂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起来。学生探究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过程。如在八年级上册“正确认识丰富多样的文化”,我组织学生开展泉州美食大调查,若能配以图片更好。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收集的大量图片资料,甚至亲身品尝美味,撰写心得体会。在调查展示环节,学生的调查成果引发学生深深的触动,“文化的丰富多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何面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等在学生中热议,引发思索。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启发和成长,凸显了教育实效。

当然,教学素材在思想品德中的开发与利用应注意一些问题。首先、积累资料。教师应关注相关信息,及时储备,并根据教材作出归纳和整理。当然,还充分发掘学生资源,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感悟,养成主动学习,探究新知的习惯。其次、明确目的。教学素材应服务于教学目的,提升教学效果。乡土资源不能只追求表面的华丽,而应选择适合的素材,力求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探究观察的角度、剖析素材内在。

教师要主动获取教学资源,灵动利用教学资源。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宝库,是思想品德的活力源泉。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整合教学素材,提高教学实效。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九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知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讨论还能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一、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

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缺乏持久集中精神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科学设计40分钟,合理调剂听说读写,以消除学生疲劳厌倦之心理。在阅读教学中穿插讨论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竭力思索,畅所欲言,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昨天,这儿一座村庄》这首诗歌是写改革开放后的深圳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浅显易懂。教这首诗之前,我针对本县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改革开放后,我们青州市有了哪些变化?”学生便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新建的大道两旁如雨后春笋般地耸立了大楼……”“我爸做生意,买了汽车。”“我家买了别墅。”……整个教室热闹了,打破了串讲串问的沉闷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他们主动地进入了语文学习和语言思维的锻炼中。在充分的讨论中,学生已体会到了因为有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人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所以才有了深圳的变化。

二、讨论,活跃了学生思维。

我在教学中常常运用讨论这一方式,让学生主动质疑,或老师提问,共同讨论。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马是吃草的动物,草地全是草,怎么课文中还说马是一匹瘦马?”初听这问题很简单,细一想这个问题又和红军过草地的困难紧密相连。于是我便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分四人一组讨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起,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过草地时大批人马已把能吃的草吃光了。”有的说:“草地到处是泥潭,有草的地方马不一定可以过去吃。”还有的说:“陈赓,小红军都很疲惫,经过长途跋涉,马也累了、瘦了。”……讨论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又使学生更加了解红军过草地时非常艰难。对小红军为什么三番五次拒绝陈赓的帮助,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讨论,提高了表达能力。

可见,讨论既能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能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十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统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由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导致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不高。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听觉,能明显地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由于多媒体教高网络同时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和窗口交互操作,编制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电脑程序,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可以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正因为它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课堂,下面我就谈一些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小学生学性好动,自控能力差,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创新能力难以提高,而多媒体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看动画片,并参与其中。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在一座山上,到处都是成熟的果实,兔妈妈对白兔和黑兔说:“家里种的桔子已经成熟了,今天,看谁摘得多,谁最能干。”于是两只小兔飞快地去摘桔子,黑兔摘了998克,白兔摘了1002克,黑兔说“我摘得多,”白兔说:“我能干”。兔妈妈急了,说:“谁帮我来当裁判?”听了这段图文并茂的对话,小朋友兴致很高,不约而同地说:“我来当裁判。”助人为乐的心情让他们记记是在课堂内接受知识。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在数学,特别在几何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很重要,学生从看图到认识图形都离不开观察。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运用教具让学生观察,常常因为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和不能随心所欲的活动,因而达不到理想的观察结果。例如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先让学生发表意见后,边演示: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快速将三角形旋转一周。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在快速旋转时三角形会形成一个什么形体?这个形体的高在哪里?(如图)由于电脑画面能动静结合,刺激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发学生的思维,这样让学生观察并建立了清晰的圆锥高的概念,这样提高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在轻松输快中掌握了知识。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理解是指人们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抓住问题的实质。我发现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所表现的理解能力,主要是学生调用诸种感官,通过创设情景,依靠思维去理解新的知识。因此,我在几何知识数学中,注重直观形象,把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文学描绘和静止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例如,我为了使学生对圆的半径,直径两者关系的理解,在屏幕上先画出一个圆的直径。一条光亮的直径,再画一条闪光的半径,让半径以圆心为定点旋转,使它与直径在一条直线上,并闪动。(如图)。

这种动感的演示,使学生容易形成: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这一概念。并且由于学生看到半径和直径的运动变化过程,形象而又直观,因而对概念的印象非常深刻,便抽象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往往会有一题多解,同时,存在分割,移动的方法。而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在教学中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而多媒体教学就体现了它极大的优势,将组合图形分析得清晰、透彻。

例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让学生动手拼,当学生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进行拼摆,显得有些忙乱时,适当要求学生想一想,你是怎样拼的?学生有些为难了。这时电脑演示“旋转与平移”的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把上面这个三角形,逆时针方向旋转180°直到两三角形底也成一条直线为止,再把右边的三角形向上沿着第一个三角形的右边平移,直至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

这样,使学生恍然大悟。

在分析组合图,或者补充条件的题中,只要教师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当学生说到哪种方法时,老师点击出来,并配以闪烁和声音,老师做到机动灵活,有备而来、随机应变,而学生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总之,多媒体技术灵活地渗透在教学中,能化枯燥为有趣,化静为动,真正起到图文并茂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一

1.创设情境,联系音乐和生活。

2.捕捉生活素材,提升学生的创编能力。

3.结合生活经验,解决教学难点。

实践证明,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课本知识,简单的去教一句学一句,学生在这种教唱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更谈不上创造力。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可表现因素,找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精心设计,营造出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和美的体验,并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二

情感,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主动认知和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被激发,能促进意志的发展,推动学生更加勇敢、自信、主动地去学习,不断获得成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教学合力,是把生活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学生与教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在学生与教师的生活中,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或相近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是对生活的零碎体验,可能是生活中的不起眼的点滴心得,可能是一现即逝的、而且永远不会再有、但可以回味的一种心灵感悟,也可能是经常出现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一感悟找到与学生感情共鸣的基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对教学的效果来说应该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在教师与学生找到情感共鸣的时候,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种状态下,可以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还可以有更多的人生馈言。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不只学语文,而是敞开心扉,用“心”和学生对话,用“心”和学生交谈,让“心”与“心”之间的碰撞,激起学习的火花。如在执教《小镇的早晨》第三自然段时,紧紧抓住“紧张”一词做开了文章:

师:生活中有过紧张的感觉吗?

生:有过,当我上学要迟到的时候,心里很着急,很紧张。

生:在很多人面前发言的时候很紧张。

生:我也有过,当我犯了错误的时候,就紧张。

生:有过啊,刚才那刘星宇说的就是,考试之前是紧张的感觉,我有过。

(二)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情感共鸣。

教材编排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的。教材中对许多内容的描述其实就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剪影,一个不经意间从眼前滑过的生活画面。只是我们不是有心人,没有能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笔把它记录下来而已。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这些画面又会很自然地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这时,能利用这一瞬间抓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共鸣,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人翁”的感觉。还用《小镇的早晨》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例:

师:选择这一节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小镇的热闹吧。谁读一读你选择的部分。

生:“路不宽,人很多,沿街……第一批顾客。”

师:还有谁想读一读你选择的部分?

生:我也是选择的这一部分。

师:好的。那你也读一读吧。

生:“路不宽,人很多,沿街……第一批顾客。”

师:还有谁想读?

生:我也选择的这一段。

师:也选择的这一部分啊,那也读一读吧。

生:……。

师:选择这一部分的同学多吗?举手给老师看看。

(有一大半的学生)。

师:为什么你们都喜欢这一部分啊?

生:我读了这一部分,就好像自己和妈妈去买菜时一样,真的很热闹。

生:我也去买过菜,就像书上说的这样。

师:这作者就好像和我们在一起,写的就是我们的生活。真是太“厉害”了!

正是这样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描述,与学生的认知相近,产生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内心学习的情趣,所以学生很喜欢读这一部分,让学习成了快乐,让学习成为生活,让学习成为享受。如果有一天,学生和他的家人再去菜市场买菜时,一定会想起作者这么生动有趣的描述,说不准还会情不自禁地背诵出来呢。

(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学生之间有着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可以谈天说地,可以天南海北,可以东拉西扯,可以……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是同龄人,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传统的语文教学没有顾及到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感受,只是把学生引导到老师早已设定好的“圈子”,是教师对教材的再体验,是重复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所以,一堂课结束,学生学得更累,教师教得也不轻松。如果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能够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相信学生们一定会更喜欢上语文课,更喜欢学习语文。在教学《快手刘》时,让学生谈谈读了课文的感受。孩子们用自己的思想,从他们的角度,用他们的眼睛,解读课文。一个学习小组是这样交流他们学习后的感想的:

生1:快手刘如果是在我们学校周围,我一定会天天去看他变魔术。

生2:我会拜他为师,学会这个戏法,我就可以变给别人看,那多神气啊!

生3:快手刘真“精”,用变“小碗扣球”的戏法来吸引人买他的糖吃,真会做生意。

生4:他也该再学几种其它的魔术了,要不,天天去看的都是这个戏法,会觉得没意思的,他的糖也就很难卖了。

生5:他可以用送奖品的方法来卖他的糖。那北边的那个小商店就是这样做的,昨天我买笔的时候,还送给我一个贴画。

生6:我上次买笔记本的时候他送给我的是一个玩具小汽车,回去玩了一会就“咔嚓”了。

生2:反正是送给你的,你又没有花钱。

生5:我的贴画可不会坏啊。

……。

学生的交流并没有触及到教师想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多练、熟能生巧。但这些是学生的心里想说的,是他们生活中有过的体验。其中也不乏一些新鲜、有趣、独特的见解。看,那位学生建议“快手刘”要多学几种变戏法的本领,要懂得创新,这不正是我们祖国、我们民族需要的精神吗?语文的工具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

二、善用教材,让教材走进生活。

如何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这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一)传统考评制度给教学带来的误区。

传统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教材的讲解,增加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功利主义的侵袭和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形成了“以本为本”教学思想,禁锢了教者的思想,不敢超越教材,教材成为教学的依赖。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只要有可能成为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都灌输给学生。相反,那些很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但不可能在考试时遇到、无法用分值来衡量教学效果的内容则成为选学内容,抑或不讲,抑或略讲。这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大相径庭。

(二)善用教材,不依赖教材。

教材是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载体,是我们教学素材的参考依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理论平台,是教育科研人员以及教学一线的工作人员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凭借自己多年教学积淀的经验编写而成,有着很强的科学性、思想性、知识的系统性。所以,教材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依赖于教材,被教材的编排思想和内容束缚住手脚。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合理组合教材、运用教材,让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1)教材是生活的再现。

教材中编写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具有大量的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是平时的生活场景经过作者的笔,利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是情感的再体验,意识的再强化。其意义在于把已有的认知、体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后再付诸实践的过程,从而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和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应该让它成为生活的再现,把学生带进生活的意境。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情境教育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根据教材创设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把学生带进教材,让他们融入其中,与教材同喜同悲、同欢同乐。让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寓寄在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让教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随着情感的迁移过程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2)生活是教材的延伸。

教材只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平台,但知识的渊博不仅仅与此。生活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宝库。教材只是语文教学的介质,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应该把教材看成是一种有待于师生共同开发、构建的学习资源,师生应该利用各自的生活实践,共同合作,共同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每堂课应该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下雨了,有些学生老是往窗外看,老师让学生到室外去“疯”,不过,有个“条件”:得带着任务,用心去观察。同班老师的小孩没人带,课间跑到教室找妈妈,快上课了,小孩赖着不肯走,教师索性让学生写观察作文《小妹妹来到我们班》。班主任在班上放了一本本子,取名《心灵网吧》,让学生们按照网络规则,用网名来写公开的悄悄话,老师叫“大江东流”,学生们则是“小酷妹”、“小侦探”……把许多不便言说的东西,都写在本子上。教师把生活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片断、场景、细节,充分加以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的、积极的、多样的、充分的参与,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命活力。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课程教育资源。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其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拓宽教材运用的领域,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整合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努力构建一个开放的、丰富的语文学习的世界,要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开发学习资源。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三

在四天的学习观摩活动中,我们感受着名师们对“学本课堂”最精彩的解读。名师大家们的课堂不仅散发出独特的个性魅力,而且都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关注学生,传达出他们对学生浓浓的人文关怀。他们都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成功地诠释了这样的理念:“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课堂以生为本,天经地义”、“教师引领课堂是为了成就学生成为课堂资源的消费主体”。

1、学本课堂,是“激扬生命”的课堂。

教育是什么?也许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作出不同的诠释,但从教育的原点思考,教育应当是关爱受教育者生命发展的事业。这不仅因为教育是生命发展的原始需要,而且还因为它需要人的倾情投入、积极互动来实现,最终又是为了生命质量的`提升。这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的一项伟大工程。正是教育才使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绿意的生命,在全面、全程、全向的活动中,使人的生命四重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和智慧生命)得到最和谐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观念,首先被认定是传递知识的渠道。这一定位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原点的错位,即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教师则必然会处于主宰课堂的位置而追求个人对知识的炫耀和权威。这样的课堂必然会消解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追求。从课堂教学的原点思考,学习只能是学习者自主的活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虽然十分必要,但这只能是外因,不可能改变学习是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决定的这一重要内因。所以,课堂只能是学生体验自身生命成长过程的平台,这就从根本决定了课堂的“学本”定则。

因此,每一堂语文课都应是师生共享的生命旅程,既是儿童在斑斓想象的闪烁中,表达自我和世界,扩展自我精神边界的旅程,也是教师把语文内在的语言智慧化为儿童生命智慧的旅程。教师是“长大了的孩童”,用自己智慧的童心,以语文的方式,帮助孩童创造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用快乐的语文让孩子的精神变得纯真而富有活力,用优雅的语文让孩子的灵魂变得纯粹而富有品味,用精美的语文艺学让孩子的生命变得精致而富有魅力。

2、学本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是属于儿童的,每一篇课文都应当是儿童的温馨居所。学本课堂要求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习伙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在课堂上,为师之道,应当是适度的组织引领,而不是包办代替;应当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有所发现,而不是全盘授予的讲说;应当是民主治课、平等对话,而不是以话语霸权主宰课堂……一句话,师道的原点在于“为了一切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循循善诱以无痕之教。教师需要“悠着点”不可刻意地表现自己,不为因张扬个人才华而陶醉,才能使学生享有充分参与、激情表演的机会。当然这不等于教师可以放弃“教与导”的责任,但这种“教”或者“导”都应当尽可能是“无痕”的,“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呼吸”的。

就学习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哪里来?来自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发现是学生认识的提高,是尝试成功的体验,是克服困难的胜利,是那份如学登山的快乐。所以学本的课堂应当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合作发现,快乐共享,而不是由教师牵着鼻子走,或者由教师设计好种种“圈套”,让学生往里钻。若教师背离了学习的原点,学习便不再是学生的主体行为,只能是被迫胁从的一种“苦差役”。

学本课堂,应该是具有“田野”性格的课堂。每一个在课堂上的孩子,都像是一粒撒在田野沃土里的“种子”,他们是不同的种子,有的是大树,有的是小草,有的是麦子,有的是水稻,但他们需要阳光、水分和温度。有了这些,他们就自由自在地成长为本来应该成长的那个样子。我们千万不要希望他们都长成一样的大树或麦子。因此,学本课堂应该是还学生以自由的精神,能够最佳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喜闻乐见的课堂。

正如周一贯先生所说:“学本课堂,是教育的原点思维,是对课堂的主流价值观的坚守,是在传递爱与责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四

在今天的班会上,王强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讲一讲王成和雷锋的故事?结果,没有一个同学能比较完整地把雷锋事迹讲出来,有少数同学知道王成的故事,但讲出来的内容非常笼统。

紧接着,老师们就同学们了解英雄人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同学们对英雄人物了解得比较少,比较空泛;二是同学们对英雄人物的理解比较片面,大多数同学认为只有战争时期才会出英雄,和平时期是远离英雄的时代。这种观点与学校长期以来忽视这方面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少数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因此便有了“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说法。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英雄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代表。英雄的事迹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感人的。因此,从这节班会后,老师们开展了“让英雄走进课堂”的活动,同学们系统地学习了英雄事迹,受到了很大启发和教育。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英雄在哪里?就在我们的课堂里,就在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当我们自觉地关上流水的水龙头,自觉地捡起地上的果皮纸屑……我们便一步一步地向英雄走近……”

英雄的事迹,英雄的语言,英雄的形象,支撑着青少年心中一片纯洁的蓝天。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给青少年树立更牢固的精神支柱,拨正他们人生路上的航向,为他们点亮闪光的航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五

最早是在周一贯老师的文章里读到“成长课堂”这个词语,颇感新鲜和精准。周老师说:“成长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是以学为重的课堂。”这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课堂理念,是真正基于儿童的思考。近期,聆听了多位名师的语文课,走近名师,感受他们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风格,领悟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也就更深入地了解了“成长课堂”的内涵。

一、预设,关注成长的要素。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预设,在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预设,才能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每位名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心中必然将学生放到首位,深入研读教材,真正是为发展学生的智能而教,因此我们看到他们在课堂上取得了成功,成功的标志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成长。王崧舟老师在谈到《孔子游春》的教学预设时说,基于对学生的思考曾经多次易稿,他认为课堂教学首先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定位决定着方向。此篇课文应该思考的是如何给孔子定位。第一个版本的设计思路是在儒家文化的语境之下引导学生感受和解读孔子这个人物的形象。开篇由伦语中的名言引入,课中还原课文创作的语言背景,还原大量的文言文,最后找出了从孔子后历代帝王对孔子的评价,从宏大的叙事背景中引导阅读。预设很好,但感觉效果不理想,孔子的形象还是太高了。第二个版本预设时调整了思路,是从做教师的传承的角度,设计了一个历史的纵向结构的教学主线,树立起孔子是至圣先师的形象,文脉清晰,底蕴丰厚,语文的文化味儿很浓,走了一条儒家的文脉。但是效果还是不好,孔子形象还是太高了。第三、四个版本预设时,感觉关键是要考虑孩子们对孔子这个人物亲不亲的问题。不能亲其师,如何信其道。于是教师对孔子的定位是将孔子从神坛请下来,让他回到杏坛,还孔子的本来面目,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类比,把孔子三教合一的精髓提炼出来。于是我们看到了老师、课堂、课文、课题的教学形式的呈现。王老师在预设时思考的始终是学生,一切教学设计都是立足于学生,于是我们看到了学生成长的课堂,看到了生命的课堂。

二、对话,激活成长的潜能。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只有在课堂上展开卓有成效的对话,才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从而收获成长的潜能。

薛法根老师在讲授《揠苗助长》一课时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在与学生不断的对话中形成合作,使学生不断深入理解文本,内化、实践语言,课堂虽简简单单,但充满了智慧。学生每讲一遍故事,就会被老师冠以一个称号,从“新手”到“能手”再到“高手”,最后到“故事大王”,老师的要求和期待不断提高,而学生在老师的夸奖中感受到讲故事的乐趣,学习热情被一次次激发,讲述得越来越好,最终达到高潮――全班孩子都能做“故事大王”。再看一条隐性的线索,老师从“看课文讲述”到“看词语提示讲述”到“没词语讲述”,最后到“上讲台带着表情动作绘声绘色地讲述”,孩子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不断提高。

这节课上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薛老师注重的是学生兴趣的培养,语言的内化和实践,老师立足于学生,以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能看到,毫不吝啬地进行夸奖。在学生、教师、文本的多边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不仅在知识、兴趣、思想、情感上得到成长,也看到了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我们听到生命的拔节之声。这样的成长课堂将是孩子们终生受用的。相信在这样的课堂里,孩子们也会真正地爱上语文。

三、评价,营造成长的氛围。

关注生命价值、促进生命生长是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支点和出发点,而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够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开启走向成功彼岸的大门。台湾李玉贵老师的文章里有一段话写得好:“老师说话时需要有一种意识:我的话儿童是否能听懂、我是否以多数儿童愉悦的方式说话。老师说话需要边说边听的专注:专注聆听儿童的喜怒哀乐、感受、内心期待,专注每个儿童在课堂中尚未说出的话,对每个儿童的话语敏感。”李老师是这样想的,她在自己的课堂上也是努力这样体现的。

在李老师《北极熊学游泳》的课堂上,处处洋溢着温情,教师不急不躁,语言幽默,如钥匙打开了学生的心灵之窗。李老师开篇出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四十分钟要爬楼梯,每个目标就是一级台阶”。她还提醒学生“学习是你自己的责任,听别人的想法很重要。”看到学生不举手了,老师会鼓励学生“看到你们很努力地想,知道你们走在思考的路上。”因为学生读书不到位,老师请学生看视频片段,体会文本描写的氛围和情感,但是老师告诉学生,片中残暴的镜头已被剪掉了,同时提醒学生:你们看的`是大自然的影片不是看动画片,看完后再读书要读出感情。

李玉贵老师的课堂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可能是当前课堂上强势的老师太多了,所以李老师对待孩子们的态度和评价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走在成长的路上,孩子做船长,老师做助手,李老师做到了,因为老师心中始终记得“为谁教”,所以才能放平心态,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成长。

四、积淀,丰厚成长的底蕴。

课堂折射出教师的课程行为,也折射出教师的高度。名师在课堂上显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钦佩,深入的文本解读、巧妙的教材处理能力使人叹服,声情并茂、充满智慧的课堂语言让人欣赏,尤其是名师课堂上真正落实了“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顺学而教”的理念,令人难忘。

名师之所以称为名师,必有他的过人之处,名师是如何修炼成的呢,他们课堂背后的付出往往不易被人关注。窦桂梅老师说她在讲《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曾九易其稿,她平日里把每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研究,每备一节课要查阅大量的背景资料,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精雕细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名教师就是靠这样的历练、打磨成长起来的。

教师的文化底蕴丰实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才可能提高,教师成长了,才会看到学生的成长。王中敏老师说得好,语文教育是在特定的时空中,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互动的过程。成长课堂呼唤教师走进生命生成的语文教育!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六

“生活是一切道德得以产生并且存在的沃土”。

思想品德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之中,撇开生活,把教学禁锢在课堂和教材里,德育就淡失了生命的色彩。

但是作为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思想品德的接受是通过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

而道德内化并不是一种由外道内的简单灌输过程,也不是光靠一般地讲课所能解决的。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强调:“思品课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在儿童现实的生活中逐步发展道德水平。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了思品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因此,如何结合教材,采用科学方法,深化教材内容,让学生接近生活,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是小学思品教师所必须思考的。

一、将生活引进课堂。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最终应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

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先行德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困境。

我认为只有将生活引进课堂,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

1、让生活成为教育素材。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注重服务于未来生活,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本来的发展相去甚远。

为了改变传统的“说教”,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有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如《规则的力量》一课,就可以利用非典和禽流感,选取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也可以举一些身边的例子。

如结合本校实际,去看一看,比一比,真真切切地去体会规则的重要性,这毫无疑问会具有说服力。

2、教育与生活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课,先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

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

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儿童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

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

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当老师的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学生认识到自己长大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可家里的人不让做,于是,有的学生就会这样想: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这时候,我就引导学生动脑筋想想办法,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得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

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

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就不只是自我服务能力的锻炼,还有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将生活引进课堂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

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

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

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二、让课堂走进生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

思品课是比较系统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必修的重要课程。

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体现于人活动的方方面面,其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

对于学生而言,“知”并不难,难的是“情”、“意”、“行”的到位,因为这才是他们思想品德成熟的标志。

而只有生活实践才能感其情,磨其意,检其行。

因此,我们不仅要促进课堂教学素质化,还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的狭小天地,投入到生活大课堂的每个角落,让他们去看去听,去谈去论,去关注家庭、关注学校、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更为广阔的天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优化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过程,完善学生美好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各种基本素质的协调、和谐发展,最终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1、到生活中体验。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

例如,在教学《爱惜粮食》一课上,如利用多媒体演示种粮的过程,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粮食来得不容易,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

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辛苦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让学生左手抓一把鸡毛毽子,弯下腰,右手把这些毽子一行摆六个,人倒退着走,十分钟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有了这腰酸腿疼的真切体验,再来看种粮的过程,学生就仿佛是自己参与了其中的劳动,这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又如,在上《爱爸爸妈妈》之前,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

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

有的说,在理菜时最好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

我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送给你的爸爸妈妈。

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2、到生活中实践。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性的。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从而削弱了教育的导引功能。

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此所谓“自主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品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我在上《课间活动守秩序》这一课时,学生明理之后,给他们十分钟时间自由活动,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得开心。

活动结束后,教师作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实践,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

但,有时候学生的一些认识在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坐公共汽车不拥挤、给老弱病残让座。

可在现实社会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者视而不见。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

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我想,“过度保护”造成的势必是学生活和价值判断的“弱智”,只有对现实开放,对生活开放,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让学生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为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洞察学生心灵,了解所需,从学生生活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开拓思想教育新途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相互渗透,彼此联系,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步上正轨。

让生活走进课堂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七

直到最近看了一本书,仿佛恍然大悟,他把教育的意义归纳为八个字:不求高分,只为修心!我觉得很赞同,就像前段时间看的一个段子,什么是教育,就是当你看到河面上有几只鸟飞过的时候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哇好多鸟,虽然是调侃,但也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对学生内在修养的提升!

而这两天听到的几节课也更是坚定了我对教育的这一理解,许**老师,亲切的被称为糖果老师,他的这节绘本课,给大家带来了一篇一颗顽固的牙齿,可是不仅仅在教学生讲故事,而且渗透了学生对于牙齿的认识,更是培养学生对绘本对阅读的兴趣,既是语文课也是科学课也是阅读课,还有骆**老师的落花生,由落花生引申到作者的笔名落华生,让学生也选择普通的事情作为自己的`笔名,并说出原因,这样蜡烛,繁星,太阳…很多普通的事物被引进课堂,并让学生从他们身上明白道理,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人,课本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教育就应该这样润物细无声。

当然王**老师的阅读课更是体现对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他选择在一群似懂非懂的六年级孩子面前谈一份朦朦胧胧的爱情,孩子的兴趣很高,说出了自己对爱情的种种看法,不仅吸引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更是在讨论中让孩子明白了早恋会对学习的影响,比那种命令式的不准恋爱学生更易接受!

所以对于这次黄山的学习,我觉得是去了一个旅游的城市做了一件比旅游更有意思的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