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9:50:55 页码:13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优质17篇)
2023-11-18 19:50:55    小编:ZTFB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助力我们更好地前行。在总结中如何突出重点,让读者一目了然?接下来就是一些精选的实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一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读写结合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其头脑中会自觉对文章内容进行加工,对文章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思想会进行分析,因此,大量的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基于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当其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具有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再通过写作教学从而训练其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创造思维,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例如,让学生大量阅读关于四季的记叙类文章,学生就会不自主的形成关于四季的记叙方法和表达语句,再让其以“家乡的春天”为主题写作时,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条件反射的将其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记叙方法和描写春天的典型用语并结合自己家乡的特征在写作中反映出来。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法。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二

认真贯彻课改的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投掷活动的兴趣以及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教学中采用多种游戏练习形式,结合实际教学情境和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1、教材分析。

前抛实心球是投掷教学内容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投掷动作的基础,也是一种发展力量、协调性的基本方法。三年级教材曾经简单的介绍该内容,四年级的教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动作的要求,在学生练习的时候要求出手的角度,在本次课的内容中主要突出这点,在本次课的内容安排上,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同时要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合作”组织形式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和方法,发展学生力量、关节、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技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敢、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2、学情分析。

上课班级为四年级,学生的思想活跃,好动。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善于一起去思考,去探索。但注意力不太稳定,对于说得多、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动作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但对于直观性强、易于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少讲解,多提示,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上手前抛实心球”技术,解决出手的角度问题。

(2)、技能目标: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使80%以上的同学能解决前抛实心球的出手角度问题,40%以上的同学能协调腰腹进行投掷。,并通过本次学习发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重点:蹬地、送髋、腰腹迅速用力。

难点:前抛实心球出手的角度。

开始部分:

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内容,学习上手前抛实心球、接力折返跑,提出课的要求。

准备部分:

教师下达做热身跑口令,由体育委员带领学生二列纵队慢跑一圈,做热身跑时教师在旁边跟随。慢跑时注意安全不要说话,跑速不要过快,强调注意调整呼吸节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徒手操,专项练习,教学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个性发展体现学生自主能力。在教师的带领下充分活动开身体的各部分和个关节,避免受伤,为基本部分做好准备。

基本部分:

1、三个简短的游戏进行导入,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内容作一些简单的铺垫。

2、教师教授前抛实心球。教学步骤,教师示范两次不同姿势前抛实心球动作。提问学生这两次投掷的动作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1、抛球过低,很快落地。

2、只用上肢力量,而不能全身协调用力。教师讲解完整的示范动作,带领学生集体徒手模仿练习,集体徒手模仿练习后,把学生分成两组,两组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徒手模仿练习,教师及时到队伍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分组徒手模仿练习时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练习环节,组织学生变换成练习队形开始持球练习。练习后教师进行点评,同时直接导入前抛实心球技术难点,教师强调发力和出手角度。

3、采用游戏教学形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在练习场地画出远度区域线,分别用1分、2分、3分划出区域,增加练习难度、激发练习兴趣,提高学生投掷远度。

4、游戏:折返跑练习:教师组织学生成游戏队形集合,首先教师先示范后讲解、教师调动队形组织学生开展练习。折返跑重难点在于手脚的协调配合,折返迅速有力、折返时转身要快,调整身体重心以及摆臂。通过游戏《折返跑》可以锻炼学生的奔跑能力,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充分体现同学之间团结合作,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结束部分:

整队集合,放松调整,结合音乐采用语言暗示,使学生心理、生理、身躯充分得到放松。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三

一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年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团员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深刻剖析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找出自己与其他教师间的差距,写出心得体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同时,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

所以,本学期,除了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外,我还积极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胜任自己的教师工作。结合课程改革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学习他人在教育教学中好的经验、方法等。通过学习,让自己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要努力的方向。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

我明白,工作再苦、再累,我也不能落后,应该尽力去作好本职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课堂上,我努力将所学的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中,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课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力求用活教材,实践新理念,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力求让我的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辅导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成绩与素质为目标,力求让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我在工作之余,把自己在教学中反思、案例、收获等收集起来,并记录一些自己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了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并积极与其他教师在博客上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数学教学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需要进行反思,教学水平提高速度缓慢。

2、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数学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自己在数学教学的特色点。

4、工作的积极性不够高,主动性不够强,有惰性思想。这也有待于今后工作中的进一步改正和加强。

五、继往开来,开创新的天地。

鉴于自己在本学期的各方面表现以及在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是: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特别是课堂教学能力的训练。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后进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能严格约束自己。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四

教学目标:使学生搞清团结友爱的好处,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协作和睦相处,养成尊重对方,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怎样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怎样团结友爱。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团结友爱。

一.谈话导入。

二.板书课题,团结友爱好。

三.展开学习。

1.自学课文。

2.出示问题。

(1)性格,脾气不相同的人有哪些种类?

(2)要团结,友爱要做到哪几点?

3.讨论,评析。

4.板书。

(一).相互尊重:尊重他人,别人,体谅。

(二).帮助,共同进步。

(三).谈心,解除烦恼。

四.教学小结:

相互尊重:尊重他人,别人,体谅,帮助,共同进步,谈心,解除烦恼。

五.作业:同学之间应怎样做到团结友爱?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取得好成绩。

教学重点:怎样具备坚强意志的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具备坚强意志的意义。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锻炼坚强的意志。

一.提示新课。

1.谈话导入。

无论今天在学校里学习,还是将来走向社会,我们都必须培。

养自己坚忍不拔,刻苦耐劳,勇于拼搏的坚强意志。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

2.板书课题。

锻炼坚强的意志。

二.展开学习。

1.自学课文。

2.出示问题。

(1)今年奥运会上我国健儿共拿了多少块金牌,银牌,铜牌吗?

(2)第一块金牌是谁拿的?

(3)在体育,游泳,跳水,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中各拿几块?

(4)他们夺得金牌容易吗?靠的是什么?我们小学生要怎样?

3.讨论。

4.老师板书。

依靠:“长期刻苦”“顽强拼搏”“坚强的意志”

从小:远大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

三.教学小结:

“长期刻苦”“顽强拼搏”“坚强的意志”,远大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

四.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可从哪些方面锻炼自己的意志?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五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首先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集体的目标,鼓励班级中的成员朝着班级目标共同努力。通过实施激励机制,让学生向着属于自己的、阶段性的目标去努力。通常我们会利用榜样激励、感情激励、竞争激励、环境激励、评价激励等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一个班级的名称、班风和班训一定程度上影响班级的走向。班主任应围绕班级发展的目标,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如以“快乐成长”为宗旨的班级体中,老师构建的激励机制中应包括“快乐”和“成长”两大内涵,让学生在一种较为愉快的环境中,通过榜样的力量,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在竞争和比对中学会取长补短,培养团体合作力;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形成优良班风;在多方的评价中不断完善自我,更进一步。

从心理学角度看,激励是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机制的内涵决定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小学生对老师充满着尊敬与依赖,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夸奖。但是,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够成熟,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与督促。教师在实施班级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班级孩子年龄、心理和生理等特点。低年级学生、中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如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对老师的依赖性极强。老师可以通过奖励卡、表扬信、盖章、实物奖励等方式鼓励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的进步。中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逐渐增长起来,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老师可以通过量化打分、班委监督、同学互勉等方式,让学生切实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不论身处何种阶段,教师都必须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激励措施。平等、关爱、友善、信任的师生关系更利于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努力。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构建激励机制的方法,更要重视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的孩子们的心理接受程度。受孩子们欢迎的激励方式,自然能取得更佳的激励效果。

有一次,为了调动班级孩子的积极性,我制定了一套自认为还不错的奖励措施。围绕纪律、卫生、学习、安全等方面制作了精美的奖励卡片,根据平时表现争取普通卡,普通卡累计到一定数量可以兑换高级卡片,高级卡具有减免作业或者给期末评优加分的功能。起初,孩子们对新奇的奖励卡兴趣很大,为了获得奖励卡,干活的积极性非常高。班里的确发生了一些好的变化,班级环境更佳整洁,孩子们的做操和路队情况都有所改善,成绩好的孩子会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但是时间长了,我们就发现这套制度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制作卡片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彩色打印的成本也高,老师操作起来较为费事。其次是卡片的发放问题,因为我每天在班上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能及时地发放卡片,有的时候因为事情较多,还会忘记给孩子们发放,这样直接影响学生做事情的积极性。再次是学生卡片的保管问题,有同学的普通卡还没有够兑换高级卡的数量,在自己保管的过程中弄丢了,还有的同学为了多得卡片会拿其他同学的卡片,经常会发生孩子们为了一张卡片争吵的情况,不利于班级的团结。后来,学校为了方便管理,也制定了一套奖励机制,也是采用学校形象的卡片形式奖励学生,孩子们经常将班级卡片和学校卡片混淆。长此以往,班级奖励卡片非但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反而会让学生间产生一股负面情绪,班级管理效果也大打折扣。

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我又开始调整班级激励措施。首先简化奖励的方式,不再采用发卡的形式,因为中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直接把班级考核量化为打分的形式,每天由班委给同学打分,每个月再让同学给班委打一次分,利用每周的班会进行一次小结;然后,根据同学的得分高低发放学校的奖励卡片,以学校奖励卡的数量决定学生的各项评优情况。这样做不但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因为操作简便,还能锻炼孩子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同时,也将学校的奖励机制与班级的奖励机制融为一体,有利于整个班集体在校园中的良性发展。

在实施班级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用简便的方式,不要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多余的负担,最好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在做班级主人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班级文化要与校园文化相适应,班级的奖励机制的构建要符合学校发展的各项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激励不等于一味地正面表扬,适当的批评刺激,同样能够达到激励学生自省发展的目的。所谓负激励,其实质是威胁激励,就是对个体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给予提醒、否定、制止或适当的惩罚,使之弱化和消失,使个体积极性朝着有利于个体需要满足和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转移、发展。在班级中实施激励机制,教师不但要制定奖励学生的具体措施,同时也应该提醒学生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在班级实施负激励,不但能够约束学生的言行,限制不良动机和错误言行,起到矫正和教育的作用,同时能够以儆效尤。

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孩子,老师除了批评之外,可以罚他做劳动或者干脆让他来负责管理班级纪律。惩罚孩子的同时,老师要与孩子进行深入的谈心,了解孩子孩子会出现这样行为的原因,与孩子的家长沟通,一起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取得进步。但是,负激励的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施负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很大的耐心,不但要深入地了解学生,而且要联合家长,形成教育的合力。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要运用教育智慧,带着理解和宽容去“惩罚”学生,让孩子在爱与期待中慢慢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实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应根据面对的问题不断调整激励方法,坚持以生为本,以班情和校情为指向,采取多种手段建立一套完善有效,便于操作的班级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切实达到有效管理班级的目的。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以其高效性,在教学策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课堂上的有效提问不仅能够实现即时的教学反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从小养成勤思考、多动脑的好习惯。

一、有效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促进师生沟通,实现及时反馈。

小学课堂上可以观察到,小学生大多是年幼的孩子,不会主动和老师交流自己的课堂感受,因此,老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明白了什么、明白了多少、还有什么疑惑等问题。上课期间,教师向学生进行各方面知识的提问,以此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得到的反馈信息再实施下一步教学计划,能够使学习更加高效。

2、吸引学生注意,保持课堂活跃。

作为7~12岁的儿童,让学生认真连续听课是困难的。学生往往很快就会对课堂失去兴趣,尤其是在抽象而枯燥的数学课上,更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提问这一有效手段,能够将学生涣散的精神集中起来,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让课堂时时刻刻处于一种老师认真讲课、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氛围中。

3、开发学生智力,培养思考习惯。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特别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因此,让他们愉快地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以此为基础,能够使孩子初步形成学习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后续教育的进行。难度适宜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这也是他们产生思考意识的第一步,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智力的开发。

1、把握提问时机,最大限度地保障提问效率。

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课堂节奏,确定提问的时机。要在知识点结束后及时提问,趁热打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强度。同时,提问不应过于频繁,使学生感到过于疲惫。例如,在进行“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进行立体图形的介绍之后,可立即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球体的?”学生思考观察后即可轻松得出答案。有些学生可能会误答出其他立体图形的物体,此时,可继续下一个立体图形的介绍,并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利用对比的手段,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问需要具有灵活性,抓住课堂情况,有效进行。

2、增强参与感,尽量给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

面对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教师应注意提问的难度,应适合大部分学生,给所有学生“努力思考就能得到答案”的感觉。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照顾每个学生的'感受,不是说要为了基础较差的学生放慢讲课进度,而是要吸引学生加入目前的课堂,让他们接受新的知识,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课堂的感觉。例如,在进行三年级的“年、月、日”教学时,由于本课的内容与之前的学习内容关联不大,是一个吸引落后学生跟上课程进度的好机会。课堂上,教师可对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单位进行提问,如“二月有多少天?”此类问题属于常识类问题,任何学生都可以作答,并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今后学生可能会更加仔细地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提供思考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

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值得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此时,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发散思维,拓展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宽度,形成更加有效的思考方式。例如,在“统计”一课的学习中,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统计图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教师在介绍完基础概念之后,不妨向学生提问“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提问后空余3~5分钟让学生用于思考,空余期间,可进行一些简单的提示,如“从横轴上的数字进行思考”“它的面积代表什么意思呢?”等,帮助学生找到切入角度,让他们学会自主思考。

4、增加课堂末提问,给学生一个课下学习的契机。

无论是课堂内容的延伸,还是新内容的学习,都可以通过一个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去思考、去读书,以此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课堂末的提问是对课堂的延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随时随地思考的好习惯。例如,在进行完“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率”的学习后,可以顺势提出问题“那么乘法是不是也会有相似的特性呢?请同学们课下思考。”以此来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铺垫。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育需要灵活利用提问这一有效手段,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策略,还是一门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合理有效的提问,可以提升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效率,与此同时,它对成长中的小学生还具有深远影响。利用提问的手段,将使学生成长为逻辑完整、思路清晰的栋梁之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七

每时每刻都能用耐心和爱心去发现孩子,欣赏孩子,培养孩子,只有欣赏孩子的现在,才能塑造孩子的未来。

——何小花。

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粱,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于是,在加加减减中天堑变通途,荒漠变绿洲。

——赵丽娟。

舍弃一些可有可无的花架子,在教育实践中找到一条务本求实的路,勇敢地走下去,我相信,一定能演绎出一种属于我自己的最平实的教育理想!

——李娟。

教育的真谛在于知孩子之心,观孩子之面,想孩子所想,乐孩子所乐……一切缘于孩子、服务孩子、发展孩子!

——王金芳。

以母爱般的温柔,以父爱般的严格,以朋友般的热情,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友爱、和-谐、民-主向上的环境。

——王莉。

教育格言:成功教育的第一要素,便是心中有爱。只要你用真挚的爱去滋润他们,把他们当成朋友,就会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徐志霞。

教师的爱心是无形的教育。让我们用爱心铺设一条通向学生心灵的大道,用真心真情谱写壮丽的人生乐章。

——裔莎。

对后进生,班主任请用睿智引导,更要耐心等待。相信等待之后,会有一朵绽开的鲜花迎向你!

——张晓燕。

孩子的“真实”比“做出来的真诚”更可爱。月亮从不为自已不是星王而从天上掉下来,相反,它处于一种非常美妙的格局中:这便是众星拱月。

——赵雯。

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一个幼稚的`想法;用宽容对待学生成长中的不足;用发展的眼光期待他们的成长。

————陈玉青。

付出是收获的沃土,关爱是动力的源泉,,微笑是学生心目中的一缕温暖的阳光,更是他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八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茶的今天,教师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找到更好的数学教学方法?%a一、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a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认识钟表”一课,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用的钟表。

讨论如何确定整点、半点、整点刚过和快到整点,使学生感受到亲切、有趣。

又如:“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教材中就利用了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创设了“购物”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认识了人民币。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研究数学的材料、题材,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尽可能地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和数据编制开放性、实践性练习,以生活化方式呈现数学内容。

从生活人手,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a二、以探究的方式体验数学知识%a儿童天生就有一种希望自己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的渴求,孩子们多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发现。

的地板,你能从图中看出哪个房间用的油漆多吗?为什么?借助这一生活情境,学生理解了面积的概念,知道了面积有大小之分。

第二层次体会面积单位的意义和作用。

第—个房间比第二个房间的面积大,大多少,需要一个衡量标准,引出平方分米这一概念后,组织学生剪出1平方分米的大小的硬纸片,用这1平方分米的大小的硬纸片丈量练习册、椅子面、橡皮、指甲、写字本的方格等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后三者的丈量困难的出现很显然需要产生一个比平方分米小的面单位,此时出现平方厘米真有种急学生所急之感。

而后布置了一道别有用心的回家作业,从而将广阔的空间留给了学生。

我布置的回家作业是这样的:用1平方分米或1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丈量家中一块窗玻璃、一扇门、自己睡的床以及客厅的面积。

第二天的数学课,我问孩子们昨天有何收获时。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手一个比一个举得高,“老师我有发现,老师我有发现。

生1:“我在量客厅面积的时候,我发现客厅一块地砖的面积是50平方分米,然后就数出来客厅里共有地砖50块还多半块。

半块的面积就是50平方分米除以2,我就知道了我家客厅的面积是2525平方分米。

这位同学多么有创意啊,在实际操作当中,他们居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创造出一个新的面积单位,这创新源自于学生内在需要,没有任何的一点牵强,多么的可贵。

就在我为这两个同学赞赏,还没来得及点评时,同学2已急不可待地叫道:“老师,我这里有更好的发现。

生2:“我是在量我家门的时候发现的,其实知道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只要用尺子量出要量的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分米,再把长和宽乘起来是几,那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我问过我爸爸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同学所说的不就是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就在同学们疑惑的时候,老师适时地提出:“该同学所说的正确吗?”开始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

整节课在学生汇报各自的发现、验证各自的发现中度过,让学生在探究及做题相结合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重点,关注了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以个性化的方式引导数学学习%a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应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

正如世界上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

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个性化教学的科学依据。

如: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设计对于中等生和后进生。

要求得出一种或几种思路,而优秀生则要求得出多种开放思路。

还可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自己,在出题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孩子的个性。

总之,新课改、新教材给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我们每个教师首先要挑战自己的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

四、以活动化的形式尝试数学应用%a《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如;学完多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可设计给学校主席台铺地毯的活动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自己量一量长、宽各是多少?求出要铺她毯的面积。

学生合作、测量、记录、计算各有分工,在情趣盎然中完成,既巩固了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真正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真谛。

当今,新课标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每位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实施,教法是多种多样的,模式是五花八门的,还有待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深入、大胆地研究与探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正因为如此“减负”的警钟一直长鸣!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纸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本册教材除了10个课时的小单元教学,其余全是数与代数的知识,其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乘法口诀和20以内进位加与退位减口算题,通过一学期的坚持,效果显著。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对后进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它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求之欲和上进心,从而自觉把身心投入到其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了,使学习成为他样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样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补缺。

四、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得出结论。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太小了,滋长能力比较差。所以导致教学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一定会努力认真的总结、反思,虚心求教,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十

1、让学生知道在什么地方容易被蛇咬伤。

2、使学生初步了解无毒蛇和毒蛇咬伤的决定方法。

使学生了解毒蛇咬伤现场处理的简单办法。向诸葛亮借智慧。

了解无毒蛇和毒蛇咬伤的决定方法。

一、导入新课。

(播放蛇的录象或投影片)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动物?他们生活在哪里?你见过吗?

二、学习新课。

1、外出旅游是我们大家十分喜爱的活动,请大家说说你们都到过什么地方旅游?(学生说自己旅游的地方)。

(出示毒蛇和无毒蛇咬伤的痕印图)。

一般地说,无毒蛇咬的牙痕呈圆弧型,较浅。而毒蛇咬的牙痕呈三角形,较深。我们能够根据这个特点来区分。毒蛇另一个特点是被咬的地方很快就红肿、胀痛,然后就是感到浑身无力,神志不清,这就肯定是毒蛇咬伤的了。

大家看看课文还说了毒蛇咬伤有什么症状?

4、当然,等到这些症状出现再作决定,那就来不及了。

真正发生了被蛇咬伤的事故,往往也来不及等到中毒症状表现出来再作决定,因此,只要发现被蛇咬伤,就应用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不好耽误。

那么就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出示课文插图)采取这些紧急措施时,就应注意什么呢?

5、为了防止被毒蛇咬伤,到郊外旅游能够采取哪些措施呢?

6、万一被蛇咬了,除了做捆扎外,还就应注意什么?

板书。

4、毒蛇咬伤的防和治。

防:带棍子、带蛇药。

治:捆扎、挤压、立即送医院。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十一

为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学有所用,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

1、教材分析:

《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共三册,本学期学习第一册(上),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计算机乐园;第二单元:计算机绘画;第三单元:与键盘握握手。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

2、学生分析:

各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操作计算机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

3.1、了解电脑的组成,掌握电脑的开关机操作及鼠标的各种基本操作。

3.2、熟练鼠标的操作,了解金山画王的窗口组成,学会用卡通并图,用画笔绘画、给图着色等操作,能设计制作出相对完整的、比较综合的电脑绘画作品。

3.3、了解键盘组成及指法规则,熟练掌握键盘指法及常用控制键的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及击键习惯。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十二

通过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调查表明,在教学中教师的为人处事、言谈举止会给学生造成行为上的心理暗示,它对学生的思想起指导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想单纯,正式行为习惯逐步养成的重要时期,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引导者更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他们的思想、行为都会受到教师的深刻影响。因此,教师无论在思想政治方面还是学识学风方面,都要为学生树立正确榜样,做到先正己、后正人,全面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实际教学中,对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要敢于面对,及时反省;巧设时机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良好品格!

二、从学生的情感出发。

在素质教育中,要体现出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努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因此,在相关的德育教育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需要与学生的情感出发,以此达到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初步认知发展阶段,对道德的概念非常模糊,特别需要依靠教师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思想单纯善良,在开展德育教学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进行。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们亲自体会文中所描写的看见母亲艰难地提水三个儿子的各种表现,通过对帮助母亲给水的那个儿子给予肯定与赞扬,从而将中华民族传统的亲情美德灌输给学生们。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要了解父母的辛苦,在家里尽量帮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仔细观察父母的点点滴滴,充分感受到他们的“爱”与无私的“付出”。这样的教育方式比单纯的口头授教要好很多,悄无声息地将德育教育传输到学生的思想中。

三、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学阶段的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能力,在提高语言文化综合水平的基础上将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外出参观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教育。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某些学生上课爱迟到、爱吃零食等不良习惯,为学生们举办摒弃不良行为的主题班会活动。在活动中,言传身教地为他们讲述这些不良习惯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再通过循循善诱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端正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五四青年节、九九重阳节、十一国庆节等特殊节日确定活动主题,以针对性的方式传输给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等;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们通过外出参观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比如,在清明节时让学生们参观烈士陵园,让他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通过对风景名胜地参观,充分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通过体验农村生活,而知农民的艰辛不易使其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四、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口语交际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性也较强。例如,人教版的《小鸭子得救了》《有礼貌》等课文内容,就是在教育学生们要养成乐于助人的品质与礼貌待人的习惯,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时,要对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思想教育,将德育教育充分渗透在教材中。

五、鼓励阅读,在课外读物中渗透道德教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们对不同优秀课外读物的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其视野、丰富其思想,还可以完善其品格,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书有良莠之分,在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要正确合理的引导,可以向学生推荐符合年龄段的读物。例如,向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向三年级的学生推荐《窗边的小豆豆》;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推荐《狼王梦》《小王子》;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推荐《亲爱的土豆》等。这些优秀的书籍是学生最好的精神食粮,它们蕴藏着浅显易懂的人生哲理与良好的人格品质,在这些优秀读物的滋养下,学生们会从中收获许多。此外,在阅读后,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写出读后感,在加深对读物内容理解的同时将优秀的品德渗透其中!总而言之,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他是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标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就应当重视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2]邓颖.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之我见[j].都市家教,2017(08):132-133.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十三

“激励”,即激发鼓励,是指教师运用各种形式对学生施加的外力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帮助学生确立自我意识,建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促成学生智力因素得以最充分的发展。

初中生——作为中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对象,他们正处在人生学习征途的关键路口。因为年纪小,贪玩,“成就动机”尚不可持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冷热、焦虑等情态,这就更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适时地不断地给予激励,使他们出色地迈好中学语文学习的每一步。如何充分发挥激励原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效应呢?本文拟从三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

语文学习的目标就如同飞机上的操纵杆,航船上的方向盘,对语文学习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定向,导航作用。学生只有确立了一定的学习目标,才能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为达标作出不懈的努力。而初中生正确的学习目标的确立又有待于教师的帮助和激励。

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初中新生入学时,便根据“知识结构”的理论,巧妙地采用“画知识树”的形式,形象地为学生确立了初中语文知识远期学习目标。魏老师还据学习目标层次性原理,要求学生标出已掌握的知识点,把尚未把握的部分作为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无异于为每一个同学设计了一张因人而异的目标图,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实用性。而魏老师创立的“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课型课堂教学法中的第一步“定向”,则是在上课之始师生共同讨论拟定的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短期目标。

魏老师在开学之初,一课之始,首先考虑到的便是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足见他对目标激励的重视,这也是他在语文教学上的重大创举,为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的成功经验。

诚然,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就越能发挥他的潜能,登上一个个新的台阶;但是若一味地提出擂台式的目标,学生无法尝到成功的甜头,只能是渐渐地失去信心,败下阵来。因此,我们运用激励原理为学生确立目标时,应象魏老师一样,不越俎代庖,而是师生共同研讨,使目标既针对学生实际,又符合教学规律,避免目标过高过低的负效应,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动机有别于目标,目标是人们的行为结果,动机则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观原因。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与学生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动机刺激学生的学习,学习的成功又反过来强化学习动机。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投入语文学习的“起动器”,而“起动器”的开启有多种途径。

笔者以为,首先要融洽师生关系,方可打开动机激励之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制约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引起和维持。这一点往往易为人们忽视,误以为“教不教是教师的责任,学不学是学生的事情”,把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过程理解为教者单方面的纯知识传授,把教与学割裂开来,淡漠了搞好师生关系这一重要因素,学生也就冷漠了对语文的学习。笔者曾结识过这样一位同事,他本人能力极强,精语文,通数学,晓外语,还能快速解物理难题。可他在教学活动中,时时以自己的水准衡量学生,处处讲求师道尊严,动辄大加训斥,使学生对老师及其所教的学科“敬而远之”,无法引发起学习的动机,造成教学的失利。成功的语文教师都是十分重视融洽师生关系的,魏书生老师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的管理艺术,而其管理艺术的精髓就在于讲求“民主”,凡要求学生做的,都充分地与学生商讨,共同研定。他认为师生之间是“船工”和“过河人”的关系,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教学实践中,无数成败的事实启示我们:若教师能多一点“民主”之心,少一点“民王”之气,和学生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承担任务,一起解决问题,则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反之,若师生关系紧张,相互之间不信任,及至于相互对立敌视,则会出现对抗心理,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阻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

其次,要重视反馈作用,才能探准动机激励之道。反馈是语文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往往产生正效应。一般的学生在每次考试、测验、作业乃至于课堂回答问题时都急于得到反馈,或得到满分,或超过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越过了从未越过的及格难关,抑或是得到教师的好评,同学的赞誉,这些都可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充满上进心和好胜心,即便面对不理想的成绩,只要能得到及时的激励,常常也会咬咬牙,急起直追。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善于利用反馈的正效应,不断地为学生已涌起的动机浪涛推波助澜;同时也要注重排除反馈所引起的负效应:成功带来的骄傲自满,失败造成的悲观泄气,以及甘居中游。不求上进等多种心理颓势,力求把这些不利因素杜绝于萌芽阶段。可见,“反馈”是教师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对学生施以动机激励的信息源、主渠道,舍此,教师的激励便只能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了。

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则是一切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引发维持和加强的动力源泉。需要愈强烈、愈迫切,由它所引起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就越有力。语文教学中的需要激励,是指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语文的必要性,激发学习语文的欲望,促使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坚持不懈的行为求得自身的满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保护差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是需要激励的关键。自尊是学生对获得信心、能力、成就等方面的愿望的心理体验;马斯洛关于需要的金字塔形象地表明,只有实现了“尊重的需要”,才有可能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最高境界。一个学生如果失去了自尊心,也就丧失了自信力这个成功的第一要素,其能力的提高只能是空话一句,更不用说有什么成就了。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班级总有几个同学书写一塌糊涂,考试一路红灯,可他们仍不思进取。这种劣势心理的产生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在他们学习上开始出现挫折时,不仅没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激励,反而遭到同学们的冷眼,教师的冷遇,使他们渐渐地失去了自尊心、自信心,在这最需要拉一把的时候,教师却往往出于“恨铁不成钢”,施以“责任田在向你们呼唤,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向你们招手”的强刺激,导致他们本就近乎崩溃的精神防线彻底塌方。就这样,失败——打击——失败,钻进了恶性循环的魔圈,一路滑坡,不能自拔。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千个儿童中,弱智者和智力超常者仅占千分之几,差异并不很大,别的同学能达到的,几乎大家都能达到。部分同学之所以未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自己特点所需要的学习帮助和学习时间。事实正是如此,笔者曾接到一个差班,该班初一时的语文教师年老多病,无法正常教学,作为该班第四任语文教师的我,从激励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着手,主动地关心差生,不时地对他们细小的进步表示赞赏,在全体同学面前重新树立他们的形象,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老师、同学们对自己的期待。在他们再次失利的时候,告诉他们“耕耘多,收获少”的现象亦经常出现的道理,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科学的道理,激情的话语,不断的赞赏,真诚的相帮,填平了他们心中的缺欠,点燃了他们的希望之火,激起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这时候,我因势利导,趁热打铁,让他们完成《语文与生活》、《学习语文的苦与乐》等作文练习,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离不开语文,生活中又处处可以学到语文,而要享受学习语文的快慰,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等道理,进而树立起为了更好地从事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排除一切困难学好语文的决心。经过两年的努力,该班中考语文成绩名列全区五个乡镇之首,高出县平均分10多分。不断地给学生以语文需要的激励,使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需要激励不仅适用于低年级语文教学和差生的转化工作,也适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根据需要是随着人的活动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态,使激励常激常新,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五光十色的语文学习殿堂。

长跑健儿跑过几千米的跑道,登山英雄昂首挺立于数千米的峰巅,或打破纪录,或夺得冠军,这是他们长期汗水的结晶,也离不开师友们一声声热烈的喝采助兴。语文学习之路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跑道,是一座没有顶点的峰峦,艰辛地跋涉于其上的莘莘学子,企盼着师友们的激发鼓励。有志于语文教学的同仁们,让我们把一根根激励的“柴火”不失时机地投掷到学生学习语文的火盆中,使之燃成熊熊大火。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十四

1、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使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

3、激励学生拿出实际行动去孝敬父母,为父母做些实事。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

主持人乙:有了阳光,花儿才会盛开;。

甲:而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

乙:亲爱的同学们,是谁给了我们生命?

甲:又是谁把我们抚养成人、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呢?

甲、乙:是父母!

甲:可以说,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付出的太多太多!

甲、乙:下面我宣布“做一个有孝心的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吧。(请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黄老师给我们讲故事。)。

老师:……。

乙:同学们,听了《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你们有何感想?(学生畅所欲言)。

甲:在我们感动于邵帅同学的勇敢、善良的精神的同时,我们也不无遗憾的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却有不少人丧失良知,未能很好地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

乙: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黄老师讲述的一位可怜母亲的悲惨呼唤吧:

老师:……(《儿呀,娘好想做你家的一条狗》)。

听了这真实的事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你认为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甲:同学们,谁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乙: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感情。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作为子女的是怎样报答也报答不完的。同学们,说说你的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教育你的。

乙:下面我说说我自己吧,平日里,爸爸妈妈总是教育我:做人,就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懂得孝敬父母的人。失去孝,就像一个人没有心,只有一具躯壳,会受到世人的鄙视。

甲:我也来说说我自己,在家里,母亲总是以身作则教育我。每次买水果回来,先选个大的,让我给奶奶送去;吃饭的时候,她不仅给我和弟弟夹菜,也往奶奶碗里夹,还对我们说奶奶年纪大了,要学会照顾奶奶。妈妈做工很辛苦,晚上回来还忙这忙那,却劝奶奶多休息。天冷了,妈妈会给奶奶买衣服鞋袜;过年了,她和爸爸带着我们提上礼物去给外公外婆拜年…….时时处处,妈妈都在以行动告诉我,做人,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乙:请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孝顺父母的故事吧。

甲:《新三字经》说:“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亲养儿,多辛苦。报春晖,寸草心。”

乙:那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

(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在家里,我们要主动帮着做家务,减轻父母的疲劳;父母回到家,我们一张甜甜的笑脸,一声亲切的呼唤,一杯香浓的热茶,都能驱散父母的辛劳,给他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在学校,我们要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甲:《新三字经》说“孝父母,不能忘。爱父母,生孝情。存孝意,献孝心。父母心,知体谅。心里话,不隐瞒。求上进,父母安。”

乙:常言道:乌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意思是说:小乌鸦都懂得把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向母亲感谢恩情;人要是不孝敬父母,就连禽兽也不如啊。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感恩之心来孝爱父母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称得上一个无愧于天地之间的人。

甲:下面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黄老师给我们做最后总结。

(老师:刚才大家说得非常好,是呀,父母对我们的恩情真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哪!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孝顺自己的父母呢?孝,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从今天起,就让我们做一个有孝心的人,你的生活一定会过得更快乐,你的人生一定会感到更幸福的。)。

甲:谢谢老师的悉心教导。三年级(2)班“做一个有孝心的人”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乙:祝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学习愉快,生活幸福美满!

甲乙:谢谢大家!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十五

1、通过“寻找身边浪费纸张、令纸张伤心的现象”,让学生了解自己哪些行为造成了纸张的浪费,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2、让学生了解造纸的过程、使用资源状况和产生的污染物,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

3、让学生初步认识森林资源是有限的,并且懂得要去珍惜。

4、让学生了解再生纸的定义和环保性,提倡使用再生纸。

5、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节约用纸的具体措施,体验参与节约用纸、保护环境实践活动的乐趣。

6、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了解纸张的生产过程和原料。

节约用纸的措施。

1、搜集用纸和造纸的资料、图片和视频等等。

2、设计调查表格,为“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一、导入:

学生齐读“纸张的自述”,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了解纸张的一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开动脑筋:

1、引导学生从身边出发,寻找浪费纸张、令纸张伤心的现象,在同伴交流的教程中,对自己一些不以为然的浪费行为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2、展示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制品,给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让学生了解自己哪些行为造成了纸张的浪费,便于以后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探究园地:

展示造纸的过程,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文字,了解造纸的全过程,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造纸的哪些环节需要利用资源,哪些环节会污染环境?让学生讨论交流。

四、齐心协力:

阅读课本中一段很重要的文字,了解什么是再生纸,并通过再生纸与普通纸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再生纸的环保性。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回忆,讨论在学校和自己家中发现过的再生纸有哪些。

五、走出校园:

把调查表格拿出来分析:怎样节约用纸?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十六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标,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保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当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更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初步探究。

1分析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工具,所有教学工作都是始于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深度地分析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对有效进行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入专研教材内容,分析德育资源,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同时渗透着德育教育,运用丰富的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符合现实的德育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在审美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给予是快乐的'》这一课,就体现了浓厚的德育教育。课本讲述的是一个外国的小故事,在圣诞节的前夜,一名叫保罗的男人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苦的小男孩,在一晚上的短暂相处中,贫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都强烈地把保罗的心灵予以震撼,让保罗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的高尚品质。老师在此堂课中运用教材的具体语言资料,让学生们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激起学生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思想,教学完成后,老师带领学生讨论这样的话题:你想成为课本中的哪一位主人公,是哥哥还是弟弟或者是保罗呢?在这样的活动下,学生们没有仅仅停留在课本的书面知识中,而是联系到了他们的生活,表达了他们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把“爱”和“给予”深深地埋在心中,并进行传播,这样就自然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了德育教育。

小学激励教育教学论文篇十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从生活经验入手,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