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广西民族地区发展报告范文 2016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4 21:04:07 页码:10
广西民族地区发展报告范文 2016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7篇)
2023-01-14 21:04:07    小编:ZTFB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广西民族地区发展报告范文一

1949年12月1日,万冈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1951年8月,撤销万冈县制,其区、乡分别拨入凤山、东兰、田东、田阳县,1956年2月6日,成立巴马瑶族自治县,疆域以旧万冈县地为主,属桂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1965年8月1日,改属河池专区(1971年为河池地区),现辖燕洞、所略、甲篆、那社、西山、东山、凤凰、百林、那桃9乡和巴马镇。

巴马是革命老区,具有优秀的革命传统。巴马是百色起义的发祥地,是邓小平、张云逸和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腹地,在中国革命史上曾留下辉煌而厚重的一笔。从20xx年代开始,巴马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据资料统计,从1923—1949年,巴马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共牺牲1251人,被追认为烈士885人。按1949年户口人口统计,平均每7户就有1人为革命牺牲,每9户就有1位烈士。

巴马是举世闻名的“世界长寿之乡”。 巴马人的长寿现象源远流长, 1960年秋,武汉医学院长寿科学研究所专家根据广西区卫生厅和公安厅提供的线索,首次到巴马作长寿考察,巴马的长寿现象引起了国内专家关注。经过多次深入实地考察认证,1991年11月1日,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日本长寿专家森下敬一博士在东京召开的国际自然医学会第13次年会宣布巴马为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第五个被发现)。20xx年国际自然医学会成功举办了巴马首届国际长寿学术研讨会,并授予巴马“世界长寿之乡”认定书,这是国际自然医学会唯一颁发的一份世界长寿之乡认定书。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日本著名学者森下敬一博士称“巴马是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长寿探秘已成为巴马吸引世人眼光的焦点。

巴马是广西的旅游名乡。除长寿资源外,巴马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境内有号称“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长寿宫”和“水上芦笛岩”百鸟岩为代表的岩溶洞群体及天坑群,有逶迤绚丽的盘阳河风光和湖光山色的赐福库区千岛湖风光,寿乡探秘游已列为广西十大旅游精品之一。另外,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是国家规划实施的“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红色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韦拔群同志牺牲地香涮洞等一批著名的旅游景点。小平足迹游成为巴马发展旅游业的又一重点和看点。

巴马是“中国香猪之乡”。巴马是香猪原产地,香猪个小体圆,皮薄肉细,胴体精瘦,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营养丰富,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的美称。巴马香猪具有悠久的饲养历史,早在宋朝就已作为贡品进贡皇室。1995年3月,巴马被国家物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

巴马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巴马空气中富含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负氧离子,一般地方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为每立方厘米5000个左右,盘阳河谷和一些长寿村屯每立方厘米高达20xx0多个,是国内大中城市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巴马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瑶、壮、汉、仫佬、毛南等11个民族同胞,民俗民风淳朴,瑶族文化艺术十分丰富多彩,素有“有瑶无处不有鼓、有鼓无处不有舞”的说法。巴马有番瑶祝著节,壮族三月三歌节等。祝著节,家家杀猪宰羊、蒸五色糯饭,男女老少身着盛装,群集庆祝,唱笑酒歌把盏传情,跳铜鼓舞欢庆丰收,韵味浓烈。三月三歌节,青年男女带五色饭和红绿鸡蛋,成群结对赶歌圩。来到巴马,你还能看到蓝靛瑶抛绣球,土瑶射弩、打陀螺等古朴的风俗。

最新广西民族地区发展报告范文二

各位亲爱的游客,今天我们出发去阳朔,游览仙境般的桂林山水。

以风景秀丽着称的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属桂林市管辖。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县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30万人,辖6镇3乡,有汉、壮、瑶、回等11个民族。

阳朔县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年产量为13万吨。沙田柚、金桔、柿子、板栗为阳朔四大特产水果,其中沙田柚以其果大色美味甜闻名海内外,1997年总产量达1.6万吨,1995年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同类产品最高奖枣银奖;1998年获全国柚类评比“金杯奖”199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沙田柚之乡”。县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主要矿种。阳朔人心灵手巧,近几年来,开发制作出大量的旅游工艺品,如书画、画扇、大理石、滑石工艺品,还有山水盆景、文化衫、石章、木雕、仿古服装、仿古陶器、绣球等工艺精品,畅销国内外旅游市场。

自古以来,名人与名景都有理不断的渊源:孙中山、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过,尼克松、卡特、乔治·布什、克林顿四位美国总统,前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纷沓而至,1996年,李鹏携夫人到阳朔游览,并题字:“阳朔——中国旅游名县”。

阳朔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区,热量丰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9度,日照146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40毫米,无霜期302天。

阳朔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山水景色更胜桂林。漓江的“黄金水道”(杨堤至兴坪),即位于阳朔境内,境内还有挺拔俊秀的奇峰2万多座,蜿蜒于万山丛中的河流17条,被徐霞客誉为“碧莲玉笋世界”。再加上处处是景的自然风光,古朴清秀的田园景致,惊绝天下的溶岩奇观,难以忘怀的“洋人街”——西街......到阳朔来!您将不虚此行!

阳朔美景无处不在,许多初到此地的人都说仿佛人置画中:在县城景区,除了为您提供良好的衣食住行的同时,有西郎山、山水园、碧莲峰等美景,还有老外老愿呆在这里的“洋人街”——西街,您可以泡吧、到攀岩馆攀岩;可乘船游览漓江上的九马画山、下龙胜景、浪石风光、黄布倒影、兴坪佳境(二十元人民币的背面图取景处)等漓江着名景点,登岸拜访克林顿访问过的渔村,探被誉为“岩溶奇观”的莲花岩;在月亮山景区,有十里画廊、穿岩古榕、月亮山、聚龙潭、天然的岩洞——菩萨岩(可洗泥浴,有益皮肤)、蝴蝶泉、众多的攀岩胜地等;骑自行车游览遇龙河景区:有遇龙桥、富里桥、仙桂古桥三座5xx年历史以上的古石桥,以及随处可见的田园美景,因其之美,被游客们称为“小漓江”,可游泳、漂流、钓鱼、野营等;在漓江下游景区,游书童山、东郎山、中国画扇之乡——福利镇......阳朔就是一座大公园!

大自然给了阳朔以美丽的风景,吸引了全球热爱大自然的游人的目光,从八十年代的少部分老外,到现在每年的接待量在300万以上,阳朔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世外桃源的寻梦人。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资讯的发达,以前只知道桂林而不知道阳朔的人们找到了真正最能代表喀斯特地貌的“喀斯特公园”!

其实,老外比大多数国人更先了解阳朔,一本lonely planet把他们从地球的另一面带到了阳朔,到阳朔的外国游客都是人手一本,他们只把桂林作为一个交通的中转站,下飞机了,下火车了,直接从桂林赶到阳朔,一刻也不停留。知道为什么吗?我只知道一点,老外大多数很有主见!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一个大多数人重要的议程,加上国家政策的调整,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执行,每到节假日风景区人满为患!据阳朔旅游部门统计,从xx年至今,阳朔的宾馆床位翻了一番!今年的五一依然无法安排完所有的客人,不少人只能去搭帐篷。阳朔沸腾了!阳朔爆发了!

阳朔在外国游客纷纷到来的时候,才慢慢地新建或用旧房改装了几十家各具特色的涉外宾馆、酒店,可以说阳朔的旅游是被推着走的!现在,西街上的四十多家各色酒吧,可让您品尝到世界各地的饮食风味,即使再小的一家小旅馆,服务员都能用流利的外语为外国游客服务,比起有些地方的三星级酒店来,还略胜一筹。阳朔当地的风味除了米粉外,主要有漓江啤酒鱼、各色酿菜、清水漓江鱼等,尤其是啤酒鱼,让人回味无穷。

最新广西民族地区发展报告范文三

黄姚古镇位于昭平县东北部,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古镇山环水绕,民居散落在山光水色中,石板街静静地徜徉在时光的隧道里,斑驳的古门楼在向世人诉说着遥远的历史,这座被誉为梦境家园的黄姚古镇,是外国人最值得去的古镇之一。

很早以前,黄姚只有黄姓和姚姓两户人家最先落籍定居,北宋开宝元年(972年),一位叫杨文广的将军率部到昭平平战乱时路经此地,给取名黄姚,黄姚自此传开。

黄姚是连接贺江和桂江横向通道上的一个陆路古镇,从古临贺县、富川县、冯乘县通往桂江的梧州存在着一条北陀古道,黄姚位于北陀古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明清时期,黄姚发展成为了比较繁荣的市镇。

走进黄姚,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奇山秀水般的桂林山水风光画。峻美的姚峰和一座座喀斯特地貌的石山下,是一片溪流纵横的平地和村庄。小珠江、姚江和兴宁河三条小河流环绕着古镇,古镇里分布着300多座明清时期遗落的古民居,村庄里一株株古榕古树和小河岸边一丛丛翠竹掩映着一座座古民居,还有一尊尊天然奇石很自然地分布其间,给人的印象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天然园林。

黄姚古镇的建筑风格是按照古代的九宫八卦进行布局设计的,没有人造的围墙,却有一道道以溪流和外围联结的房屋为界,一只只镇门、巷门、宅门守卫着古镇。在黄姚,山与水,桥与亭,民居与街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人类生存的一切功能包含其中,这样一座集安居、防卫、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古典式园林建筑在广西实为少见。

古镇中比较著名的古建筑有黄姚古戏台、宝珠观、兴宁庙、文明阁等 。抗日战争后期,宝珠观是广西工委和黄姚中学所在地。当时的省工委书记钱兴同志率领一批革命先锋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怀着“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坚定意志,以教书等工作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同时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等一大批文化界和民主人士,在黄姚还出版了《广西日报》昭平版。

黄姚的老街始建于明清时期,全为青石板铺垫,安乐街是主商业街,街道上铺的青石板又长又大,两旁的商业铺面是十分典型的岭南风格,至今仍保存完好。其它横街如金德街、亭秀街、天然街规模要小一些,但每一条石板街都幽长而光滑,没有几百年时光岁月的洗磨,就不会有连结着300多栋斑斑驳驳古民居的石板街。

古镇的另一个景致是河溪纵横,河溪两岸均用石墩砌筑成河堤,河堤筑有一座座的码头,向着石码头的是一座座恢宏的巷道门楼,透过门楼望去,又是一条条深深的巷道。河溪上建有多座石拱桥,石拱桥将一条条石板街连接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最美观的是带龙桥和兴宁桥,弯月似的桥拱下,群鸭悠悠,碧水粼粼。

位于古镇东门外姚江边天马山上的文明阁,是一幅很美的图画,自明万历年间以来,历代建有步云亭、文明首弟、土地祠、天然亭、福绿亭、惜字炉、财神殿、大堂正殿、不夏亭、桂花亭、魁星阁等十多座亭台楼阁,这些亭台楼阁格调雅致,古色古香。历代文人墨客在文明阁上留有众多摩崖石刻和诗词题字,唐朝韩某人所题的“鸢飞鱼跃”和清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刘宗标所题写的“小西湖”,书法苍劲有力,雕刻工艺精湛。

黄姚的中元节舞龙灯,是极少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七月半有两个晚上,全镇人都集中到姚江边上,观看姚江水上舞龙灯。

最新广西民族地区发展报告范文四

姑婆山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桂、粤三省(区)交界处的萌渚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境内,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高峰。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桂、粤三省交界处的萌诸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境内,距市区中心仅21公里,地处香港--广州--桂林这一黄金旅游线中间站上。总面积8000公顷,具有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等特点,"雄、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城郊型公园之特点。

公园具有雄伟的山体,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天堂顶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主峰,多资多彩的瓦窑冲奔马瀑布、仙姑瀑布、罗汉瀑布、银河落九天瀑布、"二毫半"瀑布、母子瀑布、鸳鸯瀑布等各具特色,蔚为壮观、公园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2℃,冬暖夏凉,是良好的疗养保健场所。

森林公园前身是姑婆山林场,1992年被自治区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1996年经原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被区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xx年被评全区旅游文明示范点,全区环保优秀示范点等。

森林公园交通、通讯、旅游商店设施完备,吃、住、行、玩相配套,是集观光、度假、探险、猎奇、保健、疗养、科研、教学、会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

总面积8000公顷,具有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等特点,集“雄、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城郊型公园之特点。据权威科研机构测定,姑婆山负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米16万个,姑婆山景区因此而被称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

方圆80公里的姑婆山是天然动植物王国,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高峰。这里沟壑纵横,终年溪水潺潺。由于特殊的地形构造,境内绝壁众多,形成沟沟皆瀑、有瀑必奇的独特景象。其中多姿多彩的瓦窑冲奔马瀑布、仙姑瀑布、罗汉瀑布、银河落九天瀑布、“二毫米”瀑布、母子瀑布、鸳鸯瀑布尤为有名。姑婆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5%,林内奇树百出,既有挺拔参天的栋梁之材,又有苍劲古朴的原始树木。茂密的丛林中生长1400多种野生植物,有鸟兽130多种,是旅游、度假、疗养的好去处。雄峰、峻岭、古树、老藤、奇花、异草、怪石、瀑布等等,构成为一幅幅自然天成的绝妙风景。人们可观瀑狩猎,可烧烤野炊,可扎篷露宿,亦可住进建在溪旁潭边的竹楼别墅,尽享大自然的美妙恩赐。

姑婆山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年均气温18.2摄氏度,相对湿度在80%以上,冬暖夏凉。公园内空气清洁度高,环境优美,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65856个,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区。

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景是故乡美,情是故乡真。贺州姑婆山不仅空气清新宜人,其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景色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还成为香港著名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及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等影视片的外景拍摄地。香港电视连续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均选择在广西贺州姑婆山拍摄,可想而知这里的风光之秀美。在与广东相隔的地方,有着这样的乡村风情,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姑婆山景点主要分为八大景区,即:瓦窑冲景区、情人林景区、原始森林探秘区、银河落九天景区、“二毫米”半景区、仙姑草坪活动区、仙姑景区、姑婆山山顶观光区。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桂、粤三省交界处的萌诸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境内,距市区中心仅21公里,地处香港--广州--桂林这一黄金旅游线中间站上。总面积8000公顷,具有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等特点,"雄、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城郊型公园之特点。 公园具有雄伟的山体,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天堂顶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主峰,多资多彩的瓦窑冲奔马瀑布、仙姑瀑布、罗汉瀑布、银河落九天瀑布、"二毫半"瀑布、母子瀑布、鸳鸯瀑布等各具特色,蔚为壮观、公园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2℃,冬暖夏凉,是良好的疗养保健场所。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桂、粤三省交界处的萌渚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境内。方圆80公里的姑婆山是天然动植物王国,境内海拔1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高峰。登上主峰时,会使人产生一种“一览众山小,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感觉。进入大山腹中,更能给人“姑婆风姿赛桂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叹。

最新广西民族地区发展报告范文五

遇龙河位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的一条河,是指白沙世外桃源至大榕树工农桥段,长约16公里,宽38-61米,深0.5-2米,常年水质清澈,水流缓缓。遇龙河两岸山峰清秀迤逦,连绵起伏,形态万千,江岸绿草如茵,翠竹葱郁,树木繁荫。遇龙河的水如同绿色的翡翠,清澈透亮,鱼儿闲游,水筏飘摇,一一可见。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如同小提琴奏出的音符,静静的,轻轻的。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庄,人称"小漓江",不是漓江胜似漓江。尤其是从遇龙桥到工农桥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坝,景点百余处,整个遇龙河景区,没有任何所谓现代化建筑,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迹,没有任何一点都市喧嚣,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古朴、纯净,实为桂林地区最大的纯自然山水园地。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闺秀",那么遇龙河则是让人怦然心动的"小家碧玉",人们也称"小漓江。

国内外专家一致确认,"遇龙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遇龙河两岸一派田园风光,赏心悦目。天平绿洲、情侣相拥、平湖倒影、夏棠胜境、双流古渡、梦幻河谷等等,让人仿佛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返璞归真的自由天地。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庄,人称“小漓江”,不是漓江胜似漓江。尤其是从遇龙桥到工农桥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坝,景点百余处,整个遇龙河景区,没有任何所谓现代化建筑,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迹,没有任何一点都市喧嚣,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古朴、纯净,实为桂林地区最大的纯自然山水园地。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闺秀”,那么遇龙河则是让人怦然心动的“小家碧玉”。

国内外专家一致确认,“遇龙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遇龙河两岸一派田园风光,赏心悦目。天平绿洲、情侣相拥、平湖倒影、夏棠胜境、双流古渡、梦幻河谷等等,让人仿佛进入了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返朴归真的自由天地。

广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桥――遇龙桥、仙桂桥、富里桥都在遇龙河景区;而被誉为“将军府第”、“进士楼阁”的旧县村就在遇龙河畔;唐代归义县遗址、潘庄遗址、徐悲鸿画室、明清时期留下的古宅民居,使人顿生怀古忆旧之情。不过,最刺激、浪漫、潇洒的还是漂游遇龙河,竹排过坝,惊险刺激;荡舟平湖,轻松愉悦,被人们视为挡不住的诱惑,酷煞人的时尚。人们只用一个字来形容漫游遇龙河的感觉:那就是:“爽”!

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全长43.5公里,流域面积158.47平方公里,流经阳朔县的金宝、葡萄、白沙、阳朔、高田等5个乡镇、20多个村庄,人称“小漓江”。

整个遇龙河景区是桂林地区最大的纯自然山水园地。从遇龙桥到工农桥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坝,景点百余处,各景点没有人工雕琢痕迹、都市喧嚣,保持着原始、自然、古朴与纯净。国内外专家一致确认,“遇龙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

遇龙河两岸一派田园风光,赏心悦目。游览该景区可领略到可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地方上千年的历史文化。主要有广西最著名的三座古桥——遇龙桥、仙桂桥、富里桥;遇龙河畔被誉为“将军府第”、“进士楼阁”的旧县村;使人顿生怀古忆旧之情的唐代归义县遗址、潘庄遗址、徐悲鸿画室、明清时期留下的古宅民居等。

桂林山水是“大家闺秀”,遇龙河是“小家碧玉。这里更平静,更舒适。漓江,江宽山高让人赞叹,这里水小山小两岸尽是田间树影更轻柔些。

富里桥:位于遇龙河上游,石结构单拱,长30米,宽5米,高10米,筑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约500余年历史,造型美观,水中倒影恰似一满月。桥头各有古树一株,立桥头观田野,青山环抱,绿水绕庄,河坝浪花滚滚、溪水潺潺,田畴井然,阡陌如织,令人陶醉留连,是观赏田园风光的最佳处。

古城遗址:遇龙河畔,仙桂桥上游约100米,有一四方泥垒城墙为归义古城遗址。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0_年),阳朔县分置归义县设县址于此,贞观元年(公元620_年)废。遗址占地39余亩,现存有城墙。遗址对岸有一川岩,登岩凭眺,水天一碧,达10余公里,岩内气候冬暖百夏凉,不燥不湿,是天然读书静养之地,清咸丰年间桂林进士唐墨香曾在此讲学;遗址东边山有一东晖岩,岩内一溪流出,水质清莹,经冬不涸。

八仙岩:隐藏在遇龙河畔遇龙村前的山峰中,明代有人题“怀安境”于石壁上,上有石洞坦平如室,宽约丈余,层岩重叠如楼。洞内有形如圆月的扁石门;下又有七个小洞,深不可测。可谓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最新广西民族地区发展报告范文六

阳朔位于桂林市南面63公里,是最早确定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是一座有20xx多年历史的漓江边最美的城镇,媲美桂林,游人如云。

阳朔历史悠久,人居历史逾五千年。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元)置县,城史已有140余年。阳朔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人口30万。从桂林到阳朔,水路83公里,陆路6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而且行程尽在自然山水画廊之中。

阳朔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百里山川,处于风景如画,时时秀色可餐。真可谓是大地母亲赐予的丰厚礼物,东西文化交流的智慧结晶,尤其是它那四个一、八个景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这就是:一条漓江,一条桂阳公路,一条西街、一棵大榕树;八大景区为:1、世外桃源;2、银子岩;3、遇龙河景区;4、刘三姐歌圩;5、高田望月;6、鉴山古寺;7、蝴蝶泉;8、聚龙潭……

所有这些形成链带式的主体景观,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热点,构成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阳朔仙境,如今的阳朔已真实地做到了形神兼备,靠自然之美引人,靠人文之美留人。

一位在阳朔西街生活多年的法国商人曾这般深情地表述他对阳朔的热爱:“我还没有发现,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的生活能比得上这里的舒适与悠闲。”

洋人眼中的“阳朔休闲”竟然如此地经典,沐浴着东方文化成长的我们又何尝不会更多一份钟爱呢?君不见?“五一”、“十一”、春节黄金周的桂阳公路上、广东、湖南、云、贵、川等地的自驾私家旅游车结伴飞驰而来;君不见?阳朔县城通往月亮山、大榕树、遇龙河景区的每一条路上骑车的背包人每天都是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君不见?银子岩、世外桃源,还有佛光普照的鉴山寺每天都是游客云集,络绎不绝;君不见?著名导演张艺谋亲自执导的《印象刘三姐》生意火爆,每晚加演,还是供不应求;还有多少外国游客一踏进阳朔这块风光宝地,不呆上十天半个月,他们绝不忍离去……

所有这一切只诠释着这样共同的主题:阳朔,中国旅游的名县,世界乡村休闲的经典,桂林旅游精品的超市,中国人的精神后花园!

阳朔,的的确确是您的寻梦家园,休闲的胜地,度假的天堂。迷人的阳朔,正以窈窕淑女般的情怀,期待着您的光临!

最新广西民族地区发展报告范文七

广西巴马被候鸟人称为、人间仙境、生命的加油站、天然疗养院、超级氧吧、养生圣地、颐养天年的天堂。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被授予“世界长寿之乡”以来,现已是名扬四海,声名远播。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奇异的人文景观孕育了极具神秘色彩的长寿现象——“候鸟人”。

“候鸟人”就是外乡人每年选择一定时间和季节,成群结队迁徒巴马居住。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干太等县领导对此现象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并来到他们中间,与他们面对面探讨长寿。

巴马是举世闻名的“天然氧吧”,这里良好的气候、优美的环境、清澈的河水、和谐的邻里和淳朴的民风,每年都吸引5000人次以上,来自祖国宝岛台湾、哈尔滨、吉林、香港等地的“候鸟人”到巴马旅游观光置房产,长期居住,养生度假,乐养天年。

候鸟人与当地村民倾情相交,和谐相处,其乐融融。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到巴马专访,国家外交部组织英、法、日等13个国家的记者团到巴马进行采访,区内、外多家电视台多次到巴马拍摄专题片,研究长寿现象,探溯长寿秘决。

候鸟人的天堂

许久许久以前,对于位于广西西北部巴马的印象,我只晓得那烤得金黄流油、皮脆肉嫩的小香猪而已。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偶然揭开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一个数千载帝王将相求而不得的长寿妙方。这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带来了纷沓的脚步,渐渐地,百魔洞的天然氧吧、盘阳河的小分子水、百鸟岩的世外桃源、水晶宫的雪白溶洞……纷纷暴露在世人面前,无一不让人惊叹!

长寿之乡引来候鸟人

盘阳河蜿蜒流淌,润玉一般的碧绿穿过了整个巴马,它流过的地方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长寿老人,不经意间形成一条长寿带。据说,巴马盘阳河水呈弱碱性,对人体有数不完的益处。它就像观音菩萨玉净瓶里装的神仙水一样,洒向巴马这方土地,滋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田,也成就了“长寿之乡”的传奇。

走进这个偏僻山乡,在菜市里却能听到上海腔与甲篆普通话的砍价声,路过某个农家小院又偶尔听到北京腔与中国台湾腔的对话,我听得有趣,个人心境却不同。他们都是身怀重病,慕“长寿”之名前来养生的,我不过游山玩水,欣赏美景罢了。远离城市中的嘈杂烦恼,呼吸此处的清新空气,原生态的饮食与简单的作息,让他们感到身心舒畅。神奇的是,真的有不少身患重病的人来到巴马生活后,不知不觉百病皆消。也许,只有抛开一切私心杂念安然休养,体会简单生活的美好,对人体才是最有益的吧!

如今,这些养生的人每年都会来巴马小住几个月,如同南来北归的候鸟一般,从此便自诩为“候鸟人”了。

盘阳河神仙水

跟着俨然与本地人无二的候鸟人绕过老房子,穿过玉米地,如黛的盘阳河毫无意外地闪现,不时有人影从水面划过,百魔洞前的河段变成了天然浴场。候鸟人动作娴熟地脱去外衣,融入碧玉一般的河水里,自由划行起来。另有不少人提着水壶来到河边出水口,接满一壶水便直接饮用。我看得好奇,他们便笑着解释,这水无需煮沸,直接饮用更有营养。据说还有滋润护肤的功效,简直就是神仙水了。我将信将疑地尝一口,真的有股淡淡的清甜。

水从洞中来,神仙水住的山洞自然是神仙洞了。奇形怪状的钟乳石仍在滴滴答答地生长,摸索着穿过一条百米通道,眼前豁然开朗。洞底股股清泉注满深浅之潭,浅处宜蹚足,深处可泛舟。石桥横跨于水上,潆流碧潭,回清倒影。因不同的地磁效应,在这里多逗留一会儿还有助于睡眠呢!

天然氧吧

扑面一片郁郁葱葱,竟似踏入百草园,满目生机盎然。这正是百魔洞里的天然氧吧,百魔,其实是壮话“bamo”的译音。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极高,深吸一口气,从头至脚神清气爽。环视四周,这里四面悬崖,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天坑。有的树从整块岩石上挺拔而起,有的根从几十米高的陡岩上悬挂下来,再钻进岩缝,甚至有许多远古的蕨类植物仍在生长,好似走进了侏罗纪森林一般。岩下洞中洞,硕大无朋的洞口有几十米高,一株不知名的巨大植物从洞顶垂下,气势恢宏。洞内雾气升腾似悠悠白云飘浮,在不知何处射来的微光中犹如月夜的天空。那巨大的钟乳石群,又如海底珊瑚群,正是寓隽秀于恢宏。而崖顶至今居住着勤劳善良、独享宁静的高山土瑶。抬首望去,崖上有人家,崖内有洞天,洞天观玉树,疑是入太虚。

候鸟人早已将此作为自己的养生之地,举目四望,练太极的,闭目养神的,闲散散步的,爬山锻炼的……比比皆是,我这欣赏美景的倒似真正的外来人了。

晶莹剔透水晶宫

能被称之为“水晶宫”,必有其独特之处,候鸟人力推此处不可错过。

初入洞口,凉意沁人心脾,走进洞内,顿时目瞪口呆。石洞内,巨大的石幔石笋漫天盖地,雪白的钟乳石一根根、一簇簇、一排排,奇形怪状,满目琳琅,挑战着我所有的想象力。

继续往深处走去,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一根根透明鹅管形如毛发,纤长、光洁,细细密密如玉针一般从洞顶成片垂下。洁白的钟乳石上长出细碎的“花瓣”,乍一看像团棉花糖,又似长了簇簇白毛,毛发却肆意卷曲,根根清亮,与儿时吃的椰子酥没什么两样。一朵朵、一粒粒雪白的水晶花铺天盖地,似炸开的爆米花粘在石壁上,让人有伸手欲摸的冲动。不过,这是绝对触不到的,水晶宫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钟乳石,许多地方都用玻璃隔开,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巴马最长寿的地方就是巴马长寿乡!应为他们那儿很注重孝道!你到那边家里在正中们上有个《江夏堂》大家可以上网查查!这儿的人生活在有很浓厚的文化底蕴!

而我们就在这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把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发扬光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