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香港租房沟通协议书范本 香港租房合约范本(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4 21:28:24 页码:14
香港租房沟通协议书范本 香港租房合约范本(七篇)
2023-01-14 21:28:24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香港租房沟通协议书范本一

hong kong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harbor, mountains, disneyland, sea world and so on, specially for its commerce. hong kong today is a flourishing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which is well run, clean and beautiful. in the commercial towers and shopping centers, you will find exquisite merchandise. it looks as if international fairs of merchandise from various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were held here everyday.

hong kong’s communications are highly developed, subway and ground railway, highway, undersea tunnels, motorway interchange, viaduct, ferry, airport radiating in all directions, like a piece of huge network knitting the whole city together.

翻译:

香港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面积共104平方公里,它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 .694万年香港人口约为694万。人口密度是6 420人每平方公里。

香港著名的美丽的海港,山脉,迪斯尼乐园,海洋世界等,专门为商务。香港今天是一个繁荣的国际大都市,运行良好,清洁和美丽。在商业大楼和购物中心,你会发现精美的商品。看来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国际商品博览会是每天都在这里举行。

香港通讯高度发达,地铁和地下铁路、公路、海底隧道、高速公路交汇处,高架桥,渡船,机场向各个方向辐射,像一块巨大的网络编织整个城市在一起。

有关香港租房沟通协议书范本二

铜锣湾旅游攻略

对于去过香港或者准备去香港的朋友一定对铜锣湾这个词很熟悉,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影视中香港铜锣湾都是经常出现的。

去香港旅游,购物,如果不去铜锣湾那么相当于你没有真正去过香港。这篇游记将免费给维港旅游的各位网友分享香港铜锣湾旅游,购物的乐趣。

铜锣湾景点介绍:

到香港如果没有到过铜锣湾购物,就好比没有在香港购物过一样。时代广场、崇光百货等大型商场,深得购物一族的厚爱。但除了购物,到铜锣湾,你还能到避风塘领略舢舨风光,还有许多机会和众多明星们来个“偶遇”呢。

铜锣湾是位于香港岛的中心北岸之西,是香港的主要商业及娱乐场所集中地。该地段集中了很多购物中心、日资的百货公司以及酒店等,在街头巷尾还有很多餐厅,世界各地的名牌时装、时尚玩意、首饰精品、家俬电器,所有高档次的时尚潮流物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这里还是香港不夜市区之一。区内有多家大型百货公司及大型商场,包括:崇光百货、时代广场、皇室堡、利舞台广场以及世贸中心。铜锣湾购物区亦是全世界租金第二贵的地段,仅次于美国纽约的第五大道。

在香港铜锣湾最适合于作为参照物的是崇光百货店。崇光百货店前电车行走的路为主干道,靠近湾仔一方为轩尼诗道,靠近北角一方为怡和街,以这条路为界,新街与旧街真实地形成对比。

主干道的海边一侧是新铜锣湾,为百货店与电影院的密集地区。特别是从街道中心的崇光百货开始,到记利佐治街一带都是百货商店。从崇光通过记利佐治街,从最初的十字路口(大丸、松坂屋、电影院翡翠的十字路口)向海岸线一侧的百德新街,这条街周末人相当多。从百德新街到告士打道,向左就是怡东酒店,它的旁边就是世界贸易中心,42层建筑的写字楼1996年完成了改装工程,g/f-4/f是购物中心,已经开业。

湾仔一带街道也在不断扩展,与轩尼诗道并行的骆克道、谢斐道,直到铜锣湾的西部的坚拿道东一带,都是公认的好餐馆集中地区。坚拿道东的东侧波斯富街之间有一巨大的购物中心“时代广场”,1995年利舞台广场开业,形成新的人流。漂亮的餐馆与商店的不断增加,使这一带充满了活力。

主干道的靠山一侧是过去的铜锣湾,虽说如此,面对主干道的建筑物也在不断地更新。位于崇光斜对面的像轩尼诗中心(内有兴和中心三越百货店)那样的购物中心不断增加。但是再往里走,依然保留有可以回味过去香港气氛的场所。特别值得一看的是与轩尼诗道斜向延伸的渣甸街,以及并行的渣甸坊。

有关香港租房沟通协议书范本三

荔枝角公园位于香港九龙荔枝角的荔枝角湾原址及其南面,分三期兴建,占地17.65公顷,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荔枝角公园位于深水埗西,东为美孚一期,南接葵涌货柜码头路,西靠荔景山道,北则为荔湾道,交通四通八达,可乘地铁、西铁及巴士前往。

历史沿革

早于1970年代后期,由于兴建地铁荃湾线,荔枝角大桥(葵涌道)以内的荔枝角湾被填平,湾内的泳棚和划艇场消失。北端的荔枝角泳池和室内体育馆首先于1980年代落成。南端亦落实兴建荔枝角公园,第一期于1990年启用。

1990年代初期,西九龙填海工程使荔枝角大桥以及美孚新邨以南的海域变成陆地,荔枝角公园就再向该处扩展,以作为西九龙公路和美孚新邨之间的缓冲带。但有部分地段受到九广西铁工程所影响,在1998年-20xx年间,九广铁路公司负责重置荔枝角公园内所有受西铁工程影响的设施,第二及第三期发展亦作出相应修订,进行加建及改善设施工程,西铁美孚站上盖亦加建了花园。

相关景点

荔枝角公园分为三期建造,总面积达17.65公顷,园内提供多项康体设施,而邻近配套设施则有荔枝角公园游泳池、体育馆及图书馆。

岭南之风

岭南之风是一个中式公园,于20xx年11月11日正式开放给市民游览,每日的开放时间为上午7时正至下午11时正。由于公园位处九龙荔枝角的填海区,而荔枝又是岭南名果,故以传统岭南风格造园。全园面积达12500平方米,水景面积约为2600平方米,占全园面积约百分之二十。

整个公园分为十个景区,园内的建筑物皆环绕着中央水池向外伸延,以院落回廊为布局。其建筑艺术也是采用岭南风格,如陶塑、瓦作、灰塑、石雕和木砌等,而假山石则以英德太湖石为主。此外,园内挂有多副对联,撰联人有梁启超、刘华东、李文田、康有为等。公园由东门至桥廊屋檐,均缀以彩色光纤灯饰,令园景在月夜下更添妩媚。园的内外广植树木,绿树成荫;此外,更有精致的盆景摆设,供游人欣赏。

卵石径

花园内的一个景点为“健康去屣”。这是一条用卵石铺砌而成的小径,游人赤足或穿着布鞋,于卵石径上来回步行,便能刺激足底的神经反射区,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每天的不同时段,均见游人如鲫,可见卵石径甚受欢迎。

砖雕

公园的东门墙壁上刻有两组砖雕,手工精细,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值得仔细欣赏。其中一组砖雕刻划了《水浒传》的36名英雄好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由元代施耐庵根据家喻户晓的梁山泊好汉事迹为蓝本,编撰而成。故事以北宋末年为背景,当时有108位英雄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当中以“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行者”武松最为人所熟悉。

至于另一组砖雕,则描述八仙渡海的情景。八仙是曹国舅、李铁、钟离权、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张果老和韩湘子;他们的法宝分别是拍板、葫芦、葵扇、宝剑、荷花、花篮、渔鼓和洞箫。

有关香港租房沟通协议书范本四

妙法寺位于屯门北蓝地青山公路边,以建筑奇特见称,因地制宜,寺高四层,舍弃一般佛寺的进第结构,改把佛殿分为三层:底层为弥勒殿及四天王殿,第二层为法堂;顶层为万佛主殿,千手观音殿及韦驮殿和藏经合。巨大的红柱和琉璃顶,庄严典丽,金身大佛肃穆轩昂。全殿除了参照传统寺院规格外,一切塑像、浮雕、装饰,皆刻意弘扬佛教义理,并保留中国佛教传统建筑之艺术风格。

建寺育材

妙法寺的开山住持是洗尘法师和金山法师。洗尘法师是辽宁复县人氏,十一岁于潮海寺依照同长老出家,廿三岁诣长春般若寺定西长老座下求三坛大戒,旋赴青岛湛山寺亲近倓虚长老,结识金山法师,倾盖如故,引为知己。金山法师乃山西五台县人氏,八岁投五台山尊胜寺依灵祯长老出家,后于金阁寺含空长老座下求受三坛大戒,继往北京城西正觉寺亲近辉光长老学法。

洗尘法师和金山法师分别于1948年和1949年南下到港,投东普陀寺。洗尘法师有感在港岛中区向无礼佛道场,新界僧众赴港岛办事或就医时,停云无处,食宿不便,拟发愿建道场。二师遂于1950年在中环楼梯台创办妙法精舍,演天台教,修净土行,结夏安居,并留单接众,举办佛学讲座。1960年购下新界蓝地张苑,开辟十方四众道场,命名妙法寺。内设安养所一所,收容年老无依信女。1961年得敏智老法师支持,将大屿山东涌的内明学院迁往妙法寺承办,并由敏智法师出任院长。

1964年,内明学院增办英文中学部。1966年洗尘法师当选为香港僧伽联合会会长。1969年租九龙福华街居礼英文书院校舍,开办香港佛教书院,1970年于九龙医局街置新校舍。1971年,购建七层大楼,将“香港佛教书院”易名为“香港能仁书院”。洗尘法师出任校监,并获中国台湾承认为大学机构。

殿宇超凡

1973年,洗尘法师兴建妙法寺万佛宝殿及于寺旁开办英文中学。得刘金龙居士(刘景福千金)、李意、李敬昆仲乐助巨资,以及善信筹募捐助,新校舍得以建成,特命名为妙法寺刘金龙中学,以作纪念。万佛宝殿至1980年5月落成,耗资六千万元,宝殿隆重开光,同时设千僧大斋,法会极一时之盛。

占地7,800平方尺,高110尺的万佛宝殿金碧辉煌。殿前假山流水匠心独运。一对全_有高及三层佛殿的巨大金龙,环绕着红砖砌成的前门大柱,神采威猛。入口处两旁立有石狮和麒麟,还有两头六牙白象,瑞兽守护,气势不凡。

正门入口中央供奉弥勒佛像,两旁站着护法四大天王。双层屋脊铺上琉璃瓦,金光灿然,远远可见。飞檐有瓷制动物装饰,正中有一座由双金龙守卫的佛塔,是佛殿的最高处。

通往二楼的楼梯,有半浮雕描写佛陀故事。二楼法堂亦作斋堂之用,可筵开四十余席,堂内有一玉佛龛。再上行,可见更多半浮雕及持剑天将韦驮。主殿供奉三如来;三座巨型梨状水晶吊灯从屋顶悬垂,横梁上画有画像描写佛陀一生。殿内壁镶有一万个金佛瓷砖,手势不一,是依照北京颐和园万佛殿中金佛的规模而建,巧妙地把北京的“智慧海”迁到香港来。十六尊者以半浮雕制作,镶于两边墙上,手工精细。另外矗立两座药师佛浮屠,塔身嵌满小佛像,层层而上。殿内缀满宫灯,两边悬挂钟鼓。晨钟暮鼓,静听梵音,涤俗出尘。四边0走廊相通,为藏经阁,珍藏泰国同道送给该寺的珍贵的泰文、英文、巴利文、及缅甸文大藏经,可供各界参阅。

有关香港租房沟通协议书范本五

外地旅游者常把香港称作“东方之珠”,香港人却没有这种感觉,也许是太熟悉了。香港人有他们的“南方之珠”,就是外地旅游者一般不知道的在香港南面海上的一串小岛,包括南丫岛、大屿山、长洲、坪洲等,都是香港人平时度假爱去的地方。其中南丫岛是最有特色的,最近,央视热播的《美味情缘》讲的就是南丫岛的故事。其实,南丫岛不仅有美味的海鲜,更有奇丽的风光,在那里洋人和华人几乎各占了一半,而住在那里的年轻华人也常是一副古怪的装扮,充满了异国情调,人们自由的生活方式又充满了嘉年华会(狂欢节的香港叫法)的嬉皮气氛。生活不羁的人、渴望自由的人爱到那里去,因为在那里让人忘掉了喧嚣的香港,就像处身在一个生活的别处,60年代爵士乐所唱的“国境之南,太阳之西”那么一个神奇的地方。

南丫岛,被香港老人称为“博寮洲”,是继大屿山和香港岛之后的第三大岛屿,位于香港岛的南面,面积约14平方公里,岛上的居民大多住在北面地势较平坦、可用作耕地的榕树湾一带。从香港岛坐船过去,只需30分钟就能到达岛的两个港口索罟湾和榕树湾。南丫岛一直是安静祥和的,因此六七十年代后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和居港外籍人士到榕树湾一带聚居,大街上也开设了不少西式餐厅和酒馆,弥漫着一种异国浪漫风情,最有名的酒吧有“旺达喇嘛”,它对面和旁边则是最有名的港式茶餐厅“多见面茶餐厅”和“英记”。除了各国美食云集外,沿着榕树湾道走,一路上都是精致的小店铺,有卖手工艺品的、有卖绿色生活用品的、也有各类自制饼干出售,这儿的人都好像60年代西方的嬉皮士一样热爱朴素自然的生活,又在乎独特的生活品位。其中有一家最值得一去的是“南丫书虫”小店,店内一边卖绿色食物,另一边卖的是中英文旧书,以艺术书为主,店主也是艺术家。

我作为年轻人,最喜欢去的是岛西方的洪圣爷海滩,洪圣爷海滩离榕树湾码头约20分钟路程,沙滩面积不大,但水清沙细,加上设备完善,是弄潮儿的乐园。洪圣爷沙滩附近设有烧烤场,沿岸多处也适宜垂钓。白天很多小孩子在玩水、堆沙堡,而到了夏天的晚上,常常有年轻人组织的乐队露天演奏、嬉闹,最热闹的时候有人把那里说成是60年代美国举行通宵达旦摇滚演唱会的地方——胡德史托克。的确,月下海前,人们在音乐中狂欢,一片迷幻。

但南丫岛最吸引我的还是在那里居住的人,这里住了很多艺术家,他们各有个性又能和睦共处,为南丫岛营造出一个艺术之村的气氛。

艺术家都喜欢住在山上,我认识的两个年轻人“fred sir”和“志伟”也一样,他们的家在北面山路“家乐径”的两旁遥遥相对。他们俩都是玩音乐的,不过“fred sir”喜欢的是60年代的爵士乐和布鲁斯,志伟喜欢的却是七八十年代的英式摇摆乐。他们的爱好也表现在他们家的装置上,“fred sir”的家一进门就是他自己画的大幅油画:一个萨克斯风演奏家的肖像;志伟的家里却贴满了beatles甲壳虫乐队的海报。俩人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家里音乐总是飘过不停。他们就是这样按自己的方式率性自由地生活着。

南丫岛上这样的人估计还有1000个,所以我建议你到这个“国境之南,太阳之西”的世外桃源玩的时候,多多留意这些“化外之民”,从他们身上,你得到的乐趣和人生启示可能远超过你在那里的绿水青山上得到的。

旅游小资料:

交通:在香港岛的中环五号码头,每天各有十多班“港九小轮”公司的渡轮到南丫岛的索罟湾和榕树湾,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

饮食:岛上有传统的西餐厅,更有印度餐、地中海餐等特色菜馆,30%不是中餐。中餐则以海鲜为主,都是岛上渔民现捕的,最有名的是“龙华海鲜”和“天虹海鲜”这两家,如果你要订大酒席的话,他们还可以派专船到香港接你。

节日庆典:最有特色的是渔民庆祝天后诞,农历三月二十三,在索罟湾和榕树湾都有粤剧表演和花炮抽签仪式。另外五月初一龙船诞有赛龙舟比赛。

住宿:最便宜的是在家乐径山顶大堂的南丫岛青年营,最好玩的就是住在村民自己建的度假屋。

有关香港租房沟通协议书范本六

各位先生、女士、各位贵宾,你们好。欢迎大家畅游世界闻名的维多利亚海港。

在整个航程中,船上的每位工作人员都非常乐意为大家服务。希望各位贵宾能在短短的海上旅程中,轻轻松松地欣赏香港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尖沙咀钟楼和香港文化中心

在船的左边有一座古老钟楼,它是九龙的标志。这钟楼是旧火车站的一部份,在1920xx年,香港开通了第一条通往内地的铁路,1975年火车站迁移到红磡, 旧火车站就拆掉了。令人怀愐过去的就只有这座44米高的钟楼,现为香港的法定古迹。在钟楼旁的淡粉红色建筑群就是香港文化中心,每年在此都举行世界各地的戏曲、电影、歌剧、舞蹈等文艺活动,使人很难想像这里早年原来是铁路密布的火车总站。钟楼和文化中心的所在是九龙的黄金地段,商厦、购物中心、酒店、夜总会、卡拉ok等数之不尽,世界名牌商品琳琅满目。

洲际酒店和新世界中心

左边那一大幢暗红色的建筑物,是世界闻名的五星级酒店「洲际酒店」它的前身是丽晶酒店,它正好座落在九龙地图上最突出的方位,那地方早年是一块尖尖的沙滩,真是名符其实的「尖沙咀」。酒店除了提供各类豪华海景住房外,还提供大中型会议场地,许多重大国际会议,官绅名流晚都会在此举行。再往前就是著名的新世界中心,这里汇集了各种品牌的时装、珠宝和电器,还有提供各种美食的的酒家。

尖沙咀海滨长廊

沿海一带是尖沙咀海滨长廊,这是一片在80年代初填海得来的土地。此处可把两岸的灯火尽收眼底,每逢夜晚,一团团的游人在岸边赏灯和一对对的情侣在海边吹风,相影成趣。每年国庆和春节的烟花汇演,很多市民不惜提早两三小时赶来这里等候观看烟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情景可以想像得到。每逢圣诞节及春节前后,维港两岸的酒店商铺都将外枪挂满灯饰,香港亮丽璀璨的夜景,实令万千旅客流连忘返。

香港体育馆和九龙车站

左边那一幢外型独特,像是倒置金字塔的建筑物,是著名的香港体育馆,可容纳12,000名观众,场内有巨型荧光幕,可让现场观众观看奇大无比的彩色映像和大特写,重播和慢镜头等,这个场地原本是为了体育活动而盖,但目前很多时间却用来作本地与国际巨星举行演唱会的场地,香港体育馆旁就是1975年落成的九龙火车站,火车除了来往九龙、广州之外,还前往新界和中国边区的罗湖。由九龙到罗湖全程包括停站时间只需四十五分钟,这铁路系统每天早上5:30开始至午夜运作,为市民旅客快捷方便的交通服务,1997年,京九铁路通车,每天分单双号从这车站开住上海和北京。体育馆和火车站都位于红磡区,所以被称为红磡体育馆和红磡火车站。

海逸酒店和黄埔花园

左边是红磡的私人住宅区,那一幢幢高度一样的建筑物,都是香港富豪李嘉诚先生旗下实业公司所开发的。那一幢高于其他大楼的建筑也是李嘉诚先生旗下产业,这大楼是在新的建筑高度标准下兴建,所以是区内最高的豪华住宅楼房,楼高73层,旁边另一幢比较矮的蓝色玻璃建筑,也是李嘉诚先生自己盖、自己管理的五星级酒店海逸酒店,这酒店百份之七十的房间都有海景。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时更成了x,朱鎔基总理的下褟之处,之后回归一周年及20xx年全球财富论坛江主席来港都下褟于这酒店。

旧启德机场

在船的前方我们可以见到一个平平的海岸线,那是香港旧国际机场的跑道。1998年7月6日香港国际机场已搬迁至大屿山北面的赤腊角,所有在旧机场的服务和设施己停止使用。现时跑道末端设有高尔夫球练习场,客运大楼改建成高卡车赛车场、保龄球场,一部份的停机坪则成为露天市集。

维多利亚海港

我们现在畅游的维多利亚海港是世界闻名的天然港,维多利亚海港的东面以启德机场后面的鲤鱼门为界线,而西面则以青马大桥那边的汲水门为界,面积4,900公顷,它和美国的三藩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同样是世界最佳天然海港。维多利亚港每天平均有250艘远洋船以及超过23,000艘其他类型的商船经过,货柜船来到后会停泊于九龙西面的葵涌码头。豪华游轮则靠在尖沙咀的海运大厦。海港上经常有来往香港澳门的飞翼船和喷射船,在黄昏和假日,则多了一些出海畅游的私人船舶和帆船。在维多利亚港捕鱼的渔船甚少,渔船要开到南中国海一带才有鱼获。

请各位再看看左右两岸的建筑物,在两岸对比之下,您会发觉九龙的楼房建筑较齐,几乎差不多高,而香港的就不同了,高高低低的,这是因为98年以前,机场在九龙东面,楼房的高度有所限制以免影响飞行航道。机场迁离市区后,较高的建筑物在九龙相继冒起,形成一些鹤立鸡群的局面。

除了地形外,历史也给香港分成三大区域,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满清政府于1842年中英战争战败后与大英帝国签定南京条约时把香港岛永久割让。满清政府又于1860年第2次中英战争后再与大英帝国签定北京条约把昂船洲和九龙界限街以南之土地永久割让。其后在1898年,大英帝国再向满清政府租借深圳河以南的土地与及235个外岛,为期99年,自此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

在1982年,中英双方就中国重新对香港行使主权一事展开会谈,并于1984年12月9日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为香港定下回归时间表。

在1990年,香港颁布基本法,回归一切就绪。

在1997年6月30日,英国国旗纷纷降下, 香港结朿了百多年的殖民统治。

7月1日零时零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在香港各处升起,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铜锣湾

在船的左边是香港岛的铜锣湾区,游客们的购物天地, 港人的康乐及娱乐集中地。海边那一片青翠地段是维多利亚公园,以英国皇室维多利亚女皇命名,女皇的铜像安放在公园入口处。维多利亚公园是香港最大的公园,园内除有一般的园林树木外,还有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溜冰场,及游泳池等康乐设施。每逢春节的年宵花市、中秋的赏灯晚会,市民都会聚集于此处一起庆祝。海边有个避风港停泊了不少渔船、木船,还有一艘艘私人游艇,每当台风括起时,大小船只都会进入海湾避风。岸边有一口大炮,每天正午呜放一响,故称为午炮,除午间鸣放外,每年除夕夜,更邀请城中知名人仕主持零时零分的子夜礼炮,象徵新的一年来临,这都是殖民时期留下的传统。铜锣湾这里有多家著名百货公司,市民和游客很喜欢在此逛,往往能买到各式各样的货品。除了购物,在铜锣湾还可以品赏到不同口味的国际美食,应有尽有。

中环广场

右边有幢特高的大厦,那是1992年落成的中环广场,它是香港最高的大楼,共有78层, 楼高374米高。在大楼顶部安装了有趣的计时纟统-丽光时计,每15分钟由上至下转换一格颜色,当4格同色时,我们便知道是每小时的正点了。

湾仔

这一带是湾仔,港岛第一条开筑的马路就由湾仔开始沿著海边直到港岛西边,这就是现今著名的皇后大道。湾仔早在60-70年代是闻名的红灯区,访港海军的乐土,如今在洛克道一带仍是夜夜笙歌。湾仔本来在港岛地图上是凹进去的一个小湾,今天的湾仔不单不再湾了,更在海边突了出来,那是因为有个人工岛,岛上盖了一个会议展览中心,它的外型像一只展翅飞翔的海鸥。香港会展中心分为新旧两座,为在港举行国际会议和贸易展销提供中到大型的场地出租服务,是亚洲第二大的会展中心,会展中心有香港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香港回归祖国的盛典就在那里举行。1997年6月30日深夜11:30中英政府就假座会展的大会堂举行交接仪式,仪式完毕后,英国皇储查理斯王子和香?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就往西面的潻马舰广场观看了步操后登上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港回国。回归当年,中国国务院赠特区政府的礼物:「永远盛开的洋紫荆」,一朵特大的金紫荆花雕塑就放在会议展览中心大门外的金紫荆广场上,每天早上和傍晚由香港警队举行升旗和降旗礼,吸引不少游客参观。会展西面广场中屹立著的大柱是回归两周年建造的「回归纪念碑」,上有x的亲笔提词。

潻马舰

左边海旁那一片空地早年是英军的海军码头,当年有艘「潻马」号军舰停泊在此,码头也因此得名叫「潻马舰」了。英军撤走后,码头变成了大广场,暂时用来举行大型的活动和表演,广场的西边我们可以看到一幢形状古怪,好像倒装的楼房,下尖上平,大厦名为「威尔斯亲王大厦」。英殖时是英军的武装部队联合总部,现已是驻港解放军总部了,大入口处有解放军值勤,是中外游客拍照的焦点。

这边有个皇后码头,每逢假日,很多市民在此登船出海消闲和钓鱼。旁边的钟楼是港岛这边的天星小轮码头。

中环

沿码头向里边看,那里有许多宏伟建筑群,外形像竹节的就是全港第三高的中银大厦。中银大厦由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在1990年落成,楼高315米,共有70层。大厦的43楼是公共观景台,欢迎游客参观,在高处俯看中环商业区全景。

那一幢看通骨干,彷佛机器人似的巨大建筑物是汇丰银行总部,该大楼是全港历来造价最高的建筑物,耗资50亿港元,紧贴汇丰银行西面的是45层的渣打银行大厦。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是香港的发钞银行。您可以在港币钞票背面找到这3座银行大厦的样子。

在这些大厦群背后的高山,就是著名的太平山了,太平山高海拔554米,山上有多处瞭望台,游客可选择在不同高度欣赏维港景色,在山窝处有一锅形的建筑,那是游客必到的山顶广场,广场除有种类繁多的商品外,还有各种风味的餐厅,以及「奇趣馆」和「蜡像馆」等参观场地。

岸旁是中环新填海区,这里有离岛渡轮码头,可在此乘船前往大屿山、长洲,南丫岛等离岛。机场快?的香港站也在此处,由此站往机场只需23分钟,旅客还可以在上车前办理登机手续托运行李,到机场直接就可以入禁区登机了。

左边那一幢外壳有幻彩光灯的建筑物是中环中心,虽是80层但只有350米是全港第二高,该大厦没有14楼,24楼,44楼等,这些楼层的发音都是香港人认为不吉利的数字。在晚上,大?外墙的彩灯每隔几秒就由下至上渐变不同颜色,为美丽的维港夜空添上姿彩。

这3幢玫瑰红花岗石建筑物是香港交易广场,由两幢52层高和一幢32层的大楼组成,香港联合交易所就位于交易广场的第一和第二层。由此这里集中了各大银行的总部和金融中心,所以是香港的经济心脏地带。

上环信德中心和中联办大楼

左边有一对姊妹楼,中间有鲜红色围边那两幢大?是以港澳富商何鸿燊为首的信德集团于1985年建成的信德中心,相连2幢大?的平台就是港澳码头,每隔15分钟就有一班高速船由此开前往澳门,航程约60分钟。在码头上方有一四方平台,那就是前往澳门的直升机坪了,到澳门的飞行时间只需20分钟。请大家沿海边向左前方继续寻索,您一定会看到又一幢外型特别的大楼,长方型的大厦顶著一个巨型的圆球,那是中联办大厦 - 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所在的。回归前,中央政府一向以中国新闻机构「新华社」驻港办事,原址在湾仔皇后大道东1号。

西九龙

大家可能留意到九龙有多处山丘被切平,沿著海岸线也有多处地方正在进行填海工程,维多利亚港两岸土地真是由移山填海得到。在九龙的填海区可以看到一组金色玻璃大楼,那是九龙尖沙咀中港城,中港城是一幢包括有酒店、商场、办公大楼的综合性大厦,中港城码头有来往澳门、广州、汕头、深圳等地的客轮服务。从中港城往南方看,又可看到两幢相通的商厦,它们是海港城和海运大厦,大厦内除包括有七百多家商店外还有三家豪华酒店,一家酒店式公寓和一家私人会所。海运大厦有一个游轮码头,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世界豪华游轮停泊,如依利沙伯皇后号二世,水晶邮轮及鹿特丹六世号等。丽星邮轮也长期停泊在这码头,接载各地游客和港人前往中国南部和越南观光。

天星小轮

穿梭在海港之间的白色与绿色的渡轮,那是闻名世界的「天星小轮」,启用于1898年。每天从早上6:30至午夜,天星小轮来往中环和尖沙咀的海港之间,为上下班的市民提供廉宜及快捷的服务,也为众多访港游客提供了简易的游港节目。「天星小轮」现也提供交通服务来往尖沙咀和湾仔。

结束语

各位先生、女士,各位贵宾,这次海上旅程将要结束。我们的船正在开往码头,请大家检查随身物品,不要遗漏,在船停泊后请按工作人员指示才下船。

最后感谢各位参加今次海上旅程,畅游闻名世界的维多利亚港。祝福各位。再见!

海南导游词相关文章:

有关香港租房沟通协议书范本七

长洲花地玛圣母堂(英语:our lady of fatima church)是一座香港天主教教堂,由天主教香港教区管理。位于长洲东湾教堂路2号,建立于1952年10月13日。

花地玛圣母堂区是一个海岛堂区,服务的范围有长洲的长贵邨、雅宁苑、大石口、天福花园、桂涛花园、大菜园区,南丫岛的沙埔村、大湾村。而南丫岛上的露德圣母小堂(英语:our lady of lourdes chapel)也属于花地玛圣母堂区的管理范围。圣堂位于南丫岛北榕树湾(露德圣母幼稚园内),于1966年建立,1970年至1976年定名为南丫岛小堂,属薄扶林露德圣母堂区。1976年划分为一独立区,1977年至1979年易名为露德圣母小堂,1979年7月1日升格为堂区。1980年至1983年再度易名为露德圣母弥撒中心。1984年至1986年三度易名为南丫岛弥撒中心。但1989年改属坑口圣云先堂区,1990年转属青衣圣多默宗徒准堂区。1991年四度易名为露德圣母小堂。

堂区历史

1946年至1952年,廖锡光神父负责赤柱、长洲及大澳牧民工作,陆之乐神父任职副本堂。1952年,建立初期名为法地玛圣母堂。10月13日,戴副主教主持本堂第一所圣堂启用仪式,陆之乐神父为首位主任司铎。1954年,易名为圣母法地玛小堂,附属长洲堂区。1955年至1959年,再度易名为法地玛圣母堂。1959年4月,教廷驻华公使高理耀主教访。1961年11月13日,白英奇主教主持启用新圣堂。1965年,成为独立堂区。1971年5月,成立教友传教会 (堂区议会的前身)。1960年至1979年,三度易名为花地玛圣母堂。1979年7月,花地玛圣母堂升格成为堂区。

1995年12月,刘志刚神父接任为主任司铎,刘神父看到每逢主日有很多菲律宾籍人士参加弥撒,他到任不久,便在主日早上七时卅分加开一台英语弥撒;此外,刘神父与本堂教友合办宗教及联谊活动及中英双语弥撒。刘神父每星期拨出数天探访教友,在教友家中主持弥撒或祈祷聚会。1997年2月,慈幼会因有人士调动,刘神父调离长洲,香港教区邀请美国天主教传教会贺道明神父出任本堂主任司铎。

建筑风格

1930年代,恩理觉主教派遣神父往长洲及大澳推行传教工作,当时的圣堂只是一间用砖石建成的简陋小屋,位于现在的大新后街245号。由于战后教友人数增多,1952年初,长洲第一座圣堂动工兴建,圣堂建设简约,为一幢两层的白色平房,门口种植了四棵椰子树,见证著圣堂的发展。

新圣堂于1952年10月13日祝圣启用,圣堂之圣母像特地购自葡萄牙花地玛,白英奇主教接纳宗座外方传教会陆之乐神父的建议,将本堂命名为花地玛圣母堂,该圣母像沿用至今,成为本堂的标志。1953年10月13日,白英奇主教带领教区千余信友到长洲参与首次朝圣,自此,每年10月份举行的花地玛圣母堂主保瞻礼。

1959年圣堂展开扩建工程,1961年11月13日落成,由白英奇主教主持祝圣礼。扩建后圣堂的面积为2,730平方呎,其建筑是配合当时长洲的建筑风格,采用金字形的瓦片屋顶,两边均有彩色玻璃窗,楼高30呎,可容纳200名教友参与弥撒。圣母岩洞在祭台后的中央,放置了花地玛圣母像。圣堂采用的手绘地砖,是香港教区同期落成的圣堂所采用的相同地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