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优化景区周边环境方案范文通用 景区环境提升方案(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01:49:59 页码:11
优化景区周边环境方案范文通用 景区环境提升方案(五篇)
2023-01-15 01:49:59    小编:ZTFB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化景区周边环境方案范文通用一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泰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组建地级泰州市,下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总人口502.77万,其中市区62.81万人。

泰州是一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泰州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称海阳、海陵,汉初置县,东晋设郡,南唐建州,取“国泰民安”之意,泰州之名从此而始。古代泰州与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金陵南京相呼应,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泰州历史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泰州学派”创始人哲学家王艮、“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地质学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历代文化名人中的杰出代表。抗金英雄岳飞、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书画大师齐白石等曾在泰州或主政或从业,为泰州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一页。泰州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现存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数百处,其中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的有134处,全市建有5座博物馆,珍藏文物万余件,不少为稀世珍品。千年古刹光孝律寺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涉园、崇儒祠、岳王庙、安定书院、施耐庵陵园、郑板桥故居、梅兰芳纪念馆等人文景观俱是泰州历史文化的瑰宝。泰州又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共产党员沈毅在这里发动了“五一起义”;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率部挺进苏中,三进泰州,决战黄桥;解放战争时期,粟裕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白马庙诞生。

泰州是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工贸城市。地级泰州市组建以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__年,全市实现gdp705.20亿元,财政收入86.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4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12.09亿元。泰州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水产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淡水产品、优质银杏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兴化市被国家环保局认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姜堰市被江苏省认定为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姜堰市河横村被联合国环境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泰州工业经济基础雄厚。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4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83家,形成以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全市近100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56个产品的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前三位,17个产品成为“单打冠军”,涌现了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陵光集团、中丹集团、兴达钢帘线、新世纪造船等一批销售突破10亿元或利税过亿元企业。其中,春兰(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50家企业集团之一,扬子江药业集团规模总量和效益指标自1996年起连续7年在全省同行蝉联榜首。泰州建筑业发展较快,目前拥有房屋建筑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3家,二级资质企业59家,多次摘取全国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在国内外建筑市场赢得了“神兵”、“铁军”的称号。泰州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拥有各类市场360个,其中超亿元市场25个,商贸餐饮等传统产业持续增长,交通、邮电、市政服务基础产业高速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社区服务、房地产等产业迅速崛起。

泰州是一个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文明城市。泰州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全市拥有各类学校1134所,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高中20多所,高等院校5所。江苏畜牧兽医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理工泰州科技学院、南师大泰州学院和泰州广播电视大学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事业成绩斐然。泰州市被列为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市,泰兴市被列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姜堰市被列为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市。截止20__年底,全市拥有各类科技人才20多万人,创办市级以上厂办科研开发机构105家,其中博士后工作站9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8家,高新技术产品448项,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文化、卫生、体育事业长足发展。建成3个省级文化先进市、4个省级卫生保健先进市和3个计划生育先进市、1个计划生育模范市。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635处,其中,医院、卫生院169处,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7处,妇幼保健机构5处。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6245人,其中,医生7497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1113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0981张。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跻身于三级医院行列。建市以来,全市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累计获得金牌85枚,银牌66枚,铜牌65枚。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保险金实施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医疗保险覆盖率不断扩大,社会救灾、救济、互助、福利等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发展。

泰州是一个投资环境优良的美丽城市。泰州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苏中入江达海的5条重要航道在此交汇,是沿海与长江“t”型产业带结合部。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泰州港为主体的内河港口群初具规模,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泰州港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达到10万吨标箱。泰州引江河集引、排、航等功能于一体,被誉为

“中国的莱茵河”。江阴大桥使长江天堑变通途,是泰州与上海、苏南的快速通道。328国道、宁通高速公路、广靖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以及新长(新沂——长兴)铁路、宁启(南京——启东)铁路在泰州境内纵横交错。泰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古泰州城与水紧密相连,城内外水网密布,街渠相依,形成了以稻河为南北长轴,两座城池为其双翼,外城河与城内的玉带河交错环绕,水绕城、城抱水、街河并行、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因其形似凤凰,泰州又有凤凰城之别称。泰州社会生活环境优良。民风淳朴,勤劳善良,遵纪守法。近年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泰州市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城市。诚信泰州扎实推进,企业诚信平台正在建立。平安泰州建设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保持稳定,靖江市、高港区被评为省级安全市区。泰州各级政府服务快捷高效。地级泰州市组建以来,以其高效的运行机制、权威的调控机制、严格的监督机制逐步形成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政府工作模式。泰州率先在全省推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减426项行政审批核准事项,组建了市行政服务中心,19个部门建起“便民服务大厅”,39个部门和单位向社会作出优化服务公开承诺。开放开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律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让外来投资者宾至如归。

泰州是一个开发开放步伐加快的滨江城市。截止20__年9月份,先后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泰州投资兴业,累计兴办三资企业17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9.77亿美元。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韩国lg公司、雅马哈、久保田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国gmt公司、荷兰阿克苏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户。进出口贸易增势强劲。全市现有自营进出口获权企业256家,出口市场发展到137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全市劳务输出遍及亚、非、欧、美等34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与美国纽波特纽斯市、澳大利亚拉特罗布市、韩国阴城郡、芬兰科特卡市等4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泰州境内长江岸线近百公里,其中-10米以上较为稳定的深水岸线60公里,正成为沿江开放开发的重要板块。目前,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完毕。杨湾海螺水泥、陵光重交沥青——燃料油等重点产业项目已落户沿江,沿江高等级公路、泰州电厂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中石化(泰州)开发园区、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园区、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等重点园区发展势头良好。

优化景区周边环境方案范文通用二

今年是景区服务创建至关重要的一年,要致力于在巩固2019年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本着“以人为本,以游客为中心”的宗旨,以全面建设 “和-谐”景区”统揽旅游发展全局,把旅游与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把旅游与节能减排、低碳、绿色结合起来;把旅游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不断优化旅游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旅游品位、不断加强旅游景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加强旅游景区规范化管理,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水平 提高景区员工的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景区的对外形象。不断提高景区接待水平,以便更好的为游客服务。服务质量的提升,首先要以优良的精神面貌和仪容仪表,规范的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规范票务人员售票、检票、验票以及讲解员实地讲解的操作。实现景区规范化、正规化管理。真正理解服务质量对旅游-行业的重要性,把“微笑服务”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不能将规范操作、微笑服务、文明礼貌用语当成工作的条条框框,而是培养成一种工作的习惯、一种本能。只有养成了这些习惯、本能,自然我们就能把景区的服务工作做到更好。其次就是要对员工不断地进行培训,强化服务人员在职业道德、礼节礼貌、仪容仪表、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旅游景区接待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二、加强景区人员管理,营造一流旅游团队进一步完善景区机构与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团队合作水平。为杜绝游客无票在无人值班情况下进入景区、降低与无票游客发生纠纷。三月份开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只要我们值好班、站好岗,就能把无票游客排除在景区外,尽量做到“凡是进入景区的游客都是有票的”。导游轮岗制度继续坚持,以带动渭河源景区的人员管理、服务意识、礼仪礼貌走向正规化、规范化。

三、加强景区环境卫生、资源管理以提升景区品味,美化环境为宗旨,以建设生态文明景区为目标,优化我景区旅游环境,实现旅游景区整体环境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树立旅游景区良好形象。

1、落实环境整治。加大对旅游景区景点综合治理的指导、检查、监督力度,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强景区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景区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2、强化保洁。旅游旺季要加强清扫频率,确保全天侯卫生保洁,彻底消除暴露垃圾现象。

3、加大巡查力度。建立日巡查制,对管辖范围实行全天侯监管,出现情况及时处理,保证景区环境卫生持续良好。

4、加大宣传力度。全体员工要高度重视,广泛发动,大力宣传,不断提高游客自觉爱护景区环境,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景区旅游环境。

加强景区资源保护,维护良好的经营环境。严格遵守景区规划,合理设置景区容量,建立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制度,做好景区资源保护工作。人人自发做到保护景区生态系统、建筑、景观、标志性古植物等资源。

四、上下齐心,顺利完成重大接待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集团领导的接待是一项政治任务,要高度重视。收到接待的信息后,把要接待的事项安排到位。在接待过程中,服务人员全程陪同,为领导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了解接待工作的指示和领导意图,确保领导各项重要活动转场衔接顺畅。导游要及时做好重大接待新闻资讯报道。

五、合理安排2019年工作、加强员工培训利用往年的旅游工作经验,统筹安排景区一年工作,突出重点。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旅游景区作为服务行业,要想停止营业搞培训是不可能的,只有利用好业余时间,安排好员工培训,除值班执勤人员外必须参加。

2019年工作大致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月—3月)

①新年开始,有新员工进入管理站,做好新员工岗前培训; ②继续发扬以老员工带动新员工的“传帮带”模式;

③旅游淡季,充分利用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内容:服务技能技巧及安全管理、安全应急基础培训;

④安排好两节期间的短期游客“小高-潮”及两节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景区无安全事故发生;

⑤三月份游客量回升之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第二阶段(4月—6月)

①客流量增加,要利用空余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内容:礼貌礼仪、微笑服务及综合素质的培训;

②加强景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检查安全隐患和故障; ③清明节、“五一”等节日期间,及时加强管理和分流工作; 第三阶段(7月—9月)

①合理利用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内容:安全防护意识,倡导节能减排、低碳旅游,绿色环境; ②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和消防安全检查;

③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并安排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和动态;

④做好“十一”黄金周的前期准备工作;

⑤利用充足客流量,适时推销首阳山、天井峡、太白山等景区;

第四阶段(10月—12月)

①做好“十一”黄金周的接待工作,一年中最忙的一个月,确保景区的正常运转,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和关系,调动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确保无投诉、无事故;

②合理利用上班之余,安排员工培训,内容:票务、导游专业知识培训,分开实施;

③秋季摄影者增多,加强票务查票、值早班、夜班的管理; ④冬季天气转冷,工作重心放在各项工作基本进入收尾阶段监督和检查计划进度;

⑤年终进行总结,评比考核,对明年工作作出安排和制定计划。

六、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防范景区安全风险

把旅游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应急预案。层层落实责任,做好景区的旅游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和密度,全面排除安全隐患,并在危险地段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做好预防安全消防、防盗、防突发事件、防传染疫情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做到全年旅游安全生产零责任事故。要提升服务质量,减少游客投诉事件发生。若发生游客投诉事件,要热情友好的处理,禁止任何人把事情置之不理或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后果,如遇事态严重的及时上报。

优化景区周边环境方案范文通用三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景区奋力转型、提升品质的关键一年。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提升景区旅游品质,严格保护资源,加大宣传营销,加强景区管理,维护安全稳定,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胜地和国际著名佛教圣地。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接待境内外游客860万人次,增长7.5%。实现旅游收入93.5亿元,增长7.47%。完成财政收入5亿元,增长7.5%。“433”“861”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1亿元、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6亿元,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5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11041元,增长10%。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实施“1138”行动计划,即贯穿旅游品质提升主线,打响大愿文化园品牌,突出业态培育、营销拓展、管理增效三项重点,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产品转型升级、客源市场延伸、市场主体壮大、旅游要素支撑、景区管理创新、乡村转型发展、党的建设保障等八大工程。

(一)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严格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实行资源有偿使用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加大规划管理执法力度,严防违法建设。狠抓生态安全,严格森林防火,有序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试点实施肉身殿至百岁宫段水网项目。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积极防治森林植物病虫害。加快污水管网建设,规范运行污水处理厂。以地质遗迹保护项目为平台,巩固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成果,规划建设单体地质博物馆,扎实做好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基础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快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名录。纵深推进环境整治,建立完善寺院香灰清运处置管理机制,继续实施九华街区人行道整治,改造升级祇园寺至百岁宫段旅游石板道,启动肉身殿西大门、柯村老街、老五九公路拥华至柯村段环境整治。

(二)深化产品转型升级工程。依托大愿文化园,持续开发互动型、体验型、参与型旅游产品。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注重开发修学、商务、会展、演艺、康体等高端旅游产品,串连礼佛祈福、肉身探秘线路,嫁接观光、休闲旅游,统筹乡村、近郊旅游,打造长短结合、内涵丰富、特色明显、要素配套的精品旅游线路。强化旅游多功能开发和产业链延伸,加快九华水街运营,推进“九华大典”项目建设,联合发展夜游、夜市、夜戏项目。以健身气功协会国际培训基地为平台,逐步培育主打养生康体项目。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研发佛教文化旅游纪念品,培育旅游商品生产、销售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旅游商品提档升级。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政策引导,抱团发展“农家乐”,有序发展“景区辐射型”、“交通沿线型”、“特色产业型”等乡村旅游。

(三)深化客源市场延伸工程。推进旅游市场宣传营销体制改革,适时调整门票销售和市场营销奖励政策,全力加快大愿文化园进入市场终端。以“神奇灵秀地·大愿九华山”为主题,继续加强与央视、凤凰网、《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合作,积极拓宽新媒体营销渠道。精心策划包装航空旅游产品,加强与航空旅游企业合作,持续跟进北京、广州、成都等航空城市营销,推动旅游产品落地宣传。抓好区域联销,深化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作,与市内杏花村、九华天池、牯牛降等景区合作推广池州品牌,与省内司空山、天柱山等景区联合开发禅宗朝圣等专项旅游产品,与省际景德镇、庐山等景区联动增强产品互补性和竞争力。积极抢滩境外市场,与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相关旅游组织联合开展“灵秀九华山·诗意杏花村—池州(香港、台北或首尔)千人行愿盛典”活动,与美国联谊假期合作开展新、马、泰地区旅游营销,与长江邮轮公司合作举办“九华山旅游大讲堂”活动,积极参加香港国际旅展、澳门国际旅游展、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台北旅展等境外营销活动,加快旅游国际化进程。

(四)深化市场主体壮大工程。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大集团公司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千方百计增强企业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能力,围绕大愿文化园运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政策支持,推动经营效益快速提升。支持股份公司深化索道、客运、酒店、旅行社板块服务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动向大众化、社会化消费方式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九华股份上市发行。全面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鼓励全民创业,支持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向小微企业升级,壮大发展民营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动组团招商、以商招商、文化招商、现有项目滚动招商以及与市内园区合作招商,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继续开展“质量强区”活动,加大行业标准制定及申报力度,积极谋划地理标志申报创建工程。深度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导市场主体加大商标注册、管理、运用力度,鼓励和支持争创省著名、市知名商标。

(五)深化旅游要素支撑工程。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统筹更新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信息图形标识,形成体现特色、便于认知、作用明显的景区公共标识系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支持旅游企业开通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络支付,完善线上线下旅游服务功能。强力推进西环旅游服务区三期,雨润二期、三期及嘉润凯莱二期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星级餐馆和星级“农家乐”创建活动,均衡发展高中低档宾馆饭店,积极发展以“九华素食”为重点的地方特色餐饮,着力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建设备用水源,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加快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开工建设灯塔停车场,实施柯村桥重建、拥华路改建工程,推进客运修理厂建设。大力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加快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优化山岳型旅游气象服务体系。

(六)深化景区管理创新工程。以建设智慧景区为目标,加快酒店入住登记、游客量统计、旅游车辆识别、散客网络登记等旅游统计电子化步伐,提升管理服务智能化、科学化水平。突出强化客流高峰期车流控制和人流引导,完成视频监控二期、三期建设,探索建立分级响应指挥调度程序,全面建立分点采集数据、集中共享展现、统一研判决策的指挥调度机制。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稳步推进相对集中执法权,着力深化旅行社、导游、交通等市场整治,广泛开展诚信经营、文明服务评比创建活动,进一步净化旅游环境。加大文明燃香标准宣贯力度,积极争取周边县区联动依法整治生产销售印制不规范标识标牌香烛行为,巩固文明燃香成果。以第三届“全国文明单位”迎检工作为契机,完善联动创建机制,继续开展“文明村(居)民”、“最美好人”等先进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不断把“道德讲堂”建设引向深入。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道场道风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九大工程”,加快完善基层维稳应急处置机制,着力维护景区安全稳定。

(七)深化乡村转型发展工程。持续加大民生工程、惠民实事投入,继续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加快完善保障性住房管养体系。推进九华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顶层设计,强化规划管控,增强旅游功能,提升城镇品位,着力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城镇。深化美好乡村建设,突出抓好旅游干道沿线、九华河沿线以及大愿文化园周边、景点周边、重点寺庙周边“两线三边”环境整治,积极开展以柯村老街为整治重点的柯村村和以肉身殿西大门、九闵公路沿线为整治重点的祗民社区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工程,大力实施以垃圾、污水、建筑、广告、杆线治理和绿化改造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五整治一提升”行动,加快传统乡村向新型景区转型。加大基层公共服务投入和配套力度,积极组织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持续开展农村电影放映、送戏下基层活动,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文艺汇演、百姓大舞台、全民读书月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提升景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八)深化党的建设保障工程。牢牢扭住思想建设不放松,继续加强党的及xx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依托党委(党组)中心组、科级干部培训班以及在线学习教育平台,丰富教育内容,提升干部素质。深化干部人事改革,加大干部选拔交流力度,抓好年轻干部、女干部建设培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探索建立国有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机制。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规范津补贴发放管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深化房产、会员卡、经商办企业、办公用房等专项清理活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强化政风行风评议、人民满意基层站所评选结果运用,推动作风持续转变。

优化景区周边环境方案范文通用四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建立建全‎了管理和责‎任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制,医院强‎化了以邵敏‎书记为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各组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 2、落‎实目标责任‎制,为把医‎院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医‎院同各科室‎(病区、班‎、组)的负‎责人签订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明确科室负‎责人为第一‎综合治理责‎任人,同时‎落实月(季‎)度例会制‎度。

‎3、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治安防范措‎施,有效降‎低医院的刑‎事发案率,‎改变医院的‎政治面貌。‎医院是公共‎场所,我院‎又地处繁华‎的新华街,‎进出人员杂‎,每天有1‎000多人次进出医院‎‎,在如此多‎的人员中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一‎特殊情况,‎我院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进行‎24小时监‎控,并加强‎制度建设,‎要求每个值‎班保安做好‎巡逻登记工‎作,做到谁‎上班,谁负‎责。增强保‎安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4、‎针对“打开‎围墙办医院‎”的方针,‎我院实行开‎放式管理。‎人员流动量‎大、杂,在‎病区、门诊‎容易发生钱‎包、手机被‎窃这一现象‎,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

‎专门请婺城‎分局反扒能‎手在门诊、‎药房、抽点‎巡逻(特别‎是单人病房‎和电梯口病‎房),使我‎院失窃率大‎大降低。

对门‎诊楼各楼层‎的电子监控‎设备进行了‎改造,优化‎了监控设备‎,并在门诊‎药房、付款‎窗口粘贴防‎盗警示标牌‎。组成人防‎和技防的双‎重防范,使‎我院门诊发‎案率明显降‎低。

‎5、抓好普‎法教育工作‎,用法律保‎护自己,用‎法律手段来‎处理医疗纠‎纷。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特别是‎病人死亡,‎造成医院与‎病人家属的‎纠纷,是医‎院最头痛、‎最棘手的事‎情。病人家‎属寻衅滋事‎,大动干戈‎,有时影响‎到其他病人‎的治疗和正‎常办公。我‎们一方面用‎法律来教育‎病人,一方‎面利用与派‎出所共建警‎务室的便利‎关系,请公‎安机关提早‎介入给予调‎解,医院出‎现的许多纠‎纷都能及时‎平息。10‎年我院进一‎步深入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年‎我们将再接‎再励,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为医院的安‎全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争取有更好‎的成绩。

‎ 二、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医院‎的治安、消‎防安全是平‎安医院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贯彻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医院平安创‎建实际工作‎,认真学习‎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发动和依‎靠全院干部‎职工,为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平安医院‎的创建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 1、思想‎重视,认识‎到位

优化景区周边环境方案范文通用五

今年是景区服务创建至关重要的一年,要致力于在巩固2019年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本着“以人为本,以游客为中心”的宗旨,以全面建设 “和-谐”景区”统揽旅游发展全局,把旅游与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把旅游与节能减排、低碳、绿色结合起来;把旅游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不断优化旅游经济发展、不断提升旅游品位、不断加强旅游景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一、加强旅游景区规范化管理,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水平 提高景区员工的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景区的对外形象。不断提高景区接待水平,以便更好的为游客服务。服务质量的提升,首先要以优良的精神面貌和仪容仪表,规范的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规范票务人员售票、检票、验票以及讲解员实地讲解的操作。实现景区规范化、正规化管理。真正理解服务质量对旅游-行业的重要性,把“微笑服务”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不能将规范操作、微笑服务、文明礼貌用语当成工作的条条框框,而是培养成一种工作的习惯、一种本能。只有养成了这些习惯、本能,自然我们就能把景区的服务工作做到更好。其次就是要对员工不断地进行培训,强化服务人员在职业道德、礼节礼貌、仪容仪表、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旅游景区接待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二、加强景区人员管理,营造一流旅游团队进一步完善景区机构与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团队合作水平。为杜绝游客无票在无人值班情况下进入景区、降低与无票游客发生纠纷。三月份开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只要我们值好班、站好岗,就能把无票游客排除在景区外,尽量做到“凡是进入景区的游客都是有票的”。导游轮岗制度继续坚持,以带动渭河源景区的人员管理、服务意识、礼仪礼貌走向正规化、规范化。

三、加强景区环境卫生、资源管理以提升景区品味,美化环境为宗旨,以建设生态文明景区为目标,优化我景区旅游环境,实现旅游景区整体环境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树立旅游景区良好形象。

1、落实环境整治。加大对旅游景区景点综合治理的指导、检查、监督力度,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强景区综合治理工作,确保景区综合治理取得实效。

2、强化保洁。旅游旺季要加强清扫频率,确保全天侯卫生保洁,彻底消除暴露垃圾现象。

3、加大巡查力度。建立日巡查制,对管辖范围实行全天侯监管,出现情况及时处理,保证景区环境卫生持续良好。

4、加大宣传力度。全体员工要高度重视,广泛发动,大力宣传,不断提高游客自觉爱护景区环境,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景区旅游环境。

加强景区资源保护,维护良好的经营环境。严格遵守景区规划,合理设置景区容量,建立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制度,做好景区资源保护工作。人人自发做到保护景区生态系统、建筑、景观、标志性古植物等资源。

四、上下齐心,顺利完成重大接待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集团领导的接待是一项政治任务,要高度重视。收到接待的信息后,把要接待的事项安排到位。在接待过程中,服务人员全程陪同,为领导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了解接待工作的指示和领导意图,确保领导各项重要活动转场衔接顺畅。导游要及时做好重大接待新闻资讯报道。

五、合理安排2019年工作、加强员工培训利用往年的旅游工作经验,统筹安排景区一年工作,突出重点。提升景区服务质量,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旅游景区作为服务行业,要想停止营业搞培训是不可能的,只有利用好业余时间,安排好员工培训,除值班执勤人员外必须参加。

2019年工作大致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月—3月)

①新年开始,有新员工进入管理站,做好新员工岗前培训; ②继续发扬以老员工带动新员工的“传帮带”模式;

③旅游淡季,充分利用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内容:服务技能技巧及安全管理、安全应急基础培训;

④安排好两节期间的短期游客“小高-潮”及两节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景区无安全事故发生;

⑤三月份游客量回升之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第二阶段(4月—6月)

①客流量增加,要利用空余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内容:礼貌礼仪、微笑服务及综合素质的培训;

②加强景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检查安全隐患和故障; ③清明节、“五一”等节日期间,及时加强管理和分流工作; 第三阶段(7月—9月)

①合理利用时间对员工进行培训,内容:安全防护意识,倡导节能减排、低碳旅游,绿色环境; ②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和消防安全检查;

③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并安排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和动态;

④做好“十一”黄金周的前期准备工作;

⑤利用充足客流量,适时推销首阳山、天井峡、太白山等景区;

第四阶段(10月—12月)

①做好“十一”黄金周的接待工作,一年中最忙的一个月,确保景区的正常运转,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和关系,调动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确保无投诉、无事故;

②合理利用上班之余,安排员工培训,内容:票务、导游专业知识培训,分开实施;

③秋季摄影者增多,加强票务查票、值早班、夜班的管理; ④冬季天气转冷,工作重心放在各项工作基本进入收尾阶段监督和检查计划进度;

⑤年终进行总结,评比考核,对明年工作作出安排和制定计划。

六、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防范景区安全风险

把旅游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应急预案。层层落实责任,做好景区的旅游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和密度,全面排除安全隐患,并在危险地段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做好预防安全消防、防盗、防突发事件、防传染疫情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做到全年旅游安全生产零责任事故。要提升服务质量,减少游客投诉事件发生。若发生游客投诉事件,要热情友好的处理,禁止任何人把事情置之不理或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后果,如遇事态严重的及时上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