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西安地铁故障致歉信范文怎么写 地铁致歉信的字体(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02:31:34 页码:7
西安地铁故障致歉信范文怎么写 地铁致歉信的字体(3篇)
2023-01-15 02:31:34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西安地铁故障致歉信范文怎么写一

大家好。欢迎来华清池参观,我是导游--,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华清池是我省仅有的三处五a级景区之一,曾是皇家园林,这里山美、水美,美女杨玉环与唐玄宗流传了千年的爱情故事更美。

游览之前我先给大家简介一下华清池。

华清池,位于陕西省临潼区骊山北麓华清宫的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东与秦始皇兵马桶相毗邻,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大家请看前方山峦,由于从远处看,尤如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因此得名"骊山"."周幽王峰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值千金"的典故就出自这里。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斜阳的影子中,好像披上了艳丽的红装。"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令人误以为当年烽火还在燃烧,故有"骊山晚照"之称,是关中八景之一。

华清池是历代帝王游幸之地,相传周幽王曾在这里修建骊宫。秦始皇时,以石筑室为宇,改名‘骊山汤’。汉武帝时,在秦汤基础上休修葺扩建为离宫。隋文帝重加修饰,"列植松柏数千株".唐太宗诏令在这里营建宫殿楼阁,取名"汤泉宫",后高宗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时再次扩建,并正式定名华清宫。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基础上经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遗址后形成的,占地85560平方米,但也仅为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

好了,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一边一向前走一欣赏。我们面前的这片碧波荡漾的水面叫做九龙湖,有5300平方米。何以"九龙"为名呢?其实这个湖分成上下两池,中有九龙长堤东西横贯。堤壁间有八龙吐水,与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体现了皇帝的之尊。长堤西边有座龙石舫,用小石拱桥相连,形似渡口。两只龙头高高扬起,犹如一座华丽的龙舟,正欲破浪前行。与其相连的是九曲回廊,好像龙身。九龙池的北岸,是九龙宫的主体建筑"飞霜殿" .殿前各有一对石狮和石牛。登上飞霜殿的回廊,东西眺望"沉香殿"、"宜春殿",更觉飞霜殿的回廊富丽堂皇,端庄大度。此殿因相传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而建。当冬天雪花飞舞时,独此殿前雪为霜,故名"飞霜殿". 现在呢,这里已经成为了贵宾接待厅和休息室。在飞霜殿的背面墙上还有一副壁画——《杨玉环奉诏温泉宫》,描绘的是公元二十八年十月的一个夜晚,玄宗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场面。

说到这里呢,大家就会想到唐玄宗与杨玉环的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出生在陕西华阴,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册封为他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5年后,由于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后宫三千粉黛无一人令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这样便拉开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罗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唐玄宗将杨玉环为贵妃,当时玄宗已经61岁,而贵妃才27岁,册封后的第二年,在扩建温泉宫时,专为杨贵妃修建了"海棠汤",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在骊山的长生殿里,农历七月七日两人发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直到安史之乱,玄宗携杨贵妃逃至马嵬坡前,将士相逼,玄宗才不得不赐死杨贵妃,当时,贵妃年仅38岁。据史载,天宝年间,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间,唐玄宗偕杨贵妃驾临华清宫达43次之多,可见华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杨贵妃的"长恨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刚才我们提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每年秋冬来到华清池,是为了享受温泉沐浴的。那么,我们现在就去看看一千多年前的皇家浴池吧。

唐华清宫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倚骊峰山势构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宫殿,遍布骊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唐华清宫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这里保存着5座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我们进入的是海棠汤。此汤因平面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称贵妃汤,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该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池壁由墨玉青石拼砌而成,汤池分上下两层,为台式结构,上层可扶可坐。整个汤池既体现了对称、协调、平衡的传统美学思想,又符合人体行为科学。在池子的中间,是一个进水口,出土时有一个汉白玉雕刻的莲花底座,这莲花底座,上面接有莲花喷头,下面接通陶水管,与温泉水相通,因自然压力使泉水从喷头中喷出,这与今天的沐浴可谓是大径相同。贵妃就在此沐浴了近八个春秋,白居易《长恨歌》中这样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就形象的描绘了贵妃出浴时的柔媚风姿。

接下来我们进入的是莲花汤,又名"御汤九龙殿",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御用汤池。汤池下面为八边形,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池中有两个进水孔,并安有双莲花底座,它充分显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唯我独尊的威势。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唐玄宗,命人用范阳上等白玉雕刻成鱼、龙、飞雁以及双莲底座放于池中,供玄宗使用,可是有一次,玄宗刚下水,随着水波的浮动,觉得池中的雕像仿佛活了一般,着实把玄宗吓了一跳,于是一怒之下,命人重新打磨砌器,唯独留下了这双莲花底座。

现在我们进入的是星辰汤,这个汤池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据考证,该池下面还有西周和秦的汤池遗址,原来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就已经在这里修池沐浴了,只是没有修建殿宇,晚上人们在这里沐浴,可以仰望天上的星辰,所以取名星辰汤。当然,这只是名字由来的其中一个说法,还有其他的说法,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西南角的这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汤,是供尚食局的官员沐浴的池子。而在南北两排殿宇间的空旷处,还夹有一个用石栏围住的用青砖石铺砌的长方形浴池,它是供太子沐浴的太子汤。

华清池不仅在中国古代史上享有盛名,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西安事变的旧址——环园。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战议和、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中国共产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现在请大家随我继续前行,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五间厅,它是西安事变的重要遗址。大家请看,这一字排开的八间房,西边的这五间叫做五间厅,而东边的拿三间叫做三间厅,这些都是清代建筑。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太后西逃至此,曾住在这里。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先后两次到陕西来,都住在五间厅,并在五间厅内召见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要求张、杨二人消灭陕北红军,以实施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计划。然而,张、杨两位将军在全国一致要求抗日的呼声下,默契合作,与12月12日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当日凌晨6时,一声嘹亮的枪响划破了沉寂的夜空,蒋介石急忙从窗后翻出,逃至了骊山山腰间的一个石缝里,也就是今天的兵谏亭那里,后被张杨二人的士兵抓获,为了避免内战,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应张杨两位将军电请,派周恩来率中央代表团前往西安,终于使蒋介石接受了张杨的"联共抗日"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了国共合作的新时期。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当时名曰"民族复兴亭"、"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再次易名为"兵谏亭".

好了,今天我们华清池景区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关于西安地铁故障致歉信范文怎么写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光临大唐芙蓉园!20__年落成的大唐芙蓉园使国人震憾,让世界惊奇。建设者将盛唐帝王文化的精髓铸入到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御苑门及周边的园林建筑之中,让每一个景观都孕育了丰厚的文化灵性,开口诉说起盛唐帝国的传奇故事,引领我们走进梦幻般的大唐盛境。

今日的大唐芙蓉园如何体现盛唐皇家文化的神圣恢弘与灿烂辉煌?这次旅行将帮助您解读这一文化现象,给您一把打开梦回盛唐这条时空遂道的金钥匙。

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城南的曲江开发区,与大雁塔遥遥相望。它是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建造的,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占地面积一千亩,其中水域面积三百亩,总投资十三亿元人民币。园内建有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杏园、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唐市等许多仿古建筑,是全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其建筑是由中国著名的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大师设计的。园内有全球最大的户外香化工程,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闻到阵阵幽香;有全球最大的水幕电影及水景表演,集声、光、电、水、火为一体;是首个将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完美的融为一体的五感主题公园;全国最大的仿唐宴开发基地——御宴宫;园内还有全国最大的展现唐代诗歌文化的雕塑群以及全方位再现唐长安城贸易活动的场所——大唐集市。园内分帝王文化、女性文化、诗歌文化、科举文化、茶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外交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儿童娱乐、大门景观文化、水秀表演十四个景观文化区,集中展示了唐王朝辉耀四方的精神风貌,璀璨多姿、无以伦比的文化艺术,大唐芙蓉园于20__年4月11日(农历三月初三)正式对外开放,开园之初即迎来了中国台湾前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一批重要人物。

曲江位于西安市东南角,从秦汉到隋唐作为皇家禁苑历时长达1320__年之久,是中国古典园林及建筑的集大成者。

秦时,利用曲江地区原隰相间,山水景致优美的自然特点,秦王朝在此开辟了著名的皇家禁苑——宜春苑,使曲江成为皇家禁苑上林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朝,大兴城(西安)倚曲江而建,并以曲江为中心,营建皇家禁苑,因广植芙蓉于水中,易名“芙蓉池”,“遂成(京)都人游玩观赏之地”。使曲江成为都城的一部分,芙蓉园的性质也由秦汉都城郊外的离宫别苑,转变为隋朝都城中的皇家园林。

至唐代,曲江进入了繁荣兴盛的时期。当时的芙蓉园被辟为皇家禁苑——芙蓉苑(也称芙蓉园),并于唐开元十四年修建了紫云楼、彩霞亭等重要建筑。唐玄宗为能经常去曲江芙蓉园游幸作乐,沿城墙专门修筑了由皇宫至芙蓉园的夹城。每逢曲江大会唐明皇则携宠妃百官登临芙蓉园紫云楼与民同乐,唐长安城万人空巷,皆欢聚游宴于曲江,大唐盛况可见一斑。

大唐芙蓉园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无可比拟的历史地位, 成为华夏子孙寻根追梦的文化祖庭和重温盛世的精神家园,它将带您进入中国唯一的盛唐文化之旅。

明皇梦游曲江

“明皇梦游曲江”玻璃人加工群雕在御苑门前,它依据传统经典艺术皇帝仕女形象,结合现代平立面设计、空间设计,使用当今最高端的玻璃人工艺加工完成,来展示唐明皇带领大队宫娥游览曲江的情景。全部玻璃雕塑共二十五座,并配以水晶荷花,铜镂空雕贴金镶宝石华盖,玻璃云朵,玻璃仙鹤。全部玻璃雕塑配置于黑色花岗岩基座上,基座平行漫水,在灯光效果下,雕塑整体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

唐玄宗时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当时处于中国古代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开元盛世”。唐玄宗又是个风流天子,他与天生丽质的杨贵妃情投意合,他们整日沉醉于斗鸡舞马、赏牡丹花、食荔枝宴、洗温泉浴之中,声色犬马,花天酒地,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奢游风气。正是他对芙蓉园进行了大规模内部建设,才使其盛况空前,达到其发展的顶点。

雕塑不仅具备观赏功能,它所体现的内在涵义更是令人震撼,三个场景表现出明皇与众佳丽梦游曲江的故事也尽在其中: 相传唐明皇初遇在御花园中观蝉的杨玉环,便被她的美貌所倾倒,在此之后,爱情的花蕾顿时如繁花一样盛开,唐明皇为爱情演绎出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千古名句。最后在三军将士的抗议声中,不得已唐明皇赐死了他的至爱,杨玉环含泪魂断马嵬坡。在失去了杨玉环后,整个人陷入到孤寂、荒芜的情感中,整日独自流连于往日欢愉之地。一日梦中,明皇再次回到曲江芙蓉园,在梦幻中又一次陷入到爱情的深渊不能自拔。

还犹豫什么,让我们一同梦回唐朝,亲身感受那段久远却耐人寻味的爱情吧。

御苑门

御苑门是大唐芙蓉园的西门,也是正门,造型华丽的两层主门楼与左右紧接的三重阙相得益彰,显得气势恢弘;大门正中御苑门这三个黑底金字由我国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沈鹏所写.他的书法作品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重要场所书写巨幅。大门两旁黑底金字的楹联更是意味深长:炎汉宜春苑曲水千载相如赋中皇家气象;大唐芙蓉园柳烟三春唐人诗裹帝里风光。其皇家御苑的气派让人即刻能够想象出百帝游曲江的恢弘气象及大唐迎宾礼仪的泱泱气魄。它是芙蓉园的正门,意思是御驾临幸皇家别苑,之所以把西大门作为正门,有两种说法。其一说是李唐王室来自陇西,所以门朝西开;其二是因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方,象征着大唐王朝的兼容并蓄,贸易往来的兴盛发达和八方来朝的繁荣景象。

走进西大门,迎面是一方巨大的“玉玺”,上面刻有“大唐芙蓉园”篆书金字,玉玺下方的地面上“盖”有这五个大字的印文。玉玺象征着封建皇权,而芙蓉园也正是李唐王朝的御苑,玉玺雕塑造型也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渲染了皇家园林的恢弘大气。

玉玺两侧是猎猎风中飘扬的旗帜,84根旗柱象征着唐代长安城面积84平方公里,另一层意思就是笑迎四面八方宾朋的意思。同样也反映了威武的大唐军阵,军阵的威力最主要是与地形、地势的起伏、缓急密切相关,在唐代,已经开始运用强劲的弩作为远距离的投射兵器,敌军在攻击之前,先受到长距离箭雨的冲击,而敌军骑兵弓箭射程远不及强弩,这有效地抵消了敌军骑兵对军阵的骚扰,使军阵在面对骑兵时仍处于不败之地。这种军阵当它前进时,锐无可挡,像座山在前行,压碎阻碍它前进的一切。

关于西安地铁故障致歉信范文怎么写三

五年级三班 陈天阳

11月19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不时有凉风吹在人身上,舒服极了。我们五年级三班全体师生来到国家4a级景区--西安碑林博物馆学习、参观。

导游说:“西安碑林有七个碑石陈列室,八个碑亭,两个时刻艺术室,六个墓志陈列廊和四个临时展览室。珍藏了从秦汉到明清多个时代的碑刻,是石刻艺术的宝库。”

走进博物馆大门,远远就看到一个华丽的碑亭,它雕刻精美,颜色华丽,高高立在广场中间,它的后面是连成片的柏树。走近亭子,里面立着一大块石碑--著名的石台孝经碑,它是中国最完整的古代石碑,碑顶雕满了云朵状的双层皇冠,雄伟极了。听导游介绍,它是天宝四年,唐玄宗李隆基亲笔题写的真迹,石碑总高超过六米,是碑林中最壮观的石碑。

绕过石台孝经碑,顺着青石板路向里走就到了碑林第一展室,里面陈列了许多名家真迹,有的十分精致,有的略显粗糙,有的娟秀清新,有的粗犷豪迈,真是各有千秋。

不知不觉来到第四展室门前,迎面便闻到一股油墨的清香,原来是工人们在制作拓片,只见他们熟练地用毛笔把墨汁涂在一个印章状的布包上,然后均匀地在宣纸上印压,一张拓片就形成了。导游说这是涂有特殊药水的宣纸,它们先经过处理,会按照碑面的凹凸自然变形,干了之后经过吸油墨水的布包拓印,就成了黑白分明的托片了。参观完拓片制作,向右走,来到国画作品碑刻的展区,我不禁发出了感叹:“人们把文字乃至书画雕刻在石头上,要付出多少心血啊,不但把字的顿笔、运笔、回笔刻得十分精致,还把画的勾、皴、点、染也刻得惟妙惟肖,真是不可思议呀!”

出了第四展室,我们又依次游览了五、六、七号展室,随后我们来到了一处幽静的小花园中,花园四周是古色古香的中式连廊,地上的石板路凹凸不平。园里有苍劲的古松和绿油油的草坪,园子的一角竖立着几排整齐的石桩,有一人多高,上面雕刻着动物的形象,据导游介绍,这些石桩是古代拴马桩,雕刻的动物不仅用于装饰,还有吉祥的寓意,如猴子代表“代代封侯”、马代表“马到成功”等等,别有一番趣味。

走出花园向右转,就来到了石刻艺术室,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石犀,足有四五米高,导游踮起脚尖、伸直胳膊甚至连手指都没有一点弯曲也碰不到它的下颌,十分雄伟。仔细观看,它的雕刻太精细了,连肚子上的细小皱纹都雕刻得细致无比。导游说这是看守皇帝陵园的巨兽,重约十吨,使用一整块巨石,是动用了大批人力,花费数不胜数的金钱和漫长的时间雕刻而成的,是无价之宝。

参观了各个展馆,游览已接近尾声,我们仍然沉浸那些凝聚着古人智慧的珍宝之中,临别时,我们依依不舍地在石台孝敬前合影留念。今天的游览使我受益无穷,这次经历令我永远难忘。

家长的话:

通过实践活动获取了知识和乐趣,真是令人难忘的经历。希望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