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农村清理水井申请书汇总 农村水井维修的申请范文(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04:04:26 页码:9
农村清理水井申请书汇总 农村水井维修的申请范文(2篇)
2023-01-15 04:04:26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农村清理水井申请书汇总一

一、主要做法与工作成效

1、建立、健全、落实各项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级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中纪委、财政部、农业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全县各乡镇严格按照莲花县《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行了村账“乡管”制度,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莲花县《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面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出台后,在落实原有的村账乡管村用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面委托代理制度,建立村务监督小组,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14项制定,涉及资金管理的5项,涉及资产管理5项,涉及资源管理的4项,对农村集体的各项收入、开支、预决算,资产台账、清查、评估、承包、租赁、出让、经营,以及资源的登记、公开协商和招投标、承包、租赁、集体用地收益管理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各乡镇也制定严格的工作程序,明确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服务承诺、责任追究制度、审计制度、公开制度、考核制度、监督查处制度、通报制度等规章制度,并规范上墙,并狠抓落实,有效地促进了我县村集体“三资”监管的规范运作。

2、建立健全机构,严格把好入帐关

按照省市文件要求,目前全县成立了157个村务监督小组,加强对村集体三资监督。同时,乡镇“三资”管理人员特别是资金管理人员严格把好票据审核关,对村报帐人员上报的财务收支票据,资产增减情况等在村务监督小组审核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审核,合格的准予入账,手续不全的退回补办,对违法违纪和弄虚作假的支出票据坚决予以抵制,避免其入账。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和农村群众的监督作用,规范农村基层干部财务支出行为,做到财务收支把“三关”:即村民主理财小组集体会审关,村主任和村书记“双审双签”关,乡镇财政核算审核关,有效地减少了村级“乱支”现象的发生。

3、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网络监管

配置莲花县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并制定了莲花县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制度。通过网络建设,实现县、乡镇联网,县村集“三资”管理人员通过登录系统可查看乡镇资金使用情况、资产登记及管理情况、资源承包及使用管理情况。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办公室通过网络登录该系统,对辖区内各村财务进行电算化处理、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公开表,村集体资产和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联网管理。目前村集体资、资产、资源基本纳入了网络监管范围,涉及157个村委会,统一纳入管理的村集体资金517.08万元,债权785.85万元,债务388.63万元。

4、强化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结合村换届选举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在总结上届村干部换届选举离任审计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年初召集各乡镇相关人员召开了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培训会,就“三资”管理的内容、范围、程序,村集体“三资”台帐、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等进行了培训,进一步加强了村集体党风廉政建设和推进了集体三资规范管理。结合县纪委《文件要求,对村集资“三资”清理登记、村账务帐目、“三资”台帐建立,管理主体、帐务处理等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三资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5、及时公开村级财务

县乡分别成立了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村成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并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各级各部门明确了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全县157个村、4个居委会都建立了规范的村务公开栏,公开栏标题醒目,内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明确了村务公开重点是各级政府支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建设资金、农村集体资金和资源处置情况,财务收支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集体土地征用、宅基地审批等情况,各种补贴资金和扶贫款物发放情况,对村干部的民主评议、考核和审计结果以及群众要求公开的事项。定时更换公开内容,体现动态管理,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公开一次与重要事项随时公开相结合,改变一公开就是半年、一年的不良现象。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公开栏上有所反映。

二、明年工作计划

1、继续完善和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委托代理制度。坚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收益分配权不变,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促进“三资”信息资源共享,完善“三资”管理监督体系,形成县、乡镇分级监管体系,以监促管,实现农村集体资金预算管理,严格各项支出审批,杜绝违规操作。

2、督促各乡镇加强以民主理财、村务监督小组和财务公开为核心的村集体三资民主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不断规范财务公开内容、时间和程序,重点突破薄弱环节,提高公开时效和质量,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3、抓好业务培训及督促检查。积极联合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定期或不定开展三资管理督促检查,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和联席例会制度,及时发现工作在存的问题和不足,以免及时纠正,总结经验。根据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召开培训会,以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监管能力。

2023年农村清理水井申请书汇总二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断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各地乡镇卫生院外貌焕然一新。但是,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服务能力差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一些已经建好的乡镇卫生院由于缺乏卫生技术人员和必要设备,无法开诊,造成资源闲置与浪费,发挥其功能更是一句空话。例如辽宁省锦州市75家乡镇卫生院近三年内全部得到了改扩建,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当地卫生主管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乡镇卫生院业务能力。

但是,仍然有19家乡镇卫生院由于缺乏技术人员无法正常开诊,其功能无法发挥。即使是已经正常运行的乡镇卫生院,也存在医疗技术水平低,诊治手段落后等问题,一些急重症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为此,建议加速推进医疗资源整合,通过调整医疗机构总体结构及布局,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重新组合和均衡配置,引导优良资源往基层延伸,让有限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实现共同提升,共同发展。

一是整合城乡医疗资源,组建区域医疗集团或医疗联合体。积极推进医疗资源整合的议案由第一范文网提供!

整合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组建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构成的医疗集团。即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以县(市)医院为支撑,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通过人才、技术的紧密合作,管理体制相对松散型的联合,组建医疗集团。集团内成员单位不依靠产权关系联结,医院性质、名称、隶属关系、产权所属、人事关系均不变,保留独立法人地位,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通过组建市、县、乡级医疗集团,借助上级医院技术上的扶持,整体提高集团内各级医院的诊疗水平,重点扶持县、乡两级医院,加强内部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其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危重症的抢救和诊疗水平,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就近就医率。

二是整合网络资源,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

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等现有资源,建设通达本地区的医疗卫生行业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一体化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基本临床和管理信息的中心数据库,通用的就医卡以及医疗服务对外门户网站。通过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市各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联网,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调阅共享,诊疗信息包括检验、影像资料信息共享,诊疗信息与居民健康档案直接填充,以及财务审计和医院安全的实时监控。

三是整合城乡急救资源,建立城乡一体的紧急救援体系

整合市级紧急救援中心、城区和各县市、乡镇卫生机构急救资源,建立以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核心、分中心为枢纽、乡镇卫生院为依托,覆盖城乡的三级急救网络体系,力争使市区急救半径控制在3-5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8-10分钟,城市郊区和农村等地区平均服务半径8-10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5-20分钟的目标。边远地区由卫生行政部门确定。逐步实现统一指挥、科学顺畅、运转协调、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优质高效、专业化救治、可持续发展的紧急救援系统。

完善市级紧急救援中心建设,建立具有gps车载定位的医疗急救通信网络指挥系统,建立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站(紧急救援分中心)信息化联络系统。并逐步实现与110、119、112指挥系统的对接联网。同时针对县(市)救治能力薄弱的情况,建立急救能力强,速度快,设备先进的机动性紧急救援医疗队。县(市)出现重症抢救患者,紧急机动医疗队第一时间赶到县(市)在就近医院实施抢救。实行急救力量和专家的下沉前移。切实解决县(市)急救力量薄弱,偏远县、镇、村急症患者生命抢救不及时的问题,实现市、县、乡急救资源共享。

通过资源整合,逐级带动与帮扶,逐步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力量薄弱,服务能力差的问题,实现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均衡发展,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均等的医疗卫生服务。但医疗资源整合工作涉及面广,操作也比较复杂,需要政府统一领导,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保证资源整合工作切实受到实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