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入歌唱社申请书 入歌唱社申请书怎么写(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06:44:02 页码:14
入歌唱社申请书 入歌唱社申请书怎么写(9篇)
2023-01-15 06:44:02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入歌唱社申请书(推荐)一

为了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丰富校园生活,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培养同学们的欣赏美、展示美、创造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乐观向上、健康活泼、格调高雅的品质和精神风貌,打造阳光校园,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展现自我才华的机会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促进学风建设,推动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促进同学们的成长、成才;特此开展本次歌唱比赛活动。

二、参赛类型:

独唱、组合;

三、参赛对象:

鹤峰职校所有高一、高二学生,有这方面兴趣爱好者,均可报名参加。

四、形式和要求:

1、各班文艺委员在班上做好统计后,把名单上报到学生会宣传部;

2、由学生自选歌曲,参加比赛的同学要准备两首以上歌曲,演唱时间限制在3分钟以内,要求自备伴奏音乐,自行化妆,自备服装和道具;

3、本次比赛分为预赛、复赛、决赛;

4、比赛采用现场评分制;

5、比赛评出6名选手,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五、活动时间:

预赛:五月份的每周周五下午班会课时间;

复赛:六月份的每周周五下午班会课时间;

决赛:七月一日(建党日)星期三晚上为决赛时间。

六、活动地点:

预赛、复赛在五楼报告厅举行,决赛在食堂二楼的礼堂内举行。

七、评分标准:

每个节目满分10分。其中表演状态5分;节目内容取材2分;节目时间控制1分;节目整体感觉2分。五个评委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再取五个评委的平均分为该节目最后得分。

附:歌唱比赛评分细则:

表演状态:(5分)

1、嗓音条件好,声音自然、圆润,音量控制适中,气息流畅,在唱歌过程中不跑调,离调。

2、音准、节奏、音乐理解能力等,综合音乐感觉好,即有较强的理解表现能力,能深入歌曲的内容。

3、精神饱满,竞技状态和临场发挥良好。

4、正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不脱节,不抢拍。

5、歌词吐字咬字清晰。

节目内容取材:(2分)

6、歌曲选择适当,能展现当代高中生的精神风貌,演唱完整,熟练,并有一定的技能技巧。

7、理解歌曲内涵,把握对乐曲旋律及歌词理解,情感投入到位,在处理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创意新颖,有创造性和一定的难度。

节目整体感觉:(2分)

8、着装整洁、大方,得体。

9、进退场能用独特形式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节目时间控制:(1分)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喜得龙夏装一套;

二等奖:二名:喜得龙裤子一条;

三等奖:三名:喜得龙衣服一件;

优胜奖:15名:喜得龙雨伞一把;

最佳参与奖:30名:日记本一个;

最佳组织奖:108班(按每个班级的报名人数来确定的)

九、活动小组成员组成:

1、指导老师:

2、组长:

3、副组长:

4、主持人:

5、评委组组成:

老师代表:

学生会代表:

6、统计员:

7、总分人员:

8、分数采集员:

9、维护持序人员:

10、后勤人员:

最新入歌唱社申请书(推荐)二

1、决赛前布置好舞台,且做好赛场,选票及其它物品发放的准备工作。

2、决赛进行彩排以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

3、为了能够在歌唱比赛的决赛中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观众的热情,使比赛更有声有色地进行,我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加插观众有奖投票以及面向观众的小游戏。同时,可邀请其他同学演出。

(三)、幕后负责人员分工:

1、场负责: 负责协调整个会场工作,且要对比赛的具体细节十分熟悉。

2、台布置:负责前期的舞台布置及主席台必需品的准备

3、道具组:a.切换歌曲曲 b.音响:

4、催场组:预先通知比赛人员,保证比赛连贯进行。

5、气氛组:人数不限,主要由热心同学组成。

6、评分组:要公平公正

一、奖励办法:

1、第一名1个、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个。

二、歌唱比赛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1、 嗓音条件好,声音舒服、自然、圆润,无唱法上的毛病。

2 、音准、节奏、音乐理解能力等,综合音乐感觉好,即有较强的解表现能力,能深入歌曲的内容。

3、歌曲选择适当,演唱完整,熟练,并有一定的技能技巧。

4、精神饱满,竞技状态和临场发挥良好。

5、与歌曲伴奏配合默契。

6、吐字清楚

7、评分原则(音色及唱法25分,音准、节奏 25分,歌曲选择及演唱技巧 20分 ,咬字、吐字 10分、台风 20分)

最新入歌唱社申请书(推荐)三

毫无疑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各种各样小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行为习惯、声音等,都是会让孩子们感到好奇的内容。有关动物的主题永远是孩子们探究的重点之一。

很多动物不仅生动可爱,也很美妙,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可挖掘。在参与了《动物世界》之《大熊猫》这一活动后,孩子们明显更爱模仿小动物了,她们妙趣横生的样子,让我灵机一动:何不生成一节音乐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动物们身上感染更多的艺术气息呢?

音乐主题活动《谁在叫》由此而创设。

1、初步学会歌曲,探究歌曲中旋律的起落,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方法。

2、体验愉悦欢快的情绪,初步了解几种动物的生态关系。

3、发展幼儿创编歌词的能力。

1、知识经验准备。

①学会并表演歌曲《大熊猫》

②从生活中、影视图片中收集,了解多种动物资料。

2、物质材料准备

①《大熊猫》音乐磁带;《谁在叫》音乐磁带。

②多种动物头像图片、及对应的嘴形图片

(如小猫、小鸡、小鸭、小猪、老鼠、小鱼、小象、小狗、青蛙等)

③简单背景图,表现出旋律音的高低起伏

(如图片的起伏:高区对应歌曲高音、低压对应歌曲低音)

第一部分:(1~24小节)

1、听《大熊猫》音乐,表演入场;

2、导入新课题:动物世界里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戏。

依次挂示“小猫”“小鸡”“小鸭”“小猪”头像图片。

3、引导幼儿依次表现以上几种动物的叫声,并从图片筐中找出相对应的动物嘴形贴在预留背景图中。

4、教师模仿动物叫声、范唱,幼儿学唱。

从图谱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对照动物头像唱出小动物名字:对照嘴型唱出动物叫声。

5、对应图谱观察讨论:歌曲中旋律的高低起伏。

第二部分:(25~42小节)

6、分析讨论:几种常见动物的生态关系,导入歌曲后半部分的学习。

7、学习领唱、合唱的基本唱法。

可视幼儿能力由教师先领唱、幼儿合唱,逐步到幼儿领唱、合唱。

第三部分:创编歌曲

8、请幼儿充分发挥想像;

①你在生活中、动物园里、影视图片中分别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

②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

③尽可能将图片筐中准备的图片出示出来

(如青蛙、小鸟、小狗等)

9、利用创编的歌词,结合已有旋律,创编歌曲。

活动延伸:

1、带领幼儿制作、收集多种动物图片,学习、讨论各种动物。

2、准备音乐旋律伴奏材料,为幼儿创造、表演提供平台。

《谁在叫》是一首2/4拍,七声宫调式的儿童歌曲,该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究兴趣。

本活动使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学唱了歌曲《谁在叫》,尝试并使用了“领唱”“合唱”的唱法,用旋律线的背景图方式,浅显地培养幼儿对高音区和低音区唱法的简单感受,幼儿积极性较好,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不足之处,对第二部分的展示较少,幼儿在唱的时候,对歌词、旋律掌握不太明朗;对幼儿启发创编的力度还不够,同时应作好系统归纳的准备(如提前准备可能出现的青蛙、小鸟、老虎等,小狗、牛、羊等动物图片,用白极预留空间,及时展示幼儿的创造成果;也可给幼儿提供。自制图片、图谱的空间,让幼儿把想唱的画出来)让幼儿更多体会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总体来讲,幼儿在短短一节课时间内学会了这首42小节的歌曲,并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我觉得幼儿的能力不错,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最新入歌唱社申请书(推荐)四

1、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熟悉歌曲旋律,学习演唱歌曲。

3、能模仿教师用较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中号子部分。

1、幼儿座位排成半圆。

2、音乐《小乌龟》。

3、制作教具:小山、小乌龟、面包和糖果图片。

4、书包幼儿人手一个。

一、导入:音乐律动《拍手点头》。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合拍的做拍手点头的动作。

二、教师清唱歌曲《小乌龟》,引导幼儿欣赏。

1、教师清唱歌曲《小乌龟》。

2、教师根据歌曲内提问。

师:歌曲里提到了哪只小动物?它要去干什么?它背着什么上山坡?

三、学习歌曲《小乌龟》。

1、教师出示教具:小山、小乌龟、面包和糖果图片。

2、教师借助教具再次清唱歌曲《小乌龟》。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师:小乌龟究竟在干什么,它背着什么?

4、教师第三次演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小乌龟爬山坡的样子。

5、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小乌龟爬山坡的样子。

6、教师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或自己做小乌龟的动作。

四、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边弹钢琴边演唱歌曲,幼儿逐句学唱。

2、教师带领幼儿用较有力的声音演唱号子部分。

3、教师演唱歌曲前半句,幼儿演唱“嗨嗨哟”和”嗨嗨嗨嗨哟“处。

4、师幼共同完整演唱歌曲。

五、教师发放书包,幼儿边演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1、幼儿背上书包,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进行演唱。

2、请个别幼儿上台进行表演,教师给予鼓励。

教师启发幼儿用其他小动物的名称替换歌词“乌龟”,带入歌曲,进行演唱

最新入歌唱社申请书(推荐)五

活动目的:

歌唱是表达情感的极佳方式,让我们的歌声唱响在春天的太湖湖畔,唱响在每一颗驿动的心里。我们南洋学院信息系人怀着满腔热情,决心用最质朴却最真诚的方式去歌唱春天。这也是我们把主题定为“唱响春天---卡拉ok歌唱比赛”的初衷。

比赛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讴歌,尽情欢畅,唱出我们青年人的热情与朝气,唱出我们信息系真我的风采,唱出愿学校蒸蒸日上的赞歌。

活动地点:

预赛:

决赛 :

活动时间:

预赛:

决赛:

主办机构:

指导老师:

具体活动安排:

一、 预赛

具体活动计划:

1、 参赛同学将伴奏磁带或cd等及舞台氛围的要求提前报到各班长处,再汇总到文化部负责人。

2、 预赛前1天进行比赛顺序的抽签。

3、 比赛前一天,所有参赛选手走台,以熟悉比赛场地。

4、 比赛当天,所有工作人员需提前半个小时到场,对会场环境进行熟悉,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5、 主持在预赛中主要起各个选手间的连接作用,要使比赛快速不拖沓地进行。

6、 在所有参赛选手出场完毕,统计得出比赛结果期间,邀请评委对预赛进行总结。

7、 赛后张贴决赛宣传海报,并附有进入决赛的选手名

二、决赛

现场环境布置:

1、 在比赛开始前把舞台布置好,并适当地播放一些节奏轻快的歌曲迎接观众。

2、 设计一个以歌唱春天为主题的布景。

3、 以气球、拉花等装饰品装饰舞台。

4、 给每位进场观众派发荧光棒和哨子,以搞好现场气氛。

具体活动计划:

1、 决赛前半天布置好舞台,且做好赛场出入口,选票及其它物品发放的准备工作。

2、 决赛当天下午进行彩排以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

3、为了能够在歌唱比赛的决赛中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观众的热情,使比赛更有声有色地进行,我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加插观众有奖投票以及面向观众的小游戏。同时,可邀请其他系表演嘉宾客串演出。

三、幕后人员分工:

1、场监: 负责协调及监督整个会场工作,且要对比赛的具体细节十分熟悉。

2、入场组: a.签到处:负责签到 带领选手等人入席

b.派发组:派发入场观众的选票、荧光棒、哨子及 选手的号码牌

3、台布置: 负责前期的舞台布置及主席台必需品的准备 (如饮水等)

4、道具组: a.道具组:切换磁带

b. 灯光:

c. 音响:

5、催场组: 预先通知下一组比赛人员,保证比赛连贯进行。

6、气氛组: 人数不限,主要由热心同学组成。分布在会场的 不同部分。

五、奖励办法:

1.第一名1个、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另设最具台风奖、最具潜质奖、最佳演绎奖以及特别创意奖各一名。

3.优秀组织奖若干个。

4.获奖选手送院十佳歌手大赛。

六、歌唱比赛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1、 嗓音条件好,声音舒服、自然、圆润,无唱法上的毛病。

2 、音准、节奏、音乐理解能力等,综合音乐感觉好,即有较强的理解表现能力,能深入歌曲的内容。

3、歌曲选择适当,演唱完整,熟练,并有一定的技能技巧。

4、 精神饱满,竞技状态和临场发挥良好。

5、与歌曲伴奏配合默契。

6、服装化妆情况

7、吐字清楚

8、认为最具台风、最具潜质、最佳演泽、特别创意处打上“√ ”

9、优秀组织奖评分标准:班级参加比赛总分和。

姓名

音色及唱法20分

音准、节奏 20分

歌曲选择及演唱技巧 20分

咬字、吐字 10分

台风

20分

服装、化妆

10分

最具台风

最具潜质

最佳演泽

特别创意

是否具备

最新入歌唱社申请书(推荐)六

本学期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四、教研课题与教学措施

奋斗目标:以美育人培养兴趣享受音乐

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习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习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这样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习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段琴声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例如:一节课的开始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师生问好采用唱师生问好歌的形式。音乐课中常有律动教学,律动时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乐与之相配合(站立:1355|1—|坐下:1533|1—|)。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学生用唱歌方式表扬(123|123|你真棒)。这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2、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教学《感受音的强弱》一环节时,可设计如下:多媒体出示一辆红色小汽车从公路一端开过来,经过弱中强标牌时分别按一下喇叭,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对比,经过三次不同体验后,点按实践按钮,根据画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把抽象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常识,创造出了优美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获取知识,趣味盎然。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

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在启发学生表演时,可以这样做:(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三)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会自发的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绘画、故事、表演相结合,诱发欣赏兴趣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而且更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体验。但小学生阅历浅,感情积累少,要是学生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视觉同步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然后在让学生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广阔的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的形象记忆,把自己对所听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学生能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的把握作品,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之美。

最新入歌唱社申请书(推荐)七

活动目的:

歌唱是表达情感的极佳方式,让我们的歌声唱响在春天的太湖湖畔,唱响在每一颗驿动的心里。我们南洋学院信息系人怀着满腔热情,决心用最质朴却最真诚的方式去歌唱春天。这也是我们把主题定为“唱响春天---卡拉ok歌唱比赛”的初衷。

比赛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讴歌,尽情欢畅,唱出我们青年人的热情与朝气,唱出我们信息系真我的风采,唱出愿学校蒸蒸日上的赞歌。

活动地点:

预赛:

决赛 :

活动时间:

预赛:

决赛:

主办机构:

指导老师:

具体活动安排:

一、 预赛

具体活动计划:

1、 参赛同学将伴奏磁带或cd等及舞台氛围的要求提前报到各班长处,再汇总到文化部负责人。

2、 预赛前1天进行比赛顺序的抽签。

3、 比赛前一天,所有参赛选手走台,以熟悉比赛场地。

4、 比赛当天,所有工作人员需提前半个小时到场,对会场环境进行熟悉,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5、 主持在预赛中主要起各个选手间的连接作用,要使比赛快速不拖沓地进行。

6、 在所有参赛选手出场完毕,统计得出比赛结果期间,邀请评委对预赛进行总结。

7、 赛后张贴决赛宣传海报,并附有进入决赛的选手名

二、决赛

现场环境布置:

1、 在比赛开始前把舞台布置好,并适当地播放一些节奏轻快的歌曲迎接观众。

2、 设计一个以歌唱春天为主题的布景。

3、 以气球、拉花等装饰品装饰舞台。

4、 给每位进场观众派发荧光棒和哨子,以搞好现场气氛。

具体活动计划:

1、 决赛前半天布置好舞台,且做好赛场出入口,选票及其它物品发放的准备工作。

2、 决赛当天下午进行彩排以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

3、为了能够在歌唱比赛的决赛中营造良好的气氛,提高观众的热情,使比赛更有声有色地进行,我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加插观众有奖投票以及面向观众的小游戏。同时,可邀请其他系表演嘉宾客串演出。

三、幕后人员分工:

1、场监: 负责协调及监督整个会场工作,且要对比赛的具体细节十分熟悉。

2、入场组: a.签到处:负责签到 带领选手等人入席

b.派发组:派发入场观众的选票、荧光棒、哨子及 选手的号码牌

3、台布置: 负责前期的舞台布置及主席台必需品的准备 (如饮水等)

4、道具组: a.道具组:切换磁带

b. 灯光:

c. 音响:

5、催场组: 预先通知下一组比赛人员,保证比赛连贯进行。

6、气氛组: 人数不限,主要由热心同学组成。分布在会场的 不同部分。

五、奖励办法:

1.第一名1个、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另设最具台风奖、最具潜质奖、最佳演绎奖以及特别创意奖各一名。

3.优秀组织奖若干个。

4.获奖选手送院十佳歌手大赛。

六、歌唱比赛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1、 嗓音条件好,声音舒服、自然、圆润,无唱法上的毛病。

2 、音准、节奏、音乐理解能力等,综合音乐感觉好,即有较强的理解表现能力,能深入歌曲的内容。

3、歌曲选择适当,演唱完整,熟练,并有一定的技能技巧。

4、 精神饱满,竞技状态和临场发挥良好。

5、与歌曲伴奏配合默契。

6、服装化妆情况

7、吐字清楚

8、认为最具台风、最具潜质、最佳演泽、特别创意处打上“√ ”

9、优秀组织奖评分标准:班级参加比赛总分和。

姓名

音色及唱法20分

音准、节奏 20分

歌曲选择及演唱技巧 20分

咬字、吐字 10分

台风

20分

服装、化妆

10分

最具台风

最具潜质

最佳演泽

特别创意

是否具备

最新入歌唱社申请书(推荐)八

1.能准确演唱歌曲《歌唱祖国》的节奏、节拍、音准等要素。

2.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风格(进行曲速度与力度,各乐段由于节奏、音区不同带来的不同情绪、弱起节奏等)。

1、能较完整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风格。

2、弱起节奏的演唱与歌曲风格的把握。

整合科目引导教学法。

音乐与历史的整合,体会歌曲创作背景,调整演唱情绪。

音乐与美术整合,体会歌曲运用场合,达到直观的效果。

一、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大家知道,十月一是我们祖国的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想用各种形式来抒发对祖国的爱。那我这里有一篇歌颂祖国的散文诗。哪个同学能有感情的朗读?(出示课件)

师:这个同学的朗读非常的好,那我们音乐课肯定要用音乐的方式来表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点课件,出现标题)《歌唱祖国》我们先来听一下范唱,但是我们要带着问题去听,这首歌曲适合在什么样的场合运用?你的感受如何?(放音乐)

师:听完歌曲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运动会,军队,行进的时候--

师:第二个问题--

生:很激昂,很催人奋进(感受)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总结的就是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歌唱祖国》的体裁,就是进行曲,教案《歌唱祖国教案》。

二、初学。

1、看导入歌唱祖国乐曲播放时候的图片,了解这首歌曲的应用范围。

2、讨论歌曲风格特点。

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进行曲的风格特点,速度是不快不慢。那么进行曲的力度是怎么样的呢?讨论一下。有的同学说强,有的说弱,如果想表现部队行进的办度,就要强一点,所以这个应该是。对,强。就是这些固有的特点才给同学们带来了刚才那些感受。我们再来听一遍,请大家在听的时候能注意体会歌曲的这些演唱风格。

1、(听一遍歌曲)

分析这首歌曲是几段体,各段之间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2、那我们就跟琴一起来唱一下第一部分。在唱的时候,请同学关注一下,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用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答案)

3、这种旋律就叫做弱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弱起节奏歌曲的时候要注意将歌曲的强弱规律唱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第一部分的风格特点唱出来。再唱一遍歌曲。(师指挥)

4、刚才同学们唱很好,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部分。先跟琴唱一下。

5、将重点句子单独进行演唱,师纠正。

6、将两句连起来唱。

二、扩展学习

1.声音处理

师:大家歌曲唱的很准确,但是感觉缺少一种情绪,我们来了解一下歌唱祖国创作的历史吧。(放课件)

2、找生来评价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唱。

师:调整状态,进行启发,保持状态,完整演唱。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歌曲《歌唱祖国》的第一段,还学会了进行曲、各种音乐要素在歌唱中的作用等新的知识。课后,同学可以自己练唱一下歌曲的第二、三段,下课。

这节课由于与历史课堂的整合,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歌唱情绪,有利于演唱情绪的表达。与美术课堂的整合,使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运用场合的课堂讨论更直观。但也有的学生不能够适应,比如对歌曲演唱情绪的表现,难以达到完美的效果。

最新入歌唱社申请书(推荐)九

一、教学任务

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聆听音乐

四、教研课题与教学措施奋斗目标: 以美育人培养兴趣 享受音乐

教研课题: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措施:

(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如“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让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地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从创设情境出发,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审美教育。在教音符时值的长短时,可让学生通过自己行走的步伐“呛呛|呛呛”,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和四二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再进一步通过学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两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闹钟的走动声“嘀嗒嘀嗒”来认识八分音符的时值。为了使简单的节奏练习变得饶有兴趣,选几首儿童熟悉的8小节或6小节的短歌,由学生按练习中的顺序拍手,老师在琴上奏出旋律。这样通过以上练习,不仅可以使单纯的节奏练习与旋律结合起来,增加了音乐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培养儿童随音乐的节奏拍手的能力。从形象、直观出发,让孩子得到美的感受和联想。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

在音乐课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段琴声都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意思,我力求音乐课有别于其他课,从而吸引学生。-例如:一节课的开始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课堂的形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感受音乐情绪的能力。师生问好采用唱师生问好歌的形式。音乐课中常有律动教学,律动时站立和坐下都可以用固定的音乐与之相配合(站立:1355 |1-|坐下:15 33 |1-|)。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学生用唱歌方式表扬(12 3| 123|你真棒)。这样都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独特魅力,成为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2、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教学《感受音的强弱》一环节时,可设计如下:多媒体出示一辆红色小汽车从公路一端开过来,经过弱中强标牌时分别按一下喇叭,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对比,经过三次不同体验后,点按实践按钮,根据画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把抽象枯燥的乐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常识,创造出了优美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愉快而积极地获取知识,趣味盎然。

3、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4、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

在启发学生表演时,可以这样做:(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三)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会自发的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绘画、故事、表演相结合,诱发欣赏兴趣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而且更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知识和感情去体验。但小学生阅历浅,感情积累少,要是学生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视觉同步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然后在让学生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广阔的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的形象记忆,把自己对所听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学生能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更准确的把握作品,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之美。

三、注重个性发展,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音乐教学实际中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应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教学进度:

第一周 校园升旗 2课时 目的:培养爱国意识,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第二周 接妈妈 2课时 目的:爱妈妈的表现,会打《接妈妈》的节拍,会表演唱;

第三周 农场的早晨 2课时 目的:模仿动物的声音练声、会唱《母鸡叫咯咯》进行歌表演;

第四周 小雨沙沙 2课时 目的:会识《小雨沙沙》的歌谱,及打节奏

第五周 玩具音乐会 2课时 目的:学习各种节奏类型、学唱《玩具进行曲》

第六周 飞呀飞 2课时 目的:掌握跳音、会表演唱《飞呀飞》;学习集体舞《雁儿飞》

第七周 望月亮 2课时 目的:掌握四三拍节奏,会唱《望月亮》欣赏乐曲;

第八周 山谷回声真好听 2课时 目的:掌握明快的节奏,会唱《山谷回声真好听》,突破高音处理

第九周 我们爱劳动 2课时 目的:进行歌表演,教育孩子爱劳动,做乖孩子;

第十周 龟兔赛跑 2课时 目的:欣赏音乐,在音乐情境中分角色表演;

第十一周 好房子 2课时 目的:教育孩子爱自己的家,进行音乐游戏,欣赏《好房子》;

第十二周 小乐手 2课时 目的:用简单乐器进行演奏;

第十三周 小动物回家 2课时 目的:音乐戏剧表演《迷路的小花鸭》、音乐游戏《小花鸭》;

第十四周 伦敦桥 2课时 目的:学习集体舞的基本动作《伦敦桥》;

第十五周 音乐夏令营 2课时 目的:进行歌表演

第十六周 选听幼儿歌曲 2课时 目的:欣赏优秀幼儿歌曲

第十七周至期末 复习、巩固以及期末考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