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精选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0:25:18 页码:7
2023年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精选20篇)
2023-11-20 00:25:18    小编:ZTFB

总结是对个人成就和不足的一种客观评价,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需要有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总结的对象和范围,避免泛泛而谈或内容杂乱。下面是一些相关的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参考。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一

近年来,情感教学逐步出现在各个学校的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管理活动之中,愈加受到教育部门及学校工作人员的广泛重视。情感教学一般不会独立存在而多借助于一定的教学形式或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融入,推动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然而,情感教学应用于学校教育管理活动起步较晚,仍有待拓展与完善,笔者基于工作经验与对情感教学的理论分析探讨其应用之道。

一、情感教学及其重要价值。

(一)情感教学的内涵。

情感,英文表达为affection,是指主体在面对某些现象或需求是否被满足而形成的一种心理活动或体验,情感产生于一定的外在环境之下,同时亦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情感教学即是指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应积极融入个人情感,而非仅仅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技能的传授,同时借助于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温暖、积极和正向的学习氛围,促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丰富的情感态度,达成情感或心理发展类教学目标。

(二)情感教学的重要价值。

情感教学既是现阶段已经受到广泛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同时,亦是一种教学方法。情感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活动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创新性,保证教育质量。以情感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或方法与传统的以知识学习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并不相同,其关注学生现阶段及未来发展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能够满足其对于更高层次的情感需要,继而形成温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思维方式。情感教学在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同时亦能够提升其学习和进步的内驱力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观察,并强化其独立思考的能力,由被动学习向乐于学习转化。其次,帮助学生构建优质的品行,达成互帮互动的和谐校园氛围。教师于课程开展或学生管理过程中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情境或活动形式实施情感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形成包容尊重的社会交往态度,还可通过迁移作用帮助学生构建乐观、博爱、乐于助人等优质品德。

(一)班集体建设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学应用于小学班集体建设活动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或年级的高低而进行不同的设置,重点包含两个方面,即低年级班集体建设和高年级班集体建设。对于前者而言,教育管理者应积极引入情感教学,以构建温暖、包容的学校教育氛围,这是因为低年级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必然会存在不适应等情况,教育管理者采用情感教育模式帮助学生顺利达成情感或心理方面的转化,感悟到学校及师长的温暖。而对于后者来说,针对年龄略大或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教育管理工作应以情感陶冶与培养为核心。高年级学生已在学校学习了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其情感过渡已完成,亦能够适用学校生活,此时,其性格开朗、活泼,乐于参与学校活动,同时,好奇心与求知欲也逐渐增强。教育管理工作者应针对性的实施情感教学,以表达关爱之心、构建出良好学校氛围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继而促进学生形成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班集体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班集体活动管理作为小学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一定的形式或方法举办以班集体为单位或班集体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并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分配与管理。班集体活动管理是学校管理与培养学生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品行构建以及未来发展都具有关键性影响。丰富而多样的集体活动不仅可对小学学生班集体实施针对性的管理,吸引学生关注和积极参与的同时,促进不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情感表达,继而构建出温暖、团结的班集体,并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健全的人生态度与积极情感。这其中,情感教学最贴合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同时亦是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针对性格封闭且沟通不足的学生。学生们参与不同的班集体活动,一方面能够增进不同学生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班集体的团结性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亦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现自身能力和个性的平台,锻炼其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结语。

综上,小学教育管理不仅是维护学校日常运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肩负着熏陶学生情感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责任,因此,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必须注重情感教学在小学教育管理活动中应用,以推动优质的教育效果、保证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臧以霞.试析小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05.

[2]李吉海.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1.

[3]徐德新.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11.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二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上的教学目标目标融入生活中,让学生觉得课本上的知识不再是死板的、抽象的、或者说是与自己无关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服务。

那么,怎样才能把生活中的需要和课堂结合的恰到好出,以下我的几点实践和思考:

一、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本身是技术课程,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科学有效的把生活情境与课本知识联系在一起,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学习,然后把生活中的问题带入课堂解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搜索引擎的内容时,要求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了解搜索引擎的相关知识。如果直接讲授,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搜索相关内容,学生虽然也能掌握,但不会应用于实际,有关搜索技巧难掌握,更不要说是应用了。在教学中我设计的是让学生分组,用两类不同的搜索引擎(全文和目录)搜索有关世界杯的相关资料。这部分内容操作性强,学生也因为课堂活动贴近生活,而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精神,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在搜索过程中因为学生使用的搜索关键词不同,搜索的内容又有差别,可再根据不同学生的搜索的内容,让学生比较、体会搜索的关键词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教师再讲授如何提炼关键词,学生就很容易就能掌握搜索技巧的相关内容。通过联系生活,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觉得学习内容与生活是相通的、有用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都较以前有较大提高。

二、注意观察生活,引入生活联想进行教学。

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往往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是对于一些理论知识有时会感到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而且课堂知识的学习、巩固,与生活密切相关。

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生活经验,把现实生活知识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能够让学生产生相关联想,保持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扩散思维能力,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

例如在讲授网络协议相关知识时,可类比生活实际“寄信”,学生对寄信过程都比较熟悉。可以将整个寄信过程划分为用户、邮局、运输三个子系统。寄信人和邮局、邮局和运输部门都有约定。网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也会经历类似的过程。网络也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数据在各功能层中传输时,各功能层之间也有相应约定。网络协议就象网络通信中的共同语言,保证着通信的顺利进行。这样两者类比教学,学生对“层”和“协议”的概念、作用会有比较深刻、形象化的理解,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牢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经验正反对比,让学生比较“寄信”过程和网络数据传输过程有什么不同。在这样的正反对比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考。

三、结合生活实际,组织教学内容。

课堂即生活,生活即课堂。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对生活中问题的兴趣往往大于对课本内容的兴趣。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以郅用。

在讲授tcp/ip协议时,要求学生掌握dns服务器、网关、子网掩码、ip地址的设置方法和作用。可把此部分内容转变成解决上网故障的过程。教师实现将局域网内的`一台计算机按要求设置为不可上网,让学生参照另外一未故障的计算机的设置参数按步骤解决。比如在讲授dns服务器的作用时,可先知道学生用ip地址上网,然后再输入域名。当然输入ip能访问网络而域名不可以。教师再指导学生设置dns服务器后,再通过域名访问网络,学生设置完后能访问。此时学生基本都能明白dns服务器不设置,通过域名无法访问网络,大部分学生甚至已经知道dns的作用是负责ip和域名的转换的,教师只需稍微指点即可完成此部分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既学到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果一台计算机无法上网该如何解决。同时,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充分参与,人人动手、思考。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恢复起生活活力,把讲授知识变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学生可以将课本知识外延到生活,获得对知识完整的认识和体验。

将课题教学生活化,可以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把学生注意力最大的吸引到课堂。但对于教师而言,要将生活引入课堂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加强思考,结合教学内容和显示生活的联系,才将生活和课堂教学合理结合。将生活引入课堂不是凭空能想象出来的,也不是把生活上的经验往课本内容上生搬硬套。只有依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才能在课堂上对生活中的事物信手拈来,运用合理、运用自如。

其次教师要走近学生,以学生的心理看待学习。对于同一事物,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教师要把生活拉入课堂,就必须注意学生能够理解什么,他们需要什么。要以学生的心态观察生活,结合课本思考,只有注意了这些,才能做到科学的把学生的生活情境与课本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头脑中展现熟悉的生活情境。引用内容也才会受学生欢迎。

第三在课堂上要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由于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知识的理解可能与教师事先准备的有差异,有时学生的课堂反馈可能会出乎老师的意料,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还是搜索引擎的例子,有部分学生在搜索过程中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也搜索到了所需要的内容。学生此时就搜觉得搜索过程不用太在意关键词的提炼。教师可适当提高搜索难度,让学生搜索《再别康桥》英文译稿,需要调整关键词,加入英文单词。如果不调整关键词,学生搜索将会费时很多。这时学生就能体会到关键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随时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对学生的回答或疑问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并做出适当解释。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的要补充讲解或改进方法,迅速采取应对策略。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该以新的课程理论,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生活化课堂教学,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起来,给学生更多的感悟机会,更多的体验生活的机会,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充满生活气息的思维活跃的平台。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三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受管理对象成长阶段、思维认识、行为能力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环境复杂,需要教师树立师德形象、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参与、优化教学模式、与家长建立联系等方式,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一、学校扭转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教育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步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步入了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各行各业也开始运用“互联网+”模式重构企业的发展模式。当然,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和模式等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并革新改进原有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建立起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通过邀请专门的互联网公司的导师来学校做演讲,开办讨论课程,老师在每周的上课之余可以积极去参加这种会议和课程,通过观看视频、ppt、演讲和分组讨论等的形式,让教师逐步认识到互联网对教育管理的积极意义,帮助老师去了解现阶段孩子们的心理活动状态和特点,让教师逐渐将互联网的优势发挥到教育教学管理中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并拓展思路。定期组织参加课程的老师进行学习谈论,互相交流沟通,分析班级的特点并提出更加新颖的教育管理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其次,要想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就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氛围,先破后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原有教育管理方法的精髓并加以改进,将传统思路与创新型思路完美结合,从理论变成实践,选择试点班级进行尝试,并不断改进思路、拓宽视野。为了使对学生教育的管理连贯起来,建立长期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将此事视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安排学校管理层去具体解决,通过运用责任制和竞争上岗的方式对学校的管理层进行投票选举,先让其在全校宣读自己的管理方案,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确定自己的教育管理目标,每个学生都有选举权,让权力在透明中运行,同样,任课老师的选拔也可通过学生的评价体系进行公示,这直接影响到老师的年终评优和奖金额度的发放。管理,不仅仅是上级管理下级,也可以是下级管理上级,通过双方互通有无的交流,从而改变原有死板守旧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二、家庭和社会提供后勤保障,为小学教育管理保驾护航。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爱玩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对小学生教育的校内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校内管理进行延伸和拓展,才能真正改变教育管理的传统陋习,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家庭是学生温馨的港湾,小学生最多的时间是待在家中,所以家长对小学生教育管理就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定期交流和沟通,建立家校通,可以用微信或qq等形式实现。老师每天所讲内容和布置的作业,家长都可以通过视频课程或课件等内容进行了解,对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家长可重新进行指导。家长和老师可以组织课外娱乐活动进行多次沟通,比如可通过微信群组织家长们带领学生去植物园进行植树活动,在雷锋纪念日组织一次社会实践,回家后由家长指导写一篇周记或感受,通过这种不断交流和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文字能力,对社会实践工作做得好的老师和学生予以奖励。最后,对于小学生的校内校外安全隐患问题,学校和家庭要予以高度重视,这个时期的孩子防范意识薄弱,家长可以通过建立的微信、qq群看到每天班车的时间和车次数,对于住校的学生,老师和宿舍管理人员应格外重视学生的安全情况,每天定点定时记录并查看人数,进行汇总上报。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处在相应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管理中,所以,对于小学生的教育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发展,要不断提高社会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促使社会相关教育部门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通过向有关教育机构进行定期汇报和总结学校的创新管理模式,使教育部门予以重视,建立有效的福利政策和多姿多彩的社会活动,为小学生的发展提供温床。再者,社会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为小学生提供各种书籍报刊杂志的免费阅读,提供种类繁多的学习的平台和知识库,供小学生进行了解和观看,社会执法监督部门要密切关注和督查学校周边不法分子的情况,保证小学生的出行安全。吃穿住行,都是教育管理的一部分,只有多方面、多领域多管齐下,才能真正从根源上解决小学生教育管理的单一性,从而提高小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总之,少年强则国强,从古至今,对学生少年时代的培养十分重要,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创新,应用先进的教育模式,对原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进或剔除,利用好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驾马车,对小学生进行全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管理,从而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为小学生的学习营造优秀师资和教学力量,为小学生的不断成长保驾护航。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四

语文教学不是以老师教学为重点,而是学生学习情况为标准,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课堂中。而且教师必须调动小学生手、口和脑各个感官,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地思考中,这样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提出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课前朗读全文然后找出相应的答案,如果有不知道的问题可以标记下来然后再课堂中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全方面的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各个感官无疑增加了学生思考的活跃性。只有学生参加的课堂才能体现幸福感。

二、解放学生的想象力,升华幸福感。

想象力是学生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如果学生缺乏想象力,那么他就只能像机器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学习,在学习过程难以找到乐趣,也无法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幸福感觉。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个空间让小学生自由的奇思妙想,彻底解放小学生的思维,这可以帮助处于想象力最丰富的小学阶段的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升。例如,在《称象》一课中,可以提问学生除了曹冲这个方法之外,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完成称象吗?这种问题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且思维能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收获新知识。

语文教师不能一股脑地将知识进行讲解,而要让小学生学会如何去感受知识的.魅力所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给学生时间自由发挥,可以让学生收集各种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料,加上自己的理解然后在课堂中表达出来。每一篇语文课文之所以能够被选为教材来教导学生学习,是因为它对学生在各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利用好课本资源,利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意义。例如,可以在课堂中举办朗读比赛、续写课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来发挥学生的潜能。语文老师在教学方式的改变其实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语文教师可以以分小组的形式让孩子们团结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更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这也有助于班级能够有一个幸福的学习环境。

四、尊重学生,将学习游戏化。

尊重学生就是语文教师就必须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在处理问题上出现偏袒的现象,这样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教师不仅要在小学生的学习中给予帮助,更应该在日常生活教学中照顾好每个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家的感觉。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对的地方时,语文教师不可以一味地批评学生,应该耐心地教导学生如何做好这件事,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因为受到批评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的情感。所以,教师要以鼓励的方式进行教育,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做到了要求或者做得出色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在整节课过后,小学生在精神上会觉得比较疲倦,语文教师就可以以玩小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放松。而且,语文教师还可以将语文内容融入游戏中,这样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巨大的帮助。

五、结语。

所以,语文教师只有根据社会、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灵活利用课文教材和各种方式将语文课堂变成一个充满知识的游乐场,这样才能让幸福之花开满整个小学语文课堂。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五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在小学各学科中,部分学生往往不大喜欢学数学,因此,在老师言传身教,用行动去影响学生,用心去关爱、感动学生,把学生吸引到数学的学习中,我们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喜欢、更主动的学数学。

1、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老师在进入课堂前,首先要精神焕发,感染、带动学生的情绪,引领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教学中,有一个好的开始。

例如:在教学“有关0的除法”中,主题图的编写的是淘气的猴子,以生动有趣的“小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为背景,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课堂一开始,我鼓励学生根据主题图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编成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的兴趣都很高,踊跃发言,能够大胆质疑,整节课的学习气氛都很浓,同学们对本节课教授的内容都掌握得非常好。

2、设计形式多变的练习,增添学习兴趣。

巴甫洛夫说:“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分析器参加,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暂时联系的形成。”所以在组织课堂练习时,要注意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把个体活动变为全班学生的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手、脑、口、眼、耳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能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以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练习形式的多样化,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都得到练习巩固新知识的机会。

例如:在教授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加法”时,为了能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我设计了打扑克的游戏练习。同桌二人,把扑克牌中每种花的1-9牌共36张,洗好后放在桌面正中,由左边同学翻开三张,前两张放在左边,第三张放在右边,或第一张放在左边,第二、三张放在右边,如果翻的三张牌分别是3、8、7,可是算38+7,可以算3+87,谁先算出得数,就赢三张放在自己的一边,二人同时说出得数,就把这三张放在这摞牌的下边,以后重新算。这样每打一盘,至少能做12道题。学生人人都参与,练习效率高。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根据小学生天性爱玩这一特点,我有计划地在课外引导学生玩数学兴趣活动。

一是猜谜活动。把小学数学的口诀、概念等编成谜语,利用节日举行猜谜活动,以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是玩夺红旗。把许多种类不同的小计算题设计成升旗台形状,限定时间,看谁先计算完,并且准确无误,谁就夺得了红旗。一个学生夺得了红旗后,全体学生都热烈鼓掌表示祝贺。小学生都逞强好胜,这次夺得红旗,决心下次还获胜。没有夺得红旗的,争取下次夺。

三是讲故事、编故事。我提倡学生买一些关于数学的趣味书,并给学生介绍了一些数学故事书,让学生把自己的数学趣味书都带到学校相互借阅。过一段时间后,利用做完作业后的时间,组织引导学生讲他们自己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编故事,学生对数学运算符号的运用、由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四是做数学游戏。比如让学生对口诀、找朋友、数学接龙,打扑克牌,开火车,夺红旗,数学小医生,小博士等数十种数学游戏。我搜集了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错误集中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医生”,看谁诊断得准,医治得好。许多学生爱面子,惟恐自己落后,就虚心向别人请教。很快,题中的错误都找出来了,以后再遇见类似出错的情况就少了很多。有趣的游戏改变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学生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起了学好数学的热情。

三、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爱学、乐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缺少动人的情节,适当地使学习内容含有情趣,调节课堂气氛,对于教学常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常在课堂游戏中可以进行一系列比赛,小组之间的,师生之间的,生生之间的比赛。例如:“速算比赛”;“智力比赛”;“争当小小巧算家”,“争当数学小博士”等比赛。在不知不觉中,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想学、乐学。

四、适时评价,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在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发射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质进一步形成。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炼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入,成功接纳新知识,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6+5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6×6-1(2)6×5+1,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做7×5。我热情表扬他大胆创新,其他同学却马上反对,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同学不知不觉地参与辩论。此时全班的同学学习热情及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气氛中,学生心理得到减压,自尊心得到充分的尊重,个性及特长都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独立性。

五、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诱发学生表现欲望。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量让学生的成功多于失败,成功时及时给以表扬和肯定,培养他们对成功经验的重视,失败时不轻易责怪学生,帮助他们分析、查找原因、积累经验。善于激励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而反复成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渴求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更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每一个新知识,我读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引导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

案例: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我并不是直接将公式给予学生,而是要求先动手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形长、宽各是多少?然后提问:“要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提示他们可以一边摆纸条一边想,有的学生会把红、蓝纸条摆成一条线,用“长+宽+长+宽”得出周长;有的人把两条红纸条摆在左边,两条蓝纸条摆在右边,用“长×2+宽×2”得出周长;还有的人把一红一蓝纸条摆成一条线,共摆成两条线,用“(长+宽)×2”得出周长。我又问:“这三种方法都合理吗?哪种方法最简便?”学生回答:“三种方法都合理,第三种方法最简便。动手操作向来都是孩子最喜欢的,通过他们最喜欢的方式来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六

摘要:教学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专业技能。文章以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为例,探讨了其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策略,旨在提高小教专业学生的执教水平与能力。

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与教学有关的教学理论,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可描述、可观察、可培训的具体教学行为。教学技能训练是融理论与训练为一体的教育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教学行为技术的训练,突出了操作性、实践性特点,因此是小学教育专业基础课的核心课程,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技术性行为训练,有效提高师范生实际执教水平和能力,体现师范性特色,是对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是于为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培养教师职业技能的专业课。当时通过教师带队实习所接触到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观察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反思得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最大的弊病在于缺少操作性、实践性强的技能训练课程,实习学校反映一些学生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比如对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不到位,教学节奏缺少变化,不善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等。因此学院决定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训练,把它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加强管理,保证正式的学习时间及训练质量。训练使学生在校期间重视练习和掌握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基本教学技能的类型、操作程序和要点,能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操作,能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同时带实习的教师经过讨论,确定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首先,要构建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案,完善教师技能分步训练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学业评价等方面的考虑。其次,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充实教学实录库,为学生的观摩学习提供条件。

一、精选教学内容,自编教材。

选择好教学内容,经过集思广益的筛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已经学习过“教师口语”、“书法”、“班级管理”,所以确定教学重点是进行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在使用过四本教材后,教师感到所用教材不够理想,于是自编教材《新编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程》,主编、副主编及编写者均为本院一线教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5月出版,后来该教材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材。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课程标准解读,目的是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教师角色及教学行为的转变。第二,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目的是掌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够设计规范的教案。第三,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训练,目的是掌握导入、提问、讲解、板书、结课、课堂管理的基本技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工作。第四,说课、听课、评课技能,目前说课技能是考核教师常用的方法。第五,教学媒体的选用技能训练。第六,学习方法指导的技能训练。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实际训练。

本课程在理论上,要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技能的构成、特点、结构、类型、应用原则、主要适用范围。操作上,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去进一步体验、领悟、提高应用教学技能的自觉性和熟练性。在教学中我们综合采用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观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其中有1/4的课时用于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保证学生教学技能的掌握,真正促进学生教师教学技能的形成。通过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试讲、教学评价等活动,切实训练学生的从教技能。

1。案例教学法。其优点在于它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技能提供了最直接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用教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程序是:首先由教师收集教学案例,从中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师生对案例进行总结、评价,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要注意所选案例既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优秀案例,也要有因违背教学原理而导致不良后果的案例,有利于引导学生吸取优秀经验,避免不良表现,防止走弯路。

2。练习法。课堂练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课堂上采取书面作业或口头问答方式进行练习,比如对一篇课文进行板书设计,判断某教师在讲解“果实”时运用了哪一种讲解方法等,此外布置课外作业对一些教学技能进行巩固,如评价某一节课的教案撰写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其中有一项练习是模拟教学,教师指导学生模拟中小学课堂情境,练习某一个环节的教学技能,比如,导入环节、提问环节、讲解环节、结课环节等等。教师随堂抽取几名学生上讲台模拟讲解个别知识点,或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微格教室里进行教学。在模拟教学中,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去感受教学的设计及实施过程,亲身体验教学技能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

3。观摩教学。观摩的形式主要有视频教学观摩和中小学实地教学观摩两种。基本程序:学生观摩教学视频或实际教学,做好听课记录,然后开展小组讨论,最后写出评课稿。通过观摩学习,引发学生的教学反思,在对他人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提炼过程中,提升对教学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向不同风格的优秀教师模仿学习,较快提高教学技能。比如看了窦桂梅教师的教学录像后,小学教育文科班的同学深受启发,感到语文教学特别需要教师情感的投入,增强感染力,这样才能使一篇课文鲜活、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目前。在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迅速积累教学的感性经验,它是师范生教学技能形成的重要途径。

三、采用单项与综合技能训练结合的程序。

如果基本教学技能的训练是以一堂完整的课为单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的技能点比较多,容易使学生顾此失彼。针对这种情况,本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采用了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结合的教学程序,使训练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每一个教学具体的行为。具体分三步:首先观摩一节完整的课,初步理解教学的基本过程;其次将一堂课程中教师的基本技能进行分解,分成导入、提问、讲解、板书、体态语言等单项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最后在单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试讲完整的一节课,将单项技能综合运用于教学过程当中。这种教学程序具体到教学技能的每一个细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自身教学行为的缺陷,使他们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四、开发课程资源,创设观摩学习的平台。

学习、观摩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基础,学院应为学生自发地进行观摩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我们购买了小学全套教材、相关教学书籍和两套中小学优秀教学录像,以及“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首届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的录像,建立了教学实录库,在课堂教学中或课外让学生观看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录像带,进行观摩学习和评价,撰写心得体会,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特别是在观看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的视频时,由于录像上的参赛者就是同年龄的在校学生,因此学生常常发出会心的笑声,效果很好。此外,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人教网、中小学教育资源交流中心、优酷网、土豆网等,查找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借鉴,尽量为学生提供观摩学习的平台。

五、改进学生学业评价方式。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及课程目标,学生学习的平时成绩占20%,主要是对学生单项技能练习的态度、表现方面的评价,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期中考试的方式是播放一堂小学教学录像,让学生看后写一篇评价,期末考试的方式是首先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讲课,并相互评价,然后教师抽取小组中的一个学生为代表面对全班讲课,再把教师评分、全班学生评分进行综合,得到小组成员的综合分数。这样考查的目的是尽量客观地反映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突出实践性特点。由于每位学生都要在其他同学面前讲课,因此自尊心会驱使他们自觉地加强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同时全班听课的过程是一种观摩学习,有强烈的现场感,气氛很好。此外,为了使教师技能训练不流于形式,真正把这一工作抓出实效,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通过各种形式为学生开辟训练园地,每年举办各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普通话比赛、板书比赛、讲课比赛等,激发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教师意识和教学基本功。几年的实践使对学生的培训取得一定成效,今后需要在以下方面改进:一是如何保证学生分小组练习时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尽力而为,防止走过场,敷衍了事。虽然应该充分相信学生,但的确有少数学生不认真对待,其他同学碍于面子也不好批评他们。二是如何激发和管理学生课外时间的教学技能练习,如自己上网观看教学视频,练习板书、普通话等,毕竟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每周两节课,所以需要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加强练习。三是学院的优秀教学录像还不够丰富,主要是购买渠道很少,网上购买,几乎没有满意的资料。在此呼吁相关教育部门多组织出版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让师范学校能够用于对学生的训练,做到高起点,高效率。

参考文献:

[2]赵春兰。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以张家口教育学院为例[d]。延吉:延边大学,2010。

[4]王孝红。师范生中学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方法[d]。重庆:西南大学,。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七

1.教师队伍素质仍待提升。

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得到了很好的优化。但是在与城市小学教师队伍做横向对比后,仍然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师人数不足等诸多问题。首先是教师队伍的学历总体水平较城市小学为低,虽然农村小学教师招聘已经纳入到事业单位统一招考中,但是仍然以大专或普通二本高校的学生为多,因此在教学综合水平上仍然存在基础不过硬等问题。其次,教师人数不足,有的学校,语文和数学这样的主科还是由一个教师担任;一个教师担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级的班主任,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难以想象,一个人怎样应对这么繁重的工作。农村小学教育仍然以语文、数学等文化课教学为主,英语、音乐、美术以及各种其他类型的兴趣班等开展水平不高,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助力不够。哪个校长不想让学校办学搞得丰富多彩,究其原因,没有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心有余而力不足。

2.教学资源匮乏。

原本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在我国教育界所占的比例就很大,并且农村的小学教育因为地域分布的不一样,造成了小学教育在物质条件上的差异,国家的帮扶已经很大的投入了,然而,因为地域地形条件所限至今有些偏远地区的校舍都还没有完整的桌椅板凳,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仍有欠缺。一些地区小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也还存在不足,近些年来,一些志愿者充实到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中来,也只是杯水车薪,农村的中小学教育的现状还很堪忧。

3.办学条件差。

农村教学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许多老少边区的小学教育质量的下降,甚至一些极为偏远的地区办学能力都不具备。我国全面的经济建设已经进行了几十年,可对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学系统的关注还不很到位,与中小型城市的教育发展现状相比较差距很大,在一些农村的校舍里见不到一台电脑,也看不到音乐教学用的钢琴,在受到地方经济发展缓慢因素的束缚下,农村小学教学的办学条件达到了最低限度。这与我们信息发展迅速的城镇都市相比较,农村的小学教学现状亟待改进。

二、解决农村小学教学困境的对策。

1.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对于农村小学教育而言,教师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启蒙阶段小学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能够对正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时期的青少年产生直接、重大且深远持久的影响,很多青少年对学习失去兴趣乃至辍学都与小学教师不无关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教师的定期培训,增强教师在德智体美教育等领域的专业技能,为小学生开设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完善农村小学教师的聘任制度,从招聘环节紧把入口关,通过更加优越的条件吸引更多师范专业的素质过硬的年轻教师。同时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探索城乡小学教师交流机制,通过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等形式促进城乡教师交流,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不断完善。

2.丰富教学资源。

农村小学的教学改进要从多方面来考量,首先从农村小学的基本校舍的硬件配备入手,应由教育系统各级主管校舍改造的部门单位与相对应的地方行政主管教育的单位沟通合作,对各分属管辖范围内的农村校舍进行细致的排查,搜集校舍现状信息,再有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对农村校舍进行基本资源的配置,要从教育面向所有人的角度对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根据不同地区和地理环境,对校舍基本建设进行全新的与时俱进的设计和改建。基本教学用具的配备的完善也是关键的环节,要与小盒的改建相匹配相同步。农村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影响农村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完善农村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对农村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予以相应的政策倾斜,稳固农村教师队伍,提升农村教师待遇标准,定期对农村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研讨,完善农村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

3.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办学条件。

农村教育的现状对于我们来说是急需改进的工作重点,每年都有因为上学条件不具备而辍学的孩子,而且数量很客观,这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当然,政府从财政上进行固定的投入是有计划的,而各级主管教育的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多渠道对农村教育的基本建设进行投入和改造,根据地域地形影响教育开展的一些因素,改善村村寨寨之间的道路交通,以保证学生能够进学校上课。加大扶持的力度,有效地利用一些教育基金或从省级地区级乡镇级的教育经费里,增加农村教育的比率。可以设立政府部门或个人针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制度,真正做到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改善。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人最早的启蒙教育,使我们认知世界最早期的感觉,小学教育是对我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基础的奠定,完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农村教师的政策倾斜,增加对农村教育的帮扶,都将是改善农村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硕.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03):4-7.

[3]张洁.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的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八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引导高校推进教学团队建设,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建立教学团队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队伍的老中青结合,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虚拟教学团队。

电大系统近年来组建了不同层级的专业和课程教学团队。实施基于网络、手机短信等各种平台的异地实时与非实时教学与教研,在低投入的基础上,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协同一致开展教学。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数据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问卷发放主要采取现场发放及e-mail两种形式。依据方便抽样原则,本次调查的样本主要来源于西安地区教学团队教师,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99份,剔除回答不完整或不可供分析的无效问卷13份后,实际有效可供分析的问卷为84份。其中传统团队的样本40份,占47.6%,虚拟团队的样本44份占52.3%,两者所占比率基本相同,问卷能够有效反映研究需求。

2、问卷设计。

为便于分析,除了基本资料外,问卷设计采用是非性答案,即答案从是、否中二选一。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团队成员组成问卷中涉及团队组成的问题主要包括团队成员的基本资料(年龄,学历,毕业院校,专业,现工作单位、从事的专业等)。其中虚拟团队,以中央电大09年组成的首批全国电大教学团队为例:包括1名首席主持、12名核心成员、20名左右的骨干成员,其中有教授4名、副教授9名,其余为讲师或助教。(2)团队任务完成情况不管是普通高校教学团队还是远程教育虚拟团队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但是完成过程却是有区别的。问卷中涉及任务完成情况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团队成员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团队工作”“团队工作任务是否和你的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等。

三、研究结果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团队成员组成。

通过卡方检验,除了年龄相关问题,关于学历和职称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远程教育团队成员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均不如普通高校。

2、团队任务完成情况。

关于团队成员任务完成情况,虽然两教学团队均能完成相应教学教研任务,但在“团队工作任务是否和你的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在普通高校教学团队和虚拟团队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能够反映任务完成的困难情况。通过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说明远程教育团队成员相当一部分工作和团队无关,而普通高校教学团队的工作基本就是一项团队工作任务。

四、讨论和结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远程教育团队建设初期与普通高校教师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具有高学历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如普通高校教学团队教师高,这也和电大专职教师本身学历层次与普通高校存在一定差距有关。调查也反映出,由于电大教师工作内容包含多个方面,所以在完成团队工作的困难程度上还是与普通高校教学团队存在一定区别的,尽管如此,我们仍乐于在团队工作中奉献自己绵薄之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九

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全面分析,因人施教;对“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与重构,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科学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保证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综合性的培养,打造高效师范课堂。

“教师口语”,作为师范院校的必开课程,主要以培养师范生的口语能力为目标,对学生的口语应用技巧、言语识别与判断能力等方面提供专业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将诸多的精力用于“教”,即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学”的重要性,也未能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影响进行全面的思考与重视。本文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口语”这门课程进行设计,建构教师口语师范教育新模式。

一、全方位对学情进行把握,对授课班级进行合理分析与编排。

鉴于师范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城市,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一,语音语调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工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全面把握,针对具体学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1.对学生口语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性检测,科学编排班型。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教”“学”特点和规律。“教师口语”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形成专业性、标准化的口语表达能力。传统模式的班级编排大多是将同一专业的班级学生组合在一起,最终以合班的形式进行授课,听讲学生人数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教师只能单一地通过理论性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并不能对专业性的训练进行有效的展开,学生完全是在“听”,“练”的机会少之又少。

大班型以及不考虑学生自身存在的普通话水平差异,对学生的个体训练与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设计该课程适合以分层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需要全面性地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口语水平、语音基础进行综合测试,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水平测试的结果及学生的专业,对授课班级进行合理的编排,最终以小班分层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与训练,这对学生个体发展与专业技能的训练具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2.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创建个人学习档案。小班分层授课模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个体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掌握,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创建个人学习档案。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语音的共同特征与个性差异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在了解学情、创建学生档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与技能的培养。

二、以学为理念,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当前我国师范院校使用的教师口语教材基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的普通话进行训练;第二部分是一些常用的口语训练;第三部分是针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口语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地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

1.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因人施教。在对师范生进行普通话训练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的把握,帮助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训练方式。由于师范生是来自不同地区,他们的方音习惯已形成很多年,若要通过一学年或一学期的学习实践对其语音习惯进行改善是较为困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策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等综合方面的精神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心理特征、方言习惯、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为学生设计一套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

2.通过互动性学习方式,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口语”课程中常用口语的训练阶段,其教学内容涉及大量实践性的'语言练习,这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通过互动性学习方式,学生之间动态性地进行交流与互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各种类型的自然语境,学生在其中进行对话模拟练习。其中,教师可以采用悬念、假设等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在虚拟情景中对具体的角色进行模拟。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片断引入到课堂中,学生在其中作为当事人,并对这种教学情境认真地分析,教师鼓励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发表意见,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积极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学生口语技能的训练。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取,要将具体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其二,互动性学习方式需要教师经常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进行总结与分析,在总结的过程中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平衡好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之间的课堂容量比。此外,课堂活动中所设置的模拟对话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姿态表述、语音语速、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成长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3.设置专题训练。“教师口语”课程中的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口语训练阶段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法和口语训练两个部分。其中,语法包括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使用的专业用语、导入语、过渡语、提问语、引导、总结语等方面;口语包括沟通语、启发语、表扬语、暗示语、批评语等。教师职业口语会涉及对教学语言进行全面性的组织、对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地设计、对学生心理特征有细致的体察、对具体教学情况有及时应变的能力等,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较广。因此,教师专业性口语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互动,师生合力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要科学,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以“学”为中心。我们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将具体的学习内容设置为一个一个的专题,分类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与演练的过程中,教师对具体的专题内容进行理论阐述与讲解,通过直观示范的方式促使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理解与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和平台,将讲台和时间让给学生,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担任教师的角色,双方之间互相协调、帮助,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掌握专业性的知识与技能,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保证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的方面,即: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评价,一般通过期末测试的方式对学生专业性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并将其作为终结性评价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评价方式体现不出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学习效果,也缺少了对教师教学技能方面的评价。因此,在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这门课程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将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从不同的视角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这对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和教学改革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推动性作用。

1.教师教学方面的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口语”这门课程中的具体教学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在整个课程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该门课程进行整体性的回顾与评价,对知识脉络进行有效的梳理,从学习者的视角对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此外,还可以建议所在部门的专业领导设置公开电子信箱或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并将学生的意见反馈向教师进行发送。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有效地为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供参考。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自身的教学环节进行评价,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反思,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地改进与完善。

2.学生学习方面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方面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三项进行:其一,对每位学生在“教师口语”课程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性的评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阶段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充分掌握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情况。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计划设置,给予学生综合、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动机的调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检测情况,适当地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其二,对学生学习团队进行整体性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互评、教师总结的方式,促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沟通氛围,全面地培养学习者的沟通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其三,综合性的学习结果评价。要以试卷和技能过关形式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效果,及教师口语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技能过关形式多样,既有单项考查,又有代表作汇报演出;既有微课试讲,又有班主任工作模拟活动,充分为学生搭建展示风采、训练技能的舞台。

四、小结。

教师口语是师范生一项基本的职业技能,每位教师对学科的认识、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理念都会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方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任务量大与课时少、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课上教学与课后训练、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任务学习与兴趣引导等方面找到最佳平衡,提高师范生的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实现高效课堂。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十

教育事业的改革促进着学校和教师更加注重在教育中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也更加看重对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增长。在幼儿教育当中,要秉承将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将教育内容蕴含在其中的要求。幼儿的年纪导致他们每天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用在游戏上面,这也就说明了在幼儿教育当中需要将教学内容混合在幼儿每天的游戏当中,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游戏中锻炼到自身的技能,获取一些有用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容易引起幼儿的反感,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找寻到快乐,促进教学成效。在现阶段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游戏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创造了有利于教学的良好氛围,实现了知识技巧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双赢。

2、用讲故事的表演形式开展幼儿美术教学。

2.1、用讲故事的形式提升幼儿绘画的兴趣。

在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教学中,幼儿教师要充分分析当下幼儿感兴趣的点和他们当前能够接受事业的最高限度,通过分析幼儿本身的生长环境和他们表现出的喜爱事物来选择最恰当的故事提升幼儿绘画的兴趣。幼儿教师只有本身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大班的美术教学成效,开展更加有趣的游戏美术教学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当下幼儿最喜欢的故事,将其融入到美术教学的内容当中,通过表演和讲述故事的方式让幼儿们来进行绘画作业,完成自己有趣的绘画作品。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讲述“狮子王”的故事,在讲完了小狮子加冕为王的故事之后,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扮演的形式,用道具来装扮成狮子王(装扮自己或者选择一个小朋友进行装扮)。让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幼儿教师提供的装扮道具来画出你们心目中的狮子王。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注意在其中教授给小朋友们一些绘画技巧和对狮子的简单认知,如:狮子的毛发是卷卷的、眼睛是圆圆的、嘴巴是大大的、牙齿又白又尖,还有着像半月一样的耳朵。这样的描述会在幼儿心目中形成一个狮子的具体形象,然后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把狮子王画出来。这种将美术教学蕴含在日常游戏当中的教学形式有效地提升了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提升了自我的实践动手能力,开发了自己的创新思维。

2.2、用讲故事的方式发散幼儿绘画的思维。

除了利用讲故事的游戏方式来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以外,还能有效地拓展幼儿的绘画思维,使幼儿将自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发挥到绘画当中。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本身已经在很多渠道当中听过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不管是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都有了一定的认知。因此,单纯讲故事的形式只能很简单地吸引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参与到游戏绘画当中,所以,幼儿教师要启用全面的故事教学方式,让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自己来创造全新的故事,并且将其绘画在自己的作品当中。

例如传统的改编故事,根据幼儿男女生的不同可以让他们创造出不同属性的故事,男生更多愿意改变具有战斗性质的有趣故事,常见的是将奥特曼和外星人联系在一起绘画出一起打斗的故事;而女生则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诸如灰姑娘婚后的美满结局或者小美人鱼不再变成泡沫的圆满结尾。这些创造性的故事因幼儿本身喜好的故事不同而出现个性化的差异,幼儿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幼儿创造出的有趣故事,对幼儿绘画的故事进行客观的点评,分析幼儿在故事绘画当中表现的有趣内涵,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用趋向于游戏化的绘画内容开展幼儿美术教学。

3.1、绘画内容从幼儿喜爱的题材中选择。

传统的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教学是幼儿教师安排绘画内容,而游戏化美术教学的模式则更多要求幼儿教师将这一选择权交还给幼儿。因此在游戏化的幼儿美术教学中,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们本身来选择绘画的内容,让幼儿们根据当天游戏的内容来绘画游戏的场景,使得绘画的内容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表演歌舞等方式促使幼儿选择和开发更加有趣的绘画内容,使得幼儿在美术课程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提升。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变得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这种教学方式也表现出更加尊重幼儿学习当中的主导地位,将适合大班年龄层次和阶段的内容充分运用到绘画当中,拓展了幼儿的绘画题材。

3.2、绘画的题材呈现出多样化的游戏性。

最后,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的教学绘画题材也应该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游戏性。在传统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幼儿教师更多趋向于教授幼儿们绘画技巧和绘画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对幼儿绘画实践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因此,现阶段游戏化的幼儿美术课程教学应该呈现出多样化的游戏题材,让幼儿们通过游戏题材着手进行绘画,在题材中展示出多元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让幼儿们利用在学习生活中充足的游戏素材完成绘画任务,将幼儿内心当中爱玩的天性发挥到绘画教学当中,促使幼儿提高对美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其和游戏联系在一起,更加愿意参与到绘画任务当中,提升自我的绘画能力。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游戏对于幼儿园大班开展美术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地完善现阶段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的方式,将幼儿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达到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越.游戏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张海凤.游戏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探讨[j].青年作家,2015,(6):149.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一

教师口语从字面意思就是指教师在接触学生以及在其它职业中的一种口头语言,是教师在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语言,它虽然是属于口语的范畴,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口语,它是在一般的口语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职业专门用语,它的基本特征是:一、可接受性;二、规范性;三、教育性;四、科学性;五、儿童性,但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职业性。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教师口语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虽说是两年,其实四年我们都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我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我觉得普通话就是教师口语的基础,是保证,是前提。前两年虽然没有学习教师口语,但我们学习了普通话,这就为我们后面学习这一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学习了四年。

记得刚学习普通话的时候,我对它充满了好奇,并带有一定的疑问,我每天都是在讲普通话,怎么还要去学习普通话呢?但是当我真正的去学习它了,并且上了几节课之后,我的观念、想法立即就发生变化了,虽然,我平时讲的是普通话,但那只是我个人认为所谓的普通话,它并非是真正的交际语言——普通话。学习了这门课程不仅让我懂得,普通话在我们的交际中是多么重要,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还让我对于普通话有了新的认识,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还让我知道了在我们方言中有许多我们从未注意过的一些事项。

学习完普通话之后,我又和教师口语这门课程打上了交道,对于这门课程而言,刚开始,我完全是一无所知,而且说实话,我对它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觉得这有什么好学的,不就是讲话吗,谁不会说啊,我刚开始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的。然而,当我真正地去接触它时,了解它时,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它是包含了很多内容的,并且很值得我们去学习,而且还要好好的去学习它。教师口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表达的问题,教师口语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教师和学生关注语言表达本身之外,更要关注教师素养的提高。并且学好这门课程,它还能够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语言能力的的职业技能,其中包括了教学口语、教育口语、教师交际口语。单单从教师交际口语来说,教师口语就有非常大的用处、意义,它能够帮助我们以后顺利的开展工,可以让我们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创造良好的自身发展的机会。

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不仅让我对教师口语这门课程有了深刻的了解,还让我知道了在我以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我该如何恰当、正确的使用这些语言,好让自己和别人的相处更愉快,为自己创造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网。

以上就是我对学习这一课程的体会和感受!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二

语言教学是幼儿园阶段主要的教学科目,通过语言教学的开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然而,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幼儿园大班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存在“小学化”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提升。好动、爱玩是大班幼儿的突出特点,游戏教学正是充分融合了幼儿这两大特点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开展语言教学,可显着地提升教学效果。

一、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游戏资源比较少。

大班语言教学中利用游戏教学时,需要丰富的游戏资源来支撑,但当前大部分的幼儿园中游戏资源都比较少,教师自主开发的意识也比较差,有限的游戏资源使得语言教学中可采用的游戏方式仅有几种,几次轮转使用之后,幼儿缺乏参与游戏的兴趣,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2.幼儿参与游戏的时间有限。

大班在利用游戏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学时间为20~25分钟,理论上来说,这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应该归属于幼儿,但真实的状况是幼儿参与的时间比较少。有的幼儿园仅在游戏即将结束时才让幼儿参与进来;有的直接在字、词的讲解中穿插游戏,幼儿基本上无法参与,与游戏教学的实质相背离。

3.过分强调游戏的规则。

大班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对规则的理解能力有限,违背规则游戏的现象经常发生。然而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过分注重游戏规则的强调,从而导致在短短的游戏中出现教师多次维持规则的行为,这不但影响了游戏的连贯性,同时也会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二、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中提升游戏教学效果的措施。

1.更新游戏教学理念。

在游戏教学中,幼儿通过参与、体验,获得相应的知识,这是一种主体性的体验,可提升幼儿感知的效果。教师利用游戏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首要的便是秉持正确的游戏教学理念,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在游戏教学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处于核心的位置。设计游戏时,要兼备知识性和趣味性,而且要明确自身的引导地位,进而在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引导作用,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能力。

2.创造性地进行游戏设计。

与其他科目教学相比,语言教学具备可渗透性的特征,语言即是人们生活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教学正常开展的重要支撑,任何一个科目的教学中,都存在语言教学。大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要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机会实施语言渗透,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设计语言教学游戏活动时,要坚持创造性的理念,在游戏中增加语言因素,注重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语言教学游戏中,角色游戏、表演游戏都可以被多次运用,而且不会让幼儿有重复的感觉,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幼儿锻炼语言能力。在进行《小狐狸画春天》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角色游戏,在课前,教师准备好头饰,包含小猴子、小熊、小刺猬和小狐狸,课上教学导入之后,教师请幼儿分别扮演小动物,表演他们迎接春天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并将自己的想象描述给其他小朋友,在此过程中,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同时语言能力及想象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3.增加幼儿园的游戏资源。

网络中包含海量的信息,教师通过关键词的搜索,可以搜索出多种游戏方式。但游戏方式毕竟有限,教师要打开视野,以更为宽广的思路开发游戏资源。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打破采用“现成游戏”的方式,通过自创的方式使得幼儿园的游戏资源得到丰富。

4.游戏中充分尊重幼儿。

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幼儿之外,还需要在游戏中充分尊重幼儿,坚持幼儿在游戏中主体性的原则。幼儿语言游戏教学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因此教师不应该刻板地遵守游戏规则,而是要给幼儿留有适当的发挥空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尊重幼儿,实现在游戏中教学。对幼儿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教师应在合理的时间来引导,避免反作用,促使幼儿理解规则,并自觉遵守规则。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教学中,通过游戏教学的运用,让幼儿在玩游戏中掌握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能力。在运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并合理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实现教学与游戏并重的目标,显着地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王凤霞.幼儿园大班教学游戏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2).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小学体育课中,游戏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教育淡化了测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着重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个人身体练习”为主要目标,激励学生主动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达到身体、心理的全面健康。在新课程中,体育游戏的位置就更为突出了。在体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体育游戏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游戏能帮助少年儿童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因为少年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各种社会角色可以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特别是在一些集体游戏中,少年儿童需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这对养成少年儿童集体生活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都有显著的作用。

其次,少年儿童通过体育游戏使自己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器官、系统的肌肉得到必要的活动,从而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和劳动中所需要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搬运等实际活动技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据报道,以往由竞技体育“唱主角”的上海中小学体育课,如今已经悄悄“变脸”,引入了“滚铁圈”、“斗鸡”等各种弄堂游戏,而且把保龄球、高尔夫球一类休闲活动项目也列入了新体育课的备选内容。上海体育教师们发现,弄堂游戏走进体育课后,学生玩一次“滚铁圈”、“斗鸡”,出出汗、练练筋骨,运动量并不比投铅球或跑步少。我认为,从竞技走向游戏,这已成为小学体育教育的趋势。

一、体育游戏的类型、特点。

根据游戏的功能,我认为体育游戏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2、情节型。即将游戏以一定的情节或主题贯穿起来,让学生担任情节或主题中的角色,并随着游戏的情节积极活动、主动思考。如“地道战”、“兔子与乌龟赛跑”、“深山探险”等游戏。

3、竞争型。竞争性是体育游戏的鲜明特点。例如:“迎面接力”、“夺球仗”等游戏,在激烈对抗中,引导学生努力去克服困难,勇敢拼搏,积极去争取胜利,从中得到乐趣。群众中广泛开展的踢毽子、跳绳、拔河也属于竞争型游戏。

4、教育型。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游戏中,如通过游戏“美化校园”或“植树小能手”进行环保教育。

5、益智型。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建设儿童乐园”、“拼图接力”等等。

当然,严格说,体育游戏是很难从功能上划分其类型的。因为不论哪种游戏,大多都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而且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体育游戏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因此游戏总在不断丰富、发展。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可以、而且应该创造性地发展游戏内容,制定游戏的规则,并且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游戏。

近年来全国各地举办各种类型的趣味运动会,比赛项目大都是体育游戏,如花色拔河、网上踢毽子、跳绳接力、五人飞碟对抗赛、青蛙跳等,都可以“移植”到体育课中。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如今不少公园、少年宫、俱乐部、儿童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场所,出现了各种电子游戏,如电动玩具、飞船、飞车、模拟器等,这无疑为学校体育游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其二,体育游戏都具有虚构和假想成分。在游戏活动中,人们可以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一般说来这些角色与个人在现实生活的角色毫无联系。如在儿童游戏中可以扮演小青蛙、小兔,也可以扮演解放军、医生等角色。具有一定情节的游戏就更富有假想成分。根据游戏的这种虚构和假想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投入到游戏的情景中,“假戏真做”,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三,游戏是需要一定的规则的,规则可以调节游戏者之间的关系,是游戏得以公正、安全、顺利进行的保证。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规则本身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教育儿童遵守纪律,履行应尽的职责,培养少年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因此,教师要重视规则的教育作用。

二、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体育游戏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具体的演示,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模仿练习。例如:进行“锤子、剪刀、布”节奏跳游戏教学,教师先讲解“锤子、剪刀、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再进行动作的演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模仿练习。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或者在已经布置好的场地上,通过语言的描绘、音乐的渲染以及具体的人员示范,让学生了解游戏的过程及其相关的规则。例如“跳单双圈”游戏教学,可以创设勤劳的小兔踏石过河采蘑菇的故事情境:在场地布置一条宽70厘米、长12厘米的“河”,“河”上有若干“石头”(圆圈),“河”的对面长满鲜嫩的“蘑菇”(小垒球)。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小兔”踏“石”过“河”采“蘑菇”。

3、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发展水平出发,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培养合作意识的“搬运游戏”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诱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尝试,从中获得协同合作的体验,增进了协同合作的意识。师:小朋友,这个球需要两人配合运到终点,要求不许用手,又不能让球落地,大家有什么好办法?生:我知道,两人一起用头顶…可以两人用胸夹…用腰…(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尝试练习,有的面对面用头顶、有的背对背用腰卡着、有的一前一后夹着…活动过程中,可以再启发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最好的搬运方法,再进行尝试)以上方法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互相结合,灵活运用。在游戏讲解时还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注意教师与游戏者站立的位置,教师应站在游戏者都能看得见和听得清的地方,讲解要简明扼要。并注意不让游戏者面向阳光或迎风站立。

(2)、讲解游戏的顺序为“游戏的名称;场地布置;游戏者的队形及站位;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与要求;游戏的结果”。

(3)、为了让学生掌握游戏的过程和方法,既要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规则和要求,又要讲解示范动作的结构和要领,帮助游戏者掌握正确的动作。此外,在讲解游戏内容时,还要对游戏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自然常识的教育。

三、游戏的组织。

游戏应在教师规定的信号下开始,在进行中,教师应观察游戏者的行动,及时补充说明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使游戏能正确地进行;及时教育参加者自觉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员,对于违犯纪律的行为,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教学。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四

摘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在职教师;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骨干到校任教;注重实习基地的运用;积极提供技术服务;加强教科研工作等多种途径能积极帮助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中职教师;培养;专业化。

中职教师不仅能够承担课堂教学,而且能够指导学生实践学习,职教教师不仅要有基本的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教育方法,而且要有课程开发能力,以及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职教教师只有掌握了最新的专业知识,才能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职业。理想的职教教师所具备的素质应有以下几个方面:专业精神、专业道德、专业知识的能力、职业教育的专业能力、人际关系及技巧的能力等。总之,职教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还应熟悉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对职教教师的发展,提出了“双师型”培养的要求。

对于中职教育质量的高低,中职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到职业态度培养,从传授知识到技能训练,中职教师都倾注了辛勤和汗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20)》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但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特别是农村中职学校教师都是缺编的,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由于诸多原因一时还难以改变这种状况,面对这一现实情况,为应对专业课教师紧缺的矛盾,所以我们应更正基础课教师不需要专业实践知识的观念,处于基础阶段的基础课教师在完成基础课程讲授的同时,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既要担任一定的专业课学工作,也应该成为学生就业的第一引路人。但这些担任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正是缺乏专业课知识。而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专业课教师,虽然他们专业理论较为扎实,动手能力较强,但他们都不具备教师任职资格。没有基本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基本功一般,对教育规律和职业教学要求理解不够,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和态度一般,难以符合提升教学质量的要求。

一、多层次多形式培训在职教师:

重视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1、学校要重视每一次“国培”、“省培”的机会。在学校挑选优秀中青年积极参加,并给他们下达明确的培训目标和任务。培训结束返校后要及时召开培训座谈会,召集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座谈交流。

2、在授课技法方面,可以采用名师导学的方式,名师可以是学校聘请的学科理论专家或技术人员,也可以是本校该领域有特长的教师。通过这种模式,在某方面教育有需求的教师跟随名师学习,可以作为教学助手,在学习和协作中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3、在实践技能方面,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由学校在专业课教师中选派中青年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形式,直接在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支持鼓励教师在企业获得行业资格证书,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双师”技能。

二、校企密切进行科技合作和开发。

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专业课教师走出学校,面向企业,面向生产,随时与企业保持业务和信息的联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允许教师个人自由利用闲暇时间深入企业,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研发工作。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及产品客户培训,以此使专业课教师及时获取行业企业信息,并使之及时开展课题研究,让学生能够学到最新知识信息、管理信息,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

学校按计划、有步骤安排教师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习,不仅为了指导实习学生在企业正常有序工作,而且能够了解行业企业的最新标准和动态,参与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能学习企业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这样有利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的培养。一方面,提高理论应用于实际能力,开阔教师眼界,领略先进工艺,以补充教材的滞后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累教学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

四、聘请企业骨干到校任教。

积极从企业引进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习本地区、本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行家里手、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把这些“行业骨干”请进来,可以对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让“行业骨干”与专业教师优势互补。学校通过招聘、推荐等方式在企业和社会聘请一些本校相关专业的“能工巧匠”,以及回聘本校在专业上有所成就的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建立一支应用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本地区本行业的既熟悉专业技能,又适合教师岗位的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以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让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既可以弥补学校自身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缺陷,也可以促进该专业的教师学习提高。

三、注重实习基地的运用。

校外实训基地也是“双师型”教师建设与培养的基地。这和到企业顶岗实习不同,因为实训基地不仅承担学生的专业教学任务,同时承担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任务。选派教师到实习基地培训,让教师既承担理论教学,又承担部分实践工作,技能水平提高很快。

四、积极提供技术服务。

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资源、设备资源、场地资源对外开展技术服务,服务对象既可以是校企合作单位,也可以是学校周边的社区、群众场所。服务时机可以通过学校开展的一些公益活动积极参与,也可以事先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技术服务由教师牵头,学生参与,这种“真刀实枪”的工作锻炼,能够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及就业能力。教师在带教过程中也能进一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双师”修养,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五、加强教科研工作。

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科研素质。教科研工作不仅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是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强专业教师校际之间交流,搭建同专业教师校际交流平台。通过教科研,增强教师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

总之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上,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操作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1]袁子剑.中职“双师型”教师典型培养路径分析.职业教育研究,20xx,(9).

[2]王敬华.价值链视角下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xx,(12).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五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是学校与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因此,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作为校长,我们应查摆自己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找出解决的办法,努力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几年的管理实践中,我不断总结和反思,认为从管理层面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做到: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

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备课,写好批注与反思。力求在课堂上讲出适合于本班学生口味的课,具有实效性。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

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一些游戏、故事、活动特别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以鼓励为主,真正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这样往往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并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习题、作业题。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3、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5、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6、要分层次布置作业,优等生作业的分量、难度要足,让他们尽可能深入到知识的'海洋中;中等生难度和分量都要适中,让他们复习巩固好所学知识;学困生的作业宜少而易,让他们力所能及完成布置的作业。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是手段。

首先必须要统一思想,让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全体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提高教育质量是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上来,明白提高教学质量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我们的根本职责,是学校与教师发展的根本。

其次是按加强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建立教育质量的目标与责任体系,形成学校—年级组—班级—班主任。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双向目标责任体系,根据实际确定质量目标。与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

其三要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客观公正低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其四要建立教育质量的奖罚机制,让绩效工资、评职、评先、评优朝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倾斜。

二、落实教学常规“十字方针”是方法。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认真落实常规“十字方针”,即深、实、精、活、新、勤、严、细公、轻,具体为:

(1)备课要“深”。即: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

(2)上课要“实”。即: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作业要“精”。即:作业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

(4)教学要“活”。即: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学有风格。

(5)手段要“新”。即:在创设情境方面,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在训练设计方面要突出“新”字。

(6)反馈考试要“勤”。利用单元检测、月考等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7)考核要“严”。即: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把考核、考勤关。

(8)批改辅导要“细”。即:所有学科作业或笔记类,都要详批、详改,班主任要建立后进生辅导记录,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9)检查评价要“公”。即:公平公正地检验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

(10)负担要“轻”。即: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多为教师创造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

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保障。

加强质量管理,要通过阶段检查、总结、测试、反馈等方式,科学地管理、规范教学工作。具体督促检查办法有:

(1)开展抽查课、推门课、集体课等活动,课后及时评价反馈给教师,发现并及时纠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发扬教学中的创新及先进经验,使备课、上课、听课成为长效机制。

(2)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指导教师写出符合所教学生特点、既规范又实用的教案。

(3)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批改等情况,做到有记录,勤反馈,及时总结。

(4)检查落实“六个一”工程工作。即:每位教师一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设计一节优秀教案;讲一堂精品课;出一份标准试卷;写一本教学反思;制作一件优秀教具(课件、教具或幻灯片)。进而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导处要围绕新课程改革,通过集体学习,教师自学、讨论、交流、写心得体会、外出培训学习做专题汇报,骨干教师作教学经验介绍等形式,使全体教师在研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逐步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然后,指导自已的教学实践。

提高质量是时代的召唤,更是现实的需要,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既是学校生存的需要,也是校长提高的需要。只有校长不断丰富思想,完善理念,创新方法,才能确保学校教育质量又好又快的提高。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六

我校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学生来源广泛,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差距,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数控技术》课程目前采用的教材一般先对电气和机械部分讲解,理论知识强调过多,到后面的电器控制回路和机械系统控制分析时,感觉联系不大;同时学生基础较差,对高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很有限。我校数控专业学生大多数毕业后进入一些从事机械加工和电子产品生产的公司,而目前的《数控技术》教学数控技术理论部分的知识内容和实践知识部分分开在不同的学期进行教学,学生学完理论知识不能及时的付诸实践,等到另外一学期上实训时,理论的内容基本上都遗忘了,两者严重脱节。因此,结合生产实际,应将理论和实训操作部分放在同一学期内建议分前十周后十周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连贯性。

2.2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以其全面生动的声、像、图、文等综合课程信息颠覆传统的干巴巴的文字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同时,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学中应制作大量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电器和机械控制系统课程动画素材,运用多样的教学载体,从挂图、教具到实物、动画;从板书到多媒体课件;努力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以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

2.3强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实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训方法和实训技能,能熟练地运用电器基本回路和机械系统组合满足实际需要的数控加工系统以及编制数控程序和进行加工操作。同时加强实训教学,能加深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的理解。在理论讲解过程中穿插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更容易更直观地理解复杂、难懂的结构和原理,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引导进行改进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现有的机械加工设备和电气实训设备为我们的实训教学提供了有力保证。比如介绍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时,由于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学生仅仅通过看图和教师的讲授往往不易看懂、弄明白,可以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穿插进行机床结构拆装实训,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形象的了解各类零件工作的实质。同时数控技术应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计算机设备及软件进行仿真加工,对复杂零件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自动编程,通过相应的数据传送通道将其输入到数控机床内,进行自动加工。

2.4建立试题库,学习评价,考核标准多样化。

通常在机械类专业及其它相关学科专业的班级开设《数控技术》课程,工作量由几位老师承担,考试一般是各任课教师各自出题,难免具有片面性,且题目保密性差,因此各班成绩也无可比性,教学效果不明显。考试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通过考试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育质量。通常实行教考分离是比较有效的措施。因此建立试题库并使用试题库进行考试是非常必要的。建立试题库既能为课程教学改革服务,使的考试科学化、规范化,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又有利于监控教学质量,是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考教分离同时还必须注重平时学习成绩考核,利用理论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训并重的学习评价考核方式。例如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能力表现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

3总结。

本文针对数控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模式和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对《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使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七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工作成效,必须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针对小学教育管理而言,其中不仅包含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同时也包括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教育管理必须跟上时代发展进程,构建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改革机制,从而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教育管理;学生;改革。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根据教育发展标准转变教育管理模式,从而在提高小学教学效率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认知水平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育管理需要以教育为基础,根据教育大纲要求与小学教育的特点,制定更加完善的教育计划、健全校园教育管理系统、落实相关管理责任、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等。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更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阶段,因此,加强小学教育管理,实现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与改革,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更是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的前提。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小学加强教育管理改革工作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纵观当今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依然比较传统,这也是当今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小学教育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直接影响着小学教育水平。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主要表现在两大层面上,一是管理手段仍然以行政手段为主,其中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强制性,使得学生在校园中仍然处于被动状态,无法根据学生的内心要求和学生特点开展校园管理工作;二是小学教育管理中缺乏这关怀,也就是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对学生未来发展不利。在传统小学教育管理中,学生无法受到全面性的尊重,校领导依然是学校的绝对管理者,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按照校园规章制度进行,无法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在该教育模式中,学校依然以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为基准,虽然这种管理模式是为了学生升学,但从本质上说,存在着较大的漏洞,使得“机械式”学习依然是教育的主流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重,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这些问题无论是对学生发展还是教育发展都存在负面影响,俗话说“细水长流”,如果小学教育管理过于传统,给学生施加较大的学习压力,就无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团队问题。

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基础,未来学生还要经历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是硕士、博士,可见加强小学教育管理质量的重要性。对于小学教师团队来说,相比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小学教师无论在学历、经验、福利等方面都存在劣势,再加上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有着明显差异,导致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小学师资队伍,著名的小学通常都集中著名的教师,而一些落后小学,其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较大的漏洞。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很多教师学历比较低。小学教师团队素质直接影响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并且教师的观念也相对传统,严重缺乏自主意识与创新意识,使得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思路也更加僵化,与新课程理念相背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教育要求小学教师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利用多媒体设备与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发展,并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小学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

想要提高小学教育管理质量,推动小学教育管理改革进程,首先需要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也就是针对新课程理念完善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为小学教育管理发展奠定基础。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中,制度需要具备全面性、开放性、针对性、有效性。教师作为实施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小学教育管理改革中有着绝对发言权。因此,在构建小学教育管理制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与到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中,通过教师提出学生的内心需求,校领导需要加强教师的沟通,让教师参与到小学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中,从而形成“学生—教师—校领导”的制度建立模式,让小学教育管理制度能立足于学生与教师,从而保障小学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小学教育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在校园教育管理制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针对当今小学教育管理过于僵化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构建现代化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从而推动学校发展,提高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小学教育管理改革刻不容缓。通过改善现有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通过改革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从而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一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成绩,从而达到小学教育管理改革需求。在进行小学教育管理改革中,校长需要做出表率,也就是树立坚定的改革信念,贯彻并落实“以人为本”“以生文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同时要结合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深入学生的学习课堂中,加强对学生、教师的理解深度,从而为小学教育管理改革提供方向。校领导作为学校的总管理者、策划者,校长肩负的责任最大,因此,校长需要不断加强对学校师生的掌控能力,加强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充分利用师生的作用,从而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成为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一分子,构建“全员改革”的模式。在小学教育管理中,需要将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对传统学校不关注的科目,如美术、体育、科学、信息技术等,不断完善这些与素质教育相关科目的完整性,实现一视同仁,加强素质教育力度,通过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工作。

想要提高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工作,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也是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关键因素。一是在小学教育现有师资团队基础上强化教师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师范学院学生培养能力,政府应响应国家的号召,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让师范大学生能下乡支教,从而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异。与此同时,构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团队,能保障小学教育管理改革进程,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给学生做好榜样,通过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改传统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推动小学教育管理改革进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传统的小学教育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需求。基于此,笔者针对小学教育管理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加强小学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包括制定现代化的小学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改革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工作,从而为小学教育管理创新改革奠定基础,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八

近些年来,学前教育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所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区角活动是幼儿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其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将幼儿园的活动室划分为不同的区间,在每个区间投放相应的材料,制定不同的活动规则,使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与合作伙伴,从而增强幼儿自主选择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参与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探索精神也被极大激发,可以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材料投放和活动规则设置,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的意义。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过程,可以理解为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的过程,只有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对区角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才能实现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增强幼儿的自主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幼儿教育的开展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而采用集体教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幼儿的集体观念,有利于幼儿接受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是,这种集体性的教学模式却在无形中磨砂了很多幼儿积极探索的热情以及具有创造性的活跃思维。而区角活动的开展,可以为幼儿提供广阔的自由想象的空间,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区角环境和材料,这种选择方式给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培养。

1.2区角活动可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有效交流。

在很多幼儿园中,教师与孩子的沟通是不够的,而且有效的沟通十分匮乏,区角活动的创设则为教师和幼儿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了保证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要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根究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区角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指导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孩子互相交换自己的想法,而且双方需要针对某个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多的了解孩子的想法,也可以探寻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这种沟通,是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无法实现的。

1.3加强孩子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

探究合作的能力培养,对于孩子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在参与区角活动时,幼儿有大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交往的机会,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交流是简单的、直接的,同伴之间的交往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人机交往能力;对于某些需要合作完成的活动,则需要幼儿之间进行协商、合作,这个过程中就会使幼儿形成简单的合作意识,而且在合作意识的指导下,可以帮助幼儿之间达成良好的交流效果。

1.4锻炼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时,大部分都是需要幼儿动手参与制作完成,而且不同的活动主题会带来不同的区角环境,所以幼儿在参与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得到锻炼。为了完成实践活动,有的幼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而这正是幼儿打破常规、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这种让幼儿亲子动手参与其中的培养方式,更加直观和具体,比单纯的理论教育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2.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而且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很多幼儿园实际开展区角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区角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2.1教师参与过多影响幼儿活动自主性。

区角活动的创设在于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并且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进行活动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以此来增强幼儿的自主性培养,而这也正是区角活动的重要价值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往往参与过多,按照成人的眼光和观念对幼儿的选择进行干预,而且要求幼儿听从教师安排,控制幼儿活动时间和空间,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以及自主选择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幼儿失去参与区角活动的热情。

2.2区角环境的创设缺乏科学性。

区角环境的创设是保证区角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从当前幼儿园区角环境的创设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首先是缺乏目的性和动态性,区角环境的设置被视为一项形式工作,大多是将环境设置好之后就摆放在那里,很少向幼儿开放,所以利用率较低;其次是区角活动的空间规划缺乏科学性,不同的区角之间互相影响;最后是区角的材料准备不齐全,大多是幼儿园购买一些看较为高档和逼真程度较高的材料,却缺少由教师以及幼儿亲手制作的材料,无法发挥区角活动增强幼儿探索能力和想象力的作用。

2.3教师对区角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规划与指导。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强调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但是不代表教师可以过度放任幼儿自由活动或者是过于强烈的控制。而有的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区角活动的过程和节奏,有的教师是过于放任,东走走西看看,不能仔细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也无法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有的教师则是对幼儿的活动过程全程严密监控,对于一些细节内容过多干预,导致幼儿对区角活动的兴趣大减,更谈不上幼儿自主性的培养。

3.加强幼儿园区角活动创设的策略和建议。

区角活动的有效创设,可以强化幼儿自主性的培养,也可以使孩子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了促进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

3.1加强对区角活动教育价值的认识。

区角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活动形式,而且受到了广大幼儿教师和孩子的欢迎,尤其是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积极探索新的世界,这对于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幼儿教师对区角活动的认知,认识到区角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掌握设置区角活动的要点,才能促进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其作用获得充分发挥。

3.2加强幼儿园区角环境的设置。

区角环境的创设,是保证区角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通过良好的区角环境创设,科学的规划区角的区域,生活区、语言区、美工区、科学区等区角的科学创设,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幼儿园教学空间的利用率,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自由活动、自由探索的空间。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区角是孩子们活动的场所,所以区角的创设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如场地的大小与参与区角活动的幼儿数量是否协调,投放的材料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匹配,空间的高度和广度是否处在幼儿视野范围内等等,只有充分考虑孩子的需求,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其次,区角环境的创设需要结合不同的主题内容,将主题融入到区角活动中,这样才能使区角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也可以更好的引导和指导孩子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孩子自主探索能力的增强。最后,制定合理的区角活动规范,对孩子的自由活动进行适当的约束,自由活动不代表教师可以放任孩子做任何活动,而应当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对孩子的行为和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孩子可以理解的能力范围内,让孩子认识到规范的作用,并且自觉遵守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3重视幼儿园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

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否科学,对于区角活动的成效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要重视材料投放工作。首先,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规划。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点差异性,考虑到不同区角材料的投放应当具有层次性;即使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在兴趣爱好方面也有所差异,所以只有提高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才能充分满足不同幼儿活动的需求。其次,对材料的数量进行控制。投放的材料应当避免单一,也不能过于丰富,也结合幼儿时期的孩子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能力,可以在材料的数量上给予更多保证,使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合适自己的材料,材料数量的保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三,区角的材料要进定期更换。随着幼儿园区角活动的主题变化,对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做出调整,保证材料投放的动态性。最后,在材料的投放过程中,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搭配,如购买的高档材料与教师亲手制作的再利用材料进行合理搭配,而且要调整成品与半成品的数量,才能为孩子提供一定的探索和自主思考的空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角活动在现代幼儿教育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对区角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并且通过区角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区角活动的开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总之,区角活动的开展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活动,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要更加重视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关爱幼儿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九

摘要:童话对于少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教育界反复论证,但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将童话教育当作是一个常规教学手段来使用,这与高校小教专业培养缺乏相应拓展模块有关。目前童话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忽视童话教学是专项技能训练的本质;过度强调了童话的教化功能;忽视趣味性从而丧失了寓教于乐的功能。在小教专业中应增加童话写作应用的针对性教学环节,才能让他们具备驾驭童话的能力。

关键词:童话写作;小教专业;去中心化;趣味性。

小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基本覆盖了全学科,而他们也是按全学科内容覆盖的培养方式接受高等教育。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一直强调突出实践、应用环节,增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增加中小学见习实习的模块。但在小学教育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有不少同学自进入高校学习伊始,就是以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自身未来的职业定位。针对此类同学在专业化训练上尚有完善的空间,开设童话相关课程对完善该专业同学的职业化训练大有好处。

教育界对童话的研究涵盖了方方面面,以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七种:一是关注儿童成长心理方面:从儿童成长心理需求方面入手,如:战胜恐惧的需求———战胜女巫(恐惧)的情节设计,对儿童自我认定有巨大的影响;克服困难的信念———成功都要经过艰苦奋斗;满足幻想功能———对黑暗和阴影的恐惧与隐藏在森林和黑夜之中的怪物猛兽对应等。二是儿童教育规律方面:从儿童的成长规律入手,探讨童话的作用。如:儿童独特的心理特点分析,包含超现实的儿童幻想世界,自我中心的状态;“泛灵性”思维;“同化”心理等。三是童话在教育中的功能,具体来说包括:开启思想、发展想象、培养美感、愉悦童心等。四是在中小学课堂如何利用童话资源;如《浅谈中小学语文中童话的衔接教学》、《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思考》等。五是对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童话进行研究。六是童话自身的艺术价值。七是童话在中国的发展史。可见,多数研究停留在如何认识童话及对童话功能的讨论上,一线教师反复论证童话对于少儿教育的重要,但是却不能把童话教育当成一个常规的教学手段来使用,关键在于他们自身的技能缺乏。小学教师有足够的童话理论修养,但实践环节略显薄弱,与高校该专业学科童话写作教学的实践环节少的模式是一脉相承的。在小学教育中已经充分认识到童话的价值,但在多数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却没有相应课程给予指导,未将童话素养纳入未来小学教师的培养体系中。在高校的小教专业教学改革中,把童话教育的教育作为一种手段与该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童话和童话教学的问题。

在高校对小教专业的培养规划中,针对童话的教学环节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整体对童话的认识存在误区:。

1.对童话的认识误区。

(1)童话是雕虫小技。我们通常说的文体有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童话作为虚构类的一种,甚至还不能列入其中。因为受众低龄,知识层次低,语言追求朴实简单,还不能用技巧繁杂的叙事手段。这些写作针对的读者都是一些文化水准不高的群体。但在高校承担写作教学的老师,多数是专业作家或者写作学研究者,他们关注的问题更多是文学性较强的传世之作,但童话的浅显和“低智化”让他们避而不谈。尤其是文学中“结构主义”的批评观点,主要分析的对象即是童话———模式化的定论让诸多学者认为,童话是缺乏技术含量的东西。然而,对于儿童而言,童话的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他们的幻想。尽管情节雷同,结构相似,自有其审美特性。

(2)童话需要承载着教化功能。“童话是给孩子看的书,一定要反映某种思想、主题,能让孩子从中得到教义:比如勇敢啊,做事要认真,团结友爱,坚强啊等等,否则,没有什么意义。”[1]追寻意义是文学研究批评惯用的方式,如哲学的追索,是为了理解世界的本质,宇宙的真相,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对童话的期待远远超过于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将文本思想提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是惯用的逻辑;阐述做人的道理和伦理价值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这一教学思维移植进了童话教学,就很难把童话本身的优雅和趣味当成教学的重点。童话如何开拓个人想象去理解世界的本质,以及童话背后那些鲜活的灵魂被彻底忽视。语文教育中过度提倡教化功能,把微言大义作为学习童话的主要目的,是让受众感到乏味的原因之一,意义被承载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好故事,我们更应该去关注故事本身之美。抛弃故事中好的细节和充满魔力的语言而去追求一个干涩的教训(结论)是本末倒置。我们应该在童话阅读中追求审美性高于追求意义,而不是追求意义高于审美。“童话的本质属性是诗性、游戏性、幻想性。”如何理解儿童世界的诗意,是理解童话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天性中的诗意远远比我们意料之中来得充分,笔者曾经带3周岁的女儿在公园玩到天色将晚,她突然指着天边的水墨一般的云朵说:“爸爸,你看!天上的云快溢出来了。”这是她对诗意的自我阐释,笔者并未有任何提示;而游戏性几乎是人与生俱来的另外一种特性,我们一生都在扮演着不同角色。比如,过家家等,艺术起源说中把“游戏说”当成是可靠的起源之一。童话让孩子们能迅速地找到自我角色认同的可能。许多幼儿园的孩子听过《白雪公主》后,“公主梦”会成为她一生相伴的理想梦境,美丽、善良和优雅还有友爱会成为公主的自我追求。再者,幻想性是人类世界的基本表征,我们通过幻想完成自己的平凡世界与诗意世界的联接。比如:用比喻等修辞完成对本体的想象,获得审美的空间,而童话则通过对虚拟世界的假想,获取来自超现实世界的生存经验,尽管多数幻想现在看来不切实际,但终有一天,会成为照进现实的可能。而童话中世间万物皆有生命的出发点,对儿童观照世间万物,体会平等和学会尊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童话写作教学的问题。

(1)写作教学理念落后。写作教学基本停留在写作常识和理论的普及上:比如、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观察的分类,如何进行观察;观察的内化(构思);内化(内心)的表达(外化),如何表达;表达的技巧(修辞)等。另外附加一些好文章的鉴赏。这些基础知识是多年来人们对写作研究的某些共识,但以共识来概括写作本身是个误区,这些共性的东西很难成为写作成功的法门。另外,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这一群体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忽视童话故事的写作和其他文学创作的差异,导致未来的小学教师丧失对童话最为直观的感受力,而是把写作的理论当作是解构童话的重要依据。(2)写作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部分授课教师因为缺少创作经历,缺乏儿童视角更是造成童话审美和写作本身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而且童话写作缺少相应的教材,因此童话写作很难进化成专业化的写作教学。

三、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高校小教专业的培养中,必须建立并贯彻职业化教育的理念,针对性地对培养方案进行设计。以语文方向为例,对童话的教学和写作要增加新的内容。

1.建立并贯彻职业教育的理念。

当下的小学教师分工也日益精细化。教招考试已经要求他们在入职之前选择好自己的学科方向,更好的做法是让他们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要预先作好职业定位。对于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为目标的同学,应该也有职业化的素养拓展模块。职业教育的观念应该也成为学校该专业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职业教育”这一概念有三个基本元素:职业、技术和教育[2]。小学教师作为一个职业,自然也需要系统化的教育,比如需要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培训,以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当然,也包括教师需要的一些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听、说、读、写、唱等基本功,主要涵盖了教师作为授课主体需要的基础能力,相对应的技能主要是教育思想理论、三笔(硬笔、软笔和粉笔)一画(简笔画)等以及艺术方面的基础表达。因为课程有限,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基础课程为主,比如写作———主要是普及基本的写作规律和技巧。但这却忽略了他们职业化的需求———面对一群特殊群体(儿童),那些理论概念化的规律和技巧,很难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三笔一画等技能作为小学教师的外功,是极为基础的要求,但是童话教育不仅仅是外功的一部分,也是内功的一部分。尤其是对童话的审美和把握,对儿童的成长极为重要,童话能极好地保护儿童想象力。当下小教专业和幼教专业的设置已经被大众接受,但是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却依然有很大的讨论空间。童话写作,作为写作课中常被人忽视的一环,在小教专业却极为重要。

2.审美化的语言训练。

随着教育的深入,语言的程式化是所有高校学生要面临的共同问题。多数学生在写作时选用的语言表达,常常可见模式化的痕迹。一方面受初高中应试作文培训影响,喜欢生硬植入名人名言;另一方面,则是在报纸等媒体的渲染下,习惯了某些口号式的词汇和句式。这些词汇和句式被应用于文学写作之中。比如,我们在童话里可以读到“在士兵的精神感召之下,王子学会了勇敢坚强”之类的表达。这些表达一旦程式化,学生就很难摆脱语言的惯性,并且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不得不承受语言表达同质化的后果。这些语言的特点是僵化,生硬,含混,看似表达了什么,其实又什么都表达不清,看似通向公众话语,但语义的指向性却不明确。另外,同学们习惯了陈述,而非描述。陈述式的写作,大多数是介绍式的,像记流水账,把人物的行程遭遇陈述一遍;而描述是对写作的基础要求之一,描述意味着填充细节,用我们通常所说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段,和各种修辞技巧,把故事形象化,具体化。写作是极其私人化的工作,童话写作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可以按照结构主义去设置情节人物,但如果童话要出彩,必然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更加突出的地方。需要有更多有趣的想象来作为构思情节,填补细节的部分。当然,语言的生动活泼也是让童话有趣的重要方面。因此,摆脱固定的语言程式,学习审美化的语言表达,是改变写作状态的根本。

3.童话写作要重趣味,轻意义。

如前所述,多数同学习惯了追寻文章的意义,包括童话,总希望让童话承担教育别人的功能。小学教材的课文和老师的讲解,附加着许多这样的内容,比如:《落花生》教育我们要朴实无华;《狼来了》教育我们不要说谎……正是这些看起来冠冕堂皇的道理,伤害了文学本身具有的趣味性。比如《落花生》中的段落: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4]这个段落被我们解读为值得提倡的某种生活哲学,人生态度。但它也可能是不同人群之间分歧的源头:苹果、石榴、桃子长果实,其实也是生来如此。它们和花生的区别不在于强行提升的生活哲学,而是作为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不同事物的美,而不能为了突出某些品质,而贬低另一些品质。这本是值得每个老师带着孩子们去讨论的趣味性议题,却被盲目追求意义的行为强行切割了。对于孩子而言,我们不可能通过课文让他们选择成为花生,即使成为花生,也不可能杜绝它们对光鲜生活的艳羡。反倒是种下了歧视差异的种子,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选择日益同质化。对于儿童而言,趣味的魅力远远超过道理本身。《猫和老鼠》之所以长盛不衰,即在于它们带来的谐趣成分远远多于教诲。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把故事当成故事,而不是有意识提升的教诲,也许我们的童话写作和教学,都可以呈现出新的格局。可以说,童话是一条与诗意和优雅联接的通道,在保护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小学教师时,将童话审美和写作教育带入课堂是十分紧要的任务,通过这一途径,能让孩子接受到更多的童话艺术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所有师范生不仅参与童话的听、说、读,还都会参与童话创作,对童话的创作规律,会有更深的了解。当他们走上小学讲台,诸多小学童话教育难以推广的问题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更有利于开启“寓教于乐”的新教学模式。长期推广该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小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春瑛.教化:童话本质的背离[j].理论建设(7-8):19.。

[2]孟景舟.职业教育基础概念的历史溯源[d].天津大学,.。

[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6]谢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11).。

小学教育教师口语论文范文通用篇二十

摘要:小学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小学教师,小学教育教师应具备关爱儿童,培养小学生志趣的小学教育情怀。小学教师培养应立足于教师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应侧重专业性教育,突出教育教学理论,在教育科研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优势,加强实践环节教育,建立起教育激励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教育;培养目标;实现机制。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开展小学教师培养已经有数十年的实践经历,本科学历对于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应该是何种定位,目前国家教育部门仍然没有统一规定。小学教育专业大部分都是高等院校的教育科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举办,他们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的巨大优势,教学过程中更加符合学生们的要求。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于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为社会发展提供满足要求人才。

由于现阶段社会用人单位与高校培养单位未能就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一致的思想认知,进而导致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出现“三重定位”。伴随“三重定位”而来出现了3种培养类型,分别是:研究型、教育型以及实用型。三种培养类型各有利弊,现展开详细论述。

(一)研究型小学教师目标。

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主张小学教师在当前优质教育背景下必须朝着教育研究者方向转型,必须具备专业教育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研究型的小学教师应具备小学教育现象和规律研究能力,教师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可以适应小学教育,并且还能够引领小学教育发展。研究型小学教师培养其定位比较前瞻性,顺应当代小学教育的改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潮流。上述都可以被认为是研究型培养的优势,研究型培养的不足在于学生素质结构不健全,该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从师技能不足,在进入教育岗位之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因为自身有限的大学受教育时间被分摊到包括任教学科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等等在内的诸多方面,“面面俱到”导致“面面稀松”,加之初入社会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综合能力较差,因此,此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受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二)教学型小学教师目标定位。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高等教育需要与市场需求进行无缝对接,有一些院校应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教学型。在业务素质之上应强调学生掌握扎实学科专业知识和娴熟技能。课程设置应突出数学、语文以及英语等学科专业课程比重,注重对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培养。此种定位人才培养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毕业的时候,学生已经拥有了非常丰厚的学科专业功底,教学技能熟练,在人才求职应聘过程中很容易“显山漏水”,进而快速进入小学教育道路,并完成从新手教师到胜任型教师的角色转化。然而这种培养计划也存在缺点,因为科研能力与理论素养较差,学生的发展潜力不大,在转型成为胜任型教师之后难有能力向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发展。

(三)实用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定位。

实用型教师主要是指培养出的毕业生满足社会的需求,就每年在小学教育岗位任职的教师来看,很多教育局学校对于小学教师的需求都希望教师拥有熟悉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熟悉各种教学技能的应用,最好教师入职之后没有适应期可以直接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实用型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真正满足:传道、授业、解惑要求。但是,这种实用型教师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首先,教师对于小学实施素质和教师素质的合理诉求不足,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构成要求认识不足。其次,这种不足造成了选择教师要求较高的高等院校不能够实现完美承接,不利于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二、教育型小学教师培养目标实现机制。

(一)立足综合素质培养注重专业学习。

小学教师的培养基本都是由中等师范专业学校承担,其主要以培养小学教学专业优势作为目标。开展小学教师综合培养重在教师的基本技能培养,如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以及三字一话等技能。虽然这些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必要,但是若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则应该将综合培养仅仅限于这些技能则显得不够。小学教师应该注重综合性培养,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拥有熟练的教学技能;不仅要具有教育科研的能力,更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要能够为改善当前小学教育现状能做出相应贡献。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应在培养教育型小学教师的过程中采用“四维立体”培养方案,为小学教师设置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文化素质教育计划、科学研究计划以及实践教学计划,利用“四维立体”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进而确保学生在就业之后既能拥有宽口径的适应能力,又能成为某一学科的行家里手。

(二)夯实理论基础培育教师科研能力。

教育型小学教师培养应注重对小学教师教学理论的培养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这两方面提升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基本理论知识。在具体落实的时候,首先,应强化教育者的教育。理论教学。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而言,由于他们的未来工作对象是正处于发展期的小学儿童,因此他们不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理论专业知识,而应该更擅长人的心理,熟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次,增强专业发展后劲,为后续专业学习提供理论支撑。新时代下,教育者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竞争压力也相对提升,他们的教育对象以及教育目标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随时变更,需要较强的迁移能力以及职业适应能力。由于小学和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要求优势不显著,因此对于职业适应性的要求以及小学教育者的理论基础要求更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方面应逐步形成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优势,加大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力度,加强教学科研的训练,充分利用学术交流等途径,相信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三)加强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技能提升。

小学教育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师必须从多方面提升教育技能,而教学技能形成离不开丰富扎实的实践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辅助一些理论教学或者实证分析,这样有利于教学理论被应用于实践,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可以开展“浸入式”见习,举办校内演讲比赛或是组织学生参与“爱心学校”等公益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构建激励机制促进创新精神。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在落实的过程中应注重激励机制的构建。首先,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其次,以创新为主导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再次,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最后,大力倡导学术自由,营造多元化发展的、良好的学术氛围。高校方面应积极推动教学理念、改革方法以及内容进步。在落实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打破清规戒律,敢于冲破整齐划一的教学弊端,对于学生的任何尝试都应加强鼓励和引导。

三、结束语。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针对教师进行系统性培养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相关问题以及实现机制进行探究,为培养更多满足要求的教师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