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质量改进项目立项书范文范本(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2:47:28 页码:14
最新质量改进项目立项书范文范本(模板8篇)
2023-11-19 12:47:28    小编:ZTFB

学校是我们求知的殿堂,培育了我们的知识和品德。如何写一篇令人信服的演讲总结?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了解总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质量改进项目立项书范文范本篇一

本项目工程量大,且项目地理位置偏远,工程实施地点分散等,在过程中进行多次图纸审查和专项设计,如何界定各类二次设计的范围、接口以高效实现预定功能,避免和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不明确或滞后导致的返工浪费,是本项目代建工作的最大课题。

1、设计阶段质量管理:

我公司在设计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设计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在设计的全过程中加强沟通和插入中间评审环节。抓住这两个重心,方能对设计的质量、进度、成本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体现设计管理的超前性、预防性、从源头上确保设计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效减少后期的修改变更工作量,实现设计质量管理的主动性。

在总设计师领导下、各专业设计人员互提条件,在设计中期,召开“中间评审会”,对设计引用规范、设计参数、选用设备材料、管线布置等进行跟踪核查,对本工程中的技术难点提供支持,提出意见与优化建议,督促总设计师对各专业之间进行协调,施工图发图前,由总设计师牵头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对图纸进行总校,避免各专业之间发生冲突。做好与外部相关部门(如消防、交通、环保、市政等)工作之间的协调衔接工作,避免在审查阶段可能出现的被动状况。

2、设计阶段成本管理。

根据我们经验分析,本建设项目,其材料和设备的消耗费用约占工程建设成本的80%左右。如此高的费用,主要是在设计阶段形成和控制。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对工程投资控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有力措施,即为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在计划投资的范围内进行设计,控制设计的工程造价不超过限额。限额设计体现了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及有关概算基础资料的合理取定,通过层层限额设计,实现了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也就同时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

质量改进项目立项书范文范本篇二

北京华泰科信科技有限公司郭斌。

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认识了项目管理。正如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中所介绍的,项目管理实施中的持续改进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那么,组织应该从哪里开始入手开始改进呢?一般来说,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基准比较后所得到的信息再因地制宜。不过,现在也有一些成熟的方式可以借鉴。目前引起业界关注的持续改进的领域共有九个方面,下面来一一介绍。

开发有效的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可以是政策、程序、指导方针、表格和检查表,或者是这些东西的组合。好的程序文件将加快项目管理成熟过程,促进对各层次管理的支持,大大地改善项目沟通。

项目管理的动态特性及其多功能的内涵,使得组织需要大量的程序文件来指导一个项目通过一系列的阶段和时期。尤其对于大公司,挑战不仅是要为每个项目活动提供管理的指导方针,而且还要提供一个连贯的程序化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来自各部门的项目负责人能够合作和相互沟通。特别是,每个政策和程序必须保持在项目生命周期内与相关的职能部门一致。

程序性文件的一个简单有效的粗略分类方法是利用工作分解结构的概念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概念以项目的主要生命周期阶段为主线,将主要的程序性类别进行组织,然后每一类又被细分为:指导方针、政策、程序、表格和检查表。必要时,还可以延伸出附加的步骤,以针对各种项目和运作的`职能次级单位开发政策、程序、表格和检查表。这种正规的做法适用于很大的项目,但由于增加额外的管理人员,很可能发生新的工作接口问题和额外的管理费用,所以要尽力减少政策和程序的分层。

当公司在运用项目管理方法方面变得更加成熟的时候,项目管理政策和程序就可以被废弃,而代之以指导方针、各种表格和检查表。这样可以为项目经理提供更多的弹性。然而,达到这种程度需要较长的时间。

项目管理方法。

&nbs。

[1][2][3][4]。

质量改进项目立项书范文范本篇三

量计划实行全过程控制的实际工作者, 选配项 目班子要注重总体功能。在选配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时,应十分注重质量业绩,特别是计划创名牌工程的重点项目或开拓市场的第一个工程, 选派项目经理要坚持“ 好钢用在刀刃上” 的原则。

2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改进方案

2 .1对设计单位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与水平 ,是通过设计使其具体化的。据此作为施工的.依据。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和功能,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审核工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总体方案 的要求,以及是否达到项目决策阶段确定的质量标准;在技术设计阶段。应审核专业设计是否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注重于反映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是否得到满足,尽量减少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施工完全依靠设计,设计的好坏是决定是否有一个好的结果的重要保证。设计的可施工性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好坏。施工可行性好,施工难度低的设计,就比较容易 得到一个好的质量, 相反如果施工可行性差. 施工难度很高的设计。就很难达到高质量,或者要付出很大的投人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2 .2 .1

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旖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2 . 2 . 2

要做到质量监控事先预防,施工操作事前指导。

2 . 2 . 2 . 1 人的控制要配备好“ 三大员” 。即施工员、材料员、质检员,他们必须责任心强,坚持原则、业务熟练、经验丰富、 有较强的预见性,有三大员的严格把关,项目经理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偶然性质量因素方面。此外是人员的使用。工程施工与其他产业相比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劳动靠人来操作。所以应发挥各自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水平, 尤其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的操作应由熟练工人去完成,必要时,还应对他们的技术水平予以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对于新型施工工艺,要引入“ 样板工程” 。

2 .2.2.2材料的控制

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 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 如不具备或对检验证明有疑问时,应查明原因。材料检验和进厂必须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监督下进行。

2 .2 .3要做到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 技术) 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 轴线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理工程师检查。监理工程师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能口头讲,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3 抓项目质量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3 .1质量保证体系要覆盖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技术管理部门实施的监管体系, 培养一批内审和管理、 监督专家队伍。经常通过监督检查、内审和管理评审等手段,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其所有质量活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作为项目部层次的质量管理层,项目经理要在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提供保证的同时还要依据合同对业主提供保证。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员.班组长及其兼职质量检查员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 控制网络,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 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在施工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自检、专检制” 和隐蔽验收翩度, 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都严格按照国家工程质量 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使施工现场事事、处处、时时、人人都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规程办事,确保质量体系覆盖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3 .2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

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写出详细的书面交底和质量保证措旌,召集施工主要负责人及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和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 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施工经验不足的分项工程,还应事先对人员进行培训。在施工管理中还要坚持“ 典型施工引路” 即在各分项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组织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进行典型旄工,典型施工后及时总结,确认能达到质量目标和规范设计要求时,组织施工班组全体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使各施工班组有直观的质量标准。进一步向班组做较深层次的技术交底, 从而达到质量预控,少走弯路,一次成优。

3 .3安排好交叉作业 ,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

在施工中,往往是多工种、全方位交叉作业,管理难度大。而细部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对实现项目总质量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细部处理是指预埋铁件、预留孔、护轮坎、面层等部位的质量处理, 这些部位都是影响观感质量的重要部位,体现施工管理水平和操作技术的关键部位,这些细部做好就能够对整个工程质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这一阶段,除各分项工程要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外,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交叉作业,抓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上。合理安排交叉作业,一是要合理安排工序,解决好各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不影响施工质量;二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保证各分项工程必要的技术间歇;三是要合理安排人力以保证工期。

质量改进项目立项书范文范本篇四

在施工管理中,要使持续改进质量成为一种制度,对管理人员提供关于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的培训,使持续改进质量成为组织内每个成员的目标。在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基础检验批的检查和数据记录工作,通过统计方法,分析质量波动的原因,分析研究影响质量波动的原因,采取改进质量的对策,进行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对改进后的技术数据再进行分析,了解改进措施的效果,并提出进一步的对策,使工程质量始终在控制和改进中。在工程竣工交付后继续进行质量跟踪计划,按计划进行质量回访和保修。

质量改进项目立项书范文范本篇五

一、代建制管理工作的范围:

从项目立项到工程竣工验收移交全过程,包括了: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估、项目建议书、征地拆迁到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招标确定、工程的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移交过程、保修责任期配合工作等等。

二、代建制的管理思路:

以代业主的身份负责项目的开发报建、报批、项目实施期的日常处理工作,而其中较为关键的是:

1、对监理单位的管理工作;

2、对涉及单位的管理工作;

3、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

4、对甲供材料单位的管理工作。

5、对上级领导部门(业主、使用单位、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

三、总的来说:

由于代建制推行的时间并不长,相关的政策法规并不完善,例如:取费偏低、报建工作的合法身份尚未明确等,加上代建单位必须面对的多头管理(业主、使用单位、政府各相关部门)常常各方指导意见不统一,导致目前代建工作普遍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仍有待政策的出台及时间的磨砺。

正文。

本文将从四个不同角度结合本人从事代建工作的管理经验进行分析:

一、项目前期(指尚未正式开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阶段)。

这期间有个比较关键的节点就是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前期的修详规(此部分待整理)。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

谈到设计就不得不谈谈对设计院的管理工作了,而谈到管理设计院就不得不说设计招标,而作为甲方在设计招标前就必须完成一项工作那就是设计任务书,可以参考一些国内国际类似的项目案例很有借鉴价值,再结合项目的实际、业主、使用单位的需求、总投资等等编制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必须包括工程的规模、项目的投资额(其实还应该有一个设计限额,防止设计出的图纸超投资,而根据我所了解的几个项目毫无例外的都死在这个环节,一来是由于没有预留空间的将设计限额提供给设计院,而设计院的图纸一般都难免缺漏项,也有可能是甲方的项目建议书或者设计任务书的时候就已经漏项,最终导致超投资。二来一般的设计院对投资控制没什么概念,所以设计出来的图纸一般都会超投资,而此时再来调整设计或者斩项就会显得异常困难,业主方肯定想要功能多样化,而投资额却限死了,重新大幅度调整设计也不太现实,工期来不及了)。所以,设计任务书应尽量的完备,也应大力要求设计院必须限额设计。扯远了,继续谈设计招标,对设计院的管理工作贯穿整个项目实过程,从最初的初步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开始就要与设计院打交道。所以作为代建方在设计招标时就应进行控制,要在资格预审时将技术能力低、资质差的单位排除。

承接上面的话题,对所有单位的管理其依据都无非是合同,在此着重讲讲设计合同。作为甲方(无论是代建制或是项目管理制抑或是地产开发公司)都应在合同签订的时候尽可能的将以下几点限制设计院的条款纳入合同。

1、在合同约定的时候设计院的进度款不能支付的太快,一来是因为设计师的提成是根据设计院收到的进度款的百分比支付的,如果甲方太早就支付了设计费的大部分,那么到了后期,特别是装修期间,之间各专业之间的图纸矛盾都将在此反映出来,而此时的工作无论对施工单位或是对甲方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唯独从设计院的角度出发这不过就是各专业的配合问题,一般都会扔几个新人在那处理,而将主设计师抽走。二来,如果过早的支付过多设计费,则到后期甲方已难以强有力的控制设计院,而如果还有大量的设计费在甲方手中,则甲方可以一贯保持对设计院的强势地位。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合同只是一纸空文,只要有足够的利益,那么合同将与白纸无异,只有把握了钱才能更好的控制各个单位。

2、合同中应约定设计变更的限额,超出部分应对设计费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扣除。以此来要求设计院在设计工作时必须谨慎、细致。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少了一些不需要的变更,加快了项目进度;二来也对投资控制有很大帮助。毕竟变更少了,工期、投资都会相应的减少,也减少了施工单位的索赔机率。

3、所有图纸的审核或汇集的终点应该为建筑设计师,只有建筑设计才会有意识的对机电装修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全面的审核。只因目前我所接触到的设计院,各专业配合出图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土建的不管你机电是否能安装,机电的也完全不管你装修是否能收口,而装修的呢很多时候修改完装修图纸则完全不理你机电、土建是否能施工。所以所有的施工图必须由建筑设计师进行审核。而甲方在签合同的时候就应写明如果出现上述问题则将对设计院予以经济制裁,只有这样,从项目开始就贯彻这样的思想才能减少由于设计失误而带来的损失,无论是工期抑或是经济上的。

4、当项目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有各专业设计师长期驻场解决现场问题,特别是裝修阶段。

5、甲方应尽量避免施工方直接接触设计院,并尽量避免由施工单位来做深化设计(导致造价增加,且施工方有拖延工期的借口)。

6、除重大的影响结构或建筑外观的重大决策上甲方应审慎听从设计师的意见外,对于一些次要空间、不影响结构安全、不影响建筑整体外观的事宜上,甲方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快拍板。而代建制却在这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代建方作为甲方管理者,特别是在政府项目上,为了避责就会尽量的按设计理念进行,而很多的设计理念都是即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的,而且最终效果也令人不敢苟同。

7、作为管理方领导不应与下面的各单位长期接触,包括设计、监理、施工等等。一方面会让下面的管理单位无所适从,最终降低甲方领导的威信,也令甲方管理人员以后难以在管理各所属单位。(人对长期接触的人会有熟悉感,一旦这种长期的熟悉感建立,则很难再有威信感,所以作为甲方管理人员要把自己挂起来,石悬于崖方有势)。

质量改进项目立项书范文范本篇六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和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相关装备试验任务日益繁重,担负的试验任务越来越呈现出“技术高、密度高、周期短”等特点。这种高技术、高密度的试验任务使得试验装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技术准备时间短、状态转换周期短、维修维护周期短”等严峻形势,给试验装备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试验装备保障项目质量管理效能评估,查找试验装备在保障效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为有针对性地加强试验装备保障项目质量管理效能建设打好基础。本文开展的研究,有助于规范科研试验任务评估程序,进而不断提高试验装备保障项目管理的综合效能,确保相关单位能够及时、准确、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试验装备保障任务,对进一步推进试验装备保障机制向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试验装备保障效能评估的科学性,使评估结果能够尽可能地反映真实情况,必须做好充分的实施筹备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多元架构。试验装备保障项目质量管理效能评估的实施筹备工作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1.1评估组织管理机构。

评估组织管理机构是实施试验装备保障项目管理效能评估的主体。首先,由于装备归口管理单位日常机关事务繁杂,所以内部不宜建立庞大的评估机构;其次,应按照“评”与“建”组织机构适当分离的原则,从制度层面保证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衡;再者,如果由归口管理单位委托评估委员会组织评估,由于均为临时性的组织,评后即散,形成了失效的真空状态。为了保持评估结论的公正客观,评估组织管理机构应引入第三方机构,坚持装备机关人员和院校、技术总体单位专家相结合,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评估组织管理机构采用小核心大范围的模式,其组织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评估委员会、评估小组、评估专家组,形成行政监督、专业化评估机构实施、专家咨询三方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评估组织管理机制,如图1所示。通过这种机制,专业化评估机构经合同形式受归口管理单位委托进行评估,是非利益相关的第三方,对评估结果负责,但不掌握最终决策权,从而保证了评估公正性。评估专业机构为了保持良好的声誉,在以后的评估工作中续约,会严把评估的质量关,科学合理地全程设计评估程序和方法,认真收集整理分析具有评审条件的专家意见,把委托的项目评准、评好,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评估质量的不断提高。

1.2评估计划。

1.2.1计划拟制依据拟制评估计划,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评估目标分析,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估目标,评估工作就失去了方向。评估目标的确定,应该充分征询被评单位的意见,只有在被评单位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才能使效能评估工作落到实处,装备管理机关才能下达切合实际的评估任务。同时,评估目标也是被评单位应达到保障目标的规定和约束,是保障工作提升的重要参考。由于被评单位保障要素的配置和执行任务的职能性质并不相同,所以评估目标也不存在完全统一的标准。

1.2.2计划拟制程序计划拟制程序按以下六步实施:

(1)确定评估目标、任务及对象。试验装备保障效能评估工作按总部级、基地级两级实施,基地级评估计划由xxxxxxx拟定,并征询xxxxxx意见;总部级评估计划由xxxxxx拟定,并征询xxxxx意见。对评估任务分析,要说明所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描述具体预期目标。

(2)确定评估经费、时间等计划内容。评估经费应包括:评估小组人员费用、聘请专家费用、差旅费、通信费、印刷费(报告、书面问卷等)、购置设备费(技术设备、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等。评估时间安排应尽量具体,包含起至阶段,如:201x年9月中旬至9月下旬。

(3)征求评估任务代理方和被评单位意见。将拟定的评估计划发至评估小组和被评单位,征求实施方和评估对象的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

(4)形成评估计划。将拟定的评估计划提交评估委员会会议讨论,会议修订的评估计划通过后,由评估委员会主任签字确认,形成正式评估计划。

(5)计划的申报与审批。

(6)下达评估计划及评估任务书。评估计划审批后,由装备管理机关向各被评单位下发评估计划文件,并与评估小组签订评估任务书。

1.2.3计划的调整评估年度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按照计划编报程序报批。评估计划的调整可分为两类:一是评估计划的一般性调整,二是评估计划重大调整。一般性调整是在不改变评估目标、范围、程序的情况下,对评估人员配置、费用安排等一般性内容进行调整,需经本级机关领导审核批准后,方能生效。评估计划重大调整是对评估目标、范围、程序等需要进行重大变化,需经评估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方能生效。对于评估计划的调整需与评估代理方和被评单位等相关方进行及时必要的沟通,一方面使代理方第一时间对评估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及时规划,另一方面了解被评单位对计划调整的态度和配合程度,便于后期评估实施的顺利开展。

1.3评估模型。

为准确、客观地对试验装备保障项目质量管理效能进行评估,需要采用科学、适用的评估模型。选取模型的关键是要保证能够反映评测对象的整体特性。总体上说,可以采用的模型主要有一下两种:

(1)解析模型解析模型的特点是将效能的单项指标表述为基础指标的解析公式,总体效能指标表述为单项指标与基础指标的解析公式,根据描述效能指标与给定条件之间函数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来计算效能指标值。在这里给定条件常常是低层次系统的效能指标及环境条件。解析表达式的建立方法多样,可以根据现成的军事运筹理论建立,也可以用数学方法求解所建立的效能方程而得到。解析模型的优点是公式透明度好,易于了解和计算,且能够进行变量间关系的分析,使用简单、评价范围广、适用性强,便于应用。缺点是考虑因素少,特别是很多环境因素、战场因素和一些不易描述的因素,且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效能评估常用的解析模型有线性加权法、概率综合法、模糊评判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多属性效用分析法等。

(2)仿真模型仿真模型实质是以计算机模拟为试验手段,通过在给定数值条件下运行模型来进行仿真试验,由试验得到的结果数据直接或经过统计处理后给出效能指标估计值。基于仿真的综合分析模型以系统运行过程为基础,采用层层深入的推理方法建立系统模型,并用专用语言在计算机上评估实现,得出仿真结果,供决策者参考。仿真模型能较详细地考虑影响实际保障过程的诸多因素,能够比较形象地演示保障过程,因而特别适用于进行装备保障效能指标的.预测评估。仿真模型与解析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仿真模型通过推理演示系统的仿真运行,根据不同条件的情况求得系统的整体效能。

2.1评估的实施程序。

评估的实施程序分为评估启动、信息获取、评估汇总、形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审核与确认五个阶段。

2.2评估方案。

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评估对象;二是评估指导思想和原则;三是评估目的;四是评估依据;五是评估指标体系;六是评估方法;七是信息采集范围和方式;八是评估组织实施、进度安排;九是提交评估报告的时限;十是其它要求及说明,例如:保密措施等。

2.3评估信息数据的采集。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考试考核、座谈访谈、实地检查、实装演练、听取汇报、查阅相关文档材料(包括自评报告、以往评估资料等)方式进行。

2.4评估信息数据的分类。

效能评估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种类繁多,既包括保障阶段各类人员信息、保障设施设备信息、试验装备本身信息等,也包括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财务、环境等信息。评估信息数据应根据不同的视角、需求进行分类。所搜集的评估信息数据标准化处理后,代入评估模型将得出参评单位试验装备保障效能评估的结果。如果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同,建立的评估模型不同,所得出的评估结果在数值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都能反映参评单位试验装备保障效能的相对水平。得到评估结果后还需对其进行检验,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评估目的,满足评估要求。如果所得出的结果与实际保障效能水平出入较大,必须从信息源头查找问题原因,对评估信息数据进行重新核查、纠偏和最终鉴定,主要包括定量指标数据资料、定性指标界定、评分标准以及评估计分过程等,以保证评估准确、可信。

2.5评估报告。

在详细评估的基础上,评估小组应根据足够的证据写出评估结论,对评估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归纳提出加强和改进试验装备保障效能的建议,并编写评估报告,以便向业务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向参评单位提供下一步装备保障工作努力改进的方向。评估报告是对评估工作的科学总结,撰写评估报告过程是评估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评估的质量,在撰写评估报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从内容上看,应重视评估结论的检查和复核,以便使用方判定评估活动的可信度,恰当地使用评估结论。主要内容包括:是否符合评估标准;评估依据是否充分;评估结论是否可靠;评估报告是否提供必要的支持信息。从整体上看,报告应本着第三方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体现客观性。报告不能给出先入为主的结论,更不能围绕一个预定的结果进行分析论证,不应含有对参评单位做出批评性或赞赏性的语气,应尽量反映出试验装备保障工作中所取得成功的方面,未达到预期的方面,以及现实的改进建议。

3.结束语。

装备主管机关应按照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要求,结合参评单位制定的整改计划,对问题处理情况及时组织复查,保证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按要求整改落实。对于关键性目标和重大问题,特别是影响安全和任务进程的质量问题,不仅要核查是否已经解决,还有审查是否在规定期限归零,执行程度和解决的效果如何,确保试验装备不带问题参试。总结是试验装备保障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装备保障质量管理整体水平的新起点,是杜绝下一次犯类似错误的终点站。通过改进核查和总结,努力实现以评估机制带动保障效能提升,以科学、高效的评估组织管理提升装备保障整体水平的目的。

质量改进项目立项书范文范本篇七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造船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意见,并围绕它提出了改进造船项目管理体系、确立以项目经理为项目质量控制中心、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以及实现项目质量管理信息化等实施对策。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种竞争不断加剧,我国造船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提高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将更多的体现在企业对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各个方面。产品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产品质量是造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内造船企业认识到了在船舶管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但是我国船企对于质量管理及控制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比较滞后。如何确定造船企业的质量方向,更好的与世界先进质量水平靠拢,让企业少走弯路;为了造船企业的快速增长,企业的领导在造船管理中要制定怎样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如何找到造船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最薄弱的环节,让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以某造船企业的造船项目质量管理作为研究背景,通过运用在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的理论,分析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揭示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管理办法不完善、质量管理的责权利三者脱节、项目质量过程控制体系不健全、项目质量考核奖惩体系不健全、项目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造船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意见,并围绕它提出了改进造船项目管理架构、确立以项目经理为项目质量控制中心、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以及实现项目质量管理信息化等实施对策。对促进国内造船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后,我们发现该造船企业的项目质量管理现状有如下几个问题:

该企业实行部门负责制,各部门长对自己部门职能范围内的事务进行管理。这种机构的设置增加了各级的质量管理难度,因为各管理层之间只注重纵向管理,同一管理层级之间的横向沟通较差,这就导致了管理层级之间的协调比较困难。在造船项目发生具体质量问题时,缺乏横向的沟通或者沟通方案协调性不高,这就导致了质量管理的效率低下。

(2)质量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意识薄弱。

该企业在造船的过程中,往往重视建造速度而轻视建造质量,重视企业的产值而轻视企业的效益。在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往往具备随意性,缺失相关的制度约束。因为缺乏必要的制度和管理办法的保证,往往就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随意性质量管理的现象。

另外,由于质量管理的意识薄弱,在造船项目开工前,管理者缺少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即使有的项目编制了质量计划,往往也不重视在设计、生产环节中来完善质量管理的措施。

(3)质量管理缺乏预见性。

在造船项目中缺乏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和管理,这就导致了许多管理者的质量管理不够到位,难以保证船舶的质量。因为缺乏事前和事中的控制与管理,就会导致管理者只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特定阶段时,才会对已经发生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如此一来,就往往出现到发生了很严重的质量问题时,才有所发现的现象。

该企业对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重视不够,没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使管理者虽然可以明确工期的要求,但是在具体质量管理过程中,却缺少对“工期与质量”关系的合理把握与深入研究。这就造成了项目经理为盲目地赶工期进度,而导致船舶质量的下降。

该企业之所以存在上述的质量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质量管理办法不完善。

该企业质量管理办法不够完善,没有形成质量管理的详细规章制度,只有相对比较简单的制度规定,而且在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中,仅仅是一些空洞的质量管理的理论性东西。在造船项目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的方针执行难度大,难起到实际性的作用。

缺乏行之有效的造船项目质量管理办法,是造成质量管理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该企业来说要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办法。

(2)质量管理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责、权、利相结合的体系。

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同任何管理活动一样,也需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项目管理者应享有与其责任相匹配的权力,使其直接对造船企业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同时,在造船项目质量管理体制中,设计部、资材部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该具备相应的责任与权力,并需要建立起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

对该企业来说,现行的造船质量管理体制中没有很好的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在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3)质量管理缺乏前瞻性、过程管控不力、忽视考核与总结。

在造船项目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不严是造成项目质量失控的'主要原因。该企业质量管理缺陷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重进度管理,轻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

(a)在造船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计划与组织,导致很多小问题频发。例如在设计阶段往往会忽视生产准备、人员、机器设备的安排、调度和衔接对质量的影响,缺乏前瞻性。

(c)在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后期阶段,忽视质量分析和质量绩效考核与总结。

(4)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绩效考核奖惩体系不健全、不科学。

在造船项目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各个造船项目质量考核没有得到及时落实,导致质量管理的责任不明,质量管理遗留下很多的问题。由于质量管理绩效考核不及时、不准确,员工对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对质量管理环节的参与度。

该企业虽然也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的造船企业质量管理模式,但是还处于试验阶段,而大多造船项目还都是延用旧有的生产模式。在造船管理过程中,生产任务多由劳务外包队承揽。因此,引进先进船舶生产管理模式和项目质量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先决条件。

该企业作为大型造船企业,在造船项目质量管理方面像国内很多制造型企业一样,存在执行力不够的问题。很多质量管理仅仅停留在制度层面,或者在质量管理的执行过程中留于形式。因此,加强企业在质量管理中的执行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应如何适应造船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质量管理中出现的一个研究课题。造船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建立同造船项目质量管理深化改革相适应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得以生存与发展。

质量改进项目立项书范文范本篇八

下面,从造船项目组织架构、以项目经理为主的质量控制、造船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项目质量管理信息化等几个方面就该造船企业的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提出相应的方案。

要实现有效的造船项目质量管理,必须改进项目组织架构。这种架构要能够让企业员工为实现船舶质量管理目标变为一种自觉行为,并在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必须的质量管理分工协作,制定必要的职务范围、责任、权力的架构体系。主要包括几下几个方面:

(1)设立完整的造船项目质量管理职能架构,即设立包括架构设置、职能分工及相互关联的各项职能工作。

(2)从公司层次、项目层次、岗位层次三个层级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的层次结构,从而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层级机构。

(3)从生产、计划、技术、人力资源、物资、企管等几个方面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部门。

(4)建立各层次、各部门在权力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及相互关联的职权结构。同时要注意建立起完备职责、权责结构,关系明晰,杜绝互相扯皮而影响相关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

在职权等级链上所设置的管理职位的级数就是管理层级。在造船项目的管理体系中,应减少管理的层级。

该造船企业作为重工企业,在管理层级中,可以考虑设置企业领导下的董事会、企业高层管理者和项目经理三级质量管理层级结构。积极推进高层管理者直接管理造船项目,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以市场为先导,搜集相关的市场信息,以质量为参考指标,参与到造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来。

同时,在执行层级中,可以考虑实施项目承包制和项目经理责任制来推进造船项目,并确立以项目经理为项目质量控制中心,以保证造船项目的质量。

该企业积极推行质量管理制度创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质量管理的创新:

(1)应实行公司高层管理者与项目经理间签订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为了充分发挥造船企业内部矩阵组织形式的长处和克服组织机构不利的一面,应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积极性,明确责、权、利关系。

(2)项目经理领导的项目组应成为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中枢,项目经理也就是全权负责制造质量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工作,并提供质量管理的服务及对相关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

(3)企业管理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的造船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借此督促项目经理对履行质量管理的责任。例如,可以通过把造船项目的质量控制指标作为对项目经理的考核指标来衡量。

4.3加强造船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质量管理的理念植入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心中,建立起完备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才可以真正的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做到这一点,对造船企业员工来说,就需要项目经理定期对参与生产环节的每一个员工进行质量控制和工艺创新的培训教育,充分发挥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质量管理可以充分在项目团队内开展起来。

对造船企业的质量管理者而言,面临的问题是不能实时掌握准确的项目质量信息,因此建立信息化系统是改变现状的有效措施。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造船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技术、物资、财务等资源,通过及时为质量管理者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使得质量管理者对生产产生的质量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

(1)提高效率。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来处理日常工作,从而实现日常质量管理的自动化,提高工作的效率。

(2)提高有效性。可以依托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完整的数据、收集方案和信息处理逻辑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推动企业再造。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质量管理的模式。如果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就意味着可以改善现有模式,或彻底来改变造船企业的项目质量管理模式。

5结束语。

我国造船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要想很好的完成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市场竞争情况的变化。不断研究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状况,通过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项目盈利水平,才可以保持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赢利增长。因此,造船项目的质量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