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6:57:36 页码:7
最新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实用14篇)
2023-11-19 16:57:36    小编:ZTFB

总结是对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自我监督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足,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成为应对逆境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些别人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一

内容摘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生态环保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应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在此背景下,我国生态投资逐年增长,在控制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我们同时也看到生态投资主体单一,政府生态投资存在着投资质量不高、重复建设严重、投资效益差、监督管理不力等,同时引发难以筹集用于生态投资的资金等问题。政府无法对项目总投资进行有力的控制,管理弱化,投资效益低下,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市场机制的深入发展,探索新的生态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态投资环保投资生态补偿。

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生态问题是颇费物力和经历的。建设时不考虑生态问题,省了小钱,待日后产生了问题再去治理,就要花大钱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提高生态投资效益,可以在实现原定生态目标的前提下,节约生态投资,腾出更多的资金来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可以用同样多的生态投资,取得较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各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期望能为生态投资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帮助。

生态投资是生态研究领域内的新课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它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但是与生态投资有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部门和专家对生态投资相关课题发表了一些论着,如张福庆,董唤霞发表了《科学发展观催生生态投资建设理念》,针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建设模式,提出经济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走生态投资建设之路,以实现“五个转变”和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协调统一的本质内涵。该论文侧重于号召有关部门发展常规投资的同时注重生态环保的投资。汤尚颖和徐翔发表了《准确理解生态投资的内涵》,文章指出随着环保投资的界和内涵不断延伸,环保投资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生态投资”环保投资及生态投资的内涵。在区分了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的内涵之后,指出生态投资从范畴上看应包含:(1)生态环境保护投入;(2)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投入;(3)生态产业投入。马国强发表了《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一文,明确了我国现阶段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文中首先分析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论述了我国目前的生态投资状况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选择的必然性,之后在对比国外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目前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的构建的一些建议。牛荣在《论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一文中,在分析生态投资补偿的含义和探讨进行西部生态投资补偿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应以政府补偿为主,采用多样化的补偿方式,来解决西部生态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此外,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公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中也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的诸多现状,提出了增强生态投资的一些途径和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上述有关学者的相关论文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官方报告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依附于对环保投资的基础之上,虽然针对有关的生态投资内涵,以及生态投资的补偿机制等有了专门性的论述,但是并没有形成有关生态投资研究的学术体系。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针对生态投资课题的某一方面,而没有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研究。所以理论研究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并不能满足我国生态投资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投资课题进行一个系统的综合研究。

由于西方进入现代化比我国要早很多,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早已经历了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并且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加以保护。其中对于生态的投资,也较之我国早了很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生态经济学中,已经注意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美国的莱斯特?r?布朗在其《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一书中就在分析了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之后,提出了新型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并最终得出要通过降低生育率以稳定人口、调整经济的手段(包括财政引导、税负转移、补贴转移、许可证交易和对财政调整的支持等)、加速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转变等来改善现在的生态环境,保护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地球。书中其实就涉及到了生态投资的主要议题:生态投资的来源,生态投资的多样性和生态投资的方向。加拿大学者布莱恩?纳特拉斯,玛丽?奥特梅尔着有《与虎共舞:环保导向带来企业成功》一书,介绍了公司、政府、非营利组织中的个人和群体如何在满足持续财务绩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要求的同时,加大对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视,投资于生态环境,承担更大的社会和环境责任。

而具体的关于生态经济的学说,国外和国内一样,也是从环保投资中引申出了生态投资的概念或是就认为环保投资和生态投资是同一个内涵。如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提出,环保投资包括:(1)环保设备的投入;主要是指“三废”处理和污染控制设备的投入,用于自然保护和提高城市环境舒适性的设施投资;(2)环保服务投入;(3)洁净技术和洁净产品的生产投入。而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包含于生态投资的诸多领域。西方国家对于生态投资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去体现,发达国家中,瑞士生态环保投资主要由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家庭三部分承担,三者的比例大致相当。在投资方向上,废弃物的管理花费最大,占整个环保投资的1/3强,空气和水污染的防治费用次之,各占25%左右。而加拿大则设立了环保开支账户(epea)作为环境和资源账户体系(csera)的一个分支,其范围包括发生在污染治理和控制、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环境监视、环境评价和环境审计、土壤改造等方面的费用,但是,提高健康水平、美化环境等方面的费用则不包括在内。其投资的.主要方面有:(1)关于环保的家庭开支。家庭环保开支是指居民对控制和减少日常生活对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而支付的费用。(2)政府对环保的现金和资本支出,包括中央政府之间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转移支付。(3)商业资本运营对环保的支出。而意大利对环保投资的分析以账户的形式反映在区域和地方两个层面上并影响着环境政策。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已着手对环境税进行研究和实践。美国生态环保产业通过联邦和州政府的公共财政支持、发行市政债券进行市场融资、企业自筹和公私合作(ppp)模式筹集更多的资金。而日本则通过建立财政投资于贷款项目基金、政府金融机构支持融资、会计预算和非政府组织(ngo)的融资来满足其生态投资的需求。

目前已有的研究认为生态投资概念是由环保投资概念演化而来,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新形势下,环保投资的范围界定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忽视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资源开发和保护”活动;忽视了生态产业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难以真实反映生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等。但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如何解决我国新时期生态投资不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因而,本文的着重点之一就在于剖析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扩大生态投资的多元投资体系加以探讨。

从以上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理论讨论来看,生态投资的范围并不统一,各国的情况各不相同。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视角下,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为了保证我国社会沿着这个方向顺利发展,必须深入对生态投资的研究,进而能够准确反映生态投资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综合生态投资的研究现状不难看出,关于生态投资的研究开始的时间并不长,对于生态头的定义众说纷纭,还没有统一定论;关于生态投资的研究课题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国内研究只是单纯的理论研究,缺乏对现实社会指导作用的研究,对于这些都有待更多学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萧琛等译:《经济学》(第16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龚玉荣沈颂东:环保投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

陈克新:环保投资:筑就金融海啸防波堤.中国经济导报。.2.5。

程雪莲宋慧云:对中国现行环保投融资现状的反思.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

刘社:对增加我国环保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问题的探讨.经济经纬、1999.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二

校园欺负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在学生中,一方利用身体、语言、网络等手段,故意或恶意地欺负、侮辱对方,给对方造成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伴随着《悲伤逆流成河》《少年的你》等电影的热映,校园欺凌现象已普遍存在于人们视野中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和国民思想素质提高,更多校园欺凌事件被曝光。过往游走于灰色边缘的校园欺凌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怎样才能保护孩子们不被欺凌所伤害?怎样找到有效地解决途径在这样事故?此种社会背景下,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显得更为迫切。

关键词:校园欺凌;社会环境;校园法规。

引言:校园欺凌现象屡见不鲜,校园欺凌现象特征及危害表明,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法治观念淡薄等是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由此,本文提出净化校园周边社会环境、构建和谐家庭成长环境、提出重视法制教育与强化心理矫正和保护等相应对策。以期建构和谐校园,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在学生进行学习时间最长的地方,在学校里不仅可以学习到各种技能,同时还情感上的交流,而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在学校里主要由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师生关系不和谐、交流不通畅以及教师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度不够、处理校园欺凌问题相关措施不够完善所导致的。学生在上学的过程中,难免或因为性格或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升级,如弱势的一方忍气吞声,而强势方不依不饶,就有可能出现欺凌现象。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也使得一些同学陷入欺凌与被欺凌的深渊而无法自拔,有的迫于强势者的压力或为求自保而加入欺凌一方,面对欺凌行为,多数人的沉默与淡然态度,也将被欺凌者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成绩的提高上,在一定程度上略了德育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压抑了青少年的个性,忽视了其身心发展,心理压力过大。同时据研究发现,欺凌现象高发的学校往往对相关事件监管力度不强,相关的情绪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应对欺凌行为的教育不够。教师未及时发现欺凌问题并制止或处理方式不当也是欺凌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电影《少年的你》中老师对欺凌行为并非不知情,但当看到被欺凌者椅子上的红墨水时却只认为是恶作剧,没有具体针对欺凌者的呵斥,事后并未作任何处理,这种不报告、不作为或处置不力的行为都助长了欺凌者的行为。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必然因素,从家庭层面来看,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家庭环境具有一定的显著特征,往往表现为家庭结构功能缺失。从案例实证分析看,在校园欺凌的事件中,很多欺凌者绝大部分来自惯用缺乏家庭情感的温暖,父母关系不好,家庭氛围紧张,甚至发生家庭暴力,且父母在其殴打别人的行为时,缺乏对其严厉正规的教育,或经常以打骂作为惩罚,还有大部分农村家庭,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管教。被欺凌者的家庭特点只要有:家长管教专制,家庭氛围不和诸,缺乏民主,父母之间地位不平等,父母和孩子关系不融洽等。研究发现,长期没有父母陪伴的,在学校住宿的学生更容易发生校园欺凌行为,这种欺凌行为高发的人群还包括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父母的缺位使得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也造成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缺失。

(一)加强对社会环境的综合统筹治理。

尤其是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和网络环境和的整顿。社会文化环境良好、公民的法治观念提高等大环境可以将校园欺凌行为防范于未然。另外,为家庭结构功能的维持,可以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异地高考政策”等政策,可以减少留守流动儿童因远离父母得不到管教而导致的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同时促进家庭文化的教育宣传,使家庭在青少年走入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完善校园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校园安全法制教育工作要制定专门的实施流程等。学校不仅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德育工作,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校园欺凌专题,鼓励学生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建立惩戒机制,加强“家校-师生-父母子女”间的沟通协商机制,及时矫正和预防欺凌行为。还有,加强对教师的“防欺凌”培训,内容包括面对欺凌行为的上传上报机制及合适有效的处理方式等,杜绝不管、不问、不上报或者简单粗暴的惩罚等不作为的失职行为。

(三)要关爱个体成长,矫正扭曲心理。

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校园欺凌对欺凌者、被欺凌者、围观者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对于欺凌者,教师要进行有效地心理疏导,矫正其扭曲的心理倾向,通过人文关怀、榜样学习激发其宽容、包容的道德品质。对于受欺凌者要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当发生矛盾是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沟通,当发生校园欺凌行为时,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不能味忍让,寻求多方面的帮助,鼓励学生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

对于旁观者,教师或者家长应该灌输“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学会集体荣誉感。构建“防欺凌机制”协商治理机制,搭建防欺凌渠道,及时制止矫正欺凌行为。

结论: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是当今社会转型下的道德层面的群体性行为失范,这种不良行为,会对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要对校园欺凌进行有效地防御与治理,对欺凌行为进行的有效分析,找到解决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找到有效地解决办法,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重要保障,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对日后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带来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摘要:校园安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校园欺凌作为威胁校园安全的一大隐患,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以往学者对校园欺凌概念与成因的研究结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措施,为我国制定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制度提供参考,以促进校园欺凌现象的防治。

关键词:研究综述;校园欺凌;中小学。

中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只有保障校园安全,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6月,李克强总理针对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校园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同年,我国相继出台《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政策文件,将防治校园欺凌与暴力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反校园欺凌已成为时下最重要的议题。

挪威心理学家奥维斯(danolweus)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1]。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dfes)将校园欺凌界定为持续的、有意的或者反复的,故意制造伤害的行为,某些偶然发生的事情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视作欺凌行为[2]。美国预防校园欺凌中心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任何破坏教育的使命、教学的氛围以及危害校方预防人身、财产、毒品、枪械犯罪的努力,破坏学校治安秩序的行为。”[3]2016年4月28日,我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明确使用了校园欺凌这一概念[4]。本文认为校园欺凌是在学校管控范围之内,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一方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多种形式故意对另一方实施持续性的欺负、侮辱,从而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精神损害或财产损失的行为。

(一)国外研究现状。

纳森尔(nansel)等人对美国非裔、西班牙裔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种族生活环境的安全性越高,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低。帕顿(potton)等人对美国非洲儿童学校的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是否容易卷入欺凌行为之中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关系。奥维斯(danolweus)认为影响欺凌行为的因素包括主要养育人的教养态度、同辈群体的影响、大众传媒、遗传基因和个人气质等[5];还有学者指出,受欺凌的学生大多表现为在意他人、冷静、孤独、并且敏感的特征,并且被欺凌后会选择哭泣或退让[6]。

综上,国外学者对校园欺凌的成因研究主要从宏观环境、家庭氛围、同伴关系以及受欺凌者性格特征等方面出发,从不同层面对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国内研究现状。

社会成因方面,屈生宪(2012)等认为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等媒体对欺凌场面的过度渲染,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欺凌意识,增加了欺凌事件发生的频率;李燕秋(2016)认为社会价值观、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以及居住环境等都会影响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知[7]。学校成因方面,杨卫敏(2011)认为,重点中学和位于城市的学校,其校园欺凌发生率要比普通学校、位于农村的学校低;屈生宪(2012)等认为教师贬低与体罚学生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家庭成因方面,丁一杰(2015)认为缺乏父母关心的学生更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被家长过度溺爱和纵容的学生则更易欺凌他人[8];李燕秋(2016)认为如果家庭环境不良且家长的教育方式有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就更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9]。个人成因方面,张文新、纪林芹(2005)提出欺凌者会将欺负他人当作炫耀的资本,对自己的欺凌行为持认可和肯定倾向[10];张小华、項宗友(2016)则认为学生是否有心理抑郁倾向以及心理抑郁的程度是影响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重要因素。

综上,我国学者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等角度出发,对校园欺凌进行归因分析。同时可以看出,校园欺凌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国外研究现状。

奥维斯(danolweus)与其团队共同拟定了《奥维斯校园欺凌预防计划》,提出制定全校范围内的反校园欺凌准则、鼓励教师设计校园欺凌预防与治理计划、加强社区对反校园欺凌的宣传等来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英国制定了相关政策来规制校园欺凌,主要包括赋予学校处分欺凌他人的学生的权力、开设“转介学校”帮助矫正因欺凌被停学的学生,同时开发了网络匿名平台供学生对欺凌行为进行投诉[11]。美国则鼓励各种职业和社会机构人员组成欺凌防治小组,主张通过风险评估来关注学生是否会有欺凌行为[12]。日本文部大臣要求学校处分做出欺凌行为的学生,大阪市教育委员会设计出“同伴支持”和“预防学生攻击”两大计划来防治校园欺凌,主张对有欺凌倾向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培养教师识别学生危险行为的能力[13]。

综上,对校园欺凌防治策略的研究虽然因国情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说都强调联合多方主体、调动各界力量共同防治校园欺凌。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政府层面。王静(2016)认为,现有立法中的反校园欺凌制度是缺失的,必须制订反校园欺凌法使校园欺凌有法可依。第二,社会层面。庞雪峰(2016)认为,应当加强对网络的社会监督,降低网络欺凌的比率;王宏(2017)认为,必须加强社会机构、组织与学校的协作,有效处理校园欺凌事件[15]。第三,学校层面。李燕秋(2016)认为,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导和道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王大伟(2016)认为,学校应当建立被害人救助机制、设立校园欺凌救助站,为被欺凌者提供康复治疗、心理疏导以及法律援助等帮助。第四,教师层面。陈振江(2013)认为,教师应关注班级中存在的小群体,采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警惕校园欺凌的发生;王宏(2017)认为,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从源头遏制校园欺凌。第五,家庭层面。陈纯槿、郅庭瑾(2017)认为家长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积极配合学校的校园欺凌防治活动[16];冯帮、何淑娟(2018)主张通过构建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良性互动[17]。第六,个人层面。张琼(2014)认为学生要主动与师长同伴进行沟通交流,充分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杨令平(2018)认为,学生应当树立崇高理想,坚持健康的价值取向,消除校园欺凌行为动机[18]。综上,我国学者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个人等维度提出了对策建议。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反校园欺凌的氛围,加强相关主体的协作,才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现象,建设平安校园、阳光校园。

国外对校园欺凌进行的研究起步早,内容也比较深入,取得了很多成果。国内对校园欺凌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围绕现状、成因、以及对策三方面展开。学者们基于已有的校园欺凌现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校园欺凌的成因,提出了防治校园欺凌的对策。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措施来规制校园欺凌现象,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制度。因此,本研究基于已有的校园欺凌研究现状,从多种角度出发对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成因进行归因分析,在参考相关文献和借鉴国外防治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校园欺凌的防治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我国校园欺凌干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参考文献:

[1]sionintheschools:

bulliesandvictimizationinschoolpeergroups[j].thepsychologist,1991,4:243-248.

[2]houseofcommonseducationandskillscommittee,bullying[r].thirdreportofsession,2006(7):

[3]姚建龙.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41.

[5]胡春光.校园欺凌行为:意涵、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1):3-79.

[6]bond,l.,carlin,j.b.,thomas,l.,rubin,k.&patton,llyingcauseemotionalproblems?aprospectivestudyofyoungteenagers.[j]bmjclinicalresearch,2001,73(11):480-484.

[11]葛鑫浩.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对策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18.

[12]刘南南.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探析[d].長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6]陈纯槿,郅庭瑾.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长效防治机制构建:基于2015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测量数据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20):31-41.

作者简介:张晶雪(1997—),女,汉族,山西临汾人,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校园欺凌对欺凌者与被欺凌者都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是学校管理中的“重点顽症”。防治初中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还学生一个健康安全的净土,已经成为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需要严肃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校园欺凌是学校管理的一大“强敌”,具有群体性、连锁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征。调查表明,校园欺凌事件的产生受法律制度、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等诸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主要有《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中规定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并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其违法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从实施效果来看,似乎并未对未成年欺凌者形成明显的威慑力。国内校园欺凌问题长期以来停留在道德层面,没有上升为法律问题,这样就形成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人人有责,一旦出了问题却人人无责”的尴尬局面。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专门防治校园欺凌的机构,治理经费投入也不足,且社区矫正制度建设不完善。一些社区、派出所对于未成年人罪犯的监督与帮扶流于形式,甚至基本上处于放任的状态[1]。

二家庭良性教育缺失。当前,初中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备受溺爱之下,他们很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另有一些家庭由于父母离异、早逝或外出务工,致使孩子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教育。众所周知,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尤为重大,青少年不良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家庭良性教育的缺失有极大的关系。在家庭中,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易情绪波动,缺少同情心,人格和行为易发生扭曲。就此,有学者研究表明,“欺凌者的家庭表现为缺乏情感温暖,在儿童表现出攻击性时缺乏一致的教育方式或父母的教养方式多以粗暴惩罚为主,父母之间的交往也充斥着敌意与暴力”[2]。可见,一些父母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孩子缺乏情感温暖和关爱,只能在“孤独”中长大。

三是学校管理缺位。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仍盛行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分数成绩,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欺凌行为的严重性重视不够,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深层次诱因、影响、负面效果等认识不足。为了不影响学校声誉,部分学校以“家丑不可外扬”“能压则压”为借口将问题淡化处理,对欺凌行为的漠视,不仅无益于尽早化解矛盾,甚至会酿成严重后果。此外,教师的疏于管教也与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少,缺乏与其的沟通与交流,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行为;有些教师害怕被家长和学校追责,而淡化处理学生的欺凌行为,导致一些轻微的违纪行为逐渐转化为严重的不良行为。

四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急剧变动时期,各种资讯不断扩展渗透,其中对一些暴力行为的大肆渲染侵蚀着未成年人原本纯洁的心灵,给思想还未发展成熟,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学生以极大的冲击,乃至导致他们对暴力行为的效仿。此外,校园周边环境的复杂混乱也是将学生引上欺凌行为的重要诱因。如有些学校附近随处可见电子游戏机室、网吧等,不少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更有的学生为了缴纳游戏机费而抢劫、勒索同学。

此外,学生在生理、心理上还不够成熟,纪律意识、法治意识淡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性格急躁,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自我认知能力弱,处理矛盾问题的方式简单等原因,也会导致初中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由上可见,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防止其产生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据此,防治校园欺凌也应从学校、家庭、社区等角度依法依规管理,打出一套“组合拳”,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此学校近年来采取了多项对策,收到了良好效果。

1.从内部着眼,建立“反校园欺凌”有效机制。

一是学校建立健全防治校园欺凌的管理制度。为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学校首先设立了“反校园欺凌”领导机构,组建了由校长负主责,分管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师、少先队辅导员、社区工作者、家长代表、法制副校长和校外专家等组成的学生欺凌防治委员会,以加强对“反校园欺凌”的管理。同时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强化学校及周边的巡查与安全管理,加强欺凌事件易发现场的监管,及时排查可能导致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的隐患。努力建设一个安全、阳光、健康的校园教育环境。其次,学校还制定防治和处置校园欺凌的工作措施。如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制定反欺凌校规,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再如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另外,建立校园和校园周边重点场所巡查制度。学校一旦发现校园欺凌事件,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置。对校园欺凌事件,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校园欺凌实行“零容忍”政策。

二是培养学生自主防范校园欺凌的意识。针对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学校因势利导,通过让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如建立学生自主防治校园欺凌小组,让学生自主组织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宣传活动,包括大型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可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融洽感情,培养友谊,减少欺凌事件发生的诱因。再如通过民主讨论,自主自定反欺凌班规,让学生对照理解,自觉提升学生防治欺凌的意识。同时,学校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反校园欺凌的应变能力。如告诫学生遇到欺凌时要大声呼救;穿戴朴素低调,不过于招摇;放学后要按时回家,独自行走时尽量走大路;规范自身上网行为,学会自我筛选、净化网络信息,不做不道德和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杜绝网络欺凌发生的机率。

2.与家长携手,形成防治校园欺凌的合力。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对孩子的行为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预防学生欺凌,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充分运用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要求家长从如下五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平时多陪伴孩子,给孩子以关爱。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加强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交流。单亲家庭尤其要避免孩子产生孤僻、自卑的性格。二是重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教育孩子懂得对生命的敬畏和呵护。通过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理和责任意识,引导孩子学会友善、健康的交往方式,塑造其良好的个性。三是与老师经常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要求家长经常跟班主任、任课教师直接沟通,形成更有力的教育保障。四是做孩子的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空间,其风气、风格、风尚都熏陶着孩子。扎起良好的家风、家规的篱笆,也是预防校园欺凌的一个重要方面。五是家长要正确识别和判断孩子是否遭受校园欺凌。家长应留心观察子女的行为习惯、精神状态等细微变化,并且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时厘清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所在,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3.学校与社区联动,筑牢防治校园欺凌的铜墙铁壁。

要防治校园欺凌,学校还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为此,学校从四个方面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形成校园欺凌综合防治体系:一是强化防治校园欺凌专题教育。学校在每个学期开学典礼和散学典礼上,邀请法制副校长开展防治校园欺凌专题讲座。同时,校园欺凌发生后,学校通过公安机关对实施欺凌的学生予以训诫,对于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根据法律进行处理等。二是建立“少年警队”。我校与街道派出所密切配合,在全区初中学校成立了第一支“少年警队”。“少年警队”可以及时察觉、反馈校园欺凌的讯息,有意识地培养了一支品质好、有能力、有热情、有正义感的防治校园欺凌的志愿者队伍。三是建立社工驻校制度。学校争取街道支持,倡导社会各类防治机构与公益组织参与其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校园预防欺凌防控系统,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与社区配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学校经常与街道、社区、派出所、企业联系,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社区治安管理信息,及时了解社情民情,掌握本校学生在社区的行为表现。如此,就让社会的力量、家长的力量、学校的力量联合起来,综合防范,筑牢了防治校园欺凌的铜墙铁壁。

总之,防治校园欺凌,不仅是个教育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需要多管齐下,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作为法律部门,应该制定和完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为中小学、家长和社会准确把握校园欺凌行为,正确采取教育、管理或惩戒措施提供法律依据。作为社区,要不断净化学校周边的育人环境,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作为学校,应当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并举,重智育更需重德育,在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安全自护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团结友爱教育。作为家长,要树立良好家风,对子女的成长负责,加强文明、道德、纪律、交往、法制教育,及时询问孩子在学校、社会的表现,经常了解他们与同学交往情况,把握子女的成长状态。[3]通过多方联动,协调行动,携手反对校园欺凌,让校园才能真正成为阳光、安全的学习乐土。

参考文献:

[3]李明新:理性对待欺凌事件[n].中国教育报,2017-03-22(07).

摘要:校园安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校园欺凌作为威胁校园安全的一大隐患,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以往学者对校园欺凌概念与成因的研究结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措施,为我国制定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制度提供参考,以促进校园欺凌现象的防治。

关键词:研究综述;校园欺凌;中小学。

中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只有保障校园安全,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6月,李克强总理针对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校园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同年,我国相继出台《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政策文件,将防治校园欺凌与暴力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反校园欺凌已成为时下最重要的议题。

挪威心理学家奥维斯(danolweus)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1]。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dfes)将校园欺凌界定为持续的、有意的或者反复的,故意制造伤害的行为,某些偶然发生的事情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视作欺凌行为[2]。美国预防校园欺凌中心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任何破坏教育的使命、教学的氛围以及危害校方预防人身、财产、毒品、枪械犯罪的努力,破坏学校治安秩序的行为。”[3]2016年4月28日,我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明确使用了校园欺凌这一概念[4]。本文认为校园欺凌是在学校管控范围之内,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一方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多种形式故意对另一方实施持续性的欺负、侮辱,从而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精神损害或财产损失的行为。

(一)国外研究现状。

纳森尔(nansel)等人对美国非裔、西班牙裔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种族生活环境的安全性越高,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低。帕顿(potton)等人对美国非洲儿童学校的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是否容易卷入欺凌行为之中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关系。奥维斯(danolweus)认为影响欺凌行为的因素包括主要养育人的教养态度、同辈群体的影响、大众传媒、遗传基因和个人气质等[5];还有学者指出,受欺凌的学生大多表现为在意他人、冷静、孤独、并且敏感的特征,并且被欺凌后会选择哭泣或退让[6]。

综上,国外学者对校园欺凌的成因研究主要从宏观环境、家庭氛围、同伴关系以及受欺凌者性格特征等方面出发,从不同层面对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国内研究现状。

社会成因方面,屈生宪(2012)等认为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等媒体对欺凌场面的过度渲染,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欺凌意识,增加了欺凌事件发生的频率;李燕秋(2016)认为社会价值观、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以及居住环境等都会影响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知[7]。学校成因方面,杨卫敏(2011)认为,重点中学和位于城市的学校,其校园欺凌发生率要比普通学校、位于农村的学校低;屈生宪(2012)等认为教师贬低与体罚学生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家庭成因方面,丁一杰(2015)认为缺乏父母关心的学生更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被家长过度溺爱和纵容的学生则更易欺凌他人[8];李燕秋(2016)认为如果家庭环境不良且家长的教育方式有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就更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9]。个人成因方面,张文新、纪林芹(2005)提出欺凌者会将欺负他人当作炫耀的资本,对自己的欺凌行为持认可和肯定倾向[10];张小华、項宗友(2016)则认为学生是否有心理抑郁倾向以及心理抑郁的程度是影响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重要因素。

综上,我国学者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等角度出发,对校园欺凌进行归因分析。同时可以看出,校园欺凌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国外研究现状。

奥维斯(danolweus)与其团队共同拟定了《奥维斯校园欺凌预防计划》,提出制定全校范围内的反校园欺凌准则、鼓励教师设计校园欺凌预防与治理计划、加强社区对反校园欺凌的宣传等来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英国制定了相关政策来规制校园欺凌,主要包括赋予学校处分欺凌他人的学生的权力、开设“转介学校”帮助矫正因欺凌被停学的学生,同时开发了网络匿名平台供学生对欺凌行为进行投诉[11]。美国则鼓励各种职业和社会机构人员组成欺凌防治小组,主张通过风险评估来关注学生是否会有欺凌行为[12]。日本文部大臣要求学校处分做出欺凌行为的学生,大阪市教育委员会设计出“同伴支持”和“预防学生攻击”两大计划来防治校园欺凌,主张对有欺凌倾向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培养教师识别学生危险行为的能力[13]。

综上,对校园欺凌防治策略的研究虽然因国情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说都强调联合多方主体、调动各界力量共同防治校园欺凌。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政府层面。王静(2016)认为,现有立法中的反校园欺凌制度是缺失的,必须制订反校园欺凌法使校园欺凌有法可依。第二,社会层面。庞雪峰(2016)认为,应当加强对网络的社会监督,降低网络欺凌的比率;王宏(2017)认为,必须加强社会机构、组织与学校的协作,有效处理校园欺凌事件[15]。第三,学校层面。李燕秋(2016)认为,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导和道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王大伟(2016)认为,学校应当建立被害人救助机制、设立校园欺凌救助站,为被欺凌者提供康复治疗、心理疏导以及法律援助等帮助。第四,教师层面。陈振江(2013)认为,教师应关注班级中存在的小群体,采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警惕校园欺凌的发生;王宏(2017)认为,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从源头遏制校园欺凌。第五,家庭层面。陈纯槿、郅庭瑾(2017)认为家长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积极配合学校的校园欺凌防治活动[16];冯帮、何淑娟(2018)主张通过构建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良性互动[17]。第六,个人层面。张琼(2014)认为学生要主动与师长同伴进行沟通交流,充分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杨令平(2018)认为,学生应当树立崇高理想,坚持健康的价值取向,消除校园欺凌行为动机[18]。综上,我国学者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个人等维度提出了对策建议。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反校园欺凌的氛围,加强相关主体的协作,才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现象,建设平安校园、阳光校园。

国外对校园欺凌进行的研究起步早,内容也比较深入,取得了很多成果。国内对校园欺凌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围绕现状、成因、以及对策三方面展开。学者们基于已有的校园欺凌现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校园欺凌的成因,提出了防治校园欺凌的对策。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措施来规制校园欺凌现象,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制度。因此,本研究基于已有的校园欺凌研究现状,从多种角度出发对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成因进行归因分析,在参考相关文献和借鉴国外防治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校园欺凌的防治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我国校园欺凌干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参考文献:

[1]sionintheschools:

bulliesandvictimizationinschoolpeergroups[j].thepsychologist,1991,4:243-248.

[2]houseofcommonseducationandskillscommittee,bullying[r].thirdreportofsession,2006(7):

[3]姚建龙.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41.

[5]胡春光.校园欺凌行为:意涵、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1):3-79.

[6]bond,l.,carlin,j.b.,thomas,l.,rubin,k.&patton,llyingcauseemotionalproblems?aprospectivestudyofyoungteenagers.[j]bmjclinicalresearch,2001,73(11):480-484.

[11]葛鑫浩.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对策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18.

[12]刘南南.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探析[d].長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6]陈纯槿,郅庭瑾.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长效防治机制构建:基于2015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测量数据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20):31-41.

摘要:校园安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校园欺凌作为威胁校园安全的一大隐患,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和重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本文通过分析以往学者对校园欺凌概念与成因的研究结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措施,为我国制定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制度提供参考,以促进校园欺凌现象的防治。

关键词:研究综述;校园欺凌;中小学。

中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只有保障校园安全,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6月,李克强总理针对校园暴力频发作出重要批示,校园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同年,我国相继出台《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政策文件,将防治校园欺凌与暴力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反校园欺凌已成为时下最重要的议题。

挪威心理学家奥维斯(danolweus)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1]。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dfes)将校园欺凌界定为持续的、有意的或者反复的,故意制造伤害的行为,某些偶然发生的事情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视作欺凌行为[2]。美国预防校园欺凌中心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任何破坏教育的使命、教学的氛围以及危害校方预防人身、财产、毒品、枪械犯罪的努力,破坏学校治安秩序的行为。”[3]2016年4月28日,我国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明确使用了校园欺凌这一概念[4]。本文认为校园欺凌是在学校管控范围之内,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一方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多种形式故意对另一方实施持续性的欺负、侮辱,从而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精神损害或财产损失的行为。

(一)国外研究现状。

纳森尔(nansel)等人对美国非裔、西班牙裔儿童的调查结果显示,种族生活环境的安全性越高,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低。帕顿(potton)等人对美国非洲儿童学校的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是否容易卷入欺凌行为之中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的关系。奥维斯(danolweus)认为影响欺凌行为的因素包括主要养育人的教养态度、同辈群体的影响、大众传媒、遗传基因和个人气质等[5];还有学者指出,受欺凌的学生大多表现为在意他人、冷静、孤独、并且敏感的特征,并且被欺凌后会选择哭泣或退让[6]。

综上,国外学者对校园欺凌的成因研究主要从宏观环境、家庭氛围、同伴关系以及受欺凌者性格特征等方面出发,从不同层面对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国内研究现状。

社会成因方面,屈生宪(2012)等认为电视、电影以及网络等媒体对欺凌场面的过度渲染,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欺凌意识,增加了欺凌事件发生的频率;李燕秋(2016)认为社会价值观、社会结构、经济状况以及居住环境等都会影响学生对欺凌行为的认知[7]。学校成因方面,杨卫敏(2011)认为,重点中学和位于城市的学校,其校园欺凌发生率要比普通学校、位于农村的学校低;屈生宪(2012)等认为教师贬低与体罚学生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家庭成因方面,丁一杰(2015)认为缺乏父母关心的学生更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被家长过度溺爱和纵容的学生则更易欺凌他人[8];李燕秋(2016)认为如果家庭环境不良且家长的教育方式有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就更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9]。个人成因方面,张文新、纪林芹(2005)提出欺凌者会将欺负他人当作炫耀的资本,对自己的欺凌行为持认可和肯定倾向[10];张小华、項宗友(2016)则认为学生是否有心理抑郁倾向以及心理抑郁的程度是影响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重要因素。

综上,我国学者主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等角度出发,对校园欺凌进行归因分析。同时可以看出,校园欺凌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国外研究现状。

奥维斯(danolweus)与其团队共同拟定了《奥维斯校园欺凌预防计划》,提出制定全校范围内的反校园欺凌准则、鼓励教师设计校园欺凌预防与治理计划、加强社区对反校园欺凌的宣传等来预防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英国制定了相关政策来规制校园欺凌,主要包括赋予学校处分欺凌他人的学生的权力、开设“转介学校”帮助矫正因欺凌被停学的学生,同时开发了网络匿名平台供学生对欺凌行为进行投诉[11]。美国则鼓励各种职业和社会机构人员组成欺凌防治小组,主张通过风险评估来关注学生是否会有欺凌行为[12]。日本文部大臣要求学校处分做出欺凌行为的学生,大阪市教育委员会设计出“同伴支持”和“预防学生攻击”两大计划来防治校园欺凌,主张对有欺凌倾向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培养教师识别学生危险行为的能力[13]。

综上,对校园欺凌防治策略的研究虽然因国情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说都强调联合多方主体、调动各界力量共同防治校园欺凌。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政府层面。王静(2016)认为,现有立法中的反校园欺凌制度是缺失的,必须制订反校园欺凌法使校园欺凌有法可依。第二,社会层面。庞雪峰(2016)认为,应当加强对网络的社会监督,降低网络欺凌的比率;王宏(2017)认为,必须加强社会机构、组织与学校的协作,有效处理校园欺凌事件[15]。第三,学校层面。李燕秋(2016)认为,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导和道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王大伟(2016)认为,学校应当建立被害人救助机制、设立校园欺凌救助站,为被欺凌者提供康复治疗、心理疏导以及法律援助等帮助。第四,教师层面。陈振江(2013)认为,教师应关注班级中存在的小群体,采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警惕校园欺凌的发生;王宏(2017)认为,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从源头遏制校园欺凌。第五,家庭层面。陈纯槿、郅庭瑾(2017)认为家长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积极配合学校的校园欺凌防治活动[16];冯帮、何淑娟(2018)主张通过构建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加强家校合作,形成良性互动[17]。第六,个人层面。张琼(2014)认为学生要主动与师长同伴进行沟通交流,充分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增强安全意识;杨令平(2018)认为,学生应当树立崇高理想,坚持健康的价值取向,消除校园欺凌行为动机[18]。综上,我国学者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个人等维度提出了对策建议。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反校园欺凌的氛围,加强相关主体的协作,才能有效遏制校园欺凌现象,建设平安校园、阳光校园。

国外对校园欺凌进行的研究起步早,内容也比较深入,取得了很多成果。国内对校园欺凌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围绕现状、成因、以及对策三方面展开。学者们基于已有的校园欺凌现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校园欺凌的成因,提出了防治校园欺凌的对策。但是,目前我国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措施来规制校园欺凌现象,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制度。因此,本研究基于已有的校园欺凌研究现状,从多种角度出发对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成因进行归因分析,在参考相关文献和借鉴国外防治经验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校园欺凌的防治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我国校园欺凌干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参考文献:

[1]sionintheschools:

bulliesandvictimizationinschoolpeergroups[j].thepsychologist,1991,4:243-248.

[2]houseofcommonseducationandskillscommittee,bullying[r].thirdreportofsession,2006(7):

[3]姚建龙.校园暴力:一个概念的界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4):41.

[5]胡春光.校园欺凌行为:意涵、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1):3-79.

[6]bond,l.,carlin,j.b.,thomas,l.,rubin,k.&patton,llyingcauseemotionalproblems?aprospectivestudyofyoungteenagers.[j]bmjclinicalresearch,2001,73(11):480-484.

[11]葛鑫浩.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对策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18.

[12]刘南南.美国中小学校园暴力探析[d].長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16]陈纯槿,郅庭瑾.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长效防治机制构建:基于2015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测量数据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20):31-41.

作者简介:张晶雪(1997—),女,汉族,山西临汾人,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三

  摘要:伴随着《悲伤逆流成河》《少年的你》等电影的热映,校园欺凌现象已普遍存在于人们视野中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和国民思想素质提高,更多校园欺凌事件被曝光。过往游走于灰色边缘的校园欺凌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怎样才能保护孩子们不被欺凌所伤害?怎样找到有效地解决途径在这样事故?此种社会背景下,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显得更为迫切。

关键词:校园欺凌;社会环境;校园法规。

引言:校园欺凌现象屡见不鲜,校园欺凌现象特征及危害表明,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法治观念淡薄等是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由此,本文提出净化校园周边社会环境、构建和谐家庭成长环境、提出重视法制教育与强化心理矫正和保护等相应对策。以期建构和谐校园,完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在学生进行学习时间最长的地方,在学校里不仅可以学习到各种技能,同时还情感上的交流,而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在学校里主要由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师生关系不和谐、交流不通畅以及教师对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度不够、处理校园欺凌问题相关措施不够完善所导致的。学生在上学的过程中,难免或因为性格或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彼此之间的矛盾升级,如弱势的一方忍气吞声,而强势方不依不饶,就有可能出现欺凌现象。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也使得一些同学陷入欺凌与被欺凌的深渊而无法自拔,有的迫于强势者的压力或为求自保而加入欺凌一方,面对欺凌行为,多数人的沉默与淡然态度,也将被欺凌者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主要的精力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成绩的提高上,在一定程度上略了德育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压抑了青少年的个性,忽视了其身心发展,心理压力过大。同时据研究发现,欺凌现象高发的学校往往对相关事件监管力度不强,相关的情绪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应对欺凌行为的教育不够。教师未及时发现欺凌问题并制止或处理方式不当也是欺凌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电影《少年的你》中老师对欺凌行为并非不知情,但当看到被欺凌者椅子上的红墨水时却只认为是恶作剧,没有具体针对欺凌者的呵斥,事后并未作任何处理,这种不报告、不作为或处置不力的行为都助长了欺凌者的行为。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必然因素,从家庭层面来看,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家庭环境具有一定的显著特征,往往表现为家庭结构功能缺失。从案例实证分析看,在校园欺凌的事件中,很多欺凌者绝大部分来自惯用缺乏家庭情感的温暖,父母关系不好,家庭氛围紧张,甚至发生家庭暴力,且父母在其殴打别人的行为时,缺乏对其严厉正规的教育,或经常以打骂作为惩罚,还有大部分农村家庭,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管教。被欺凌者的家庭特点只要有:家长管教专制,家庭氛围不和诸,缺乏民主,父母之间地位不平等,父母和孩子关系不融洽等。研究发现,长期没有父母陪伴的,在学校住宿的学生更容易发生校园欺凌行为,这种欺凌行为高发的人群还包括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父母的缺位使得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也造成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缺失。

(一)加强对社会环境的综合统筹治理。

       尤其是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和网络环境和的整顿。社会文化环境良好、公民的法治观念提高等大环境可以将校园欺凌行为防范于未然。另外,为家庭结构功能的维持,可以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异地高考政策”等政策,可以减少留守流动儿童因远离父母得不到管教而导致的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同时促进家庭文化的教育宣传,使家庭在青少年走入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完善校园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校园安全法制教育工作要制定专门的实施流程等。学校不仅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应加强德育工作,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校园欺凌专题,鼓励学生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建立惩戒机制,加强“家校-师生-父母子女”间的沟通协商机制,及时矫正和预防欺凌行为。还有,加强对教师的“防欺凌”培训,内容包括面对欺凌行为的上传上报机制及合适有效的处理方式等,杜绝不管、不问、不上报或者简单粗暴的惩罚等不作为的失职行为。

(三)要关爱个体成长,矫正扭曲心理。

       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校园欺凌对欺凌者、被欺凌者、围观者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对于欺凌者,教师要进行有效地心理疏导,矫正其扭曲的心理倾向,通过人文关怀、榜样学习激发其宽容、包容的道德品质。对于受欺凌者要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当发生矛盾是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沟通,当发生校园欺凌行为时,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不能味忍让,寻求多方面的帮助,鼓励学生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

对于旁观者,教师或者家长应该灌输“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学会集体荣誉感。构建“防欺凌机制”协商治理机制,搭建防欺凌渠道,及时制止矫正欺凌行为。

结论:青少年时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是当今社会转型下的道德层面的群体性行为失范,这种不良行为,会对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要对校园欺凌进行有效地防御与治理,对欺凌行为进行的有效分析,找到解决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找到有效地解决办法,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了重要保障,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对日后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带来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四

摘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中的地位出发,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本内容的融合,并就如何在该课程中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出了几点建议,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价值。

著名学者吴宓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于“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生,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思修”课的教育教学中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有利于启发学生对树立何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思修”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中的地位堪忧。

一个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任务,充分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现代价值。xxx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优秀青年代表的大学生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底蕴,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如何传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何而来?所以,大学教育中理应重视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

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确切的提法,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如高波[5]将其概括为利民济世精神、刚健有为精神和“公忠”精神;李宗云[4]将其概括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修养德性、与人协调,集体本位、天下为公。孙新新[6]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合一”。接着,他又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凝练出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一是理性精神,二是求实精神,三是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四是注重道德、宗法的精神。这些精神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被中华儿女一代代继承和弘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思修”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将这些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三、“思修”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融合。

“思修”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与法律精神教育,这些内容可以很好地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思修”课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文化充分发挥影响人、塑造人的巨大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思修”课的实效性。

(一)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不同时代和历史时期,其内涵虽有所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条——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始终没有变。《礼记·礼运篇》中的所描述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理想,正表现出儒家思想家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志向;宋代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仍然秉承“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情怀。直至近代,面对亘古未见的民族奇耻大辱,一代代仁人志士在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鼓舞下为民族独立与富强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奋斗。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二)和谐是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道家倡导合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墨家以“兼爱”、“非攻”作为其基本思想。和谐精神是xxx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为构建和谐文化所要培育的精神,一种以和谐的社会观为核心的道德观念。研究、吸收、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可以使大学生自觉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三)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

《老子·二十五章》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段话高度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认为人在宇宙中并非渺小和无足轻重,而是依循自然之道,合于天地一体。《尚书·皋陶谟》中就有“知人则哲”的说法,表明人们已经重视对人自身的了解。这种珍视人的生命的价值的人文精神一直存在于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在“思修”课中注意将古代人文精神与当代以人为本思想相结合,让学生深刻体会人的价值和尊严,可以激发学生对人生真谛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五

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工作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有力促进了高校的`改革和发展.现阶段高等院校教师职务聘任尚缺乏完善的体制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够协调.本文对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进行研究,分析高等院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铂路明陈艳芳闫玮作者单位:胡铂,陈艳芳(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路明,闫玮(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刊名:魅力中国英文刊名:charmingchina年,卷(期):2010“”(8)分类号:g645关键词:人事制度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六

工程项目管理是很早就出现的一门学问,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国防和工业建设等部门,并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起步比国外要晚,因而发展程度不如国外成熟。在许多西方国家之中,行业工作者们都已经建立起了非常完善和健全的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管理组织,与之相比,国内的工作则是显得有些单薄,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没有制定出统一的规范,而且也不科学不完整,除此之外,总承包市场也不健全,因此,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为此,必须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各方面影响因素,确保工程项目做到科学化和合理化。

3.2工程项目管理程序和机制。

在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管理程序是比较完善的,包含有项目准备、项目投招标管理、项目工程施工和项目监督等等,并且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对这些阶段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除此之外,国外的很多建筑企业都充分利用起了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从而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清晰,管理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相关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很多大公司都缺乏最基本的管理制度,因而技术优势并不明显,这就阻碍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3.3工程项目管理行业准则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中,为了保障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工作人员们制定了相当严格的行业准则,因而有效知道了各项工作,也保证了工作的高效性。然而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行业准则,因而就造成了各项工作的不规范,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企业的内部监控方面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了业务约束的缺失,甚至会造成财务系统的混乱,最终会导致企业的崩溃。在人才管理方面,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也存在着欠缺的地方,当前的许多从业者们并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培养,而且还有很多从业者们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就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因此,我们应当加强人才建设,在人才录用方面要任人唯贤,必须要加强对于工作人员们的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工作人员们不但需要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而且需要有处理问题的决心和魄力,能够审时度势,及时作出最优的决定。另外,工作人员们也必须要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从而处理好各种关系。总而言之,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发展也并不是很成熟,因此,我们应当及时借鉴国外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和理论,为提升国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余建.国内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刘祉妤.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七

笔者所在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了几个网络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课下完成8学时的自主学习任务,成绩计入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比例为10%。任务的内容主要为完成與综合教程相关的单元测试,并需要达到相应分数。但笔者发现了学生存在在网络自主学习中通过非学习渠道完成学时和获得测试答案等消极行为,例如只挂网不学习而达到学时、到网上找测试答案、互相抄袭测试答案等。笔者对学生进行了网络学习策略培训和加强监管,但效果并不明显。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学生对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形式、内容和网络环境都给予了肯定,问题在于有些学生在课下无法在互联网上无人监管的状态下专心学习,用自己电脑学习的学生会受到聊天、网络游戏、浏览网页等诱惑的影响,而在自主学习中心或机房的学生则会想去选择看电影、听音乐等轻松的资源来学习。

为了解其它学校的网络学习状况和是否遇到相似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找到解决问题或改善状况的办法,笔者对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做出梳理,试图在文献中寻找规律。

3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

笔者对1月至12月间公开发表的60篇以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为内容的期刊论文进行了,它们分别选自九种国内有影响力的外语类期刊:《外语与外语》(foreignlanguagesandtheirteaching)、《外语界》(foreignlanguageworld)、《外语学刊》(foreignlanguageresearch)、《外语电化教学》(computer-assistedforeignlanguageeducation)、《外语研究》(foreignlanguageresearch)、《中国英语教学》(teachingenglishinchina)、《外语教学》(foreignlanguageeducation)、《中国外语》(foreignlanguagesinchina)和《山东外语教学》(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journal)。使用的数据库为中国知网(cnki),检索范围的为“期刊”,采用高级搜索模式,检索条件为篇名“网络”并含“自主学习”。

本文将针对60篇论文进行关键词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关键词的排序可以看出这些网络自主学习研究最受关注的话题是什么,而依据影响网络自主学习的三方面因素对期刊论文内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侧重哪些影响因素,又忽视了哪些影响因素。

3.1关键词排序。

除去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如:“网络”、“网络环境”、“网络技术”、“多媒体”、“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英语”、“英语学习”、“英语教学”等,数量最多的前三个关键词分别是关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和网络自主学习资源的。

关键词统计和排序。

从关键词统计可以看出,这些期刊论文的关键词集中在影响自主学习的内部和环境因素。其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属于内部因素,而学习模式和学习资源属于环境因素。

3.2内容分析。

3.2.1内部因素。

期刊论文对影响网络自主学习的内部因素研究最多的是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态度、动机、场认知风格、自我效能感和适应性。但有一些内部因素没有被讨论,包括观念、目标、学习风格、已有知识,等。在被讨论的内部因素中,学习策略被讨论的最多。这些研究都证实了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对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但研究没有提出如何正确选择学习策略的方法。研究还证实了培养学习者动机、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不同的认知风格调整教学方法。研究还给出了解决学习者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不适应和“石化”现象等问题的方法,例如改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丰富网络自主学习资源、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改变教师角色、改革评价方式、加强对网络自主学习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学习者的电脑和网络使用技能等。这些措施全面且深入,在帮助解决学习者网络自主学习障碍的同时又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2.2行为因素。

在期刊论文中,仅有两篇论文涉及了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行为因素。它们都通过实证研究讨论了学习者对待网络自主学习的态度和他们网络自主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它们都发现了学习者对网络自主学习持积极的态度,但没有做出积极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而两篇论文没有进一步讨论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2.3环境因素。

影响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环境因素中探讨最多的是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目前流行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有三种:e-learning模式、webquest模式、blending模式。e-learning模式主要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方式进行教与学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学习风格特点,通过访问庞大的网络数据库、共享资源库和参与网络讨论组等方式,自主安排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实现学习的高度自治;webquest模式更加依赖网络资源与互动,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主题学习,包括导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由于探究的任务是围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的,对培养创新能力非常有利;blending模式是一种把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混合的教学模式,此模式的特点是将传统学习方式与e-learning模式的优势相结合,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在期刊论文中,e-learning和blending这两种方式被讨论的最多,而基于任务的webquest并没有受到关注。

教师角色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作用被充分讨论,研究都表明,教师在网络自主学习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综合它们的观点,教师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角色为网络自主学习的辅助者、组织者、激励者、促进者、指导者、诊断者、监控者、评价者、合作者和协调者,教师的作用贯穿网络自主学习的始终,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供恰当的学习资源,也要做好监控和评价,纠正自主学习中的偏差、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同时,论文提到网络自主学习中还应当注意教师帮助的渐减,以逐步实现从后摄自主(reactiveautonomy)到前摄自主(proactiveautonomy)的过渡。但榜样、学习者的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在网络自主学习的作用并没有提及。

期刊论文重视本地英语站和语料库建设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作用。许多研究也提到了建设理想的网络环境的重要性。网络环境提供网络自主学习发生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同时网络环境也提供网络自主学习所需的交流方式。无论是即时交流工具(如qq、skype等)还是非即时交流工具(如电子邮件、微博、虚拟社区等)都能起到练习听说读写、促进输出和培养合作学习的作用。关于评价的研究很少。这些研究提出了在网络自主学习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如为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袋等,但对于目前多数高校中每个班学生数多,并且每个教师往往要教几个班的情况,这种方式并不是非常实际。

4总结。

通过对关键词的归类和排序得出了在这些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方面,即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对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这些期刊论文都通过量化或质化研究证实了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它们对于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者个体差异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2)网络环境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3)网络资源对于自主学习的影响;(4)教师角色对于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而对于如何提高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则针对以上几方面提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网络学习策略,尤其是元认知策略、丰富网络资源、改善网络环境、改变网络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加强教师自主等提高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此外,这些研究也证实,学生对待网络自主学习持有积极的态度,但却表现出消极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这些研究结果印证了项目申请人在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并不缺乏网络自主学习的意愿,而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行为。但相关期刊论文只是发现了现象,并没有就这个现象挖掘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和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通过研究发现,期刊论文都通过量化或质化研究证实了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其中对于影响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研究较多,而对行为因素研究很少;对于影响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外部因素中教师角色和网络环境、网络资源的研究较多,而对可行的评价方式研究较少。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当前网络自主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行为,另一方面缺少可行的评价方式。

5对教学的启示。

首先,教师应当重视自主学习行为的重要性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期刊论文的研究已证实了学习者对待网络自主学习具有积极的态度和相对消极的行为。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指导学习者由教师充分指导的后摄自主发展到学生高度自主的前摄自主,其过程也就是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加强自主行为的过程。因此,学习者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應的提高在网络自主学习实践中十分重要。

训练学习者的行为自主有很多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训练学习者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记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自我记录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频数记录、持续性测量、时间抽样测量、行为评价等技术。自我记录要做到经常性、接近性和准确性。在网络自主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网络自主学习的频数、起止和持续时间、对学习的评价和反思进行记录,这样的训练能够加强学习者的自我监控,从而达到提高自主行为能力的效果。

此外,网络自主学习应建立起适用和有效的评价方式而不是仅仅依赖系统提供的大数据。网络自主学习的评价应贯穿于学习始终,采用系统记录与课上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在培养学习者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中应重视webquest这种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它是基于网络资源的主题学习,包括导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这种模式中的任务是围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的,对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利。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应重视和体现自主学习行为的培养,建立起适应需求的网络自主学习评价方式,并注意采用探究式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以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给英语学习带来的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越来越先进的网络环境,并使之更加完善。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八

        校园欺凌是学校管理的一大“强敌”,具有群体性、连锁性、突发性等特点。调查表明,校园欺凌事件的产生受法律制度、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等诸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主要有《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中规定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并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其违法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从实施效果看,似乎并未对未成年欺凌者形成明显的威慑力。国内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识长期以来停留在道德层面,没有上升为法律问题,这样就形成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人人有责,一旦出了问题却人人无责”的尴尬局面。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专门防治校园欺凌的机构,治理经费投入也不足,且社区矫正制度建设不完善。一些社区、派出所对于未成年人罪犯的监督与帮扶流于形式,甚至基本上处于放任的状态。

        二是家庭良性教育缺失。当前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备受溺爱之下,他们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另有一些家庭因父母离异、早逝或外出务工,致使孩子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教育。众所周知,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尤为重大,青少年不良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家庭良性教育的缺失有极大关系。在家庭中,孩子感受不到温暖,容易情绪波动,缺少同情心,人格和行为易发生扭曲。就此,有学者研究表明,“欺凌者的家庭表现为缺乏情感温暖,在儿童表现出攻击性时缺乏一致的教育方式或父母的教养方式多以粗暴惩罚为主,父母之间的交往也充斥着敌意与暴力”。可见,一些父母忽略与孩子沟通,孩子缺乏情感温暖和关爱,只能在“孤独”中长大。

        三是学校管理缺位。目前,我国学校仍盛行应试教育,过分强调考试分数,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很多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的严重性重视不够,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深层次诱因、影响、负面效果等认识不足。为了不影响学校声誉,部分学校以“家丑不可外扬”“能压则压”为借口将问题淡化处理。这种对欺凌行为的漠视不仅无益于尽早化解矛盾,甚至会酿成严重后果。此外,教师的疏于管教也与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甚少,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异常行为;有些教师害怕被家长和学校“追责”,往往选择淡化处理学生欺凌行为,导致一些轻微的违纪行为逐渐转化为严重的不良行为。

        四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各种资讯不断扩展渗透,其中对一些暴力行为的渲染严重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给思想还未发展成熟,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学生以极大冲击,乃至导致他们对暴力行为的效仿。此外,校园周边环境的复杂混乱也是将学生引上欺凌之路的重要诱因。如有些学校附近随处可见电子游戏机室、网吧等,不少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更有学生为了缴纳游戏机费而抢劫、勒索同学。

        此外,学生在生理、心理上的不成熟,纪律意识、法治意识淡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性格急躁,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自我认知能力弱,处理矛盾问题的方式简单等原因,也会导致初中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由上可见,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防止其产生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据此,防治校园欺凌也应从学校、家庭、社区等角度依法依规管理,打出一套“组合拳”,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此学校近年来采取了多项对策,收到了良好效果。

        1.从内部着眼,建立“反校园欺凌”有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防治校园欺凌的管理制度。为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学校首先设立了“反校园欺凌”领导机构,组建了由校长负主责,分管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师、少先队辅导员、社区工作者、家长代表、法制副校长和校外专家等组成的学生欺凌防治委员会,以加强对“反校园欺凌”的管理。同时,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强化学校及周边的巡查与安全管理,加强欺凌事件易发现场的监管,及时排查可能导致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的隐患,努力建设一个安全、阳光、健康的校园教育环境。其次,学校还制定了防治和处置校园欺凌的具体工作措施。如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制定反欺凌校规,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再如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另外,建立校园和校园周边重点场所巡查制度。学校一旦发现校园欺凌事件,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置。对校园欺凌事件,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实行“零容忍”政策。

        二是培养学生自主防范校园欺凌意识。针对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学校因势利导,通过让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如建立学生自主防治校园欺凌小组,让学生自主组织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宣传活动,包括大型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融洽感情,培养友谊,减少欺凌事件发生的诱因。再如通过民主讨论,自主制定反欺凌班规,让学生对照理解,自觉提升防治欺凌的意识。同时,学校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反校园欺凌的应变能力。如告诫学生遇到欺凌时要大声呼救;穿戴朴素低调,不过于招摇;放学后按时回家,独自行走时尽量走大路;规范自身上网行为,学会自我筛选、净化网络信息,不做不道德和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杜绝网络欺凌发生的机会率。

        2.与家长携手,形成防治校园欺凌合力。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对孩子的行为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预防学生欺凌,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充分运用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要求家长从如下五个方面多加努力:一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平时多陪伴孩子,给孩子以关爱。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加强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交流。单亲家庭尤其要避免孩子产生孤僻、自卑的性格。二是重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教育孩子懂得对生命的敬畏和呵护。通过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理和责任意识,引导孩子学会友善、健康的交往方式,塑造良好个性。三是与老师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要求家长经常跟班主任、任课教师直接沟通,形成更有力的教育保障。四是做孩子的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空间,其风气、风格、风尚都熏陶感染着孩子。扎起良好的家风、家规的篱笆,也是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因素。五是要正确识别和判断孩子是否遭受校园欺凌。家长应留心观察子女行为习惯、精神状态等细微变化,并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厘清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所在,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3.和社区联动,筑牢防治校园欺凌的铜墙铁壁。

        要防治校园欺凌,学校还必须借助社会力量。为此,学校从四个方面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形成校园欺凌综合防治体系:一是强化防治校园欺凌专题教育。学校在每个学期开学典礼和散学典礼上,都会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开展防治校园欺凌专题讲座。同时,校园欺凌发生后,学校通过公安机关对实施欺凌的学生予以训诫,对于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根据法律进行处理等。二是建立“少年警队”。学校与街道派出所密切配合,在全区初中学校成立了第一支“少年警队”。“少年警队”可以及时察觉、反馈校园欺凌的讯息,是一支品质好、有能力、有热情、有正义感的防治校园欺凌的志愿者队伍。三是建立社工驻校制度。学校争取街道支持,倡导社会各类防治机构与公益组织参与其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校园欺凌防控系统,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与社区配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学校经常与街道、社区、派出所、企业联系,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社区治安管理信息,及时了解社情民情,掌握本校学生在社区的行为表现。如此,就让社会的力量、家长的力量、学校的力量联合起来,综合防范,筑牢了防治校园欺凌的铜墙铁壁。

        总之,防治校园欺凌,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需要多管齐下,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作为法律部门,应制定和完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为中小学、家长和社会准确把握校园欺凌行为,正确采取教育、管理或惩戒措施提供法律依据。作为社区,要不断净化学校周边的育人环境,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作为学校,应将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并举,重智育更重德育,在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加强安全自护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团结友爱教育。作为家长,要树立良好家风,对子女的成长负责,加强文明、道德、纪律、交往、法制教育,及时询问孩子在学校、社会的表现,经常了解他们与同学交往情况,把握子女的成长状态。通过多方联动,协调行动,携手反对校园欺凌,让校园真正成为阳光、安全的学习乐土。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九

约翰・罗尔斯(johnrawls1921―),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19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1943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50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以后相继在普林斯顿大学(1950―1952年)、康奈尔大学(1953―1959年)、麻省理性工学院(1960―1962年)和哈佛大学(1962―)任教,现为哈佛大学哲学系教授。

《正义论》一书是罗尔斯积近二十年的努力思考的一部心血之作,它集罗尔斯思想之大成,把罗尔斯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中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条理一贯的体系――即一种继承西方契约论的传统,试图代替现行功利主义的、有关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理论。

罗尔斯有一句名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不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纠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每个人都拥有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

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理念层面)要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入理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要妥善协调、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化解各种社会风险。其次,(决策层面)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时,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要综合考虑给群众带来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要找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具体利益的平衡点。第三,(操作层面)要高度关注民生,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地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和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困难和问题,对困难群体给予的关心和帮助。第四,(制度层面)要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长效机制,有关促进公平正义的改革措施必须整体推进,相互配套,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与社会等多种手段,使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十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校园欺凌对欺凌者与被欺凌者都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是学校管理中的“重点顽症”。防治初中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还学生一个健康安全的净土,已经成为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需要严肃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校园欺凌是学校管理的一大“强敌”,具有群体性、连锁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征。调查表明,校园欺凌事件的产生受法律制度、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等诸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主要有《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中规定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并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其违法犯罪从轻或减轻处罚。从实施效果来看,似乎并未对未成年欺凌者形成明显的威慑力。国内校园欺凌问题长期以来停留在道德层面,没有上升为法律问题,这样就形成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人人有责,一旦出了问题却人人无责”的尴尬局面。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专门防治校园欺凌的机构,治理经费投入也不足,且社区矫正制度建设不完善。一些社区、派出所对于未成年人罪犯的监督与帮扶流于形式,甚至基本上处于放任的状态[1]。

 二家庭良性教育缺失。当前,初中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备受溺爱之下,他们很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另有一些家庭由于父母离异、早逝或外出务工,致使孩子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教育。众所周知,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尤为重大,青少年不良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家庭良性教育的缺失有极大的关系。在家庭中,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易情绪波动,缺少同情心,人格和行为易发生扭曲。就此,有学者研究表明,“欺凌者的家庭表现为缺乏情感温暖,在儿童表现出攻击性时缺乏一致的教育方式或父母的教养方式多以粗暴惩罚为主,父母之间的交往也充斥着敌意与暴力”[2]。可见,一些父母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孩子缺乏情感温暖和关爱,只能在“孤独”中长大。

三是学校管理缺位。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仍盛行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分数成绩,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欺凌行为的严重性重视不够,对校园欺凌事件的深层次诱因、影响、负面效果等认识不足。为了不影响学校声誉,部分学校以“家丑不可外扬”“能压则压”为借口将问题淡化处理,对欺凌行为的漠视,不仅无益于尽早化解矛盾,甚至会酿成严重后果。此外,教师的疏于管教也与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少,缺乏与其的沟通与交流,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行为;有些教师害怕被家长和学校追责,而淡化处理学生的欺凌行为,导致一些轻微的违纪行为逐渐转化为严重的不良行为。

四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急剧变动时期,各种资讯不断扩展渗透,其中对一些暴力行为的大肆渲染侵蚀着未成年人原本纯洁的心灵,给思想还未发展成熟,未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学生以极大的冲击,乃至导致他们对暴力行为的效仿。此外,校园周边环境的复杂混乱也是将学生引上欺凌行为的重要诱因。如有些学校附近随处可见电子游戏机室、网吧等,不少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更有的学生为了缴纳游戏机费而抢劫、勒索同学。

此外,学生在生理、心理上还不够成熟,纪律意识、法治意识淡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性格急躁,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自我认知能力弱,处理矛盾问题的方式简单等原因,也会导致初中校园欺凌事件频发。

由上可见,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防止其产生更是一个系统工程。据此,防治校园欺凌也应从学校、家庭、社区等角度依法依规管理,打出一套 “组合拳”,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为此学校近年来采取了多项对策,收到了良好效果。

1.从内部着眼,建立“反校园欺凌”有效机制。

一是学校建立健全防治校园欺凌的管理制度。为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学校首先设立了“反校园欺凌”领导机构,组建了由校长负主责,分管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师、少先队辅导员、社区工作者、家长代表、法制副校长和校外专家等组成的学生欺凌防治委员会,以加强对“反校园欺凌”的管理。同时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强化学校及周边的巡查与安全管理,加强欺凌事件易发现场的监管,及时排查可能导致学生欺凌事件发生的隐患。努力建设一个安全、阳光、健康的校园教育环境。其次,学校还制定防治和处置校园欺凌的工作措施。如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制定反欺凌校规,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再如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另外,建立校园和校园周边重点场所巡查制度。学校一旦发现校园欺凌事件,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置。对校园欺凌事件,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校园欺凌实行“零容忍”政策。

二是培养学生自主防范校园欺凌的意识。针对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学校因势利导,通过让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如建立学生自主防治校园欺凌小组,让学生自主组织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宣传活动,包括大型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可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融洽感情,培养友谊,减少欺凌事件发生的诱因。再如通过民主讨论,自主自定反欺凌班规,让学生对照理解,自觉提升学生防治欺凌的意识。同时,学校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反校园欺凌的应变能力。如告诫学生遇到欺凌时要大声呼救;穿戴朴素低调,不过于招摇;放学后要按时回家,独自行走时尽量走大路;规范自身上网行为,学会自我筛选、净化网络信息,不做不道德和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杜绝网络欺凌发生的机率。

 2.与家长携手,形成防治校园欺凌的合力。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对孩子的行为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预防学生欺凌,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充分运用家长委员会与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要求家长从如下五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平时多陪伴孩子,给孩子以关爱。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加强与孩子的日常沟通交流。单亲家庭尤其要避免孩子产生孤僻、自卑的性格。二是重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教育孩子懂得对生命的敬畏和呵护。通过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理和责任意识,引导孩子学会友善、健康的交往方式,塑造其良好的个性。三是与老师经常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子女在校的情况。要求家长经常跟班主任、任课教师直接沟通,形成更有力的教育保障。四是做孩子的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个空间,其风气、风格、风尚都熏陶着孩子。扎起良好的家风、家规的篱笆,也是预防校园欺凌的一个重要方面。五是家长要正确识别和判断孩子是否遭受校园欺凌。家长应留心观察子女的行为习惯、精神状态等细微变化,并且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及时厘清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所在,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3.学校与社区联动,筑牢防治校园欺凌的铜墙铁壁。

要防治校园欺凌,学校还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为此,学校从四个方面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形成校园欺凌综合防治体系:一是强化防治校园欺凌专题教育。学校在每个学期开学典礼和散学典礼上,邀请法制副校长开展防治校园欺凌专题讲座。同时,校园欺凌发生后,学校通过公安机关对实施欺凌的学生予以训诫,对于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根据法律进行处理等。二是建立“少年警队”。我校与街道派出所密切配合,在全区初中学校成立了第一支“少年警队”。“少年警队”可以及时察觉、反馈校园欺凌的讯息,有意识地培养了一支品质好、有能力、有热情、有正义感的防治校园欺凌的志愿者队伍。三是建立社工驻校制度。学校争取街道支持,倡导社会各类防治机构与公益组织参与其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校园预防欺凌防控系统,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四是与社区配合,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学校经常与街道、社区、派出所、企业联系,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社区治安管理信息,及时了解社情民情,掌握本校学生在社区的行为表现。如此,就让社会的力量、家长的力量、学校的力量联合起来,综合防范,筑牢了防治校园欺凌的铜墙铁壁。

总之,防治校园欺凌,不仅是个教育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需要多管齐下,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作为法律部门,应该制定和完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为中小学、家长和社会准确把握校园欺凌行为,正确采取教育、管理或惩戒措施提供法律依据。作为社区,要不断净化学校周边的育人环境,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作为学校,应当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并举,重智育更需重德育,在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安全自护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团结友爱教育。作为家长,要树立良好家风,对子女的成长负责,加强文明、道德、纪律、交往、法制教育,及时询问孩子在学校、社会的表现,经常了解他们与同学交往情况,把握子女的成长状态。[3]通过多方联动,协调行动,携手反对校园欺凌,让校园才能真正成为阳光、安全的学习乐土。

参考文献:

[3] 李明新:理性对待欺凌事件[n].中国教育报,2017-03-22(07).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十一

海登·怀特(haydenwhite)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历史析学家、文艺批评家,其历史诗学理论倡导历史的诗性建构特质,打通了历史与文学的学科界限,追求历史解释的多元化与增殖性,备受历史学界、析学界、文学批评界的关注,怀特也因此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梳理国内学界对怀特的研究状况有助于推进目前的海登·怀特研究。国内对海登·怀特论著的翻译方而,土逢振、盛宁、李自修编选的《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首先选取了怀特的一篇论文《新历史主义:一则评论》。张京媛主编的《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人学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翻译与收录了海登·怀特的四篇论文《评新历史主义》、《解码猫柯、地卜笔记》、《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木文》、《历史主义、历史与修辞想象》,将怀特作为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引介给国内学界,使得国内关于怀特的研究至此展开。

一、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理论的述评、研究。

在研究性的期刊论文方而,徐责《海登·怀特的历史喻说理论》一文对怀特的历史比喻理论进行了全而的评述。作者介绍了喻说理论,分析了怀特历史叙述的情节效果、解释范型、道德形态以及互相关联的四重结构,认为怀特的历史喻说理论包括了对西方多种四重式理论的修改、运用和解释。,这是国内第一篇基于外文资料对于怀特历史比喻理论的系统述评陈永国、朴玉明《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转义、话语、叙事》阐述了怀特关于历史修撰的几个概念:编年史、故事、情节编排模式、论证模式、意识形态含义模式,分析了怀特理论中的隐喻、换喻、提喻和反讽四种转义。

林庆新《历史叙事与修辞—论海登·怀特的话语转义学》通过分析怀特的话语转义学,探讨他关于叙事和客观真实之间的复杂关系的看法。3陈新《诗性预构与理性阐释—海登·怀特和他的元史学》分析了怀特在《元史学》中呈现的研究目的、思路、结论与逻辑,论述了怀特的情节化模式、论证模式和意识形态模式三种解释模式与比喻理论。碑赵志义通过对文学性的分析、怀特《元史学》中对文学性的强调与“历史诗学”概念的引入,指出历史话语也具有文学性,文学性问题是一个跨学科问题。5郭剑敏:《文学与叙事之维的历史存在—论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阐述了怀特的历史叙事理论。作者指出,怀特的历史叙事首先是一种对历史进行文木化的理解与阐释活动.而这种理解与阐释又受到叙述者的主观立场及时代话语、意识形态的制约。这样,怀特的历史存在完全被转化成为一种文木化的叙事活动。

此外,杨杰《海登·怀特的历史书写理论与文学观念》、翟恒兴《走向历史诗学—海登·怀特的故事解释与话语转义理论研究》等博士学位论文,对怀特的学术渊源、理论观点、其理论对于文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与评价。上述研究者为国内认识和推进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理论研究,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一些学者对于怀特研究中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追问,比如怀特的理论创新性何在、怀特是否由于主张历史的诗性建构特质而彻底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将历史真实等同于文学虚构、怀特与二十世纪历史诗学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法,也使我们在实际运用叙事方法书写时能够更加自觉。9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怀特的理论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而:其一,怀特建构了完整的历史诗学理论体系;其二,研究对象的创新性;其三,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其四,研究内容的创新性。

二、海登·怀特理论的创新性问题。

土岳川《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一文将海登·怀特的理论放在新历史主义的人语境中加以评介。作者介绍了怀特“元历史”的理论特征,即历史文木的语言结构性质,而这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阐释理解理论”是相似的,由此提出,怀特理论的新意何在?作者认为,怀特的新意不在于他所强调的历史深层结构的诗意,充满虚构想象,历史与文学都可获得真实的叙述,因为亚里士多德己经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怀特的实力与影响力在于他整个体系的完整性,他提出了历史话语的三种解释策略,}h}节论证、形式论证、意识形态论证。莫立民、周宜生《海登·怀特历史诗学再思辨》一文分析了怀特历史诗学所包含的几个核心问题,认为怀特有自己独到的话语解释体系,怀特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研究对象上,怀特的历史诗学是一种历史文木的研究;第二,研究方法上,怀特将历史与语言研究两个领域联系起来,进行了一种历史、语言、文学、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第三,怀特在史学理论方而有新创,重点指出了历史的文学性。作者认为,怀特的理论除了上述创新,还有其言点,比如怀特过于强调历史与文学的相似性,却回避它们的相异性。“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就其学术品格而言,是一个有着诸多创意的解构性与建构性并存的学说,在它解构正统史学而又力图建构自己独特的学术范式的时侯,一些新创与妙解令其理论构筑意趣盎然,但也难免出现逻辑的疏漏与学理的缺失。

黄芸的'《真实·虚构·意义—海登·怀特的历史叙事理论评析》认为,怀特的创新和贡献在于,他的理论既是历史领域的语言自觉,也对历史“真实性”、“再现”、“意义”等观念都提出了挑战,从而打开了历史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另外,怀特提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方法,即以语言的转义模式为基础划分出三人类对应的阐释模式.这给我们分析历史和文学叙事文木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海登·怀特理论中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

海登·怀特认为从事件到故事存在情节编织、形式论证、意识形态论证等主观建构,由此认为同一件事件可以有不同的阐释方式、得出不同的意义,其阐释与意义并非是固定的。因此,很多学者认为怀特由于主张历史的诗性彻底否认了历史真实性、客观性,将历史等同于文学虚构,是语言决定论者盛宁的著作《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在《历史纪实还是文学虚构:对于海登·怀特的反思》一部分中分析了怀特的历史观,即历史是一种叙事文木,历史文木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以及《元史学》中的情节设置、形式论证和意识形态暗示三种解释策略。作者认为,怀特的《话语转喻论》进一步“断然将历史与文学等量齐观”if.(i'igd“具有最终所指的‘历史’无论如何也应有纪实的成分,不论如何也不能等同于文学虚构,这就是我们对怀特的一个最简单的回答。

韩震、董立河的著作《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析学研究》在《海登·怀特:历史是一种文学想象性的解释》一节中,阐述了怀特的《元史学》及论文《历史的重负》、《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木》中的主要观点,并由此得出结论:“海登·怀特鼓励历史学家们摆脱所谓的历史重负,不过是说历史可以随意、主观地进行构造,从而彻底消解历史的客观性问题。海登·怀特最终以其不可知论瓦解了确定历史客观真理的基础”,张燕辉(“新”的历史与文学性的衍生—评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一文认为,怀特所主张的新历史主义是一种旨在通过把历史建构为一种虚构的文木去实现对历史意义的阐释,目的在于瓦解传统的客观科学的历史观。作者指出怀特过分强调历史虚构的文木,甚至强调历史虚构的文学文木,从而使他坠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中。

然而,一些研究者对于上述问题持有不同论点。林同奇的著作《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新星出版社,版)介绍了怀特《元史学》的深层结构,从“资料”到“解释”,从事件、编年史到故事、解释的三种策略(情节设置、形式论证、意识形态),阐述了怀特的转喻理论和文木主义思想。作者认为,怀特的文木主义强调史学家主要以文木的形式来再现过去的历史,文木的语言不是中立、透明、消极地记录历史真实,语言是自足的符号系统,但是,怀特的文木主义并不否认有独立于我们的外在真实世界。

陈新《历史·比喻·想象—海登·怀特历史析学述评》一文认为,怀特没有太多地纠缠于史实的真实性,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在意历史学家辛勤考证而寻求的具体历史细节的真实性,或者内容的真实性无关紧要,而是因为他认为传统认识论的真理观能够恰当地说明史实的真实性问题,因此无须过多重复;相反,作为整体的历史文木的真实性却被人们忽略己久。此时,对历史真实的思考无疑应当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单一事件的真实,二是诸事件之间关系组构成的真实。也就是说,怀特并没有彻底否认历史的真实性彭刚认为,怀特并不否认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历史事实的实在性,他质疑的是将诸多事件系列连贯成的历史故事中所存在的主观创造性因素。土霞《在诗与历史之间—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理论辨析》指出,怀特承认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没有彻底取消历史与文学的学科界限,历史与文学的根木区别在于两者内容的差异,同时,“历史编纂学及历史学家的历史研究所呈现的诗性色彩与文学家的文学创作相比,存在量的差异和程度的区别。”

笔者认为,怀特的理论观点和立场针对的是一种以真理性与真实性主导的一元论式的历史阐释,他解构的不是历史真实性,而是关于历史学者所从事的历史阐释的所谓“真实性”与“客观性”,由此解构其权威性,目的在于提倡一种多元化、多样性、异质性、弥散性的历史阐释和学术研究态度。在此视域审视之卜,怀特的理论最终的目的仍眷注于探寻历史的真实与客观,只不过这个探寻的活动永远处于一种过程当中,绝对的历史真实与客观,是一个理想,历史学家永远处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之上。

四、海登·怀特与二一世纪历史诗学的关系。

怀特历史诗学理论提出的学术背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现代西方学术语境中的“语言学转向”,成为国内学界研究和定性怀特思想时的重要参考坐标在史学研究领域,土晴佳、占伟赢的著作《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山东人学出版社,20版)将怀特置于后现代的视域卜考察,认为怀特是后现代主义进入史学的始作俑者。在谈到后现代对历史写作的影响时,作者认为怀特的《元史学》是运用后现代的文木理论写作的作品,企图取消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界限、过去与现在的界限以及真实与虚构界限的典型。黄进兴《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三联书店,版)一书对怀特的论述较为全而和深入,将怀特置于西方历史发展的语境背景中,概述了自兰克以来西方对历史与科学、文学关系的观点的发展、演变,认为怀特的《元史学》是叙事转向的里程碑,阐述了怀特语艺论,包括《元史学》的主要观点及“历史若文学”思想,分析了怀特的思想在史学史上的继承、发展和创见,最后归纳了怀特思想的学术意义及其学术定位、缺点。

韩震主编的《历史观念人学读木》一书(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版)在《叙述主义历史析学》一章中阐述了怀特的代表性思想,诸如《元史学》的历史解释模式、《话语的转义:文化批评论文集》中的历史转义理论、《形式的内容》的叙事理论等。韩炯的博士学位论文《历史思考的新途径:海登·怀特历史析学研究》论述、分析了怀特叙事主义历史析学的形成背景、思想渊源、理论内涵、价值立场等问题,认为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是影响怀特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学术背景。此外,田兴斌《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编纂学》、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与解释》、董立河《历史与想象一对西方后现代历史析学的研究与回应》等博士学位论文,在对西方历史析学、后现代历史析学的学术语境中探讨了怀特的理论。

在文学研究领域,土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复旦人学出版社,年版)一书在第十章中梳理了新历史主义文论,将怀特作为新历史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主要介绍了他《元史学》一书的理论特征。盛宁的著作《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版),在对整个后现代主义思潮作总体关照时对怀特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和评论。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版)一书,以新历史主义为宏观的学术背景,论述了怀特对传统文史边界的超越,还提出了历史诗学的根木问题就是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相关涉和表述的问题。黄芸《论海登·怀特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学对新历史主义小说批评的意义》一文,分析了怀特理论中历史与虚构的关系、历史真实性与文学真实性等问题,认为“怀特的理论对评析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真实性问题有多方而的启示”。土霞《最后一位现代主义者?—海登·怀特与后现代史学的纠葛》一文指出,怀特作为后现代史学的领军人物却没有完全摒弃现代主义史学的基木观念,怀特的历史诗学理论并没有彻底否认历史的客观性,他的思想中同时存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双重特质。作者分析了怀特的问题意识,认为怀特的理论“通过解构传统的历史与文学、客观与虚构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并进而重建历史学的尊严。”

上述研究者将怀特置于整个学术语境中考察,为了解怀特思想的背景及其观点的继承发展理清了方向,同时,土晴佳、黄进兴等学者的著作,梳理、引入了西方学界对怀特的一些批评观点,有利于深入研究怀特思想。

五、对海登·怀特的比较研究。

一些学者将海登·怀特与詹姆逊、猫柯、章学诚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梅启波《历史诗学的叙事与意识形态分析—从海登·怀特到詹姆逊》(胡亚敏编《文学批评与文化批判》,华中师范人学出版社,版)一文,分析了怀特与詹姆逊对叙事认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作者认为,从怀特到詹姆逊,历史诗学进一步丰富,首先,怀特以文学、诗学理论为基础的历史诗学理论代表了历史研究领域的“语言转向”。按照詹姆逊的说法,这种形式主义是怀特理论最受垢病的地方,但在怀特那里,形式是作为内容而存在的,而且他将叙事性作为内容来研究时,目的不是将历史作为一种虚构,而是对作为文木的历史的一种“祛魅”,暴露历史文木在形成过程中如何受到语言深层模式、历史环境、认识条件以及学术体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此外,历史诗学的概念为跨学科研究、文化研究和各学科的自我反思扫清了道路,这为詹姆逊奠定了批评的基础。詹姆逊将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作为文化阐释的方式,以其对马克思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兼容性使“历史诗学”突破了形式主义的纯文木分析,将文学批评泛化成文化研究和历史语境研究。

林庆新《历史叙事与修辞—论海登·怀特的话语转义学》一文分析了怀特的历史叙事学与猫柯话语理论的关联,认为两者都区分了话语世界与经验世界,都在反抗单一的霸权话语,但怀特对历史的诗性的强调不等于否认历史的现实认知功能。3董馨《历史修辞的形式主义方法—米歇尔·猫柯对海登·怀特历史诗学的影响》一文,认为怀特受到了猫柯的深刻影响,..柯后结构主义的‘考占’式的历史研究启发怀特采用形式主义的方法将历史归结为一种历史修辞”。is作者从三个方而分析了猫柯对怀特的影响:猫柯关注历史的断裂性启发了怀特将历史视为一种诗意预构;猫柯的四种认识型启发了怀特关于历史编纂的四种喻体模式;怀特借鉴猫柯的话语分析对历史进行阐释。除了对怀特与西方的文艺批评家进行比较研究,还有研究者将怀特与中国的学者进行比较研究。秦兰裙《章学诚与海登·怀特历史叙事观之比较》一文,对章学诚和怀特的历史叙事观进行了分析,章学诚将文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文学的方法运用到历史编纂中,怀特将历史看作是史学家的一种想象性的诗性建构,打破了历史与文学之间森严的学科壁皇。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对海登·怀特作品的翻译及其历史诗学思想的研究,确实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研究资料方而,怀特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元史学》、《形式的内容》、《话语转义学》己被翻译过来,他的重要著作中的人部分论文也被翻译并编入《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一书中。研究内容方而,有一些深入的评论性文章,一些介绍西方文论、历史析学的教材或著作也将怀特作为某一章节单独讨论。但是和怀特思想的复杂性及他在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外学界所产生的巨人影响相比,国内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在研究资料上,怀特的一些重要英文论文没有被关注与翻译,同时,怀特的有些论文集没有按照最初发表的时间选编,研究者如果没有注意到其作品的时间顺序,将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容易忽视怀特思想的发展脉络,无法解释怀特在不同时期的思想矛盾之处。

此外,目前国内学界对国外关于怀特的研究资料和成果的重视度有所欠缺。事实上,怀特的思想在国外史学界及文学批评界都曾引起]、一泛的反响和论争。怀特的许多思想也正是为了回应别人对他的批评而做的反驳或者修正,这也造成了他思想的一些矛盾或者发展,因而对怀特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十二

一部著作因其宏伟的篇章而不朽,一位伟人因其不朽的著作而广为世人所知。可以说,一部篇幅宏大,内容精奥的著作就是一位学者名家思想的积淀,也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为深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透过其著作的内容精神发掘一个人物背后的历史,更可以透过一部著作窥探一个时代的主流精神脉络。而罗尔斯所写的《正义论》,正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时代的精神在其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作者的思想也让我们在这部著作中得以发掘,而人类社会远古留存的“正义观”,更因这部著作得到了质的升华。

论及“正义”,我们不得不首先将目光投向西方的“自由主义”精神。坚持个人主义原则,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自由主义”一直是西方的主流思潮之一。与现代自由主义相比,传统自由主义已经在许多地方体现出别具一格的不同,如传统自由主义将个人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现代自由主义则将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进行融合的试验。而在自由主义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即是“正义观”。什么是自由,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需要用什么原则来规范自由,使之成为有序的自由,而在这里,“正义观”就充当自由主义的道德基础而存在,正义原则成为实现自由价值所应遵循的指导方针。所以,在这一角度我们可以发现,正义与自由主义是两个正相关的思潮,正义观盛则自由主义强,正义观弱则自由主义衰。所以,集罗尔斯“正义思想”之大成的《正义论》,也标志着自由主义在20世纪步入了其发展的巅峰。

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其宏大的篇幅论述了一个在人们没有探究前一直认为是很简单的“正义观”,即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不正义的”。或许如果没有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现,现在我们对“正义”的理解可能仍会停留在肤浅的字面含义以及简单的道德潜意识规范下。而《正义论》的出现,让我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正义”的更深层次内涵及与外部(即正义外延不涵括的对象)的关系。在这部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罗尔斯这位学者探究事物时的严密思维逻辑形式,以及其思考问题和论述问题时那种用假设进行精密逻辑推理进而产生实证结论式的论证方法,在这两个方面,罗尔斯的论证方式都有着似乎完美的形式(当然,这只是在其论证方式的外延这个层次来说的)。在这个方面,特别是逻辑推理的形式,能让我们学到的确实很多。《正义论》同时还有着严密的结构形式,其论述的内容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较为零散,但是如果细究就会发现,这本著作始终是围绕着一条主线展开的,即“正义的起源―正义理论的主要思想理论―正义理论的两原则―拓展至与之相关的外部环境”,在这条主线中,也不断插入其他学者的理论思想以论证罗尔斯自己的正义观,并试图通过其他“思想论”来理解自己的正义观,虽然本书内容的描述较为艰涩,但细读几遍,依旧能窥探其思想一二。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首先将西方传统思想中的社会契约理论普遍化,并使之更为抽象,将社会契约论中的“原始状态”这种假设作为“正义观”起源的时间标尺,表达了正义原则是在一种公平的原始状态中得到一致同意的这一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正义”概念,即指某种不相让的要求之间的平衡,正义观则指识别关于决定这种平衡的各种考虑的一些列有关原则,从而使“正义”由模糊到清晰,虽然这一概念是以假设作为前提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罗尔斯进行逻辑上的论证。在此基础上,罗尔斯提出了正义的主要思想理论,使“正义”更进一步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随后,作者又对自己论述的一些细节进行补充与比较,使自己的理论更为精细化,条理更为清晰。在这里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作者的主要目的――使自己的理论更为精确,为“正义观”奠定完备的思想体系,防止遭致批判的厄运(虽然实际上在后来遭致许多学者的批评)。在罗尔斯的所有论述中,让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对“正义两原则”的论述,这两个原则即使放在今天也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即“每个人都有平等权利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和“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可以合理地指望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且而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在这两个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关于“正义”最精髓的思想价值:每个人对其基本权利与自由都有一种平等的要求,即自己权利和自由的实现应以不损害他人权利和自由为前提,自己与他人在这一点处于平等地位。社会和经济不平等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它们所从属的岗位应在机会公平均等下对所有人开放和它们要最有利于那些最不利的社会成员,第一个优先于第二个。在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对正义的论述有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的倾向。在后面篇章中,罗尔斯还对这两个原则进行了十分详尽的解释论证,足见其重视程度。

前面已经提到“正义”作为自由主义的一大内容与基础,是与自由主义密不可分的,而自由主义在相当大程度上表现在政治运作上,所以罗尔斯的“正义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当成是“政治正义观”,这样,罗尔斯的“正义观”就与政治框架或架构联系起来,表现在政治上就成为它是为立宪民主政体的基本结构拟定的正义观等这些“服务性”功能。这样,罗尔斯在政治上,《正义论》的任务便是寻求一种适合于立宪政体的正义观,寻求那些能使社会稳定,增强团结的办法。从而《正义论》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单纯的正义论外延的条框内理论论述,达到与政治架构相结合的实践价值,这不得不说是罗尔斯理论推理模式向外拓展的特色之一。这种论证方法或称之为“价值迂回、目的迂回”的取向,使罗尔斯的正义论又回归“现实世界”,从而摆脱成为“花瓶”理论的命运。

而“自由优先原则”又是罗尔斯在其著作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认为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这种“自由优先”原则在他的正义观两大基本原则的框架下则成为一种平等的自由优先原则,即自由是优先的,是至高的,但这种优先性也同样是以不损害他人行使这种“优先”为前提,从而达到一种“平等的自由优先”。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的正义观很大程度体现在一种“平等和自治”的意思构架上,使正义观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一种“平等观”,让平等的价值在正义的理论中间接展开。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罗尔斯的《正义论》其中的许多价值取向与当今的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是相一致的,特别是在政治架构中,这个特点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只不过罗尔斯的这些正义观内容在逻辑体系上更加理论化与精细化,但这并不妨碍他的《正义论》对今天社会实践的指导借鉴意义。如自由、平等、公平等这一系列主流理论的构架,使我们更多的挖掘出其中更为深刻的内涵。自由应以平等为基础,在实现个人自由过程中,每个人的自由权利都是平等的,在行使自由时,不能损害他人自由,这对我们的个人或群体的实践都有法律上和道德上的指导意义。而自由、平等与公平又为政治实践特别是政治权力的架构提出了一些框架性的指导思想,即通过怎样的政治架构能最大限度实现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怎样使程序公正内化为实质公正,从而在更大程度上达到人民在这些价值取向上的凝聚力,为我国权力的运作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聚合力与生命力,从而能一直保持民众的参与热情,使之主动实现自己的政治参与。而在社会指向上,这种正义观则提供了一套详细的社会价值观,为全社会树立一套正确的、逻辑严密的价值观提供了可以参考的理论框架。

《正义论》就是一部这样的著作,不在于其是否有华丽的词藻,而在于其是否有价值不可估量的实质,真正的巨著,是因其实质而不朽的。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十三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高阶思维”的定义,目前最普遍认同的是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1]主要包括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对高阶思维的界定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具体的教学有效整合起来、为教师评价教学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可见问题是开启高阶思维的最大动力。因此,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1.前提——探究主题的确立。

探究主题的确立是课堂探究活动开展的前提。课堂探究主题的确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师生共同讨论;二是学生自己选择。选择主题时需遵循的原则有:第一,依标施教。探究的主题应从文本出发,紧扣文本;第二,能够激发师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师生兴趣,探究的成效会更好;第三,关联时事热点。关注时事热点可以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同时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识。

笔者在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综合探究二《探寻丝绸之路》的公开课时,设计了一个合作探究的环节,主题是“结合第三单元所学与补充材料,分析当时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来开拓与保障丝绸之路的通畅?”这个主题紧扣文本,教师与学生都对此较感兴趣,同时这个主题与当今社会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措施为解决“一带一路”战略所面临的问题有何启示。由此可见,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关键——探究过程的实施。

探究过程的实施是课堂探究活动的关键。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予以指导,指导的步骤主要有:第一,明确活动的单位——以小组为单位;第二,安排任务,根据不同的问题,教师在安排任务时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第三,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进行积极的引导,要倡导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教师的引导包括形式上的引导和内容上的引导,形式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表等方式进行展示,内容上可以给予方向上的提示,比如可提示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去思考。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一单元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中的第二节内容是《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笔者在教学这节内容时设计了一个合作探究的环节,主题是“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笔者没有给予恰当的引导,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可以发现除了书本上提到的齐桓公善于用人的品质和齐国的地理位置外,便再也没有其他成果了。同样的问题“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称霸?”笔者在另一个班给予了学生方向上的提示,提示他们可从地理位置、个人因素及周王室的角度去思考。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笔者观察了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并进行了引导,比如对于地理位置方面,引导学生可结合地图来思考,最后发现学生们的讨论成果比较全面。运用地图分析原因锻炼了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分析材料对齐桓公进行评价锻炼了学生评价的能力。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培养,高阶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3.亮点——探究成果的展示。

探究成果的展示是课堂探究活动的亮点所在。学生实际展示的情况与教师预设的情况不会完全一致,因此教师需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针对学生展示的内容查漏补缺,强调重点。由于时间关系,可以选择一些有特色的、典型的小组展示,并且可以对比展示,凸显出一个组的优点,引导大家学习。笔者自己在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三单元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时,设计了一个探究问题:“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并提示可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去考虑。通过观察各小组的表现,笔者发现有一个组呈现在白板上的内容有些杂乱,而另一个组将白板一分为二,左边呈现各项措施,右边相应的呈现影响,非常清晰明了。于是笔者将这两个组的成果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条理清晰的重要性,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树立条理清晰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还有一个小组结合秦朝行政系统简图来介绍政治上的措施,直观形象,笔者借此引导学生多加思考,运用多种形式来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4.升华——多元化的评价。

评价是课堂探究活动的升华。教师在评价时应遵循的原则:第一,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第二,评价要适时适量。所谓适量,是指并非每一组的回答都必须作出评价。所谓适时,是说评价可适当滞后。在一个小组展示完之后,或许下一个小组会补充前一个小组没有想到的地方。并且,当两个小组的展示成果可以进行对比评价时,适当滞后评价效果也会更好。第三,内容评价与形式评价相结合。内容上及时指出错误的地方,形式上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用图表、表演的方式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培养他们创新实践的能力。第四,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生呈现的成果与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同样重要。

21世纪竞争的根本在于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能力的竞争,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表明教育改革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因此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高阶思维的界定和课堂探究任务设计的策略两方面来探讨了如何在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探究活动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希望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同行们能有所帮助,对其他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方面能有所启发。由于笔者的能力和条件有限,本次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将在往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完善此研究,使本研究更具参考性。

参考文献。

[1]higher-orderthinking[eb/ol].http:///wiki/higher_order_thinking,2017-11-09.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人民教育,2010(17):3.

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综述范文范本篇十四

关键词moodle;开放型课堂;高阶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b。

笔者一直认为,信息技术课堂应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能根据问题要求,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

方案。

根据。

方案。

内容运用技术的手段解决问题。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能体现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个观点与钟志贤教授在《高阶能力意味着什么》(2005)一文中提出的高阶能力是一致的,他提出的高阶能力包括。

创新。

决策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性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实现的——即注重操作与知识技能的课堂。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开放型的课堂指的是——注重活动体验与能力培养的课堂。主题选择是自由的,课堂学习的操作技能是开放的,获取素材的方式是开放的,评价是多样的,学习时间可以延展到课堂外;总的来说,学生高度自主的课堂。

教学平台的选择。

课程开展依赖于教学环境的架设,moodle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发的开源教学平台,包括了各类型课堂活动模块,对于课程开展有足够的支撑。钟志贤教授在《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2004)中提出:“高阶学习是一种需要学习者运用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在教学模式属性上,属于建构主义学习模式。”

开放型的课堂模式。

1.开放型的主题开启课堂美国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技术的发展本源就是服务于生活的。信息技术课堂应以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入手,由教师引领对其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究,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其运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的开展初期建立小组,小组的成员一般有3~5人,每一个小组通过讨论设定小组主题,填写主题表,并在同一主题下分好版面(栏目)。

在主题的设定过程中,学生小组之间有可能讨论甚至争论,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经历提出自己的想法,说服别的同学,或者被说服的过程;甚至有可能经历从每位学生都有一个主题到一个小组统一一个主题的过程。

讨论主题下如何分板块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一个大的问题如何细化的过程,或者学生会把一个问题分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每位学生对这个主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与冲突中最终完成主题的确定。

学生选择其学习与生活中感兴趣的主题,带着对主题的浓厚兴趣进入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课堂的期待。

2.多样性资源支撑课堂。

《201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网络生活方式蓝皮书》(下文简称《蓝皮书》)中调查了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其中初中二年级中有32.9%的学生喜欢在教室听讲,38.7%的学生喜欢小组讨论,8.6%的学生喜欢自学,19.8%的学生喜欢一对一的辅导。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同,可能造成其学习效果各异。学生现在需要的可能是版面设置信息,可能排版布局技能,或者文字处理技能等信息。有的学生喜欢先操作,有问题再寻求帮助;也有的学生喜欢先了解操作再进行自己操作……开放的主题,意味着学生的选择是自主而多样的,其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教学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采用多样的资源可以为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提供帮助。

利用moodle平台中的图书功能形成文字资源。

【知识链接】——在这里详细地描述操作并且很好解析相关操作或理念;利用其中的文件功能形成【操作帮助】——教师把相关的操作制作成微视频;学生可以像查阅字典般寻找操作技能信息——通过书本、知识链接、操作帮助等(如图1)。利用论坛功能形成【讨论区】——学生在讨论区中相互解决疑惑(如图2)。

学生在多种资源中寻求适合自己的资料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需要根据其自身或小组的需要进行资源的判断、选择,自主地学习相关的操作技巧。在运用网络搜索、下载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非常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筛选素材的过程考验着学生对主题的整体把握能力。多样性的资源配置能很好地支撑开放型课堂。

3.信息获取过程激发学生活力。

在传统的课堂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质”的关注,很多一线教师或许留意过,学生获取素材只会运用网络,致使素材单一,内容乏味。信息获取的过程应该是多样的,教师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信息关注,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指引其评估素材“质量”,为其探究提供支持。

例如,某个小组完成的主题是“硬件知多少。”这个主题除了可以在网络上获得最新的硬件信息,也可以在身边的计算机中直接获取信息——硬件的认知、理解其功能、拆装硬件等。运用照相机、录像机等设备直接获取学生探究该主题的照片,让学生在相应的照片中添加文字。

学生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不仅仅限于网络,或许他们愿意将其班上的照片、活动介绍、学科知识等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上。多样的信息获取过程能激发学生的活力,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验技术与学习、生活的关系。

4.多样的评价引领学生发展在《蓝皮书》中有一项调查是关于“学生的网络参与意识、参与程度与网络表达”,其中,“是否参与网络热点事件讨论”一题的调查数据显示,参与讨论、表达自己意见的学生仅为16.2%。课堂上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得以表达自己,养成善于、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习惯。

课堂中通过moodle平台上的互评环节,根据教师设定的量规进行评价,每个学生评价4~5位学生,这样的评价方式会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作品,反过来促进学生反思。

互评环节过后,请学生推荐其评价的最优秀的作品,并说出该作品的优点与改进点。学生在互评环节过后,可以选择修改自己的作品,然后提交给教师重新修改(师评)。

学生通过对单个作品的修改并与小组内的作品整合。每一个小组需要在班上进行作品的推荐会,每一位学生必须说明该处理部分的优点(自评);并采用投票的形式,选取班内的优秀作品(他评);最后将优秀作品贴在布告栏上进行展示。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满足论——自我实现的需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活动,能感觉到作品的价值,促使其反思与优化自身的操作技能。学生通过对照量规进行自评,知不足而改正;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看到他人的学习成果,激发学习激情。引入评价量规,学生评判作品时就减少由于主观意识随意评判的争论;学生树立了客观、量化、公平的意识,提升学生客观评判作品的能力。评价的最终结果是为了让学生得到肯定,以评促学。在开放型的课堂中,学生不仅仅是学的主体,还是评的主体,真正让学生主导课堂。

5.课外延伸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开放型的课堂不仅仅关注课内或校内的学习。

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应能在校外自由地选择时间进行自学,重新提交作业,或者补充评论等,利用moodle构建的课堂让学生在运用网络的时间都能获取课程信息,都能登录到教学平台进行学习。

从课堂开展模式中可以看出,教师的主要活动在于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各方面的能力,获取各方面的信息。

学生获取知识是多方面的,得到能力是多方面的,开放型的课堂模式更有利于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各种真实、有意义的活动中学习,这是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倡的,也是开放型课堂模式的核心所在。通过moodle教学平台,利用网络环境支撑,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是构建开放型课堂的重要条件。

笔者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构建开放型课堂对学生自主探究、自我管理、批判性评价、问题解决以及。

创新。

能力的培养都有较好效果,学生作品从数量到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

谢幼如,尹睿.网络教学设计与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钟志贤.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假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钟志贤.高阶能力意味着什么[j].远程教育杂志,2005(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