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23:13:05 页码:11
最新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汇总14篇)
2023-11-10 23:13:05    小编:ZTFB

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工作、学习和生活表现的一种评估和总结。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分配时间,给每个写作环节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些总结范文将为我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帮助我们写出更好的总结文稿。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一

8月23日,海南省肿瘤医院、海南成美医院60名医护组成抗疫医疗队,星夜集结,奔赴乐东黎族自治县支援抗疫。他们以医者的责任与大爱,书写了一个个暖心故事。

高风险区入户采样“你们守护我长大我来守护你健康”

“村里情况我熟,让我去。”8月30日晚,疫情突发,孔汶村被划定为高风险区,要求入户采样,不漏一人,任务紧迫,风险高;医疗队接到乐东黄流镇孔汶村核酸采样任务。该医疗队副队长、海南省肿瘤医院护士长张小娜的家就在孔汶村,她自告奋勇前往采核酸。

张小娜回家乡抗疫一个星期了,离家近在咫尺,但她没能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

次日凌晨4点半,张小娜和队友一道,起床做准备。天微微亮,医护们迎着晨曦,坐上村里安排的三轮车,奔赴一线抗疫。

张小娜从小在村里长大,熟悉地走进每一户人家,核酸采样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在采样过程中,张小娜发现乡亲们疫情防护意识不强,她当起了临时宣传员,每走进一户人家,特别遇到老人,都用当地方言,耐心做解释和宣教工作。

“阿婆,口罩要戴好,要遮住鼻子。阿公,用过的口罩不能乱丢,要放到黄色的专用垃圾桶里。”张小娜一路走,一路提醒,后面声音都沙哑了。

在张小娜不断宣教下,村民的防护意识也不断改进。“虽然很累,但是看着村民越来越配合防疫工作,我觉得值。”张小娜说:“小时候村里长辈守护我长大,这次我愿意守护他们的健康。”

进方舱医院救治患者“像爷爷一样守护这座城”

容婷婷也是乐东人。容婷婷的爷爷是一位“老革命”,曾参加过抵抗日军侵略、守护乐东的战斗。

受爷爷影响,容婷婷从小就很懂事,有担当。到医院工作后,有重大任务,她总是会主动报名参加。这次驰援乐东,她又主动申请到任务较重的方舱隔离点工作。“身为医务工作者,又身为乐东人,这个时候我义不容辞,我也想像爷爷一样守护这座城。”容婷婷说。

容婷婷所在的方舱医院,临乡道而建,全长1.2公里。她和队友们,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每班从头走到尾,连鞋子都灌满汗水。

隔离点新来了一位三岁的小朋友,因为年纪小,小朋友在隔离点很不适应,一直哭着不配合核酸采样。“小朋友,姐姐给你唱儿歌吧,这样你就不会害怕了。”为了缓解小朋友紧张的情绪,容婷婷像亲姐姐一样照料小朋友。

接收隔离人员、分发生活物资、核酸采样、收运垃圾……从阳光烈日,到夜深人静,容婷婷和队友们一刻不停奔忙。

“在方舱支援的日子,第一次觉得疫情离我们这么近。”容婷婷说:“工作虽然很累,能为守护家乡出份力,觉得很有意义。”她在日记中写道:喝着乡亲们送来的甘甜透心的椰子水,收获太多的信任与感动!

村民肿瘤药吃完了“不要急,我们来想办法”

“医生,我药快吃完了,可以想办法帮忙买药吗?”8月28日,该医疗队接到黄流镇多二村孙先生的求助。

原来,孙先生是一位肝癌患者,平时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需要定期服药控制病情。因为疫情管控,没有办法及时到医院复查和拿药,眼看快断药了,孙先生和家人非常着急。

“药不能停,会影响治疗效果的,我们来想办法!”该医疗队队长、外科医师周怀龙和副队长张小娜,第一时间赶到患者家里,及时给患者做了检查,并与医院相关专家取得联系,通过医院互联网线上问诊系统,为患者开具了处方药。

药买到了,要送到患者手上却比较麻烦。周怀龙、张小娜当即与当地疫情防控部门联系,为孙先生开通了送药的“快递绿色通道”,通过医疗队和村干部层层接力,孙先生及时拿到了“救命药”。

“要不是你们,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太感谢你们了!”拿到药的孙先生激动地表达着对医疗队的感谢。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二

1981年入伍,1984年4月30日参加边境作战,勇打头阵,被炮弹炸断双腿,成为四级伤残军人,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1985年退役回到家乡贵州省思南县,在县总工会工作,期间先后被选派到思南县孙家坝镇石门坎村、大坝场镇花坪村等村开展帮扶工作。他以“党支部+退伍军人+企业+基地+农民”的模式,创建思南县退伍军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成立了贵州省思南县鼎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辖思南县晨曦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思南县森林种养家庭农场等企业,成为农村退伍军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大舞台;通过实施“党建+基地+民兵组织建设”模式,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如今,基地带动872户3288人致富,特别是336户贫困户脱贫走上致富路。在安置退伍军人就业方面,王明礼注重凝聚拥军情,根据退伍军人的意愿,尽力把企业所在村的退伍军人安排到基地就业。王明礼退伍三十多年始终与大山为伴,以退伍军人创业就业基地为家,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践行着富国强军的使命担当,在退役人生的二次起航中留下了一道精彩的航线。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三

1991年入伍,2006年从部队退役加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安全飞行13926小时。飞行27年来,他始终牢记确保飞行安全这一最高职责,把安全飞行规章标准踏踏实实地落到每一个航班飞行的全过程,先后执行过多个重要航班保障任务。他飞行品质高,安全记录保持良好,未发生过一起人为原因导致的不安全事件。2018年5月14日驾驶3u8633航班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进入成都区域,在9800米高空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情况,生死关头,他沉着果断处置险情,确保了机上119名人员生命安全。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四

1970年入伍,1973年入党,大校军衔,技术五级,高级工程师,2011年正式退休。在职期间,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副院长、某分部副部长等职,2004年主动辞去领导职务,担起筹建后勤史馆的重任。从一张白纸起步,他既当馆长又兼编辑、设计师、工程师和文物征集员,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将原来机关废弃的食堂改建成全军第一座战区级后勤史馆,将一个3500平方米,拥有两个综合展厅、六个专业展馆、2000多幅历史图片、500多件珍贵文物、5万多文字说明的史馆展现给大家。自2006年8月1日开馆以来,徐文涛共接待参观200余场次、观众20余万人次,并亲自担任解说。他被群众誉为全国数千个博物馆中年龄最大、级别最高、最有魅力的讲解员,被授予“感动沈阳十大人物”“辽宁省道德模范”“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军优秀退休干部”“辽宁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原沈阳军区“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五

2004年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后勤部队,入伍两年,第一年被评为优秀学兵、第二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6年退役。2016年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脑炎,2018年5月10日去世。在安徽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器官获取组织的专家立即进行手术,成功摘取胡晨的1个肝脏、1对肾脏和1双角膜,植入5位患者的体(眼)内,使他们重获新生。他是安徽省首例退役军人捐献器官者,年仅31岁。胡晨的无私大爱来自部队培养,也源于红色家风。他的伯爷爷、叔爷爷参加过新四军抗日,叔爷爷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伯父、叔叔、堂哥、弟弟等,祖孙三代8人从军,均在部队表现优异,多次立功。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六

1959年入伍,1965年退役,退役前为空军某部标图员。1962年9月9日,一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由平漂岛上空窜入江西省鄱阳湖上空,吴洪甫迅速把“u-2”飞机的航迹标在标图板上并传给指挥部,三枚导弹直冲云霄,敌机瞬间便被击落,这是世界上首次用导弹击落“u-2”飞机,吴洪甫等人记大功一次。退役后,即使在儿子致残、母亲瘫痪、妻子股骨头坏死、日常生活举步维艰时,他也守口如瓶,从不向家人提当年战斗经历,也不向政府提要求。那时关于中国击落“u-2”的故事,地方上传得很离谱,村里有些人多次到家里要他证实或者讲述相关细节,但他总是说自己一直在后勤部门工作,这些事一点也不清楚。他把立功证书压到箱底,严守国家机密和军事机密37年。2011年7月被广宗县文明办评为“广宗好人”,2012年8月被邢台市文明办授予“邢台好人”称号,2018年9月荣获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称号。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七

2000年入伍,2002年退役,曾是武警鄂尔多斯支队机动中队的一名战士,现成为全国电力行业的技术能手,从事着电网中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检修工作。每天郑璐身穿迷彩服、肩挎望远镜,行走在高山沙漠、戈壁荒原,用双脚丈量着1400多公里的输电线路。郑璐带领团队创造了连续4069天安全生产无事故的记录,2011年、2015年创造了内蒙古地区220千伏线路“零故障、零跳闸”记录,设备可用率年年都保持在99.8%以上。他研制的“电动硅橡胶绝缘子清扫器”,可在输、变电设备带电运行情况下,对脏污绝缘子进行清扫,一年可创造经济效益33多万元。为使输电检修更加安全高效,郑璐摸索出了一套工具加工、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的工作方法,开发出多项管理型创新成果,其中“图文并茂的电子台账”“四季维护网络图”等使输电管理达到流程化、标准化、精细化。他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复转军人”,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八

“我想说的太多太多,愿平凡的视角带你走进这不平凡的每一天。因为,平行时空里,那些平凡人正谱写着自己的人生,做着伟大的无名英雄……”近日,一篇用户名叫“柿饼”的95后护士精心制作的美篇《泪目!平凡的“视角”记录不平凡的`每一天》刷爆朋友圈。文章中,一句句感人肺腑的文字、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一段段来自疫地的视频,引起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共鸣,纷纷感动“才女”记录的这些不平凡瞬间。

这位大家口中的“才女”就是武汉市第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的护士陈思敏,作为科室年纪最小的护士,今年21岁的她主动请缨上“疫”线,如今在隔离病区已经奋战了30多天。

主动请缨义无反顾返岗抗疫情。

2019年7月,陈思敏从学校毕业来到市六医院工作,11月到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上班。“她做起事来不怕苦、不怕累,默默无闻地做很多事情。”说起陈思敏,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护士长傅昕对她称赞不已。

“还记得1月20日,那天下班后,接到爸爸的电话他说他已抵达武汉准备接我回家。心里窃喜终于有了三天连休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了,殊不知这场疫情已在悄悄向我们靠近。”陈思敏在文章中写道,回老家休息的时间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所有计划。

1月21日,陈思敏在老家医院做ct检查显示肺部有阴影,她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但好在之后的查血结果正常,核酸检测阴性,排除新冠肺炎,考虑细菌性肺炎,在家进行抗炎、抗感染治疗。

“在家隔离的14天对我来说漫长而恐慌,我积极配合治疗,一天也没出过门。”陈思敏在全科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下,逐渐好转,复查ct病灶都已吸收。

“隔离期一满,我就向医院提出了申请,要求返汉参加一线。”陈思敏复查结果一切正常后,克服“封城”的重重困难,在医院的协助下办理好通行证明,毫不犹豫地回到武汉。

2月9日,她终于重返岗位,回到原科室的隔离病区,与熟悉的前辈们并肩作战。

初面死亡见证最平凡的生离死别。

“2月9日,是我返回一线上的第一个夜班,我将永远记得那个夜晚,12床的爷爷不幸离开了。”陈思敏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返岗后在隔离病房里送走的第一位逝者,也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位。

当天凌晨1点,正在换药的她突然听到12床的监护仪在报警,跑来一看,发现患者的氧饱和度下降很低。“情况不对!”陈思敏立即反应,叫来值班医生,火速参与抢救。尽管大家用尽全力,但最终奇迹没能出现,爷爷还是走了。

“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死亡病例,当时已经来不及害怕,只想着好好送爷爷最后一程。”陈思敏说,尸体料理,这个曾经只在书本里学过的内容,如今她要亲自完成。

“我和琪姐一起拔掉病人的氧气管、鼻插管,耳朵和鼻孔塞上棉球,遗体消完毒,裹上两层床单,然后等着殡仪馆的车来接走。”陈思敏回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仍可以闻到刺鼻的消毒水味道,每完成一个动作就要停下来大口喘气,一切都要保证在30分钟内完成。

陈思敏说,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平凡的送别,没有一个家属,没有任何仪式。她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尽量让患者有尊严、有体面地走。

“战袍”上作画绘出抗疫希望与正能量。

美丽的“宝妈”、有担当的“90后”、冲锋在前的“老将们”……在陈思敏的美篇里,既有真情流露的文字,又有她为伙伴们拍摄的珍贵照片,“最美护士团”、“最强医生团”、“最美护士的天使印记”,一张张照片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只是当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点点记录着。”陈思敏说,她曾在学校做过宣传工作,平时也喜欢拍照,疫情期间看着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共抗疫情,令她非常感动,想帮大家留下点回忆。

她坦言,完成这个美篇并非一日之功,里面所有的照片和文字都不是一次性完成。她每天一点点累积素材,有故事发生时随时记录下来,拍摄的照片也提前做好主题分类,看似简单的一个美篇她足足准备了半个月之久。

一件件特别的防护服都是陈思敏亲手所画。她说,为了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中轻松一点,增加乐趣,她决定在大家的防护服上画画,当作三八节礼物送给大家。

3月8日晚上11点,刚下班的陈思敏便拿出彩笔开始在防护服上作画。一笔笔描绘,一点点上色,她一直画到凌晨2点才全部完成7套“战袍”的创作。画完,陈思敏又小心翼翼地把每一件防护服叠好,放回袋子里装好。

“每个袋子上我都做了备注,这样老师们喜欢哪个就可以直接穿哪个。”陈思敏说,她特意算好人数画了7套,保证第二天上班的护士都能穿到。

3月9日一早,护士长傅昕收到如此精美的礼物惊喜不已:“虽然她提前跟我说过会在防护服上画画,但没想到画得这么好,简直不敢相信!”傅昕护士长说,穿上陈思敏亲手画的防护服,她们都舍不得穿着进隔离病房,拍完照后她们都自己留着私藏起来。

“本来想着三八妇女节当天发的,可是想做得更好一点,最后还是推迟了一天。”陈思敏谈到没赶上节日当天发美篇虽略有遗憾,但能帮大家留下一点美好的回忆也是自己坚持记录的初衷。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九

1978年入伍,1984年退役,在部队期间定下“一生要做十万件好事”的目标。退役后,沈汝波将每件举手之劳的小事都认认真真做好,捡垃圾、扫楼道、巡小区、清广告、掏水井等。他虽然离开了部队,但依然保持军人本色,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服务百姓、服务社会,即便被确诊为食道癌,他做好事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2018年5月4日,当时还依靠仪器和药物维持生命的沈汝波,做了一生中的最后一件好事:向来探望他的患病志愿者李永花捐出500元治疗款。6月1日凌晨,沈汝波因病去世。随着生命的定格,他的一生一共画下2万多个正字,做了11万余件好事。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十

1981年入伍,2015年3月从原南京军区空军某雷达旅旅长岗位退休,毅然拒绝大企业的橄榄枝,带着党组织关系回到家乡。面对当时基础条件差、财力薄弱、观念落后的半山村,他带领群众转变观念,整治基础设施,利用半山村优质自然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两年来,全村共接待游客4.5万人,旅游产业收入达410多万元,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得到拓展,吸引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陆续回乡,在家门口就业。半山村先后获得“全国首个中华鹭鸟保护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十一

1971年入伍,1977年3月退伍回乡务农,先后担任该县段村乡四龙庙村民兵连连长、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军人本色,带头艰苦创业,积极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号召,结合实际,制定了“旅游兴村、特色富民”的发展宗旨,主动访民情、跑项目、谋出路,所在的四龙庙村由以往的落后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9年1月,张东堂被确诊患膀胱癌,几年内先后经历六次化疗,但他依然坦然面对,积极工作。张东堂同志被授予2017年“全国精准扶贫带头人”称号、“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感动天鹅城”十大人物、三门峡市脱贫攻坚优秀党支部书记等多项荣誉。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十二

1981年入伍,1983年退役,成为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总装车间的一名装配工人,现任该公司发动机装配厂总装工段“李志强班”班长。李志强所在的总装工段,肩负着航空装备的装配任务。李志强从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入手,开创了所承担产品装配生产组织的先河。他相继攻克了航空装备装配六大关键技术,实现工艺创新126项,自行研制工装工具312件,推动技术创新项目32项,申报发明专利50余项,开展技术攻关项目106项,先后解决科研装配技术难题52项,首创并推广航空装备管路校正与安装的“李志强操作法”,提高装配效率20%以上。李志强先后获得2011年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辽宁省“五一奖章”2012年辽宁省劳动模范、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2017年“盛京金牌工匠”“辽宁工匠”等荣誉称号。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十三

崔艳荣,是嘉峪关市中医医院icu的一名护士。她20__年2月5日随团队千里迢迢来到疫区,奋战在疫区东西湖客厅方舱医院。

在方舱医院,崔艳荣每天面对的是轻症病人,但轻症和重症都一样具有传染性。为了不影响工作,崔艳荣上班前尽量不吃不喝,穿上防护服后,她们在病区工作的八小时内也不吃喝,有的队员因此发生了低血糖。由于工作时不能上厕所,崔艳荣穿上了纸尿裤,有时还要忍受数小时的便溺。但是,她一想到每天新增加的确诊病例数以及很多确诊病例还没有收治,她就与战友们咬牙坚持着,她想,再难也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为了丰富病人的生活,崔艳荣想了很多办法。她和护士们带着病人跳广场舞,和病人交朋友、加微信、聊家常。有时,一些病人因为病情反复,住院时间较长而情绪失控,每到这时,崔艳荣就反复解释,耐心沟通,在一次次沟通交流中,化解了病人的疑虑,安抚了病人的情绪。同时,她还为病人实施心理疏导,指导病人做深呼吸训练。在与病人沟通交流中,她为了让病人听清楚,不得不大声说话,但大声说话就要用力呼吸,用力呼吸肺通气量就会随之增加,肺通气量增加被感染的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但是,崔艳荣一想到通过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病人便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更有利于病情恢复,于是,她便毫不犹豫地坚持与病人沟通交流。

作为一名勇敢的逆行者,在救死扶伤中,她感动着别人,也被别人一次次感动着:当收到疫区小学生用压岁钱买来的水果时,她潸然泪下;在病区遇到甘肃籍病人痊愈出院时,她满心欢喜;当疫区人民送来慰问品时,她又热泪盈眶……每谈起在疫区的日子,她总会满含深情地说:“我很庆幸成为援助湖北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在疫区方舱医院的日子,丰盈了我的人生,它让我切身体会到了我们祖国的强大,我们人民的坚强,伟大的抗疫精神会一直激励我不断前行。”

最美巾帼人物事迹简介范文范本篇十四

1991年从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到原广州军区高等专科学校任教。2000年转业,分配到广州海关关税处,2001年3月调任至广州海关归类分中心工作至今。转业18年来,甘露实现了从外行到专家、从军人到海关关员的“华丽转身”。自2008年起,甘露先后30次作为中国海关代表参加世界海关组织(wco)协调制度国际会议,并成为第一位担任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审议分委会主席、协调制度委员会主席的中国人,先后荣立海关综合治税工作个人二等功,获评“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海关榜样”“广东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7年5月,甘露同志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