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范文(通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9:34:33 页码:9
2023年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范文(通用16篇)
2023-11-19 19:34:33    小编:ZTFB

一个好的方案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方案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和限制,做到可操作可持续。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案范例,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造力和思考。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精神,为加速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在20xx年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和讨论,结合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经20xx年第14次学校党委暨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决定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

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思路是:围绕我校建设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明确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整学制、修订培养方案、改革招生制度和导师任职制度、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奖助制度等措施,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一、明确培养定位,实行弹性修业年限。

按照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目标定位,调整研究生学制。

1.规定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研究生2年、博士研究生4年、直博生/硕博连读生5年。

2.实行弹性修业年限,研究生最长在校学习年限为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6年,直博生/硕博连读生7年;特别优秀的研究生经导师推荐可以申请提前进行学位答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准予提前毕业。

3.超过基本修业年限但不超过最长在校学习年限的研究生,实行备案管理;达到最长在校学习年限时,研究生必须办理离校手续,不再保留学籍。

二、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培养过程管理。

以一级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二级学科的专业方向为特点,突出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重新修订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突出应用实践能力训练,博士研究生突出学术能力培养,强化培养过程管理。由各学院负责,按照硕士和博士不同的培养定位要求,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实施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1.各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括招生类别中的“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下同。)培养方案的内容及环节设置应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实践性特征。在相应学科领域内,原则上一年级应执行同样的课程计划,进入二年级以后,经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部分学生可转入硕博连读生培养,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其他学生继续执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达到要求者按招生类别获得相应的硕士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2.面向产业体系、职业特征明显或与任职资格联系密切的学位类型或领域,应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3.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按一级学科或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培养方案、审定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环节进行督导,切实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指导和培养过程的管理。具体细则另行规定。

三、改革招考制度,提高生源质量。

以体现学科需求和导师自主权为基本出发点,对研究生招生制度进行改革。从严掌握选拔标准与程序,吸引更多真正有学术研究潜力和志向的学生攻读博士学位。

1.硕士研究生招生。(1)逐步加大校内外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名额。(2)继续执行硕士研究生入学国家统一考试选拔办法,但提高统考生参加复试(面试)的比例。(3)学校按照各学科门类录取规模划定复试分数线,在此基础上学院可以自行确定复试比例,并应保持相对稳定。

2.博士研究生招生。(1)继续实行直博生选拔制度。(2)加大硕博连读生比例,使其成为博士生来源的主体。(3)在博士公开招考中试行申请考核制度。即:学校统一规定博士研究生的基本报考资格和选拔程序等,由报考人员提供相关申请材料,经招生学院组织考核专家组进行书面评审后,提出面试名单并进行面试,学院招生工作小组根据材料评审及面试结果确定拟录取名单报学校招生领导小组批准。实施细则另行制定。(4)本校在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参照考核申请制进行选拔,与国家的有关规定相衔接,以硕博连读方式进入博士研究生学习。实施细则另行制定。(5)严格控制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录取数量,最高不超过学院招生计划总数的5%,人文社科领域不超过10%。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招收非脱产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

四、改革导师管理,突出任职能力。

改革研究生导师聘任管理,实行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制度。突出导师对研究生进行专业培养、学术道德建设和项目资助的岗位责任,根据导师的研究水平和培养能力确定每年的招生指标分配。

1.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任讲师职称3年以上且具有博士学位;(2)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和较充足的项目经费。

2.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2)在相关领域中研究水平较高(科研产出成果情况和已培养研究生的质量等);(3)具有培养条件(科研项目及经费情况等);(4)本办法实施后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教师应具有博士学位。

招生资格的具体管理办法分别由学校和学院另行规定。

3.根据学校和学院制定的招生资格及审核办法,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申请招生教师进行年度审核,确定当年招收研究生的教师名单,经研究生院审核后,列入当年招生计划,其中首次招生的导师需提交登记信息,纳入研究生导师数据库。

4.每位导师所指导的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总数一般不超过15名。

5.建立学位论文评价(包括盲审、抽查、复查)结果的追溯问责制度,对所指导研究生出现论文质量问题、学术道德失范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视情况减少招生名额乃至停止招生资格。

五、强化博士论文质量管理,改进毕业审核程序。

促进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行研究生分流管理。

1.加强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管理,试行预答辩制度与双盲审制度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由学院(学科)组织专家,对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是否具有独立见解、学位论文的工作量、完成实验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查。

2.继续实行毕业答辩、学位答辩可以分别申请的规定,博士研究生毕业答辩后3年内可以申请一次学位答辩,硕士研究生毕业后1年内可申请一次学位答辩,超过此时限后不再受理。

3.学校制定申请毕业答辩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学院(学科)制定毕业论文的标准,对研究生毕业论文标准提出具体要求,切实保证毕业生质量。

4.以基本修业年限为准,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制定提前毕业的最低标准,严格控制研究生提前毕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允许提前毕业,博士研究生最多可以申请提前一个学年毕业,需经学院和研究生院审核批准。

5.经申请考核制选拔初审通过的本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可按照相应学科培养方案规定的硕士毕业及学位授予标准进行审核,通过毕业审核并取得硕士学位者可进入博士学习阶段。

六、完善研究生奖助办法,体现科研项目资助制。

完善研究生奖助办法,进一步体现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科研项目资助制。

1.学校确定非在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包括mba、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和保险硕士等)助研津贴最低标准,由学校和导师共同负担。具体标准和数额另行规定,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2.学校确定非在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最低助研津贴标准,现阶段主要由导师在研究项目中列支,学校给予部分补贴。今后发展方向是由导师在研究项目中全额列支。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前两年按硕士研究生标准发放,以后年份按照博士研究生标准发放。具体标准和数额另行规定,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3.对于部分基础学科和人文社科学科,导师承担研究生助研津贴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学校支持,由学校全额或部分负担。由学校全额负担研究生助研津贴的导师,每年最多只能招收1名硕士和1名博士研究生,且所指导的在校博士生总数不得超过2人。

4.在最长在校学习年限内,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享受与基本修业年限内相同的医疗待遇,具体标准按照学校关于学生医疗的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5.超出基本修业年限的硕士研究生,学校不提供助研津贴,并需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缴纳学费,由导师或研究生协商承担。超过基本修业年限的博士研究生,由导师承担所有的助研津贴。

6.适时提高优秀研究生奖学金标准,每年评选比例不变。

七、附则。

1.根据本方案的实施需求,将不断加强学院研究生管理的人员队伍建设,并给予经费支持。

2.本方案各项内容自颁布之日起分步实施,各项改革内容的具体实施办法及时间将另行颁布。

3.本方案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2.培养学生关心集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努力掌握劳动本领。

3.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和欢乐。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擦玻璃窗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抹布,报纸,水盆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个课题是:擦玻璃窗。在此之前,同学们一定也实践了好多次,有一定积累了不少如何把玻璃擦得又干净又快捷的好方法,好点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二、动手实践,得出擦玻璃的方法。

先用干抹布擦拭一块脏玻璃,让学生观察玻璃是否已经擦干净了。再用湿布擦拭另一块脏玻璃,待稍干后让学生观察是否擦干净了。(都不干净了)那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读书找出答案,并合作完成填空部分。

如果有条件的,可动手实践一下,填写探索实践报告,得出实践结论。

三、学习技术信息部分内容:擦窗工具的改进。

然后谈谈体会和感受。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三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高校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现状,从教和学的角度,提出了加强会计学本科教育以及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思路。

关键词:

高校;会计学;教育;能力培养。

一、引言。

财政部会同原国家教委确定了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学的实际工作和本专业的教学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经济及会计专业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社会需要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如出纳、会计、财务主管、企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政府机关会计、注册会计师、教师和科研人员等。针对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各学校对会计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也做了相应的调整。本科高校培养的会计人员不仅要会记账、算账、报账更要会用账其发展前途是会计主管和注册会计师而且还要为专科学校培养会计教师。也就是说培养的是应用型为主的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会计教育的普及,会计学本科生教育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基本功,同时具有会计管理以及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未来就业前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会计专业人才。

二、我国高校会计学本科教育的现状。

1.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在一些高校,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则以ppt课件为主,教学方法单一,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少,教学课堂过于沉闷;教学现代化手段运用不充分,学术气氛不够浓厚,与专业学习相关的课外活动和学术讲座较少,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

2.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课与基础课存在比例失衡现象。例如,会计专业的课程过多,而且专业课大多集中在大三以后,一些专业主干课程之间有重复现象,而基本经济和金融的理论方面的课程则份额不足,专业英语课甚至不开设,即使开设,也达不到效果,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有些学校对会计专业划分过细而且也不规范,导致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片面和单一,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3.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充分。

会计学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如果过于形式化,就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因此,课后作业布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由于只注重课堂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到企事业单位或教学实习基地等现场操作的机会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造成毕业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不强,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要求。

三、会计学本科教育的几点建议。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会计学本科生的毕业分配去向有了很大变化,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促进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交流方面发挥的媒介作用将更加突出,社会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即因此,会计学应围绕国际化会计教育展开,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目标等,都必须符合当前社会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从教和学的角度,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做法。

1.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专业教学有关的音像资料,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的冲击以及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知识的感知度,使专业教学立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加强学生的课外学习指导和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更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2.实施双语教学。

从大一开始,在某些低年级基础专业课中,实施双语教学,每学期适当增加专业双语课的门数,在某些高年级专业课中使用外国原版教材,由外籍教师或外语水平高的专业课教师授课,有助于学生获取国内外最新本专业的知识和信息,开阔视野,增强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

3.会计+外语双专业培养。

为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大就业面,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鼓励更多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辅修一门外语作为双专业,获取双学位;毕业后,无论是就业,还是到国外深造,都会有较大的竞争力。例如,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制定了《山东科技大学本科生修读双专业/双学位管理办法》,取得了较好效果: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在主修本专业的同时可以在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等本科专业中任选其一作为第二本科专业,辅修完第二本科专业的相关课程,成绩合格者,毕业时颁发两个专业合一的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且属不同学科门类的授予两个学士学位。

4.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规划教育。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高校健康发展的保障。众所周知,诚信是会计行业的根本,会计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必须实事求是,坚持会计准则和执业原则,这样才能融入国际化会计发展潮流。各高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在大学期间就学会坚持原则、富于责任感、忠诚可靠、严于律己,具有良好的心态和优良的品质。

职业规划对大学生积累知识、完善人格、增长见识、理性面对就业,选择好自己的职业道路,最终成就事业至关重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学本科生的需要情况,学校应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邀请有关专家、企业家等定期给学生开办讲座,系统性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对于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会计学本科生专业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

美国《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书提到“今天大学教育最成功之处是培养能力”。学生应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所谓“学会学习”,就是使受过教育的人知道从哪里能很快准确地找到他不知道的东西。因此,在大学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

1.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增强专业意识。

首先,专业入门教育和专业意识培养十分重要。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全面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和专业发展前景,充分认识会计职业岗位,在学习过程中确立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结合专业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具体学习目标。学生除了课堂知识学习以外,还要查阅并阅读相关专业资料,提高专业学习的质量。按照会计学专业学习和相关要求,能够自主学习和进行专业知识扩展,增强专业自主学习能力,既要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又要加强具体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假期等参加会计专业实习,锻炼现场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技能。

2.加强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培养。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能力对会计学专业尤为重要,与会计专业有关的工作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而外语架起了与世界交流的'桥梁,中国入世后,更多的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更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急需懂专业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有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外语能力培养,并为学生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本科生在学习第一专业的同时,可以选择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作为第二本科专业,也可参加每学期为学生开设的全校公选课,学习相关的课程。

3.增强经济和法律意识。

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经济和法律都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高等教育中,会计学专业就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要想行使好自己的会计监督管理职能,就要对经济方面的相关法律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我校不仅增设了法学+会计专业,而且为学生开设了提供经济和法律相关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4.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大学生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它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科技能和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校经管学院为广大会计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宝贵的资源,会计协会、会计学社、会计科技活动月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专业课老师亲自指导,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财会论坛”以“交流、启迪、创新”为宗旨,为财会师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的科研意识。定期组织知识竞赛、校外现场参观、考研考证经验交流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专业知识,也为教师和学生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会计学本科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根本,学习、实践、创新、管理等能力构成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通过各方面的活动,能够培养组织、协调与沟通等管理能力。这种浓厚的学术和科研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并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获取更多专业知识和信息,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五、结语。

由于会计学专业在社会的普遍适用性,相对其他专业有一定的优势,但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会计学专业相对饱和,社会对会计行业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的就业并不乐观。因此,会计学专业学生既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实践、创新、管理能力以及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等,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确定好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可行的职业规划,了解社会需求,真正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5]张维,赵悦平.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2):147-149.

[8]林晓敏,杜飞,汪沁沁.经济法对会计学专业学习的指导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0(4):235.

[9]张月玲,张思远,马南.大学生第二课堂学生创新能力探索――基于山东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第二课堂的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2011(2下):143-146.

[10]张月玲,花双莲。王晓莉.高校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以山东科技大学“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财会通讯综合,2010(11上):39-41.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四

1、透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欢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劳动。

1、搜集名人或身边感人的劳动故事。

2、观察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用一句说话夸夸他。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什么?这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我们的值日生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完美的生活,劳动是最光荣的!

(二)学会尊重劳动者。

劳动仅有分工不一样,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让我们为这些可敬的劳动者送上最美的赞歌吧!

下头请欣赏诗朗诵《劳动之歌》。

劳动如多彩的光是那么明媚,劳动创造出千般快活,劳动使机器在飞速地动,

劳动使万物承载世界,我要为劳动者唱赞歌。无论坚守在什么岗位,

无论岗位是多么平凡,都是劳动创造新的生活。劳动是事业的根本,

劳动才能获取新的生活。劳动是人类永久的旋律,劳动是勤劳者心灵之歌。

(三)分享劳动的故事。

(四)表扬爱劳动的同学。

劳动是可敬的,劳动是光荣的。同学们,擦亮我们的眼睛,看看我们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让我们向他竖起赞赏的大拇指,说一句赞美他的话!

(五)点燃热爱劳动之情。

(六)班长发起“爱劳动,惜成果”的倡议。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我们应从此刻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此刻日常的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吧!(班长宣读“爱劳动,惜成果”倡议书)。

“爱劳动,惜成果”倡议书。

1、在家做爱劳动的好孩子。自我能做的事情自我做,自我衣服自我洗,帮爸妈洗洗碗、扫扫地。

2、在校做爱劳动的好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用心地参加班级劳动如扫地、拖楼梯,擦窗、拣公共场地的垃圾等,把教室和公共区打扫得干净。

3、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比如,每当你浪费一些饭菜时,你应当想到这是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不就应浪费,比如,你走出教室的时候,你应当想想教室里的电灯是工人叔叔的不就应浪费电,就应把灯关掉,还比如,你洗好手后就应及时把水龙头关掉,不能浪费水。

让我们用汗水描绘自我的梦想,用双手创造完美的未来!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五

三峡大学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促进地方与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医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改革与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医学模式的转变给医学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促进我校医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特提出三峡大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1、指导思想。

我校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遵循学校至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贯彻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体制与机制创新为重点,队伍建设为关键,科研与科技开发为支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工作方针,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为先导,遵循“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提高质量,形成特色,推进合作,促进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充分把握综合性大学举办医学教育和组建第一、二临床医学院的有利条件与时机,全面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医学人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调整优化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体系,建立“学研产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完善教学工作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与开发整合医学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具备时代特征,反映现代医学教育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医学教育教学体系。

2、基本原则。

第一、解放思想,创新体系。根据省卫生厅鄂卫人发[]11号、宜昌市人民政府宜府文[2002]5号文件精神,遵循医学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借鉴国内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从我校医学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按照有利于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提高医学教育教学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原则,解放思想,创新体系,优化医学教育教学资源,构建融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于一体,包含医学专业教育与相关医学专业教育。学校基础教育(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与继续教育(全科医师培训和学历提高等)连续统一的医学教育教学新体系。

第二、着眼长远,形成特色。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着眼医学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符合学校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医学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稳定本专科教育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时启动中医专业留学生教育,大力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使我校医学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跨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支撑建设一流省属综合性大学的最具有实力的组成部分。

第三、统筹协调,提高效益。医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须按照统筹管理、协调一致的原则,理顺管理关系,按照以事为先,以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的原则,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医学院、第一、二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等医学教育教学单位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在学科建设上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规划医学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保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提高医学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二、医学教育教学领导与管理体制。

第一,三峡大学医学教育实行“条块结合”的领导与管理体制。在行政管理方面,按照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由学校领导与管理医学院、第一、二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等。

第二,在教学、学生工作管理方面,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式实行统一管理。即:在学校教务处统筹和指导下,由医学院教学办公室对医学院、第一、二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的医学教学(含研究生教育)工作实行具体的协调和日常管理;在学校学生工作处、团委的统筹和指导下,由医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分团委)对医学院、第一、二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实行统一管理。

第三,成立三峡大学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各医学教育单位的医学专家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秘书长1至2名。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是学校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咨询机构,负责为学校进行医学教育决策当好参谋,提供咨询服务。

三、医学类学科、专业中长期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与措施。

(一)具体发展目标。

根据学校2001至20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医学教育按照需求与可能相结合,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确定以下发展目标。

1、稳定医学本专科教育。“十五”期间,在校本科生规模占全校本科学生规模总数的10%左右;相关医学专业专科教育规模核定为1200人。

2、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十五”期间至年,硕士研究生规模逐步达到240人左右,力争建成1至2个博士点。在开办医学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应用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3、保持与发扬我校传统医学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工作,力争在“十五”至2010年期间,开展一定数量的中医专业留学生教育。

4、按照“改老、扶新、保重、扬优”的本科专业建设方针,改造和优化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加强护理学本科新专业建设和相关医学专科专业建设;描准医学本科专业发展趋势,优化医学影像学特色专业;结合市场需求,积极拓展新型医学及相关医学专业。

5、加强临床课教学和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医学各专业后期教学工作,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6、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建立住院医师和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开通全科医师培训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工作。

(二)主要改革措施。

1、优化医学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体系。

第一,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资源优势,通过在医科学生中开设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必修或选修课程,加强医科学生的文理基础、生物基础教育,积极探索与实施长学制厚基础的办学模式。

第二,加强和改善医学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进医学基础实验综合性改革,建立医学基础开放性实验室,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的比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与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增加临床教学的比重,加强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训练,尽早增强医科学生对医疗卫生工作和医生职业的感性认识,在实践训练中巩固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医学实践技能,锻炼临床诊疗和卫生保健思维方式与能力。

第四,建立与完善医学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设立临床多级化站点考核制度,在医学基础课教学,见习、毕业实习阶段,开展临床技能达标考核工作,强化实践技能训练与理论知识的提高。

第五,适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医学模式转变、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需要,配合《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增加医学社会性的教学内容,针对医学教育的特点,重点加强医学法学,卫生法规、医疗保险、医学道德教育,加强对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提高质量,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

第六,结合临床医疗实践中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设专业任选课等形式,在学生中普及医学新知识,熟悉或掌握相关现代医学科学仪器设备在临床上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第七,适应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和卫士健康领域的拓展,加强肿瘤学、神经精神卫生学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第八,在优化学科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综合性课程改革,开展循证医学教学试点工作。

第一,充分利用观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提倡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逐步推进以问题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式和解决医疗与卫生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依托校园网络优势,加快医学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逐步开办网上医学教育课程和网络培训项目,加强医学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医学教育教学管理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医学科研与科技开发工作,大力发展医学研究生教育。

第一,充分利用第一、二临床医学院的临床学科教学资源优势,开通应用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第二,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加强医学科研与科技开发工作,建立跨学科、跨院(系)的研究中心,描准医学发展前沿领域,结合现有人力及设备资源,寻找医学科研工作新的增长点,构建医学学术平台,提升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研、产相结合,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同步发展。

4、鼓励交叉,加快融合,促进交叉学科、新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寻求医学教育新的增长点,形成学科与专业办学特色,构建复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如医学一法学复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医疗一影像学人才培养模式;电气信息、物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一影像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学制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等,培养具有广泛社会需求的交叉型、复合性、多样性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

四、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工作运行方式。

按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构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原则,医学类本科学生前3年在校本部组织教学与管理,主要实施通识类教育、公共基础及学科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后2年在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组织教学与管理,主要实施专业课教学及毕业实习工作。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应突破“老三段”教学模式,遵循“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和“基础与临床渗透”、“后期回归基础”等原则,进行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生分段管理后,部分课程如《临床医学导论》、《基础医学研究进展》等课程应按教学规律交叉开设。建立集中见习制度、强化毕业实习管理与考核,加强对医科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医科学生初步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能力和在医学某一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基本功底。

五、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内部机构设置。

各医学教育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自主设置内部教学科研业务机构,报教务处备案;教学(含研究生教学)、科研、学生管理机构,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在于超过3个科级岗位职数的范围内自主设置,报组织部审批。教学及学生管理机构科级干部及工作人员由各学院院长按岗位职责和聘任条件提出聘任意见,并按三峡大学科级干部管理办法进行考核与管理。

六、主要配套措施。

1、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在各医学教育单位,广泛开展现代教育思想的大学习、大讨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师德、医德建设,动员广大教师、医师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方法。在临床医学院组织广大医师认真备课,积极承担临床课程教学任务及毕业实习带教任务,开展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作贡献。

2、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二临床医学院应设立教室、教学诊断室、示教室、图书资料室、学生值班室、学生宿舍与学生食堂;各病区还应设置若干教学病种专用病床,为学生在临床医学院开展后期医学教育工作创造条件。

3、师资队伍建设。

启动第一、第二临床医学院的教师聘任工作,畅通师资来源渠道,编制临床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采取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合理配置临床课教师资源,以满足后期临床课教学工作需要。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4、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教学激励机制。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和学校预算改革方案,根据各医学教育单位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分配人才培养经费,科研及教研教改采取申报立项方式划拨经费。同时,建立教学科研竞争激励机制,参与学校教学、科研奖励工作,引导临床教师正确处理医疗与教学关系,加大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投入,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职责,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5、建立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统一部署,由医学院教学办公室牵头具体组织制订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立医学教学视导组、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反馈网及学生、教学管理干部评教制度,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稳定与提高。

6、拓宽医学对外交流领域。

利用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优势,拓宽医学对外交流领域,广泛开展医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适时启动中医专业留学生教育工作。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六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歌曲《劳动最光荣》。

引言: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

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二)全班齐声合。

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三)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

请同学讲《毛泽东助人为乐的故事》。

2.表扬部分同学。

(四)小结。

1.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2.一切劳动都是艰苦的,只有尝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小结:纵观历史,正如鲁班,李冰……哪一位能工巧匠不爱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没有劳动,社会便得不到发展;没有劳动,人类将变得一无是处。

为了牢固树立同学们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高尚品质,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发出如下倡议:

一、提高劳动意识,自觉主动参加公益劳动;。

二、爱护环境卫生,不乱丢乱吐,不乱涂乱画;。

四、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别让生命之泉空流;。

五、节约用纸;珍惜森林资源;。

六、节约用电,不过早开灯,人走灯熄;。

七、珍惜资源,物尽其用,一物多用;。

八、积极参加有益的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携手努力,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有意的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七

为深入贯彻_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和成才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决定将劳动教育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劳动教育实践课,现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促进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实际体验。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体验劳动感受,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3.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

1.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劳动》课,课程性质为必修课,课程模块为集中性实践环节,计1学分。

2.实行集中劳动实践和分散劳动实践相结合,第1-6学期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集中劳动实践,每次不少于4学时。

3.劳动课成绩实行五级制,成绩合格及以上者方可参加毕业审核,成绩不合格的应当重修。

三、教学形式。

4.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非营利性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5.组织学生参加与学校建设与管理等有关的执勤活动;。

6.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

7.其他与劳动相关的学习、实践活动。

四、组织实施。

1.劳动教育由学生所在学院组织实施,学院应安排专人负责劳动教育,包括开展劳动课教学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劳动安全教育、负责学生劳动安全和过程管理、负责评定学生劳动表现及等级鉴定等。

2.学生所在学院要做好开展劳动教育的宣讲工作,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安排贴近学生生活的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活动,并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劳动教育实践的安排与管理。

3.学生所在学院要做好学生劳动安全保障工作,不得组织学生参加高空作业、严重污染、辐射大等易对身体或心理造成危险或危害的劳动任务。

五、纪律要求。

1.所有学生都应认真学习劳动课教学内容,积极参加劳动学习与实践活动。

2.劳动课期间学生要坚守劳动岗位,遵守劳动纪律,禁止利用劳动课时间从事其它与劳动教育无关的活动或私自外出。

3.学生在劳动课期间不得无故缺席,不得迟到、早退,原则上不允许请假。确需请假者,应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4.劳动课期间应服从指导教师或带队教师的安排,认真完成劳动实践任务。

5.劳动课结束后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交总结报告,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六、考核要求。

1.劳动教育实践从学生的劳动态度、出勤情况、劳动任务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实施细则由学院确定。劳动课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学生所在学院负责劳动课成绩管理,根据学生在校期间劳动表现,于第6学期末指定相关人员在教务管理系统录入成绩,成绩合格即达到该门课程修读要求。

3.确实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劳动教育实践者,经所在学院同意,并在规定的劳动时间内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可取得劳动课成绩。

4.劳动态度不积极、劳动表现差或劳动课不及格者在各类评优评先及评奖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七、其他。

1.本办法自20_级学生开始执行。

2.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2.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3.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通过实践,初步掌握正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

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浸泡——擦肥皂——搓洗——冲洗——晾干。

二、学习新知。

1.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提问:这几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吗?为什么?

2.认识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出示)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记,然后逐个出示各种标识,让学生说说代表的意思。

把刚才几件衣物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质地,该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

三、动手实践时的注意事项。

1.看书学习正确的洗涤方法。

2.查阅技术信息,获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的小知识。

3.根据自己所带要洗的衣物,说说应该用什么洗涤用品?(让学生自己在技术信息中查阅确定)。

四、评价。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九

一.活动目的:

(2)发挥文艺部各个成员的特长,提高各成员的能力,增强校园的文艺气息;。

(3)发现学院内更多的.文艺人才,为下一次文艺活动做好(最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充分准备。

二.活动主题:

(1)环境工程学院学生会内部联谊活动。

三.参与人员:环境工程学院全体学生会成员。

四.活动时间:三月中下旬。

五.活动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多功能厅。

六.活动内容:

(1)向主席团申请并联系各部门,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2)对活动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

(3)邀请各部门准备联谊的节目,表演节目可以请外援但必须是我院同学;(每部一至两个节目即可)。

(4)节目中穿插游戏,游戏主要以各部门为小组进行,这样可以加强部门内部的团结;。

(5)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奖励表现突出的同学;(可为下一次迎新晚会发觉人才)。

(6)活动的经费,服饰,场地布置等由商讨决定。

七、活动的注意事项。

1、因活动有部分地点在校外,参与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安全,活动期间,请各小组组长及时向本活动总负责人汇报本组情况。

2、本次是系列活动,请同时参与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活动的同学务必弄清楚自己在各活动里的具体分工,以免混淆。

3、各活动总负责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本活动的材料收集并整理好。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十

为了丰富我校图书馆馆藏,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倡议开展捐书活动。期望广大师生尽己所能,进取向我校图书馆捐赠图书资料,以充实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丰富图书馆馆藏,为建设文献资源保障系统添砖加瓦,为学校发展作贡献!

二、活动意义。

书籍是人类提高的阶梯,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好的书籍,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们自我手中的图书有限,但我们深信集腋成裘的力量。朋友们,让我们一齐努力!让爱传递!让梦想飞扬!

三、活动主题。

捐出几本书、献出一片情、共享读书欢乐。

四、活动对象。

__电大(建筑学校)全体师生以及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界社会人士。

五、活动资料及要求。

(一)捐书范围。

除我校电大、中专学生自用教材外,其它中、外文纸质正版图书(无破损)兼收,类别不限、版本不限、新旧书不限。

(二)捐书办法。

1、学生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教师组织宣传发动和收集,填好捐书登记表,并将收集到的图书直接送至学校图书馆或与图书馆联系,由图书馆上门收取。

2、教职员工以所在部门或系为单位,由科长或系主任组织宣传发动和收集,填好捐书登记表,并将收集到的图书直接送至学校图书馆或与图书馆联系,由图书馆上门收取。

3、离退休老同志以个人为单位,所捐图书可直接送至学校图书馆,捐赠数量较多,不便携带的,可与图书馆联系,由图书馆上门收取。

(三)捐书要求。

提议原则上每人_本起捐,鼓励多捐,所捐书籍要整洁干净,不缺页无破损。

(四)捐书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0__年_月__日止。

(五)鸣谢和鼓励措施。

1、对所有捐书_册以上(含_册)的捐赠者在学校网页上张榜公布;对捐书__本以上的学生发放荣誉借阅证。

2、学生捐书__册、教师捐书___册以上者,图书馆将开具目录清单,一份由捐书者保存,另一份由图书馆作为校史资料保存;报请学校进行通报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3、对在这次活动中发动深入、组织得力、成绩显著的部门,评选出特等奖、优秀奖、组织奖各一名,张榜公布,报请学校进行通报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4、对向我校捐赠图书的所有社会人士均张榜公布;个人捐书达_千册以上者,举行专门赠书仪式。

一、活动背景。

今年举办爱心捐书活动,目的是进取贯彻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支持___县教育发展,助力___县脱贫攻坚。经过开展“同心关爱,共沐书香”爱心捐书活动,拓宽学校图书馆藏书渠道,有效地分配、利用图书资源,营造书香学校的浓厚氛围,丰富尼勒克县广大师生的学校文化知识,用爱心传递真情,送书籍成就梦想!

二、活动宗旨。

活动本着武进区与___广大青少年“同心关爱,读书共享;捐献爱心,共沐书香”为宗旨,以书籍循环利用的形式传递爱心、传播知识,支持___教育事业,为___广大学校,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山区学校、农牧民教学点营造书香氛围。

三、活动主题。

“同心关爱,共沐书香”爱心捐书活动。

四、活动时间。

20__年_月__日—__日。

五、活动地点。

各班级。

六、参加对象。

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

七、捐书种类。

名著、小说、散文集等,除去教材、教辅用书和报刊杂志以外的各类书籍,即工具书类,如各类字典、词典等;科普类,如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故事类,如历史故事、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等。如果是系列丛书,欢迎成套或“打包”捐赠。

八、捐书数量。

自愿原则,数量不限。

九、捐书要求。

捐助图书要求是爱心捐赠者读后值得推荐的课外图书,并在图书扉页上撰写推荐理由或给尼勒克县同学们的爱心寄语。捐助图书和寄语必须贴合资料健康、积极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图书原则上要求八成新以上,破损、残缺的图书不能捐赠。捐赠图书出版时间一般在五年之内,异常有意义的有珍藏或推荐价值的图书出版时间不限。

十、活动流程及要求。

1、_月__日,启动活动方案,广泛宣传发动。

2、_月__日――_月__日,各班动员组织学生捐赠,张贴活动倡议书,营造捐书氛围。

3、_月__日各班级统一在班上做动员,宣读倡议书,号召学生按要求捐出自我的书籍。捐书志愿者在图书扉页上填写自我的学校(单位)、姓名、赠书日期以及赠书心愿、推荐理由等信息,也能够写一些关于读书的格言。

4、_月__日以班级单位,对所捐赠图书进行审核,剔除不贴合要求的图书。将本班捐赠的图书收集打捆,贴上标签,统一送至团委办公室。

十一、具体负责。

__团委。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十一

主题班会:

垃圾分类保护环境。

一、活动背景:。

在现在的生活中,垃圾分类处理很重要,但我们农场的孩子,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他们只能做到垃圾入桶,还不能做到垃圾分类,为了让学生们知道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环境,为了大家都能拥有一个清洁、美好的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活动目的:

了解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都包括哪些,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在日后生活中能够分类投放各类垃圾的好习惯。

1、知道垃圾的分类,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认识垃圾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初步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

3、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做好垃圾的分类。

三、活动重难点:

1、学会正确地分类垃圾,合理地处理垃圾。

2、从自我做起,带动身边的人正确地分类垃圾。

四、活动流程:

我们国家一天就产生大约4亿千克的垃圾,一年全国就会产生2亿吨的垃圾,全世界每年约产生垃圾450亿吨,这么多的垃圾如果没有处理好,就严重地影响到我们这个美丽的生活环境,那么用什么方法处理这些垃圾更好呢?(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垃圾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垃圾分类。

(二)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第一:生活垃圾分几类,它们是哪几类,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垃圾分类的好处。

第三:各种垃圾桶的颜色和标志。

第四: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要使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可少。世界变成大花园,垃圾分类是关键!垃圾分类人人做,做好分类为人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呵护绿色家园。众人一条分类心,垃圾也能变成金!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利国利民。垃圾有家我送它,保护环境你我他。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

(三)问题探究。

第一大题:探究题。

同学们,相信你们听了大家的介绍,对垃圾的知识已了解不少,下面进行垃圾分类的知识问答竞赛,比一比,看哪个同学记得牢。

第1题:我国城市一般把垃圾分成几类,它们分别是什么?(4类,可回收物、餐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

第3题:请列举2种餐余垃圾?

第4题:请列举2种可回收物的名称。

第5题:请列举2种有害垃圾的名称。

第二大题:抢答题。

看来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认识可真不少。

1、西瓜皮是哪一种垃圾?

2、旧衣服属于哪一种垃圾?

3、纸巾属于哪一种垃圾?

4、电池、打印墨盒、废旧灯管属于哪一种垃圾?

5、易拉罐、罐头盒对属于什么垃圾?

第三大题:判断题。

1、生活垃圾分四类,它们是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报纸、书刊属于其他垃圾。

3、废弃衣服属于可回收物。

4、菜叶菜根属于其他垃圾。

5、果皮属于厨余垃圾。

宣布获得胜利的小组。

(四)小组讨论,商量进行垃圾分类的好点子。

同学们,我们已掌握了不少垃圾分类的知识,让我们都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来,你们有什么好的点子呢?先进行小组讨论,后汇报。

五、活动评价与收获: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十二

一、目标任务:

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开展大规模中小学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理校园环境卫生,认真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有效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为学校营造一个整洁、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日―4月30,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4月1日至4月10日)。各单位根据工作要求,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层层落实责任,明确整治重点。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使之家喻户晓,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4月11日至4月25日)。各单位根据实际,按照第24个爱国卫生月集中开展爱国卫生活动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阶段:总结评比阶段(20xx4月25日至4月30日)。各单位对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对先进单位、班级进行表彰奖励,对整治不力的要通报批评,并要求及时整改。活动期间,各单位要加强检查督促,市教育局将组织暗访抽查并通报活动开展情况。

三、活动内容:

1、确保校园净化、扩大校园绿化、突出校园美化。

要积极开展创建卫生校园活动,健全学校卫生保洁制度,增强师生环保意识,培养文明卫生习惯,全面治理校园“脏、乱、差”现象。校园卫生要早晚打扫,时常捡拾,每周检查评比,做到无污水、无纸屑、无白色污染,集中开展环境消杀和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使蝇、蚊、鼠、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确保校园设施干净、整洁、亮丽。对现有的绿化带、花园进行精细管护,做到点面结合、整洁有序、自然优美。对学校进行整体规划,增加橱窗,建文化长廊;加强办公室和教室文化建设,使布置整齐、美观,文化氛围高雅浓厚。

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着力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以中小学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为重点,教育引导学生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不乱泼污水,勤洗手、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黑板报、宣传画、小折页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第25个爱国卫生月的主要任务及要求,集中开展一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还要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讲解预防食物中毒及春季传染病的相应知识和要求,并要求家长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异常时,及时带学生赴医疗机构就诊。

3、加大农村中小学改水改厕工作力度,强化食品卫生和供水水质安全监管。

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园饮用水卫生监测,强化学校自备水和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安全管理,并真正落实消毒措施,确保学生饮用水安全。取缔露天粪坑,积极改建水冲式卫生厕所,确保改厕进度和质量。幼儿园、学校要特别关注饮用水与食堂卫生,重点检查防蝇、防鼠、防尘、餐具消毒、垃圾密闭等措施的落实,严防食物中毒发生。

4、做好春季h7n9禽流感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工作,提高防控应急处理能力。

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学校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传染病防控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严格执行学校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追查制度、疫情上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一旦发现师生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头痛、呕吐、腹泻等)要督促其及时就医,并依照有关规定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三、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好、发动好、落实好、完成好,以实际行动保护师生健康,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开展春季爱国运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创建卫生(达标)示范学校活动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保护中小学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密切协调配合。各地各校要按照职责和分工,对各项目标任务量化、细化、具体化、强化工作措施,明确进度要求,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协调,主动支持配合,形成爱国卫生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共同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保证春季爱国卫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信息上报和督导检查。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此次活动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本次活动总结于6月1日前上报市教育局德育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十三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6号)、《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20xx]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指导思想。

学校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条总体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向有机融合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力争把海南大学建设成为区域性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成立“海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教学、科研、团委、学工、毕业生就业指导)担任副组长,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处、校团委、学生工作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心等主要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面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相关日常事务。

第五条各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为本学院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咨询、策划、指导,开展创业活动跟踪服务。

第三章实施路径。

第六条夯实基础。

深化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植入人才培养方案,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突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协同推进,集聚创新创业教育的要素与资源,构建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成长的生态环境。

第七条专项基金。

设立海南大学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基金和海南大学大学生创业基金等,给大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帮扶。使大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

第八条基地建设。

1.建立海南大学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实训基地、海南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海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修基地等,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创造良好成长环境。

2.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

第四章主要措施。

第九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2.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地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协调创业与学习的关系;通过会议动员、政策宣传等方式宣传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第十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建立学科专业预警、退出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

2.深入实施实验班项目、卓越班项目、大类招生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定向班项目等五大类教学改革项目,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3.探索建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第十一条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1.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鼓励教师和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在传统课堂中融进有利于创新创业素质能力培养的一切有利因素。

2.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3.充分运用线上和线下资源,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讲座、报告、交流、参观等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为学生扩大视野、提升创新创业动力和能力做好推动引导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1.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教师队伍。选任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或拥有一定创业经验的干部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教学任务。各学院至少要有一名教师或者辅导员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聘任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专家充实教育教学队伍。

2.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有计划地分批遴选创新创业工作相关干部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学习。通过选送外出或邀请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进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对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党政干部、辅导员和指导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十三条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通过座谈、专家讲座、联系专业教师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并开设kab(了解你的企业)培训、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等短期培训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2.条件成熟,将指派专业教师扶持若干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团队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改善创新创业硬件条件,由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内容包括产品研发、区域销售、内部管理、经营模式等,给学生搭建实战的平台和制作的空间,实现从创新走向创业,从创新教育到创业教育的延伸。

3.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平台,对具有可操作性的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立项资助。继续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研立项,扩大学生专业视野,增长专业水平。充分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4.充分发挥海南大学大学生创新院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职能,深入开展“创新课程打基础”—“创新实践学动手”—“申报科研训练计划担项目”—“参加竞赛出成果”—“产学研结合促创业”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

5.充分利用学校产学研三结合基地、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社会孵化器资源,拓展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社会支持平台。同时,利用我校教师科研成果,与相关企业对接、合作,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指导下转化为可供实施的创业项目。

第十四条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1.设置创新创业奖励学分,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可转换为“创新创业选修课学分”、“素质拓展课程学分”、“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学分”或专业选修课学分。

2.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并获得奖励或发明专利的,经学校认定转专业更能发挥学生的专长的,学生可申请转专业。

3.探索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推行休学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

第十五条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

1.完善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发新产品、举办创新创业报告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工作,列为教学计划的课程组成部分,计入教学工作量。鼓励教师兼职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并给予相应待遇。

2.完善创新创业奖励制度。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绩效纳入各学院、各单位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估。对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予以奖励,每年开展“最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评选表彰活动,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3.争取各级政府有关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的现有资源,积极申报其他科研项目,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与地方有关单位开展紧密合作,积极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转化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机结合,对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与外部支持,并逐步形成学校与地方互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十四

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传唱红色经典歌曲比赛,加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使同学们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为红领巾添光增彩。

二、活动时间:

5月1日下午。

三、活动地点:

大操场。

四、参赛对象:

1—6年级。

五、比赛要求:

1.演唱内容:一首红色歌曲。

2.演唱时间:不超过5分钟。

3.演唱形式多样化:可采用齐唱、合唱、领唱朗诵加演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

4.参赛班级自备伴奏带、伴奏碟,不得清唱。

5.演唱者表情自然、大方、着装要统一、整洁、美观。

6.各班可根据歌曲内容自行设计动作和准备道具。

7.指挥节奏准确,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8.提倡每班全体学生都参加。

9.节目单下周二上交教导处。

六、评分标准:

1.演唱者声音整齐、音色统一:歌唱声音要清晰、和谐。(20分)。

2.演唱的感情要到位: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20)。

3.能够准确地把握音准节奏、咬字准确、吐字清晰。(20)。

4.服装统一、整洁、美观。(20分)。

5.指挥节奏准确,有表现力和感染力。(20分)。

注:评分最后结果以100分制进行计算,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最后算出该节目的平均分。

七、奖励办法:

按年级评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优秀奖一名。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十五

为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公益劳动课教育的通知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基本劳动素养,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学校学生劳动课纳入课堂教学管理。为使劳动课的组织管理工作规范化,商学院特制定《商学院大学生劳动课实施方案(试行)》。

一、成立商学院大学生劳动课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由书记、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副院长、副书记担任,成员由各教研室主任、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党务行政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记组成,指导教师级各班级辅导员及相关教师。

1.以专业班级为单位安排。

2.以年度为周期安排。

三、劳动课主体对象:大一新生。

四、劳动课培养目标。

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环境卫生劳动教育:教室、寝室以及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劳动。

2.公益劳动教育:团学干部、志愿者组织劳动;庆典和节假活动组织的公益劳动;开学第一周和放假前最后一周的劳动。

3.专业劳动教育:实验实习劳动;帮助实验室管理员和实验指导教师开展的相关辅导、值日等劳动;重要教学活动安排的劳动。

4.劳动意识教育:维护生活学习环境卫生;自觉值日和打扫卫生;积极参与公益劳动和组织分配的劳动任务。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家居生活劳动、公益劳动、专业劳动、劳动光荣等方面的意识和素养。

(二)根据学生情况和劳动课的具体要求,对学生进行编组,做好课前的组织发动工作;。

(三)做好劳动课的考核工作;。

(四)做好学生上课期间的安全工作;。

(五)负责学生的劳动课教育教学、成绩录入等相关工作;。

(六)劳动课开设期间不得违反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七、劳动课对学生的纪律要求。

(一)学生应在劳动课期间应服从指导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接受分配的劳动任务;。

(二)劳动课期间不得从事其它活动,不迟到、不早退;。

(三)爱护劳动工具,故意损坏劳动工具的应予以赔偿,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按校纪校规处理。

八、劳动课组织。

(一)学生劳动课课时和劳动时间安排。

1.劳动教育课:1课时(两周),由辅导员授课。

2.日常的每周一、二、四、五日,每日按1节课计算。计4节课。

3.每周三下午集中劳动:2节课,每周日下午集中劳动:1节课。计3节课。

4.课时计算:

每周劳动班级合计劳动课时:4节+3节=7节。

每个劳动班级两周劳动课时,合计:7节+7节+1节=15节。

大型活动或学院安排的劳动课程(如环境卫生、新生接待、大型活动等每半天计劳动课3节课,晚上计3节课):由团学干部和志愿者承担,指导教师:商学院团总支书记。

第2学期,依然按此执勤顺序执行。

九、劳动课的考核与成绩处理。

(一)劳动课课时与成绩:

1.累计达到30个学时(按两个学期计算,每个学期2周/班);。

2.按百分制进行考评;。

3.劳动课的考核工作由指导教师负责,并填写《劳动课成绩考核表》;。

4.劳动课成绩由指导教师在劳动课结束后一周内录入教务处管理系统;。

5.《劳动课成绩考核表》由学院存档。

1.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成绩为不及格:

(1)劳动态度不端正,不服从安排;。

(2)累计达不到30个学时;。

(3)未完成所安排的劳动任务;。

(4)学院认定的其他不及格情况。

2.凡成绩不及格或因故不能参加劳动课的须在《劳动课成绩考核表》“备注”栏内注明,由学院安排进入下一届进行重修,仍不及格者,不能取得学分。

3.学生因身体或其它原因不适参加劳动课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经学院同意后,可安排免修。

4.学生因故没有完成30个学时的劳动课,可由学生提出申请参与其他公益劳动,或以社会(社区)劳动等证明材料证明其劳动表现和成绩情况。

十、劳动课作业范围。

1.商学院管理的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环境卫生;。

3.公益劳动;。

4.志愿者工作;。

5.商学院安排的其他与劳动相关的工作。

十一、劳动课经费使用办法。

1.劳动课经费主要用于劳动课指导教师和劳动课管理;。

3.对指导教师指导费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导费,每个班级两周指导经费450元;二是考核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奖励,奖金20__元。

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方案篇十六

依照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教育部日前在网站上公布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教育部提出,各高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制定专门计划,提供有力教学保障。各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明确职能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统筹协调和组织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学生人数以及实际教学任务,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创业教育专任教师。

《基本要求》中明确,把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作为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体现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中。

-08-20创业教育将成高校本科必修2012-07-30重视高校创业教育的创新特性2012-08-20福建师大实施“三大工程”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2012-08-20江西南昌向社会征集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2012-08-20安徽芜湖镜湖区大学生创业基地将“开张”2012-08-17珠海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