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水务系统人大代表议案范文如何写 县人大代表提的议案范文(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14:33:42 页码:9
水务系统人大代表议案范文如何写 县人大代表提的议案范文(2篇)
2023-01-15 14:33:42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水务系统人大代表议案范文如何写一

一年来,我紧紧围绕水务局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胆创新,不断改进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履行职责情况和廉洁从政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为完成好局各项工作任务,我始终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手段。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与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州、县关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的自觉性,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拓创新,理清工作思路

我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牢固树立创新观念,强化不断创新项目管理工作思路。

一是抓基层调研,提供决策参考。我坚持不定期深入基层各乡镇村或通过电话方式,积极主动地把水利需求调查研究工作做在前面,切实掌握涉及乡镇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局领导出谋划策、拾遗补缺。一年来,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先后多次下乡入村走访活动,并形成了全县水利需求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

二是抓项目建设管理:第一做好项目前期申报工作,积极与发改、财政等项目管理部门对接,及时与上级水务部门衔接掌握国家资金投向,深入乡镇村实际调研全县农区和牧区水利建设需求,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登记。

(三)强化建设,树立一流形象

我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以身作则,讲奉献、树正气、不摆架子、以诚待人,树一流形象。

一是锤炼作风讲团结。我坚持把自己定位在甘当配角上,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全力配合局班子开展工作,遇到问题及时请示汇报,积极维护集体意志和决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全局保持高度一致,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水务局的形象。

二是爱岗敬业讲奉献。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价值,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坚持甘于奉献、诚实敬业,一年来,我坚持做到加班加点不叫累、领导批评不言悔、取得成绩不骄傲,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任现职以来,我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自觉增强法制观念,常思人民的养育之恩,常想集体的扶助之恩,常念组织的培养之恩,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具体做到了:

一是廉政自律。规定不准做的我绝对不做,要求达到的我力争达到,不违章、不违纪、不违法。

二是经住了考验。管住了自己的手、嘴、腿,不以领导身份自居,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拿。

三是爱岗敬业。始终坚持“一心只为做好事”的工作信念,在默默工作和无私奉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是力争做表率。始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三严三实”重要思想。时时事事,处处胸怀大局,常怀报国之志,常思食民之禄,严格自律,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和权力,为同事们带好头、做好榜样,以实际行动维护水务的形象。

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业务知识学习不够深入,政治学习抓的不紧,缺乏系统性。

二是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研究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进一步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热情诚恳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水务系统人大代表议案范文如何写二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时期,也是全市水务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的关键时期。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全市水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先后荣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石碣泵站扩建工程、松山湖犀牛陂排渠整治工程获得“大禹奖”。高质量编制《东莞市供水安全保障规划》,全市整合镇村水厂65座、关停53座,更新改造老旧供水管网2656.69公里,整治河涌424条、易涝点102个、河道砂场182个,城市黑臭水体稳定消除黑臭,纳入省“清四乱”范围的503宗河湖问题和省下达的“五清”任务全部完成销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57平方公里,成功抗击“天鸽”、“山竹”等强台风,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实现从“有名”到“有实”的转变,在全省的考核成绩逐年向好,构建了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四位一体”的治理体系,为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保障。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局上下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有力推动疫情防控及治水兴水取得双胜利。

一年来,我们坚持党政同责、压实责任,河湖长制工作有了新突破。全市28名市领导挂点督办42条重污染河涌治理100次,全市河湖巡查队累计巡查2136条河湖段,河湖治理曝光台曝光110条问题河涌,各级河长累计巡河超5.56万次,发现并落实整改问题超2.03万个,河湖面貌明显改善。定期举办“河湖保洁日”及“河湖治理大家谈”,评选“最美河涌”“最美河长”“最美巡河志愿者”,营造了社会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修订了《东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责任追究和基层河长考核实施意见(试行)》,印发《东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述职方案》、《东莞市全面推行基层河长水质考核评价方案》并抓好实施,建立河长约谈机制,全市共有46人因履职不到位受到问责处理并全市通报,40名河长或职能部门责任人被约谈,河长制真正长出“牙齿”,实现“有名”“有实”。

一年来,我们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河湖水环境质量有了新改善。建立局领导挂点督办河涌整治机制,加大现场督导及通报问责力度,有力推动全市完成河涌整治213条,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150条的年度目标,我局负责的12条黑臭水体稳定消除黑臭,全市669条河涌两岸“清6米”全部实现销号。会同市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每周深夜伏击、每月联合执法,有力打击了各类违法水事行为。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城市经验,高质量编制东莞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及技术指引,指导完成包括麻涌华阳湖省级碧道试点在内的碧道建设62.14公里,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年度任务。

一年来,我们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有了新提升。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及属地镇街的沟通协调,配合基本完成了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主干线、分干线所有地块的征地交地工作,出台《东莞市供水安全保障规划》,松木山水库交水点调整取得实质性突破,建成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一期工程,为构建东西江、水库、水厂互联互通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提请市领导亲自协调,每月现场督导,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推进沿海水乡片完成堤防达标建设28.99公里,完成茅洲河、石马河、东引运河—寒溪水、东江及东江三角洲网河四大流域内河涌暗渠清淤,东江北干流石龙南岸整治工程、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东莞部分)等一批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进一步提升了河道防洪能力。落实易涝点备案销号,全市新增整治易涝点21个,市区内涝整治应急三期南侧分流工程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实施,排查并安装雨水检查井防坠网32.89万个,清淤疏浚排水管网3278公里,城市内涝应急及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狠抓服务民生、保障发展,水务行业监督管理有了新成效。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节水工作力度,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2020年我市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2019年度)中全省排名第六,获得200万激励基金,取得历年来最好的成绩。加快推进全市“供水一张网”,整合镇村水厂29家、关停24家,更新改造供水管网约693.46公里,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9.74%,达到国家水十条提出的不高于10%的目标要求。实行供水“一键报装”,用水指标评价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四,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实施《东莞市水土保持条例》,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5平方公里,全市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为35.5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124.38平方公里)的28.54%,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到2020年不低于20%”的目标要求。拨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4125.9万元,惠及扶持人口约2.2万人。

一年来,我们着力建章立制、标本兼治,全面从严治党有了新作为。坚定不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力配合市委巡察,对照反馈的27个问题,照单全收、真改实改,制定或完善了水务工程招投标、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审计、公车管理等13项制度,基本完成了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局党组、各党支部通过集中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等精神,队伍的政治能力不断提高。狠抓意识形态工作,弘扬水务精神,讲好东莞水故事。全面开展廉政谈话,组织干部职工观看反腐系列教育片,进一步增强了队伍的廉政意识和自律意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依法治水的理念,统筹好水生态文明建设与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准确把握大湾区战略对水安全保障的总体要求,聚焦补短板、强监管,推动构筑供水保障网、防洪减灾网、绿色生态水网以及智慧监管服务网,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个根本政治保证,落实从严管党治党,推动东莞水务改革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一)立足高质量、高水平,加快构建供水安全保障网。围绕承接好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2024年建成后优质的西江来水,构建东西江、本地水库、水厂之间互联互通的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将全市应急备用供水保障时间增加到30天,城市供水水质明显提升的目标,“十四五”期间要重点完成沙溪分水口至五点梅水库群连通管工程、五点梅水库群物理隔离工程及清淤扩容工程、原水管道工程(江库联网绕松木山水库段及莲花山—马尾水库段)、新建芦花坑水厂(一期)及配水主干管线工程、新建松山湖水厂及配水主干管线工程等6宗项目,启动大溪水怀德水库扩建工程建设。推进“全市供水一张网”,完成镇村供水资源的整合,更新改造供水管网不少于2000公里。2021年要重点推动大溪水怀德水库扩建纳入省及国家“十四五”规划,力争其余6项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实现动工,对水库扩建等范围土地实施管控,完成珠三角工程松木山水库交水点调整工作以及市第二、第四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关停水厂13座,更新改造供水管网不少于400公里。

(二)立足安全性、可靠性,加快构建防洪减灾网。围绕建设高标准的防洪排涝体系,设防标准内基本消除城市内涝现象,最大程度减少水患灾害损失的目标,“十四五”期间要全面完成沿海水乡片346.18公里堤防达标,结合碧道完成石马河干流84.16公里防洪工程及6座市属桥梁的改造,编制全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防汛防旱应急子预案,出台《东莞市城市内涝治理五年实施方案(2021—2025)》,完成全市原131个易涝点中剩余的29个及新增22个易涝点的整治,补齐补好水务工程建设短板。2021年要推动沿海水乡片堤防达标动工100公里,并完成不少于50公里;完成石马河干流防洪工程不少于40公里,争取动工建设旗岭水闸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石马河干流防洪及碧道建设工程征地拆迁及管线迁改任务,完成市属6座阻水桥梁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推进石马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期项目、挂影洲围芦村等4座排站、峡口水闸上游650米河道局部拓宽工程的前期工作;动工建设东莞市交椅湾新河工程(含沙涌整治)及东莞市磨碟河片区综合治理项目(水利部分)一期工程。推动全市整治易涝点不少于15个,加快推进市区内涝整治南侧分流工程、东莞西站站场片区内涝整治工程、市统一实施易涝点整治工程的实施。

(三)立足系统性、全覆盖,加快构建绿色生态水网。围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新东莞的目标,“十四五”期间要继续推进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落实“长制久清”措施,确保全市内河涌消除劣v类水体。高质量规划建设碧道不少于600公里,坚持以国际视野高标准研究规划建设“滨海湾—茅洲河—松山湖—同沙生态公园—黄旗山—三江六岸—沙田泗盛—滨海湾”的环形碧道系统,提升岸线周边环境,推动盘活更多土地,实施黄沙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西南河堤岸整治工程、银瓶湖省级湿地公园等3个海绵城市项目,充分彰显水环境治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021年要推动余下217条河涌完成整治,力争全市河涌消除黑臭,一级支涌消除劣v类水体,并推动更多河涌消除劣v类水体。全市建成碧道不少于150公里,启动实施滨海湾至松山湖的碧道,加快推进黄沙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等3个海绵城市项目,不断提升河湖滨水空间品质。

(四)立足现代化、信息化,加快构建智慧监管服务网。围绕推动水务一体化,加快推进智慧水务建设,结合河长制湖长制,不断提升全市水务行业管理服务的能力的目标,“十四五”期间要完成智慧水务一期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管理、排水防涝、重点排水户监测、河长制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要推深做实河长制湖长制,建成河涌水质全覆盖监测网络,建立河湖健康指数评价体系,严格实行基层河长责任追究和考核问责,并结合河湖专职巡查队、河湖治理曝光台等措施,全面压实各级河长的责任。2021年要加快推进智慧水务一期工程平台的开发,建立小微水体名录,将小微水体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探索将河湖巡查监管纳入“智网工程”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河湖巡查管护能力。建立“生态绿币”激励机制,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河湖治理保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