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分析财政支出论文范文(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6:21:31 页码:8
最新分析财政支出论文范文(大全11篇)
2023-11-20 06:21:31    小编:ZTFB

总结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全面地评价和总结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成果。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呢?小编为我们提供的总结范文,是我们写总结时的良师益友。

分析财政支出论文篇一

中学阶段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是时代赋予的要求;也是广大家长对学校的嘱托。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赫尔巴特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如何实现魏书生所说“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呢?笔者依托我校全方位推进精细化管理工程的实施,在进行班级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围绕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一指导思想,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符合学生年龄段特征的班级文化目标,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做法,陋文浅知,旨在抛砖引玉,期望更多的指导使班级管理更臻完善。

一、以情感教育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的心灵。

作为教育过程重要组成环节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因此,整个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始终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同时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品学兼优,还是品学均差,从不偏信偏爱。在我的感染和倡导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为我班文化氛围中最响亮的口号;“不论成绩多高,只要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英雄!”成为班级管理评价的标准,为班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班级管理平台创建提供了宽厚的空间。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法典,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我指导学生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法典》,从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实现了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功能的动态体例,使班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首先,细化班级管理制度,制定《班级法典》,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班级管理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为避免班级精细化管理变为走过场、搞形式、随波逐流,将“精细”二字真正落到行动上,我先和班、团干部制定出讨论稿,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班规法典》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并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在全班讨论基础上,我们拟定了我班内部执行的《级五班量化管理细则》、《出版《班级日报》的规定》、《文明用语公司职责》、《值日班长的职责》、《自来水公司职责》、《黑板公司职责》、《吉尼斯纪录规定》、《学习组长职责》、《作业公司职责》、《室外环保公司职责》、《值勤组长职责》、《特别行动旅职责》、《自行车公司职责》、《室内环保公司职责》等无损学生自尊心、体罚学生等与教育规律、教育法规相违背的内容,又具体而有可操作性的包容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内容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对相应管理工作和学生常规以分数量化,专人考核纪录,每两周一次综合,进行相应奖惩。这样形成了立体、交错式的班级管理网络,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凝聚了班级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确保了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力度及针对性。与此同时,完善了检查反馈制度,不仅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值勤组长随时监督,作为班主任的我按照学校精细化管理要求到位,及时将检查、指导情况以《班级日报》形式反馈到责任人手中,进行整改。实践证明,这个管理办法行之有效,能很快杜绝学生违纪现象,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营造精细化管理环境。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基础上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指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应对学校“学生会管理细则”的实施,我班的班委会进行了扩大选举,确立了常务班长负责制下的值日班长班务管理制度:设常务班长一人代表班委会对外参与学生会工作和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安排的其他事务,直接向班主任负责;其他班委成员如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同时兼任班级常务副班长,由原先向班主任负责改为直接向值日班长负责;值日班长由全体同学轮流担任,任期内(一天)行使一切班级管理职权,如监督班委会、科代表日常工作、记载当日的出勤情况、维护自习课的纪律、监督并制止课间大声喧哗以及在走廊打闹的行为等,同时负责出版、编辑次日《班级日报》,对任期内发现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对违反学生会管理细则的人和事进行登报批评,并写出任职心得,使班务管理透明化;取消学习委员建制,拓展科代表的`工作平台,由科代表兼理学习委员的职责,负责处理、应对本科学习方面的一切事物。

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才”的育人原则而进行的如上班级管理体制改革,扩展了班委会的作用,更突出了班委会的服务理念,为班级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和基础。同时值日班长体制的运作,减除了班主任琐碎事物的制约,使班主任更高层次的运作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导向;也消除了班级管理的局限性,人人参与班级的管理凸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巩固,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为精细化管理的正常运作组建了立体式操作平台。

再次,创建公司制奖惩制度,凸出学业管理。依托班级精细化量化管理体系,我们废除了沿袭已久的值日生制度,根据班级日常工作的性质和劳动量,创建了“室内环保公司”和“室外环保公司”,负责日常室内外的卫生清扫、保持;“自行车公司”负责每天自行车的摆放、监督上锁等工作;“黑板公司”负责任期内课后的黑板清擦;“文明用语公司”专事于学校“文明中学生”的班级内部宣传、监督事宜;“自来水公司”保证同学们日常纯净水的引用和饮水机的保洁;“特别行动旅”应对突发事件和学校安排的临时劳动性事务等等,将各种工作分配到个人,奖勤罚懒,天天检查反馈,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第四,学生以学业为重,为解决困扰已久的部分学生不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和我班课堂气氛沉闷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突出学习重心,学生们自愿推选、组建了“作业公司”配合科代表检查、监督作业的完成和上交;印发了“家、校作业联系反馈卡”及时把作业情况反馈至学生法定监护人手中,密切了学校、任课教师、班主任、班委会和学生监护人之间的联系,建立了校、师、班、监护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及帮助的精细化立体运作机制;为活跃课堂、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升华班级文化层次,学生自发设立“2000级5班级尼斯纪录”,以学业为核心,营造充满活力的、动态的班级文化氛围。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创建了七个学习小组(第七小组由部分学业困难学生组成,我兼任组长),在作业完成、课堂检测等所有于学习有关方面展开竞赛,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为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增添了活力。

随着这一系列措施的运作,班级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干净整洁了,学生之间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团结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上进、超越自我为理念的班级文化在学生展示个性风采的进程中,为了明天,我们用心在努力!

分析财政支出论文篇二

班组是为实现企业的组织运行目标,根据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按照工艺或产品而划分的基本作业单位。班组的本质是一个组织,由一组员工相互协作,相对独立地完成特定的职能。

班组管理泛指对班组工作的管理活动。从管理内容的角度来看,班组管理包括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等领域。从管理职能的角度来看,班组管理包括计划、组织结构、激励机制和制度流程等领域。

由于班组的本质是一个组织,现有的工商管理理论均可以运用于班组的管理。但是,基于班组管理自身的特点,在实践中一些理论有更多的应用。例如全面质量管理、iso9000管理理论和qc小组活动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活动,源于日本的5s理论广泛应用于现场管理。

但客观地说,这些理论工具更多地偏重于应用层面,工商管理理论缺乏对班组管理主题的深入研究。本文将从管理职能的角度,结合神华天津煤炭码头公司的实践,探索班组管理的提升路径。

2班组管理的重要意义。

班组管理涉及人员多,影响范围广,对企业的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班组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的最低的管理层级,是生产业务的直接实施单元。因此,在一个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班组管理发挥着最基本的聚合作用。较高管理层级的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依赖于班组的管理。在生产型企业中,生产班组的岗位位于生产的第一线,也是价值创造的第一线。员工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是否达到了标准化的作业规程,是否存在改进效率的空间,这些都依靠于班组管理的控制。

人是一个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看,构建和谐发展型企业是社会发展不可扭转的大趋势,“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准则。从前瞻、长远的角度出发,一个致力于追求卓越的组织必然对“人”的因素配置更为充分的资源。对工业企业来讲,加强“班组管理”是一个十分合适的切入点,不仅对于作为班组成员的基层员工意义重大,对整个管理体系,打好基础也是当然之需。

3班组管理的四个领域。

建立一套系统性的班组管理模式,必须明确改进班组管理的导向和侧重点。本文在对班组工作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与生产作业结合的紧密程度和对于改进班组管理的影响范围两个维度,将班组活动可以区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3.1班组运行管理。

进行生产运行是班组的主要职责,运行管理也就构成班组管理的核心内容。运行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按照公司规定的生产作业流程,执行生产指令,安全、高效地履行岗位职责。在运行管理过程中,管理的重点在于过程的标准化和可控,并能做到持续改进。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分析和优化班组的生产流程,建立完整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流程,为生产实践提供全面、可靠、权威的指导性文件。

3.2班组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是班组最主要的活动场所。班组现场管理是指为班组对生产过程中所利用的办公场所和生产场所的管理,包括班组办公区域、作业现场、作业过程、资料室、工器具室、物资仓库、标识的标准制定和实施为重点。在现场管理中,管理的重点在于清晰、整洁,有利与生产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展开。主要内容包括:推行5s管理和定置管理,使公司各个班组具有统一的现场管理标准,形成整齐划一的总体形象,通过现场环境的改善来促进班组管理水平的提升。

3.3班组基础管理。

班组基础管理是指为有效执行各项班组管理职能,最终实现班组工作目标而提供管理规则、运行标准、分析依据和原始资料等工作和活动的总称,是为保障班组运行而规范行为、调动和整合资源的基础。在基础管理中,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应用标准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规范试点班组目标、工作职责、规章制度、标准、规程或作业指导书、信息表单、图纸等基础资料;另一方面,在于将班组视为一个完整的组织,健全班组的管理职能,例如绩效管理、计划管理等。

3.4班组团队建设。

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型班组建设、班组文化建设等。

从与生产作业结合的紧密程度来看,运行管理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运行管理的环境,即现场管理;然后是班组的基础管理活动,对于生产作业起到保障作业作用;最后是班组团队建设。

从对于改进班组管理的影响范围来看,班组团队建设在最高层面,发挥着最根本意义上的动员和弘扬作用;基础管理的科学程度也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班组管理的水平;优秀的现场管理对于生产作业能够起到促进作用;而运行管理的职责集中于当前任务,较少关注于班组的改进活动。

4班组管理水平提升的方法论――模块化管理。

在进行班组管理四个领域划分的基础上,神华天津煤炭码头公司在实践中设计了“模块化”管理的思路,取得较好的效果。

4.1“模块”的定义和模块化管理的优点。

“模块”是一组围绕一个共同目标的班组管理活动,该组管理活动可以相对独立地承担班组的某项职能。例如:班组的“交接班”管理模块,就是指围绕班组“交接班”环节的一组管理活动,包括上班次交班总结、换岗、交接生产记录、重点事项强调、本班次接班部署等,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交接班管理保证生产作业的连续、安全和高效。

把管理模块建设作为提升班组管理水平的管理措施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目标明确,便于在班组员工中形成共识;第二,便于“模块”的复制,有利于将管理经验在班组间进行传播;第三,便于监控和考核班组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

4.2基于pdca循环的模块提升。

模块的改进提升按照pdca的原则执行。第一阶段,对管理模块建设进行计划,明确现有模块存在的问题,确定其改进环节,以及预期达到的效果;第二阶段,在班组中进行辅导试行,观察实施效果;第三阶段,要对现实效果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对关键环节的执行情况做出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第四阶段,总结经验,对成功的经验通过标准化等方式固化到现有制度和流程中,并予以推广,对于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后进入下一循环。

4.3模块化管理的实施原则。

模块化的顺利推行需要选好切入点,逐步推进。可以采用“先易后难,典型突破”的思路。“先易后难”原则是指从班组管理活动中较易获得提升的“管理模块”入手,使管理提升活动获得显著效果,使基层员工能够及早体验到开展管理提升的好处,增强投身这一工作的积极性。“典型突破”原则包含两层涵义,首先是要选择试点班组,其次是选择好试点模块。

5神华天津煤炭码头公司班组管理的初步实践。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公司是上市公司中国神华旗下的码头运营企业,主要承担煤炭卸装业务。公司执行24小时作业制度,有四个生产部门,每个部门设置“甲、乙、丙、丁”四个班组,开展“四班两运转”运营。公司于开始,投入较多管理资源,在外部咨询机构的协助下开展了班组管理提升项目。

经过初期的分析调研,项目组按照班组管理的四个领域,识别出涵盖4个领域的40个左右的关键管理模块,作为优先实施的对象,形成第一阶段的“模块数据库”。同时注意保留模块的接续性和可扩充性,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可以对模块进行进一步的补充。

公司首先从四个生产部门各选择一个班组作为试点班组,每个试点班组选择一个试点模块展开操作。各个试点班组在项目组的辅导下,开展改进提升活动,执行pdca管理循环,经过不断地完善,完成对模块建设,形成成熟的管理模板,具备了对外复制的条件。

接下来的“模块复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四个试点班组间复制,通过这一轮的交叉复制,可以达到两个效果:首先可以充分检验模块的完善性,及早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其次可以形成四个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试点班组。第二阶段,发挥试点班组的作用,试点班组对本部门非试点班组可以提供直接的借鉴,从而帮助其他班组能够将模块建设的经验较快地推广应用。

经过一年多的推行,基于模块化管理的班组管理提升项目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第一批四个试点模块已经全部提升完成,并将提升经验系统总结,予以规范,具备了对外复制的条件。同时,经过交叉复制,四个试点班组均已完成对上述四个试点模块的提升,班组管理水平较非试点班组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包括:第一,发挥好试点班组的带动作用,开展试点模块由班组向部门的复制;第二,根据改进班组管理的工作需要,选择下一轮的试点模块;第三,不断分析研究,完善和充实班组管理“模块数据库”。

神华天津煤炭码头公司的班组管理提升活动对班组管理开展系统化研究实践的一次尝试。在分析班组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班组管理的四个领域以及“模块化”的管理思路,并对神华天津煤炭码头的实践做了简要介绍。我们的分析和实践还处于尝试阶段,班组管理的系统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面临着新的问题,我们将本着科学管理的态度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张玉利.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分析财政支出论文篇三

供给国家行政管理费,乃是公共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能,任何生产方式、任何经济运行模式下,都不会改变,这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试论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概念及范围。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概念。

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为行使其最基本的职能所必须花费的一项支出,即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

(二)行政管理支出范围的界定与调整。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却有其特殊性。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是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混在一起实施的,政府为管理好占国民经济主体地位的规模庞大的国有经济,就必须设立诸多的、按行业或按产品分工的经济主管部门。

进入经济改革时期后,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一方面,适应旧体制运转需要的旧机构,一时还不能大幅度缩减;另一方面,为适应新体制运转需要,又不得不增加一些新职能机构,这样,就带来了行政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前所未有的膨胀。这种状况不仅是我国建国以来绝无仅有,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有两个指标: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前者可直接通过行政管理支出的货币金额反映。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绝对额由1978年的52.9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71.05亿元,年平均增长达到20.04%。从这些数字能够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不断加大,总量逐渐增长。

下面结合中1978-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具体数据来重点介绍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和行政管理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指标。

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反映一国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大,国家行政管理占用社会资源就越多。由上面的图表可看出,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近几年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1978年,这一比重只有4.71%,到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19.38%,之后五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然在10%以上。

行政管理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这一指标,体现出国家社会经济总量中政府部门所耗费的资源情况。其值越大,表明社会经济总量中用于政府行政管理的社会资源就越多。通过表1观察出,在之前,这一比重在大约1.5%-2.5%之间波动,之后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其中,在2005年达到最高点3.52%,究其原因,这应该是得益于近年来我国部门预算管理改革以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推进。然而,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依然存在规模偏大的问题。

分析财政支出论文篇四

根“目标任务制”考核模式,将考核的内容细分为关键业绩、重点工作任务、减分项、综合评价五类指标,从健康率、完成率、执行效率、工作量四个维度来实现对经营管理重点的差异性衡量,解决“考核什么”的问题。同时,将年度关键业绩指标、重点工作任务指标等进行分解、跟踪与监控,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内部绩效管理。指标的来源,见表1,指标的提炼,见图2、见表2。

从工作量评价、执行效率评分、健康率评分、完成率评分四个维度提炼指标,为后续指标责任分解、量化提供依据。

工作量评价是指按完成任务的数量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执行效率评分是指按完成任务的速度进行评分;健康率评分是指设定目标值,在完成目标值的基础上按提升幅度计算得分;完成率评分是指设定目标值,完成目标值即得分。

指标按责任关系落实到相应科室或岗位,这是建立指标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责任关系的落实,解决了“考核谁”的关键问题。医院通过“一图一表”的方式将责任明确落实到相关的科室,即按专业科室考核的思路展开指标的责任分解与落责,以“月相图”的形式细分责任关联大小。通过科室管理责任系数表,解决了各科室承担指标责任大小与数量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3.3.1月相图。

月相图是指根据责任关系大小,从全圆、3/4圆、半圆及1/4圆四个数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量化责任大小,见表3。

3.3.2管理责任系数表。

根据医院年初确定的医院重点管理经营方向,依据“多劳多得”的原则,按照不同科室承担指标任务的多少、责任的大小、风险的强弱等,从指标层级、权重、数量、责任关联四个维度来测算不同科室管理的责任系数,并且可以进行动态调整责任系数,见表4。

3.4指标的量化。

绩效指标如何量化一直是医院及科室绩效考核的`难点,医院运用“231量化方法”指导各级科室及员工进行指标量化,解决了“如何考”的问题,见图3。

3.4.1“二对”

根据指标量化程度将指标分为“绝对量化”和“相对量化”两种类型(2对)。“绝对量化”指考核指标本身具备数量关系的量化,如“患者投诉”指标转化为“患者投诉次数”等;“相对量化”指考核指标本身不具备数量关系而将其转化为可用数量关系来衡量,如:“服务态度”指标转化为“服务语言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次数”等,通过二级指标的方式进行量化。

3.4.2“三量”

包括比例量化、正面量化和反面量化三种量化工具。比例量化是指通过计算百分比衡量指标,正面量化是指通过计算正面数值衡量指标,反面量化是指通过计算反面数值衡量指标,见表5。

3.4.3“一细”

当考核指标本身不具备明显的数量关系时,需要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后再进行绝对量化。这种形式主要是运用“细化量化”工具,通过对考核指标进行一次、二次细化,并针对细化后的指标再进行量化,见表6、表7。

3.5指标的评价。

评分标准量化是决定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关键性要素。评价方法具体包括占比计分法、区间计分法、累积计分法、倒扣计分法和列举计分法五种。这五种量化工具的内涵、灵敏度、量化公式和运用说明,见表8。

4未来改进的方向。

医院绩效指标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建设过程需要持续改进,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创新和实践,坚持不懈。进一步提升全员绩效管理应用的有效性,实现应用长效的目标,医院应对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这项工作进行再思考,整个建设过程中需要具有较大的透明性,应该尽量由每个成员对量化考核指标进行讨论,从而让医院职工更好地理解绩效指标体系建设的过程和目的,这也有利于整个绩效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

基于上述认识,对下一步工作考虑如下:

4.1加强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针对理念、指标及评分标准量化工具的具体操作性较强的培训课程,通过任务模拟和现场演练等多种培训形式使绩效管理人员真正掌握绩效管理技能。

4.2加强现场指导力度。

人力资源部计划每月组织专人对各科室进行一次现场指导,通过现场指导可以极大减少各科室在量化管理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量化效率。

4.3动态调整,实现pdca良性循环。

根据年度经营与管理重点的不同,动态调整管理责任系数,缓解员工内部之间的矛盾,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4]张丽萍,张莹,刘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病案,,8(2):46.

分析财政支出论文篇五

摘要: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历来是国家的头等大事,目前各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现进入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阶段。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各级基本农田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日常信息监管,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本文立足于工作实际,在现有软件和硬件的基础上,研究确实可行的管理系统,并结合软件在广西使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对县级基本农田保护管理系统提出功能需求以及设计开发思路,以期为各县级系统开发提供指导。

关键词:基本农田;信息系统;mapgis。

基本农田划定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确定基本农田空间位置、数量、质量等级、地类等信息的全过程。将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图件、基本农田责任状、保护标志牌、统计表等图表册全部放入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更新,可以全面掌握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等级,为基本农田管理提供评价、统计、查询和预测等服务,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一、基础平台的选择。

本次开发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基于mapgis为平台,技术开发,c/s体系结构。

当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形成了诸多关于土地管理方面的软件,基本农田信息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库,不仅包含基本农田的属性信息,充分借助gis空间分析与属性查询的交互式操作进行数据变更和统计,是一般软件所不能及的,利用gis软件管理地理信息数据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另一方面,在运行环境上,internet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基于b/s体系结构的方式取代了c/s体系结构,用于无序下载客户端软件即可浏览并进行基本的gis操作,提高了系统升级维护的便捷性。

广西开展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均采用mapgis软件系统,因此,以此为基础,设计开发基本农田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基本农田数据库建库需求同时具备广泛试用性。

二、县级基本农田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基本农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以实现基本农田精细化监管为总体目标,以基本农田“管理信息化”为建设目标,主要实现如下6个方面的主要功能需求。

(一)占用预警。

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互动。通过导入新增建设用地项目范围线,分析项目范围内占用基本农田和土地利用现状地块情况,统计占用的基本农田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的细化情况,在地图上标出预警区域,建立预警档案,为新增建设用地项目报批提供参考依据。

(二)基本农田动态监测。

(三)智能补划。

在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中自动选取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范围内的满足补划条件的耕地地块(或可调整地类地块),显示补划地块信息和位置。在查找结果中,根据实际补划面积,提供最优补划方案,保证基本农田的`占补平衡.

(四)数据变更管理。

通过对基本农田图斑、保护块等的新增、分割、合并等变更操作,根据日常的业务需求,可以实现对基本农田占用补划、灾毁等实时变更。

(五)数据入库检查、综合统计分析与图表输出。

数据入库:衔接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基本农田规划数据库、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基本农田占、补划数据库等的录入。

数据检查:要求系统具有强大的检查功能,对入库的数据建立数据入库核查、检查机制,检测数据的数据结构、数据属性、图形拓扑(包括单个图层内和图层间)、逻辑关系等。对于检查出来的错误可以直接在图上定位,并能形成检查报表。

汇总统计:对基本农田现状面积以及变化,数量、地类、质量等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制图、制表。同时要求在指定区域、指定时间点统计分析。

图表输出:输出相关表格图件。土地利用地类面积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基本农田保护图专题图等。

(六)数据共享、安全和维护。

数据共享要求:建立健全与各级数据信息管理相一致的基本农田数据标准体系和成果规范体系,要实现耕地保护系统其他相关业务职能部门数据信息的无缝对接,保证各级数据的一致性、格式的通用性。建立数据的多级访问权限机制和数据保密机制,保证数据访问、发布的安全性。

数据维护要求:要求系统接口开放,能根据各类规程及政策文件要求变化,对系统功能和算法进行调整,及时调整维护各数据库数据。

三、系统总体架构。

此总体框架由三大体系:安全体系、运行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四个层面:基础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构成。

基础层是系统的运行保障层,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和相应的硬件设施。硬件层为系统提供通信、安全等基础设施。

数据层主要是系统的数据支撑层,包括了系统的数据资源及数据资源管理功能。系统的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二调基本农田调查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数据、土地利用分等定级数据、建设用地审批数据、基本农田数据数据库数据。数据层为系统提供真实的基础数据支持。

支撑层主要是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的支撑平台,由各种中间件、服务组件和接口组成,主要包括工作流中间件、gis服务组件、位置服务中间件、消息中间件和安全中间件等组成。

应用层主要是系统的业务应用系统,包括基本农田业务管理、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更新、维护管理等。

四、系统功能设计。

基本农田信息系统分为建库子系统、成果监管子系统和web发布子系统。

建库子系统:提供了建库工具和数据检查功能,辅助用户快速建立信息齐全、图属无误的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同时提供初步的统计汇总功能,满足建库单位上报成果进行检核的要求。

监管子系统:结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的日常管理要求,提供了信息查询浏览、建设占用地块范围统计分析、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责任卡的输出和管理、以及调整补划等功能,使相关人员能够对数据库进行全局把握并维护现势性,达到长效更新和永久保护的目的。

web发布子系统:在同一局域网内,实现基本农田数据库的图属发布和信息的有效共享。由数据库管理员统一维护,针对不同用户设定不同的职能权限,使客户端人员只能在分配的功能范围内调用自己辖区的数据,做到互不侵犯,有效保证数据安全。

五、应用前景。

目前以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形成的全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遥感影像图、农村土地权属和基本农田四个数据信息成果为基础,集成了土地、矿产、海洋等数据库,与电子政务系统紧密结合,完成了“一张图”工程构建,解决了办公信息系统与gis的无缝连接。因此在广西建设开发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具备十分优越的基础条件。采用信息系统管理也是今后发展必然趋势,使用该系统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国土系统,实现基本农田的动态高效管理。本系统设计思路符合实际运用需求,可为各地区基本农田信息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2]王旭.基本农田信息管理系的设计研究-以岳陵市为例(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3]童秋英,罗明俊,喻存国.武汉市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二次全体理事会议暨2006年学术年会,2006.

分析财政支出论文篇六

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整个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处于尚未成熟的状态之中,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经济结构合理的调整等宏观经济运行的任务,还难以由市场来实现;在此背景条件下,稳妥而积极地发展财政投融资,以使财政投融资在促进经济有效增长、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充分发挥出其基本功能和调节效应,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尤其在当前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启动宏观经济,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财政投融资更有着其他政策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

一、对有效增长的催化。

经济增长不仅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数量有着密切关系,而且,在社会投资总量既定的条件下,为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要求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在投资结构上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充。对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中国来说,政府投资是国家利用所掌握的财力资源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直接资金投入,其投资活动是影响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重要因素;政府投资方向的确定,依据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直接体现着国家对国民经济全局的部署和投资意向,有选择地将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等部门,并以追求宏观经济利益为前提。

在现代经济运行条件下,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增长率。为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中国“九五”期间开始的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一项长期的战略重任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速度型转向效益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与财政投融资的运作紧密相关。

1.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经济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率高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本增长率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高,如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率较低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低。这说明处于高速增长中的国家,急需疏通和完善将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的渠道。财政投融资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政府信用将民间闲散资金转化为社会投资,并以较低的交易成本来完成财力资源的转移与配置满足经济增长的要求。

2.经济增长率与资本配置效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在资本增长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配置效率越高,经济增长率也越高;资本配置效率低,经济增长率就低。就财政投融资对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来分析,首先,通过财政投融资的运作,使那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成长性良好、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能够得到超常的发展;并由此促进新兴产业的成长。其次,通过财政投融资在资本市场的运作,消除企业存量资产长期凝固的障碍,推动存量资产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流动与重组,充分利用企业存量资源。再次,通过财政投融资合理配置资源,促使企业经营机制发生转换,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营造具有良好约束力度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铺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基础。

3.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与投资方式的转换是分不开的。中国经济运行中几次出现的大波动,都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和投资需求膨胀相关;说明投资作为宏观经济运行中最活跃的因素,通过乘数作用对经济系统施以巨大的影响。同时,投资在创造社会需求的同时,也会增加社会供给,成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主要因素。通过财政投融资的运作,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实力,对社会投资规模进行调控,改善经济结构,将促进增长方式的转换。并且,财政投融资的诱导和扩散的导向效应,促使社会投资方向趋于合理。

4.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体现着对科技进步的要求,特别是在对现存产业结构的改造中要加大技术含量,加快技术改造,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在目前我国产业部门设备老化和总体技术水准较低而政府公共预算资金十分拮据的状况下,急切需要运用财政投融资,为政府和企业筹集更多的长期建设资金,加大对基础产业的投资力度,增加高新技术的开发能力,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政投融资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较强的作用力度,因此,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运用财政投融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二、对经济结构的优化。

国民经济运行中产业结构的合理与否,从静态上看,是决定于存量资本的结构状态;从动态上分析,则与资本的投入紧密相关联。由于社会总投资的投向与部门投资份额决定着各产业发展速度的大小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所以,增量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和优化程度,就影响着现有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合理的增量结构来实现对既存产业结构的变革。财政投融资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调节手段,存在着对增量结构内在的调节机制;可以通过债券、股票、投资基金、bot等融资手段,增加对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和农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以缓解和消除“瓶颈”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财政投融资运作具有明显的产业政策倾斜,对经济结构的改善和合理化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投融资对增量资本的结构调整变化,来促进资产存量的调整,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比较落后国家向中等发展水平国家转变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中的国家往往是结构变化最为显著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处于该阶段的国家能否转变成功,成为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乃至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主要取决于能否通过急剧的结构变革来推动的。从中国近几十年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从一个以农业产业为主的落后国家成长为初步工业化的国家,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发生了巨变,综合国力迅速增强。然而,在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始终受到结构制约的困扰,投资结构的扭曲已经成为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生产力地域布局结构不合理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投资结构的转换成为当务之急。在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调整中,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别,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调节方式也就大相径庭了。从而,体现政府政策意图的财政投融资之运用以及运用程度在客观上就有着极大的差异性。由于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基本处于现代化,根本性的结构转换已经完成,新的结构变革不存在技术上和组织制度上的障碍,产业之间的结构均衡主要依靠市场的自组织过程或部门之间的协调来实现;故对发达国家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而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途径来辅助或微调。与此相反,由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和所面临的发展要求,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其经济结构不仅是影响经济运行的局部问题,而且具有宏观战略上的重大意义。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其向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既是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的目标,又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的作用不仅是提供经济发展的一般环境,而且是作为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推动经济长期发展的组织者。因此,财政投融资就必然在以下方面起着较大作用并成为政府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的重要调节工具。

1.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现状,都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同时并存着的现代经济部门和传统经济部门,不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技术基础上,而且具有不同的制度结构和行为方式。在某种意义上,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就是结构转换和组织制度创新的过程。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投融资,加大产业政策的实施力度,来保护和扶植我国新兴的幼小产业,促进这些产业的尽快成长;同时,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进行比较和选择,促使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结晶在我国的采用和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在现实基础上有一个较高的新起点;从而加快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2.由于目前中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市场要素发育不良,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受到极大抑制,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现实中似乎一时难以达到,而通过政府的适度干预、产业政策的导向以及财政投融资的运作,给微观经济组织指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方向,有利于促使企业作出长期决策的正确选择。

3.在加入wto与实现产业发展和结构转换的外部环境上,国内生产及供给结构与国内需求结构,特别是同国外的需求结构之间的差距很大,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国际贸易和出口产业不仅是国内生产部门的量的扩大和延伸,而且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结构调整,存在一个明显的外向化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整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和它在世界市场的参与度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竞争力的提高,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就不可能迅速提高;同时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的引导,也难以增加出口竞争力。因此,要实现外向化发展过程的良性循环,需要财政投融资配合相关的外贸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支持出口创汇企业的运营,在利用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地形成一些具有新的比较优势的出口产业,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市场的参与度。

4.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较大的结构偏差,并处于产业成长过程中结构重组的转变时期,面临着重新构造产业结构的重大选择。伴随着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革,几乎会引起一些重要的经济过程、经济变量及其相互联系的深刻变化。偏差协调成为产业结构变革的基本内容,而且这种协调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体制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财政投融资运作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作用,在于配合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实施,促使国民经济的流量结构发生变化,引致社会资产存量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有效地实现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三、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财政投融资作为政府的一种重要财力资源和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对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功能,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1.充实社会先行资本,填补财政公共预算和银行信贷的投资空白。财政投融资在实施过程中,既体现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政府经济政策的政策取向,又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信用原则运行,以确保资金投放的安全性和必要的增值性。通过发展财政投融资,形成财政预算、金融、财政投融资三足鼎立结构的宏观投资体系,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财政投融资作为既具有财政性质、又具有金融性质的政府投资,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就是规范政策性银行和财政信用,转变财政职能,促进金融体制的改革深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财政投融资承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任,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以及其他一些长期、风险性和地缘政治因素而需要的政策性投资项目。

2.通过发展财政投融资,增强政府对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调控能力。社会基础设施是经济基础结构的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人类在长期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自己创造的基础条件。社会基础设施对生产和再生产、国民生活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的巨大作用。由于其重要性和自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手段予以调节、控制和管理的必要性。即使是在以私有制为基本社会制度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对此也是实行相当程度的管制。如美国政府始终对交通运输业、信息业(主要是电讯、邮电)、公用事业(供水、电力、水利)进行较多的干预;在日本也同样对电力、煤气、水道、交通运输、通讯等进行专门的干预和控制。政府通过财政投融资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营运管理,实行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实际上是通过利用基础设施的基本特性以及营运的外在经济性,对市场主体实行利益诱导而实现的。

3.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对投资需求来说,既要在投资规模上有一个合理的扩大需求,也要求投资结构能适应国民经济协调和稳定运行。前者是依据“九五”和“十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保持一定投资率才能实现相应的经济适度增长。财政投融资是该时期一条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将民间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途径。同时,财政投融资对在“九五”和“十五”期间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和投资的技术含量,也显得极为重要。近几年对某些基础产业或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所增加,但如何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来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以及支柱产业,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以消除政府宏观调控的“缺位”现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4.在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政府财政通过其内在伸缩性功能和运用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调控。财政投融资既是实现国家对产业结构进行宏观调节的财力保证,同时也是对市场在市场资源品种中难以解决和不足的地方的必要补充,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产业规划以及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引导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5.财政投融资运作具有对经济波动进行逆向调节的功能,从而增强了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力度。由于财政投融资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具有调节方式灵活、力度较大、效果较强等优点,政府可通过财政投融资的运作,自主地调节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以达到宏观调控之目的.

分析财政支出论文篇七

近几年,我国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消费支出低迷,居民储蓄存款超常增长的局面。尽管政府大力倡导提高消费需求,并逐步采取措施培育新的消费品市场,但是效果甚微。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我国的轿车消费。据最新统计数据,日本平均每29人拥有1辆轿车,美国平均每18人拥有1辆轿车,西欧平均2人1辆,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平均10―20人1辆,我国目前是平均每千人2辆。我国轿车的普及率如此之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对轿车的需求量很小。本文拟从我国轿车消费市场的特点来分析其中的原因。

第1章近年来我国轿车的消费状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轿车需求量占汽车需求总量的比例逐年提高。轿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跃居我国汽车市场9类车型的首位。同时,轿车消费市场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私人选购轿车的比重加大,但选购轿车的档次还是以低价位为主。

1.1轿车进入居民家庭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发生了质的飞跃。轿车从过去象征贵族身份的奢侈用品逐步进入百姓家庭。随着中国加入wto,相当多的轿车消费者产生了持币待购的心理,期望轿车售价在不远的将来会大幅降低。人所共知,中国是个有着12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这是汽车工业赖以发展的前提条件。中国汽车市场潜力极大,普遍为外商看好。然而中国的汽车市场起步晚,到现在也不过40多年,小汽车与一般消费者还有不小的距离。localhost虽然人们手中的钱多了,买什么样的车又让消费者犯了难。品牌、价位等方面难称消费者心。在近几年,公车市场的疲软,私车市场的火爆,拉动了市场需求,生产厂家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过来。有人说,价格决定市场。追循私车市场的发展轨迹,却没有几次是汽车厂家出于市场原因而自动降价的。

相当一部分人要等到汽车价位很低很低时再去消费,这关键是一个消费观念问题。举例说,有的人是先攒钱再买房,有的人是先住房再还钱。目前很多厂家看好中国市场,投资开发经济型轿车,价位笼统讲在10万元以内,但消息灵通人士说,这起码要在两年左右,因为汽车的开发、研制本身周期很长。在有关部门对消费者的调查中,“怎样可以促进您消费汽车”的问题,几乎占50%的人答复是“收入有大幅度提高”,其次才是希望汽车销售价格有大幅度下降。从一个侧面表明,人们的消费观念迫切需要转变。

1.2消费者对购买轿车的意向。

1.2.1有近六成的消费者有购车意向。我国居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同时,生活质量也在日益提高,以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等为代表的家电耐用品的消费浪潮已经过去,这些产品的市场已趋于饱和,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欲望逐渐强烈。汽车和住房将是居民未来个人大宗消费的两个首选项。

1.2.2有五成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国产车。有53.6%的人选择购买国产轿车;有46.4%的人选择购买进口轿车,这部分人认为国产轿车最主要的是质量不过关,其次是耗油量大,再次是车型不好看。尽管如此,还是有多数人选择较为便宜的国产轿车。因此,国产轿车要争取在国内市场拥有更多的份额,确实需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这是增强产品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1.2.3有近三成的消费者打算汽车大幅降价才购车。尽管轿车离普通百姓距离越来越近,但目前能够有经济实力购买轿车的人仍然是少数。单纯依靠个人现有工资收入来购买汽车,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不现实的。完全无能力购买或想买怕养不起以及其他原因的人占46.5%。

1.2.410万元以下的国产轿车最受青睐。认为购车款在5万元以下才能接受的占38.7%;6―10万元以下能接受的占41.4%;11―15万元能接受的占12%;15―20万元能接受的占4.8%;21万元以上能接受的占3.1%。可见,八成的消费者只能接受10万元以下的国产轿车。

1.2.5依靠自有资金消费的传统观念仍占主流。目前居民的消费观念仍然偏向于传统性靠自有资金的消费形式,信贷消费意识还不强。有58.9%的人想靠自有资金购买家庭轿车。也就是说,这部分人有自己的积蓄后,才打算购买家庭轿车。而有33.1%的人想通过银行信贷实现购车愿望,有8%的人靠其他方式购买家庭轿车,如向亲朋借款或中奖等。

第2章我国轿车消费市场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对轿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轿车年销售量占汽车年销售总量的比例逐年提高,从开始,已经超过50%以上,充分说明了我国轿车产业在整个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2.1轿车消费的基本特点。

我国轿车消费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国轿车的年消费量不断增长,但是各轿车厂家纷纷大规模、大幅度地降价,却未能激发市场的有效需求。从开始轿车的消费量开始稳固上升,从开始到,轿车年消费量的增长率保持一个w的形状,处于徘徊状态,从开始的22.9%下降到6.95%,然后又上升到17.76%,总体保持较低的一个增长率。

目前,轿车消费受到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国家对轿车消费政策、贷款购车政策和购车前后面临的额外费用和原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一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滞后消费的心理。

2.2轿车消费的市场结构。

但目前仍是我国轿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5年来,我国私人购车市场空前活跃,私人购车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而同期非私人汽车的需求量却仍处在低增长的状态。但总体上,绝大多数私人购车是用于营运、商务兼生活用车,纯粹的生活消费购车比例还相当小。10多年来,我国出租车总量增长了近10倍,其中很大一部分为轿车。出租用轿车的增长对我国轿车需求的稳定增长起了重要作用。而近几年,私人购车(用于纯消费)持续升温,全国各地的汽车交易市场上私人购车比率月月上升。私人消费购车已成为我国轿车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我国轿车消费市场的结构已出现了公务、出租和私人用车三分天下的格局。

尽管轿车的私人消费比例还很小,但应该看到中国轿车私家消费的潜能很大。资料显示:在全国大约3亿家庭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富豪型家庭占1%,3―10万元的富裕型家庭占6%,1―3万元的小康型家庭占55%。全国城乡居民银行存款已突破6万亿元,家庭购车潜能不言而喻。从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规律看,当一个家庭的2年收入之和相当于一辆轿车的售价时,这个家庭便要买车。按此标准测算,价值在10万元左右的轿车就有至少2100万辆的潜在需求量。如果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有5%转化为购车消费,也可消化售价10万元左右的轿车300万辆。可见,即使轿车在中国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只要有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家庭参与消费,其绝对数量就相当可观。据一项调查显示,64%的人渴望拥有一辆轿车。一旦这些潜在的轿车需求得到实现,不仅我国的轿车消费市场结构会发生重大改变,更趋于合理,而且巨大的需求也将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2.3轿车市场的车型结构。

轿车在我国汽车市场上的份额逐年递增的同时,轿车市场的车型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夏利、奇瑞为代表的微型车市场份额先降后升。微型轿车由于其经济、实惠、省油等优点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在现阶段我国人民收入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应该是进入家庭的首选车型。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微型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在有些年份还有所下降。一是地方性限制政策的制约。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地方性限制政策,直接影响到微型轿车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自上海市第一个对出租车车型做出排量限制以后,相继有28个城市限制使用微型车,30个城市禁止微型车作为出租用车。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取消地方限制经济型轿车使用意见的通知》,然而各地或明或暗的限制政策却有增无减,使得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微型轿车人为地被排除在最有潜力的出租市场之外,并且在私人用车市场也因各种限制政策而进展缓慢。二是私人购车市场尚未全面启动,家庭购买的比例还比较低。三是燃油税尚未实施,微型轿车的经济性能未能充分发挥。

我国普通级轿车的市场份额增长比较快,普通级轿车由于其自身特点,向上可以挤占部分中级轿车市场,向下可以同微型轿车在出租用车和私人用车市场展开竞争,因此,市场跨度比较大,被称为“黄金档次”轿车。近年来,其飞速扩大的市场占有率就说明了这一点。据有关资料显示,普通级轿车的用户结构明显集中于私人和出租车市场,同时在公务和商务市场上也占有较大份额。中级轿车是公务车市场的主体,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开始和公车制度改革的启动,预计中级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将呈下降趋势。中高级轿车曾是我国轿车市场的主体车型,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用户需求结构的变化,再加上微型轿车、普通级轿车和中级轿车的飞速发展,以奥迪、小红旗为代表的中高级轿车市场的份额逐渐下降。由于国家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是国产中高级轿车的主要消费者,其需求量始终受到国家有关政策的影响,因此可以预计,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进行,中高级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在未来的几年内还将持续下降。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市场环境和使用环境的改善,各种不合理的政策的废除,轿车将不可避免地逐步进入千家万户,经济型车必定会成为我国轿车市场的主流产品,中级轿车和中高级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则不可避免地要相对下降。

第3章影响轿车需求的主要因素。

3.1价格因素。

在中国,影响轿车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的关键是价格。像中国这样一个国民收入偏低的发展中国家,昂贵的价格制约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汽车产品价格扭曲,价值背离,不能适应需求,已经成为业内外人士的公识。国产轿车价格是国外同等排量轿车的1―2倍甚至更高,而车型、性能、工艺、质量等诸多方面又无法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相比。这种价格即使在高收入国家也不会有人接受,尚不够富裕的中国人当然不会心甘情愿掏腰包,花大头钱,而宁愿持币观“潮”。有专家估计,如能在确保质量、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将现在的车价降低一半,和国际市场的车价同步,那么有能力购买轿车的消费者将增加十倍。

中国加入wto后,取消了零部件国产化率的要求,全球采购成为现实,由于关税的逐步降低,供方议价实力将逐步削弱。同时,国家的其它有关关税的政策、进口管理力度、企业的自身公关、谈判水平也对供方议价实力产生一定影响。买方的产业竞争手段是压低价格、要求较高的产品质量或索取更多的服务项目,并且从竞争者彼此对立的状态中获利,所有这些都是以产业利润为代价的。汽车产品是一个高档次的消费品,在购买汽车时,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一个重大决策。因此,对价格的审慎程度可想而知。

我国轿车价位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中国市场关税高,价外收费多;二是轿车工业起步较晚,规模小,从而造成轿车年产量低,成本高。汽车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按国际水平,一个汽车厂家的年产量为20万辆才达到盈亏平衡点,30万辆才具有国际竞争力,250万辆才不会有被吞并的危险。按此标准,目前国内能够达到典型规模经济的汽车生产厂家屈指可数,部分零部件仍依赖引进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进口零配件因运费、关税,价格昂贵,是轿车成本居高不下、产品价格难以回落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是产品定价不合理,未达到最低有效经济规模,但利润仍然比较高,可见其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靠提高产品价格来实现的。这反映出价格构成的不合理一面。

3.2消费者的收入因素。

随着近年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我国汽车市场逐渐形成三个群体的趋势己渐露端倪,即:以城镇为中心,公款购买,公务使用为主的第一群体;以企事业单位购买用于商务的第二群体;以城镇富裕阶层和广大市民为中心,私人购买和使用的第三群体。第一群体市场不仅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受控于国家财政,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和政府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也影响这一市场,使其增长缓慢。由于企业经营效益等原因,第二群体近年来发展也较为缓慢。第三群体市场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日渐富裕发展起来的。数据和资料表明,第三群体市场不仅发展势头好,而且是容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市场。

从总的趋势看,我国汽车市场已向私人购车为主转化。中国轿车的价格必须适应家庭经济收入的承受能力,否则必然“曲高和寡”。今天,中国年收入在三万元的家庭已有1000多万个,这样的家庭在国外,已经具备了购买轿车的能力,而在中国导致人们持币观望的原因是因为在国内市场上买不到车型中意、价格适宜的家庭轿车。我国大部分消费者收入不高也是影响轿车消费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全国范围看,有些地区并不具备轿车进入家庭的经济条件。同时,贫富比例的严重失衡,也阻碍了轿车进入普通家庭的步伐。

轿车作为一种新的耐用消费品进入我国居民的家庭,将遵循这样的规律:普及轿车的过程――从先富起来的群体,到一般群体,再逐步扩散,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达到普及。所以,考察我国轿车市场的消费能力,不要立足于考虑我国每一个家庭的购买力,而是考虑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家庭的购买力。收人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消费能力的差异,据国外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轿车进入中高收入家庭。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的人均gdp早已超过了美元,而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人均gdp则已达到3000美元以上。所以,购买轿车的条件在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而且大大超过了轿车进人家庭的临界点。而在广大中西部地区,要达到这个临界点仍需要一段时间。

3.3轿车消费政策因素。

轿车消费政策包括购买阶段的政策、保有阶段的政策和使用阶段的政策。随着私人购车比例的'增加,轿车消费政策对轿车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汽车消费贷款的推出对汽车消费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汽车信贷消费作为拉动汽车消费的重要手段,仍有种种不完善之处。

另外,我国轿车用户在汽车的使用过程中除负担正常的消耗费用外,还要承担不少杂费,例如,购置附加费、车检费、保险费、年审费、养路费、过路费及各种地方性模糊收费。目前,中国大约可以算是对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征收税费种类最多的国家,收费多、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产业政策中虽已明确表示“国家鼓励私人购买汽车”,但实际操作中宏观环境仍没有太大的松动,实行的仍是抑制政策。我国汽车消费政策确实应该调整,否则不仅要影响到未来的汽车市场,更重要的是将削弱甚至动摇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

3.4消费者养车的压力因素。

汽油作为使用轿车的必需品,其价格变化必然引起消费者的敏锐反应。轿车消费量的增加,必然导致汽油需求量的提高。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上涨,也必然引起我国市场汽油价格的提升,从而增加了轿车消费者的日常消费支出。汽油价格变化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轿车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汽油上涨平均给消费者每月增加100-300元的支出。目前,节油车型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一些油耗较大类型的轿车,在汽油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会逐渐走出消费者选购轿车的考虑范畴之列。轿车消费税种类繁多,价格以外的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费制约了汽车消费。很多地区在购买轿车阶段,各种价格外收费占据了买车费用的较大比重。我国有关汽车的各种税费的总收人竟高达l500亿元,远远高于产业总利润。汽车税收和费用太乱、偏重、不合理,严重限制了汽车的普及。

3.5消费者心理预期因素。

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是,根据消费者自身的见解和经验对目前轿车市场的状况作出分析,以此在自身面临轿车消费的时刻,在心理上作出自身认为合理的预测。针对轿车消费,消费者心理主要是指对轿车的价格和技术的预期。由于我国轿车业存在高利润,在轿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各生产厂商都以降价作为增加轿车销售量的手段。而消费者对轿车频繁的降价行为往往在心理上是从负面接受,对见不到底的车价,感到茫然。消费者心理的失衡,使准购车者一次次地暂时打消买车的念头,市场的潜在需求难于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另外,加入了wto后,进口轿车进入中国市场的障碍将逐渐降低,所以,消费者更倾向于对那些高性能、低价格的进口轿车的期待,因此产生了等待的思想。两种心理预期都阻碍了轿车的消费。

3.6售后服务因素。

汽车维修业在国外是以品牌为核心的专营,汽车的配件销售也是以维修站为主渠道,而中国的维修业大多是属万能型,任何车种都可以修理,使一些假冒伪劣的零配件有其一定的市场,严重影响汽车原本质量。此外,轿车进入家庭后的相关问题,如缺少停车场,城市道路拥挤等,也影响和制约着私人购车的进一步发展。道路建设滞后于汽车的增长速度也会使一些人对购车怯而止步。

第4章促进轿车进入家庭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以家庭和个人出行为目的的需求增加。现阶段以个人或家庭为形式出行还主要集中在家庭收入相对较高的阶层,而出行所选择的工具也主要集中在火车、飞机以及长途汽车上,使用私人轿车的比例还相当小。因此,从潜在的规模上看,家庭轿车市场应该很大。现代交通工具步入家庭,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要促进轿车进入家庭,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收入,最主要的还是要发展经济,加大国企改革力度。按目前的经济环境和家庭经济收入,购买家庭轿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应采取相关政策减少汽车相关收费,解决“买车容易,养车难”、“买得起,养不起”的问题。国家及有关职能部门,要为轿车进入家庭制订有关优惠政策,为私人购车提供各种方便,鼓励和促进家庭轿车消费。养车费用太高,使购车者望而却步,最好能够实行费改税,使更多的家庭既买得起也养得起家庭轿车。按实际使用收取养路费,建议在加油时一并收取养路费。购车市场的各种价外收费不宜过高,尽可能减少活动范围内公路收费站。养车费用太高,一般打工阶层养不起,如果养车费每月在300元至400元左右较能接受。总得来说,只有取消不合理的价外收费,国内轿车的市场价格才能明显降低。

第三,完善银行消费信贷服务,促进超前适度消费。银行提供完善的购车信贷服务,是让老百姓超前购车消费的潜在动力,必将促进一部分有购车愿望的人进行购车消费。

第四,完善各项相关基础设施。促进轿车进入家庭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如拓宽城市道路,有分布合理、数量充足的停车场,创造良好的用车环境。

第五,提高国产轿车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完善售后服务,促使轿车价格合理降低,拉近价格与人们购买力的距离,使大部分家庭均有能力购买家庭轿车。建议汽车业应该提供价廉物美的大众型汽车,生产更多成本低、耗油量少、外型美观的中国人自己技术先进且过得硬的国产轿车。提高国产车与进口车的竞争能力。此外,搞好社会治安,严厉打击车匪路霸、偷窃汽车的犯罪分子以及窝赃、销赃的不法分子。排除老百姓购车后的各种障碍和后顾之忧,相信有车一族将越来越大。

第5章汽车维修知识简介。

5.1发动机不能启动。

原因:冲洗过发动机,造成分电器、点火模块、火花塞、高压线等进水受潮;火花塞损坏;蓄电池电压不足;惯性开关断开。

预防和解决措施:避免直接冲洗发动机;定期检查、调整或更换火花塞;指定服务站检查、更换损坏件;给蓄电池充电;按下惯性开关,恢复电路。

5.2换挡时发动机熄火。

原因:怠速过低;怠速截止阀未拧紧;挡位过高;油气分离器被严重堵塞;

预防和解决措施:调整怠速到正常转速;检查怠速截止阀是否拧紧,插头是否插紧;换入较低挡位;到指定的服务站清洗油气分离器。

5.3高速时方向盘发抖。

原因:轮胎在拆装后未进行动平衡检测;轮轱上的平衡块脱落;车轮上沾有泥块;轮轱撞击变形。

预防解决措施:进行轮胎动平衡检测;注意清洗车轮;更换轮轱。

5.4转向沉重。

原因:轮胎气压不够;助力转向液不够。

预防解决措施:给轮胎充气;添加助力转向液。

5.5行驶时跑偏。

原因: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前轮定位不准;某一制动器抱死。

预防解决措施:检查并调整轮胎气压;到指定服务站检修。

5.6听、试、看、想如何判断发动机异响。

当发动机各配合副的间隙符合技术标准时,发出的响声属于正常的。当发动机的机件因磨损松旷或因修理质量不高,调整不当,破坏了配合副的间隙,则会发生一种不正常的响声。能否准确判断不正常的响声,及时排除故障,对于保证车辆的良好技术状态有直接的关系。为了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故障所在,必须掌握和运用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听如听到消声器发出突突声,要注意在各种转速下听,并要区别是有节奏的突突声,还是无节奏的突突声。另外要注意化油器有无回火声,以及发动机有无严重爆震声。当驾车起步逐渐加速到某一速度时感到全车会与你一起震动,当速度升高又降低,这种震动马上消失。如果遇此现象也不要担心,这不是车出了故障,而是发动机本身的自然物理现象。出现振动时的转速叫临界速度,也叫共振速度。但发动机长时间在这个转速下工作是非常有害的。驾驶时只要尽量避开这个转速,便可顺利操纵。

试用拉阻风门的方法,试验发动机有无变化。用慢加速的方法,试听消声器有无突突声。用急加速的方法,试听消声器突突声是否加重,还是瞬时好转。用急加速的方法还可试听化油器有无回火声及有无严重爆震声。

看看发动机是否发抖,消声器是否冒黑烟,化油器是否溢油,以及其它部位有无异常现象。把听、试、看到的现象,加以分析思考,去伪存真,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如再出现任何异常情况,还是最好去正规维修厂进行检修,切勿随意拆动。

结束语。

从当前国际市场整个轿车工业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来看,轿车的消费是以私人购买为主,小排量、经济型轿车由于其经济实用始终畅销不衰并且日益走俏。结合当前中国的国情,公费购车比例逐年下降的趋势已成为必然,巨大的私人消费潜力亟待转变为现实的需求。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居民的购买力水平,低油耗、小排量、经济型轿车应是家庭轿车的首选。中国人购买微型轿车的比例高达53%,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目前我国轿车市场缺少的就是价位较低,质量过关的经济型轿车。此外,一个良好、宽松的轿车消费环境,对于轿车消费的激励作用也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中国汽车工业统计年鉴》。

2、刘乐山《关于私人轿车消费的若干问题探讨》。

3、《消费经济》(20第4期)。

4、乔鸣麟《年中国轿车市场回顾》。

5、《世界汽车》(2006年第5期)。

6、刘原《2006年轿车市场四大悬念》。

7、《北京汽车》(2006年第3期)。

8、张勇《透视微型轿车市场》(2006年3月1日)。

9、《市场与消费》(20第7期)。

分析财政支出论文篇八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2%。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10590元,比上年下降0.5%,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3.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增长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增长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5%。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其中城镇为29.5%,农村为33.0%。

分析财政支出论文篇九

摘要:指标体系是医院绩效实施的难点和重点,突出表现在考核内容的多元化和抽象化,考核指标量化难度大、量化结果精度低,不同科室之间工作量与工作职责不平衡等关键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与探索,总结出基于“231”的指标量化评价技术,进一步使医院的战略目标在各组织和员工中层层分解、传递,引导员工为整体目标的实现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为医院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平台。

关键词:医院绩效指标体系指标分解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指标量化考核体系,推动了医院战略目标逐级传递,使医院绩效管理体系更加实用化,绩效目标明确化,考核指标更加量化,以及绩效结果更加合理化,从而提升了绩效管理的目标导向性,进而不断提高医院业绩水平和员工能力素质,使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1企业目标根植企业战略。

2指标体系全面量化。

遵循“管理不考核就容易弱化、考核不量化就容易虚化”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平衡计分卡(bsc)”“议题数(mece)”等工具,从指标提炼、责任分解、标准量化以及结果量化四个方面有效解决指标体系考核量化中的问题。

分析财政支出论文篇十

中职教育日趋呈现“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格局,各级财政对中等职业教育投入的相对比重逐年增大[1]。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中,事业性经费的比重较大,基础建设性经费比重较小,这将影响职业教育的后续发展能力;职业教育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比重大,公用经费份额小,公用经费依赖预算外经费补充,凸显了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常规性支出的严重不足,教育经费支出效用低[2]。中职教育的发展,对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构建提出了要求。本文将探讨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内涵、特征、构建原则和制度保障。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绩效既包含组织的过程行为,也体现组织行为的结果表现。公共教育支出绩效应该综合反映公共教育支出在目标、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节约、效率和效益三方面绩效,并体现为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两部分[3]。指标是指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绩效指标是衡量组织为实现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输出的有效性的单位和方法。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中职教育活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和影响,其具有社会效益。二是包含中职教育的生产效率,即中职教育的教育过程和结果效率。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具有引导中职教育财政发展方向的价值取向。绩效指标具有实质性开展绩效考评活动的评价功能,也具有引导提高考评对象绩效的功能。绩效考评是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向,包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为其绩效考评服务,其目的是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政府间接监管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的管理策略,促进中职学校依据现代公共财政的理论有效运作中职教育财政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政府对中职教育财政投入的意愿,是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的目标。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内含的目标,使其具有评判功能,是考评对象的依据。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用来考评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的过程和结果的效率,其本质是通过文件规定用来考评的标准。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为中职教育财政活动及其结果制定的准则,目的是保证中职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指向制定的,其将某一程度为考核标准。从评判价值和评判标尺上审视,其都具有相对性。一定时期的'评判价值是由政府期望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所具有的效益决定。一定时期的评判标尺是由政府期望的结果决定。因此,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不是绝对合理的标准。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相对性,决定了依据其考评结果的相对性。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其目的是促进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增强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可以分为内部过程绩效指标和外部结果绩效指标。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以上述目的为最终归宿,其要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平衡。通过相应的方法,将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进行协调,最终达到其目标。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各指标之间的协调,其本质是职业教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一)价值指向性原则。

经济效率是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的重心,社会效益是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的本质属性。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在以社会效益为背景的情况下评判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价值指向性。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价值是以社会效益为基准的,其实质是政府行政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以符合现行国家政策为表象,符合现行规章制度为具体体现。

(二)全面性原则。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是多元效应的综合统一,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既要考虑中职教育自身产出与发展,还要考虑直接或间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中职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还要考虑其对社会效益的增强作用。目前,其社会效益体现得更为明显。中职教育的社会效益很难量化,难以进行测量。中职教育财政指标实践操作中是以显性特征为测量的元素,测量结果是量化或等级化的考评。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的构建应该全面考虑各个显性特征,进行量化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体现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的本质内涵。

(三)适应性原则。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的构建应该具有适应性。其适应性表现为适应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符合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方便简洁地应用。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以一定价值为导向下的事实判断,其评判的标准应该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内部要具有协调性和统一性,能够适应对事实的综合判断。同时,中职教育财政支出指标要具有类别性和层次性,适应评判对象的多样化。

物力资源耗费指标、财力资源耗费指标和人力资源耗费指标,在中职教育财政经费支出中,可以用一定时期内中职教育财政经费中的配置结构、使用结构等支出量和使用效率来表示。物力资源耗费指标主要指固定资产耗费,包括教学设备耗费、图书资料耗费和体育设施耗费等。财力资源耗费指标包括基建投资利用率、事业费利用率等,其主要评价财政经费分类使用效率。人力资源耗费指标包括教职工的规模耗费、构成耗费及效率耗费,评价中职教育财政经费对教师使用绩效的影响。

中职教育财政经费产出指标包括学生培养指标、技术推广指标、社会服务指标。学生培养指标是指财政经费对中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技术推广指标是指财政经费对中职教育或培训机构在技术推广方面的影响。社会服务指标是指中职教育财政经费对中职教育机构在保持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社会服务指标具有隐性特征,在实施中具有难以量化的特征。所以,此类指标的使用应该是定量与定性的结合。

中职教育财政经费支出增长类指标包括物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财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和人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物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是指教学设备耗费、图书资料耗费和体育设施耗费的年平均增长率。财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是指基建投资利用率、事业费利用率等年平均增长率。人力资源耗费增长指标是指教职工的规模耗费、构成耗费及效率耗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中职教育财政经费支出增长类指标是财政经费历年投入形成的结果,又是今后财政经费投入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财政经费支出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保驾护航。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套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规体系。探索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是促进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需要在《预算法》、《审计法》、《职业教育法》中得到体现。各级人大对财政预决算的审查要将合法性审查和绩效结果审查并重。制定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规章,明确评价内容和方法,清晰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中职教育财政拨款的方式需要建立绩效拨款模式。中职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改革是中职教育绩效指标构建的政策基础。加强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中职学校办学的效益。以财政拨款为杠杆,对中职学校的办学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将中职学校的办学权利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政府主管部门通过绩效拨款的方式对中职学校进行管理,中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指标是实施管理的重要依据。

政府应构建相关政策和提供相关服务,促进中职学校提供对外服务。中职学校需要将对外服务纳入正常管理中,根据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积极开展对外服务。为了扩大经费来源渠道,吸收企业和社会资源投入中职教育,充分利用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中职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职学校社会服务应该具有层次性和类型特征。政府需要规范收费标准,加强中职学校资产管理的配套制度建设,满足中职学校社会服务对财务管理制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任晓辉.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与应用——基于上海a区案例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

[2]廖礼辉,陈敬良,沈有禄.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分析[j].教育与职业,(8).

[3]东北财经大学课题组,吕炜.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92).

分析财政支出论文篇十一

近年我国建立了特许经营制度,能否取得成功,专业化的运作非常重要。公用事业与市民利益关系密切,一个包括投资内容的特许经营项目的合作期限可能在以上,可以降低风险。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涉及财务、商务、法律和技术等方面问题,把各种因素有机的相结合,特许经营项目才能取得成功。咨询机构对项目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积累经验,并掌握项目成功的技巧。政府由于受经验和知识的限制,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总会有很多处理不好的问题,导致项目失败,影响项目运作效率。因此,发挥工程咨询机构的专业作用,对于特许经营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2试点项目循序渐进推动改革。

公用事业的改革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和管理规则的调整,局部改革风险小,为全面改革积累经验,一旦失败影响是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于试点项目来说,政府很重视,配备有力人员,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及时纠正;通过试点项目的运作可以发现问题,及时在后续项目中调整;试点项目成功了会对原有的体制产生影响,促使其提高效率。

政府部门的人员在试点项目中与工程咨询机构共同工作,这些人员通过项目得到一定的锻炼,为后续项目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他们对项目运作的程序很清楚,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一个试点项目的运作,对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起了有效的规则;项目的实践也使政府认识到项目条件、商务条款和风险分配应相对合理,才能被市场和投资人接受。

如北京第十水厂a厂bot项目,由原来曾参与该项目运作的部分人员,组织了东坝、垡头、五里坨、北苑、定福庄五座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工作小组充分吸收第十水厂和肖家河、卢沟桥两个污水处理厂的经验,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五个污水处理厂项目的招标文件编写。在招标文件中,充分了解招标人的承受能力,对在其它项目中投资人无法接受的条件,在这五个项目中都放宽了要求,据此固化了很多实质性条款,既保持五个项目都符合北京市的污水管理体制,也提高了谈判效率、缩短了项目运作周期。

通过试点项目积累产业化的运作经验并培养运作人才,在试点项目基本完成时再逐步推进其它项目的运作,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了公用事业改革任务。逐步改革的过程也是公用事业市场培育和完善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推进,社会资金的承受能力会逐渐加强,最终确定的公用事业资产和产品价格将是合理的,政府做出的承诺(协议)将可以执行。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规范运作项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在聘请工程咨询机构的标准应该是科学的,关注点是咨询机构的业绩和实力,不是咨询费用;如果机构不专业,则带来的损失远超过节约的咨询费用。其次,要重视兄弟城市的经验和教训。在运作项目前,应组织人员到已经做过类似项目的城市进行调查研究,学习兄弟城市的成功经验,汲取他们的教训。第三,应强调以改制目标为导向。在运作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研究如何才能有利于达到改制目标。如为了吸引更多投资人参与项目,在运作大兴天堂河污水bot项目时,采用了给排名第二、三的投标人经济补偿,提高了投标人的投标积极性,增强了项目竞争,降低了污水处理服务费。第四,强调竞争的作用。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项目应强调通过竞争提高效率;能竞标的优先考虑竞标,不能竞标的研究可行的竞争方式,以实现项目价值和效率的最高化。

规范运作是项目成功的基本保障。前些年,各地完成的基础设施投融资项目,有的是采用一对一谈判或私下协商的方式完成的,这种方式操作的项目问题比较多。有的项目政府觉得合同不公平,单方终止合同,导致投资人上诉,对当地的投资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有的项目因为当时商定的条件不客观或不可行,导致项目难以执行。而通过规范运作,类似问题可以尽量解决或避免发生。

一是特许经营招商项目的组织工作应该规范。应成立以当地主管城建的市领导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各项目重大问题的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运作工作和办理各项领导小组交待的工作,保证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二是项目运作程序应是规范的。专业的咨询机构将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内各地实践经验设计运作程序,程序获得领导小组批准后作为工作指南。三是项目文件应是规范的。项目文件是项目运作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是政府与潜在投资人沟通的纽带;项目文件中包括的各项协议,是运营期中政府和投资人权利义务的依据,是特许经营重要的合同文本;项目文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运作效率和效果。在准备各项文件时,应注意在保护政府利益的前提下,公平合理、充分吸收国内外惯例成果,认真解决项目本身问题,用国内外投资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形成文件。

4结合项目实际适度创新。

任何两个项目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同样是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或股权转让项目,由于项目运作的目和技术条件不同等因素,使每个项目都有其特点和问题。这就要求咨询机构以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为基础,从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的特点和客观规律出发,对每个项目的情况进行创新,实现项目运作的目的。如长沙岳麓污水处理一期工程bot项目中,针对该项目将厂区和管网打捆融资的特点,设计了水厂水价和管网水价两套价格机制,分别约定了不同的价格构成机制和调价原则;将运营期内对管网的运营维护,以托管的方式委托给了政府指定机构。这种安排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投资人对包含管网项目高风险的担忧,合理的项目结构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不同水价的构成降低了财政负担,实现了招商效果。

5结束语。

随着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越来越多,后特许经营时代对政府职能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特许经营期中,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配备相应人员对项目公司进行监管,监督其严格履行特许经营协议中约定的义务;政府也应恪守信用,依法履行协议中的承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