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8:19:15 页码:14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通用12篇)
2023-11-09 18:19:15    小编:ZTFB

总结要具备客观性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特点,避免敷衍和过于主观的情绪色彩。总结应该简洁明了,言之有物,不啰嗦。读完这些总结范文,我们不妨对照自己的情况,思考如何更好地写总结。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一

2.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3.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4.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5.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8.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9.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0.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2.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3.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4.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5.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6.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8.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9.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

2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21.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3.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4.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25.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26.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7.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8.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9.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30.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31.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2.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3.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34.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5.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36.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7.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8.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39.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40.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41.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42.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43.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44.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45.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6.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47.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48.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49.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50.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51.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52.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53.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54.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55.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56.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57.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58.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读后感)。

59.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好词好句)。

60.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二

水浒传: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由江苏兴化籍作者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由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三

武大郎的扁担――长不了。

武大郎放风筝――起手不高。

武大郎开店――不容大个儿。

武大郎开豆腐店――人软货不硬。

西门庆请武大郎――没安好心。

宋江的绰号――及时雨。

一、关于全书。

1.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2.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二、有关梁山人物。

1.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

2.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3.梁山兄弟――越打越亲。

三、林冲。

1.林冲买宝刀――哪知是计。

2.林冲误入白虎堂――上当受骗。

3.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

4.林冲误入白虎堂――有口难辩。

5.林冲棒打洪教头――看破绽下手。

6.林教头发配沧州――一路风险。

7.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四、鲁智深。

1.三拳打死镇关西――痛快。

2.鲁智深醉打山门――个个都怕。

3.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好大的力气。

4.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够义气。

五、武松。

1.景阳冈上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2.恶狗服粗棍,猛虎怕武松。

3.老虎扑食――三股劲。

4.武松斗杀西门庆――扔他出去。

六、李逵。

1.李逵的板斧――逢人就砍。

2.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3.李逵断案――强者有理。

4.李逵开铁匠铺――人强货硬。

5.李逵卖煤炭――黑对黑;黑上加黑。

6.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7.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

七、潘金莲。

1.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2.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水浒传中的歇后语全文结束,更多更全的歇后语相关内容请点击:歇后语大全!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四

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

月冷风清也断肠。

注:第90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渡燕青射雁》。燕青射雁具有不祥的象征意义。正如宋江伤感的叹怀:“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具备……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却射了那数只,好比俺兄弟中失了几个,众人心内如何?”宋江有感于心,在马上口占了这首诗,伤怀悲凄,悲天悯人而又富于禅境,刹时间将现实生发的生命领悟进而升华,这首最令我陶醉和伤感。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五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注:第71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唐代则正式成为民间节日,活动也丰富到了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内容。自然,诗人们写诗。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六

徐宁是《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绰号双枪将,在梁山好汉中排第十八位,上应天佑星,是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第二位,把守正东旱寨。在上梁山之前,徐宁原为京师金枪班教头,其金枪法、钩镰枪法天下独步,名声颇大。

说来徐宁入梁山其实有些滑稽又有些可悲,他并不是因为犯了错,也并不是因为自己无路可去,而是被自己的亲戚骗上山的。

《水浒传》中那一百零八个好汉,受尽了后世人的称赞,说他们如何的讲义气,说他们如何反抗朝廷残暴的统治。但是小编个人对其中某些人是很看不上的,个人认为他们就是一身土匪的做派。就拿梁山头领宋江以及军师吴用来说,这两个人就不怎么样。

宋江和吴用为了给梁山军增加实力,简直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很多时候颇有股逼良为娼的意味。就拿卢俊义来说,别人好好的大地主和大富商做的挺好的。但宋江看上了卢俊义个人在江湖上的声望,于是便让吴用用计将人留在山上,最后逼得别人被官府捉拿,又假惺惺的带人去救他。

再来说徐宁,整个也差不多是这个调调。当时双鞭呼延灼征讨梁山,以连环甲马冲阵,使得梁山军队陷入苦战。梁山军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攻击,都拜在了连环甲马之下。

宋江为此愁眉不展,整日里十分焦急。后来汤隆提出用钩镰枪可破连环甲马,并推荐徐宁。汤隆是徐宁的表弟,对自己的这个哥哥自然是了解的。他知道徐宁的武功足以破除连环甲马,于是便向宋江推荐了他。不仅如此,汤隆还提出了用徐宁爱逾性命的家传之宝“雁翎圈金甲”诱其上山。

这个时候众人想着都是怎么讲徐宁骗上山,然后破除呼延灼的连环马的计策,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想过徐宁的想法。宋江和吴用两人一合计,就将徐宁的未来定好了。

时迁潜入徐宁家中,将宝甲盗出,而后汤隆又以探亲的名义前去拜访徐宁。徐宁在宝甲被盗后,一直愁眉不展,在汤隆的询问下告知此事。汤隆假称曾在路上见过盗甲人,将徐宁骗出东京,一直追到山东境内,并在乐和的配合下,用蒙汗药将徐宁迷倒,连夜送上梁山。

徐宁被拐上山之后,汤隆和戴宗前往东京,将徐宁的家眷接上了梁山。这还不算,一路上徐宁穿着金甲,用徐宁的名声沿途中劫取财货,四处糟蹋徐宁的名声。后来徐宁醒了之后,已经无法在下山去了,退路断绝,徐宁最终只能选择留在梁山,教授梁山众人钩镰枪法。

《水浒传》中写:“众人看徐宁时,果然一表好人物:六尺五六长身体,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十分腰细膀阔。”

臂健开弓有准,身轻上马如飞。弯弯两道卧蚕眉,凤翥鸾翔子弟。

战铠细穿柳叶,乌巾斜带花枝。常随宝驾侍丹墀,神手徐宁无对。

《七律》。

锦鞍骏马紫丝缰,金翠花枝压鬓傍。雀画弓悬一弯月,龙泉剑挂九秋霜。

绣袍巧制鹦哥绿,战服轻裁柳叶黄。顶上缨花红灿烂,手执金丝铁杆枪。

徐宁此人武功高强,有万福莫当之勇,此点我们并不否定。但是他身上也有无数的缺点。身上具有明显的官僚主义作风,贪婪、凉薄、畏缩,和林冲交情尚可,却也不敢为之雪冤。比较势利和市侩,个人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此人在梁山众多好汉中并不出彩,他被骗上山只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一个问题,所以带着凑人数的那么一股意味。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七

1)不怕官,只怕管。

2)酒乱性,色迷人。

3)君子问灾不问福。

4)胜败乃兵家常事。

5)吃饭防噎,行路防跌。

6)当取不取,过后莫悔。

7)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8)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9)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10)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11)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12)赦其旧过,开以新图。

13)强兵不压主。

14)自差偏自是。

15)敢怒而不敢言。

16)有钱可以通神。

17)有眼不识泰山。

18)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19)同心报国,青史留名。

20)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21)云生从龙,风生从虎。

22)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23)知恩不报,非为人也。

24)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

25)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八

1)身虽百死而无怨,具怀忠义笑问天。

2)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3)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

4)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5)赵括徒能读父书,文斌殒命又何愚。

6)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7)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8)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9)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

10)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

11)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12)破屋更遭连夜两,漏船又遇打头风。

13)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14)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

15)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九

1)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2)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3)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4)急来拖佛脚,闲时不烧香。

5)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6)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也深。

7)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8)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9)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10)却之不恭,受之太过。

11)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12)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

13)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14)正是无功受禄,寝室不安。

15)种瓜还得瓜,种豆还得豆。

16)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17)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18)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19)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20)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十

宋代官制是宋史研究中的重点,也是多数文史读者兴趣所在。《水浒传》亦是与宋史有关的历史小说,目前,对于小说中宋代文官与正史记载吻合的程度的研究,学界成果尚微。本文将以此为主题做一探究。

宋官僚系统承于唐,但是基于其建立的历史背景,虽然在神宗朝和高宗朝有过短暂的变异――武将狄青和岳飞分别官至枢密使和枢密副使,纵观两宋,文官治军是主流。因此,对宋代文官的定义不能简单的'定为非军职官员,而是非武将官员。本文所要探究的文官除了职官志中所说的一品以下文官,还包括一品非武将官员。

书中所提到的州、府和县最多。《宋史?职官志》云“府、州、军、监: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之兵,州谓之民政焉。

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某府、州、军、监。”小说第三十三回提到的青州知府慕容彦钊,在职能上既升厅坐公座审理案件,管理民政,也能掌兵事征讨叛贼,官职名称和职能都符合职官志所书。

小说第三十七回出现的江州知府蔡德章(蔡京的第九子)也与上类同。除此之外,高唐州知府高廉(太尉高俅的的侄子)也行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之职,更能证明小说所言语职官志所记相契合。

以上三人,慕容彦钊(小说中言为慕容贵妃之兄)、蔡德章和高廉皆属京官中有背景之人,又是文官,因此从京官空降,为各州知府也符合历史背景。

对于知州,小说仅在第七十二回提到泰安州知州,且所书不详,但是根据小说故事情节探知,其官职名称和职能亦符合《宋史》职官志。

第六十九回和第七十五回分别提到“东平太守程万里”和“济州太守张叔夜”等官职似为虚构之言。根据职官志,宋代不设太守,只有知州或知府,下设通判,职官志载“通判:宋代惩五代之蔽,乾德初,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由此可见所设的判某州事具有监察官职能。

小说提到的县官中,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郓城县知县时文彬与清河县知县,《宋史》职官志言“县令:建隆元年,令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望,紧、上、中、下。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狱讼,有德泽禁令,则宣布于治境。……若京、朝、幕官则为知县事。”根据小说故事情节(宋江怒杀阎婆惜获罪,以及武松杀潘金莲和斗杀西门庆获罪)及其知县扮演的角色可断定其名称和职能都符合《宋史》职官志所书。

综上所述,在中央的文官系统中官职名称和职能基本跟《宋史》职官志相契合,而小说中所引的几位北宋名臣出现的时间、背景纯属虚构,对于小说中的四大奸臣的信息包括官职、官职的职能,所在的时间和其它背景都基本与史实相合。地方的文官系统中,小说所书基本符合宋代路、府(州、监、军)和县的地方行政机构,其长官的称为与职能也与职官志相符合,研究宋代官制史,《水浒传》不容忽略。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一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注:第39回:“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敢笑黄巢”之“凌云志”,“不谋反待怎地!”(黄文炳语),宋江心中的黄巢只是一个不懂忠义的莽夫,自认为自己比他还要强,他希望的.是打破现有规则,而又绝无与旧制度决裂的勇气。因此便有了这句狂话:“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他所思考的是“他日身荣”,“再来经过”。

水浒传的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二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注: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宋江等像乡巴佬上东京搞金钱攻势公关。在李师师坐台的地方,“尽诉胸中郁绪,呈上花魁尊听”以至于李师师向道君皇帝唱这首词时,被皇帝赞道:“不料剧贼之词其工若此!有才若此,为何上山为盗?”,“借得山东烟水寨”,是义盗的举重若轻;“来买凤城春色”,是富嫖的潇洒随意。“翠袖”以下是对名妓的吹捧,但也以此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雅嫖。“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是字谜,也是借代,“醉乡头白”是范进求官式的急切。“酒行数巡,宋江口滑,揎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来”,寥寥几句,宋江的土气愚忠,柴进的乖巧帮闲,李逵的鲁莽直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