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发展白酒产业考察报告范文范本(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5:56:51 页码:9
最新发展白酒产业考察报告范文范本(优秀9篇)
2023-11-19 15:56:51    小编:ZTFB

报告的编写过程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报告的结构和条理性是写作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一份具有创新和实用价值的报告,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发展白酒产业考察报告范文范本篇一

一、 基本情况 。

——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各市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

——旅游环境日臻优化,提高了城市品味,美化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知名度 。

——旅游业飞速发展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劲 。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精神面貌的变化 。

二、主要经验 。

——各城市对发展旅游产业高度重视 。

——加大投入,狠抓资源开发和建设,建设高品位、高档次精品景区 。

——强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提高城市知名度 。

——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

三、几点启示 。

2005年6月28日 。

发展白酒产业考察报告范文范本篇二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第二阶段,我局于2017年5月26日至29日,由纪委书记胡诚、副局长向阳带队,组织乡、镇农技中心主任和市直机关及二级单位负责同志一行共38人,到赣州实地考察了柑橘产业发展情况。考察组先后参观了赣州农科所、安远县柑橘基地,座谈了赣州柑橘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学习考察,解放了思想,找到了差距,坚定了信心,收获很大,震撼很大,启发很大。

一、赣州发展柑橘产业的基本经验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下辖18个市县区,人口870万。全市国土面积39400平方公里,是个典型的丘陵山区,山地面积4560万亩,其中宜果山地450万亩。赣州脐橙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八七”攻坚战中,赣南果业实施“山上再造”工程,建立起了以柑桔、脐橙、甜柚、落叶果为主的果业基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赣州按照“希望在山”的发展思路,再次掀起开发热潮,大力推进规模开发,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脐橙产业已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2017年,全市果业总面积达到251万亩,水果总产量120万吨,其中脐橙面积达到150万亩,产量80万吨。果业产业总产值55亿元,其中果业销售收入28亿元,果农人均果业收入2180元。目前,赣州脐橙产业正处在强劲的发展阶段,预计今年脐橙面积151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规划到2012年,全市脐橙基地面积达到300万亩,脐橙总产量达到200万吨以上,建成“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培植“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赣州市脐橙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有:

一把手亲自挂帅。安远县举全县之力来发展脐橙产业,将脐橙产业与干部考核任用相结合,提出在脐橙产业发展中发现干部、培养干部、使用干部和提拔干部,把干部的“帽子”挂在脐橙树上,激发广大干部抓脐橙产业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市、县、乡上下一条心,干部群众一条心,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二是部门全力支持。赣州市脐橙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40多个市级单位,每个单位每年都要拿出一定资金用来扶持脐橙产业的发展。所有县级单位必须挂点建设一个果园,安排落实果业开发任务。三是干部带头示范。在基地建设推进中,转变依靠行政命令抓工作的方式,推行干部带群众、群众带群众的工作方法,通过部门挂点示范、干部建果园示范,“干部干给农民看,干部带着农民干”。安远县从书记、,到一般的干部,都有自己的果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人均5亩示范果园,自主投入,六年收回成本,受益归自己。如安远分管农业的、副唐智刚承包荒山40多亩。通过干部的示范带动,大大调动了农民和社会投入的积极性。

果实挂满枝头,场面十分壮观;千亩基地村65个,30亩以上果业大户1634户,全县人均脐橙面积0.7亩,2017年人均就达到1亩。规模化发展带来规模效益,吸引了许多大的客商来本地参与脐橙经销。三是开发生态化。采取“334”的开发模式,山顶30%留保护林,山下30%种粮、养猪或养鱼,山腰40%用来搞开发,农民形象地称之为“头上带帽,身上穿袍,脚底穿靴”。大力推广“猪—沼—果”,贯彻“一座山头一栋房,一片果园一栏猪,一口沼气一眼井”的生态家园模式。四是管理标准化。赣州脐橙产业的发展,在建园规范化的基础上,狠抓了管理标准化,树立了“建好园是基础,管好园是效益”建管并重的观念,无论是业主还是果农,在管理中都严格执行生态果园栽培管理技术标准,技术到位率非常高。

《赴赣南学习柑橘产业发展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发展白酒产业考察报告范文范本篇三

20xx年,按照市、区政府白酒产业发展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强化特事特办服务,狠抓项目管理,圆满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白酒产业发展领导组,将白酒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纳入目标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

我局确定了定领导、定人员为白酒企业发展服务,定期深入企业现场办公,制定并落实了白酒产业发展特事特办制度,凡是落户我区的白酒企业,从选址定点、规划审批、施工审批到竣工验收,一律即事即办,凡是当天能办好的事情,绝不拖到第二天,为企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全年办理黄舣白酒园区等15家酒类企业建设项目,建筑面积35318.78平方米,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安全管理法规进行监管,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地勘单位五方责任主体依法履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无重特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发生。

为配合黄舣白酒园区项目建设,按照区政府要求,着手进行黄舣镇规划修编,现已完成规划评审工作。牵头指导修建一期安置房26栋,安置搬迁户624户,严格工程质量监管,一期安置户已全部入住新房。二期安置房已全面顺利启动。

按照区政府要求,派出专家组对安置户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推动白酒园区建设按进度进行。牵头到广州、上海等地招商引资白酒企业,一个较大的白酒企业项目正在洽谈中,可望20xx年上半年落户我区。

发展白酒产业考察报告范文范本篇四

在生活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竹木产业发展状况考察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木产业是我们柘塘村的传统产业,为了加快我村竹木产业的发展,作为一名刚刚上任的村官,有义务也有责任对我村的竹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年11月17日至29日,我在村团委书记罗立人的带领下,深入到柘塘村的第六村民小组和相关加工单位,通过听取村民和有关加工厂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及建议,召开了小型的座谈会,通过走访竹木加工企业及林农,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村竹木产业发展情况。下面将考察调研中各方面对该项工作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将调研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提交县政府领导,希望能够得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本村以竹木器加工销售为龙头,全面带动全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年年投资800万元对竹木器批发市场进行了第一期改造,总建筑面积达5280平方米,共建成标准门店55个。现在有竹木加工企业18家,从业人员有190多人。藤制品厂一家,有10名技术人员。近年来,我县把竹木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加强资源培育,积极发展竹木制品加工业,竹木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我村发展竹木产业的基础较好。一是竹木产业在我村生产历史悠久,林农对竹木的生长特性有较深的了解,有经营竹木的传统经验,且经营积极性较高。二是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村现有好几家竹木制品加工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它们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有比较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有条件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

(二)竹木产业是一项“富民工程”。发展竹木种植业,可以直接增加林农的收入。发展竹木加工业,一方面可以促进人员的就业。竹木加工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且主要就业对象为妇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林农的收入。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带来原材料需求的增加,需求的增加可以推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竹木价格的上涨直接提高了林农的收入。如我村收购的圆木材价格从年的350元/立方米,上涨到目前的600元/立方米,方木材价格从800元/立方米上涨到目前的1000元/立方米。毛竹价格从22元/百斤上涨到目前33元/百斤。

(三)竹木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较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竹木制玩具、家具、装饰品、工艺品等环保用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竹木制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一)对发展竹木产业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发展竹木产业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竹木加工企业发展的引导力度不够,在具体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灵活性,合力扶工氛围不浓。二是林农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以传统的种植方式培育竹木,培育工业原料林积极性不高,对基地投入依赖政府的补贴,缺乏主动性。

(二)竹木加工企业发展内劲不足。一是企业规模小。全村近二十家竹木加工企业仅有4家为规模以上企业。企业的产品大都是半成品,甚至有的只是锯木料的加工点。二是产品粗加工,附加值低,资源浪费严重。当前我村林木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着设备简陋,产品粗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是企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缺乏。在竹木制品企业中没有一个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由于技术人员的缺乏,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是仿制别人的产品或是来样加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大多数竹木加工企业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而来,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高,影响企业做大做强。

(三)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缺乏产业长远发展规划。由于没有竹木产业发展的规划,企业分布散乱,运作不规范,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缺乏对产业的引导。二是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大。在学习其他县市区的情况时,我们了解到,那些地区都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而我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三是部门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中,有些企业负责人反映,少数部门还存在重管理、重处罚而轻服务。

(四)其他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目前,我们村的凉席市场虽然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但是上面对二期工程的建设,以及长远是发展没有一个规划。对市场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没有政策上的支持,对项目资金的筹集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门店老板对市场的环境提出了很大的`意见,首先就是对市场周边的生活环境问题有很大的看法,觉得应该改善好环境,更有规模,吸引更多的投资。如今这样的情况,企业得不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场的发展规模受到了限制,使得资金的流入就很有困难,还有就是技术工人很难聘请。一是企业不敢大胆投入固定资产,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二是由于企业没有政府支持,不能向银行贷款,许多企业只好向社会融资,提高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三是企业安全隐患多。由于许多企业的多为搭建的简易厂房,场地狭小,木材和毛竹都是易燃物,而木材、毛竹加工需要烘干,企业安全隐患大。

(一)提高认识,树立竹木产业富民理念。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发展竹木产业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和可行性,把竹木产业作为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来抓,作为资源工业和特色产业来抓,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竹木产业。要加强林农培训,充分激发林农科学培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借鉴其他优秀县市区的一些政策措施,制订出台扶持竹木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竹木产业的加快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引导,统一干部群众对发展竹木产业的认识,营造合力扶工的良好氛围。

(二)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公开办事制度,公开收费标准,为竹木加工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以作风建设为载体,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几家实力强,投资额大,资源消耗低的竹木加工企业,优化我县竹木产品结构,提升竹木产业发展水平。

(三)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扶持培育规模骨干龙头企业,对于发展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资源利用高的骨干龙头企业,优先安排用地,并在木材计划、税收、工业贴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前景看好的竹木制品;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种展销,提高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实施树品牌、创名牌战略,强化品牌意识,加快培植名牌产品。

发展白酒产业考察报告范文范本篇五

11。

月下旬,由市政协副主席。

*

*

区的文化产业开发中心、社区文化站及文化产品营销场所、进行了视察,并与当地政协委员、文化界知名人士和文化产品经销人员进行了座谈。

近年来,全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上的方针政策,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主攻三大目标,建设四大基地,推进六大新跨越”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立足于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以建设文化名市为统揽,有力促进了我市文化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产业、朝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文化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宣传部的协调指导下发展较快,主要以基础设施建设、文艺创作和演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为重点。

全市文化基础设施投资。

3

75。

亿元,其中:县、乡文化馆(站)建设。

1

3

亿元。新建、改扩建文化“三馆”等设施。

29。

个,建成乡镇文化站。

99。

个,村级文化室。

1220。

个。

近年来,先后创作大型剧本。

14。

个,小戏小品。

42。

个,歌曲。

69。

首,舞蹈。

47。

个,书籍。

30。

多本,受到观众好评。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先后举办各类大型演唱会、灯展及大型节会。

48。

次,展演。

196。

场次。

乡村集会、体育比赛、春节社火、春官赛诗会等活动,全面展示了我市农村文化艺术,为促进农村文化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3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

个,省级示范性文化站、达标文化站、示范书库。

31。

个,市级文化先进乡(镇)、达标文化站、民间艺术之乡、达标村文化室。

212。

个,基本建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市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增至。

937。

人。

7

个(华亭县曲子戏、灵台县灯盏头戏、灵台县。

*

针灸术、

*

春官歌演唱、庄浪县高抬、庄浪县马尾荷包、

*

剪纸),其中华亭县曲子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确定市级重点保护项目。

45。

个。总之,通过视察我们认为,全市文化事业在基础薄弱,资金、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市文化出版局开拓创新、想方设法,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20*。

年底,全市文化经营单位发展到。

1356。

家,其中:国营和集体、个体演艺单位。

30。

多家,音像业经营单位。

193。

家,娱乐业经营单位。

619。

家,艺术培训单位。

39。

家,网络经营单位。

93。

家,印刷(复印。

)

经营单位。

140。

家,艺术品经营单位。

93。

家。实现总产值。

12285。

万元,占全市。

gdp。

1

17%。

年上缴税金。

735。

7780。

余人。总的来说,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特别是

2004。

年省政府《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

2004。

65。

*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使全市文化产业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突出地域特点,文化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通过挖掘

*

10。

月底,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

136。

3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4

1

亿元,均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

97。

77%。

90。

72%。

网络经营单位发展到。

91。

家,年产值达。

1862。

万元。出版发行事业快速发展,全市已有出版印刷机构。

426。

家,从业人员。

2900。

多人,年产值达。

9194。

万元。全市书画、文艺演出、艺术培训业及各类歌舞厅、

ktv。

量贩、音乐茶座等娱乐场所年收入达。

2000。

多万元。

78。

名民间作者制作的。

840。

多件彩灯、木雕、面塑、剪纸等工艺品在。

2004。

年首届甘肃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展出后深受好评。

3

打造文化品牌,极力发展特色文化。

我市把打造地域特色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

*

文化旅游节、成立。

*

武术学院、开发。

*

山主题文化产品、举办中医针灸(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及。

*

文化节、建设。

*

陵园、西王母祭祀活动、开发西王母剪纸系列文化产品,维修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和。

*

*

文化、

*

文化、西王母文化、成纪文化。我市纸织画、烙画、剪纸、挂毯、木雕、高抬、皮影等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极富鲜明地方民俗风格的艺术瑰宝,已经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

4

文化产业投入逐年加大。

经济效益明显增强。

十五以来,全市共完成文化建设资金

3

76。

亿元。其中:广播电视局在“村村通”等重点项目建设投资。

1000。

多万元,圆满完成了广播电视节目光缆传输。

*

日报社累计投资。

130。

万元,完成了《。

*

日报》彩印工作。投资。

1??3。

*

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化建设试点等重大项目。新建“三馆”及其他文化设施。

16。

个,改扩建“三馆”

13。

个,使多数县(区)“三馆”建设基本达到了标准要求。旅游业投资。

2

36。

亿元,完成景区建设、景点维修工程。

15。

项,新修景区道路。

120。

多公里,开发旅游新线路。

5

条,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全市旅游综合收入和接待人数跃居全省第二位。

*

日报社和市文联辛勤工作的结果。

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在重视程度、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和主导产业方面都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由于重视程度和认识上的问题,很难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大的突破。此外,由于缺乏统筹规划,致使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导致文化经营单位、个人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管理方面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上下分割的现象,使文化资源难以整合、优化。又缺乏扶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优惠政策,致使非公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存在一定障碍,严重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目前,市、县、乡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但财政用于扶持文化建设的资金相对较少,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更是微乎其微。加之受体制影响,民营文化企业尚处于观望阶段,投入少、规模小,难以形成强势。市场对人才、资金、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功能较弱,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合作,依然是各自为政,孤立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不成体系,不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不能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占领市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当前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思想观念问题。我们过去往往习惯于把文化单纯地作为宣传工具,重视其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其经济属性和产品属性。随着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双重属性日益显现出来。必须坚持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领文化产业发展,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感。明确认识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不断统一思想,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省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和全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建议制定出台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税务、信贷、土地等各个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用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

西王母。

*

古成纪四大品牌文化研讨会,进一步提高四大文化品牌知名度,提升。

*

城市品位。在大力打造。

*

西王母。

*

和古成纪文化内涵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宣传公刘文化、秦皇祭祖等文化内涵。

*

文化凭借“天下道教第一山”的称誉,依托距今。

4600。

多年的轩辕黄帝三临。

*

问道广成子的历史文化积淀树立。

*

山道源圣地品牌,抓紧。

*

古镇。

问道驿站等项目建设,既展示。

*

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带动以。

*

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开发步伐。

西王母文化在国内及海外的传播日益广泛,西王母文化既是我市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发展重要因素,尤其是西王母文化对祖国统一,实现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桥梁作用日益凸显,对于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实现两岸早日和平统一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抓紧建设王母宫石窟、瑶池等重点项目的同时,加大西王母文化的宣传力度,在投资上能给予重点扶持,结合大云寺博物馆的开发建设,使西王母景区早日建成,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繁荣发展的一大亮点。

*

文化要加大力度开发保护和研究,充分利用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先进文化。主抓。

*

中医医院、

*

制药公司及。

*

故里旅游等重点项目,尽快申请国家文物局将。

*

相关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

*

针灸术”列入国家以至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立。

*

纪念馆,进一步扩大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

的国际影响力。

一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要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灵魂,使演艺业、文化特色产品进入旅游业,用文化精品包装旅游业,提高旅游业的层次。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四大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每年在“五

一”、“十。

一”黄金周开展两次旅游文化活动节,并鼓励全市干部职工、农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文化旅游节的活动,凭身份证可在市内各旅游景区(景点)购买半价门票。

二是积极支持现代传媒业发展。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传媒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和巨大的消费群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积极支持、发展影视业、网络业和创意设计及广告产业,全方位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使之更好地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促进社会化、加强社会联系。

三是大力发展彩印业、报刊业。

我市的印刷业相对比较落后,特别是彩印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受资金、设备、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通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彩印市场,依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管理,积极扶持、发展彩印龙头企业,解决市场需求。

四是大力培育书画市场。

培育书画市场不仅是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一项

“树人”需求。要进一步加强交流,聘请名家以书会友、开展学术交流、开办学术讲座,创造文化氛围,提高本地书画爱好者的艺术水平。重点支持纸织画和烙画的发展,主要是扩大生产规模,尽快走向外埠市场。

五是发展民间民俗工艺品。

我市高抬、皮影、木雕、草编、彩灯、面塑、剪纸等民间民俗工艺独具艺术魅力,市场前景好,值得培育。

一是纸织画和烙画。

*

纸织画做工精细,有隔帘观月,雾里看花的美感,年销售收入。

100。

多万元。烙画则以烙铁为笔。

高温为墨。

其色彩自然天成,画面细腻。

赋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是我市特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工艺。

二是草编。

庄浪草编工艺品主要以我市富有的谷草、麦杆为原料,可编制出草篮、草帘、草席、草扇等产品,独具艺术魅力,市场前景好。按照“户户是工厂,人人是工人”的生产模式,实行集中技术培训,分散加工,统一销售,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

三是剪纸和挂毯。

剪纸艺术技巧独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静宁挂毯做工精美、图案鲜活,现有从业人员

70。

余人,年产值达。

100。

万元。

四是木雕。

庄浪木雕工艺精美,仿古制作市场前景较好,但规模较小,发展缓慢。

五是高抬和皮影。

庄浪高抬和皮影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宁夏、青海等邻省每逢节庆、集会都来邀请当地艺人制做、演出助兴。可以成立高抬制作和皮影演出公司,通过宣传推介走出去,打开省内外市场。

*

整体经济、文化事业还不够发达的地方,应该积极引导、支持,先发展起来,在发展中规范、完善,在协调、服务中引导和支持,在发展中不断加强监管。使文化市场健康运行,建立先进、有序、和谐的文化市场。

*

图书馆、柳湖书画院、

*

大剧院、

*

八景恢复建设,积极扶持陇东民族民俗博览园、

*

纪念馆等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通过扶持这些市场潜力大、文化内涵丰富,又具有我市地域特色的文化建设项目,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二是抢抓国家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项目,推动我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三是要大力加强文化项目招商活动,利用优势项目,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建设,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解决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发展白酒产业考察报告范文范本篇六

油茶产业发展考察报告为学习油茶产业建设先进经验,探索更为适合我市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措施和办法。4月23日至29日,由陈庆副局长带队,市林业局相关科室人员一行16人赴杭州考察油茶产业建设情况。考察组一行参观了杭州市萧山长林园艺有限公司,学习该公司在油茶种苗生产各环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进行了座谈,听取专家学者对安康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沿途参观考察了南京、苏州、杭州、上海、无锡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油茶产业考察情况4月27日,考察组一行深入杭州市萧山区杭州长林园艺有限公司。该公司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并建立了浙江省第一家良种油茶采穗圃,目前公司已拥有300余亩轻基质扦插育苗基地,成功采用无性系繁育出长林3#、4#、18#、21#、23#、27#、40#、53#、55#九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优良品种,同时运用设施栽培技术实现了油茶的容器化批量生产,产品具有品种纯、根系旺、易管理及产量稳定的特点,2010年可向市场提供800—1000万株优质容器种苗。考察组还参观了中国林科院杭州亚林所在该公司试验的最新轻基质网袋容器生产车间,整个工艺流程被形象的称为“灌香肠”,就是将轻基质(泥炭、蛭石、珍珠岩)拌匀后通过轻基质网袋容器机灌装(网袋容器直径45—50cm,通气性好,可降解),将灌好的袋条喷水(防止切段后松散)后网袋容器切断机切段(10cm),将芽苗砧嫁接苗放入轻基质网袋容器后,排放在苗床中进行培养,每平方可放500株,按照70%出苗率计算,每亩可产苗23万余株。在苗床处理方面,长林园艺有限公司采用苗床下铺类似编织袋材质膜一层,然后将轻基质容器袋摆放整齐,既有利于透水,又防止杂草丛生,苗床配以大棚和遮阳网、喷灌设施,确保调节温度和水分,省时省力,节约成本。该公司50亩油茶采穗圃,采用2米×3米株行距建园,均为亚林所提供的油茶良种,一垄为一个品种,垄头立水泥柱标明品种,整个圃地油茶品系清楚,株系长势良好,确保繁育子代品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下设的独立研究机构,位于杭州富阳市,是面向我国亚热带地区,融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林业科研机构,该所自上世纪50年代就致力于油茶种质资源收集、筛选评价和良种选育方面工作。该所承担的“油茶高产品种选育与丰产栽培技术及推广”项目,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研究阐明了油茶种质的主要经济性状特别是脂肪酸变异规律以及杂交f1代性状变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经多点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出49个高产、稳产、高抗油茶良种,构成了中国油茶二代良种的主体,也是目前大力推广的良种;发明的以芽苗砧嫁接技术为核心的快繁技术,实现了油茶优良品种无性扩繁规模化,促进了油茶培育方式从实生林向无性系林的变革;首创形成的以栽培区划为基础,以品种配比为核心的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使油茶由粗放经营转向为园艺化栽培,茶油大面积产量从4.5kg提高到30-50kg,是油茶产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针对油茶现有林低产背景,还提出了“强化抚育、嫁接换冠、模式转换、替代造林”等不同模式的技术体系,实现了油茶林产量和效益的提升。

考察组与该所的油茶专家学者和领导进行了座谈,并就安康油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请教该所。亚林所与我市汉滨区有油茶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合作项目,技术合作项目负责人姚小华教授多次来安康调查指导油茶产业发展,对安康油茶比较了解。姚教授首先就油茶发展的一些最新成果作了讲解,并认真回答了考察组提出的问题。针对如何破解安康油茶良种选育和大面积发展的矛盾等问题,姚小华提出:一是要加大品种对比试验力度,多选育本地和外地品种对比,结合选育确定发展品种;二是安康作为油茶发展北缘地区,一定要选择早花品种,要避开寒潮,要多品种配置;三是针对安康需要大面积发展油茶而苗木不足,在外调苗木上一定要选择同纬度或稍高纬度和区域条件气候接近地区品种,确保栽植成活和丰产性;四是油茶栽培一定要走园艺化道路,要狠抓管护,做到“宁可前期做好,不要后期补救”。姚教授建议,安康可以选育地方优良品种,加入亚林所油茶品系库,通过在全国进行对比试验,同时将其他地区的油茶品种在安康进行栽培试验,亚林所有这方面优势,通过试验,选育出安康被国家认可的油茶良种和适合安康发展的油茶品种。

考察中,我们参观了南京、苏州、杭州、上海、无锡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参观南京中山陵和南京沿途所见,感受最深的是绿化之美,树木之古。中山陵位于南京紫荆山脚下,据介绍,原来紫荆山因整个山体为裸露的紫色山石而得名,后经历代绿化,特别是孙中山安寝于此后,其部下及追随者在此植树,加上南京历届政府的大力保护,才形成现在的效果。园内百年大树随处可见,树并不名贵,以法国梧桐、雪松、香樟、松类为主,再配以灌木、草坪等,各园由漂亮的林荫大道相连,交织成网,形成了林荫大道、小道,是大树使这里充满了庄重和气派。沿途城市主要干道,绿化带既宽又长,凸显旅游城市的特点。走进杭州,让人感受到城市环抱在大自然之中,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西湖绕城,山水园林城市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主要体会和收获(一)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从考察点及沿途所看到景象,主要有以下体会:一是杭州作为国家油茶重点发展区域,注重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油茶种苗培育技术和方法先进,并注重把油茶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真正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在长林公司考察,该公司所使用的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法和繁育的油茶品种就是亚林所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试验成功后,得以迅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二是初步了解了油茶种苗繁育基本知识。特别是详细了解了芽苗嫁接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方法这一最新育苗方法。

(二)看到了我市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差距。目前我市油茶发展起步较早的汉滨区,在油茶品种选育和栽培试验上还很滞后,栽植地点选择基本是立地条件较差的山上,管理粗放,根本达不到研究专家所说的园林化管理。

(三)进一步坚定了发展我市油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对杭州油茶产业的考察和对国家政策导向的分析,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发展我市油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一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油茶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为我市发展油茶产业带来了良好机遇。安康作为全省三个适宜油茶发展地市,基础条件最好,工作富有成效,省政府已将我市作为油茶发展重点市,将会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同时,我市汉滨、汉阴、石泉、紫阳、白河、平利等县区党委、政府重视,群众发展油茶积极性高涨,汉滨、汉阴被国家列为全国油茶发展基地县。综合这些有利条件,对我市发展的油茶产业的信心更足、决心更大。

(四)对安康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沿途所看到的南京、杭州,苏州城市绿化,无不是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同时注重绿化成果的保护。不因建设毁绿化、不因建筑破坏绿化整体性,所以沿途看到大树、古树也不足为奇。再回看安康,绿化、树木为建设、建筑让路,毁绿现象不为少见。

三、下步工作建议(一)坚定油茶产业发展信心。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上扶持油茶产业建设的机遇。从种苗生产环节抓起,坚持科学规划、高标准建园,要广泛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生产要素投入油茶产业建设,奋力打造安康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路子。

(二)坚持走良种良法发展油茶的路子。油茶种植后受益几十年上百年,因此必须一开始就坚持走良种良法的路子,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是要选好种苗。目前全国已经选育出很多油茶优良品种,汉滨区选育的地方品种已经省厅良种认定。外调品种适应性、丰产性究竟如何,需要进一步对比试验,地方品种其子代丰产、稳产性如何,需要考证。因此,我市油茶发展,正如亚林所姚小华教授所讲。第一要加强本地区优良单株普查,尽快确定优良采穗单株,进行栽培试验,确定自己的地方优良品种,同时加大同科研院所的合作,把其他地方的优良品系小批量调回来做适应性、丰产性试验;第二为满足当前生产需求,外调苗木必须符合安康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降低发展风险;三是从育苗、整地、挖坑、定植密度、幼林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格技术规范,坚持走油茶园林化发展路子。

(四)加快现有低产林改造步伐。据调查,我市现有油茶资源7万余亩,大部分已进入挂果期,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产量较低。因此,对现有低产林进行改造是见效最快的办法,建议油茶资源较多县区进一步加大油茶低产林改造力度,抓紧推进低产林改造,提高产量,让林农看到实效,增强发展油茶产业信心。

(五)积极探索油茶发展机制。发展油茶产业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路子,头两年要靠政府推动和建设示范丰产林,后期的发展要以市场为主发展,特别是要靠龙头企业带动。一是要尽快培育发展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只有把油茶籽加工成商品,农民才愿意发展油茶、采收油茶籽,油茶产业才有希望;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通过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扶持壮大本地油茶产业;三是要加大油茶产业建设宣传工作力度,让广大群众了解油茶,乐意发展油茶,从而实现规模化发展目标。

(六)多渠道筹集油茶产业发展资金。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支持。国家和省上对发展油茶产业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大,我们要做好基础性的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支持。同时要整合资金,加大油茶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合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七)加强油茶种植技术培训。安康要实现大规模、高标准发展油茶产业,关键要加强油茶种植技术培训,要编印群众看得懂,操作性强的油茶种植技术读本,加大技术培训力度,让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户掌握油茶种植管护基本知识。

(八)城市绿化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注重规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在选择绿化树种应充分论正,同时应体现地方特色的树种,不能受影响而随意改变规划和树种。

发展白酒产业考察报告范文范本篇七

以下为其报告全文: 。

(二)北京软件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

(三)在软件人才和软件内需拉动方面北京对全国贡献率为50% 。

(四)软件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总人数1.7% 。

(一)软件产业依然是我国的幼稚产业 。

1、我国软件产业规模比较小 。

2、高端软件控制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家手中 。

3、我国软件企业利润率不高 。

(三)印度软件出口发展咄咄逼人 。

(四)国际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快 。

(五)国家已确定软件产业为发展战略重点 。

四、北京发展软件产业目标和政策措施建议 。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

(二)措施建议 。

作者:陈双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新技术处副处长 。

发展白酒产业考察报告范文范本篇八

竹木产业是我们柘塘村的传统产业,为了加快我村竹木产业的发展,作为一名刚刚上任的村官,有义务也有责任对我村的竹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年11月17日至29日,我在村团委书记罗立人的带领下,深入到柘塘村的第六村民小组和相关加工单位,通过听取村民和有关加工厂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及建议,召开了小型的座谈会,通过走访竹木加工企业及林农,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村竹木产业发展情况。下面将考察调研中各方面对该项工作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汇总、整理,将调研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提交县政府领导,希望能够得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本村以竹木器加工销售为龙头,全面带动全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年年投资800万元对竹木器批发市场进行了第一期改造,总建筑面积达5280平方米,共建成标准门店55个。现在有竹木加工企业18家,从业人员有190多人。藤制品厂一家,有10名技术人员。近年来,我县把竹木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加强资源培育,积极发展竹木制品加工业,竹木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我村发展竹木产业的基础较好。一是竹木产业在我村生产历史悠久,林农对竹木的生长特性有较深的了解,有经营竹木的传统经验,且经营积极性较高。二是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村现有好几家竹木制品加工企业有了一定的规模,它们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有比较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有条件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

(二)竹木产业是一项“富民工程”。发展竹木种植业,可以直接增加林农的收入。发展竹木加工业,一方面可以促进人员的就业。竹木加工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而且主要就业对象为妇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林农的收入。加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带来原材料需求的增加,需求的增加可以推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竹木价格的上涨直接提高了林农的收入。如我村收购的圆木材价格从年的350元/立方米,上涨到目前的600元/立方米,方木材价格从800元/立方米上涨到目前的1000元/立方米。毛竹价格从22元/百斤上涨到目前33元/百斤。

(三)竹木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较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竹木制玩具、家具、装饰品、工艺品等环保用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竹木制品的市场前景广阔。

(一)对发展竹木产业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对发展竹木产业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竹木加工企业发展的引导力度不够,在具体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灵活性,合力扶工氛围不浓。二是林农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以传统的种植方式培育竹木,培育工业原料林积极性不高,对基地投入依赖政府的补贴,缺乏主动性。

(二)竹木加工企业发展内劲不足。一是企业规模小。全村近二十家竹木加工企业仅有4家为规模以上企业。企业的产品大都是半成品,甚至有的只是锯木料的加工点。二是产品粗加工,附加值低,资源浪费严重。当前我村林木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着设备简陋,产品粗加工,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是企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缺乏。在竹木制品企业中没有一个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由于技术人员的缺乏,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是仿制别人的产品或是来样加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同时,由于大多数竹木加工企业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而来,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高,影响企业做大做强。

(三)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缺乏产业长远发展规划。由于没有竹木产业发展的规划,企业分布散乱,运作不规范,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缺乏对产业的引导。二是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大。在学习其他县市区的情况时,我们了解到,那些地区都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而我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三是部门的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中,有些企业负责人反映,少数部门还存在重管理、重处罚而轻服务。

(四)其他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目前,我们村的凉席市场虽然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但是上面对二期工程的建设,以及长远是发展没有一个规划。对市场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没有政策上的支持,对项目资金的筹集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门店老板对市场的环境提出了很大的意见,首先就是对市场周边的生活环境问题有很大的看法,觉得应该改善好环境,更有规模,吸引更多的投资。如今这样的`情况,企业得不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场的发展规模受到了限制,使得资金的流入就很有困难,还有就是技术工人很难聘请。一是企业不敢大胆投入固定资产,制约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二是由于企业没有政府支持,不能向银行贷款,许多企业只好向社会融资,提高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三是企业安全隐患多。由于许多企业的多为搭建的简易厂房,场地狭小,木材和毛竹都是易燃物,而木材、毛竹加工需要烘干,企业安全隐患大。

(一)提高认识,树立竹木产业富民理念。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发展竹木产业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和可行性,把竹木产业作为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来抓,作为资源工业和特色产业来抓,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竹木产业。要加强林农培训,充分激发林农科学培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借鉴其他优秀县市区的一些政策措施,制订出台扶持竹木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竹木产业的加快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引导,统一干部群众对发展竹木产业的认识,营造合力扶工的良好氛围。

(二)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公开办事制度,公开收费标准,为竹木加工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以作风建设为载体,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几家实力强,投资额大,资源消耗低的竹木加工企业,优化我县竹木产品结构,提升竹木产业发展水平。

(三)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扶持培育规模骨干龙头企业,对于发展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资源利用高的骨干龙头企业,优先安排用地,并在木材计划、税收、工业贴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前景看好的竹木制品;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加各种展销,提高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实施树品牌、创名牌战略,强化品牌意识,加快培植名牌产品。

发展白酒产业考察报告范文范本篇九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我乡经多方联系协调,请示区委组织部同意,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武威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下,我乡组织了乡级领导干部和各村对阿克苏的特色林果业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地点情况简介

柏树乡赴阿克苏考察学习特色林果业考察组由乡上领导干部及各村共16人组成。考察历时7天(10月1—7日),先后对阿克苏红枣基地、核桃基地、温宿县万亩核桃林场、红枣基地、拜城托克逊乡、赛里木镇、库车县设施农业示范区进行了重点考察。考察内容特色林果业基地、富民安居工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等。考察采取实地考察和同领导、专家、农民座谈相结合的形式。考察路线为:阿克苏市——温宿县——拜城县——库车县。

林牧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所属阿拉尔市和16个团场分布在地区境内。总人口237.1万,维吾尔族占75. 9%,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36个多民族聚居地区。

阿克苏地区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红枣、薄皮核桃、红富士苹果、杏、香梨、葡萄、甜瓜等特色产品,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是著名的瓜果之乡。2011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313.74万亩,粮食总产152.34万吨;林果面积达407万亩,林果业瓜果面积240万亩,果品总产118.6万吨,果品保鲜能力25.6万吨,加工能力31万吨,人均林果纯收入1278元;高效节水面积达169万亩,种植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73.7%。形成了红枣、薄皮核桃、红富士苹果、香梨四大果品生产基地,2017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237元。

这里成为“中国白杏之乡”和“中国红富士之乡”,也是新疆薄皮核桃、红枣和香梨等优质特色果品的主产区。

二、解放思想,推动生产转型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既能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增收,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阿克苏地委、行署一直在探索、追寻的理想发展模式。通过对比分析,2017年初,地区确定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构建农村产业结构框架的主导产业,通过建设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基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从粮农、棉农甚至牧民变为果农,对广大农牧民来说是个不小的转变。对此,阿克苏地委、行署通过“政策鼓励”和“技术支撑”双轮驱动,顺利推动了农牧民的生产转型。他们一方面加强宣传,建立地、县、乡、村四级林果生产示范园;另一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林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近5年来,地县乡财政共投入3.48亿元,金融机构每年为农民发放小额贷款近2亿元,推动了特色林果业优质高效发展。

县、乡三级林果科技服务体系,为加快林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短短几年间,阿克苏的“果盘”越做越大,阿克苏农民口袋也越来越满。2017年,全地区林果面积达到406万亩,林果总产量达到118.6万吨,产值32.5亿元。阿克苏农民人均林果年收入由“十五”末的780元增加到了目前的1278元。今天,“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等品牌已开始飘香海内外。

三、成功经验和做法

通过几年的努力,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局面已开始形成,构建了农民依靠林果业增收8000—10000元的框架,使林果业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带来的效益初步显现,林果业发展的成效集中体现在:

《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