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范文(优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8:37:27 页码:12
2023年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范文(优质19篇)
2023-11-19 18:37:27    小编:ZTFB

每一个阶段的总结都是我们成长的重要记录。一个完美的总结应该包括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和学习的全面概括和评估。如果你需要一些总结范文的参考,这里有一些值得阅读的例子,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写作。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一

几何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曾几何时,伟大诗人乔治。铂金斯里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樵夫,别砍那棵树”指引着几代人参与环保、美化环境;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毁了美丽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使人类尴尬哑然。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道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这句话说得没错,人不给自然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类后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512汶川大地震,414玉树大地震……其实,这是大自然对人类发出的警示。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对捕杀动物后的最真实的写照。人类现在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保护环境”,每个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人问“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仔细回顾一下从身边流走的每滴水,在洗碗、洗脸刷牙、洗发、洗澡、冲洗厕所等的时候,可曾想过节约每滴水?在使用电灯、电脑、空调、饮水机等的时候,可曾想过做到环保?——低碳生活是一种非常环保、文明的生活方式,节水、节电、节油、节气等可以帮助我们将低碳生活变为现实。

现在的汽车是作为文明与前进的象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频繁的堵车,浑浊的尾气使人们在安享汽车带来便捷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去考虑汽车给人们带来的污染而产生的严重影响。现在人们不仅是汽车的领有者以及驾驶者,还是制造污染的控制者,所以在开车的时候要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轮胎气压要适当和少开车内空调,尽量减少汽车对自然的污染。

夏天,我们在家用空调的时候,不要长时间开着,用一两个小时后就关掉,再开电风扇,这样就可以节省50%的电;在冰箱内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用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就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更节电;用微波炉加工食品的时候,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的食品水分就不易被蒸发,食品的味道更美味并且更节电……平时我们勤动手动脑也可以实现“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牛奶盒等,其实将这些废弃的盒子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置茶叶包或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盒等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后还可以做成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插头……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我们应该从节水、节电、节油、节气等这些小事做起。

森林是绿的,大地是绿的,天空是绿的,小草是绿的,荷叶是绿的……世界万物都散发出“绿”的气息,而低碳生活就是我们要建立的绿生活,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

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来爱护,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减少污染,让我们建立绿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二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环境的衬托,那才能绚丽多彩,只有人人都保护环境,世界才会变得更美丽,万物才能变得更生机勃勃!

但与曾经相比,环境正受着人们一点一滴的摧毁,恶劣的环境将带给人们巨大的伤害,所以我们举行了环保小队,有自己的力量,汗水去拯救环境,我们马上全副武装,每个人都带上塑料袋是夹子,在小区里展开了活动。

在看那原本清澈的河流,回想曾经回荡在耳畔的清脆的歌声,现在变得十分暗淡,失去了原色,上面覆盖满了垃圾,我们见此情景,立刻清扫了河流,时间流逝,辛勤汗水的付出,欢快的歌声再次重回人们耳边。

经过环保小队的辛勤努力,小区转眼焕然一新,环保小队成功了,小区顿时充满了新的希望,鸟语花香,这美好的景象个人无限感叹!

也许一天的努力微不足道,但只要日积月累,环境终将会变得美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因而加强环境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对于小学教育来说,由于具有很强的基础上,因而加强环境教育,一定要从小抓起,这就需要在开展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环境教育的渗透和融合,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具有很强的优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出发,积极探索环境教育与语文教育渗透融合的有效模式,着力提升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能力,这就需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主要是由于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能力是当前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加强对小学生的环境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环境意识,让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进而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引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因而必须重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促进语文教育模式创新,在“新课改”下,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环境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要想将环境教育更好的渗透到语文教育当中,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学语文教育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创新。

环境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如何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是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问题。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更好的渗透环境教育,一定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使环境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一是改进语文教育理念。理念至关重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使环境教育更好的渗透其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一定要将环境教育与语文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教育渗透、融合模式的探索,进而才能更好地促进环境教育取得成效。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环境教育上升到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把环境教育与语文教育进行深度整合,只要与环境有关的教学内容,都要进行拓展和渗透。比如在对课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拓展教育,说明环境与人的关系,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促进人的发展等等。二是加强环境文化教育。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性作用,特别是对于任何一种理论来说,都必须以文化为载体,要想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大力推动小学生环境文化的教育。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对环境理念、环境道德、环境规范等进行渗透,让小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将环境保护在小学生内兴起,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教师还要重视“绿色课堂”建设,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师的环境进行分析,引导小学生保护环境。还要积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在讲解有一些消费内容的'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绿色消费。三是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将小学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提升环境教育的“渗透性”,还必须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创新,最从重要的就是要做“两个结合”:一方面,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环境好的地方以及环境遭受破坏的地方去实践,并且让学小学去感悟,要求小学生写一些与环境有关的小作文或者日记等等;另一方面,要将课堂教育与日常教育结合起来,既要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又要让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观察环境、保护环境,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小学生“知行合一”。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渗透环境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以及综合素质,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机制的改进和创新,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教育,特别是要在改进语文教育理念、加强环境文化教育、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使环境教育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逐步渗透到小学生的内心当中,使小学生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小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这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样都具有重要价值,各级各类小学以及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李芳珍.对小学环境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7).

[2]陈继红.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3]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四

小水滴晶晶诞生在一朵云里。他还没来得及睁开双眼,就随着哥哥姐姐一起落了下去。

只听“扑通”一声,小水滴晶晶掉进了一条小溪。霎时,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呛得他直打喷嚏。他连忙睁开眼睛,左看看、右看看,却什么也看不到,到处都是黑乎乎、脏兮兮的。“这是什么地方?”这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这是著名的青龙溪。”晶晶吓了一跳,忙问:“你是谁?这儿怎么这么脏?”“我是青龙鱼爷爷。以前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有很多鱼虾在水中嬉戏。可现在因为旁边的化工厂一直向里面排放污水和垃圾,这里成了脏水河。鱼虾死的死,逃的逃,剩下我年老体弱跑不动,只能待在这儿等死了。”说话间,耳边响起了“轰隆轰隆”的声音。青龙鱼爷爷急忙喊道:“快跑,又放污水了。”“鱼爷爷,多保重!”话音未落,晶晶一个猛子扎到水底,跟着水流游走了。

晶晶游啊游,眼前突然出现一个长着小眼睛、大脑袋、红肚子、浑身绿毛的怪物。“妈呀,怪物!”晶晶吓得转身就跑。怪物一把拉住他,说:“我不是怪物,我是小青蛙聪聪。”“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长成这样了?”聪聪悲伤地说:“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八一湖,因为湖水里有太多的化工废料,我们青蛙家族都变异了。即使这样,昨天还有许多人抓走了我的兄弟姐妹,现在他们没准正被放在火炉上烤着呢。”说着说着,聪聪哭了起来。晶晶一边安慰聪聪,一边继续向前游去。

他游着游着,终于游到了东海。刚想在海面上歇一会儿,突然海底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巨响,海面越来越不稳定,紧接着排山倒海似的狂浪把晶晶卷了起来,抛向空中,又扔进海里,把他弄得晕头转向,浑身就像被撕裂了一样。“天啊,海啸,海啸!”晶晶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趁着巨浪把他抛向空中的一瞬间,使尽全身力气,纵身一跃,又跳回云端。

看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晶晶想:“地球的环境这么恶劣,我还是等人类把环境治理好了再回去吧。”从此,下雨天就越来越少了。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五

为了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解决当前环境问题,文章从高校非环境专业入手,探究了环境教育的含义,展现了目前高校非环境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高校非环境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

随着科技的飞速前进,人口数量上升,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度索取,造成了资源的不科学利用和破坏,进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污染问题。而这种不科学的利用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由于人们缺少对环境的正确认识所造成的。所以,开展环境教育,尤其在高校除环境专业的其他专业中开展,使高校大学生的言行与环境相协调,是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及手段[1]。

伴随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教育随之出现,环境教育与很多活动相似,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我们熟知,环境教育并不作为一门学科,而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2]。所以,环境教育是以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以教学方式为主要途径,通过学习必要的环保技能和知识,最终开展文明环境的活动。总的来说,环境教育注重改变人们的言行,来取得实际的环境效益。

根据马玉香等人的研究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高校中还没将增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纳入培育大学生的目标之中,也没有把基础的环境教学课程列到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中[3]。高校非环境类专业在开展环境教育方面投入不足,开展情况不佳,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开展环境教育却是目前社会改善环境问题现状的必经之路[4]。在非环境专业大学生对环境问题浅薄了解的基础上,向他们灌输环境知识,加强他们对环境的认知,有利于促进其提升环保意识,提高参与环保行业的主动性。高等教育下的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成型的时期,在高校中将环境教育作为公共教学中的一部分,并在非环境专业中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对解决环境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以课堂为依托,开展环境教育。

课堂是大学生习得知识的场所之一,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中讲授专业知识,也应将环境道德规范融入所讲的内容中,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课余学习的一部分。同时,也可在课间播放环境类小视频,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其从中学到知识并强化对环境知识的理解,引发大学生的一些思考,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

(二)以高校社团为平台,促进环境教育。

在课余时间,以社团为平台,举办有关环境的竞赛活动,设置相应奖项,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参加竞赛。环境教育竞赛的过程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提升大学生应对竞赛的能力,还可以对所有非环境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环境方面的能力训练,让大学生将所学到的专业及课外知识与环境相结合,使其具备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从而促进环境教育[5]。

(三)开展实践活动,深化环境教育。

开展环境教育时,大学生可利用寒暑假去旅游景区、乡村、自然保护区等公共场所进行实践活动[6]。例如,利用假期到乡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融入环境教育,或者在“世界水日”“无车日”“环境日”等与环境相关的节日进行环境宣讲,在实践活动中深化环境教育,将空洞的环境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当今人们热议的话题,也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提升环境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在所不辞的使命,我们有义务树立环保责任意识。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环境教育在高校非环境类专业中仍处于起步阶段,可以以课堂为依托,开展环境教育;以高校社团为平台,促进环境教育,并开展实践活动,来深化环境教育,从而改善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的现状。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六

[摘要]幼儿环境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幼儿环境教育,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幼儿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模式,认为进行渗透式教育是幼儿环境教育的最佳模式,并提出了进行幼儿环境教育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幼儿 幼儿教育 环境教育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显现,保护环境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行动。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自己的环境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律这是保护环境的基础。环境教育是一项终身教育,它始于幼儿阶段。近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在环境教育(尤其是幼儿环境教育)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拟就在学前教育中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粗浅的研究和探讨,以寻求切实可行的幼儿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幼儿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它不仅在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和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做出了显着的成绩,而且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极具活力的新鲜内容。”“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环境基础教育,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环境知识,努力提高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把环境教育纳入学前教育体系,这一举措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一方面,一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需要从娃娃抓起,环保知识和环保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另一方面,现在的幼儿,将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当中还将有一批人会成为未来的决策者,其环境意识的强或弱,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下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如何让他们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的作用,从不知到初步有所知,做好其环境启蒙教育工作,我们责无旁贷。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只有提高全民族的环境素质,才能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而环境素质的培养,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尤其应当重视儿童的环境教育,使其适时学习环境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意识,具备一定的环保技能,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这既是现代儿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职责。

二、幼儿环境教育的内容和基本模式幼儿环境教育就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针,立足启蒙教育,使孩子们获得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幼儿环境教育因其对象不同,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和一定的特殊性。必须以其生活实践为基础,使孩子们认识和熟悉他们的生存环境,了解一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现象,启发孩子们哪是好的,哪是坏的,哪是美的,哪是丑的,规范他们的环境行为,提高他们的环境修养,树立良好的环境风尚。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美好的,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美的熏陶,必须以正面教育为主,强调环境中美的事物和现象,使孩子们逐步体会到作为自然中的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让孩子们从感性的认识和自身活动中积极、轻松、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并变为自觉的行动。

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包含自然科学又包含社会科学。结合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和我国国情采用渗透式模式进行环境教育是最佳途径,可以潜移默化地深入幼儿的内心世界,更容易被接受,对孩子们的影响也更深入,这正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三、幼儿环境教育的具体思路1.创设环境教育的氛围,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环境教育的氛围,可以自然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首先应当采取多项措施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如提高校园的绿化率、坚持垃圾分类等。同时,要循循善诱地教导孩子们整洁美好的环境来之不易,必须规范个人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来关爱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然后再由小环境推而广之至我们生存的地球,提高幼儿的环境素质;其次,应当在教室、活动室、起居室里精心布置环境教育素材(如墙饰、板报、专栏等),使孩子们能随时随地接受环境教育。有条件的话,还可开辟一些环境教育园区,如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等,培养幼儿的爱心、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七

一、终身体育的由来。

上个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提出终身教育观。随后,日本教育者提出了“生涯体育”的观念,“终身体育”一词便在国际上应运而生。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一辈子都要接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使体育真正成为人生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为人们提供了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学校体育当然要为终身体育服务。

二、当前对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终身体育的观念还很淡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终身体育都缺乏足够的了解。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终身体育的宣传与引导不够,更主要的是,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育中只注意了身体方向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锻炼能力、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缺乏终身体育意识,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是有益终生的事情。

(2)体育教育的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要求。我国体育教育的内容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而现代体育正向着娱乐、休闲、健身(健美)和探险等方面发展。现行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难以适应这种需要,从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不太感兴趣。

(3)资金投入不足,场地设施等条件的限制。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对运动领域的拓宽,场地、设施、器材等条件限制了更广、更多体育项目的开展。现有的常规项目已很难满足学生广泛的需要,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课下自觉锻炼的自觉性。有限的项目选择,影响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这种状况,对终身体育运动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三、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的作用。

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正处在身体正常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人生道路中最宝贵最有特色的黄金时间,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期,这个时期教师的言传身教起表率作用,适宜的教材、施以科学的体育方法,传统体育项目,良好的场地器材,将对学生的体育观、体育兴趣的形成和锻炼习惯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2)在学校期间又是人的一生中接受传统教育最长、最有时间保证的阶段,体育课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开到大学二年级,共有900多个小时,如果有条件的中小学,每周开设三学时体育课,大学开至三年级,体育课的总课时可达1500小时以上。

(3)学校体育还为培养终身从事体育的能力,提供了实践环境,拥有免费使用的各种设施,有作息制度保证的足够锻炼时间。

四、学校体育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xxx中央x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青少年时期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民族体质的强弱,也关系到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地指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一个人从出生到25岁左右是从事健康活动最有利、最集中、最有保障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受到的体育教育是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正规的、系统的,无论从数量、时间和效果上都为全民体育起到了奠定作用。从终身体育角度来看,学校体育处于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终生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应当而且也有可能通过体育课内外结合的办法,打好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校体育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形成正确姿势和掌握立、走、跑、跳等基本活动技能,这不仅是学生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人才就具备的身体条件,而且也是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终身体育的目标是要保持人的终生身心健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终身体育的各个环节增强体质。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在学校期间,应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运动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与运动对自己身体的好处和所取得的增强体质的实效,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喜爱,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坚持终身体育。

体育知识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向导,学生体育实践的实效性和长期性需要有丰富的体育科学知识的指导。因为在校的学生,处在终身体育的中间年龄段,随之而来的中老年阶段所需要的身体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应该在学校体育系统传达室授,并经自主地反复实践而掌握,为成年后合理选用运动手段锻炼身体提供条件,以备终身享用。

五、加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对策。

终身体育教育已成为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要加强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为其一生的体育锻炼打好基础。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尤其是终身体育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加强终身体育教育工作。学校要发挥体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宣传与引导。教师要把搞好终身体育教育作为责无旁贷的重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合理确定和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活跃体育课气氛,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健身性和娱乐成分。

(2)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多向学生灌输有关运动常识、营养与保健、卫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其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其终身健康的益处所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和爱好等情况,在全面锻炼的原则下指导学生培养某一方面的专门技能,作为其坚持一生的基点和支柱,形成保持一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4)加大体育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认真解决体育运动场所、器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加体育项目,拓宽体育活动领域,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尤其不能再拘泥于原有的竞技类项目,要有意识地向休闲、健身(健美)、娱乐类体育运动内容倾斜。

参考文献:。

[1]林诗娟:论终身体育[j].

[2]王则姗:终身体育研究[j]。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八

摘要:环保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

关键词:环保教育幼儿启蒙教育活动家庭。

幼儿园是幼儿环保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大自然对我们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大自然的荫蔽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环保教育意义深远。当今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世界的缔造者。因此,如何唤起这些幼小心灵的环保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教师,是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的最直接的人,更要尽自己的心去把幼儿溶入保护环境的大家庭里,让幼儿亲自去接触自然环境中的森罗万象,并擅用人类天生的探索性、归纳性,将所经历的经验做学问式的整理,最后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活用。

一、寓环保教育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萌发幼儿环保意识,增加幼儿环保知识。

一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计划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主题教育和各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如在“6?15世界环境日”之际,开展“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带幼儿外出观察,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中色、形、声的美妙,产生对美好环境的情感。同时,通过讲故事、观看录像、欣赏图片、谈话讨论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环保知识教育。针对四、五月份沙尘暴天气,让幼儿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环境被破坏后,我们的生存条件会变得怎样?”并通过对比,知道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从而,教育幼儿减少废物垃圾,保持环境整洁。如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幼儿用水后关紧水龙头的习惯。针对“地球上的水可以用完吗?”等问题,组织幼儿在观看录像“宝贵的水资源”后,找出地球仪和地图上有水的地带,知道海水和淡水,知道水来之不易,如果不节约用水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幼儿园还可在各科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注意将环保教育渗透其中,如故事《窗外的垃圾》教育幼儿环境美好,人人有责,歌曲《小手娟》,教幼儿爱清洁,讲卫生。

二是环保教育应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将环保教育与生活习惯的培训紧密结合,是幼儿环保教育的特点之一。我们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说话、走路轻要轻;爱护图书,爱护玩具;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纸张的好习惯。平时,多组织孩子收集废纸,易拉罐,玻璃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把它们再生利用,做成各种新颖、有趣、立体、直观的玩教具,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减少污染。这些既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另外,我们还十分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首先,创设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如桌椅、玩具摆放整齐,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同时,对活动室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一边是题为“绿色世界”的植物园墙饰,一边又是“我为环保出份力”的主题墙画,窗台上,设置了养殖园、种植角,让小朋友亲自养殖各种动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在感受了付出时的艰辛,长大后的喜悦时,孩子们会更加自觉地去关心身边的动植物,从而唤起了他们保护环境的迫切愿望。

三是把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同幼儿观察、实践和行动结合起来。为了激发幼儿环保意识,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带领幼儿去实地调查,让幼儿听马路上的喧哗声、市场上的叫卖声和朗朗的儿歌声、优美的音乐声,通过比较、感受,明白好听的声音叫乐声,不好听的声音叫噪音,从而了解噪音污染对人们情绪及听觉的影响。另外,通过观察,增进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到马路边观看车水马龙的情景,让幼儿知道废气的来源,亲身感受到废气对空气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同时,注意引导幼儿把环保意识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组织幼儿拾落叶、扫垃圾、为花草树木浇水、整理图书、玩具等,这也正是他们保护环境的行动体现。四是充分利用户外丰富的环境资源开展教育。孩子一出生,就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他们喜欢大自然,眷恋大自然,自然界中鲜艳的花朵、飘动的云彩、飞舞的蝴蝶以及高大的树木、碧绿的小草等都会使孩子乐不开支,流连忘返。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自然是兴奋的和愉快的,保护环境的情感便会自然萌生。

二、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

教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时,才能影响并带动幼儿开展各种环保活动。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环保知识,关心周围的环保状况,了解国内外环保动态;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美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孩子。如注意自己的着装整洁、手脸干净,物品摆放有序;看见废物主动捡、看见破坏环境的行为主动管。这样,孩子在耳熏目染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

三、发动家长参与、提高教育实效。

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应注意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让家长为孩子做出榜样,如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乱扔瓜皮果壳;在家里,听音乐、看电视注意控制音量,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的生活。幼儿园适时向家长发放环境教育意见征求信,虚心接受家长的环保建议,并结合植树节等节日、纪念日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植树种草,到大自然中游玩,让孩子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随时清扫废物,以此,带动所有的人都爱护环境,保护家园。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九

角色冲突是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情景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的状态。通过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心理和行为上的不适应。具体结果见图1。如表1所示,卡方值为,自由度为1,双侧概率为;,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角色冲突不存在性别差异,结合角色冲突的比例来看,(男)和(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角色冲突现象较为普遍。

角色冲突表现。

角色冲突主要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上的不适应和不协调。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角色冲突表现,见表2。从调查的表现情况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角色冲突表现多样化,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因学生不配合导致情绪低落”和“管理班集体有困难”,比例最低的2项是“实践地点与学校相隔太远”和“自己不想当教师,被动实践。综合各表现情况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角色冲突表现实质上分为2大类型:一种是角色间冲突,第二种则是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是指个体由于同时扮演多重角色,缺乏时间和精力,无法有效满足既定的角色期望,尤其是角色期望发生矛盾时,个体角色间冲突无可避免。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教育教学实践主要集中于第7、第8学期,而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复试时间与此相冲突,导致在时间上出现了角色间冲突。另外,在空间上也会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角色间冲突,教育教学实践一般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而校外实践中小学有可能远离高校,造成实践学生交通不便,而出现空间上的角色间冲突。除此之外,这部分群体的角色间冲突还有更应值得注意的一个表现就是:“自己不想当老师,被迫实践。”对于这部分学生应介入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专业和职业之间的关系,提高人才培养成材率。角色内冲突则为角色互动对象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而引起的冲突情形。在角色内冲突发生时,角色互动对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结果也清楚地反映出这一点,学生对实习教师的评价和互动直接影响到实习教师的角色扮演,如“因为学生不配合,导致我情绪低落”。当然,同辈群体和教师的角色期望也起到重要作用,与同学的横向比较往往更容易判别角色定位、期望的实现效果,指导教师的角色期望与处理方式对学生的影响程度略低于同辈群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进行教师角色扮演时,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同时存在,这是较为特殊的事情。

角色冲突原因。

在角色冲突原因上,76%的受调查者归因于准备不足,在教育实践前没有充分准备,导致上课容易出现各种问题。63%的同学反映缺乏练习,课堂管理能力弱,尤其是当教学对象不配合自己时容易出现角色冲突。37%的同学则将原因归结为性格原因,容易害羞、紧张和焦虑,本身不适合教学,但所属专业属于师范性质,进行教育实践是被动的。83%的受调查学生相信经过多次练习可以克服角色冲突,能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通过归因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遇到的角色冲突能够正确认识,但也有部分同学采取被动消极归因,应对这部分学生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克服消极被动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角色调适。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十

一、情况分析:

我们幼儿园大班有四个平行班,12名保教人员,作为大班儿童,孩子们在中班时看过哥哥姐姐植树、饲养过小白兔、蝌蚪,在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上已有了一些比较感性的经验。幼儿在家庭中也已粗浅地掌握一些环保常识,理解人、动物与大自然的相互相存。正确的树立环保教育工作也是目前的一个重点。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立足大班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我们制定环境教育工作如下:

二、环境创设。

1、各班制作了主题墙饰《社区万花筒》《有趣的植物》,让幼儿每天都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会关心、热爱周围环境、大自然及保护环境的情感。

2、根据教学内容及当今的教育新信息,及时更换副墙饰,分别有《有电真好》《想对你说》等等,增进他们热爱幼儿园情感,关心动植物拥有一颗爱心。

3、根据季节的弯化,增添更换自然角的物品。

4、大班各班饲养几种小动物并开展了竞赛活动,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萝卜、小米等喂养小动物。

三、教育教学。

1.制订了有关环境教育的主题活动计划。

2.组织幼儿亲近大自然,引导幼儿感受不同季节里动、植物的明显变化。

3.师生共同布置主题墙饰有趣的植物、社区万花筒等。

4.举办小手拉大手,签约不再焚烧麦秸秆的环保教育活动。

5.举办富有意义的社区活动参观我们生活的社区。

6.大班幼儿举办环境与我们的知识竞赛,了解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培养幼儿从小具有环保意识。

1.总结上学期工作,讨论新学期工作计划。

2.各班图书角投放一些认识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图书。

1.亲近大自然,寻找秋天。

2.爱我中华美术作品展。

1.师生共同完成《有趣的植物》墙饰布置。

2.树叶拼贴画比赛。

1.废旧物品手工展。

2.植物角创设展评。

学期工作经验交流、总结。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十一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游戏是贯彻学前教育课程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途径.玩具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游戏的工具,幼儿是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学习的.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因此,它更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材料不同,幼儿操作方法不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就不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现在,孩子对买回来的高档商品化玩具并不感兴趣,却对废弃的瓶瓶罐罐和捡来的石头等自然材料情有独钟.儿童的游戏,正是他们在与自然材料作用的原始活动中,加速体验人类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的各种情感,享受各种乐趣,获得各种经验的。

一、带着孩子走向室外。

游戏是贯彻学前教育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途径,教师不仅要注意儿童游戏中动静交替还要注重游戏活动的户外交替.

1、融入环境。

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离不开环境,我们的任何活动都与环境影响密不可分,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和物理环境所构成的园容园貌,也直接影响幼儿心理活动的状态.但如果一个人置立于一个环境中,并未与周围的环境之间构成正常的互动关系,那末环境对他来说就是一道虚设的布景,我园游戏场等运动设施和一些小景点,每种设施都有一种功能,各设施之间和景点缺少有机联系,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周围环境的利用价值,我们带着孩子玩起了装扮性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身临其境,个个全身心投入,玩军是游戏,玩狼捉小兔的游戏孩子个个情绪高涨,兴致勃勃表现得惟妙惟肖.可见,巧妙的利用幼儿园的各种设施,不仅充分发挥了环境的整体功能,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游戏欲望。

2、我园身处独特的地理特征。离园不远处,就是博兴文化广场,那里有绿荫,花团锦簇,儿童乐园等等,孩子们来到这里,在窄窄的大理石凳上走一走,练习平衡能力;在路边的草丛中欣赏花的芳香;在渠道上练习跨跳......

3、向东不远处就是我县最大的新世纪超市,那里的环境更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逛超市社会实践能力......孩子们在游戏时,没有约束可以尽情玩耍,从而使孩子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带着材料走进教室。

教室外,有着无穷无尽的自然材料,教室内同样有孩子游戏的天地,怎样才能将自然材料投放教室,也是我们所热注的。

1、根据主题活动投放材料。

为了更有效的发挥自然材料的作用,我根据教育计划和主题活动,有计划的投放游戏材料。如:以环境为主题的活动,我们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做出了许多漂亮的作品,孩子们在把材料变着花样的满足不同的游戏需要时,不仅锻炼了手更锻炼了脑和意志。

2、根据孩子的游戏发展提供材料。

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材料是与游戏紧密相连的。他们直接感受到的内在生理体验,以及有这种经验引起的外在物理经验,其中既有同化,又产生顺应,已达到适应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体验和经验,建构不同的指示,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应根据游戏的发展不断补充材料的需要,而材料的提供又反过来促进了游戏的发展。

3、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材料。

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年龄越小独自游戏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又而社会性获得发展,集体游戏的.比例也就增大了。因此,不同年龄的幼儿对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上不同,兴趣和爱好也不同。我们大班的幼儿常常喜欢在自制的玩具面前玩,自制和材料因为凝聚了孩子的力量,技巧和智慧,并与孩子们游戏的成功体验相联系,往往是孩子更加爱不释手。

总之,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原始材料,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我们的教育更加完善,把我园建设成现代化与自然化相结合的幼儿园。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十二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种环境污染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影响到了人们在地球上的健康生活。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呼声。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类文明素质的构成部分。对于环境教育来说,高中化学教学是一个十分合适的平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观,熟知化学环境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现文章主要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能为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环境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改善学生环境素养的重要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高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能够满足当前我国环境教育的需求以及生态发展的需求。因此,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当前生态环境中化学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是由于人们严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缺乏环境保护教育而带来的后果。而在高中化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确高中化学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第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学旨在让学生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第三,在高中化学中融入环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环境保护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强烈环境保护意识,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习惯。

2.1在化学教材中融入环境教育。

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环境教育就是将环境保护知识融入化学课堂中,结合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教学,让环境教育与高中化学课堂结合起来。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化学教材中不同的的知识点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在进行硫与硫的化合物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酸雨危害、温室效应、硫酸的用途及其污染、酸雨的酸碱度测定、大气污染与防治等环节保护内容;在进行氮元素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n2o导致温室效应的过程,no2、no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的处理,磷元素与人体健康、无磷洗衣粉导致富营养化污染等内容;在进行烃类物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有机物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甲烷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氟氯烃导致臭氧层破坏等[1]。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在进行不同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机的结合社会生活中所涉及的化学污染与化学环保知识,这样一来不单单可以让学生巩固复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化学物质对人类影响的双面性,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2.2在化学实验中融入环境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门,化学实验拥有其他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并且形成各种成分复杂的废液或废渣。因此,化学实验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首先,教师要对化学实验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切忌在实验完成后随意丢弃实验废弃物。在开展化学实验前做好装置封闭性检查,在制备毒气的化学实验中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例如,在一氧化碳还原铜的化学实验中,可以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进行点燃处理,不单单避免了气体毒害,同时还形成了热源。又例如,在进行氯气制备的化学实验中,只需要使用碱液将尾气进行吸收处理就能够避免化学实验过程中毒气的泄露。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能够养成节约使用化学物品的习惯,指导学生对化学物品进行回收再利用[2]。很多学生在使用化学物品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都不考虑到物品的用量,往往存在着浪费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来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其定量的意识。例如,要制备1升的氯气,大概需要4g二氧化锰,则需要使用天平来准确获取用量,不能再出现浪费的情况。

2.3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环境教育。

高中化学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平台。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环境教育。例如,在硅酸盐工业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硅酸盐工业生产的建筑材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水体污染、气体污染、固体污染十分常见,因此教师可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来融入环境教育[3]。例如,在进行有机化学知识点的教授中,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当前空调、冰箱所使用的拂绿烃类、护肤品、塑料制品都是生态环境污染的来源;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十分容易被人体呼吸道、消化道与皮肤所吸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甚至会导致组织蛋白坏死;水体污染作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导致水体产生污染的原因包括无机污染、有机污染等。大气污染:在大气污染中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是主要的污染来源,硫酸厂、硝酸厂所排出的废气是重要的污染来源。学生们日常接触的环境保护与生活现象都包含着化学知识,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发现的眼睛来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融入环境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高中化学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高中化学教师要在日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根据化学教材、化学实验与化学课堂来高效的开展环境教育,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运用,将环境教育深入的融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2]张悦.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3,(05):51.

[3]蒋娟.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15,(09):49.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十三

“家乡”,一个温馨的词语,它包含了在外拼搏游子的牵挂,包含了留守老人的期盼,它也包含了留守儿童美好的童年回忆。我的家乡——鹤城,地处休宁西部边陲,三江源头,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鹤城”这个名字还有一个由来:休宁县鹤城乡,清代属虞芮乡的33都,民国21年(1932年)隶属上溪口区,民国38年(1949年)设鹤城乡,为县丙级乡,解放后划为流口区管辖,境内有冯村乡,施樟乡,鹤城乡,用余乡,梅溪乡五个乡。

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美。过去,家乡的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每逢雨雪天气,路面泥泞不堪,交通很是不便。现在铺成了柏油路面,两旁还种了树木,岸边还设置了铁护栏,都能称得上“小高速”了。

家乡的房屋也变了,原先的树皮房光线差,屋漏经常发生。如今脱胎换骨,一幢幢砖混琉璃瓦房拔地而起,独门独院,房前屋后还种上了果树和各种花草,真是漂亮极了!

从前家乡的道路两旁没有路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呆在家中,除非迫不得已的时候,才打着手电筒出门。现在,都安装上了路灯,夜幕降临,路灯把道路照得格外明亮,马路上也变得格外热闹,有在路旁聊家常的,有追逐嬉戏的儿童,还有跳广场舞的妇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家乡的变化真大啊!相信将来会变得越来越好,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来游玩一番,我们热烈欢迎。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十四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加强中、小学各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环境资源的忧患意识,提高学生对未来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高度责任感,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在环境教育上存在一些明显偏颇。如中学历史教材从社会角度诠释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但忽视了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分析,对环境保护的内容很少涉及。而我们的日常历史教学,往往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发展规律,却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历史发展的重要性,以至自然、生态环境常常被排斥在历史教学之外,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被割断。

然而,从古至今,人类粗暴地对待环境,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构成了对人类自身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威胁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由于不合理的水利灌溉和过度烧荒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衰落了;印度哈拉帕文化,由于掠夺性开垦荒地,使土壤草皮化和沙漠化,也衰落了;由于几百年狂滥的农业开发、毁林开荒,玛雅人失去了沃土,也失去了曾孕育玛雅文明的基础,最终,玛雅人从地球上消失了。

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随着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出现了“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的状况。到了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工业废水、汽车尾气,以及人们谈之色变的“疯牛病”、口蹄疫、sars、沙尘暴等问题。人类的过分开发带来的地球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是大自然对人类不尊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法则的惩罚。

面对当今人类生存环境的严峻形势,历史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发展中的环保内容,在吸取先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使学生提高对国家、民族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挖掘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历史是一门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社会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虽然严峻的环境问题,在历史教科书中没有完整、系统地体现出来,但作为历史学研究的内容之一,环境问题已包含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负面影响中,只要历史教师加以深入分析,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例如“北京人”(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目中说:“那时的周口店一带,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而在“黄帝的发明创造”(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目中,开篇第一句,说“在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之间,有个黄陵县……”。于是,笔者提请学生注意,中华民族的祖先之所以选择了黄河流域作为生存繁衍的地区,无疑是因为那里森林茂盛、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而现在的这些地区已成了土地贫瘠的黄土高原。

这么大的历史反差是怎么造成的?答案只有一个:人类的过度开垦。“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烧光了山上的森林;过度放牧,牛羊啃光了地表的植被,使土壤蓄水能力下降,水土流失;一部分田地被暴雨毁坏了,人类只能向仅存的少量山林进军,而森林进一步遭受破坏,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如此恶性循环,终于形成了今日贫瘠的黄土高原,这样讲解能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森林、保护水土的重要性。

再如在“张骞通西域”(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目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西汉初年,西域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在“玄奘天竺取经”(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一目中讲玄奘用两年时间经过20几个国家,终于到达印度。为了进行环境教育,笔者作了补充,告诉学生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曾描述当时的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的繁华景象:“朝贡不绝,商旅相继”“沃野千里,仓稼殷积,人民炽盛,牛马千里”,更有“七里十万家”。然而,历史发展到今日,昔日鼎盛繁华的西域三十六国,早已烟消云散,如今只剩下“四望黄沙,城垣倾颓”,森林毁灭,“黄龙”肆虐,古代文明就这样一个个被黄沙所埋没。

中国文化史的许多内容均是进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极好素材,如教材介绍贾思勰及其农学着作《齐民要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时写道:“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他着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我们可以从剖析历史上的重农抑商、经济开发等措施入手,对学生进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历史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教科书为环境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史实和依据,历史教师应通过有机的渗透教育,发挥历史教育特殊的环境教育作用。

2、联系社会现实,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既有历史意义,更有现实意义,历史教师应把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例如,在讲授“我国国都由西安向北京转移的原因”时,笔者先提出“为什么元朝以后我国都城长期设在北京”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从生态环境方面查找原因:两宋以来,黄河中下游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黄河入海口长期在天津至淮河一带摇摆,黄河的长期泛滥破坏了黄河中下游的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故元朝以后的都城迁至了远离黄河的北京,经济重心也完全转到长江流域,由此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变迁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然后,联系现实,如2000年4月,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十几次较大范围风沙和沙尘暴天气,其强度和密度为历史所罕见,京津地区学生亲身感受,深受其苦。经引导学生分析成因,大家明确了人类对资源过度开发使生态遭到破坏,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现在的都城北京正受到沙漠化的威胁就是其中典型事例,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从而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环境大国,她的环境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且具有全球性的意义。现在我国环境污染十分严峻,其中大气污染有扩大趋势,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水污染继续扩大,主要江河湖库水域污染呈加重趋势,78%的城市河段已不宜作饮用水源,50%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由于植被破坏,耕地质量下降,土质恶化扩展,每年流失的土壤有50多亿吨,全国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153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耕地面积总和,且土地沙化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受污染的农田面积在增加,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中国环境问题已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

总之,通过联系社会现实,能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的相互协调关系认识基础上,切实提高环境意识。

3、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历史课外活动是环境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环境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开展多种历史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环境破坏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具体来讲,活动可以采用义务劳动、课外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研究等形式。例如,为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笔者组织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每周一天,利用业余时间捡拾校园垃圾,帮助食堂打扫卫生,擦洗楼道扶手等。组织学生深入所在社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污染状况及其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以及人们为此付出的代价;让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或相关部门调查了解大港几十年来的环境变化。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会到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总之,中学环境教育既是国策教育,又是国情教育,更是人的素质教育。面对21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其他学科共同肩负起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及责任心,为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十五

生态环境教育,近年来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和人们对于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无关系。有识之士提出,生态环境教育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从娃娃抓起。但幼儿园究竟如何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尚存不少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解决。就我和幼儿园的接触而言,感到以下两个问题尤为突出:

问题之一:幼儿园有无必要承担成人的责任?

问题之二:什么是幼儿园真正能够理解的生态知识?

和上一个问题有联系,而且在本质上相同的问题是,有些教师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不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而是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是从儿童的理解能力出发,而是从成人的良好愿望出发,结果造成很多知识的深度超出幼儿能力之所及。很多生态环境的问题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的,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有的教师从传授知识的任务出发,用了很多的方法,试图让幼儿理解,比如用“分桔子”的办法让幼儿体验人口的增长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但要幼儿理解人口问题谈何容易!还有的教师向幼儿介绍酸雨的形成,幼儿竟问:“酸雨是不是和醋一样酸呀?”

我认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全面的、整体地把握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和主张,以此作为生态环境教育的理论依据,同时,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从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几方面对幼儿生态环境教育进行重新思考。

思考之一: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萌发幼儿的世界观、自然观。

当代生态学家woodbury(1954)曾说,生态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哲学。我认为很有道理。与其说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不如说它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或思维方式。如生态学中所揭示的物种的多样性原理以及同质异形原理实际上反映了一个观点: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又如生态学中揭示了很多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原理,都反映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这一基本哲学观点。因此,我提出,幼儿的生态环境教育,应该是这些基本的观点或自然观的教育。儿童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观点甚至是观点的萌芽,对他将来思考更重要、更复杂的问题是有益的。

思考之二: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目标中,更重要的是情感的萌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不是认识。

幼儿期是一个更多地依赖情感而不是依赖理智生活的时期。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要受到他的经验的局限,然而他的情感却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的,他的行为习惯也是最容易养成的。我们应该利用幼儿的特点,使其在很小的时候就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爱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如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爱护小生命等)去实现自己的思想。这些比起那些似懂非懂的认识来,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对于他将来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也更为重要。

思考之三: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毕业论文网内容,应该广泛地反映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各种生态关系。

不能狭隘地将生态环境教育仅理解为环境污染的教育。帮助儿童认识周围的环境,以及环境和人、动植物的关系,这是比认识环境污染更基本、也更广泛的内容。我们并不完全反对向幼儿介绍一些他们熟悉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同时也要指出,我们更有责任向幼儿展示这个大千世界的缤纷复杂和奇妙。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生态关系,以生物为例,就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和季节变化的关系,生物和生物的关系,生物和人类的关系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思考之四: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方法,应该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幼儿的情感体验出发。

所谓环境,就是存在的家园,它就在我们的周围。幼儿的生态环境教育,更不必舍近求远,而应该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事物,就可以从生态的角度来认识。比如小草就是幼儿熟悉并喜爱的。幼儿在对小草的探索中,发现它不仅可以给人类提供休息场地,也是一些小动物的嬉戏之处,不仅是牛羊的食料,还可以造纸、做草药,还可以清洁空气……从这些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幼儿对生态关系有了最粗浅的理解。

幼儿生态环境教育的方法,不仅要考虑如何让幼儿获得认识,同时也要考虑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因此,除了开展探索活动的方法,还应该利用多种方法途径,尤其是艺术的手段,如童话、故事、戏剧、木偶表演等,对儿童进行生动的教育。这是激发儿童兴趣,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十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的自动化分析仪器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检验环节中,医学检验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检验方法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并提高了检验工作的效率。近几年来临床医学检验的精密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检验分析中的误差不再是影响检验环节的最主要因素,医学检测中的质量控制成为限制临床医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2.1科学合理地选择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的选择是做好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重要前提。检验项目的选择应该兼顾安全性、科学合理性、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经济性等多项要求,以为后续的工作做好铺垫。目前医学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加之各种先进的仪器的应用和普及,不同疾病的检测方法不同,且同一种疾病的检测方法也有很多种,这就要求临床检测的医生能够掌握最新的检测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并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检查项目和检验方法,能够以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保证诊断正确性的基础上尽量选择步骤简单、经济实惠的检测项目,真正使患者受利,这也是提高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关键性步骤。所以,作为检验科的工作医生以及护士,要保持与临床科室医生的沟通,以掌握最新的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在临床医师核对检验项目清单签名后再对患者进行检查。出现临床需求但是技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时要及时通知临床的主治医生,进行检查项目的协调。与临床主治医生进行沟通时要多向其推荐最新的检查项目以及临床意义,合理地开展新仪器新设备的应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2发挥临床医护人员的作用。

随着临床医学检验被列入医院管理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变得极为重要起来。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环节不仅包括实验室本身的质量控制,临床所提供的标本是做好后续检测工作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临床的相关护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临床医生是患者病情的直接诊断和治疗负责人,从检查项目的选择到检查结果的评定都是由临床医生负责,可见,临床的医护工作人员在整个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中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因素。作为临床医生或医护人员要在掌握患者病情和各检验项目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检测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2.3与患者加强沟通。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主要是指在检测方案和检测项目确定之前,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标本的采集。首先,医护人员应该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和饮食习惯,通过这些生活习惯观察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情况,哪些是对患者的病情好转有利的,哪些是无利的,从而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此过程中,密切关注影响检测方案和检测结果的一切可能因素,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在项目检测之前和患者建立起信任的桥梁,争取他们的合作,并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这些都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对于影响检测结果的可能原因主要包括一些固定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和民族等,以及一些不固定的因素如饮食的变化和饮食的多少等。对于固定的因素无法改变,医护人员要根据专业知识和以往的工作经验为患者选择最为合适的监测方案和检测项目。对于不固定的一些因素,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起到引导和监督作用,积极的改善患者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根据所要检测的项目来制定患者的饮食表,保证检测结果的高效性。

2.4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

标本的采集是整个临床医学检验中的最为重要的环节,该环节的质量出现问题,前边的所有工作都会前功尽弃。因此,必须要重视标本采集环节中的质量控制。要想做好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2.4.1把握最佳的采样时间。只有在合适的时间进行采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各种其他因素的干扰。采样的最佳时间即代表性最强的时间和阳性率检出的最高时间段,总体来说就是保证检查结果有效的时间。这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要将一般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确定采样的最佳时间。

2.4.2采血过程中的技术操作。采集标本大多数是血样的采集。在采血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采血体位的选取,通过静脉采血时要让患者坐在高度适中的座位上,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之后应该立即松开止血带。在采血完毕后对收集的要求抗凝的血液样品要进行抗凝颠倒,以防出现血凝块。

2.5标本的传送以及验收处理。

标本采集之后就是标本的传送以及验收。此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标本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来保存,例如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等,因此,在标本进行传送的过程中一定要为标本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防止出现变性,影响检查结果。另外,除了在保证标本的适宜条件,在传送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保证标本的安全,防止污染。对于怀疑的高危险性标本要严密包装,严防感染他人。检验科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收到的标本及时核对及时进行检查分析,对不能立即检查的样本要置于适宜条件下保存。对于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标本要首先进行记录,然后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共同找出原因。

3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医院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医护人员要重视质量控制环节,加强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学检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十七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各种环境污染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影响到了人们在地球上的健康生活。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呼声。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类文明素质的构成部分。对于环境教育来说,高中化学教学是一个十分合适的平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观,熟知化学环境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现文章主要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能为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环境教育是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改善学生环境素养的重要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高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能够满足当前我国环境教育的需求以及生态发展的需求。因此,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当前生态环境中化学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这是由于人们严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缺乏环境保护教育而带来的后果。而在高中化学中融入环境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明确高中化学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第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环境教学旨在让学生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第三,在高中化学中融入环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环境保护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强烈环境保护意识,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习惯。

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环境教育就是将环境保护知识融入化学课堂中,结合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教学,让环境教育与高中化学课堂结合起来。教师可以结合高中化学教材中不同的的知识点来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在进行硫与硫的化合物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酸雨危害、温室效应、硫酸的用途及其污染、酸雨的酸碱度测定、大气污染与防治等环节保护内容;在进行氮元素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n2o导致温室效应的过程,no2、no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的处理,磷元素与人体健康、无磷洗衣粉导致富营养化污染等内容;在进行烃类物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有机物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甲烷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氟氯烃导致臭氧层破坏等[1]。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在进行不同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机的结合社会生活中所涉及的化学污染与化学环保知识,这样一来不单单可以让学生巩固复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同时还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化学物质对人类影响的双面性,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门,化学实验拥有其他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并且形成各种成分复杂的废液或废渣。因此,化学实验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首先,教师要对化学实验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切忌在实验完成后随意丢弃实验废弃物。在开展化学实验前做好装置封闭性检查,在制备毒气的化学实验中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例如,在一氧化碳还原铜的化学实验中,可以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进行点燃处理,不单单避免了气体毒害,同时还形成了热源。又例如,在进行氯气制备的化学实验中,只需要使用碱液将尾气进行吸收处理就能够避免化学实验过程中毒气的泄露。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能够养成节约使用化学物品的习惯,指导学生对化学物品进行回收再利用[2]。很多学生在使用化学物品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都不考虑到物品的用量,往往存在着浪费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针对这一情况来进行环境教育,让学生能够树立其定量的意识。例如,要制备1升的氯气,大概需要4g二氧化锰,则需要使用天平准确获取用量,不能再出现浪费的情况。

高中化学课堂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平台。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环境教育。例如,在硅酸盐工业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教授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硅酸盐工业生产的建筑材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现代社会中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水体污染、气体污染、固体污染十分常见,因此教师可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来融入环境教育[3]。例如,在进行有机化学知识点的教授中,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当前空调、冰箱所使用的拂绿烃类、护肤品、塑料制品都是生态环境污染的来源;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十分容易被人体呼吸道、消化道与皮肤所吸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甚至会导致组织蛋白坏死;水体污染作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现象,导致水体产生污染的原因包括无机污染、有机污染等。大气污染:在大气污染中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是主要的污染来源,硫酸厂、硝酸厂所排出的废气是重要的污染来源。学生们日常接触的环境保护与生活现象都包含着化学知识,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发现的眼睛来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融入环境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化学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高中化学教师要在日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根据化学教材、化学实验与化学课堂来高效的开展环境教育,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运用,将环境教育深入的融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2]张悦.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的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3,(05):51.

[3]蒋娟.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中旬),2015,(09):49.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十八

对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并结合实地考察得出的资料,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多种情况,多种因素,最后确定影响排球教学效果的主要因子。

影响韶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学效果的主要因子特征分析。

学生主体的因子。

排球氛围的因子。

俗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习。然而排球也是一样的,学校的学习排球的氛围越好,则越能带动学生们学习排球的氛围,增加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了趣味,从而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排球运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在运动中可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人们的关系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它的快乐中。”[3]根据调查分析,本校的学习排球的氛围是不够理想的,同学们很少主动去练习,所以排球的整体水平得不到很大的发展,老师教起来也是非常吃力的。并且本校的排球课外活动和比赛也是很少。从而也不利于同学们对排球运动的了解和发现其中的乐趣,也影响的排球的教学效果。学习的氛围是影响学习的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一个学习排球氛围好的环境下,学生们学习排球的兴趣也可得到提高,从而能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并影响着排球教学的效果。

场地环境的因子。

师生配合的因子。

“排球运动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互相配合,同学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项目。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影响,共同推进的过程。在排球运动课堂教学中,老师过分注意教会学生什么,只注重教学内容,而没有注意学生的需要和情绪、兴趣,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影响教学效果。再者,学生主观上叛逆,对自我能力没有客观的评价,认为自己能力强,对所学的内容和老师的能力表示不屑,不愿与老师配合,课堂积极性不高,不但自己不努力,反而对其他的同学造成影响,使不积极的情绪在课堂上蔓延,影响到课堂上的整体效果。”[4]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上的主体,要想顺利的完成一堂体育课老师和学生必须要相互配合,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学生也要听从老师的安排,配合老师的教学要求,以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师生的配合程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配合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师生双方的感情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密切配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的需要、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是学生培养终身锻炼的需要。

环境教育基地建设论文篇十九

幼儿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环境的好坏,将取决于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科学知识水平,环境教育应从幼儿抓起。

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幼儿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同时,环境教育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幼儿一出生就接触环境,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及个性养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期的教育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环境对幼儿发展起促进作用,在幼儿园中开展环境启蒙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指出“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初步的环保意识”。

因此,环境教育应从幼儿抓起。但是,如何提高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质量是我们广大幼儿教师思考的问题,经过努力,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幼儿园环境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

1、身临其境,引发幼儿喜爱洁净环境的共鸣,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积极态度。

由于幼儿的年龄正处于情绪化阶段,他们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的支配,而他们的情感又十分外露、鲜明,抓住这一点,我们带领幼儿观察感受幼儿园附近的两条被污染的小路和被污染的海滩,让幼儿发现路面和海滩上的垃圾,被污染后的味道及惨状,鼓励幼儿想办法来改变这种现状。小朋友纷纷提出建议,通过讨论,最后一致认为应该写信给环保局的叔叔、阿姨,请他们采取措施改变路面和海滩的面貌。再带领幼儿参观黄道周公园、风动石景区感受洁净的家园。

2、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欲望我们以幼儿的生活为主,设计了多种的活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如通过文学作品形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坐火车》来感受散文中“绿绿的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黄黄的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等优美的语言,大自然中优美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幼儿从散文的优美意境中激发了自己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热爱,幼儿初步感受到美丽的环境给自己带来的愉悦。这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向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得到的效果。有的教师通过故事、儿歌《瓜瓜吃瓜》、《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花儿好看我不摘》等来进行环保教育,教师通过边讲故事边、让幼儿分析原因、以及所产生的后果,再引伸到日常生活中。他们该怎么做,这时可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他们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每个人都应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

而中学习动物歌曲时,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让幼儿观察动物外形的同时,向他们讲述自然界中各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并让他们知道滥杀动物是会破坏整个生态平衡,人类必须爱护动物不随意捕杀,应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另外,专门开展《我们爱地球》绘画比赛,让幼儿思考、表达如何爱地球?融故事、儿歌、音乐、美术游戏、表演为一体,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加以滲透。我们还组织幼儿利用费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这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形式之一。垃圾是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丢弃物,垃圾在幼儿的眼里原来是无用的东西,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从小懂得节约资源,变废为宝。

教师们用灵巧的双手将一些一拉罐、矿泉水瓶、纸筒废挂历、旧报纸等制成精美的装饰用品、有趣的玩具。用它来装点我们的活动室。使得幼儿迅速地加入了利用垃圾的再创造行动行列中来。在幼儿手中,一个废纸杯变成一只可爱的小兔,几个烟盒变成沙发、衣橱,几个果冻杯变成风铃等。幼儿不仅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还真实感受变废为宝的乐趣。“六一”节,我们还组织了“绿色环保小制作”活动,到活动最后让幼儿将制作的“时装”进行表演,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幼儿不乱扔垃圾的文明行为习惯和环境保护意识。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做个教育“有心人”。我们班教师的环保意识较强,平时都会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及时进行环保教育。如:幼儿乱摘花、乱丢纸屑、果皮,随地吐痰或洗手后不及时关水龙头,以及自由活动时高声喧哗等现象,我们教师就会及时晓之以理,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对幼儿的日常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强化那些对环境有利的行为,使幼儿这些良好的行为逐渐成为幼儿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行为,并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使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小环境做起。

1、讨论、达成共识。

在前面各种活动的基础上,让幼儿一起来讨论,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通过热烈的谈话、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要发明一种垃圾清理机,来清理路面上的垃圾;有的说把垃圾捣啐做成砖瓦,用来造房子等,最后还决定在幼儿园里开设一个“废物回收站”。

2、从自己做起,人人参与。

幼儿园的“废物回收站”清楚地出现在显眼的大门口,提示老师、幼儿、家长等所有人,都自觉地从我做起,把各种废物积极主动地分类投放到“废物回收站”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行为。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的配合,主动协助幼儿完成使命。

3、监督他人,让全社会的人来自觉执行。

幼儿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督促他人。在幼儿园要督促同伴;在家督促父母、长辈;在公共场所督促不文明的人做文明的事。例如: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能主动拣起地上的落叶、纸屑扔到垃圾箱里。使我们看到了希望。

保护环境的教育虽然很重要,但这只是一个点,废物回收活动更是保护环境的一个小点,但这一个点,渗透到幼儿的心灵中,对幼儿自己,对幼儿的家,对社区,乃至对全社会,都象是一股清泉,“润物细无声”。让我们的国家更昌盛,我们的社会更具生命力!

当然,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它将会日渐成熟。让我们大家都来为生态平衡出份力,开创环境教育的新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