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高一怎么写(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4:00:59 页码:11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高一怎么写(精选9篇)
2023-11-20 14:00:59    小编:ZTFB

报告是对某一事件、现象或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分析和解释的一种书面形式。报告的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框架和结构模式,以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阅读下面的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报告的要素和写作技巧。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高一怎么写篇一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二、课题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七、课题的研究内容。

八、课题研究成果。

九、遗憾和思考。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课题背景。

“语文教学正面临危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重大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费’,厌教厌学的恶果,不彻底改变它,中学语文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在此严峻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三年后,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于2000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从而取代了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课本,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应该说这几年课程、教材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有价值的课堂实践。新教材是出来了,可如何适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对旧教材所作的三个方面的改革(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破除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体为中心的模式;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指导思想,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新教材的教法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题界定。

关于“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的研究”中的“新教材”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2000年秋在全国大范围内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及配套读本。其“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3.强化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4.突出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新教材使用研究的范围包括:围绕新教材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从教材、教者、学生和教学手段等教学元素出发,以理论研究为主导,侧重于教学实践,在构建有关新教材多层面、多功能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课件模式上下功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预设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高中语文新教材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的相关内容为基本研究对象,在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品位,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塑造完善健康的人格为目标,在具体的教学研究中,不仅有实践的操作、理性的思考,更要构建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多侧面、多功能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课件模式。特别在我们这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学校里,拥有国内比较先进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积累了一定的校本课程的教学经验,教学的对象也是不同层次的,这些个性和特色更加激发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能够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凸显我们研究使用新教材的个性,走出研讨教学相结合,以教法促学法的路子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支撑。

多元智能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对我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他在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和其他著作中对八种智能作了明确阐释。他认为,语言智能是指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其他还有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认为,相对于先前的一元智力理论和智力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更为准确地描绘和评价人类能力的面貌。这些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每个人的各具特点的个性心理结构。他还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强项是不同的,也并非一成不变,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育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强项领域走向困难领域。因为,所有的智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其他智能的支持。

·科研结题报告·德育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怎样写结题报告。

多元智力理论给高中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启示是:学生的智能是多元化的;社会与学校提供学生的学习机会应该是多元化的;学校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课程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只有这样,学生的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

多元智能理论给新教材的使用带来的启示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强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强项领域走向困难领域。我们倡导教师“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为多元智能而教”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能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能的发展。“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在于努力使不同智力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认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观的构建主要包括:

(一)课程设置多元化,开发多种智能。

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创新的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多元性,且必须与社会的事业与真实的世界结合;强调智能的可变性,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加以培养和发展。新教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首先要求的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多元课程观,既要重视必修课程又要处理好选修课程,既要重视讲读课程又要上好阅览课和研究性课程,既要重视课内又要指导好课外。

(二)教学设计个性化,满足个体差异。

学生个性包括学生个体的丰富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学生个体的社会性。正如多元智能理论表述的那样,学生存在八种不同的智能,而且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人各有智”,“智各有异”。基于此,教师必须树立多元学生观,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能与学生深度交谈,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态度关注不同的学生个体,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树立多元学习观。

(三)学生评价多元化,促进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形成的评价观是把考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种用分数来评价教学的方式给师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师生教与学的实际水平,不利于师生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和教育测验应当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从评价方式上也不能只看书面考试成绩,只注重终结性评价。通常,评价的主体也可以包括被评价者本人,自我评价有利于发展其自我认识智能,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学生的评价可以利用观察法,在教学情景中直接评价,由教师或学生互评;也可以用档案袋评价法。积累学生的个人作品,了解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情况,结合形成性评价,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和教育功能,使教与学的质量不断提高。

现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儿童在不断与环境的接触中建构知识和行为策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受个人兴趣、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表现为主动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受本人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品质等制约,在对信息的内部加工上表现为独立性和创造性。我们这样认为,对学生来说,只有那些关联的、成体系的、符合个人情感价值的知识才容易被内化,才容易被调动,从而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灵感,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恰是新教材的使用的出发点和指归,新教材的使用也正要遵循“内化”的规律。

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方法设计。

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总体上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个案法等,要点是:

1.应用研究是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应用研究是一种有别于实证研究的研究范式,整个研究过程体现为一种螺旋式深入发展的过程。

2.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研究,提倡质的研究理念,对现象与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作描述性、解释性的建构说明。质的研究对研究结果的价值判断(研究效度的确认)一般具有描述性、解释性和建构性等特点。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研究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总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这一阶段是相对比较困难的阶段,首先是熟悉教材的编写体例,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编写特点。然后在具体的教研过程中,阅读部分结合单元教学要点——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等,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讨。注意继承以前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写作部分结合各写作单元的专题进行,注意“规矩文”和“放胆文”结合。加强写作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将片断的、感性的认识上升为完整的、理性的认识。至于全新的口语交际教学部分,则本着边摸索边探讨的宗旨不断进行学习、实践、总结。

这一阶段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文学鉴赏来进行,重点在研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养成思维的规范性品质结合起来;如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尤其是如何使用好《语文读本》。写作教学方面,除了承继第一阶段行之有效的做法,及时总结经验之外,还注意探讨如何将条理性和开放性结合起来。

(3)2003.8:中期评估。主要负责人:王兆平。

这一阶段课题组对前两个阶段研究的得与失进行小结和评估,并整理一部分研究成果,除了明确第三个阶段的研究重点之外,还根据学校的具体教学实际,将一些还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提交下一轮次的高一高二备课组,让全语文组的教师都参与进来。

这一阶段课题组面临着人员和教材两方面的变动,但课题组还是首先确定了本阶段研究的方向、内容、侧重点,并针对人员的变动,吸收了一些新的成员,召开了新的课题组成员会议,调整了内部分工。又针对教材变动情况,将先期研究成果进行整合。

(5)2004.9——2005.7。

由于面临着学校的百年校庆,原先预定的结题时间不得不推迟,再加之2005年秋学期,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一年级又使用了苏教版教材,这给课题组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课题组还是在农历新年前后多次集中,放弃假期休息,进行整理、进一步的研讨,从而梳理形成了我们的结题报告。

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秋--------研究内容。

课题涉及语文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教材、教者、学生和教学手段四个教学元素,教学理论、教学实践等诸多方面。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认识能力、实践经验的局限,只能囿于以下五个方面做一些肤浅的探究:

一、如何正确认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已经在语文教育界赢得了广泛的认可———正如“标准组”成员巢宗祺先生解释的:“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布鲁姆说:“事实应该是清楚的,即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每一种情感行为都有某种类别的认知行为与之相对应;反之亦然。……我们在情感领域与认知领域之间的划分,是为了便于分析,完全是带有主观任意色彩。”换句话说,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技能”,是和在训练这些“技能”、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态度”、“人文”、“情感”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不存在单纯的“工具性”,也不存在单纯的“人文性”;任何一次“技能”的训练,任何一种“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都“沾染着特定价值观的色泽、黏附着特定的价值观。”

从教师这个层面来看,教师设计这个环节本身就蕴含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念”,蕴含了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之所以是“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设计”,是有他自己的理由和思考的,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对文章的把握而设计的,体现了教师特定的“情感”、“思想”和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态度”,决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1.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物质基础。

教师与学生以教材为媒介,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但是即使是新教材,因为它的“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要灵活有效地处理好教材。譬如说,不同地域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其感知、领悟的能力也就不一样,我们在教学中对课文的切入、启发、激发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也就要有所区别,形成有效的个性。另外,与新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是“必修本”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切不可视有为无。我们知道,单凭一本教材完成教学任务,培养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语文读本》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自学能力。我们的做法是,在学期初,组织学生商讨、制订阅读计划;在落实过程中通过写评语、写欣赏文或仿作、背诵精彩片断、设计思考练习题等多种形式进行督促检查,这样既拓展了阅读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又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乃至阅读意识和能力。

2.正确的教学原则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灵魂。

首先,遵循有序原则,在有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定的系统。新教材阅读训练可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写作训练也分为三个阶段,口语训练分为两个阶段,构成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各自独立而又相辅相成的训练体系,对能力作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安排,体现了语文学习的阶梯式上升的特点。其实,这一点在教材的编排上已经很好地得到了体现。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除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阅读心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中心目标外,还应该注意指导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大致的思路可以是:第一年“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品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二学年“会学”。学生能够使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第三学年“学好”。目标是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达成“理解、运用、鉴赏、评价”的目标。

其次,遵循直观原则。在直观的前提下,优化学生的感悟意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感性知觉开始的,感知生活、感受生活是前提。语文的感觉主要是语言。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丰富的感知材料。其中文言诗文的篇幅占近50%,要求熟读背诵的要占3/4。按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本无法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在对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的前提下,大胆放手,留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自我品读,熟读背诵。当然放手不是放任,必须规定时间,并且辅之以形式多样的反馈机制,以提高效率。这期间,教师也须在难点上作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文言文及其学习的规律。学生背多了,积累多了,语感自然就形成了。这种直观获得的文言语感和知识、形成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方法,比之教师的越俎代庖,其效果要好多了。因为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表层的东西,而且是内化成的自己的语言。现代文作品的教学等也是这样。

3.清晰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这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表现。袁振国先生在他的《教育新理念》一书中对此有过这样的精辟阐释:“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其实,教学应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其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如第一册第二单元重点是“概括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概括,例如《琐忆》的内容较多,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学生预习十分钟,浏览全文,疏通字词;再复述,指导学生围绕谈话的背景、原话、作者的感受三方面复述谈话内容,掌握复述方法;再后是提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每次谈话的要点;接着综述,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到关键性的语句进行综述;最后小结,也是抓关键语句,理清思路。这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能力培养、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培养自学能力的宗旨。经过这样的有条理的训练,自学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样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4.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翅膀。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要明确训练重点。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主张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因此,改进教法,必须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培养为原则。“教会学生学习”不仅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也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作品的阅读,每一单元都有它的学习重点,册与册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重点又彼此联系,呈现出一种由基础到复杂的逐渐提高的整体特征,体系非常科学。既然每个单元每一课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教学就要有的放矢,而不是“乱打乒乓”。例如第一册的《荷塘月色》的教学重点之一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到单元教学重点中去,就是“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不再像过去那样去死抠时代背景),然后分析思路,对景物作细致的分析、鉴赏,从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单元重点是“整体感知”,不用说就是要尊重学习者的初读印象。也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逼近语义,直接得出整体的印象,一下子感觉出文章的气质。本于此,可以“读”字为先为本。先放录音感染学生,再投影出“朗读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并尽力把文字转化为画面。读书时间总共花去25分钟左右。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教师也完全沉浸在文章的意境中,到第四段范读时简直可以说是达到了“得意忘言”的地步,仿佛自己就是当时的朱自清先生,由于学生朗读的时间充分,稍加点拨,学生就很容易感知作者感情的变化。每个重点都这样落实到位,长此以往,循序渐进,学生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学生的能力也会随之逐渐提高。

第二、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加强教学的人文性。新教材所依据的《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教材相应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约占了60%。如果按传统的惟理是尚的教学方法,重逻辑轻直观,重理性轻感情,重灌输轻领悟,把具体的形象抽象化,只重视把道理讲深讲透的“讲”,学生就会失去情感的陶冶、失去审美的提高、失去思想感情的感悟,总之,就会失去人文的滋养。明智的做法应该是:(1)文学作品的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为主,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2)文学作品的教学应遵循文学自身的规律。如小说着力表现的是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较量,而人性是共同的,从人性上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才是抓住了根本,千万不要再用贴标签的方式,将人物“阶级化”、单一化,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才是文学。再如,诗歌中的意象、意境,散文中的情趣、理趣,这些都较抽象,可以让学生按学生自己的体会,按自己擅长的形式加以改编,用语文实践活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加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徐建新《在不知不觉中练功夫》是总结)尤其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约占43%,主要方法是指导学生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有利于吸收传统文化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能力,形成较为厚实的文学底蕴,让文学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培养个性,培养人格的有力手段。

三、怎样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创造性。

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无疑,只有这种结构才有利于新教材的使用。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结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一是以学生为中心。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特点是:

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2.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3.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

4.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按这种结构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应用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材)。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则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结构的特点是:

1.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4.教材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主要从其它途径(例如图书馆、资料室及网络)获取大量知识。

这种教学结构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这种教学结构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是它的主要理论基础。

由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教学结构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而是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跨世纪新型人材。为了与前面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相区别,我们把按照这种思想和目标实现的教学结构称之为“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其特点是:

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2.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4.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包括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四、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教材使用的重要的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进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的大势。

信息技术与新教材教学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显然,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也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支撑。其作用主要有:

1、教学演示的工具。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最初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以便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教学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影片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等。

教学,既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如出题、评定等,还能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解决因主体个别差异导致的质量失衡问题,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

3、资源环境的生成。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突破书本知识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而不断优化生成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环境。囊括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无限丰富的资源。这样的资源被开发利用,使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条件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类似于尺幅千里、留声致远、异步对话、心游万仞、思接千载、时空隧道等种种原来属于夸张想象范畴的东西,一旦在语文教学中成为现实,就会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而且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新的知识的构建。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缘于它与教学整合时,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这种整合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因而能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样一来,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打好扎实、全面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利用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教学资源的平台。我校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起步较早,1996年就形成了校园网,搬入新校区后,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媒体设备的配置,每个教室、每个教师都拥有一台电脑,使我校教师都能参与资源建设,可以说我校资源建设参与者众,资源丰富,形成了系统,每位老师都能自觉的制作课件、音像资料,熟练的运用多媒体完成教学任务。

“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语文教学资源:

一是交流,我们课题组和全国各大语文网站有着良好的共建关系。我们和三槐居、中学语文资源网、中学语文网中网本着“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的原则,进行资源交换,在短时间内丰富了我校资源库。

二是原创,我校的资源建设主要靠原创。全方位、全立体的参与,我们的教案几乎全是原创,如王兆平校长的《沁园春•长沙》就体现了他的教学思考即诗歌教学应当采用“诵读——揭标——激疑——研究”的教学模式。

三是建立专门的媒体制作队伍。学校为之配备了“多媒体制作中心”,课题组有一支专门从事媒体制作的队伍,定期开会、交流、制作新的媒体制品,一些老师有自己的音像制品,现在我们拥有本套教材的全部课文录音和绝大部分课件、视频。

我们学校用于整合语文教学资源的平台有四个:

一、供校内语文教师交流互动的平台:局域网——高中语文组(从1998备课组到2005备课组)。我校语文资料已经过8年的积累,共计拥有课件1600多个,音像资料600多个,教案2000多份。

二、用来贮存语文多媒体制品的局域网——语文音像资料,主要贮存音频、视频、图片和课件,作为永久贮存,一般语文教师没有权限修改。

三、教师的个人空间,主要是每位教师的电脑,有40g的空间,教育网上有200m的空间。

四、供我校师生之间、校与校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三人行中学语文网”。

“三人行中学语文网”的创始人和总斑竹是王兆平校长,技术主管是我校网络中心的单东明主任,课题的各位老师分别担任各个版块的版主。

这个网站分为首页和论坛两个部分,首页主要为本站的精华展示、理论探索、专题研究等内容。我们的课题《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可以在首页的“专题研究”中搜索到(首页有文章、图片、试题、音像等频道;有“特级教师王兆平论文选”、“高一语文备课中心”“高二语文备课中心”等专题)。

“三人行中学语文论坛”目前点击率比较高的是高考专题、高三试题,截止目前为止,本网已拥有江苏省10个省市的所有语文一模试题;“三人行中学语文网”每天在线平均3000人,每天点击有7000人次,在全国语文教育类网站中目前排名第86位。在全国语文界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三人行中学语文网”以高中内容为主,但也辐射了人教版、苏教版的内容,初中版块每天的点击率也很高,影响力也很大。

五、怎样延伸使用读本。

新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指归,“在传统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作了三大改革:一是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二是破除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三阶段’模式;三是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改革的前两项是对以往语文知识教学系统的“资产重组”和“盘活再流通”,而第三项改革则是从无到有的崭新创造,是真正的“创世纪”。因此,后者对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思想冲击和对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冲击,力度都将远远超过前者。可以这么说,这次以改革教材为契机的语文教改能否取得成功,从深层次上看,取决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语文教师能否转变语文教育教学思想;从操作层面来看,则取决于我们能否充分利用好《语文读本》。同时,能否充分意识到利用《语文读本》的重要性,语文读本运用得好坏恰恰是测度一个教师是否已经转变语文教学观念的风向标——在语文教科书教学内容已经占满了法定教学时间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读本》的学习,决不仅仅是工作态度或者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语文性质、语文教育性质、语文教学性质的问题。

“学习语文,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的教科书。但课时有限,课文数量不能多,只凭一套教科书培养语文能力,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因此,还必须加强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正是在这一目的要求下,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语文读本》。

《语文读本》编者将其阅读部分的选文分为延伸性的、鉴赏性的、知识性的三部分,但无论哪一种选文,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都应注重其辐射功能,注重积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语文学习方法的举一反三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语文读本》过程中掌握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因——延伸原则。这是落实《语文读本》编辑意图的一种途径,也是宣传语文学习重要性的一大举措;更是扶植和保护乃至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和有效方法。要言之,我们可以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利用做如下延伸。

五、怎样延伸使用读本。

新教材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指归,“在传统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作了三大改革:一是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二是破除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三阶段’模式;三是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学生用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改革的前两项是对以往语文知识教学系统的“资产重组”和“盘活再流通”,而第三项改革则是从无到有的崭新创造,是真正的“创世纪”。因此,后者对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思想冲击和对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冲击,力度都将远远超过前者。可以这么说,这次以改革教材为契机的语文教改能否取得成功,从深层次上看,取决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语文教师能否转变语文教育教学思想;从操作层面来看,则取决于我们能否充分利用好《语文读本》。同时,能否充分意识到利用《语文读本》的重要性,语文读本运用得好坏恰恰是测度一个教师是否已经转变语文教学观念的风向标——在语文教科书教学内容已经占满了法定教学时间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读本》的学习,决不仅仅是工作态度或者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语文性质、语文教育性质、语文教学性质的问题。

“学习语文,首要的是在课内学习的教科书。但课时有限,课文数量不能多,只凭一套教科书培养语文能力,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因此,还必须加强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正是在这一目的要求下,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语文读本》。

《语文读本》编者将其阅读部分的选文分为延伸性的、鉴赏性的、知识性的三部分,但无论哪一种选文,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都应注重其辐射功能,注重积累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对语文学习方法的举一反三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语文读本》过程中掌握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因——延伸原则。这是落实《语文读本》编辑意图的一种途径,也是宣传语文学习重要性的一大举措;更是扶植和保护乃至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和有效方法。要言之,我们可以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利用做如下延伸。

(一)将《语文读本》的学习延伸到课堂教学。

“教材包括课内用的教科书(课本)和课外用的《语文读本》”,《语文读本》与课本都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编写者对《语文读本》和课本所规定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是不同的,“对教科书(课本),一般要求精读,训练比较系统,力度也比较大;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运用从精读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做这样的区分是必要的,它将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读。但一些教师就此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语文读本》中所有的选文在其知识含量上,训练可行性上,甚至作品的艺术性乃至学习的趣味性上,都不如课本中的选文。学习语文的知识和经验也是由学习课本的过程单向地流向学习《语文读本》的过程。然而事实是,知识经验就如同细胞中的自由水,它的运动是没有方向的;又正如虹吸管中的水,哪里低就流向哪里,可以由此及彼,也可由彼及此。并且,《语文读本》中的选文也并不比课本中的选文差。谢冕的《永远的校园》与课本选文江泽民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都是纪念北大、介绍北大的文章,并且两文的语文训练要点都是寻绎作者行文思路,但两文文体不同,作者身份不同,行文角度不同,行文思路隐显不同,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先侧重性地对谢冕的文章进行详解,那么学习《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效果将会更好。先秦诸子散文单元,在精讲课本中《季氏将伐颛臾》之后再精读《语文读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它能让学生比较全面了解孔子的为人和儒家学说的基本原理。《逍遥游》由于其超常规的难度阻遏了学生学习道家学派作品的兴趣,我们应该大胆选讲《庄子)中内容相对浅显又有较强趣味性的作品以做弥补,如《庖丁解牛》《秋水》等。

2.我们的研究由于时间和水平的限制,浅尝辄止。

3.我们的理性追求难免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4.我们提出了如何分配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之间教学权重的问题,也作了一定的努力,却没有能够如愿的探寻到一个科学的结果,还有待于我们今后的努力。

5.在写作教学上我们已经摸索到了很好的路数,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诸多原因,在报告中未能作专题小结,这也不能不说是个不小的遗憾。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高一怎么写篇二

课题:“和谐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

撰写人:李清云。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论断。这一崭新理念的提出,顺乎时代潮流,顺应国情民意,必将给中华民族带来繁荣昌盛、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和谐的育人环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主动适应时代要求,以建设“和谐校园”为己任,努力实践义不容辞。校园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已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但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普遍重视不够。班级文化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改变原来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以爱心作为建立和谐班级文化的核心科学管理。学校要建设成为稳定、团结、公平、有序的校园,建立文明、向上、创造、竞争、宽松、体恤、包容的班级文化必不可少。因为校园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处延,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涵。班级中专业、年龄、素质不同都会影响到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感受和认同,只有将校园文化融合到班级文化之中,并结合各个班级不同的状况建立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才能使校园呈现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和谐局面。

班级文化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影响到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这种文化主要体现在教室环境,人际关系,班风学风等等。现在的学生多数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团体意识淡薄,缺少与社会、自然、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对于集体文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研究的现状: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研讨、交流,发现班级工作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过分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文化建设。许多人认为教学质量是班级工作的唯一标准,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教学工作。

(2)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班级工作过分的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不去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学生。

(3)曲解文化内涵忽视班级现实。认为“文化”是个大概念,班级的小天地即没有开展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也没有可行性。

3、理论依据。

(1)班级社会学理论:现代学校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班级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既是一个社会,又是一个文化模式。班级社会学论是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可以使本课题研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与范围界定。

(2)创新教育论:现代社会发展呼唤一种全新的教育,其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素质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而班集体正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3)文化涵育原理:新课题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班级是通过文化影响学生个体的。学生生活在文化中,既接受文化熏陶,又在创造文化中创造自我。

4、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个性化严重,团队意识淡薄,责任心差的现状;找出影响和谐班级文化的因素,探索形成和谐班级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5、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1)、理论价值:整合各种资源,建构育人平台。班级文化建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本课题的研究,将促成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巧,通过语言的艺术,情感的沟通,促进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2)、实践价值:加强学风、师风、班风的建设;创建、营造优美和谐的班级环境以及高品味的人文环境,形成“育人”合力,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培养主体精神,塑造高尚的人格。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实际和在这种变革中青少年在思想上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

2、通过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班级自然物质环境和人文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探索班级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构建班级文化的教育模式。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开发和实施新颖的活动方式。

和谐的核心是集体观念、团队意识。为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课题组依据校本资源、师资队伍,开展各种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集体活动需要大家的合作,需要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唤起学生潜在的集体荣誉感。这是形成班级和谐文化的基础。

(二)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环境。

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并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因此本课题组结合活动,营造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大显身手,每个学生都得以发挥的班级文化环境。

四、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访谈、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班级环境对学生心里的影响,寻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确定班主任的管理方法与班级和谐的关系。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在全校范围内铺开,各班在对本班学生关注周围事物、高尚的审美情趣、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本课题组确立的思路,建立一个适宜于师生发展的和谐班级文化体系。

五、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大致分研究起步(准备),研究实施,归纳总结三阶段。周期一年。(一)课题准备阶段(2009.1--2009.2)加强理论学习,形成研究共识。制定出研究方案。(二)课题实施阶段(2009.3....2009.10)l、根据课题的具体目标、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开展了多样的研究活动。

2、搜集数据,积累和分析材料,形成完整、详实、科学的研究档案资料。开展活动情况:

(1)手抄报活动的开展。教师具体指导学生手抄报的具体格式、书写内容、布置方法等,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情况评比、总结,形成常态。

(2)“清明时节话思亲”活动。课题组通过组织学生演讲与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从心理上懂得亲情的重要,通过扫墓活动让学生切身体参与到感恩活动中去。

(3)“远离网吧、从我做起”。课题组通过组织演讲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利弊,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同时,认识到网吧的危害,真正的离开网吧。

(4)问卷调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中的意见与建议,让班级工作更合理。

(5)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板报、演讲、书信、“尊老敬师”行动等形式,使学生知道感恩,懂得如何感恩。

(三)课题研究总结、评价验收阶段(2009.1l„2009.12)根据整理出的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撰写有一定价值、一定学术水平的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组成员一年多的努力研究,取得了积极地成果,现将情况进行分析:

(一)发放调查问卷,分析、研究问题。

本课题组在2009年6月、7月分两次,对7年级84班、8年级82班、9年级80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每次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无无效问卷。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研究,写出了相应的问卷分析,得出了物质、制度、精神三个不同层次对班级和谐文化的影响,确立了相应的研究方向。

(二)在各项活动的基础上,本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从“班主任与班级和谐文化”、“班级文化的构成”、“物质环境与和谐发展”、“师生关系与和谐发展”、“学困生的转化与班级和谐”等问题入手,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形成了相关的论文。

《班级文化建设的构想》李清云。

《班主任与和谐班级文化的建立》李清云。

《构建和谐班级中“学困生”的转化》王贯锋。

《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张慧彦。

《善于倾听----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张慧彦。

《营造学习的物质环境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杨金剑。

通过具体的研究,以及撰写论文时的心得体会,课题组全体成员形成共识,总结出构建和谐班级文化的几个过程:

1、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首先要做好班级环境卫生工作,在学生中形成“班级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共识;其次,做好班级教室的环境布置,通过班训、班风、名人名言、学生语录、手抄报等形式,合理、美观的布置教室,使学生身心愉悦。

2、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

在班级管理中,要避免出现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应当建立相应民主的班级制度,发扬学生的民主意识,必然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

3、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调查问卷的统计中,发现所提问题的全面性、针对性、认知度等把握不够好,使得调查的结果不够不够科学、具体。使问题的界定不够清楚,给解决方案的研究带来困难。

在调查问卷的统计时,由于教育统计知识的欠缺,使得得出的数据不够合理,让得出问题结论的说服力不够充分。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和谐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颜志伦。

所在单位:宁晋县百尺口初级中学。

课题名称:和谐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颜志伦。

所在单位:宁晋县百尺口初级中学。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高一怎么写篇三

张爱红。

一、研究背景。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开展思想品德的活动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不容乐观,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堂结构不尽合理,过程管理不严密,教学评价单一化,再加上教师的观念尚未彻底转变,许多教师仍然把活动课当成是体育课或者是综合实践课,导致活动课上课的随意性很大,同时应试教育的潜在压力,使得教师对活动课的课堂结构、过程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缺乏深入的分析和认真的研究,只着眼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或者是教师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学习,把学生牢牢地套在框框里,既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活动课就像在演戏,教师和学生都按照剧本已定的角色表演,或者是教师完全放手,不加指点,让学生自己去搞,学生无法从活动课结构上来把握活动课的上课要领,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的活动课从表面上看气氛活泼热烈,但实际教学效果却是低效的。

马和穆托夫认为:课的结构是作为一种有益的组织知识,作为一种指示和标准理论而被人们理解和运用的,然而由于人们过多的强调教无定法,忽视了教学应当有法的一面,忽视了对这种组织知识更新和标准理论的研究,在冲破了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模式之后,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尤其是思想品德活动课,不少教师对四十五分钟缺乏通盘的考虑,导致活动课结构松散,教学指标不能落到实处。这与思品活动课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初三中考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为此,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将教研目标锁定在活动课课堂教学结构上,寻求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课堂教学结构的途径、方法、原则、评价等,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累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提高本组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在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为指导,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常规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特征,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去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

所谓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因素在时间、空间方面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课堂教学结构优化问题,是前苏联教学法专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最近几年国内专家也引用这一提法。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在着力争取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优化的基本含义:“在课堂教学中,用比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完成以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课堂教学结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的不同而变化的。

三、研究目标。

1、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思想品德活动课堂焕发出生命的色彩。

2、探索思想品德活动课的结构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以及有效的活动评价体系,以更好地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

3、初步构建思想品德活动课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

4、通过思想品德活动课课堂结构的研究,提高教师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理论依据。

1、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个孤立部分的总和,总体功能都不能组合的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的特定的功能。因此,我们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只重视局部的优化,而应当着眼于整体的优化,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使课的各个要素相互协调,相得益彰。而形成这样一个“整体”的关键便是结构。

2、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是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的支柱。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前苏联心理学家阿尼•列昂捷夫则极重视活动的作用,并撰文强调他的“活动中心论”。

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完善的智育的一个非常重要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堂的结构以及课的所有组织因素和教育因素,都应当与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相适应,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任务相适应。事实上,系统的结构决定指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结构和功能总是相互制约的,只有当教学处于合理的课堂结构之中,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五、应用价值。

1、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确立起以生为本的思想。

2、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方式的转变。在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注重的是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促进者。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一切都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在活动课学习的过程中,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创新的过程。

4、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活动课从课的内容、结构到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活动课中体现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活动课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5、抓住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也就抓住了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自我完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改革,课堂结构的优化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原则、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前提的。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必然会推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教学因素的变革。

6、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帮助我们积累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也能提高本组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六、研究方法和途径。

(一)研究途径。

本课题研究的是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政治教师每天的日常工作,因此,工作即研究:课题组成员将首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现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接着从教案入手,加强对活动课课堂结构的设计研究,然后以课堂为载体开展研究课、示范课活动,通过开课活动来分析归纳优化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活动评价体系以及教学结构策略,最后形成我校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形成我校的校本教学资源,最终目的是提高我组政治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上课能力和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是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政治教师每天的日常工作,因此,工作即研究,每一堂课的实践都是一次探索和研究。

(2)问卷调查法。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指导,因此该课题的研究需要深入学生的实践,进行广泛的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

(3)文献查阅法。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以便于使研究更深入,更有力度。

(4)案例分析法。纷繁复杂的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可能会影响研究的进度和方向,因此课题研究要善于抓住个案,抓住典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经验总结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收集、学习习近平两年来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文章,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从他人的经验学习中得到启发,形成思路、方案或采取行动。

七、研究过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0.2——2010.6)整理资料、研究成果汇总、结题报告、经验推广。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论文集、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集。

八、研究内容。

1、研究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现状,探究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现状的成因与对策。

2、研究思想品德活动课的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3、研究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以及活动评价体系建设的问题。

九、保障措施。

新北区实验中学新北区乃至江苏省的重点示范初中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设备比较先进,拥有包括多媒体教室、演播厅在内的校园网络,特别是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拥有四万多册藏书,为我们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先进的技术保障。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课题研究,早就确定了科研兴校方针,制定并完善了教科研奖励条例,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物质保障。

我们政治组有一群能吃苦、勤钻研、敢创新、肯奉献的政治教师,他们个个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自觉履行教师职责,并在教育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黄小燕、刘亚琴老师已经是常州市教学骨干教师,张爱红是新北区学科带头人,一批年轻的教师正在成长,如朱晓新老师在市的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获得过一等奖,区的骏马杯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何姝勤老师获区的骏马杯比赛二等奖,还有黄淑娟、陈彩霞、樊丽艳等都在学校的“春蕾杯”中获过奖,特别是在课题研究方面,黄晓燕、张爱红两位老师都曾经参加过常州市级的课题研究,黄晓燕、张爱红老师都独立主持过区级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专业保障。

十、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撰写了许多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

1、张爱红:论文《善待构建教育的和谐之美》获市教育学会二等奖;论文《善待学生的艺术》获省师陶杯三等奖;论文《多媒体技术在思品课中的应用与研究》获省蓝天杯三等奖;论文《开放让政治课活起来》发表于市教育报;论文《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获区一等奖,发表于市教育报;教学设计《学校与家庭的呵护》获区一等奖。

10、08——09获校优秀班主任。

4、黄淑娟:获第七届校“春蕾杯”一等奖;获第八届校“春蕾杯”二等奖;

7、黄小燕:论文《思想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中学生收集材料处理材料能力的培养》获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一次特别的失物招领仪式》获新北区教育故事评比一等奖;2008.11《由一堂市评优课谈政治课情景创设中的一材多用问题》获省师陶杯三等奖、市年会二等奖。

8、耿瑛辉:《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策略》获省三等奖、市一等奖;《思想政治课须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在江苏大学学报发表。

十一、研究反思。

我们的课题研究的虽然是教学结构的优化,但涉及的方面颇多,它要涉及到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知识水平、专业素养、调控能力、教学智慧、教学方式等多种因素,它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它还要涉及到广大的学生,而学生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富于个性的、变化着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在课题的实践阶段中越发明显地显示出来。随着课题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所要做的工作是千头万绪,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一贯始终,因此我们只能从几个教学环节入手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我们更多的是凭经验,而不是靠科学的测定来调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尚处在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的阶段,但是不管怎么说,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坚信: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虽然该课题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但只要我们课题组成员齐心合力,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适合我校师生实际的课堂教学的新路子!我们将为此而不懈努力!

2010年6月。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高一怎么写篇四

结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结题报告社会科学课题基本完成以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课题报告。课题报告侧重于研究成果的表述,而结题报告则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从应用写作的角度考察,课题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前言、正文、结尾和附件等5个部分。

二、结题报告的前言:简述课题概况,包括课题来源及级别、历时,对课题成果的总体评价及作用意义。

三、

结题报告的正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课题的一般情况,阐述列题的背景;指明课题目标、研究思路及原则;说明研究历时及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

(2)课题的研究成果,简要阐明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联系;着重揭示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强调本课题与实践的关联性,乃至在实践工作中应用的阶段性成果。

(3)课题的评价意见,自我评价——根据国内外、所在地区和同类单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现状,对本课题的地位给予正确的定位,并揭示本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前景。

专家评价——综述专家对本课题的意见,并点明典型评语。

实践工作者的评价——如果本课题在实践中已有应用端倪,则可给出实践者的反馈意见。

四、结题报告的结尾:对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指出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对本课题的应用推广等问题,表明课题组需作出的努力。结尾的写作应视情而定。

五、结题报告的附件:列具课题组成员名单;附上课题研究过程中已发表的论文篇目,研究成果已被采纳或开始应用的佐证材料,致谢等其他材料。

上述结题报告,在课题鉴定会结束以后,可根据专家意见作适当的修改。然后经课题组长签署后存档。根据课题级别的高低、研究成果的大小、研究者认识的深浅,结题报告将各具特色,但其总体要求是,反映全貌,突出重点。反映全貌,要求撰写者把握从立项到结题的“全程”轨迹,把握课题预定目标、探索重心和研究成果的“全素”关节,把握研究者、评价者乃至实践者的全员意见。突出重点,既需要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特色,更需要突出实践中已有效果的评述和将有效果的预测。(摘自:《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原题“课题结题报告的框架结构”作者:徐挺)。

结题报告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一、结题报告中常见的问题1.从研究进度看,有的缺少部分研究、探索过程的叙述性材料。比如外出考察报告(有的写了,但仅用几十个字写出到某某地方考察就完了)、基本情况调研报告、验收申请书等。

2.从课题结题。

总结。

看,有的基本情况部分概述不全;有些地方缺少应有的数据及过程;有的有一定成果,但缺少推广方面的材料。

3.从结题报告看,主要有3个问题:一是缺少引文或引文附录,看不出通过研究得出的创新理论以及该理论和支撑实验研究的理论有什么区别或联系;二是有的课题负责人把学校的常规。

教学。

活动作为课题的实验研究成果展示,给人一种勉强凑材料的感觉;三是有的课题负责人把课题立项之前的成果当作课题立项后的实验研究成果。

4.从研究结论看,大多数结题报告或论文都缺少理论上的升华,对材料及论文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提炼,没有理论的提升,结题报告只见“材料”不见“观点”,苍白无力说服不了人,更不具有可操作性,不能推而广之。

5.从所附资料看,也有两大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一些所附调查报告或科技小论文撰写不规范;二是一些研究论文比较粗糙,不仅行文不太规范,而且内容也不大充实。

二、撰写结题报告须注意的几点1.多参阅立项时所引的支撑理论和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新信息。

2.仔细阅读课题立项时的研究进度计划,尽量搜齐各阶段的过程性探索、研究资料。

3.重新审视整个实验研究过程,尤其是认真审视实验研究论文里的观点。

4.整合所有研究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演绎,尽量提炼出该课题的创新观点,而不是罗列“你有我有全都有”的普遍观点。

一、结题报告的类型及主要结构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10个部分(也可分为8个部分):

1、课题提出的背景;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这两个部分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4、课题研究的目标;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6、课题研究的方法;7、课题研究的步骤;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从第3部分到第8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结题报告的这8个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从第1到第7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第7、8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9、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

1、研究报告中的第3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

2、研究报告中的第9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结果与分析”。

3、研究报告中其他部分的标题中的“课题研究”,应改为“课题实验”。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结题材料模版。

清明节社会实践结题报告。

大学生科研项目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高一怎么写篇五

灌云县下车中心小学付怀勇。

我校申报的研究课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经县教研室批准,列为灌云县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八期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08—077)。本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现已取得预期研究效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诚请各位专家对课题研究报告进行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大家都知道,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个性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是对社会尤其是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困惑。作为教师有责任教育好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

二、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课题的界定。

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childrenleftathomepaythepriceofmigratio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目标。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摸清留守儿童人数,掌握其家庭及监护人情况,了解本校或本地区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校“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形成班级心理咨询室,学校建立心理咨询站。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积累个案,为个案研究提供素材。

(3)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业成绩差异程度。

(4)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教师,搞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培养一批心理健康的学生,保障和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5)通过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能较为清楚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状况,以便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研究,总结经验和不足,为有效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和发展相关政策服务。

活管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班级管理、“农村留守儿童”节假日管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不同,提供服务。

三、研究过程和方法。

1.研究过程概述。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了解中国留守儿童问题的历史变迁、现阶段留守儿童群体的背景成因及特性,研究分析留守儿童的存在与其他农村社会问题、学校教育问题的关联性,研究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与数量规模。

(2)通过调查、问卷等,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留守儿童的道德品德问题、学习现状、心理健康问题、安全教育问题等,研究不同特征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资料的查阅,总结留守儿童教育的应对对策。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伴生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多个群体共同关注,并相互配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4)以学校为依托可以采取的留守儿童行动措施主要包括:开办家长学校,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有关教育培训;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开设生活指导课,实施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导师制”;发挥学校少先队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通过开办心理健康辅导班、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提高班主任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的理论及实践能力。

2.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围绕本课题广泛查阅文学资料,积累该课题的有关知识,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系统地了解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从而开阔视野,掌握教育理论,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研究能力,多出研究成果。

问卷调查法: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父母外出情况、祖辈或其它监护人的情况、监护人的教育教养方式等调查,再一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个案研究法:建立成长档案对留守儿童进行跟踪研究,观察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程度。

经验总结法: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积累总结经验,相互交流提高。

四、研究成果。

2.论文。

五、存在的问题及后继研究设想。

1.存在的问题。

1.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做得很好,但是不善于总结,不能够在理论高度分析为题。

2.课题研究内容的提出欠完善.尽管课题研究内容经过再三论证分析,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还有部分内容欠完善。

2.后继研究设想。

1.加强基本功训练,每遇组织一次集体学习研讨,对基本功较差的教师进行帮扶提高。

2.加强团队精神,互帮互学,研究问题,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研究课件,对比分析,整体推进。

3.用好网络平台,查找相关资料、借鉴经验,为分析数据、撰写论文总结提供依据,使研究工作少走弯路。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高一怎么写篇六

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广大学生开拓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也使个别学生产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下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另外交通事故、溺水意外、食物中毒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生安全因素的频繁出现也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有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近两年,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迫切性。《人民日报》曾刊登过“时代热评:呼唤‘生命教育’”。文章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每年因意外伤害丧生的孩子有四五十万,占这个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31.3%,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多年来,我们的传统教育,多是对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宣传,少有避险技能、自救知识的传授。

在中小学大力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激发他们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融入在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中,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在国际化开放环境中的应对能力。

近几年来国内部分学校开始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但总体上集中在高校学者的理论分析层面,缺乏广大一线学校、教师的实践探索。如今我们更迫切需要广大中小学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二期课改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实施生命教育。然而,如何以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站在全面开发学生生命潜能为其终身生活负责的高度,系统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生命教育资源,激活课堂,构建合理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以及教学评价体系,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体系,目前,在国内的中学教育中尚不多见。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以高中学生以及影响他们生命发展的教职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德育主题活动、学科教学渗透、校本课程构建、校园环境建设、校本研修和构建学习型学校等途径开展实践研究,尊重师生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师生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

三.研究目标。

通过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探索高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形成系统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系列,构建中学生命教育校本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探索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及与之相配套的教与学评价体系,创设生命教育校园环境,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型学校管理体制,帮助师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为学生将来实现人生价值,获得圆满人生打下基础,以教师充满激情的生命影响学生生命,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四.理论价值。

1.开展生命教育真正落实和完善二期课改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期课改的重要理念。要深刻地理解“以人为本”

必须关注人的生命世界。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没有生命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存在。生命是人智慧、力量和一切情感的唯一载体。因此,教育的“以人为本”,首先应当是以人的生命为本。生命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力量本源,是教育的元基点。确立以人的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我们从知识课程观狭隘的视界中走出来,使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应当是生命的整体生成,换言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才可能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生命教育真正落实和丰富了二期课改理念。

2.开展生命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途径、研究方法和教育理论。

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将对中学生命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并从德育、教学、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开展实践研究,为实施素质教育和生命教育探索一种新的实践途径,从而丰富生命教育的研究方法及其教育理论。

六.研究过程与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生命教育研究综述,确立课题,成立课题研究组,制定研究方案,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课题研究项目,聘请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培训课题组成员。各子课题确立,并开题论证。总课题组拟定研究重点,各学科教师选择、确立、申报研究课题。与现有校园网整合,构建有生命教育特色的校园网。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

实施研究方案,全面开展生命教育,总课题组提供研究策略、调控研究过程,子课题组实施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教科室负责进行高中生命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的研究,德育处开展高中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构建分年级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目标体系,构建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分层评价体系。教导处负责对高中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研究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构建利于生命成长的课程框架体系,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生命教育特色校本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完善日常教学管理,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学分制评价体系。开展生命教育融入中学各科基础型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打造充满活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开展构建学习型学校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校长室、教科室负责统筹、协调各课题组的研究。不断完善生命教育特色校园网。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

对高中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进行反思,各子课题研究组撰写研究报告,汇总子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总报告,成果鉴定,汇编成册,出有关生命教育专题的《天山雪莲》。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准备阶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资料,写出有关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

2.调查法:课题研究初期运用调查法,了解高中师生的生命观现状。

3.观察法:观察开设生命教育相关课程以后,学生在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变化。

4.行动研究法:运用于整个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使课题研究更具操作性。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作及时的修正、完善。

5.运用叙事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对学生在生命教育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

七.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中学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方法与策略的实践研究。

1.开展高中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由政教处负责,分层落实到各年级组。)。

构建分年级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目标体系,高一至高三教育目标、内容的分层递进,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学生的理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自主管理、科技教育、环境教育、艺术与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中,开展学生学习准备系列活动、学生党团校系列活动、生存训练体验系列活动、学生毕业准备系列活动、学生校内实践系列活动、学生社区服务系列活动、学生社会考察系列活动、学生生活自理系列活动,形成中学生命教育系列校本课程,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生命教育系统主题活动。

构建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分层评价体系。

2.对高中生命教育校本学科拓展课程、研究型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子课题,由教导处负责,教科室协助,落实到各教研组。)。

构建利于生命成长的课程框架体系,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生命教育特色校本拓展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完善日常教学管理,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学分制评价体系。

3.开展生命教育融入中学各科基础型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由教导处负责,落实到各教研组。)。

在高中各科基础型课程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切实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激活课堂,探索体现二期课改理念、让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生生、师生良性互动的课堂教学策略等。

4.探索培训、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子课题,由教科室、教导处负责。)。

全员参与校本研修,教育教学问题课题化,人人都有课题,教研与科研有效对接,课堂、班级成为研究室,教师成为研究者。坚持集体备课、研讨教育问题的制度,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并形成共享的校本备课资源。落实课堂开放制度,“推门听课制度”。引导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自主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注意行为的连环改(跟)进,增强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课程意识、反思意识,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打造充满活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5.开展构建学习型学校管理体系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由校长室负责)。

确立基于生命教育的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学校组织机构扁平化;改善“心智模式”,构建共同愿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学习框架以及“点、线、面”管理网络体系;建立生命教育运作的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构建学习型学校。

6.开展创设生命教育校园环境的实践研究(子课题,由政教处、总务处负责)。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生命教育的校园环境,规划布置学校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通校绿篱,亭园相依,四季飘香,景色怡人,随处都有体现人文精神的雕塑、画像和景观,生命教育理念体现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整个校园环境充满生机。

八.研究成果。

2.子课题研究报告数篇;

3.高中生命教育分年级德育活动、主题教育案例;

4.学科教学的渗透生命教育的教案及教学案例;

5.编制《高中生命教育校本教材》及相关校本课程教材;

6.《高中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高一怎么写篇七

一、课题的提出。

活动性游戏的相关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各校体育工作者从理论到实践都在努力研究和创新。体育已不仅仅只是锻炼身体和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品质,它还能造就学生顽强、敢于竞争的心理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与他人有效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新课改所倡导的“快乐体育”和“愉快式教学法”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作为基础性教学课程,使得“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如何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成为我们的共同关注话题。

如何让课堂活跃起来?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游戏活动去锻炼自己的身体,并在学习、体验思考的过程中,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认识体育课的重要性,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游戏活动的实效性,唤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让体育课真正起到“健康第一”的教学目的。

为此,在我校领导的支持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提出了“小学体育课堂中游戏性活动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活动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有计划地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喜爱游戏,会编游戏,会玩游戏。由于活动性游戏便于组织、简单易行、便于推广,特别是对儿童更有具有吸引力,因此它很容易在学生中间开展,通过活动可以改善学生的性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通过这方面的研究,来极大地丰富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活动的内容,并尽可能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想像力提供驰骋的空间。

研究活动性游戏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1、研究小学体育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活动的目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尤其是如何发挥体育游戏的健身功能、心理功能和教育功能。面对全体学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

2、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重点研究采取什么方法和通过什么途径使学生喜爱游戏,自己会玩游戏,会编游戏。

3、研究小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改编或创编,游戏器材的制作和利用的意义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与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1、开展游戏课堂教学研讨。在课程开发期间进行以游戏为主要的课堂教学展示课,通过上课,听课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更新课堂教学中游戏性活动教学的思想。

2、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游戏性教学课时计划,每周两节游戏课,把游戏课教学直接纳入到日常教学中。

3、实施以游戏为主的群体活动和分组活动,成立游戏小组,定期分配各组项目和创编游戏任务,并集中展示推广。为确保使每一名学生都主动参与,进行小组对抗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为我校营造了深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游戏活动的兴趣。

(二)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1、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引导性理论,并及时了解当前国内外同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不断总结研究的成果。

2、通过运用实践、问卷、访谈、查证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调查与分析。

3、将行动研究法应用在本课题课堂教学研究之中,及时进行案例分析,及时调整研究行为,并使阶段研究成果更为科学。

4、将经验总结法贯穿在本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积极撰写课题研究文章,促进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凸现。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分析。

(一)形成了小学生体育游戏的系列活动。

1、开展了新编游戏。

列,号召全体学生大家动手动脑,开展新编游戏的活动。一则,我们以前开展了大师的体育游戏活动,学生们对游戏的要求、规则有了很多感性认识,开展“创编游戏”活动有一定的基础。二则学生自己编的游戏自己玩,兴趣更浓厚。老师为更好地引导学生“游戏的创编”活动付出了更多的心血,大家忙看“分析创编”游戏的难点,寻找有关创编游戏的资料,筹划新编游戏活动开展方案。首先要解决两个思想,一是认为新编游戏很容易。这样编出来的游戏往往是似曾相识的老一套。二是新编游戏很神秘,这样学生的聪明才智往往被扼杀,不敢去编,那么系列活动也无从开展。经过反复思考,决定首先要求师生打破对新编游戏的神秘感,要求在背后字上做文章,组织大家讨论:什么是“新”?“怎样去编”?讨论后大家统一了认识,所谓“新”,只要符合“人无我有,人有我变”的要求,这个游戏就可以玩了,这些并没有什么神秘感,我们都可以做到。

成了一个高潮,更多同学投入到新编游戏中去了。

2、开展了主题游戏。

体育游戏的种类繁多,为了拓展学生创编游戏的思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更深厚的兴趣,使得体育游戏得到更广泛的开展,我们又结合学校思想教育的要求,组织了各类“主题游戏”。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的《爱祖国主题游戏,结合向革命先烈学习时的《军事主题游戏》,结合节假日、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教育的《亲子游戏》等。主题游戏与思想品德教育密切结合,价值指向明确,既要符合体育游戏的各项特征,又要结合主题进行创编和开展。起初,我们认为难度较大,担心开展有困难,可一推广,出乎我们的预料,进展非常顺利,师生均被主题吸引住了,迅速形成热潮,使得体育游戏的开展有了新的高度。

如“亲子主题游戏”,《二人三只脚》游戏,两人各有一只脚绑在一起,按规定路线,看谁走得快。游戏在欢声中进行着,同学们感受到亲密合作,团结才能成功。

3、开展了“一物多用”的游戏。

体育游戏与其它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二点:一是游戏的内容与方式与肢体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二是游戏的器材一般采用体育运动器材。而一物多用就是一种器材在多种游戏中使用,另一种是将器材进行改造、制作,变废为宝的一物多用。

4、开展了自主游戏。

一定的时间内围绕一定的范围形成一个高潮,无疑是必要的,然而体育游戏的主体毕竟是学生,课余的时间主要还是应该由学生自己来支配,自己来把握,所以到了一定的阶段,自主游戏的开展,必然要放到第一位。我们提出了“我们要做开展体育游戏的主人,要让体育游戏占领一切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要让体育游戏遍地开花”的口号,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课余时间去自主地做体育游戏。大课间当集体操做完后,学生就以班级为单位,做自己的游戏。

这一系列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使得我们的研究计划紧扣目标得以顺利落实,也使得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获得了大量的资料总结出宝贵的经验,培养了一大批爱好体育游戏,有一定组织能力,具有初步创编游戏能力的学生。

(二)、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游戏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喜闻乐见的形式,紧张激烈而友好竞争,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能使学生在参与游戏和创编游戏的过程中,各方面和谐地得到发展。实践证明,体育游戏的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身体锻炼手段,体育游戏具有良好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效果。体育游戏项目繁多,大多涉及跑、跳、投、掷,有的还要求在尽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使肢体接近极限。这类有氧运动被科学证明对人的体能的增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有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育游戏是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运动。很多游戏单靠身体实力不足以取胜,往往要靠灵活机敏,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来辅佐。在游戏中,经常需要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去设计出最佳完成游戏的方法,去争取胜利。因此,体育游戏的活动与创编过程中蕴含着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经常参与各类体育游戏,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提高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体育游戏以其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得每个学生参加游戏的同学都有可能获得胜利,并在活动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及竞争意识。最为典型的是三年级一班有一个学生,因智力轻度残疾,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在班级中一直抬不起头,老师做了许多工作,收效甚微。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后,这位同学也参与其中,经过努力,也能取得胜利,笑容出现在这位同学的脸上,每次游戏时他都信心十足,和同学一起竞争,争取胜利。

4、协调和融洽人际关系。

游戏是提倡协调配合,在游戏活动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去理解他人,理解周围,理解个人的成功是融于集体成功之中的。懂得了和睦相片,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游戏强调合作,学校体育游戏能建立起新型的和谐的教师现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的人际关系。它排除一切强制的手段,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各种游戏中去,不断地提高能力,去体验游戏的乐趣。

5、培养心理素质。

体育游戏内在包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一般体育游戏总要求人体承受一定的生理负担和心理负担,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再说游戏充满了竞争性和不可预料性,学生在频繁出现胜负的情感体验中,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耐挫折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了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树立民在失败中争取成功的坚定信念。

有的同学平时娇生惯养,可是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有时摔倒了,擦伤了,可是爬起来继续参加游戏,这样的表现,令他们的父母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正是学生意志品质的表现。

6、有利于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游戏本身是一种丰富的实践活动,游戏的选择,游戏场地的规划、设计和布局,游戏器材的制作等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

如游戏的场地,有的需要划线、旋转器材,学生自己动手,虽然开始不一定非常规范,但是即使线是歪的,器材放得不整齐,但这是学生自己动手的,久之,一定会有提高。至于器材的制作就更能体现学生的心灵手巧了,当然也更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五、结论与反思。

在游戏开展的阶段,我们发现开始学生的兴趣呈上升趋势,但是兴趣易变化,时间久了,学生的兴趣减退了,只有部分学生仍在进行,而变换了游戏内容,学生的兴趣也随之回升,不久则再次出现下降现象。改动学生开展自己创编游戏后,学生的兴趣明显延长。以上表现说明学生对体育游戏是有兴趣的,但不持久,兴趣较广泛,但不稳定。兴趣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而玩自己创编的游戏,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能较长久地保持且比较稳定。这就是要求我们不断地引导学生推陈出新,不断地把体育游戏推向新的领域。学校体育游戏的实质是王菲综合性的教育,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应该将体育游戏由课内推向课余,由学校推向社区及家庭。

主要的参考文献。

易东平《请关注游戏》,陈飚《游戏教学中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司马容《体育游戏:人类生存的辩证法——现代哲学家对体育本体的反思》等网络资料。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高一怎么写篇八

一、结题是课题研究重要且必要的环节。

课题研究的主要环节包括:课题立项、开题、实施、结题、后续工作。后续工作包括:鉴定、表彰、宣传推广等。

二、结题要拿成果说话。

什么是成果呢?

1、研究报告是成果的主件。应体现我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2、工作报告(即:研究工作总结)是成果的附件。应体现我们课题研究的足迹。可同时附带:学习的文件、学习体会、论文案例集、课件、活动录象等原始资料。研究成果分为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显性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可以数字、图片、表格等形式出现;隐性成果是可以感知的,可以以个案的形式出现;理论成果即学术论文或专著,它阐明的是主张或观点,所以应坐而论道,以正面阐述为主,不做过多的描述,但也需要一些事例为依托;实践成果体现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可用事例表述,但也需要理论说明,说明实践操作的价值是什么,蕴涵了什么道理。

三、总结什么成果(以“德育实效性课题”为例)。

1、要扣住课题。也就是研究什么,总结什么。

需要回答的问题:

a、什么是德育实效性?

在这里回答什么是德育实效性,并不是回答概念问题,而是通过实践要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与自己独特的认识。实效,最基本的表现就是“接受”,学生对我们的德育不接受,就是无效;接受了,并且主动地化为知、情、意、行,就是实效。

b、中小学为什么要研究德育的实效?

c、哪些途径与方法是有效的?

(可结合身边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以及个人的自醒)。

3、成果的质量要求。

a、要有理论高度;。

b、实践上要有亮点,让人看了耳目一新;。

c、有特色:独特性、地域性。

撰写课题报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写课题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的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实验报告是教育实验之后,对教育实验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由题目、引言、正文、结尾等几部分组成。

至此可见,课题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一篇完整的教育课题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资科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

附录和参考资料是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卷期、页码、出版机构及出版时间。

五、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

引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

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或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属于历史空白,这是不妥当的。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课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必须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等毛病。

2.正文。

正文是课题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课题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重视正文部分的撰写。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在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要写好正文部分,都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是基本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

往往易出现两种毛病: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论点,没有材料,缺乏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材料,平铺直叙,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一。

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还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图、表、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的情节。当然,选用的图、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确无误。

3.结论。

课题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报告。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复,更不是谈几点体会,喊几个口号。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六、撰写课题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点应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方面。课题报告的价值是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条件的,而这两者又有内在的联系,因为只有研究方法是科学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是可靠的。人们阅读或审查课题报告,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是如何解决的。

研究结果在现阶段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解决等。因此,写作课题报告,主要精力应花在方法和结果部分,把研究方法交代清楚,使人感到该项研究在方法上无懈可击,从而不得不承认结果的可靠性。

2.理论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在课题报告中怎样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有力的论证,是应该关心的重要问题。论点的证实除了必须依靠逻辑的力量外,还需要依靠科学事实的支撑,做到论点与事实相结合。

课题报告一定要有具体材料,尊重事实,从事实中列出观点。首先在论述过程中要处理好论点与事实的关系,要求研究者首先选好事实。除了要注意事实的典型性、科学性以外,还要善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来说明问题,揭示普遍规律。其次是恰当地配置事实,用事实论证,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理解不熟悉的论点。

3.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在下结论时要注意前提和条件,不要绝对化,也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经验说成是普遍规律。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高一怎么写篇九

主要成员:白灵芝钟士红何花白家发郭磊落白凤珍。

县级一般课题()。

《农村民族小学传承彝族歌舞实践研究》。

执笔:郭润。

一、课题的提出。

(一)教育背景。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这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传承各兄弟民族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继承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源于其独特的精神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基础的文化识别标志和精神财富,是族群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内驱动力。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传承彝族歌舞,是一个对民族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对彝族文化保护的重要形式。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动态。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国际研究,具有多元文化因素。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国外关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理论支撑主要是跨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教育,其中多元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为保障持有多种多样民族文化背景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和移民等的子女,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使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及特点受到应有的尊重而实施的教育。

2.国内研究现状。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后,随着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相关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例如:罗骏《云南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个案研究》、张应军《传承彝族文化,助推和谐建设》、《扬武彝族烟盒舞保护和传承模式初探》、红秀《红河彝族花灯歌舞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彝族民间歌舞艺术》、王雁《彝族民间歌舞在文化转型时期的生存与发展》等等。对某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成是一个极具文化凝练的积累过程,从文化角度来看,人们对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相对较为广泛。在民族文化教育与传承方面,则主要有王军、董艳主编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汪立珍在《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上发表的论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教育》、普丽春教授《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以往研究成果主要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角度加以描述、分析和论述,但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彝族文化的成果为数不多,尤其是以彝族歌舞传承的学校教育对策为主题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有待深入。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学校教育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一个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民族在其文化消失之时也就是其民族消失之时。随着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主流文化对弱势文化和边缘文化的侵蚀。导致许多民族传统文化发生着急剧的改变。彝族是我国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776.23万,广泛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云南占其总人口五分之三以上。彝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蕴藏着丰富文化资源的民族,在其曲折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毕摩文化。彝族歌舞是我国民族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学校教育中研究彝族歌舞传承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探讨民族教育发展的出路和改革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可在理论上拓展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新视域。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不仅是一种把被长期忽略的各民族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可在实践中扩展现代学校教育的功能,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四)选题、立意的现实意义。

王马寨村委会是彝族聚居地,是省级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沙莜腔”的传承基地,王马寨小学95%以上的学生都是彝族,学校教育理应肩负起彝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研究传承彝族歌舞,将彝族优秀的歌舞移植到学校教育这个大花园里,可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二、课题的界定。

我们把课题研究的范围界定为现在的“农村民族小学传承彝族歌舞实践研究”。农村是指王马寨村委会所属的6个自然村,因为王马寨村委会是彝族聚居地,95%以上的学生都是彝族,这个村委会的学校就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小学;“歌”主要是指当地六个自然村的传统山歌“沙莜腔”;“舞”是指当地六个自然村传统的彝族烟盒舞。这里有省、州、县级彝族歌舞文化传承人,我们进行这个课题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这个课题研究更贴近生活实际,更贴近我们所在的农村小学,更有利于我们开展各种研究工作。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这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并创新其文化理论,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整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研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

四、研究假设。

本课题的研究开展,可使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供我们有效地利用,让学生感受彝族文化丰富多彩、愉悦生活的特点。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彝族民风俗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填补学校教育中彝族歌舞资源的空白。研究我校彝族歌舞的文化传承,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将当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移植到学校教育这个大花园里,为多样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教材、更多的色彩和教育选择的可能性。

五、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当地的彝族歌舞,明晰保护和传承的重点内容。2.搞好彝族歌舞的宣传活动,加强校园彝族文化建设,营造特色氛围。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学校为载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烟盒舞和沙悠腔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研究本地优秀的彝族歌舞,明晰保护和传承的重点内容,找到传承彝族歌舞的途径和方法。期盼为学校和有关部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提供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新视角和新方法,为最终在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新行为和新途径,提供有益经验,促进民族教育和谐发展。

六、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学校教育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分析法、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对当地彝族烟盒舞的家庭熏陶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状况、内容、形式、困境进行系统调查研究,整合,记录和整理彝族烟盒舞、沙悠腔这一宝贵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彝族文化与学校教育调适的对策。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主要是王马寨村委会辖区的王马寨小学(包括学校所属的三个村小),其核心是研究农村民族小学传承彝族歌舞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模式。

七、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起讫时间为2013年8月——2015年8月,为期两年。

(一)准备阶段2013年8月。

2013年8月,广泛收集资料,分析本课题已有研究成果,找准切入点,拟定研究方案。组织申报课题。

(二)课题启动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1月。

2013年9月——2013年11月。完成文献收集整理,撰写开题报告。

(三)课题研究阶段:2013年11月——2015年6月。

1.聘请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

舞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和记录整理。

3.明晰保护和传承彝族歌舞的重点内容。

4.在校园内广泛开展传承彝族歌舞活动,并将其设置为地方课程,聘请擅长彝族歌舞的专家进行教授。研究传承彝族歌舞的途径和方法,撰写中期调研报告。

(四)课题总结阶段:2015年6月——2015年8月。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收集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课题研究总结,编辑系列研究成果,举行结题活动。

八、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彝族歌舞文化的理解,初步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彝族歌舞的习惯。

根据实验前后学生测查统计分析、教学活动、经典教学案例、家长调查、课题组成员撰写的文章,显示出了学生良好的传承、学习效果。

1.促进了学生对彝族灿烂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了解,使他们感受到彝族文化的多样性,愉悦性和美。

2.培养了学生对彝族歌舞理解、尊重、学习的态度。

在对彝族文化态度方面,随着学生对彝族歌舞,民风民俗资源不断的认识,学生的情感、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由不了解、不理解、朦胧、误解到了解、理解、认同、接纳。表现了学生发自内心对彝族歌舞由衷的喜爱之情。从心理上、情感上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1.教师对彝族文化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彝族文化虽然就在我们生活周围,成人、教师也存在不了解、不理解,认识不全面的现象。课题组教师在开始做课题研究时,受历史因素、周围环境影响,也认为彝族文化是相对落后的,肤浅的,对传承彝族歌舞并运用于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持怀疑态度,随着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对彝族文化的认识日益全面、客观,逐渐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从而对民族文化持平等、尊重、理解的积极态度。教师对彝族文化的欣赏、喜爱之情为促进幼儿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2.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改变。该课题研究之初,一些老师认为将彝族民风民俗教学材料、知识传授给幼儿就等于将彝族民风民俗资源运用到了学校教育中。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很多老师都逐步转变了观念。逐渐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一些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培养孩子一种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为以后孩子客观、全面地了解事物、认识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不仅仅停留于会唱一曲沙悠腔或是会跳几个烟盒舞了。

3.教师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如:在该开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收集彝族民风民俗教育资源,对资源进行整理、遴选、改编、重塑,这些工作提高了教师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这几年教师撰写了大量的科研论文,其中有部分文章在省、县教育杂志上发表。

4.随着学校传承彝族歌舞活动的深入开展,家长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随着科研活动的一步步开展,家长看到孩子们的变化,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发生了积极的转变,由当初的担忧、顾虑,变为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支持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学生孙颖的妈妈对我们讲道“最初让孩子学习彝族歌舞还有些顾虑,担心彝族文化的教育会对孩子有影响,会使其他教育内容减少,但近三年的学习,孩子的成长,方方面面的进步说明该课题的开展,不仅没有影响孩子学习其他知识,还拓展了孩子的视野,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丰富了孩子对彝族文化的感知。这样的例子很多。

(三)打造了学校办学特色,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依托本地古朴的彝族文化氛围,营造了浓郁的彝族校园文化,在学校的走道旁、操场边、教室走廊等显眼的地方,通过展示图片、资料、故事、山歌、烟盒舞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彝族的历史、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信仰崇拜等文化,了解祖先留下的独特多姿的彝族民俗风,体验古老的彝族文化韵味。校园彝族文化的建设,凸显了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了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专题片成功拍摄完成。

该片制作已完成并已在网上宣传,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开播就得到了学校师生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不但提高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还传承和推广了我校的彝文化品牌,为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论文类成果。

1.郭润《浅谈以学校为载体的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论文获“2014年云南省教育成果二等奖”。

2.白灵芝《对彝族烟盒舞进校园的思考》获“2014年县级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3.白凤珍《传承彝族歌舞。

丰富校园文化》论文获“2014年县级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4.郭磊落《彝族歌舞进校园》论文论文获“2014年县级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5.白家发《传承彝族歌舞》论文获“2014年县级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6.何花《浅谈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少先队活动的开展》论文获“2014年县级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7.钟士红《小学生厌学心理问题的研究》论文获“2014年县级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九、研究后的思考。

通过本次实践研究活动,班额课题组成员认为有以下经验值得深思。

其一,校长理念直接影响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正所谓“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王马寨小学小学在传承彝族文化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与校长的重视分不开,校长常教导学生说:“学好沙悠腔、烟盒舞,你们今后就会多一个成功的机会,成为彝族烟盒舞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

其二,家长和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热爱,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根据对王马寨小学四、五两个年级部分学生,以及王马寨小学村小学一、二年级的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110多学生中,所有学生都回答“了解烟盒舞”,占100%;有98名学生回答“会跳烟盒舞”,占80.9%。另据对王马寨村委会王马寨村村民的随机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80名村民中,有69人认为烟盒舞等彝族民族文化“很优秀”,占86.25%;4人感觉“一般”,占5%;7人认为“太土了”,占8.75%。有76人“希望孩子在学校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占95%;仅有3人回答“不希望子女在学校学习少数民族文化”,占3.75%;有1人回答“不清楚”,占1.25%。

以申请财政补助,只是没有形成制度。例如王马寨小学小学欲重新做一套烟盒舞伴奏音乐,也因为无经费而搁浅。工作需要资金支持才可以开展。

总之,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推动民族文化向前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王马寨小学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有的益经验。

参考文献。

[5]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综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5).[6]普丽春.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7]普丽春.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基于云南省的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0(2).[8]普丽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9]普丽春.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反思——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烟盒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